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朝人》第一部分 第1节:以宋为师,向宋学习!以宋为师,向宋学习!●有人认为:从秦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大大小小几十个王朝之中,宋的疆域不广,武力不强,敌国外患,连绵不断,几经变法,都难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其声威前不及汉、唐,后不及明、清,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最丢面子最没有分量的朝代。●本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只看表面现象,不管事情本质的极为肤浅的看法。其实,宋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王朝,能够承先(全盘继承中华文化)启后(对后人起到启蒙作用)继往(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来(开创世界近代史的新时代)。我想列举事实,为宋王朝说几句公道话,为宋王朝鸣不平。●一块地方产生一种古文明,常常有一定的寿命,也就是有一个从兴起到衰亡的全过程。古人不懂生态保护,当一块地方地力用尽,繁华也就消歇了。所以秦汉之后不可能再有秦汉,隋唐之后不可能再有隋唐。惟有宋王朝能够大规模地继往开来,最后虽然亡国,却像一只火凤凰,能在烈火中重生,产生一个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中国。●中国一词,在过去只指一块地方(略同于中原)。从宋代起,才开始指一个国家(政治实体),同时兼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当时宋辽两国文书往来互称南北朝,说明他们同属一个中国(文化中国)。元末人民大起义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并非只恢复宋帝国;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那更不是只恢复帝国,而是指的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包括政治中国与文化中国。●宋与元的关系,从当时来看,元是军事上的胜利者,他们强迫宋王朝并入了元王朝。从长远来看,宋是文化上的胜利者,他们融合了元王朝的蒙古人,百年之后,进入中国的蒙族自愿地加入了文化中国。也可以说,在军事上,宋亡于元;在文化上,元亡于宋。●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看法,那就是:东方重文,西方重理。没有西方的科学技术,全世界不可能走向近代化。其实,只要我们能关注一下宋史,就会改变这种错误的看法。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中有三项都是在宋代才付诸实践并且发扬光大的。试问:没有罗盘,能航海么?没有火药与枪炮,能够建立新的军事科学么?没有活字印刷术,能传播文化知识么?这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宋代,世界近代化来源于宋代。●2008年初,随着南海宋代沉船的浮出水面,我们对历史上的宋王朝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进行一番新的认识。如果本着学其所长,弃其所短 的原则,我们就敢于提出以宋为师,向宋学习的口号,让历史研究工作的成果为现实服务,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我们向宋学习什么?一言以蔽之,曰:对外推行多求友少树敌有利于人类团结的和平外交,对内实行重知识重人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宽松政策。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一部分 第2节:目录(1)序:我为什么说宋王朝超前?………………………………001第一章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005五代的皇帝大都是人渣/007割让燕云十六州带来的后遗症/012冯道是个救苦救难的大救星/016第二章赵匡胤的立国大计…………………………………021陈桥兵变要过四道关/024杯酒释兵权圆满成功/029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033迁都是千秋大计/039自己活,也让别人活/042第三章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045烛影斧声 案情分析/048宋代有个假皇帝/051金匮之盟是真是假/053宋代积贫积弱始于何时/057赵光义强奸小周后的一幅画/063第四章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069寇准全力推动御驾亲征/070顺利签订澶渊之盟/074萧太后是女中豪杰/078辽国萧后是个品牌/079从敌国打成了兄弟之邦/080第五章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085宋代又出了个武则天/087为清官树立样板/092真包公与假包公/095皇帝发现了范仲淹/100志士仁人先忧后乐/102如何评价宋仁宗/106第六章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09变法君臣初相见/111司马光怒斥新法/113变法之路崎岖难行/119新党与旧党终于分裂/121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史书/125变法是失败了吗?/127党争的牺牲品——苏东坡/130第七章市井小人与梁山好汉………………………………137男状元与女状元/140侠女出风尘才女也出风尘/144东京的天字第一号情妇/147李师师接待了宋江吗?/151《水浒传》肯定是文学作品/154《水浒传》是造反者的教科书/157林冲的故事后来居上/160第八章腐败造成北宋覆亡…………………………………163《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165北宋王朝为什么会覆亡/168腐败造成国势的大滑坡/170略窥恶性腐败的窗口/175海上之盟种下祸根/178赵佶君臣自取灭亡/181靖康之耻,千古之痛/186第九章农家子弟投军报国…………………………………193君臣之间第一次冲突/196赏识岳飞的两位伯乐/200宗泽病死临终三呼渡河第一部分 第3节:目录(2)蓄意制造内战消灭抗金力量/204刘苗之变的教训/211光复建康,举世瞩目/213首次北伐,收复襄阳/215第十章是谁害死了岳飞?…………………………………221举国上下的议和之争/223金国撕毁和约挑起中原大战/227十年之功废于一旦/230一举剥夺三大将的兵权/233千古奇冤,被骗入狱/236英雄遇害举国同悲/240第十一章中兴大业步履艰难………………………………245父子两人唱对台戏/247采石大捷,中兴有望/251北伐受挫,壮志难酬/256后继无人的悲哀/260第十二章联蒙灭金重走老路………………………………263韩侂胄打压理学/265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词/268未闻函首可安边/274联蒙灭金赢得一场惨胜/278第十三章南宋残局风雨飘摇………………………………283皇帝一个不如一个/287贾似道是个大骗子/288杀使焚诏,忠于祖国/293文天祥殉国/296跋:没有宋王朝,就没有中华民族…………………………303第一部分 第4节:序:我为什么说宋王朝超前?(1)序:我为什么说宋王朝超前?如果有人问你:中外古今,有哪一个王朝的政策常常是超前的?你就只能说是宋王朝。说别的任何一个王朝都不恰当。举例说,到了21世纪,全世界人类都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口号。任何国家都不敢再公开提出要推行征服别人与掠夺别人的国策。但是在古代,许多大王朝都公开地宣称自己要开疆拓土,扬威域外,一点也不隐讳。西方的罗马帝国是如此,东方的蒙古帝国是如此,在宋王朝之前的汉、唐是如此,在宋王朝之后的明、清还是如此。只有宋太祖以玉斧画河(大渡河)曰:此外非我有也!不主张占领别的民族生活的地方,只想保卫自家的领土,把自己家里的事管好,发展经济与文化,以求富强。这种国策,不是大大超前了么!又如中国的历代王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事成之后大杀功臣已成惯例,宋王朝之前的汉王朝是如此,宋王朝之后的明王朝也是如此。明王朝的开国上距汉王朝的开国已有1500年,大杀功臣的事非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汉王朝的杀功臣,是一个一个的杀;明王朝的杀功臣,是一批一批的杀。只有宋王朝对待功臣是谈笑风生的杯酒释兵权,这种十分理性的行为,不也是很超前的么!范仲淹的庆历变法虽然不大为人所知,但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早已被国外的史学界称赞为超前的国策。这次变法的是非功过我们暂且不谈,王安石的许多新政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超前的,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论。宋代的科举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基本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世界上,英国的文官制度一直是被称道的。如果追本溯源,这种制度实际上来源于宋代的科举。这又足以说明宋王朝一些制度的超前。正因为宋王朝开国之时,幅员不大,兵力不强,不可能像汉唐那样一开始就向外开拓进取,所以赵匡胤就根据实际情况,订出了严守国境自谋发展的建国大计。为了鼓励老百姓安心生产,他不能不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以发挥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统治者只要对他们宽松一点,他们就会埋头苦干,努力创造财富。在一些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里,在边疆一些军阀统治的地方还在热衷于操练兵马准备抢夺别人财富的时候,宋王朝已经决心实行宽松国策,建立和谐社会,努力发展生产,建立经济强国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这种思路在一千年前显然是超前的。一事超前,事事超前,北宋时期,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农业丰产,商品流通,迅速地出现了市民阶层,工商业者所创造的财富比重大大增加,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会子)在宋代出现了,罗盘发明了,造船术发展了,大规模的航海贸易开始了,活字印刷和火器都创造出来了。在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笔下出现了石油,这种在今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千年前已经在为中国人服务了。这些超前事物的出现究竟给当时的中国人造成了什么影响?其是非功过,一时难以评定,姑置不论。但是宋王朝是一个超前事物多得数不清的王朝,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王朝,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王朝,这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因此,说宋王朝是;一个超前的王朝,绝对不错。这个超前的王朝;往事已千年;它对于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还有些什么影响?还能不能古为今用?我常说,学历史,读历史,不是为了古人,而是为了今人,更是为了后人。如果对今人无用,则时移世易千百载,古人早已化灰尘,我们何必还要评论他们的是非功罪,何必还要替古人担忧!我们之所以关心历史,正因为以史为鉴,就可以看清今人和后人应该走的道路,不要再在前进的道路上栽跟斗。在这本书里,作者化费了不少功夫,探明了许多;宋代史事真相,这些真相,就像暮鼓晨钟,足以发人深省。举例说吧,古今中外,有许多王朝,许多国家,总想征服别人,奴役别人,希望称王称霸,发号施令。最后没有不失败的。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至今拿不出证据,找不到理由。有人说得好,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在今天的世界上,和平与发展的口号虽然喊得震天价响,但是要想做到,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宋王朝开国之时,北方的长城险要已落入辽国之手,南方的鱼米之乡,还在军阀割据之中,宋人缺少开拓进取的条件,转而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外交上不闹意气,事事理性处理,终于稳步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一部分 第5节:序:我为什么说宋王朝超前?(2)宋王朝武力不强,是其弱点,但是他们的重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绝对不错。他们在科举制度上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不分地域,不分阶级,不问民族,不问出身,白屋能出公卿,使得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进入治国班子的机会,这就大大地加强了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各个民族的向心力,形成了庞大的中华民族的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也值得我们学习。宋代反贪反腐,自有一套方法,一般行之有效。他们的方法一是预防重于惩治。新官上任,要有保人,如有贪腐,保人连带负责。一个人如果行为不检,没有人愿意保你,你就寸步难行。所以宋代没有出过像明代严嵩清代和珅那样的大贪官,却出了一个在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大清官包公。二是反贪反腐,主要依靠道德、舆论、与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个人犯了贪污罪,即使未受法律制裁,也会受到舆论的压力,付出的代价极大,退休后的优厚待遇没有了,给后代的照顾也没有了,而且死后不得葬入家族坟山,永做孤魂野鬼。这些办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价值。一千年前的宋代,无论是在物质文明方面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自从英国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宋王朝长期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这一事实已为大家所公认,无须多说。至于在精神文明方面,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以后,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如果以此为标准,衡量从秦至清的许多历史人物,则其中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大多出在宋代。北宋末年的岳飞,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宋仁宗时代的大清官包拯更是被海外华人长期崇敬的正义之神。古来第一大爱国诗人陆游,第一大爱国词人辛弃疾,第一爱国女诗人李清照全部出在南宋。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民族这一方面,宋人是后世的典范。当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的铁骑踏进中原的时候,全国到处都能见到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满江红》的歌声响彻中华大地。2008年初,随着南海宋代沉船的浮出水面,我们对历史上的宋王朝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进行一番新的认识。如果本着学其所长,弃其所短的原则,我们就敢于提出以宋为师的口号,让历史研究的成果为现实服务。我们向宋能学到些什么?一言以蔽之,曰:对外推行多求友少树敌有利于人类团结的和平外交,对内实行重知识重人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宽松政策。宋人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很不少。只要我们能够化费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宋代史事真相,就会发现我们过去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事物,大多数都是宋代的事物。传统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都是宋人编写的。天地有正气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多灾多难的宋代培养出来的。往事虽已千年,宋人与我们的距离却并不遥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宋朝人的后代,本书所讲述的就是我们祖先的故事。第一部分 第6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1)第二章赵匡胤的立国大计时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黎明时分。地点:开封城东北方40多里的一个小驿站——陈桥驿。在天空刚露出一点鱼肚白,周围景色还朦胧不清的时候,只见到小站上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万头攒动,人声嘈杂,大家都挤向站里一间大房子的房门,不久,呀的一声,房门被挤开了,好多人一起跌进门里去,把睡在床上的后周统兵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惊醒了,他望着大家说: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他们有些话想对你说。赵匡胤的掌书记赵普从旁解释: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也好。你看如何?赵匡胤一边起身穿衣服,一边挥挥手:那你们就说吧!大家轰然回答:听说当今皇帝是个小娃娃,我们此去冒死杀敌,功劳有谁知道?世宗皇帝是爱惜我们的,可惜他去得这么早。现在我们都担心没有人能帮我们说话,能给我们作主!我们想推点检(指赵匡胤)出来当天子,然后再出兵北伐也不迟!大家乱哄哄地,七嘴八舌,说个不停。一边拔出刀剑,露出白刃,做出一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的架势,同时抖开了一件黄袍,一下子就披到匡胤的身上,高呼万岁。他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大家就把他扶上了马,簇拥着他向开封进发。他是怎么答话的,《宋史·太祖本纪》中说,赵匡胤揽住辔头告诉大家:承你们信得过我,要想立我为帝,那就得听我号令,我才能勉力为之;如果不听我的,一旦乱了套,我就干不了。大家轰然答应一定听话。于是赵匡胤扳着三个指头说:第一,当今的小皇帝和符太后,这都是我的主子,一点不能惊犯;第二,文武大臣都是我的比肩(同事),也不能冒犯;第三,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公私财物一律不得抢劫)。听从命令的有重赏,违犯命令的要重办!他说得斩钉截铁,诸将也都满口答应,一再保证,这说明他们已经改邪归正,不走过去的老路。如果这次兵变之后,还像过去一样回到京城里去大抢几天,那会失尽民心,赵匡胤的部下也成了土匪班子,你争我夺还是不会停止,赵匡胤绝不会这样做,他对弟兄们谆谆告诫,告诉大家今后只能合法的立功受奖,那种发洋财式的抢劫行为是绝对不许再发生了。他的这种要求,既说明了自己要走正路,也说明了对弟兄们的爱护,希望大家一路走好,不要在今后的长征路上栽跟斗。第一部分 第7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2)宣布命令之后,这支几万精兵的队伍还得重新编组,立刻赶回京城。越是装备精良的队伍,越是军纪好的队伍,越是走在最前面。队伍肃然行进,鸦雀无声,只听到许多多耳麻鞋在地上擦擦擦擦响声不断,大家都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觉得此番要去建立一个新国家,迎来长治久安,迎来天下太平。上面这一幕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这次兵变为什么出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有不少通过兵变争夺帝位的事件,但是少有成功的。五代时期天下大乱,改朝换代没有什么章法,谁兵强马壮谁就能抢到皇帝宝座,所以骄兵悍将拥立皇帝的事居然一再成功。这样,改朝换代越来越快,大乱不止,百姓遭殃。陈桥兵变是一次有计划的兵变,策动者有周密的计划,长远的打算,所以在这次兵变成功之后,建立了长达300多年的宋王朝,此后的1000年,再也没有发生过拥立皇帝的兵变,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帝制废除为止。陈桥兵变要过四道关赵匡胤是涿州人,出生于洛阳。他家虽然世代做官,但他青年时的遭遇并不好,曾经闯荡江湖,深知民间疾苦。后来在郭威部下当兵,公元950年郭威通过澶州兵变而当上了后周皇帝,为他亲眼所见。郭威病死,养子柴荣即位。柴荣出身小贩,久处下层社会,深知战争带给老百姓的痛苦,即位之后,励精图治,颇想有一番作为,在与北汉、辽国作战时,都能亲临前线。赵匡胤在他指挥之下作战,勇冠三军,累立奇功,为他所深深器重,一直被提拔到殿前都点检的高位。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辽国,收复失地的战役中得了急病,以不到40岁的英年早逝,丢下了20多岁的符皇后与7岁的小儿子柴宗训。虽然后周的大臣们扶立柴宗训当了小皇帝,但是在当时那种乱世,柴家的孤儿寡妇能够控制得住局势吗?谁也没有把握。于是谣言四起,议论纷纷。议论得最多的,就是一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会不会策动兵变。所以开封城里,人心惶惶。公元960年之初,前方传来军报,说是辽国即将出兵南侵。符太后、小皇帝只好请宰相范质等人商量对策。因为军情紧急,范质等人在仓促之间就点了赵匡胤的名,要他领兵出征。范质等人只点赵匡胤的名而不点别人,也有他的理由:第一,在当时的许多高级将领之中,赵匡胤年纪最轻(33岁),资历最浅,比较起来,还缺少争夺帝位的条件,因此可以放心。第二,赵匡胤和周世宗柴荣君臣契合,情谊深厚,是柴荣最信得过的人。元旦之日,赵匡胤亲往禁军军营点兵。正月初二,由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指挥的前军先行出发。前军开拔之后,开封城内谣言四起,有人说:这太阳底下还有个太阳,可见天有二日。有人说:将立点检为天子!听到这些谣言,一时人心不定,老百姓纷纷出城逃避。第一部分 第8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3)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军出发,军纪很严,队伍秩序井然,城内人心渐安。当天晚上,全军宿营于北上的第一站开封东北40多里的陈桥驿。驻定之后,将领们纷纷串连,人声嘈杂,彻夜不眠。赵普既组织将领们守候在赵匡胤的卧室之外,准备在天亮以前力劝赵匡胤发动兵变,回师开封。又派人飞马跑回开封,通知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要求他们在开封城里进行策应,于是,在正月初四日的黎明,就上演了本章开头所描绘的陈桥兵变那一幕。五代时候拥立皇帝的兵变,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有人策动的。那么,这一次陈桥兵变究竟是自发的还是有人策动的?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事情发展的过程,有人策动的蛛丝马迹到处可见。是谁策动的?那就是赵匡胤本人和他的主要谋士赵普。赵匡胤只比柴荣小6岁,如果柴荣不死,赵匡胤肯定会忠心耿耿地跟着他打天下,绝不会有另立门户的打算。以柴荣的眼光和魄力,他是能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大王朝,是会有一番作为,不会让赵匡胤失望的。严格地说,300多年的宋王朝的建立,柴荣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奠基人。赵匡胤的许多本领,都是从他那里学到的;宋王朝的许多基础,也是从他那里接过来的。只可惜天不佑人,柴荣这样一位青年英雄竟然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在五代那种乱世,柴荣一死,孤儿寡妇绝对难以立足。有不少掌握了兵权的高级将领都觊觎这个帝位。举例说,原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这些人以自己的兵权、声望以及与郭威的亲属关系要想夺取这个帝位并非难事。赵匡胤和他们硬拼不一定能操胜算。但是这些人和柴荣并非志同道合,远不如赵匡胤和柴荣的互相理解。柴荣得了重病之后,免了张永德之职,以赵匡胤取而代之,说明柴荣到了最后还是信任赵超过信任张。说明柴赵两人还是有不少共同语言。他们都深知民间疾苦,都反对战争,都希望让老百姓能够早过太平日子。柴荣死后,帝位如果落到张永德或者李重进的手中,倒不如落到赵匡胤的手中,对国家,对老百姓更为有利。我们读历史,不要老是看到帝位之争,利害之争,认为赵匡胤从柴荣的孤儿寡妇手中夺走了江山,两人是对立面。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志同道合,看到他们的共同语言,看到赵匡胤作为柴荣理想、事业接班人的一面。这样就更容易体会历史人物的真情,更容易看出历史现象的真相。过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每每抱着一种一成不变的老看法,认为赵匡胤如果是自己策划了一场兵变,从后周孤儿寡妇手里夺取江山,那就是非常可耻的不道德的事情。有些好心人想为赵匡胤说话(例如苏轼),就一再说明,这次兵变不会是赵匡胤自己策动的,他只不过是为六军所逼,不得已而为之。我认为,对于赵匡胤策动这场兵变一事,事实俱在,没有什么好掩盖的。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不要仅仅看作君臣关系、主奴关系,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件大事业的合作者。他们事实上已经合作多年,在郭威未死之时,他们是同事关系,郭威死后,他们从同事变为君臣,事实上他们一直合作开创一件大事业,出生入死,艰苦奋斗,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柴荣不幸去世之后,赵匡胤不想离开这一件已经为之奋斗多年的大事业,不愿意让这件大事业落到别人手中去。所以才策动了这场兵变,让这件大事业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按照原来的方向原来的计划进行,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后周孤儿寡妇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赵匡胤不来接手这个残局,一定也会有别人来接手。如果由张永德、李重进这两个老军阀中的任何一个人来接手,就不可能结束五代的乱世,建立起一个长治久安的宋王朝。因为从张永德、李重进这两个人的一生经历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那种不择手段互相倾轧的恶劣行径,早已被柴荣所看不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来,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并不是什么罪恶,应该说是无罪有功。第一部分 第9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4)我们回头看一看陈桥兵变的经过,从赵匡胤最后谆谆告诫部下的弟兄们,一定要严守军纪,一口气能够说出几条几款来看,也想得到他是事先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不像是临时被逼上马的样子。他在策划这次兵变的时候,首先是希望做到不流血。要是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要是不怕回到开封之后大抢一通,大乱一场,赵匡胤就不必对回京之后的行动费尽心思,层层布置。他要做到这次兵变圆满成功,就不能不在回京的一天之内连过四道难关。其中只要有一道关过不了,还是会发生冲突,引起骚乱。第一道关是从陈桥驿回京的这一支大军必须在步行几十里的途中严守纪律,不能发生任何纠纷。在兵变之后,从京城军民看来,这支大军已经成为叛军。京城的军队皇帝姓柴,这支军队皇帝姓赵。如果叛军不守军纪,造成纠纷,就会引发大乱。大军到达京城开封,赵匡胤下令甲士归营,就是军人全都回到营房里去,一律不许外出,静等谈判的结果。这支大军一路上总算没有惹出任何麻烦,第一道关是顺利地闯过了。第二道关是留守京城的军队也得有人管好,暂时不能外出。兵变之后,两边的队伍已经成为对立面,如果在街头相遇,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冲突,同室操戈,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京城里的队伍一直被人管得好好的,完全没有活动。这大概就是赵普从陈桥驿飞马送信给石守信、王审琦两人所起的作用。这第二道关又顺利地闯过了。赵匡胤率领大军进了开封城的时候,早朝还未结束。文武百官突然听到兵变的消息,人人吃惊,不知如何是好。宰相范质一把抓住司徒王溥的手说:仓促点将,出了问题,是我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因为心情激动,他的手指甲已经把王溥的手臂抠出血来。这时赵匡胤只好一头钻进自己的公署,等待消息,不能露面。等待什么消息?原来他已派人去和符太后、小皇帝秘密谈判小皇帝禅位的条件,耐心地说服符太后,在这种战乱时代,小皇帝是掌握不住这么大的局面的。与其把帝位让给别的将领,不如让给赵匡胤。因为赵匡胤和柴荣共事多年,君臣契合,情谊深厚,这是符太后所深深了解的。帝位让给赵匡胤,太后和小皇帝一定会长期受到优待。后来,谈判有了圆满的结果,赵匡胤心里才稳定下来,这第三道关也闯过来了。最麻烦的要数第四道关,那就是文武百官的拥护。虽然支持赵匡胤的人数不少,但是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这件事又不能开会公开讨论,如果一旦发生争论,就会争个没完没了。这时全城处于紧张状态,夜长梦多,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万一发生混乱,岂不全功尽弃。对这件事,他们采取了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速战速决。当时由将士们簇拥范质,王溥等高官来见赵匡胤。赵匡胤一见范质,竟然泪流满面(这当然是在作秀,但是在心情过于激动的时候热泪长流,也是人之常情,这中间也包含着几分真实的感情)。他说:我受世宗(柴荣)厚恩,岂敢有非分之想!不料为六军所逼,竟然走到了这一步,实在是惭愧已极,惭愧已极!范质想了好一会,嗫嗫嚅嚅不知怎么答话,军校罗彦瑰在旁边一下子就拔出了佩剑,大声说:我辈没有人做主,到了这一步,今天非得立个天子不可!这一声大吼,使得范质手足无措,说不出话来。王溥已先拜倒在地,范质只好也跟着下拜。宰相这一拜,大事已定,于是文武百官纷纷下拜,共请赵匡胤登上崇元殿,接受小皇帝的禅让。直到这时,第四道关才终于闯过。赵匡胤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参加这次兵变的人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这一次不流血的兵变算是圆满成功。第一部分 第10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5)当天下午,在百官班次已经排定,即将举行禅让仪式,大家才发现禅让诏书还没有准备好。正在为难的时候,翰林承旨陶谷却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幅早就写好的禅让诏书,大家正好用了它。(这也说明这次兵变是有人策动的。事先没有人布置,陶谷岂敢预先写出这样的诏书来?)公元960年正月初五,赵匡胤在接受后周小皇帝柴宗训的禅让之后,正式登殿即皇帝位,接受百官朝拜。因为赵匡胤所领的归德军在宋州,所以定国号为大宋。随即改元,定这一年为建隆元年,大赦,遣使遍告郡国。迁小皇帝柴宗训和符太后于西宫,改帝号为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陈桥兵变也不是完全没有流血,还是出现了军校王彦升刺杀了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的事件。据说韩通是反对赵匡胤登位,要想组织力量进行反抗的,被他们及时发现进行清除,然后作为个别意外事件来处理。至于在民间,老百姓确实没有损失一草一木,老百姓家里确实是鸡犬不惊。本来,在中国的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肯定要波及老百姓,会搅得老百姓鸡飞狗跳。如果争夺帝位的战事打得不凶,小打小闹,也会闹得老百姓鸡犬不宁。要是大打特打,就会杀得老百姓鸡犬不留。真正进行改朝换代而又能让老百姓鸡犬不惊的,大概也只有陈桥兵变这一回。赵匡胤从小闯荡江湖,善于随机应变。他也并不缺少小聪明,在别人面前演一场戏还是很能感动人的。例如他在范质面前诉说被六军所逼,不得已而接受兵变,觉得愧对周世宗而泪流满面的时候,就很能争取别人的同情。在兵变过程中,虽然他耍了不少花样,用了不少计谋,但是和他在整个事变中绞尽脑汁避免流血的努力比较起来,他的本性还是比较淳朴,颇有人情味。总希望老百姓少受损失,总希望老百姓能过太平日子,做皇帝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杯酒释兵权圆满成功在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也不摆架子,公余时间,不是常常召见臣下,而是常常去找臣下聊天。例如多次在晚间去找宰相赵普,商量国家大事,而且还要赵普的老婆烧肉烫酒,办个招待。有一次,他略有醉意,就向赵普大发感慨,觉得从唐末以来,几十年间,皇帝换了十几个,天下干戈不息,老百姓难过几天安稳日子,真不知道天下几时才得太平,有什么奇策妙计可想。赵普的回答倒是老老实实的,他说:奇策妙计是没有的。战事不断,不得太平,不过是节度使权柄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只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限制他们的财政收入),收其精兵(解除他们的兵权),天下就太平了第一部分 第11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6)赵匡胤吃了一惊,想不到赵普把话说得这么露骨,不做充分的准备,要收兵权的事是不能随便说的。他郑重地告诉赵普: 我已经领悟你的意思了,请勿复言。他一定要想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既要收回兵权,又要不出乱子,做准备工作的时间不妨长一点,一定要处理得十分稳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公元961年7月的某一天,晚朝结束,赵匡胤特地邀请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副都检点高怀德、马步军都虞侯张令铎、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五位大将,在内苑举行晚宴。酒酣耳热之后,赵匡胤屏退左右,向大家说:我不靠你们支持,坐不到这个位置上来。在这里,我先敬你们一杯,表示谢意!不过……他叹口气说:做这个皇帝也不容易,反而不如当节度使的时候自在,我现在总是心里不安,夜里也睡不好觉。大家惊问他为什么,他拍拍自己的椅子说这还不简单么,请问谁不想来坐我这把椅子?石守信等人惶恐地说:陛下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二心?赵匡胤不慌不忙地说:我当然相信你们,你们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但是你们保证得了你们的部下吗?如果他们贪图富贵,一旦遇到了机会,就想拿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推得了吗?石守信等人更加惶恐地说:我们太愚蠢了,看不到这一步。是否请陛下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来!到这时候,赵匡胤才从容不迫地说:人生在世原很短促,有如白驹过隙,大家之所以追求富贵,不过是想让自己晚年过得自在一些,子孙不会挨饿而已。我看你们最好还是放弃兵权,不要再为带兵淘神,选个好地方去当个闲官,买下良田美宅,多购歌儿舞女,以娱晚年。我和你们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两不猜疑,大家从此安心,过无忧无虑的日子,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石守信等人纷纷表示感谢,连说:陛下想得周到,想得周到!谢谢陛下的大恩。第二天,这五个人就都写报告说是有病,请辞军职,交卸兵权,匡胤一一照准。就这样,通过两次宴会,一批旧军人和一批旧藩镇的大权都交了,陆续交给一批新选拔出来的文臣。杯酒释兵权的任务圆满完成。听到赵匡胤的这番言论,也许有人认为他的话说得太庸俗了,他的思想境界也太低了,如果人生在世只想把日子过得舒服一点,那不成了享乐主义者,混日子的糊涂虫了么?如果你有此看法,我想提醒你:这并不是赵匡胤的真实想法,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完成杯酒释兵权的任务而已。赵匡胤与这些旧军人相处多年,深深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他们都是老油子了,出生入死,打了多年的仗,只为老来能过一段快活的日子。这样长期在战场上讨生活,以后做皇帝做高官的机会虽然还有,但却很少很少,而被打死被打垮的机会却很多很多。如果听了赵匡胤的劝告,只要放弃一个最高分(做皇帝的希望),就可以一辈子安心享受高官待遇,他们还是愿意干的,这个小算盘他们算得过来。面对这些旧军人,赵匡胤拿优厚的待遇去换取他们手里的兵权,是以实实在在的利害关系去说服他们,他们才听得进,交易才谈得成。如果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不仅听不进去,还要产生反感,说不定会引起猜疑,发生冲突。手里握有兵权的人,我怀疑你,你怀疑我,总想先下手为强,总怕后下手遭殃,五代时期许多战事都是这么打起来的。本来可以避免的冲突,常常是因为怀疑而爆发了。赵匡胤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套双赢方案,对双方都有好处,说的都是实情。他能把事情谈成,不是靠他的狡猾,而是靠他的明智。不是靠他的嘴巴会说,而是靠他从来就讲信用,弟兄们信得过他。第一部分 第12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7)对于杯酒释兵权这件事,从古到今,评论不一,各有各的说法。总的说来,以赞赏的看法居多。中国的皇帝制度,是家天下,一个皇帝上台之后,万里江山成为这一家人的私产。对于手握兵权的功臣,皇帝都是不放心的,不管这些功臣以后会不会造反,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斩尽杀绝,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也。历代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天下,杀功臣似乎是一种免不了的现象,其区别不过是多杀,少杀,迟杀,早杀而已。从古到今,杀功臣杀得最厉害的有两个人,一是比赵匡胤早1000多年的刘邦,他杀功臣是一个一个的杀;二是比赵匡胤晚300多年的朱元璋,他杀功臣是一批一批的杀。古往今来,真正不杀功臣的皇帝只有两个人,一是东汉的刘秀,二是北宋的赵匡胤。在这两个人中间,赵匡胤更为出名。刘秀不杀功臣,他自己并没有大肆宣传,是我们从历史记载中发现的——因为我们查不到他杀功臣的任何记录。赵匡胤则是以皇帝与功臣面对面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杯酒释兵权来提出不杀功臣的保证,事后也确实未杀一个功臣而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古来的许多皇帝,每每说话不算话,在希望臣民为他们出死力的时候,漂亮话说了一大堆。事情过了之后,大都兑不了现,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老百姓受骗受够了,对于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能够说话算话保全功臣的赵匡胤很有好感。因为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向石守信等人说过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的话,后代有不少人就批评他是个享乐主义者,说他提倡享乐,要对宋代后来享乐腐化的社会风气负责。其实这个问题容易解决,赵匡胤是不是个享乐主义者,不能只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因为他所说的不一定是真心话,有时候会是一种言不由衷的外交辞令)。在这些除了带兵别无本领的旧军人一批批退下来的时候,赵匡胤和他的一些志同道合的部下正在积极筹划如何建立这个新政权。他劝石守信那班人及时行乐,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及时行乐,日子过得还很艰苦。赵匡胤在位的16年间,皇宫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十分俭朴。赵匡胤从小闯荡江湖,过惯了艰苦的日子,已经养成习惯,他除了上朝要穿锦袍,平时只穿布衣,穿了洗,洗了穿,很少换新。皇宫里的窗帘都是用青布制成的。赵光义觉得太寒酸了,认为有损做皇帝的尊严,他变色质问:你忘了我们小时候在夹马营里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永康公主有一次穿了一件贴绣铺翠的衣服,匡胤马上加以制止说:你穿这样一件衣服,要用多少翠鸟的羽毛?如果大家效仿起来,不知道会有多少翠鸟因此丢了性命。不许穿!公主只好十分委屈地把衣服脱下来。第一部分 第13节:赵匡胤的立国大计(8)公主说他所坐的御辇还是后周王朝时候所用的旧东西,上面的漆都脱落了,劝他刷新一下,用些黄金来作装饰,要显得威风得多。他叹口气说:别说用黄金来装饰御辇,就是用黄金来修建宫殿,我也办得到。可是黄金是国家的,我要为天下守财,我敢这么乱花吗!宋初的皇宫里非常俭朴,宦官只有五十多人,宫女只有二百多人,有些愿意遣散回到民间去的,赵匡胤还同意让她们回去。他痛恨五代时期统治者那种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决心带头扭转。他非但不是一个提倡享乐的皇帝,恰恰相反,正是一个坚持提倡艰苦朴素的皇帝。皇宫的窗帘用青布,是从古未有的事。赵匡胤这种为天下守财的负责精神,使得宋初十多年国家财政收支情况迅速好转。各地从入不敷出先后转变为都有节余。我们用不着去查考那些枯燥的数字,只要知道这个最后的结果就行了。他也不是处处小气,到了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他又抱着为天下用财的态度,非常慷慨,出手大方。为了谋求和平、安定,不论花费多少钱去活动,他都在所不惜。他心中有数,与战争、动乱、流血牺牲的损失相比,动用一点活动经费,实在微不足道。宋初这个新政权确实经历了一段艰苦朴素的生活,不过时间极短,也就是赵匡胤在世的16年,一瞬即逝。赵匡胤被谋害以后,赵光义接手,一切改观。赵匡胤时代的政策,凡是属于文化方面的,完全不动,给人造成一种太祖太宗,一脉相承,萧规曹随,亦步亦趋的好印象。凡是属于经济方面的,完全来个180度大转弯,彻底改变,从艰苦朴素迅速变成铺张浪费。宋初那一段艰苦朴素的生活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只不过在史料中还留下一点零星的记载而已。第一部分 第14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1)第三章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公元976年10月19日的深夜,宋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被人谋杀于东京开封府皇宫里的寝殿,这是北宋开国以来第一件惊天大案。这件大案从形式上来说,至今未破,可以说是悬了1000年的千秋悬案;但是从事实上来说,在南宋孝宗时,此案实际上已经破了。孝宗朝的礼部侍郎、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经过认真考证,把此案的作案人赵光义与他的死党程德玄、王继恩两人在当时(10月19日与20日)的活动写得清清楚楚,整个记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全文由宋孝宗亲自审阅一遍,因此可以认为已经得到宋王朝官方的认可,有意让这件大案的真相流传后世。当时为什么没有公开宣布破案,自有不得已的苦衷。请想一想,直到今天,世界上不是还有些大案不能公开解密么!如果把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宣布为非法,那么宋代的历史将如何写法?好在时间已经过去了1000年,皇帝制度在中国早已结束,我们要了解此案案情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各位读者如有兴趣,那就不妨来共同探讨这件大案的真相吧!因为犯罪者赵光义本人在谋杀了亲兄赵匡胤之后,随即夺得帝位,控制现场,不许立案,不许调查。在他做皇帝的22年中间,更是组织班子,修改史书,制造舆论,吹捧自己,对于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记载,尽力加以销毁,因此当时留下来的史料,已经很少。但是对一位被老百姓所推崇的开国之君的含冤惨死,很多人是不服气的,是寄予同情的。赵光义不可能一手遮尽天下人耳目,有关此案的真相仍在悄悄地流传,赵光义本人又做了许多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事,弄巧成拙,欲盖弥彰,更加引人议论,到了他死后,揭发他的材料、批评他的文章越来越多。积累了1000年,数量不少,要浏览一下这些材料,少说些也得个把月。还要不断地通过分析,归纳,才能理出头绪。为了给读者节省时间,作者愿意多费一些工夫,把经过分析的史料向各位重说一遍,陪你进入1000年前皇宫中的案发现场,回溯一下发案的经过。这一年开封冷得很早,到了10月19日,已经北风骤起,大雪纷飞。官家(当时的臣民,特别是宫内的内侍和宫女都习惯称皇帝为官家)当天一个人宿于寝殿,召晋王(当时臣民习惯称赵光义为晋王)入宫一边饮酒,一边商量国家大事。因为谈话的声音很低,门外听不清楚。一会儿,晋王出门,挥手叫几个内侍退出,远立于寝门之外。大家不敢违命,只好远远站着,一声不响,注视那门里的动静。宫内挂着青布制成的门帘窗帘,隔着帘布只看到红烛高烧,看不清两个人有何动作。不久,谈话的声音渐高,好像有所争执。晋王连连起身,似有谦让逊谢的动作。这时烛影摇晃,光线或明或暗,只听到在争执中,官家以柱斧频频戳地,大声对晋王说:你好自为之!声音激越而凄厉。以后即久无声息。晋王离开之后,约在四更时分,内侍入内巡视,发现官家目闭口张,已经辞世。内侍急报宋皇后。宋皇后命内侍王继恩急呼赵德芳(官家少子),但是王继恩不呼赵德芳,却把晋王呼来。宋皇后在寝殿等候,一见王继恩进来,忙问德芳来了没有?王继恩回答:是晋王来了。宋皇后一见晋王,大吃一惊,连忙呼晋王为官家,并且说:我母子之命,皆托付于官家。晋王回答:共保富贵,不必担忧。当时内侍、宫女所见到与所听到的赵匡胤临终时的情况就是如此。为什么会如此,当然不是他们所能了解的。后来有人仔细地记下了这一幕,称之为烛影斧声,却也十分贴切。烛影摇晃是他们亲眼所见,柱斧戳地为他们亲耳所闻,足见都是实事求是,并未添油加醋。但是根据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事,案情的框架已经全部说清,犯罪者活动的时间地点已经处处落实,大案已破,只差对外公布而已。现在有些大案都有代号,用烛影斧声作为此案的代号也很适宜。烛和斧都是古代的东西,说明这是一件古代的案子,烛影斧声像一本侦探小说的书名或者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片名。第一部分 第15节: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2)烛影斧声案情分析根据李焘的记事来说:一、在当年10月19日这一夜,皇宫中案发现场,他们兄弟二人的关系已经不是兄弟关系,不是君臣关系,不是前后任两个皇帝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政治人物之间的政争或者政变的关系,而是一个杀人犯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在作案时,赵光义并不是主使人、指使人,他自己就是凶手。这是因为在作案现场,别人进不去,只能由他亲自动手,除他之外,这个案子没有第二个犯罪嫌疑人。如果赵匡胤死于毒酒,他就是亲自下毒药并把毒酒端给被害人的人。如果赵匡胤死于传说中的背疽,他就是手持柱斧或别的凶器击打背疽的人。如果赵匡胤死于别的任何凶器,他就是手持凶器的人。二、赵匡胤的死因,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饮了毒酒。在各种有关史料中几乎一致记载,赵匡胤是在与赵光义饮酒之后才死去的。在案发现场,能与赵匡胤对饮,能在酒中下毒的只有赵光义一人。赵光义用毒酒害死降王降将以及他所不满意的人例子很多,这主要是由医官程德玄向他提供毒药。程德玄与赵光义的特殊关系,《宋史·程德玄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涑水记闻》等书都有记载。正因为是程德玄下的毒,赵光义才会预知赵匡胤的死期,才会派他守候宫中来人。在赵匡胤被害的那两天(10月19日至20日),程德玄一直在现场活动。与毒酒相比,用其他方法杀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赵匡胤生背疽一事,只不过民间有此传说,难以落实,柱斧是一种文房用具,杀人的可能性不大。这个犯罪集团有哪些人?赵光义自从出任开封府尹之后,久已在开封结成一伙死党,程德玄是他的死党之一,并不避讳。内侍王继恩受皇后之命去喊皇子,却敢拒不奉命,反而去喊赵光义,这是很明显的背叛行为。这些人如果不是赵光义的死党,绝不会参与这种罪恶活动。三、李焘在记事中,一再在关键时刻记录下赵光义、程德玄、王继恩这三个人的行动与语言。当时王继恩受宋皇后之命去找赵德芳,他却背着宋皇后偷偷地来给赵光义送信。赵光义还在磨磨蹭蹭地和家人商量事情的时候,王继恩很不客气地催促他进宫,说是事久,将为他人有矣!(时间拖欠了,会给别人得到了!)这里所说的他人,就是赵德芳,这里所说的为他人有,指的就是皇帝位置。除此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别的解释。当时天降大雪,(王继恩)遂与王于雪中步行至宫,匆忙的情况可以想见。他们三个人走到了宫门前,王继恩还准备先进去通报一声,程德玄立刻催他 便应直前,何待之有?(赶快进去就是,还有什么好等的!)这就充分说明,赵光义杀兄夺位这件大案当时正按预定计划进行,他们已把宋王朝的皇宫看成了自己的家,随便出入,毫无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