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国的灭亡,历来也是一个迷局。按《史记》,越国亡于楚威王和齐威王年间,可是,楚威王和齐威王不在同一年代,所以,这个说法自相矛盾。如果越国亡于楚威王年间,应该是在楚威王七年(前 333 年),这距离勾践称霸已经一百四十年。一百四十年间,当时第一大国越国竟然无声无息地度过,实在不可思议。何况,在《史记》楚世家中,根本没有记载楚国灭越国这段历史,而如此大事竟然没有记载,也实在是匪夷所思。根据《史记》,楚简王元年(前 430 年),楚国灭莒。莒国距离楚国很远,要灭莒必须要跨越越国,并且,越国首都琅琊在莒国以北,越国本土在莒国以南,越国可以容忍中间夹着一个莒国,但是绝对不会容忍中间夹着一个楚国。所以,楚越之战应该在楚简王元年,楚国战胜越国,顺手灭掉了莒国,之后攻占越国首都琅琊。也正是因为越国在几十年间迅速灭亡,所以历史上的记载很少。年代背景交待完毕,看看越国怎样灭亡。越王勾践称霸之后,迁都琅琊。此时,各诸侯国都是乱作一团,忙于内部权争,国际争端相对较少。而勾践也无心讨伐,因此就在海边颐养天年。勾践死后,越国首都依然在琅琊。也不知道传了几辈,到了无疆为越王,决定重新称霸。越国大军集结在淮水一带,准备北上讨伐齐国。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宣公,眼看着无缘无故被讨伐,急忙派人前往越国,忽悠越国人。“大王,没事讨伐我们干什么啊?有什么意义啊?得楚国者得天下啊,您要是不打楚国,既不能称王,也不能称霸啊。”齐国特使没怀好意,想把战火引到楚国人那边去。“我们不是不想打楚国啊,可是现在楚军兵力集中,不好打啊。我们原本想让你们各国牵制楚国兵力,我们好打楚国。可是现在齐国和秦国支持晋国的魏家和韩家内战,没办法,我们只好先讨伐你们,解决你们的问题。 ”看来,越王无疆也不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齐国使者一看,还得继续深入地忽悠才行。“大王,越国之强,天下无双啊,难道您还等着我们跟您一同出兵,南北夹击,才敢跟楚国人交手?那我告诉你,韩家和魏家那是绝对不敢出兵攻打楚国的,因为他们地盘太小,一旦战败,可能就无家可归了。”齐国特使用激将法。“那当然不会,我们并不期望你们攻打楚国啊,你们做做样子,吸引他们的一部分兵力就行了。”越王无疆开始上套了。“那不就对了?楚国人现在兵分九路,围攻晋国,威胁齐鲁,兵力分散在三千七百里,这还不够?大王非要等到晋国和楚国打起来再出兵的话,猴年马月了。这当口,楚军主力都在北方,越军可以从南边进攻,拿下仇、庞、长沙和泽陵,那都是楚国产粮食和出木材的地方,多实惠?再说了,楚惠王刚死,国家还不安定,多好的时机?要称王称霸啊,赶紧打楚国去吧。 ”齐国使者一通忽悠,忽悠得越王无疆频频点头。就这样,越王决定趁火打劫,不攻打齐国,攻打楚国去了。越国东征,楚国急忙调集三军迎战。几十年不打仗,越军的战斗力早已经不行了,而楚军时不时打个小仗,面对北方诸强,战备始终没有放松。因此,两军交战,胜负立判,越军溃败,越王无疆被活捉。随后,楚军乘胜进攻,北边顺道拿下莒国,进占越国首都琅琊,南面占领了原先吴国的地盘,并且将越国的北部平原占领。越国王族逃入山中海边,分散为多个国家,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楚国无意扫荡他们,而他们也已经无法对楚国构成威胁。越国就这样灭亡了,不过越国残余一直到秦朝统一中国还存在。越国,从勾践称霸到被楚国所灭,只延续了四十二年。——曹国灭亡越国的灭亡,根本原因源于不自量力。当初越王勾践能够称霸,得益于勾践的卧薪尝胆的决心,更重要的得益于计然范蠡文种的全力扶佐,而这两个条件无疆都不具备。在春秋结束之前,实际上还有一个国家因为不自量力而自寻死路,这个国家就是曹国。有一年,曹国一个大夫做梦,梦见一帮人在曹国的祖庙里商量怎么灭了曹国,正商量呢,曹国的始祖振铎从牌位里出来了。“各位老大,给点面子,等公孙强出现了再说吧。”振铎恳求大家再给自己子孙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同意了振铎的请求。这个大夫梦醒过来之后,出了一头的汗。一大早,大夫就去让家里人到处去找梦里所说的公孙强,可是没找到。到临死,这个大夫告诉自己的儿子:“一旦听说我们国家由公孙强执政了,赶紧离开曹国。”到鲁哀公七年(前 488 年),曹国国君叫曹伯阳,他喜欢打鸟,结果在曹国边境上遇上了一个打鸟的高手,一问名字,公孙强。曹伯阳没做过那个梦,自然不知道这公孙强是国家的凶兆。两人切磋打鸟的技术,很有共同语言。说起治理国家,公孙强一套一套的,说得曹伯阳很佩服他。“你就是我的管仲啊。”曹伯阳高兴,等于也在表扬自己就是齐桓公。公孙强被曹伯阳作为超级人才提拔为司城,执掌国政。公孙强喜欢谈论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告诉曹伯阳要立志称霸。同时,公孙强还有著作,讲述怎样从一个小国成为霸主。曹伯阳非常高兴,想想看,曹国这么多年以来在世界上只能装孙子,要是能称霸,不是爽大了。“咱们攻打齐国还是攻打晋国?”曹伯阳被公孙强忽悠得血脉贲张,跃跃欲试。“别介,那是第二步了,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啊。咱们啊,先把宋国给吞并了。”公孙强还挺稳重,不过呢,宋国也比曹国大十倍。于是,曹伯扬和公孙强率领曹国军队讨伐宋国。宋国虽然打不过郑国,但是什么时候也不会怕曹国啊。结果,宋国军队一个反冲锋,把曹国人打回了老窝,之后进攻曹国。宋国打曹国,郑国不愿意了,郑国人想:“宋国是我们的死敌,他们再占领了曹国,岂不是对我们不利?”于是,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军急忙从曹国撤军了。到这个时候,曹伯扬和公孙强就应该看到自己的斤两了。可是,这两位不认为是郑国人救了自己,而认为这是老天爷在帮助自己。于是,曹国又来攻打宋国。第二年春天,宋国人实在太恼火了,再次出兵。又是一个反冲锋,曹国人又回到了老窝。宋国人包围了曹国首都。攻打了几天,宋灵公担心郑国人又要来攻打宋国,于是下令撤军。大军拔营撤退,大夫子肥殿后。子肥子肥,长得比较肥,城上的曹军就在城头上辱骂子肥,什么脏话都骂出来了,还脱裤子给他看屁股。子肥气得满脸通红,蹲地上不走了。宋国大军走出一段路了,有人给宋灵公报告,说是子肥没跟上来。于是,宋灵公亲自带着人回来找,看见子肥正蹲在那儿生气呢。“子肥,怎么回事?”“他们骂我。”子肥指指城头上的曹国人。“骂什么?”“什么都骂,连我娘都骂,我娘又没有得罪他们,呜呜呜呜。”子肥哭了。城头上,曹国人看见子肥在下面哭,哈哈大笑,然后骂得更带劲了。“太不文明了,打仗就打仗,干什么骂人?还骂人老娘。狗日的,非灭了你们不可。”宋灵公也很生气,命令大军立即返回,攻城。曹国人猝不及防,他们知道宋国人一向是最讲信用最讲仁义的,撤军了就不会回来,即便攻城,也要等你准备好了再攻,所以,曹国人看见宋国人走了,都下城喝酒去了,谁还想到宋国人又回来了。这一次,宋灵公气急了,也不管你准备好防守没有,开始进攻。本来就宋军人多,曹军人少,曹军还走了很多,而宋军对于曹国人骂人都很气愤。所以,战斗很快结束。曹国就这样被灭了,曹伯阳和公孙强双双被宋国人杀死。所以,骂人不是个好习惯。——陈国灭亡趁火打劫也不是个好习惯。历史上,吴国三次在楚王的丧期攻打楚国,结果每次都战败;而越国无疆在楚王的丧期攻打楚国,结果闹得是国破身亡。也是在春秋末期,一个国家也是因为趁火打劫而灭亡。这个国家,就是陈国。陈国在被楚平王恢复之后,对楚国也算是感恩戴德。到吴王阖闾讨伐楚国,占领了郢都,曾经命令陈国背叛楚国,可是那时候陈国立场坚定,不怕威胁,站在了楚国一边。此后,吴国多次讨伐陈国,倒也没有把陈国怎么样。本来站队一直很坚定,也很正确。可是终于到了一天,就因为动了一点贪念,前功尽弃了。白公胜作乱的那一年,陈愍公觉得现在楚国很差劲,已经不可怕了。既然已经不可怕了,为什么不趁火打劫一下呢?于是,陈国趁着楚国内乱,竟然入侵楚国,抢了楚国的麦子。等到楚国平定了叛乱,开始回头算账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陈国来了。“趁火打劫?奶奶的,抢他们的麦子。”楚惠王的要求不高,派子西的儿子公孙朝率领楚军去抢陈国的麦子。本来呢,陈国如果认了不要麦子了,楚国人割了麦子也就回去了。可是陈国人不干,出兵跟楚国人对抗。结果一仗下来,陈军主力就泡了汤。公孙朝一看,既然这样,一不做二不休,别只抢粮食了。于是,楚国大军一口气灭了陈国。这一年,是鲁哀公十七年(前 478 年),也就是春秋结束的前两年。一个不自量力,一个趁火打劫,曹国和陈国这两个小国就算结束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那么,是不是安分守业,老老实实就能得以善终呢?弱小就要挨打,弱小就要被灭。这才是真理。诠释这个道理的是蔡国人。蔡国人自从被吴国迁到了下蔡,彻底明白自己不过是大国的下酒菜。从那之后,蔡国人老老实实做人,再也没有过非分之想。可是这样就能逃脱被灭的命运吗?陈国被灭三十三年之后,楚国人终于还是来了。就这样,蔡国灭亡了。——这就是春秋周敬王四十三年,鲁哀公十八年,齐平公四年,晋定公三十五年,秦悼公十四年,楚惠王十二年,宋景公四十年,卫庄公四年,蔡成侯十四年,郑声公二十四年,燕简公十六年,吴王夫差十九年,越王勾践二十年。这一年,就是春秋的最后一年。从周元王元年(前 770 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 477 年),春秋历时二百九十三年。近三百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路诸侯各显其能。春秋五霸,历来所说不一,除了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之外,其余人选各执己见,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以及郑庄公、楚成王争夺剩下的两个席位。不过,综合打分之后,晋悼公作为黑马胜出,越王勾践则昂首入选。这样,《说春秋》的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侣,晋悼公姬周,越王勾践。整个春秋,最震撼的故事排名前三的是重耳流亡、伍子胥报仇和勾践灭吴。仇恨的力量太大太毁灭,毁灭了对手,也可能毁灭自己。春秋第一能人当属管仲,第二名则是范蠡,范蠡的故事没有完,第六部仍有继续。第三名有得一争,在子产、祭足和狐偃之间争夺。三百年来,霸主陵替,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将霸主地位维持到下一个君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齐国得益于管仲的改革开放,国家富裕百姓富足,但是人民安于享乐,于是齐桓公之后就再也无力称霸;晋国民风彪悍人才辈出,可是晋文公之后,权争激烈;晋悼公之后,全面腐败。内阁制是晋国强盛和人才辈出的法宝,但是也是权力斗争泛滥的温床,晋国权力斗争的残酷令人叹为观止,权力斗争的技巧成为随后几千年的范本。楚国原本拥有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可是,地盘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同样让这个疆域第一大的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在国际斗争和国内叛乱中不堪一击。至于吴越两国,因仇恨而强大,因残忍而无敌,这注定了东南之地不过是春秋历史的匆匆过客,只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现在,除了吴越已经交待之外,来看看春秋最后一年的国际格局。晋国:貌似强大,实际上政出多门,无暇外顾。智赵韩魏四卿忙于化公为私,假公济私,瓜分这个国家,也就是正在搞 MPO(管理层收购),化国有为私有。这个国家人才众多,不过都不为国家效力,而是效力于四大家族。其中,智家实力最强。事实证明,晋国的内阁制太过超前。楚国:貌似强大,貌似楚王集权,实际上楚王早已经没有了威权。在楚国,政令基本上出不了郢都,各地方各自为政。王子王孙等既得利益阶层人数太多,而人才根本没有上升的通道,令尹司马等等都是王族。人才要么被压制,要么投奔敌国。吴越的崛起,都是楚国人才的贡献。楚国十天被吴国所灭,楚昭王逃难无人保护,处处遇险,十分悲惨;白公胜三百人就能政变,而诺大的郢都无人出面。事实证明,楚国的王权制有些落伍。对于晋国和楚国来说,尽管疆域广阔,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治理,国家大未必就是好事。这里也提出一个问题:大国怎样治理?齐国:有财力没军力,人民富足但是国家不强。此外,陈家虎视眈眈,也在积极筹划 MPO。秦国:地处偏僻,多年来变化不大,国君集权维持得较好。宋国、郑国、卫国:大国的衰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了,但是这样的好日子还能过多久呢?他们也不知道。诸侯混战,人民凋零。世界失去王道,进而失去霸道。那么,这个世界该走向何方,国家怎样求存,人民如何求生?春秋末期,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于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爆发近在眼前。老子、孔子、墨子,他们在思考拯救自己和拯救世界。子产、晏子、叔向,他们在寻找在夹缝中生存的办法。于是,圣贤迭出,进而百家争鸣。春秋,中华文明开始奠基。霸主陵替,于是群雄并起。英雄陌路,于是思想者登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五部已经连载完毕,近日开始第六部。)-------------------------------------------------------------------------------------------------本作品由派派txt小说论坛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http://www.paipaitxt.com/本作品由派派txt文学论坛 “XXXX”整理收藏。欢迎光临派派论坛。------------------------------------------------------------------------------------------------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txt.com/r4684027_u12942340/第六部开始了。 第二〇一章 反战精英 “大哥,你当国君吧。” “那怎么行?老三,爹指定了你啊,还是你当。” “我不当,大哥,你当。” “非让我当,我闪。” “你闪,我也闪。” 商朝(约前1111年)末年,孤竹国(今河北境内)国君的大儿子伯夷和三儿子叔齐双双放弃君位,出门当犀利哥去了。 老大老三走了,便宜了老二。 兄弟两个一打听,说是西边的周国(今陕西境内)是个尊老爱幼的国家,于是前往投奔周国。来到周国的时候,恰好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率领着周军出发讨伐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不顾一切,拦住了周武王的战车。 “父亲死了你不埋葬,还要出兵打仗,你不孝啊。以属国而攻打商王,你这是不仁哪。” 伯夷叔齐两兄弟同声斥责周武王。 周武王一看,这哥俩哪个单位的?竟然敢指责我? 周武王不高兴,身边的卫士就要动手杀人了。 “算了算了,不就俩犀利哥吗?赶走他们就行了。”姜太公懒得节外生枝,于是哥俩个被赶到一棵大槐树下凉快去了。 ——反战精英 两位犀利哥从此四处奔走,宣扬和平,反对战争。 伯夷叔齐,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反战人士。 等到周武王征服了商朝,就到了周朝。 两位犀利哥耻于作周朝人,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用《史记》的话说:义不食周粟。于是,躲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薇是什么?野豌豆。虽然说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农药不含避孕药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可是营养是不够的。 两个犀利哥吃野豌豆吃得一脸豌豆色,可是矢志不渝。但是,没过几天,就这野豌豆也没得吃了。野豌豆采完了?不是。是有人告诉他们:“这野豌豆啊,也是周朝的了。” 怎么办?兄弟两个没得吃了,什么也没得吃了,因为什么都是周朝的了。 在饿死之前,兄弟两个编了一首山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简单翻译:登上西山采豌豆,以暴易暴不讲理。古来先圣都没了,我们活着没意义。 最终,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战人士就这样饿死在了首阳山。 不食周粟,以暴易暴,伯夷叔齐兄弟俩人用他们的生命贡献了两个成语。 首阳山在哪里?争议不断。甘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都有首阳山,都说兄弟俩人饿死在自己这里。 如今要是山上饿死两个人,都恨不得偷偷扔到邻省去。为什么伯夷和叔齐饿死了,大家都要争当东道主呢?因为伯夷叔齐兄弟不是普通的犀利哥,他们是圣人。 孔子对伯夷兄弟推崇备至,《论语》中赞颂伯夷叔齐 “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韩非子也说:“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不过,韩非子认为这哥俩也是两个最没用的人,因为他们不能用威胁来驱使,也不能用利益来引诱,所以他们不可能为君主卖命。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历史上,赞誉伯夷叔齐的文章数不胜数,不再罗列。 孟子后来将伯夷叔齐命名为“圣之清者”,简称“清圣”,不是“情圣”。从那之后,伯夷就成了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 不过,对于伯夷叔齐的感人事迹,司马迁似乎不以为然。 虽然司马迁将伯夷叔齐排在了《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可是话里话外都是讽刺。不仅讽刺这兄弟两个,顺道还讽刺了孔子;不仅讽刺了孔子,顺道也讽刺了现实。 在记述了伯夷叔齐的那首山歌之后,司马迁随即写道:“由此观之,怨耶非耶?”意思就是孔夫子你不是说他们求仁得仁,所以死得无怨无悔吗?可是他们的山歌里我们听出来怨气了哦。 在“伯夷列传”的最后,司马迁写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简单理解:伯夷兄弟虽然很贤,可如果不是孔夫子极力吹捧他们,哪有这么大名气?一般小老百姓,就算你也很贤,没人吹捧你,有个球用?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还发表了一段不著名的感言,必须要拿来说说。为什么必须要拿来说说?因为这段话太不著名了。 先看原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简单解释:有人说:“天道很公平,常常照顾善人。”如果伯夷叔齐是善人的话,怎么就给饿死了?上面那句话不就是放屁?孔子七十多个得意弟子,颜回是最受赏识的,可是贫困潦倒,早早夭折。天道照顾善人,就是这么照顾的?盗跖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竟然能够善终。这他奶奶的是什么道理?这些,都是著名的人物了。到了现在,坏人恶人有钱有势,长命百岁;好人善人遭灾受苦,生不如死,不可胜数。我就奇了怪了,这个狗屁天道,到底是有道还是无道? 看得出来,司马迁的怨气还挺重。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也是个愤青。 那么,那个叫盗跖的反面典型是什么来路? 下面,要说的就是这个人。 说起来,这人也是圣人——盗圣。第六部前言 春秋,是一个盛产圣贤的时代。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圣贤,才有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 什么是圣贤? 先说说圣。繁体字的圣写法为聖,《说文解字》:“聖,通也,从耳。” 再说说贤。繁体字的贤写法为賢。《说文解字》:“賢,多才也。” 不管古人怎么说,我们自己来看看。 聖:耳为听,口为说,王者,老大也。所以,圣人就是见多识广,善于教诲的人。 賢:臣,就是辅佐,貝,就是多金。善于帮助君主管理国家,自己又很发财的人。 基本上,圣人呢,就是知识渊博,却没有政治地位的人;圣人在活着的时候往往不得志,因此只好著书来寄托自己的郁闷。基本上,圣人是弱势群体,类似当今常说的农民工一类。所以,别小看农民工,一千年以后说不定他们中谁是圣人呢。 因此,如果你还没有升官发财,那么写本书,就离圣不远了。要知道,老子也就写了五千字,那就是圣人了。而知道了孔子的身世之后,农民工的儿子也会对自己有信心。 贤人呢,就是有才干的当官的人。所以,活着的时候,贤人比圣人要滋润得多。 贤的社会地位是不错的,为什么呢?因为贤通常都很能干,而且懂得变通。贤属于上流社会,类似如今常说的金领。他们有钱,受尊重,但是是给人家打工的。谁听说过哪个国君是贤人? 基本上,如果你升官发财了,那么,多做点好事,那你就是贤人了。 不过在简化字之后,圣贤的定义有些变化了。 圣:上又下土,就是非常土、很过时的意思。 贤:上面是二又,下面是贝,就是非常非常发财的意思,是不是当官的倒无所谓了。 基本上,这样的解释也是准确的。所以现在说到圣人,基本上就是指书呆子;说到贤人,譬如社会贤达,那就是指有钱人了。 中国字很神奇,真的很神奇。 春秋为什么出圣贤?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官场开始变得复杂残酷,因此如何能够既做好官,又能保护自己,就很重要。所以,贤人就出现了。而社会剧变引发一些人的思考和分析,而那时候没有文字狱,所以思想很开放,于是就有了圣人。 我们常想,为什么同样一个时代,产生的圣人具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一个特定时期的圣人的思想,竟然能够在思想上统治此后的几千年历史?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国家,就越是出圣人?圣人的思想究竟是落伍的还是超前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多。 这样的问题,谁敢回答?谁能回答? 笔者才疏学浅,自问不能回答;笔者胆小如鼠,自问也不敢回答。 不过,笔者愿意把圣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在怎样的时代背景、怎样的国家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下产生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如何在自己的思想指引下实施了怎样的作为,把这些交待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来回答以上的问题。 对于一种思想来说,人们要看的是他说了什么。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而我们要介绍的是人,不是思想。所以,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要告诉大家他们做了什么。 也许,这很重要。也许,这能够让大家更真实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而对于他们的思想本身,笔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已经融入进我们的血液中,实在没有必要去费笔墨。如果有人需要精深的见解,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解释他们的思想,其成果足以从地球到火星,又何必笔者去画蛇添足。 再说,笔者也不敢以某某学专家自居。 争论? 争论就不必了。用邓公的话说:不争论。 因为这本书就是笔者的看法,对于古人的事迹,确切的就是确切的,争论也改变不了事实;不确切的就是不确切的,争论也不能使之确切。笔者只是表达笔者的看法,你反对,可以表达你的看法。 既然圣人的思想产生于百家争鸣,那么,对于圣人的思想,又为什么不可以百家争鸣呢?如果圣人在天上或者地下有知,我想,即便笔者的写法有什么些微偏差,圣人们也会一笑而过的。 圣人,必有圣人的气度。 而这,就是笔者敢于不揣冒昧,书写圣人事迹的原因。 在写完这一部之后,笔者对圣贤这样总结。 什么是贤人?贤人就是在保全性命和家族的前提下,还能帮助国家苟延残喘的人。所以,贤人创造办法。 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连自己的前途都看不到在哪里,却能为世界的未来殚精竭虑的人。所以,圣人产生思想。 有权力的人用权力说话,没权力的人才用思想说话。这是思想的光荣,也是思想的悲哀。——圣人之家 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年),也就是鲁隐公三年,《史记》记载:鲁国,二月,日蚀。 日食,在古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事情,是天狗吃太阳。于是整个鲁国都很紧张,祭天祭地的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 到了十一月十八日的中午,鲁国司空展无骇家里出事了。司空是什么官?国务委员兼建设部部长吧。 展部长家出什么事了?根据展家自己的记载,那是“火光入室,文鸟鼓舞。”基本上,火光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没酿成火灾。文鸟是什么?一种大鸟。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当口,展无骇的老婆生了,第一胎啊。生下来一看,当娘的当时就哭了,因为是个男孩子,激动啊。 哭完了,开始笑,高兴啊。可是笑了一阵,笑不出来了,因为孩子没有哭。孩子生下来不哭,难道是个死胎? 其实,孩子很好,从娘肚子里出来,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没什么不好,所以想想:我凭什么要哭?没理由啊。所以,孩子没哭。 “拧屁股。”接生婆下令,展无骇用力一拧孩子屁股,“哇”,孩子大哭起来,于是大家都笑了。 孩子叫什么?因为出生的时候有火,名叫就获,因为有鸟在院子里叫,字就叫禽。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日食这年生的孩子,常常被怀疑是天狗下凡,取名叫禽,就说明我家孩子不是天狗,今年的日食赖不着我们家。 不管怎样,孩子就叫禽了。 看到这里,提前请展姓和柳姓读者起立,展禽就是你们的祖先。 别看出生的年份不好,名字也不响亮,可是,展禽就是春秋的第一个圣人。 说起展禽,很多人不知道。没关系,说起柳下惠,该知道了吧?展禽就是柳下惠。不过在活着的时候,他叫展禽。 展禽是个什么圣人?孟子说了:“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后世称为“和圣”。 “和圣”什么意思?就是和谐的圣人,时下正流行呢。 展禽六岁那一年,也就是鲁隐公九年,《史记》再次记载:鲁国,三月,大雨,雹,电。按《左传》的说法,那就是冰雨外加冰雹,而且连续三天以上。好在那年头没电线杆子,否则也都压垮了。 就在这样倒霉的天气里,展禽的娘又生了。又是个儿子,生下来九斤九两,还没落地就开始暴哭、抓人,连接生婆都被他抓伤了。因为这孩子太暴力,取名叫展雄。 展雄,春秋的第二个圣人。 展雄是个什么圣人?就是上面说的那位盗跖,盗圣。不过那时候,他叫展雄。 之所以展雄又叫盗跖,是因为黄帝时期的大盗叫跖,所以展雄死后,被称为盗跖。 强盗也有圣人?庄子说了:盗亦有道。既然如此,当然盗亦有圣了。 为什么展家一家就出了两个圣人?没办法,有遗传。 所以,出生的日子不好不要怕,那很可能就是个圣人。 如果有汶川地震那阵子出生的,千万记好了,说不定就是个圣人。 展雄出生的时候,娘哭了,而且再也没笑过。不是不肯笑,是笑不出来,因为就在展雄呱呱落地的时候,爹死了。 展雄真是够倒霉,自己的生日跟父亲的忌日是一天,别人都能庆祝一下生日,可是自己的生日只能寄托哀思了。 更倒霉的是,全家人都认定展雄是个灾星,他克死了自己的父亲。 从另一个角度说,展雄够狠,从生下来那一刻就够狠。 爹死了,展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立马衰落下来。 难道,作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展无骇不能为儿女留下点什么吗? 那年头,能留下来的真不多。何况,展无骇是个正直的人,就算建设部部长是个肥缺,他也没有趁机为自己捞点什么。 没办法,展禽的老娘只能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两个孩子。 趁着两个孩子长大的空闲时间,来看看展家的身世。 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没多久,武王就鞠躬尽瘁了,国家暂时交给弟弟周公旦管理。而周公,就是周朝制度的设计者,也是孔子最崇拜的“至圣”。 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在鲁国,鲁国就在今天的山东南部、安徽北部一带,都城在今天的山东曲阜。 伯禽用了三年的时间来改变当地的习俗,将周礼全面照搬过去。所以,整个周朝,鲁国是周礼执行得最好的诸侯国。伯禽的治国方略是“亲亲上恩”,意思就是让亲人掌权,把好处给对自己有恩的人。用现在话说,就是任人唯亲。 所以,在这个国家是很讲出身的。如果你不是公族,对不起,你很难出头的。 伯禽的五代孙是鲁孝公,鲁孝公的一个儿子叫做公子展,公子展的孙子以展为姓,就是展无骇。这就是展氏得姓的来源,周公的后代,本姓姬。 按照周朝的规矩,国君的儿子叫公子,享受卿的待遇;公子的儿子叫公孙,享受大夫的待遇;之后待遇递减,到第五代的时候,就是“五世亲尽”,不好意思,你从此就是个士的待遇了。 展无骇能够做到司空,已经是卿的待遇,一来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结果,二来还是公族身份。在鲁国,如果不是出身公族,要做到卿是比登天还要难。 即便是做到了卿,展无骇鞠躬尽瘁之后,儿子并没有资格成为大夫,原因很简单,展禽已经是公孙的孙子了,保留几块自留地就算不错了。——兄弟情深 展家的日子不算太好过,但是,也没有难过到哪里去,毕竟有上面三代人的积累。 两个孩子,展禽和展雄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展禽老实巴交,从来不说假话,不说假话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别人说真话之前还会考虑一下后果,他不考虑,张口就来,永远说真话不说假话。 说真话的坏处是什么? 展禽是个很勤奋的人,非常有学问。按理说,这么有学问,而且家庭出身也不错,混个一官半职的应该没问题。可是就因为从来不说假话,不会拍马屁也不会送礼,眼看着成人了、娶媳妇了,可是还在家里待业。好在,家里有几亩薄田,还过得去。 “孩子,你就委屈委屈自己,也试着说几句假话吧。”老娘急啊,这孩子这么憨厚,今后可怎么办? “娘,我学不会。”展禽说,他老实,所以他实话实说,而不是说“我一定要学会”。 娘没办法了,从小到大展禽没学会说假话,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他说假话的日子了。 展禽还算好,虽然升官发财没什么希望,可是衣食无忧。 展雄就不一样了。 说起来,展雄聪明机警、能言善辩、高大英俊,对于说假话也不是那么抗拒,这样的小伙子应该是很有前途的。可是,在鲁国这样的国家,他是没有前途的。 作为公族,展雄受到的教育是不错的。公族是享受义务教育的,那时候叫做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其中,礼就是礼节和礼仪,相当于今天的德育;乐就是音乐,当然不是今天的音乐这么简单,那时候的音乐有更多内涵;射就是射箭的技术,相当于现在的体育课;御就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相当于考驾驶证;书就是读书认字,语文课;数就是算数,现在的数学课。 当公族多好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事实上,展雄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就算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你属于那种很疏远的公族了,你还是没戏。 展雄就是这样,尽管他文武双全并且在鲁国都找不到对手,他还是没有办犯法弄到一官半职。 按着宗法,父亲的产业全部归嫡长子,其余的兄弟只能净身出门。而实际的情况是,嫡长子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给兄弟们去种,到时候收租。也就是说,兄弟们实际上成了嫡长子的佃农。 展禽二十六岁那年,展雄二十岁了。这一年,展雄该成亲了,也该自立门户了。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不能赖在哥哥家里。 “兄弟,该成亲了。等秋收之后,就给你娶个媳妇吧。成亲之后,该搬出去了。家里的那些地,你拿走一半吧,也不用给我租子了,咱们兄弟平分吧。”展禽把展雄给叫来,要分一半家产给他。 展禽是个好人,他认为弟弟是个人才,迟早出人头地的,不能亏待了他。 “哥哥,你的好意兄弟心领了。可是,家里这点地本来就不多,我再分走一半,你的日子就更紧了。地,我不要;老婆,我也不娶了。”展雄见哥哥对他好,不想连累哥哥。 “兄弟,地虽然不多,也够我们吃了,还是听哥哥的。” “哥哥,你不要劝我。从小到大,家里没人喜欢我,都说我是灾星,我要是再分了哥哥的财产,还不被骂死?”展雄说,话虽然不好听,可是都是实话。 “兄弟,生死由命啊,爹死怎么能赖到你身上呢?你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哥哥能做主。”展禽也知道弟弟这么多年受了不少委屈,更想要帮他。 “哥哥,不瞒你说,这家里,我是不想呆下去了。鲁国,我也不想呆下去了,我已经准备好了去齐国,看看有没有机会。” “去齐国?”展禽吃了一惊,没想到弟弟想要出国,可是转念想想,既然在鲁国也没有什么机会,去齐国倒未尝不是好想法,凭弟弟的本事,说不定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什么时候去?” “秋收之后。” “那好,我送你。”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 展禽精心为弟弟准备好了盘缠和衣物,驾上自己家里那辆车,亲自送弟弟北上齐国。鲁国人有很多北上齐国寻求发展的,就叫做“北漂”。 展雄去齐国,家里没人挽留,也没人关心。 从曲阜北上,一路来到了泰山脚下。 “哥哥,到此为止了,你回去吧,嫂子还等你回家呢。”展雄跳下了车,让哥哥回去。 泰山是鲁国和齐国的界山,泰山本身是三不管地带。过了泰山,就是齐国了。 展禽也跳下车来,取了干粮,找个僻静的地方跟弟弟吃了,又交待了一番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的道理。 “哥哥,别说这些了,在外面混,我比你强。我听说这泰山一带有强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展雄说话也很直,催着哥哥快些回去。 兄弟分手,展禽看着弟弟走远了,这才掉转车头,向南回曲阜。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墓地艳遇坐怀不乱 墓地。 墓地没有坟头,那个年代没有坟头,有墓无坟。 展禽把车停在一个小山包的后面避风,把马解下来,拴在一棵树上。然后自己钻进了车里,尽量把四周的缝掩上,把衣服裹好,坐在车里等待天亮。虽然还是冷,却已经好了许多。 旷野之中,北风发出凄厉的声音,在夜晚分外的令人绝望。 突然,展禽从凄厉的风声中似乎听到了哭泣的声音。 “鬼?”展禽自问,虽然他不相信有鬼,可是鬼故事还是听了不少。如果这真是哭泣声,是鬼吗?除了鬼,谁会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哭泣?“不会,根本就没有鬼。” 展禽很坦然,他相信那根本就不是哭泣的声音。 可是,当风声减弱的时候,哭声就更加的清晰了,一个女子的哭声。 “女鬼?”展禽又自问,如果世界上没有鬼,又怎么会有女鬼?可是,如果不是女鬼,是什么人在哭泣?“那我就看看女鬼是什么样子。” 展禽推开车的布帘,从车上跳了下来。 顺着哭泣的声音,展禽借着月光走了过去。 突然,展禽眼前一亮。 每个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时候,就如每个人都有眼前一黑的时候。 展禽的眼前,是一个美丽的背影。不远处一个避风的所在,一个女子靠着一棵树在哭泣。一阵北风吹来,裹起女子的衣衫,衬出好身材,恰如安吉丽娜。 “姑娘,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展禽走近了问。 女子转过身来,展禽的眼前又是一亮。只见这个女子年方二八,面如桃花。哆里哆嗦,更显娇媚;眉峰紧蹙,我看犹怜。 美女,绝对的美女,正应了那句话:后面看迷倒千军万马,正面瞧惊呆百万雄师。 这哪里是鬼?这分明就是古墓丽影。 “啊,鬼。”姑娘用一声惊叫来回应他,她几乎吓昏过去。 “我不是鬼,我是人。” “人?坏人?”姑娘还是很害怕,黑灯瞎火的野外遇上一个男人,好男人都可能变成坏男人了,何况自己还是古墓丽影。 “我不是坏人,我是展禽,姓展的展,禽兽不如的禽。姑娘,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 “我,我串亲戚回来,谁知道城门关了。我,我黑灯瞎火躲在墓地,冻得半死,我不该哭吗?”姑娘冻得哆嗦,连说出话来都哆嗦。 “该,活该的。”展禽想想,觉得姑娘说得对。 “你救救我吧,我要冻死了。”姑娘说,嘴唇冻得发紫了。 “那,跟我来吧。”展禽决定帮助这个姑娘。 姑娘冻得浑身发抖,走路都有些困难。展禽急忙扶着她,一路回到了自己的车前。 “姑娘,上我车里避避风吧。”展禽扶着姑娘的手,将她搀上了自己的车,他感觉到姑娘的手几乎已经冻僵了,不停地抖动。姑娘坐在座位上,还在不停地抖着,几乎坐不住。 展禽略略犹豫了一下,他明白,以这个姑娘现在的状况,就算坐在车里,等到明天天亮的时候,也成古墓僵尸了;而自己如果把车让出去,也有可能冻死。要想大家都不冻死,唯一的办法:互相取暖。 想明白了这一点,展禽自己也上了车,他把姑娘抱了起来,自己坐下,然后把姑娘放在自己的腿上,紧紧地把姑娘抱在自己的怀里。 展禽感觉不到姑娘的体温,只感觉到一阵阵寒气从姑娘的后背袭来。传说中鬼是没有体温的,幸亏展禽不信鬼,否则一定把姑娘当成鬼了。展禽紧紧地搂住她的腰,不敢放开。姑娘显然有些享受,她能够感受到一股暖气从展禽的胸膛透过来,直抵自己的心脏。她把自己的手放在展禽的手上,算是对展禽的回报,因为这样,展禽的手就会暖和一些。 过了一阵,展禽的胸前终于有了暖意,他知道,姑娘暖过来了。他的手也有了暖意,因为姑娘的手就在自己的手背上。 “我,我的胸还是冷。”姑娘说,她的胸确实还是冷。 展禽把自己的手从姑娘的腰挪到了姑娘的胸前,他立即感到不同,这里软绵绵地十分写意。 坐在展禽的怀里,姑娘睡着了,睡得很香,因为白天太累了。 展禽却怎么也睡不着,换了谁,怀里抱着个美女,都会睡不着。 姑娘的体温,姑娘软绵绵的身体,姑娘的体香,以及姑娘均匀的呼吸,凡此种种,都让展禽有些呼吸紧促,蠢蠢欲动。 圣人,也是人。 姑娘的脸庞白里透红,就在自己的嘴边,最起码,亲一口?展禽咽了咽口水,忍住了。 自己的手就在姑娘的胸膛,揉一揉,摸一摸?展禽忍住了,咽了咽口水。 一个人不近女色很难,近了女色又不动邪念更难,动了邪念而克制住自己不去行动就又是难中之难了。 展禽做到了。 展禽闭上了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想身边的事情,而是想像弟弟到了齐国之后会怎样。想到弟弟,展禽的心情有些沉重起来,不知道弟弟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混得怎样,能不能站得住脚,会不会跟人打架?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天终于亮了,风似乎也小了一些。 开城门的声音传来,迷迷糊糊的展禽睁开了眼睛。 “姑娘,天亮了,回家吧。”展禽把自己的手从姑娘的胸前移开,摇摇姑娘的肩膀。 “啊。”姑娘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坐在一个男人的怀里,吃了一惊,急忙跳下车来。 寒风立即让姑娘清醒过来,她猛然想起昨晚的事情来,摸摸自己的衣服,并没有被解开,再摸摸自己的裤腰带,也还是原来那样,她确信展禽救了自己的命并且没有趁机吃自己的豆腐。 “你,你救了我的命?”姑娘问展禽。 “算是吧。”展禽说,他是个诚实人,不会说谦虚的话。 “我,我怎么报答你?”姑娘又问,她很感动。 “不用报答,我也没有损失什么。”展禽说,还是那么诚实。 “我,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姑娘很感动,她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报答方式。 “不必了,我已经有了老婆。” “那,当二奶也行。” “我养不起,真养不起。” “那,情人也行,我就在这里献身给你。” “不行,这里很冷。” “那,你找地方,我跟你走。” “不行,我急着回家呢,你不急吗?你快走吧。” “那我跟你一块走。” “不行,你先走吧,你娘一定在为你担心呢。我的腿坐麻了,要缓一缓才行。” 姑娘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走了。 展禽两腿酥麻,站不起来,坐着捶打了一阵,这才勉强下了车,然后套上马,赶车回家了。 这一段,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坐怀不乱”的故事,成语“坐怀不乱”也出于这里。 ——官场难混 后来有句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是,春秋那时候还没有这句俗话。 展禽坐怀不乱的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曲阜城,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说好的是称赞展禽的品德,说不好的是怀疑展禽是不是性无能。 不管怎样,展禽意外地获得了广泛的好名声。终于,连国君鲁桓公都听说了。 “这么诚实的人,可以用啊。”鲁桓公表示。 于是,展禽在第二年被录用为公务员,至于什么职位,按照展家的家史记载,是“仕鲁参末议”,属于比较低级的公务员。 展禽当上公务员不久,鲁桓公带着老婆文姜前往齐国访问,结果被齐襄公所杀。(见第一部第23章) 干了一年之后,展禽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于是被提拔为士师,级别为上大夫。士师是干什么的?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主持士这一级的诉讼。正院长是谁?司寇,那是卿了。 鲁国是个讲周礼的国家,但同时是个人情国家,亲亲上恩,刑罚上总是很照顾关系和面子,而大家都习以为常。可是,展禽是个诚实人,该怎样就怎样,没什么面子可讲。但凡审判,都是依法而行,托门路找关系这一类事情,在他面前都不好使。因此,干了一年,得罪了不少人。 终于,一个案子审下来,让展禽下课了。什么案子? 按照当时鲁国的刑法,盗窃罪的刑法是这样的:偷一钱到二十钱之间的,处罚金一百;偷二十一钱到一百钱的,处罚金二百;偷一百零一钱到二百钱的,罚为白徒,什么叫白徒?就是官奴,也就是有期徒刑,劳动改造;偷二百零一钱到一千钱,不好意思,就要剃光头,服更长时间的有期徒刑,而且,地位比白徒还要低下,官方用语叫做“完为倡”。 一个叫佐丁的人偷了一斗米,价值三钱,被抓获之后送到了展禽这里。 按照法律,偷三钱应该是罚金一百,立即释放。所以,佐丁自认倒霉,倒也不是太害怕。 “我宣判,佐丁,完为倡。”展禽判决,要把佐丁剃成光头,作官奴。 “什、什么?”佐丁一听,当时傻眼,展禽公报私仇?可是自己跟展禽没有私仇啊。而且,没听说鲁国正在从重从快啊,展禽怎么能把自己判这么重?“我不服。” “不服?不服你上诉啊。”展禽给了他机会。 佐丁虽说就是个士,可是还有些有能量的亲戚,于是佐丁找亲戚托门路跟展禽说情,展禽一概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