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箭术是很高明的,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小白胸前,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管仲大笑,急速驱车而去,身后,三十乘鲁国战车跟随而去。“叫你争,去死吧。”管仲得意地自言自语,现在公子纠可以稳稳当当地向临淄进发,稳稳当当地当上齐国国君了。 可是,这一次,管仲没有算到。这辈子,管仲或许只有这一次输给了鲍叔牙。第82节:第二十六章 鲍叔牙的妙计(1) 第二十六章 鲍叔牙的妙计 眼看着小白被管仲射中,鲍叔牙目瞪口呆,想不到自己这一次还是输给了管仲。他欲哭无泪,只能恨恨地看着管仲的人 马越跑越远,直到消失。“走远了吗?”是小白的声音。 “什么?”鲍叔牙吃了一惊,小白没有死。 “走远了吗?”小白的声音清晰而镇定,不像是受了伤。 “远了。”小白坐了起来,手上拿着那支箭。 “好悬,幸亏带钩挡住了。”小白说。原来,那支箭被小白衣服上的带钩挡住,并没有射伤小白,小白当时急中生智,假装被射中,倒在车上,同时也避免再次被射。 “那一口鲜血怎么回事?”鲍叔牙问。 “我把舌头咬破了。”鲍叔牙吃了一惊,想不到小白这么机警,这么果断,一瞬间的事情,被他想得那么明白。现在,他更有信心了。 “狗日的管跑跑,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小白咬着牙骂道。 ——鲍叔牙的计策 鲍叔牙和小白赶到临淄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一百乘战车就在城外安营扎寨,鲍叔牙和小白洗了一把脸,急忙赶 进城里。干什么?串联。在齐国,小孩子都知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说法,一个中心就是国君,两个基本点呢?一个是国家,一个是高 家,并称国、高二氏。国高两家都是公族,也就是说都是姜太公的后人,两家的祖先都被周王直接任命为齐国的上卿,世袭名誉上卿,那地位非同小可。国高两家势力之大、地位之尊崇在齐国仅次于国君,历届国君上任,都要争得两家的支持。无知之所以干不长,就是因为这两家不肯出来表态支持,其他的大夫才敢下手干掉他。鲍叔牙当然知道国高两家的作用,因此一直设法与他们保持联络,在莒国期间,时不时派人送些土特产过来联络感情。在这一点上,鲍叔牙比管仲做得好。管仲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只是他觉得公子纠排位在前,又有鲁国作为后台,性 格高傲的管仲就懒得来巴结国高两家了。尽管一向的公关做得不错,但鲍叔牙知道,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仅仅靠那一点人情关系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有足 够的理由来说服他们,要有超人的计谋来把握他们。从前什么事情都依靠管仲出主意的鲍叔牙,这个时候要靠自己想办法了。 好在,鲍叔牙有主意,而这个主意是管仲从前曾经用过的。“管仲啊,你这个朋友没有白交啊,我要先感谢你。”在行动之前,鲍叔牙由衷地在心中感谢管仲,因为他知道,这个 从管仲那里学来的办法一定会成功。按着规矩,国家在高家的前面,排序不能错了,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鲍叔牙和小白来到了国家,拜会国懿仲。 “国老,小白来拜会您了。”公子小白很谦恭,开口叫国老。“哎呦,快坐快坐。公子什么时候回来的?”国懿仲很客气。 “刚到,听说出事了,回来看看。这不,先来拜会国老。”小白说,绝口不提争夺宝座的事情。“好,好。”国懿仲也不提,其实傻瓜都知道小白这时候来干什么。为什么不提?因为他还没有决定支持谁,基本上, 他更倾向于公子纠。“莒国是小国,没什么好孝敬的,我带了些那里的特产牛蒡过来,国老笑纳。”小白提上来一个口袋,一口袋的牛蒡。牛蒡是干什么用的?那是一种莒国特产的植物,壮阳效果极好,堪称春秋时期的伟哥。“哎哟,这么大老远,多谢了。”国懿仲很高兴,真的很高兴,从前小白就托人带过牛蒡过来,效果还真不错。国懿仲收了牛蒡,但是还是不提国君继位的事情。又聊了几句,小白和鲍叔牙起身告辞。 “慢走慢走,有时间再来啊。”国懿仲一直送到大门口。“多谢国老,一言为定啊。”小白大声说。 鲍叔牙和小白失败了?没有,很成功。第83节:第二十六章 鲍叔牙的妙计(2) 在这个政治敏感时期,每个政治人物的眼睛都是擦得雪亮的。小白回来的消息早已经被高家知道,所以在小白去了国家之后,高家的眼线就布在国家的大门外了。看见小白出来,高 家的眼线急忙回来复命。所以,当鲍叔牙和小白来到高家的时候,高傒已经知道小白与国家相谈甚欢,并且在离开国家的时候还说了“一言为定 ”之类的话。什么一言为定?在这里需要插一段,高傒是高姓和卢姓的祖先,不仅是中国的,也是韩国的,韩国高姓和卢姓全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有人立即会问:那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卢武铉呢?那当然是。八年前卢泰愚来山东寻根问祖,专门去了临淄敬仲镇拜谒 了祖先高傒。“高老,小白特来拜会。”小白见面,还是很谦虚。 “哎呦,这么快就回来了?”高傒假装才知道小白回来。“不快不行啊,为了国家,为了祖宗的荣誉,我昼夜兼程回来,害怕晚了呢。”小白说。这一套说法是鲍叔牙早就教他 的。 “为了国家?为了祖宗的荣誉?”高傒有点没听明白。“是啊,无知真是无知,杀了他大快人心。但是,国不可一日无主,我就赶回来了。这不,不瞒高老说,我刚去了国家,国老支持我继任国君,又让我来拜会高老,希望高老支持。”这个时候,遮遮掩掩反而不好,小白直截了当说出来。“这。”高傒有点犹豫,他的心里,也是更倾向公子纠。不过,他丝毫没有怀疑小白的话,所谓的“一言为定”,一定 是说的国懿仲支持公子小白继位。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让高傒接着说话,如果他把支持公子纠的话说出来,你要再驳斥他,让他收回去就困难了。 所以,鲍叔牙插话了。“高老,按说呢,这国君的位置应该是公子纠的。可是,如果从国家利益和祖宗的荣誉来说,还是公子小白合适。”鲍 叔牙说。 “噢?为什么?”“第一,公子小白比公子纠贤能,当年几个公子受业,每次考试,公子小白都是第一名。第二,公子纠逃亡鲁国,据说鲁庄公将会亲自送他回来。鲁国是大国,如果齐国国君由他们扶立,他们一定狮子大开口,非把齐国吃穷吃垮不可,想想当年宋庄公和郑国公子突的故事吧;第三,公子纠在鲁国,据说跟文姜有一腿,你说,襄公跟文姜的乱伦已经够让祖宗蒙羞了,再来个姐弟恋,祖宗非给气活过来不可。”鲍叔牙的嘴皮子真够厉害,有的没有的都说一通,尤其是最后这 一条,那是临时灵机一动编出来的。自古以来,作风问题就是整人的利器。 “真的?公子纠跟文姜也有一腿?”高傒惊问,他也是公族啊,也是姜太公的后代啊,祖宗的脸也要护着啊。“高老,说实话,我也没看见,也是听说。我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是两成总是有的。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万一呢?”鲍叔牙故意不说肯定的话,这个时候,假装诚实才是最狡猾的。高傒不说话了,他知道鲍叔牙是个老实人,从来不说假话,就像现在,他明明可以信誓旦旦,可是他实在,他说真话,他只说两成把握。老实人说两成把握,那就至少有四成把握了。看来,公子纠确实不能立,况且,谁让他自己回来得晚 呢,这难道不是天意?想到这里,高傒一拍大腿:“公子,既然国老支持你,我高傒还有什么话说?” 高傒被搞定了。 现在,小白又来到了国家。 “国老,不瞒您说,我这次回来是要争夺国君的宝座。”现在,小白有底气了。“据说,高傒支持你?”国懿仲问道。明知故问,他的眼线也回来报告了,说是高傒送别小白的时候,满口“主公”。“不错,高老支持我,不过说还要请国老支持,请国老领头。”小白说,把面子给国懿仲,免得国懿仲觉得自己是高傒 的跟屁虫。“你说说,为什么立你不立公子纠。”国懿仲不是吃素的,他要理由。 于是,鲍叔牙又把刚才的那段话说了一遍,说得国懿仲连连点头。“好,我们国家和高家都支持你。你等着,我召集卿大夫前来开会。” 国懿仲也被搞定了。 卿大夫会议在国懿仲家中连夜召开,讨论新一任国君问题。国懿仲和高傒同时推荐公子小白,别人一看,你们早商量好了,我们就按手印吧。于是,一致通过决议,推举公子小白 为齐君。之后,公子小白从后面款款而入,举行了简短的出场仪式。 随后,国懿仲宣布公子小白就任新一任国家元首。从那个晚上开始,齐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那个晚上开始,春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公子小白是谁?齐桓公。 那一年是前685年。第84节:第二十六章 鲍叔牙的妙计(3) ——第一次山东德比 在鲁庄公护送公子纠,迈着正步挺进临淄的路上,齐国使者仲孙湫来了,他带来一个坏消息:你们请回吧,齐国已经有 国君了。谁?公子小白。“小白不是被你射死了吗?”鲁庄公第一时间把管仲叫了过来。 “这,这。”管仲傻眼了,这辈子傻眼的时候还真不多。用句俗话:整天打雁的,被雁啄了眼。按理说,人家都有国君了,你这帮闲忙的就该识趣一点回去了,可是鲁庄公觉得很没有面子。浩浩荡荡出来,灰溜溜回 去,他不甘心。“回去告诉小白,自动下课。论资排辈也是他哥哥公子纠,轮不到他。他要是不下课,鲁国大军决不客气。”鲁庄公口 气挺硬。 管仲心想,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主公,小白刚刚继位,人心不稳,依着我,迅速进军,偷袭临淄,一定可以成功。”管仲的法子是正确的,鲁军深入 敌国,速战速决才是正理。“什么?我鲁国大军堂堂正正,是正义之师,偷袭什么?你偷袭小白,成功了吗?”鲁庄公没什么好脸给管仲,哪壶不 开提哪壶。管仲十分郁闷,灰溜溜退下。齐桓公是不会下课的,谁愿意下课? “鲍老师,鲁国人不回去,怎么办?”齐桓公刚当上最高领导人,没经验,遇上这样的事情有些慌张。“不回去?打回去。”鲍叔牙很果断,他一向很果断。 齐国起兵了,五百乘战车,比鲁国多两百乘。这是鲍叔牙第一次指挥大军,当下也不客气,分派诸将。右路王子成父、宁越领战车一百乘,左路东郭牙、仲孙湫领战车一百乘,自己和齐桓公亲自指挥中路战车三百乘,令雍廪为先锋,大军出城,前往乾时(地名)等待鲁军到达。齐军到达乾时,鲁军还在路上,鲍叔牙灵机一动,令左右两路继续前进十里埋伏,等待两边夹击鲁军。 第二天,鲁军来到,齐鲁两军摆好战阵,照例,要先说几句,然后动手。“小白,你是老三,人家公子纠是老二,你凭什么登基?赶快下课。”鲁庄公还是那一套,他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所以说出话来理直气壮,看齐桓公怎么说。谁知齐桓公根本就不跟他说,鲍叔牙开口了:“鲁侯,我们齐国的家务事跟你们没什么关系,再说了,舅舅们的事情, 你就别掺和了,有这时间回去管好自己的地盘吧。”鲁庄公大怒,令旗一挥,冲锋。 两国军队就这么干上了,从单兵作战能力上说,两国军队基本不相上下。但是,鲁军远来,本身就疲劳,再加上客场作战,地形不熟,心里发慌,因此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怎么办?鲁庄公这个时候发现事情有些不妙了,鸣金收兵算了,体面一点撤退也行啊。正在犹豫,突然就听见左右两路杀声大起,齐国的两路伏兵杀到。这一下,鲁国军队算是彻底崩溃了。 跑吧,还等什么?第一个跑的是谁?不用猜,是管跑跑,在逃跑这方面,他是专家。他早就看出来鲁军要败,而且早就看出来中了埋伏,为什么?因为没看见王子成父、东郭牙的大旗,齐国打仗,不可能没有这两个人。所以,管跑跑一直和公子纠坠在最后面,竖起耳朵来听左右两面的声音,比所有人都早听见齐国伏兵的声音。“快跑。”管跑跑喊了一声,他现在是戎右(也就是“车右”),在车上执戟保护公子纠的战士,而召忽是御者,也就 是司机。听到管跑跑的命令,召忽立即掉转车头就跑,他知道,在逃跑的方面,听管跑跑的没错。 在齐国伏兵合围之前,管跑跑和公子纠已经逃出了包围圈。 管仲和公子纠跑了,鲁庄公可是没有那么轻松。 “活捉鲁侯,赏银万两。”鲍叔牙令人高喊,齐军于是纷纷响应,整个战场响起“活捉鲁侯”的喊声。鲁庄公在战场上也算是个好手,如果不当国君,也能当个大将,当下也不惊慌,率领鲁军突围。可是,鲁庄公的大旗到 哪里,齐军便涌向哪里,鲁庄公冲杀半天,竟然冲不出去。“主公,你换一乘车,我保你出去。”危急时刻,大将曹沫出个主意。到了这个时候,鲁庄公也只好这样,当下下了自己的车,换上了大将梁子的车,而梁子上了庄公的车,冲杀而去,齐军果然跟了过去。另一边,曹沫和大将秦子保护鲁庄公,总算杀了出去,代价是秦子阵亡,曹沫受伤。而冒充鲁庄公的梁 子最终没能跑掉,被齐军乱刀砍死。庄公虽然逃回,但是齐军穷追不舍,越过汶水,顺势将鲁国的汶阳夺走。 第一次山东德比,鲁国大败亏输,三百乘战车只剩下不足百乘逃回鲁国,大将梁子和秦子阵亡。 ——杀一个留一个 登基就取得山东德比的大胜,齐桓公十分高兴,这简直就是鲁庄公送的一份大礼。 “鲍老师,我们是不是该论功行赏了。”齐桓公问。“别急啊,论功行赏有的是时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公子纠。只要公子纠一天不死,再加上管仲和召忽的辅佐和鲁国的支持,主公就不会有一天安生日子过。如果不趁着现在大胜鲁国搞定这件事情,再找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主公也知道,这一次我与管仲的较量,获胜纯属侥幸,但是下一次就未必,他比我强太多了。”鲍叔牙说了一通话,心说小 白同学还是太嫩。 “那,你说怎么办?”“我看,主公在临淄坐镇,我亲率战车三百乘逼近鲁国,鲁军新败,一定害怕。这个时候,我们派使臣去鲁国,要求他们杀死公子纠,否则玉石俱焚。鲁庄公必然不敢违抗,杀死公子纠,那时我们就可以永绝后患。”鲍叔牙的主意不错。 “好,听老师的。”齐桓公从善如流。第二天,鲍叔牙亲点三百乘战车,浩浩荡荡向鲁国进发,一面派出公孙隰朋前往鲁国传递国书。隰朋是齐国最好的外交 官,能言善辩,还精通五国外语。“隰朋,这一次我们是要一死一活,公子纠要死的,如果活着送回来就麻烦了,那主公就要背上杀哥哥的罪名了;管仲要活的,他跟我的交情你是知道的,他的才能对于齐国来说太重要了。”隰朋临行,鲍叔牙嘱咐。“公子纠好说,鲁国如果给我们活的,我们在路上可以找人冒充强盗下手;可是,如果鲁国一定要杀管仲,怎么办?” “自己想办法,如果管仲死着回来,你也不用活着回来了。”隰朋出发了,一路上,他都在想主意。 为什么鲍叔牙没有把这个计划告诉齐桓公?他是有考虑的。第一,他担心知道的人太多会走漏风声;第二,齐桓公恨透了管仲,要说服他不那么容易,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了他,可最后却没能把管仲的活人给弄回来,那岂不是大大 损害他自己的光辉形象?第85节: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 太阳升(1) 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 太阳升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 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齐桓公。 请允许我们在两千多年以后把这首歌曲献给齐桓公,因为齐桓公的事迹符合其中的每一个主要元素。东方红,当时齐国是中国最东方的国家;改革开放富起来,没错,齐国的改革开放大刀阔斧,老百姓很快富了起来,国家很快富了起来。所以,齐国走进了新时代,整个中国都走进了新时代,他们开创了未来。 ——公子纠死了 隰朋来到了曲阜,通报说是齐国特使拜见鲁庄公。果然鲁国很害怕,鲁庄公立即召见了他,说话也很客气。隰朋也很恭敬,打仗是打仗,自己的位置还是要放正的,他恭恭敬敬把鲍叔牙写的公函呈给了鲁庄公,公函上这样写道:外臣鲍叔牙百拜鲁贤侯,当今天下,最贤的也就是您了,其次才是我家主公。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国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导人,而公子纠不识时务不是俊杰,篡党夺权的阴谋已经被击败。如今我国国君仁慈,不忍心亲自下手干掉自己的哥哥,因此请求贵国代为主刀。而召忽和管仲两个逆贼罪大恶极,我家国君要亲自宰了他们,祭祀祖先 。 要杀自己的哥哥,还说自己仁慈,这都什么逻辑啊?鲁庄公看了,有些为难。他让人先把隰朋带去一个凉快地方稍息,又火速派人去请施伯。“老施,上次没听你的话,我错了。如今麻烦来了,你看看,怎么办?”鲁庄公把鲍叔牙的信给施伯看了。施伯看了信,思忖片刻,这才说话:“主公,乾时大败,我们元气大伤,如今鲍叔牙陈兵边境,就是要压我们就范。依我看,公子小白确实比公子纠要贤能,我们犯不着为了一个齐国的落魄公子而让国家陷入危险,杀。”这一次,鲁庄公毫不犹豫地听了施伯的话,立即派兵捉拿公子纠等三人,公子纠当场砍头,召忽和管仲都被捉拿,准备 装上囚车,送往齐国。 可是,意外发生了。“主公死了,我怎么可以偷生?”召忽一头撞死。 鲁庄公一看,这多死了一个,怎么办? “隰朋,不好意思,召忽自杀了。”鲁庄公对隰朋说。“嗨,便宜他了,不过这不怪您。他要自杀,谁能看得住?”隰朋倒很通情达理,因为他根本就不用管召忽的死活。 这个时候,有人看出问题来了。第86节: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 太阳升(2) 施伯对隰朋的反应有意外,他敏锐地发觉齐国人根本不在乎召忽,那么,齐国人究竟在乎谁?施伯悄悄地去看了管仲,他发现管仲看上去很轻松,完全不像那种就要被杀了去祭奠别人的人。这个时候,施伯笑了, 齐国人的阴谋骗不了他。“主公,我看管仲的样子,十分从容,好像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会死。实话实说,这个人的才能远在我之上,恐怕整个大周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果他不死,被齐国用了,那齐国必然称霸天下,对我们是大大的不利。依我看,我们去为他向齐侯求情,他如果活下来,必然感激我们,为我所用,那时候称霸天下的就是我们了,这是上策。”施伯对管仲早已敬 佩,真是英雄识英雄。“这,小白最恨的就是管仲了,如果我们把管仲留下来,齐国一定还要打我们。”鲁庄公犹豫,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并不认为管仲有施伯所说的那么强,他始终记着管仲谎报射死了小白的事情,还记着乾时大战管仲第一个逃跑。“如果主公觉得留下他不妥,索性杀了他,不留给齐国人,这是中策。”施伯看出来了,鲁庄公对管仲没什么好印象。 “好,杀。”鲁庄公选择了中策。 ——管跑跑逃生有术 隰朋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在得知施伯去见鲁庄公之后,他就很紧张。果然,他发觉鲁庄公要杀管仲,于是急忙求见 鲁庄公。“管仲这个逆贼曾经箭射我国国君,险些致命。我国国君在我来鲁国之前一再叮嘱,一定要把管仲带回去,由他亲自杀掉,否则,他宁可不要公子纠的脑袋。”隰朋的话软中带硬,连公子纠的脑袋都不要了,潜台词就是要开战。鲁庄公想了想,他原本就怀疑管仲是虚有其名,既然如此,不如不杀他。于是,鲁庄公下令不要杀管仲,立即装上囚车,送往齐国。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他不想齐国大军总是在边境上呆着,那 感觉很不爽。隰朋决定自己留下来,干什么?陪鲁庄公聊天,为什么?防止施伯来劝鲁庄公追杀管仲。他牢记着鲍叔牙的话,如果管 仲有什么不测,他也没有机会回齐国了。事实证明,隰朋的决定是正确的。 终于上路了,尽管坐在囚车里不是很舒服,管仲的心情还是好了许多。出发之前从看管他的士兵的议论中,他就已经察觉到,自己其实是很危险的。他知道施伯是个很智慧的人,一定会想办法阻止自己活着回到齐国,只要没有踏上齐国的 领土,危险随时存在。押送囚车的士兵们似乎没有什么积极性,别人急他们不急,管仲知道必须要让他们加快速度。 对于逃命专家管跑跑来说,只要是逃命,总会有办法。“弟兄们,你们知道那个齐国姑娘的故事吗?”管仲开始说话,说到姑娘,男人们都会感兴趣。 段子开始了,管仲会很多段子,包括黄段子。于是,路上开始出现笑声,大家赶路觉得不那么闷了,轻松起来,速度也就上来了。可是,黄段子虽然好,终究有讲完的时候,再说,管仲的嘴皮子开始发涩,都是自己在说,嗓子也受不了。怎么办?逃 命专家还有办法。管仲的办法是:让大家的嘴皮子都动起来,让他们说。 用现在的话说,管仲是一个词作家,也是一个曲作家,如果放在现在,他在歌曲创作方面的地位大概是李宗盛级别的。管仲现场编了一首歌,歌名《黄鹄》,歌词是这样的: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 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 兮,徒旁观而踯躅!歌词比较古老,各位同学就不用背了,具体解释也免了,歌词大意是管仲把自己比作被关在牢笼里的黄鹄,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发挥,不知破笼而出的时候是一飞冲天还是斗志全失。这首歌曲,当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或者受到挫折 的时候可以演唱,但是不适用于炒股没炒好的情况。歌曲本身曲调慷慨悲凉,间或高亢,间或低沉,很容易上口。 没用多久,士兵们都学会了,唱起来感觉很动听,于是一路上唱,赶车赶得更带劲了。 一天的路,半天走完。天黑时候,管仲已经进了齐国地界,他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三乘鲁军战车在鲁国边界停了下来,他们是奉命前来追杀管仲的,可惜他们慢了一步。隰朋与鲁庄公的聊天成功地拖延了施伯劝说鲁庄公追杀管仲的时间,鲁庄公虽然最终接受了施伯的强烈建议,但是,一切都晚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时候,鲁庄公是没有能力阻止的。第87节: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 太阳升(3) ——朋友 鲍叔牙早已经在青州等待,等得他有些心焦。终于,鲁国的囚车来了,两颗脑袋和一个活人。鲍叔牙根本不关心两颗脑 袋是真是假,他只关心那一个活人是不是管仲。“谢天谢地谢人啊。”看见管仲的时候,鲍叔牙感叹。 囚车以最快的速度被打开,锁镣以最快的速度被打开。 “老仲,受苦了。”鲍叔牙亲自把管仲扶了出来。“叔牙,惭愧啊。”管仲说。说起来,还真是有些惭愧。 “惭愧什么?一切不都在你当初的计划之中吗?我们俩分头把守,谁赢不是都一样?”鲍叔牙说,以为管仲是因为输给了自己而惭愧。 “不是因为这个,当初我们俩分头把守,早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我之所以惭愧,是因为召忽尽忠而死,而我苟且偷生,只怕召忽地下有知,会笑话我。”管仲不是为结果惭愧,是为过程惭愧。“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老仲,你的才华,那是要为国家出力的,当然不能为一个人去死了。” 鲍叔牙继续开导。其实,这些道理管仲岂能不懂?他比鲍叔牙更懂得多,否则怎么总是当逃兵?问题是,道理虽然懂,到自己头上,还是需要别人说出来,这样就好像别人能理解自己了,有面子了,有台阶下了。 第二天,鲍叔牙下令大军撤离鲁国边境,回到临淄,先让管仲住在自己的郊外别墅,自己去见齐桓公。 “主公,坏消息和好消息,先听哪个?”鲍叔牙玩点悬念。“坏的。”齐桓公挺紧张。 “坏的是你哥哥被人杀了。”鲍叔牙说。 “噢,这个消息是挺坏。”齐桓公松了一口气,这是什么坏消息?“那好消息呢?”“我把管仲给你带回来了。” “太好了,真是好消息,我要亲手宰了他。”齐桓公恨恨地说,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可是,你不能杀他。”“为什么?我知道你们的交情很好,就为这个?” “不是,是因为你能有今天,要感谢他。” “为什么?”“我来告诉你,让我来辅佐你,是他的主意;让我们逃到国外避难,是他的主意;知道无知被杀后我们尽快赶回临淄,那是我跟他做生意时学的;说服国高两家的手法,那也是做生意的时候他教给我的。这么说吧,没有管仲,我们就没有 今天。” “那,他射我一箭,就这么算了?”“主公,这么说吧,管仲的才能,那是我远远不能相比的。如果主公就想把齐国治理好,大家安居乐业,咱不惹别人别人也不来惹咱,那现在这帮人马就行;可是,如果主公想要称霸天下,那非管仲不可。” “是不是啊?”齐桓公有些不大相信,管仲能比自己的师傅还强?“好吧,先赦他不死。”鲍叔牙很高兴,能够免掉管仲的死罪,他就已经很高兴了。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太急了不行。 三天之后,齐桓公发布命令,论功行赏,有的发财,有的升官。 国、高两家功劳巨大,各自分得好田好地若干,其余功臣,也都有封赏。“老师,上卿一职就是您的了。”齐桓公要让鲍叔牙当总理。 “不要,说实话,给我口饭吃我就很感激了。至于说到当上卿,不是我不想当,是我才能不够,我的才能,也就是奉公守法,做个良民。” “老师,您太谦虚。” “不是我谦虚,是确实不行。夫治国安家者,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古。此帝臣王佐之任,臣何以堪之。”鲍叔牙说了一通,什么意思?就是当总理的这个人要能够让上级高兴,让下级快乐,让邻居敬畏,让外国鬼子害怕。这么说吧,就像炒股票,没有这个人你顶多是个大户, 有了这个人你就能坐庄了。“那你说,谁行?”齐桓公来了兴趣,远大志向是每个人都有的。 “管仲。” “好,既然老师三番五次说他行,叫他来,我跟他谈谈,看看他究竟怎么样。”“不行,俗话说: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你要请他,他就是上卿,你不能像呼唤个丫环一样呼唤自己的上卿。你现在给他什么礼节,也就看出今后给他多大的信任和权力。你要从内心里把他当做父兄,当做老师,恭恭敬敬请他。这样吧,主公从今天开始斋戒,三天之后是个好日子,主公亲自去郊外迎接他。”鲍叔牙给齐桓公设计了这样一个规格, 比给一般诸侯国国君的规格还要高。“好,师傅,我就听你的。”齐桓公咬咬牙,认了。师傅这样不遗余力地推荐,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那时候齐桓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 齐桓公亲自到了郊外,亲自下车请管仲上车。之后,两个人同车进城,一路说笑。齐国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跟齐桓公在一个车上的人是谁,一打听,原来是管跑跑。大家都很惊讶:管跑跑不是国君的仇人吗? 于是,整个齐国的老百姓都在感慨齐桓公的肚量。来到朝中,齐桓公请管仲落座,之后开始了亲切的会谈。 “管老师,我有事请教。当年我爹在的时候,四邻敬畏,当时人称小霸。后来襄公继位,政令无常,荒淫无度,国势衰微。如今我刚刚登基,人心未定,四邻不服,我要富民强国,该如何做起,请老师指点迷津。”齐桓公开篇就问。“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仲开始了他的宏论,而这仅仅是开场白,这段开场白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凡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掌握好四时农事,确保粮库充盈。国家富裕,就会引来更多的百姓。合理地开发土地,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大家都达到温饱了,也就懂得遵守礼节了。丰衣足食,也就会明白荣辱了。君主的行为合乎法度,亲朋就可以相安无事。国家的四维(礼义廉耻)发扬,君主的命令就可以很好地施行。 仓廪实则知礼节,这个伟大论断就来自管仲。齐桓公一听,正点啊。鲍老师也会讲治国的思想,可是没人家这么系统这么简明啊,有一搭没一搭的,哪有管老师这么 明白?我爱听。“管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具体点好吗?”齐桓公有兴趣。 于是,管仲甩开了腮帮子,开始兜售他的思想,什么思想?管子思想。伟大的管仲有一整套的治国思维和办法,而这些思维和办法绝对伟大到可以称为思想。 三天三夜,连续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齐桓公都在倾听管子阐述他的管子思想,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几乎要说:“管老师,听君一席话,从此不读书。” 对话是用文言文进行的,可能还有山东土话。如果我们忠实地记录这些对话,难免晦涩枯燥。所以,我们以总结的方式来介绍这次对话的内容,而对话的内容归结为管子思想。第88节: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1)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 毫无疑问,管仲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甚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而不是之一。他彻底改变了齐国,也彻底改变了春秋的历史。整个春秋战国,管仲之后的政治家们无一不受到管仲的影响。毫不偏颇地说,管仲是在发扬光大周公的思想,建设性地将周公的思想运用于诸侯国的管理中。而他对于人民、对于法治的重视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他的管理模式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所谓的“工艺”;不仅在政治上创新,在农业、商业、军事、甚至山林防火、历法等等方面都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规范。如果有时间,可以找来《管子》一书详细研究他的思想,那时候就会发现,管子的思想即便拿到今天来依然不过时,他 的许多理论在今天依然先进。孔子对管仲也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曾经这样说:“管仲辅佐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 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百姓了。”孔子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指不用武力来会合诸侯),管仲之力也。如其仁(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如其 仁!” 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乐,就是管仲和乐毅。如果说周公是圣人中的圣人,管仲绝对可以说是总理中的总理。 伟大的管子,尽管他也是管跑跑。 ——管子思想放光芒 对于管子思想,大家可能会感觉到惊讶,可能会说:啊,怎么我们最先进的思想竟然是管子思想,将近三千年前的管子 就比我们还要高明吗? 信不信不由你,有历史为证。如果周公主义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指引了中华文明的方向,那么,管子思想就开拓了中华文明的道路。在管仲时代,中国文化还没有大的分歧和分杈,儒、法、道还没分家,因此我们可以说管仲思想是个综合思想。在管仲的思想中,既有仁义文化,也有法治文化。也就是说,管仲既重视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重视刑法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还是一个开明、民主的政治家,既尊重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也大力从平民百姓中选拔人才。管子思想被收录在《管子》一书,《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历史甚至医药无所不包。当然,《管子》一书并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齐国学者在历时几百年间的时间里不断补充整理而成的。后来所谓的诸子 百家,不过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在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树之根,生长延伸出了后来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门各派的学说。在我们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后,就会知道后世的许多思想不过是管子思想的白话版,就会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 伟大的管子,伟大的管子思想。《管子》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美和语音美都不错,但中国历代的教育课本就是不选管子,为什么?下面开始,我们来介绍管子思想,请同学们安静听讲,并在课后结合实际发表感想。第89节: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2) ——四项基本原则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这里的“四维”就是礼、义、廉、耻,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管子认为有了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了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了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了耻,就不会趋从坏人。有了“四维”,国家就有了秩序,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这就是管子的四项基本原则,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基础,是必备的条件。 看看我们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还在坚持这个四项基本原则?礼、义、廉、耻,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以民为天 |福 哇w ww.fv a l.c n小 说| 齐桓公问管仲:“先生,做国君要尊重什么?” “天。”管仲说。 齐桓公于是抬头望天。 管仲笑了。“天,不是指上面的天,而是百姓。国君要以民为天,百姓爱戴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帮助国君,国家就强大;百姓对国君不满,国家就危险;百姓厌弃国君,国家就灭亡。”以民为天,管仲的话真是了不起,今天很多国家的民选领导 人也说自己以选民为天,其实就是借用了管仲的话。那么,怎样体现以民为天呢?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强调的是,政策的制定首先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要让老百姓安乐、安全、富足,政策实施之前,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有利于百姓的坚决去做,不利于百姓的坚决不做。“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先富民,后强国,这是管仲治国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点与姜太公不谋而合,国富民穷是危险的,也是无耻的。首先要藏富于民,然后才能有好的治理,国家也才能强大,才能长久发展。如果国家与民争利, 长期处于国富民穷的状态,即使强大也不过一时。为此,管仲采取了大量的具体措施来增加齐国人民的财产性收入,这在后面有叙,此处不多说。以民为天,以人为本,富民政策。从周公的民本思想到管仲的民本思想,可以说已经大大地进了一步,更加充实也更加具体了。管子对于民本思想还有很多论述,这里就不一一讲解。需要说明的是,管子的敬民为天与后世的爱民如子是两个概念,与管子相比,后世是在大踏步倒退。或许,这就是《管 子》进不了教科书的根本原因。 ——以德治国 先说说什么是以德治国,德,不是品德,而是德政。如果德是品德的话,那么齐桓公这样好色好酒的人就没法治理国家 了。什么是以德治国?不是他说什么,而是他做什么。德政是承接以民为天这个基本概念的,我们如今经常听说“为老百姓做多少件实事”,这属于德政的范畴,但是是很小 范围内的德政,比之管仲的德政不在一个层次上。对于德政,管仲具体划分为六个方面,称为“六兴”,我们来看看。 第一兴,厚其生。开辟田野,建造住宅,研究种植,鼓励耕作,修缮房屋,这叫做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二兴,输之以财。广开财源,整顿库存,修筑道路,便利贸易,这叫做给人们输送财物,让人们发财;第三兴,遗之以利。疏浚积水,打通河道,修理水沟,建造桥梁,这叫做给百姓提供便利;第四兴,宽其政。薄收租税,轻征捐赋,宽简刑法,赦免轻罪,宽恕小过,这叫做宽松的政治;第五兴,匡其急。敬养老人,收养孤儿,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问丧祸,这叫做救人之危急;第六兴,振其穷。给寒冷的人以衣服,给饥饿的人以食物,救助穷人,赈济灾民,资助赤贫,这叫做救人之贫困。有了德政,就要敦促人们遵守“七义”,内容在此不展开,“七义”的目的就是建造和谐社会。有了和谐社会,就要整顿“八经”,“八经”是什么?上和下都要有礼仪,贵与贱都有本分,长与幼都守秩序,贫与富 都守法律。管仲的治国方略中,可以说始终贯穿的就是德政。所以,即使他自身也过得很奢侈,却没有人指责他,因为他让大家都 过得很好。第90节: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3) ——以法治国 关于法,管仲的论述非常之多,内容也非常全,从法的重要性,到法律制度的建设、法律的执行等各个方面一应俱全。稍作摘选,就能发现管仲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法家,他的思想也正是后来法家们的理论基础。“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戮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翻译过来就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杀有罪,不宽赦;执行刑罚一定说到做到,民众就会畏惧。权威明示于众,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严格执 法,公开执法。“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翻译过来就是:国君统一立法,百官就能守法;上面把制度公开,下面行事就都能合于制度。如果国君立法不能统一,下面为公法而另立私理的人就会增加。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公开公平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则死,益令则死,不行令则死,留令则死,不从令则死。五者死而无赦,唯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翻译过来就是:英明的君主知道治民的根本,根本中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所以说,随意增删法令的,不执行不遵守法令的和扣押法令的都必须处死,法令有了权威,下面的人就畏惧了。严刑峻法,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当然会有个适用性的问题,但在当时,自有其时代意义。 甚至对于一些法律疑难问题,管仲也有很好的解答。“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商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人作矣。”什么意思?就是说还没有颁布法令,有人偶尔执行了,国君不应该奖赏他,否则守法的人们就会抱怨,而一些人就会猜测还要出什么法律而提前去做,那样国家就要大乱了。同样,法律还没有公布之前有人触犯了,也不能去惩罚他,否则人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就会没有安全感,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著名的范跑跑被开除了,按照管跑跑的思想,开除他是不对的。 对于法治的精神,管仲的思想可以说入木三分。即便活在现在,做一个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后导师绰绰有余。就是自管子开始,齐国有了比较严格的刑法。 ——哲学思想 管子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管子》一书中,至少有九章专门讲述哲学问题。分别是宙合第十一、枢言第十二、冶心术上第三十六、冶心术下第三十七、五行第四十一、势第四十二、内业第四十九、九受第五十五、版法解第六十 六。除此之外,其他章节中也都论及。“道”是管子重点讲解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由管子提出并进行解释,后来老子写《道德经》,就是继承了管子关于道 的概念,延伸而成。 关于道,管仲多处提到,举几个例子。“道,不远而难及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 “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 关于道的解释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也不再一一翻译。基本上,管仲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法和一部分的唯物主义,《道德经》重点发扬了管仲辩证法的部分,而《墨子》更注重管仲的唯物主义部分。除了大谈道,管子还对许多哲学现象进行定义,譬如规律、规范、势等词汇的意思,就都是管子当初为我们定义的。 如果说管子是伟大的哲学家,那是对世界哲学界的一种奖励。 ——军事思想 管仲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打仗的原则被后人广泛应用。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 管仲不是一个喜好打仗的人,首先做的是以德服人,其次则是通过谋略,再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出兵。《孙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这一点非常清晰。因此,管仲不是劝齐桓公征讨谁,相反,他常常劝齐桓公不要出兵。无论对 大国对小国,管仲首先选择的是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是管仲的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管仲指挥下的齐军没有打过一场败仗,管仲对于赏罚、军费、建制、号令、武器、地图、敌情等等几乎每一个军事要素都有具体的要求。知己知彼、百 战百胜的概念首先来自于管仲这里。篇幅所限,更多更细节的东西无法再说,在后面会有少量的具体介绍。 可以说,《孙子兵法》脱胎于管仲的军事思想,是管仲军事思想的整理版。第91节: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4) ——市场经济 先富民,后强国。本着这样的思路,管仲采取的策略是:重视农业,鼓励商业。重视农业就要鼓励大家种地,因此管仲主张减免农业税。问题是,减免农业税之后,国家的财政怎么保障?国家的财政就要从商业中来,管仲重点提到了盐和铁的交易,这两项的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的两大支柱。除了盐和铁之外,管仲采取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关几而不征,市正而不布”,商业税收几乎不征,市场运作极少干 预,让市场决定商业的命运,让竞争决定谁是强者。不仅如此,管仲还利用市场经济控制和干预敌国的政府,如今的美国就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如果美国政府看了管仲的 案例之后,他们一定惊讶得合不上嘴。外贸也是管仲看重的一个部分,齐国的通关费用便宜,手续简洁,很快成为整个周朝的经济贸易中心。集市是市场经济的象征,管仲作了详细规定。“有市,无市则民乏矣。”必须要有集市,否则老百姓的用品就会缺乏。集市要征收营业税,要统计商家的数量,每年春分的时候确定税率,立夏的时候按月核收,秋天则进行统计。 当然,管仲讲得更详尽一些,这里很难全部记录。 ——齐桓公的三大缺点 三天三夜过去,齐桓公彻底被管子思想折服,他觉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只要按照管仲说的去做,和谐社会就一定 会实现。 可是,他有顾虑。齐桓公的性格就是,有一说一,决不掩饰。所以,他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了。 “管老师,您说的都是对的,可是,我有三个缺点,不知道能不能把国家治理好。”齐桓公说。“请讲,主公能够承认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一大优点了。”尽管不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适当的时候,管仲还是会给 一点勉励。 “我喜欢打猎,打上瘾的时候,就在野地里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看不见野兽了才回来,什么国家大事都顾不上。”第一 个缺点,爱打猎,玩物丧志类型。“这虽然不好,还不算什么要紧的缺点。”是啊,打猎没关系,别打人就行。“我喜欢喝酒,喝起来黑天昏地,喝多了就睡觉,也很耽误事情。”第二个缺点,酗酒,因酒误事类型。“这虽然不好,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是啊,喝多了没关系,别撒酒疯就行。“我还好色,喜欢泡妞,看见漂亮妞就走不动路。不瞒老师说,我哥哥襄公那是太过分,跟我姐姐文姜玩乱伦,我比他们好一点,不过也泡了几个表姐。”第三个缺点,泡妞,见色忘命类型。 “这虽然不好,也算不上什么。”当国君的,谁不喜欢泡妞?只要别泡自己的亲妹妹就行。幸亏齐桓公没有生在现代,否则还会有两个缺点:网上聊天和打麻将。齐桓公听说自己的三大缺点竟然都算不上什么,心说这老师不是在忽悠我吧?这三个缺点都不算什么,那什么缺点才是 致命的?“老师,那你说说,这些都不算大缺点,什么才是不能干的?”“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管子?小匡》)什么意思?当君主的,只有优柔寡断和不奋 勉不可以,优柔寡断则无人给你卖命,不奋勉就成不了事。齐桓公想想,这两样自己似乎还真是不错。 ——管子的要求 对管子有信心了,对自己也有信心了,齐桓公觉得这事情可以干了。 “管老师,你就当上卿吧。”齐桓公二话没说,就要任命。换了别人,这时候就该谢恩了。但是,管仲不是别人,他是管仲。在战场上他怕敌人,因为敌人是不讲理的。而在殿堂 上他不怕国君,因为国君是讲理的。“我干不了。”管仲这样说。 “为什么?”齐桓公很惊讶,什么革命道理都明白的管仲竟然说自己干不了。“我不够高贵,地位低的人不能管理地位高的人。”管仲说。有道理,人间现状。 “别介,我马上发布命令让你的地位仅仅次于我,连国高两家也在你之下。”“我有地位了,但是我不够有钱,有权没钱,我怕自己会贪污腐败,包藏私心,假公济私。”管仲说。有道理,人之常 情。“别介,我给你三处封邑,再把齐国国有资产一年的税收给你,够你随便花。”“俗话说,疏不间亲。您是国君,有大把公族亲戚。我是外来工子女,咱们之间关系疏远,我怕有公族在你面前说我坏 话,我怎么办?”管仲说。还是有道理,现实就是如此。“这个容易,从今天开始,您就不仅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义父,就像当年武王叫我祖先尚父一样,您就是我的仲父 。”管仲的三点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他感受到齐桓公的诚意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要求。管仲知道,丑话要说在前面 。 看来,管仲不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管仲的内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要用自己看好的人。”管仲进一步提要求。 “没问题啊,你是上卿,内阁你自己组织啊。”“思维敏捷,言辞得当,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节,这方面,我不如隰朋,他做大司行(相当于外交部长);熟悉农时,了解田地,懂得灌溉,在这方面,我不如宁越,他做大司田(相当于农业部长);行军打仗,作战勇敢,爱兵如子,这一点上,王子成父独一无二,他做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公正执法,熟悉法律,这一点上,宾须无做得最好,大司理(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是他的;实话实说,有错必纠,刚正不阿,这个人是东郭牙,大谏官(相当于监察部长)非他莫属。这五个人,就是我的内阁成员。”管仲早已经有了自己理想的内阁人选,可是,没有鲍叔牙。 “鲍老师呢?难道他不能进内阁?”齐桓公感到惊讶,依着他,就算是出于对哥们的报恩,管仲也该给鲍叔牙安排个位置。“没有,老师是老师,朋友是朋友,内阁是内阁,不要搅在一起。”管仲答道,并没有一点惭愧的意思,“主公,还有一句话要说在前面,虽然你是国君,但是管理国家是我的事情,主公不可以随意干预。” 齐桓公愣了一愣,还是点点头,同意了。你会说,这不是成了内阁负责制?这么现代?吹吧。 这绝不是吹牛,这是历史事实,《管子》中有明文记载。而且,从任何史料中我们都看不到齐桓公干预内阁事务的记载,齐桓公也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大臣。第92节:第二十九章 曹刿论战(1)第二十九章 曹刿论战 尽管齐桓公支持管仲的内阁组成,内心里他觉得有些对不起老师鲍叔牙。没有鲍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他决定抚慰老师一把。于是,在正式宣布管仲组阁的消息之前,齐桓公请老师来吃早茶。“鲍老师,内阁名单就要公布了,上卿是管仲,大司行隰朋、大司马王子成父、大司田宁越、大司理宾须无、大谏官东郭牙,您看还有什么建议没有?”齐桓公小心翼翼地问,他怕鲍叔牙会发火。 “好啊,每个人都很适合啊,管仲真是好眼力。”鲍叔牙很高兴,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老师啊,您救了管仲的命,又举荐他做了上卿,而他的内阁竟然没有您的位置,您难道不生气吗?”忍不住,齐桓公 还是要问。“主公,这正是我为什么要举荐管仲的原因了。如果他组织内阁就是给自己的朋友分肉,他怎么能够帮助主公管理好这个国家呢?我的能力我知道,内阁里的每个人都比我合适。主公能够登基,那是上天的意思,不是我的功劳;管仲能够辅佐主公,那也是上天的意思,也不是我的功劳,人是不可以与上天争夺功劳的。我有主公这样的学生,有管仲这样的朋友,上天已经给了我额外的赏赐,我还能要求什么呢?”鲍叔牙说得很坦然,很真诚。“我有您这样的老师,管仲有您这样的朋友,这也是我们的幸运啊。”齐桓公感慨,他对老师的敬意更进了一步。后来孔子对鲍叔牙十分崇敬,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贤人。他说: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我没听说管仲推荐了谁。 一个人的情操修养到了鲍叔牙的地步,那真是登峰造极了。 ——第二次山东德比大战 管仲被任命为上卿了,同时宣布的还有内阁成员。 并不是每个人都服气,除了鲍叔牙鼎力支持以外,高傒和国懿仲的反应是试试看,毕竟他们没有更好的人选。而一些人在暗地里说坏话,把管仲说成“管跑跑”、“经商破产者”和“谋杀国君未遂者”。 齐桓公知道有人说坏话之后,下令,任何人敢于说管仲的坏话,叛国罪论处。除了说坏话的人,还有人公开大怒,谁?鲁庄公。 听说管仲担任齐国总理,鲁庄公禁不住拍案而起,自己被齐国当傻瓜给耍了,能不愤怒?“他娘的,耍我?耍我就是耍鲁国人民。不行,我要报仇,鲁国人民要报仇,连乾时大战的仇一块报。”鲁庄公说到做 到,进行全国紧急动员,总共集中了五百乘战车,准备伐齐。施伯劝他:“算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还是别打仗。”鲁庄公哪里听他的,铁了心要报仇。第93节:第二十九章 曹刿论战(2) 鲁国准备入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齐桓公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当前的国际形势。“各位,鲁国要侵略我们,依我看,我们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把战火引向对方,主动攻击鲁国,各位爱卿,你们什么看法?”齐桓公首先提出意见来,从心底里,他不喜欢鲁国,而且看不起鲁国。“不可,我们刚刚组成内阁,改革也才开头,还是尽量避免战争。依我看,不如派使者去鲁国表示友好,把上次侵占他们的地盘还给他们。如果这样他们依然要侵略我们,那么正义的一方在我们这边,我们取胜的机会就大得多。”管仲第 一个反对。 “你们怎么看?”齐桓公问其他人。“我们认为总理说得对。”五个内阁部长同时支持管仲,是啊,管仲才是他们的上司啊。 齐桓公一看,好嘛,都不听我的了。你们不听,有人听。“鲁国欺人太甚,我已经决定了,打。你们不愿意去,这次鲍老师去。”齐桓公一股牛脾气上来,非要打。管仲没有再说话,一来自己与鲁国有渊源,说多了会招惹嫌疑;二来如果自己坚持,而最后齐桓公还是出兵并且打了胜 仗,自己的威望立即就要打折扣。说到底,这个时候管仲的底气还是不足。 当天,齐桓公宣布派兵讨伐鲁国,领军大将鲍叔牙。 鲍叔牙为什么没有反对?因为他觉得鲁国很容易对付。 ——曹刿论鸡 鲍叔牙率领五百乘战车,长驱直入鲁国,直抵长勺。 鲁庄公听说齐国主动出击,反而有些惊慌起来,他没想到齐国人反应这么迅速。原本不过想做个架势,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只要齐国派人来谈判,顺势就不出兵了。谁知到如今弄假成真,人家先干过来了,不打还不行了。 “怎么办?”鲁庄公问施伯。“我推荐一个人,他能帮助主公战胜齐国人。”施伯总有办法。 “谁?” “曹刿。” “曹刿?公务员吗?” “普通群众。”说白了,是个士。 “行吗?” “我看行。”“为什么?” “我见过他斗鸡,他的鸡并不是好鸡,但是总能取胜,所以我觉得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好,让他来。” 施伯亲自来找曹刿。施伯的马车是庄公五系的,最新款,当施伯的马车进到曹刿的村子时,立即引起轰动和围观。想想 看,当奔驰六系车驶进一个小村庄时,那会是什么场景?每个人都在想:是不是找我?男人开始做梦升官,女人则梦想自己成为官太太。 没有人能猜到,斗鸡的曹刿才是这位大人要找的人。 “找我做什么?”曹刿问。“齐国人来攻打我们了,请你出山帮助我们击败侵略者。” “那我的鸡怎么办?” “哼,等齐国人打败了我们,我们都当了奴隶,你的鸡也会被齐国人煮来吃掉的。”“嗯,好吧,我跟你走。” 看见曹刿坐上了这么豪华的车,乡亲们忍不住地嫉妒。 “老曹,保卫国家那样的事情,是吃肉的人干的,你瞎掺和什么?”有人大声喊。“吃肉的人懂得什么?鼠目寸光而已。”曹刿回答道。 “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自尊心得到满足。“兄弟,别这么说,你也快吃上肉了。”施伯皱皱眉头,在车上低声对曹刿说。 “逗他们玩的,他们嫉妒我。”曹刿笑笑。庄公五系马车绝尘而去,这个贫穷的小村庄从此将因为一个叫做曹刿的人而名垂千古。 现在,曹刿在吃肉,陪同他一起吃肉的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鲁庄公。 “曹先生,我们怎么才能战胜齐国人?”鲁庄公问。“这个,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来问主公。”曹刿一时没想好怎样回答,索性来个反客为主:“主公认为鲁国凭什么可以抗 衡齐国人?” 鲁庄公一听,觉得曹刿挺有学问。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什么问题你答不上来,不要惊慌,你反问他。“我对周围的人很好,好吃好喝大家分享,你看,你现在吃的鸡腿,那就是我专门留下来的。”鲁庄公说,他对手下确 实很好。“嗯,小恩小惠,不是人人都能得到,靠这个不行。” “对神灵祖先非常恭敬,从来不敢拖延时间克扣贡品。”鲁庄公说,他确实对鬼神很恭敬。“嗯,小小信用而已,神鬼也未必会帮你。” “那还有什么?”鲁庄公挠了半天头,这才说:“大小诉讼,虽说做不到明察秋毫,但是至少在判决上追求公开公平公 正。”“嗯,不错,全心全意做自己的工作,凭这个,可以一战。”曹刿连忙说,他知道,再说不行,庄公那就没辞儿了,那这个仗还怎么打?直接投降算了。如果不打仗了,自己来干什么?今后再也没肉吃了。 “曹先生,既然你说能打,具体怎么个打法呢?”鲁庄公心里没底,还要问。“这个,打仗就像斗鸡,在亲眼看见对方的鸡是什么样之前,你无法制定策略。但是,斗鸡有一个原则,不能急着出鸡,要让对方的鸡先消耗掉锐气之后再出鸡。”曹刿满嘴都是斗鸡,嘴里啃着鸡大腿。 “那曹先生的意思是?”鲁庄公没弄懂曹刿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想去侦查一下?“打仗的时候主公带上我,我们来个现身说法。”曹刿的意思就是这样,现场发挥,发挥得好,回来继续吃肉;发挥不 好,也就让齐国人给剁了,无所谓了。“好。”鲁庄公同意,其实他对曹刿心里也没底,他只是相信施伯不会看错人。第94节:第二十九章 曹刿论战(3)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也就是齐桓公二年,那是一个春天。 齐鲁两军展开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战,也就是第二次山东德比大战。战车,五百乘对五百乘。齐军主将鲍叔牙,鲁军由鲁庄公亲自指挥,曹刿的战车紧靠鲁庄公的战车,协同指挥。齐军不 知道鲁国找了一个斗鸡的人来做指挥,否则一定笑掉大牙。鲍叔牙根本看不起对手,他只记得自己曾经率领齐军击溃鲁军,却忘了那是主场,而现在是客场。德比大战,主客场的 因素太关键了。 “擂鼓。”齐军擂了第一通战鼓。鲁庄公听见了齐军的战鼓声,按着打仗的惯例,当敌军擂鼓之后,我军也要擂鼓,然后双方“合”,也就是交战。 庄公正要下令擂鼓,曹刿摆摆手:“主公,慢着,不要擂鼓。”庄公不知道曹刿要搞什么名堂,犹豫了一下,没有发出擂鼓的命令。 齐军骚动了一番,没有听见鲁军的战鼓,只得在原地不动,骚动声渐渐平静下来。齐军的第二通战鼓又擂响了。 庄公看了曹刿一眼,曹刿又向他摆摆手:“主公,再等等。” 于是,鲁军又没有擂鼓。齐军再次骚动,骚动的时间更长,在军官们的呵斥声中才平静下来。 齐军的第三通战鼓擂响了。 鲁庄公连看曹刿也没看,心说肯定又不用擂了。“主公,擂鼓。”曹刿对鲁庄公喊道。 “擂鼓。”鲁庄公弄不懂曹刿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不过他还是按照曹刿的话来做了。 鲁军开始冲锋,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