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军彻底溃散,土耳其人像潮水一般涌入。君士坦丁堡的历史就在这天早上完全变了样。一位罗马指挥官写道:“滑膛枪的爆破、警钟的鸣响、人体的冲撞、士兵的哭号、妇女的尖叫和孩子的啼哭,这一切交杂在一块,整个世界似乎都在颤抖。”第一批奥斯曼士兵很快便杀到了圣索非亚教堂,他们亲手结束了历经千年的罗马历史。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前哨——拜占庭沦陷了。胜利者在城内进行了3天疯狂的抢劫、奸淫和屠杀。男子被统统处决,妇女、儿童沦为奴隶。穆罕默德二世举行了一个入城仪式。他实现了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骑着高头大马踏进君士坦丁堡的夙愿。他径直来到基督教的圣殿——圣索非亚圣哲教堂。此时,一位穆斯林教士高声称颂:“真主无影无形,却无处不在。”这位苏丹于是将圣索非亚教堂赐封为一座清真寺。第五章 围困君士坦丁堡第20节 当君士坦丁堡变成伊斯坦布尔罗马帝国走到了尽头,它的末代皇帝康斯坦丁也已化作轻烟,他的尸首遗失在历史长河中。有人在教堂附近发现了一具无头尸体。死者穿着紫色长靴,上面绣着皇家特有的双头鹰。很多人相信,这就是康斯坦丁十一世,为了保护圣城君士坦丁堡和他的人民而战死疆场。第二天,穆罕默德二世颁布法令:这座教堂将作为基督教的圣殿永远保留。君士坦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这个伟大的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它存在了五百多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成为震惊全世界的历史转折点,它让欧洲的每一支基督教派都感到威胁。君士坦丁堡在作为拜占庭首都的一千多年中,就像一面保护欧洲的盾牌,它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这种作用在1453年这座城堡沦陷后变得更为清楚。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土耳其人仅用了半个世纪就进攻到欧洲的中心,攻陷贝尔格莱德,攻陷布达,包围了维也纳,同时夺取了地中海的东岸和红海要道。奥斯曼帝国逐渐扩张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囊括以前的阿拉伯和拜占庭两个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称雄一时。奥斯曼帝国在中古后期和近代的历史发展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存在,丝绸之路被迫关闭。这条通往东方的贸易大道不再为基督教世界所掌控。欧洲于是向西寻找新的通路,于是一个被称为发现的世纪开始了。可以说,君士坦丁堡的沦陷,促生了大航海时代,间接地把美洲、大洋洲,甚至南北极推上了历史舞台。君士坦丁堡围困战也使战争在世界范围内升级到一个新水平。穆罕默德二世用怒吼的大炮掠取了固若金汤的君士坦丁堡,正是从1453年开始,炮兵成了每一场成功战役的中坚力量。第六章 征服印加第21节 盛产金银的国度“兄弟们,你们面临着选择。”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他那被阳光晒得红红的脸膛和粗硬的络腮胡须因为激动而扭曲着,颤动着,看起来像个十足的海盗。此刻,他正站在一条战船上,面对着甲板上上百个荷枪实弹的西班牙士兵,用力地鼓噪着:“是回巴拿马过穷日子,还是和我一起去秘鲁发财?哪条路会使你们成为了不起的西班牙人?”船上这群士兵都是皮萨罗从西班牙带过来的。他们横渡大西洋,不远万里终于驶入南美的这片海域,为的就是发财。此前,他们刚刚在巴拿马停留过两天,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同胞是如何从当地土著那里获取大量财富,过上奢侈生活的。那些诱人的黄金和白银,早已撩拨起他们贪婪的欲望。他们更加确信跟随皮萨罗能带给他们想得到的一切。所以,不等皮萨罗说完,就闹哄哄地吵嚷起来:“秘鲁!秘鲁!我们要去秘鲁,我们要黄金!”皮萨罗对手下的反应很满意,他不失时机地把手指向不远处那长长的秘鲁海岸,说道:“很好,你们都是伟大的战士。那就让我们前进,去征服那里的印第安人。那里的黄金和白银在等着我们!”公元1492年,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诸岛,从此揭开了欧洲人征服美洲新大陆的序幕。伴随着宗教的狂热和寻宝的梦想,一批批欧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和他率领的170名西班牙士兵就是这些殖民者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支。在驱逐入侵西班牙的摩尔人时期,皮萨罗就以其狠辣勇猛而立下过不少战功。他出生于贫穷的埃斯特雷马杜拉省。因为是私生子,又不识字,所以他只好投身军队谋生。战争的洗礼最终使他成为一名冒险家。随着西班牙对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征服,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冒险生涯。久经沙场的皮萨罗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但对权力和荣誉的贪婪追求驱使他跃跃欲试。1529年,皮萨罗亲自觐见西班牙国王,要求准许他远征秘鲁。西班牙王查理一世同意他的要求,还任命他为“远征军司令”、“秘鲁最高行政长官”、“秘鲁最高军事长官”、“秘鲁大法官”等职。于是,在1531年年初,在皮萨罗的带领下,一支由170名士兵和探险者组成的小型远征队从西班牙启程,朝着秘鲁海岸进发。传说中那无尽的财宝鼓舞着他们。早在到达巴拿马之前,他们就听说在秘鲁的深山里,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印加帝国。皮萨罗等人的目标就是要征服这个在他们眼里落后、低级,却又盛产金银的国度。事实上,印加帝国是一个复杂而发达的社会。据后世考古学家研究,印加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原是生活在秘鲁南部的的喀喀湖边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步北迁,一路征战, 并于14世纪中期,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征服了绵延3000英里的安第斯山脉,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帝国。印加帝国堪称南美洲山区中的罗马帝国。这个由印加贵族们统治的帝国,从现代哥伦比亚国的北部沿着安第斯山脉向南延伸,直至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向东抵达巴西地势低洼的热带大雨林地区;向西则以沿南美洲西海岸直至阿塔卡马沙漠一线为界。印加帝国有将近1000万国民,分属一百余个不同的土著民族。他们身处偏远的山中王国,完全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印加”一词的本来含义是“首领”或“大王”的意思,说的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皇帝。西班牙人到达南美后,简单地以“印加”一词指称这个国家及其所有居民,直至今日。印加帝国是由高度发展的社会和阶层组成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皇帝、皇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过着奢侈的生活。印加人崇拜太阳,印加皇帝被称为太阳之子,是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一切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他的身边通常围绕着数百个妾女,而皇后则只有一个,并往往是他的同胞姐妹。这就像古埃及人或其他一些古代人一样,印加人也认为皇室的血统有一半是神授的。皇室同胞之间的婚配就保障了帝国继承人是来自这个特殊血统的。国王死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印加人制作木乃伊的技术也相当高超,在一些隆重的宗教仪式中,人们会请出这些仍然栩栩如生的木乃伊,就像他们还活着。帝国中没有货币,没有私有财产,一切都是公有的,每个人都通过劳动向国王和贵族们纳贡。除了统治阶级,帝国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中大部分靠土地为生。帝国以库斯科为首都,并以其为中心,通过各级贵族官吏,牢牢地控制着全国。除了政权机构外,他们还拥有一支20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队,用以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反叛力量。印加人是无与伦比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的城镇是按几何状网络规划的,他们仅仅使用石制工具就能把巨大的石块精确地砌在一起,垒成宫殿,垒成规模宏大的城镇。印加人还不会用拱顶石建造圆拱,但他们能用巨大的楣石建造梯形拱。印加人崇拜石头,他们认为石头有生命,能储藏他们祖先的记忆。整个帝国在山间修建了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的道路网。道路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就设有一个驿站,以供旅客食宿之便。印加帝国没有车马,他们的信息传递完全靠人力。是靠一个个经过特别训练的长跑者,沿着道路跑步传递信息。这些送信人通常能在一个星期内一站站地把信送出1500英里之远,从基多送到库斯科,乃至帝国的任何地方。印加人也没有书面文字,送信人传送的是结绳文字,也就是绳结。他们用各种色彩和形状来结绳记事和计数。如今我们也还没有完全破译这些由复杂色彩系统和绳结构造的密码含意。但是它确能表示事实和数字,甚至任何消息。他们就这样互通消息、调动军队。印加帝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现在被人们广泛食用的玉米、甘薯以及烟叶等农作物,都是印加先民智慧的结晶。他们还懂得在干旱缺水的山区修建水渠和梯田。印加人的纺织技术、制陶技术以及畜牧水平都有较高的发展。他们的医术也十分高超。后来的学者们发现,他们竟然能为头骨受伤的病人施行接合手术。这种所谓的穿颅术在当时来说是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的。他们对金属的冶炼加工技术也同样令人惊叹。虽然还不知道铁,但他们在美洲盛产的金、银、铜等的加工使用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金银主要用来制作装饰品和艺术品,其中有些技巧的运用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当时的西班牙人对印加帝国的了解并不多,他们只知道那里的金银多得超乎想象。他们听说印加帝国的贵族不但用金子打造身上的饰品,还用金杯喝酒。西班牙人厉兵秣马,他们惟一的目的就是要征服印加帝国,获取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宝。皮萨罗的手下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同乡,其中还有三个人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些人把皮萨罗当作自己家乡的英雄,死心塌地地跟随他。他们人数虽然少,但准备得很充分,可以说是全副武装。他们配有两尊小型火炮,还有十几支当时十分难得的前膛枪。不掌握火器的其他人也都配有剑和长矛,身上套着闪闪发亮的铁制铠甲和头盔。他们的马也是全副武装。这些马身高体壮、来去如风,马身马首披着让人望而生畏的战甲,它们也将成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能给从未见过马的印加人带来巨大的震撼。第六章 征服印加第22节 胆战心惊的西班牙人传说印加人能看到月亮周围奇异的图案,并由此预知是否有灾难降临。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出于阴谋,印加人的预知果真应验。在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的时候,天花病毒就随之传入美洲。尽管没有确实的证据,但后世有人考证说天花是欧洲人故意传播给印第安人的,为的就是征服和消灭他们。现在,这种可怕的瘟疫蔓延到了安第斯山脉。一场大瘟疫来了,一批批印加人悲惨地死去,很少有人能活下来。原本正处于鼎盛期的帝国不得不停下扩张的脚步,开始走向灭亡。1526年,天花夺去了印加帝国皇帝瓦伊纳·卡帕克的生命,随即又夺去了他的许多大臣和原定皇位继承人尼南·库尤奇的生命。为了王位,印加帝国又爆发了一场内战。内战爆发在皇帝的另外两个儿子——华斯卡和阿塔瓦尔帕之间。一直和皇帝父亲在北部生活的阿塔瓦尔帕声称父亲已经决定把帝国重新划分,并在基多建立了一个新的北部首都,这个国家由阿塔瓦尔帕统治。而阿塔瓦尔帕在库斯科的兄弟华斯卡则声称他才是整个帝国的合法统治者。一场血腥内战终于爆发。战争使印加军队变得四分五裂,使印加人民雪上加霜,损失惨重。这种混乱的局面正中皮萨罗的下怀,所以他选择了这个时机进入了印加帝国。1532年9月,皮萨罗率领他的170名手下开始向深山挺进。他们在群山峻岭和丛林中穿行,随后,又踏上了印加人所修筑的交通驿路。他们所经之处,村落毁坏,民生凋零,到处都是战争和瘟疫留下的废墟。皮萨罗一路向前,一路捕猎逃散的印加人。他希望能从印加人口中了解到印加国内的情报。他命人严刑拷打他们,并强迫他们做向导。从印加人口中,皮萨罗等人得知,印加人的内战刚刚结束,他们的新皇帝阿塔瓦尔帕正率领部下从基多赶往帝国首都库斯科,眼下正在卡哈马卡城扎营。皮萨罗于是马上让印加人给阿塔瓦尔帕带去这样的口信:“我,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作为万能的主和强大的西班牙国王的仆人,将引导你们服从基督教和国王的支配。如若不从,我将抓住你们的女人和孩子。我还要重申,由此带来的死亡和毁灭都是你们的过错。” 这群西班牙征服者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打着上帝和西班牙国王的旗号。他们认为自己要改变世界。他们在向印加人逼近。阿塔瓦尔帕当时30岁,正是火气极盛的年纪,并且刚刚在历时数年的印加内战中获胜,成为印加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可想而知,他听了皮萨罗的口信会有什么反应。但是他终究没有将这些西班牙人放在心上,他看不起欧洲人。他说:“这些是什么人?他们粗野肮脏,只知道吹牛。他们虐待我们的人民。他们侵吞金银,而且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们根本不需要怕他们。”阿塔瓦尔帕战胜同父异母的兄弟华斯卡后,实际上就控制了整个印加帝国。他关心的是胜利进军首都,而不是这一小撮入侵者。皮萨罗没有等到印加人臣服的消息,却意外地得知阿塔瓦尔帕带着5万人驻扎在卡哈马卡城外。这一消息让西班牙人惊呆了。他们想,就凭现有的170人是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5万人的大军的。怎么办?皮萨罗和他的属下商量着,急出了一身冷汗。最后,皮萨罗终于不得不伪装出友好的姿态,他让印加人转告阿塔瓦尔帕:“我将是他的朋友和兄弟。”然后,西班牙人仍不死心,继续向卡哈马卡进发。一种赌徒的心态占了上风。皮萨罗对他的士兵们说:“不管怎样,既然我们来了,就要去试试。兄弟们,也许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西班牙人当时的选择很难,他们要么向前,要么向后,结果他们选择了向前。只有士兵们在心里嘀咕,“那些印加人能轻易地消灭我们”。1532年11月15日,西班牙人到了印加的卡哈马卡城,他们简直不能相信眼前的情景。他们想不到印加人居然有这样雄伟的城市。城市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清一色的由青石垒就,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城市的中心是一个完全由青石板铺就的,宽广平坦的巨型广场,广场正中立有一个高大的祭坛。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牛马、没有车船知识的时代,真不知道印加人是如何将这一切建成的。而在广场之下的平原上,则是阿塔瓦尔帕身边那令人心生恐惧的5万名战士的驻地。他们的帐篷是如此之多,并且秩序井然,使他们的营地看上去更像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是印加战士的装备不如西班牙人,他们没有剑和战马。而且他们低估了入侵者,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更致命的错误是,他们轻信了入侵者的谎言。西班牙人小心翼翼地进入城市。那些半裸着身子,露着古怪刺青的印加居民则远远地躲在房屋后面偷偷地望着他们。西班牙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困惑。他们生怕那些野人一样的居民从背后突然杀出,那样的话,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抵挡。但是没有,也许在当地的土著居民眼里,这群人马更像是神兵天将般令人畏惧。什么也没发生,西班牙人来到广场,并在广场上扎营——这是得到阿塔瓦尔帕允许的。皮萨罗派自己的兄弟和其他两个使者先去见阿塔瓦尔帕。阿塔瓦尔帕款待他们,用金杯盛着玉米啤酒给西班牙人喝。皮萨罗的这位兄弟像他的兄长一样粗鲁,他喝了一口玉米啤酒,觉得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就吐掉了。然后他开始学着兄长那样,说道:“我是万能的主和强大的西班牙国王的仆人……”结果他不小心又把杯子碰到了地上。阿塔瓦尔帕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看他这样的举止非常生气,不等翻译译出他的话,便将他赶了出去。谈判破裂的消息让每个人都吓坏了。皮萨罗的一名部下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大家在一起讨论第二天该怎么办。我们一直在广场上监视他们。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惊胆战,印加大军的营火就像散布在天空中的璀璨的星星。”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了,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支援。第六章 征服印加第23节 广场大屠杀尽管两军人数的比例是500比1,西班牙人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他们计划绑架国王。第二天一早,也就是1532年11月16日,皮萨罗对印加信使说:“请你的主人过来吧,我一定会像对待朋友和兄弟那样接待他。我求他快来,因为我渴望和他见面。他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或侮辱。”信使离去后,皮萨罗迅速开始布置伏击。皮萨罗的军营分列在卡哈马卡主广场的三条边线外,每一边的军营都有几十米长,门都是朝广场方向开的。他们的计划是:将印加皇帝诱骗到广场上,皮萨罗率20个步兵与之见面。这时他的兄弟坎迪亚和3名步兵带着喇叭和一尊小炮到卡哈马卡广场边缘的一个小丘后埋伏,等待他在合适的时机发出信号。坎迪亚看到信号后,将鸣枪鸣炮示意,通知所有人迅速冲出各自的军营,骑兵骑上他们的战马一同杀出,合围印加皇帝。这时皮萨罗则率20个步兵负责趁乱抓住阿塔瓦尔帕和他身边的人。这是一个大胆的伏击计划,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结果会如何。布置妥当之后,皮萨罗便开始焦急地等待印加皇帝的到来。但是阿塔瓦尔帕没有即刻屈尊拜访西班牙人,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眼看正午已过,太阳偏西了,他还是没来。皮萨罗开始绝望了。就在西班牙人焦急万分,又疲惫不堪的时候,却传来印加皇帝驾到的消息。这时候,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但是在一片美丽的夕阳余晖下,广场上一个西班牙人也没有。因为阿塔瓦尔帕出人意料地带来了5000人的队伍。躲在军营里的西班牙士兵们全被吓破了胆。那位写下回忆录的西班牙战士后来说:“我自己亲眼看到很多士兵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我想这纯粹是由于恐惧。”其实西班牙人大可不必如此紧张,阿塔瓦尔帕只不过是想向西班牙人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他和他的5000名随从都是没有武装地走进卡哈马卡广场的。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数百个清扫道路的印加人。他们个个身穿棋盘花纹衣服,一边行进一边捡拾路上的石子和杂草。他们后面是男男女女的歌舞表演队,头戴翎羽,身有文身的印加少男和戴着巨大耳环、项圈、手链、脚链的印加少女,半遮半掩,载歌载舞地前进。鼓乐手以及排成方阵的歌者混杂其间,吹吹打打,浅唱高歌,真是好不热闹。在这么大一群人之后,又是一群抬着巨大的金属盘子的印加人,他们在盘中放置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冠银冠和其他各式金银制工艺器皿。在众人的簇拥下,坐在肩舆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终于出现了。肩舆的木支架用银皮包裹,四周插满五颜六色的鹦鹉羽毛,并用金银饰品装饰,由80名印加壮汉扛在肩上。阿塔瓦尔帕本人锦衣绣服,头戴皇冠,脖子上套着用绿宝石穿成的巨大项链,坐在肩舆中的装饰华丽的鞍型椅子上。阿塔瓦尔帕个子不高,但看起来结实有力,傲气十足。他的身后是一大群镶金戴银的女人款款跟随,那是他的妃子们。再其后,一列列豪华轿子和吊床上坐着的,则是同样用大量金银饰品装饰起来的贵族领主们,他们后面又跟着数不清的随从。如同节日一般,印加人缓缓涌进卡哈马卡广场,渐渐将广场染成花花绿绿的人海。他们那声势浩大的场面和嘹亮刺耳的歌声鼓声,将埋伏在广场的军营中的西班牙人惊得目瞪口呆。西班牙人内心充满了恐惧,直到最后,皮萨罗才派了一位名叫文森特·德·巴尔维德的牧师离开营地,和翻译一起走进了广场去会见印加皇帝。巴尔维德手捧《圣经》,开始向阿塔瓦尔帕布道:“我请求你们,并要求你们视教会为你们的主人,视上帝为世界和宇宙的主宰。我也要求你们把教士、教皇和尊敬的西班牙国王视为统治者和至高无上的王。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上帝将助我勇猛地与你们作战,在一切地方,采取一切方式和你们作战。我将引导你们服从基督教和国王的支配。我还要重申,由此带来的死亡和毁灭都是你们的过错。”尽管有翻译,但阿塔瓦尔帕根本就不知道眼前这个穿着一袭黑袍的人在说些什么。他将牧师手中的《圣经》要了过去。印加人当时还不知道怎样造纸,亦不知书为何物。他以为这书中有什么神秘力量。但他翻了翻,并没觉得有什么神秘之处,于是他轻蔑地问牧师:“为什么这本书不跟我说?它什么也没告诉我。”然后他随手将《圣经》丢在了地上。阿塔瓦尔帕的举动激怒了巴尔维德,他返身向皮萨罗等人大喊:“出来吧!出来吧!基督徒们!向这些拒绝上帝福音的敌人冲过去吧!那个暴君竟敢把《圣经》扔在地上!……向他们冲过去,我会宽恕你们的罪孽的!” 皮萨罗向坎迪亚发出了进击的信号。刹那间,全副武装的西班牙士兵叫喊着从三面的军营里杀出。印加人像骆驼一样落入了陷阱。屠杀开始了。西班牙人用马、用剑、用枪,像屠杀动物一样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印加人大开杀戒。在西班牙人冲击砍杀下,印加人毫无反抗余地。除了落后的装备难以与西班牙人相抗衡外,恐惧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因为在他们看来,胸披铠甲、骑着战马的西班牙士兵简直就是天神。印加人已放弃回击,他们的队伍完全陷入混乱,许多人被踩踏而死。广场上全是印加人的哀号。屠杀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西班牙人几乎把广场上的印加人全都杀光了,5000多人中只有不到200人逃脱。死者中包括许多印加贵族,但阿塔瓦尔帕被生擒了。屠杀结束后,西班牙人把阿塔瓦尔帕关进了一个地下室,他们用铁链锁着他的脖子,把他捆了一夜。随后又把他囚禁在一个长近7米,宽5米,高近3米的房间里。控制了帝国的皇帝,阿塔瓦尔帕的数万大军便不敢轻举妄动了。皮萨罗为这个人质开出的赎身条件是:印加人必须用黄金填满囚禁阿塔瓦尔帕的这个房间,并用白银装满隔壁的两个同样大小的房间。为了获得自由,印加皇帝同意了西班牙人的条件。阿塔瓦尔帕天真地认为,如果他把西班牙人想要的金银付给他们,他们就会放了他,并离开他的帝国。他的臣民从各处源源不断地将财宝送来。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被遗憾地熔掉,铸成金条和银块,堆向西班牙人的宝库。胜利并没有让西班牙人完全控制局势,但他们把阶下囚阿塔瓦尔帕立为傀儡,继续掌管庞大的印加帝国,以保证他们出入时没有危险。作为回报,阿塔瓦尔帕又把巨大的印加帝国粮仓交给了皮萨罗进行管理。阿塔瓦尔帕被囚禁在卡哈马卡,和他在基多的据点相距甚远。虽然在库斯科和沃伽还有效忠于他的军队,但内战还没有完全结束,印加帝国里仍有许多人把他当作篡位者。为了反对他,这些人甚至视西班牙人为同盟。在沃伽的深山里,阿塔瓦尔帕有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手握重兵。皮萨罗再次施以诱敌之计,派人请这位将军来探望阿塔瓦尔帕。这位将军让人打造了大量银马蹄铁送给西班牙人,但他没想到自己也落入了西班牙人的圈套。西班牙人就这样又俘虏了一位杰出人物。从1532年年底一直到1533年,阿塔瓦尔帕一直以囚徒的身份统治着帝国,他一直希望等赎金凑齐的时候,西班牙人会放了他。他盼来了那么一天,印加人终于用金银堆满了那三个房间——6吨黄金和12吨白银,西班牙人狂笑着按军衔级别瓜分了所有的财富。但是,他们仍然没有要释放阿塔瓦尔帕的意思。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的消息传到了墨西哥,进而传到了西班牙。于是,更多的西班牙征服者来到这里。新来者没有从最初的那笔交易中得到好处,也很难再得到什么好处,因为阿塔瓦尔帕虽然是个傀儡,但他仍然是印加帝国的皇帝,他的臣民仍然听从他。于是,后来的征服者想,如果阿塔瓦尔帕死了,他们也许可以从中获益。这样,他们散布谣言,说阿塔瓦尔帕有一支军队在山中待命,他已命令这些人前来营救他。这是一个谎言,老谋深算的皮萨罗当然看得很清楚,但他担心新来的本国人造反,只好在压力下低头。西班牙人火速以通敌罪审判了阿塔瓦尔帕,并判处他火刑。印加人认为被烧死的人将失去灵魂。西班牙人宣布,为了让阿塔瓦尔帕保存自己的灵魂,他们给他提供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改信基督教,他们就用绞刑处死他。1533年7月26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被囚禁了9个月的阿塔瓦尔帕在卡哈马卡广场中心诵读了基督教的经文,改教名为弗朗西斯科。随后,他被就地处决。尽管他改信基督教,西班牙人还是焚烧了他的尸体。皮萨罗,一个平民暴发户,竟然处死了一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第六章 征服印加第24节 被征服的后果阿塔瓦尔帕死后,他所掌握的印加军队群龙无首,躲进山里。更多的西班牙人来到秘鲁,西班牙人继续向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挺进。由于这里的人一直敌视阿塔瓦尔帕,西班牙人反倒受到了欢迎。不幸的是,那里的印加首领即刻就又成了西班牙人手中的傀儡。一个名叫马努克的印加人被西班牙征服者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他根本没有实权,并且常常被欧洲人辱骂。1536年他不得不离开库斯科去往坐落在丛林边缘的一个印加小城,在那里他继续委曲求全。不过,他在那里试图进行起义,并取得了一些军事上的成功,甚至接近胜利,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为了个人利益在投降条约上签字,并于1558年回到库斯科。印加人的后代仍在不断进行着抵抗运动,直到1572年马努克的儿子被执行死刑才结束。在西班牙人到来几年之后,一些沿路的印加地方性首府变成了西班牙城镇,其他城市则逐渐衰败了。西班牙人的统治使很多印加土著成为奴隶,另一些印加人则被迫退到了帝国中更加偏远的地方。幸运的是,印加最著名的地区——宝石般的马丘·比丘隐藏在安第斯山的丛林中,从未被西班牙征服者发现。现代专家们认为马丘·比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个宗教活动遗址的中心。它的建造时期在阿塔瓦尔帕皇帝之前。在马丘·比丘的200个建筑物中包括了许多寺庙和地下粮仓。当时约有1200人居住在那里,由他们耕种那些梯田和照料寺庙和祭坛,但有更为众多的人要在宗教节日里才间或来此聚会。马丘·比丘被浪漫地称为“消逝在云雾之中的城市”,正是对这个奇迹般的建筑遗址的不断研究,让我们对印加帝国这个山区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马丘·比丘对世人有着一种特殊魅力。它现在已成为秘鲁的旅游胜地之一。如果西班牙人没有绑架阿塔瓦尔帕,皮萨罗的那一小队人马肯定会和许多远征队一样被赶出印加帝国,也许后人就不会为印加人的悲剧扼腕叹息了。第七章 西班牙无敌舰队第25节 发誓要征服英国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1588年7月30日,一名驻守在英国南部海岛上的英国哨兵正百无聊赖地躺在一棵树下打盹,当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时,突然间被所看到的一切吓坏了。所有的困意顿时全消——他所看到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舰队。“上帝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还是来了。”那一艘艘巨型帆船一字排开,前后呼应,就像是一座从英吉利海峡南部海面上突然冒出来的岛屿,不,更像是一团充满毁灭力量的海上风暴,团团向海峡这边挺进,势不可当。这名哨兵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想起他的职责。烽火接连不断地在英国的海岸线上点燃。看起来威力无比的“无敌舰队”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一年前组建的。它针对的就是英国,确切地说是针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1586年12月4日,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叛国罪处死。在腓力看来,伊丽莎白才是真正的罪犯,一个谋杀者,一个可恶的新教徒。1000年来,天主教一直统治着欧洲大地。腓力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坚信:“要想成为好的君主,你首先要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现在,天主教却受到了北欧新教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来自英国的挑战。伊丽莎白靠着新教徒和新兴贵族的支持登上英国王位,将英国变成了新教国家。这在一直以天主教世界秩序维护者自居的腓力看来,实在是不能容忍。另一方面,西班牙是16世纪时最大的欧洲强国,殖民势力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作为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盛国家的统治者,腓力一直期望自己能像查理大帝一样,不断扩张疆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但是,长着油亮红发和棕色眼睛的52岁的女王成为他扩张之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女人通过宗教改革和血腥立法,不但把英国变成异教的堡垒,更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竟敢纵容海军掠夺西班牙船只来扩张自己,向西班牙的垄断地位发出挑战。更为可气的是,她竟然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求婚。早些时候,腓力和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一世结婚。玛丽死后,腓力提出娶伊丽莎白为妻。他送去了钻石珠宝,得到的却是炮弹轰炸和断然拒绝。多年以来,这个可能成为他新娘的女人却变成了他最头痛的敌人。新仇旧怨早已令腓力二世对她仇恨万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但是,伊丽莎白识破了他企图颠覆王权的阴谋,在1586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伊丽莎白下令斩首苏格兰女王玛丽。这一决定大大激怒了腓力。他发誓要征服傲慢无礼,亵渎神灵的英国人!罗马教皇也以主的名义对他表示支持。教皇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伊丽莎白是合法君主。她的宗教改革,更是对天主教世界的大胆挑战,他们不能容忍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在教皇支持下,腓力二世宣布对新教国家——英国发起圣战。他说“我要竭力完成主的旨意”。他下令组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工匠用了近两年时间建造了131艘大帆船,每艘船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吨。腓力将舰队命名为“最幸运的舰队”。没过多久,舰队就凭借它无与伦比的实力赢得了“无敌舰队”的美称。腓力制订了一套兵分两路的大胆入侵计划:无敌舰队航行穿越英吉利海峡,同时地面部队则挺进法国北部加来。两支部队在那里会合。无敌舰队将像一道新月形的盾牌保护地面部队顺利渡过英吉利海峡。腓力任命西班牙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梅迪纳公爵负责这次远征。这项决定充满了冒险成分,因为梅迪纳从未指挥过海上战争。这位西班牙最伟大的士兵试图婉言谢绝这一任命。他说:“我的身体不适合海上航行,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会晕船的。”但是,腓力认为,梅迪纳除了经验丰富,还有许多优点:他拥有贵族头衔,名声清廉,而且非常虔诚。在腓力的执意要求下,梅迪纳受命接过“无敌舰队”的指挥权。梅迪纳精心挑选了一批人后马上投入工作。他计划将无敌舰队打造成一个天主教的海上堡垒。在当时,这支舰队绝对无人能敌。它载有足够几个月食用的给养,还有数百名宗教法庭的神职人员。梅迪纳下令所有士兵禁欲,并禁止赌博和骂人。就在梅迪纳上任3个月后,即1588年5月末,他在旗舰“圣马丁号”上升起了皇家战旗。无敌舰队受命从里斯本扬帆启航,踏上800英里的漫漫征程。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1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舰上配有重型加农炮,火力十分强大。按西班牙海军传统战法,在和敌人作战时,要尽量靠近敌船,一边进行炮火攻击,一边冲撞敌舰,然后令步兵强行登上敌舰,制服敌人。在舰队出发的那一天,舰队中的每个人都领受圣餐,举国上下都在为他们祈祷。祝福的钟声在腓力王国的每一座教堂中不断回响。但是,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离开海港20天后就遇上了猛烈的暴风雨。6月19日晚上,无敌舰队在西班牙的北部沿海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风袭击,舰队被吹散了。跟着,舰队的饮用水变臭了,食物开始腐烂,士兵们出发时的那种浩荡气势完全没有了,代之以意志消沉。舰队还未离开西班牙领海就被迫返航。6月22日,旗舰“圣马丁号”垂头丧气地驶进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港。其他失散的舰船还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返航。在船舱中,梅迪纳一直对着十字架祈祷,求神明给予指点。对舰队来说,维修破损船只,补充给养都需要时日,这使他错过了和地面部队汇合的日期。尽管如此,他仍然忠于职守,牢记国王的训导:“如果你失败了,那不是神的旨意,而你是不会失败的。”第七章 西班牙无敌舰队第26节 首次交锋主桅上升起一面西班牙皇室战旗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同样焦急不安。在处死玛丽女王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必将爆发一场战争。所以她派出不少间谍,刺探西班牙人的行动。她得到的情报是“无敌舰队”已经离开西班牙,它随时都会出现在英国海岸。当时,英国海军力量远远比不上西班牙,只有30余艘战舰,但伊丽莎白别无选择,只有大胆迎战。情急之中,她下令征调了一大批商船,将之改成战舰。匆忙中倒也组建成了一支共有一百多艘战舰的舰队。英国这些经过改装过的战舰,虽然绝对实力要比西班牙差很多,但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装备的火炮多数是威力一般但射程较远的霰弹炮。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威力大但射程不远的重型加农炮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制胜优势。英国舰队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弗朗西斯任副帅。霍华德公爵是一名60岁的海军上将,他是贵族,新教徒,并且曾经在过去立下过赫赫战功。弗朗西斯更是一位擅长海战的人物。他的全名叫弗朗西斯·德雷克,过去曾是一名海盗,曾因疯狂地劫掠西班牙商船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因此而名声大噪。事实上,英国的海军就是建立在海盗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是一直鼓励纵容抢劫西班牙商船的,甚至根据士兵在抢劫中的表现,为他们加官晋爵,弗朗西斯就是因此而被授予中将军衔的。然而,就这么一支匆忙组建起来的海盗式的舰队,能与强盛大国西班牙倾力打造的无敌舰队相抗衡吗?女王的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此时英国海军的部署是这样的:在普利茅斯部署了90艘战船,希望以此阻截西班牙舰队;另有30多艘战船驻守在海峡北部的唐斯,负责阻止西班牙地面部队从法国进攻。6月底,焦躁不安的女王终于收到了密探的报告。报告中说,无敌舰队的船只目前正散布在西班牙北部的海港一带接受维修。对此,伊丽莎白女王马上召见了她的两位举足轻重的海军指挥官。性格急躁的弗朗西斯主张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倾全部军力,趁“无敌舰队”还在西班牙北部休整时给予重击。他认为越早进攻就越有利。但是,伊丽莎白女王认为,如果舰队像在西班牙一样,受天气影响而受阻,或者遭到重创,英国就无异于对敌人敞开了大门,这样做太过冒险。最后,她要求以逸待劳,静观其变。弗朗西斯大胆的进攻计划没有获得通过,使得西班牙人躲过了一劫,也赢得了时间。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梅迪纳的旗舰“圣马丁号”又率领舰队离开拉科鲁尼亚港,向英吉利海峡逼近了。这时,舰队船只进行修缮后已经聚齐,装备了补给,同时风势有利,士气高昂。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仍旧整齐庞大的舰队,梅迪纳重又找回了勇气和自信。为了鼓舞士气,他提着指挥刀站在船头一遍一遍地高喊: “以主的名义前进!”7月30日,无敌舰队终于靠近普利茅斯港。当英国沿岸黑云压城时,弗朗西斯中将却在附近忙着玩滚木球游戏。很难说他是故意掩饰惊慌,还是果真胸有成竹,总之,直到“无敌舰队”距离海岸只剩30英里时,他才平静地说:“我们结束这场球后再去对付西班牙人。”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人并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他们仍然固守着腓力二世国王定下的战略,要先去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加来后保护地面部队渡海作战。因此他们对躲在普利茅斯港内的英国舰队竟然来了个视而不见。7月31日中午时分,当潮汐改变方向之后,40艘英国战船离开了普利茅斯港。英国人果然具有过人的勇气,竟然仅以区区40艘战舰,就敢对强大的无敌舰队发起挑战。两个小时后,他们成功插到了西班牙舰队的后方。霍华德公爵命令“蔑视号”旗舰向无敌舰队发射一枚炮弹,正式向对方宣战。作为回应,梅迪纳公爵在“圣马丁号”的主桅上升起一面西班牙皇家战旗。“西英海战”在梅迪纳并不情愿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霍华德和弗朗西斯之所以敢于以少量战舰主动发起进攻,主要是考虑到西班牙舰队具有牢不可破的严密编队,正面交锋无论如何难以取胜。因此,他们计划用灵活快速的战舰逐个分离和击破西班牙舰船。用弗朗西斯的话说,就是要“一根根地拔光它们的羽毛”。首战持续了4个小时。当炮弹的轰鸣逐渐平息,硝烟渐渐散去时,英国人的战绩并不理想。虽然也击中了几艘西班牙战舰,但对削弱对方的实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无敌舰队的新月形编队是无懈可击的海上防御部署,所有战舰都装备了1000公斤重的铁锚,还有威力强大的加农炮。它们更像是浮动的堡垒,不断逼近英方战舰,试图依靠短兵相接制服对方。相比之下,英国战舰灵活快速,能轻易避开无敌舰队的锋芒。但它很难打破对方的堡垒,也就无法实现各个击破的战术。所以,首次交锋的结果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分胜负。第七章 西班牙无敌舰队第27节 地狱之火英军竭力阻止无敌舰队在随后的4天中,西班牙人仍然不与英国人纠缠,期望在到法国北部的加来和地面部队会合后,再来与英国舰队一决高下。但是英国人似乎看出了西班牙人的意图,所以英国舰船竭力阻止无敌舰队,时不时地对之进行主动进攻,但最终没有成功。庞大的无敌舰队像一股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黑云,压迫着英国人的神经。继500年前“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之后,梅迪纳将成为入侵这片土地的又一人。对西班牙来说,只要保持编队有条不紊,他们就能在与地面部队会合后,水陆夹击,于年底占领英国。一切进展顺利。8月6日,星期六的早晨,梅迪纳看到了法国加来的海岸线。当天中午,舰队在加来港抛锚,但地面部队却不见踪影。梅迪纳等到的消息是,地面部队两周之后才能到达。这下子梅迪纳慌了。他现在的处境是进退维谷:食物储量严重匮乏,弹药也消耗殆尽。这时候,他开始后悔,以前英国人向他的舰队发起进攻时,他不应该让部下不遗余力地还击。英国人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口岸补充给养与弹药,而他却不能。现在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要求火速发给腓力国王,他写道:“我被困在这里,敌人就在我旁边。他们可以随时向我开炮,而我根本无力招架。”但他心里明白,这封信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腓力收到信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他支援,时间也根本来不及。也许梅迪纳可以集中最后的力量,向英国舰队主动发起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他们,但是那要冒很大的风险,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认为,现在惟一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他祈祷英国人不要再来进攻。当无敌舰队困在加来时,英国舰队却在休养生息。他们的供给充足,士气高涨,士兵们跃跃欲试。他们知道自己不只是为了一己生存,而是为了国家的存亡而战。这时,霍华德和弗朗西斯深感忧虑的是:当西班牙舰队和地面部队会合后,他们已经知道西班牙地面部队未能准时到达,现在或许是他们战胜西班牙舰队的最后机会。要不要进攻呢?无敌舰队看起来强大无比——英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8月7日早晨,英军总司令霍华德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数小时的争论,弗朗西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俯身趴在会议桌上,兴奋地用拳头敲打着桌面。“火攻”,他大喊着。“对,我们可以放火船!”当天午夜,星月无光,云雾重重,海面上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八艘英国旧船借着风势流星一般驶向西班牙舰队。这些船内都装满炸药,船身涂满柏油。一旦船身被点燃,炸药爆炸的碎片将带着火焰,冲到方圆一英里的地方。夜梦中,西班牙人尚不知“地狱之火”已经驶近。驾驶八艘旧船的英国水兵,在接近敌船后,将船点燃,然后乘小船离去。只见八艘火船犹如八条火龙,顺着风向和水流直向敌人舰队冲去。是时,梅迪纳正在船舱里召开战时紧急会议,被甲板上传来的叫喊声打断了。他急步赶到甲板上,看到他的舰队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士兵惨叫声声,有的落海,有的烧死。无敌舰队在离开西班牙后第一次变得军纪涣散。惊慌失措的船长们纷纷砍断锚链,四散而逃。在夺路而逃的混乱中,许多船舰又自相撞击,沉没的沉没,落水的落水……几艘火船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无敌舰队在这个晚上,几艘火船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无敌舰队。第二天早晨,无敌舰队的战船七零八落地散布在法国沿岸。梅迪纳变得孤立无援。他驾驶“圣马丁号”逆风航行,驶进了加来东北方向的格林拉夫海域,这时候,与他随行的只有五艘舰船。其余的战舰则散落在距他很远的海面上。与此同时,英国舰队正在步步逼近。被逼无奈的梅迪纳只得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弗朗西斯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时刻。格林拉夫战斗打响了,这是对付西班牙的整个战争中最残酷、耗时最长的一战。弗朗西斯看准了梅迪纳的旗舰所在,指挥着自己的旗舰“复仇号”近距离向“圣马丁号”发起猛烈进攻。其他140多艘英国战船也加入战斗,对已经七零八落的西班牙舰船进行围追堵截。“圣马丁号”遭到五百多枚炮弹的轰击。事后,一名幸存者描述道:“舰船简直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圣马丁号”完全被硝烟笼罩。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们眼前是一片浓烟,什么也看不见。公爵本人腿部受伤,但他仍然坚持留在甲板上。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投降或自杀。那一天,他几次尝试重新编队,但是由于西班牙的战舰失去了锚,无法抛锚定位,被英军冲得四分五裂。格林拉夫战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疯狂的杀戮。英国试图一举摧毁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下午6点左右,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战斗中止。双方这次会战的损伤情况差别悬殊:英军损失60名士兵,战船无一受损,而西班牙方面却是伤亡惨重,共有4000名士兵死亡,4000名士兵受伤。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沉没与失踪无数,两只舰队的旗舰也均遭重创,舰队副帅被俘。所幸,梅迪纳的旗舰逃出重围,但甲板上已是血流成河。救命的风暴使西班牙舰队得以喘息,但在风暴过后,仍处于英军舰队的围追堵截之中。西班牙人不敢再穿越英吉利海峡返航,梅迪纳命令所有残余舰船绕过整个不列颠群岛返回西班牙。在仓皇溃逃中,梅迪纳发着高烧,意识模糊地躺在床上。西班牙来势汹汹的挑战就这样在惨遭重创后如风般消散。第七章 西班牙无敌舰队第28节 海上帝国的诞生从伊丽莎白女王之后,英国的国力蒸蒸日上3天后,国王腓力在马德里听到了他一生中最坏的消息。“看到那么多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全都付之流水,我简直悲痛欲绝。而且这是主所赋予我的神圣使命,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承受这种痛苦。”西班牙一片沮丧,英国却是举国欢庆。在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讲话中,伊丽莎白女王说:“我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但是我却具有王者的气概和风范。我敢说罪恶的西班牙人再也不敢侵犯我的王国了。”就在英国上下举国欢庆的时候,无敌舰队的残余舰船正艰难地在北海上挣扎前行,归乡的旅程是他们来时的两倍之长。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舰队又接连两次遭遇大风暴的袭击,又有许多舰船沉没,还有一些不知漂到了何处。有些人被冲到了怪石嶙峋的爱尔兰海岸;有些人艰难地爬上荒岛寻找水和食物。为了防止西班牙再次进犯,伊丽莎白女王下令:“逮捕和处死所有被发现的西班牙人。审讯时可以动用酷刑。”于是侥幸逃生的人寥寥无几。直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残余的舰船才返回西班牙。130多艘战船有三分之二被毁,仅剩43艘残破船只。而3万名士兵,有三分之二的人丧生。梅迪纳历尽艰辛回到西班牙,国王腓力宽恕了他的失败,但人民却无法原谅他。他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英国在经历了英吉利海峡战役的大捷之后,开始蓬勃发展。英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从伊丽莎白女王之后,英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从原本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土地。英国建立了比腓力王国更加庞大的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而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第八章 风中奇缘第29节 英国人初到北美绑架波卡洪塔斯1606年12月20日,三艘从伦敦启航的渡轮,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渡过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终于看到了陆地海岸。船上的140名英国人欢呼起来——他们终于来到了心目中的新世界。17世纪初叶的北美洲被称为新世界,它是一笔未被染指的财富,吸引着欧洲所有的探险者。现在,这群英国人历尽漂泊,终于到达了渴望已久的北美洲东海岸,怎能不令人激动呢。越到近前,他们越是欣喜兴奋。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打动了。从船上看去,静静的碧蓝的海水,海岸边茂密的草丛,以及稍远处郁郁葱葱的无边的原始森林,配上头顶上的蓝天,简直像梦幻般美丽,甚至比梦幻、想象还要美丽。他们激动地发出感慨:“这里一定是天地间最令人向往的乐土。”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憧憬起自己美好的未来。许多人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来到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些英国人继续向切萨皮克湾进发,因为那一地带属于伦敦的弗吉尼亚公司。切萨皮克湾的美景仍旧让他们陶醉不已。经过考察,英国人最终选定距詹姆斯河50英里的一个岛屿作为他们的登陆地点。于是乎,英国人的第一个殖民地诞生了。他们以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名字给殖民地命名为詹姆斯敦。这个殖民地是私人投资的,但仍然对英国承担义务。他们的任务是找到黄金或者任何其他能在英国赚钱的东西。在登陆之前,英国人就想当然地把这里的森林、旷野划归为弗吉尼亚公司的资源。但是,印第安人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他们已在这里生活了上万年。阿尔冈琴族印第安人就生活在弗吉尼亚的森林里,这里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家园。部族的首领是强壮有力的酋长波瓦坦。他的领地覆盖了弗吉尼亚广大地区,包括30多个印第安部落。他们并不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因为在印第安人眼里,所有的白人都是入侵者。这倒并不是因为印第安人心胸狭隘,而是因为他们从其他部族的土著同胞那里,听到过太多关于西班牙人、法国人等欧洲白人的暴行劣迹。但是,对这些初到北美的英国人来说,这么美丽的地方怎么能放弃呢?英国移民事先也明白印第安人对他们的反感和拒绝,因此作为防范,他们在驻地四周竖起了5米高的木栅栏,把詹姆斯敦建成了一个临时堡垒,此外,英国人还有一个劲敌,那就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比他们早到一步,并先于他们在美洲大陆的南部建立了规模空前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时刻想扩张他们的殖民地,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向英国人进攻。英国人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离开。但是,要想成功开辟这片殖民地,公司必须吸引更多移民。补给船很快返回英国,也带去了弗吉尼亚的河流挤满野生动物的故事。英国报纸也争相宣传,说在弗吉尼亚能种出最好的水果。大家都非常激动,很多人相继来到这里。那些肤色棕黄,上身赤裸的印第安人躲在林子里,忧心忡忡地注意着英国移民,他们意识到白人是想在这里定居。阿尔冈琴族印第安人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自给自足、性情骄傲。他们会织布,会制陶,种植玉米、花生和烟草,也进行渔猎。他们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聚居成一个个部落,每个部落从几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是完全的氏族社会。酋长是各个部落的最高首领。当1607年英国人来到他们的领地时,酋长波瓦坦已经50多岁了。他有100来个孩子,但他最疼爱的是一个女儿。这是一个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和纯真的笑脸的小女孩,也是一个淘气顽皮、精灵古怪的小女孩。她是波瓦坦的公主,也是酋长领地上所有部落的公主。她的名字叫波卡洪塔斯,意思就是“顽皮的人”。每到夜晚,波瓦坦家圆形的木屋里就聚集着好多族人。他们围着火堆,一边烤马铃薯,一边讲述着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时候,波卡洪塔斯常常就和父亲一起坐在火堆旁,怔怔地听着。平时的淘气劲这时候一点也看不见了,只有她那黑亮的眼睛扑闪着,仿佛黑夜中的星星。她对一切事情都好奇,她渴望知道得更多。也正是在这里,她听到了白人到来的消息。波卡洪塔斯很想知道那些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不久,英国人意识到他们选定的基地是块沼泽,根本无法种植任何果树,也没有任何其他可资生产的项目,而且到处是致命的蚊子,让英国人的生活苦不堪言。1607年夏天,他们发现食物补给也越来越少了。最后,他们被迫离开安全的堡垒去寻找食物,他们想学着印第安人去森林里打猎,但对于根本不了解大森林的这些英国人来说,打猎十分困难。此外,他们还会受到印第安人的攻击,因为那里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不希望他们留在这里,更不希望他们侵犯自己的领地。不过,印第安人的弓箭虽然非常厉害,但却不能和从英国带来的来福枪相提并论。印第安人只能骚扰他们,却不能阻止他们,更无力赶走他们。英国人虽然在武力上占到了上风,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他们艰难的处境。到夏末,已有50名移民死于瘴气和饥饿,几乎占总人数的一半。这些英国移民大多数是贵族的第二个儿子,他们在本国无权继承土地,所以愿意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开拓所谓的新世界,然而他们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面对这艰难的处境,他们一筹莫展。约翰·史密斯是这些人中的例外,他曾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士兵,有一副强健的体格;同时他又有外交家的经历,有着敏锐的头脑,因此,他被自然地推为詹姆斯敦的领袖。史密斯似乎知道该怎么对付印第安人,他建议采取强硬态度。但这样做下来后,他发现并没得到什么好处。于是,他改变策略,希望能与印第安人和睦相处。由于食物短缺,他不得不深入印第安人的领地进行贸易,交换能让大家活下去的资源。他学说当地的语言,告诉印第安人,英国人是为了躲避西班牙人而来,只做生意不移民。但印第安人对他们的怀疑依然如故,他们不愿与白人进行往来,他们愿意过不受打搅,不受侵犯的日子。英国人到达6个月后,波瓦坦的兄弟在奇卡霍米尼河的河边遇到了史密斯。史密斯试图用身上的玻璃弹珠向印第安人换取食物,但印第安人不理他,径直将他抓了起来。史密斯成了第一个被当地印第安人活捉的白人。史密斯被抓住后,印第安人把他当作活的战利品,骄傲地带出去示众。他被反绑着吊在一根横木上,由两名印第安男子抬着,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像猎物一样被展览着。印第安人一边展览他,一边围着火堆跳舞。几个星期以后,史密斯终于被带到波瓦坦面前。波瓦坦明白,史密斯的被抓获对印第安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这说明尽管白人手里有神奇的能喷火的致命武器,但却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猎物”带给了印第安人极大的信心。因此,波瓦坦决定将举行一个隆重的古老的仪式,将史密斯当作祭祀品,以告慰先祖及那些被白人杀害的同胞。这是一场奇特而令人恐惧的仪式。伴随着鼓声和歌声,印第安人强迫史密斯把头放在两块大石头上牢牢架住。史密斯恐惧得全身瘫软,甚至连哀号声都发不出来。这时候酋长波瓦坦率领家人、部下站在不远处,注视着仪式。他身边坐着妻子和孩子,包括他最疼爱的女儿波卡洪塔斯。印第安人手持棍子围着他们的酋长载歌载舞,只等酋长一声令下,就会用棍子敲碎史密斯的头。波瓦坦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似乎是认为时机已到。他庄重地缓缓举起双臂,仰天发出一声高亢的长啸,部落所有的男人于是也跟着发出同样的长啸。一时间,大森林里上下回荡着一阵浑然奇异的鸣响。当鸣响停止,酋长的双手一放下,史密斯的性命就结束了。就在这时,在众人眼前突然窜出一个小小的身影。只见波卡洪塔斯飞快地奔上前去,拦在了史密斯和棍棒之间——由于她是波瓦坦最疼爱的女儿,这一出于最质朴的怜悯的举动救了史密斯的命。第八章 风中奇缘第30节 一位天使一见钟情波卡洪塔斯救下史密斯的这一年,她才刚刚12岁,还仍然是那个“顽皮的人”和顽皮的年龄。波瓦坦答应女儿放过史密斯之后,印第安人便不再为难史密斯,而是把他视为部落中的一员,为他养好伤,并允许他回到詹姆斯敦。但这个大胡子的白人并没有急着回他的驻地,而是跟着这帮土著人同吃同住,学了好长时间的语言、制陶以及狩猎的技巧。史密斯和波卡洪塔斯成为了好朋友。这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史密斯感激波卡洪塔斯救了自己的命,还因为波卡洪塔斯实在很可爱。不久,史密斯回到詹姆斯敦。波卡洪塔斯也跟着走进了那高大的木制围墙。此后,波卡洪塔斯就经常去詹姆斯敦,成了那里的常客。围墙里的英国人也都很喜欢这个外族小姑娘。在那里,她仍然不改她那顽皮的天性。她喜欢恶作剧,有时会把这个的帽子藏起来,把那个的椅子抽掉,还有时,会偷偷地把人家刚刚圈好的鸡又放出来,在自己开心的同时,她也常常逗得史密斯和他的同伴们开心。她像阳光一样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在顽皮淘气的同时,她还想了解英国人的一切。她模仿他们的行为,并开始学习英语。她对父亲领地之外的东西充满好奇。1608年10月,波卡洪塔斯看到两艘刚刚到达的英国船,船上除物资外还有70名新移民。詹姆斯敦又壮大了,热闹了。然而,所有这些新来的移民像前一批人一样,谁都没有为即将出现的艰难处境做好准备。他们似乎认为这里四季常春,谁也没有想到,这里的冬天比英国的冬天还要冷。潮湿毁了他们储备的玉米,疾病和饥饿向他们袭来。到了春天,波卡洪塔斯惊骇地发现,移民地有一半的人没能熬过冬天。她让人从父亲的部落拿来许多食品作为礼物送到詹姆斯敦。她自己还带来了野火鸡以及一篮子一篮子的玉米和面包。“她是一位使者。”约翰·史密斯后来写道:“她把移民们从死亡、饥荒和混乱中拯救了出来。”据说史密斯在写这段回忆录的时候,一直都怀着微笑。就这样,波卡洪塔斯与英国人的友谊像是融合剂,奇迹般地缓和了两个本来互相仇恨的种族。虽然双方仍没有正式的往来,但每当双方在大森林里偶尔相遇,他们会互相避开,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互动干戈了。不过,这种情况在波卡洪塔斯的父亲那里却是另一种感受。作为酋长的波瓦坦内心里隐隐感到不安。这种表面的和平,使他一天比一天更加确定这些英国人根本不想离开这里。波瓦坦意识到史密斯撒了谎,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定居。他害怕终有一天,他的人民,他的领地将被这些白人完全统治。波瓦坦知道自己已日渐衰老,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一切都将无法挽回。欺骗激怒了波瓦坦,他决定杀死史密斯并准备发动一次进攻。行动被波卡洪塔斯无意中知晓了。波瓦坦了解自己的女儿,于是警告她不得去向英国人通风报信,否则就要处死她。波卡洪塔斯还是一个孩子,她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她只知道,无论如何,不能听任朋友们死去。于是那天晚上,她还是趁着夜色匆匆穿过森林去通知了史密斯。波卡洪塔斯又一次为白人冒着生命危险,违背了父亲的命令。他的父亲气得大叫,虽然终究舍不得处死她,但为了让她远离英国人,波瓦坦把她送到了领地的北端,从那里她不可能到詹姆斯敦去。史密斯和他的同伴们躲过了一劫。但新的灾难又降临在詹姆斯敦,约翰·史密斯在一次意外的爆炸中受了重伤。他立即乘船返回英国疗伤。在他离去后,英国人群龙无首,处境非常危险。波瓦坦决定趁机一劳永逸地消灭他们。他禁止所有印第安人同詹姆斯敦进行任何贸易,并用狙击、伏击和暗杀的手段对付英国人。到1610年年底,由于没有首领又得不到印第安人的帮助,英国人陷入了绝境。他们又没有食物了。为了活下去,他们被迫开始吃狗、猫和老鼠,有些人甚至开始吃人。有时候,人做的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他们把死人从坟墓里挖出来吃掉。有一个人还杀了自己的妻子,把尸体剁成块用盐腌了做食物。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很高兴听到詹姆斯敦衰落的消息。他的南部殖民地非常繁荣。如果英国人失败了,他们就可以把弗吉尼亚据为己有。第八章 风中奇缘第31节 爱情童话真实版拉尔夫与波卡洪塔斯的婚礼当詹姆斯敦的移民陷入绝望之际,终于又有船从英国来了。约翰·拉尔夫就在船上。他28岁,高大俊朗,出身于英格兰东部的农场主家庭。他像其他移民一样,也是来新世界寻梦的。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来到弗吉尼亚是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的,同时,他还是一个勤于动脑和勤于动手的人。来到詹姆斯敦不久,拉尔夫就注意到这里生长着大量烟草,而烟草在英国供不应求。弗吉尼亚的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烟草,而当地的印第安人种植烟草的历史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了。拉尔夫认为进行烟草种植是一个很赚钱的营生。于是,凭着他在家乡农场的工作经验,他开始了烟草种植实验。一季又一季,经过两年的实验,拉尔夫终于培育出了一种优质烟叶。拉尔夫的成功使其他移民也开始种植烟草。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艰辛以后,詹姆斯敦终于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了节余。这群英国移民又看到了希望。然而,随着英国人烟草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移民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当地印第安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印第安人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偷袭攻击他们。英国人发布了最后通牒:“停止你们恶意的行为,否则,我们将被迫开战。”而波瓦坦送来的回答是:“离开我的领地,或者把你们的领地限制在詹姆斯敦,否则,我将命令我的人杀了你们。”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冲突也在不断升级。敌视与仇恨重又回到彼此心间。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时刻,离开父亲3年的波卡洪塔斯回到了部落。她现在已经出落成一个18岁的美丽姑娘。尽管现在本土人和英国移民处于敌对状态,但她在那些认识她的英国移民心中仍旧是温暖亲切的小姑娘。她的归来让英国人心生一个结束敌对的计划。他们将绑架她作为人质,去要挟波瓦坦酋长。波卡洪塔斯一如当年那样单纯好奇。一天,当一位名叫赛缪尔·安格尔的英国船长答应带她参观英国轮船的时候,她没有任何戒心地就跟着他上了船。她受到了款待,但不能上岸。接着,她被带到詹姆斯敦。被软禁在那里。英国人以为有了筹码,就派人送信给波瓦坦,要求他把英国人质、盗走的武器和食物还给他们,以交换他的女儿。波瓦坦越来越老了。他知道英国人已经越来越多,除了在他的领地之外,他们在很多地方也都建立起了新的殖民地。他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把英国人赶走。他不知道下面该怎样做。因此谈判进行了一年也没有结果。不过,波瓦坦知道波卡洪塔斯是不会受到伤害的。英国人没有理由不善待她。作为酋长,波瓦坦终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领地,但英国人却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来到这里开拓新的疆土。谁能说得清这究竟是历史的预谋,还是不同文化的必然结果?这时波瓦坦还不了解,到1613年,英国人已经在亨利克、百慕大区和伊丽莎白城建立了新的殖民地。他们把波卡洪塔斯带到了亨利克。正是在亨利克,波卡洪塔斯遇到了约翰·拉尔夫,印第安公主和英国的移民一见钟情。波卡洪塔斯的名字从这一刻起成为英国的传奇。而他们戏剧性的婚姻,则成为英国人征服北美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关于他们是如何相遇相爱的,不同的文献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版本说法。但毫无疑问,那总是一种十分美好的真挚的情感。如果说他们的相爱是一个多版本的童话的话,那么,他们相爱之后,面临的处境则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来,但现实中的爱情更加真切动人。拉尔夫在写给总督戴尔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矛盾的心情。“她行事野蛮,接受的教育简单原始,而她的族人十分可憎,我居然爱上了她。”不错,他们相爱了,爱得很真实,也很坚定。拉尔夫和他的同伴早已被警告过禁止和印第安女子结婚,但感情战胜了禁令,他对此不予理会。为了爱,拉尔夫引导波卡洪塔斯相信基督教并陪她接受了洗礼;为了爱,波卡洪塔斯自愿将名字改为吕贝卡。这个名字让人想起《圣经》中的吕贝卡,她是两个民族的母亲。拉尔夫给总督戴尔写了一封信,请求和波卡洪塔斯结婚。当时英国人正在和波瓦坦进行谈判,英国总督十分乐意促成这门婚事,把它当成谋求和平的途径。但他们还必须得到另一位大人物的同意。让每一个人都意外的是,波瓦坦也同意了这门婚事。他已经老了,不想再和英国人作战。尽管波瓦坦拒绝参加婚礼,但还是让他的兄弟代表他出席,他的两个儿子,也即波卡洪塔斯的哥哥以及其他族人也共同见证了这场婚礼。1614年4月,这对有情人的婚礼在詹姆斯敦的教堂举行。英国人和印第安人都赶来参加了。当波瓦坦的兄弟和其他族人跨进詹姆斯敦那高大的木制围墙内的时候,两个种族之间多年的敌意,倏然间被这一阵婚庆之风吹散了。还是那个主持婚礼的牧师说得好。他说:“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的面前,约翰·拉尔夫先生和吕贝卡将缔结神圣的婚姻。在此,我们希望这桩婚姻不会被轻率地对待,你们要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桩伟大而神圣的婚姻,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婚姻。”第八章 风中奇缘第32节 无言的结局婚后,波卡洪塔斯和拉尔夫定居在詹姆斯敦北部。能干的拉尔夫在那里盖了一所不错的木房子,使之成为他们的家。他还扩大了烟草种植,等着收获更多。印第安人也变得非常友善,甚至允许英国人进入自己的领地。拉尔夫在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们安宁地种植和收割,像在英国一样自由而安全地在树林里打猎,不必害怕危险,也不必担心他们背信弃义。” 从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他们——英国人和印第安人过上了田园诗般的日子。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托马斯。这一时期被称为“波卡洪塔斯和平时代”。这一时期也是英国人在北美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了后顾之忧,英国人开始在弗吉尼亚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为英国人在美洲的落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16年,也就是结婚两年后,拉尔夫和波卡洪塔斯带着儿子乘船返回英国。和他们同行的还有许多印第安人。他们此行是要宣传弗吉尼亚殖民地和印第安人在文明上的进步。波卡洪塔斯穿着英国的时装,接受了欧洲礼节的指导,然后被带出去介绍给英国的社交界。她还像小时候一样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在单纯的心性下体会新奇的快乐。她和同伴在英国人的陪同下游遍了伦敦,被眼前的情景所折服。他们参观了伦敦桥,参加了圣保罗教堂的礼拜式。热情的接待使他们感到自己非常受欢迎。波卡洪塔斯和拉尔夫还应邀参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假面舞会,直到最后他们才知道这场舞会的主人就是詹姆斯国王和安娜王后,国王和王后给了他们特别的问候。7个月后,伦敦潮湿而寒冷的天气终于使这些印第安人开始感到不适了。有好几个人病倒,波卡洪塔斯的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是回弗吉尼亚的时候了。1617年3月的一天,波卡洪塔斯和丈夫、儿子登上了“乔治”号,沿泰晤士河踏上归途。然而几个小时以后,她就觉得非常难受。在拉尔夫的强烈请求下,“乔治”靠岸了。拉尔夫立即为她请来了医生。医生在最短的时间赶到,但已回天无力。波卡洪塔斯死于肺炎,年仅22岁。临终前,她没有哀伤,反而安慰丈夫说:“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只要孩子活着就够了。”也许我们可以从另外的意思上来理解她的遗言。她善良地,尽情地,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也许在她心里觉得,她的生命没有遗憾。一个月以后,拉尔夫独自回到了弗吉尼亚。托马斯病得太厉害了,只能留在英国。波卡洪塔斯的传奇产生了巨大作用。想去美洲的人太多了,弗吉尼亚公司不得不进行改革。持股人能在新世界得到50英亩土地。到1619年,詹姆斯敦的烟草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詹姆斯敦河沿岸有许多种植园。但拉尔夫和其他种植烟草的农场主极度缺少劳动力。那年8月,一艘载着20个黑人的荷兰船只驶入詹姆斯敦。这些在英国殖民地登陆的第一批非洲人是有契约的奴隶,他们在烟草种植园工作,但最后还有获得自由的可能。但是,人们渐渐发现使用奴隶种植烟草是最经济的方法。到17世纪末,奴隶在北美殖民地被广泛接受了。但自由却被农场主们遗忘了。如果波卡洪塔斯没有嫁给拉尔夫,弗吉尼亚殖民地就不可能存在。接下来的8年和平使英国人站稳了脚跟,并且把印第安人逼到了内陆。1622年,弗吉尼亚公司垮台。詹姆斯敦成为皇家殖民地,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为了拯救自己的土地,印第安人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们进攻了詹姆斯敦,杀死了三分之一的移民。但他们行动得太晚了。移民的数量已经很多,足以从灾难中恢复过来,更足以进行疯狂的反扑。从1624年起,大量移民涌入新世界,其中包括波卡洪塔斯的儿子:托马斯·拉尔夫。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弗吉尼亚成为英国拓展北美殖民地的基石。让人不知说什么好的是,波卡洪塔斯的婚姻竟导致这么多美洲土著人死亡,也摧毁了他们的文化。第九章 争夺加拿大第33节 令人垂涎的新大陆公元18世纪,北美的广袤土地已成为了欧洲列强的丰盛战利品。在你争我夺的瓜分大战中,法国人取代西班牙人,占有了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1750年,法国宣布了对加拿大的占有权,并把它称为新法兰西。他们还宣布了对面积大约是现代美国三分之一的路易斯安那的占有权。但是,英国的势力在不断地膨胀,强大的哈德森海湾公司正蚕食着有利可图的法国皮毛贸易。在东南方,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的英国定居者也梦想着向西扩张。冲突在所难免,英军已经向加拿大发起了进攻。英国战争大臣威廉·皮特有一个海外扩张的庞大计划,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控制这片令人垂涎的新大陆。作为出色的战略家,他看出沿圣·劳伦斯河是进入加拿大的战略要道。圣·劳伦斯河由西至东,蜿蜒入海,河岸上分布着渥太华、蒙特利尔和新法兰西的首都魁北克等繁华城市,此外,沿河一线的南岸还有迪尤肯堡、奥斯维格堡,以及蒂康德罗加这样的战略要塞。圣·劳伦斯河可以算是法国人在新法兰西的生命线,他们的防线也以这里为要,布有重兵。来自法国小镇圣维伦的路易·约瑟·蒙特卡姆侯爵被任命负责调整新法兰西的防线。这位已年届44岁的法国贵族来到了法国统治下的这个原始的海外边陲,并开始培植自己的统治势力。蒙特卡姆个子不高,头颅肥大。和欧洲其他贵族一样,他接受的是传统的军事教育。他认为手下的士兵应该像绅士一样,以整齐的队列与敌人面对面作战。这是欧洲的方式,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火药枪虽然在当时的欧洲军队已经得到了普及,但使用起来十分笨拙。在第一发子弹射出之后,还要经过好几道操作,要几十秒钟才能射出第二枪。列队的士兵通常都是站成三排,第一排的士兵以半跪式射击后,退至第三排的后边,填装弹药。其位置马上由第二排士兵补上,并同样以跪式射击。如此往复,三排士兵轮流发射,这样可以保证射击的连续性和最大的杀伤力。蒙特卡姆对手下士兵的训练是随便而松懈的。但是,法国士兵对驻扎在离家数千里以外的加拿大一直并不情愿。与其说他们厌恶兵役和训练,不如说他们厌恶这个鬼地方的无聊日子。因此,在训练之外,这些士兵在常日里不是喝酒,就是赌钱或嫖妓。反过来,当地法国定居者也对这些士兵怀有怨恨,认为他们不干正事,令人厌恶,却要靠当地人的辛苦劳动来供养。当地法国定居者最初来到这里与当地印第安人做贸易。他们用工具和枪支交换海狸毛皮,许多人因此留了下来,在此扎根。魁北克的州长瓦德鲁伊尔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已经年过六旬,法国定居者和本地印第安人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瓦德鲁伊尔听说了对蒙特卡姆的任命非常气愤。身为州长,他掌有这个省的管理权,现在却要他在军事方面听命于蒙特卡姆。瓦德鲁伊尔认为蒙特卡姆除了贵族头衔什么都不是,最要命的是,他不是加拿大人,对这里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却又喜欢乱发号令。蒙特卡姆则是个自负、神经质而且性情急躁的人,在他看来瓦德鲁伊尔无知而且腐败,做事愚蠢。新法兰西的防线当时就掌握在这两个彼此憎恨的人手中。起初,蒙特卡姆的对英作战是成功的,英军在圣·劳伦斯河南岸的进攻相继失利。但是,英国的那位战争大臣皮特很快意识到,他的优势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要想击败法国就必须借助于英国令人生畏的海上力量。他选中了32岁的詹姆士·沃尔夫负责从海上入侵的任务。皮特从沃尔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野心勃勃、危险而且狂躁有力。经过三个月横跨大西洋后,沃尔夫率领着庞大的舰队驶近卡伯特海峡,面对的是法国的路易斯堡和其守军。雄伟壮观的路易斯堡是新法兰西的门户,它的身后就是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它守卫着内陆800英里处的首都魁北克。这座北美最强大的堡垒有着厚10英尺、高30英尺的石头城墙。路易斯堡建于1720年,目的是保护法国在北美的利益,也是法国自信的象征。法王路易十五曾开玩笑说,他从法国就能看到城堡。法国的生活方式也被搬进了路易斯堡的围墙内。从牲畜到家具,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来自法国。法国人在这里过着惬意而舒适的生活。然而,英国人带着贪婪的欲望来了。1758年6月的一个清晨,沃尔夫指挥他的舰队向路易斯堡两英里外的一个海滩发起了突然袭击。在战舰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英军精锐步兵,乘着数十只小船顺利登陆,并很快拿下了这个滩头阵地。英军夺取了滩头后,目标直指路易斯堡。法军一支小型舰队被困在海港内不敢出战,它完全不是强大的英国战舰的对手。英军将部分火炮从战舰搬到陆地,在路易斯堡外围摆开了攻城架势。战火就这样弥漫了1758年的整个夏天。最后,沃尔夫将路易斯堡和法国小型舰队团团围困52天之后,法军投降了。1758年7月26日。英国军队正式进驻铜墙铁壁般的路易斯堡。新法兰西的大片土地暴露在英国远征舰队的面前,它的首都魁北克也变得岌岌可危。第九章 争夺加拿大第34节 英法争夺魁北克指挥英军拿下路易斯堡战役的詹姆士·沃尔夫看起来没有多少英雄气概。他消瘦而苍白,向后梳着的红头发突出了面部的三角特征,这一点和他那又长又尖的大鼻子常常成为别人的笑柄。沃尔夫生性孤僻自傲,不苟言笑,但胸中却燃烧着激情。他深爱着贵族未婚妻凯瑟琳·罗瑟尔,并一直期望能以军人的战绩留住她对自己的爱。这也是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沃尔夫有着为了英国荣誉而战的抱负,但他却常常被病魔缠身,这令他极为苦恼。还有一件让他难堪的事,就是他的副手竟然把他的形象画成漫画来羞辱他这个上司。当然,沃尔夫最后没有放过这个不知好歹的副手。不过,沃尔夫由此愈发渴望获取更高的荣誉以博得人们的尊敬。沃尔夫的目光投向内陆广袤的土地。此时,法国部队已经无力控制通往魁北克的生命线——圣·劳伦斯河。魁北克的防御部队大约有16000人,但只有一半是职业军人。要想保住这片殖民地,就必须火速向法国本土求援。互相敌视的蒙特卡姆和瓦德鲁伊尔只好向巴黎求救,要求得到人员及物资补给。然而,他们的请求被搁置了6个月。法国国王最终送来了一个令他沮丧的消息:没有援军!因为当时法国正与普鲁士交战,法军被全线牵制在欧洲战场。法国国王在信上粗鲁地对他们写道:“先生们,房子着火时,就顾不上马厩了。”不过,沃尔夫还是给魁北克的法国防御部队留出了时间。他虽然攻克了路易斯堡,但是加拿大寒冷刺骨的冬天就要来临,他只得返回英国。在那里,他被奉为英雄并提升为准将。喜不自禁的战争大臣皮特早就在酝酿一场攻克魁北克的袭击战。他设计了一个水陆夹击的战略。他让沃尔夫率海军主力沿着凶险的圣·劳伦斯河而上,由海上突袭魁北克。另外,让其他两支陆地部队从圣·劳伦斯河南岸分别进攻奥斯维格堡和奥尔巴尼地区,待他们过关拔寨后,两支陆军主力最终到达蒙特利尔会合,转而顺河而下向东进攻河边的魁北克城,这样,他们就可以与沿河西进的沃尔夫的海军舰队一起对魁北克实施前后夹击。拿下魁北克,英国将获得对北美的完全控制。第二年春天,沃尔夫满怀信心地回到路易斯堡。1759年6月6日,包括22艘载满士兵的战船和5艘护卫舰在内的共119条英国战船,9000名士兵浩浩荡荡从路易斯堡出发,沿圣·劳伦斯河向魁北克城开去。虽然9000人比起沃尔夫得到的许诺要少,但他们的确是北美当时最优异的士兵。与此同时,英国其他两支陆地部队也从圣·劳伦斯河的上游,1000英里之外的地方展开了行动。当沃尔夫率舰队行驶在圣·劳伦斯河上时,一路上,无力阻止的法国人在沿岸点起一连串的野火,他们是在向行进中的英国舰队发出警告,但也暴露着内心的恐惧。沃尔夫的手下得意地听着法国士兵们在岸上此起彼伏地喊:英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恐惧传到了魁北克,并不可阻止地蔓延开来。居民们也跟着士兵惊恐地大喊:英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法军统帅蒙特卡姆认为己方军队处于劣势,他决定采取防御战略,以逸待劳,等待敌人向魁北克发动进攻。蒙特卡姆相信,英国舰队巨大的舰船难以通过圣·劳伦斯河,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想办法去阻止英军,他只是把部队集结在距魁北克不远的下游的河流北岸,那个地方叫比尔波特。但是沃尔夫的舰队稳步向河流上游驶来。英国人生来就是出色的航海家,多年以来,他们精通于将各种变化中的有潮河流的泥滩绘制成海图。就算有狂暴的激流和出名的浅滩,依靠当地水手的经验,他们也能顺利地在圣·劳伦斯河上航行。离开路易斯堡两周后,英国舰队进入了魁北克,沃尔夫毫不费力地让他的舰队消灭了停泊在河湾里的法国军队和所有民用船只,然后在魁北克城的对面登陆扎营。目睹过许多船只毁于圣·劳伦斯河上的法国人终于看到传言变成了事实。6月24日午夜,英国人在城市对面登陆的消息惊醒了蒙特卡姆。他即刻提出要在河流沿岸设防,但却被瓦德鲁伊尔拒绝了。蒙特卡姆对瓦德鲁伊尔怒气难平,他指责瓦德鲁伊尔说:“他真是可笑、难以理解、精神错乱,他事事都不跟我商量。” 魁北克的法军只好在两位互不服气的统帅下,守在城里不出战。英国军队则开始在魁北克对面的河岸上构筑防御工事,并在河流下游,魁北克城斜对面的奥尔良岛建立起大本营。沃尔夫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魁北克的防御系统。他发现这个城市同样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城市的地势就像是一块伸向河面的岩石,四周筑起了一道可怕的天然防线,它三面临水,陡壁悬崖高耸,另外一面则是坚固的石墙。沃尔夫心知要攻下它不是易事。虽然双方的士兵都在积极备战,但是,双方统帅都严格遵循着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绅士战争的协议,他们互换了礼物,酒和食品。7月12日,沃尔夫开始炮击魁北克城。英国炮兵使用了24磅和32磅重的炮弹的重型大炮,炮弹足以打到一英里外河流对面的魁北克城。法军火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毫无还手之力。轮番无情的炮击很快使港口地区被夷为了一片瓦砾。蒙特卡姆只有拒绝出战。他期望法国军队可以就这样坚守到冬天,就像前些年一样,严酷的冬天将迫使英国人撤退。但英军的围困使魁北克日益艰难。城内的食物开始变得匮乏,它已经难以坚持到冬天。蒙特卡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和平再不到来,殖民地就会消失。”蒙特卡姆只得把赌注都押在天气上,他希望魁北克的冬天快些到来。河对岸的沃尔夫对打败法军充满信心。但是他的健康状况欠佳,情绪也是时好时坏。7月底,情绪激怒的沃尔夫命令英军向蒙特卡姆在悬崖顶部的堡垒发起攻击。但是,弃舟登岸的英国士兵却被困在了悬崖底下的泥浆中,法军抓住机会,狠狠地反击,猛烈的炮火打得英军支离破碎。英军不得不败退下来。这一战,沃尔夫痛失443名最好的士兵。沃尔夫对自己的军队失去了信心。他开始怀疑凭自己这些队伍能否取胜。军队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他们扬言要向议会质询他的领军才干。更令人不可原谅的是,原定于在圣·劳伦斯河上游南岸对法军发起进攻的那两支陆军部队遭遇挫折,还在1000英里之外苦苦战斗,根本不能前来会合。沃尔夫面临着最黑暗的时刻。第九章 争夺加拿大第35节 英国拿下魁北克英国军队的惨败使瓦德鲁伊尔倍感振奋。他要求出战,主动进攻英军。但是这回却是蒙特卡姆拒绝了他。蒙特卡姆自觉非常清醒,认为厄运终将到来。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把周围郊区能参加战斗的居民都集合起来保卫魁北克。他抓紧时间对他们进行训练,但是很困难。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拉开枪栓,不知道怎样检查枪械是否能够开火。沃尔夫则急于为自己遭受的损失进行报复。他命手下人焚烧城外所有的庄稼和村庄。大火燃烧了两个月,隆隆巨响盖过了那夏日的暴风雨。熊熊烈焰和浓浓的黑烟吞没了圣·劳伦斯河沿岸100英里范围内的村庄和农场。就连沃尔夫的手下也对他的野蛮行径倍感震惊。他的一名助手写道:“这是一场最糟糕的战争。”沃尔夫此举却在英国朝野获得赏识。英王乔治二世听后不无欢喜地说:“他真的疯了吗?这未尝不是好事。我希望他能刺激一下我的将军们。”也许他认为这样的战争就需要这样的疯狂。英军坚壁清野的做法使法军更加艰难。他们更指望不上收获粮食过冬了。同时,蒙特卡姆认为在开阔地带作战对己方更加不利,所以也就更加不敢主动与英军进行面对面的战斗。他惟有暗自祈祷冬天快点到来。他想现在是9月,再坚持一些日子,河流就会冰冻,沃尔夫来自路易斯堡的供给线就会被切断。也许,到那时他们会知难而退。至于己方还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就只好请上帝保佑了。沃尔夫也知道作战时机在慢慢消逝,英军只能背水一战。他们要赶在冬季之前将法军一举击溃。可让他着急的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的肝脏在衰竭,然后是肾,他几乎无法站立。他向医生恳求道:“请让我这几天不要疼痛,让我能够完成我的使命。”沃尔夫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他的下级指挥官为他献上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英军乘着战船,趁黑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上游航行,绕过魁北克,英军再从法军防线高175英尺的悬崖上攀登过去。沃尔夫又对计划进行了大胆修改:他们将在安斯杜福伦这个离魁北克更近的地方登陆,行动就在法军眼皮底下进行。一旦成功,他们就可抵达魁北克背后的亚伯拉罕平原,从而轻而易举地进军魁北克。1759年9月12日夜里,沃尔夫为手下人朗诵了诗人格雷的著名诗篇《郊外墓地的挽歌》。这首诗气氛阴郁,诗的结尾写道:“光荣的道路只能通向坟地。”9月13日凌晨,沃尔夫率英军精锐之师趁着没有月光的静寂之夜出发了。沃尔夫事先已探知法军正在等候一支运粮船队。于是他让英军假扮成运粮队,让法语流利的高地人去蒙骗敌人。黑夜中,法军不辨真假,听到流利的法语喊出“法兰西,国王万岁”这样的话,便认为他们是来送粮食的自己人,让他们通过了。凌晨4点,英军的先头部队已在悬崖下面的小河岸登陆。从船里出来的沃尔夫,面对着那高耸陡峭的悬崖不禁有些望而却步。但紧接着他就下定决心对身边士兵说道:“我认为,即使我们拼尽全力也很难从这里攀登上去,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拼死一搏。”最终,英国士兵拖着沉重的背包、来福枪和成桶火药,费尽周折地爬过这座陡峭的黑石灰石悬崖。沃尔夫也被手下以缆绳吊了上去。让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攀上悬崖后,他们发现那惟一通道竟无人把守,负责防守的法军军官认为英军不可能从这里或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登陆,于是派士兵去远方收割粮食去了。就在那个夜晚,4500名英军士兵摸黑翻越了魁北克城墙外的高耸峭壁。他们所带的供给只够用两天,他们已经没有退路。破晓,沃尔夫率部队在离城墙一英里的地方会合。法军惊得目瞪口呆。法军更加没了退路。蒙特卡姆这时才横下一条心,决定放弃原有的防御策略。他匆忙聚集起五千人马开出城去,在城墙外的亚伯拉罕平原上迎击英军。这是他最喜好的战争形式,士兵们在战场上排列整齐,然后一步步向敌人靠近,接着开火。就在法军匆忙组织作战队形时,英军的大炮已在400 码开外等候多时了。炮火使法军阵形大乱。蒙特卡姆见势不及多想,便率先向英军冲了过去。法军于是呐喊着全部向英军阵地冲锋,边跑边开枪。但这支由常规军和农民组成的混编队伍训练不足,组织涣散,他们的射击大多没有命中目标。沃尔夫的队伍则排着传统的整齐阵形,平静地等待沃尔夫开火的命令。距离越来越近,80码、60码、40码……“开火!”沃尔夫一声令下,英军阵营顿时爆发出枪火的共鸣。硝烟中射出的子弹齐刷刷地射中冲在最前面的法军。法军士兵则像被割的韭菜一样,一层层地倒下。正当沃尔夫眼见法军溃散,下令英军部队全线冲锋之际,一名法军狙击兵开了一枪,击中了沃尔夫胸部。奄奄一息的沃尔夫听到一名士兵说:“你看他们逃跑了。”“谁逃跑了?”沃尔夫问道。“是敌军,长官。”沃尔夫挣扎着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部下已冲进了魁北克城,法军的旌旗在炮火中纷纷倒下,被换成了英军的米字旗。他艰难地咧嘴笑了笑,道:“感谢上帝,我没有遗憾了。”说完死去。法军统帅蒙特卡姆却难以得到这样的慰藉,他也受了致命伤。临死时,他知道魁北克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法军在魁北克的失利成为了北美的转折点,英军自此攻势如潮。短时间内,新法兰西的大部分便落入了英国人手中。三年来,英国和法国一直在激烈地争夺对北美的控制权。如今法国的威胁消失了,英国人成为这块土地上的霸主。然而受英国统治的美洲殖民者,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或者西班牙的定居者,对英国的强权和压榨都十分不满,随即便开始了独立运动。不到二十年,美洲获得了独立,美国诞生了。北美的版图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它延续发展至今,已没有人能否认它带给全世界的影响。圣·劳伦斯河曾把北美的控制权交给了法国,尔后又交给了英国。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将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永远地交织和盘绕,它就是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