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翻开当时的史籍记录,不论是《唐会要》还是《新唐书》,多是强调小公主之死给王皇后带来的危机,而没有直接说小公主就是被母亲武则天杀死的。并且,王皇后的危机也不是从小公主之死开始的,而后来王皇后被废,也没有证据显示公主之死发挥了作用。其实,王皇后的危机,早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已经显现。王皇后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她跟高宗的关系似乎从很早开始就存在问题。高宗与萧淑妃连续生育一儿两女,《唐会要》里说“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武则天能再次进宫,全拜王皇后所赐,而王皇后的动机主要就是为了利用武则天打败萧淑妃,即“欲以间良娣之宠”。但是事与愿违,武则天“既入宫,宠待逾于良娣,立为昭仪”。王皇后引狼入室,萧淑妃因此失宠,武则天后来者居上,王皇后依然不得宠爱,反而添加了劲敌。唐高宗不喜欢王皇后,才是王皇后真正的危机所在。也正是因为皇后有如此的危机,她的舅舅柳奭才迫不及待酝酿确立太子的事情。《新唐书?李忠本传》中说:“王皇后无子,后舅柳奭说后,以忠母微,立之必亲己,后然之,请于帝。又奭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继请,遂立为皇太子。”皇帝李治开始并没有同意皇后的请求,但是迫于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的压力,只好妥协同意。文字记载得很清楚,立李忠为太子,就是为了稳定王皇后的地位。而这个时候,武则天与唐高宗的第一个儿子尚未出生,更不要说公主之死了。确立李忠为太子,并没有解除王皇后的地位危机。就在太子确立后不久,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出生。这个儿子被命名为李弘,而李弘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深长。南北朝以来,道教为主的社会传播渠道,一直盛传“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宣传李弘为真命天子。根据唐长孺先生的研究,唐高宗和武则天给自己的儿子命名为李弘,就有应谶而为的意思。而当时李忠已经确立,这不正暗示着对李忠的不认可,对王皇后的某种不承认吗?说王皇后的地位危机来自武则天的攻击,不如说来自唐高宗很久以来对她的冷淡,而唐高宗给儿子起名为李弘,其实已经预示着皇后有更大的危机。明确地说,这个时候,唐高宗如果还没有换皇后的念头,这些问题都无从解释。在《唐会要?武后传》、《旧唐书?武则天本纪》和《新唐书?王皇后传》的记载中,在描述双方斗争的时候,立场有所不同,但是武则天的胜利却是公认的。所以,废黜王皇后在唐高宗这里根本没有感情障碍,障碍只在朝中大臣而已。对于唐高宗感情脉搏了如指掌的武则天,对于已经失败的王皇后的继续打击,有必要付出亲生女儿的生命这样沉重的代价吗?何况,唐高宗采取步骤推动皇后被废的时候,申诉的理由是“皇后无子”,从来没有一句谈及皇后杀死公主的事情。后来,李敬业在扬州起兵时,骆宾王声势浩荡的《讨武瞾檄》里并没有提及武则天掐死小公主的事情。如果确有其事,哪怕仅有一点点传言,骆宾王会手下留情吗?这说明在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的时候还没有这种传言。另外,在唐宪宗时期成书的《大唐新语》和被公认为对唐朝历史写得最客观的《旧唐书》里,压根没有提到什么公主被谋杀的事,关于这位小公主的死亡,只是记载她是武后的长女和死亡的事实而已。更奇怪的是,小说里明明绘声绘色描述武则天偷偷掐死自己的女儿,偷偷地溜出去,整个过程没人发觉,既然没人看见那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因此,关于武则天掐死自己亲生女儿的事情是后人丑化武则天的结果,不可全信。(本章完)第112章 名人隐私3第十五章名人隐私3“独臂神尼”其实不会武功在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武功超凡的独臂女尼,乃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曾与袁崇焕之子有过婚约,但因为国破家亡,被父亲砍去手臂后流落民间。怀着深仇大恨的公主从此斩断儿女情丝,遍访名山,拜师学艺,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誓要为父母报仇雪恨。人称独臂神尼九难,即《鹿鼎记》中的九难。传说独臂神尼九难收了八个天下无敌的徒弟:了因、黄仁父、李源、周浔、白泰官、路民瞻、甘凤池、吕四娘。吕四娘后来潜入深宫,刺杀了雍正皇帝,辗转为师父报了家国之仇。这八个了不起的徒弟,被称为“清初八大侠”而威震天下!可事实上,真实的长平公主并没有这么好的命。袁崇焕督师也没有这么好的命,他死的时候,儿子还没有生出来呢,上哪里去跟长平公主订婚约?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名叫朱媺娖,生于公元1628年,是崇祯皇帝的第二个女儿,也是六位公主中唯一长大成人的一个,十六岁时被封为长平公主。崇祯对女儿很疼爱,虽然国事繁重,但还是为她挑选了驸马——状元周显。由于处在大明王朝的风雨欲倒的动荡之际,长平公主与周显的婚期一拖再拖,始终没能举行婚礼。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为了不让宫中后妃和公主受到凌辱,决定杀死她们。在用剑砍杀长平公主之时,悲曰:“汝何生我家!”崇祯一剑砍下,长平公主用左臂一挡,左臂顿时被砍断,立时昏厥。崇祯以为其死,就没有再砍第二剑。随后,崇祯自缢于北京煤山的一棵树上。清军引兵入关后,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为崇祯帝哭灵三日,上谥号怀宗端皇帝,后来又改称庄烈愍皇帝。与此同时,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礼下葬,葬在昌平明皇陵区银泉山田贵妃陵寝内。看着父母终于入土为安,国破家亡的长平公主也有了一丝安慰。但是,在清顺治二年,长平公主知道自己的弟弟“太子慈烺”在南京被堂兄朱由崧监禁的消息后,再次陷入绝望,遂向顺治帝上书,说:“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希望自己能够出家为尼,断绝这尘世间的哀伤悲痛。然而,为了让汉人归心,以反衬弘光帝虐待崇祯子嗣的恶行,顺治帝不但不许公主出家,而且还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完婚,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身不由己的长平公主接到这道诏命后泪如雨下,痛哭流涕。但是,不管她愿不愿意,隆重浩大的婚礼还是如期进行。婚礼之后,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又得到南京城破、狱中“朱慈烺”乃是假冒的消息,心灵重度受创,苦苦支持她的精神支柱瞬间彻底崩溃。几个月后,长平公主便在万念俱灰的哀怨中病逝。时为顺治三年,年仅十八岁,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长平公主短暂的人生就到此结束,她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只是她的命运起伏太大,超出了她能够承受的范围。终归而言,她也只是一个时运不济的弱女子。她一生都没有踏出过北京城一步,而且缠了一双小脚,也就不可能修习高超武功,更不可能在《鹿鼎记》中教韦小宝武功了。(本章完)第113章 名人隐私4第十五章名人隐私4康熙不爱苏麻喇姑在《康熙大帝》里,贯穿整本书的就是康熙和大他几岁的美貌少女苏麻喇姑之间缠绵忧伤的爱情故事。在很多电视剧里,都把苏麻喇姑塑造成康熙帝的初恋、忧伤情人。特别是《少年康熙》,里面那个皎皎如白玉兰一般的苏麻喇姑,那个立在一树白花下微笑和铰发时断然坚定的苏麻喇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但是,苏麻喇姑和康熙真的有过一段如此唯美的爱情吗?其实,对比一下他们的年龄差距,就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发生姐弟恋。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出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原名索玛勒,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自幼在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家当使女。公元一六二五年二月,年仅十三岁的孝庄文皇后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她作为贴身侍女,一同被带到宫中,此后在皇宫中一住就是八十年。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九旬高龄在清宫作古。康熙,清圣祖玄烨,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姓爱新觉罗氏,顺治帝福临第三子。母佟佳氏,汉军都统佟图赖之女。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生于景仁宫。十八年,福临去世,以八岁孩稚继承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年)。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尔济特氏(孝庄文皇后)抚育。他自幼苦读,好学不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奋治国,开创了一代盛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英明帝王。根据历史事实可以看出,苏麻喇姑1612年左右出生,康熙祖母孝庄皇后1613年出生,苏麻喇姑和孝庄是同辈人,即是康熙的祖母级人物。康熙1654年出生,比苏麻喇姑小整整42岁。康熙即位时虚龄只有8岁,此时苏麻喇姑已经五十岁了,怎么可能还是如花少女?试想,一个8岁的孩童怎么可能与一个跟她祖母一样年龄的人发生暧昧关系?再者,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一个与人不同的特点: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试想,一个普通人都难以接受这样的习惯,更何况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古代妃子侍寝都要经过很严格的沐浴熏香,即使康熙有恋奶奶的情节,也不可能对苏麻喇姑产生邪念。事实上,康熙对苏麻喇姑是非常尊敬的。在爱新觉罗?玄烨还不是康熙皇帝的时候,他得了天花绝症,他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和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把他扔到福佑寺里面,听天由命、任其发展。苏麻喇姑一直守在康熙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彻底康复,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康熙皇帝。可以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生命守护神,是康熙一辈子都在感激的人,他们之间有的是类似亲情的东西,但绝对不是爱情。(本章完)第114章 名人隐私5第十五章名人隐私5曹雪芹祖父曾当过“克格勃”雍正是一个生性多疑的帝王,他继位后,为了提防臣子有野心,便安插遍布了许多眼线,这些眼线会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都向他汇报清楚。在清人赵翼的《檐曝杂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雍正在位的某一年,刚过完新年,掌修国史的翰林院修撰王云锦,在上完早朝回到家中后,因为觉得十分无聊,便请了几个朋友到他家中打牌玩游戏,玩过几局后,忽然发现有一张纸牌找不到了。众人翻遍了四周也没有找到这张纸牌,因为缺少纸牌,游戏无法继续,大家只得悻悻散场。过了一阵子,早已经将此事淡忘的王云锦向雍正汇报完工作后,雍正忽然问起了那一天,王云锦在干什么?回忆一番后,王云锦老老实实地告诉雍正他那天再家里玩牌,雍正听后显得很满意,他夸赞王云锦诚恳实在,然后雍正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牌,王云锦一看,正是当日家里丢失掉的那张纸牌,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假如刚才王云锦说了谎,那可能就会换来杀身之祸。可见王云锦一直是处于雍正的监视之中的,至于监视者是当天一同玩牌的友人,还是家中的仆人,抑或是躲在暗处的某个卫士,根本不得而知。为雍正卖命的情报人员来源于各个阶层,各个地方,不要认为替皇帝当情报员的都是无名小民,其中也不乏身份显赫的政要。清代值得一提的大间谍应该算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了。曹雪芹因为一部《红楼梦》名垂千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却是鲜为人知。不过在当时,曹寅也要算是皇室的红人。曹寅作为康熙皇帝的伴读,二人从小一同长大,康熙对他十分信任,在康熙继位后,便任命曹寅为江宁织造。这个职务是个肥差,是内务府里最有前途,也最能捞油水的职位,除了为宫廷采办购买各种御用物品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隐蔽职责,便是暗中查访民众的意愿,社会风气等,相当于一位皇室便衣调查员。曹寅除了他每日日常的工作外,还要负责将他调查到的各种消息和舆论动向,还有各级的官吏治理政务的绩效等等大小事宜,通通整理好汇报给朝廷,换句话说,也就是担任了皇帝的耳目,是一名间谍。能担当此重任的必然会受到皇帝的青睐,所以曹家显赫一时也不足为奇了,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仗着皇恩浩荡发达起来的曹家,自然也就避免不了皇恩尽失后的衰败。在《海滨人物抄存》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天津人周人骥是雍正丁未的进士,曾任礼部主事一职,后来他到四川考察学务三年。在任职期间,周人骥勤勤恳恳,遵守礼法,操守廉洁,政绩十分优秀。就在他任期将满,即将要回到京城的前夕,他的一位仆人向他辞行,周人骥感到很奇怪,“我马上也要回京城,向皇上复命,我们可以一起动身,你何必急于这一时就离开呢?”那个仆人说道:“我也要回到京城复命,而且必须要比你早回去。”在周人骥的追问下,这个仆人才说自己原来是大内的一名侍卫,是在周人骥要来四川任职前,朝廷派来监视他的。这次回京,仆人就是要把周人骥的表现向朝廷汇报,以便于朝廷进行奖惩。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清代雍正时期的官员时刻处于一种高压威慑的环境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潜伏在四周的告密者告密,从而招致杀身之祸。曹雪芹这个大家族的衰败也是因为告密者的告密造成的。清朝的官员在高压政策下,都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普遍怀揣着一种畏惧不安的心理,首先想到的是迎合,见风使舵。当时一个名叫李祖陶的人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准确而生动的描述:“人情望风觇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人心世道,实有关系。”(本章完)第115章 名人隐私6第十五章名人隐私6史上最有钱的十位妓女排名第一的当属赛金花,赛金花是清朝同治年间,秦淮河花船上的歌女,她能歌善舞,貌美如花,让许多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同治七年,她被苏州人洪钧看中,娶为三姨太。后在光绪十四年,洪钧奉命出使欧洲,赛金花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很快在上流社会赢得一席之地。她先后出访过德、奥、俄、荷四国,与上流人士都有些暧昧瓜葛,赢得不少财富,粗略统计,她的资产应当在一千万上下,排第一。第二名是李师师,宋朝汴京的名妓,曾与宋徽宗有过一段露水情缘,得到皇帝的青睐,好处自然少不了,可惜宋徽宗玩物丧志,在靖康之难后,被俘虏。李师师也就此下落不明,但作为一代名妓,有当今天子捧场,还有许多富家公子追捧,李师师的财富也不会在少数,有人统计曾达到今日货币八百万左右。第三名是王朝云,她字子霞,钱塘人,自幼便沦落风尘,成为歌姬。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与王朝云相见,二人相谈甚欢。王朝云成为苏轼的知己,二人相知相爱,王朝云还为苏轼生下一子,可惜她福浅命薄,产后因为身体虚弱,不久便离开人世,苏轼甚为悲痛,写对联哀悼:“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王朝云能够与苏轼结缘,如果她不是早死,那苏轼的诗文书画都是无价之宝,她必然也能成为富甲一方的人。柳如是能够排名第四则要归结于她嫁得好。万历十五年生人的柳如是自幼家贫,她被卖入风尘,却不甘堕落,十分自爱,还写的一首好诗文,后来,她与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情投意合,可惜陈子龙最后不幸战死。柳如是又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 钱谦益为她在虞山修建了“绛云楼”和“红豆馆”两处居所,但不久后清军占领北京,柳如是不甘受辱,便要与钱谦益一起投水自尽,钱谦益胆怯,不敢跳水,柳如是只得自己自尽,所幸被旁人救下。这之后,钱谦益便称病辞官,二人从此隐居。柳如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的书法更是精妙。但在钱谦益死后,一些地痞流氓眼红她的房产,想要夺走她的产业,柳如是为了保护自己与钱谦益的房产,在屋内自尽,这才吓退那些流氓。但柳如是留下的房产和书画,财富也不可小觑。第五名的当属杜十娘,杜十娘是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教坊司名妓。她与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的爱情人尽皆知,可惜的是李甲三心二意,最后背叛了杜十娘,令杜十娘愤而投江自尽。杜十娘投江时抱着自己的百宝箱,里头的金银珠宝,都是无价之宝。第六是寇白门,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她曾为救情郎,在一月之内筹集了2万两白银,除了社交能力出色外,她自己的积蓄也不在少数。第七位是宋徽宗时期的梁红玉,因为被名将韩世忠看中,就此从良。韩世忠是有名将领,财富定然也不会太少,梁红玉也算是平安度过后半生,衣食无忧了。第八位是陈圆圆,作为同时被几大英雄追捧的名妓,她自然也会比其他妓女富贵些,不论是吴三桂还是李自成,对她宠爱有加,自然会拿财富讨好她,她的富贵不会少。南宋杭州花魁娘子莘瑶琴,与卖油郎朱重的爱情故事流传后世,她能帮自己赎身,还能帮助朱重开展生意,想来财富是不少,排名第九不算过分。最后一名小凤仙是民国初年的名妓,与云南督军蔡松坡有一段情,蔡松坡作为督军,自然也不会太过寒酸,但他为人正直,以国家为重,也不会去敛财,小凤仙自然只能排名第十。这十位名妓的财富排行榜是根据她们的生平事迹和史籍记载考察所得出,未必全然正确,但却也能从中看出当时社会一二来。(本章完)第116章 名人隐私7第十五章名人隐私7袁世凯猝死另有隐情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他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逼宣统退位.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后复辟称帝被推翻。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伪装造成变法,暗中背弃维新派,受慈禧太后宠信。后来又升任为山东巡抚,血腥镇压义和团。1901年担任北洋大臣后,逐渐掌握大权,成为北洋军阀首领,权倾朝野。1911年武昌起义后,凭借北洋势力和帝国主义支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12年,袁世凯挟制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以换取其支持复辟帝制。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了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因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全国人民的声讨,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称帝仅83天。1916年6月6日,在亿万民众的声讨中,袁世凯魂归西天,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袁世凯一生很“得志”,步步高升,并且很少得病,精神和体力一向很好。摄政王载沣在罢他职的时候,说他“现患足疾,步行维艰”,命令他“回籍养疴”。这不过是要除掉他的一种借口罢了。其实他腿上只有很轻微的风寒病,并不是真有什么不能走路的大毛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窃国大盗的猝死呢?有人认为他是病死的,有的认为他是被气死的,当然这也是人们的猜测罢了。有人根据史料称,袁世凯所患的是尿毒症,最初的症状是小便困难。这个时候,如果住院导尿或开刀,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是,袁世凯的两个儿子意见分歧,大儿子袁克定相信西医,主张动手术;二儿子袁克文则竭力反对,相持不下。而袁世凯一向坚信中医,从不肯找西医来诊视。因此贻误了时机,终致不治。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袁世凯在彰德修养时,有个术士给他算命,称“袁不得过五十八岁”。袁世凯询问破解的办法,道士说非得龙袍加身不可,袁世凯听后没说什么,只是赐酒给术士,术士出门后就死了。从此以后,袁世凯便有了称帝之心。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却事事不顺,遭到国人的普遍反对,内外遭受夹攻,最终众叛亲离。于是积忧成疾,最终死去。《袁世凯轶事》中对此有过交代:“昏迷之中,恒见术士来索命。医者以药进,袁皆拒而不服,指之为鸩,盖其视药与当年饮术士之酒无异。左右颇知其隐,而不敢喧之于众,但改用针砭而卒无效,世所传信任针医出于袁大公子之意,不知其别有原因也!”还有人说袁世凯的猝死,是因为纵欲过度,贪恋女色造成的,袁世凯的私生活十分糜烂,他除了原配夫人之外,姨太太还有好几人,而且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他每天服用鹿茸,海狗肾等补药,长期的昏淫生活,让袁世凯的身体每况愈下,淫乱才是袁世凯的死因。但这种种说法都只是民间对当时政治大背景下的袁世凯的猜测,从他的心理,精神上去分析得出的结论,然后传播,不足为信服。而对袁世凯本人来说,他也始终没有向后人交代他为何一病而难以治愈。这个窃国大盗在咽气前,只是有气无力地说:“是他害了我!”袁世凯口中的这个“他”是谁?是否是让他得病的真正元凶,还是另有隐情?有人说是老部下冯国璋、段祺瑞,他们希望继任总统所以对帝制暧昧;还有人认为这个“他”指的是陈宦、汤芗铭,他们始从终弃,袁世凯登基后,他们反而对他倒打一耙;也有说是“太子”袁克定,为了当上合法接班人,极力怂恿老子做皇帝,更有说是杨度等“筹安会”成员,以致是其他部僚、朋友。众说纷纭,答案仍不清楚,其用意和含义更是令人费解,也给后世留下了千古之谜。(本章完)第117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1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1屈原和端午节毫无瓜葛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也称重午、浴兰节、夏节、天中节、地腊等。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喜欢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熏艾枝……我国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自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以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家协会还把五月初五定为“诗人节”。由于屈原的伟大人格和自杀殉国的事迹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动容,所以大家都愿意用这一天来纪念屈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端午节的习俗不是起源于纪念屈原。端午的习俗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南胡梁的文人宗傍,在他的笔记《荆楚岁时记》中就指出:竞波是“东吴之俗,不关屈平也”。端午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忌讳“五”字。民间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是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和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避五毒之害。端午节划龙舟就是古代人驱邪避疫一类的宗教活动。仔细想想,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雄黄酒、菖蒲、艾叶等其实都是古代的辟邪之物。《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记载:古人“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核艾叶以戴之”。这种艾做的老虎,古人叫“艾虎”。佩戴艾虎,就是希望借老虎的神威来驱邪避疫。在这天吃煮熟的大蒜也有避疫的意思。这些举动实质上是来源于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他们发觉,农历五月时序已交夏令,蚊蝇孳生,百虫出洞。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毒虫的侵害,所以想出这些办法来祛毒除病防身健体。雄黄是一种矿物,中医用为解毒、杀虫药;蒜头含有大蒜素,具有杀菌、抗滴虫作用,中医一直用蒜作为散寒化湿、杀虫解毒药;菖蒲和艾枝也都有驱虫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固定下来了。可见,在端午节的形成过程中,各时、各地都会产生各种习俗,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除了有端午纪念屈原之说,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纪念介子推等说法。(本章完)第118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2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2黑脸张飞竟是儒雅书生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张飞的形象被人们定格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有些鲁莽的赳赳武夫,压根就不会把他同文化扯在一起。实际上,真实的张飞不但文武兼备,而且素有才情,是个很有名的书画家,尤喜欢画美人,也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书。据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喜画美人。”如今,涿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据说也出自张飞笔下。关于张飞会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宏影的《刀剑录》,说张飞拜新亭侯,亲书刀剑铭文:“新亭侯,蜀大将也。”明代《丹铅总录》还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可惜这些物证已殁,无从考证。大约在明代时,在四川流江县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张飞非常高兴,便乘着酒兴,用丈八蛇矛在崖壁上以石代纸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其字为隶书,笔力十分雄健,今川东渠县尚存摩崖,虽经千年风雨剥蚀,字迹尚依稀可辨。对于此事,清纪晓岚有诗赞曰:“哪知拓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细观碑刻的拓本,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横画“蚕头”暗藏,“燕尾”明显,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整体布局不杂一丝浮躁之气,极为认真,没有丝毫的鲁莽气息。阆中桓侯祠张飞塑像两旁有一幅著名诗人流沙河写的名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这对联是流沙河看了张飞庙后有感而发写下的,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的“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汉时的隶书叫做“汉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吴镇的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恐怕也比不上。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无形中就透着一股美感,体现了张飞内在的文学修养。另外,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一个为妃,一个为后。能够当上皇后,以古代讲究后妃德行美貌的标准以及刘阿斗贪图美色的特点来看,她们的修养、相貌至少应该算是不错的。根据现代遗传学的说法,气质和相貌都是会遗传的,若张飞真是《三国演义》中那样的粗人,又如何能生出这样的女儿?由上可知,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文武全才,可是人们为什么还一直叫他猛张飞甚至莽张飞呢?这恐怕与《三国演义》开头的描写以及野史、民间传说和戏曲的渲染造成的先入之见有些关系。《三国演义》的开头,介绍张飞的相貌,用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份又是个杀猪沽酒的屠户。后世之人,一般都喜欢在自己的行业上寻根问祖,比如木匠奉鲁班为祖,鞋匠奉刘备为祖,做毛笔的奉蒙恬为祖,做豆腐的奉淮南王刘安为祖,杀猪的便奉张飞为祖,还编了故事说,张飞杀猪,只杀一刀,号称张一刀,如果那猪不死,就用手活活捂死,粗鲁得叫人咋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出场就动不动要杀人。如此粗鲁没文化的形象与真实儒雅的张飞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本章完)第119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3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3班昭是女性的禁锢者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杰出女性,她从小便熟读儒家经典和史书,长大后,又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渊博学识和模范言行被世人称颂,而她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有三件事:续《汉书》、教授后妃和她撰写的《女诫》。《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它凝结着班家两代人的心血。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留下未完成的《汉书》。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前进。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全书的撰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世人争相传诵,虽然班昭参与了撰写,但她很谦逊,仍然冠上了她哥哥的名字。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不是很值得女性学习和崇拜吗?为什么本文题目是“班昭竟是女性命运的禁锢者”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班昭在70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出了《女诫》,《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女性生来就比男性地位低下,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恪尽本分。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丈夫是对是错,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在“专心”篇中,强调“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女诫》在压抑妇女思想方面是最彻底的,因为这是女性自己宣扬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班昭的《女诫》影响了中国女性两千年。它鼓励女性凡事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这极大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与自由。因为《女诫》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欣赏和班昭学生的推崇,所以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也极其深远。它让女性在骨子里认为,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奴仆,它甚至“唆使”女性以极端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坚贞。同时,女人还是家庭的奴隶,卑弱、敬顺、专一、曲从是女性的代名词。就这样,《女诫》一点点摧毁了女性的自信心,把女性排挤出社会的大舞台,最终沦为男人手中苍白的玩偶。她根本就是从思想上去误导当时的女性,一切服从男权,以男人为主导。这样的班昭,哪里值得女性崇拜呢? 简直是女性命运的禁锢者。(本章完)第120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4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4历史误读秦桧千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西子湖边,岳飞的墓旁,长跪着秦桧等人的跪像,大凡来岳飞墓前参观、凭吊的游人,都要唾弃、击打跪像,以泄心中的愤恨之情。在人们的印象中,秦桧是一个金国的奸细,卖国求荣;是一个“民族败类”,出卖国家利益,陷害忠君爱国的岳飞。这样的罪人,就是让他再跪上一千年,也是罪有应得的。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一个真实的秦桧,却发现并非如此。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进士出身,在北宋时曾任密州教授、御史中丞等。南宋时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被封为太师、魏国公。死后高宗加封他为“申王”,谥号“献忠”。许多后人认为秦桧是金国奸细,但事实上至今丝毫找不出秦桧卖国的证据,反倒有秦桧爱国的证据。据《宋史》记载公元1126年,金兵突袭北宋京城汴京成功。在金人未攻破汴京前,秦桧一直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在金人的威逼下,宋朝大多数的官员议立张邦昌为帝。秦桧竟站出来反对,立议状要存赵氏。结果秦桧被金人俘虏北去。秦桧此举,颇受人民赞扬。可以说秦桧若不出站来立议状要存赵氏,就不可能会被掳走受苦受罪,或许还会在伪齐政府里做大官享受荣华富贵。秦桧到金国后,受到金元帅粘罕的特别对待。但查看相关资料,并未发现秦桧在金国期间有任何变节之举,公元1130年,秦桧趁完颜昌攻楚州时逃了出来。秦桧说他是杀了“金人监己者,弃舟而来”。此说不信也罢,但说秦桧投靠金人、做了奸细并无任何根据,说秦桧是金国派来的内奸纯属无稽之谈。如李心传写的《要录》说,秦桧不是金人“奸细”,只是主和派而已。徐梦莘写的《三朝北盟会编》说,前御史中丞秦桧和家属从金军占领的楚州孙村中逃归至涟水军丁祀水寨,只使用“逃归”二字。熊克写的《中兴小记》说,秦桧从敌中归来,也没说他是“奸细”。而外处逃脱的例子自古有之,如西汉的张骞从西域匈奴手中逃回汉朝。宋朝也有很多人如辛弃疾、文天祥等。公元1137年,徽宗客死他乡。同年高宗派秦桧与金国议和。经过艰苦的谈判,到公元1139年,在秦桧的努力下终于和金国达成和平协议,史称“绍兴和议”,和议的主要内容:“宋帝向金称臣,宋每年交银25万两,帛25万匹。金归还伪齐刘豫统治下的河南、陕西部分地区,并送还宋钦宗及宋徽宗梓棺,许还梓宫、母、兄、亲族。”如果此协议达成了,秦桧无疑是人民的一号功臣,虽然一时纳贡称臣,但若知耻而后勇、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宋朝终有一天会报仇雪恨的。当时百姓都以为和平即将到来,钦宗南归在即。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高宗就下诏“渊圣皇帝宫殿令临安府计度修建”,准备让钦宗回来后赋闲休养。如果高宗不想迎二帝,绍兴和议签订前就可以在谈判时偷偷地对金人暗示不让二帝回来。而事实上绍兴和议的内容是金国答应迎回二帝……如果说这份和议是“卖国条约”的话,那当时的百姓也不会如此欢欣了。欢欣说明百姓对这份合约的内容很满意。在这个意义上说,秦桧并不是“卖国贼”。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宋朝,皇帝不能随随便便处死臣子,更不用说像岳飞这样的朝野重臣,若是没有皇帝的许可,秦桧是绝对无权杀他的。“笑区区一桧亦何能”,写出了秦桧所处的尴尬处境。想当初,岳飞正是赵构一手提拔的大将,襄阳大捷之后,皇帝赵构和宰相张俊,对岳飞十分倚重,在解除刘世光兵权后,有意把这支部队并到岳家军中,并在《御扎》中提出以“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的重任交给岳飞。岳飞被杀不是因为他能打胜仗,而是因为他打了胜仗后不可一世、目空一切,说话无避讳。公元1137年,岳飞曾奏请立储之事,一个武将却干预皇帝的“家事”,况且他本身的能力对高宗的地位也构成威胁。作为拥有众多兵马的武将干预立储之事确实超出了一个武将的职责范围。从人性的角度讲,赵构不可能不多想。从“一天下十二道金牌”等一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岳飞不爱听命令,而且是经常发生的,当有些要求没得到满足(如合并淮西军和强令撤军)时,岳飞就使性子,“上庐山”。在封建时代,这叫做抗旨,是皇帝最害怕的事情。岳飞的确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赵构的忌讳,而岳飞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赵构对岳飞从喜爱到不满、到失望、到忌讳,最后则是愤恨。甚至因为恨“岳”这个字,把岳州都改名为池州,可见他对岳飞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秦桧还想救岳云一命,他曾以刑部大理寺的名义上书,主张保全岳云的性命。“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岳云私罪徒(徒就是流放)。”“奉圣旨根勘,合取旨裁断。”但赵构对岳飞已是恨之入骨,结果是全杀。由此看来,秦桧只是傀儡,真正的幕后指使人是皇帝赵构,他导演了这出戏。(本章完)第121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5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5“青天”是海瑞的假面海瑞是历史上和包拯齐名的大清官。由于明朝历史上的清官不多,所以明朝的海瑞就显得特别的稀有。海瑞也的确是一位秉性刚直的人物。在京师做官时,面对昏庸的皇帝和颓废的朝政,他毅然买好棺材上疏死谏。他的这篇题为《治安疏》的著名奏章可谓“史无前例”,把嘉靖皇帝气得暴跳如雷,将海瑞投入天牢,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海瑞的旷世忠耿,想杀了他又怕落得个杀忠臣的千古恶名。海瑞出狱后,受到了朝中六部的中下层官员和京师百姓的夹道欢迎。但海瑞的两个儿子却在他坐牢期间不幸被瘟疫夺去了生命。海瑞在苏州、南京做南直隶等高官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肃贪倡廉行动。他上任一个月后,被送到南京刑部的贪官就超过一百人。有一个县从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一共被抓了10多人,几乎把一个县衙门的官吏抓空了。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海瑞不为所动,终于完成了乡官退田还民工作。但是海瑞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他最后一个儿子被报复者捂死丢进了苏州河里,妻子吴氏也因为悲伤过度上吊自杀。随后,海瑞也因得罪了满朝文武,被罢官。海瑞为官期间,爱民抚民、为民除害谋利,而他自己却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海瑞去世时,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竟不足以办丧事用。靠同僚的帮助,他的灵柩才得以运回故乡。当海瑞的灵柩经过秦淮河时,两岸的百姓自动穿孝来哭送他,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南京的市面早已罢市数日,只有布店和画店开门,南京的市民家家都买白布黑纱为海瑞披麻戴孝,供奉灵堂。画师们的手都画肿了,海瑞的头像还是供不应求。如今,在人民心中,海瑞依然是正义的象征,当之无愧的海青天。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海瑞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完全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从今天的法治精神来看,无论屈谁都是不公平的。海瑞“两害相权取其轻”,没有调动各种刑侦手段一查到底的办案方式是不符合公平精神的。其次,在对待契约问题上,虽然现代法律要求书面契据,但是明朝时并不要求。海瑞不顾当时的国情和法律,片面强调形式主义,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这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这样一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海瑞的貌似公平的判决下失去了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海瑞自己也承认,他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1/20。结果,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搞乱了。最让人叹息的还是海瑞的家庭悲剧。明人姚叔祥的《见只编》上记载:“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忠介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海瑞有个女儿,年方五岁,正在吃糕饼。海瑞问她,糕饼是从哪来的?女儿回答说:是某个仆人给的。海瑞生气地说:“我女儿怎么能随便吃仆人的东西?你不是我女儿!如果就此饿死,才能称得上是我女儿。”小女孩就哭着不吃东西了。家里人想方设法要她吃,她坚决不吃,一个星期后,小女孩就饿死了。海瑞虽然是个令人敬仰的清官,但是他在那种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这种过于严肃的礼教思想及时代烙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虽然不能苛责古人按照我们的完美要求去做,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不完美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本章完)第122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6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6纪晓岚并非“铁齿铜牙”最近,关于纪晓岚与和珅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在剧中,乾隆皇帝与两位爱臣打成一片,纪晓岚时时不忘捉弄一下和珅,让他在皇帝面前出尽洋相。而当和珅使坏的时候,纪晓岚又每每能化险为夷,成功避开来自和珅的报复。剧中的纪晓岚正直、英俊、机智、洒脱,与油腔滑调、不学无术的和珅形成了鲜明对比。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无不深感痛快。可是,历史上纪晓岚真的与和珅处处作对吗?《铁齿铜牙纪晓岚》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吗?查阅史籍,可以发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剧情情节与史实有几处出入:第一,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跟纪晓岚打了十年交道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他: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从诗中得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这样看来,纪晓岚不仅比较丑,还有近视眼、口吃,这些与银屏上风流倜傥的纪晓岚形象,颇有些不同。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和珅在当时被称为“满洲第一美男子”,据说他身材颀长、眉清目秀,不仅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而且还是一个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的干练之材。他很会理财、敛财,并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平时巧答应对、处理政务干练决断,都甚合乾隆心思,并不是影视剧中所展现的那个又矮又肥,表现得有些愚钝的胖子形象。第二,在影视剧中,纪晓岚和乾隆皇帝之间的君臣关系表现得十分融洽,乾隆对纪晓岚十分信任。于是我们都得出一个结论:纪晓岚是乾隆皇帝的“爱臣”。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剧情已经过了编导们的美化,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在深宫的皇帝,有很多独特的喜好。比如,乾隆对身边的近臣有他自己的一条选择标准,首先必须机警敏捷、聪明干练,并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而相貌丑陋的纪晓岚遇上乾隆,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用,难以参与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意思是说他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他一生没有当过真正有实权的官。其中,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乾隆对他的态度:一次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他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皇帝心里的地位。相反,和珅却得到了乾隆的青睐,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所以,纪晓岚无法与权臣和珅斗法,因为不是一个“重量级”,而且纪晓岚也没有与和珅为敌的意愿。因为与和珅作对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第三,在电视剧中三个人的年龄看上去差不多,这一点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据载,和珅的生卒年是(1750~1799),纪晓岚是(1724~1805),纪晓岚要比和珅大26岁,纪晓岚考中进士的时候和珅才出生,等到和珅飞黄腾达的时候,纪晓岚已经六十多岁,他俩基本上没有同朝为官。综上所述,纪晓岚不可能也没有资格与和珅斗法。(本章完)第123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7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7鳌拜也曾忠勇过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也以大奸臣的形象家喻户晓。实际上,鳌拜后期虽然对小皇帝飞扬跋扈,但想当年鳌拜也还的确是个忠勇之臣,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这是他不该被忘记与抹杀的功绩。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年),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武力卓越,他从其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屡立大功。他还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均有战绩。在皮岛之战中,鳌拜主动请缨,并与准塔一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胜败关键时刻,鳌拜第一个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遂一举跟进,攻克皮岛。在松锦会战中,鳌拜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鳌拜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取道陕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随即挥师南下,直逼西安。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退往湖广。阿济格奉旨率军剿除“流寇余孽”,鳌拜等遂分翼出师,水陆并进,于河南邓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十三战,重创大顺军。打垮李自成之后,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鳌拜又随肃亲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鳌拜再次充当先锋,率领先头部队前往狙击。两军相遇,鳌拜等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冲。狭路相逢勇者胜,昔日威风一时的大西军抵挡不住而溃败,张献忠也于此役中被杀。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等又继续深入,基本上肃清了四川一带张献忠余部。击破大西军,鳌拜实居首功。由上可见,鳌拜早年无论是在关外与明军的反复交锋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后巩固统治的大小战斗中,出生入死,转战南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清初开国功臣。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势,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不得不做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中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顺治亲政后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应该说,鳌拜对顺治帝还是忠心耿耿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顺治对他也十分关心和信任。顺治十三年(1656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孝庄太后病重,顺治朝夕侍候。鳌拜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鳌拜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与对手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耿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本章完)第124章 名臣的另类脸谱8第十六章名臣的另类脸谱8真伪难辨的双面李鸿章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李鸿章的,因为晚清时代许多重大的事件他都参与了。但是长期以来,李鸿章都与“卖国贼”、“民族罪人”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他是遭万人唾骂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署者,老百姓怀疑他得了日本人的“好处”,说他是“卖国贼”,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刺杀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不能否认,诸多强加于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致使中国落后于其他国家。然而签约的始末,李鸿章只是奉命收拾残局,所有条款都经朝廷同意,他并未背着皇帝出卖过任何国家权益。就拿1884年中法战争来说,中国虽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从总的军事形势来看,中国仍处于劣势;法国茹费里内阁虽然倒台,但法国资产阶级对华战争政策并未改变;从当时国际形势来看,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是俄国和日本。俄对新疆的侵略,日本向朝鲜的渗透,使清政府可能会面临更险恶、更难应付的局面。不难看出,李鸿章采取的“乘胜即收”方针是认识到了把亡国灭种作为以卵击石的代价之愚蠢后所作出的选择,而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们所说的“投降卖国”政策。作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代表去和犹如“虎狼群”的列强周旋,这实在不是一份好差使。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难为之事。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朝廷派出去的又是李鸿章。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一再坚决不准,直到李鸿章表示“非敢爱身,唯虞辱命”,“一息尚存,万程当赴”。似乎除了李鸿章就没有第二人能承担起这份任命。每当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的时候,他们唯一可以用的人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三个字就这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任何事物都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下结论,看待李鸿章也是如此,轻易以“大汉奸”、“卖国贼”之语盖棺论定似乎有失公允,同时,他是有功劳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强敌,他清醒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富强相因”的现实。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些具有发展眼光的看法和做法: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建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人才。中国所有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无一不有他的推动。而了在办新式学堂、派留洋学生等方面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主持与参与下,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工企业、第一条电报电缆线、第一座钢铁厂、第一支海军舰队、第一个电报公司……对李鸿章的功与过,不能简单地归于“卖国”、“罪人”,国难当头,强敌入侵,他做到了一位臣子所应做的。也许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明这一点,即“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本章完)第125章 另类史料1第十七章另类史料1宋朝“晚婚晚育”之风宋朝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重文压武,宋真宗有首诗就写道:“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归结大意便是在他们大宋朝,最有前途的职业不是搞房地产的,也不是开钱庄的,而是读书的文化人。宋真宗这样说也是有缘由的。之前的五代十国,动荡不安,皇帝像女人换衣服一样,一天一个变,一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才算结束了这种日子。但也正因为如此,令宋朝后来的皇帝都十分反感武臣,在他们看来,习武之人有着强大的杀伤力,稍加不慎,便会被他们推翻帝位,而文人就不一样,他们手无缚鸡之力,除了能在口舌上占点便宜之外,还是相对容易控制的。所以,宋朝虽然是武将建朝,却是重文轻武,老赵家大量的启用文官,而为了安抚这些文官,更是不惜血本的启用了高薪养廉的政策,将官员的工资提到了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企及的境界。不但月工资丰厚,逢年过节还会发福利,遇到特殊的日子还有额外的奖金,不仅如此,但凡官员犯点错误,那也是能免就免,从轻发落,宋朝对官员的纵容程度和它的工资制度一样让人叹为观止。没有严厉的监督惩罚体系,宋朝官员就算是贪污受贿,犯罪以后,也可以钻钻法律的空子,逃脱惩罚,例如地方官员的调任就十分方便,只要打个申请报告,基本都会批准,比如今的转学还要方便。所以,在一个地方的政绩有了污点,官员便调离到令一个地方,而且那时的官员数量十分庞大,常常是一个官位有着两三个人同时担任,彼此间相互包庇,互相勾结的事常有发生。官员的生活如此安逸幸福,天下的男人自然是人心往之,于是读书便成了宋朝的一大热潮,不论是耕田的农夫还是茶馆的伙计,个个都悬梁刺股,发奋读书,一心要考取功名,比起现在的考验热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古语有云:“先成家,后立业”,这些怀揣着伟大理想的男人们自然是想功成名就后再娶妻生子,所以,他们宁愿独身,忍受寒窗苦读的寂寞,也不放弃目标。但可惜的是,宋朝的官位再多,也是有限的,能冲过科考这架独木桥的人毕竟是少数,许多人头年不中,来年便再考。这样周而复始,考中的还算运气好,考不中的便是沉沦在其中,造成了许多男人中年未娶,个个都成了剩男。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考中功名便不娶亲这尚可理解,但当时的女人却也是非官员不嫁。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为了后半生能安稳无忧,锦衣玉食,女人们也是要对自己的夫婿千挑万选,既然当官那么吃香,她们自然是要当官太太了。于是,宋朝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趣事。每到放榜的日子,有钱有势的人家便纷纷出动“择婿车”,去发榜的地点选择乘龙快婿,但凡榜上有名者,十之八九会被这些人家拉回家中,而那些没有抢到的也不放弃,等待来年再接再厉,于是,等来等去,一批剩女也就这样等了出来。当时在朝为官的司马光谈到男女婚龄时说:“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耳,过此则为失时矣。”按照这个标准,宋朝超龄的大龄男女大有人在,除了官位的货源奇缺,供不应求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当时出嫁费用高涨。宋朝的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一股攀比奢华的不良风气,很多人家为了撑场面,就算借钱也要将婚宴办的风光无比。在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中榜之后,做了汝阳王的女婿,为了办婚宴一次就花费了五百万两银子,只为了充足场面。还有宋神宗的弟弟杨王赵颢有几个女儿,因为每次花费的费用都很大,到最后实在是囊中羞涩,不得不找自己的皇帝哥哥借钱将婚礼办下去。科举制度和崇富心理为宋朝造就了一批剩男剩女,在没有朝廷的大力号召下,他们自觉自愿的晚婚晚育,一心为了自己的事业埋头苦读,既不做伤风败俗的事情,也不搞破坏社会安定的活动,堪称一大历史奇观。(本章完)第126章 另类史料2第十七章另类史料2梅花诗的预言宋代的时候,邵雍写下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之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晦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分,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修炼人,是不易弄懂的。《梅花诗》涉及了许多预言,我们先从一首诗来管窥一下《梅花诗》的诡异神奇:第四节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还曾当过几年和尚,后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就写明了这段历史。“飞来燕子寻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历史。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经历了他全盛的辉煌。但明朝末年的衰败,加上多年的农民起义,使得大明王朝终于是“开到李花春已非”。“李花”应指明末的闯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功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于紫禁城后的景山上上吊自尽,明朝灭亡,所谓“春已非”。邵雍生于宋朝,却可以预测明朝的事情,不能不说是非常神奇的。那么,邵雍到底是何许人?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邵雍虽然不像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游学归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邵雍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后来,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余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并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邵雍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仍在广泛流传。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梅花诗》。梅花诗第一节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第二节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第三节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第四节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第五节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第六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第七节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第八节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第九节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在历史上,邵雍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神秘的人物。他一生的形迹的确颇为神秘。事实上他名震北宋,但朝廷多次征招他却坚不出山,而在洛阳龙门修庐隐居,自命其庐“安乐窝”。如果一个事事知道前机的人出来干预历史,那么历史的进程必会发生重大改变。这是否也就是忤逆天意,会因不断泄露天机而受到天谴呢?难道这正是邵子之所以不出山的原因吗?(本章完)第127章 另类史料3第十七章另类史料3“离婚协议书”始于唐代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离婚协议书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法律公文,很多人也以为离婚协议书是近代才出现的新生物,更不会想到在倡导一女不侍二夫的封建制度下居然也会有离婚协议书。实际上,在我国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离婚协议书”。上图所示的就是从敦煌出土的离婚协议书,即“放妻协议”。此“协议”的内容是:“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译文大意是:如果我们结合在一起是错误,不如痛快地分手来得超脱,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胜过两人看不顺眼互相挤对。离了之后,希望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找个好人家……从这份协议书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离婚协议,夫妻因感情不和离婚,于是请来双亲父母和亲戚朋友,做此见证,好聚好散,最后,男方还不忘给妻子一些美好的祝愿。而在以往的历史记载中,在中国历史的多数时期,女子一直是处于被压迫地位,很多朝代妇女没有离婚自由,男子可以任意“休妻”、“出妻”,女子却只能忍受。同时,女子被“休”、被“出”,被认为是奇耻大辱,改嫁更是“丧失贞节”。于是我们以为古代女子在婚姻方面都是非常悲惨被动的局面,但是这份唐朝的“放妻协议”却告诉我们:并不是古代所有朝代女子的地位都是那么低下的,在《秋胡》中,秋胡几年不归,秋胡母就劝秋胡妻:“不可长守空房,任从改嫁他人。”婆婆竟然主动劝媳妇改嫁。可见唐代属“开放型”社会。《唐律户婚》对离婚有三条规定:一、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所谓“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二、仲裁离婚。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即所谓“出妻”。三、强制离婚。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者,必须强制离婚。从史实来看,提出离婚者也不只是夫方,妻方提出离婚的也不在少数。女方再嫁也不为失节。这从唐代妇女不以屡嫁为耻中看得很明显。唐代公主再嫁的就不在少数。从唐代看,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习以为常,并未受贞节观念的严重束缚,它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而这份敦煌出土的“放妻协议”则被认为凸显了唐代的婚姻制度。唐史研究专家孟宪实说:“古代曾有女子觉得丈夫没有出息,闹到官堂要求离婚,当官者训斥该女子不应如此,但该女子仍然坚持离婚,最后当官者只得判离,可见在古代女子离婚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困难。古代放妻书的存在,说明古代人比较重视感情在婚姻中的作用,在放妻书中多以感情不合为理由,有时还会出现‘今后将孤燕单飞’等表达悲伤的句子。当然如果真的悲伤就不会离婚了,这或许只是表面文章,所以说有时放妻书只是范文作用,在休妻的时候使用。”事实上古代妒妇、惧内、离婚的事情在各个朝代都有,只不过唐朝的婚姻制度给人感觉更自由一些,高层离婚比较容易实现,比如太平公主就成功了。虽然不能确定协议书的具体年代,但它的存在却证明唐末五代宋初时,男女在婚姻问题上是相对自由的。虽然家中掌事仍然是男性,但妇女地位也没有后人想象的那样低。(本章完)第128章 另类史料4第十七章另类史料4张三丰是否长生不老传说中的张三丰曾是少林寺的小沙弥,后不知为何原因逃出少林,转而修道,继而在得道之后创建武当,发明太极拳。历史上记载张三丰:“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贺目,须髯如戟。”听起来仿佛真有几分仙风道骨。张三丰一生的事迹很多,但大多都是传闻,并不足信。许多史料、小说中,都对他进行过出神入化的描述,金庸笔下,张三丰样貌奇特,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环眼大耳。武艺高强,德才兼备,有着一代宗师的气质。但是真实的张三丰到底是什么样子,生于何时,卒于何时,都无法考证。就算是最为严谨的史料中,关于张三丰的记载也不多,其中《明史?张三丰传》中只是用寥寥数语提到,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张三丰其他的境况并未多写。成名后的张三丰虽然声明大震,但他无论春夏秋冬,始终是一身破旧的单薄衣服遮身,而且张三丰也不太注重仪表,时常邋里邋遢的,人们也会叫他为“邋遢道人”。之所以人们会认为张三丰长生不老,是因为张三丰奇特的生活习惯,十分不符合人们常规的想象。张三丰的饭量非常大,一顿饭吃掉一升或一斗米不在话下,可是这样的大饭量,有时,张三丰又可以很多天都不吃饭,或者好几个月只吃一顿饭。不吃不喝却还能继续生存,如果不是得道成仙,人们无法理解,张三丰是如何做到的。不但饭量大,张三丰还喜欢云游四海,虽然是武当掌门,但张三丰并不是经常住在武当,他常常居无定所,四处为家。《德安府志》中有过这方面的相关记载,张三丰曾到太平山隐居过一段日子,后来张三丰要走了,乡亲们便决定做顿饭为他送行。而张三丰因为久不生火做饭,山上没有火种,于是张三丰便下山去取,他走了不多时功夫就带回了火种,还有一盘豆腐。张三丰吃过饭走之前,让乡亲们去某地把豆腐托盘还了。人们日后去到了张三丰所说的地方,发现竟然相隔一百多里。可见,张三丰的武功在民间传说的有多厉害。而事实上,张三丰卓绝的功力,在历史中也曾留下记录,“以单拳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一拳打死上百个敌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真相究竟如何,也无从探究了。武功到底有多好无法探究,但练武可以强身健体却是毋庸置疑的。张三丰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足迹,在陕西宝鸡金臺观现存《张三丰遗迹记》一碑中,曾记载,当日张三丰来到此,与一个故人的后人聊起家常,这位后人说起自己的爷爷时,张三丰感慨:唉,我认得他时他还是个童子。能长寿到如此地步,张三丰也算是奇人。在《明史》和《微异录》还记载过一个故事,张三丰本来已经在宝鸡死去,但是当人们把他装入棺材准备下葬的时候,他竟然从棺材里又爬了出来。到底张三丰是道家功夫练入极深的时候,元神可以离开躯壳,还是,这只是他开的一个玩笑,无从判断了。张三丰的事迹自古就被传为奇谈,而他长生不死更是被许多人惦记。朱棣曾就对张三丰十分感兴趣,他让张三丰的弟子寻访张三丰的踪迹,可惜寻访无果,张三丰犹如消失一般不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但张三丰的名气却从此传遍海内,经久不衰。(本章完)第129章 另类史料5第十七章另类史料5宦官刘瑾曾倡导变法提起太监,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些面白无须、娘娘腔的猥琐之辈。提及宦官专权,历史记载必定称之为“乱政”,于是人们更将其与卑鄙猥琐、为非作歹、祸国殃民联系起来,其实这是所谓儒家正统观点的思维,有很浓的偏见在内。历代宦官多来自民间底层,因生活所迫、走投无路才自愿进宫的,通常学识浅薄、无甚大志,干不出太祸国殃民的事来。少数在历史上留名的奸恶太监也是因为皇帝昏庸所制造的产物。太监并非全是猥琐小人,他们之中也有部分难得的精英,如改善造纸术的东汉太监蔡伦、七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等。太监也并非全都是扰乱朝政的阴虫鬼魅,他们之中也有有能力之辈,例如明代变法的刘瑾。刘瑾,陕西兴平人。得到皇帝信任之后当上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即秘书角色,可是武宗耽于玩乐,怠于政事,刘瑾每有请示,“武宗辄叱曰‘吾安用尔为?而一烦朕!’自是不复奏,事无大小,任意裁断,悉传旨行之,上多不之知也”。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做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邸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他针对时弊,推行新法,即历史上的“刘瑾变法”。其中包括建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惶惧。瑾复立内行厂”。重新丈量天下田地,将被豪强勋戚蚕食隐没的部分重新丈量出来,超过限额的给“无田民种之”,“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刘瑾倒台后,廷臣奏请恢复在刘瑾手里调整变动的法令有“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几乎涵盖了政务的所有方面。据说包括整顿了历来最头痛的盐政,甚至还让寡妇改嫁、提倡穷人火化。此外,“瑾峻刑”,其执法很严,颇有朱元璋之风。对于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不遗余力,以独特的“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丁未,工科给事中吴仪核宁夏、固原等处仓场秋坯亏折之数,劫历任巡抚都仰史徐廷薄等十六人,侍郎硕佐及管粮郎中、副使、金事徐键等十八人,又通判董全等一百八十八人,又以马价盐课劫巡抚宁夏全都御史刘宪、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杨一清及苑马寺卿、全事、知府、间知及管屯卫宫十余人,皆入罚米例,重者五百石,轻者三百石以下,致仕者半之”。又,“辛丑,给事中白思诚、御史储珊等,复参辽东仓库自弘治十五年至正德三年前后各任挪移亏折之数,遂及都御史王宗彝……及郎中、给事中、御史等凡数十人。除病故者勿追,余俱各罚米输边,自一千石以下有差,其中所罚有至再至三者。”(《明通鉴武宗》)历代整顿吏治都是极艰难的事情。刘瑾的整顿却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采用一般外臣不敢施行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手段,客观上对畏恶不畏善、长于敷衍的奸猾之徒起到了威慑的作用。清丈时,居然有官员畏惧刘瑾的严厉,自劾其父。当然成果也很丰硕:仅正德三年,山东巡抚周熊一次就清出隐没田地一万八千三百五十余顷。刘瑾变法期间,还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此外,调整了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的录取人数。值得一提的是,刘瑾虽为宦官出身,但他专权期间却禁止太监干政,限制宦官权力,“当瑾专政时,有所请多不应,永成、大用等皆怨瑾”。他的亲信都是外臣,如内阁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尚书毕亨、朱恩等,并无一个宦官,以致遭其他宦官嫉恨,这也是他倒台的重要原因。刘瑾最后的结局是,以花甲之年时受凌迟,即千刀万剐,刘瑾总共被刮了3357刀,每十刀一歇一喝,第一天割357刀,暂时休息时给他喝点粥维持生命,总共剐了三天,惨不忍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凭什么太监就不能关心一下?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太监就要背负千年骂名?变法历来都是一个神圣血腥的祭坛,好多变法者都是用生命献上祭礼,比如被车裂的商鞅。我们不能因为刘瑾是太监就否定他的历史功绩,不能应为他是太监就觉得他死有应得。(本章完)第130章 另类史料6第十七章另类史料6古代出家并不容易很多人听说现在有的寺院出家人还要求高学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古代出家很容易,凡看破红尘就可以遁入空门了。其实,在古代出家也不容易。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代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出家难上加难。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出家也不容易。在崇佛时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会合掌问讯,就是尊敬他的道德、学问、德行,他就是“人天师范”,言行举止是天上、人间的榜样。所以,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牒”。考取度牒之后,你跟哪个道场、哪位法师有缘,就到那里出家。若没有度牒就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当时进士是国家考试最高的等级,相当于现在学校里的博士学位。出家人在普通学术上拿到进士的学位,然后考佛法,再考德行,全部及格才发度牒。度牒就相当于国家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唐代的度牒都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宋代一度改用纸制,至南宋仍旧用绫。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二百二十千,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视,《水浒》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可见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槌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本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另外,出家还有更多详细的要求。1.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越毗尼。(《僧祗》)2.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谓一食、一住、一眠、少饮食、多学问,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僧祗》)3.父母允许。若有来求出家者,应先问父母许已,方与出家。若不先问与出家者,得越法罪。(《出家》)4.没有犯边罪。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于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名边罪。5.出家的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为衣食利养混入僧团,盗听大僧说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6.志性坚定,信仰明确。曾为外道来受具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许度。7.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有负债人逃避债主而出家,乞食为财主捉;财主嗔恚言,沙门释子尽是负债人。不得度负债人出家。(《四分》)8.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非官人)。不应度大臣出家,见来求请应须诘问,汝非王臣不,若不诘问与出家者,越法。若外国人来,无人委识,应与出家。(《杂事》)9.身体健康。病者,癣疥,黄烂,癞病,痈痤,痔病,不禁,黄病,疟疾,謦咳消尽,癫狂,热病,风肿,水肿,腹肿,乃至服药未得平复,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足者,越比尼。(《僧祇》)10.四肢齐全,五官端正。手足不健全、聋、哑、盲、跛、曲腰、侏儒、极丑等不能出家。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本章完)第131章 另类史料7第十七章另类史料7清朝地产商如何“炒房”民国时期,冯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词》有一段结尾,“寸土休夸值寸金,盛衰消长系人心。忽然买卖声沉寂,为鉴前车汉与浔。”写的正是民国时期,一段炒房的历史。那时的天津英租界房子供不应求,看到这个局势,许多地产商从中买卖,获取差价,发了大财。可是之后英租界被中国人收回,洋人纷纷撤离,房子空置,无人问津,房价立刻大跌,许多商人便赔了个血本无归。民国地产商炒房卖房的事情还不算发生太早。而且“炒房”这个概念并非近代才有,其实早在乾隆年间,就有精明的商人,从房价中,发现了房子升值的商机。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一个名叫丁予范的个体商贩,在天津的一个小胡同里买下了一块地皮,盖了一座四合院,面积大约是一亩。这个四合院十件房屋,修的十分齐整漂亮。丁予范为这房子投资了差不多180两白银。最初的想法,便是将这套四合院高价卖出,可惜丁予范并没有赶上好时候,他的四合院盖好几年内,一直无人问津,最后迫不得已,一直到了乾隆九年(1754年),他才低价出售,将这套四合院以177两银子的价格卖了出去。花了几年时间,丁老板不赚反赔,可以算是地产商中一个失败的例子。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另一位地产商叫任秀坡。他为人精明能干,头脑灵活,他出资200两银子,把丁予范当年修建的四合院买了下来,重新改良,加盖了一间门楼、一间客房、三间书房、三间板房。院子中间一改之前空荡的格局,加了一道,加了一道月亮门,让原本看着低级的四合院,变得顿时高档起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任秀坡这一装修,虽然投资了不少银两,但最后还是赚了。他买房花了200两,装修费150两,最后卖出600两,净赚了250两。将房子一倒手,居然能够赚这么多,清朝商人的商业头脑一点也不输于现在的商人。更厉害的一位商人是同治年间的北京宛平县的缪子集。缪老板也是看中了京城内的一座四合院,他花150两银子买下后,既没有像丁老板那样静待出售,也没有像任老板那样重新装修。而是通过发布小广告,吸引买主,通过买主竞拍的方式,将这套四合院以600两的价钱成交出去。买卖房屋,赚取差价。清朝的“炒房”客们头脑灵活,手段现代,虽然没有去大规模的开办地产事业,但能从一套房屋中就找到商机,也很厉害。(本章完)第132章 另类史料8第十七章另类史料8皇子学堂里的真实内幕说起皇子,很多人立即想起了电视里那些锦衣玉食、高贵无比的公子哥儿,以为他们衣食无忧,不用像我们现在这样要天天上学。殊不知,清代皇子也要上学,并且比我们现在的学校艰苦多了。皇子上学的地方叫“上书房”,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有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总师傅主要职责是检查皇子们的功课,每日都要巡查多次。设汉文师傅若干人,主要教授皇子们儒家经典;设满蒙师傅(谙达)若干人,内谙达负责教授满蒙文,外谙达教授骑射。上书房的上课时间安排比现代学校可要紧张多了,皇子们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没有寒暑假,老师和皇子都是全年无休的,只有在各大节日如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的生日等才会放一天的假。康熙时上书房在畅春园无逸斋,之所以称无逸斋就是要告诉皇子们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皇子的上学情况的:凌晨三点到五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这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皇太子在这个时候才不过13岁的年纪,凌晨三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比这时候更早。卯时,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满文的师傅、汉文的师傅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之后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康熙落座之后就让皇子们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时要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读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检查完之后,康熙就处理政事去了。巳时,就是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记载中这一天已经是伏暑热天,但是皇子读书的时候,要正襟危坐,不许拿扇子,更不许摇扇子。这个时辰是练字时间,每一个字要写100遍。午时,就是十一点到一点,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送上饭来,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未时,就是一点到三点,这时候皇子们到无逸斋外面的院子里练习骑射、武艺。申时,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到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酉时,就是十七点到十九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皇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从凌晨三点到晚上七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可见,皇子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当的,出生在帝王之家也更是要经过艰苦的上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