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4

作者:毛屋堂 字数:30715 更新:2023-10-09 10:00:43

郑观应写了多篇议论学校和西学的文章,1895年印行的《盛世危言》选录介绍西方教育制度的文章甚至断言:“按古今中外各国,立教养之规,奏富强之效,原本首在学校。今日本师泰西教养之善培养人才,居然国势振兴,我国胡可不亟力行之?一语为之断曰:不修学校,则人才不出;不废贴括,则学校虽立亦徒有虚名而无实效也。”但郑氏本人直到1900年才正式提出“务使各州县遍设小学、中学,各省设高等大学”,而且这些学校仍要以各种形式读经。先于郑氏20多年已有人提出《蒙养书院章程》建议改革基础教育,也因没有人响应而湮没。由此可见,思想敏锐而行动怯懦正是这些思想家们的典型性格。这些思想家们还从中西学术的对比中进一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求实精神也远逊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冯桂芬看来,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而王韬则认为“英国学问之士具有实际,其所习武备、文艺均可见诸措施,坐而言者可以起而行也”,郭嵩焘甚至断言“西人格致之学所以牢笼天地、驱役万物,皆实事求是之效也”。这些是他们在19世纪60年代所作的论断,此后几十年间中学虚而西学实成了许多对中西文化有所了解之辈的共识。当中国士子学问的基本内容经史和时文与西方的格致、公法等学说相比妍蚩立辨之际,这是顺理成章的结论。上述情况表明,这些先驱们已冀图从方法论的高度去寻求中西贫富悬殊的奥秘,因此,在西方众多哲学家中,培根成为第一个受到他们礼赞的人物就毫不奇怪了。早在同治年间(1875年以前),王韬便曾著文介绍培根说:“其为学也,不敢以古人之言为尽善,而务在自有所发明;其立言也,不欲取法于古人,而务极乎一己所独创。……培根初著《格物穷理新法》,前此无有人言之者。其言务在实事求是,必考物以合理,不造理以合物。”“西国谈格物致知之学者,咸奉其书为指归。”“英国诸学蒸蒸日上,无不勤察事物,讲求真理,祖培根之说参悟而出。”当朝野有识之士开始被西方格物致知之学倾倒之际,他们已关注着格致所赖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而透过字里行间,实际蕴含着对中国相袭成风的崇古宗经思维方法的谴责。稍后,郭嵩焘也沿着这条思路极力推许培根:“英国讲实学者,肇自比耕。始时,欧洲文字起于罗马而盛于希腊,西土学问皆宗之。比耕亦习剌丁、希腊之学,久之,悟其所学皆虚也,无适于用实(实用),始讲求格物致知之说,名之曰新学。……欧洲各国日趋于富强,推求其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通过多种途径的介绍,至19世纪80年代,培根已成为介绍西学的中文书报中屡见不鲜的名字。中国历史的进程已经把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培育能实现国家富强的人才列为紧迫课题,废科举、摆脱圣贤和经传的束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风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很不彻底,但这些先驱们提出了上述历史性的要求,介绍了西方的先行者及其富于启迪性的观点,无疑给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和催化剂。第五,君民关系的新探索。这些早期民主主义者从洋务思潮发轫之日起就紧紧盯着专制政体的改革,特别是其核心君民关系的问题。早在1859年初,郭嵩焘就当面向咸丰皇帝说:“今日总当以通下情为第一义,王大臣去百姓太远,事事隔绝,于民情军情委曲不能尽知,如何处理得恰当?事事要考求一个实际方有把握,故以通下情为急。”不久,问题更以对比中西的方式由冯桂芬提了出来:“君民不隔不如夷。”不过,当时他们仍在传统政治体制中转圈子,冯桂芬提出的对策不过是恢复古代采风及其它访求民隐的办法:“民隐不达,而始知圣人悬靶建铎、庶人传语之法之善也。”当然,他们不是无端发思古之幽情,在40年代魏源和徐继畬已经真诚地赞扬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对这些先驱者说来这是无法忘怀的参照系。真正公开认真地讨论以西方民主制度为典范改造中国的专制政体始于70年代。郑观应1879年前写成的《易言》(1880年正式出版)在揭露了中国上下“情谊相隔,好恶各殊”、国事无由措置适宜之后提出:“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这个良法就是“其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故泰西政事举国咸知,所以通上下之情、期措施之善也”。李善兰也于1874年公开批判专制制度:“天生民而立之君,将使之除民之害,兴民之利,……若以君位为一家之私业,父以传子,子以传孙,必世世子孙皆圣贤、皆能以上天之心为心则可。然必不能。”他并热烈赞扬美国实行民主制度和日本“一以美国为法”成就了令国家“日盛日强”的“非常之功”。而比这些建言更加系统的议论则出自王韬。首先,他批评当时学西方未得其本:西方富强之本在政治制度,“观其国中,平日间政治实有三代以上之遗意焉。官吏则行荐举之法,……而又必准舍寡从众之例以示无私。……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佥同然后举行。”这是重申他在60年代考察英国所得的结论,并公开批评了洋务派官僚的错误,确认议院制和官员民选是中国学习西方必须抓住的根本。其次,他认为君主立宪的“君民共主”制度是最适于当时中国的制度。他说:“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这是公开确认西方式的民主政体是胜于尧舜的新典范。再次,他深刻地指出人生而平等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请看他的这么一段论述:“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不甚相远也,而上下之分既殊,则上下之势相隔,其赖以略分忘势、爱戴维深、嫌疑不起者,则恃乎情之联属焉耳。试观泰西各国,凡其骎骎日盛、财用充足、兵力雄强者,类皆君民一心,无论政治大小悉经议院妥酌然后举行。”在传统儒学中,“性三品”之说一直是专制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自董仲舒开始,虽承认“中民之性”可善可恶,但强调的是圣人的教化,特别是理学家们把所谓品性的差别说成是出自禀气的不同,人的性品更成了难以移易的天赋。可是,在王韬笔下,人的天赋是基本相同的,上下差别和相隔状况则成了人为的产物。这不但一反儒学的传统观念,而且直接导致政治必须“悉经议院”方能“君民一心”、上下“联属”的结论。这里实际在为中国建立民主制度进行勇敢的理论探索。王韬还大声疾呼:“朝廷有大兴作大政治亦必先期告民,是则古者与民共治天下之意也。勿以民为弱,民盖至弱而不可犯也;勿以民为贱,民盖至贱而不可虐也;勿以民为愚,民盖至愚而不可欺也。”这虽然仍具有民本思想的色彩,但民权的要求已跃然纸上。除了冀图在平等基础上改造君民关系之外,王韬还为受害最深的妇女大声疾呼。他尖锐地指出:“说者以为天尊地卑,地道无成,故夫为妻纲,而女下乎男,……凡此诸说皆不必论。”“天地生人,男女并重。”“天之道,一阴而一阳;人之道,一男而一女。”“一夫一妇,实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无论贫富悉当如是。”这不愧为19世纪70年代中国妇女的权利宣言,是以平等的社会关系取代宗法专制关系的宣言。与上述努力相联系,王韬甚至勇猛地冲击宗法专制的伦理道德,呼吁理性的觉醒:“世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德,吾以为德唯一而已,智是也。有智则仁非伪,义非激,礼非诈,信非愚。盖刚毅木讷近仁,仁之偏也。……”“刚毅木讷,近仁”乃孔圣教导,这是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士子众所周知的,王韬敢冒“非圣无法”之大不韪斥之为偏,这是石破天惊的大事。鸦片战争后的50年间,大部份朝野人士仍然把传统的纲常伦理视作国本,不容任何怀疑和背离,王韬却认为必须以智为五德的核心,否则就会走上伪、诈、愚、激的歪路,其基本含义是要用理智检验一切,摆脱为专制统治服务的传统道德规范的桎梏。这是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的最早信号,也是为变革专制政体扫清思想障碍的勇敢尝试。改造传统与引进西学是互相促成的两面。西方启蒙思想直接滋润着中国近代的早期民主思想家。除了本书另有专文评述的西方在华人士的介绍外,1877年,正在法国学习的马建忠也曾郑重其事地向李鸿章报告,西方政事粲然可观的重要基础在于“人人有自主之权,即人人有自爱之意”。这标志着西方个性解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是对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冲击。不论任何时代,凡真正称得上思想家的人总是在人类永无止息的批判过去探测未来的活动中添上自己的一份,活跃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民主主义者也不例外。这些早期民主主义者比同时代的洋务派官僚们高出一筹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关系中西文化比较和选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超越了卑微的现实,当后者固守“中体西用”说之际,他们已在论证道器统一、道同理一,要求变革向政治体制和社会关系领域深入。这些都是他们为中国近代思维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富强之路的探索洋务运动的目标是国家富强,它的主要活动是在办理“夷务”、筹议海边防的题目下展开的。要强必先富,要富必须办厂、开矿、买船、修铁路和架设电报线路,这些大体上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和支持者的共识。早期的民主思想家们也是洋务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上述主张他们也是赞成的。不过,他们的目光更为深邃。针对当时推行的以官营和办军事工业为主的路线,他们规划了另一条富强之路。这条道路建立在三个基点上:第一,不能只在军事装备领域中打主意。早期民主思想家们除了一再阐明西方富强之本在政教、中国也不能舍本逐末外,就生产技术领域而言他们也反对把目光囿于军事装备上。与魏源军械与民用产品一齐制造的主张一脉相承,冯桂芬也把学习西方的各种民用技术列为重要内容,认为从河工、农机、织具至百工所需西方均有远胜中国可供学习的东西。其他先驱们也把在各个领域中学习西方视为国家富强并与洋商争利必不可少的措施,他们都不赞成只热衷于购买和制造军事装备的错误倾向。早在1876年间,郭嵩焘便已致书李鸿章,指出“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建议他不要专意考求军事。而在此前三年多,郑观应便已提出“泰西无事不有机器,如种田、刈稻、织布、提丝,甚而至于陶、冶、金、凿百工之事,皆以器代人”,公开建议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工企业“专造民间机器,而不尚兵船机器”。第二,依靠私商。除了向西方购买军火外,洋务运动一开始就以官方在各地创办军火制造厂为基本内容,这些“机器制造局”或“船政局”由官给资本,派出官员管理,产品则拨给各地军队使用。这些官办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显露了其母体——腐朽的清朝衙门——的各种弊端,很快就因投入多效益差而引发了一场辩论。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内阁学士宋晋奏:“闽省制造轮船经费已拨用四五百万,实同虚耗,江苏、上海制造轮船情形亦同,请饬暂行停止。”在曾国藩、李鸿章等竭力支持下,造船虽没有停止,但情况没有什么改善,官办企业病在蔓延和扩大。与此同时,应该通过什么形式发展中国经济的辩论一直没有停止,郑观应、郭嵩焘等先驱们在讨论中明确反对当局推行的官办路线,力主依靠私商发展经济。首先公开、系统地提出这个主张的是郑观应,他在1873年3月刊行的《救时揭要》中坚决主张以商办代替官办。稍后,在光绪元年(1875年)的有关海防问题的讨论中,郭嵩焘上《条议海防事宜》摺,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颇为完整的纲领。他们的观点是:1,清政府的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已经严重损伤了商务。首先是用人不当,不问“熟识商务与否,只求品级高,含大宪之意”。随之而来的是把官场积习带到企业,人浮于事,学非所用,营私舞弊,勒索报效,股东无权过问,经营管理混乱,企业亏损乃至破产的屡见不鲜。后来,郑观应根据切身经验泣血控诉:“轮船、电报、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电报贬价归国有,不容商董请公估。轮船局权在直督,商欲注册官不许。总办商董举自官,……不洽舆情无是非,事事输人糜费巨。用非所学弊端多,那得不受外人侮。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这既是对洋务运动致命弱点的揭露,也是对中国现代化艰难历程侧影的描述。2,根据中西经验,私营是当时的最佳选择。郑观应针对官方造船难以摆脱的困境直截了当地说:“商人造,则资用可以源源不穷;商人造,则该事系商人身家性命所关,即无人督责,亦不虑其不造乎精巧。……诚如是,则官无费用之筹,而海满有轮船之用。数年之后,商力日复,制造日精。”因此,应该“专主以商代官之长策”。这个三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已有多年经营现代企业的经验,深刻了解中西官商企业的利弊,所以能一针见血,提出了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而比郑氏提出这个建议早六七年(1866年),郭嵩焘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他向总理衙门提出:“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以分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他并主张将官方的轮船交给商人推举的市舶司管理,“一例与商船装运货物”。但他悲痛地看到,这个依靠商人造船和发展内外贸易的主张没有被采纳,见到的却是“闽督左宗棠乃承朝廷之议,极力铺张,设立船政大臣,……盖逾三年之久始成一船,所费已百余万矣”,只好悲叹“吾言不用,而左君之策行,亦国家气运使然也”。他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气运”,但其思想敏锐之处在于当洋务运动兴起之初就把一个关系近代中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摆到人们面前。9年以后,郭氏不得不旧话重提,再次向朝廷郑重建言:“制备机器,必沿海商人为之,出入海道,经营贸易,有计较利害之心,有保全身家之计,因而有考览洋人所以得失之资。……使官专其事而烦费日甚,库款之支发日穷,使商人公其利而造船日多,各海岸之声势自壮,此皆理势之自见者。”同其他先驱一样,郭氏所以能如此清醒地陈述不同选择的利害得失,一方面在于他对这个皇朝官僚机构的腐败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在于他对西方赖以富强的经济政治制度已有粗略的了解,已懂得西方是靠商贾去发展经济、扩展市场的,政府不过是收其课税、保卫和支持这些商贾的活动。他希望中国也能沿着这条道路去学习西方。3,改变商人与官府积不相信的状况,改革政府机构,“急通官商之情”。他们了解西方的“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而中国则官方“与商人声息判然不相通”,因此中国商人宁愿托庇于洋商,而对官方的措施“多怀疑不敢应”,所以,“通商贾之气”就成了循用西法的基础。他们的建议中甚至包括了直接选拔商人为官、使之管理商务和处理与西方各国关系的内容。这些建议与设立议院的建议互相辉映,勾画了改革专制政体的基本路向,成了让资产阶级分享政权的清晰蓝图。在经济方面,他们则力促废除厘金,废除一切妨碍商人经营工矿企业和内外贸易的禁令,为华商与外商平等竞争创造条件,且应沿用各国通例给予税收优惠,以利本国商人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第三,为私与利正名。这些先驱们深深懂得,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就一定要冲破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特别是要澄清儒家一向所提倡的鄙薄利与私的错误观念。因此,冯桂芬一再宣扬“利之所在,人人趋之”,“价高招远客”,认为应当以此为改革官方的财政经济管理办法的根本指导思想。郭嵩焘更大声疾呼“利之所趋,虚文有所不能制也”,提出不能防范和压制商人求利,而应该因势利导,努力保护,让他们放手经营,以分外商之利。利与私是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中有些人一反相传已久的道学家的说教,公开肯定私的合理性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薛福成于1879年写道:“夫事之艰于谋始者理也,而人之笃于私计者情也。今夫市廛之内,商旅非无折阅,而挟资而往者踵相接,何也?以人人欲济其私也。惟人人欲济其私,则无损公家之帑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私不再是必须灭绝而后可的丑恶,而是合乎情理的现象,而且私利的发展终究有利于大公,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些是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公理”,但在中国它却是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革命性的宣言。这是在伦理道德这一深层次上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奠立思想基础的又一重要尝试,由此而推出的直接结论是要由奖励私利入手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窃谓经始之际,有能招商自成公司者,宜察其才而假以事权,课其效而加以优奖,创办三年之内酌减税额以示招徕,商知有利可获,则相率而竞趋之。”以上述三个要点为基本内容的富强之路与洋务运动的实践存在着原则性的重大差别,它没有被清廷采纳乃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如此,它却在中国近代理论思维发展史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录。 对和与战的思考在近代中国,列强的威胁乃至武装侵略一直是个严峻的现实。对西方列强的到来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对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后双方接触中连绵不断的冲突和矛盾应持什么态度?对这些问题,不同社会集团和不同政治倾向的人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些早期民主思想家们对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持什么态度呢?总的说来,他们认为对西方各国应持以和为主、尽量缓和与化解双方在交往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方针。在冯桂芬看来,“鉴诸国”与“一于和”是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对这方面的问题说得更早和更系统的是郭嵩焘,而其它力主向西方学习的人士的态度大体上也是相同的。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考虑这个问题的呢?首先,他们认为各国通使互市已属不可抗拒的趋势,中国已经不可能回到闭关独治的状态。用王韬的话来说是:通商多年,“今日者我即欲驱而远之、画疆自守,亦势有所不能,盖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也。”不认识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就不能恰当地处理中外交涉。其次,要认识当时的西方列强以通商为基本要求,商务也是他们掠夺中国利权的基本手段。这不但可以解释他们占领北京等地后遵约撤退的行动,也可以了解变法自强、发展经济才是中国的自处之道。王韬在《论宜设商局以旺商务》中说:“西人首重商务,恃为国本,国中专设商部,所至之处惟贪商市而不务争地争城,卒至实至名归,而土地亦归其掌握。英人思深虑远,几欲尽夺中国之利而有之。”基于上述认识,早期民主思想家们得出结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他们认为这才是救国图强的根本所在。这样的认识与当时朝野不少人的思想大相径庭。那些人之中还有不少人沉迷于“严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中,念念不忘“攘夷”,充其量只愿意在坚船利炮等物质层面上“师夷长技”。但是,那些改革先驱们不为时论所惑,他们从上述认识出发,总结数十年来处理夷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好些惊世骇俗的主张:第一,以和为主,以理相待。他们认为当时面对的敌手有既蛮横又讲理的两种性格。他们指出,海外诸夷“势力相高而言必称理,谲诈相尚而口必道信”,要真正实现彼此平等相处、中国不受欺凌,最重要的是要自强,令双方的强弱不相差太远。而当前则要坚持“夷人动辄称理,吾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理可从从之,理不可从,据理以折之”。换句话说,就是“凡办洋务,必先持和约以相周旋,可者许之,不可许者拒之”。采取这样方针的前提是不能忽和忽战,“今既议和,宜一于和。”第二,“不以小嫌酿大衅”。这些先驱们都以经世致用之士常有的实事求是、反求诸己的精神认真分析了办理夷务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他们得出结论:中国方面在好些问题上处理不当,且这些问题多是不值得过多纠缠的小嫌,也是招致后来的奇耻大辱的重要原因。比如,从不准夷人入广州城,到1858—1859年间在天津发生的纠纷和冲突,当时叶名琛、僧格林沁等人的不少措施往往是不足取的。只有正视这些事实,才不致因小失大。为此,必须正确看待所谓“民气”。从鸦片战争前后起,中国人民自发或有组织的反夷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其中既有誓死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壮举,也有一些是在封闭愚昧的天朝大国心理支配下抗拒开放的蠢行,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以所谓反入城和不准外国使节入京来说,则主要是愚昧封闭心态的宣泄。这些“民气”通常都不是民众自发的行为,一般离不开官府授意和士绅出面组织,他们的举动往往激化矛盾,令中外失和,招来大祸,而当时的皇帝和颟顸大臣却一再赞扬“民气可恃”!痛定思痛,改革先驱们尖锐地批判了那些误国害民的愚蠢行动。薛福成详尽分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后得出结论:“夫民气固结,国家之宝也,善用之则足以制敌,不善用之则筑室道谋、上下乖睽、互相牵累,未有不覆败者。”这是许多头脑清醒的先驱们的共识。第三,不务空名。近代中西交涉一再由于礼节等虚文而纠纷迭起,而又往往曲在中国,这主要是当政者缺乏现代国际交往的常识。有识之士对此早已啧有烦言,到了中法战争以后,他们中有些人更尖锐地提出一个重大问题:要不要为保护周围的藩属国家而战?何启、胡礼垣说:“越南之役,帑耗数千万,军无尺寸功,死伤流亡不知其数,而其祸皆本于保卫藩服之一言。……持此说,以往吾但见其害耳,不见其利也,以误人者在此,而误己者亦未尝不在此也。”而在战争期间王韬已指出:“我与法国所争者空名而已,而期间所失者实大。”朝鲜、琉球、越南等国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定期向中国朝贡,接受中国的册封,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但他们基本上是独立国家。日本、法国侵略他们是非正义的,这些都是清楚的。问题是中国应不应该为保护他们而战?那些改革思想家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中国自身的利益看这是图虚名而得实祸。王韬曾指出:“楉矢来庭,苞茅入贡,为君上声灵之事,于民无真益者也。”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就是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会众说纷纭,但如果注意到这是在甲午战争前7年提出的忠告,而那次战争的起因正是为了保护藩属,那就不能不承认,为中国自身利益计,这确实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这些先驱们知道提出上述主张必然为“清议”或形形色色的卫道士们所不容,最早和最系统地论证过类似主张的郭嵩焘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郭嵩焘的遭遇可参阅本书第二章《从林则徐到郭嵩焘》)素称稳健的薛福成也深有感触地说:鸦片战争后“和议遂定,彼时舍此固无以弭外患,而主和议者例受人指摘,下流之居,未必如世人所讥之甚也。”“而主和之人,又皆见摈清议,身败名裂。”那么,他们为什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些以和为主的建议呢?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是不能不考虑的:一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在西方列强面前正居于全面的劣势,要救亡图强,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力戒虚骄,忍辱负重,争取时间学习西方,完成自身的改革,实现由贫弱向富强的转化。这些先驱们对中西状况及中国面临的困境和出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不能不申明自己与沉溺于天朝大国美梦中的朝野人士相左的主张。二是中国正处于传统的“理藩”朝贡体系向建立现代外交机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牵制和现代外交知识的不足,许多难以想象的蠢事接踵发生,招致一桩又一桩本来可以避免的羞辱和损失。因此,这些知识比较丰富的先觉们不能不大声呼喊“今之为中国计者,应自察其所以致辱之由”。这个自省不是自污,而是树立近代外交观念的自觉,是以智慧洗刷愚昧。当时指责他们的人们往往以中国文化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自居,仿佛与其意见相左就是损害甚至背叛了中华民族。其实,究竟谁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只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谁的言行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捍卫国家独立奠立最重要的基础。这些先驱们在国家面临巨大危难的时刻,实事求是地探讨和战问题,高张“变法自强”的大旗,提出了当时条件下最有利于国家富强的对策。虽然他们的建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理想没有转化为现实,但他们是为救国而勇于探索的典范,是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化身。正如王韬的一首诗中所说的:“尚戴头颅思报国,犹余肝胆肯输人?”这些改革者的爱国之心是炽热的。至于那些死守传统不思变革之徒,他们是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其言行只是误国害民,所谓爱国真不知从何谈起!一百多年前,王韬就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他们的误国本质:“论者谓此颂美西人,未窥为治之本原,夫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我自有周孔之道,足以治国而理民耳。于是一切所行率以此为准断,而人莫敢复出一言。呜呼!……率天下而出于误国者,必此人也。”在近代中国,离开推陈出新、祛除传统的弊端而谈爱国,不过是南辕北辙! 学习西方三阶段说献疑从上述对中国近代早期民主主义者的思想远非完备的考察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呢?我以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流行已久的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三阶段说必须重新考虑。许多学术著作通常都认为,甲午战争以前中国是在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且主要是学习军事技术,甲午以后则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学,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习则进入了深层次的伦理道德、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问题方面。但稍加推敲,这个说法有好些令人难以信服之处。我们在前面对早期民主思想家的思想理论活动的考察和评述已足以说明,他们没有在器物层次止步。他们不是“变器不变道”论者,而是一开始就关注着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有的且已触及伦理道德观念。到了戊戌前后,政治家和思想家也不仅热衷于政治制度的改革,而且更提出了道德革命和其它观念的变革问题,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也是他们活动的焦点之一。有人也许会辩解这是就执政者的活动而言,不包括没有实权的思想家。可是,这又推出了新的难题:那些当权者在新文化运动中哪里关心过什么伦理和其它观念的变革?难道他们不是把新文化运动及其倡导者视若寇仇、目之为洪水猛兽吗?由此可见,简单的三阶段说不足以概括近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变迁。笔者认为,与其削足适履,不如按照实际状况揭示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潮的特点,例如洋务思潮、戊戌思潮、辛亥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等等。 巨人与配角在考察这些先驱者们的过程中产生的另一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给他们定位?他们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新的观念,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主张。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一群引人注目的思想界的明星,他们的活动成了中国启蒙运动滥觞期的基本内容。可是,从多视角加以审视,他们又显然带有许多无法掩饰的平庸:摆在世界范围去观察,他们都是西方先行者的小学生,而且学得很不系统,也没有写出震撼人心足以传世的不刊之作;从国内来看,他们的活动影响极为有限,没有导致群众性的启蒙活动,已仕或未仕的士人阶层的大多数仍在鼾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错综复杂的矛盾令社会转型期的任务极其艰巨,内容极其丰富。时代和沃土在呼唤巨人诞生,可是应运而生的却是一批甘当配角的人物。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洋务派的领袖人物身上。尽管在认识上比那些官僚高出一筹,也不满意那些官僚舍本逐末,这些先驱们却甘为他们的幕僚和诤友。再从一生的归宿来看,他们几乎都染上了近代中国思想家回归旧文化的常见病。90年代的王韬除了重新发表的旧作外,言论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难以给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更令人惊奇的却是他在酒色自娱以外还加上吸毒自戕!本来就迷信因果报应和道术的郑观应晚年愈陷愈深,竟然一再“伏乞”祖师、真人“准赐神丹”,“并授南宫秘法以符水活人之术”。面对黑暗的政坛,他只能真诚地求助于千百年前的吕祖“俯念时势已急,奏请上帝垂怜下界浩劫已萌,生灵涂炭,派一六通四智之真人纾尊莅临”!信念始终未变的郭嵩焘“归来万事都零落,惟有残编伴病翁”,于是风水、酬神、上天示警等乘虚而入,屡见笔端。不必苛责他们的怯懦,也不必嘲笑他们的平庸,因为任何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他们是19世纪中西文化冲撞的产儿,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深厚的母体哺育了他们,血脉中一直奔流着的与祖国呼吸相通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感,推动着他们勇于面对现实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真理。倘若有合适的环境,他们也许会化为撕裂夜空的闪电惊雷。可是,这个文化母体一直偏爱恭顺,压抑异调新声的本能又是如此强大,他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那些不足无非是他们被过时的传统咬啮的印记。“世人欲杀定为才,迂拙频遭反噬来。”“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可以说,郭嵩焘的《戏书小像》中的几句诗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他们渴望后人理解。历史应该公正地满足他们的愿望。第八章 西方在华人士与洋务思潮 在洋务运动期间,有一批西方人深深地卷入了中国的社会生活。他们中有的掌握了税收大权,如总税务司一职及各海关的主要负责人长期以来都由洋员担任;有的则担任军事顾问、教官,帮助中国组建近代海陆军,英国军官琅威理甚至受任为北洋水师的副提督(副司令);而当时被称为洋务的各重要建设项目如造船、机器制造、铁路、电报等也几乎都离不开西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中为数更多的人则活跃在文化教育领域,其中多数是传教士,但又分别充任各类学堂的教习,或长期从事翻译出版等活动。简单地说,洋务运动与在华西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内外学人对此已作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进一步弄清。问题之一是如何从总体上恰当地评价他们的活动?这是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难题。这些外国人流品不一,地位各异,而每一个人的活动又是多方面的,其思想在不同时期往往有变。不过,这并不等于没有轨迹可寻。本文拟对其中的一些方面作些探索,也许对全面回答这个问题有所助益。 《局外旁观论》与洋务思潮的形成翻检历史资料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历史事实,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在华人士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曾一再向中国政府提出许多重要的建议或忠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改革中国内政外交的建议的是担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同治四年九月十八日作)和署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新议论略》。两个文件于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递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奉上谕交各地督抚详慎筹划,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湖广总督官文斥之为“包藏祸心”,江西巡抚刘坤一则认为“断不可从其所请”,两广总督瑞麟和广东巡抚蒋益澧则说“自强之道,不待外求”,“毋庸变其法”,闽浙总督左宗棠则认为只学西方的造船便可,洋人的来福枪还比不上广东的鮝枪,包括电报在内“奇巧之器甚多,然皆美观而不适用”。这些人在清代大吏中不是以顽固著称的人物,他们尚且如此反感,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甚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大陆有些史家仍认为英国人的建议负面价值是主要的,他们不过是“要求清政府遵守不平等条约,举办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的事业”。(《中国近代史词典》第73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那么,两位英国人究竟说了一些什么呢?第一,由于虚文粉饰和腐败成风,中国已陷入非常危险之境地。首先是官场十分腐败,外省臣工“尽职者少,营私者多”,京官则“名望公正者苦于管辖甚多,分内职分反无讲求之暇;部员任吏胥操权,以费之有无定准驳,使外官清廉者必被驳饬”。财政困难的原因在于“官之下取于民者多,而上输于国者少。”(赫德:《局外旁观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第14、18页。)军队则“平时拉弓举石,只讲架式,股肱怠惰,止得养鸟消遣”。(赫德:《局外旁观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第14页。)教育制度早已过时,士人所学非所用,“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同上第15页。)腐败带来恶果,“种种非是,以致万国之内,最驯顺之百姓竟致处处不服变乱。”(同上。)如不急图改变,潜伏着亡国和被瓜分的危险:“盖中华果致终衰亡时,……一国干预,诸国从之,试问将来中华天下,仍能一统自主,抑或不免分属诸邦?此不待言而可知。”(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27页。)第二,中国处理对外事务不当。30年来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以天朝礼义之邦自居,不能与外国及外国人平等相处,导致许多纠纷,数次失和。“居官者初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似此各情,皆由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伏人。”(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15-16页。)第三,中国必须改革。为此,必须以竞争前进的进化论代替循环复古的怪论。“中华之患,悉如一年之中,四季转环,考其兴衰始终,皆同一律……尤有人云:尧舜之时为最。……盖查进化之约,英法俄美各国,以其五百年前与千年以前相比,五百年景况较前甚强;以目今与五百年前相比,则目今较五百年前愈强。又念自古以来,四海之内,无论何国,不欲较比邻邦尽心勇进齐驱,未闻不为邻邦所并。”(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34页。)同时,要看到改革与否关系中国的生死存亡:“止有国政转移,无难为万国之首。若不转移,数年之内,必为万国之役。”(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22页。)而且应该由中国主动改,否则就有碍于中国的主权:“设或代为之时,用外国之人,使中国之财,将中国置之不问,犹得谓之自主乎?”(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35页。)第四,中国维护国家独立的基本道路就是学习西方,借法自强,并与外国和睦相处。用他们的话说是:“中国自主之要,一在借法兴利除弊,以期内地复平。若论其二,立宜设法更求外国和睦。如果不能立派代国大臣往外驻扎,亦宜设法使其免疑见轻。”(同上第31页)和睦相处之道,除尽早派出使节外,关键是应“照约办理”。(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18页。)此外,他们对如何学习西方及各种应兴应革事宜也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时间已经过了120多年,回首话当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意见呢?公正地说,这些意见大部分是切中时弊的箴言。当时的军队和政府机构已经腐败不堪,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要走出困境、维护国家独立,唯一的道路就是学习西方、变法改革。今天看来,这些都已洞若观火。可是,史学界对他们的建议的看法实际有很大的分歧。这主要出于对三个问题的不同认识:一是中外“失和”的原因,在这些洋人看来主要是由于中国妄自尊大、不愿打开大门并与外国人平等相处,而我们的多数史家则强调这是西方侵略的后果。其实,这两个原因是并存互补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历程,又是由宗法专制的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艰难历程。这些洋人连鸦片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都不敢正视,一味谴责中国的不足,这当然与历史实际不符。不过,假如我们走上另外一个极端,不承认清代统治集团中世纪式的愚昧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同样也与历史实际不符。这些洋人对中外关系的分析是片面的,可是,如果不求全责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不失为有益的忠告。二是怀疑“照约办理”、力求与西方列强和睦相处是否正确。这只要了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劣势,面临的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实现由贫弱愚昧到富强与文明的转化,就不难理解在对外关系中实行遵守条约、以和为主的方针首先是对中国有利的。(参阅本书:《从林则徐到郭嵩焘》。)三是怀疑他们的动机。的确,他们是英国人,且是或曾经是英国的外交官,他们有所策划能不首先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吗?所以,对他们的建议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是合乎情理的。不过,另一方面的情况也是不能不考虑的:一是不能以人废言。人的行为动机是复杂的,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言行主要应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去检查和分析其效果或可能产生的效果,不必过多在他们的主观世界上纠缠,否则就很难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二是不能忽视当时西方国家与中国社会进步有不少利益重合点。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要扩展世界市场,东方各国如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过于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双方的贸易就会落空。而在经济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必要的适应世界市场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和原料、能源生产等设施,双方的贸易也不能持续地发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还知道,除了少量利益直接冲突的生产项目,通常商品经济越发达,国家间相互的贸易量越大。其实,他们当时便不讳言这些建议同样有利于西方:“一则中取前项新法,商局未免大受其益。二则内地从此容易治平,外国民人来往通商,常行居往,易得保全,各国亦可无虑。其最为欣悦者在此。”但总的说来,“外国虽受其益,中国受益尤多。”(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31、30页。)这些话是符合实际的。例如,消除他们指摘的腐败现象,中国不是受益尤多吗?又如,他们建议的建设铁道、电报、五金、煤炭各厂,制造轮车电机、工织器具、改革金融和邮政等等,又有哪一样只利于西方而不利于中国呢?因此,把他们的建议仅看作“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的事业”,无疑失之偏颇。我们还不能不正视一个严峻的历史事实:直至19世纪,中国文化还没有提供从宗法专制的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必要的理论。中国是在缺乏应有准备的状况下被外力推到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大门被冲开后一再发生的进退失据的现象,既是对新事物的无知,又是旧的羁绊未除。新的理论指导成了历史的紧迫要求。可是,清政府及其管理洋务、筹划新政的机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19世纪60年代根本没有提出足以成为行动纲领的方案。当时,提出了改造中国的比较切实方案的仅有冯桂芬、郭嵩焘等人,而郭氏的建议递交后又被湮没在总理衙门的档案中,唯一得以传播的是冯氏的《校邠庐抗议》,它的“鉴诸国”和“一于和”恰恰又与赫德、威妥玛的建议如出一辙。实事求是地说,英国人的这两篇议论不啻是太平天国失败后的当头棒喝,是洋务运动兴起之初的重要建言。如果从中国近代思潮的角度看,不妨说,这也是洋务思潮初起之际的重要文献。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大众传播煤介,赫德、威妥玛的建议下发中央和地方大臣讨论,对这些大臣固是一次有力的震动,而这些建议和奏议的传抄,又令忧国之士更为关注洋务。当时就曾有人假借曾国藩的名义草就《致威妥玛书》反对他们的建议(这封信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据王庆成先生惠赠的《曾侯致英夷使臣威妥玛书》[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和王先生的考释[未刊]),郭嵩焘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议更是对他们建议的直接回应。(《郭嵩焘日记》(二)第608-609页。)光绪元年,《万国公报》又重新发表了这两篇建议,其影响更大了。因此,说《局外旁观论》、《新议论略》对洋务思潮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似非过誉。李鸿章曾用八个字概括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李鸿章:《复王壬秋山长》[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九,第43页),也与他们建议与各国和睦相处、破成例和旧法、学习西方一脉相承。在戊戌维新思潮形成之际,梁启超有一段名言曾传诵四方:“大势所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8页,中华书局。)在此以前三十年,赫德和威妥玛的建议中不是可以听到类似的声音吗?而就一些具体内容看,洋务运动的实际活动一直没有超出他们建议涉及的范围,有些反对者后来成了积极的推行者。甚至洋务运动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辩主要也是围绕建议涉及的具体项目——要不要举办铁路、轮车等等——进行的。有识之士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问题,如西方的本末和政制等问题,在洋务运动期间一直没有成为激烈争辩的论题。后者或是被目为异端邪说“以言贾祸”,被顽固派利用权势予以压制,或是被当作海外奇谈而不予理睬。赫德他们的建议显然有一些重大的缺陷,主要是没有提出重大制度改革的意见,只建议办一些专门学馆,却不敢触及废除科举、逐步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却没有像容闳向太平天国那样提议建立现代国家机关。这是由于见识所限还是策略方面的考虑,已经很难揣测。有一条却可以肯定,他们不过是西方现代文明培育出来的能吏,而不是能洞察社会变革过程的思想家。因此,稍后就有一些中西人士提出了一些远胜他们的见解。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否定他们的意见是适时的忠告,相对地说较易为人们所理解,更有助于洋务思潮的形成。应该说明的是,本文的任务不是评论他们在中国的全部活动的功过是非,特别是作为外交官处理两国关系的交涉,内容和背景都非常复杂,远远超出本文涉及的范围。这里所论的仅限于同治年间的一次建议,且限于就事论事,不以人废言。《局外旁观论》开宗明义说:“矮人之于长人肩上所见,必远于长人。”(《万国公报》三六卷第119页。)他们所以能提出那么多切中肯綮的意见,秘密就在于他们立在资本主义世界这个巨人身上,体现了两种文明的时代差别。当代中国的史家通常毫不犹豫地赞扬晚清时期的改革呼声,为什么出自外国人的同类声音就非严加挑剔不可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是宗法专制制度下的狭隘心理,早已不足为训。 甲午前的启蒙活动要是说西方外交官的活动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而难于准确把握的话,那么,西方在华传教士的活动则相对说来单纯一些。同任何人类群体一样,西方在华传教士也难免良莠不齐。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教会组织,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以天主教来说,到1870年,欧洲各国派来250名神甫,1885年上升到488名,1900年则达到886名。新教在华传教士1874年为436人,1889年为1300余人,1905年为3445人,竟分属63个单独的差会。(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596、5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北京。)全国除个别省区外都有他们的踪迹。这些数以千计的洋人给后人留下的记录是什么呢?他们的纯宗教性的活动,如放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去鉴别可以说是非善非恶。任何宗教都具有迷信性质,这些洋教与中国民间流行的释、道、祖先乃至泛神崇拜相比洵属难分轩轾。但他们中有些人干了一些无可争议的善行,例如救灾和施医舍药。西方近代医学,包括人体解剖这些基础学科的传入中国,是与西方传教士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他们中的有些人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劣迹,例如欺压民众、纵容教徒为非作歹、敲诈官府等等。当西方侵略者大军压境之际,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提供情报,参与策划,不一而足,直接成了侵略军的一员。不过,从思想史的视角去观察,西方传教士对19世纪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后来集结在广学会(1887年成立)中的部分基督教传教士的业绩。19世纪下半叶,中外交往频仍,可是,中国是被外力冲破闭关自守状态的,对外部世界所知基少,且连懂得外语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朝野上下由于无知而进退失据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些文化素养较高的西方传教士为沟通中西文化特别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做了大量工作。直到进入20世纪,由于掌握西方语文和文化科学的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的“桥梁”和“窗口”作用才逐渐消失。西方传教士的头一份功劳是在中国建立了一批以学习西学为主的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这些学堂虽然免不了灌输宗教,但学的主要是近代科学文化,也很重视培育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从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角度去衡量,这些学堂无疑远胜于中国传统的学塾。1875年前后,这类学校达800所,学生人数约2万人,至1899年学校增至2000所,学生约4万人,并开始举办大学教育。这些学生为当时的各项经济和文化活动——“洋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些后来还成了某些方面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容闳、马建忠、伍廷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外,在中国官方举办的一些专门学堂如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当中,他们也成了难以取代的重要教学骨干。他们的最大功勋是在中国创立了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基础。“第一次报由嘉庆二十年创始,至咸丰十一年计46年之久,共有八处报馆,皆教会报也。”至1890年共有“76种报中,十之六系教会报。”(《中国各报馆始末》[转录《直报》],《万国公报》三十二卷第11页。)这些报刊中有不少是文化价值不高甚至没有什么价值的宗教宣传品,但也出现了像《格致汇编》一类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刊物。更多的是宗教宣传和科学文化知识乃至政论兼而有之,其典型就是《万国公报》,如果从其前身《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起计,至1907年停刊,先后历时40年。而历史最悠久的日报《申报》也是英国人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影响深远的介绍西学的事业,也与西方在华人士筚路蓝缕密不可分。据1878年的不完全统计,他们“爰注各种书籍如天文、地理、格致、性理、医学、算术等书共51种,……译成行市。”(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万国公报》五一四卷第197页。)而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版的徐惟则《东西学书录》所载,19世纪共出介绍西学之书571种,其中西人译著(大部分是与华人合作的)462种,即占81%。这些报刊和书籍除部分宗教宣传品外,总的说来是大有益于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这是这些西方在华人士积极进行启蒙活动的成果。可以说,90年代以前,在一些开始认识到必须引进西学的官僚支持下,这些西方在华人士是向中国介绍西学的主力。他们不但是当时的官方翻译机构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支柱,还主动做了大量口译和介绍西学的工作。例如,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博士历尽千辛万苦在中国办学、办报,其指导思想是什么呢?他主办的《万国公报》于光绪七年(1881)初一连几期登出广告,命题征文。五个题目是:“一、富国要策 总言振兴中国。一如何能富,二如何能强,三如何能智,四如何能善。一、风水辟谬……一、中西相交之益。中外通商考,究西学则效西法,交友西人。一、崇事偶像之害……。一、耶稣圣教中国所不可缺。”(《万国公报》六三三卷第292页)这五个要点实际上可以概括这批西方人士在中国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他们是传教士,当然要宣讲耶稣,但他们活动的重点是针对中国富强和治国的需要介绍西方的学术文化。对实行宗法专制制度的晚清来说,这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活动。进入9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人鼓吹向西方学习的著作逐渐增多,但在甲午战争以前,集结在广学会周围的西方在华人士仍不失为介绍西学的主力。他们甚至拟定了庞大的启蒙计划,打算“请中西名人数位,在各省再设广学分会。凡中国各省官绅及候补人等每省约以2000人上下为准,将以下所列各条之益,分门别类令各官绅等讲习,俟其得有端倪,再令其转教所属之人。……如是十数年后,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李提摩太:《分设广学会章程》,《万国公报》三十九卷第9页。)这个计划实际上是重申八年前李提摩太在山西所提的建议,当时他便认为“当事人员拘守成规,必不令西学通行于中国为重义也”,因此要“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培养一批懂西学的儒士后,“将西国有益于国计民生诸书译为华文,并设中西书院,以华文教西学”,且“宜设报馆”以普及新知,实现富强。(李提摩太:《富晋新规》,《万国公报》十一卷第3-4页。)事情自然不会这么简单,这两个计划均是美丽的幻梦而没有成为现实。但有两点却是不能抹杀的:一是这个计划所包含的内容。李提摩太开列了76条应向官绅灌输的内容,除6条是宗教宣传外,其他均是切合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例如:铁路、公信局、轮船出洋、开矿、农学、医学、电学、化学、报馆、公书库、商贾股份、新银行、官项按年报销清账示众周知、万事清账、钱粮一律、厘捐一律、学校、知五洲律法、知五洲史学等等之益,无王法、谤人、耽延之害,等等。在他们看来,知才能行,所以应该加倍努力,“俾读书明理之士子无一不知新法,……各国得益之始,无不如此。盖有先路之导,必有步后尘之人。于是纲举目张,万事皆可办理。”(《光绪十八年广学会第五次纪略》,《万国公报》四十九卷第19页。)也就是说,他们是把启蒙看作一切国家臻于现代文明的关键所在。在当时的中国,有这种自觉的人为数不多,其见解的深邃是值得赞许的。二是力图知行统一。对官绅讲习新法旨在劝导其力行,而他们自己也非徒托空言。建立广学分会的计划虽然没有实现,启蒙活动却没有中辍,提出计划的那一年(1892)他们便派发了11685部介绍西学的书籍,每月印数近4000的《万国公报》等刊物不计在内。翌年,“适逢恩科乡试,敝会因采取《开矿富国说》、《国贵通商说》、《辨明技艺工作说》、《传道会说》,共四首,印成小本书,分托十省会友人,于闱场之外各贻6000册,共合六万册。此外又有两单张,一为《养民有法说》,一为《大国次第记》,亦于闱外遍贻试士。”(《广学会第六年纪略》,《万国公报》六十卷第7页。)除《传道会说》这样的宗教宣传品外,其余五种都是有益的书籍。他们的出版和赠送书刊的活动一直没有中止。据现有史料看,这是甲午战争前唯一有组织并略具规模的近代启蒙活动。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国家要摆脱中世纪的自然经济、手工劳动和专制统治的束缚,向以商品经济、使用机器和民主政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化,思想启蒙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否则,就不可能造就和团结一大批志士为推陈出新而努力奋斗。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为此一再拟疏上奏,却没有想到要从京都至各省分批召集官绅,讲习新法,以理服人,减少阻力。这表明尽管戊戌前后变革维新思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远非甲午战前的状况所可比拟,但那时包括西方在华人士在内的启蒙仍有其不能否定的历史性贡献和值得珍视的特点。只要具体地考察一下他们究竟传播了什么,他们的历史功勋就会昭然若揭。 正确处理中西文化的忠告这些西方人士是作为异质文化的代表来到中国的。任何文化体系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19世纪的中国,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处理这两大不同类型的异质文化便成为颇为复杂的问题。外国传教士对待中西文化有趋于两极的记录。为了减少传教的阻力,从利玛窦开始就有认同儒学的倾向,实际是牵强附会地把对上帝的崇拜及有关的一些观念说成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以文明和优等民族的代表自居,鄙视中国文化,其余绪流风直接延续至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教士花之安曾直言不讳:“传福音于中国,必摭采中国圣贤之籍以引喻而申说,曲证而旁通。”(花之安:《性海渊源》自序,《万国公报》五十三卷第2页。)而艾约瑟则多次著文力倡中学西源说,如说:“巴比伦古昔格致家多言五行,或如佛家言地水火风,而或言四行,或言五行,流传于诸地,遂为中国五行之学之本。”(艾约瑟:《说说卦传》,《万国公报》三十一卷第9页。)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从总的倾向看,不少西方传教士对中西文化持比较客观和全面的态度。总的说来,他们在文化问题上力求避免刺激中国当局,在他们办的《万国公报》上多次登出变器不变道的言论:“独是所变者治法而已,至三纲五常忠孝友悌礼义廉耻为天下古今所由之达道,则仍万世不变者也。”(金琥:《富国要策·如何能富》,同上六四五卷第399页。)虽然他们总的倾向是强调学习西方,主动变革,不能泥古不化,但这些言论也表露了他们谨慎地与当道认同、冀图说服他们变法的心情。从上述态度出发,他们对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见解和忠告。从明季输入西学开始,中西文化的差别便成了中西人士的热门话题。鸦片战争以后,清帝国的窘相毕露,这个话题又以中西贫弱与富强差别悬殊为背景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些传教士也发表了许多意见。首先,他们把虚妄与真实看作中西学术内容的主要差别。他们说:“中之格致虽亦察物,而大抵格之于书。西之格致虽亦读书,而大抵格之于物。中虚而西实,中无凭而西有据。”(韦廉臣:《泰西格致诸名家有益于国序》,《万国公报》第十四卷第8页。)这里实际是将西方近代科学比对宋明理学。严格说来,两者有不可比之处,但从这两个不同类型文化的总趋势看,确实一者着力研究客观世界,一则沉溺于故纸堆,甚至空谈心性。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区别又是准确和深刻的。其次,他们还注意到了两者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别。他们批评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两大不足:一是“中国之学问增人之记性则有余,开人之心思则不足”,二是“惟知学古训”,“重古而薄今”。(狄考文:《振兴学校论》,《万国公报》六五三卷,第23、28、29页。)从今天对中西文化差别研究所达到的水平看,这些见解不过是常识,但在100多年前,当多数中国士子对此仍茫然无知之际,这却是适时的探索和忠告。他们的思虑深刻之处在于把这些差别的性质规定为时代性。他们指出:“我西国百年以前亦如中国人,但读古人书而不肯用心探索物理。”(《格物穷理论》,同上六九三卷第388页。)基于这样的认识,早在70年代,在猛烈抨击中国习惯于率由旧章的同时,他们反复宣扬伴随着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蜕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的变革。他们指出,中国士人“向遵古训……西国夙昔士人亦然……逮夫明季,有英士名曰培根……其意更易古昔之遗传,尽人探求天地万物,兼综条贯,精察物理,岂可茫然莫辨,徒从古昔遗言哉?……而于二三百年之间,凡有志修明者莫不奉为圭臬。”(慕维廉:《〈格致新法〉小序》,同上五四卷第58页。)于是,中西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被还原为古今不同时代之差。这里提出的是聚讼百年的大问题。毫无疑问,时代差异并不是19世纪以降中西文化差异的全部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抹煞文化的民族特点,这是由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历的歧异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不过,这并不等于说人类文化的发展毫无共同规律可言,例如,不同民族的中世纪文化都以愚昧的盲目服从和维护等级关系为特征,而现代文明则离不开平等、个性自由、民主和法治。由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中国文化具有浓烈的中世纪式的宗法专制性质,它与现代西方文化确实具有强烈的时代差异性,这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最重要的差别所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领袖们赖以冲击早已过时的思想桎梏的主要武器正是这种文化时代性的理论,而在中国首倡此论的是西方传教士。与此密不可分的是,他们预期中西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一道同风”,这是上述理论的直接延伸。他们说,当时已是“联五洲并二极”之时,一切“要质诸天下之公是公非为准绳”(台北鹭江氏:《说僻》,同上四十九卷第9页),“自来国分中西,人分中西,惟学问之道可通天下……是无论何法,合用则用之而已,胡问其由何方而出,自何国而来哉?”(狄考文:《振兴学校论》,同上。)作为传教士,他们自然期望广其教于中国,这是所谓“一道”的重要内容。但是,除去这个为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不易接受的神学呓语,其“一道同风”的主要内容是期望科学和治国之道的统一,所以,他们一再宣扬:“以中国治国之法治欧洲,欧洲能必其不弱乎?以欧洲治国之法治中国,中国未有不兴者也。”(林乐知:《强国利民略论》,同上三九一卷第583页。)在当时,这是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走向富强的合理主张,尽管由于守旧势力过于强大,“欧洲治国之法”根本无法付诸实践。那么,这是不是等于无视中华民族的特点而鼓吹“全盘西化”呢?为了得出准确的答案,必须考察他们是主张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其一,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应该是有所选择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效西法,善于变通者,亦岂事事尽效夫西人,如日本人之冠西冠,衣西衣,竟驱中国而西之乎?”(金琥:《富国要策·如何能善》,《万国公报》六四八卷第424页。)后来,李提摩太在他所编的《醒华博议》中再一次肯定:“今中国欲办一切事件,当细考泰西所有利弊。有利,则当仿而兴之,有弊,则当舍而不学。查东方有日本国,事事摹仿泰西,其一切弊窦亦有与泰西相若者,中国当留意谨防焉。”(《万国公报》一二卷第1页。)长期担当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的助手、合作编译《万国公报》等书刊的中国人蔡尔康更明确地提出学习西方的方针应该是:“撷其菁华,而弃其糟粕。”(蔡尔康:《以士保国续说》,《中东战纪本末》卷七,第21页。)这个概括也表达了许多西方在华人士的共同认识。百年来,这个方针一直为许多爱国志士所首肯,甚至直到今天仍一再被人们视为“伟大贡献”而讴歌,尽管齐声喝彩的时贤未必知道这是19世纪的有识之士早已确认的指针。其二,他们也提醒中国人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只看西方的弱点甚至排外。早在1876年,他们就尖锐地批评只承认西方枪炮好、自夸西方“文理远逊中国”之辈不过是“未识西国字,未读西国书,而乃强不知以为知”。(林乐知:《强国利民略论》第三,《万国公报》三九三卷第611页。)后来又一再指出,中国的官员和士绅们“真能明于西事者十无其一”。他们承认西方有欺压中国之处,“西官亦间有责取不当赔之款项者”(李提摩太:《富晋新规》[光绪十年七月],同上十一卷,第2、3页),西方也有黑暗和丑恶的一面。但他们尖锐地提出国家和人民互相交往时应该如何看待对方弱点的问题:“有甘居下流之士,则专究心于其恶俗而津津乐道之。彼西人之初通贸易于粤东者,辄曰华人无他长,惟知食鼠及赌钱耳。试问华人,服乎不服?即问达于事理之西人,信乎不信?泰西诸国亦何尝无陋劣之俗,淫乱之事,若遗其至善而举其至不善,亦何尝不可以成书,而君子不为者,恶居下流也。以纪其至善之政为可疑,则将以纪其至不善者为可信乎?”(林乐知:《游说》,同上六十九卷第3页。)当时,在整体水平上西方文化远高于中国,而不少中国人闭目塞聪,不愿正视本国落后而造成的危险处境已经成为阻碍中国振兴的流行病。在此情况下,这些尖锐的批评应该说是适时的忠告。 富强之路安在洋务运动是围绕着富强这个轴心转动的,朝野上下都在议论如何才能富强。西方在华人士也围绕着这个中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意见,他们甚至感慨万千地说曾为此“焦唇敝舌”!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些意见究竟是帝国主义者的特洛伊木马,还是有益于中国独立和发展的箴言?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究的问题。第一,要富强就必须全面、认真地学西方。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主要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参照系的,当时,世界上只有这些国家才称得上富强,而中国的贫弱也正是在与这些国家的冲突和对比中一览无遗的。因此,西人在同文馆等新式学堂中开设“富国策”一类课程,在报刊中发表文章都把学习西方看作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通道。“处今日之时势而以为西学可不事者,非迂谈即狂言耳。”(《习西学不宜专事西文说》[选录《申报》],《万国公报》六六五卷第128页。)这是当时在华西人和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认识,差别仅在于学什么和如何学。值得注意的是,洋务运动开始不久,在华西人已敏锐地察觉到当局所办洋务走偏了方向。1875年,他们便指出:“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总结前论》,《万国公报》三六八卷第245页。)当时,只有郭嵩焘、王韬等少数中国人察觉到同一问题。对什么是西方富强的根本,这些西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说来他们都主张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学习西方,而作为传教士,自然包括宗教。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富是强的基础;要求富必须学习西方,致力于开矿、修路、办工厂和发展贸易,为此就要有人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译书兴学刻不容缓;而要使上述要求成为现实,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改革政治,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解决君民阻隔、官民互不信任和部分官员守旧不变、不愿借法自强的问题。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孤立求强的洋务方针遭到他们反复抨击便是意料中的事了。狄考文说:清政府“独取新学问可以强兵……殊不知各国创造军器之法皆恃文人之变化,层出不穷,日显精妙。如中国徒法西人之旧式,而不求兴学校,独出新奇,吾恐强兵之愿终难偿也。夫学问固有益于武备,然而学问之大福见于太平之世者十居八九。”(狄考文:《振兴学校论·错误》,同上六五四卷第30页。)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至90年代初屡见不鲜的这类批评,表明在甲午战争前他们已一再为洋务运动敲警钟了。辛亥革命后,严复回忆上一世纪80年代“曾与总税务司赫德谈言,赫告予曰:‘海军之于人国,譬犹树之有花,必其根干支条,坚实繁茂,而与风日水土有相得之宜,而后花见焉;由花而实,树之年寿亦以弥长。今之贵国海军,其不满于吾子之意者众矣。然必当于根本求之,徒苛于海军,未见其益也。’”(严复《〈海军大事记〉弁言》,《严复集》第二册第352-353页,中华书局,1986年,北京。)这是来自西人的又一次切中肯綮的箴言。可惜,热衷洋务的官僚们对诸如此类的意见都充耳不闻。第二,反对官办路线,倡导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有两条奉为天经地义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购买军备和办生产军事装备的工厂为主,精力和资金大部分消耗在这些项目上;二是一切都在官僚控制下进行,事事以官办为主。历史已经证明,这两点正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致命弱点。在华西人除了对以军事为主的方针不以为然外,也一再劝喻当道:官办的弊端层出不穷,应该改弦易辙,走以商办为主的大道。首先,他们把发展贸易、培育市场机制看作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所在。林乐知在1876年写道:“种植佳矣,制造精矣;而卖者不易销,买者不易得,非懋迁未得其法乎?是以种植制造之前,当以懋迁之法为首务也。……本国各省通商,天下各国通商,有利无害……欲知某国之强与不强,民之利与不利,先观其国中懋迁之法为何如也。”(林乐知:《强国利民论》第五次,《万国公报》四一八卷第234页。)把贸易摆到首位,不但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是前所未见的,而且为同一年代所仅见,薛福成作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的论断已是光绪十六年(1891)的事,后此十有五年。(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82页,岳麓书社1985,长沙。)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的关键,从经济上说,正在于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而将一切生产推向商品经济的轨道。不少洋务官僚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无知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他们只了解现代西方的生产技术——“奇技淫巧”——远胜于中国传统的官办手工业,而不了解两者在经营机制上是背道而驰的。其次,他们反复鼓吹应该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他们一再以欧美各国为例,说明应该依靠民力去发展经济。他们不无所指地说:“国家与民同乐,即与民同利,独享其乐,独专其利,美国家不为也。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其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倘使民间资本不敷,发国帑助之可耳。”(《利民之政》,《万国公报》三四二卷第580页。)由于指导思想不当,洋务运动开始后不久便遇到官办军事工业的资金难以为继的难题。出路何在,众说纷纭。针对这个情况,在华西人便对比中西,说明困难的产生就在于清政府走的是与西方不同的发展经济的错误道路。英国传教士慕维廉写道:“中外殊风,凡举大事、兴大利,中凭乎官而事多难举,外则凭乎民焉,各人有各地,若开矿铁路等事,地属何人之界,即事属何人所办,惟上输国课而仍藏富于民也。”因此,要解决资金困难,出路仍然在要依靠本国商贾:“中华如有事而需用,何必贷诸外邦耶?富商大贾中国非鲜……即如上海亦有华商口轮船等均有股份,惟隐匿其名而不显露恐有碍难口耳。”问题是要解除他们的顾虑,使之相信经营工商图利“毫无窒碍……则心可安而力可助矣。”(慕维廉:《公报弁言》,同上五卷第687页。)这是他们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与洋务运动推行的路线有别的另一种主张。鉴于此事关系重大,他们还对执政者的一些错误措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至论民间开新之工,如开矿、铁路、火车、制造等事,须禀告官长,准而后行,若私自为之,动加责罚,故百姓不敢自擅。夫如是抑民自主之意,即阻挡诸事之兴,岂能富强哉?”(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万国公报》五一五卷第198页。)事情已经提到关系富强即现代化与国家独立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准而后行”,绝非各国至今通行的依法进行工商登记,而是官员随意阻难他们所不喜欢的新事物。如果考虑到像郭嵩焘这样的二品大臣回到家乡后,10年内三次申请开办轮船运输,第三次还直接得到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的支持,而终归化为泡影,就会理解他们的批评绝非无的放矢。可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到了甲午战争前后,他们更加尖锐地指出:“如铁路,如商轮,如制造,如矿务,皆小民分所得为之事,朝廷惟订立例章,以资约束,填给信券,以便稽查……且居今日而谈时局,凡所谓铁路商轮制造矿务大公司者,几遍地球矣……但使公司无越分之举,公家即无顾问之烦。若年中大吏之挑剔是非,过往委员之需索赃秽,则概乎未有闻也。又若购定商船,独开大局,派定总办,视等专门,亦概乎未有见也。”(林乐知:《英国铁路考》,《万国公报》六十六卷第4页。)这里所说的官吏贪赃枉法以及不恰当地垄断和干预企业正是清政府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意见也从以正面劝导为主转向权利的抗争,不幸,结果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受到损害的不是外国或外国人,而是中国对独立和现代化即富强的追求。1881年,长期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的沈毓桂沉痛地写道:“近来中国制造各物亦既有年,而卒无可以胜于西人之处,此其故何哉?盖由官办而非商办故也。”(古吴志道老人:《中西相交之益》,同上六四九卷第435页。)这实际是西方在华人士及其合作者的共同认识,而后来者要推翻这个结论显然十分困难。第三,介绍现代经济知识,提倡计算和提高经济效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指导。19世纪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当作富强的典范,但对这个制度所知极为有限,在戊戌变法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前,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介绍资本主义西方的经济理论。填补这个空白的正是西方在华人士。对分工、资本、工价、地租、利润、利息、经济周期等等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流行的经济范畴,他们都根据西方通常的观点作了常识性的介绍。他们的介绍以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理论为中心。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写道:“英人亚当·斯米所著有《富国探原》书,英国斯时兴盛多由于研求其生财之学术致之也。缘其书能使人洞晓贸易应无过禁、工作应无定限之一应利益,书出至今足(百)载,独惜人之不钦佩其良法,违忤其智谋而行,若等差谬者何其多也。”(艾约瑟:《富国养民策》,同上四十三卷第10页。)很明显,他们也力图以经济自由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正如海内外许多学人所指出,甲午战争以前,从客观条件看,中国确实存在着向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转化的机会。他们推崇的经济自由理论有助于冲刷阻碍中国前进的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专制式的控制及自然经济观念。在经济生活的实际操作方面,他们也介绍了一系列实际知识。例如,银行和公司的有关章程,货币的统一和发行,建立有预算、决算制度的现代财政,与资本主义相适应的财务和会计制度,等等。他们甚至还介绍了劳资纠纷的发生和解决以及合作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为预防社会矛盾的激化作准备。他们最为关注的是投资的经济效益。当80年代初有些筹办中的企业顺利实现了招股计划时,他们就提醒必须十分注意防弊兴利:“如其任事非人,弊日丛而利日绌,或更见弊而不见利,附股者灰心索意,将来别有兴作,欲如今日之章程甫出而股份挂齐,不可得也。”(《矿务以用人为最要论》[选录《申报》],《万国公报》七二九卷第164页。)他们还一再提醒筹办企业必须做好市场调查,计算未来的产销状况,同时尽可能使企业接近原料产地。1878年,左宗棠力主兴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还在筹办之中,他们就坦率地说此举“无益而有损”,原因一是官办有很多弊端,德法等国“织布之局亦由民自为之”,二是“夫开局甘肃也,只为一省之用,所用几何?……苟开局以后,其货若欲装运他省,未免路程寥远,装费浩繁……或曰局必衰,本必亏,或曰本资出于国家税饷,设竟亏本,弥补不易,定非重担压肩者乎?”(《中国拟开织呢局》,同上五五卷第58页。)也就是从市场容量、经营成本和官僚资本与生俱来的体制弊端等方面预告了这类企业的失败。可是,左宗棠不听善言,一意孤行,1880年这个企业勉强开工,一半以上的机器便处于闲置状态,加上水源和原料无法保证,日后更每况愈下,1883年夏就不能不停工了,139万银元就这样付诸东流!第四,力主自力更生,同时积极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作为西方人,他们是主张中国打开大门的。林乐知曾语重心长地说:“当此之时非惟海上不能造万里长城,即旱地亦今非昔比,可任华人造万里长城以自固也。”(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总结前论,同上三六八卷第245页。)除了发展对外贸易外,他们还鼓吹按照国际惯例,利用外国资金。以铁路为例,“泰西各国开造铁路以便商贾,非必本国自行开造,多有别国设立公司出本开路。出本之国得路之利以偿资本,而有路之国以通贸易以得捐税,彼此均获利益也。”(《开墨西哥国铁路生利》,同上三一四卷第192页。)应该指出,这是同治十三年(1874)间提出的建议,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还未成为列强的对华政策,没有足够的根据可以把这类建议视为侵略者的阴谋。当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洋鬼子劝中国修铁路不怀好意。对此,在华西人曾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泰西各国均有车路,惟中国独无。……特有无知者或谓洋人劝作此路,以其中有意私(私意)存焉。噫嘻,是何言欤!试思泰西各国皆因有车路而受益,岂中国之制车路而独有害耶?……择善而从,古有明训,安可一国徒执己见,甘让他国各有其利而不思善善从长乎?”(《大美国事·论火轮车近证》,同上三七卷第93页。)百年回首,令人感慨的只能是: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那么愚蠢,不认真听取这类充满善意的劝告?70年代,日本借故侵扰台湾后不久,开发和保卫台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在华西人甚至提出了类似设立经济特区的建议:“台湾一岛孤悬海外,隐然别一天地,其地幅员辽阔,物产繁丰,惟商舶货船往来尚少,近有欲拟请当道准免出入税饷,以旺贸易而广招徕,将见商贾云集,且可大兴种植,辟地聚民,则不出三年而台地必当改观。”(《闽省船政并拟仿照各国专尚艺术说》,同上五四卷第48页。)这不同于当时的租界,对于苦无资金的中国说来,应该说是可以考虑的开发边疆的一个方案。不能忽视的是,在提倡开放和利用外资的同时,他们力主中国应该自力更生。他们首先强调,一个国家“强弱之故皆由自致者也”。(北京一知子:《论中国观今之势》,同上六一七卷第145页。)“窃思中国若势力日衰,良由官方未能尽饬。”(慕维廉《关爱中华第三书》,《万国公报》四九七卷第645页。)这些意见不但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也表达了这些西方人士希望中国官方振奋精神“借法自强”的善意。与此同时,他们反复呼吁应该以同西人争利的观念积极发展各种工矿和交通企业及海内外贸易。例如:中国应该采煤炼铁,“必取铁于英,是以利畀外人也。今我自开铁矿,则可以省各处厂局无穷使费……亦可以售于西人以夺其利矣。”又如,中国各处有金、银、铜矿,“中国诚能亟为开掘,以足国课,而广铸金、银、铜三品之钱,以便民用,俾易于流通,又何必全恃西国之银圆欤?”再说,“西人贸易于中国者,不过以疋头为大宗,若我自织,则物贱而工省,且无需乎轮船之转运,其价必贬西人,又何能独专其利欤?”此外,应“令民间自立公司,购买轮船,以往来内河,转输货物,装载人客……其大者亦可上溯乎长江而远至于外洋,装载各物以贸易于欧洲各国,久而行之,其利甚溥。”(《中国为利薮论》,同上五九卷第114页。)这是1878年在华西人发出的呼声,在此以前,有些洋务派官僚和先进知识分子已经表达过类似的意见。这些呼声的价值不在于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先,而在于当这些要求远未成为现实之际,他们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有一批不同于侵略者的西方人期望中国富强的夙愿。在笔者看来,以上四点就是这些西方在华人士提出的中国富强之路的要点。严格地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称得上是经济学家,但作为异质文化薰陶下长大的知识分子,他们对19世纪中国理应走向的那个新制度有较多的了解,对比中西,难以自抑地有所建白。与洋务官僚推行的路线相比,他们的意见显然高出一筹,而与中国早期民主主义者的观点互相呼应。这些建议自然不是完善无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投资少、获利快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仍然强调不够。他们批评洋务官僚们眼睛只盯着军事装备,但他们自己也过于强调铁路、煤、铁一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19世纪的中国百废待兴,但只有选择最有利于资金积累的轻工和纺织行业为发展的重点,扫除阻碍它们自由发展的障碍,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不能忘记,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1871-1873年,鸦片占37.7%,后者则为33%。1891-1893年,则两者分别为20.5%和35.1%。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4、73页,科学出版社1955年,北京。)如果脱离了棉纱、棉布乃至火柴这一类日用工业品的发展,与洋人争利只会成为空话。正如上文引用的材料证明,他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可惜一晃而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革新政治的劝牖同中国积极鼓吹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一样,在华西人谈及中国摆脱贫弱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为此遇到的首要障碍——腐败落后的官僚专制统治无法适应现代化和维护国家独立的需要,革新政治也就成了他们不能不议及的问题。洋务官僚们忙于购船置炮,以为这就是强国之本,而在华西人从70年代开始就揭露由于官僚的愚昧和腐败令新组建的军队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徒备有用之物而无人用,直使有用之物为无用之物也。”(《中国延聘李将军》,《万国公报》三四三卷第594页。)水师中“盖管驾之人多选武弁中之有资格或情面者充之……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于船中事务几如隔膜数重,惝恍莫测,倘两军相遇,彼此交绥,其不惊惶晕眩、不知所为者几希矣。”(《论水师当求驾驶战舰员弁》,同上六二四卷第208页。)这是甲午战争以前14至27年发出的警告。在华西人还指出,各级官吏的腐败则更为严重,他们“一为利所夺,顿丧其所守,不惜寡廉鲜耻以求之。”(莫维廉:《首论中华前行之事》,同上五一四卷第184页。)“当今之时,上下交征利,隶胥猛如虎狼,每遇讼事,需索不已,投之以监,而守监者先行凌辱,后则索贿,有贿名曰通监,出入自如,此等恶弊,不可枚举。”(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同上五一五卷第198页。)官民矛盾如此尖锐,不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幼芽在严霜厉风下枯萎。当时,各级官吏的薪俸甚低,贪污受贿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而薪给特别优厚的外交官,腐败则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冗员之多令人吃惊。1889年9月伦敦报纸批评中国驻英使馆:“中商在英贸易绝无仅有,是中使交涉之事当办者本少,而中使一署之人视合俄法德美意五大国使署之人而过之,不特多糜经费,且恐无事生事矣。”(《议华冗员》同上十二卷第24页。)上述挂一漏万的腐败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当时的君与臣和官与民的关系处于严重阻隔的状态。林乐知为此大声疾呼:“君与民分而国有不危者哉!”“倘君处深宫,民居草野不相联络,以致国贫民弱,所中饱者惟居官人耳。官一中饱,上下交困……是君与民与臣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可也。”(林乐知:《中西关系论略》,同上三五七卷第78页。)沿着这条思路,革新政治便被西方在华人士视作中国“借法自强”改变国贫民弱状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反复晓喻。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治的意见。他们推荐的“上下相联之要法”最主要的一条是实行民主制度。用林乐知的话来说是:“此泰西各国所为有公议堂之设也,而究未知中国能行焉否也?”(同上。)这个建议的提出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中外有识之士要求中国实行民主制度的思想日趋表面化的重要标志。早在40年代,魏源、徐继畬已经流露出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企慕之情,但在中世纪的专制统治下,因言贾祸所在多有,这些适应时代需要的进步思想只能成为逐渐滋衍的暗流。到了70年代,地下水开始流出地表,第一个信号是中国科学家李善兰于1874年12月公开发表文章谴责专制统治、赞扬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一以美国为法,后来则有光绪元年(1875)文祥在死前不久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公开赞扬。而西方传教士则为这日渐显露的民主思潮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内容,特别是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以本馆名义在1875年6月2日发表的《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以其丰富和重要的内容而成为中国民主思潮发展史上的有历史意义的文献。第一,介绍主权在民的基础理论。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