第一部分 第16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3)宋皇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还在急切地问:德芳来了没有?但她在此时一旦见到了赵光义,不禁愕然,就立即明白自己已经完全落在赵光义的圈套之中,只好马上改口,称这个小叔子为官家,希望能够保住母子之命。皇宫外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似乎平安无事,但是宫里面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宫廷政变,以赵光义为首的犯罪集团正在有计划地进行杀人夺位。皇帝已经被杀,皇后与皇子已被控制,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正在进行谈判。赵光义自己这一集团的人员也在进行串联、组织,占据要害部门。只要这时的工作进行顺利,可以先行登位,还有许多问题,不妨等到登位以后再说。根据《宋史》与宋代不少史书的记载,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人手足情深,极为友爱。赵氏家族内部早有协议,在帝位的传承上是传弟不传子,赵匡胤本人也曾经公开表示过,他的帝位以后是会传给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的。既然是这样,这个接班人就该耐心等待,不应该这样沉不住气,冒着极大的风险,如此狗急跳墙,冒死一逞。这次杀兄夺位的宫廷政变万一失败,所有的参与者都会被斩尽杀绝,身为齑粉。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是绝不会做这种风险极大的事。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原来,《宋史》与许多史书上的记载,有关赵氏兄弟手足情深的记载都是假的,是赵光义做了皇帝的时候命令史官按照自己的意图加上去的。赵氏家族帝位传承传弟不传子的协议《金匮之盟》一事也是假的,是宰相赵普按照赵光义的意图在20年之后所编造的。历史的真相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近年来在一些政策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深。他们帝位传承传弟不传子的说法过去虽然提过,只不过是家族内部的议论而已,并无正式手续,最后还得由赵匡胤自己决定。当时赵匡胤年纪不到50,身强力壮,短时间死不了,大儿子德昭已经26岁,早已成年,赵光义继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公元976年2月,吴越王钱俶来朝,赵匡胤命令德昭前往接待,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后赵匡胤如果身体不适,就有考虑传子的可能。这年春天,赵匡胤带了不少随从视察西京(洛阳),首次向群臣提出了迁都的想法。赵光义急于劝阻,还拉了很多人出来劝阻。这就暴露了自己在开封府培植了个人势力不愿离开开封的真实想法。当时赵匡胤笑而不答,似乎胸有成竹,这也是个危险的信号。赵匡胤做事稳重,他的不答,是自己早有主见,到时候说做就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实行。一旦宣布迁都,赵光义多年来在开封府培植的势力将会付之东流。第一部分 第17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4)赵光义一想到老宰相赵普,就觉得心情紧张。只要赵普当权,自己就出不了头。近年来赵普被贬到外地当节度使,是因为他自己抓权,受贿,被几个谏官所告倒。不过赵匡胤还是离不了他,什么时候心血来潮,还会把他喊回来。赵普一旦回来,肯定对自己不利,继位的希望就一点也没有了。思前想后,赵光义觉得不能再等待了,必须马上进行抢班夺权。就在公元976年10月,这个惊天大案终于爆发。宋代有个假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从秦始皇到宣统一共有两三百个,只听说有好皇帝、坏皇帝,未听说有真皇帝、假皇帝。王莽在公开篡位之前曾经称过摄皇帝、假皇帝,那个假字不过是指暂时&、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我这里所说的宋代有个假皇帝 是指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因为史书上所记载的他的一生事迹,大都不真。他生于公元939年,死于997年,实际年龄58岁。在这58年中,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939年960年,也就是陈桥兵变以前,当时他的实足年龄21岁。这一时期他没有任何事迹可言。后来史书上所记的他的事迹与功劳,全部是在他做皇帝以后史官为迎合他的意旨而伪造,全是假的。第二阶段是从960年到976年,也就是赵匡胤在位时期,他的实足年龄从21岁到37岁。这一时期他在赵匡胤的照顾之下,长期担任开封府尹。但是他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培植个人势力,为日后争夺帝位作准备。他的行动已为宰相赵普所注意,赵普一再提醒赵匡胤对他加以防范,使得他的许多计划都未能得逞。第三阶段是从976年到997年,他的实足年龄从37岁到58岁。这一时期是他自己做皇帝,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成立编纂班子,修纂及删改史书,大胆放手造假。对于自己第一阶段的历史,从零开始,完全伪造;对于第二阶段的历史,尽量篡改,把赵匡胤的许多功劳,改写在自己头上;对于第三阶段的历史,则从写法上下功夫,或者归功于己,诿过于人;或者把坏事说成好事。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事迹绝大部分都是假的,都是有意伪造出来的,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就成了假人物了。赵光义就是这样的人物。能不能举个例子,并且拿得出作假的铁证?答案是:能。请看《隆平集》卷一《太宗皇帝》中的一段话:公元960年,赵光义随同其兄赵匡胤去陈桥驿。赵匡胤既被将士们拥立为皇帝,回师向开封进发,赵光义就拦住马头提出建议说:这次回师开封,将士们如果自恃功高,大肆抢劫,使得老百姓肝脑涂地,那就绝不符合应天顺人的精神!最好是要诸军将领立下严守军纪的誓言,然后前进。赵匡胤接受了这个建议,要大家各立誓言,于是全军肃然行进,未出任何问题。赵匡胤因此很称赞赵义光的谋略,对他更加友爱,从那个时候起,就有把帝位传给他的意思。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18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5)这一记事被辗转引用,收入史书,后人也就信以为真,认为赵光义在陈桥兵变时已是兵变集团的核心人物,立了不少功劳,成为这个政权的二把手或三把手。直到现在,我所见到的有关宋代的不少历史著作中,还有些作者,一直把赵光义认为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而历史事实是,在陈桥兵变的当时,赵光义留在开封和他母亲在一起,根本没有到陈桥驿去。可见由赵光义本人主持的伪造的史料流传久远,已经骗人骗了1000多年,现在还在继续骗下去,没有被清除掉。我们先不必去考查史料的根据,只就事论事,看看上面这则记事的内容是否合乎情理。五代时期中将士通过兵变拥立皇帝,从后梁开始,经过后唐、后晋、后汉,愈演愈烈。到了后周的郭威,稍有好转。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既是这种兵变的受益者(通过兵变登上帝位),也是这种兵变的受害者(他们的家属惨遭杀害)。经过沉痛的思考,他们在公元950年澶州兵变之时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决心由乱求治,终于在兵变成功抢劫开始之后及时下令制止。当时赵匡胤也在军中。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赵匡胤跟着柴荣打天下的时候,在共同出生入死的战斗中,探讨过许多立国大计。兵变成功之后不许抢劫,这是赵匡胤立国大计的第一步,他是一天也不会忘记的,怎么会还要赵光义来提醒他。赵光义在增加吹捧自己的史料中出现这种漏洞,正好说明他自己根本没有参加陈桥兵变。记事中说赵匡胤佩服他的谋略,当时就有把帝位传给他的意思。说明写这篇记事的人头脑过于简单,他把郭威、柴荣、赵匡胤这些人物都看成了傻瓜,只有赵光义才是聪明人。这种不合情理的吹捧很容易被人识破,一旦被人识破,一切吹捧也就一文不值。史书中美化赵光义的许多记载都不真实,都是在赵光义登上帝位之后,由一些御用史官秉承他的意旨而增补上去的。我只要提出一条铁证,就可以一举推翻赵光义在陈桥兵变时立了大功的假话。这条铁证是《邵氏见闻录》引用的《建隆遗事》所说:陈桥兵变之时,赵光义留在京城陪伴母亲杜氏,根本没有到陈桥驿去。既然人都没有去,事迹从何而来!那么,上面所引的《隆平集》中的那一段记事是从哪里来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在注解中说出了这个秘密。原来那时候的实录修过两次,第一次修好后,赵光义看了不满意,认为没有记载自己在陈桥兵变时的功劳,多次要求宰相组织史官重修。第二次修成,其中就增加了不少对赵光义拍马屁的记事。以后编篡《宋史》和其他有关史书都采用了第二次修成的实录作为根据,赵光义的宣传材料,当然就都编进去了。第一部分 第19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6)对于这些内幕,宋人不好明说,但是元人敢说。《宋史》是元代修的,元人袁桷在《清容居士集》中《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一文里说:实录中太宗叩马的那一段话,后录增入,显是迎合(后来增加的一段话是为迎合赵光义加进去的)。袁桷完全理解,宋代许多御用史官在记事中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只不过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而已。历史上的皇帝既有能干的,也有窝囊废,形形色色,各种类型都有。但是像赵光义这样一生事迹大都不实,基本上是靠包装,靠造假造出来的,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实属罕见。金匮之盟是真是假如果说,史书上所记载的赵光义的一生功业大都不实,都是他自己命令御用史官弄虚作假造出来的;那么《宋史纪事本末》中专门有一卷记载的金匮之盟一事,又是不是真的?现在我把此事扼要介绍如下。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做了皇帝,他母亲杜氏就当了太后。杜太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名叫匡济、匡胤、匡义、匡美、匡赞。其中匡济和匡赞早死,陈桥兵变之后在世的,只有匡胤、匡义、匡美三人。对于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的规定实在麻烦,赵匡胤既已称帝,匡义就只能改名为光义,匡美就只能改名为光美。16年之后,赵光义又当了皇帝,光美只好又改名字,改为廷美。公元961年6月,也就是杜太后当了一年多的太后之后,生了重病,危在旦夕。有一天,她把匡胤和赵普都召到病榻前,问匡胤:你知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到了江山的?匡胤答:都是托祖宗和太后的福!太后说:不是。正因为柴家让幼儿做皇帝,才丢了江山。为了后代不出幼君,你百岁以后,应当传位给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再传德昭(匡胤的长子),这样,赵家的天下就万无一失了。匡胤说:遵照母亲的教诲。太后又交代赵普:你要记下我的话,以后不能违背。于是赵普就在病榻前写下这份遗嘱,并且在纸尾写上臣普记三个字。匡胤把这份遗嘱装在一个小金盒子里,交给一个老成的宫女小心保管。因为这份遗嘱保存在一个金盒子里,所以称为金匮之盟。我认为:《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金匮之盟中所记载的这件事整个就是假的,是由20年后的赵普伪造出来的。因为在当时,这件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如果说,杜太后是害怕赵家以后会出现幼君,丢了江山,才留下这样的遗嘱,其实赵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时赵匡胤34岁,赵光义22岁,赵光美14岁,匡胤的大儿子德昭10岁。匡胤以下,兄弟叔侄,每个人只差几岁,几乎成了一种阶梯形,不管匡胤什么时候死掉,都不会出现没有成年人接班的情况。杜太后完全是过虑。退一步说,即使杜太后顾虑太多,在家里人中间啰啰嗦嗦多说几句,那也可能。那就只能是说的说,听的听,只当耳边风,不把他当回事,如此而已。第一部分 第20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7)在中国三代时期,在边疆的游牧民族之中,由于国王常常要兼任军事领袖,不能由幼儿担任,所以王位的继承,既有父子相承,也有兄终弟及。但那是国家大事,需要通过公议,不可能由太后一个人说了算。自从秦汉以后,帝位的继承只能是父子相承,如果说由一个太后来改变帝位继承的办法,变父子相承为兄终弟及,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二年六月的记事记了太后之丧,但是没有提金匮之盟这件事,足见官方从来没有认账。家族中的这些传言,这些议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闲话,完全不值得注意。只有赵光义才把这些并无根据的传言放在心里,做起了一厢情愿的皇帝梦。赵匡胤虽然对人宽厚,但是家教很严,赵光义做皇帝梦的事,一定不敢让他知道。将来传弟还是传子,只有匡胤自己心中有数,别人是做不了主的。在匡胤做皇帝的这16年中,光义能够继位的希望很小,在他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赵普。北宋初期,赵普受到匡胤的重用,独任宰相10年。他老奸巨猾,目光锐利,常常一眼就能看破光义所作所为的真正意图,不客气地加以揭破。在他面前,很难说假话。匡胤对光义虽有回护之意,但是出于对赵普这位开国元勋的尊重,又不能不采纳他的意见。因此,光义要办的事,一遇赵普过问,就必然受到阻挠,感到无可奈何。赵普长期压制光义,这个铁的事实就足以说明根本没有 金匮之盟 这么一回事。如果真有此事,这份盟书又是赵普亲手写的,他明知道光义日后有当上皇帝的可能,那他又何必一直压制着光义,这不是给自己树敌么!赵普防范光义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他是匡胤的心腹,凡是对匡胤不利的事,他都会时时加以注意。光义阴险狡猾,在匡胤的庇护之下,经常不忘在开封培植个人势力,但都逃不过赵普的锐利眼光,受到压制。以后赵普自己屡次受贿,被匡胤发觉,贬出京师,到外地去当了节度使。光义没有人监视了,放手发展个人势力,组成了一个阴谋集团,终于暗害了赵匡胤,造成了一场大悲剧。赵光义当上了皇帝,赵普不禁捏了一把汗,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完了。因为赵光义是个报复心很强的人,过去自己把他得罪够了,冤家路窄,这时又落到他的手里,穿小鞋的日子肯定是有的。果不其然,以后赵普被调回京城,任个闲职,不仅自己备受冷落,他的妹夫与儿子也接连受到打击,先调到南方的邕州与潭州,不得回乡,妹夫侯仁宝并且战死岭外。心胸宽阔的人可以不计得失,不怕冷落,赵普是个非常看重权势的人,虽然年过花甲,还在窥探机会,总想升官发财,不甘心长期被人冷落。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1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8)赵光义也是个沉不住气的人。他如果自认为应该继位,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心中无鬼,就应该表现得正常一点。但是他做不到,他知道自己的帝位来得不正当,对于能够威胁他的帝位的人,包括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和弟弟廷美,总是心怀忌刻。这些人活在世上一天,他心里就不安一天。公元979年,德昭被逼自杀(实际上是谋害),981年,德芳又无缘无故死亡(当然也是谋害)。这样一来,一方面,威胁解除,他虽然是放心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舆论大哗,大家对他的议论,对他的攻击又热闹起来,他反而更不安心了。对于自己来得不正当的这个皇帝宝座,他更急于找个根据。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老对手赵普的头上。如果能由开国元勋赵普出面证明过去确有 金匮之盟 这么一回事,议论大概就可以平息了。此外,德昭、德芳的死,都死得不明不白,所以舆论哗然。对于廷美,可不能再这样草率行事了,最好由赵普带头,组织一班元老重臣,罗织一些严重罪名,公开处死,才能服人。赵普肯答应么?估计这个老贪官只要有利可图,是愿意出卖良心的,事实证明,赵光义的这种估计一点也不错。公元981年夏天,这一对老对头秘密见面,迅速地谈妥了这笔交易。他们是怎么谈的,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赵普的脸皮是够厚的,心也是够狠的,赵光义的计划是够阴险的,他们这笔交易也是够肮脏的。俗话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这两个小人在有了共同利益的时候,马上勾结起来,过去的深仇大恨,立刻抛在一边。交易谈成之后,赵普立刻站出来说话: 金匮之盟 确有其事,当时是由他执笔写的,一式二份,一份放进杜太后的棺材,一份留在宫中。留在宫中的这一份,现在已经找到了。赵光义也马上站出来应答,说是不错,宫中的一份已经找到了,这样两赵在朝廷上一唱一和,等于在向天下后世宣布,赵匡胤临终传弟不传子的根据已经找到,请大家不要再议论了。赵光义多年的心病,一下子就除掉了。为了回报赵普的支持,就在公元981年9月,已过60岁的赵普第二次当上宰相。如果赵普只拿那一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 金匮之盟 来作交易,那也不过是对皇帝拍马而已,后人还不会怎么骂他。后人最看不起赵普的事,就是他为迎合赵光义的需要,积极参加迫害廷美的活动,屡次策划、布置,并且组织力量诬陷、攻击廷美,绝不手软,一直迫害至死。赵普甚至八方奔走,联络老宰相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认为廷美拉拢了一帮人 怨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 。不久,开封府尹李符又上告: 廷美不思悔过,言语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 光义就势把他降为涪陵县公,湖北房州安置。廷美在短期之内,遭受一连串的打击,惊悸成疾,两年之后,就以38岁的壮年,死于房州。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2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9)赵普实在做得太显眼了,也太过分了。从当时直到后世,一千多年来,略有正义感的人无不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害死廷美,在情节上比秦桧害死岳飞更加恶劣。赵构、秦桧迫害岳飞,时间不过两个多月,而光义、赵普对廷美却反复迫害,反复折腾,直至几年之久。光义一心要想传位于子,那就必得把德昭、德芳、廷美这几个人统统害死,才能放心。如果说,只以害死为目的,也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廷美少受一点罪。他和赵普这样穷凶极恶地去迫害廷美,反而更使人发生怀疑:如果你继位合法,你并未抢夺匡胤的帝位,那又何必如此迫害德昭、德芳、廷美这几个人!赵光义还有一件事做得太无聊了,凡是听说此事的人无不摇头。他和廷美都是杜太后生的,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这是人所共知,许多史料上也记载得清清楚楚。但他在把廷美迫害至死之后,立刻亲自出面,制造流言,说廷美是自己父亲的私生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中说: (赵光义)从容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赵光义为了侮辱廷美,竟然亲自出面,在宰相面前编造这种谣言,把亲生父母说得一塌糊涂。元代编《宋史》的史官对这种流言落不了实,深感为难,觉得宋代的皇帝竟然如此卑劣,大吃一惊。金匮之盟 这件事情是在杜太后去世20年之后,由赵普为了巴结赵光义而蓄意伪造出来的。《宋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陈邦瞻是明代人,是在事情发生600年之后根据史料编撰出来的。他是受了史料的骗,自己没有责任。赵光义为自己的杀兄夺位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害死德昭、德芳,特别是廷美,目的是阻止以后有人劝告他传弟。他把弟弟害死了,别人总不能再劝他传弟了吧!他原先是想把帝位传给长子元佐,但是元佐是个比较正直的人,看不惯他对廷美的迫害,多次和他力争,一直想保廷美这个小叔叔的命,父子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后来元佐照样受到他的迫害,最后被逼疯了,废为庶人。他最欢喜的第二个儿子元僖,在27岁时被小妾下药毒死。这事与他的杀兄夺位一事虽无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因为他这个家庭就有以毒药杀人的传统,跟样学样,何足为怪!宋代积贫积弱始于何时赵光义这个皇帝是个冒牌的皇帝,历史书中记载他的一生功业大都是他自己伪造,然后通过御用史官,偷偷塞进史书里去的。真相万万揭不得。一旦揭开真相,他首先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是以臣杀君,以弟杀兄,更以各种毒药在言谈欢笑中杀人无数的惯犯。暂时不提他杀人的罪恶,只就史书上所提到他的文治武功,看看真相究竟如何。先说文治,宋代重文治,礼遇文臣,把文臣的地位提在武将之上。这是从赵匡胤时代就开始的。赵光义为了表示自己是赵匡胤合法的继承人,对于赵匡胤时代重文治的政策完全继承,推崇备至,丝豪不加改变。为了收买人心,赵光义放手实行两项政策,一是大量进人,尽量组建自己的班底;二是提高待遇,使得许多官僚乐意为自己所用。整个赵匡胤时代,一共才取进士188人,整个赵光义时代,就取了进士1487人之多,约为赵匡胤时代的8倍。这种大量进人,提高待遇的做法,培养了一大批高谈阔论的官僚,成为宋代养活一大批冗官的开始。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3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10)赵光义在文治方面并不夸口,不说自己超越了前人;但是在武功方面,他却觉得自己建了大功,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他不仅超越了赵匡胤,而且超越了周世宗柴荣。理由是:他有统一全国之功,柴荣和赵匡胤都未能完成统一,只有他赵光义才统一了全国。从外行看来,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从内行看来,他是给国家闯了大祸,造成了宋代300年积贫积弱的恶果。赵匡胤在位16年,主要的外患是辽国。国内割据势力北汉只是个小国,地方很小,兵力不多,但他们却是辽国的傀儡、附属国,一打北汉,辽国就会来帮忙。所以赵匡胤不但长期不打辽国,也长期不打北汉。在军事上,他是个内行,他知道长城险要都控制在辽国手里,以宋的步兵去打辽的骑兵,形势不利,要想打胜,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不到万不得已,不愿轻易言战。最好的办法,是用一大笔财富赎回燕云失地。宋辽邦交正常了,对北汉这个小国可以不战而胜,通过谈判就能完成统一。赵匡胤被害之前,正在积极进行这一工作,迁都洛阳,就是为对付辽国所做的准备工作之一。他最后统一全国的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至于东南还有个吴越国,福建还有漳、泉二州没有纳土归降,这些都是在赵匡胤生前就谈判好了的,所以后来未动干戈就归降了,算不得是赵光义的功劳。赵光义在建国之前没有做过官,建国之后只当文官,对于军事,他是个大外行。杀兄夺位之后,他为了急于建立自己的威信,积极筹备北伐,既打北汉也打辽国,希望一鼓作气打赢这一场战争。在后周时代,柴荣和北汉、辽国作战,都是御驾亲征。柴荣身为皇帝,直接带领军队作战,身先士卒。在高平之战中,柴荣与赵匡胤都战斗在最前线,夜间露宿于战场。赵匡胤勇冠三军,扭转局势,一举击破北汉军队,逼退辽军。他们在收复关南失地时,全军层层节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在水陆并进中,互相配合,丝毫不乱。柴荣因病班师,队伍全师而退,敌人不敢追击。军中不准携带妇女,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违反。这才像个打仗的样子,他们能够打下一片基业,并非偶然。过去赵匡胤与北汉、辽国也打过仗,其作风是小心翼翼地打,步步为营地打,形势有利则攻,形势不利则守,一开头并不说非得打胜不可,并不把自己拴死。而赵光义去打北汉、辽国,其作风是大张旗鼓地打,是大手大脚地打。他为了要在夺位之后站住脚跟,树立威信,就先放出话来,非得灭亡北汉,击败了辽国收复失地不可,非得为柴荣、赵匡胤雪耻不可。其实柴赵两人过去对外作战并没有丢过脸。过去柴荣、赵匡胤带兵作战,将领们层层负责,谁打败仗谁负责任。这时赵光义自作统帅,御驾亲征,为了表示自己是个内行,出征时向将领们颁发阵图,要求大家按图布阵。你们不按我的命令作战,将受严惩;如果按图布阵,打了败仗不要你们负责。将领们听了这话,表面紧张,内心轻松,大家知道,只要处处听话,打了败仗也不怕。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4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11)公元979年2月赵光义宣布御驾亲征讨伐北汉,发动全国数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迅速包围了太原城。自春到夏,久攻不下,所耗粮食武器,数量惊人。主将潘美担心消耗过大,后援不继;赵光义则觉得自己夸了海口,不能破城,面子难堪,所以暗地里商量,破城之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军纪稍加放松。放纵军队烧杀淫掠,是五代时期那些军阀鼓舞士气最有效的办法。凡是围攻一城,只要主将松口,破城之后,可以放手大抢,几天之内,金银财宝和花姑娘都是你的。那些士兵一听这话,立刻勇气百倍。破城之后,城里的老百姓必然遭殃。当年赵匡胤最反对的,就是这种坑害老百姓的军阀混战。想不到在他死了三年之后,这样的悲剧又上演了。赵光义为了急于打下太原,居然同意放松军纪,让宋军在城里大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抢女人,玩了不算,还要带走。《烬余录》甲编中说:(太宗既平太原)所得北汉嫔妃皆随御(得了刘继元的嫔妃,赵光义带在身边听用),诸将亦掠北汉妇女充军妓(跟样学样),宋代军妓即始于此(这就说明赵匡胤在位时还不许发生这样的事)。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了,太原城打下来了,事情还没有完。《宋史纪事本末·平北汉》中说:诏毁太原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首府)。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赵光义是一个迷信得可怕的人物。他自己心中明白,这个皇帝宝座来之不易,惟恐有人来抢他这个位置,对于在五代时期一连出过3个皇帝的太原城非常忌刻,他倾全国的兵力去打北汉,主要目的就是想平毁这座太原城,消除此地的帝王之气,心腹之患。在打进太原之后,他下诏毁掉太原城,改以榆次县作为并州的首府,把太原百姓全都赶到榆次去,纵火烧毁全城,百姓中的老弱逃避不及的烧死不计其数,烧焦的尸骸布满全城。为了消灭这种惨象,他又下令决汾河之水淹掉全城,以后重建太原城时,不得不从汾河西岸移到东岸(现在的太原城就在东岸)。历代的志士仁人要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这个皇帝却硬要把老百姓推进水深火热中去。因为痛恨赵光义的这种暴行,太原遗民就把他所立的纪功碑上的文字一起凿平,成为出了名的无字碑。毁掉太原城之后,赵光义随即下旨移师进攻辽国,希望以得胜之师一鼓作气把辽国灭掉。与身经百战的赵匡胤相比,赵光义在对付辽国的问题上肯定是个大外行。赵匡胤知道游牧民族的骑兵不好对付,光是收复失地也得准备多年,要想一口气把辽国灭掉谈何容易。赵光义打下了太原已经筋疲力尽,更何况他带的那支队伍当官的拖着女人,士兵们身上装满了金帛。他自己不仅拖泥带水带着北汉主所献的上百嫔妃,还拖着从开封皇宫带出来的一大批女人。这样的军队能够打仗吗?宋军在打幽州的时候,公元979年7月高梁河(今北京西郊)之战一败涂地,完全是可以预料的事。当时赵光义身为全军统帅,负有指挥全军之责。但是他指挥的本领完全不行,以优势兵力围攻半月,纹风不动,辽军一旦反攻,宋军立刻崩溃。这个统帅居然把几十万大军丢下不管,自己先逃,股上中了两箭,不能乘马,换上驴车,向南狂奔, 仅以身免 。当时德昭也在军中,大家找不到赵光义的时候,误以为他是打死了或者失踪了,就想推戴德昭为帝。这个想法本来很正常,你赵光义如果不在了,宋王朝还得有个人来主持,国不可一日无君嘛!可是这个信息把赵光义吓住了,他只想迅速地把德昭铲除掉,这是头等大事,至于对辽国打仗,打胜打败都是小事一桩,数十万大军的溃败,更不值得他去关注。果然,高梁河之战的次月,德昭死了,年仅29岁。怎么死的,说法不一,《宋史》的记载是被赵光义逼死的(被逼自杀),《东都事略》则说是 暴死 ,也就是被整死的。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5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12)公元979年的对辽之战虽然全军覆没,几十万大军一朝瓦解,赵光义并不认为这是自己打输了,为了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他还想卷土重来。在经过几年的筹备之后,公元986年之初,他又发动了一次有名的 雍熙之役 (时间为雍熙三年),当时兵分3路,东路军攻幽州,由曹彬指挥;中路军攻蔚州,由田重进指挥;西路军攻云州,由潘美指挥。总兵力实数在30万以上。赵光义先还说要御驾亲征,经过臣下劝阻,他也就放弃了亲征的打算。因为上一次负伤逃命记忆犹新,他保老命要紧,不敢再冒险了。宋军作战,规模越大,人数越多,自己的弱点暴露得越明显,因为赵光义是个大外行,他自己又不在前线,只按图纸遥控指挥,不给将领们一点自主权,不知这个仗是怎么个打法?曹彬这些老将小心谨慎,只按图纸行动,喊进则进,喊退则退,明知不对,照样服从指挥。东路军是主力,接近20万人,在平原上向北推进,刀枪炫目,衣甲鲜明,听说进展神速,光义非常高兴,但是过了几天,形势就不对了,辽军在前线坚壁清野,宋军粮尽,又不能乱抢,只能在敌人面前退兵就粮,结果被辽的骑兵冲垮,还没有打仗,成千上万的人就被挤死,踹死,逼到河里淹死,一时传为笑谈。西路军潘美部下的老将杨业(就是杨家将里的老令公)在山地里机动灵活地作战,敢以几百人奇袭辽军几万人的大队伍,屡立奇功。因为他不照宋军规定的那种打法,不受重视,潘美不予接济,最后受伤被俘,壮烈殉国。总而言之一句话,雍熙北伐,宋的30万大军不是被辽军打垮的(辽军不及宋军之半,相对处于弱势),是被赵光义手里那几张阵图打垮的,是因为缺粮而仓皇退兵时被挤死的、踹死的、淹死的,老将老兵心里都很明白,跟着柴荣、赵匡胤打仗,绝没有这种打法。公元979年与986年赵光义两次伐辽,两次大败,从此兵连祸结,辽军经常出兵南侵,北方边境就没有太平日子可过。赵光义的威信不但没有抬高,反而威信扫地,从此龟缩在开封,再也不敢谈北伐与收复失地的事了。因为要北伐,就得用兵,他实在没有带兵的本事,这一辈子也学不会了。要是把兵权交给别人,他不放心。因为恨他的人太多,不满意他的人太多,兵权交给别人,随时都会发生兵变。为了安全起见,宁肯忍辱偷安,这个仗是不能再打了。后人评论说,宋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总的说来,这话不错。但是说细一点,积贫积弱的现象不是从赵匡胤时代开始的,而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的。赵光义接手军事指挥之后,表现为一个大外行。他以为兵多则强,就大量募兵、增兵。赵匡胤时代,兵员在22万到30万人之间;赵光义时代,兵员在60万到100万人之间(两次大战,被打垮了的溃散的队伍在30万人以上),养了这么多兵,国家安得不穷!养了大量冗官冗兵,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很快就出现了积贫现象;外敌入侵,不敢应战,不仅辽国一再犯边,在赵光义时代又出现一个西夏割据政权和辽国勾结起来,共同与宋为敌,这就出现了积弱现象。张其凡所著《宋太宗》一书说: 宋太宗时期,既是中唐以来乱世的结束期,又是宋代积贫积弱的开始期……太宗集中主要精力防止内部有变,汲汲皇位的保持与传子,对外则甘作弱国,不以为辱了。宋代的积弱之势,由此而愈演愈烈。也就是说:宋代积贫积弱的现象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与开国之君赵匡胤没有关系。而且这种现象是赵光义有意为之。只要自己能做皇帝,只要能把帝位传子,他就 甘作弱国,不以为辱 。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就应该和对赵匡胤的评价区别开来。赵匡胤至少在两个方面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其一是他结束了五代以来53年的一个大乱世,打开了长达320年的一个治世。其二是赵匡胤倡导了一系列相对宽容的政策,对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生产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赵光义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造成整个宋王朝积贫积弱,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张其凡《宋太宗》一书中对赵光义的评价是:宋太宗其人对于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的。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26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第四章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宋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一辈子所做的惟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公元1004年的冬天与辽国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和平友好条约——维持了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澶渊郡是个古地名,后来叫做澶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当时澶州地跨黄河两岸,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所以 造舟为梁 也就是用船只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南北两城。在这里签订的条约,就被称为 澶渊之盟 。当时两国不是在打仗么,怎么能说是订立 和平友好条约 呢?不错,两国是在打仗。如果从五代时期辽国立国算起,这个仗已经断断续续打了90多年;从宋朝开国算起,也已经打了40多年。但是从订立了 和平友好条约 开始,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年以上的和平局面。在这个条约里,又规定了两国的皇帝互称兄弟,以宋为兄,以辽为弟,两国成为现代人所称的 兄弟国家 。既能长期维持和平,又能保持兄弟关系,这不正是 和平友好 么!寇准全力推动御驾亲征在宋以前,历代专制王朝大都重武轻文,认为打江山与保江山都是武将的事,文臣不过是抄抄文书,记记账目而已,没有多大用处。宋代开始重文轻武,但是文臣立了大功的还不多见。这一次 澶渊之盟 的订立,是寇准以一介书生拍案而起,说服了皇帝,成了御驾亲征的实际指挥者,击退强敌,签订和约,一举赢得了百余年的和平,使人耳目一新。宋真宗赵恒能够当上皇帝,也和寇准为人心直口快颇有关系。宋太宗赵光义原立长子元佐为太子,后因狂疾被废,次子元僖又被人投毒害死,太子这个位置久悬不决。当时寇准是左谏议大夫。有一天,太宗为了立太子的事征求他的意见,他说: 请陛下自己选择一个最信得过的儿子。 太宗考虑了很久,才又问他 襄王(就是赵恒)如何? 他随即直言回答: 知子莫如父!陛下既已认准了,就不要再犹豫,请早定大计。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襄王被立为太子。赵恒事后听说了这件事,对于寇准就一直保留了一个好印象。赵恒即位之初,颇有一副奋发有为的样子。对抗辽的事十分关心。对将领们的赏功罚罪,一点也不含糊。公元999年冬,辽军大举南侵,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傅潜拥兵八万,闭营自守,不敢应战,听任辽军在国土上来回驰骋。部将请求应战的,他把人家痛骂一顿,竟然说 你们想去找死吗!自家脑袋好好地长在颈子上,何必送给人家去砍?我不主战,是为保全你们的性命,你们何以不知道好歹! 部将范廷召反骂他: 我看你胆子小得不如一个老太婆! 后来宋廷下令出战,傅潜不得已,才分兵八千给范廷召,要他出战,并且答应到时候派兵支援。范廷召觉得兵员太少,出战没有把握,就向另一位都部署康保裔求援,康保裔是一名勇将,祖父和父亲都是为国牺牲的。他慷慨地答应前来支援,准时到达大家约好的地方,但是傅潜这一方的队伍失了约,迟迟不到,以致康保裔陷入了辽军的包围。虽然形势非常不利,康保裔绝不后退,最后奋战至死。战报传到后方,舆论哗然。赵恒亲自处理这件事情,对康保裔大加表扬,追赠侍中,厚给抚恤,几个儿子一起封官。以后《宋史》的忠义传,把康保裔列为第一位。傅潜临阵畏战,对康保裔的被困坐视不救,应负战败的全责。先是问成死罪,后来从宽处理,贬官流放房州。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27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2)在初即位的几年中,赵恒还一再前往北方各地视察,在澶州的行宫里宴请过当地父老,到过大名府检阅驻军,这位新皇帝的勤劳深得各地军民的好感。由于他对边防十分重视,一再增兵,重用一些对抗辽有经验的将领如杨业的长子杨延昭等人加强防务,辽军虽然年年入侵,只不过是骚扰一阵而已,还没有攻占过重要的城市。公元1004年的秋天,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他的母亲萧太后、统军大将萧挞凛等人率领全国的精兵20万人倾巢南犯。这一次他们来势汹汹,很快地就从边境上向南猛进几百里,不像只打算抢夺一些财物的样子。因此大河两岸人心惶惶。这时宋廷的人事刚刚作了一次大调整,宰相换了新人。赵恒曾经和参知政事毕士安商量,想请他担任宰相,要他物色一位合作伙伴。因为宋代的宰相都是左右两位,为了他们共事方便,通常是由他们自己去找伙伴。当时毕士安推荐寇准,他说: 寇准满腔忠义,善于判断大事,这一点为我所不及。 赵恒问他: 听说寇准个性太强,是否很难共事? 毕士安连忙说: 寇准秉性刚直,敢于说话,的确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他能为国忘身,承担大任,现在国家多事,正需要重用这样的人来为陛下分忧。 赵恒终于同意。这个新的宰相班子,正是在辽军大举南侵的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这一年的9月,辽军南侵之后,赵恒在宫里分别召见群臣,向大家一一征求意见,要大家畅谈对策。王钦若是江西临江人,他请皇帝暂避到金陵去;陈尧叟是四川阆中人,他请皇帝暂避到成都去。赵恒最后才问寇准的意见,寇准反问: 不知道是谁替陛下出的这南迁吴、蜀的主意? 赵恒说: 你先别问是谁出的主意,只说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寇准正色说: 我认为应该斩这个出主意的人去祭旗,然后出师北伐!陛下神武,将士用命,如果御驾亲征,一定能够克敌制胜。不然,也可以出奇兵以扰敌人,或者坚守以困敌人,彼劳我逸,胜算在我手中,何必要抛弃祖宗陵墓,抛弃半壁河山,跑到千里之外的吴、蜀去。我能往寇也能往,根基一动,人心瓦解,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听了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议论,赵恒才下了御驾亲征的决心。当年11月,宋廷下旨御驾亲征,皇帝车驾从京城出发,大批文武官员随行,以李继隆、石保吉(石守信之子)为驾前左右排阵使,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趋澶州,迎击辽军。这时天气严寒,雪花飞舞,左右向皇帝进献貂帽、皮袍,赵恒不肯接受,还说: 将士们都为严寒所苦,我一个人穿戴这些东西,能安心吗! 这话传入军中,士兵们高呼万岁,经久不绝。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28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3)赵恒在离京之时,本来以雍王元份为东京留守。但是在途中听到元份得了急病的消息,马上叫参知政事王旦驰回京城代理东京留守的工作。临行之时,王旦向赵恒说: 请陛下宣寇准来,臣有话要说。 寇准到了,王旦才郑重地请示: 如果战况紧急,十天得不到陛下的消息,我应该怎么办? 赵恒考虑了很久,才回答说: 拥立太子。 王旦回到京城之后,直入皇宫,传达圣旨,并且下令严守秘密。在快到澶州的时候,又有人来劝赵恒,还是以暂避金陵为佳。赵恒开始动摇,立刻把寇准找来,再问他的意见。寇准正色说: 陛下今天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前线将士日夜都在盼望车驾早日来到。他们见到陛下,一定士气百倍!陛下一旦回头,军心涣散,万众立刻瓦解,敌人会在背后穷追,我们连金陵也到不了。 寇准又找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拉住高琼的手说: 太尉受国家厚恩,今天愿意舍身报国吗? 高琼立刻回答: 高琼一介武夫,得到国家重用,能有今日。今天愿意为国效死,相公有何吩咐,尽管直言! 寇准把他拉到赵恒面前说: 陛下如果不信臣所说的话,请问高琼。 高琼也劝赵恒绝对不能后退,并说: 寇准之言有理。到了澶州南城,大家遥望北岸辽军营帐连绵不断,军容很盛,就请皇帝驻跸南城,暂不过河。寇准立刻站出来说: 不行,陛下不过河,则人心不安,敌人的气焰还很盛,这不是取胜之道。现在王超领劲兵屯驻中山,已经扼住敌人的咽喉,李继隆、石保吉分从左右前进,已掣敌人的左右肘,四方援兵陆续到达,形势如此之好,还有什么顾虑! 这时寇准用眼色向高琼示意,高琼表示领会,左手扶住御辇,右手拔出寒光逼人的佩剑,大喝一声 起! 辇夫不敢怠慢,赶快抬起御辇快步前进,通过浮桥来到澶州北城。当皇帝的御盖在北城门楼上岀现,大宋帝国的黄龙旗迎风招展,呼呼作响之时,城下的将士们欢声雷动。《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一节中记载了赵恒暂驻澶州北城的经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召诸将抚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会郓州得契丹谍者(郓州刚刚抓住了辽国间谍),缚至,斩之。契丹(辽国人)相视益怖骇。帝悉以军事付准,准承制专决(接受皇帝的委托,凡事独断),号令明肃,士卒畏悦。已而契丹数千骑(辽军)来薄城下,诏士卒迎击(皇帝下诏开城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帝还行宫(在南城),留准居北城上,徐使人视准何为(看看寇准在干什么),准方与知制诰杨亿饮博,歌谑欢呼。帝喜曰:-准如是,吾复何忧!-当时千千万万的将士从城下仰望澶州北城门楼,觉得大宋皇帝威严无比。我们只要把这一段记事看了,知道皇帝当时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会明白:衣冠楚楚的皇帝不过是个演员,宰相寇准才是真正的执行导演。不过,皇帝肯当这个演员,而且演得还很到位,这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29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4)顺利签订澶渊之盟这一次战争,从一开头,双方都推定了自己一方的指挥者,也就是执行导演。宋方的法定代表人是皇帝赵恒,实际指挥者是宰相寇准;辽方的法定代表人是皇帝耶律隆绪,实际指挥者是萧太后。两位实际指挥者不只是要在战场上以兵戎相见,比个高低,还要在各条战线上斗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是争取到战争的主动权。在辽军迅速南下的时候,主动权在辽方手中,他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经过寇准的不懈努力,宋廷宣布了御驾亲征的消息,主动权迅速转移到宋方手中。因为这样一来,宋朝内部意见不一的混乱局面结束了,皇帝被逼迁都南方的可能性没有了,辽国希望不战而胜,希望通过讹诈获取利益的目的再也达不到了。在此后的事态发展中,这个主动权还在双方之间摆动,一会儿倾向这一方,一会儿倾向那一方。如果皇帝的御辇逃往金陵,如果皇帝到了澶州不敢过河,如果在辽军来攻的时候皇帝不敢打开城门应战,则宋方的这个主动权随时都可以失掉。寇准、高琼千方百计要想保住的,就是这个主动权。好在经过他们的努力,一道道的关口都闯过来了,从此,这个主动权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双方斗智、斗法的关键时刻,大家看皇帝,皇帝看寇准,皇帝如果仓皇逃跑,一盘棋就会输得干干净净。正因为寇准既有为国为民的大志,又有不怕牺牲的决心,才能从容不迫,才能沉得住气。寇准沉得住气,时时窥探寇准动静的皇帝也才能沉得住气,坚持到底。这样,不利的局势才能扭转,一场大祸才能消除。这时候,形势已经稳定,寇准放心了,皇帝放心了,前线将士放心了,澶州的老百姓放心了,各位读者也可以放心了。就在这一次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来,皇帝的车驾还未到达的时候,澶州前线的将士已经立了一个大功,大灭了敌人的志气,大涨了自己的威风。有一天,宋军一名叫做张环的将官正守着一张床子弩,目不转睛地监视着前方阵地,突然发现辽军营地上有几个将官出来视察地形,其中有个黄袍将官,指手画脚,看来是个大头头,于是就把床子弩的方向调整好了,对准这个大头头。要是在平时,他们为怕负责,行动之前还要请示上级。这时候他听说皇帝要来了,心情舒畅,斗志昂扬,把什么顾虑都打消了。于是乎瞄准对象,双手把床子弩的开关用力往下一扳,呼哧一声,百箭齐放。眼看着那些辽军将官中间,一下子倒下了好几个,那个黄袍大头头也在其内。当时还不知道射倒的是什么人,不久有消息传来,那个黄袍大头头就是辽军的全军统帅萧挞凛。这时双方的大战还没有开始,辽军统帅已经被我们打死了,这个影响有多么大,也就可想而知。不久,又有消息传来,这个萧挞凛正是在十几年前雍熙北伐时杀害杨业老将军的刽子手,这正好给杨老将军报了仇。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0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5)萧挞凛是辽军中的老将,过去和宋军作战,几乎是每战必胜,所以轻视宋军,敢于冒险到前线阵地上来视察地形,结果被宋军一箭毙命,辽军人人丧气。萧太后看到他们的优势一一丧失,主动权已经完全落在宋方手中,只好暗地认输,通过与宋方联系的秘密渠道,表达了愿意谈和的想法。当时宋辽两国正式交兵,在御驾亲征期间,双方一切交涉都由皇帝赵恒委托宰相寇准全权处理,哪里还有什么秘密渠道可言?这事得要交代一下。原来不久之前,宋军将领副都部署王继忠在和萧挞凛作战时兵败被俘,为萧太后所招降。萧太后了解到王继忠幼年时曾经在赵恒的藩王府里工作过,和宋的皇族关系亲密,就通过他与自己老同事联系,建立了一条直通赵恒左右的渠道,以备在必要时直通信息。这个王继忠虽不得已而降辽,仍有报国之心,想找机会为祖国效力,就一再在萧太后面前进言,认为两国能够谈和,能够长期和平共处,对双方都有好处。这就更促成了萧太后一意谈和的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萧太后并不莽撞,而是颇有心机。在形势有利的时候,敢于大踏步前进,在形势不利的时候,也能够知难而退,识时务者为俊杰。澶渊之盟能够迅速谈成,王继忠出力不小。以后他随萧太后回到了辽廷去当官,经常关注条约执行的问题,宋使每到辽廷,都会对他进行慰问,他也向南叩头谢恩。在澶州的那一段时间,赵恒是什么事情都听寇准的。只有一件事情,两人意见不同,争论不休。寇准要继续作战,一直要打到辽国称臣,并且归还燕云16州的失地为止,觉得这样才是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赵恒决心要谈和,在寇准不同意的时候,他一再陪小心,说好话。最后是王钦若散布流言了,说是 寇准幸兵自重 (以手里的兵权挟持皇帝,听他摆布,这个帽子大得惊人)。寇准不得已,才勉强同意和谈。在和皇帝进行争论的时候,寇准不到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的。他说: 御驾亲征才打出了这么一片大好形势,目前辽军害怕自己的归路会被切断,主动求和,这种局面来之不易。只有再接再厉,把他们打出国境去,趁势收回燕云16州,才能赢得真正的长治久安。如果现在轻易谈和,只能苟安一时;几十年后,说不定他们还会前来侵扰。 赵恒连忙插话说: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太苦了,我不忍看见老百姓流血牺牲,所以决心早日谈和。至于几十年后他们是否再来侵扰,到那时候自有能人出来保国安民,我们就不必为子孙担忧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寇准明知,皇帝已经让步让到了底线上。如果再要和他争执下去,他一旦翻脸,把自己撤了,目前和约还未谈成,局势还很危险,只好顾全大局,忍痛让步。王钦若所散布的 寇准幸兵自重 的谣言,安知不是受赵恒的指使?不管过去皇帝对自己如何倚重,如何支持,到底他是皇帝,自己是臣子,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好暂退一步。不久之前,前线十分吃紧,形势严峻,寇准是横下一条心,为国忘身,每天吃得下,睡得着;赵恒心里七上八下,夜里睡不着觉。曾几何时,形势有了好转,赵恒放心了,睡得着觉了,整天盘算着早日回京,不想在外间再过这个受罪的日子。不忍心让老百姓吃苦,那都是漂亮话,实际上是自己吃不了苦。这时候却轮到寇准想来想去想不通,睡不着觉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1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6)寇准同意谈和,赵恒立即派曹利用到辽营去进行谈判。这个曹利用自幼生长在宋辽边境地区,能说一口流利的契丹语(辽国人以契丹族居多,所以称契丹语为国语)。当时辽国朝野上下倾心汉化,辽国官员都要读中国诗书,所以多少都能说几句汉语,但是汉人却不学契丹语。对于精通契丹语的曹利用,宋廷从来就重视他,凡对辽国打交道,总是尽量让他上阵,他能和萧太后对答如流,这对谈判自然有利。临走的时候,赵恒交代他说: 万不得已,虽百万亦可。 (就是每年送给辽国的银绢所值不超过一百万两银子)寇准听说此事,十分生气。在曹利用出发之前,气冲冲地把他喊来,对他说: 你虽然得到了旨意,还是要力争,能少就少,别把老百姓的血汗不当事。如果你答应的数字超过三十万,当心我要你的脑袋! 皇帝已经同意的事,寇准还要去插一杠子,这当然是得罪人的。好在曹利用理解他的心情,并不介意,最后真的是以三十万谈定。曹利用回来的时候,赵恒立即召见。曹利用明知他急于知道结果,但是要顾到礼节,只能是一步步走过来,又不能跑步。赵恒急不可耐,就一再打手势询问,当他看到曹利用伸出了三个手指,误以为是三百万,不禁紧锁眉头,默不作声。后来知道是三十万,欢喜得嘴都合不拢来。澶渊之盟 的内容,实质上不过两条:回銮碑。澶渊之盟订立后,宋真宗赵恒回到京城,在前线立碑作为纪念。此碑可作澶渊之盟的见证。一、双方结为兄弟之邦,宋帝为兄,辽帝为弟,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两国恢复邦交,互通庆吊。二、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个和约能够很快的签订,曹利用固然出了大力,也是形势使然。外交上能取得胜利,不是光靠嘴巴会说,更重要的是有实力做后盾。过去辽国不把宋军看在眼里,是因为宋军经常闹不团结,那些招募来的士兵,每每避战,不肯出力,被辽军骑兵一冲,就会瓦解。这一次宋廷的御驾亲征,在寇准的统一指挥下之,人人卖力,万众齐心,连杨家将杨业的大儿子杨延昭的队伍这种边疆的子弟兵也从几百里外赶来,在某些关口集结,准备切断辽军的归路。辽军深入对方国境,补给为难,打几次小胜仗,不能解决问题,归路如被切断,那就不堪设想。萧太后认为,只有订了和约,才能平安回国。至于银绢,只能是得多少算多少,不再计较。在宋廷这一方面,皇帝赵恒认为:每年财政收支高达几千万两银子,送给辽国的 岁币 ,不过其中的千分之几。两国每打一次大仗,军费大得惊人,动辄以百万计。能不打仗,就是花钱买和平也是值得的。双方各打各的算盘,这才是和约能够签订的根本原因。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2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7)从表面上看,两国的皇帝以兄弟相称,互通庆吊,文书往来互称南北朝(宋称南朝,辽称北朝)这个和约好像是平等条约。其实,和约中有了 岁币 的规定,宋廷每年要无偿付给辽国三十万银绢,这个和约就还是个不平等条约,对于宋廷来说,还是一种屈辱。宋代有许多文人在诗文中一再表露出对于 岁币 的强烈不满,并不光是舍不得这一笔钱,而是觉得这是一种侮辱,希望团结奋斗,以雪国耻。这也就是宋代爱国诗文特别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萧太后是女中豪杰这次澶渊之盟的迅速签订,让宋辽两国一举打下了长达百年和平共处的基础。总的看来,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宋方坚持抗战的宰相寇准,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而辽方的萧太后,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说得上是一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女中豪杰。提起辽国的萧太后,可以说是大大有名。在旧小说和戏曲里,好像辽国的太后都姓萧,皇后也都姓萧,这是怎么回事?不错,辽国的皇族都姓耶律,后族都姓萧。辽国在公元916年建国的时候,全国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契丹族为主的许多游牧民族,另一类是以汉族为主的农业民族。游牧民族虽以契丹族为主,其他还有许多小的族群。开创国家做皇帝的是契丹族的耶律氏族,当皇后的则是奚族的萧姓氏族。代代通婚,长期合作,不仅帝、后都由这两个氏族产生,而且辽国许多重要官员也从这两个氏族选拔出来。主持签订澶渊之盟的这个萧太后名绰,小名燕燕,又叫叶叶,是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自幼慧而多才,16岁的时候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为皇后。耶律贤一直多病,政事决于萧后。公元982年耶律贤病死,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29岁的萧燕燕作为太后,临朝听政。她那时的境遇和柴荣刚病死时符太后孤儿寡母的惨状也差不多,所以宋太祖赵光义欺她少妇当国,发动雍熙北伐,想以30万大军把她一举推翻。可是北方女杰究竟不同于南国佳人,她坚持奋斗,终于挺过来了,不仅没有丢掉江山,而且在连天烽火中间把国家大事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内处理政务,对外指挥作战,都是一把好手。开战不久,她就发动反攻,以少胜多,逼得赵光义的大军因为缺粮而全线崩溃,狼狈退军。官方记载了她许多赫赫事功,民间传说却讲了她不少风流韵事。《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中说:二年(1009)十二月甲辰,契丹太后萧氏卒。萧氏有机谋,善驭大臣,得其死力。每入寇,亲披甲督战。及通好,亦出其谋。然性残忍,多杀戮。与韩德让通,赐姓名耶律隆运,拜大丞相,封晋王。未几,德让亦死,陪葬陵旁。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3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8)对于这一段话,需要作一点简单的说明。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在公元1004年,5年之后,萧太后就病死了。 萧氏有机谋,善驭大臣,得其死力 (说她善于用人,臣下愿意为她出死力)。 每入寇,亲披甲督战 (入侵时,她亲自披甲督战)。 及通好,亦出其谋 (后来决心谈和,也是她的主意)。 与韩德让通,赐姓名耶律隆运,拜大丞相,封晋王 (韩德让本名韩昌,是出身于河北玉田县的汉人,辽国大臣韩匡嗣之子。是个有名的美男子,是她的情人。)她丈夫耶律贤多病,她很年轻就守活寡。她多年为国事操劳,身边有个情人也不算过分。韩德让辅佐她处理政事,尽心竭力,先受赐姓名为耶律德昌,耶律昌运,后改耶律隆运,拜为大丞相,封晋王,地位在诸侯王之上。她和韩德让是同一年病死的,她的儿子耶律隆绪也很通情达理,把母亲的情人陪葬在母亲的陵墓之旁,成为一段佳话。像萧燕燕这样聪明能干,能文能武,英姿飒爽,文采风流的皇后,应该说是稀有的人物,多少年才出一个。其实不然,辽国这种秀外慧中的皇后不止一个两个,而是代代多有。辽国的萧后在历史上几乎成为一个出了名的品牌。辽国萧后是个品牌在历史上,不管是辽国的皇后也好,太后也好,几乎都是扫眉才子,成为出名的品牌人物。首先从外貌说起,黄种人都以皮肤白皙为美,契丹、奚族都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源出鲜卑。在魏、晋时代,鲜卑族有一个带侮辱性的称呼,叫 白虏 ,说明他们皮肤很白,因此,这些萧后,都有天生的白皮肤。在当时,美人大都出在江南或者西蜀,例如江南的大小周后,西蜀的花蕊夫人。不过她们都是病态美,三寸金莲,弱不禁风。像辽国这些皇后、公主,从小就练出了一套马上功夫,既婀娜,又矫健,简直像今天的运动员,自然成为草原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线。辽国的上层人物倾心汉化,苦学汉文,宫廷里说话都用汉语。但是他们究竟出身于游牧民族,男子不能不以锻炼弓马为主,在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贵族妇女更占上风。拿汉人来说,一百个才子中间也难找一个女才子,但是在辽国,竟然以女才子居多。在汉人的女性中间,因为要受到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精神约束与时间限制,不能放手学习;辽国贵族妇女就有更大的自由,一般没有什么人为的限制约束得了她们。在这些萧皇后、萧太后之中,从萧燕燕以下,随便举两个例子,都很出色。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皇后,小名菩萨哥,能歌能舞,多才多艺。她也就是萧燕燕的媳妇,只是因为自己生子多夭折,就收养了宫人萧耨巾所生之子,以后立为兴宗。兴宗继位后,萧耨巾以皇帝之母的资格自立为法天皇后,要想夺权,掀起了一场小小的政变。政变没有得逞,不久就平息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4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9)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圣宗的孙子,他的皇后萧观音更是辽史上的知名人物,曾以一首《怀古诗》成为辽代名气最大的女诗人。诗曰: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此诗本是吟汉代赵飞燕的故事,后来被人罗织成罪,诬陷致死,说她与宫中伶官赵惟一私通,因为诗中隐含了 赵惟一 三个字。她是枢密使萧惠之女,小字观音,姿容绝代,诗词、琵琶,当时无人能比。因为爱好音乐,遂与伶官接近,因诗获罪,令人扼腕。此事后来已经平反。辽人王鼎编写了一本著作,叫做《焚椒录》,书中所收的都是辽人的文学作品,但都是用汉文写的。书中既收了萧观音的许多作品,也记载了她那一段哀感冤抑的宫廷故事。从敌国打成了兄弟之邦辽国立国一共才209年,一直都在和宋王朝打交道。其中从公元916年到1004年,双方是处在战争状态或者磨擦状态,断断续续,打打停停的时期;从1004年到1125年,是处于已经签订和约的和平状态,基本上相安无事。两国作为敌对国家互相对峙了80多年;作为兄弟国家,和平处了100多年。辽国建国之初,正值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时期,中原大乱了好几十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到辽国管辖的地方去。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特殊现象,辽国的人口一开始就以汉人居多,契丹人只占少数。汉人的文化又远远高于契丹人,所以辽国虽是契丹人统治的国家,一开始就已经全盘汉化,接受了汉人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宋辽两国实际上都是依照中华文化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只是在契丹人的内部还保留了一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而已。由于两国的文化相同,更容易成为兄弟之邦。到了元代,官方甚至分不清楚汉人和辽人(契丹人)有何分别,他们在划分族别的时候,把汉化了的辽人(契丹人)认为是北方汉人,而把南方的汉人称为南人。正因为宋辽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双方在订立合约之后比较容易沟通,容易遵守。辽国建国之后,不少契丹人都以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自居。所以《辽史》中自豪地说: 秦汉以来,帝王文物,尽入于辽,周(柴荣)宋(赵匡胤)按图更制,乃非故物。 他们认为从秦汉以来的真东西都让我们辽国搬来了,你们现在按照图纸新做的,都是冒牌货。后来他们发现,中国的东西确实是好。但是光要中国的死宝还是不行,还要活宝(人才)。所以就采用两种办法齐头并进,一是引进人才,包括引进知识分子和各种工匠;二是他们契丹人努力读中国书学中国文化。外交使节到了辽廷,双方人员全用汉语交谈,就是辽国民间市场也用汉语,因为许多商品都是中国货,还是使用汉语方便。据说有一次对对子,宋使在辽庭上还出了丑。辽使出上联: 白玉石天子建碧室 ,宋使对下联 口耳王圣人坐明堂 ,辽使立刻指出, 圣 字从 壬 不从 王 ,说得一点不错,他们简直比宋人还要内行。北宋时代都当过宰相又都与辽国办过外交工作的两位大臣——韩琦与富弼都认为辽国学中国文化确实成绩惊人。韩琦说: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5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0)契丹宅大漠,跨辽东,据全燕数十郡之雄(据有大漠、辽东和整个燕地)。东服高丽,西臣元昊(东边的高丽和西边的西夏都臣服于他们)。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与中原抗衡,日益昌炽(越来越兴旺)。至于典章文物,饮食服玩之盛,尽习汉风(从高层次的文化事业到日常生活习惯,全都学会了中国人的一套)。富弼说得更加彻底:(契丹)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相同),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我们有的东西,他都有了;他所有的劲兵骁将,我们赶不上他)。澶渊之盟刚刚订立的时候,寇准估计最多可以保持几十年的和平,结果超出了他的估计,两国长期和平共处,从公元1004年直到1125年辽国之亡,长达100多年。宋辽之间能够长保和平,辽国皇室倾心汉化,两国边境上汉人和契丹人的和睦共处,水乳交融,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辽兴宗耶律宗真勤学绘画,他曾经自绘一幅肖像送给宋仁宗,请宋仁宗回赠他一幅真容, 以笃兄弟之情 。等到宋仁宗的真容送到,辽兴宗已去世,道宗耶律洪基在位,道宗竟把宋仁宗真容和辽的祖先画像挂在一起。宋仁宗驾崩,讣告送到辽国,辽道宗痛哭流涕。辽道宗即位之初,宋廷派大学者欧阳修前往祝贺,辽国举国轰动。辽道宗组织满朝官员热情接待,宾主尽欢。他自己在接见欧阳修时发了一个宏愿说: 如果人生有轮回,愿后世生在中国。契丹人最初是作为敌国从北方打进中国来进行侵掠的,是中国自己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把一大批老百姓驱赶到他的辖区里去,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石敬瑭把燕云16州割让给他们,他们认识到汉人在经济与文化发展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就有计划地笼络燕地汉人韩、刘、马、赵四大家族,给以特权,帮助他们治理地方。萧太后萧燕燕的情人韩德让就是韩氏家族的头面人物。这样,他们就在燕云16州站稳了脚跟。随着汉化的加深,他们的政策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文明,以前那种到处抢掠的暴戾之气逐渐消除,宋、辽这两个兄弟国家变得非常相似。这时候,你从外表上分不清朝廷上谁是宋官,谁是辽官;市集中往来做交易的谁是汉人,谁是契丹人。正如台湾姚从吾先生所说: 相安既久,于是部分的或全部的(契丹人)逐渐变成了广义的中华民族。 宋、辽两国后来的文书往来一律不称国名,而是互称南北朝。对宋称南朝,对辽称北朝。也就是说,已经互相承认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国两制,而是一国两政权,这两个政权,已经是友好的兄弟之邦。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6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1)辽国在200年中间的变化,是一步步地从侵掠走向和平,从野蛮走向文明,这既符合中华文化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民族之间融合的规律。从春秋战国以来,有数不清的部落、部族都一一接受中华文化,走上了文明的道路。逐渐融合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的中华民族。在融合的过程中,冲突、战争总是难免的。无需记仇记恨,只要矛盾能够逐渐消除就是好事。只不过,宋、辽和约中所保留的 岁币 ——每年宋要向辽提供几十万银、绢总是一件使人难堪的事。如果能够换一种形式,例如 经济援助 或者 贸易补偿 ,作为富国向穷国的一种支持,那当然要好得多。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最后背信弃义,片面撕毁和约的不是被宋人视为夷狄的辽国,而是以信义之邦自居的宋廷。后来,在辽国的后方,强悍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在几年中间,占了辽国许多地方,所到之处,烧杀极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廷从道义上说,应该支持辽国,保卫国土,因为宋、辽是兄弟之邦。从功利上说,也应该扶弱抗强,联辽抗金,一旦辽国失败,战火就会烧到自己头上。可是宋廷君臣在决策的时候,大错特错,竟然是一副小人动作,见利忘义,偷偷地派使者渡过渤海前往金国订立 海上之盟 ,约定两国同时出兵,共同灭掉辽国,瓜分辽国土地。宋廷秘密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所有听说此事的官员无不反对。老将种师道气愤地说: 今日之举,譬如邻居被盗,我不能相救,反要勾结盗匪乘火打劫,无乃不可。辽国知道此事之后,派使臣前来劝阻。使臣到了宋廷,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他说: 救灾恤邻,古今通义。宋辽两国,百年友好。今贵国图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毁兄弟之谊,结豺狼之邦。我国一旦失利,就是你们大祸临头之时,你们很快就会后悔的!…… 辽使凄厉的哭声一直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宋廷君臣无动于衷,还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兴高采烈。宋廷的君臣是谁?皇帝是宋徽宗赵佶,大臣是蔡京、童贯……正如辽使所说,他们转眼之间大祸就要临头。过了两年,金兵在灭辽之后,大举南下,东京一再被围,蔡京、童贯……先后贬死,宋徽宗赵佶,被金兵作为俘虏,押解北上,多年之后,死在敌国。过去闯了大祸的人,大都是留下了后遗症,祸延子孙。惟有这一次背信弃义联金灭辽的决策者赵佶、蔡京、童贯……闯祸之后,立刻自食其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轰轰烈烈的澶渊之战以后,随即签订了维持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这件大事到今天已经整整1000年了。一份和约能在两国之间维持百年的和平,这在世界上都很少见。对于 澶渊之盟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过去的答案大都十分简单,不是赢了就是输了,不是胜了就是败了,好像二者必居其一。其实这种答案必须多说几句,一句话是说不完的。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7节: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2)澶渊之盟 的签订,对于辽方来说应该说是赢方,但是宋方未必就是输方。百年和平让宋方争取到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种收获我们不得不承认。因此,有争执的双方谈判的结果不一定是一赢一输,双赢的事确实是有,两败俱伤的事也是有的。 澶渊之盟 真正是一件 双赢 的好事。双方和平友好,遇事合作,这种巨大的收获首先应该肯定。宋方每年要拿出几十万两 岁币 ,这的确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损失,二是精神损失。我们过去给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苛刻条件吓怕了,总认为一旦赔款,就会赔得家破人亡。其实我们若按当时的币值、物价与国家实际财政收支推算一下,就知道 岁币 的数字并不很大,不过国家财政收支的千分之几而已,和打一次仗的损失相比,实在算不了一回事。只不过每年要缴纳 岁币 给外国,确实令人产生一种屈辱感,在精神上是一种压力。如果换一种形式,换一个名称,例如支援、救助、补偿、合作等等,那就要文明得多。其实,古代的国际贸易也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例如不平等的进贡与回赐,平等的馈赠与回赠。根据我们对一些史料的分析,当时是宋真宗决心谈和,以便早日回京,不以 区区岁币为念 ,如果把决策大权交给寇准,他一定会坚持到底,就是不给 岁币 ,萧太后也会退兵,因为她害怕归路会被切断。寇准明明知道这张底牌,就是使不上力,只好徒唤奈何。寇准能坚持吗?皇帝既然把底线说出来了,他就无法再坚持了。他不是怕丢官,不是怕获罪,而是在和约未订之前,如果皇帝把他撤了,换上一个不讲原则的人来主持谈判,那么国家就要吃大亏。和约已订,辽兵已撤,他这个官就可以不当了。公元1006年,寇准罢相。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时候,小人们不敢出头,寇准拍案而起。到了和平恢复,皇帝热衷于玩天书降世的把戏,会拍马屁的小人们都钻出来歌功颂德,这些事情就没有寇准的份儿。公元1008年,有天书见于承天门,皇帝下旨大赦,改元为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3年,小人王钦若再任宰相,同一年,寇准贬死在岭南的雷州,又重演了一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8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第五章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宋王朝开国以来的前四任皇帝,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第一任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从外表到性格都是一个军人,方面大耳,虎背熊腰,做事有魄力,但是粗中有细;待人很真诚,每每宽大为怀。结果大业未竟,却被自己的亲人所谋害。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从他的一生行径来看,是一个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小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也是一个逃避罪责逃避了一千多年的重大案犯。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出身皇族的花花公子。开头也有一点事业心,一旦小有成绩,立刻自我陶醉,大玩天书降世的迷信把戏,晚年成了一个糊涂蛋,以致大权旁落。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虽然出身皇族,但是却被培养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案前书的知识分子。既有书呆子的理性,又有书呆子的仁慈,就是缺少魄力,所以辛苦一生,没有做出很大的成绩来。这前三个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只要把他们的简历翻阅一下,就能看得出一条线索来。只有这个赵祯,言行举止,完全不像皇家子弟,却像白面书生。他没有一点暴君的暴戾之气。他和包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包拯的唾沫溅了他一脸,他一点也不生气,悄悄地擦掉了事。他也没有一点皇家子弟骄奢淫逸之气,在夜间办事感到饥饿的时候,为了不打破作息的规矩,宁肯自己克服,也不愿叫御厨加班。他这个书呆子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请听我说出个中原因来。宋代又出了个武则天唐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李治是个窝囊废。他在初当皇帝的时候,还很认真地干了一阵子,到了后期,就万事不理,只享清福,造成大权旁落。事有凑巧,宋代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也是这一类人物。李治的大权落到了一个厉害无比的女人武则天手里,赵恒的大权也落在一个厉害无比的女人刘娥手里。这两个女人抓权的经过非常相似,都是先把丈夫架空,对国家大事独断专行;丈夫死后,再以太后临朝的名义把儿子架空,独掌大权。当时的人就评论这个刘娥是吕、武(吕雉与武则天)式的人物而更像武则天。这个刘娥的出现是造成宋仁宗赵祯书呆子性格的主要原因,而这个书呆子皇帝在位的41年又是两宋中的一段太平盛世。是两千年专制王朝中文风最盛的时代,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主要的活动时期;又是政简刑清,社会风气十分祥和的时代,正义之神的包青天就出生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不对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作一番必要的介绍。事情要回溯到宋太宗赵光义在位的后期,宋真宗赵恒还未立为太子,还在当襄王的时代。这个花花公子正是翩翩少年,经常在内侍的陪同下,微服游逛京师的三瓦两舍。有一次,碰上了一个15岁的小姑娘在那儿播鼗(用手摇着一种拨浪鼓的舞蹈)。这种小鼓本没有什么可观之处,但在这个小姑娘手中摇得有声有色,令人目眩神迷。赵恒一下子迷上了她,招进府中作为侍女。当时问明籍贯身世,据说,她名叫刘娥,祖籍太原,后迁益州(四川)。祖先刘延庆在五代时做过大将军,父亲刘通,宋初当过将官,曾经跟随宋太宗出征,途中病死。那时刘娥还在襁褓之中,由外祖父收养。后来外祖父与舅氏相继去世,只剩表兄龚美依靠银匠手艺四处谋生。因为才来京师不久,表哥银匠生意不好,她只好学习表演播鼗贴补家用,她直言当时已是龚美之妻。赵恒对他十分同情,决定留在府中听用。偏偏赵恒的乳母看出这两个年轻人的暧昧,就去向宋太宗告了密。太宗立刻叫来赵恒,训斥一顿,要她驱逐刘娥出府。赵恒不得已,只好让刘娥到处躲藏,直到太宗去世,自己继位,才招入宫中,封为美人。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39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2)刘娥的籍贯身世是真是假。姑且不说,她小小年纪,孤身一人进了人事关系极为复杂的皇宫,能否立得住脚,就要看她自己的能耐了。也亏她极其聪明,不仅对郭皇后殷勤侍奉,就是对一般内侍宫女,也都十分尊重、亲切,入宫不久,赢得人人称赞,从此一路攀升,从美人一直册封为德妃。到了郭皇后去世,她竟有了竞争皇后的想法。可惜她不能生育,看病吃药都没有用。在那个时候,不管你如何得宠,不能生育就当不了皇后。刘娥冥思苦想,竟然想出一个绝招。那就是找个宫女代替自己来生个儿子。这个计划得到了赵恒的支持,她又找到一个姓李的宫人来承担这个任务,事先说好,日后永远不能透露这个秘密。后来天从人愿,李氏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赵受益。好在皇宫里地方大,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只要严密封锁消息,不仅外人不知道,连宫里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赵受益开始懂事的时候,只知道刘德妃是自己的生母,喊大娘娘,抚养自己的是杨淑妃,喊小娘娘。生子后,李氏才得封为才人,但是母子不能相认。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为李宸妃。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12岁的赵受益继位,改名赵祯。由刘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刘太后去世,赵祯开始亲政。在刘太后去世以后,赵祯的身世真相才得以公开。《宋史·仁宗本纪》中说: (仁宗)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详符三年(公元1010)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刘太后即刘娥)无子,取为(实为夺取)己子养之。刘娥进宫不久,就从美人一路攀升,登上皇后宝座,她的善于与人相处,的确有一套本领。但是这个靠着手摇拨浪鼓跳舞起家的小姑娘究竟有多大的治国本领,那就不免令人怀疑。她幼年时颠沛流离,肯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执掌大权,能把国家治理好么?能把他那个名义上的儿子赵祯教好么?根据记载,刘娥入宫以后,是抓住了一切机会苦学治国本领。她 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陪着真宗 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与闻。 经过多年的磨练,刘娥已经从一个赏心悦目的漂亮小姑娘成长为真宗的一个得力的好帮手。在她掌握了大权以后,固然有许多正直的官员一直支持她扶助她,帮她出谋划策,但是也有些马屁精帮她出馊主意,知制诰程琳向她献《武后临朝图》,有人向她建议 依武氏故事 立 刘氏宗庙 。她曾经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把这些拍马屁的文书摔在地下,说是我绝不做这些对不起人的事。她反复读了武则天史事的史书,决心不走野心家武则天那条路。武则天残忍成性,一生任用酷吏,制造冤案无数,滥杀无辜无数;刘娥对于政敌,只贬斥带头的人,最重的也不过充军岭南,其他一概不问。武则天用人惟私,重用一般亲友,以保护既得利益。刘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用亲友,以免互相勾结。有一次在廷议上,她公开宣布,要大臣们把自己子女亲友的名单统统上报。大家非常高兴,认为太后要对我们进行照顾了,就纷纷上报,名单报得很长,但是很久听不到消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刘娥把名单挂在卧室里,题名为 百官公卿亲族表 ,以后有人荐官,凡是表上有名的基本不用,这是一个杜绝用私人的好办法。那些开了一大张名单的人无不后悔。有些人虽然对她不满,因为她公正无私,也对她无可奈何。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0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3)武则天做大周金轮皇帝的时候,已经是60岁的老太婆,老奸巨猾,心狠手辣。刘娥手握国家大权的时候,刚到中年,秀丽文雅,初次见面的人,谁能想到这位年纪不大的皇太后竟然是一位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铁腕人物。要论治国本领,刘娥当然超过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是依靠威慑和利诱来维持的。刘娥不用这些手段,照样能掌握这么大一个国家,渡过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一直保持稳定。当大权在握的时候,她的头脑并未发热,她好读书,知道古今治乱兴亡的许多道理,知道自己的大权从何而来,也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要维持这个大宋帝国的安定繁荣。比较而言,武则天是个行险侥幸的小人,一辈子做够了伤天害理的恶事,她在临死之前那一次政变中没有被人清算绞死,算是万幸。刘娥则是个谨慎行事的君子,这一生中一边学,一边做;一路走来,既有失误,也有过错,但是她的本质还是善良的,尽量不做太过分的事,遇有重大问题,也还能听从别人的劝告,所以一直能够化险为夷。公元1032年,赵祯生母李氏病故。刘娥先是准备按宫人等级下葬。宰相吕夷简认为不可,他对刘娥说: 皇上生母,当用厚礼。 刘娥听了这话很生气,就质问他: 你难道想离间我们母子吗? 脸色很不好看。吕夷简从容不迫地说: 太后如果不为刘家的人作长远打算,臣不敢多嘴;如果把事情想得周到一点,还是厚葬为宜,请太后三思。 刘娥马上领悟,立刻同意厚葬,冠服如皇太后。一年多以后,刘娥自己病重。赵祯日夜守候在病榻之前,直到刘娥去世。他正为母亲离开人间而痛不欲生的时候,一些老臣和知情的宫人就陆续向他透露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真正的生母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他被欺骗了20多年,到这时候才明白了真相,不禁悲从中来,深感对不起自己的生母,而嚎啕痛哭,也就免不了对这位假母亲产生怨恨。这些老臣、宫人对他的说法也不一样,说好说歹的都有。有人认为刘太后一生虽然独揽大权,也有过不少失误,但她辅佐真宗,尽心国事,立下不少功劳;以后又临朝听政,长保国家安定,教诲皇上成才,一生辛苦,忠于宋室,还是很不容易。有人认为她出身卑微,为了能登高位,得掌大权,不惜抢夺别人之子,使皇上母子终身不得相认,实在过分,又听说李宸妃死于非命,为洗沉冤,望皇上加以追究。赵祯爱恨情仇,交织于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靠他自己拿主意了,别人谁都不敢插嘴。他沉思良久,觉得耳闻不如目见,于是下定决心,下令开棺。对开棺的结果,赵祯心中无数。但他决定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开棺之后,一切正常,那当然是大好事;万一生母确实死于非命,就得追究罪责,要使死者瞑目。他不想保密,开棺的那一天,开封府有关人员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皇宫内外,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翘首以待,希望早一点知道开棺的结果。刘太后的家中(有他两个侄子全家)已经派兵警戒,不许出入。如果死者确非正常死亡,就要对刘家进行追究。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1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4)在众目睽睽之下,棺盖被小心地抬开了,只见李宸妃穿着太后的衣冠,在水银的保护之下,容貌慈祥,面目如生。赵祯放声大哭,但是他放心了,这个假母亲并没有暗害自己的真母亲,也没有苛待自己的真母亲。于是满天云雾散尽,在刘府警戒的士兵也都撤走,开封全城大街小巷欢声雷动,高呼万岁!赵祯回宫之后,在刘太后的遗像前焚香祷告: 大娘娘!从今以后,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心迹了!背后的闲话实在是不能相信的。从古以来只听说 盖棺论定 ,未听说 开棺论定 。这一次赵祯决定对生母开棺,实际上是对刘太后的一次 开棺论定 。如果开棺之后,发现李宸妃是中毒身死,一定会追查到底,刘太后也会身败名裂。即使不是被害,而是薄葬,有人也会批评刘太后对人苛刻。现在发现是厚葬,是以皇太后的高规格安葬,大家对刘太后的看法立刻改观,认为她对人宽厚,把过去对她的不满也都一笔勾销。与后来的大功、大节相比,她过去那些失误,那些过错,也都值不得一谈了。年轻的皇帝自己亲政了,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几位母亲。经过在朝廷上的一番讨论,他把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的牌位列于太庙之中,另建一座奉慈庵,供奉刘太后和生母李氏的牌位,刘太后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生母李氏为庄懿皇太后,地位平等。这表现在他在政治上的成熟,既为生母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又没有伤害自己的 大娘娘 (刘太后),于国于家,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一些有远见的老臣,都称赞这位年轻的皇帝待人宽厚,做事稳重。但是刘太后当权20多年,是个说一不二的铁腕人物,必然得罪过不少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在一个多月中,开封城内到处都在议论刘太后的短处,其中有不少人很想趁机会把她扳倒。赵祯实在坐不住了,他只好站出来公开地劝说大家: 好了好了,这一个多月来,大家对刘太后的事已经说得不少了,大概也说得差不多了。她操劳国事20多年,难免有许多失误之处。如今她已归天了,我们不能只说她的短处,也得记住她的辛劳,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们还是向前看的好。你们所说的这些事,其实我都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她身边,她做的事,难道我会不知道!大家还是少说几句算了。 对于这件事,《宋史·仁宗本纪》里还郑重地记上一笔: 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 既然皇帝自己出面劝解了,臣民们也就不好再说下去。在对刘娥七嘴八舌的议论平息下去以后,就有利于我们对她做出公允的评论。刘娥的出身、经历与向上攀升的形式,确实很像武则天。但是在登上高位以后,她和武则天的不同之处就逐渐显露出来了。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可以扼杀自己的亲生骨肉,刘娥就绝不会这么做。对于李宸妃的安置,如果换了武则天,早就杀了,以绝后患。哪会等到后来出现什么厚葬、薄葬的问题。刘娥本性还是比较善良,在不得已的时候,她也会使用一些手段,但是任意作威作福,损人不利己的整人害人的事,她是不会干的。特别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刘娥培养赵祯这个假儿子,确实尽心竭力,终于把她培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博学、理性、宽厚、善良的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好皇帝是极少的)。一些残酷的斗争,她自己承担起来,不让赵祯知道。这对赵祯也是一种保护。赵祯从小生活在那么一个好环境里,由于刘娥的严格要求,没有养成皇家子弟那种作威作福的娇骄二气,却养成了好学深思,通情达理,公正无私,依法办事的好习性。正因为赵祯有了这种好习性,在他当权的30年间(1033-1063),才出现了在中国整个专制王朝期间最可贵的文风最盛的太平盛世。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2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5)从历史上的名气来说,刘娥比不上武则天;但是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来说,武则天远远比不上刘娥。武则天是个精神变态的混世魔王,一生都在闯祸。就凭她那种以制造冤案为乐事的癖好,也足以让后人千秋万代骂下去,永远引以为戒。刘娥的一生虽然也有过错,究竟功大于过。她的功劳是:一、执政20多年,尽心竭力维持宋王朝的稳定。史称,她公正无私,所以 恩威皆浩荡 ;虽然 政出宫闱 ,但是 号令严明 ,为大家所信服。二、培养了赵祯这样的一个好接班人,既是假儿子,又是好儿子。从此开创了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惟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是,赵祯生活在这个女强人的阴影之下时间太久,精神受到压抑,性格稍显软弱,成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为清官树立样板历代帝王,野心家多,书呆子少。野心家坐上了高位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书呆子坐上高位,是为了做成几件大事,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天下太平。赵祯就是个书呆子。他从刘太后那里接受的教育就是公正无私,依法办事。所以在亲政以后,就在考核全国官员的时候,有心物色品德高尚,秉公执法的大清官,从地方提到京师来,加以扶持。赵祯在位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官包公出现了。包公这个人物,无疑是中国民间最出名的一个人物。一般的老百姓,可能弄不清三皇五帝,可能不知道秦皇汉武,可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包公的。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专制王朝时代,所有的司法部门,都是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那里的官老爷无不官官相护,互相勾结,狼狈为奸。老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那种敢于主持正义敢于为民伸冤敢摸老虎屁股敢碰皇亲国戚的青天大老爷实在是太少了,包公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几千年悠悠岁月,老百姓碰到的好事是不多的,但是遭冤枉受委屈的事随时都有。大家一旦含冤负屈,求告无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公。就会仰天高呼 包青天你在哪里?包拯像包公敢于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就得严格执法。他不许别人犯法,自己就得公正严明,做一位典型的清官。有些朝代贪污腐败一塌糊涂,很难找到清官,因为清官没有立足之地。包公这样一位典型的大清官不出在别的朝代,而出在北宋,决非偶然。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代是惟一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是职业军人出身,但他看够了军阀专政内战绵延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所以在上台以后,实行重文(重视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轻武(不再穷兵黩武,与民休生养息)的国策,并且准许知识分子说话,立下誓碑,告诫子孙不许擅杀知识分子与 上书言事人 (提出不同政见的人)。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冤案就会少得多。要是在唐朝的武则天时代,她所豢养的一批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专以制造冤案为职业。他们制造冤案不是一个一个的制造,而是一批一批的制造。出现冤案,不是某个官员的无心错误,而是女皇帝有意为之。女皇帝制造大批冤案,是为了加强恐怖气氛,压服政治对手,也就是震慑反对她的人。这样,谁会给你伸冤,谁敢给你伸冤,遭到冤案的人只好自认倒霉,根本就没有 平反 、 伸冤 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代里,绝对出不了包公。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3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6)有许多朝代在考察文官政绩的时候,常常以数字来衡量。那就是,地方上的财政收入越多,地方官的成绩也就越大。至于民间有没有冤枉,他们是不管的。宋代考核地方官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世之最 。也就是说:地方官要能为民伸冤,最好不出冤案;就是出了,也能及时解决。增收赋税要不扰民,钱当然是要的,不过要钱也该要得文明一点,不能恶打恶要,伤了老百姓的心。家天下的专制王朝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严惩贪污。例如汉武帝规定,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处死后,一律陈尸示众。他的小舅子也因为贪赃被处死。唐太宗于公元634年下大赦令,连已判死刑的重犯都可赦免,但是特别声明,贪赃枉法者一律不赦。宋太祖在位16年,两次颁布大赦令,都规定贪赃枉法者不赦。为什么连判死刑的重犯都可以赦免,惟独不赦贪官,他们也自有一番道理。因为老百姓每每迫于饥寒而为盗贼,但是贪官都享有俸禄,绝对没有一个是迫于饥寒才当贪官的,为什么要赦你!每一个皇帝都懂得,贪官一方面盗窃了国家的财产,另一方面又 官逼民反 ,把老百姓逼到造反那条路上去,造成天下大乱。严惩贪官,既保护了皇家的利益,得到一大笔收入,又赢得了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既然给你十分优厚的待遇,当然就更有理由要求你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宋代对大贪官绝对严惩,在《宋史》一些传记中间,隔三岔五地会出现 坐赃弃市 、 坐赃杖死 、 杖毙之 等等记载,使人触目惊心。即使是小贪,受了处分之后还要记录在案,每次调动,都要把罪行交代一次。退休后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该给子弟的荫庇也就没有了,让贪官在晚辈面前丢脸。一个人一次犯贪污,终身受歧视,因此,大家相戒不敢随便伸手。影响所及,有些家族也定出家规,凡是有过贪污行为的人,死后不许葬入本族坟山,永作孤魂野鬼!宋代这些反贪良法,值得万世效法。不过,光有反贪良法还是不行,因为 徒法不能以自行 ,还得找有魄力的大清官去执行。但是要找真正的清官,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清官难当,要能管得住贪污腐败现象的大清官就更难当。他必须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讲情面,不怕报复,敢于得罪皇亲国戚。一般的皇帝接受臣下拍马屁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工夫去物色和访求真正的大清官。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想当大清官,也必须找到一个书呆子皇帝来支持你。如果在办大案要案的时候,你在前面冲锋陷阵,皇帝不坚决给你撑腰,你这个案子是办不下去的。包公出来办案的时候,正遇上赵祯在位。这个书呆子皇帝宅心仁厚,治国宽松,在《宋史》中被称为仁主,所以日后谥为仁宗。包公从考中进士,出来做官,一直到受重用,全在仁宗时代(包拯死于1062年,仁宗死于1063年)。有一个肯负责任的皇帝,能够铁了心支持你一辈子,一些良法才有执行的可能。只有这种千载一时,才能出现包公这样的大清官。从包公的一生经历来看,他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一个小知县做到枢密副使,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成为名震中外的大清官,30多年来他只在一个皇帝手下做事,而这个皇帝又是个通情达理的皇帝,所以环境单纯,麻烦绝少,容易做出成绩。不像有些官员,一生经历几个皇帝,会遇到几上几下的折腾,最后一事无成。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4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7)话既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互无联系的三位历史人物之间竟然产生了因果关系:女强人刘太后刘娥为了争一口气,花费多年心血教子成才教出了书呆子皇帝赵祯。书呆子皇帝赵祯一心要把国家治好,努力访求并且终身支持大清官包公。可见,要出个大清官也不容易,两千多年才出这么一个。真包公与假包公正因为包公的名声太大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包公,一个是真的,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真人,他姓包,名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存年代是公元999到1062年,是北宋出名的清官,是当时及后世老百姓十分爱戴的人物,一生经历斑斑可考,对于这个真包公,我在下面就直称之为包拯。另一个是假的。那就是真包公在一千年来的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一位半人半神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从一般事物来说,真的都比假的好,假的有作伪、冒充的含义。但是我们所说的 真假包公 并不是这样,假的不比真的差,真的假的,各有千秋,真包公是历史人物,了解真包公的事迹可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假包公是艺术形象,他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加工,在流传中,老百姓把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加到他的身上,他的色彩比真包公更明亮,他的形象比真包公更高大。对于这个假包公,我们不说他的大名,而是使用民间对他的尊称——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