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太平天国史-4

作者:罗尔纲 字数:63784 更新:2023-10-09 10:02:42

教士晏玛太(M·T·Yates)在太平军纪事也论道:  他们之毁坏偶像神庙实惹起大多数民众至强烈的仇恨。然而这却是他们能力之源,因为人民和清军看见他们随便毁坏神像,而却毫无损害,行若无事,不能不惊异,不知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物。他们所奉为至神至圣,无人敢冒犯亵凟者,而太平军竟尔摧毁之。所以各处地方官吏,清军和人民,一见太平军到,便先已丧了胆失了魂了〔一〕。  在迷信神权的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是崇奉神佛为至神圣圣的。太平天国起义,却以地震一般的威势到处扫荡了偶像,把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踏在地下,在革命战争当中,起了使敌人丧胆失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从起义前,到起义后,以至起义后期,一直进行扫除偶像。太平天国的捣毁偶像,是为它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乙  排斥异教  太平天国定一尊於上帝,以政治力量排斥异教。当时中国社会盛行佛教和道教,故太平天国对佛、道二教最为严禁。凡是属於佛教和道教的东西一概毁灭,和尚、道士都深藏不敢露面,与赌博的、抽鸦片的及开娼馆的都四处逃窜。在太平天国境内,佛、道二教完全消灭〔一〕。  孔子重人道,远鬼神,持无神论的观点,对上帝教崇拜独一真神上帝的信仰是抵触的,所以天王洪秀全极力反孔。当癸好三年建都天京之初,就掀起一场群众性的反孔大运动,捣毁孔庙,焚烧偶家书,出布告凡读孔、孟及诸子百家书都立斩〔二〕。旋因东王杨秀清假托天父圣旨:「孔、孟之书不必废,其中有合於天情道理亦多」,加以阻止。洪秀全不得不服从,改为待删改后始准阅读。於是在天朝法律上,定有一条「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尔等静候删改镌刻颁行之后,始准读习」〔一〕的律例。上帝教对待儒教虽与佛、 道两教有别,也同在被排斥之列。事具叙论反孔节中。  太平天国对天主教,因天主教供奉圣母等偶像,并设有供奉的神坛,故建都天京初时,也与佛教、道教同在扫除之列,当时天京就有拆毁天主教堂的事〔二〕。癸好三年十一月,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到天京访问,就说明是因为法国皇帝对中国天主教表示关心而来。他在天京探知天主教女教徒安好,男教徒即几乎逃跑了,有几个被迫在军队服务,严格奉行上帝教条规〔三〕。其后因外交关系,太平天国在进军上海和宁波时,对天主教堂都加保护〔四〕。  太平天国对基督教,虽认为同教,但太平天国的上帝教与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带到中国来的基督教有着本质的不同。早在金田起义之前,天王就对基督教提出批评,指出基督教「过於忍耐或谦卑,殊不適用於今时,盖将无以管镇邪恶之世也」〔一〕。这就很明白地说明基督教不可能为太平天国革命服务,与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抵触。因此,天王宣称「新有错记」,把新约改为「前约」,而称上帝教的经籍为「真约」,要全世界人皈依他的新信仰。吴士礼记天王当年曾在广州向之学习基督教道的教士罗孝全到天京事说:  罗与天王有很长的谈话,大都是关於宗教问题者。在谈话中,天王与罗一反两人昔时之地位,於此天王自居师位而谆谆讲道欲其昔年之师皈依其新的宗教见解——此非圣经所陈而为其个人之见而却自称为昔时由天父直接启示於彼者。当天王在辩论中之请求以及后来屡颁下之论旨,均要罗牧师为此等邪说之信徒,而往全世界劝教人皈服此新信仰〔二〕。  据罗孝全致美驻华公使蒲安臣书的自述确实如此,详见罗孝全传中。教士和谟茲在访问天京之后,他发表报告,论太平天国的宗教也道:  他们得有新的天启,——这是他们对於真理之新标准,而且他们自信反可以教训我们的。事实上,他们手上握了一道神圣的旨命。是要我们照其内容而屈就依从的。〔一〕  这一个侵略分子这一段话倒不错。太平天国要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这就是他们得自天启的真理的新标准。这一个真理的新标准,当然可以教训那些满口仁慈而实际是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作先锋的教士的。太平天国只有要全世界皈依他们的新真理,而是不会允许外国教士到中国来宣传基督教的。  庚申十年十月,教士杨笃信到天京访问,他的目的是要向太平天国取得一道宗教自由的诏旨。太平天国以幼主名义赐给了杨笃信一道诏旨说:  天爷、天爹暨爹命,朕诏各王文武众臣及众弟兄知之!天爷、天爹之真教乃天教,耶稣教、天主教均是也。世界与爹、朕为一家。谨守天条之人皆可来访。今干叔、赞叔、秀叔等奏称,西洋教士杨笃信暨其友人,敬服天国,信奉天爷、天爹,来此欲鉴荣光,瞻仰上帝、耶稣,并请求传布真道。感谢天爷、天爹赏赐天国权力与奇能,使远近各国均得敬闻之。唯目前干戈扰攘,刀兵遍地,深恐教士为乱兵所伤害,引起严重后果。朕鉴彼等皆忠诚信实之人,原为耶稣忍受各种患难而在所不惜,对此朕深嘉之。仰各王传谕军民人等,对彼等当和爱相待,不得加以危害。须知天爷、天爹暨爹、朕同是一家,故当令彼等受到优遇也。钦此〔一〕。这一道诏旨,只是颁布对教士的保护令,命令军民不得加以危害,并不是宗教自由的诏旨。但杨笃信却认错了,他给伦敦布道会报告,说他已经达到目的,向太平天国取得了一道宗教自由诏旨〔二〕。  辛酉十一年正月,教士慕廉维便向干王洪仁玕商讨传教事,他报告在天京与洪仁玕的会谈说:  他说,天王深欲传教於全国。我问这是他们共同的欲望吗?即应曰,确是的,自始至今,此意无改,将必更为努力於其实行。不过,他续说,天王坚决主张,必要依照其自己的方法以达到此目的。「基么方法呢?」我问。「是中国自有的本色的方法」,他答。每年开科考试,以选拔官吏。考试的教科书以圣经为主要,而应试者对於圣经的知识之多少,将为选任官职高下之权衡。中式者将被封任各官职,而无论官职大小,将要到处传播教道。依我的观察,以为要确定应考者之宗教品格及为促进这精神的国度之目的与对象,必需更有其他善法以补助不足。他答道,这是天王所拟的计画而自以为是完善的。又问:「那末,外国的教士将来有何地位呢」?他答,其始,教士对士人及人民宣扬关於基督教之一般的知识,这是很有用的。不过,天王关於此点不欲藉赖外援。他以为中国人可以自做这事的,因为中国人是赋有傲性,不欲从外人之后接受福音的〔一〕。  天王坚决要由自己依照自有的本色的方法去传上帝教,太平天国只能接受自己之手创立的上帝教的福音,而不能接受从外国教士传来的基督教的福音,其立场是十分鲜明的。慕维廉在他的报告中,接着说他再与干王谈及传教士来天京久住之计。他说干王回答他在天京准备供应房舍是无可能的,又记干王回答他说:「关於这事不要问我好了」。根据慕维廉这篇报告,十分清楚地看出太平天国对外国基督教士虽然口口声声说是同教,在礼貌虚文上备极欢迎,其实不过是外交上的一种手段,到外国基督教士当真提出前来传教的时候便予以拒绝了。从这里,可见太平天国与外国基督教士的真正关系,也就可以瞭然於上帝教实与基督不同。  丙  杀尽妖魔  太平天国朝晚敬拜上帝、礼拜日颂赞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敬天父一首咏其事道:  不焚香,不然烛,一盏油灯影摇绿。茶三碗,饭三盂,谁意罗列腥与蔬。朝朝暮暮尽如此,七日礼拜尤勤劬,错立赞美声伊吾,赞毕焚表升天衢。同时长跪同默祷,同时蹶起同狂呼(原注:说「杀尽妖魔」四字),每饭不忘妖魔除。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记太平天国朝晚敬拜上帝事,在跪地默念奏章之后,就「高呼杀尽妖魔而起」。康内比(W.A.Cornaby)记太平军中礼拜上帝事也说:「祷畢,全体一跃而起,高挥手刀,大呼『杀妖』」(应作「杀尽妖魔」)〔一〕。  太平天国叫鬼神为妖魔,叫反革命分子也为妖魔,叫清朝咸丰皇帝为「满妖咸丰」〔二〕。叫曾国藩为「曾妖」〔一〕,叫清朝兵将、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及一切反对革命的分子为妖〔二〕,叫叛徒也称为「变妖」〔三〕。杀尽妖魔,就是要杀尽这些反革命分子。  在朝晚举行宗教仪式之后,就高呼「杀尽妖魔」的口号,这一种充满战斗性的行动,就使每一个人「每饭不忘妖魔除」,从而奋发了昂扬的斗志。教士和谟茲站在反对太平天国的立场批评上帝教说:  我可以确定洪秀全所宣传的宗教教义对附和他的群众有多少影响,可是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尚的品行和气质使他们不同於广大的中国人民。只有洪氏的「杀妖」主张效力很大,它使这些人认为残杀异已并不是犯罪的行为〔四〕。  这一个侵略分子对太平天国满纸都是咒咀和诽谤,但是,他所说天王的「『杀妖』主张效力很大」这一点,却是不错的。  太平天国的「杀尽妖魔」,天王在另一种场合又斗做「斩邪留正」。他在宣传革命时期,在所题花县水口庙题壁诗中就有句道:「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在钦定前遗诏圣书的批解里又一再提出斩邪留正,如批马太传福音书卷一第十章说:「今爷哥下凡斩邪留正验矣,钦此」。又如批同卷第十三章说:「今天地安息期至,爷哥下凡,斩邪留正,收麦焚稗验矣。义人享福在天父之国验矣。钦此」。到已未九年,他在批干王洪仁玕资政新篇里「勿杀」那一条所议「天父有赏罚於来生,人无生杀於今世」的话道:「爷今圣旨斩邪留正,杀妖,杀有罪,不能免也」。又批道:「爷诫勿杀,是诫人不好谋害妄杀,非谓天法之杀人也」。必须杀尽妖魔——反革命分子,然后能够巩固革命政权,必须斩尽那些罪大恶极的封建统治者和剥削者,然后才能够保护正直的人们,解救人民的痛苦。这实在是天王的革命主张,不过出之以宗教的说法而已。  杀尽妖魔,或者说斩邪留正,是上帝教的行动,也就是太平天国的革命行动。上帝教之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工具,於此更为顾然可见。  太平天国史卷二十三  天朝田亩制度  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志第二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二月,建都天京。这年十一月,即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一〕。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 从反满的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入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天朝田亩制度全文如下〔一〕:  天朝田亩制度第二页  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熏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一〕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蠶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於簿,上其数於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  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詈罚。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则卒长尚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帽会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一〕,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  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官或违犯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则为奸,由高贬至卑,黜为农。民能遵条命及力农者则为贤为良,或举或赏。民或违条命及惰农者则为恶为顽,或诛或罚。  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於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一〕举姓名於旅帅,旅帅细核其人於本五百家中。果实,由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师帅。师帅实核其人於本二千五百家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军帅。军帅总核其人於本军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监军。监军详总制,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启天王。天王降旨调选天下各军所举为某旗,或师帅,或旅帅,或卒长、两司马、伍长。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  凡天下诸官三岁一升贬,以示天朝之公。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当升贬年,各首领各保升奏贬其统属。卒长细核其所统两司马及伍长,某人时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至若其人无可保升并无可奏贬者,则姑置其人不保不奏也。旅帅细核其所统属卒长及各两司马、伍长,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详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师帅。师帅细核其〔一〕所统属旅帅以下官,某人果有迹则列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二〕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军帅将师帅以下官所保奏升贬姓名,并自己所保升奏贬某官姓名详於监军。监军并细核其所统军帅,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三〕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钦命总制。钦命总制并细核其所统监军,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一同举於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将各钦命总制及各监军及各〔四〕军帅以下官所保升奏贬各姓名直启天王主断〔一〕。天乃降旨主断,超升各钦命总制所保升各监军,其或升为钦命总制,或升为侍卫;谴谪各钦命总制所奏贬各监军,或贬为军帅,或贬为师帅。超升各监军所保升各军帅,或升为监军,或升为侍卫;谴谪各监军所奏贬各军帅,或贬为师帅,或贬为旅帅、卒长。超升各军帅所保升各官,或升尚一等,或升尚二等,或升军帅;谴谪各军帅所奏贬各官,或贬〔二〕下一等,或贬下二等,或贬为农。天王降旨,军师宣丞相,丞相宣检点、指挥、将军、侍卫、总制,总制次宣监军,监军宣各官一体遵行〔三〕。监军以下官,俱是在尚保升奏贬在下,惟钦命总制一官,天王准其所统各监军保升奏贬钦命总制。天朝内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诸官,天王亦准其尚下互相保升奏贬,以剔尚下相蒙之弊。至内外诸官,若有大功大熏及大奸不法等事,天王准其尚下不时保升奏贬,不必拘升贬之年。但凡在尚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为农。至凡在下保升奏贬在尚,诬,则加罪。凡保升奏贬年列贤迹〔一〕恶迹,总要有凭据方为实也。  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二〕。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三〕。未设军帅前,其师帅以下官仍归旧军帅统属;既设军帅,则割归本军帅统属。  凡内外诸官及民,每礼拜日听讲圣书〔一〕虔诚祭奠,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焉。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至其所统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化民,兼察其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如第〔二〕一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至某两司马礼拜堂,第二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又别至某两司马礼拜堂,以次第轮,周而复始。旅帅、卒长亦然。  凡天每一夫有妻子女约〔三〕三、四口,或五、六、七、八、九口,则出一人为兵。其馀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凡天下诸官〔四〕,每礼拜日依职份虔诚设牲馔,奠祭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钦此。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土地纲领和建设农村社会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平分土地的办法,规定了农村公社的组织制度,规定了农民生活的各项准则。它包含有两个内容:一、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一切财产的公有制;二、建立兵农合一的地方政权,组织农民生活。兹分述於下:  第一、平分土地办法 其办法把田亩按产量分为九等,一亩早晚二季产粮一千二百斤的为上上田,产量减一百斤降低一等,至年产四百斤的为下下田。上上田一亩折合上中田一亩一分,折合其他各等田若干。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少,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凡男女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多过十五岁以下一半。每家除耕种外,规定都要种桑、养蚕、织布,从事纺织业,并从事养鸡、养猪副业。又根据公有制原则,收获不得归私有,除留粮食可接新谷外,全部都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也一样都要归公有。至於各家所有婚、弥月、喜事(即丧事,因太平天国以人死为升天,是大喜事,所以叫丧事为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定,通国皆一式,不得多用一钱。其馀鳏、寡、孤、独、废疾,都颁国库赡养。  第二、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 太平天国在平分土地和公有生产物的基础上,又规定一种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其制以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设立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乡官。其构成一军最小细胞为一家,而其基层组织则为二十五家,故一切施政对象都以二十五家为基础,由两司马管理。凡二十五家中,设有国库一所,保管公有生产物,其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担任,农隙治事,使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村公社组织。凡「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凡一军内,并设「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这制度的特点是军事与行政的统一,是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其军事组织、生产组织,即包含在社会组织里面。  第三、宗教与教育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设礼拜堂一所,两司马住在堂内。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抵要祭告上帝,一切早俗尽除。其二十五家的儿童,每天都到礼拜堂,由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即旧约)、新遗诏圣书(即新约)、真命诏旨书(即天命诏旨书以及钦定天条书、三字经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到他们所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育这一个农村公社的农民,兼考察他们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等情况。  第四、司法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力农的有赏,惰农的有罚。如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听其曲直。不息,由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由卒长上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会同典执法判断。既成狱辞,军帅上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矛,或夺,军师遵旨处决。这个司法制度,解决争讼的办法,从基层的两司马听讼起,直到天王。  第五、选举与黜陟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全国每年选举一次,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於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举姓名於旅帅。旅帅细核其人於本五百家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师帅。师帅实核其人於二千五百家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军帅。军帅总核其人於本军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监军。监军详总制,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启天王。天王降旨调选全国各军所举为某旗,或师帅,或旅帅,或卒长、两司马、伍长。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这个制度规定人民有被选举权,其选举办法,是用记名选举,层层核实的办法。其黜陟制度由规定:官员的升迁或罷黜,三年一次,以考绩而定,考迹则以贤迹、恶迹为标准,以示天朝之公。监军以下官的考绩,都是上级考核下级的。其钦命总制一官,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的官员,负有聊击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为着防止有违法乱纪的事,所以特准他所统的下一级的监军考核他。中央政府内的丞上、检点、指挥、将军、侍卫各官,也准上下级互相考核,以剔上下相蒙的流弊。至内外诸官,如有大功大熏或大奸不法等事,准他们上下不时保升奏贬,不必拘升贬之年。但凡在上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职;在下保升奏贬在上,诬,则加罪。凡官员有罪过和不称职的黜为农。这是因为太平天国的人民是农民,官员是从农民中选拔出来的,所以凡犯罪过和不称职的则把他降黜仍做耕田的工作。条文很明白。可是,简又文为着反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性质,却据此断定说:「农民无异是国家的佃农」,「其地位之卑贱等於罪囚」,又说:「在天朝治下农民成为最低层的人民,等於贱民,简直是与罪犯同列一等」〔一〕,是大错的。  三  天朝田亩制度思想的渊源与其继承及根据  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渊源有两种:一种是原始基督教义。耶稣既非某姓的家族宗教,亦非某民族某地方的国教。耶稣自创教以来,即是对整个人类发言。耶稣对他的弟子说,走向全世界去,传播福音到任何有生之伦。耶稣提出单一的上帝作为人类崇奉的对象,一个普遍的上帝,属於全人类的上帝,一切人类皆系上帝的儿子,彼此互让为兄弟。耶稣又创天国之说,不但以上帝博爱与人类大同而推倒亲族的私爱与家庭的关系便算了,其教训中更明明反对经济制度中一切私有财产及个人的优先权利等。他以为人类尽属於天国,其所有皆系天国的所有,人类惟一合理生活,乃竭自己所有,尽己所能,以行上帝的意旨。故屡屡谴责私富及仅顾个人的生活。耶稣这种真义,早已为其后徒的传教式的教义所掩蔽了。洪秀全以非凡的智慧,抱有救世的大志,从一部为西方殖民主义者服务的基督教宣传小册子满纸荒唐说教中,却让识到耶稣的宏旨。所以他创建的国家便称为天国,他创制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便说是遵行上帝的意旨。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大书特书道: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此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  这段话,正是说明了这个制度的思想渊源是从原始基督教义而来。  在另一方面,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又出自儒大同之说。这一个学说,载在礼记礼运篇,乃儒家政治思想中的至高境界,原与耶稣天国之说相近。洪秀全本儒生,通经史,明乎儒家大同学说,又领会了西来的原始基督教义,他就把这两种中西折理熔会於一炉,创立了上帝教的大同说。其说见於作为上帝教理论之一的原道醒世训中,说:  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竊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种天下一家四海兄弟的大同说,真可说是大倡耶稣博爱的宗旨与儒家大同的主张了。这种思想表现於制度上的便是这一个天朝田亩制度。他一方而根据原始基督教义创立一个人人不受私物,物物归上帝,大家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地上天国。同时,又根据儒家大同之说,来创立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都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各尽所能,生产公有的大同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又继承了中国二千多年来农民起义一脉相承的长期斗争的目标与前仆后继所追求的理想。从秦朝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起,到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止,二千多年里面的大小几百次的农民战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剥剥者与封建压迫者,争取自身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改变的革命要求。虽然他们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纲领,但起义本身就充分地说明这个事实,并全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日益丰富其内容。在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农民领袖张角太平道组织农民,提出「平」、「均」的教义。到唐朝末年以后,农民战争又进一步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唐天王仙芝起义时,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就是以均有馀补不足的平均思想为号召。北宋初,王小波起义号召群众说:「吾疾贫富不平,今为汝均之」。南宋锺相起义的口号是「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到明末李自成起义时,就以「均田免粮」为战斗口号,於是便由「等贵贱、均贫富」再进上步时确地提出均分土地的要求。太平天国便是把中国二千多年来农民战争这一种长期斗争的目标与追求的理想推上了最高峰。从而产生了这一个天朝田亩制度出来。  天朝田亩制度除了继承历史传统之外,还包含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当金田起义的号角一乡,「同家食饭」〔一〕、「同打江山,共享天福」〔二〕等为农民大众所向往的口号提了出来,这就成为动员群众的无比巨大的力量,使成千成万的群众风起云涌似地奔集到太平天国的大旗下来。当时起义群众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前来参加的,他们一切衣食都由公家供给,在军队里面实行了统一供给制,而战士缴获敌人财物,则一切归公。由於这种严格的军事共产制度,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杜绝了贪污与战时一些非法的行为,并且节省了军费的开支,在短短的两年里面,就人被困在广西山区打出湖南,以疾风扫落叶的声势,取得席卷长江、克复南京的大胜利。因此,到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就把这一种在军队中行之有效的供给办法作为胚形,把它制成制度推行到全国范围去,於是便设计出这一个以实现一切财产公有制为主要内容的天朝田亩制度。  在天朝田亩制度制作时,它的图案是有蓝本的。天朝田亩制度的蓝本采自周礼制度。这是当时人知道的事,汪士铎论太平天国制度学周礼和诗经〔一〕,储枝芙论太平天国乡官制度取自周礼制度〔二〕。就是太平天国文告也曾经明白说过:「立军师帅,准周礼二十五〔家〕之制」〔三〕,又说:「仿周礼司马法五家有长」〔四〕的话。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军制与社会组织是合一的。这原是周礼里面一种主要的制度。周礼地官司徒说: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用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  郑玄注说:  用,谓使民事之。伍、两、卒、旅、师、军,皆众之名。两,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军,万二千五百人,此皆先王所因农事而定军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作,为也。役,功力之事。追,逐寇也。春秋壮十八年,夏,追戎于济西。胥,伺捕盗贼也。贡,嫔妇百工之物。赋,九赋也。  郑玄所谓「因农事而定军令」换过一句话说就是寓兵於农。要想使他们「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必须先有组织,定为制度。遇兵事则以起军旅,平时则用以作田役,以逐寇捕盗,以收贡赋。这一种制度,是社会组织的制度,也是军事组织的制度,所以周礼夏官司马述建军的制度说: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有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可见周礼的建军制度和它的会万民的制度,即社会组织的制度是合一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军事组织与社会组织便是根据自周礼这一种制度而来。又周礼地官司徒:「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郑玄注说:「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军帅掌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其制也是据自周礼而来的。  周礼对田亩等级的办法,见地官司徒:「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辑注说:「五物,五地所宜之物。九等,上中下各三等也」。总论清高宗弘历案说:「辨五物九等名曰土均之法者,田有一易再易,地有五而当一,必辨其等乃可均也。九等当如禹贡所差,但禹贡是九州之等,此则随地而差之,各有九等耳。」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法,分地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即采自周礼这种土均之法。  此外,天朝田亩制度的选举黜陟制度,则取周礼:「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及「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的制度〔一〕。鳏、寡、孤、独、废疾免役及公养的制度,则取周礼振躬、宽疾的保息制度〔二〕。  但天朝田亩制度对周礼制度是有改进的地方的,如周礼人民受地有上地、中地、下地的不同,男子得受田而妇女无分〔一〕,天朝田亩制度人民受地办法,则雜以九等,好醜各半,妇女也同男子一样都得分田。又周礼军旅统率二十五人的设有两司马,而二十五家则另设立闾胥,「各掌其闾之徵令」〔二〕,天朝田亩制度则以两司马管理二十五家的生产、军政、宗教、教育、司法等,军事与行政统一。  尤其是要特别指出说的,周礼是为巩固封建制度而创制的,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一切财产公有制,两者的精神是对立的。故天朝田亩制度虽有根据自周礼的地方,但是,它只采用周礼制度的外形,作为图案的蓝本,至於贯串在整个制度中间的共有共享的精神,当然不是周礼所得而有,也不是中国历代所行的公田制度所得而有。这一点必须明确的。  天朝田亩制度的图案除采取周礼外,并采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难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那一个农家副业的计划,作出「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蠶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雞,二母彘,无失其时」的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定。  四  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与其所起的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描画出一幅农村乌托邦的图案,在这个农村乌托邦中,以二十五家组成一个农村公社,设国库、礼拜堂各一所,由两司马管理。在这个农村公社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国库是村中保管公有财产的机关,农民除留食粮外,其馀的生产物都缴交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农民即由国库供给,「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其「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村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每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遇有「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在这个社会里,男女平等,妇女都得分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也没有买卖婚姻,「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在这个社会里,自两司马至军帅都由人民推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在这个社会里,说选举,则每年一举,选贤与能,人民都有被选举权,贤才不致埋没;说黜陟,则诸官三年一陞贬,均据贤迹、恶迹为标准,以示天朝的大公;说司法,则審慎周密。在这个社会里,「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  这一个农村乌托邦,以二十五家为单位,作为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强固结合的农村公社组织。就在这一种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企图实现公有制,这正是显示了天朝田亩制度农业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画的农村乌托邦的不可能实现,也从这里看出了根源。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却又带有反动性。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年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天朝田亩制度明确地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要求根据新的原则,重新平分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是具有革命性的。而天朝田亩制度所揭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前景,规画得那样细致周密,描绘得那样美好动人,使当时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使二千多年来中国农民所渴望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这里得到了最鲜明最强烈的反映,因而起着积极的动员作用,鼓舞着千百万的群众为反封建而进行勇往无前的斗争,成为无限力量的源泉。这种革命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构成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也有着它的反动方面。在太平天国革命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经济结构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已经逐渐分离。当时历史的要求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可是天朝田亩制度却把它的基层组织每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强固结合的农村公社组织。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这就不能有分工的发展,也不能有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活动。天朝田亩制度企业实现的公有制,建筑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的小农经的基础上,它所要建设的社会,很显然势必致於倒退到原始公社式的社会里去。贯串在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超越了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把本身限制在平分封建的土地财产的范围内,而是提出要平分一切财富。这样它就会触动到一部分中农的财产,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刚从封建土地所有制中解放出来,又受到了新的阻碍。同时,它将整个社会经固定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的范围内,使农民仅得维持一般的生活,而对扩大生产有所限制。从以上种种分析,可见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质上又是带有反动性质的。  不过,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并未实行,因此,它所起作用的乃是巨大的革命性的一面。  五  天朝田亩的实施问题  甲  颁布天朝田亩前的宣传与农民的行动  太平天国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前,就为实行公有制进行宣传。当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天月,大军下江南,抵达江西九江时,到处张贴布告,首以「薄赋税、均贫富」二语宣告人民,群众欢呼,踊跃赏粮犒军,沿江都是〔一〕。  到建都天京,就颁布待百姓条例宣告要行公有制。同时,又在讲道理的大会上,随时把这一种制度对群众作剀切详明的宣讲。有一个署名上元锋镝馀生的反革命分子写的金陵述略记他在天京亲见亲闻的情况道:  逆匪所刻妖书、逆示颇多。省中刻有续诏书、义诏诰等,类多文义不通,极狂悖。制造伪历,以三十一日为单月,三十日为双月,改地支丑亥二字为好开等字,欺天侮圣,罪难髪数。内有待百姓条例,诡称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天父)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於天王(天父)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店铺买卖本利皆系天王(天父)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天父)。如此魂得升天,不如此,即是邪心,即为妖魔,不得升天,其罪极大云云。间有长发赋传人齐集设坛讲道,令人静听,亦即仿佛此等语〔一〕。  案这部金陵述略本有清咸岂三年六月朔日申江寓客跋,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六月初一日。又清朝顺天府府丞张锡庚曾把传钞本奏呈。清廷钞寄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阅看,其日期为清咸岂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二〕,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五月廿五日,时在建都天京后三个月。据此知所记太平天国待百姓条例和宣讲公有制,乃建都天京后就颁布和举行的。这部刻本每段后都有案语。加案语的人也是一个亲见亲闻的人,态度还算严肃,遇到那个上元锋镝生诬蔑太平天国的地方,他都指出,或说无其事,或将真实情况写出订正。但在上引这一段记事之后,却说:「按此皆有之」,说明这段记载是真确的。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三个消息:一、太平天国一切公有,田都有天父的田,店铺资本亦归天父所有;二、太平天国不收田赋,农民每年生产全归政府,由政府每月给以定量的粮食为生;三、太平天国要实行公有制度,除颁布待百姓条例外,还开群众大会宣讲这个道理。据其所记,待百姓条例与后来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雞、犬各物,银钱亦然。蓋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的精神和原则完全相同的。反革命巨魁曾国藩讨粤匪檄〔一〕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主之货」的狂吠,便是根据这份待百姓条例来鼓动地主阶级对抗太平天国的。  在建都天京那一年里,今天从残阙的记载中看到农民行动起来的一些情况。有的地方如江西南昌梓溪镇棠谿村农民就在太平军围攻南昌时,向地主计亩徵粮,分给无田的人吃。村中地主阶级分子鄒树荣在六月十八日江省被围感赋七律三首〔二〕中记其事道:  围闭江城历七旬,久偏生变是愚人,官兵与贼皆安堵,乡俗乘机作怒瞋。计亩徵粮忧富室,(乡间计田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与无田者食,於是有田者多受累。)……吾村前后分三次,(吾家一回出谷五十馀石,一回出谷三十馀石,一回出谷廿石。)  有的地方如江西湖口县农民提出均田的要求,实行了减租。湖口县地主阶级分子张宿煌备志纪年〔一〕在清咸岂三年记事里记道:  是秋谷熟倍。近年三乡顽梗,倡均田之说,私相盟会,准每亩佃户纳谷八斗。这一年,在天京附近陈墟桥蔡村农民就不再向地主交租,得过有衣有食的生活。汪士铎乙丙日记述其事道:  忆寓陈墟桥蔡村时,通村千馀家,……民皆不识字,而仇恨官长。问:「官吏贪乎?枉法乎?」曰:「不知。」问:「何以恨之?」则以收钱粮故。问:「长毛不收钱粮乎?」曰:「吾交长毛钱粮不复交田主粮矣。」曰:「汝田乃田主之田,何以不交粮?」曰:「交则吾不足也。吾几子几女,如何能足。」曰:「佃人之田,交人之粮,理也,安问汝不足;且汝不足,当别谋生理。」曰:「人多无路作生理,无钱作生理也。」  从汪士铎这段反动记述里,看出天京近郊农民的行动,看出他们在革命前后不同的生活:在革命前,佃农民受地主惨重的剥削,挨饥受寒;到革命后,太平天国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不再向地主交租了,只要向自己的政府交纳公粮过着有衣有食的生活。他们都知道清朝封建政权是保护地主阶级来剥削他们的,太平天国政府却是保护他们的,他们认清楚了谁是他们自己的政府,谁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就对官府掀起了仇恨。汪士铎说佃农仇恨官府是因为「收钱粮故」,官府是向地主收田赋,并不是向佃农收田赋,佃农之所以仇恨官府是因为官府保护地主来剥削和压迫他们,汪士铎的话是有所掩饰,不敢明白说出来的。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后,就颁布待百姓条例,开群众大会进行宣讲,农民也行动起来,或向地主计亩徵粮,分给无田的人吃,或倡义均田,实行了减租,或者就不再向地主交租。这一切,都为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作了准备。  乙  太平天国於何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它为什么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后旋即采取这种措施?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於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冬十一月。太平天国又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照旧交粮纳税」在什么时候采取呢?要对这件大事进行论断,必须首先把时间考明。  这件措施,是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率领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上奏天王洪秀全请办的,本章奏说:  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徵办米粮以裕国课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如蒙恩准,弟等即颁行诰谕,令该等遵办,解回天京圣仓堆积。如此缘由,理合肃具本章启奏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御照施行。  天王洪秀全接到本章,批道:「御照胞等所义是也,即遣佐施行,钦此」。  这封本章,原件今未见。此处据自张德坚总纂贼情汇纂。该书著录空年月日不填〔一〕。案太平天国要行这种「照旧交粮纳税」措施,必须在建立地方政权后,编立了户籍,然后才能施行。考太平军於癸好三年八月后江西南昌撤围回守安庆,以经略安徽后,派石达开前往安民,太平天国始在安徽省已克复地方陆续设立乡官,建立地方政权〔二〕。据现存文献所载,安徽繁昌县到十月底还未举官造册,限於十一月初九日举齐〔三〕。可见安庆一带是到癸好三年秋冬间始陆续设立乡官,建立起地方政权。庐州系十二月初十夜(夏历十二月十六夜)始克复,地方政权的建立又比安庆一带迟一步。至於江西湖口设立乡官系癸好三年七月后事〔一〕,进入九江则系八月二十六日事〔二〕。故太平天国不可能於癸好三年秋收后在安徽、江西行「照旧交粮纳税」。安徽铜陵县有个地主阶级分子曹蓝田在清咸岂四年七月十六日与邓太守书说:  敝邑地滨大江,贼於去秋颁伪檄索户册。……贼众数百人,旋於十二月既望,蜂拥至东乡顺安镇,剽掠无馀,阖邑近水之粮,掠取殆尽,……贼亦旋去。今春一、二奸民迎伪官及贼党百馀来踞县城,禁制繁多,诛求无已,民甚苦之。顷复限於八月初一日徵收钱米〔三〕。  案清咸岂四年八月初一日,即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八月十七日。太平天国於癸好三年秋天命令安徽省铜陵县官造册,设立乡官,建立地方政权。这年十二月,前来取粮一次。甲寅四年春天,派官前来治理,颁布新法令,到八月十七日始行「照旧交粮纳税」。铜陵县的情况,可代表当时在太平天国治下安徽、江西各地的情况。据此知太平天国施行「照旧交粮纳税」,是始於甲寅四年秋天。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等这封请於安徽、江西照旧交粮纳税解回天京积贮本章,就是在这年秋收前,六月间上奏的。当时各地行这种措施还有些有日期可考的,如安徽潜山县在这年七月徵收〔一〕。庐州在这年八月徵收〔二〕。而这年桐城县下忙徵粮,今天安徽省博物馆还存有一张朱浣曾下忙纳米热照。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分土地。而「照旧交粮纳税」,准许地主收租,却不得不承认封建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在采取「照旧交粮纳税」之日,上距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时还不过半年,而在一个月前——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以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名义答覆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国人五十条诰谕里,还向英国外交人员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是要行「田产均耕」,使人人都得「同享天福」,以达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究竟有什么紧急的形势迫使太平天国不得不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呢?  原来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行政机关大加扩弃,天京人民也行供给制,而粮食来源主要是只靠复州县获取仓储。这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据曾国藩湘军情报机关采编所张德坚总纂的贼情汇纂卷十贼粮仓库说:  圣粮馆分岂备仓、复成仓、贡院三处屯贮,截至癸丑年终共存谷一百二十七万石,米七十五万石。江宁群贼口粮每月约放米三十馀万石,合计米谷足支四月。  贼情汇纂又记到甲寅四年五月,天京「下一概喫粥之令」。关於天京下令喫粥事,当时在天京的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在甲寅四年六月记事里记道:  男子牌面,每日每名发米半斤,牌尾四两。女子每日每名,湖南以前发米六两,湖北以下,发米三两,均以稻代。悉令人食粥,否则杀。其时男馆逃走者多,新附者少。  当时也在天京的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所记更详细,说:  贼常例各馆皆具人数,每十日赴典圣粮领米人一斤,斤不过七合,米不足,改给稻,仍一斤,砻米仅四合,稻亦不足,止给半斤,极至四两,因令人喫粥。然稻四两得米止合馀,即作粥亦不饱,咸有怨言。洪贼时有谕示合城,不能全忆。中有:「神爷试草桥水深,如何喫粥就变心?不见天兄舍命顶,十字架上血漓淋。不见先锋与前导,立功天国人所钦」云云。  据上引记载,天京於甲寅四年五月已「下一概喫粥之命」。粮食告匮,到了「咸有怨言」、「变心」、「逃走」的地步。当时敌人江南大营正驻扎在天京东门外孝陵衞,虎视眈眈,与城内反革命分子图谋里应外合。如果太平天国不能解决天京粮食匮缺问题,哗变立见。  除了天京如此严重的形势外,从整个革命形势来看,粮食匮缺也是一个首要的大问题。上引那个记太平天国在安徽铜陵县徵粮事的曹蓝田,他是个顽抗的反革命分子,坚决拒绝向太平天国纳粮,他论说:「夫贼之绌於力者,以粮储匮缺,逃亡复众故耳。一旦就沿江郡县勒徵钱米,啸聚失业流民,则其势可以复振」〔一〕。这个反革命分子是看得准确的。  所以,太平天国为了制止天京哗变的险恶情况,为了对整个革命有利的形势,必须立即解决粮食来源的问题。而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在当时是不具备主客观的条件的,并且是缓不济急的。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半年就突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措施的原因。  近年来天朝田亩制度,有说杨秀清把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改为保护地主的「照旧交粮纳税」,掀起两条路线的斗争。有说李秀成改变天朝田亩制度,准许苏、浙地主收租,干叛徒的勾当。又有说太平天国本是农民政权的,后来改行「照旧交粮纳税」,向封建政权转化等等。这都是因为不知道太平天国何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不知道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措施。今天加以考明,这就有利於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丙  太平天国在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  研究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必须先知道它在对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  太平天国革命,对地主阶级进行专政,而对农民则加以保护。归庆柟让齋诗稿八月杂永道:「数千贼众下昆山,焚掠兼施非等閒,大户一空小户静,似存公道在人间」〔一〕。地主阶级分子这首永事诗充分说明了太平天国的立场,所以太平天国在它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是站在农民阶级方面反对地主阶级的。它要向富家大户借捐〔二〕。而对一般性质的收费,则按贫富分多寡,如江苏吴江县发门牌时,「每张或三百有馀,或五百有馀,富户亦有千文不等」〔三〕。富户收费三倍於贫户。到收每户银米时,是一律的,但规定「贫户无力完者,有力者倍完以足之。不肯完者拘人封房」〔一〕。把贫户的负担加在富户的身上,富户不肯交的,则捉人封屋。苏、浙地区,在清皇朝统治下,封建政权保护绅富大户,剥削平民小户。江苏省各县,一般都是「以大户之短交,取偿於小户」〔二〕。吴江县「有十数顷之家,而所完无几者,有一、二亩之家,而横徵倍之者」〔三〕。浙江省杭州、嘉兴两府,则对「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以小户之浮收,抵大户之不足」〔四〕。太平天国克复苏、浙后,把这种剥削农民的做法颠倒过来了,「贫户无力完者,有力者倍完以足之」。这就鲜明显著地体现着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基本方针和立场所在〔五〕。  我们还要专对太平天国政府在处理农民抗租问题上来考察。太平天国是准许地主收租的,但却放任佃农不交租。江苏常熟地主阶级分子龚又村自怡日记清咸岂十一年二月廿五日记道:  见伪示欲到处讲道,并禁薙头、霸租、抗粮、盗树,犯者处斩。然其所统官员……又任佃农滋事,……与示正大反。  案所谓「霸租」,就是佃农不肯交租,禁霸租,就是禁止佃农不交地主租。但是,太平天国的官员们,却放任佃农不交地主租。布告上说的是禁止佃农不交地主租的,但执行起来却是放任佃农不交租,所以这个反革命分子说「与示正大反」。他在同月的日记里还记有一件关於这一类事件的大事说:  廿六日回寓,知昨日平局遭土匪之劫,屋庐多毁,器物掠空,局主报案。次日,局发乡勇捉犯,而逃遁者多,查拏数日,始於贵济获曹、顾、贾三人押到俞局。而埋轮之使,猶倡免租之义,胆纵豺狼。  在四月初七的日记里,记这事的结局说:  晚偕礼庭至洞港泾,適徐局勇首顾大山来调停劫局案,曹和卿同擬各佃凑钱赔藏,并起事各图办上下忙银各三百,外加二百六十文以赔夏赋。所获三犯释回。  案「平局」,是一个收粮局名的简称,「俞局」、「徐局」都同。太平天国地方政府的干部因不懂徵收田赋手续,所以这种收粮局大都交给地主阶级分子或衙门书吏办理,他们就利用来收租。被这个反革命分子狂吠为「土匪」的,实是佃农,被诬蔑为「平局遭土匪之劫」,实是佃农去捣毁帮地主收租的收粮局。所说的「埋轮之使」,典故出自后汉书张纲传,指天王派来的钦差大臣。这位钦差大臣,当常熟各图佃农捣帮地主收租的收粮局时,他不是下命令派军队去镇压佃农,而是宣传地主不应收租的大道理。后来经过中间人调停,佃农只是交粮和给还取去收粮局器物价钱,竟不交租,取得了胜利。这个地主阶级分子对这位钦差大臣咬牙切齿地咒诅说什么「胆纵豺狼」。这两项记载,记出了太平天国政府放任佃农不交租,钦差大臣宣传地主不应收租,恰恰和封建政权保护地主收租,视为天经地义完全相反。  太平天国与农民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克复浙江后,在海宁流传的那一首「黄(万)金家财殓蒲包,窮人手里担元宝,长毛哂哂笑」〔一〕的民谣,和忠王李秀成庄严地发表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讥笑天京为「苦力王们的城市」,而太平天国却认为这个「称号,是最大的恭敬」〔二〕的宣言,太平天国从战士以至领导者这种阶级立场,正是深刻地反映出这种关系和感情。在这种关系和感情下,太平天国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便自然而然地是从农民出发,站在农民方面的。  丁  太平天国从「照旧交粮纳税」经过「着佃徵粮」到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在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既考明,现在来说它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最初是「昭旧交粮纳税」政策。这个政策颁布后,首先是佃农不肯向地主交租。在太平天国革命洪流当中,追求平等、平均二千年的中国农民行动起来了,凡是太平天国克复的地方,  到处都是「地符庄帐付焚如,官牒私牒总扫除」〔一〕。农民把地主阶级和封建紧勒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打碎了,不肯再受地主剥削了。安徽桐城人方宗诚闭齐诗集食新叹道:「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雇角相当」。佚名平贼纪略清咸丰十一年十有锡金城民总立仓厅记江苏无锡、金匮情况说:「各佃户认真租田当自产,帮不输租,各业户亦无法想」。浙江嘉兴吴仰贤小匏庵诗存新乐府粮归佃诗注说:「禾中向有租田当自产之谚」。所谓向有,指太平天国统治嘉兴时事。如地主有企图收租的,佃农就予以打击。吴县甫里镇人杨引传野烟录记其事说:「凡里人有田者,由乡官劝谕欲稍收租,而佃悍然不雇,转纠众打田主之家。桃浜村为之倡,事起於南栅方氏。於是西栅金氏,  东栅严氏家,什物尽被毁坏,而严氏二舟泊屋后亦被焚。陈某被缚于昆山城隍庙石狮子上,几饱众拳」。案陈某是甫里镇乡官。又或有地主凭藉某种恶势力来强行收租的,佃农也同样予以打击。龚又村自怡日记记常熟事说:「邹氏设局於神祠,又被拆坏,局董俞卿被戕投水。收过租米之局,众佃竞欲索还,於十三日赴俞局哄闹,几欲焚劫」〔一〕。佃农对地主的蠢动,或毁,或焚,或打,或杀,对帮助地主的乡官也予以惩治,捆缚在通衢上示众,这是两个具有典型的事例,各地抗租情况大都如此。有些地主只得把田卖给佃农以救饥。江阴章氏支谱章型尘烟纪略说:「将田亩售与佃农,价愈贱而售愈难」。常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中夜念业户二年无租,饿死不少,幸而降价鬻田佃户,十得二、三,何以延命」〔一〕!因此,世家大户都成了饿殍。光绪溧阳县续志说:「旧时肉食垂绮罗,今日饥寒面如鹄」。仪徵程畹归里杂咏道:「良田万顷成何用,饿死当年积谷翁」〔二〕。这些记载,说明不论在太平天国前期或后期,不论在安徽或江苏、浙江,佃农都不交地主租了。这是普遍的情况。  在封建社会,封建政权为保护地主收租,定有种种压迫佃农的法律规条,把抗租与抗粮视为同等违犯「国法」。佃农如个人敢於抗租,就要把他逮捕治处;如敢聚众抗租,就要派兵剿灭。太平天国既颁布「照旧收粮纳税」政策,准许地主照旧向佃农收租缴纳国家田赋,在未实行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革命以前,还承认地主合法的存在。现在,佃农抗不交租,太平天国是不是如同封建统治那样镇压佃农,副迫佃农向地主交租呢?这是鉴定太平天国究竟是农民政权还是地主政权的试金石。江苏常熟人汤氏辑鳅闻日记清咸丰十年九月记事,对此曾有过一段比较详细的记事道:  九月下旬,……乡官整理田亩粮册,欲令业户收租,商议条陈。无奈农民贪心正炽,皆思侵吞。业户四散,又无定处,各不齐心。且如东南何村,因议收租,田夫猝起焚拆选事王姓之屋,又打乡官叶姓。又塘坊桥民打死经造,毁拆馆局,不领门牌,鸣金聚众。王市局中严朗三等,闻信大怒,令乡勇欲捉首事之人。彼众隅力拒,扬言欲率众打到王市。於是局中急添乡勇二百名,借监快枪抬炮,端正饭食、酒肉、馒头、茶汤。汪胜明同严士奇、叶念劬、姚锦山、徐光康等磨拳擦掌,连夜入城见伪主将钱,请兵下乡剿灭乳民。不料钱姓不肯轻信擅动刀兵,反怪乡官办理不善。但著本处乡耆具结求保,愿粮守分等语。又给下安民伪示,劝谕乡民。其事遂以解散。王市局中诸人败兴而归,从此势弱,不能勒捐,进益渐少,只得散去。  上引记事说的主将钱,是镇守常熟的副将钱桂仁,主将是侯裕田。侯裕田是太平天国的一个耿耿精忠的人物,因常熟地处冲要,特派监视钱桂的〔一〕,所以钱桂仁后来虽然是个叛徒,此时却不敢不执行太平天国的方针政策。王市局,就是王市的乡官局,严士奇等都是钻入乡官局的地主。汪胜明是常熟县监军,奉派来王市调查农民殴打乡官事件。他本是安庆一织席手工人,到王市后,受到做乡官的地主的腐蚀,却帮同地主来镇压农民。当时乡官局等事发生。王市局派乡勇塘坊桥要逮捕抗租斗争的领袖,佃农迎击,宣言要打到王市来。汪胜明等急添乡勇,借枪炮,磨拳擦掌,连夜入城见钱桂仁,请兵下乡剿灭佃农。钱桂仁不但不发兵,却斥责乡官办理不善,他出布告安民,只劝谕佃农交粮和守秩序(「完粮守分」),地主收租的企图被粉碎(「其事遂以解散」),钻入王市乡官局的地主垂头气而归,「从此势弱」,「只得散去」,佃农取得了胜利。常熟是苏南阶级斗争最复杂、最激烈的地区,王市这次事件,是表明太平天国政府掌握站在农民方面的立场来处理佃农抗租斗争最典型的事件。  在另一方面,地主也不敢向佃农取租。太平天国既颁布「昭旧交粮纳税」政策,而赋从租出,就必须准许地主收租纳粮,常熟佚名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六日记说:  初六,有长毛告示,要收钱粮,谕各业户、各粮户,……即行回家收租完粮。太平天国准许地主收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凡地主收租,必须先认田登记(即报明田数、墟名、花户存案)〔一〕,然后准领凭收租。而租额由政府定,收租后除负担向国家交粮赋外,还要缴交各费。例如常熟情况,规定收租六斗五升,交粮三斗七升,田凭费一斗,局费五升,经造费一升,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费二升,地主只得租米一斗。所以地主阶级分子悲欢说:「费大於租,业主几难糊口」〔一〕。各地情况虽有不同,但基本政策和办法却是一致的。可见太平天国虽准地主收租,但其情况已知和封建社会大大不同的了。当时各地的地主多不肯领凭收租。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十月记常熟情况说:  十五、十六晴。长毛同司马、百长下乡写田亩册,限期收租,要业户领凭收租。现今各业户俱不领凭。长毛告示,不领凭收租者,其田充公。  常熟柯悟迟漏纲喁鱼集清咸丰十一年九月记事也说:  九月,贼目出示,着师、旅帅重造田册,注明「自」、「租」名目,招业主认田,开呈佃户田亩细数,每亩先缴米一斗,即给田凭,准其收租,无一应者。  地主为什么不去认田、登记、领凭收租呢?常熟有个地主阶级分子叫曾含章的在避难纪略〔二〕裹作了回答:  令业户领伪凭,曰田凭,诱发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个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业户而加害不休也。  这就是说地方就是遵照太平天国法令领了田凭,佃农还是不肯交租的。地主既登记领凭,收不得租,不但要担负纳田赋,而且,深怕登记后露了身份,受到没完没了的打击。这个反革命分子的话,说明了当时地主不肯认田登记的原因,也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性质说得一清二楚。当时地主不敢收租,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常熟汤氏鳅闻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八月记其事道:  秋八月初,城中钱逆又升伪衔,传齐各乡官与钱伍卿等,共议收租。著各业户开报田册,晓谕绅富归家料理租务。先议著乡官包收,先经捐费,起田单,拟每亩八斗。除完粮下忙银,业户只得二、三斗,且报满二百亩者,载入大户,如匿韦不报,将田充公等示。於是避江北者亦闻信回南,嗷嗷待哺。有识见者以为将来作大户勒捐,便中贼计,且不屑具名禀呈,料佃户亦不服,故久无呈报之人。又因众目皆思染指,与钱伍卿争搅收租。自八月初至九月中,终未议定。惟伪军、师帅等有田产如严逸耕辈,皆欣然打干催头发限票,预受族党请托,到后竟成子虚画饼,可发一大噱。  案钱逆,指叛徒钱桂仁。钱伍卿是钻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地主阶级分子。从这一段记载可见,就是在叛徒和反革命分子共同主持下,但地主除纳粮外,每亩只得二、三斗,而收租须先开报田册,报满二百亩,便列为大户,成为勒捐对象。且知佃农不肯交租,所以地主都不肯呈报。加以反革命分子都想染指,争搅收租,内部矛盾重重,结果竟成子虚画饼。  太平天国对佃农不肯交地主租,焚烧地主房屋,打死地主,殴打乡官,捣毁乡官局,尚且安抚佃农,以愿交粮了事。现在,地主自己不敢领凭收租,太平天国就只有向佃农收粮,那更是不待说了。太平天国是农民政权,站在农民方面,所以它不是镇压农民,保护地主收租完粮,而是根据当前的具体形势,因势乘便,顺应佃农的愿望,创造性地采取了向佃农徵粮政策〔一〕。这个政策,民国太仓州志叫做「着佃收粮」,江苏常熟柯悟迟漏纲喁鱼集叫做「着佃启征田赋」,江苏元和陆懋修窳翁文钞收复苏松间乡镇私议叫做「着佃追完」,浙江嘉兴吴仰贤粮归佃诗叫做「着佃还粮」,清朝江苏巡抚李鸿章叫做「着佃交粮」〔二〕。称谓略有不同,都是指这一个政策说的,本书取「着佃交粮」这一个含义较切的名称来考述。  考太平天国於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建都天京那一年的秋收前,就在天京近郊宣布向农民收粮〔一〕。上引汪士铎乙丙日记所述他於这年十一月,逃出天京,到三十里外的陈墟桥蔡村去,亲见农民向太平天国交粮后,不复交地主租,得到有衣有食的好景,仇恨清朝官府的事。太平天国所行的「着佃交粮」政策,便是这个为佃家所欢迎的政策。  同治崇仁县志记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克复江西崇仁县设立乡官后事说:「军帅按亩徵粮,由监军发给伪串」〔二〕,行的也可能是「着佃交粮」政策。据现存记载,太平天国於庚申十年(清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夏克复苏南,这年冬,第十年十月二十日,太平天国在江苏常熟出告示「着旅帅、卒长按田造化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又说「是年秋收大熟」,「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及徐日襄庚申江阴东南乡常熟西北乡日记说:「农民之力田者窃利租不输业」的话,认为太平天国是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到一九六○年,始得见新发现的常熟人梧悟迟著的漏,纲喁鱼集,其中记清咸丰十年冬太平天国在常熟徵粮事说:  十一月,……起徵粮米,……十三日,……出示天朝九门御林丞相统下军帅汪,查造佃户细册呈送,不得隐满,着各旅帅严饬百长、司马照佃起徵。……十二月,……廿日,设局太平庵,着佃启徵田赋。  我两相对勘,始知雇汝钰把太平天国「着佃启徵田赋」政策,以他自己的理解写作「发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掛名收租」。我根据了雇汝钰的记载认为当时太平天国行的是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是错了。现特在此郑重更正。  这一年常熟「着佃交粮」,效果好得很。当时常熟有个姓汤的,在他的鳅闻日记中记道:  伪师帅在本地设局,徵收当年钱粮。……乡农各佃既免还租,勇跃完纳,速於平时。  江苏吴江县也有这年太平天国向佃农徵粮的记载。吴江同里人倦圃野老庚癸记略清咸丰十年十一月记事道:  十一月初三日,贼徵银米,各乡村报田数,每亩纳米一斗五升,钱五百,伪旅帅陆续解江。  从所记太平天国这一年在吴江县徵粮,是据「各乡村报田数」,即柯悟迟所记常熟县「查造佃户细册呈送」的办法,知道也是向佃农徵收田赋的。  地主阶级分子不肯遵照太平天国法令认田登记,却组织收租局,企图压迫佃农交租。倦圃野老庚癸纪略清咸丰十年十二月记事记道:  初七日,闻长洲、元和、吴县及本县芦墟、盛泽、莘塔、北库等镇业田者俱设局收租息米,每亩四、五斗不等。同里亦欲举行,夜(旋)为伪监军阻挠,遂不果。  查该书庚申、辛酉两年纪事的初稿,曾以吴江庚辛纪事名称刊出,对此曾有说明道:「得钟监军文书,必先报明田数、墟名、花户存案,然后施行,各业因有或报或不报者,事不果行」〔一〕。钟监军名志成,同里镇人,考中太平天国博士,授吴江、震泽两县监军,治理江、震两县事,政绩斐然,后来吴江失陷,被俘牺牲,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对革命事业忠贞尽瘁的人物。他责令地主遵照法令登记,地主不从,他就制止地主收租。  常熟的地主也设立收租局企图压迫佃农交租。常熟曾含章避难纪略记其事道:  咸丰十一年二、三月间,钱华卿、曹和卿等创收租之说,各处设立伪局,按图代收,令业户到局自取。旋於四月中,吴塔、下塘、查家淀之伪局被居民黑夜打散,伪董事及帮局者皆潜逃,其事遂止。  这个钱华卿得到常熟守将钱桂仁的同意办理留养难民局事〔一〕,曹和卿(即曹敬)参加常熟议设勇防土匪与设局收粮事。这两人都是地主阶级分子。他们就藉这点关系设收租局,要包办地主收租。可是,佃农起来把那些收租局打散。  地主见自己的力量不济,又去纠合恶霸匪帮用武力来设局收租。倦圃野老庚癸细略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纪事记道:  十一月初一日,周庄伪乡官费玉存(成)设收租局於北观,每亩收租息米照额二成折钱,局费每千扣二成。至十二月初旬,各乡佃户颇有还者。旋为伪监军见嫉,从中败事,从此瓦解矣。  这个费玉成,是太湖上枪船匪帮的一个头子,拥有一支武力,太平天国不得不暂时牢笼他,这时封为镇天豫。倦圃野老在此处说他是苏州周庄乡官是错的〔二〕。吴江、震泽监军钟志成不畏强暴,加以制止,使地主阶级的收租局再一次瓦解。  从上所考,看见当时佃农与地主阶级顽固分子双方展开的斗争,佃农的猛烈威力,压倒了地主阶级的顽抗分子。太平天国地方政府则执行法令,对地主阶级分子不遵照法令认田登记,而擅自设立收租局的违法勾当加以制止,使地主阶级的收租局一再瓦解。革命形势向着有利方面发展,於是太平天国在土地政策上,便从「着佃交粮」向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这进一步的措施,就是颁发太平天国的新土地证——田凭。这是太平天国的一件大事,虽记载残缺,但仍可考见。考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清同治二年)冀天义程发给吴江县潘叙奎荡凭上说:  缘我天朝恢疆拓土十有馀年。所有各邑田亩,业经我忠王操劳瑞心,颂发田凭,尽美尽善。  案现存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忠王李秀成发给金匮县黄祠墓祭田凭和发给陈金荣田凭上,都印有「忠王李为发给田凭,以安恒业而利民生事」十七字。据发现的田凭,有江苏的,也有浙江的,有用李秀成名义颁发的,也有用他统下镇守地方的将领名义颁发的。这都说明这时颁发新土地证,是由忠王李秀成主持,为「安恒业而利民生」,向所辖苏、浙地区颁发  忠王李秀成发给陈金荣的田凭  说 明  原件高30.0厘米,宽27.5厘米,连史纸墨刷,在“忠王李为”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eq 。o(。s。up 12(□□□□□□□),忠殿户部尚书)李生香”长方朱印,在月日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长方朱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藏。  的。这些文物,铭记了太平天国颁发新土地证的设施与目的。  关于这件大事的记载,所见有佚名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即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记,述江苏常熟太平天国政府向自耕农颁发田凭事说:  长毛又要耕种自田领凭,每亩米五升,折钱一百二十五文,着旅帅必要催领。  倦圃野老庚癸纪清同治元年(即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记事,记江苏吴江、震泽两县监军钟志成召各乡卒长前来,宣布太平天国向佃农颁发田凭的政策,命回乡颁发事说:  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前者说明向自耕农颁发,后者说明向佃农颁发,这都明确地说明了这时向苏、浙地区颁发新土地证的对象,后者并说明其保护佃农土地所有权的目的。两者所记各有所偏,但正可以互相补充。在这里,应该作一些必要的说明。这次颁发田凭,是太平天国革命政府颁发的新土地证,是向苏、浙地区颁发的,而不是常熟、吴江、震泽几个县的措施。而向佃农颁发田凭,具有根本性的改革,更不是这个管理吴江、震泽两县民务,在其上有层层管辖,就在吴江、震泽还有佐将管辖的小小监军钟志成所得擅自施行而取信於民的。又在庚申十年夏,太平天国克复苏南后,规定地主必须遵照法令登记领凭,然后得收租。那种凭证,也叫做「田凭」,是专作为地主收租证明用的。佚名庚申避难日记说:「长毛告示,不领凭收租者,其田充公」。曾含章避难纪略说:「令业户领伪凭,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伪示业户呈田数给凭,方准收租」。所以吴江大地主柳兆熏就把它叫为「租凭」〔一〕。柳兆薰记明那种「田凭」,吴江「给凭每亩十文」〔二〕,而作为太平天国的新土地证的田凭,吴江、震泽是「每亩钱三百六十」,收费相差到三十六倍。可知那种作为地主收租证明用的「田凭」,与这时从「着佃交粮」政策向前采取进一步措施而颁发的太平天国新土地证的田凭,名同而实异,两种性质是迥然不同的。  上引两种记载都没有说到对以前那些已经遵照法令认田登记、领凭收租的地主怎样办法。从太平天国的政策看,那些遵守法令的地主是可以领取新土地证的。不过,在当时革命形势下,一般情况佃农都不肯向地主交租,这才出现了「着佃交粮」政策。现在,又颁布了「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的政策,这就鼓励了那些在地主依赖某种凭藉进行压迫下不得不交租的佃农也敢於抗不交租,而照章领田凭以取得土地所有权了。吴江县发田凭后三个多月,这个县芦墟胜溪有个拥有三、四千亩的大地主柳光薰,他曾遵照太平天国法令报田领凭,在枪船恶霸匪帮头子的保护下,於庚申十年十二月就收租,在辛酉十一年内收了一千三百馀石租,可是,到这时却不得不走去上海了〔一〕。这个大地主的出走,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保护他的枪船匪帮太平天国消灭,他怕群众清算,同时,也说明了从前那些向他交租的佃农领取田凭,得到所有权,有了法令的保护,不再向他交租了。  以前,地主不遵照法令认田登记,就采取「着佃交粮」政策,但仍保留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现在,颁布新土地证田凭的政策是:凡佃农「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这就把地主所有权转移到佃农手中,以国家法令保护耕者有其田了。  必须指出:当时苏、浙地区的斗争是很激烈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还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保护地主收租的事实。所以「着佃交粮」和地主收租是并行的。但是,不但佃农不肯交租的地区和地主不敢收租的地区,以及逃亡地主的田地,都是行「着佃交粮」,就是反革命分子控制的地区,佃农只要有可能反抗,就是肯交租,例如长洲县是恶霸地主徐少蘧控制的地方,而地主收租,有「籽粒无着」者〔二〕,有「多半向隅空转」者〔三〕,也还是要「着佃交粮」。此外,太平天国对官僚的妖产,和庵、观、寺、院、公田、学田等田产,一律充公〔一〕,也都是行「着佃交粮」的。因此,从整个情况(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太平天国统治苏、浙全部期间和全部地区)总的来看,「着佃交粮」是普遍的,而地主得收租是局部的,并且是随着阶级斗争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上引那个「中夜念业户二年无租,饿死不少」的做书塾教师的常熟地主龚又村,他记常熟「南乡粮租并收,其三乡但有粮局,业户几不聊生」〔二〕。常熟的情况,可以代表苏、浙的一般情况。当时广大佃农不肯交租,对既得权利不肯放弃。吴江同里镇人倦圃野老庚癸纪略记有太平天国失败后,到清同治三年十二月,吴江同里镇佃农还不肯交地主租,吴江县官亲自下乡两次把佃严刑追比的事〔一〕。此时上距吴江沦陷,地主阶级复辟,进行倒算已经一年半,首都天京的倾覆也过了半年,同里镇佃农尚且如此,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更可知。这断不是同里镇一地的情况,只因为今天流传有记到这事的同里人记载,我们才知道吧了。那时江苏巡抚李鸿章攻陷苏南后,不得不照太平天国办法在吴县、长洲、元和、吴江、震泽、华亭、娄县、青浦、金山等县行着佃交粮至两年之久〔二〕。这件事说明了当时佃农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抗租的情况,也说明了当太平天国统治苏、浙时,「着佃交粮」是普遍的,而地主得收租却是局部的这一事实。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因天京缺粮的紧急情况,不得不采用「昭旧交粮纳税」措施。它根据具体的情况,顺应农民愿望,先行着佃交粮政策,一反我国千馀年田赋制度的常规,变地主交粮为佃农交粮。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颁发田凭,宣布凡佃农「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把土地所有权从地主转移到佃农手中,使行「着佃交粮」广大地区的佃农得到了自己所耕的田。太平天国并没有颁布耕者有其田政策,而在它所施行的土地政策的结果,事实上竟成为耕者有其田了。  戊  太平天国后期苏、浙地区有些保护地主事件是反革命分子干的  勾当  太平天国后期在苏、浙建立政权时,首先是由於采取招降政策〔一〕,混入大批敌人,有清朝的残兵败将(如李文炳、何信义),有地主团练头子(如徐少蘧、华翼纶),有恶霸匪帮(如费玉成、孙金彪),有地主绅士(如曹敬)等等。他们伪降太平天国,暗地潜通清朝。在太平天国内部,又有些不坚定的分子,受了苏、浙繁华的腐蚀,开始蜕化变质(如黄和锦、邓光明)。因此,苏、浙政权就与太平天国前期在安徽、江西建立的政策那样纯粹不同。  在这些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盘踞的地方,就倚仗他们的势力来保护地主收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闻金匮界照旧收租」,「长洲、相城一带,因徐少蘧之请,亦准收租」。金匮县荡口镇官僚大地主华翼纶的势力便是在金匮界。苏州永昌从监生加捐道衔的大地主徐少蘧的势力便是在长洲相城一带。苏州辖吴县、元和、长洲三县。吴县、元和并无收租局〔一〕,惟长洲有收租局,正是由於徐少蘧的缘故。至於龚又村所说常熟东西南北四乡,只有南乡粮局兼帮地主收租,必有倚仗才敢如此,混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地主绅士曹敬正是常熟南乡人〔二〕。陶煦贞丰里庚甲见闻录说周庄镇局「悉听费氏主持」。所说费氏,就是苏州元和县周庄镇恶霸枪船匪帮头子费玉成。这个恶霸匪帮头子,不但在周庄横行,还派枪船到附近地区去保护地主收租。吴县蓼村遁客虎窟纪略说:「枪船头目费玉,贼封镇天豫,占管太湖、石湖、茭荡,设保卫局於邵昂,江、震田在局收租」。案费玉,即费玉成,又名秀元或玉存。江、震,就是吴江和震泽。上面说的那个吴江大地主柳兆薰,就曾经得到费玉成和吴江盛泽镇枪船匪帮头子孙金彪的保护,他在枪船匪帮被太平天国消灭后一个月逃往上海,就是因为要逃避佃农的清算〔一〕。在一些资料中,如佚名平贼纪略记无锡、金匮「或顽佃抗租,诉贼押追」,浙江桐乡县符天福钟良相布告说:「住租房,种租田者,虽其产主他徙,总有归来之日,该租户仍将该还钱米缴还原主,不得抗欠〔一〕等等,都是反革命分子干的勾当〔二〕。  在这些反革命分子所干保护地主的勾当里面,徐少蘧最具典型。徐少蘧伪降太平天国后,取得忠殿前检点兼理民务的职位,旋受封为抚天侯,攫取了长洲县基层权力,全县军、师、旅帅乡官,都由他派授,设立七军总局归他掌握〔三〕。长洲县佐将也得听从他的摆布〔四〕。他在长洲县设局帮地主收租,是站在地主阶级的反革命立场,也是为的抽取成数以自肥〔五〕。近年在他的后人家发现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九月办理长洲军民事务珽天安黄酌定还租告示、委前中三军帅张等设局收租札两道文件〔一〕。酌定还租告示规定:「自完田凭者,每亩三斗三升;佃户代完者,每亩二斗五升。」。所谓「自完田凭者」,就是说地主自已交费领取田凭。所谓「佃户代完者」,就是说佃农代地主交纳田凭费。这道告示,发於太平天国在苏、浙地区发田凭后约半年,竟对太平天国公布「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政策,视若无覩。而其所以酌定租额,是因见「佃户畏强欺弱,亦由乡官弹压不周」,使地主收租,「有五斗、二斗、籽粒无着者」,所以今年秋收,特定租额,命令乡官设局  ,「照料弹压」,这样倒行逆施,真是明目张胆的了。长洲就是苏福省所在地,却纵容徐少蘧干这种反革命的勾当,看来似不可解,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太平天国既采取招降政策,又不可能解除其武装,对投降的反革命分子就不能不根据不同的情况,作或多或少的容忍,或者可以说是让步。管辖苏、浙地区的忠王李秀成又是一个专讲策略的人物,他於庚申十年夏克复苏南和浙江嘉兴,见太湖枪船匪帮地利熟,船快人多,怕帮助清军为敌,就对他们采取封官拜爵的政策,对所干害民的勾当佯作不闻不问。到壬戌十二年五月,就以闪电的行动对苏、松、嘉、湖广大地区的枪船匪帮同日消灭掉。李秀成对大地主团练头子徐少蘧更是这样。他申请准许地主收租,就予允准。他暗通上海清军,就佯作不知。他於辛酉十一年冬太平军攻克杭州时,以为李秀成一时不能回苏州,就密约苏州反革命分子定於十二月初五夜(夏曆十二月十六夜)在苏州发动颠覆活动。李秀成得到情报,从杭州带军队星夜归来,先头部队於十二月初五日清晨赶到苏州,反革命不敢动。当时人们都以为李秀成一定大加镇压。但他见反革命势力大,对苏州的反革命分子调动,而对徐少蘧却完全不问,他的武装船只照常放行〔一〕。到壬戌十二年九月,李秀成即将回救天京,叫他来苏州要收拾他。他不敢来,向李秀成请病假。李秀成还用甜言蜜语笼络他〔二〕。李秀成回救天京后一个多月,他到常熟与叛徒骆国忠等密谋,入苏州谋纠内应,料不到李秀成突然从天京回来,就立即把他逮捕,到常熟叛变时,打垮他的团练,后来杀了他。李秀成对付这个反革命分子两年多来都是采取牢笼容忍的政策,正和消灭枪船匪帮同样的策略。可知在苏福省会所在地的长洲出现违反太平天国颁发田凭给佃农的政策,进行保护地主收租的事件并不是怪事,而正是这个反革命分子徐少蘧所干的勾当。  下面我们还举出几件反革命分子保护地主的事件说说:在江苏吴江县出现镇守将领冀天义程某〔一〕於吴江县颁发田凭给佃农后八个月,竟仗藉他的权力设立收租局企图破坏太平天国颁发田凭给佃农的政策。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在清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记事里记其始末说:  二十七日,北观设收租息局。贼酋程令每亩收租息米三斗,伪董事十余人襄其事,三限已过,并无还者。十二月二十一日,忽有栋花塘农民百馀鬨入局,将襄理者十馀人擒去,殴打窘辱。至明年正月初一日,周庄费姓遣人说合,得放回家。  这个程某,是在吴江县发田凭后两个多月调来的〔二〕。他的出身历史不详。他在发给吴江潘敍奎荡凭上写有「仰该业户永远收执,取租办赋」的话。案今存太平天国田凭,并无此种字样,可见他是个违犯太平天国法令保护地主的分子。后来吴江在失陷前十一天形势危急的时候,就把他和他的部下调开,而换忠王李秀成弟李明成来拒敌〔三〕,临敌易将,兵法所忌,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这样做的,可知太平天国军事指挥部是对他提防的。就是这个违法乱纪分子,胆敢破坏太平天国土地政策,企图保护地主收租。可是,现在佃农已经领田凭到手情况就不同了。在一年前,当枪船匪帮头子费玉成来北观设收租局时,「各乡佃户颇有还者」,而现在,「三限已过,并无还者」。不但如此,佃农还来把收租局人员逮捕去处治。这件大事,说明吴江县佃农领田凭后,在太平天国法令保障下,确实得到了耕种的土地所有权,所以才得如此有理有法去反击恶势力,也可见这个保护地主违法乱纪分子竟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  在江苏无锡、金匮出现守将济天义黄和锦派军队镇压安镇四图抗租佃农的事件。这个黄和锦,因为保护地主,曾经得到地主赞赏称为「循良之贼」。这次竟派出军队来镇压抗租佃农,在反革命分子保护地主的勾当里还是仅见的〔一〕。  在浙江石门县出现守将殿前又副掌率灯光明颁发保护富户沈庆馀「护凭」的事件。这个邓光明后来投降清朝,是个叛徒。他在这张「护凭」上说明他是因见「天朝所克各省郡州县地方,每有殷富之家不能出头,甘受因厄」,对地主阶级被打倒感到「可悯」,所以,他在管辖的地区,就要为地主阶级撑腰,发给「护凭」交石门县大地主沈庆馀收执,叫他被「强佃抗■,收租纳捐不交」时,「放胆持凭,即赴监军衙门控告,如监军不理」,就来向他控告。他要把已被打倒的地主扶起来,再「出头」骑在农民的头上〔一〕。从这一张「护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可见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地主阶级是普遍地被打倒了的,所以这个为地主阶级撑腰蜕化分子邓光明,才需要特地发「护凭」给大地主来做控告农民的凭证。也说明当时苏、浙地区出现的保护地主的事件,正是这些蜕化分子和混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反革命分子干的勾当。  从上所述,可见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在苏、浙地区保护地主对破坏革命情况的严重。虽然太平天国在土地政策上是站在农民立场上的,从「着佃交粮」到颁发田凭给佃农,处处为佃农谋求利益,尤其是到处佃农都向反革命恶势力进行激烈的斗争,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但是,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已从鼎盛走向下坡路,对蜕化变质分子失了坚固的控制力,对斗争的佃农却缺乏强大的支持力,而由于采取招降政策所产生的恶果,对投降的反革命分子不得不用牢笼和容忍的政策,造成后期苏、浙地区阶级斗争十分激烈,情况十分复杂的局面,首先出现了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违反太平天国革命宗旨保护地主收租、为地主张目的勾当,成为冲击太平天国革命基础的逆流,从而颠覆、叛变,都由此而起,成为太平天国败亡的一个原因。  六  圣库制度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废除私有财产的一种制度。天朝田亩制度里面的国库制度就是根据这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定到条文上去的。天朝田亩制度说:「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所以「国库」又叫做「圣库」。「圣」是太平天国宗教对上帝的尊称〔一〕,「圣库」就是上帝的仓库,也就是表示人民公有共享的意义。  圣库制度是从起义时就实行了的。当金田起义时,革命群众将田产屋宇变卖,易为现金,而将一切所有缴纳于圣库,全体衣食都由圣库开支,一律平均。因有此制度,人数愈为加增〔二〕。圣库制度对号召群众起了重大作用。  要严格执行圣库制度,首先就不许蓄私财,必须人人把钱财缴交圣库,然后圣库才得有物资来供给全体人员的生活。所以在定营规条十要裹,第四条就是不得藏匿金银器饰。太平天国史卷二十三有藏匿不交圣库的就严厉惩治。在起义时,天王派拜上帝会兄弟十六人到请求加入的天地会党中去做宣传工作。回来时,那些天地会党人送巨金给他们以为报酬。十六人中有十五人恪守会规,各将赠金全数缴交圣库,独有一人私藏赠金不报。天王就把这人斩首教育群众〔一〕。  到太平天国辛开元年秋,克复广西永安州后,天王又下诏重申不得私藏财宝命令道:  天王诏令各军各营众兵将,各宜为公莫为私,总要一条草对紧天父天兄及朕也。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钦此。  壬子二年八月初十日,时在长沙,更定私藏私带金宝者斩的法令,天王诏道:  天王诏令通军大小兵将,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带金宝,尽缴归天朝圣库,倘再私藏私带,一经察出,斩首示众。钦此。  这一个制度,首先是在军中实行,到建都天京后,又在天京实行〔二〕,于是便把从前颁布的诏令定为法律,在天朝法律上定有凡私藏金银即是变妖,定斩不留的条例。「变妖」,就是反革命,可见这条例的严重。凡藏银过五两不缴交圣库的就按律治罪〔一〕。  天朝圣库设在天京水西门灯笼巷〔二〕。计设总圣库四员(内分正、副、又正、又副),总圣库協理二员,专司其事。原则上从天王到士兵不准私蓄财产,食器物一切费用(包括医药、残废院、老人馆)全由公家供给〔三〕。当时天京人民,也同军队一样都由公家供给。  关于这一个制度,在癸好三年冬,英国人麦都思向一个在太平军中做过士兵的人访问,他记录道:  关于全军不发饷事,我复问各军人自有私产者否?则答:「一概全无,如果查出某人藏有多过五元之款,即罪其不以此款归公而把他鞭笞了。所有财物一得到手即须缴入公库,而凡有私匿不报者皆有背叛行为之嫌」?「那么,公库里面一定有许多财物啦」?「啊,十分富足,无数量的银子,都留为实行这大事业之用的」。又问:「如果人人不许有私财,他们自己想买点好东西吃时又怎办呢」?他说:「那是无需的,每卒之卒长买备全体所需。放在桌上之时,大家平等分享,即使最高级的军官之盘盌也与最卑下的小兵一般无异」〔一〕。  当时北华捷报根据上述通讯写了一篇社评,论太平天国这一种军事共产制的施行,称为「共同生活的实现」〔二〕。甲寅四年四月,美国公使麦莲翻译裨治文随美使探访天京,据他个人观察所及和与太平天国人员谈话所得,对天京社会情況也得出「他们至少有共同的利益」的结论〔三〕。这些观察倒不错,当时太平天国的社会生活是「共同生活的实现」,「有共同的利益」,而体现出此种生活的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便是圣库制度。  严厉的执行圣库制度,其结果就杜绝了贪污与战争时一些非法的行为,给廉洁政治与严明的军队纪律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盛时政治的清明,军纪的严肃,与圣库制度的严厉执行是有关系的。  后来,圣库制度逐渐被破坏了。到了后期,已见有凡夺得敌人的物资,只有穀、米、牛、羊、猪、鸡等食物归公,而银钱衣服则各自收藏的记载〔四〕。这就把以前在军中严厉执行的圣库制度破环了。  七  乡官制度  在天朝田制度中,规定有军制组织人民的制度:「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计一军自军帅至两司马共六百五十六员,将官员六百五十六家从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除开,其伍长、伍卒共一万二千五百家,才是一军管辖的家数。故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家,卒长管辖一百家,旅帅管辖五百家,师帅管辖二千五百家,军帅管辖一万二千五百家〔一〕。太平天国在各地区实行的乡官制度,便是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而 来的。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春建都天京,夏西征。这年秋,建立乡官制度〔一〕。乡官的设立,凡初定州县,即其地分军,立军帅以下官,大张布告,命各州县编造户册,在本乡公举军帅以下各官,赴省呈投,发给各户门牌〔二〕。其军帅假以令旗,得有徵调权。自师帅至两司马都设公堂,建三角旗,以旗长短分别统属。凡徵粮、诉讼等民政,以及军队过境的供应,都由各级乡官担任,而由军帅总其成〔三〕。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前,所克州县,都没有驻守,那时是没有地方政权的。自建立乡官制度后,所克各州县,照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用军制组织人民,由人民公举军帅以下各乡官,统于监军,镇以总制,监军、总制都由天朝任命,做守土官,于是太平天国地方政权始建立,给太平天国革命打下了巩固的基础。  乡官由人民公举本乡人担任,他们是人民爱戴的人,而他们是本乡人,又深知本乡的一切情况。敌人的情报汇编论这一个制度说:「土著生计,丝粟难隐,裹脅逃民,并得稽察。贼之牢笼人士,联络方域,计蓋无谲于此者〔一〕。」从敌人的咒诅里面,可以反映出乡官制度对巩固革命权所发挥的效果的巨大。  关于人民公举乡官一点应加说明。太平天国的公举乡官,仍用乡举里选的旧方式,还不懂得用直接选举法和间接选举法,更远远不能与今天人民民主选举相提并论。但是,太天天国的公举乡官,方式虽还和古代乡举里选相同,而实质上已起了大变化。中国封建社会乡举里选的对象为地主阶级。而太平天国公举乡官的权柄,则掌握在农民阶级手中,举出革命的农民来钤制地主阶级。乡官制度也具有打击地主阶级的作用。由于从前被地主阶级踏在地下的农民,今天翻身作主,做了乡官,地主阶级分子不得不向他们低头,这就把地主阶级的威风打下来了〔一〕。叛徒邓光明所说:「天朝所克省郡州县地方,每有殷富之家不能出头,甘受困厄」的情况,正是乡官制度对地主阶级专政的结果。固然必须指出,在太平天国后期江苏、浙江给投降太平天国的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盘踞的地方,地主阶级分子鑽进乡官机构,腐蚀了乡官制度,破坏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基楚。但是,这只是太平天国后期一部分地方的情况,更不能据此来否定乡官制度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所发生的大作用。另详政权志中。  八  妇女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属,但在农民的家庭,妇女却不如太平天国史卷二十三此,她们与男子同样从事劳动,也就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  洪秀全在起义前五年写的原道醒世训就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理论,并对妇女与男子同样大声疾呼:「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北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洪秀全这种说法,不过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实在却是从中国农民家庭男女平等的优良传统而来的〔一〕。  金田起义拜上帝会群众大都是全家参加革命,妇女组织女营,与男子并肩作战,从广西打到天京,建立了大功劳。天情道理书中载东王杨秀清赋有一首果然忠勇的诗表所她们道:「我们弟妹果然忠,胜比常山赵子龙,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  因此,到了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就对妇女的地位作了三项的规定。每一是,是经济上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这就在经济上明确地规定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  第二,是社会上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天朝田亩规定:「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与」。妇女以兄弟姊妹的身份同在一堂礼拜天父上帝,这就把圈在家庭内的妇女解放出来,在社会上给妇女以男子同等的地位。  李大明柴大妹合挥  说 明  原件高29.5厘米,宽13.7厘米,一九五四年一月在浙江绍兴市三秀庵墙壁内发现。浙江博物馆藏。  翟合义祝大妹合挥  说 明  原件高29.5厘米,宽12厘米,与李大明柴大妹合挥同时发现。浙江博物馆藏。  第三,是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太平天国设有婚娶官,主管婚姻〔一〕。凡男女结婚,先通过本队主,由本队主禀明婚娶官,经过婚娶官发给龙凤合挥方得结婚〔二〕。合挥就是结婚证书〔三〕。合挥一式两份,政府保存一份,发一份给结婚的当事人。结婚证书上祇写男女的姓名、年龄、籍贯和工作岗位,有的还写上参加革命的年月,与封建社会的「婚书」上所写的门当户对的内容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婚姻制度。蛉蜊记他所见的太平天国婚姻事说:「男女从未谋面即行结婚的旧俗,选择吉日的迷信,以及致送聘金等全被革除净尽。唯有新娘将下垂的长发挽起成髻,以及新郎于夜间率乐队、登笼、轿子和骑着马的友人(首领结婚则尚有旗帜、仪伏等)至女家迎取娶这两件事仍旧保持着昔日的风俗。太平天国的妇女摆脱了束缚,享有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结婚也就成了爱情的结合」〔一〕。太平天国在婚姻制度上完成了它的反封建的业迹。  关于太平天国的妇女,除了在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地位以外,应该提出来说的还有解放缠足和组织天京妇女从事社会生产这两件大事。  中国妇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五代南唐以来将近千年对妇女肢体的残害。妇女缠成小脚,难以参加劳动,使不得不依靠男子过活,成为男子的奴隶。太平天国在建都后四个月,癸好三年六月,下令解放缠足〔二〕,给妇女解除这一个大残害。当日令下,天京地方,就做到「一日万家缠足放」〔一〕的盛况。太平天国在解放缠足的同时,就组织天京广大妇女从事各种劳动,有的编入肃锦营,有的去做运米、负煤、割麦、割稻等生产劳动,以及开沟、浚濠等军事工程〔二〕,当时天京各项工役,都归妇女担任,壮丽无匹的天朝宫殿,也是妇女参加建筑成的〔一〕。中国封建社会要把妇女关在家庭,太平天国却把她们解放出来,解放缠足,参加社会劳动,使她们也同男子一样都得各尽所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一件大事,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此外,太平天国对封建社会强迫妇女守寡的风气也加以反对。有一个反革命分子记天京讲道理的内容说:「夫死自有夫,妻死自有妻」〔二〕。又有一个反革命分子记说:「寡妇频言与夫,柏舟节义笑与迂〔三〕。从反革命分子这些冷嘲热讽裹面,反映出了太平天国对封建礼教的进行扫荡。  由于太平天国的妇女得到解放,取得了经济的社会的地位,由于太平天国的妇女对革命,对社会尽了她们的能力,做出了有贡献的业迹。因此,她们在心理上也就起了大改变,俨然感到自己天赋有一种独立自尊的人格,也同男子一样是一个堂堂的人,一洗三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束缚妇女而造成的卑怯懦弱以及依赖男子的性格。这一种大改发,给太平天国妇女带来了新的形象和新的风格。呤利论太平天国的妇女说:「太平天国社会制度中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妇女地位的改善,她们已经由亚洲国家妇女所处的卑贱地位提高到文明国家妇女所处的地位了。太平天国革除了两千年来妇女所受到的被愚昧和被玩弄的待遇,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的道德品质的进步性」。又说:「太平天国已经废除了妇女缠足的恶俗。虽然在他们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之下,女孩子不再受到这种苦刑,可是他们的妻子有许多人却是可怕的『小脚』,除广西人、一部分广东人和苗族外,其他各地妇女都遵守这种毁足的忌习惯。太平军起义后出生的女孩子全都是天足,这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使他们从而改善了自己的外貌。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俗,男子摆脱了薙发垂辮的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著、最富有特然的两大改革,使他们的外貌大为改善,和在鞑靼统治下的中国人的外貌显了巨大的区别,并表现了巨大的改进。太平天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地超越了她们的姊妹,那些束缚在满清的家庭制度中的妇女的社会地位,这是太平天国的辉煌标志之一〔一〕。其实,还不止如呤利所论,在当时,太平天国妇女那样横刀怒马与男子并肩作战,那样成千成万的行列参加各种生产,还大大地超越了呤利所谓「文明国家」的欧、美的妇女。太平天国对妇女的解放,不仅是在中国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史上也是最先进的。  应该指出:在幼学诗上,曾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的说教。洪秀全也有过「男理外事,内非所宜闻;女理内事,外非所闻」的诏旨〔一〕。这显然是跟太平天国革命的实践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相矛盾的。据记载庚甲十年打垮江南大营之役,妇女还编组队伍参加战门〔二〕。而经过太平天国解放的妇女,一直是男女平等,并没有什么内外的分别〔三〕。就是到了天京失陷后三年,南京的妇女还保存自由解放的风格〔一〕。可知这些封建说教,不过是洪秀全个人的意见,祇在天朝宫殿内发生作用,而没有给太平天国对广大妇女的解放发生影响的。  九  附诸匠营与百工衙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陶治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率担任,农隙治事,使手工业附属在农业裹面,与农业强固地结合起来,而没有给手工业的地位。太平天国在天京实行的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是把手工业工人独立地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制度,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同。但就废除私有财产这一根本精神来看,却是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致的,所以附述在本卷内。  诸匠营和百工衙,是把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废除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以手工业国营的形式,代替手工业工人个体生产,由国家集中各种工人,按技术分别设立营或衙,从事有组织有管理的集体生产的制度。  诸匠营和百工衙的组织有些不同:诸匠营因人数众多,为易于管理起见,所以完全依照军制,各营以指挥统领,其总制、监军、军帅至两司马一如军队的编制;百工衙所属人数多寡不一,有百人则置一卒长,分辖四两司马,二百人则置两卒长,没有军帅、师帅、旅帅各级官员,其组织不尽依照军制。在职掌上也有些不同,诸匠营祇制造,百工衙则凡所典的事,俱兼司收发。诸匠营和百工衙在组织上、职掌上虽有些不同,但是它们的任务都同是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关〔一〕。  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起源于在军队裹面施行的各项管理军需生产的制度。壬子二年八月在长沙,各军都设典硝〔二〕。十二月到武昌,木匠都交典木匠宾福寿统带〔三〕。当时在各军中设立有关管理军需生产部门可考的计有典旗帜、典礮、典铅码、典红粉、典硝、典铁匠、典木匠、典竹匠、典绳索等项〔一〕。到克复南京后,就把这一种在军队裹施行的制度扩大起来,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制度,将南京百工各归各行,分别组织,并将南京各手工业作坊收归国有〔二〕,于是在天京立了诸匠营和百工衙。诸匠营和百工衙的建立,是太平天国对手工业工人的组织与管理的制度,也是太平天国在天京实行的废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把生产资料收归国家经营的制度。  诸匠营可考的计有瓦匠营、木营、金匠营、织营、金靴营、肃锦营、镌刻营七种〔三〕。瓦匠营所辖都是泥水匠,担任建筑工作。木营所辖都是木匠,也是担任建筑工作。金匠营所辖都是金银匠,担任制造金银器皿工作。织营所辖都是织机工,担任织缎工作〔一〕。金靴营所辖都是靴鞋匠,担任制造靴鞋工作。繍锦营所辖都是繡匠和画士,担任刺繡和画壁画、彩画、画旗、画散、画轿衣等给绘画工作〔一〕。镌刻营所辖都是刻字匠,担任镌刻诏旨、画籍、印玺等工作。  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的百工衙种类繁多,其范围从军事工业、食品工业、服用工业以至美术工业,包括了当时百工技艺的手工业。现在将考得出的四十二种〔一〕,就其性质可分为下列九类:  (甲)军事工业  典炮衙 主制造枪炮,设在天京评事街。  铜炮衙 主制造铜炮。  铅码衙 主铸造铜大小铅弹,设在天京武定桥下炭煤店中。  典销衙 主煎熬硝磺。  红粉衙 主制造火乐。  典铁衙 主制造兵器、铁器。  战船衙 主制造战船。  弓箭衙 主制造弓箭。  旗帜衙 主制造旗帜。  (乙)食品工业  油盐衙 主掌油盐。  春人衙 主春碾粮食。  宰夫衙 主补割牲畜。  豆腐衙 主制造豆腐,设在天京二郎庙。  将人衙 主制造酱、作料及小菜等。  醯人衙 主制造醋。  茶心衙 主制造糖面糕饼茶良。  天茶衙 主制造茶业,设在天京老爷巷。  (丙)服用工业  典织衙 主织刻线庄缎。  染匠衙〔一〕 主染布帛。  缝衣衙 主缝衣服。各王袍服,也归缝衣衙缝纫,所以又叫做「典袍」。  国帽衙 主制造冠帽。  金靴衙 主制造靴鞋。  梳衙篦 主制造梳篦。  (丁)日用品工业  铜匠衙〔一〕主制造铜器。  锡匠衙 主制造锡器。  典竹衙 主制造竹器,设在天京大夫第一带及门东转龙巷内。  典石衙 主制造石器。  洋遮衙 主制造洋遮。(洋遮就是洋伞,西江流域一带的广东、广西人叫伞做遮。)  登笼衙 主制造登笼。  钟表衙 主修理钟表。  风琴衙 主修理八音盒。  (戊)建筑工业  典木衙 主建造房屋。  油漆衙 主油漆房屋。  (己)印玺货币器饰工业  典金衙 主铸印并容金银为器饰,后改为金匠营。  铸钱衙 主铸钱。  玉器衙 主雕琢玉器。  (庚)交通工业  整与衙 主制造与轿。  金龙船衙 主制造船双。  (辛)印刷工业  镌刻衙 主刻书籍及官印木戳,设在天京复成仓大街。  刷书衙 刷印书籍及告示,设在天京文昌宫后檐。  (壬)美术工业  锈锦衙 主刺锈和书壁画、彩画、画旗、画伞、画轿衣等绘画工作,设在天京土街口。  结彩衙 主张卦灯彩事。  上面列举出来的百工衙祇是稽考得出来的名目。太平天国「百工技艺各有衙门」〔一〕,所设的百工衙并不止此数。据时人记载,太平天国在天京还设有五十九行匠作,制造杂贷〔二〕,可知考不出的还多哩。  这一种诸匠营和百工衙已近于手工工厂性质,比个体经营的手工业提高一步。据敌人的情报汇编的评论说:「百工技艺,各有所归,各效其职役,凡军中所需,咄嗟立办」〔一〕。又说:「各储其材,各利其器,凡有所需,无不如意」〔二〕。可见生产效率优良的。  从诸匠营与百工衙制度又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对手工业工人的重视。考太平天国前期官制,诸匠营以国家第三级官陛的指挥为领导〔三〕,百工衙裹面的典炮衙、铜炮衙、铅码衙、典硝衙、红粉衙、典铁衙、战船衙、旗帖衙、舂人衙、宰夫衙、将人衙、茶心衙、典织衙、国帽衙、金靴衙、典木衙、整与衙、典铜衙、典竹衙、典石衙、典金衙、玉器衙、铸钱衙、镌刻衙、锈锦衙、结彩衙等都以列于国家第三级官陛的职同指挥为领导〔四〕,钟表衙、风琴衙以列于国家第六级官陛的职同监军为领导〔五〕。诸匠营和百工衙的领导,一般都是那一种手工业的工人,有的还是广西起义的手工业工人,如典铁衙典铁陈郭良,便是一个在广西起义的打铁匠。舂人衙舂人罗文俊、刁日替都是在广西起义的舂米工人〔一〕,而总理木营的冬官又正丞相宾福寿也是一个木匠出身,参加金田起义,初封典木匠职同总制,后来管理木营建筑事务,一直升到了高一级官陛,位在名将冬官正丞相罗大纲之下。其他可考的如总理织营及杂行的殿前丞相钟芳礼,副理织营的殿前丞相黄黄为正,总理铸钱的殿前丞相黄文安都是金田起义的老兄弟〔二〕。可见太平天国对手工业的重视,对手工业工人的尊重。就因为如此,向来在中国封建社会裹被贱视的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匠,到了太平天国时代,受到了国家的尊重,经过国家的组织,在集体生产的情况下,就使他们发挥了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创造优良的成绩出来。我们从现存的太平天国印玺、钱币、书籍、建筑、雕刻,尤其是壁画、彩画看来〔三〕,可以肯定的说太平天国各种手工业生产,不但是如同敌人情报汇编生产品级乎都给清朝统治者毁灭了,但是,太平天国在诸匠营和百工衙这一个制度上所成就的历史却不是清朝统治者所能毁灭的。  太平天国史卷二十四  志第三  资政新篇  一  提出资政新篇时的世界形势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一八五九年)洪仁玕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  资政新篇首先提出「审势」、「立法」的思想,详细阐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美、法,称赞这几个国家「技艺精巧,邦法宏深」。介绍英国说:「英吉利,……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介绍美国说:「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五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有事各省总目公议,……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者为公也。」介绍法国说:「佛兰西邦,……各邦技艺,多始于此。别邦虽精,而佛邦不在其下。」又对德意志、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历史和地理等都作了扼要的论述。指出俄罗斯原是落后挨打的国家,自经向西方学习,也强盛起来说:「俄罗斯邦……百余年前,……屡为英、佛、瑞、罗、日耳曼等国所迫,故遣其长子伪装凡民,到佛兰西邦学习邦法,火船技艺,数年回邦,……大兴政教,百余年来,声威日著,今亦为北方冠冕之邦也。」对日本发展的形势作出准确的预见说:「日本邦近与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将来亦必出于巧焉。」  资政新篇分析这些西方先进国家和正在兴起的国家,不只是看到它们技艺之精,而尤其强调了它们政教体制的「善法」。俄罗斯与日本的兴起,就是向西方「学习邦法」,「以为法则」,并非仅师其「火船技艺」的长技。它还指出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昧于大势,守旧不变,因而国势衰颓,挨打受欺说:「土耳其邦……不知变能,故邦势不振,而于丙长年为俄罗斯所侵。」它沉痛地说:正是由于不知变通,中国在世界上也沦为被欺凌的弱国,「不能为东洋之冠冕,暂为失色,良可慨矣!」它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吸取土耳其的教训,「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立法定制,否则「悔之晚矣!」力劝天王洪秀全,「曷不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以顶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也。」这就是说,要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不应当再走中国传统的老路。而必须学习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科学技术。  二  资政新篇的内容  资政新篇分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部分。用人察失类,是针对太平天国分散主义倾向强调统一领导。风风类,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恶习力求移风易俗。刑刑类,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刑法。这三部分论述都很简单,全书主要部分在于法法类,所有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的各项立法和政策都集中于这一类。但这四类互相联系,其中是有互相补充之处的。资政新篇的政治改革方案,法制思想占有突出的位置。洪仁玕在立法制谊谕中说:「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此千秋不易之大经。」他看出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制是当前「万不容己之急务」。因此,他在资政新篇中阐述说:「所谓以法法之者,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是下有所趋,庶不陷于僻矣。」又说:「盖法之质,在乎大纲,一定不易;法之文,在乎小纪,每多变迁。」所说的「法」包括基本大法与具体法律,前者是指立国的「纲常伦纪,教养大典」。亦即宪法大纲之意。后者是指可以不时修订的「小纪」,即具体的法律和条令。从全部资政新篇内容来看,所列四类凡数十条,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立为建国的基础,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外交诸大政方针,一一载明,可见所说的「大纲」与「小纪」是指国家的根本法与普通法而言〔一〕。在建立完善的法制之后,资政新篇提出「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皆借此以行其教也」。开办报纸,发表舆论,为民喉舌,对行政具有监督的作用。又提出「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围记者,以资圣监,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是一个专搜集和反映民意的机构,负责省级的监察之责,起着某种民意代表的作用。此外,并提出「兴士民公会」,办理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这些都是带有民主色彩的政治措施。  资政新篇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方面,可概括为下面四方面:  一、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被统治阶级目为「奇技淫巧」,历来遭受压抑。资政新篇加以驳斥,而以「火船、火车、钟镖、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妇儿掩饰(饰)之文,永古可行者也」。力述这些科学技术为「有用之物」,可以提高和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富国强兵。还认为科学文化知识可以消除中国的愚昧闭塞状态,扩大人民的视听,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不仅建议应由上倡导,「以风风之,自上化之」,而且设法把「外国人技艺精巧」传入中国,准许「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以便尽快地使西方科学技艺在中国传播、推广。在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又十分强调鼓励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一再提出「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专利」,建议采取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专利权制度。  二、主张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资政新篇列举建立和发展各种近代企业的具体方案。主张「兴车马之利」,造「火轮车」,修筑全国四通八达的道路纲;「兴舟楫之利」,使用「火船气船」;「兴器皿技艺」,制造「精奇利便」的用品;「兴宝藏」,开采金、银、铜、铁、锡、煤、盐等矿产。此外,还主张建立「银行」,「兴保人物之例」(保险公司)、「兴邮亭」、「书信馆」、「新闻馆」等。资政新篇主张兴办企业依靠私人投资并允许获取利润,除了为传递公文而设的「邮亭」「由国而立」外,对于其他各种企业,都主张「富民纳饷,禀明而立」。对私人投资的企业给予获得一定利润的保证,凡是发现矿藏的人,「准其招民采取」,给以「总领」的职位,并准获收人的十分之二。又如银行由「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可以百万资财发行一百五十万「银纸」,并准予在「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的存放、兑换活动中,「每两取息三厘」。资政新篇明确地赞成资本主义性质的雇用关系,反对买贫困破产者的子女为奴,同时,反对向贫困无产者施舍,防止「游手偷闲」,要他们「自食其力,」「自养其身」,主张「宜令作工,以受其值」,「准富者请人雇工」。这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迫使无产者充当雇用工人,从而扩大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办法,也即是采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已普遍存在的那种雇用劳动制度。在企业经营上,资政新篇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方式。生产技术的发展,「任乎智者自创」。规定「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但「限满准他人仿做」。即一方面用专利制度鼓励创造发明,另方面限满后又允许别的企业推广、运用。矿藏的开采打破地域的限制,「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开办企业并无各种限制,「纳饷禀明而设」。资政新篇主张的这种私人投资、获取利润、雇用劳动、自由竞争的企业,实际上就是西方国家业已病房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三、重视并积极发展商品货币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首先是商品生产,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商品货币关系有着密切联系。资政新篇对兴办某些近代企业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如何有利于商品流转,例如兴办交通企业是为了便于「大商则搭客运货」,为了与「外国可通和好」(「通和好」主要为「通商」,即对外贸易);兴办银行,发行「很纸」,是为了商人从事「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的存放、兑换活动,是因为「此举大利於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办「新闻馆」考虑到「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以供「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建立保险公司是考虑在商品流转中如何使「货物船等有防于水火者」。其次,资政新篇主张太平天国官兵采取俸禄制,把原来的供给制改为发给「俸值」,即通过货币关系来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使一切生活必需品都通过市场购买,扩大商品货币关系〔一〕。  四、主张对外开放引进科学技术 太平天国在洪仁玕到天京之前已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基于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认识而来,但对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认识却很浅薄。资政新篇极力批判中国过去闭关政策的愚昧,指出「拘拘不与人交接」,是夜郎自大的「浅量者之所为也」。其结果「以致全体闭塞,血脉不通,病其深矣!」主张对外开放,吸收各国之长,开通民智,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说:「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资政新篇这种认识,显然是和它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建立近代化企业的规划相联系的。  从上述资政新篇的内容看,其核心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中国进行「革故鼎新」的改革,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所提的方案,尽管有更深入的见解,更详细的计划,但是,都远不如它的规模宏伟。特别重要的是,它是建筑在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基础之上提出来的,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是在维持这个土地制度反对农民革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阶级本质的差异。资政新篇是资生阶级革命派出现以前,最富有革命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当时最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它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将以第一个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而记入史册。  三  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资政新篇在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实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呢?根据太平天国的历史事实看来是有实现的可能的。在太平天国克复的地方,地主阶级被专政了,大部分的土地从封建剥削者的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使农民摆脱封建土地关系而获得解放,这就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本已有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到太平天国革命解除了种种封建束缚,特别是在克复苏、浙地区后,执行奖励工商业,大力扶植生产的政策,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十分活跃,农产丝业大量增产,贸易繁荣,商业兴盛。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自然经济的日趋解体,必然会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政新篇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资政新篇经天王洪秀全批阅,法法类共提二十八个方案,他在二十五个方案上,有的批「是」字,有的批「此策是也」,有一个批「钦定此策杀绝妖魔行未迟」,还有一个批「此策现不可行,恐招妖魔乘机反间,俟杀绝残妖后,行未迟也」。洪秀全是要实行资政新篇的方案的。  但是,资政新篇作为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和体现农民公有制经济的天朝田亩制度有本质的不同。它所体现的发展方向——资本主义道路,最终会和农民政权的性质发生矛盾,从而改变太平天国的性质。对于这个本身具有内在矛盾——为了加强农民政权,却又会改变农民政权的性质的纲领,这是关系于太平天国前途何处去的至重至大的问题,天王洪秀全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个重大的问题呢?  我认为太平天国已经以事实回答了问题。今天我们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人把资政新篇作为天朝田亩制度的续编看待,在当时,连洪仁玕本人也不如此。他在资政新篇开端说他不避艰险,前来天京,「实欲备陈方策,以广圣闻」,结尾又说:「恭录己所窥见之治法,为前古罕有者汇成小卷,以资圣治,以广圣闻」。可见洪仁玕这部资政新篇并不是以军师地位议定了制度,有如从前军师杨秀清等议定朝帽制度请旨施行那样,而只是一卷「资圣治」、「广圣闻」、供洪秀全采择的方案。至于太平天国对待资政新篇的态度很明确,并没有把它列在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内。这个总目,截至庚申十年(一八六○年)冬刻的太平天国辛酉拾壹年新历和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重刻的天朝田亩制度都是二十九部。但前者有天父诗,而后者则取消天父诗,代以天父圣旨。因天父诗中只有一部分是天父的诗,大部分是洪秀全的诗,故既印天父圣旨,即取消天父诗,而代之以天父圣旨,这可见列入旨准颁行诏书总目的严格性。太平天国所有的典章制度,除士阶条例一种外,全部列入这个总目中。资政新篇镌刻于己未九年(一八五九年)不得列在总目内,而只同洪仁玕其他著作英杰归真、军次实录、诛妖檄文、干王洪宝制等一样以个人著作而得到「旨准颁行」。太平天国对「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皆不准买卖藏读」,以及「世间有书不奏旨不盖■而传读者」都「问罪」〔一〕。故凡有印书,必须旨准,然后得镌刻颁行。洪仁玕印他的资政新篇等书是经过向天王洪秀全奏请,得到「旨准」,然后镌刻「颁行」的,其性质与列在总目的不同。论者说资政新篇为天朝田亩制度的续编,太平天国第二个政治纲领,是不符事实的。  当资政新篇颁行之日,太平天国的人们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虽然是极少的,但是,他们对「穷人手里捏元宝」,便「哂哂笑」,外国人鄙视他们为「苦力」,便认为「是最大的恭维」,具有强烈的阶级感情。对地主阶级则厉行专政,使「富户」「百无一存」,「转瞬几成绝户」,怀有极大的阶级仇恨。他们对资政新篇这里说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每两取息三厘」,那里说「准富民纳饷禀明」设立新闻馆,「准富人请人雇工」等等,不待说是极为刺眼的。李秀成被俘后,敌人审讯他,记录他的供辞,其中有一条说:「伪干王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看不下资政新篇,就是农民阶级感情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抵触。李秀成的态度,正是代表了太平天国人物对资政新篇的态度。天王洪秀全个人对待资政新篇的态度怎样呢?他虽然比他们看得高看得远,但是,农民阶级的意识感情并无二致。洪秀全生长中农家庭,在农村做塾师,后来到广西山村从事革命活动,经过金田起义以来长期艰苦的战争,深深地形成了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意识。另一方面,他家乡在广州花县,鸦片战争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激,具有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思想趋向。在创立上帝教后,他曾与洪仁玕同到广州罗孝全礼拜堂学习基督教,作为上帝教所取资。在此期间,他又曾对洪仁玕说如果他将来能恢复祖国,他要与各国「各通真理及知识」〔一〕。到了他建国,洪仁玕向他奏陈资政新篇的时候,他加以采纳,那正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洪秀全的思想里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体现农民要求的革命主张。他采纳资政新篇的建议,首先是从这些建议有利于加强农民政权,有助于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战争考虑的。如批「准卖新闻篇或暗柜」条说:「钦定此策杀绝妖魔然后行未迟」。批「兴各省新闻官」条说:「此策现不可行,恐招妖魔乘机反间,后杀绝残妖后行未迟也。」如批「勿杀」条说:「爷今圣旨斩邪留正,杀妖杀有罪,不能免也。」又在下一条「议大罪宜死者」条批说:「爷诫勿杀,是诫人不好谋害妄杀,非谓天法之杀人也。」这些批示,都明显地表现出这种考虑。洪秀全采纳资政新篇并不意味着他已放弃或改变自己以往的主张。资政新篇颁行后,太平天国既定的经济政策并未发生变化。  在此情况下,洪秀全既要向群臣和军民表态,他也有宣布太平天国既定的方针、政策、路线并没有改变的必要,因此,他于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即颁行资政新篇一年多后,将天朝田亩制度重新颁布。案天朝田亩制度系建都天京后,于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冬十一月颁布的,甲寅四年(一八五四年)初又重印一次。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天京即遇到缺粮问题,到甲寅四年夏,粮食告巨,到了「变心」、「逃亡」的地步,太平天国不得不于这年秋收时暂行「照旧交粮纲税」政策,从而就不再重印。曾国藩情报机关编纂的贼情汇纂说掳获太平天国的「书皆成捆束」,独无天朝田亩制度,以为「似未梓行」,可见太平天国颁行天朝田亩制度并不是作宣传用,既因故未能实行,就实事求是地不再印。乃事隔七年,到辛酉十一年却重印颁布,断不是??有目的,而是一件必有针对性的措施。刊于庚申十年七月以后的钦定旧遗诏圣书中,洪秀全把户口册记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七节记行私有制的战争掳获物「一归众会」四字,改为符合于太平天国公有制的「一归圣库」四字,提供了条证实太平天国于辛酉十一年重布天田亩制度确是坚持公有制到底的铁证〔一〕。在颁行资政新篇后一年多,天朝田亩制度的重新颁布,正是洪秀全的表态,正是洪秀全宣布他之所以采纳资政新篇的建议,是为的要「杀绝妖魔」,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是为的要「与番人并雄」,「为东洋之冠冕」,把中国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上的兵强国富的泱泱大国。他是坚决要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救世」任务的。他并不是从农民要求土地公有的道路转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把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纳入于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的轨道之中。  资政新篇建议学习西方的「制」和「技」,实在就是「民主与科学」。科学部分,洪秀全是全部采纳并要实行的。但民主部分,却有问题。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与冯云山制定体现农民民主的军师负责制,主为国家元首,临朝不理政,国家政务由军师负责。但洪秀全深受皇权主义的影响,他在天京事变杀了杨秀清后,要「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把军师权位揽归己手,破坏了军师负责制。洪秀全之所以敢于破坏军师负责制,就因为太平天国不曾有也不懂得要制定一个宪法。资政新篇提出的「纲常伦纪,教养大典」的立国根本法,就是宪法。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是具有农民民义的权力的。洪秀全敢于把军师权位揽归己手,但他却不敢废掉军师制度,到洪仁玕来天京,他虽仍揽实权,却不得不把名义交给洪仁玕,以免臣民的非议。尤其是他封两兄洪仁发、洪仁达为王爵,臣民反对,他不得不撤两兄王爵;臣民拥护石达开执政,尊崇石达开为义王,他不得不镌义王印,派人送去安庆迎石达开归。后来又不得不听从臣民的意见,罢黜洪氏,任命李秀成为军师。所有这些大事,都说明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具有不小的民主权力,洪仁玕在此基础上提出太平天国应该制定宪法,是会实现的。资政新篇提出的收集「民心公议」、监督省级官吏、成立某些地方自治机构等等,这就近于议会制度。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加上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制度,在政体上就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具有相同的作用。  太平天国政治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农民政权中存在特权,是有个特权阶层。但是,太平天国要产除特权,要消灭特权阶层却不是不可能的。在资政新篇各种有关民主和社会教育等方案施行之后,民智开通了,有了代表民意的机关了,有了舆论的监督了,有了人人须遵守的宪法了,那这种来自封建主义和神权主义的特权势必逐渐废除,太平天国的特权阶层最终必定消灭的。  总之,资政新篇并不是太平天国第二个政治纲领,只是给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提供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它肯定会给太平天国建国指向「民主与科学」的巨大作用。太平天国何处去?太平天国断不会开时代的倒车,走回汉刘邦、明朱元璋封建朝的老路,而是走它开创出自己的道路。资政新篇的颁行和洪秀全要实行它的方案的批示,以及辛酉十一年重新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就是绝大的现存的文献证据。  太平天国史卷二十五  志第四  政权  一  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自秦朝以来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是在没有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革命所发展到的最高峰。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大搏斗,是十九世纪中叶灭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用枪杆子批判旧世界、改造旧世界的一次大演习。在革命的十九年当中,太平天国组织了百万大军,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农民政权,颁行了它的革命纲领和政策,为推翻封建社会,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进行英通不屈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是在翻天覆地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是世界史上的创举。在国体上,是农民阶级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农民阶级专政的国家。其中央政权机构的领导者,天王洪秀全是个出身于中农家庭的塾题,东王杨秀清以烧炭为生,西王萧朝贵是个贫农,南王冯云山是个出身于富农或小地主家庭的塾师,北王韦昌辉是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由父亲给他捐纳的监生,翼王石达开是个出身于富农或小地主家庭的知识分子。在后期中央政权机构的领导者,干王洪仁玕是个出身于农家的塾师,赞王蒙得恩是个自耕农,英王陈玉成参加革命时,是个出身于贫农家庭的儿童,忠王李秀成是个「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的贫农,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都是贫农。太平天国中央核心领导集团,是以洪、杨为代表的由贫中农出身的成员组成。据记载太平天国前期知名人物有出身可考的,如燕王秦日纲是个雇工。补天侯李后昌是个医师。灭胡侯黄益芸是个以草药治急病的医生。天官正丞相曾水源、天官又副丞相曾刘扬都是塾师。冬官又正丞相宾福寿是个木匠,地主阶级狂吠「想伊欲补冬官制,木匠居然做大人」〔一〕,便是指宾福寿说的。殿前丞相何潮元是个以符水治病的走江湖医师。殿左五检点吴如孝是个给洋商做会计的、殿前丞相左五指挥唐正才是个粮船水手。殿右四十指挥余廷璋是个推车小贩。殿前指挥叶辑五是个算命为生的江湖术士。北殿尚书徐茂功是个贩卖绸缎的商人。副圣库陈赞明、陈棣香都是典铺伙记。出圣粮傅忠信是个理发匠。典机匠总制黄开元是个戏剧演唱者。典铁陈国良是个铁匠。舂人罗文后、刁日替都是舂米者。天京初建,就出招贤榜说:「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瓦匠,或竹匠,或铜铁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一〕。封建社会是把木匠、竹匠、铜铁匠、吹鼓手等视为技作下流的,只有在农民政权,才把他们称为贤能,赞美为英雄。地主阶级分子讥笑太平天国「满朝文武三百六行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鄙视天王洪秀全为「苦力王」,讥笑天京为「苦力王们的城市」,正是道出了太平天国中央政权掌握在劳动人民之手这一辉煌事实。至于地方政权机构成员,太平天国的守土官监军、总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政权基层组织为乡官。乡官由人民推举本乡人充任。在太平天国前期,江西、湖北、安徽三省,地方基层政权掌握在农民手。虽然在一些革命力量薄弱的地方,难免没有地主分子混入,但那是很少的。反革命头子左宗棠论太平天国经营江西事说:「抚其桀黠之民,以钤制其士夫,迫之从逆,江西全局岌岌」,又诅咒江西人民说:「为贼效死,以捍援师,居然别一天地矣」。所谓「抚其桀黠之民,以钤制其士夫」,就是说以革命的农民为乡官来管制地主阶级分子。所以曾国藩被困南昌,派弁勇怀密函赴湖北求救,多被截杀,不得达。在天京事变后,反革命军隧在江西发动反攻,江西人民就踊跃「蓄发助战」,「每战动盈万人」。庚申十年夏,胡林翼向安徽进攻时,给前敌各营的命令中,狂吠安徽人民对太平天国「迷溺尤深」,「果于从逆」〔一〕。湖北兴郭州在失陷后,州人还不断地密围起义,直到安庆失守以后,州人仍潜向太平天国递送情报,敌人恨「不能血洗兴国」,「尽其根株,不留余孽」〔二〕。江西、湖北、安徽人民拥护太平天国到了这种地步,就因为地方基层政权掌握在农民的手中。在太平天国后期,因打垮清朝江南大营后,采取招降政策,残兵败将、地主团练头子、恶霸匪帮一律招纳,未能解除他们的武装。同时,内部又有一些受了苏、浙繁华腐蚀的蜕化变质分子。因此,在江苏、浙江有些地区,给这些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盘踞的地方,其基层政权就有了地主分子混入,与前期江西、湖北、安徽那样纯粹不同。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从总的情况看来,主要还是掌握在农民手。试举两例以见一斑。江苏常熟是通敌的叛徙钱桂仁盘踞的地方,但常熟只有南乡的权力被地主夺取,而东、西、北三乡则仍握在农民手。又如蜕化变质分子后来沦为叛徒的邓光明守浙江石门县发护凭保护地主沈庆余,叫他「嗣后遇有不法乡员恃强借掇,任意苛捐」等情况时,「放胆持凭,即赴监军衙门控告,如监军不理,则必来城于四门击本掌率所设大鼓,自当详情追究」。望他「慎毋东奔西走,自取流离,遇有事端,亦不得退缩不前,心怀疑虑」。这张护凭,充分反映了就是在镇守一方的守将敢于明目张胆保护地主的石门县,其基层政权还是在农民手。据研究报导,对当时浙江许多地区的乡官,通过阶级分析,也「得出浙江地区的乡官大部份掌握在农民阶级手中」的结论〔一〕。上面说的是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下面要说对地主阶级的专政。太平天国指地主阶级里面当权的官僚、绅衿、兵将、差役等害人虫为妖,以农工商贩为百姓。佚名粤匪犯湖南纪略说:「与官兵为仇,目之为妖。遇衙门幕丁书役及有顶帽皂靴之人,不问即杀。其遇工贾平民,亦不肆虐。」张曜孙楚寇纪略说:「以将士官吏为妖,以商贾农工为百姓。」对一般地主分子,则准予投降。曾含章避难纪略云:「贼之初至也,令人家门上贴一顺字,以为彼之顺民也。」妖,就是反革命,是该诛该杀的。太平天国朝晚敬拜上帝,礼拜日颂赞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反革命分子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敬天父诗道:「同时长跪同默祷,同时蹶起同狂呼,每饭不忘妖魔除。」顺,就是归顺,就是投降。一般地主分子投降后,要遵守法令,要服从捐派。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厉行专政,或镇压,或准予投降,具有政策性。同治安陆县志补正卷下兵事说:「凡官弁及儒衣冠者,悉指为妖,以杀妖为口号。」周璐溧灾记略说:「凡官宦之家呼为妖头,杀之必尽。乡里横民倚贼势作威福,其气焰不可向迩,缙绅之祸烈焉」〔一〕。冯桂芬上江苏巡抚李鸿章书说:「被难之后,富户百无一存」〔二〕。叶坤厚十月十四日桐城失守道:「世族池鱼尽,群凶社鼠凭」〔三〕。叶玉麟黄梅毗连九江望家乡有感(丙寅首夏于役黄州途次)有句道:「衣冠落拓原华胄,荆棘丛生是战场(故家名裔,多半凋零)」〔四〕。陈春晓武林失守杂感诗百首有句道:「大贾素封馀白地,乞儿蓝褛启朱门。」温鼎粤匪据浔纪略说:「世家大族,转瞬几成绝户。其间衣冠士族,于此四、五年中,生计已绝」〔五〕。太平天国对世家巨室、地主富户的扫荡到了这种地步。邓光明在发给富户沈庆馀的护凭上说:「凡我天朝所克各省州县地方,每有殷富之家不能出头,甘受困厄,皆由人心不平,百般诈害之所致,言念及此,可闵可恨。」这个蜕化变质分子邓光明,对农民阶级专政感到「可恨」,对地主阶级被打倒认为「可闵」,因此,他发护凭给富户沈庆馀,作为「保家之实据」,并对地主们说:「断不使尔等终身受害,不复出头」,妄图变天,把被打倒的地主阶级再扶起来。这张反革命护凭,正是说明了太平天国统治地区,在农民阶级专政的威力下,地主阶级被打倒的一般情况。  在政体上,太平天国行的是军师负责制,以「主」(天王)为国家元首,以「军师」为政府首脑,天王对君位本身虽具有出自神授的绝对权力,而临朝不理政,国家最高权力由军师行使。这是一种在国家组织中把农民民主主义和君主制独特结合在一起的政体。这种政体是源自十四世纪后半期曾参加过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家罗贯中在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两书中所反映的具有人民性的政治理想。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创始的天地会就以这种理想来组织会社,并且预定以「主」和「军师」构成的体制作为将来建立政权时所采取的政体。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前,就把军师定为制度,创立了军师负责制。毛泽东说:「除了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民主派之外,农民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一〕。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正是体现出农民的民主主义,与它的国体是相适应的。洪秀全是个专制人物,但他不能不同意行军师负责制,在金田起义前两年,当萧朝贵假托父兄下凡时,他就断断然问谁当军师。他杀杨秀清后,他也不可能废除军师负责制,只能主是他做,军师也是他做,把军师大权揽在他的手中。但是,他封两兄为王,经群众反对,他不得不撤掉。群众尊崇石达开为义王,公推石达开执政,他不得不刻义王印,派使者送去安庆迎石达开归。他信任两兄,祸国殃民,群众反对,他不得不「尽黜洪氏之党,封忠王为军师」〔一〕。英国侵略者向他提出平分中国的要求,他要与朝臣开会议,然后才能发动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并未能破坏农民民主,并未能专制独裁。详见本书政体志中。  在纲领和政策上,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于癸好三年十一月颁布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社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天京即遇到缺粮的严重问题。但到甲寅四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军师杨秀清对英国外交人员询问太平天国是否行平分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制度,使无人可能有非份的占用,还做了一定要施行「田产均耕」制度的答覆。可是,由于粮食告匮,到了「咸有怨言」、「变心」、「逃亡」的地步,使太平天国不得不于这年秋收时暂行「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太平天国之所以采用这个政策,并不是在颁布多年之后,经过封建化,改变了立场,放弃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保护地主,而是在颁布后只八个月,并且是在坚决地肯定地答覆英国外交人员询问后只一个多月,由于应付危急形势而不得不暂时采用的。太平天国采用「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后,不是站在保护地主的立场,而仍然是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顺应农民的愿望,立即施行「着佃交粮」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作进一步的措施,颁发太平天国新土地证——田凭,终于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太平天国后期,江苏、浙江有些地方是有保护地主的事件的,那是那些混入革命阵营的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在盘踞的地方干的勾当。但就是那些死地方,地主得收租的仍是少数,例如常熟是通敌叛徒钱桂仁盘踞的地方,而常熟只有南乡地主得设局收租,东、西、北三乡地主都不得收租。后来清朝江苏巡抚李鸿章攻陷苏南,农民抗不交地主租,李鸿章不得不在吴县、长洲、元和、吴江、震泽、华亭、娄县、青浦、金山等县照太平天国着佃交粮办法至两年之久。这说明了在太平天国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下,广大地区农民取得了土地,那些得到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保护的地主只是局部的。已详本书天朝田亩制度志中。  太平天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它由农民阶级在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厉行农民阶级专政。它采取与国体相适应的军师负责制的政体。它的纲领与政策,发挥了保护农民阶级的功能,收到了保护农民阶级利益的效果。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光辉历史,彰明显著地表明它的政权乃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于革命烈火烧遍的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政权。  二  特权阶层  在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里面,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特权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封建社会的封建地主公开认为他们享有特权,如王公贵族的特殊权利都在法律上规定。中国封建社会,经历漫长的岁月,封建思想意识到了无外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无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的影响和侵袭。太平天国不又它本身的神权说法。神权主义加上封建主义,便形成了太平天国的特权主义,造成了它的特权阶层。  太平天国以神权发动革命,宣传洪秀全曾上天,上帝封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下凡「作主救民」。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贫苦农民,相信拜上帝后,「日日有衣有食,无灾无难」,洪秀全就是上帝派遣来的救世主。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拥戴洪秀全掀起了金田起义。他们相信神权,也接受了从神权产生的特权主义。  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称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杨秀清自称天父降托他传言,萧朝贵自称天兄降托他传言。杨秀清、萧朝贵都假托天父、天兄的命令神化洪秀全。如杨秀清在武宣县东乡下凡的圣旨说:「我差尔主下凡作天王,他出一言是天命」〔一〕。洪秀全成了一个神。拜上帝会宣传耶酥是天父长子,洪秀全是天父次子,冯云山是天父第三子,杨秀清是天父第四子,韦昌辉是天父第五子,杨宣娇是天父第六女,她的丈夫萧朝贵是帝婿,石达开是天父第七子,他们都是神。顶天侯秦日纲等颂赞道:「恭颂天父、天兄亲命我主降凡救世,暨东王、列王辅佐朝纲。其奉命降生,悉本乎天象。天父、天兄主宰乎上,我主天王及列王承命宰治于下。」洪秀全是太阳,普照万方,杨秀清是圣神风,萧朝贵是雨师,冯云山是云师,韦昌辉是雷师,石达开是电师,世界就是由这个神天家庭统治的。所以「凡属万国人民,均宜赞颂,以报天恩」。太平天国的宣传机关就用这种报恩说法来教育人民。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记主持宣传工作的黄期升于癸好三年十月在天京召集人民讲道理说:「尔等幸有天王,天王为天父第二爱子,救尔世人,尔等俱要报恩。报恩若何?打仗杀妖,是第一报恩事也。现在无妖可杀,无以报恩,细思尔等有女,各要贡献天王。」正军师杨秀清在通令朝内军中多办宝物庆祝天王寿辰诰谕里也用报恩说法诰谕朝内军中大小官员王亲国戚以及兵士水手兄弟人等说:「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特差真主天王降凡救世,诛灭妖魔,普天大下,凡属臣民俱宜感激涕零,以仰副天父、天兄差我主天王降凡之意。兹于十月初九(十)日,恭逢天王万寿之期,本军师及列王尚且备奇珍异宝进献天朝,为我天王祝寿,尔等为官为民,俱要认实天父,敬念天王,多多采办宝物,先期十日斋(赍)献天朝,并具本章,由本军师代奏,以邀天贶。并于万寿前三日,一心斋戒,虔敬天父,报答天恩。」对天王洪秀全臣民要如此报恩,对同是天父、天兄派遣下凡辅佐朝纲的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也都要报恩。臣民既要向他们报恩,他们就都得有特权可享。  在起义时,天王洪秀全为鼓舞兵将同心同力同向前起见,于太平天国辛开元年十月十二日在广西永安州颁布谕兵将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诏说:「天王诏令通军大小众兵将,千祈遵天令,欢喜踊跃坚耐威武,同心同力同向前,同顶天父、天兄纲常。……今诏封从前及后一概打仗升天功臣,职同总制世袭。掌打大旗升天功臣,职同将军、侍卫世袭。现封及者,袍帽遵依官制,未封及者,封帽一概尽与两司马同。既封及者一体,未封及者一样。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后来太平天国就封这班在广西起义参加永安州突围的将士为「功勋」〔一〕。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功勋等臣,世食天禄。」他们得有特权可享。在太平军打出广西后,同样以「同打江山,共享天福」来号召人们参加革命〔二〕。因此,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世其官」就是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贵族特权。官员也有特权可享。  太平天国的特权阶层,就是由上述第一类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神天家庭及其王亲国戚,第二类封为功勋的广西起义功臣,第三类同打江山的官员组成的。  太平天国特权起于金田起义前。当拜上帝会宣传洪秀全神化之日,就是太平天国特权肇始之时。早在起义前,拜上帝会员就要向洪秀全进贡。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八月,洪秀全、冯云山住在韦昌辉家,萧朝贵到韦家假托天兄下凡,问洪秀全、冯云山说:「韦元玠有何进贡乎?」洪秀全答说:「他进帽二顶。」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正月十七夜,有许多拜上帝会员到平在山来朝见?樾闳话闶且钡模嵩鼻羁嗟亩啵赴觳黄稹O舫筇氐丶偻刑煨窒路仓甘竞樾闳担骸感闳值艿嚼矗欣裎锿惶澹蘩裎锿谎病!剐闳担骸柑煨炙允且病!苟鲁跷迦眨詴s等来平在山纳贡,这天晚上,天兄下凡说:「胡以晄、张维坤、谭应桂尔三人有财宝进奉尔二兄(称洪秀全)么?」三人答说:「然也。」天兄说:「尔各要量己家中也。」三人奏说:「小弟等家中备办得起也」〔一〕。后来太平天国上起天王,下至各级领导凡有喜庆事,其下级都贡献礼物,即起于此。太平天国于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金田宣布起义,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一八五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始在广西武宣县东乡建国,而洪秀全在建国前驻军桂平县大湟江口石头脚时,就有了十五个娘娘〔二〕。到东乡建国,就增为三十六个娘娘〔三〕。到建都天京后,选妃条件好了,再增为八十八个娘娘,遂成为定制。至于洪秀全全部封建思想早已见于太平天国辛开元年建国时颁布的幼学诗〔一〕上。其朝廷说:「生杀由天子」。君道说:「王独操威柄」。夫道说:「夫道本于刚」。妻道说:「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起义前,在平在山的时候,萧朝贵妻杨宣娇因「逞高张」,杨秀清就假托天父下凡,命令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打她〔二〕。当驻军石头脚的时候,洪秀全有了十五个娘娘,多有不听从洪秀全的,杨秀清就假托天父下凡教训她们说:「众小媳,他说你这样,你就这样,说你那样,你就那样,不得使性,不逆得他。逆他就是逆我天父,逆我天兄也」〔三〕。萧朝贵也假托天兄耶稣下凡申斥她们说:「咁多小婶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云中雪飞」〔四〕。云中雪飞,就是说要斩杀。不但洪秀全宣传这种封建夫道妻道,杨秀清、萧朝贵也就假神道来厉行;不但洪秀全的后宫要服从洪秀全,连称为天父第六女的杨宣娇,也免不了受丈夫萧朝贵和称为二兄的洪秀全、四兄的杨秀清的打。太平天国于辛开元年开国时颁布的太平礼制,与戊午八年(一八五八年)颁布的太平礼制两者完全相同,同样是严重的封建等级制。太平天国于辛开元年十月十二日,就颁布功臣世袭制。又平等,又不平等,又反封建,又接受封建特权,一开始就如此,并非初时反封建,后来逐渐封建化。这是太平天国的现实。太平天国的特权阶层,在起义前和起义时的土壤中已经茁长出来。  太平天国特权阶层的享受权利是分等级的。庚申十年(一八六○年)初冬,天王洪秀全颁布的婚姻规定诏旨说:「今据天旨,朕诏西王可有十一妻,南王可有六妻。至于以下各级官员,毋须争论。……今允东王、西王各十一妻,自南王至豫王等各六妻,高级官员三妻,中级官员二妻,低级官员以及其余人等各一妻。自高而低,依级递减,上多下少,切莫妒忌。天父造出亚当,婚配夏娃。当初仅有一夫一妻,这是正确的。如今天父又曰,妻子数目应是多个。天父天兄下凡,朕承恩泽,增减尔妻数。天已允朕增减各类官员的所有事情。拜上帝者皆一家,今后均须依照朕论,妻数依官阶大小而多少不等〔一〕。太平天国行一夫一妻制,在告诫人民的布告上说:「一夫一妇,理所宜然」〔一〕。据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官员都「世其官」,低级官员也同属于特权阶层。但低级官员只得一妻,而中级以上官员却得多妻,以官阶大小定妻数。据此知某些特权不是特权阶层所有的人都能享受的,而得享受的人又须分等级而定多少的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会有争论,会有妒忌。天王洪秀全便用天定的神权说法来谕告官民,使他们遵从。  太平天国特权阶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它对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危害,是难以言状的。  特权首先要摆威风排场。太平天国以「永远威风,永远尊贵」号召群众参加革命〔二〕。天王洪秀全以「龙袍角带」,「威风无比」鼓励兵将同打江山〔三〕。天情道理书以「威风排场,可谓盖世」来教育功臣。于是就全盘接受封建等级制度制定一套显耀威风的朝仪、服饰、仪卫与马、称呼礼制出来,另详礼制志中,天王洪秀全深居天朝宫殿,设有掌朝门二员,侍臣四十八员,十二月将侍卫二十四员,二十四节气侍卫四十八员,正典天舆,副典天舆各一员,典天舆一千员,典天马一百员,典天乐三百员,典天锣四十八员,典天袍三十员,典天炮三十员,典天更六员,司天水六员,典天厨二员,典天鱼一员,典天柴二员,典天鸟四员,典天兽四员,总计天朝宫殿执事官共一千六百五十九员,此外,还有典天浪、典天彩等职,其员数不详,记天王言行的左史、右史、掌朝仪、引赞、通赞等官还不算在内。天王的威风可以想见。东王杨秀清每出,前后有龙灯各一条,设典东龙三百员,典东舆八百员,典东马八十员,典东彩三百员,典东乐二百四十员,典东锣三十二员。北王韦昌辉有典北舆八百员,典北马六十员,典北乐一百员,典北彩八十员,典北锣二十四员。翼王石达开有典翼舆八百人,典翼马六十人,典翼乐八十人,典翼彩八十人,典翼锣二十四人。其功勋等人物,也都是「出则服御显扬,侍从罗列,乃(牵)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后拥」〔一〕。太平天国于甲寅四年定有:「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凡检点、指挥各官轿出,卑小之官兵士,亦照路遇列王规矩,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三条显耀特权人物威风的野蛮法律。太平天国特权人物的威风,远远超过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百官的威风。他们地位越高,威风也越高。天王洪秀全便是高坐于威风顶峰的特权者。天王洪秀全称万岁,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比天王低一级,他朝见天王,虽与群臣不同,得免拜跪于地,但却要立在阶下。杨秀清之所以迫称万岁,要夺取天王宝座而掀起了滔天大祸的天京事变,即由于此。  大兴土木,建造宫室,穷极侈丽,也是显耀特权作法的一种。当天京初建,敌人军队扎在东门外孝陵卫的时候,就认为「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一〕。于是建造天朝宫殿和东王府。到后期又建造各王府。在苏、浙两省也大兴土木。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造宫殿道:「制军署作天王府,黄泥冈作东王府,东西对峙相抗衡,不辨谁臣又谁主?木工瓦工千万人,营营扰扰晨至昏。但有口粮无雇钱,妻孥冻馁空忧煎。天王府中天火灾,东王池上水榭颓,今日毁坏明日作,反喜庶民真子来。民房瓦,皇城砖,上河水尽芜湖盘。取不禁,用不竭,峻宇雕墙且休说,知否流离去安宅,鸿雁嗷嗷集无泽。」张德坚贼情汇纂论东王府建筑说:「穷极工巧,骋心悦目,以耀同俦。」许瑶光谈浙记浙江嘉兴听王府说:「拆祠庙栋梁以供材,开嘉善千窑以供陶,攫苏州香山梓匠以供役,盘龙骞凤,重规叠矩,前后七重,外列朝房,中有崇阶,再外绕以禁城,七邑乡官各承修一重,由十一年至克复之日止,工尚未竟,费用不赀,皆剥取之民间而为之。」虽然是反革命分子对太平天国的攻击,但是,在革命艰苦战争当中,为着显耀特权威风,而不顾惜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却是劳民伤财的。  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特权人物要人贡献。洪秀全甲寅四年生日,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就通令朝内军中大小官员王亲国戚以及士兵水手兄弟人等多办宝物庆祝寿辰。洪秀全生第四儿子,杨秀清也诰谕出师在外的国宗韦俊、石凤■、国相石佐邦暨各佐将等俱要多多备办奇珍异宝,押解回京,以备满月谢天之用。贡献成为一种对特权阶层的规矩。张德坚贼情汇纂贡献说:「贼胁乡民贡献,而贼中亦专尚贡献。其伪王、伪尊官有喜庆事,群下醵金争献礼物。……贼中禀奏言军事者寥寥,动即具禀进贡,其微细如鸭肫二十枚,野鸡一只,亦必进献,伪王优语批答,殊可笑也。」张德坚说天王、列王和尊官有喜庆事,群下醵金争献礼物系前期事。其后镇守地方的将领便用科派敛取来贡献。沈梓避寇日记清同治元年三月十四日记镇守浙江桐乡县符天安钟良相派濮院镇办忠王李秀成生日寿礼事说:「伪忠王做生日,濮院派费六百两,局中诸人皆不理事,钟长毛大怒,锁仲宅之夥某及沈小芸至桐。局中人于是大窘,奔走办洋,廿四夜先派洋三百元送至桐,阖镇日捐上每股派洋九元。」廿六日记又说:「留沈小芸四人索前未解清之忠王寿礼六百两。各司事以地方不能供给为辞,于是让至六百洋,缓几日解清。」可知办贡献一变成科派,便成为骚扰地方的弊政了。  太平天国对王亲国戚定在礼制内。王亲国戚就可以依靠特权为非作歹。天王洪秀全胞兄洪仁发、洪仁达之所以敢于压逼石达开出走,敢于卖官鬻爵,敢于扼制李秀成,洪姓集团之所以敢于在天京搜刮人民,就是倚仗王亲国戚的特权来横行霸道,干下了种种祸国殃民的勾当的。详具洪仁发洪仁达传中。中国封建时代,还是守「士无世官」的原则的。就是世爵,除特予「世袭罔替」外,都有袭次,袭尽即除爵。太平天国则不论官或爵,都子孙累代世袭。子孙未必都是贤能,使不贤的儿子担负父亲的职务,势必陷于竭蹶,以致于陨越,赞王蒙得恩病死,子蒙时雍袭襲爵,并袭襲得恩所担负的助理国务官职,在与外国侵略者办交涉时,竟为所笑,便可知了。  特权也使官员侈奢腐化。有个地主阶级分子叫谷农退士的,撰寇难琐记述在辛酉十一年见浙江郡县情况说:「伪职无论尊卑,凡有一郡一邑一乡镇之守,无不威福自擅,一饮食间,必方丈前陈珍馐,罗列玩好,服御穷极工巧,土木之雕墙峻宇,侍妾之纤妙娉婷,供奉惟恐不足,所常莅事之处,香案帷幛毕备,雀屏龙涎,地衣天棚,色色精雅。……微员冗职尚如此奢华,彼居金陵、居省会者,其侈靡当更倍蓰。取我脂膏,恣彼佚乐,民力安得不日蹴耶!」沈梓避寇日记载壬戌十二年有一个熊姓青年将领,去海盐巡视海塘,路经嘉兴新胜镇看戏,为妓女品兰赎身五百元,看戏一百元,一天之内,总共用千元〔一〕 在太平天国史前期,官员侈奢还没有到这种地步,而曾国藩于甲寅四年九月攻陷武昌、汉阳后,上奏清廷就已经说:「伪国宗丞相所居之署,拆神庙以兴修,楠木狼籍,一床之费,可值千金。水陆两军夺获黄伞三百馀柄,金冠龙袍各百余件,镂锡签筒笔架至二千余具之多。其僭侈如此,该逆为神人所共愤,二城收复,大股破减,本属意中之事」〔二〕。曾国藩把太平天国失陷武昌、汉阳归因于镇守将领的侈奢,而况后期侈奢腐化远甚于前期,太平天国要不败亡,怎么可得呢!  太平天国革命,要创立一个大同的人间天国,却沿袭封建制度制定了种种礼法成规,使特权阶层藉以骄侈腐化,争权夺利,为非作歹,腐蚀了革命,给农民政权以至深至重的危害。  这个特权阶层是封建主义和神权主义的混血儿,情况十分严重,但太平天国是有可能消灭它的。在资政新篇所提的民主方案施行后,代表民意的机关成立了,政府有了民主的监督,办报纸,设学校,民智开通了,思想起了变化,特权会逐步削弱,以至于消灭的。只是这些设施还来不及施行,太平天国已经失败了。  太平天国史卷二十六  志第五  政体〔一〕  一  绪 言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一定的国家形式来表现其阶级本质的。它与国家的根本性质相适应。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一〕。一般地说,国家的政体指的就是国家的权力机关,特别是最高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通常它说明最高权力机关的结构、组织程序和职权分配等问题。  太平天国是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政体必须与其国家政权相适应。金田起义后两个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县东乡建国,以「主」(天王)为国家元首,以「军师」为政府首脑,天王「临朝而不理政」,国家最高权力由军师行使,但天王对君位本身却具有绝对的权力。苏联学者说:「太平天国在国家组织中把君主政体和农民民主主义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二〕,正是这种政体。我们不妨用「军师负责制」来称它。  太平天国前期行使这种政体,在革命战争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迅速扩大革命力量,迅速占领广大地区,并施行其革命纲领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经过天京事变,军师负责制遭到破坏,天王专制独裁,与其国家政权背道而驰,遂导致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以至覆亡。  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是一个一向掩蔽在综错复杂矛盾的事态当中的问题,曾经使人们发生了错觉。本书所述,只是初步在那些矛盾的陈述中经过考证清理出来的历史事实。还有待於作深入的细致的探索。  二  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  太平天国刻颁的王次长兄亲目亲耳共证福音书记天王洪秀全於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年)大病死去复苏事,其中有说:  天王有时预诏:「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今日应验东王升天这几年也。  这两句话极重要,说洪秀全在丁酉年大病时就顶诏,这固然是故神其说,但它却明确地说明了太平天国的政体,是以「主」和「[军师」构成的,并且说明了这是起义前就已预定的,而建国以后,也一直在行使这种政体。  「主」,就是天王,为太平天国的元首。洪秀全在广西永安州时,诏全军大小兵将说:「继自今,众兵将呼称朕为主则止,不宜称上,致冒犯天父也。「军师」,是太平天国「朝纲之首领」〔一〕,就是政府的首脑。  金田起义事后两个月,辛开元年(一八五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平军和革命群众在广西武宣县东乡拥戴洪秀全即天王位,立幼主,同时,立军师,建立了太平天国。  在起义的时候和建国之初,正军师杨秀清的威信远在培植的阶段,所以军令权由奉天命下凡救世威信最高的天王暂时掌执。到辛开元年十月在永安州封立五王,定西、南、北、翼四王都归东王制节之后,始将军令权交归正军师东王杨秀清〔一〕。  作为太平天国元首的天王,是具有无上的尊严的。其朝仪另详礼制志中。那种朝仪,正是汉高祖刘邦所说[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二〕,完全是承袭封建皇朝那一套朝仪,也正是太平天国政体中封建主义的组成部份。但是,天王却没有执掌实权。第一、太平天国起义伐暴救民的檄文没有用天王名义颁布的。第二、中国封建皇朝,由皇帝降诏处理国家政务,称为上谕,太平天国天王没有上谕的颁布〔三〕。第三、太平天国朝内官,属於供职天朝宫殿以及左史、右史、掌朝仪、通赞、引赞等共一千六百二十一员,都是天王侍从仪卫的官,没有一员是管理行政的〔一〕。第四、太平天国参仿周礼,虽设有六官丞相,却是作为「位居极品」〔二〕的最高一级官阶,而不是掌管全国政务的官职。所以,天王只是一位临朝而不理政的国家元首,并没有执掌国家的实权。  太平天国的权力在於军师。作为革命纲领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国家政务,由下级层层核议,经军师决定,然后由军师启天王取旨。天王这种「旨准」,实质是「画诺」,实际已由军师执行,因此,常有「事过方奏,或竟不奏者」〔三〕。天朝田亩制度又规定凡经军师奏请取旨的政事,「天王降旨,军师宣列王,列王宣掌率以下官一体遵行」,军师总理国务,具有领导列王的权力。所以李秀成论军师为「朝纲之首领」,洪仁玕也自述「身任军师之重」〔四〕。太平天国军师权位的崇高可见了。  就由於太平天国的权力由军师执掌,所以才有这样崇高的权位。太平天国的起义檄文是由军师颁布天下的。那三篇后来编为颁行诏书的伐暴救民的著名起义檄文,奉天诛妖救世安民檄、奉天讨胡檄和救天生天养中国民谕,就是由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颁布。到癸好三年正月,大军从武昌下江南,颁布的四民各安常业诰谕,也是用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颁布。杨秀清、萧朝贵在这些布告中,开口就自称「本军师」,俨然以代表国家的身份向天下宣告。太平天国给进贡的人民收执,以为「异日合符之凭」的贡单,以是由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代表政府发给的〔一〕。太平天国致外国的照会也同样是以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的名义致送的〔二〕。可见太平天国是以军师代表政府的。  再看太平天国国家权力的行使。太平天国「一切号令」〔三〕,自军国大政,以至刑赏生杀,职官升迁降调,都由正军师杨秀清裁决〔四〕。杨秀清的东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每部十二员,共七十二员, 主分掌国务。承宣二十四员,主发号施令〔一〕。全国国务,各方向正军师杨秀清禀奏〔二〕,又从东殿发出诰谕指挥,每天川流不息地好似机器一样运转。曾于一天里面颁发诰谕至三百件之多,使敌人感到惊奇〔三〕。凡镇守各地的官员和出征的大将,当封授遣派时,必颁给正军师杨秀清将凭一张,准在外先斩后奏〔四〕。正军师杨秀清的将凭,代表了太平天国国家的权力,与中国历史上所传皇帝赐尚方剑授权诛奸具有同样的意义。  地主阶级统治者和反革命分子及外国侵略者都是不能理解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的。清朝统恰者和地主阶级分子见天王临朝而不理政,就指为「尸位而已」〔五〕,甚至说「洪秀全实无其人」〔六〕,「或云系刻木偶为之,实无其人」〔七〕。来天京探访太平天国的外国侵略分子见天王没有上谕,也向太平天国提出了询问〔一〕,回去又作了「以东王名义对我们的询问所作的答覆,根本不能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南京太平王这个人的存在和他是否在南京这样疑问」的汇报〔二〕。至于对正军师杨秀清行使权力,以贼情汇纂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统治者和反革命分子指为「一切专擅」,「自搅大权」〔三〕。英国侵略分子麦华陀和鲍林也指为「东王极其狡猾地僭取这个位置,使他的主公成了一个纯粹愧儡国王」〔四〕。他们都异口同声地把太平天国这种政体指为杨秀清的篡夺行为。  地主阶级统治者和反革命分子以及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政体的歪曲,好似乌云般一直遮蔽着后人的观察,使人们发生了错觉。今天,必须予以扫除,然后方能显示出真实的历史事实。我已在太平天国政体考再稿中,专章详加考谬释惑,读者请参看该文。此处不复述。  三  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的历史渊源  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是有它的源远流长的渊源的。  在中国古代,本来有一种限制君主权力的丞相制度。丞相是秦代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最高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其职掌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应诏注说:「丞者,承也,相者,助也」,就是说秉承皇帝命,管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位尊权重,所以近人有称为责任丞相制度的说法。自汉以后,丞相一职,废置不常。明朝初本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诛左丞相胡惟庸,遂废丞相不设,析中言政务归六部,以六部分掌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于是总搅权柄于皇帝一人之手。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复下敕谕,后世子孙,不得议设丞相,臣下有请设丞相的,处以极刑〔一〕。明代暴君迭出,残虐人民。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总结明朝历史,他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他在明夷待访录里,既痛斥「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大倡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一家的天下的民主道理,复极力主张宰相制,以分君主权力,并主张皇帝没有执行的事,宰相可代皇帝执行。黄宗义的主张,曾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虚君共和制所取怯。暴君嫉恨丞相制,哲人则主张用丞相制以分君主的权力,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来已久了。  在农民阶级方面说,自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为要求平等、平均,反对压迫,打倒暴君,推翻虐政,进行过大小数百次的革命战争,更是史不绝书的。  编著於元末农民大起义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便反映了一种防止暴君出现,限制君权的政治理想。这两部书的著者都是罗贯中,是个「有志图王者」据传他曾参加元末张士诚起义二〔一〕。他抱负未能实现,只得见之空言,寄托在这两部说书讲史的小说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五记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水浒传第二十回记梁山泊英雄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扶他「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后,推吴用为军师说:「学究先生在此,便请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须坐第二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把历史上刘备的谋臣诺葛亮,改造为小说上总督军马一应事务的汉军师,把他写成智慧的化身,顶见未来的象征,著者显有寄托。在水浒传里,不把梁山泊权力交给那四海驰名,「智勇足备」为「山寨之主」的「托塔天王」晁盖,而交给这个「村中学究」的「智多星吴用」执掌,其用意更为明显。汉军师谒葛亮和粱山泊军师吴用都可说是著者的化身,也可就是著者政治理想的反映。太平天因的军师负责制,正是远承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种政治理想而来。我们两相对勘:三国志通俗演义汉军师诸葛亮「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太平天国的军师也「总理国务」。水浒传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推吴用为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太平天国也以主为国家元首。军师为政府首脑,执掌实权。水浒传梁山怕英雄聚义,在聚义厅上同时推立「山寨之主」和军师,太平天国也于建国时同时建立天王(主)和军师。两者完全一模一样。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成书后约三百年,於清康熙十三年甲寅(一六七四年)创始的天地会〔一〕,在它的反清复明根苗第一里,就有在高溪庙起义时,拜朱洪英(一作朱洪竹)为盟主,拜陈近南先生为军师的传说〔二〕。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有一卷天地会人物绘像〔三〕,把这个传说形象地绘了出来。这一卷绘像、绘的都是天地会传说人物。第一幅是朱洪竹小主绘像。第二幅便是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先生绘像。其他人物都是单人分幅绘於后(陈近南也有一幅在白鹤洞修道绘像列於后),这表明「主」为最高领袖。而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合绘列第二幅,则意味着「主」和「军师」为一体,也意味着天地会打算建立  天地会写本上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绘像  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 陈婉临摹  的政权是要采用以「主」和「军师」构成的政体。再从第二幅看,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并站在一起,明主站在右,军师站在左,右高左下〔一〕,明主表现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尊严,军帅面向明主,表现出承命的表情,而令旗则执在他的手中,这表明了「主」为元首,是第一位,「军师」是第二位,但实权却由「军师」执掌。天地会这一幅  绘像,把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通过汉军师诸葛亮和梁山泊军师吴用而表现出来的以「主」和「军师」为构成的政体的政治理想活现在纸上。我们看了这幅绘像, 对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的实质和精神面貌都会得到深切的体会。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