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0○三陟县本悉直国新罗婆娑王时来降智证王六年为州置军主景德王更今名为郡。 成宗十四年改陟州团练使显宗九年降为县令辛禑三年升知郡事别号眞珠。 有太白山[新罗拟五岳为北岳。]有黄池。[卽洛东江之源。]#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1○蔚珍县本高勾丽于珍也县[一云古*于伊郡。]新罗景德王改今名为郡高丽降为县置令。 有郁陵岛。[在县正东海中新罗时称于山国一云武陵一云羽陵地方百里智证王十二年来降。 太祖十三年其岛人使白吉土豆献方物。 毅宗十一年王闻郁陵地广土肥旧有州县可以居民遣溟州道监仓金柔立往视。 柔立回奏云: "岛中有*大山从山顶向东行至海一万余步向西行一万三千余步向南行一万五千余步向北行八千余步有村落基址七所有石佛铁锺石塔多生柴胡蒿本石南草。 然多岩石民不可居。" 遂寝其议。 一云于山武陵本二岛相距不远风日淸明则可望见。]#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2○咸州大都督府久为女眞所据睿宗二年命元帅尹瓘等率兵击逐三年置州为大都督府号鎭东军筑大城徙南界丁户一千九百四十八以实之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 后又没于元称哈兰府恭愍王五年收复旧疆为知咸州事寻改万户府置营聚江陵庆尙全罗等道军马防守十八年升为牧别号咸平。 要害处二咸关岭[在府北。]大门岭[在洪献。]。#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3○英州睿宗三年置州。 为防御使号安岭军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后倂于吉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4○雄州睿宗三年置州。 为防御使号宁海军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后倂于吉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5○吉州久为女眞所据。 号弓汉村睿宗三年置州为防御使六年筑中城寻以地还女眞。 后没于元称海洋[一云三海阳。]恭愍王时收复旧疆恭让王二年置雄吉州等处管军民万户府。[州在北雄州在南。] 有卵岛。#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6○福州久为女眞所据。 号吴林金村睿宗三年置州为防御使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 后没于元称*秃鲁 {秃鲁兀}及恭愍王时收复旧疆辛禑八年改端州安抚使。 要害处二有伊板岭[在州东北卽磨天岭]豆乙外岭。[在州南卽磨云岭。]#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7○公 鎭睿宗三年筑城。 置鎭为防御使六年筑山城。[一云孔州一云匡州一云在先春岭东南白头山东北一云在苏下江边。]#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8○通泰鎭睿宗三年筑城置鎭。 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49○平戎鎭睿宗三年筑城置之。#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0○崇宁鎭睿宗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1○眞阳鎭睿宗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2○宣化鎭睿宗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眞后收复倂于吉州。#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3○按旧史九城之地久为女眞所据睿宗二年命元帅尹瓘副元帅吴延宠率兵十七万击逐女眞。 分兵略地东至火串岭北至弓汉岭西至蒙罗骨岭以为我疆于蒙罗骨岭下筑城廊九百九十*闲号英州火串山下筑九百九十二*闲号雄州吴林金村筑七百七十四*闲号福州弓汉村筑六百七十*闲号吉州三年二月城咸州及公 鎭三月筑宜州通泰平戎三城。 于是女眞失其窟穴誓欲报复乃引远地群酋连岁来侵我兵丧失者亦多。 且拓地旣广九城相距辽远。 女眞数设伏丛薄抄掠往来。 国家调兵多端中外骚扰。 四年女眞亦遣使请和于是始自吉州以次收入九城战具资粮于内地遂撤崇宁通泰眞阳三鎭及英福二州城又撤咸雄二州及宣化鎭城以还之。 以此考之咸英雄福吉宜六州及公 通泰平戎三鎭此九城之数也。 其撤城还女眞之时则无宜州及公 平戎二鎭而崇宁眞阳宣化三鎭乃加现焉置户之数又各不同是可疑也。[睿宗三年二月都钤辖林彦作英州记云: "今新置六城一曰鎭东军咸州大都督府兵民一千九百四十八丁户二曰安岭军英州防御使兵民一千二百三十八丁户三曰宁海军雄州防御使兵民一千四百三十六丁户四曰吉州防御使兵民六百八十丁户五曰福州防御使兵民六百三十二丁户六曰公 鎭防御使兵民五百三十二丁户。" 又闵渍所撰纲目云: "尹瓘筑九城徙南界民实之号咸州曰鎭东军置户一万三千号英州曰安岭军雄州曰宁海军各置户一万福吉宜三鎭各置户七千公 通泰平戎三鎭各置户五千。"] 且宜州之地在定州以南不必击逐女眞而后置也。 岂非适至是乃创筑城堡故倂称为九城。 而不在撤去之数欤。#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4○北靑州府久为女眞所据九城时名号未详后没于元称三散。 恭愍王五年收复旧疆置安北千户防御所二十一年改今名为万户府。#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5○甲州府本虚川府久为女眞所据屡经兵火无人居。 恭让王三年始称甲州置万户府。 有奉天台。[在惠山东。]#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6○北界本朝鲜故地在三国为高勾丽所有宝藏王二十七年新罗文武王与唐将李绩夹攻灭之遂倂其地孝恭王九年弓裔据铁圆自称后高丽王分定浿西十三鎭。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西京所管为浿西道后称北界。 肃宗七年又称西北面后以黄州安岳铁和长命鎭来属辛禑十四年复属西海道。 领京一大都护府一防御郡二十五鎭十二县十中叶以后所置府二郡一。#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7○西京留守官平壤府本三朝鲜旧都唐尧戊辰岁神人降于檀木之下国人立为君都平壤号檀君是为前朝鲜周武王克商封箕子于朝鲜是为后朝鲜逮四十一代孙准时有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来夺准地都于王险城[险一作俭卽平壤。]是为卫满朝鲜。 其孙右渠不肯奉诏汉武帝元封二年遣将讨之定为四郡以王险为乐浪郡。 高勾丽长寿王十五年自国内城徙都之宝藏王二十七年新罗文武王与唐夹攻灭之地遂入于新罗。 太祖元年以平壤荒废量徙 白黄海凤诸州民以实之为大都护府寻为西京光宗十一年改称西都成宗十四年称西京留守。 穆宗元年又改镐京文宗十六年复称西京留守官置京畿四道肃宗七年设文武班及五部。 仁宗十三年西京僧妙淸及柳 分司侍郞赵匡等叛遣兵断 岭道于是命元帅金富轼等将三军讨平之除留守监军分司御史外悉汰官班寻削京畿四道置六县。 元宗十年西北面兵马使营记官崔坦三和校尉李延龄等作乱杀留守以西京及诸城叛附于蒙古蒙古以西京为东宁府置官吏 慈悲岭为界。 忠烈王十六年元归我西京及诸城遂复为西京留守官恭愍王十八年设万户府后改为平壤府。 有大同江[卽浿江又名王城江。 江之下流为九津溺水]有大城山[一云九龙山一云鲁阳山。 文献通考云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卽谓此也。 山顶有三池。]古城基二[一箕子时所筑城内 区用井田制一高丽成宗时所筑]箕子墓[在府城北兎山上]东明王墓[在府东南中和境龙山俗号'眞珠墓。' 又仁里坊有祠宇高丽以时降御押行祭朔望亦令其官行祭邑人至今有事辄祷世传东明圣帝祠]乙密台[台在锦绣山顶台下层崖之旁有永明寺卽东明王九梯宫内有麒麟窟窟南白银滩有岩出没潮水名曰朝天石。]属县四。○江东县仁宗十四年分京畿为六县以仍乙舍乡班石村朴达串村马滩村合为本县置令仍为属县。 后属于成州恭让王三年复置令。○江西县仁宗十四年分京畿为六县以梨岳大垢甲岳角墓秃村甑山等乡合为本县置令仍为属县。○中和县本高勾丽加火押新罗宪德王改为唐岳县。 至高丽为西京属村仁宗十四年分京畿为六县以荒谷唐岳松串等九村合为本县置令仍为属县。 忠肃王九年以太祖统合功臣金乐金哲内乡升为郡置令如故恭愍王二十年又升为知郡事。○顺和县仁宗十四年分京畿为六县以楸子岛樱迁村龙坤村禾山村合为本县置令仍为属县后属于祥原忠惠王二年移属三和。#高丽史58卷-志12-地理3-058○安北大都护府宁州本高丽彭原郡太祖十四年置安北府成宗二年称宁州安北大都护府显宗九年称安北大都护府高宗四十三年避蒙兵入昌麟岛后出陆恭愍王十八年置安州万户府后升为牧别号安陵[成庙所定。]有淸川江[古称萨水卽高勾丽*乙 文德{乙支文德}败隋兵百万之地]领防御郡二十五鎭十二县六。○龟州本高丽万年郡成宗十三年命平章事徐熙率兵攻逐女眞城龟州显宗九年为防御使。 高宗三年丹兵来寇州人拒战斩获甚多至十八年蒙兵来侵兵马使朴犀尽力御之力屈犹不降以功升为定远大都护府。 后为都护府又改定州牧。○宣州本安化郡高丽初改为通州显宗二十一年称宣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紫燕岛元宗二年出陆。 有牧美岛。 龙州本高丽安兴郡显宗五年称龙州防御使后改为龙湾府忠宣王二年复称龙州。○静州本高丽松山县德宗二年筑城徙民一千户实之文宗三十二年又以静州等五城城大民小徙内地民各百户实之。○麟州本高丽灵蹄县显宗九年称麟州防御使二十一年移永平鎭民实之高宗八年以叛逆降称含仁后改为知郡事。 有古长城基。[德宗朝平章事柳韶所筑起自州之鸭绿江入海处至东界和州海滨。]○义州本高丽龙湾县又名和义。 初契丹置城于鸭绿江东岸称保州文宗朝契丹又设弓口门称抱州[一云把州。]睿宗十二年辽刺史常孝孙与都统耶律宁等避金兵泛海而遁移文于我宁德城以来远城及抱州归我我兵入其城收拾兵仗钱谷王悦改为义州防御使推刷南界人户以实之于是复以鸭绿江为界置关防。 仁宗四年金亦以州归之。 高宗八年以叛逆降称咸新寻复古恭愍王十五年升为牧。 十八年置万户府别号龙湾。 有鸭绿江。[一云马 水一云靑河。]○朔州本高丽宁塞县显宗九年称朔州防御使后升为府。○昌州本高丽长静县靖宗元年城梓田移民户为昌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被蒙兵城邑丘墟。○云州本高丽云中郡[一云古远化鎭。]光宗时为威化鎭成宗十四年称云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寓于嘉山西村隶延山府恭愍王二十年复立郡别号云中。[成庙所定。]○延州本高丽密云郡[一云安朔郡。]光宗二十一年更今名为知州成宗十四年为防御使恭愍王十五年升延山府。○博州本高丽博陵郡[一云古德昌。]成宗十四年称博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属于嘉州恭愍王二十年复郡号别号博陵[成庙所定。]有大宁江。[俗呼博州江。]○嘉州本高丽信都郡[一云古德县。]光宗十一年城湿忽升为嘉州成宗十四年称防御使高宗八年以叛逆降称抚宁。 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以泰博抚渭等州皆属本郡为五城兼官后析置泰抚渭三州惟博州仍属至恭愍王二十年又析置博州。○郭州本高丽长利县成宗十三年命平章事徐熙率兵攻逐女眞城郭州显宗九年为防御使高宗八年以叛逆降称定襄。 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隶隋州恭愍王二十年复郡号。○铁州本高丽长宁县[一云铜山。]显宗九年称铁州防御使。○灵州显宗二十一年升兴化鎭为州置防御使。○孟州[孟一作猛。]本高丽铁瓮县显宗十年称猛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海岛四十四年倂于殷州元宗二年出陆为安州属县恭让王三年析置县令。○德州本高丽辽原郡一名长德鎭穆宗四年称德州防御使。 元宗元年避蒙兵入于安州之芦岛后凡五迁至忠烈王六年复旧地属于成州恭愍王二十年析为知州事。○抚州本高丽云南郡[一云古靑城。]成宗十四年称抚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处渭州古城属嘉州恭愍王十八年移属泰州恭让王三年别置监务。○顺州本高丽静戎郡成宗二年称顺州防御使高宗四十四年倂于德州后改为知郡事。○渭州本乐陵郡[一云古德城。]高丽改今名为防御使文宗四年筑城。○泰州本高丽光化县[一云宁朔一云连朔。]光宗二十一年称泰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元宗二年出陆属于嘉州恭愍王十五年以抚渭二州属于郡称泰州事辛禑七年析置抚渭二州。○成州本沸流王松让之故都太祖十四年置刚德鎭显宗九年改今名为防御使后为知郡事别号松让[成庙所定。]有温泉。○殷州本高丽兴德郡一名同昌郡成宗二年称殷州防御使高宗十八年避蒙兵入于海岛后出陆为成州属县恭让王三年置监务。○肃州本高丽平原郡太祖十一年移筑鎭国城改名通德鎭成宗二年称今名为防御使后更为知郡事。○慈州本高丽文城郡太祖二十二年改为大安州成宗二年改今名为防御使后改为知郡事。○宁德鎭文宗十年避契丹兴宗讳改鎭为城以鎭字从眞字也有鎭使下同。○威远鎭显宗二十年遣柳韶修古石城置之鎭在兴化鎭西北。○定戎鎭显宗二十年遣柳韶修古石壁置鎭徙永平城民实之鎭在兴化鎭北。○宁朔鎭古榛田高丽改今名文宗四年筑城。○安义鎭显宗九年筑城。○淸塞鎭高宗四年以御丹兵有功升威州防御使后投狄背国改称熙州为价州兼官。 有妙香山。[卽太伯山。]○平虏鎭靖宗七年命崔 筑城后改柔远。○宁远鎭靖宗七年命崔 筑城。○朝阳鎭[有鎭将。 下同。]太祖十三年城马山。 号安水鎭显宗九年改连州防禁使[连一作涟。]后更今名为鎭。 高宗二年以御丹兵有功复称连州防御使四年改为翼州防御使后又改价州。○阳岩鎭太祖二十一年筑城。○树德鎭成宗二年筑城。○安戎鎭光宗二十五年筑城。○通海县太祖十七年筑城。 高宗四十三年罢县令以安仁鎭将兼之。○永淸县古定水县后为龙冈属县后置县令。 高宗四十三年罢县令以安仁鎭将兼之恭愍王七年复析置县令。○咸从县本高丽牙善城后改今名为县令官。○龙冈县本高丽黄龙城[一云军岳]后改今名为县令官。○三和县仁宗十四年分西京畿为六县。 以金堂呼山漆井三部曲合为本县置令。○三登县仁宗十四年分西京畿为六县。 以成州所属新城萝坪狗牙等三部曲合为本县置令。○江界府恭愍王十年称秃鲁江万户。 十八年改今名为万户府。○泥城府恭愍王十八年置泥城万户府。[林土碧团本皆女眞所居恭愍王六年遣泥城万户金进等击走之改林土为阴潼以碧团隶焉抄南界人户以实之。]○随州高宗十八年蒙兵陷昌州州人入于紫燕岛元宗二年出陆寓于郭州海滨。 以州人失土割郭州东十六村及郭州所属安义鎭以与之称知随州事仍兼郭州恭愍王二十年复析置郭州。志卷第十二。#高丽史59卷-志13-00-00-00-000志卷第十三。 高丽史五十九。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 奉敎修。#高丽史59卷-志13-礼1-00-00-000礼一。#高丽史59卷-志13-礼1-00-00-001○夫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 于是圣人制礼以立人纪节其骄* {淫}防其暴乱所以使民迁善远罪而成美俗也。 高丽太祖立国经始规模宏远然因草创未遑议礼。 至于成宗恢弘先业祀圆丘耕籍田建宗庙立社稷睿宗始立局定礼仪然载籍无传。 至毅宗时平章事崔允仪撰详定古今礼五十卷然阙遗尙多自余文籍再经兵火十存一二。 今据史编及详定礼旁采周官六翼式目编绿蕃国礼仪等书分纂吉凶军宾嘉五礼作礼志。#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00-000吉礼大祀。#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0 丘。#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1○ 丘坛周六丈三尺高五尺十有二陛三 。 每 二十五步周垣四门。 燎坛在神坛南广一丈高一丈二尺户方六尺开上南出。 祀 丘有常日者孟春上辛祈谷无常日者孟夏择吉雩祀。 祝版称高丽国王臣王某敢明告。 玉币上帝以苍璧四圭有邸币以苍靑帝以靑圭赤帝以赤璋皇帝以黄琮白帝以白琥黑帝以玄璜。 币如其玉凡币之制皆长一丈八尺。 牲牢上帝及配主用苍犊各一五方帝各用方色犊一。 若方色难备者以纯色代之。 摄事上帝配主各用羊一五方帝各豕一。 献官亲祀太子若公侯伯为亚献太尉为终献。 太尉宰臣为之或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 摄事太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2亲祀仪。 齐戒。 前祀七日质明有司设行事执事官位于尙书省俱北向西上。 设太尉位于群官北稍西西向。 监察御史位二在西稍南东向。 群官就位立定太尉就位西向读誓文曰: "正月某日上辛亲祀祈谷于 丘。 各扬其职。 不供其事国有常刑。" 读讫并再拜退。 王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二日于正殿一日于斋宫。 凡预祀之官散斋四日致斋三日散斋皆于正寝致斋二日于本司一日于祀所无本司者宿尙书省。 散斋理事如故唯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杀文书不行刑罚不经秽恶致斋之日唯祀事得行其余悉断。 近侍之官应从祀者及从祀群官各于本司淸斋一宿无本司者宿尙书省。 工人二舞皆淸斋一宿于太常司。 前祀二日太尉奏告太祖陵祠如常告之仪告以配神作主之意。 前祀一日诸卫令其属未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 每门二人每隅一人。#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3陈设。 前祀三日尙舍局设大次于外 东门之内道北南向设小次于卯陛之东西向。 守宫署设侍臣次于大次之前文左武右俱相向。 设行事陪祠官及有司次于内 东门之外道南并随地之宜。 设馔 于内 东门之外道北南向。 前祀二日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积柴于燎坛设权火于燎坛东北南向。 掌牲令具牲牢。 太乐令陈登歌之乐于坛上稍南北向设轩架于坛南。 前祀一日奉礼设王位于坛下东南西向飮福位于坛上午陛之西北向。 亚终献飮福位在王位之后设亚终献祀官位于王位之后稍南西向。 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监察御史位二于坛下一于东南西向一于西南东向。 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二一于坛上乐 之西北一于轩架之西北俱东向。 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奉礼又设王望燎位于柴坛之北南向。 奉礼赞者位于燎坛东北西向北上。 设陪祀文武官位于 门内东西道南每等异位重行文东西向北上武西东向北上。 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等门外位于东 门外如设次式。 设牲 于东 门外当门西向。 苍牲一居前又靑牲一在北少退南上次赤牲一黄牲一白牲一玄牲一。 又苍牲一在南少退北上。 又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俱北向。 设诸太祝位于牲东各当牲后祝史各陪其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 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史令设神位版郊社令设上帝神座于坛上北方南向席以藁 。 配位太祖神座于东方西向席以莞。 靑帝于东陛北赤帝于南陛东皇帝于南陛西白帝于西陛南黑帝于北陛西席 以藁 。 告洁毕权彻上帝 各二居前。 实稻粱在左粱在稻前。 实黍稷在右稷在黍前。 十二在左为三行右上。 第一行实形 在前鱼 饵粉 次之。 第二行榛子在前干枣白 黑 次之。 第三行菱仁在前 仁栗黄鹿脯次之。 豆十二在右为三行左上。 第一行实芹菹在前笋菹脾析菁菹次之。 第二行 菹在前 食鱼 次之。 第三行豚拍在前鹿 食次之。 * 一实大羹在 豆*闲。 俎二一载牲首盘在豆右之南一载牲肉在前。 豆一实毛血。 匏爵三每爵有 。 太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二一实玄酒一实淸酒。 在坛上东南隅北向西上。 象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醍齐。 壶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沈齐。 山 四二实玄酒一实事酒一实昔酒。 在坛下南陛东北向西上。 尊皆加勺 有 以置爵。 设玉币 于尊 之所设祝 于神位之右。 配位前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象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二一实玄酒一实淸酒在坛上于上帝酒尊之东北向西上。 * 俎爵 祝 币 之设并如上帝仪无玉。 五方帝前各太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一实淸酒。 各设于神座之左而右向。 豆各八 减白 黑 饵粉 豆 脾析豚拍 食 食。 各一 实稻粱 实黍稷。 其* 实牲俎爵 币玉之设并如上仪。 设王洗二于午陛东南北向 洗在东爵洗在西。 洗以 水在洗东加爵。 在洗西南。 肆 实以巾爵。 又设亚终献洗二于王洗东南俱北向 水在洗东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4 驾出宫。 致斋日昼漏上水五刻 驾发引。 发引前七刻奏一严前五刻奏二严所司陈大驾卤簿诸卫各督其属队引内仗以次入陈于殿庭枢密以下左右侍臣俱诣大观殿庭立班以俟。 前二刻奏三严王服 黄袍坐殿。 鸣鞭禁卫大喝: "再拜。" 讫舍人喝: "枢密侍臣常起居。" 讫阁门各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就位立定舍人喝: "太子以下再拜。" 西出。 侍中版奏外办王降殿升 * 辇出兴礼门外。 守宫宰臣奉辞。 王至仪凤门内降辇入幄。 乘黄令进辂于仪凤门阶前南向千牛将军一员执长刀立于辂前北向黄门侍郞在侍臣前。 太仆卿摄衣而升正立执 千牛将军前执 。 侍中版奏外办王出幄乘辂。 称警 如常。 文武两班常起居讫黄门侍郞奏请侍臣上马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称: "侍臣上马。" 舍人喝: "文武侍臣再拜。" 讫太仆卿立授绥次百司留守奉辞。 黄门侍郞进当 驾前 奏称: "黄门侍郞臣某言: '请 驾进发。'" 伏兴退复位。 驾动称警 。 侍中黄门侍郞夹侍千牛将军夹路而趋。 驾出升平门权驻侍臣上马讫黄门侍郞奏请车右升陪乘枢密上将军各二员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复位车右再拜升讫 驾动。 称警 不得鼓吹不得 哗。 其从祀官在玄武队后如常仪。 驾将至斋宫其先到诸祀官若执礼御史郊社令执事官俱朝服于斋宫门外北向西上立班奉迎再拜。 驾至斋宫南门外回辂南向车右降立辂前。 侍中进当 驾前 奏称: "侍中臣某言: '请降辂。'" 伏兴退复位王降辂入斋宫。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宿卫如式。 通事舍人各引从祀文武群官集斋宫门前。 文东武西舍人承旨 群官各还次。#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5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后八刻诸卫之属禁断行人未后二刻郊社令率其属以尊 入设于位。 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又加盖 。 未后三刻执礼官先入奉礼帅赞者俱入就位。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及御史俱就位肄仪。 讫掌牲令牵牲就 位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入诣坛东陛升视涤濯。 执尊者皆去 。 告洁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 掌牲令少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太常卿省牲。 掌牲令又前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太祝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俱还本位。 诸太祝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濯监取明水火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 律郞展视乐器各还斋所。 祀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 刀割牲取牲首七各盛于盘入设于坛上尊 所太官令入实 豆时奉设七坐豆右之南。 祝史以豆取毛血各置于馔所遂烹牲。#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6奠玉帛。 祀日未明三刻诸祀官及从祀官各服其服。 执礼官先入坛下郊社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玉币。 太祝以玉币置于 。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 豆 监察御史按视坛之上下* {纠}察不如仪者还出。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再拜就位赞引引御史郊社令诸太祝及祝史令史与执尊 幂者入自东门当坛南乐悬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 御史以下皆再拜讫执尊 者各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太祝诣坛东陛升御史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讫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及从祀群官俱就门外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立于悬南道西。 其升坛者皆脱 于下降纳如常。 谒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讫。 谒者引司空诣坛东陛升行扫除于上降行乐悬于下。 讫引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通事舍人分引从祀群官入就位。 侍中诣行宫门前版奏外办未明一刻王服衮冕以出。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 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凡太常卿前导皆博士先引。 太常卿引王入大次帘降太常卿博士阁门官分立于大次外左右。 郊社令以祝版进王署讫近臣奉出郊社令受各奠于 。 侍中版奏外办帘卷。 王出次。 华盖侍卫如常仪。 太常卿引王至内 门外近侍斋戒者陪从。 尙衣奉御以桓圭授殿中监殿中监受进王执圭。 华盖仗卫停于门外。 王入自正门 律郞 伏举麾兴。 凡取物者皆 伏而取兴奠物则奠讫 伏而后兴。 工 轩架奏黄钟宫正安之曲。 王升降行止皆作正安之曲。 王至版位西向立。 每立定太常卿与博士退立于左。 偃麾 乐止。 凡乐皆 律郞 伏举麾兴工 而后作偃麾 而后止。 太常卿前奏请再拜退复位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称: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 律郞举麾轩架奏夹锺宫景安之曲三成黄锺角大簇征姑洗羽各一成文舞作六成偃麾乐止。 太祝升烟燔牲首乐六成。 讫太祝举牲首盘各由其陛授祝史祝史诣燎坛上别加柴燔之。 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诸太祝取玉币于 各立于尊所。 太常卿引王诣坛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升自南陛侍中中书令以下左右侍卫量人从升。 王升坛北向立乐止。 太祝以玉币授侍中侍中奉玉币东向 进。 王搢圭受玉币。 登歌作大吕宫嘉安之曲。 太常卿引王诣上帝神位前北向 奠讫执圭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 讫登歌止。 太常卿引王少东东向立配座太祝以币授侍中。 侍中奉币北向进王搢圭受币。 登歌作大吕宫仁安之曲。 太常卿引王诣配座前东向 奠讫执圭 伏兴少退东向再拜讫登歌止。 太常卿引王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 王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 初王将奠配位之币五帝太祝各奉玉币 奠神座前。 祝史燔牲首讫出诣馔所各奉毛血豆立于门外于登歌止祝史奉毛血豆入就坛下。 诸太祝各由其陛迎取于坛上俱进奠神座前。#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7进熟。 王升奠玉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各陈于 门外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 司徒奉上帝之俎太官令引馔入。 俎初入门轩架奏黄锺宫 安之曲馔至陛乐止。 太祝俱进彻毛血之豆自东陛授祝史以出。 司徒升自午陛诣上帝神座前 奠俎。 诸太祝一时各奠俎上帝馔升自午陛; 配位馔升自卯陛; 五帝馔各由其陛。 诸太祝迎奠于神座前 豆盖 先彻乃升 旣奠却其盖于下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东陛复位太官令退复位诸太祝各还尊所。 太常卿引王诣 洗位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 王至洗位乐止。 殿中监进受圭侍中 取 兴沃水内侍官 取盘承水。 王 手黄门侍郞 取巾于 兴以进。 王 手黄门侍郞受巾 奠于 。 祝史以 取爵进 于洗西黄门侍郞取爵于 以进。 王受爵侍中酌 水内侍官奉盘承水。 王洗爵黄门侍郞 取巾于 兴以进。 王拭爵。 讫黄门侍郞受巾奠于 。 侍中以 受爵授祝史祝史传授太祝。 太祝受 取爵置尊所 上。 殿中监进圭王执圭。 太常卿引王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 王自南陛升坛讫乐止。 谒者引司徒升自东陛立于尊所。 王诣上帝尊所侍中取爵于 进。 王受爵太祝去 侍中赞酌太尊之泛齐。 登歌作大吕宫嘉安之曲。 王诣上帝前 奠爵 伏兴太常卿引王少退北向立乐止。 太祝持祝版进神座右东向 读祝文讫 伏兴乐作。 王再拜。 太祝奠版于 乐止。 太常卿引王诣配位尊所侍中取爵于 进王受爵。 太祝去 侍中赞酌着尊之泛齐登歌作大吕宫仁安之曲。 王诣配位前奠爵 伏兴。 五帝太祝取爵于 酌太尊之泛齐各进奠神座前讫太常卿引王少退东向立乐止。 配位太祝持祝版进神座左北向 读祝文讫 伏兴乐作。 王再拜讫乐止。 太常卿引王诣飮福位北向立登歌作黄锺宫禧安之曲。 太祝各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西向奉以立王再拜讫侍中 以爵酒进王 搢圭受爵祭酒三祭于地 酒奠爵。 太祝各持俎进减神前 肉皆取前脚第二骨合置一俎上。 又太祝各以 进减黍稷饭合置一 以授司徒。 司徒西向 以进王受以授内侍。 内侍二人立于午陛下王受 肉 饭内侍升诣王位之左受退。 谒者引司徒降复位。 王 取爵遂飮卒爵侍中受虚爵以授太祝。 太祝受爵复于 还尊所。 王 伏兴再拜乐止。 太常卿引王降自午陛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文舞退轩架奏黄锺宫崇安之曲退讫乐止。 武舞进轩架奏黄锺宫崇安之曲舞者立定乐止。 初王将复位谒者引太尉诣 洗位北向立斋郞二人赞洗。 太尉 手 手祝史以 取爵立于洗西。 太尉取爵于 洗爵拭爵祝史以 受爵传授太祝太祝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太尉自东陛升坛诣上帝尊所。 太尉取爵于 太祝去 太尉酌着尊之醴齐。 轩架奏黄锺宫武安之曲武舞作乡乐交奏。 诣上帝神座前北向 奠爵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讫又就配位前酌牺尊之醴齐如上仪。 少退东向再拜。 初太尉酌配位尊时五帝太祝各酌着尊之醴齐进奠神座前讫乐止。 谒者引太尉诣飮福位诸太祝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进太尉之右西向立。 太尉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太祝进受虚爵复于 。 太尉兴再拜讫谒者引太尉降复位。 初太尉献将毕谒者引光禄卿诣 洗 手洗爵升酌 齐。 终献如亚献仪。 谒者引光禄卿降复位。 诸太祝各进 彻 豆兴还尊所 豆各一少移故处。 登歌作大吕宫肃安之曲卒彻乐止。 奉礼曰: "赐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飮福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夹锺宫永安之曲乡乐交奏。 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王再拜讫。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再拜。 乐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请就望燎位。 太常卿引王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王就望燎位南向立乐止。 初赐 再拜讫诸太祝各执 进诣神座前取玉帛祝版以俎载牲体黍稷饭及爵酒各由其陛降坛南行诣柴坛自南陛升以玉帛祝版馔物置于燎柴。 奉礼曰: "可燎。" 东西各六人举权火。 火燎半柴太常卿前奏礼毕。 引王还大次。 轩架奏黄锺宫正安之曲。 出中 门外太常卿奏请释圭殿中监 受圭以授尙衣奉御。 王至大次乐止。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通事舍人分引从祀群官以次出。 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俱复执事位。 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赞引引出。 太乐令引工人以次出。 将士不得辄离部伍。#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8 驾还宫。 其日祀事礼毕。 王还斋殿停一刻顷奏初严所司转仗卫卤簿于还途如来仪。 奏二严枢密以下左右侍臣及文武百官各就位立定太乐令陈乐部于斋宫南门外。 王将出奏三严。 王服绛纱袍出坐殿禁卫大喝再拜。 枢密左右侍臣常起居讫阁门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常起居讫阁门以次引出。 侍中版奏外办王出斋宫门外南向立乘黄令进辂于斋宫门外南向。 王乘辂千牛将军驭驾如来仪。 百官常起居讫黄门侍郞请 驾进发退复位 驾动。 侍卫如常仪。 黄门侍郞千牛将军夹辂而趋至侍臣上马所黄门侍郞奏请 驾少驻 侍臣上马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称曰: "侍臣上马。" 舍人喝: "侍臣再拜上马。" 黄门侍郞奏请 车右升侍中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复位车右再拜升讫。 黄门侍郞奏请 驾进发退复位。 驾动鼓吹乐部振作。 而还至升平门外少驻侍臣下马车右降。 讫 驾入升平门留守百官 再拜。#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09有司摄事仪。 斋戒。 在上亲祀仪。 其祀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 前祀一日太尉帅群官具公服诣大观殿庭王出亲授祝版。 太尉受讫具仪卫帅祀官诣祀所。#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10陈设。 前祀二日守宫署设行事执事官次于坛东 门之外及斋坊之内随地之宜设馔 于内 东门之外道南北向。 前一日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积柴于燎坛。 掌牲令具牲牢太乐令陈登歌之乐于坛上稍南北向设轩架于坛南立舞表于轩架之北。 郊社令设望燎位于柴坛之北南向。 设权火于柴坛之东北南向。 奉礼设太尉群官位于坛下东南西向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监察御史位二于坛下一于东南西向一于西南东向。 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 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于坛上乐 之西北东向。 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设献官飮福位于午陛之上稍西北向。 又设奉礼位于燎坛东北西向北上。 设牲 于东 门外当门西向。 牲七羊牲一居前豕牲五在北少退南上。 羊牲一在南少退。 又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俱北向。 设诸祝史位于牲东各当牲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神位及祭器牲牢陈设 如亲祀仪。 设洗二于卯陛南北向 洗在东爵洗在西。 在洗东皆加勺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11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后八刻诸卫之属禁断行人。 未后二刻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帅斋郞以尊 入设于位升坛者自东陛。 未后三刻执礼官先入奉礼帅赞者俱入就位。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御史俱就位肄仪。 掌牲令以牲就 位。 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入诣坛东陛升视涤濯。 祝史去 告洁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 掌牲令少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祝史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俱还本位。 诸祝史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濯监取明水火。 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 律郞展视乐器。 各还斋所。 祀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 刀割牲取牲首七各盛于盘入设于坛上尊 所太官令入实 豆时奉设七座豆右之南。 祝史以豆取毛血各置于馔所遂烹牲。#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12奠玉帛。 祀日未明三刻诸祀官各服其服。 执礼官先入坛下郊社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玉币。 祝史以玉币置于 。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 豆 。 郊社令以祝版各置于 。 监察御史按视坛之上下* {纠}察不如仪者还出。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再拜。 赞引引御史郊社令诸祀官诸祝史及斋郞与执尊 者入自东门当坛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 御史以下皆再拜。 讫执尊 者各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祝史诣坛东陛升御史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讫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俱就门外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 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立于悬南道西。 谒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讫谒者引司空诣坛东陛升行扫除于上降行乐悬于下讫引复位。 谒者赞者赞引各引献官入就位奉礼曰: "再拜。" 献官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 谒者进太尉之左白: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 律郞 伏举麾兴工 轩架奏夹锺宫景安之曲三成。 文德之舞六成偃麾 乐止。 祝史升烟燔牲首乐六成。 讫祝史举牲首盘各由其陛授斋郞斋郞诣燎坛上别加柴燔之。 奉礼曰: "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祝史取玉币于 立于樽所谒者引太尉自南陛升坛北向立。 祝史以玉币东向授太尉太尉受玉币。 登歌作大吕宫嘉安之曲。 太尉进上帝神座前北向 奠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讫乐止。 太尉进配位神座前东向立配座祝史以币授太尉。 登歌作大吕宫仁安之曲。 太尉进配位神座前东向 奠 伏兴少退东向再拜。 初太尉将奠配位之币诸祝史奉玉币各奠于五方帝神座前讫乐止。 谒者引太尉降自南陛还本位。 燔牲首讫斋郞出诣馔所各奉毛血豆立于门外。 登歌止奉毛血豆入各由其陛升诸祝史迎取于坛上俱进奠神座前退立于尊所。#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13进熟。 太尉升奠玉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各陈于 门外。 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上帝之俎太官令引馔入。 俎初入门轩架奏黄锺宫 安之曲馔至阶乐止。 祝史俱进彻毛血之豆自东陛授斋郞以出。 司徒升自午陛诣上帝神座前 奠俎诸祝史各奠俎诸位。 馔升诸祝史迎奠于神座前。 豆盖 先彻乃升 旣奠却其盖于下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东陛复位太官令退复位。 诸祝史还尊所。 谒者引太尉至洗位 手 手斋郞以 取爵立于洗西。 太尉取爵于 洗爵拭爵以授斋郞。 斋郞以爵 授祝史祝史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太尉自南陛升坛取爵于 祝史去 。 太尉酌太尊之泛齐登歌作大吕宫嘉安之曲。 太尉诣上帝前 奠爵 伏兴少退北向立乐止。 祝史进神座右东向 读祝文。 讫乐作。 太尉再拜祝史奠版于 乐止。 太尉诣配位尊所祝史去 。 太尉酌着尊之泛齐登歌作大吕宫仁安之曲。 太尉诣配位前 奠爵 伏兴少退东向立乐止。 祝史进神座左北向 读祝文。 讫乐作。 太尉再拜讫乐止。 初太尉酌配位尊时五帝祝史各酌太尊之泛齐进奠神座前。 谒者引太尉诣飮福位北向立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祝史持爵进太尉之右西向立太尉再拜受爵 祭酒 酒奠爵。 又祝史以俎进减神座前 肉皆取前脚第二骨共置一俎上。 又以 进减黍稷饭合置一 以授太尉大尉受以授斋郞取爵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尉兴再拜讫谒者引太尉降复位。 文舞退轩架奏黄锺宫崇安之曲退讫乐止。 武舞进轩架奏黄锺宫崇安之曲。 舞者立定乐止。 谒者引太常卿诣 洗位 手 手。 洗爵拭爵以授斋郞斋郞受以授祝史。 谒者引太常卿自东陛升坛诣上帝尊所北向立。 祝史去 。 太常卿酌着尊之醴齐轩架奏黄钟宫武安之曲武舞作。 乡乐交奏。 奠爵讫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次诣配位前酌牺尊之醴齐如上仪。 初太常卿酌配位尊时五帝祝史各酌着尊之醴齐进奠神座前。 讫乐止。 谒者引太常卿诣飮福位。 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祝史持爵进太常卿之右西向立太常卿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常卿兴再拜谒者引太常卿降复位。 初太常卿献将毕谒者引光禄卿诣 洗升酌 齐。 终献如亚献之仪。 讫谒者引光禄卿降复位。 诸祝史各进 彻 豆 豆各一小移故处。 登歌作大吕宫肃安之曲。 卒彻乐止祝史还尊所。 奉礼曰: "赐 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飮福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夹锺宫永安之曲乡乐交奏。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乐一成止。 谒者引太尉诣望燎位南向立。 众官将拜诸祝史执 各诣神座前取玉币祝版。 斋郞以俎载牲体黍稷饭爵酒各由其陛降坛南行诣燎坛自南陛升以玉帛祝版馔物置于燎坛。 奉礼曰: "可燎。" 东西各六人举权火。 火燎半柴谒者进太尉之左白: "礼毕。" 引太尉出。 谒者赞引各引祀官以次出。 赞引引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 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赞引引出工人二舞以次出。孟夏亲雩如亲祀祈谷仪。 但誓文曰: "今年四月某日王亲雩祀 丘云云。" 有司摄事如祈谷摄事仪。#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 丘-014成宗。 二年正月辛未王亲祀 丘祈谷配以太祖祈谷之礼始此。#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方泽-000方泽。#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方泽-001○显宗。 二十二年正月。 亲祭方泽。#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方泽-002靖宗。 二年二月庚戌朔祭方泽。 十年十月丙申祭神州地祇。#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方泽-003仁宗。 五年三月戊午。 制方泽祭地* {祇}四郊迎气。#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0社稷。#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1○社稷坛社在东稷在西。 各广五丈高三尺六寸四出陛五色土为之。 坎二各在两坛子陛之北。 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祭日。 仲春仲秋上戊及腊。 神位。 祭大社以后土氏配祭大稷以后稷氏配。 大社大稷位坛上北方南向席皆以藁 。 后土后稷位坛上西方东向席皆以莞。 玉币。 玉以两圭有邸币以黑长一丈八尺。 牲牢社稷豕各一。 献官太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太尉八座为之。#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2齐戒。 前祭七日平明太尉誓祭官公卿已下于尙书省曰: "某月某日上戊祭于大社大稷。 各扬其职。 不供其事国有常刑。" 凡预祭之官散斋五日致斋二日。 散斋皆于正寝致斋二日一日于本司一日于祭所。 无本司者于尙书省。 前祭一日诸卫令其属未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卫社坛门每门二人。 太乐工人俱淸斋一宿于太常司。#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3陈设。 前祭一日守宫署设太尉亚终献次于社坛西门外从祭群官次于其侧。 设馔 于东门之外道北南向。 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 掌牲令具牲牢。 太乐令陈轩架之乐于坛南陈登歌于两坛之*闲。 前祭一日奉礼设祭官公卿以下位于西门之内执事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东向北上。 设御史位二于坛下一于大社坛东南西向一于大稷坛西南东向。 令史各陪其后。 设奉礼郞位于乐悬北。 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东向北上。 设 律郞位于大社坛上东南西向。 设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设牲 于东门之外当门西向。 又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俱北向。 设诸祝史位于牲东各当牲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设酒尊之位。 大社太尊二着尊二 二在坛上东南隅北向后土氏象尊二着尊二 二在大社酒尊之东俱北向西上。 尊皆加勺 设 以置爵。 设大稷后稷酒尊于其坛上如大社后土之仪。 设洗于大稷坛西南北向 水在洗东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 执尊 者各位于其后。 设玉帛之 于坛上尊 之所。 祭日未明五刻太史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设大社大稷神座各于坛上近北南向。 设后土氏神座于大社神座之右后稷氏神座于大稷神座之右俱东向。#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4省牲器。 前祭一日 后郊社令帅斋郞以尊 洗 入设于位。 升坛者各自西陛。 执礼官先入坛下亚终献以下并入肄仪。 讫掌牲令以牲就 位。 赞引引御史谒者引太常卿诣大社坛西陛升视涤濯。 执尊者皆举 。 告洁次诣大稷坛如大社之仪。 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少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太常卿省牲。 掌牲令又前北向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祝史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还本位。 诸祝史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令。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濯监取明水火。 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讫俱还斋所。 祭日未明十刻太官令帅宰人割牲取牲左 盛于盘置于尊 所入实*边{ }豆时奉设各座 南。 祝史以豆取毛血各置于馔所。#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5奠玉帛。 祭日未明三刻诸祭官各服其服。 郊社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玉币。 太尊为上实以醴齐; 着尊次之实以 齐; 为下实以淸酒。 配座之尊亦如之齐皆加明水酒皆加玄酒各实于上尊。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 豆 。 各二居前 实稻*梁{粱}在左 实黍稷在右。 十二在左为三行右上: 第一行实形 在前鱼 饵粉 次之; 第二行榛子在前干枣白 黑 次之; 第三行菱仁在前 仁栗黄鹿脯次之。 豆十二在右为三行左上: 第一行实芹菹在前 菹脾析菁菹次之; 第二行 菹在前 食鱼 次之; 第三行豚拍在前鹿 食次之。 二在 豆*闲实以羹加芼滑。 俎二一载牲体一载左脾。 匏爵三在 豆南每爵有 。 又豆一实以毛血。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祝史,与执尊 者入自西门当大社坛南重行北向东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 御史以下皆再拜讫。 执尊 者皆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祝史诣大社坛西陛升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又诣大稷坛行扫除如大社之仪讫各就位。 未明一刻谒者赞引引祭官俱就门外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 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入立于悬南道西。 谒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讫。 谒者引司空诣坛西陛升行扫除于上大稷坛亦如之降行乐悬于下引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祭官入就位立定奉礼曰: "再拜。" 祭官以下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 谒者进太尉之左白: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 律郞 伏举麾兴工鼓 轩架奏林锺宫宁安之曲文舞八成。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诸祝史取玉帛于 各立于尊所。 谒者引太尉诣大社坛升自南陛北向立祝史以玉帛西向授太尉。 太尉受玉帛登歌作应锺宫嘉安之曲太尉进北向 奠于大社神座前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 讫诣配位前西向立祝史以币北向授太尉太尉受币进 奠于后土神座前少退西向再拜讫登歌止。 谒者引太尉降自西陛诣大稷坛升奠玉币如大社后土坛仪。 引太尉降复位。 初众官拜讫斋郞各奉毛血之豆立于门外。 于登歌止斋郞奉毛血入各由其陛。 诸祝史迎取于坛上俱进奠于神座前退立于尊所。#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6进熟。 太尉旣升奠玉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西门外。 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奉大社之俎。 太官令引馔入。 俎初入门轩架奏大簇宫 安之曲馔至陛乐止。 祝史俱进彻毛血之豆自西陛授斋郞以出。 司徒升自午陛进奠俎于大社神座前诸祝史一时各奠俎大社大稷之馔升自南陛配位之馔升自西陛。 诸祝史迎取于坛上各设神座之前。 豆盖 先彻乃升 旣奠却其盖于下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西陛复位太官令退复位诸祝史还尊所。 谒者引太尉诣 洗 手斋郞以 取爵授太尉。 太尉洗爵拭爵授斋郞。 斋郞传授祝史。 祝史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太尉诣大社坛。 升自南陛诣大社尊所取爵于 执尊者举 。 太尉酌醴齐登歌作应锺宫嘉安之曲太尉进大社神座前北向 奠爵 伏兴少退北向立乐止。 祝史持版进于神座之右东向 读祝文讫乐作太尉再拜讫乐止。 祝史奠版于 还尊所。 太尉诣后土氏酒尊所执尊者举 。 太尉酌醴齐乐作。 太尉进后土氏神座前西向 奠爵兴乐止。 少退西向立祝史持版进于神座之右北向 读祝文讫乐作。 太尉再拜讫乐止。 祝史奠版于 还尊所。 谒者引太尉诣飮福位北向立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祝史持爵进太尉之右西向立。 太尉再拜受爵 祭酒三祭于地 酒奠爵。 祝史各持俎进减神座前 肉皆取前脚第二骨合置一俎上。 又以 进减黍稷饭合置一 以授太尉。 太尉受以授斋郞取爵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尉 伏兴再拜谒者引太尉降自西陛诣 洗 手洗爵。 讫谒者引太尉诣大稷坛升自南陛酌献乐作止飮福受 如大社坛之仪。 谒者引太尉降复位。 文舞出轩架奏大簇宫崇安之曲出讫乐止。 武舞入轩架奏大簇宫崇安之曲舞者立定乐止。 初太尉将复位谒者引太常卿诣 洗 手洗爵讫谒者引太常卿自西陛升坛诣大社酒尊所。 执尊者举 。 太常卿酌 齐。 武舞作轩架奏大簇宫武安之曲乡乐交奏。 太常卿进大社神座前北向 奠爵兴少退北向再拜讫诣后土氏酒尊所执尊者举 。 太常卿酌 齐进后土氏神座前西向 奠爵兴少退西向再拜讫乐止。 谒者引太常卿诣飮福位北向立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祝史持爵进太常卿之右西向立。 太常卿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常卿兴再拜。 谒者引太常卿降自西陛诣 洗 手洗爵。 讫诣大稷坛。 升献乐作止飮福 如大社之仪。 讫谒者引太常卿降复位。 初太常卿献后稷将毕谒者引光禄卿 手洗爵升酌 齐终献如亚献之仪。 讫谒者引光禄卿降复位武舞止祝史各进彻豆还尊所。 奉礼曰: "赐 再拜。" 众官再拜飮福。 受 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林锺宫宁安之曲乡乐交奏。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乐一成止。 谒者进太尉之左白: "请就望 位。" 引太尉就望 北向立。 于众官将拜祝史执 进神座前取玉币。 斋郞以俎载牲体稷黍饭爵酒各由其陛降坛北行当 坎西行诸祝史以玉币馔物置于坎。 讫奉礼曰: "可 。" 坎东西各四人 土。 半坎谒者进太尉左白: "礼毕。" 遂引太尉出。 谒者赞引各引祭官以下以次出。 赞引引御史祝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赞引引出工人二舞以次出。 其祝板燔于斋坊。#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7○成宗。 十年闰二月。 敎曰: "予闻社土地之主也地广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谷多不可 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礼曰: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 自为立社曰王社; 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 自为立社曰侯社; 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故有国有家者不可不立社稷。 上自天子下至大夫示本报功不可不备。 爰自圣祖至于累朝未置夏松之祀尙亏周栗之 。 朕缵承以来凡所施为必依礼典。 子穆父昭之室 经营春祈秋报之坛方将创立。 其令群公择地置坛。" 于是始立社稷。#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8显宗。 五年七月。 中枢使姜邯赞请修社稷坛令礼司撰定仪注从之。 然仪文史无传焉。#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09文宗。 六年二月。 新筑社稷坛于皇城内西。 戊子。 亲行祀事。 八月乙酉制: "社坛配以后土勾龙氏。 其题主及祝文不宜称名改勾龙为后土氏。"#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0宣宗。 四年正月己巳。 祭社稷以祈神兵助战。#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1仁宗。 八年四月戊子。 日官奏: "今旱甚宜祈岳鎭海渎诸山川及宗庙社稷每七日一祈。 不雨则还从岳渎如初旱甚则修雩。" 从之。 九年十一月癸酉。 祈雪。 十二月甲子。 祈雪。#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2忠惠王后二年十二月乙巳。 有事社稷享需皆阙。志卷第十三。#高丽史60卷-志14-00-00-00-000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丽史60卷-志14-礼2-00-00-000礼二。#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00-000吉礼大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0太庙。#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1○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祝。 亲享用玉册竹册每册二十四简长尺有一寸阔一寸。 玉册贯以银丝竹册。 贯以红丝 装以红锦。 太祖室用玉册余八室用竹册。 摄事用祝版以松木为之长二尺广一尺厚六分。 曾祖以上室 称孝曾孙嗣王臣; 祖室称孝孙嗣王臣; 室称孝子嗣王臣敢明告。 摄事云: "谨遣某官臣姓名。" 玉币以 圭圭有瓒于圭头为器可以 。 牲牢每室各豕一七祀豕一配享功臣豕一。 献官太子若公侯伯为亚献太尉为终献或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 太尉宰臣为之。 摄事太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2 亲享仪。 斋戒。 如亲祀 丘仪。 但誓文曰: "今年某月某日王亲 享于太庙。" 若 则言 享。 工人二舞诸卫之属守卫庙门者淸斋一宿于各属官司前享一日 集享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3陈设。 前享三日尙舍局设大次于庙东门外道北南向小次于 阶东稍北南向。 铺王座如常仪。 守宫设文武侍臣行事陪享官及有司次于庙门之内随地之宜设馔 于东门外。 前享二日宫 令帅其属扫除庙之内外。 掌牲令牵牲诣享所。 太庙令帅其属布昭穆之座于堂上户外自西以东太祖位在西东向惠宗文宗睿宗为昭在北南向显宗顺宗宣宗肃宗仁宗为穆在南北向每位皆设 莞席纷纯藻席 纯次席 纯左右玉 。 太乐令陈登歌之乐于庙堂上前楹外稍南北向设轩架于庙庭。 前享一日奉礼郞设王位版于东阶东南西向飮福位于堂上前楹外近东西向亚终献飮福位于王位之后。 赞者设亚终献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位于王位之后稍南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设监察御史位二一于西阶下东向一于东阶下西向。 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 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二一于堂上前楹外近西一于轩架西北俱东向。 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文班九品以上位于东门之内庙庭东阶下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武班九品以上位于西门之内庙庭西阶下当文官每等异位俱重行东向北上。 设门外位享官公卿位于东门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文班九品以上位于享官公卿之东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 武班九品以上位于西门之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东上。 设牲 于东门外当门西向以南为上。 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 设诸大祝位于牲东各当牲后祝史各陪其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庙令帅其属设 豆 之位于神座前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 又加盖 。 每位 十二在左为二行右上豆十二在右为二行左上。 俎二一在 南一在 豆之*闲。 各四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 各六分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玉爵六在 豆南又设尊 之位每位堂上 一虎 一牺尊二象尊二着尊二山 二为二重。 尊 各有 以置瓒爵在神座之左以右为上俱加勺 。 堂下又设豆二壶尊二太尊二山 四俱北向西上加 。 皆设而不酌。 每位设瓒盘一于堂上尊 之所。 设册案于神座之右。 设炉炭于尊 外稍前设福酒爵有 肉俎饭 各一于尊 前。 又馔 内每位各设毛血豆肝 豆萧 稷黍 各一饭 羹 肉盘各一第一位。 又设俎一毛血肝 之豆与萧稷黍之 直设于馔 其饭 羹 肉盘俎于各位陈设告洁后进馔者入彻出设于馔 俟迎馔时入奠。 又设七祀位于庙庭之西稍南东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 司命户 中 门 行遍祭之。 享亦同。 设祭器每位左二 右二豆俎一在神座前木爵一次之。 二 二在 豆之*闲 在左 在右。 壶尊二设于神座之左加勺 。 设祝 于神座之右。 又设配享功臣位于庙庭西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设祭器准七祀。 设王洗二于东阶东南北向 洗在东爵洗在西。 在洗东加勺 在洗西南。 肆 实以珪瓒巾爵俱以副 覆之。 亚终献爵 亦同。 又设亚终献洗二于王洗东南如上仪。 凡洗王及王太子行事皆有盘 亚终献以下及摄事者皆无盘 。 又设七祀献官洗于七祀神位之南北向 在洗东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 配享功臣洗于七祀洗之东北向设爵 如七祀仪。 其执尊 者各位于尊 之后。#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4 驾出宫。 是日有司具别庙册文以进王署讫亲授献官后诣斋宫。 其亲授礼如别仪。 前享一日未明七刻奏一严未明五刻奏二严所司陈大驾卤簿如仪诸卫之属各督其队与钑戟入陈于殿庭。 枢密以下左右侍臣就殿庭位太子公侯伯宰臣各就殿门外次文武两班九品以上各就仪凤门外位文官在东武官在西俱北上。 太乐令陈乐部于大观殿门外 如常仪。 王将出奏三严。 王服 黄袍出坐殿称警 。 禁卫大喝: "再拜。" 讫舍人喝: "枢密侍臣常起居。" 讫阁门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立定舍人喝: "太子以下再拜。" 讫阁门以次引出。 讫侍中版奏: "外办" 王降殿乘舆以出。 乐部悬而不作。 至兴礼门外守宫宰臣奉辞。 至仪凤门内王降舆入幄次乘黄令进象辂于仪凤门外阶前南向千牛将军一人执长刀立于辂前北向黄门侍郞在侍臣前太仆卿摄衣而升正立执 千牛将军前执 。 侍中 奏: "外办" 王出幄乘辂。 称警 如常仪。 舍人喝: "文武百官常起居。" 讫黄门侍郞奏请 侍臣上马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称: "侍臣上马。" 舍人喝: "文武侍臣再拜。" 讫百官留守奉辞。 太仆卿立授绥黄门侍郞进当 驾前 称: "黄门侍郞臣某言: '请 驾进发。'" 伏兴退复位。 驾动称警 侍中黄门侍郞夹侍千牛将军夹路而 。 驾出升平门权驻侍臣上马讫黄门侍郞奏请 车右升陪乘枢密上将军各二员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复位车右再拜升讫 驾动。 称警 不鸣鼓吹不得喧哗。 其从享之官在玄武队后如常仪。 驾将至斋宫其先到诸执事官执礼及御史以下诸执事官俱朝服就斋宫门外道南东上立 驾至再拜奉迎。 驾至斋宫南门外回辂南向。 车右降立辂前侍中进当 驾前 奏称: "侍中臣某言: '请降辂。'" 伏兴退复位。 王降辂入门。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 至东门外褥位西向再拜舍人喝: "太子公侯伯宰臣枢密侍臣群官皆再拜。" 讫王至斋宫入殿宿卫如式。 通事舍人承旨 群臣各就次。#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5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后八刻庙所禁断行人。 宫 令整拂神幄执事者以祭器入设于神位如陈设仪。 未后三刻执礼官奉礼赞者先入庭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御史俱就位肄仪讫。 掌牲令牵牲就 位。 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自 阶升堂视涤濯。 执尊者皆去 告洁。 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小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大祝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还本位。 诸大祝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漑监取明水火。 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 律郞展视乐器讫各还斋所。 司空以下每事讫卽还斋所。 进馔者入彻 豆 俎以出置馔所。 享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又取肝洗于郁 并 实于豆各置馔所遂烹牲。#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6晨 。 享日未明四刻诸享官及从享之官各服其服。 执礼官先入庙庭太庙令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 实明水虎 实郁 。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象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二一实玄酒一实淸酒。 堂下壶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醍齐。 太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沈齐。 山 四二实玄酒一实事酒一实昔酒。 享尊 亦同。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豆 第一行实以形盐鱼 干枣栗黄榛子菱仁第二行 仁鹿脯白 黑 饵粉 。 豆第一行实以 菹 菁菹鹿 芹菹 第二行 菹鱼 脾析菹豚拍 食 食。 实以稻粱 实以稷黍* 实以大羹 实以肉羹加芼滑。 南俎载牲左胁盘 豆*闲俎载熟肉盘。 堂下豆二在尊 西一实 油 一实片肉。 凡享神之物当时所无者以时物代之。 太庙令设烛于神位前又良 令太官令帅其属入实七祀位及配享功臣位礼馔。 实以栗黄鹿脯豆实以菁 鹿 实以稷黍 实以稻粱。 壶尊二皆实祠祭法酒。 俎载牲牢盘。 监察御史按视堂之上下* {纠}察不如仪者还出谒者赞引各引太尉以下诸享官皆就门外位。 奉礼赞者先入就位再拜赞引引御史太庙令大祝宫 令祝史斋郞执尊 者及七祀配享功臣祝史斋郞执尊 者入自东门当阶*闲乐悬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 讫执尊 者各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大祝诣东阶升堂。 御史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讫复位。 未明二刻太庙令陈腰舆于东阶之东每室各二皆西向北上。 赞引引太庙宫 令帅执事者以腰舆自东阶升堂诣太祖室入开坎室太祝宫 令奉出神主各置于舆出诣座前奉神主置于座。 讫以次奉出。 惠宗以下如太祖仪。 后妃神主南向并座而处左北向并座而处右。 太祝荐香酒俱复位。 驾将至谒者赞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文武从享之官皆就门外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 其升堂坐者皆脱 于下降纳如常。 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立于悬南道西。 讫谒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谒者引司空诣东阶升堂行扫除于上降行乐悬于下引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太尉以下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通事舍人分引从享群官入就位。 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办。 王服衮冕以出。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 至大次入次帘降。 有司具祝册太庙令以祝册进。 王署。 讫近臣奉出令受册函奠于案。 若祝板则奠于 。 侍中版奏外办帘卷王出次。 侍卫如常仪。 太常博士引太常卿。 太常卿前导王至东门外尙衣奉御以圭授殿中监。 凡殿中监进圭受圭皆尙衣奉御副之。 监受进王执圭华盖侍卫停于门外。 王入自正门堂下 律郞 伏举麾兴工鼓 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每王立定太常卿与博士退立于左。 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 退复位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轩架奏黄锺宫兴安之曲。 文德之舞作。 黄锺三奏大吕大簇应锺各再奏乐九成而止。 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 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导王诣 洗位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乐止。 殿中监,进受圭侍中 取 兴沃水内侍 取盘兴承水。 王 手黄门侍郞 取巾于 。 兴以进王 手黄门侍郞受巾 奠于 。 祝史以 取瓒进 于洗西黄门侍郞取瓒于 兴以进王受瓒。 侍中酌 水内侍 取盘兴承水。 王洗瓒黄门侍郞 取巾于 兴以进。 王拭瓒。 讫黄门侍郞受巾 奠于 侍中以 受瓒以授祝史祝史传受诣泰阶以授太祝。 太祝受 取瓒以置 上。 殿中监进圭王执圭。 太常卿前导王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升自 阶讫乐止。 侍中中书令以下及左右量人从升。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夹锺宫顺安之曲。 执尊者去 侍中取瓒于盘 进王搢圭执瓒。 侍中赞酌郁 。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以 地。 讫侍中受瓒以授太祝太祝以盘受瓒。 讫王执圭 伏兴太常卿前导王小退西向再拜。 讫太常卿前导王诣惠宗位北向次诣显宗位南向次诣文宗位北向次诣顺宗位南向次诣宣宗位南向次诣肃宗位南向次诣睿宗位北向次诣仁宗位南向。 并如上仪。 讫登歌止。 太常卿前导王降自 阶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初众官再拜讫祝史各奉毛血及肝 之豆立于东门外斋郞奉萧稷黍各立于肝 之后于登歌止祝史奉毛血肝 与奉萧稷黍者以次入自正门诣泰阶诸太祝各迎取毛血肝 于阶上俱进奠于神座前其萧稷黍各置于炉炭侧。 诸太祝俱取肝燔于炉炭还尊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7馈食。 王旣升 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东门之外重行西向以南为上。 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 司徒奉太祖之俎。 初王旣至版位乐止。 太官令引馔入自正门。 俎初入门轩架奏无射宫 安之曲馔至泰阶乐止。 太祝俱进彻毛血之豆自 阶授祝史以出。 司徒升自泰阶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 伏兴诸太祝各奠俎馔升诸太祝各迎取于阶上设神座前。 豆盖 先去乃升。 旣奠却其盖于下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 阶复位太官令退复位。 诸太祝各取萧稷黍 于脂燔于炉炭还尊所。 太官丞引七祀及配享功臣馔入祝史迎引于座首各设于神座前太官丞退复位。 太常卿前导王诣 洗位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乐止。 殿中监进受圭王 手洗爵侍中黄门侍郞内侍赞洗如晨 之仪。 讫殿中监进圭王执圭。 太常卿前导王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升自 阶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尊 所太祝去幂侍中取爵于 进。 王搢圭受爵。 侍中赞酌牺尊之泛齐 享如之。 轩架奏无射宫大定之曲文德之舞作。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神座前。 西向 奠爵小北 伏兴太常卿前导王诣尊所侍中又进副爵赞酌。 讫太常卿前导王诣后妃神座前 奠爵小南 伏兴。 太常卿引王小退西向立乐止。 太祝进于神座之右北向 读册祝讫 伏兴乐作。 王小北再拜又小南再拜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诣次位酌献并如上仪。 凡昭位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东。 太祝东向 读王小西再拜小东又再拜。 凡穆位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东。 太祝西向 读王小西再拜小东又再拜。 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至飮福位西向立登歌作禧安之曲。 王献将讫谒者引司徒诣 阶升立于飮福位之南北向内侍二人从升立于司徒之右俱北向。 王献讫诸太祝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受北向进。 王再拜受爵 祭酒 爵奠爵。 诸太祝持 俎进 神座前 肉合置一俎又以 稷黍饭于 合置一 以 饭授司徒司徒受北向 以进。 王受以授内侍。 太祝又以 肉授司徒司徒受进王受以授内侍内侍 受。 讫谒者引司徒降复位。 侍中以爵酒进王受爵遂飮卒爵。 侍中受虚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复于 还尊所。 王 伏兴再拜讫登歌止。 太常卿前导王降自 阶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文舞退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出讫乐止。 武舞进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舞者立定乐止。 初王将复位谒者引亚献诣 洗位北向立斋郞二人赞洗亚献 手。 祝史以 取爵立于洗西亚献取爵于 洗爵拭爵以授祝史祝史以 受爵诣泰阶以授太祝太祝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亚献升自 阶诣太祖尊 所轩架奏无射宫武安之曲。 乡乐交奏武功之舞作。 太尉取爵于 太祝去 亚献酌象尊之醴齐 享如之。 诣太祖神位前西向 奠爵 伏兴又诣尊所酌醴齐进后妃神座前 奠爵 伏兴少退再拜又再拜以次酌献 如上仪。 讫乐止。 谒者引亚献诣飮福位西向立诸太祝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进亚献之左北向立亚献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太祝进受虚爵复于 亚献兴再拜谒者引降复位。 初亚献将毕谒者引终献官诣 洗 洗升酌着尊之 齐 享如之。 终献如亚献之仪。 讫乐止引终献官降复位。 初终献将升赞引引配享功臣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诸助奠者皆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向奠爵诸助奠者各进奠于座前九室功臣。 奠爵毕祝史持敎书进首座之右立读讫献官揖赞引引献官还本位。 初功臣献官将诣洗位赞引引七祀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 奠于司命神位前小退西向立。 献官唯献司命余座斋郞助奠。 祝史持祝版进神座之右北向 读讫献官再拜。 赞引引献官还本位。 登歌作夹锺宫恭安之曲。 诸太祝进彻豆还尊所 豆各一小移故处配享功臣祝史及七祀祝史各进彻豆还尊所登歌止。 奉礼曰: "赐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已飮福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黄锺宫永安之曲乡乐交奏。 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乐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礼毕。 太常卿前导王还太次。 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出门乐止。 殿中监受圭以授尙衣奉御。 华盖侍卫如常仪。 谒者赞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从享群官以次出。 赞引引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以次出。 太庙令与大祝宫 令以腰舆升纳神主如常仪册函各藏于室内。 若祝版则燔于斋坊。#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8 驾还宫。 享日礼毕王还斋殿停一刻顷奏一严所司转仗卫卤簿于还途如来仪。 奏二严枢密以下左右侍臣及文武百官各就位立班太乐陈乐部于斋宫南门外。 王将出奏三严王服绛纱袍出坐殿。 禁卫大喝: "再拜。" 枢密侍臣常起居。 讫阁门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常起居。 讫阁门以次引出。 侍中版奏外办王出斋宫。 至庙东门外褥位西向再拜。 舍人喝: "太子公侯伯宰臣枢密侍臣皆再拜。" 讫乘黄令进辂于斋宫南门外南向。 王乘辂千牛将军驭驾如来仪。 百官常起居。 讫黄门侍郞请 驾进发退复位 驾动。 侍卫如常仪。 黄门侍郞千牛将军夹路而趋至侍臣上马所黄门侍郞奏请 驾小驻 侍臣上马。 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称曰: "侍臣上马。" 舍人喝: "侍臣再拜上马。" 黄门侍郞奏请 车右升侍中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复位车右再拜升。 讫黄门侍郞奏请 驾进发退复位。 驾动鼓吹乐部振作而还。 至升平门外小驻侍臣下马车右降。 讫 驾入升平门留守百司 再拜。#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9有司摄事仪。 斋戒。 前享七日质明有司设香案于尙书省庭之西北置誓文于案之西。 又设太尉以下享官行事执事官位太尉在北当香案西向司徒司空太常光禄行事执事官及别庙献官执事官在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 御史二在西东向太尉读誓文曰: "今年某月某日 享于太庙。 若 则言 享。 各扬其职。 不供其事国有常刑。" 读讫 再拜退。 散斋四日宿于正寝致斋三日二日于本司一日于享所无本司者宿尙书省。 凡散斋理事如故唯不吊丧问疾作乐判署刑杀文书决罚罪人及预秽恶。 致斋之日唯享事得行其余悉禁。 工人二舞诸卫之属守卫庙门者淸斋一宿于各属官司前享一日 集享所。 是日有司陈卤簿于尙书省门前。 太尉以下诸享官执事官各服其服 集大观殿门外。 太尉及别庙献官就殿庭受祝版以出。 其祝版各置 担。 诸享官执事官随太尉至尙书省门前以次上马备卤簿。 军士捧 担前行不得击鼓吹角不得喧 。 行至斋坊南门外下马入门至庙东门外再拜各就斋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10陈设。 前享三日守宫设太尉以下享官次于斋坊之内设馔 于东门外。 前享二日宫 令帅其属扫除庙之内外。 掌牲令牵牲诣享所。 神位及席 如亲享仪。 太乐令陈登歌之乐于庙堂上前楹外稍南北向设轩架于庙庭。 前享一日奉礼郞设太尉位版于东阶东南西向飮福位于堂上前楹外近东西向设享官公卿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位于太尉之后稍南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设监察御史位二一于西阶下东向一于东阶下西向。 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 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于堂上前楹外近西东向。 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设门外位。 太尉以下诸享官及执事者位于东门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 设牲 于东门外当门西向以南为上。 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设诸祝史位于牲东各当牲后斋郞各陪其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 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庙令帅其属设 豆 之位于神座前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 又加盖 。 每室 十二在左为二行右上豆十二在右为二行左上。 俎二一在 南一在 豆之*闲。 各四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 各六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玉爵六在 豆南。 设尊 之位每位堂上 一虎 一牺尊二象尊二着尊二山 二尊 皆有 以置瓒爵在神座之左以右为上俱加勺 。 堂下又设豆二壶尊二太尊二山 四俱北向西上加 。 皆设而不酌。 每位设瓒盘一于堂上尊 之所。 设祝 于神座之右。 设炉炭于尊 外稍前。 设福酒爵有 肉俎饭 各一于尊 前。 又馔 内每位各设毛血豆肝 豆萧 稷黍 各一饭 羹 肉盘各一第一位。 又设俎一毛血肝 之豆与萧稷黍之 直设于馔 其饭 羹 肉盘俎于各位。 陈设告洁后进馔者入彻出设于馔 俟迎馔时入奠。 又设七祀位于庙庭之西稍南东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司命户 中 门 行遍祭之。 设祭器每位左二 右二豆俎一在神座前木爵一次之。 二 二在 豆之*闲 在左 在右。 壶尊二设于神座之左加勺 设祝 于神座之右。 又设配享功臣位于庙庭西向北上神座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 设祭器准七祀。 设 洗于东阶东南北向 洗在东爵洗在西。 在洗东加勺 在洗西南肆 实以珪瓒巾爵俱以副 覆之。 又设七祀献官洗于七祀神位之南北向 在洗东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 配享功臣洗于七祀洗之东北向设爵 如七祀仪。 执尊 者各位于尊 之后。#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11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后八刻庙所禁断行人。 宫 令整拂神幄执事者以祭器入设于神位如陈设仪。 掌牲令牵牲就 位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就东门外。 执礼官奉礼赞者先入庙庭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御史以下俱就位肄仪。 讫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自 阶升堂视涤濯。 执尊者皆去 告洁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少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太祝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还本位。 诸太祝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漑监取明水火。 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 律郞展视乐器讫各还斋所。 进馔者入彻 豆 俎以出设馔 内。 享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 祝史以豆取毛血又取肝洗于郁 幷 实于豆各置馔所遂烹牲。#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12晨 。 享日未明四刻诸享官及从享之官各服其服。 执礼官先入庙庭太庙令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 实明水虎 实郁 。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象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二一实玄酒一实淸酒。 堂下壶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醍齐。 太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沈齐。 山 四二实玄酒一实事酒一实昔酒。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 豆 实以形 鱼 干枣栗黄榛子菱仁 仁鹿脯白 黑 饵粉 。 豆实以 菁 鹿 芹 鱼 脾析 豚拍 食 食。 实以稻*梁{粱} 实以稷黍。 * 实以大羹 实以肉羹加芼滑。 南俎载牲左胁 豆*闲俎载熟肉盘。 凡享神之物当时所无者以时物代之。 太庙令设烛于神位前又良 令太官令帅其属入实七祀位及配享功臣位礼馔。 实以栗黄鹿脯豆实以菁 鹿 实以稻*梁{粱} 实以稷黍。 壶尊二皆实祠祭法酒俎载牲牢盘。 监察御史按视堂之上下* {纠}察不如仪者还出。 谒者赞引引太尉以下诸享官皆就门外位奉礼赞者先入就位再拜。 赞引引御史太庙令宫 令祝史斋郞执尊 者及七祀配享功臣祝史斋郞执尊 者入自东门当阶*闲乐悬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 御史以下皆再拜。 讫执尊 者各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祝史诣东阶升堂。 御史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讫复位。 未明二刻太庙令陈腰舆于东阶之东皆西向北上。 赞引引太庙宫 令帅执事者以腰舆自东阶升堂诣太祖室入开坎室宫 令祝史奉出神主各置于舆出诣座前奉神主置于座。 讫以次奉出惠宗以下如太祖仪。 后妃神主南向 座而处左北向 座而处右。 太祝荐香酒俱复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 其升堂座者皆脱 于下降纳如常。 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立于悬南道西。 讫谒者引司空入就位。 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讫谒者引司空诣东阶升堂行扫除于上降行乐悬于下引复位。 谒者引太尉赞引引诸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入就位。 奉礼曰: "再拜。" 太尉以下众官在位者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 谒者进太尉之左白: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 律郞 伏举麾兴轩架奏黄锺宫兴安之曲文德之舞作。 黄锺三奏大吕大簇应锺各再奏乐九成偃麾乐止。 奉礼曰: "再拜。" 太尉以下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谒者引太尉诣洗位北向立斋郞沃水。 太尉 手 手。 讫斋郞以 取瓒进立于洗西太尉取瓒于 。 斋郞酌 水太尉洗瓒拭瓒以授斋郞。 斋郞以 受瓒诣泰阶以授祝史祝史受 取瓒以置尊所瓒盘。 谒者引太尉升自东阶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夹锺宫顺安之曲。 祝史以瓒授太尉太尉执瓒。 祝史去 太尉酌郁 。 谒者引太尉进太祖神座前西向 以 地讫以瓒授祝史祝史受瓒。 讫太尉 伏兴谒者引太尉小退西向再拜。 讫。 谒者引太尉诣惠宗位北向次诣显宗位南向次诣文宗位北向次诣顺宗位南向次诣宣宗位南向次诣肃宗位南向次诣睿宗位北向次诣仁宗位南向 如上仪。 讫登歌止。 谒者引太尉降复位。 初众官拜讫斋郞各奉毛血及肝 之豆立于东门外又斋郞奉萧稷黍各立于肝 之后。 于登歌止奉毛血肝 与奉萧稷黍者以次入自正门诣泰阶。 诸祝史各迎取毛血肝 于阶上俱进奠于神座前。 其萧稷黍各置炉炭侧。 诸祝史俱取肝燔于炉炭还尊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13馈食。 太尉旣升 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东门之外重行西向以南为上。 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太祖之俎。 太官令引馔入自正门。 俎初入门轩架奏无射宫 安之曲馔至泰阶乐止。 诸祝史进彻毛血之豆自东阶授斋郞以出。 司徒升自泰阶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 伏兴诸祝史各奠俎馔升诸祝史各迎取于阶上进设于神座前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东阶复位太官令退复位。 诸祝史各取萧稷黍 于脂燔于炉炭还尊所。 太官丞引七祀配享功臣馔入祝史迎引于座首各设于神座前太官丞退复位。 谒者引太尉诣洗位北向立斋郞以 取爵立于洗西。 太尉取爵于 洗爵拭爵以授斋郞斋郞以 受爵诣泰阶以授祝史祝史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太尉升自东阶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夹锺宫大定之曲文德之舞作。 祝史取爵于 授太尉太尉搢笏执爵。 祝史去 太尉酌牺尊之泛齐。 谒者引太尉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爵小北执笏 伏兴。 谒者引太尉诣尊所。 祝史又授副爵太尉搢笏执爵酌泛齐。 讫谒者引太尉 奠爵小南执笏 伏兴。 谒者引太尉小退西向立乐止。 祝史持祝版进神座之右北向 读祝文讫 伏兴乐作太尉小北再拜小南又再拜讫乐止。 谒者引太尉诣次位酌献 如上仪。 昭穆诸位奏曲及奠爵读祝拜礼 如亲享仪。 谒者引太尉诣飮福位西向立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祝史持爵进太尉之左北向立。 太尉再拜受爵 祭酒 酒奠爵。 诸祝史持 俎进 神位前 肉合置一俎又以 稷黍饭于 合置一 以授太尉。 太尉受以授斋郞取爵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尉兴再拜。 谒者引太尉降复位。 文舞退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出讫乐止。 武舞进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舞者立定乐止。 初太尉将复位谒者引太常卿诣洗位 手洗爵。 讫谒者引太常卿升自东阶诣太祖尊 所轩架奏无射宫武安之曲。 乡乐交奏武功之舞作。 祝史去 太常卿酌象尊之醴齐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爵 伏兴。 又诣尊所酌醴齐进后妃神座前 奠爵 伏兴小退再拜。 又再拜以次酌献 如上仪。 讫乐止。 谒者引太常卿诣飮福位西向立。 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祝史持爵进太常卿之左北向立。 太常卿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祝史进受虚爵复于 。 太常卿兴再拜。 讫谒者引太常卿降复位。 初太常卿献将毕谒者引光禄卿诣洗位 洗升酌着尊之 齐终献如亚献之仪讫乐止。 引光禄卿降复位。 初光禄卿将升赞引引配享功臣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 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 诸助奠者皆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向奠爵诸助奠者各进奠于座前。 九室功臣奠爵毕祝史持敎书进首座之右立读。 讫献官揖赞引引献官还本位。 初功臣献官诣洗位赞引引七祀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 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 奠于司命神位前少退西向立。 献官唯献司命余座斋郞助奠。 祝史持祝版进神座之右北向 读。 讫献官再拜。 赞引引献官还本位登歌作夹锺宫恭安之曲。 诸祝史进彻豆还尊所配享功臣祝史及七祀祝史各进彻豆还尊所登歌止。 奉礼曰: "赐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受福酒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黄锺宫永安之曲。 乡乐交奏。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乐一成止。 谒者诣太尉之左白礼毕。 谒者引太尉赞引引诸享官以次出赞引引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赞引引出。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以次出。 太庙令与祝史*( ){宫} 令以腰舆升纳神主如常仪。 祝板燔于斋坊。#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14太尉复命。 太尉以下诸享官执事者各还斋所住一刻*顶{顷}有司陈卤簿于斋坊南门外如来仪。 太尉与群官诣太庙东门外再拜至南门外以次上马击鼓吹角行至升平门外下马入门序立再拜讫各退。#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0 功臣配享于庭。#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1○太祖室。 太师开国武烈公裴玄庆太师开国忠烈公洪儒太师开国武恭公卜智谦太师开国壮节公申崇谦太师开国忠节公庾黔弼太傅熙恺公崔凝。#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2惠宗室。 太师开国严毅公朴述希太师开国克翼公金坚术。#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3定宗室。 守太师开国威静公王式廉。#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4光宗室。 太师匡卫公刘新城太师内史令开国贞敏公徐弼。#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5景宗室。 太师开国匡益公朴良柔太师开国敏休公崔知梦。#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6成宗室。 太师内史令匡彬公崔亮太师内史令文贞公崔承老太尉内史令贞宪公李梦游太师内史令章威公徐熙司徒内史令李知白。#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7穆宗室。 太师内史令贞信公韩彦恭太师门下侍中忠懿公崔肃太尉门下侍中金承祚。#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8显宗室。 太师门下侍中仁宪公姜邯赞太师赠门下侍中节义公崔沆太师内史令贞肃公崔士威太师中书令英肃公王可道。#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09德宗室。 太尉门下侍郞平章事襄懿公柳韶。#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0靖宗室。 太师内史令元肃公徐讷太师门下侍中景文公黄周亮太师中书令文宪公崔 守司徒门下侍中贞简公金元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1文宗室。 太尉门下侍中顺恭公崔齐颜太师中书令章和公李子渊太师中书令景肃公王宠之太师中书令文和公崔惟善。#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2顺宗室。 守司徒门下侍中文忠公李靖恭。#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3宣宗室。 守太尉门下侍中长渊县开国伯贞献公文正守司徒门下侍中匡肃公柳洪守太尉门下侍郞平章事文贞公金上琦。#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4献宗[阙]。#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5肃宗室。 守太尉门下侍中忠谦公邵台辅守司空左仆射 知政事景烈公王国 守太尉中书令忠景公崔思诹。#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6睿宗室守司空中书侍郞平章事贞简公柳仁着守太师门下侍中铃平伯文肃公尹瓘守太傅门下侍中文成公金仁存守太保门下侍中忠烈公魏继廷。#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7仁宗室。 守太傅中书令乐浪侯文烈公金富轼守太尉门下侍郞平章事庄景公崔思全。#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8毅宗室。 平章事崔允仪平章事恭肃公庾弼平章事文公元。#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19明宗室。 平章事文定公尹鳞瞻平章事忠肃公文克谦。#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20神宗室。 门下侍中文景公赵永仁。#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21熙宗室。 平章事文懿公崔诜平章事良淑公任濡。#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22康宗室。 知政事翊烈公郑克温。#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23高宗室。 平章事文正公赵 侍中李杭侍中威烈公金就砺。#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 功臣配享于庭-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