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科索夫斯基生于1896年,“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一路摸爬滚打。在1938年苏联“大清洗”中,85个军级将领(中将)死了57个,罗科索夫斯基当时是骑兵军长,由于出生在波兰,又长期在远东服役,被加上了波兰间谍、日本内奸及可笑的破坏骑兵训练等罪名投进监狱。他还被假枪毙至少两次,要他交代同谋,面对死亡威胁时,他依然没有牵连任何人。在受到非人虐待时,他也没有对生命失去信心。战后,罗科索夫斯基在疗养的时候碰到斯大林,斯大林问他在监狱有没有挨打,罗科索夫斯基说挨打了,但他补充道:“我在那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由于罗科索夫斯基为人很好,铁木辛哥为他说了很多好话,加上运气比较好,死神一直没有光顾他。 当时,在苏芬战争中,苏军很不顺利,斯大林决定放一些会打仗的人出来上前线,罗科索夫斯基就九死一生地活了下来。他再次穿上军装的时候,军法官这样跟他讲:“犯人,祖国现在需要你去服务,你的军衔暂定为少将,关于你的死刑问题以后再说。” 不过,斯大林忘记了罗科索夫斯基在“大清洗”时被判了死刑,他是作为死刑犯上的战场,一直到斯大林死了也没有撤销他的死刑。罗科索夫斯基本来是第十六集团军司令,莫斯科保卫战前夕,他突然接到命令:将部队转给友邻的卢金中将,带集团军司令部到维亚兹玛去接收新部队。到了维亚兹玛,他惊奇地发现,应该等候在那里的几个师压根儿就不见踪影。于是,罗科索夫斯基试图和方面军司令部联系,但他发现和上级的联系已经中断了。仅仅几个小时后,斯摩棱斯克市市长冲进了他的司令部,大喊“德国人进城了”。罗科索夫斯基十分震惊,难以相信地问:“谁报告的?可靠吗?”对方回答说:“还用谁报告吗?我亲眼看到德国坦克就在大街上!”罗科索夫斯基只好下令立刻离开市区,在撤离途中,罗科索夫斯基的汽车在大街上与一队德军坦克迎面相遇,还好他的司机反应很快,迅速把汽车拐进了旁边的一条小路。就这样,罗科索夫斯基和他的司令部成员成了前线部队中唯一的幸存者,这是他又一次死里逃生。罗科索夫斯基的为人,得到了熟悉他的人的高度认可。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被任命为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他向总参谋部推荐自己的参谋长马里宁接任第十六集团军司令,没想到,马里宁强烈要求继续跟着他,而不去担任集团军司令。除了马里宁,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部人员都一致要求继续追随他。在数十年后的回忆录中,罗科索夫斯基对此仍非常感动。 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部是在1941年,他孤身来到斯摩棱斯克“救火”时,由十几个刚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年轻军官组成的。罗科索夫斯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鼓励部下发挥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完成任务。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带领下,他的参谋部成了苏军中最杰出的参谋部,而他的参谋人员,也一直对他们的司令忠心耿耿。 谁敢顶撞斯大林 在参谋人员的鼎力协助下,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部队战术灵活,比那些只会机械地服从命令的苏军将帅强得多。更可贵的是,面对独裁者,罗科索夫斯基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 1944年5月的一次军事会议上,罗科索夫斯基提出准备同时在两个地段突破敌军的防御。斯大林认为,应该集中兵力于一个地段。罗科索夫斯基没有像绝大多数苏军将领那样对斯大林言听计从,而是坚持说,在两个地段同时实施打击的方案更好。斯大林听了有些不高兴,让他出去好好考虑一下再回来。 罗科索夫斯基在隔壁房间思考了一会儿,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自己,他回到会议厅,仍然告诉斯大林,在两个地段实施打击更为可取。斯大林再次反驳说应该集中兵力实施一次打击,但罗科索夫斯基仍然坚持己见。随后,会场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斯大林让他再出去考虑一下,不要过分固执。 这次,莫洛托夫和马林科夫也随罗科索夫斯基一同出去,严肃地警告他顶撞斯大林的危险。马林科夫严厉地命令道:“同意斯大林的观点,其他什么也不要讲。”他们回到了会场,斯大林问罗科索夫斯基把问题想清楚了没有,罗科索夫斯基说他认为还是在两个地段同时实施打击更好。斯大林问道:“那么依你的观点,应以哪一次打击为主?”罗科索夫斯基回答说两次打击同样重要。会场再次出现了静默,熟悉斯大林的人都知道,这通常是斯大林爆发狂怒的前兆。但这次斯大林沉默了很久,说道:“难道真是同时实施两次打击更好吗?”最终,他同意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方案,这是斯大林为数不多的几次被别人说服的例外情况。 战争期间,罗科索夫斯基还闹出了绯闻。这段绯闻还被人利用来陷害他,不过他再次有惊无险。 1942年,在疗伤的罗科索夫斯基偶然结识了著名女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两人互相倾慕的消息迅速传开了。特务头子贝利亚得知后,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便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而且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斯大林也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 贝利亚一看有戏,接着说:“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斯大林慢慢地说:“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突然,斯大林又笑着说:“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去哪儿了?”贝利亚回答说:“我会查清的,她大概撤退到后方去了。”“赶紧找到她,用飞机送她去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让她跟谢罗娃去争吧。”说完,斯大林的脸上露出了恶作剧般的笑容。08.滚滚红流向西去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为配合盟军的登陆战役,苏军发动了强大的夏季攻势。 1944年6月到8月,苏军在北冰洋芬兰湾对芬兰军队实施突击。投入此战的苏军,不仅兵力比芬兰军队多了1倍,火炮坦克多了5倍,航空兵多了2倍,并有波罗的海舰队支援,而且军队的素质已经在战争中提高了很多,战斗力远远超过1939年苏芬战争时的苏军,因此进攻十分顺利。8月25日,芬兰政府要求与苏联和谈。到9月15日,苏芬停止军事行动,19日签订停战协定,芬兰宣布退出战争。这次突击被称为“第四次突击”。 1944年6月23日至7月底,苏军发动了“第五次突击”,也就是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收复白俄罗斯,对苏军的意义很大,可以迅速进入波兰,攻占东普鲁士等德国本土。德军企图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白俄罗斯,配置了120万人,火炮、迫击炮近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约1000辆,飞机1400多架。但此时的苏军更加强大,在白俄罗斯战役中投入了约250万兵力、6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在白俄罗斯大地与德军进行了1个月的血战。最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 7月3日,苏军收复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7月13日,收复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7月23日,占领波兰重要城市卢布林。7月27日,苏军逼近里加湾海岸。同一天,苏军进抵波兰的比亚维斯托克城,控制了通往华沙的交通要道。8月1日,苏军已经逼近德国本土的东普鲁士。 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向西推进了500~600公里,远远隔开了德军南北两个集团军群,开辟了进军柏林的战略通道。 为了配合白俄罗斯战役,7月13日至8月底,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发起“第六次突击”。到8月底,苏军不仅收复了西乌克兰,而且攻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 “救火队长”莫德尔 在苏军如火如荼的攻势面前,德军将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但他们仍在拼尽全力维持,哪怕知道无法翻盘,也要战斗到底。二战期间,德军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战术家。除了隆美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三大名将之外,莫德尔元帅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与三大名将显著不同的是,莫德尔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位。 莫德尔生于1891年,是那种天生就属于战场的人,一生都在为战争服务,战场是他纵横驰骋的舞台。1938年,莫德尔晋升为少将。从1939年参加波兰战役开始,整个二战,他都没有缺席。曼施坦因称他是群人中的强者,形容他为“鲤鱼池中的梭鱼”。 莫德尔在19位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中,最注重仪容仪表。在阅兵时,他喜欢站在敞篷奔驰轿车上,将脚上擦得锃亮的长筒马靴,踩在前椅背上,再行举手礼,一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1941年6月,莫德尔指挥第二装甲集团军第三装甲师,参加苏德战争,表现出一往无前的非凡气概。在基辅会战中,他的第三装甲师作为基辅城的破门部队,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希特勒的信任与赏识。很快,莫德尔被晋升为装甲兵上将,担任第四十一装甲军军长。1942年1月,莫德尔出任第九集团军司令。此时,主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遇苏军优势兵力的顽强抵抗,苏军还对德军实施穿插和包围,切断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德军的指挥系统也被打乱,各部队之间失去联络,情况十分危急。莫德尔抵达集团军司令部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沮丧绝望的脸。作战参谋布劳洛克向新任司令官简要介绍了情况,莫德尔立刻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打算从这里切断苏军补给线,从那里对苏军侧翼进行反击。布劳洛克目瞪口呆,问道:“您为这次反击带来多少部队?”莫德尔哈哈大笑:“就我一个人。”这成为二战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 面对不利局势,莫德尔依然保持着镇定和沉着,头脑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向希特勒请求增调一个装甲军归自己指挥。为此,他于1月20日抵达德军最高统帅部,并与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论。希特勒固执己见,毫不让步,莫德尔则大胆地问:“我的元首,是你在指挥第九集团军呢,还是我在指挥?”希特勒惊诧地抬起头,随即语气强硬地说:“我命令你把装甲军使用在格扎茨克!”莫德尔仍不服从,并坚决反对希特勒干涉他的指挥权。莫德尔说,他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而最高统帅部的人只能按地图进行判断。希特勒最终让步了,但他强调,莫德尔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负责。 有了一个装甲军的增援,莫德尔向苏军防线的最薄弱地区展开反攻,从而击退了苏军的猛烈攻势,稳住了己方的阵线。因此,莫德尔被誉为“转危为安的人物”。 1943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受挫,反遭苏军的强大反攻,再次陷入困境。莫德尔于10月初暂时遏止苏军的攻击,被希特勒誉为“东线的救星”。 我只效忠于德国 1944年3月1日,莫德尔出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同时仍保留参与指挥北方集团军群的权力,并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这位以作战狠辣著称的元帅,在新的作战区域实施了“焦土”政策,以阻止苏军的进攻。 持续到7月,莫德尔都在拼命阻止苏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表彰莫德尔成功的防守,希特勒授予他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但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这枚勋章除了能使莫德尔继续卖命之外,毫无作用。1944年8月,莫德尔发现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峙的苏军集中了主要力量,准备发起进攻。为保存实力,莫德尔于10日前,将德军逐次退到华沙东北一线以及纳雷夫河。 令莫德尔措手不及的是,8月1日,就在苏军似乎势不可挡地向波兰首都华沙推进时,华沙起义爆发了。很快,华沙城内德国大部分军事和非军事机关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各火车站被起义者占领,城里各条大街都被起义者封锁。德军只守住了维斯瓦河的几座大桥。假如苏军一鼓作气冲击桥头堡,在城里的德军便会绝望。可是已经在行进途中的苏军却突然放弃了攻占华沙的企图。这为德国人“赢得”了时间,莫德尔命令集中在华沙周围的大批德军协助卫戍部队对起义者进行了极为残酷的镇压。 莫德尔本人则于8月16日被调离东线,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前往西线“救火”。但等待他的决不会是什么好运气。 1945年4月21日,在西线惨败的莫德尔元帅,带着3名军官和几个士兵躲过美军纵队,逃到杜伊斯堡附近的密林中。他告知随从人员,他要自杀,并让他们将尸体埋在一棵选定的松树下。身边的人竭力劝阻,莫德尔坚持不听,他绝望地说:“我从未想到自己会如此绝望,我只效忠于德国……”他还说:“一位陆军元帅,不能成为一名俘虏,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忘了鲍卢斯已经投降的事,随即开枪自杀。 战场上,有赢就有输,有得就有失。德军战败之日,莫德尔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华沙起义的真相 莫德尔元帅在调离东线前,下令镇压的那座城市——华沙,这个时候已经沦陷了近五年,波兰也被苏德分割,已经不存在了。 整个二战当中,波兰可以说是承受了最深重的民族苦难,在各国平民死亡人数当中,波兰是排到前列的。但是不屈的波兰人民组织了一个地下政府,这个地下政府不仅领导了一个坚强团队——被绝大多数的人民支持的抵抗运动组织,而且还有法院,还能够发行公债,甚至有一个初步的教育制度。这个地下政府还跟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仍然行之有效地领导着这个国家。随着战局的进展,解放的曙光已然露出,所以波兰地下政府就准备起义,配合盟军解放波兰。当时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授权波兰地下领导人适时举行总起义,防止德军在波兰境内特别是在首都华沙死守作战。而且长期以来,苏联的电台也一直敦促波兰人发动总起义,并且承诺提供军事援助。 7月29日,苏联莫斯科电台播放呼吁,要求华沙地下组织举行起义,加速解放进程。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了。起义者从下午5点开始进攻德军,很快,全城百万居民都卷入了战斗,3天内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德军反扑镇压下,起义军明显不敌。于是,起义者请求近在咫尺的苏军支援。然而,一直呼吁波兰人发动总起义的苏联电台沉默了,不仅先前承诺的军事援助没有兑现,苏军还停止了对华沙周围的德军的进攻。 得知华沙起义的消息后,丘吉尔和罗斯福一再致电斯大林,吁请苏军支援起义,但都没有得到答复。无奈之下,盟军只好从空中航线向华沙起义军空投军火和食品。执行任务的英美飞机空投物资后,需要就近在苏联领土着陆加油,没想到就连这个要求,也被斯大林断然拒绝。斯大林在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回电中,干脆把起义说成“罪犯集团旨在夺权而在华沙发动冒险事件”。 孤立无援的华沙起义者几乎赤手空拳地进行着无望的抗争。德军从空中和地面疯狂进攻,飞机坦克狂轰滥炸,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地肃清起义者。德军建议起义者举行投降谈判,却被领导起义的波兰将军布尔·科马罗夫斯基拒绝了。与苏军一起进攻过来的波兰军队为解救自己的同胞,向德军发起猛攻,但被德军挡在了城外。 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 10月2日,华沙起义在坚持了63天后,最终失败了。 在投降前的最后几次广播中,起义者愤怒地控诉:“我们遭受的待遇比希特勒的仆从国还要坏,比意大利、罗马尼亚、芬兰更坏。公正的上帝,对波兰民族所承受的可怕的不公正做出裁决吧,希望他惩治那些犯罪者。”参加这次起义的大部分士兵捐躯,少数人得以逃生。在战后的纪念活动上,数十名幸存的老兵聚到一起。一位老人回忆起华沙起义,只有“惨烈”两个字。他说,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武器陈旧简陋,但每个士兵都英勇顽强,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双方力量过于悬殊,起义最终失败了。他说,现在华沙的每一个家庭,都有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人。 华沙起义无疑给纳粹德国带来了很大麻烦,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下令“把华沙彻底从地球上抹掉”,于是纳粹分子开始了对波兰人的血腥屠杀。如果你现在到华沙城走一走、看一看,不经意间,就会在某处墙壁上发现一块石板,上面刻着“某年某月某日多少人在此地遭纳粹杀害”。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到华沙城内一段数米长、两米多高的残破红砖墙前敬献花圈。据史料记载,纳粹分子在这段“死墙”墙角下,曾一次杀害了上百个波兰人。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希特勒不顾弹药紧缺,极其残酷地、分步骤地进行炮轰,最后将华沙全城几乎夷为平地。纳粹分子甚至使用了800毫米口径的“多拉”巨炮,这种超重型火炮威力能穿透1米厚的钢板和2.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每一枚炮弹重达7.1吨! 整个华沙起义期间,有18000名波兰军人和18万平民丧生,华沙这座历史名城90%的建筑被摧毁,全城变成了一个方圆数十公里的瓦砾场。 1月17日,苏军作为华沙的“解放者”入城。此时,华沙已是一座满是瓦砾和废墟的空城。苏联人呼吁波兰人发动总起义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积极奋起自救,一切将化为乌有”,华沙人民英勇奋起了,苏军却坐视起义者被镇压、被屠杀。最终,华沙的一切真正“化为乌有”了。 你什么德行我太清楚了 现在还有人说1944年的华沙起义很愚蠢,也有人说这次起义是波兰地下军的投机,是拿爱国做买卖,为了捞取战后的功名。但在今天看来,这场起义充满了孤注一掷的悲壮。 当时的形势是什么样的呢?苏军已经逼近了华沙,波兰抵抗组织再不发动起义,就只有坐等苏联人的“解放”,但是这种解放并不意味着自由和独立,对于波兰来讲这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历史上波兰三次亡国,哪次不是俄国人挑的头?波兰人跟俄国人虽然同属斯拉夫民族,都是斯基诺夫维奇,但有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所以绝不能把这个国家从德国侵略者手中转交给俄国人。 另外,一旦苏联完成对波兰的控制,想从苏联控制下重新获得自由几乎是不可能的,俄国人比德国人还狠。因此,波兰地下军和流亡政府都认为,与其坐等苏联占领,不如趁苏联人到来之前奋力一搏,也许可以使祖国恢复独立和自由。从二战后的情况来看,整个东欧只有自己解放自己的南斯拉夫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南斯拉夫在二战当中牺牲了170万人,那么点儿一个小国牺牲了170万人,完全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所以真正获得了独立。而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这些所谓被苏联“解放”的国家都丧失了独立主权,沦为苏联控制下的卫星国,成了苏联的殖民地,开始了悲惨的命运。 波兰人太了解俄国人是什么脾气了,打了200多年仗,你什么德行我太清楚了,所以波兰人精确地预见到了这一点,绝不能把我们祖国的命运交给苏联人。因此,即使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也要试一试自我解放,避免被苏联人“解放”,避免丧失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今天有很多人为苏联人对华沙起义的漠视感到气愤,其实波兰地下军从起义一开始就没指望苏联人的支援,他们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争自由,为民族争尊严,起义的目的就是要在苏联人到来之前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华沙。这一点,波兰人清楚,苏联人也清楚。 当然,当德国军队残酷镇压起义的时候,起义者还是希望苏军能够支援,但那是形势所逼。然而,起义者想赶在苏军到来之前做国家主人的这种努力,已经断绝了苏军援助的可能性。苏联援助你的前提,就是你要做傀儡。你想独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起义者注定要在孤军奋战中完成自己悲壮的使命,要么光复祖国,要么为了民族的解放壮烈牺牲。 波兰在历史上三次被俄、普、奥瓜分,一战之后好不容易独立,又被苏德瓜分。波兰人几次经历了亡国的痛苦,只有亡国的人才知道做奴隶的痛苦,才知道自由的可贵。你想,波兰人不甘心在德国统治下做亡国奴,他为什么要做苏联的顺民呢?自由对于亡国的波兰人的这种吸引力,不是没亡过国的人能够体会到的。 不甘心亡国的决心 为什么要发动起义?波兰人认为起义是获得独立最后的机会,哪怕就是一根稻草,我也要抓住。波兰人是在苏联的占领几乎成为定局的情况下,复国无望,抱着与其忍辱偷生,不如光荣地战死的想法,用这种方式追随祖国而去,这是尽到爱国者的责任。假如说起义的牺牲者九泉之下有知的话,看到战后波兰被苏联控制的局面,他会觉得自己死得无怨无悔,毕竟我努力了,我免于再一次做亡国奴的悲剧。 说华沙起义是投机的人,完全是扯淡,谁能拿20万条生命做投机?这20万人死亡只是为了宣示一个民族不甘心亡国的决心。这20万人里面有地下政府控制的国民军,也有波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更多的是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普通波兰人,是什么让他们视死如归?不是党派利益,而是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尊严! 华沙悲壮地蒙难了,蒙难于斯大林的背信弃义。斯大林背信弃义的背后,是新沙皇要控制整个东欧的野心。要想对一个国家进行有效控制,关键是建立一个完全受其操纵的政府。二战后,除南斯拉夫之外的东欧各国政权,是苏联红军运送给各国的。各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们,从苏联飞机上走下来,叼着烟斗,挥一挥帽子就“解放”了他的国家。华沙起义者,拒绝接受这种运来的政权。 战后,波兰就沦为了苏联的附庸。但是在伦敦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复国的理念,坚持复国的活动。一直到1990年,第二共和国政府仍然有一个总统和几名内阁部长在英国伦敦,他们坚信祖国有一天会解放。这一天没用很久,1990年,也就是在华沙起义失败40多年以后,波兰政权发生了更迭,当二战后波兰首任民选总统瓦文萨就职的时候,波兰流亡政府的最后一位总统从伦敦飞到华沙,把共和国的法统象征——总统的印绶和1935年宪法交到他手中,流亡政府的职能结束了。 今天的波兰就是第三共和国,继承的是二战当中那个英勇不屈的波兰共和国的法统。 十次斯大林突击 1944年8月20日至9月底,苏军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在黑海舰队配合下,发起影响巨大的“第七次突击”。经此一战,拥有80万人马的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苏军向前推进了800~1000公里,攻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迫使两国退出轴心国集团,并调转枪口,对德宣战。苏军打开了通向德国在欧洲最后一个盟国匈牙利的通道,也为进军南斯拉夫创造了条件。 1944年9月至12月,苏军又连续发动了“第八、九、十次突击”,攻占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匈牙利是通往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门户,因此,希特勒不断从各条战线上抽调兵力增援匈牙利,德军拼死防守。直到1945年2月13日,布达佩斯才被攻陷。 到1944年年底,苏联军队经过贯穿全年的十次突击,不仅全部收复了苏联领土,还攻入东欧各国,进逼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联盟彻底瓦解,失去了赖以维持战争的宝贵资源。在这一年中,苏军共歼灭德军136个师,200多万人,取得了苏德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 苏联人把这十次突击冠以斯大林的名义,命名为“十次斯大林突击”。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苏联人把取得战争胜利的功劳,全部归于领袖斯大林,全然不提英美盟国对苏联的巨大援助。 如今,俄罗斯史学界终于承认西方盟国的援助对于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意义巨大。二战期间,美英两国一共给苏联运送了258.6万吨航空汽油,而苏联自产的只有181万吨;输入32.8万吨飞机铝材,苏联自产是26.3万吨;输入各种车辆50.1万辆,苏联自造的卡车只占5%,苏联自己的全部产能都用来生产T-34坦克了。苏联步兵的经典战术是,步兵坐在坦克上冲锋,坦克一旦被击毁,上面的步兵也都完蛋了。直到美国汽车输入苏联后,苏联步兵才能伴随着坦克冲锋。另外,盟国还援助苏联14000多架战机,12000多辆坦克和战车,以及无数火炮、弹药。还负担苏联大量的后勤补给,比如食品、医药器材,总价值109亿美元。如果没有西方盟国的援助,苏联人很难建立起强大的钢铁洪流。 这一切,都在冷战时期被苏联抹去了,人们只看到苏联生产过6万辆T-34坦克,却没有想到,整个二战期间,苏联连一辆火车头都没生产出来。第三章 高手过招玩心计(盟军光复北非,进占意大利) 01.“沙漠之狐”告别北非 不听话就揍你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丘吉尔说过一句话:“在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这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也确是北非战场的真实写照。 1942年11月,盟军实施“火炬”行动,向败退的德意军队展开钳形攻击,在法属北非——现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登陆作战,从南翼威胁德意军队。 此次战役,由美军陆军中将艾森豪威尔任总指挥,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任海军总司令。登陆部队共10.7万人,由航空母舰16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9艘以及大批驱逐舰、扫雷舰和各式登陆舰艇共650艘提供支援。英军航空兵1700架飞机以直布罗陀为基地,实施战役掩护。11月8日凌晨,盟军兵分三路同时展开行动。登陆地点有维希法军驻守,总兵力约20万,飞机500架。 盟军预计,在维希法国控制下的北非登陆只会遭到微弱抵抗。就在11月8日,阿尔及尔的法国抵抗组织发动政变,在盟军登陆之前,逮捕了维希法国的指挥官并控制了驻军。因此,盟军在阿尔及尔的登陆没有遭到抵抗,当天傍晚,盟军就占领了阿尔及尔和维希法国北非指挥部。 但是,维希法国的军队在奥兰和摩洛哥对登陆盟军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抵抗。经过三天的谈判和威胁,美军克拉克和艾森豪威尔将军迫使维希法国军队上将达尔朗,命令在奥兰和摩洛哥的维希法军于11月11日停止抵抗,达尔朗的条件是让自己成为一名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但是,1942年圣诞节前夕,备受争议的达尔朗遇刺身亡了。“火炬”行动期间,美国、维希法国和德国海军舰只爆发了卡萨布兰卡海战,美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火炬”行动中,部分法军军官配合了盟军行动,盟军得以迅速巩固登陆场,但登陆地段距德国非洲军团过远,且天气恶劣,未能迅速向东推进和占领突尼斯。这次登陆战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由舰到岸”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在战役组织、兵种配合、装备使用等方面为以后的西西里岛和诺曼底等登陆战役提供了经验。 盟军登陆成功了,法国就倒霉了。希特勒的风格是不听话就揍你,一气之下,命令德军占领了维希法国,法国本土终于全部沦陷。此外,法国在土伦的舰队被俘获,大部分舰只被法军自行凿沉,以防止它们被轴心国利用。在北非的维希法国军队则加入了盟军,参加自由法国军队。 习惯了以少胜多 盟军占领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之后,再往东就是突尼斯了,那是德意军队在北非的巢穴。英美法三国军队决定攻占突尼斯,粉碎德意非洲集团军群,把德意军队全部赶出北非。1942年12月26日,阿拉曼会战中失利的隆美尔,率非洲装甲集团军7.8万人(其中德军3万人)和130多辆坦克撤退到利比亚与突尼斯南部交界的马雷特地区。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巩固新阵地之后,即回国治病。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也更名为意大利第一集团军,由意大利的梅塞元帅任司令。1943年1月14日,英美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将北非盟军整编为第十八集团军群,下辖安德森指挥的英第一集团军、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八集团军、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二军和部分法军,共18个师零2个旅,由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任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全部地面部队。盟国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战役总指挥。与德意军队相比,盟军占有多方面的优势:步兵多一倍、火炮多二倍、坦克多三倍,仅德国潜艇对盟军稍有威胁。不过,兵力上的劣势对“沙漠之狐”来说不算什么,他早已习惯了以少胜多。即将离任的隆美尔,敏锐地察觉到了新的战机。当时,蒙哥马利刚刚攻占的黎波里,要发动新的攻势还需准备一段时间,因此位于隆美尔部队正面的英第8集团军暂时不构成威胁。位于西面的安德森指挥的英第一集团军和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二军,却威胁德军的后方。隆美尔决定利用两股敌军之间的空当,先以背面包抄奇袭的方式击溃后面的盟军,然后掉头进攻蒙哥马利。 这是一个出色的作战计划,但在实施时遇到了困难。在隆美尔军队附近的德军阿尼姆第五装甲集团军,不归隆美尔指挥,而且阿尼姆并不积极配合隆美尔。最糟糕的是,隆美尔的进攻计划被盟军破获,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盟军搞错了德军的主攻地点,以为德军的主攻地点在丰杜克附近,而在丰杜克附近集结重兵。 隆美尔的告别之战1943年2月14日,德意军队发起了进攻。阿尼姆第五集团军从弗德山口向美第二军阵地发起主攻,重创了美第一装甲师。隆美尔的部队也连连得手,攻占了卡塞林隘口,但被盟军援兵阻止在勒凯夫南面的塔拉附近。2月22日,隆美尔下令撤退。 这次进攻虽然规模不大,战果却很辉煌。虽然隆美尔未能实现迫使盟军撤出突尼斯的战略目标,但给美军造成了重大损失。美第二军有3000人阵亡,4000人被俘,260辆坦克被击毁或被缴获,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到的最惨重的损失。在这一战中蒙受羞辱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撤换了弗雷登道尔,任命巴顿出任美第二军军长。勇猛善战的巴顿早就渴望跟“沙漠之狐”隆美尔交手,他说:“隆美尔的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研究了他的每一个战役,自认对他了如指掌。我平生的愿望就是与他捉对厮杀。” 为解决北非军队的统一指挥问题,2月23日,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新组建的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司令,正式将阿尼姆划归隆美尔指挥。隆美尔获得新的指挥权后,决定抢先向蒙哥马利发动攻击。然而,德军的进攻方向和时间都被盟军破译,蒙哥马利已经对隆美尔的计划了如指掌,并做好了迎战准备。 3月6日凌晨,隆美尔集结了三个半装甲师的160辆坦克,发起进攻。上午8时,当德军装甲部队推进到一座山脊前时,遭到了蒙哥马利早已部署在这里的近500门反坦克炮的猛烈攻击。到中午时分,德军仍无力突破。下午5点,隆美尔下令取消这次进攻,德军已损失了50辆坦克。 3月9日,心灰意冷的隆美尔告病回国休假,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成名之地——北非。一心想与隆美尔过招的巴顿将军闻讯后,大失所望。 隆美尔离开后,北非的德意军队兵败如山倒。在蒙哥马利和巴顿的攻击下,隆美尔的继任者阿尼姆率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共14个师20多万人退守突尼斯北部。4月19日晚,蒙哥马利率先在南面发动攻击。到5月6日,在400门火炮和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德意军队终于招架不住,向后溃退。英国人莫尔希德记载说:“德国人已经完全吓慌了,他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扬长而过,就会手足无措。在恐惧之中,德军纷纷奔向滩头,但他们发现滩头既无船只,也无飞机,于是军队完全崩溃了。” 5月13日,也就是“沙漠之狐”隆美尔离开北非两个月后,阿尼姆上将和梅塞元帅相继向盟军投降,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被俘,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 盟军取得了突尼斯会战的大胜。两年零八个月的北非战争,至此终告结束。02.以假乱真的“肉馅行动” 忽悠希特勒 在1943年1月,英美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召开的秘密会议上,就做出了一个决定,等到北非战役完全结束,盟军就攻占西西里岛作为进入欧洲的跳板。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的最大岛屿,地处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德国和意大利在该岛上驻有重兵,有13个师和1400多架飞机,总兵力达36万。面对庞大的德意守军,盟军强攻西西里岛肯定会付出巨大代价。最好有个办法能忽悠希特勒,让他做出一个错误的判断:西西里岛的目标过于明显,盟军进攻这里难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因而盟军打算在南欧沿海其他地区登陆。如果盟军放弃西西里岛,有可能选择两个地方登陆:一个是希腊,便于向巴尔干推进;另一个是撒丁岛,便于进攻法国南部。如果成功地忽悠住希特勒,那他就会在西西里岛放松警惕,从而有利于盟军的进攻。于是,二战当中让人拍案叫绝的“肉馅行动”酝酿出炉了。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之后刚刚半个月,当时英国海军情报处的马西尔中校和乔治中尉就在琢磨,怎么才能诱使希特勒上当,以为盟军要进攻撒丁岛,而在西西里岛放松警惕呢?哥儿俩想了一招,就是用死尸进行诈骗。然后,马西尔跟乔治两个人就在隔音室里,琢磨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他们初步打算,弄一具死尸,把死尸的身份伪装成英国海军少校,带着一封绝密的情报——说盟军要在撒丁岛和希腊登陆的绝密情报,然后让尸体在西班牙外海被西班牙人发现。因为西班牙虽然是中立国,但是暗中倾向德国,西班牙人得到这具死尸之后必然告诉德国人。德国人要相信了这个情报,那么欺骗就成功了。关键是必须找到这么一具死尸。 马歇尔中校起草了死尸诈骗的报告之后,就送到军事情报总局第五局。局长看完之后,批了几个字:“计划可行,速密送唐宁街10号。”唐宁街10号就是首相府,很快也批下来了,并把这个行动定名为“肉馅行动”。 “肉馅行动”有这么几点实施的要领: 1.尸体约35岁,无外伤,肺部有少量积水,着陆战队少校野战军服,无帽,外着橘黄色救生衣(便于打捞)。 2.计算好潮汐,用潜艇把尸体运到西班牙毕尔巴鄂港外海,抛弃尸体。 3.把装有密件的文件袋系在尸体的内腰带上,做成飞机失事保护文件的假象。 4.把尸体装入特别容器内,里面塞满冰块,重量180公斤。容器外面用油漆漆上“光学机械”字样,通知潜艇乘务员要试验新式武器。 5.预先知道本计划的人只限于直布罗陀军港的谍报处长和潜艇艇长。 6.计划实施后,回电:“肉馅计划”实施完毕。 “马丁少校”光荣出征 在“肉馅行动”实施当中,最棘手的事就是尸体带一封什么样的密件。如果行事不巧妙,德国人不会相信,但是要玩儿过了头儿,做得太真了,又容易让德国人认为是圈套。这就跟学生作弊一样,你别照着100分抄,抄100分老师就不信了。 怎么办呢?英国人就开动脑筋,使出了大英帝国修炼了三百年的看家绝活,就是诈骗。最后英国谍报机构想出了一个好招儿,由当时英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皮尔德将军,给驻北非的亚历山大将军写一封信,这不是官方文件而是私人书信,但是在这里面泄露出了天机:盟军将在撒丁岛登陆。这样一来,德军统帅部会把这封信当成极珍贵的材料加以重视。不过信上不能直截了当地写准备在撒丁岛登陆,写这个就太假了。 马西尔把密信样稿起草呈报后,总参谋部担心计划被德军识破,但是仍然上报给了丘吉尔首相。丘吉尔非常感兴趣,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干,说败了也无所谓,成功了算咱捡的,失败了就强攻。丘吉尔这样一说,下属就减轻了压力。 马西尔很快找了一具尸体,这哥们儿是因为肺炎死的,肺炎死的人肺里面有积水,如果尸检的话就像溺水死亡的人。然后把尸体伪装好之后,塞进一艘潜艇。这艘潜艇在北非登陆作战的时候,曾执行过秘密运送美国克拉克将军的任务,艇长皮尔逊有执行情报任务的经验,马西尔觉得他是一个人才,可以用他。潜艇潜行了十天,抵达了预定海域。 到地方之后,皮尔逊艇长一声令下,装尸体的容器被四名军官搬了上来放在甲板上,这具尸体被命名为“马丁少校”。艇长满脸严肃地跟那四名军官讲,你们今天晚上看到的事情,明天必须忘掉,这件事关乎大英帝国能否在战争当中取得胜利,谁要是走漏了风声,军法制裁。潜艇上就这五个人知道这件事,剩下的水兵都被锁在舱里不让上来。这四名军官一下子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了,艇长从来没有不相信弟兄们,现在却把弟兄们锁起来了。 然后,装载尸体的银白色容器被打开了,军官们一看大吃一惊,容器里面不是什么光学仪器,也不是秘密武器,而是一具身着军装的尸体。在艇长的低声命令下,尸体滑入大海,“马丁少校”要出征完成使命了。 三天后,也就是1943年4月30日,一个西班牙渔民发现海面上漂浮着一具尸体,就把尸体打捞上船,拖到一个小镇的沙滩上,几百名渔民和孩子都围了过来。西班牙军警给尸体检查、拍照之后,送到医院进行尸检。尸检报告说当事人是活着坠海淹死的,肺部有少量的海水,估计尸体在海面上漂流了三五天。 英国人的诈骗初步成功了,没有引起西班牙人的怀疑。 大家一起来演戏 西班牙人一看是“马丁少校”,身份查明了,就把这件事通知了英国的领事。当然,由于西班牙跟纳粹德国的关系密切——这也是英国人把尸体扔这儿的原因,所以西班牙人在通知英国人的同时也通报了德国在西班牙的间谍。 德国间谍抢先一步,在英国领事认领尸体之前,就把“马丁少校”身上所有的文件全部偷拍。文件的影印件,很快送到了德国柏林做鉴定。柏林当局接到报告之后,一面鉴定,一面指示间谍提供更详尽的细节。 五天后,伦敦收到了英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的一个报告,说毕尔巴鄂港的英国副领事认领了漂流在海上的陆战队少校马丁的尸体,尸体已经被埋葬了,文件袋的事一句没提。 伦敦立刻对大使馆发出训令,说“马丁少校”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必须照会西班牙当局查明下落,但是注意不要让西班牙当局了解到文件的重要性。 大使馆很快又回电,说西班牙政府全部完好地移交了“马丁少校”的文件袋和其他遗物。 文件袋一到伦敦,英国谍报局立刻进行检验,终于从夹在纸上的夹子是干的这个疑点,发现文件已经被德国人用盐水软化纸张的技术拆开拍照复制了。因为尸体被海水浸泡过,那夹子应该是湿的。 马西尔中校立刻向上级报告,“肉馅计划”实施完毕。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公证司把“马丁少校”的名字登在阵亡将士登记册上。5月28日的《泰晤士报》公布了一批阵亡将士的名单,包括“马丁少校”在内,并且还发了讣告。 经过英国驻西班牙使馆的多方交涉,“马丁少校”的尸体按照正式军礼安葬,他的未婚妻还送来了一个花圈,并且附了一个悲痛欲绝的悼念明信片。英国的领事还给“马丁少校”立了一块简单的白色大理石墓碑。 英国人算准了,德国间谍在西班牙确实极为活跃。德国间谍意外得到了“马丁少校”的文件,如获至宝,你想啊,英军副总参谋长致北非英军司令官的绝密亲笔信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于是,德国方面认真地研究了密件和“马丁少校”携带的物品。 英国的情报机关为“马丁少校”考虑周到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的钱包里有他未婚妻的照片,有买婚戒的收具,有电影票的票根,一切都跟真的似的。但是德国人非常精明,非常缜密,这么大一个情报从天而降,就跟100万美金砸我头上一样,我得考虑考虑这钱能不能拿。所以特别想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又担心上当。 怎么办呢?潜伏在英国的德国间谍高度敬业,使出了干间谍这行的一个绝招儿,叫“死间”。这个间谍直接去找“马丁少校”的“未婚妻”,当然这位未婚妻是英国人事先安排好的,是实力派演员。这个间谍自称说是“马丁少校”的战友,来向少校的“未婚妻”表示慰问。如果这个“马丁少校”是假的,那么这个间谍等于自己暴露身份了,根本没有“马丁少校”,你说你是“马丁少校”的战友,等于是自投罗网。这个间谍很有牺牲精神,是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来验证“马丁少校”是真是假。“马丁少校”的“未婚妻”表演得非常成功,说谢谢你前来慰问,表现得非常悲伤。德国间谍就信以为真,说“马丁少校”确有其人,密件上说的都是真的。 这样一来,德国情报部门就完全相信了密件的内容。 于是,德国情报部门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报告:文件的可靠性无可置疑。 希特勒大为高兴,在5月12日的一份命令中明确指出:首先应加强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位于希腊南部,古称摩里亚半岛)的防务。 5月14日,希特勒会见了墨索里尼,向他透露了“密件”的内容,并且洋洋自得地说:“我想这的确是真的。”墨索里尼却担心地说:“我总有一种预感,觉得盟军还是要进攻西西里岛。”希特勒加重语气说:“预感总没有情报重要。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情报!情报!”墨索里尼好不容易英明一回,却被他老大当作了空气。 第二天,希特勒召开了作战会议。他命令:在6月30日前完成对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的集结和部署。 奉希特勒之命,隆美尔元帅被派往希腊,组建一个集团军群。同时,希特勒又把党卫军派往撒丁岛,从西西里岛抽出装甲部队加强科西嘉岛的防卫。 这样,盟军要登陆的真正地点——西西里岛的防御力量被削弱了,“肉馅行动”大获成功。 看谁跑得快 当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把他的大本营搬到希腊时,盟军正集中主力准备登陆西西里岛。这对于德军来说绝对是个意外。 由于“肉馅行动”的成功,希特勒对盟军可能登陆的地点做出了错误判断。不过,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并没有上当,他依然意识到盟军极有可能会从西西里岛登陆,于是将德军戈林装甲师和第十五装甲步兵师派往西西里岛,增强了该岛的防御力量。 1943年7月9日,盟军舰队在马耳他岛两侧集结。正当盟军准备登陆西西里岛时,天气骤变,狂风怒号,恶浪滔天,德意守军因此放松了警惕。10日凌晨2时40分,盟军空降部队首先发动进攻,美第八十二空降师和英第一空降师的5400名将士,搭乘366架运输机和滑翔机从突尼斯出发,开赴西西里岛。凌晨3时45分,巴顿和蒙哥马利指挥的16万美英登陆大军,分乘3200艘军舰和运输船,在1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在西西里岛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实施登陆。意大利守军士气低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到中午时分,巴顿和蒙哥马利的部队已经顺利登上了各自的目标滩头,并巩固了滩头阵地。7月11日,西西里岛守军在古佐尼中将指挥下开始反击。但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值一提,反击主要依靠德国军队。德第十五装甲师被调到了东岸,阻止蒙哥马利的军队向北推进;德军戈林装甲步兵师和意大利的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则向巴顿指挥的美军发起反击。德国空军出动了481架飞机频频轰炸盟军滩头部队,盟军飞机赶来拦截。激烈战斗持续了一天,德军坦克几乎推进到距美军滩头阵地不足两公里处。巴顿将军亲临前线指挥美军奋力反击,盟国海军巡洋舰甚至用203毫米主炮轰击德军坦克,这种炮弹能直接把德军坦克炸成碎片。战至傍晚,德军损失了大批坦克,被迫撤退。美军趁势攻占杰拉城。12日,蒙哥马利的英第八集团军也攻克了锡腊库扎。 德意军队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凯塞林元帅见大势已去,只好与盟军混战以拖延时间,打算经墨西拿海峡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希特勒批准了凯塞林的计划。7月13日,蒙哥马利指挥第十三军奋力突击卡塔尼亚。德军进行顽强抵抗,牢牢控制着从卡塔尼亚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马利正面进攻受挫,只好调第三十军绕过埃德纳火山西侧,在美第七集团军的支援下进攻墨西拿。 巴顿不甘心让蒙哥马利唱独角戏,他兵分两路,一路由布莱德雷率领美第二军在西西里岛中部支援英军作战,一路由凯斯将军率领一个暂编军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7月22日,巴勒莫的意军不战而降,巴顿非常自豪,艾森豪威尔也为美军的胜利感到高兴。而在此时,蒙哥马利却进军不利,6个师对付不了德军3个师。 巴顿见蒙哥马利受阻,决定变助攻为主攻,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墨西拿,一洗美军被英军轻视和奚落之耻。8月10日,德意军队退到墨西拿附近,由于盟国海军没有切断墨西拿海峡,4万德军和7万意军用6天7夜,完成了向意大利本土的撤退。 向墨西拿的进军,变成了美英两国军队的赛跑。8月17日上午6时30分,美军先头部队开进墨西拿。10时30分,巴顿乘坐指挥车驶进城里。仅仅一个小时后,一队英军也吹吹打打进了城。一位英国军官走到巴顿面前,握着巴顿的手说:“这是一场有趣的竞赛,我祝贺你的成功。” 当天,岛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里岛登陆战宣告结束。盟军从此在地中海往来无阻,打开了登陆欧洲的大门。03.营救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被辞职”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虽然没能大量消灭德军的有生力量,但达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墨索里尼在劫难逃了。 意大利国内反对墨索里尼的势力早就暗流涌动,西西里岛登陆战之后,终于爆发。1943年7月13日,墨索里尼接到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要求召开会议的请求。不知是否有预感,墨索里尼这段时间一直心绪不佳,勉强答应在7月24日下午开会。 在7月24日召开的最高委员会会议上,墨索里尼与反对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会议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 7月25日清晨,墨索里尼仍像往常一样到办公室上班,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当天下午,墨索里尼按计划前去觐见国王埃曼努尔。墨索里尼的老婆预感不祥,劝他不要去,但墨索里尼坚持进宫,并自信地说:“20年来国王很信任我,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天,国王一反常态,身穿意大利元帅服,而且还在宫殿内布置了警察。这架势墨索里尼是第一次见到,心中开始有些不安。在同国王会谈时,国王对他说:“现在内外形势严峻,军队士气低落,最高委员会已经决定解除你的职务。现在意大利人民都恨你,我成了你唯一的支持者。我担心你的安全,让我来保护你吧!” 墨索里尼听后面色苍白,呆若木鸡,嘟哝着说:“一切全完了!”接见只有几分钟,墨索里尼走出王宫,朝自己的汽车走去。这时,宫廷卫队长向他走来,说:“国王陛下命令我保护你,请跟我来。”说完把他带进了一辆救护车,全速开往宪兵营。 当天,罗马市内谣言四起,有人说墨索里尼已被带到德国,有人说他已被暗杀。晚上10时45分,罗马电台向全国发表广播,声称“国王已经批准了政府首脑墨索里尼阁下的辞职,并任命巴多里奥元帅接替这一职务”。 这条消息顿时在意大利全国传开了,意大利人走上街头,高呼:“战争结束了!”“法西斯灭亡了!” 接任的巴多里奥元帅下令将墨索里尼秘密关押起来,并派人与盟国在西西里岛秘密谈判。1943年9月3日,意大利和盟国的代表秘密签订了停战协定。当天凌晨,蒙哥马利的英第八集团军从西西里岛渡过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本土登陆,并向南部快速推进。9月8日,英国广播了意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 早有戒备的德军闻讯后,立即将80万意军解除武装,逮捕了大批意大利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罗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大利本土。这时,意大利国王和巴多里奥等人已乘潜艇逃到意大利南部的盟军占领区。 10月13日,巴多里奥政府正式宣布退出轴心国集团,并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盟国一方。 欧洲第一恶棍 整个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除了成建制投降就没干别的事儿。孤军奋战的德军倒是打得轰轰烈烈,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德国人居然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竟然把遭严密看守的墨索里尼给救出来了,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非常震怒,一方面是因为意大利的倒戈,等于是在德国阵营的腹部撕开了一个大缺口;另一方面是因为希特勒不能容忍自己的战友被投靠盟军的敌人关押,他认为只要救出墨索里尼,就可以让墨索里尼重掌意大利政权,并继续为纳粹德国效命。 1943年7月25日深夜,德国党卫军特种部队头目、号称“欧洲第一恶棍”的斯科尔兹内奉命赶到元首大本营。斯科尔兹内与其他五名军官一起受到了希特勒的召见。希特勒一进来就问他们:“你们哪位熟悉意大利?” 只有斯科尔兹内说:“我熟悉,我到过意大利两次,骑着摩托车一直跑到了那不勒斯。” 希特勒点了点头,说:“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怎么评价意大利人,你们觉得意大利人怎么样?” 受到召见的军官按照军衔高低挨个儿回答,有人说意大利是轴心国的朋友,有人说意大利是反共产国际的伙伴,还有人说意大利人是自己人。斯科尔兹内却回答说:“我是奥地利人!” 这一句话让希特勒龙颜大悦。为什么呢?因为希特勒也是奥地利人,对于一战后意大利夺取奥地利领土南提罗尔,两个人感同身受。听到这句话,希特勒立刻就盯住这个维也纳出身的大个子(斯科尔兹内的身高超过了一米九)。希特勒盯着他说:“斯科尔兹内上尉留下,其他人可以走了。” 当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俩之后,希特勒就向斯科尔兹内讲述了刚刚在意大利发生的政变,命令他策划“橡树行动”,营救墨索里尼。希特勒告诉斯科尔兹内,必须把意大利人的领袖抢救出来,墨索里尼是个宝,巴多里奥靠不住,他一定会跟同盟国搞幕后交易,我们必须控制住墨索里尼,这对稳定南线战局大有好处。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能不能办得到? 斯科尔兹内后脚跟一蹭,就来了一个立正,说没问题,请元首放心。希特勒说我通知伞兵部队配合你完成任务,随时提供兵源、飞机和你需要的一切。 只能去算卦了 第二天,斯科尔兹内就飞到了罗马。 要想救出墨索里尼,首先你得知道他被关在哪儿。墨索里尼从王宫出来,被关在塞拉大街的宪兵营,只待了一个小时,就被转到了莱尼亚诺大街的警察宿舍,在那儿医生给他检查了身体,发现这老小子脉搏紊乱,脸色苍白,晚饭也一口没吃,一直折腾到夜里11点,墨索里尼才睡着。刚睡着两个钟头,又被叫醒了,有人给墨索里尼送来了巴多里奥元帅的口信,说现在外面流传着要暗杀你的风声,政府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起见才拘留你,现在允许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墨索里尼稍加思考之后,说了四点:第一,我想回到故乡;第二,我保证与巴多里奥元帅尽力合作;第三,期待新政权稳定局势;第四,我今后仍然为国王效忠。 但是,巴多里奥接到墨索里尼回信的时候,已经改变了主意。因为这个时候,巴多里奥已经开始跟盟国接触要求停战,而盟国提出停战的条件之一就是拘捕墨索里尼。巴多里奥便告诉墨索里尼说,你不能回家乡,你的家乡不安全,而密令把墨索里尼转移到那不勒斯西边的一个岛上,那儿有一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斯科尔兹内到罗马两三天之后,他的副手带着一些特种部队的队员也来到了,准备开始营救工作。但是,当时罗马流传着各种关于墨索里尼的传言,这个说他在天堂,那个说他已经挂了。斯科尔兹内只打听到墨索里尼被带出宫之后,用救护车送到什么地儿去了,具体地点也不知道。 当时德国人都认为即使墨索里尼被关了,意大利人仍然会信守轴心国盟友的约定,继续与盟国作战,包括斯科尔兹内都有这样的想法,意大利就是换个领袖罢了,换了谁都没关系。所以,斯科尔兹内刚到罗马之后,寻找墨索里尼也没有那么上心,轻松自在,也没有采取非常的手段。结果营救部队在罗马耗了三个星期,没有打听出一点儿线索。 最后,连党卫军头子希姆莱都无奈地说,要想找墨索里尼,只能去算卦了。 玩起了躲猫猫 就在德国人要绝望的时候,斯科尔兹内从以前认识的一个水果商那儿打探到了一条有用的情报。 这个水果商在加埃塔湾旁边的一个小镇上住,有一天他说这地方有一个大地主,他们家的女佣和蓬察岛上一个看押政治犯的警察订了婚,但是最近两三周,一对有情人没约会了。斯科尔兹内一听,脑子里灵光乍现——间谍的素质不是一般人具备的,从无意中的一句话,立刻就判断出岛上关进了大人物。 几天之后,斯科尔兹内又从嘴上没把门的意大利海军军官那儿,获得了核实的情报。这个军官说,我亲眼看见自己服役的潜艇,搭载着墨索里尼到了蓬察岛。 这些情况一上报,斯科尔兹内就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救出被监禁的人。 后来斯科尔兹内回忆说,这项任务足足烦了我24个小时,在意大利看守人员的眼皮子底下怎么能解救出墨索里尼呢?正发愁呢,上级说不用救了,因为新情报说墨索里尼不在蓬察岛上了。意大利政府怕德国人救墨索里尼,已经玩起了躲猫猫,把他转移到了撒丁岛,先是囚禁在撒丁岛上的一个小村子里,然后又转移到距离撒丁岛5公里、有重兵把守的马达勒纳岛,囚禁在岛上一座叫“科隆山庄”的公馆里。 为了核实情报,斯科尔兹内带人伪装成船员到撒丁岛,然后从德国海军那儿借了一艘摩托艇,到了马达勒纳岛侦查。斯科尔兹内的手下,从每天来马达勒纳岛运送水果的老农那儿得知了墨索里尼就在岛上。但是这个科隆山庄,有地面部队重兵把守,因此斯科尔兹内做好计划,避开正面攻击。德国人最拿手这一招儿。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斯科尔兹内返回了德国,召集手下队员,并对马达勒纳岛进行空中侦查,结果点儿背,他们的飞机在撒丁岛上空遭到了英国巡逻战斗机的截击。虽然逃出生天,但是飞机的发动机停转,迫降在海上。机上人员虽然都幸免于难,可是斯科尔兹内却撞断了三根肋骨,被一艘意大利军舰救起。最搞笑的是,这艘意大利军舰,是意大利政府派来巡逻海面保护墨索里尼的,结果把对手给救起来了。 斯科尔兹内带着三根断肋骨返回了柏林,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营救方案:对马达勒纳岛的港口发起海上突击。计划先派一艘德国军舰礼节性地访问马达勒纳岛,然后派出一支高速扫雷艇满载特种队员进港停泊,在舰炮的支持下,让队员冲向科隆山庄。斯科尔兹内确信守卫这里的意大利军队,必然会被德国人的突然袭击吓得放弃抵抗。德国人很清楚自己的盟友什么样儿,你是我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所以我打你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甚至你都不算是个菜。 于是,希特勒立刻批准了斯科尔兹内的这一冒险行动,但是告诫他,意大利还是咱哥们儿,从国家角度讲不可侵犯意大利的主权。如果你这次行动成功了,立功受赏没得说;如果你要失败了,所有的责任你扛,不允许辩解,我会解除你的职务。 斯科尔兹内回答说,没有问题。 都是一帮亡命徒 过了几天,几艘正常巡逻的德国快艇就靠上了马达勒纳岛的港口,舱外是懒散的德国水兵,舱内却藏着全副武装、磨刀霍霍的德国突击队员。为了万无一失,肋骨还没有长好的斯科尔兹内先带人上岸探听虚实。 这一天是8月28日。斯科尔兹内碰到了一名墨索里尼的看守,就问他:“听说墨索里尼死了,是吗?”那看守很脑残,回答说:“谁说的,今天早上起来我还看见他了呢,他好像坐一架白色飞机到什么地方去了。” 听到这句话,斯科尔兹内是如获至宝。随后在码头附近的酒馆里面,斯科尔兹内把一名刚认识的意大利军官灌得酩酊大醉,军官指着窗户外面说:“墨索里尼就被关在半山腰那间红色公馆里。”斯科尔兹内这时候是喜上眉梢,血都涌到脑袋上了,但迅速又退了回去,因为醉汉接着说:“三个钟头前,海军一架飞机把他接走了。” 斯科尔兹内一下子又是冷水浇头,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失落,大失所望,计划又一次落空了,墨索里尼又不知道被弄哪儿去了。 不久,德国情报人员截获了一份意大利内务部的电报。电报上说,大萨索山一带的警卫工作已经就绪。发电报者署名古易利,这个人是负责墨索里尼安全的意大利宪兵指挥官。这份电报足以证明,墨索里尼被转移到了大萨索山。 大萨索山在罗马东北160公里处,是亚平宁山脉的最高峰。在大萨索山海拔1800米的山腰处,有一座饭店,墨索里尼就被关在这里了。这个饭店的位置太绝了,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正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面和山下的村庄有缆车相通。虽然有上山的小路,但是崎岖陡峭,一般人都是坐缆车到这个饭店。 意大利人把墨索里尼囚禁在这么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悬崖饭店里,应该说是费尽了心机的。 9月10日,斯科尔兹内坐飞机侦察了饭店附近的地形和意大利军队防守的情况,发现所有上山的路径都已经被意军封锁了,如果要强攻至少得一个师,而且时间不敢保证。即使成功了,估计墨索里尼早就被乱枪打成筛子眼儿了。 与此同时,斯科尔兹内发现饭店旁边有一块很小的杂草丛生的三角形空地,这是一个废弃的小型射击场。他觉得这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空降场,但是因为高山上风大,伞兵降落很难保证落点的准确,风一刮就不知道降到哪儿去了。 怎么办呢?斯科尔兹内想出了用滑翔机营救墨索里尼的方案。这个方案风险很大,所以行动之前,斯科尔兹内把队员们召集起来说:“这次行动充满危险,随时可能丧生,如果你们当中有人不愿意参加,可以离开,我绝不会对这件事做任何记录,也不会蔑视你们。我要亲自参加和指挥这次行动,你们愿意参加的人往前迈一步。” 斯科尔兹内带的这帮人,不愧都是一帮亡命徒,所有人都往前迈了一步。斯科尔兹内说了声好哥们儿,非常高兴。 斯科尔兹内从天而降 “橡树行动”本来应该是在9月12日黎明开始,但因为从法国飞过来的滑翔机晚到,临时推迟了几个钟头。 上午10时,突击部队到达罗马南郊的空军基地。这次推迟歪打正着,因为这样一来抵达墨索里尼的关押地大萨索山的时候,就是中午了,一到中午全意大利人都在认真地睡午觉,会减少遇到的抵抗。 斯科尔兹内利用这段时间,派副官到罗马请来了对德军素来抱有好感的索莱蒂将军,让这位意大利高官跟攻击部队一起出现在饭店,这样有助于规劝守军放弃抵抗。关于索莱蒂将军是不是自愿参加这次行动,说法不一,有的资料说他愿意当中间人,有的资料说他是被挟持的。不管愿意不愿意,反正他去了。 上午11时,从法国飞过来的第一对滑翔机到达了机场。等牵引机注满燃料,滑翔机起飞,是13时5分。在领头的1号牵引机内,驾驶员后面坐着情报官朗格特上尉。四天前朗格特跟斯科尔兹内一起进行了空中侦察,因此他是牵引机成员中唯一一位真正见到过降落区域的人。点儿背的是,牵引1号和2号滑翔机的两架飞机在浓雾和厚云层中迷失了方向,不得不半途返回。 这样一来,斯科尔兹内与索莱蒂乘坐的3号滑翔机就成了领航机。飞机在浓密的云层中飞翔,滑翔机视野不好,也没有空调,索莱蒂将军和几名队员已经晕机了。斯科尔兹内果断地拔出刀,在滑翔机的帆布机身上割了几个洞,清凉的空气吹进了机舱,大家还能清醒一点儿。斯科尔兹内还通过这个破口观察地面,时不时把正确的航线通知驾驶员。 一个小时之后,机群抵达预定地区。斯科尔兹内下令,滑翔机与牵引机脱钩,8架滑翔机从3600米的高空下降,兵分两路扑向各自的目标。在斯科尔兹内的座机即将着陆的时候,驾驶员才发现,事先选定的这块三角地上不仅布满了石头,而且坡度也比之前估计的要大。场地不平就意味着降落时候的危险性很大,所以3号机的驾驶员有点儿不知所措。此时,在驾驶员身后的斯科尔兹内大喊:“快降落,在离饭店尽可能近的地方降落!” 驾驶员事后回忆说:“视野中的小黑点很快变成了一幢大建筑。我向外望去,希望看到敌人的活动情况,但开始时一切都很平静。当我们飞到饭店上方150米左右时,饭店里的士兵像被捅了巢穴的蚂蚁一样涌了出来。不过他们看上去没有什么敌意,只是站在那里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从天而降的袭击者。我将沉重的滑翔机向左急转,并再次打开减速火箭,这一次滑翔机迅速降低高度,机头朝着饭店方向落下去。当绕在着陆滑橇上的带刺铁丝网被地面上的碎石头划断后,整架滑翔机剧烈振动起来,在距饭店大门台阶仅4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早已全副武装的斯科尔兹内率领队员们冲出滑翔机,迅速制服了饭店周围的意大利军队。这件事儿很好干,因为意大利兵不用制就已经服了。然后,斯科尔兹内推着索莱蒂将军向饭店冲了过去。 这时,斯科尔兹内看见了墨索里尼苍白的脸孔出现在二楼的一个窗户旁边,他急忙用意大利语对墨索里尼喊:“退回去!离开窗户!”而满脸铁青的索莱蒂将军则对意大利士兵大喊:“不要开枪,我们不需要流血!” 意大利士兵有的放下武器站着不动,更多的四散逃进了山林,一如他们在每一场战斗中的固定表现。 “橡树行动”成绝唱 等到后续滑翔机陆续降落的时候,斯科尔兹内那架滑翔机上的人,已经带着冲锋枪冲进了饭店。他们首先制服了饭店里的无线电通讯员,然后用枪托把无线电通讯设备砸坏。 饭店里的意大利士兵早就乱作一团,等到更多的突击队员冲进饭店,意大利士兵已经举手投降。接着,斯科尔兹内直奔关押墨索里尼的房间。在墨索里尼的劝说下,房间内负责看管他的两名意大利军官也举手投降了。 整个行动非常迅速,从第一架滑翔机着陆到控制饭店只用了4分钟,而且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没开一枪就救出了墨索里尼。可以说,成就斯科尔兹内奇迹的是意大利人,如果看守的一方换作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斯科尔兹内都不可能这样全身而退,只有意大利人能成就对手的这种奇迹。斯科尔兹内大张旗鼓准备了这么多天,结果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一个高空降落就成功了。 获救的墨索里尼,紧紧地抱住斯科尔兹内,哽咽着说:“我就知道我的铁哥们儿希特勒不会抛弃我的!” 到墨索里尼被救出来之后,突击队的6号和7号滑翔机才刚刚着陆。最后降落的8号机,在饭店外面隆起的山坡上撞坏了,成员全部受伤,但没有一个死的,这也是突击队员在这次行动当中唯一的损失。 救出墨索里尼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要把他安全运走。缆车虽然被德国人占了,但是山谷对面有大批意军防守,无法坐缆车下山。作为备用方案,斯科尔兹内在行动前曾经安排一架飞机负责带墨索里尼离开,但是这架飞机着陆的时候受损,机上的燃油漏光了。事到如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正在饭店上空盘旋侦查的一架小型侦察机上。 这架侦察机是与斯科尔兹内一起执行“橡树行动”的斯图登特将军专门派来观察营救行动情况的,驾驶员是德国王牌飞行员格拉赫,他也是斯图登特的副官和私人驾驶员。当斯图登特得知斯科尔兹内得手的消息时,还半信半疑,所以让格拉赫低空侦察,并想办法帮助突击队。接到命令后,格拉赫降低飞行高度,在山头上盘旋,准备降落。 斯科尔兹内指挥突击队员和投降的意大利兵——意大利兵都是模范战俘,你让往东绝不往西,让坐着绝不躺着——把旅馆后面的滑翔机推到一边,粗略修整了一下地面,为侦察机的降落做好准备。 飞机降落之后,大家上来七手八脚把这架只能载运两个人的轻型飞机推到预定的起飞位置。这时,斯科尔兹内坚持要跟墨索里尼一起坐飞机离开,他怕别人抢自己的功劳。 格拉赫上尉断然拒绝,别扯淡了,这架飞机只能运两个人,墨索里尼90公斤,你也90公斤,你们两个上来我的飞机还能飞起来吗?但是斯科尔兹内说:“我必须亲自护送墨索里尼到安全地点,这是元首的指示。” 格拉赫也搞不清楚这是不是斯科尔兹内假传圣旨,只好妥协了。于是,12名突击队员站在飞机尾部紧紧拖住飞机,让发动机高速运转起来,直到格拉赫举起手臂示意可以起飞的时候,大家一放手,飞机在临时修整的空地上,蹦蹦跳跳往前滑,差点儿撞上了一块大岩石。幸亏格拉赫是王牌飞行员,经验非常丰富,在他的操作下,飞机终于摇摇晃晃滑翔到空中,在饭店上空盘旋一阵后,飞往罗马郊外的机场。 侦察机平安降落之后,斯科尔兹内护送着墨索里尼爬上另一架飞机,飞往维也纳。营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至此大功告成。04.终究难逃一死 罗马今夜不设防 墨索里尼被斯科尔兹内救出来之后,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巴多里奥政府对抗。 在墨索里尼被救出之前,美军已在萨勒诺湾登陆。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指挥德军抵抗,并试图将盟军赶下海去。事实证明,德军的反攻,在盟军大炮、海军舰炮和坦克的打击下很快就被粉碎。盟军接连占领了那不勒斯、卡普亚等地,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一条牢固防线。 为阻止盟军进一步推进,凯塞林元帅依山峰天险,构筑了西起罗马以南80公里的海岸,向东穿越亚平宁山脉,横贯意大利的“古斯塔夫防线”。这条防线的中枢和制高点是卡西诺山,盟军要进军罗马,就必须拿下卡西诺山。于是,卡西诺山及周边山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几次进攻失利后,盟军于2月15日开始轰炸卡西诺山上的著名建筑——卡西诺修道院。修道院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卡西诺山地。之前几次,盟军被德军的炮火打得吃尽了苦头,一些盟军将士怎么瞧卡西诺修道院怎么不顺眼: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座修道院,也是德军炮兵的观察哨。盟军向修道院投下了1150吨高爆炸弹和燃烧弹,将整个卡西诺山顶炸成了到处是坑的月球。 盟军炸毁卡西诺修道院后的每一次调查都显示,轰炸只造成在修道院内避难的意大利平民死亡。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炸弹投向卡西诺修道院的那天,造成了德军士兵的死亡。所幸的是,轰炸的那天晚上,大多数平民仍然活着逃离废墟。 盟军后来才知道,德军当时已经与卡西诺修道院的修士们达成协议,只要修士们还在修道院内,就不把修道院用于军事目的。恰恰是在修道院被炸毁后,德军第一伞兵师的部队占领了修道院的废墟,把它变成一个堡垒和观察哨,给盟军的进攻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了许多伤亡。如果修道院不受到轰炸,这些伤亡本可以避免。 经过几番激战,英军终于占领了卡西诺山一侧。5月11日深夜,盟军的2000门火炮开始怒吼,炮弹暴雨般倾泻到了卡西诺山德军阵地。此时,经过连月苦战,德军已经筋疲力尽,抵挡不住盟军猛烈的进攻。12日,盟军突破了德军防线。 5月16日,凯塞林元帅下令从卡西诺镇、修道院以及周围山头撤退。卡西诺山战役宣告结束。 卡西诺山战役尽管规模比不上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但其惨烈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真正让卡西诺山战役闻名于世的,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机枪战。在这几个月里,德军和盟军在小小的卡西诺山地投入了超过3000挺机枪,耗费了1亿发子弹。盟军先后发起了4次攻击,在付出了63000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这个通向罗马的据点。6月4日,罗马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当晚9时,美第五集团军率先开进罗马。占领罗马后,盟军继续向北推进,在9月28日突破哥特防线。此时,由于在诺曼底登陆的需要,盟军从意大利战场调走了7个精锐师,意大利战场一度处于休眠状态。 丘吉尔的秘密交易 到1945年4月,西线盟军和苏军同时对德军发起强大攻势,意大利战场也活跃起来。此时,德军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节节败退,克曼图亚、维罗纳、热那亚相继失守。让德军雪上加霜的是,意大利北部又爆发了游击队起义。 28日,游击队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这位法西斯首领终于带着情妇,踏上了“归途”。虽然希特勒救了墨索里尼一次,但墨索里尼终究难逃一死,不得善终。 说到墨索里尼之死,官方资料都说他死于意大利游击队员之手。然而,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最新的调查文章指出,送墨索里尼归西的不是意大利人,而是英国特工!下达处决墨索里尼指令的,正是赫赫有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墨索里尼之死的官方说法是这样的:1945年4月28日下午4时10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在科摩湖畔被意大利游击队处决。他们的尸体随后被倒挂在米兰广场上,任人唾弃。 然而,根据最新的调查,所有这一切都是伪装。实际上,墨索里尼是在28日上午11时被处决的,而不是在下午4点;他也不是死在意大利游击队员手里,而是死在了化名为“约翰上尉”的英国特工罗伯特·马卡罗内手里。 意大利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说,墨索里尼出逃时,身上带有一份丘吉尔的秘密信件。这封信中,丘吉尔试图和意大利达成妥协,让意大利抛弃德国,单独和西方谈判停战。 参与制作这部纪录片的美国资深记者彼得·托普金斯认为,丘吉尔试图和墨索里尼达成妥协,是为了应对战后来自苏联的“铁幕”威胁。他说:“丘吉尔一生都在反布尔什维克主义,他早就认为战后与苏联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但是,一些撰写墨索里尼传记的研究专家认为,丘吉尔和墨索里尼两人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秘密协议。 墨索里尼和丘吉尔究竟有没有幕后交易呢?新近解密的部分信件,可以作为证据。根据墨索里尼1945年4月24日写下的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封信件,他恳求丘吉尔能“亲自出面干预”,保证他“得到公正的待遇”。 这样一来,丘吉尔有理由为了不让自己和墨索里尼之间的幕后交易曝光,而决定杀人灭口。前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员席格诺·洛纳蒂也曾证实说,英国特工“约翰上尉”潜入意大利北部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除掉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手下情报部门的首脑托马索·戴维的孙子,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自己的祖父在世时,不仅说过丘吉尔和墨索里尼之间有联系,而且还说过丘吉尔曾经许诺帮助意大利获得失去的领土。 独裁者的末日 洛纳蒂还回忆说,在得知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击队逮捕之后,“约翰上尉”就和他一起秘密前往关押地点。他们听说墨索里尼被捕时随身携带着一只手提箱,墨索里尼还郑重地对游击队员说,箱子里的东西对意大利的未来非常重要。潜入房间后,洛纳蒂发现墨索里尼的情妇坐在床上,墨索里尼本人则站在一边。 这时,“约翰上尉”对洛纳蒂传达了行动指令:除掉这两个人。之所以不放过墨索里尼的情妇,也是因为她知道的机密太多了。但洛纳蒂表示自己不杀女人,“约翰上尉”便说自己会亲自动手,但要求洛纳蒂解决墨索里尼。“约翰上尉”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墨索里尼必须死在意大利人的手上。 这个时候的墨索里尼已经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请求在洛纳蒂等人的监视下,到室外最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墨索里尼的情妇也朝着“约翰上尉”黯然一笑,并请求朝她的胸部而不是头部开枪。“约翰上尉”和洛纳蒂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带到了科摩湖畔,让两人靠着一堵篱笆站好,随后扣动了扳机。 处决完这两人之后,“约翰上尉”从自己的背包中取出照相机,拍下了死者的照片。同时,他还找到了墨索里尼身上的那份“非常重要的文件”。 纪录片的另一位制作人说,当洛纳蒂说出真相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报以怀疑的眼光。在经过了长期的调查取证之后,他们才认定,洛纳蒂说的全是事实,没有一句虚言。 另外,还有一名居住在附近的妇女在纪录片中说:“当时我听到了枪声。我抬头看了看钟,是快11点的时候。”而据说她正在花园中干活儿的母亲,则亲眼看到了行刑场面。 墨索里尼被处决之后,其他意大利游击队员才赶到现场,随后带走了两具尸体,并把墨索里尼的尸体竖了起来,看起来好像没死一样。随后,游击队员把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的尸体运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官方刑场”,表演了一场“假枪毙”。 一名不知情的游击队员,在当时就看出了蹊跷,他发现“刚刚枪毙”的墨索里尼和他情妇的尸体“不自然地僵硬扭曲”,而且“几乎没有出血”。这说明,在此之前墨索里尼已被处决。 不论墨索里尼究竟死于谁人之手,对他的盖棺论定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一切反人类的人,都将被人类抛弃。 第二天,墨索里尼和他情妇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倒挂在市中心的广场,以中世纪的方式示众。当天,也就是1945年4月29日,美第五集团军进占米兰,英第八集团军进占帕多瓦,德国C集团军群司令菲廷霍夫大将派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 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第四章 浩瀚大洋是屠场(美日鏖战太平洋,日军节节败退) 01.喋血瓜岛 彩排不影响演出 1942年5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珊瑚海水域重创日军舰队。同年6月,美军又在中途岛海战中击沉4艘日军航空母舰,数百名经验丰富的日军飞行员葬身海底。 经历这两次重大挫败之后,日军被迫承认:“太平洋上的主动权,已经转入敌人手中。” 但日军不见棺材不掉泪,仍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日军计划先在所罗门群岛南部的最大岛屿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修建机场,以便施展航空兵力,配合对新几内亚岛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在新几内亚岛站稳脚跟后,再向东南推进,进逼同盟国在南太平洋的重要基地——澳大利亚,以期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 为实现这个目标,日军陆军大力扩充第十七军。这支军队,由天皇侍从武官长的弟弟百武晴吉中将任军长,军部设在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至1942年8月初,该军已有13个大队,担负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任务。日本海军则于1942年7月成立第八舰队,任命三川军一中将为司令,包括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3艘在内的多艘军舰和潜艇,主力也部署在拉包尔,协同第十七军作战。日本联合舰队还增派百余架岸基飞机进驻拉包尔,提供空中支援。 这时候,美军虽然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南太平洋仍比较被动。1942年1月,日军占领拉包尔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就提出阻止日军推进的作战计划。此时,美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都认为拉包尔已是日军的核心基地,扭转战局的关键就是尽快夺取拉包尔。但是,这两位名将在具体战术上存在分歧,麦克阿瑟主张集中最大兵力在俾斯麦群岛进行登陆作战,一举攻占拉包尔;尼米兹则认为日军在拉包尔的防御已经十分坚固,不能贸然进攻,应该先在所罗门群岛南部登陆,在新占岛屿上建立机场,然后在航空兵支援下逐步推进,步步为营,最终攻取拉包尔。 对于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人选,美军高层也有争议。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主张应由麦克阿瑟指挥,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则认为,在群岛海域的战役必须由懂海军的人指挥,所以应由尼米兹指挥。 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最后只好由罗斯福总统亲自决定。面对这两员大将,罗斯福总统也很为难,最终做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战役第一阶段,由尼米兹指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由麦克阿瑟指挥。 麦克阿瑟与尼米兹的性格也很不一样。麦克阿瑟为人狂傲不逊,尼米兹显得更为谦和,有气度。有一回,尼米兹在夏威夷的一个海滩步行锻炼。一个水兵将自己埋在沙土里休息,尼米兹走过时,不小心踢了他一脚。水兵随口骂了一句,当他认出此人就是尼米兹时,迅速改口道:“我没能认出是你,将军!”尼米兹则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还以为这块海滩有点儿凹凸不平呢。”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正是尼米兹的大将风度,促进了美国陆海军之间的紧密团结。 登陆瓜岛的准备时间只有4个星期,工作极其紧张。在临战演习中,表现非常糟糕,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只好自我安慰:“按照好莱坞的惯例,糟糕的彩排预示着成功的公演。” 打仗需要避孕套 1942年8月7日凌晨,美军登陆编队到达距瓜岛只有10海里的海域。6时许,掩护编队的军舰开始炮击瓜岛日军阵地,随后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也开始进攻。在舰炮和航空火力的支援下,第一批登陆部队于9点40分开始登陆,并逐步扩大滩头,向纵深发展。 岛上的日军根本没想到美军登陆,因此毫无准备。岛上的日军说是工兵部队,其实是修建机场的朝鲜劳工,日本人信不过他们,根本没有给他们配发武器。少数警备部队看到美军大兵压境,不敢抵抗就逃入了丛林。因此,美军一枪未发就成功登陆,到日落时分,已有1万多人登上瓜岛。 但美军没有准确的地图,登陆后就在丛林中摸索前进,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到达机场。美军突然杀到,日军十分惊慌,连忙扔下刚做好的早餐逃进了丛林,美军轻而易举占领了机场。机场的跑道已经完工80%,美军还缴获了大批物资。 陆战第一师登上瓜岛后,范德格里夫特知道大批日军只是逃入了丛林,援兵随时可能到来。因此,他立即组织部队防御,准备实施反登陆作战。 上岛后的第一天早上,范德格里夫特突然发电报给尼米兹,要求马上送来14400个避孕套。接到电报的人,都感到不可理解。大战在即,范德格里夫特要这么多安全套干什么?只有尼米兹一点儿也没感到奇怪,微笑着说:“范德格里夫特将军是想用避孕套给他的士兵的枪管当雨衣。” 尼米兹分析得一点儿也没错,范德格里夫特要避孕套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枪管防雨。从这个小事,可以看出范德格里夫特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而尼米兹则对自己的爱将非常了解。 此后,8月7日至31日,美军不仅加固了防御工事,增派了兵力,补充了物资,而且起用了日军在瓜岛新建的机场。为了纪念中途岛海战中牺牲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洛夫顿·亨德森,美军把这个机场改名为亨德森机场。美军利用亨德森机场对日军运输兵员和物资的船只发动频繁进攻,有效地延滞了日军登陆的进程。日军的“旭字一木支队”登陆部队遭到了灭顶之灾,支队长一木清直大佐被美军击毙。 美军不是一根筋 一木清直在1936年5月,就任中国驻屯军牟田口联队第三大队少佐大队长。1937年的“七七事变”,就是由第三大队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的。在卢沟桥,一木清直亲率部队向宛平县城发起首次进攻,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首恶之一。“七七事变”后,这个狂热的侵华分子多次露骨地对外宣称是他“为帝国强盛的进程打响了信号枪”。 不久,一木清直晋升为步兵中佐,调回日本任军校教官,获得了天皇授予的金鹰三级勋章。1942年4月底,第七师团以步兵第二十八联队为班底,组编成“旭字一木支队”,由一木清直担任大佐支队长,率精兵3870人,南下去参加中途岛之战。6月6日,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在运输船上的一木清直连中途岛长什么样儿都没看到,就退回关岛待命。此后,他的部队竟然一跃成为日本大本营的直辖部队。 瓜岛战役爆发后,一木支队奉命作为先头部队登陆支援瓜岛。8月16日,一木清直把部队分成两个梯队,并亲自带着第一梯队916人分乘6艘驱逐舰直扑瓜岛。 8月18日夜,一木清直所部在亨德森机场以东约30公里处顺利登上瓜岛。根据战前的情报,一木清直认为美军在岛上只有6000人,他以为美军还像在菲律宾作战中那样不堪一击,惧怕夜战和白刃战。所以,骄横的一木清直不等后续部队到达,留下100多人看守滩头阵地,便率领其余800余人,携带8挺重机枪,向机场扑去,想一鼓作气夺回失去的阵地。他万万没有想到,美军驻守瓜岛的是战斗作风顽强、战斗意志坚强的海军陆战队。而且在瓜岛的美军陆战队总数达11000人。 8月20日,一木支队的一支40人的侦察队与美军的一支巡逻队遭遇。战斗骤然打响,日军手中的38式手动步枪和歪把子轻机枪根本无法与美军装备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抗衡。日军引以为豪的白刃格斗,也不是美军近战自卫的科尔特自动手枪的对手。美军不是一根筋,才不跟你斗狠呢,能开枪干吗用刺刀? 这次战斗中,美军打死了31名日军,还缴获了一张已经标注好的地图。根据这张地图,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发现日军已经看出了美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于是立即进行调整,在日军可能进攻的地点架设了带刺的铁丝网,布置好了火力点。 全军覆没也是功 8月21日凌晨1时,500余名日军向美军阵地发起了进攻。美军等日军接近后才开始射击,美军的火力非常猛烈,日军顿时被扫射倒一片,冲锋很快被打退。5时,一木清直又组织发起了第二次冲锋,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38式步枪,不顾一切猛冲。但在美军密集的火力下,日军唯一的战果,就是一批一批地倒下去,根本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 经过半夜的激战,日军伤亡惨重,却毫无进展。天亮后,一木清直指挥残部在河对岸构筑工事,与美军对峙。 起初,美军以为这是日军的先头部队,等后续部队到了后,会发动更大规模进攻。直到侦察部队报告日军没有后续部队之后,范德格里夫特才派出一个营绕到日军背后,实施两面夹击。 日军只剩下一堆残兵败将,哪里抵挡得住美军的攻击?只好向海边溃退。一路上伤兵不断倒下,美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派出了医护人员前往救助,日军伤兵竟拉响手榴弹与医护人员同归于尽。范德格里夫特没见过这样残忍的军队,闻讯勃然大怒,下令出动轻型坦克彻底消灭日军残部。 黄昏时分,5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向日军盘踞的丛林冲去。坦克上射出的榴霰弹和机枪子弹横扫日军,履带从死尸和伤兵身上碾过,沾满血肉,活像绞肉机。 椰树林里只剩下一小撮日军,他们团团围住一木清直大佐。一木清直身负重伤,一手抓住军旗,下令把军旗烧掉,旗手开始焚烧军旗。当美军坦克发现这群残余的日军时,旗子已经着火,日军很快一个接一个地被击毙。一木清直在被打死前,拔出军刀切腹了。 这一战,美军阵亡35人,伤75人,而日军仅在战场上留下的尸体就有800多具。在美军猛烈的火力下,一木清直的登陆部队全军覆没。小日本儿终于再一次领教了现代战争的威力,知道马王爷长三只眼了。 按照日本陆军的传统,不是陆军大学毕业的军人很难晋升到大佐以上的军衔。一木清直死后,因全军覆没之“功”,被追认为陆军少将。这家伙在死后总算圆了将军梦,估计能在什么鸟神社里占个位置了。 “老鼠”运大米 日本人就是一根筋。一木清直的登陆部队全军覆没后,日军又运送了大约5000名士兵上岛。8月31日,川口清健少将登上瓜岛,指挥岛上的全部日军,但连着发动的几次进攻,都被美军打退。 9月15日,百武晴吉在拉包尔得知川口清健战败的消息,即转发到日军大本营。在紧急会议上,日本指挥官得出结论:瓜岛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战斗的结果将对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胜负产生战略影响。百武晴吉意识到,为了集中力量击败在瓜岛的盟军,他不能在同一时间支援在新几内亚的日军。于是,百武晴吉在请示大本营后,命令在新几内亚的部队,包括已推进至距离莫尔兹比港仅30英里的日军后撤。 9月18日,一支盟国海军护航舰队运送第三临时陆战旅4157人、137辆军车以及各种军需物资到瓜岛。不幸的是,掩护这支舰队的美军“胡蜂”号航空母舰被日军潜艇击沉。这样一来,美军在南太平洋地区暂时只剩下“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接下来的几天,因为天气恶劣,日军没有发动空袭,瓜岛的空战停止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双方均在努力加强各自的空中力量。日军增派了85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增援在拉包尔的空军部队,美军也调派了23架战斗机和攻击机至亨德森机场。 9月20日,日本在拉包尔共有117架飞机,而盟军在亨德森机场也有71架飞机。9月27日,日军再次空袭瓜岛,遭到亨德森机场上美军航空队的阻击。 这时候,瓜岛上的日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美军的反击,而是饥饿的威胁。为了解决补给问题,日军想出了很有特色的“老鼠特快”和“项链运输”。 “老鼠特快”这个称号,来自山本五十六的无奈。由于日本海军在瓜岛以北海战中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不愿再派出大型军舰进入瓜岛海域,只使用驱逐舰在夜间偷运兵员和物资。日本人戏称这种像老鼠一样只能在夜间出没的运输方式为“老鼠特快”。日军驱逐舰一夜之间经常能跑一个来回,因此,也被美军戏称为“东京快车”。 然而,“老鼠特快”不能在运送军队的同时运输大量物资,比如重型火炮、车辆和许多食品、弹药,都不能随军一起运上瓜岛。岛上物资实际供应量,不到标准定量的三分之一。由于长期补给不足,岛上官兵体力消耗殆尽,食品极度匮乏,热带疾病流行,加上缺乏药品,伤病员大量死亡,加剧了日军的非战斗减员。 为解决补给问题,11月下旬,日军又发明了“项链运输”。日军把药品、粮食装入汽油桶,但不装满,然后将汽油桶密封,使汽油桶刚好能浮在海面上。汽油桶用绳索连接,固定在舰艇的甲板上。当驱逐舰驶近瓜岛指定海域时,就将绳子割断,铁桶纷纷投入水中,利用潮汐漂向瓜岛海岸。岛上的日军用小艇收集汽油桶。由于这些汽油桶呈项链状挂在舰舷上,才被戏称为“项链运输”。 但是,这样运送的物资数量毕竟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岛上几万日军的正常需求。岛上日军的被动局面丝毫没有改变,瓜岛成了日军的“饥饿岛”。 小日本的送死战术 日军绞尽脑汁发明的“老鼠特快”和“项链运输”,仍远远不能满足岛上的物资需求,瓜岛日军的数量却猛增了。 瓜岛作战不利,日军大本营不得不下令将驻东印度群岛的陆军第三十八师团,以及从中国战场、南方军和日本国内抽调的兵力配属第十七军。10月初,百武晴吉司令率第二师团一部登上瓜岛。 从10月13日起,日军海军对瓜岛机场连续实施了三次大规模轰炸,美军有34架“无畏”式轰炸机、16架“野猫”式战斗机和全部“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被炸毁。15日,日陆军第二师团主力和第三十八师团一部登上瓜岛。此时,瓜岛的日军兵力已经增至22000余人。 由于美军沿海防御阵地已经巩固,百武晴吉决定从南面进攻亨德森机场。10月23日,第二师团丸山政男中将指挥的3个大队穿过丛林攻击美军在南部靠近伦加河东岸的防线。为了转移美军视线,百武晴吉的重炮兵加上5个大队的步兵攻击美国沿西海岸走廊的防线。百武晴吉估计美军在岛上的兵力有1万,其实,美军在岛上的兵力已达到23000人。 10月24日下午,就在日军要发动猛攻的前一刻,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瓢泼,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被迫中断,秩序混乱不堪。晚7时,大雨虽然停了,毛毛细雨却依旧漫天飘洒。当丸山政男的部队到达美国伦加防御圈时,已经没有部队配合了,只好仓促发起进攻。美军第七陆战团的步枪、机枪、迫击炮、火炮和反坦克炮齐射,对日军进行了一场大屠杀。严阵以待的美军直到日军冲到铁丝网前,才开始射击,第一批冲锋的日军被击毙在铁丝网前,第二批日军爬过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猛冲,照样是个死。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日军留下了2500多具尸体,而美军的损失只有60人。这么打仗根本就是送死,日军最后只好又退入丛林。 10月26日,百武晴吉被迫取消了后续攻击,下令撤退。 真正的英雄巴斯隆 在10月24日的作战中,美军涌现出了一位英雄——约翰·巴斯隆。他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名中士,战前曾两次服役。这次作为重机枪手,参加瓜岛战役。美军的对手,丸山政男的第二师团,士兵主要来自仙台,那地方穷山恶水,气候寒冷,士兵们出身穷苦,战斗作风极为凶悍,是日军中最凶恶的打手。 当天晚上,巴斯隆跟15个战友负责一片阵地的防卫,拉好了铁丝网,架好机枪,子弹上膛,一直等日本人冲到跟前才开火。两挺勃朗宁机关枪形成强大的交叉火力,冲锋的日军像稻草一样,被成片成片地放倒。被打蒙的日军赶紧趁着夜色缩回了丛林,两小时后,日军又发动了一场更加凶悍的冲锋。日本鬼子踩着同伴的尸体,如潮水一般涌过来,巴斯隆不慌不忙,继续用铁丝网、战壕加机枪的战术截击敌人。但鬼子根本不怕死,48小时内用凶悍的人海战术,发动了十几次冲锋。巴斯隆那两挺机枪都打得滚烫,阵地几次被日军突破,但都被巴斯隆和战友们奋力打退。 等到日军攻势暂告一段落的时候,阵地上活着的就剩巴斯隆和两位重伤的战友,还有一挺已经损坏,弹药不足的机枪。这时候,巴斯隆明白,日本人还会发动最后一次猛烈攻击,他没有丝毫畏惧,一面尽力照顾两个受伤的战友,一面冒险溜出阵地,到处搜集弹药,应对日军的下一次冲锋。在援军到来前的整整12个小时,巴斯隆用一挺缺乏弹药的机枪和柯尔特手枪,独自面对着敌人最后一次“万岁”冲锋。 战斗最危急的时刻,日军从四面八方向孤身一人的巴斯隆涌过来。勃朗宁重机枪是水冷式机枪,很沉,架到三脚架上掉头不便,千钧一发之际,巴斯隆摘下机枪,用手端着扫向日军。枪管滚烫滚烫,巴斯隆的手被烧得能看到白骨。他用布把手包上,继续向敌人射击。等战友们赶来时,发现巴斯隆周围倒下的日军尸体有200多具,而巴斯隆的手也受了重伤。由于巴斯隆的顽强抵抗,日军第二师团上千残兵高喊“天皇万岁”后死在了战场上。 战斗结束后,巴斯隆被授予美国最高等级的国会荣誉勋章。至今,美国还有一尊他端着机枪扫射的雕像。 巴斯隆受勋后,美国政府让他做战争形象大使,推广战争债券。官方给他配了专业的宣传团队,设计演讲词,制作精美制服,还专门划拨一列火车作为他的专列。所到之处人们列队欢迎,吃山珍海味,住五星级饭店,有美女明星相陪,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但是,巴斯隆并不快乐,他怀念战友,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所以,巴斯隆坚决要求回到部队。他一开始在加利福尼亚陆战队训练营训练新兵,在那儿,巴斯隆找到了真爱,跟一个意大利移民后裔的海军陆战队女兵结了婚。他没有找什么大明星,而是和一个普通女兵永结同心。 结婚后的巴斯隆,依然想回到战场上去,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他给上级写了一封又一封的申请,强烈要求返回战场。海军陆战队终于批准他重返一线部队。巴斯隆最终在硫黄岛战役中为国捐躯,他是真正的英雄。 补给是个大问题 日军的进攻再次失败后,还是不死心,计划在11月再次尝试夺回机场。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日本陆军请求山本五十六支援即将发起的进攻。山本五十六提供11艘大型运输舰从拉包尔运送第三十八师团余下的7000名士兵以及弹药、食品和重型装备到瓜岛。他还派出配备了特殊碎片炮弹的战列舰“比睿”号和“雾岛”号,在阿部弘毅的指挥下,计划于11月12日夜间至13日炮轰亨德森机场,掩护日军运输舰队安全到达瓜岛卸载装备和援兵。 早在11月初,盟军已经获得情报,得知日军正准备再次试图夺回亨德森机场。因此,美军派出第六十七特混舰队,这是一支大型增援和运输舰队,载运海军陆战队替补人员、2个美国陆军步兵营以及弹药和食品,于11月11日驶向瓜岛。这支舰队得到了由卡拉汉和斯科特海军少将指挥的2支特混舰队和从亨德森机场起飞的飞机的掩护,途中虽然多次遭到日军飞机的袭击,但多数船只仍然安全抵达瓜岛。 与此同时,美国侦察飞机发现了日军阿部弘毅指挥的轰击舰队。11月13日凌晨,卡拉汉的舰队在瓜岛和萨沃岛之间截击阿部弘毅的轰击舰队。阿部弘毅的舰队有2艘战列舰、1艘轻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一片漆黑之下,双方舰队在极近距离开火。混战中,阿部弘毅的舰队击沉或重创了卡拉汉舰队的所有舰只,卡拉汉本人阵亡。日军有2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驱逐舰和“比睿”号战列舰受重创。 尽管击败了卡拉汉的舰队,阿部弘毅却担心自己的舰队已经暴露,于是没有执行炮轰亨德森机场的任务,便下令舰队撤退。由于日本舰队未能破坏亨德森机场,山本五十六下令田中赖三的运输舰队多等一天再驶向瓜岛,同时命令近藤信竹指挥在特鲁克的战舰,与阿部弘毅的舰队合并为一支轰击舰队,在11月15日攻击亨德森机场。 11月14日,一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在三川军一的指挥下从拉包尔起航,对亨德森机场进行炮轰,虽然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机场没有太大破坏。三川军一的舰队结束炮击后返航,田中赖三的运输舰队认为亨德森机场已遭严重毁坏,立即开始南下驶向瓜岛。 可是,日本人的算盘打错了。11月14日一整天,从亨德森机场和“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连续攻击三川和田中的舰队,击沉了1艘重巡洋舰和7艘运输舰。当天入夜后,近藤信竹的舰队又向瓜岛开进,准备炮轰亨德森机场。 用铁丝包扎伤口 为了拦截近藤信竹的舰队,美军派出“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2艘战列舰,并从“企业”号特混舰队中分出4艘驱逐舰,于11月14日午夜前,比近藤信竹的炮击舰队早一步到达瓜岛和萨沃岛之间。 近藤信竹的舰队包括“雾岛”号战列舰,还有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双方开战后,近藤信竹的舰队迅速击沉了3艘美军驱逐舰。当近藤信竹的军舰集中攻击“南达科他”号战列舰时,美军的“华盛顿”号战列舰趁机靠近“雾岛”号并开火,“雾岛”号被多发炮弹命中,遭受重创。近藤信竹只好放弃了炮轰亨德森机场的计划,下令军舰撤退。 近藤信竹的舰队撤退时,日军有4艘运输舰在瓜岛的塔萨法隆加泊岸卸货。美军飞机和大炮猛烈攻击,摧毁了这4艘运输舰及运送的大部分物资。只有2000至3000名士兵上了岸。由于此次运输失败,日军被迫取消了计划于11月对亨德森机场的进攻。 11月26日,日本陆军中将今村均被任命为在拉包尔新成立的第八方面军的司令。下辖百武晴吉的第十七军和新几内亚的第十八军。今村均上任后,试图继续进攻亨德森机场和瓜岛。然而,盟军在新几内亚进攻布纳,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对今村均来说,盟军企图攻占布纳,是对拉包尔的一个更严重的威胁。因此,今村均推迟了对瓜岛的增援,以集中兵力应付新几内亚的局势。 这样一来,瓜岛上的日军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到11月下旬,只使用潜艇补给的方式,已经难以维持在岛日军的最低需要。11月26日,第十七军给今村均发电,说岛上严重缺粮,一些前线部队已经6天没吃东西了,后方部队只获得三分之一的口粮。这迫使日军恢复使用驱逐舰运输物资的方式。 11月30日晚上,田中赖三指挥第八舰队护送运输船队前往瓜岛,但又被美军提前截获了情报,赖特少将指挥美军截击舰队在瓜岛外海守株待兔。就在日军运输船队准备卸货的时候,双方爆发海战。虽然日军鱼雷击沉了美军1艘巡洋舰,重创了3艘巡洋舰,但是田中赖三的舰队根本来不及卸货就匆忙撤走了。 这次日军大规模补给的失败,使瓜岛上的日军彻底废了。到1942年12月,岛上的日军因营养不良、疾病和美军的攻击,每天损失约50人。许多日军伤员根本得不到纱布,他们竟用铁丝包扎伤口。但是,没人可怜他们,因为这样的士兵虽然坚毅,却等同禽兽。 此后,田中赖三的舰队在12月上旬又进行了三次补给尝试,全部以失败告终。日军的运输能力已经耗尽,只能无可奈何,望洋兴叹。 末日的开始 12月12日,日本海军提出放弃瓜岛。同时,日本大本营的一些陆军参谋人员也认为夺回瓜岛已不可能。于是,日本大本营派人于12月9日到达拉包尔,咨询今村均和参谋人员的意见。代表团返回东京后,建议放弃瓜岛。大本营于12月26日同意放弃瓜岛,并由参谋人员起草撤出瓜岛的计划,在所罗门群岛中部建立一条新的防线,并优先转移兵力支援在新几内亚的军事行动。 12月31日,裕仁天皇正式批准撤退计划。日军开始秘密准备撤离瓜岛。 日军的撤退计划十分周密。首先,日本以进为退,从第三十八师团抽调了约700人,于1943年1月14日送上瓜岛。这支部队对外宣称是新一轮的先锋,其实是掩护瓜岛日军撤离的殿后部队。为分散美军注意力,日军还于1月15日组织了一次牵制行动,通过无线电佯动迷惑美军。由于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伪装逼真、行动果断,2月1日起,日军20艘驱逐舰在美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的条件下,前后3次,撤出了1.3万余人,制造了战争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对日军的撤退行动,美军竟一无所知,直到两天后在瓜岛上找不到日军踪影时才恍然大悟。2月9日下午,美军完全占领了瓜岛,成为瓜岛6个月激烈争夺战的最后胜利者。 瓜岛争夺战中,日军不断向瓜岛增援,削弱了其他战场的兵力。澳大利亚军和美军趁机在新几内亚岛发动反攻,最终在1943年初,攻占了日军在布纳和哥纳的主要基地,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1943年8月,盟军确立了两个战略:孤立拉包尔和切断日军海上交通线。美军随后分成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尼米兹将军指挥的中太平洋战区,这两个方向的部队一齐向日本本土推进。随着战争发展,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其余防线最终被摧毁或被盟军绕过后自行瓦解。拉包尔就被美军孤立隔绝,从而失去了作用。 瓜岛争夺战中,美、日双方交战30多次,日军损失驱逐舰超过24艘,损失飞机600多架。岛上的36000名日军,阵亡及失踪14000人,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参战的6万美军官兵有1600人阵亡,4200人受伤。 瓜岛争夺战,是日军在太平洋上末日的开始,日军不仅没有实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企图,反而遭到进一步削弱,从此处于战略守势,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美军也在瓜岛之战后,开始了在太平洋上的战略反攻。02.送老冤家归西 谎报战功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