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4

作者:佚名 字数:6355 更新:2023-10-08 23:15:41

“长治办事处”打着军队招牌,第一笔买卖就骗得7000元,他们还骗取浙江、山东、湖北等地四家客户的订金12.2万元。“某部驻晋城办事处”将骗来的上千万元资金转到自己的账户上,却不发货,当然也无货可发。一些单位的催货人员在晋城一住就是几个月,这些人无奈地摇头哀叹:“解放军也不讲信誉!”李天佑甚至为自己骗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做老婆。而狡猾的郭荣喜从不亲自出面,只是到处视察,吃喝玩乐,将骗来的钱尽数挥霍。  ……  在行骗活动中,私人军队的那些年轻貌美的业务员、女秘书,以打麻将的形式受贿,以借高利贷的名义行贿,他们倒卖煤炭、钢材、汽车、生铁等物资,从中牟取暴利,或直接骗取钱财。不到一年时间,私人军队签订假合同100多份,骗取货款和订金上千万元。  局中悟人的天性中也许真有好逸恶劳的因子,但是我们不能恣意地放纵自己,夸大人性的负面影响,否则只能走向欺诈、罪恶和毁灭。游手好闲的郭荣喜等人的行为,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识破。但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明知道到是骗局还要上当受骗?症结只有一个,他们都像郭荣喜一样渴望找到赚钱的捷径,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然,这支“私人军队”的荒唐闹剧之所以存在了一年多,也有很多更复杂的社会原因。有的人是同流合污,有的人是人明哲保身。后者的选择,看似没有直接危害到别人的利益,但实际上无形中也助长了坏人的为非作歹,在此意义上,也就充当了间接的同谋。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放任坏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也可能危机到自身的利益。(本章完)第49章 来自尼日利亚的发财梦想第5章第8节 来自尼日利亚的发财梦想尼日利亚的邮件形式多种多样,不过,不管形式如何,总是和一笔没法转出的巨款有关。 追问与思索   2004年的一天,在一家外贸公司任职的杨先生,意外地收到了这样的一封邮件。  尊敬的先生:“您好。 我是尼日利亚WEMA银行分行经理,一美国客户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生前有一笔 1500 万美元存款在我们银行,其亲友急需将该款项以别人的名义,作为投资款汇出境外。希望得到您的合作。事成后,您的公司或个人将得到这笔资金的 30 %作为报酬 ……”  出于好奇,杨先生就把自己姓名告诉了对方。那人很快回信说,已经帮杨先生做了一份假公证书证明,证明杨先生是那个美国人的继承人,并给杨先生一个 WEMA 银行的电邮地址,让杨先生去领。    于是,杨先生把公证书及一个账号发过去了, “ 银行 ” 很快就确认完毕,并说要把钱给杨先生,但是声称不能直接汇款至中国,所以他们把整箱现金托运到上海了。 两天过后 , 杨先生接到一个电话,显示为国内的手机,对方说已经把钱送到上海了,让其去领,还邮寄空运单给杨先生。    杨先生想了想感觉问题开始复杂起来,于是他回信说:“我不要钱了,不跟你们玩下去了。” 对方从此没了动静。   有位记者发邮件到 WEMA 银行询问此事。 WEMA 银行回信说,他们没有这件事,还提醒记者警惕 “ 尼日利亚骗局 ” 。  “尼日利亚骗局”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人上当受骗吗?镜头回放尼日利亚骗局是一种始自20世纪80年代,因源于尼日利亚而得名的骗局,案发原因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大跌有关。石油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外汇收入,价格大跌对很多从事石油交易的商人打击惨重。于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专业人士索性利用自己熟悉国际贸易的特长,改行从事另一种跨国生意——国际诈骗。惯用的伎俩往往是这样的:诈骗者往往同时把成千上万个E-mail发往世界各地,凡是有E-mail账户者都有可能收到此类诈骗邮件。这种邮件的外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看上去是从非洲某国的政府部门发出,有的来自某大律师,也有的看上去是发自英国伦敦的某大银行。不过,不管来头怎么变,它们的中心内容都跟一笔巨款有关。  而作为受害者,人们往往会收到一封主动提供的来自尼日利亚的电子邮件、传真或信件,内容包括:洗钱提议,似乎合法的原油业务提议,或遗嘱中关于遗产分配的提议。信上还会附上这笔钱目前所在尼日利亚银行的账户号码,鼓励你去核实。信中往往是说要将一大笔钱转至收件人银行,并希望收件人给予帮助;并且承诺,如果接收者支付“代理费”、“转让税”、“保证金”或一些对政府官员的行贿费用,收件人将得到丰厚的报酬。如果收件人上当并付费,问题便神秘地复杂化了,对方会要求再寄一些钱来,直至受害者发现是个骗局为止。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上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尼日利亚行骗者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早在1992年,上海就有一家公司被骗280万元,香港已有近百人被骗,被骗金额超过1000万港元。迄今为止,美国是“尼日利亚骗局”的最大受害国,因此给美国企业和百姓造成了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美国国内税收署为此专门开设反“尼日利亚诈骗”网站以警示国人。2003年初,白宫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尼日利亚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实施经济禁运。“尼日利亚骗局”可谓是当今社会最成功的骗局之一,因为它已经成为尼日利亚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同时每天还有许多人在受骗。20多年来,该骗局已经赚取了50亿美元。所以,如果某一天你打开邮箱,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封信:尊敬的先生/小姐:您好。我是非洲一富商的遗孀,丈夫给我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但是我国政府却限制我顺利地取得这笔遗产,律师建议将其从第三国转账,而这个第三国必须和我国没有法律往来,你的国家正好合适,为此我随意选择了您发出这份邮件,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你可一定要小心了,因为你可能会陷入“ 尼日利亚骗局 ”。局中悟“尼日利亚骗局”存在20多年,上当受骗的人不计其数,继续上当的人也肯定存在。社会发展了,骗子的技术也进步了,但人们趋利若鹜的心理却永远也不会改变。利益是行骗的关键,也是被骗的症结。  一位俄罗斯作家说:贪婪是要遭报应的,不是去坐牢,就是再付钱。所以,不要只想着发意外财,因为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毕竟现实中没有多少人会随随便便地不劳而获。(本章完)第50章 庞兹的骗局第5章第9节 庞兹的骗局庞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资本运作阶段。他销售的不是具体产品,而是金融创意。 追问与思索  1920年7月24日,《波士顿邮报》登出了一条消息:“三个月内让你的金钱翻一倍,庞兹在45天内付给投资者50%的利息——吸引了数千名投资者,国际代金券的交易利用低汇率获得利润。”  在如此优厚的利润面前,人们毫不犹豫地蜂拥而至。当庞兹利用第二批投资者的钱支付了第一批投资者的利息之后,“第一批投资者获利丰厚”的消息便迅速传播开来。于是,波士顿的人们都争着将自己的钱交给庞兹。  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庞兹的个人财富也很快达到了千万美元的级别。庞兹高兴地给妻子买名贵的礼物,把母亲接到身边共享富贵。一个令人炫目的金融传奇诞生了。  但是一年后东窗事发,那时的庞兹一共吸收了约800万美元——在当时足可以导致一家银行崩溃的资产。事实上,最初庞兹的手中只有价值61美元的邮政代金券。  庞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波士顿大学的学者米切尔?朱可夫为什么称他为“一个金融奇才”、“一个伟大的骗子”?镜头回放  1882年,查尔斯?庞兹出生于意大利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庞兹的母亲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能飞黄腾达,重振家族的荣耀。庞兹带着母亲的期盼与所谓的贵族精神,进入了古老的罗马大学。可惜,奢侈的生活很快就使他沦为一个穷困潦倒的花花公子,并且最终断送了学业。离开学校的庞兹怀揣200美元,只身来到美国。可是,在这个充满梦想和金钱的社会,庞兹并不如意,从杂货店伙计、路边推销员到洗盘子的小工,庞兹都做过,甚至还因付不起房租而睡在路边的公园里。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一个梦想等同于金钱的时代。庞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资本运作的阶段,将他的财富创意当做一种融资的工具,他销售的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金融产品。当然,开始时,庞兹并没有想过要诈骗。他像所有怀揣美国梦的青年一样,渴望用诱人的条件吸纳资金,然后作出一番不寻常的事业。当时国际邮政代金券之间的利率差价给庞兹的金钱梦带来了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利率波动很大。然而,国际邮政货币体系依据的却是罗马条约,邮价与各缔约国货币之间的利率是固定的。这样,在西班牙购买回邮政代金券在波士顿兑换,将有10%的利润。但是,这在实际的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回邮政代金券无法变现;同时,各邮政缔约国总共发行的代金券数量有限,并不具备大规模投资的可能。庞兹也知道邮政代金券购买和变现的困难,但他天性乐观、富于冒险,他相信这些操作细节可以推到明天再解决。但是,随着整个波士顿都卷入了他的投资计划,庞兹发现国际代金券的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支持大量的资金套利,他的投资计划面临着无法收场的窘境,致使他最后不得不走上诈骗的道路,企图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入,来偿还以前的债务和进行新的投资。遗憾的是,在政府的调查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庞兹还站在桌子上给孩子们表演杂耍。但是,就像所有的金字塔式集资计划一样,庞兹的资金王国仅仅支撑了一年就轰然倒塌。法庭上,庞兹将一张字条递给了旁边的记者,上面写道:“世间的一切荣誉就此成为过眼烟云。”他被判处了9年徒刑,刑满后被驱逐出美国。1949年,庞兹穷困潦倒,病死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医院里。假如将骗子当做一种行业,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有高下之分,就像米开朗琪罗和普通石匠一样。同样是骗子,虽然他们最后的结局基本上都是身败名裂,但能够达到庞兹的高度,则不得不归于天赋。一切浮华都仿佛过眼烟云,但是,有一样东西庞兹从来不曾失去,那就是被他称为“一位美国美人,我的罗斯”的妻子对他的爱。1917年,一文不名的庞兹与有着一双活泼黑眼睛和一头浓密卷发的罗斯一见钟情。几天后,他们幸福地举行了简单的结婚。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罗斯勤俭持家,与庞兹过着清贫的日子。在庞兹发迹的时候,罗斯始终保持着理智。她总提醒丈夫说:“金钱越多,自由越少。”在骗局败露、庞兹身陷囹圄的时候,罗斯仍然不离不弃,定期去监狱看望丈夫,在家中照顾年迈的婆婆……庞兹出狱,她陪着穷困潦倒的他,一直到老。只要罗斯在身边,庞兹就永远保持着笑容,她永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局中悟  中国股市上的一部分投机活动与庞兹游戏很相似。股市的上涨需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来支撑,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完全相称。在股市中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中,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是站在西墙这头,因此总能在泡沫破灭之前收回成本。这样的心态让整个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庞兹圈”。当最后泡沫毫无预兆地突然破灭时,倒下的西墙和东墙下就会“陈尸累累”。在法律尚不完善、社会监督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不时地回顾一下“庞兹的骗局”,以此警醒自己发昏的头脑。至于庞兹本人,他是一个骗子,是一个坏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的人,拥有真爱的人……无疑他的人生是不平凡的,是充满了传奇性的。(本章完)第51章 上帝的福音如何传往月球第5章第10节 上帝的福音如何传往月球洛克的文章,行文优美,分析到位,尊重“科学”。对此,人们没有怀疑,深信其有。 追问与思索 1835年8月25日,纽约《太阳报》以醒目的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刊出了记者理查德?亚当斯·洛克的消息:“约翰·赫歇尔爵士(1792~1871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最近在好望角取得重大天文发现。这位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利用一架新型望远镜的惊人的细节分辨能力,把月球景物看得异常清楚。众所周知,任何望远镜在采用高倍率时,都会有不能聚集足够光线的局限,但赫歇尔采用有效的‘通过视觉焦点注入人造光’的方法克服了这一局限。具体方法就是先用望远镜形成一幅图像,然后,再在天文台注入人工光源把这幅图像重新增强。”洛克用他优美的文笔,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惟妙惟肖的月球世界。人们惊讶地知道:在月球上不仅有色彩鲜艳的花朵和茂密的树木,而且还有长得像野牛、独角兽之类的珍稀动物,以及“一条巨大的分岔河流,其中拥有许多可爱的岛屿和种类繁多的水鸟”。洛克还神秘地告诉大家:“在这些岛屿上,我们有机会看见一种奇怪的两栖类动物,它们的躯体呈球形,能够迅速敏捷地在布满卵石的河滩上来回滚动。”  人们为了看到这条惊人的消息,纷纷购买《太阳报》,《太阳报》的销路因此出奇的好。8月28日,洛克在文章中继续写道:“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有理性的类人生物……我们采用Hz透镜,在成像只有8码的近距离处,他们脸部微黄,类似人类肌肤的颜色,甚至有一把浓密的胡子长在下颚上。这些生物显然在忙着互相谈话,他们谈话的姿态,特别是手臂挥舞的动作,都明显地表示他们具有丰富的感情。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们一定是一些具有理性的生物。”  洛克的报道不但引起了普通人的兴趣,甚至受到了一些著名的评论家的关注。《纽约时报》载文称:“这些新发现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新约克人报》则认为,这些观测结果“在天文学和整个科学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但是,纸里包不住火。9月16日,《太阳报》主动公开承认了他们虚构这些消息,以扩大报纸销路的错误。不过,人们并没有因此放弃《太阳报》,也还有人继续相信着洛克的谎话。这场荒唐可笑的风波延续好久都没有平息下来。镜头回放  听说在马塞诸塞州,有一个妇女宗教俱乐部的虔诚会员曾经写信给约翰?赫歇尔,向他请教怎样跟那些月球人取得联系,并且如何能够规劝他们皈依基督教。当这些新闻传播到欧洲时,巴黎科学院为此隆重地召开了一次关于月球人的研讨会。  赫歇尔听到这场与他有关的闹剧时,仅仅是一笑了之,这使得说大话的记者洛克逃过了一场名誉官司。  不过,这个关于月亮的故事至此还没有完结。当洛克的那些文章结集以《月球骗局》为名重印出版后,爱伦·坡指责洛克剽窃了他为其小说《汉斯?普法尔登月记》续篇准备的素材。更有意思的是,爱伦·坡1844年又在《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取名为《气球骗局》的小说,小说描述了几个美国人乘坐气球飞越大西洋的故事。《太阳报》再次实现了其预期效果——发行量急剧上升,有一段时间居然还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洛克的文章很讲求“技巧”,很注意“分寸”,很尊重“科学”。洛克精心揣摩的词语,“科学”色彩颇浓:他说必须点燃氢氧喷灯,并采用“人工注入法”把暗弱的图像增强,需要使用一个高倍率的目镜才能看清楚,又说观测条件不合适,只好等待合适的机会再次观测。他还装模作样地说,有一次赫歇尔竟然忘了把望远镜的主镜盖放好,当太阳光照射到镜面时,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点火透镜那样,在天文台引发了一场火灾……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童话一样有趣的真实故事。因为人们很难想象那个美丽的星球,其实是一片死寂,即使已经证明那是事实,如果你有比洛克还优美的文笔,有比洛克还丰富的想象力,你就可以描绘一个比他还要成功的美丽幻象。局中悟在人类古老的传说中,月亮有着超凡的神力,某些奇迹般的事情和现象,似乎就来自月亮的影响力。月球上有生命的想法,可以说源远流长。人们设想,那里应当是生物可以居住的地方。即使在17世纪初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之后,这样的观点依然没有改变。洛克了解并利用了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的心理,所以,他使《太阳报》取得了发行上的成功,并避免了一次尴尬的诉讼。在科学领域,一切都要证明、检验,所以一般人认为科学与诈骗的恶行不沾边。但遗憾的是,诈骗也常常打着科学的幌子大行其道。正如蒙田所说:“最让人坚信的是人知之甚少的东西。”(本章完)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