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萧衍又去“舍身”了两次,每次都以身价一亿万钱让大臣“赎”回来。546年三月,年近80岁的萧衍又进了同泰寺去讲《三慧经》。这回是白天讲经,晚上回宫。一个月后,同泰寺着了一场大火,把庙里的泥像和佛像画都烧光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佛祖并没有保佑这个虔诚的弟子。548年,叛东魏降梁的侯景发动兵变,第二年,梁武帝在饥饿和疾病中凄凉地死去。历史上,当过和尚的皇帝如梁武帝、明太祖,是人所周知的事。据说,唐朝还有一位,鲜为人知,那就是唐宣宗李忱。他究竟是否做过和尚,至今仍有争论。唐宣宗较有作为,有“小太宗”之誉。野史载,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小儿子,因为有才能,深遭他那两个做皇帝的侄儿唐文宗、武宗的妒忌。唐武宗登基后,曾派人将光王李忱抓来,浸在厕所里。有个叫仇公武的宦官假意借口已杀死光王,而将其送出皇宫。李忱削发乔装为僧,最后在浙江盐官(今海宁)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当了一个小沙弥,方文齐安还替他取名为琼俊。几年后,武宗病死,李忱返京当了皇帝,他不忘方丈恩德,就赐以悟空国师的谥号,并将禅院扩建,取名为齐丰寺。据康熙时《海宁县志》说,齐安亦系“帝子”,自幼落发为僧,为唐末一代宗师。李忱与齐安密切,缘本深远。也有学者认为,唐武宗曾进行灭佛运动,引起僧人的愤恨。宣宗即位后,重兴佛教,这些僧人感激不尽,大造舆论,编出此事。正史中也有些蹊跷。比如在《旧唐书》中就记载有宣宗在光王时为了避祸,假装痴呆,文宗、武宗常常在宴会上把他当做笑料等语句。接着又云:“宣宗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民间疾苦。”让世人产生疑问:此话从何而来?武宗病死不几日,唐宣宗便即位,时间仅相隔10余天,宦官们为何那么容易就将他找到?此外,宣宗恩怨分明,他即位后,为何不对武宗进行任何报复?看来,唐宣宗是否当过和尚一事,仍需一番探究。这些皇帝放着好好的龙椅不坐,非要去打禅问佛,但他们其实又并非是真心向佛,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小脾气,却最终误国误民。(本章完)第45章 龙椅上的奇闻2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2历史上其实有三位女皇帝在人们的记忆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她在位时,继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政绩斐然,一生唯我独尊、敢作敢当,死后又为自己立了一块没有任何文字的“无字碑”。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严格说起来,武则天只能位列第三。那么,前两位会是谁呢?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元姑娘即位时还是个女婴,她的登基完全是她的祖母——宣武帝之妃、孝明帝之母胡太后一手安排的。幼主孝明帝登基后,胡太后则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临朝听政。胡太后在政治上恣意专权,生活上又十分淫乱,引起朝臣不满。侍中元叉、中侍刘腾等曾将胡氏幽禁于北宫。后来,胡氏重新临朝听政,更加肆无忌惮,“为四方所秽”,当然也引起孝明帝的不满。于是母子之间嫌隙屡起。在公元528年,据《北宋后妃》记载,孝明帝之妃生下一个女儿,当时胡太后谎称生了一个皇子,并设计毒死了明帝,拥立“皇子”为帝。几天后,胡太后又忽然宣布襁褓皇帝原来是个女婴,当然,出尔反尔都是为了宫廷斗争的需要,元姑娘只不过是胡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小女婴虽然只做了几天的帝,但是,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而第二位女皇帝是陈硕真,浙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自幼父母双亡,和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历经风风雨雨,尝尽人间辛酸苦辣。当时,唐高宗即位,由于唐太宗统治后期奢侈之风盛行,劳民伤财,使部分地区的人民受到了较重的剥削和压迫。青溪位于今天浙江西北部,这里山高谷深,物产十分丰富。正因如此,统治者对其也格外关注,搜刮无度,使得这一地区的百姓负担十分沉重,怨声载道。有一年,当地发了大洪水,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陈硕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打开东家的粮库救济灾民,不料被管家发现,打得她死去活来,当夜被乡人救出,逃入山中隐蔽起来。在此之后,当地百姓不断听到有关陈硕真“得到成仙”的传言,她的亲戚也到处宣传陈硕真已经从成仙从天界重回人间,现在法力无边,变化莫测,能够驱使鬼神。于是,乡民们都寄希望她能为民除害造福。(农民起义一般都会借助封建迷信的力量,陈硕真也不例外。)公元653年十月初六夜,她率领民众在淳安田庄里举行起义,家乡人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迅速扩充到万余人,陈硕真自立为“文佳皇帝”,带领民众曾连续攻克桐庐、睦州等地,并逼近歙州、婺州,对封建统治者造成威胁,一时间威名大震。朝廷闻讯后,即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前往镇压,婺州刺史崔义玄也赶紧征集兵力对起义军进行打击。由于义军缺乏实战经验,几经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最终全军覆没。陈硕真从起兵到兵败身亡,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但是东南震动,影响极大,可惜生不逢时。她自称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她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按历史时间推算,当时武则天还是唐高宗的昭仪。陈硕真自立皇帝的第三年(公元655年),武则天才被立为皇后。一直到公元690年,武则天才自称“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所以只能是位列第三。但是她掌握了政权,并且在位整整15年的时间,所以,她是中国历史上“标准”的女皇帝。(本章完)第46章 龙椅上的奇闻3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3朱元璋和慈禧的形象塑造故宫南薰殿中共收藏了中国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让人迷惑不解的是,这些画像一种是相貌堂堂,另一种是丑陋不堪。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呢?朱元璋出身草莽,又当过和尚,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种版本。传说他额头和太阳穴隆起、颧骨突出、长下巴、大鼻子、粗眉毛、金鱼眼、满脸麻子等。甚至有传说他曾召集三名画师为其画像,前两位据实画像的画师都为其所杀,第三位在形似的轮廓上刻意美化才博得朱元璋欢心。民间朱元璋画像中,常有阔长宽广的大嘴巴,有些甚至比例不当地在其脸上画上斑点,以突出民间传说的“三十六颗红麻子”。这些图像线条粗陋,有的服饰冠带不合明朝规制,显然是民间艺人的信手涂鸦之作。真正的朱元璋长相极有可能是面貌一般但有些特征较为独特,譬如大嘴巴等让人印象深刻。民间画像只不过夸大了这一特征而已,就像现代人的漫画化。有学者虽然认同民间传说的“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但也对民间丑化朱元璋的那些画像表示了质疑,认为那些画像是基于画师的故意丑化,提出“太祖和其他皇帝一样英俊”。从故宫所藏历代明朝皇帝的长相看,从成祖到崇祯皇帝面貌大抵相若,而他们和宫藏的朱元璋像也都有几分相像。从明朝世系相传的面貌特征看,朱元璋并非丑得吓人。统治者都想给后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朱元璋不愿意自己在后人眼中成为一个丑陋的皇帝,而慈禧虽然垂帘听政,被公认为是一个祸国殃民、蛮横霸道的人,但她也不愿意被后人认为是一个凶残霸道的人,慈禧人前的一些举动,说明了她这个心理。在一些侍从的描述中,慈禧不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太太,而且对身边的人非常照顾。河南永城人苏勋丞曾在皇宫站岗,慈禧和光绪外出时,也跟随保驾。他曾回忆过关于慈禧的几件事:一个冬夜,苏勋丞和另一名士兵在宫内站岗,此时已是夜里11点左右,是慈禧进夜膳的时候。天刮着寒风,他们感到又累又饿。没想到,两个宫女奉慈禧之命,给他们端来了馒头和肉。1903年冬季的一天,宿卫营的士兵们将外省进贡的鲜蜜桃抬往万寿宫后,列队觐见慈禧。当时,士兵们都穿大号夹制服,为了美观,一律将棉袄塞在裤腰里。慈禧就问:“张勋哪,大兵怎么没穿小棉袄呀?”张勋赶紧说:“回佛爷,兵士的棉袄穿在里面呢。”慈禧似乎不太相信,就向苏勋丞胸前夹制服里面摸了摸,摸到了棉袄才算数。一次,苏勋丞与一名叫王保清的士兵在皇极殿东边站岗,慈禧路过,站在王保清面前,问王的姓名、籍贯、家中人口等。听完回答后,慈禧用怜惜的口吻说:“可怜你们这些孩子,抛家舍业地保护咱家,好好地干,将来给你个官做。”慈禧和光绪出宫时,銮舆卫轮流换班,抬一里轿后,可以骑几里马,士兵们则往往跑得汗如雨淌。但光绪为了赶路,总是拍着轿子,一个劲地催促。1902年夏天,慈禧和光绪去东陵,士兵们跑得太久,相继晕倒了一些人,光绪见此情形后,乐得拍手大笑。到了东陵后,慈禧便对光绪大加申斥,谴责他不知下人甘苦。除了朱元璋和慈禧,其他历代的统治者都希望以一个完美英明的形象流传后世,但历史会记住他们做过的一切,给出一个公允的评价。(本章完)第47章 龙椅上的奇闻4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4最忙碌皇帝的日程安排表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于1424年8月12日驾崩,他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在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时间里,一直都是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从未浪费过每一天。从西历1423年2月23日这天,便能看出永乐大帝的生活形式和内容。四更的时候,朱棣起床,然后开始沐浴更衣,让人梳理他的头发,修剪他的胡须,随后便喝点茶,吃点司礼监掌印太监监督下的厨师所准备的早斋。这一天作为国家祭祀的日子,朱棣必须要十分隆重而庄严。早餐之后,朱棣会在奉御净人的协助下,穿上他的服饰、头饰、围巾、龙袍,还有尚衣监特别裁制的鞋子。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就要前往华盖殿举行早朝,但在这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他只需要在奉天门举行小型的早朝就可以了。由十二个人高马大,身体强壮的太监护驾,朱棣进入一顶黄色的皇轿之中。一路往南,前往奉天殿,而文武百官早已经排成一条直线,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当五更的鼓声减弱到听不见的时候,早朝便开始,伴随着依仪式而行的叩头举行完毕,就会有一位司礼官员大声宣布朝会结束。这时的朱棣要继续向南前行,进入了五凤楼围绕的巨大午门里,在其中的一件休息房间内,脱掉他的晨袍,穿上一套特别为祭祀典礼裁制的华丽服装。然后再走出午门坐上龙车,继续向南走,走向祭祀的地方。一路上会有典乐官演奏许多队列的进行曲,直到朱棣进入大明门,从正阳门一路前往梯形的天坛,走到最上方的露台上,那里摆放着代表风、云、雷、雨、山川诸神的牌位。还有一些容器,盛放着酒和食物,这时祭祀品。当号角、鼓和二十三种其他的乐器共同奏起,形成一种庄严的韵律时,祭天献礼大典便正式拉开帷幕了。当这些繁文缛节通通结束后,从国家祭祀返回宫中,朱棣会在文华殿下轿子,进入御药房。这时便马上会有两名御医为朱棣把脉诊断,象征性地问他几个问题,然后进行中国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最后开出一些药方,在看守的严密注视下,那些司药人员开始抓药配药,然后煎药。当药熬好后,分别由一位御医和一位太医分别喝下一碗,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朱棣才能喝到这碗本该是他喝的药。用过药后,朱棣会进行短暂的午休,午休完毕,朱棣就会进入御酒房用午餐。当正午时分,朱棣便会在右顺门举行午朝,事无巨细的处理着国家大事,这场朝会大概会进行到下午两点左右,当一切都处理得当后,朱棣便会告诉官员接下去该做哪些工作,然后就走向东安门,那里是一个叫做东厂的秘密监察机构。在东厂,朱棣会问一些他关心的隐晦问题,大概到下午三点,朱棣会离开这里,巡视御马监,内承运库。这些活动大概会花掉朱棣一个半小时,到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他要回到御药房喝下另一碗药。而后还要看望一下钟爱的子孙,是如何读书学习的,并对他们进行一番指导和教诲。随后就到了晚餐时间,但朱棣通常会利用就餐时间,与几个重要大臣讨论国家大事,还会批阅一些奏折。当晚餐结束后,朱棣还会召开一个小型会议,请六部主事官员、五军都督府都督,以及少数几位公侯,到午门内的会议室开会。这个会议的时间会很长,通常结束都会在半夜了,当道二更天的时候,太监们提醒朱棣用药,然后回到住所,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朱棣开始被人服侍着宽衣解带,准备休息睡觉了。当然,这时朱棣会选择一位妃子侍寝,而这时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快十一点了。朱棣晚上会和妃子做什么,说什么,甚至朱棣临睡前要读一些东西,打发临睡前的漫漫长夜,这些都是会有随行太监做出详尽的记录。朱棣的一天就这样过去,忙碌枯燥,紧张乏味,但这个皇帝就是这样度过了他在位的每一天,从朱棣的日程表可以看出,他所操劳的都是这个国家的事情,或许他认为这样能让他在史书上增添几分光彩,掩盖篡位弑君的真相。(本章完)第48章 龙椅上的奇闻5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5一个由神经病统治的王朝南北朝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时期,光怪陆离,无奇不有,最奇特的要算是那个时期,竟然出现了一个有精神病皇帝统治的朝代——南朝刘宋王朝。刘宋王朝是东晋政权被东晋大将刘裕所夺走后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第一个朝代。后来历史上为了区别大宋王朝,便将这个朝代称之为刘宋。之所以说这个刘宋王朝是一个由神经病帝王统治的朝代,是因为刘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刘劭,刘劭并非一无是处,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当年的宋文帝也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干,才会立他为太子,接任皇位。但是,刘劭偏偏嫌自己的父皇死得太慢,找来一个巫婆在东宫做法诅咒宋文帝快死。这件事情暴露后,宋文帝勃然大怒,但他并没有当机立断废除刘劭的太子,而是与几位重臣商量,如何应对。这给了刘劭应对时间,他带领东宫的侍卫队大约一万兵,大清早杀进皇宫,将自己的父亲乱刀砍死,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可是他刚刚坐上龙椅,一位王爷——武陵王刘骏就起兵了,他打着讨伐无道昏君的旗号,率领大军,围住了京师。弑父篡位肯定是要遭到围攻的,刘劭很快兵败,被屠杀在了皇宫里。本来就是储君,却偏偏要担上弑父篡位的恶名,受人以把柄,这样的人自然是神经有些问题。说起继任刘劭的武陵王刘骏,作为第五位君主,他的脑子也不是很正常。虽然推翻了刘劭,可是他比起刘劭来还要荒唐。刘骏十分好色,在《宋史》、《宋书》、《魏书》中都有记载,他不但淫乱后宫,还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发生了关系。他常常在母亲的寝宫中,躲在暗处伺机潜伏,看到前来拜见的王爷妻子或者是大臣妻子,哪个貌美,便强迫哪个侍寝。刘骏不分尊卑长幼家族出身,只要哪个合他的胃口,便让哪个女子侍寝,他从此天下闻名。这还不算,刘骏不务正业,常给大臣们起一些粗俗的外号,而且他还常与大臣们赌钱,他是皇帝,大家自然不敢赢他,他就乘此机会敛财,然后挥霍。就这样荒唐度日,几年之后,他便逝去。刘宋王朝至此,已经是混乱不堪,但随后几位荒唐的君主更是将这个王朝送向滑落的深渊。一直到宋明帝刘彧时,这个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刘彧比起前任几位皇帝,最大的爱好便是杀戮。他不但杀百姓,杀大臣,就连自己的亲戚都一个不留的杀光。他曾因为头天晚上做梦,梦到梦中有人对他说“豫州太守谋反”,第二天他就派人远赴豫州把太守杀了。这样一个残暴,杀人如麻的皇帝,却是膝下无子,无法有子嗣是帝王的一个大忌,为了后继有人,刘彧便将自己的宠妃送到大臣家,等怀孕后再接回宫里,有时他还会将宫外的孕妇运到宫中,充当自己的妃子。刘宋王朝就被这样的一群人统治着,直到南朝“宋齐梁陈”第二个朝代齐正式建立,刘宋这个由精神病家族统治的王朝才被历史丢弃。(本章完)第49章 龙椅上的奇闻6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6皇帝吃饭不但“摆谱”还验毒皇帝既然贵为九五至尊,那所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是不同凡响了,穿的是龙袍,住的是宫殿,坐的是辇车,吃的是佳肴。说到这吃,皇帝与普通人家吃饭时不一样的,皇帝如何吃饭,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吃饭,但基本来说,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皇帝喜欢“吃独食儿”。皇帝会在一个专门的桌子前单独进餐,虽然吃的时候就他一个人,但身后伺候的宦官,宫女却是有一大堆。因为菜太多,桌子上摆得满满的,如果皇帝够不到一些菜,那些太监就会将远处的菜夹给皇帝。当皇帝吃饭的时候,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妃子、皇子。如果是皇帝高兴,他就会将美事赏赐给这些人,而这些人会在另外安排的桌子前,站着吃完,还要表示味道好极了。皇帝每天吃的食物都有记载,例如《清宫档案》中就写到皇帝每天的食材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萝卜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蕹菜各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玉泉酒4两,饽饽8盘,每盘30个,乳牛50头,每头牛日产乳2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加起来,需要花费银子50两,如果赶上逢年过节,还要增加开支,所以皇帝一年吃掉几万两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也对此有过证实,他写道:“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可见皇帝吃饭是多么隆重的一件事,所谓的“摆谱”是指摆菜谱,清朝的标准是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的皇帝们觉得太浪费,便将菜谱逐渐减少,在咸丰年间,减为了32道,可到了慈禧当政时,又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饭菜讲究,那餐具就更不得不讲究了,主要以金银器为主,即便是陶瓷器,也是上好质地,造价不菲的方可端上餐桌。除此之外,皇帝吃饭摆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便是要将菜名,大厨的名字在盘子前表明,这样万一饭菜出了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皇帝每天要吃这么多道菜,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所以,除了表明菜的出处之外,还要做好防御工作,这就需要对盛放菜品的器具进行严格要求。在清朝的宫廷中,除了一些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在《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可以看出,乾隆所使用的餐具中,大部分都是银器,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在饭菜中下毒,皇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让别人先品尝,这差事一般都是侍膳太监的分内事,叫做“尝膳”。另一种是用银来验毒,在装食物的器具外头会挂一个小银牌,当食物端到皇帝面前时,太监就会将这个小银牌放进汤菜里试验,如果有毒,银牌就会变黑,因为银器测毒很灵验,所以皇室多用银器装菜肴,也正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任何举动都不能有所闪失,所以,每日的三餐也成了头等大事来对待,任何流程都务求不能有任何闪失。普通人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但皇帝吃餐饭,就要复杂许多。(本章完)第50章 龙椅上的奇闻7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7大力帮助康熙登基的德国人中国历史从秦始皇开始,就从来没有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被别人干涉过。但当历史的脚步前行到清朝的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时,该谁当皇帝,这件原本该是中国人自己拿主意的事,却被一个德国人硬生生地横插一竿子。这名德国人的插手居然改变了中国历史,让本来排不上号的三阿哥玄烨成为下一任帝王,这才有了长达六十一年的康熙王朝,有了康乾盛世。这个德国人历经明清两朝的更替,先后侍奉过崇祯,顺治,康熙三位帝王,并且康熙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他就是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之所以能影响到玄烨的继位,主要得益于他杰出的口才。顺治皇帝被他说服,信奉基督教,从而影响顺治的思想。汤若望与皇室的渊源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明朝末年,西方国家走上了全球殖民扩张的道路,扩张之前,他们先派传教士到国外去探路,打探情况,汤若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说起这位传教士,就不得不提他的出身背景。1592年,汤若望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成绩优异,后来被保送到罗马的日耳曼学院研修神学,从而成为上帝的使者,做了一名专业的传教士。1619年,汤若望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到达澳门,三年后进入广东,过一年,又转到了北京,他所掌握的西方科学知识,深得明朝政府的户部尚书张问达赏识,被聘任为政府专员。汤若望就这样进入仕途,他与当地百姓结下不错的人缘,凭着自己带来的西洋玩意,让人们对他产生了好奇、喜爱之心。作为一个外来打工者,汤若望十分敬业,他编写了科学文论,译著历书,推步天文,翻译德国的矿冶书籍,给明朝带来丰富的新知识。同时,汤若望还不忘宣传他的基督教义,只可惜汤若望来得太晚,他还没有说服崇祯信奉基督教,崇祯就被逼死在煤山上了。明亡清始,汤若望换了个主子接着宣扬基督教义,与崇祯不同的是,顺治皇帝对汤若望宣讲的知识颇感兴趣,不但尊称他为“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还对汤若望言听计从,并成为了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支持基督教的传播,顺治皇帝拨款又拨地,在宣武门外建造一处天主堂,即北京南堂。不但顺治对汤若望尊崇有加,就连当时的老祖宗孝庄太后也将汤若望视为座上宾,这个外国人就这样获得了皇宫的高度信任。顺治十年,汤若望被顺治皇帝赐予“通玄教师”封号,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赐予了“通玄佳境”的堂额。而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康熙出生。在康熙出生前后几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十分重要,给汤若望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自己的儿子名字里也带有“玄”字。“玄”这个字的意思包含汤若望所讲授的天文,历法,机械等在内的一整套学说。顺治二十四年,皇帝病重,继承人成了关键问题。康熙作为顺治皇帝的三皇子,虽然大皇子已死,但还有二皇子福全。按照长幼排序,无论如何也轮不上他。但此时汤若望说出来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理由——玄烨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再也不会出了,而福全还没出过,难保以后不会出,为了保证国家将来不会因为皇帝突然病逝而出动乱,应当选择玄烨来当皇帝。汤若望的这番话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让本不该登基的玄烨登上宝座,至于汤若望为何力保玄烨,则是个谜团,应该说,没有这个外国传教士,便不会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本章完)第51章 龙椅上的奇闻8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8古代帝王们的跨国恋情跨国恋情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在古代,不少帝王就已经过了一把“中西合璧”的瘾,有过洋情人。以风流著称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在后宫姬妾中,有过洋贵妃。著名的文史专家、文物杂志总编辑葛承雍先生曾提出,唐玄宗有过一个胡旋女,还有一个来自中亚的妃子。唐玄宗的记录在案的后宫嫔妃大约有刘华妃、赵丽妃、钱妃、皇甫德仪、武惠妃、柳婕妤等20人,还有一些嫔妃的档案遗失,但根据其他的线索,可以得知,唐玄宗确实有过洋妃子。在《新唐书》的《诸帝公主传》中记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在隋唐时代,“姬”是人们用来称呼年轻貌美女性的,而所谓的“野那”是外来的意思,曹作为一个姓氏是出身中亚曹国的粟特人入华后改用汉姓时常用的姓氏。那么这名姬妾是否是来自中亚曹国的人呢,学界长期无考。只能依据当时的风俗文化来进行推断,那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渐平常,西方人来到中国也不是难事,那么,唐玄宗娶东亚女子为妃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至于这名外国女子是如何来到中国,并且又能够接近唐玄宗呢?根据历史文献的线索和学者们对华粟特文化的深入研究,他们认为入华中亚女性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靠胡婢的贩卖。二是中亚人不断迁徙中原。三是来源于中亚粟特人进贡的女人。不管怎么说,唐玄宗作为一代风流帝王,而且“善歌舞,晓音律”,给了能歌善舞,仪态万方的漂亮异族女子很大机会,所以,曹野应该是开元年间曹国进贡的胡旋女,因为才艺色德兼备而得到了玄宗的喜爱。另一位与异域女子有过情爱纠葛的就是朱棣,明成祖朱棣是大明王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发动政变后,登基做了皇帝,这位帝王凶残暴虐,但同时也是文治武功,文韬武略,是一个难得的治世之才,但朱棣让人鲜为人知的是他与朝鲜女子的一段恋情。来自朝鲜的女子权妃,是朝鲜国家工曹典书权永钧的女儿,出身名门望族,漂亮聪明,是难得一见的有才又有貌的女子。从元朝开始,朝鲜就被迫向中国朝廷进献美女,明初也是如此。朱元璋的后宫里就有不少朝鲜的妃嫔,据史料记载,成祖朱棣便是朝鲜人硕妃所生的朱门之后。大概是为了能从朝鲜美女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身影,朱棣的后宫里也有不少朝鲜妃嫔,权妃最为成祖朱棣宠爱。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朱棣便被权妃的清丽吸引,更为权妃的箫声折服。从此后权妃不仅宠冠后宫,而且很少离开成祖身边。后来朱棣北征蒙古,他带着权妃随行军中,在大军走到山东临城时,突然不幸身得重病,最后不治身亡,朱棣为此十分伤痛,甚至还听信谣言,认为权妃死于毒害,便屠杀了后宫几千人,酿成了一起大冤案,但也足以看出,朱棣对权妃的爱有多深。还有一件跨国恋是韩国明成王后与袁世凯的一段感情。1882年,袁世凯随淮军将领吴长庆进驻朝鲜,那时的袁世凯正是23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后来在1885年,他升任为大清国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袁世凯因为帮助韩王和王妃明成王后也就是闵氏除掉政敌大院君,得到了韩王的赏识,而当时真正的执政者闵妃,对袁世凯更是欣赏有加,她听从袁世凯的建议,组建义勇团,并任用袁世凯为练兵大使,建成了一支重要的军力。有世界第一美女之称的闵妃仰慕袁世凯,而袁世凯也难敌王妃的美貌,二人便私通了,为了不引起旁人的怀疑,闵妃便将自己的妹妹碧蝉介绍许配给了袁世凯。这样她便成了袁世凯的姐姐,二人成了亲戚关系,便不会有人怀疑他们的亲密了。袁世凯成婚后,闵妃几乎每天都借探望妹妹之名来袁世凯家,二人这段私情很快便被妹妹发现,妹妹碧蝉十分气恼,她向袁世凯说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袁世凯也担心自己私通一国之母被发现后会遭殃,便从河南带回了自己的一房姨太太,谎称正室,开始渐渐疏远闵妃。闵妃对此事十分不满。但后来随着日军攻入朝鲜,袁世凯便也回国,他和闵妃的这段跨国恋也无疾而终。后来袁世凯登基称帝,妄图颠覆历史,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而他和闵妃这段恋情也是成为鲜为人知的过去。(本章完)第52章 龙椅上的奇闻9第六章龙椅上的奇闻9皇子们的悲哀“父为皇,子为王”,很多人都会以为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必定能封王,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误解。封建王朝君臣之分十分严格,就连父子也要分清楚,君主只能有一个,而为了防止龙位被夺,自古以来,帝王们更是小心提防一切外界敌人,连儿子也不例外,虽然都是至亲骨肉,但碍于权力,也只能严加防范。历代帝王为了防止皇子们掌权篡位,便从一开始就防范他们能够碰到权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不对他们封王,让他们手中无法掌握权力。秦始皇扫平六国以后,自封为“皇帝”,但却没有封他的任何一个儿子为王。就连他的嫡长子扶苏、最宠爱的儿子胡亥也只是“诸公子”的身份。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有11个儿子,长子刘强,初立为太子,后被废,改封东海王;次子刘辅,封沛王;三子刘英,封平王;四子刘庄,初封东海王,后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即汉明帝;五子刘康,封济南王;六子刘苍,封东平王;七子刘延,封阜陵王;八子刘荆,封广陵王;十子刘焉,封中山王;十一子刘京,封琅琊王。九子刘衡的最高爵位是临淮怀公,并未被封王。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帝国有27个皇子,却有11个皇子未被封王,并且11人中获得的最高爵号只是“皇子”。南梁时,简文帝之子萧大训的爵号是“皇子”,元帝萧绎之子萧方等和萧方诸的爵号分别为“皇子”和“忠壮世子”,并未被封王。北朝、北魏时期计有皇子63人,有3人仅是“皇子”,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之子拓跋深和拓跋聪,孝文帝元宏之子元恌。后唐时庄宗李存勖之子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和李继峣4个人不但未获“王”号,而且连其他任何一种爵位都未获得。明宗李嗣源之子李从审和末帝李从珂之子李重吉也未被封王。后晋高祖石敬塘的儿子石重睿为忠武节度使,忠帝石重贵的儿子石延煦为镇宁节度使、石延宝为威信节度使,都没有被封王。后汉有皇子5人,高祖刘知远的儿子刘承勋为开封尹,世宗刘崇的儿子刘斌为武宁节度使,都没有被封王。金代有皇子54人,有5人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太子完颜允恭,七任帝完颜允济的太子完颜从恪、按辰完颜瑞,金宣宗完颜珣的太子完颜守忠和完全没有爵位的儿子完颜玄龄。元代有皇子66人,有60人未获封王。他们之中有的出任帝国下属殖民地的“总督”(汗),如太宗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汗;有的虽然一度被封为太子,但最终未获皇位,如太宗窝阔台之子阔端和阔出;但更多的则既不是“汗”,也不是太子。他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儿子,但却没有任何封爵,如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阔列坚、察兀儿、木儿彻、兀鲁察,太宗窝阔台的儿子哈刺察儿、合丹、灭里,世祖忽必烈的儿子朵儿只、忽都鲁贴木儿、铁蔑赤等。明代有皇子101人,12人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皇子”朱楠,明成祖朱棣的“皇子”朱高燨,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子”朱见湜,明宪宗朱见深的太子朱祐极,明世宗朱厚熜的哀冲太子朱载基、壮敬太子朱载壑,明穆宗朱载厚的怀宪太子朱翊钱,明熹宗朱由校的怀冲太子朱慈然、悼怀太子朱慈焴、太子朱慈显,明思宗朱由检的太子朱慈焴。清代有皇子114人,有22人没有被封王,他们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贝勒褚英、贝勒硕托、镇国勤敏公阿拜、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和硕贝勒莽古尔塔、辅国懿厚将军塔拜、镇国恪僖公巴布泰、和硕贝勒德格类、镇国将军巴布海、辅国介直公赖慕布和没有任何爵位的费扬果,太宗皇太极的儿子辅国公叶布舒、镇国悫厚公高塞、辅国公常舒、辅国公韬塞,圣祖玄烨的胤禔、简泰贝勒胤祎、恭勤贝勒胤祐、诚贝勒胤祁,高宗弘历的太子永琏、贝勒永璂,宣宗旻宁的贝勒奕纬。从这些详细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皇帝的儿子就能被封王。除了太子不必封王之外,其他皇子往往因为皇帝的宠爱与否或功劳大小也有很严格的等级之分,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也有自己的痛苦卑微之处。(本章完)第53章 夺权谜团1第七章夺权谜团1尧舜禹不为人知的残杀真相中国古代中所谓的“禅让”制度,类似于现在的投票选举,呼声最高的候选人将接任大权,成为下一任的领导者,这与血统和身份无关,是一种和平转让权力的方法。《庄子?杂篇》中说:“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这里说的“相禅”就是替代的含义,权力的和平转移以尧舜禹最为美谈,千古以来,人们提及这三位君主都是称颂不已,他们成为了“托古改制”的原始依据,但事实上却并不是儒士口中所传承的那样。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这样写道,尧在位七十年后,其子朱丹不成器,不得百姓爱戴,作为驸马的舜那时已然摄政,但仍保荐丹朱治理南河8年。直到朝臣和百姓认为丹朱不是治国之才,纷纷靠拢“贤明”的舜,让尧也了解到他的儿子朽木不可雕,舜才以一句“天也”结束了丹朱的政治生涯,坐上了帝位。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尧让位,而是舜自己取代了丹朱。所以。法家先人韩非子有这样的批语:“舜逼尧,禹逼舜。”尧不得不传位给舜,实乃舜已经完全得到百姓的爱戴,近百岁的尧又能如何呢。《尚书》中还有言: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舜即位后,立刻除去了共工、终、鲧、欢兜等一干尧在位时的名臣,终使天下臣服。很显然,共工等人大可能威胁到舜的顺利即位,所以才惨淡收场。此招“杀鸡儆猴”再明显不过。政治上的权谋和利益关系,哪里是一言就道得清楚、说得明白。不过舜的地位到最后也是胆战心惊地坐着,因为即将取代他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人,正是鲧之子大禹。舜是禹的杀父仇人,此乃毋庸置疑的事情,所以禹治水成功后,能甘心为舜所用吗?此时再看韩非子的“禹逼舜”这句话,顿觉其中的精到之处。虽然《史记》上讲,舜南巡不幸病死途中。但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却这样记载,舜年迈体衰,禹于是迫舜去南方巡查,实则“放逐”,舜因此死于途中,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不在身边。舜死得如此孤独,于是便有了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凄惨结局:“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一剧“湘妃斑竹”的戏目,在娥皇、女英哭死之后凄婉落幕。不管是《史记》的记载更符合真实历史,还是被称为“野史”的《竹书纪年》更贴近现实境况,总之舜的死实则是有蹊跷的。今日无论如何推测,都不可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又如何知道舜传禹帝位是否有内幕的存在?其实,原始社会除了尧、舜、禹三人是以“禅让”名目传帝位之外,在之前“禅让”根本就不曾存在。从轩辕黄帝开始一直遵循着子承父位的规矩,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这是不争的事实。孔子翻遍了历史,才找到尧、舜、禹三人并非子承父业的例子,于是以“天下德者”居之教育子弟,到各国游说各色君主,把礼乐、道统束之高阁。而事实上,孔子及其弟子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实践的一直都是希冀将君主化为圣人的治国政统,而非将圣人化为君主的治国道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从始至终都为君主所利用。禅让在儒家的道统中是上古圣贤明智的象征,是最正确的政治的举措。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这些无疑是道统凌驾于政统的标志。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此乃孔子一生笃信的圣人治国策略、追寻的道德理想,就连吕不韦也曾以此言,暗示秦始皇的暴政即将倒台。于是有人认为,政道合一、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政治手段,才是永久的统治之道,但可惜古老的禅让和德治还是不幸地破灭了。真正的事实是,人们一直认为存在的“禅让”,不过是为政治杜撰出的谎言而已。是谁剥开了“禅让”的谎言,我们或可从魏文帝曹丕的身上得知一二。曹丕心安理得地接受傀儡汉献帝禅让地位之后,脱口而言:“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一句话揭露了古代“禅让”背后的实质,在曹丕看来:原来天下唯“德者”居之,实则应该改为天下惟“权者”居之,谁的实力足够强,谁的地位足够稳,谁就可登上帝位。曹丕度古人之腹,虽有偏颇,但未必不是空穴来风。看天下千百年斗争,越是乱世,“禅让”的戏目上演的便越精彩。以上内容是讲政权的轮替更迭,让古老的“和平性异姓夺嫡”事件走出了“禅让”的神话怪圈,让人们也认识到被历史和人们理想化了的政治谎言有多么可悲。(本章完)第54章 夺权谜团2第七章夺权谜团2儿当太子母必死在古代宫廷,通常情况下都是母凭子贵,嫔妃的地位与能否为皇帝生下皇位继承人有很大关系。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很多嫔妃之间都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若儿子当上皇位继承人,那嫔妃的地位必然迅速提高,成为令人羡慕的皇后、太后,如王政君、武则天、孝庄皇后、慈禧等。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嫔妃并不愿意生太子,因为她们不但不能母凭子贵,而且还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如北魏时期就是一个典型。在北魏的法律里有一条很严格的立子杀母制度:立某皇后或嫔妃的儿子为太子后,即赐太子母亲自尽。此做法始于汉武帝。西汉武帝年事已高,欲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但是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正值盛年,武帝担心自己死后会出现女主专权的局面,便下令将她处死,钩弋夫人脱掉首饰向皇上叩头求恕。武帝命令将她拉下殿去,送入宫廷监狱,夫人临下殿时,还频频回首,希望皇上能回心转意。武帝却挥挥手说:“赶快走,你活不成了!”钩弋夫人死时暴风扬起尘沙,百姓们都为她感到忧伤。但是汉武帝对周围的人说:“从前国家所以有变乱,大都是由于君幼母壮的缘故。女主骄慢放肆,无人能禁止,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吗?”到了北魏时期,立子杀母成为一项法律制度。从道武帝开始,凡是儿子被立为储君的嫔妃都要赐死,并且此制实行了七代,历一个世纪之久,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位无辜的母亲。道武帝的宠妃刘氏,生长子拓跋嗣,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后即被赐死。拓跋嗣思念母亲,悲伤哭泣。道武帝安慰他说:“过去汉武帝将立太子,先杀其母。现在你既为太子,为了避免女主干政的后患我也不得不效法汉武。”太子听后,仍然悲伤不能自抑,被气恼的道武帝赶了出去。在北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子贵母死”的旧制发展到了鼎盛。这跟拓跋旧制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北魏尚未确立一套父子传承的嫡庶长幼继承制度,储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依赖于母族的强大,可谓“母强子立”。到道武帝时,这种状况有了改变。道武帝先用战争手段强制离散母族贺兰部、妻族独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后来还先后逼死自己的母亲贺兰太后,赐死太子拓跋嗣的母亲刘皇后。立子杀母的旧制虽然换得了北魏稳定的君位传承秩序,促进了拓跋部的稳定,但却是由牺牲无辜的母亲换来的。因此当时的嫔妃都不愿意生太子,《宣武灵皇后》就这样记载:“椒庭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信仰佛教,对政治不感兴趣。在拓跋宏才五岁的时候,就把皇位让给了拓跋宏。由于拓跋宏的母亲李氏在他被立为太子就被赐死了,所以年幼的拓跋宏由冯太后抚养。可是冯氏对小皇帝非常不好,经常杖罚幼小的拓跋宏。有一次甚至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三天不给饭吃。后来,孝文帝的爱妃林氏,因为生下的儿子拓跋恂,被立为太子,林氏也被赐死。妃嫔们“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使得孝文帝只留下孝明帝一根独苗。孝文帝曾求当权的冯太后废除旧法,但被拒绝。宣武帝元恪,笃信佛教,不忍杀生,“立皇子诩,始不杀其母”,“子贵母死”终于被取消。后宫的妃子们不再因为而人人自危,“矫枉之义不亦过哉”!(本章完)第55章 夺权谜团3第七章夺权谜团3杀光百名侄子的冷血皇帝谈起十六国那段历史,北燕当属重点。这个本是属鲜卑族统治的朝代,在后来的发展中却被一个姓冯的汉人统治了。慕容家统治北燕,一直到慕容云时期,发生了变故。慕容云原姓高,是高丽人。虽然他当了皇帝,但他自认为自己并非是鲜卑人,内心十分自卑,为了收买人心,让大臣们都对他服气,他便天天大开府库,赏赐文武百官,想着能够拿金钱来贿赂来大臣们的衷心。其中冯跋是慕容云的拥立者,但慕容云却对他心怀戒备,为了防止自己被刺杀,慕容云养了一帮武士在身边,成日与自己吃睡在一起。可没想到,这堆武士中有两个名叫离班、桃仁的人,却为了谋求皇位,将慕容云刺杀。慕容云被杀后,冯跋带领卫兵,将离班、桃仁立斩于殿前。而冯跋为众人所推,成为继任慕容云皇位的人选。从他开始,北燕便改姓冯了,开始了由汉族人统治的时期。冯跋继位后,依然没有得到安宁,他的堂兄冯万泥、冯乳陈叔侄两人不服,想要夺取皇位,幸好冯跋的二弟冯弘率兵镇压了下去。冯跋看到冯弘功劳甚大,便任冯弘为骠骑大将军,晋封中山公。冯弘的权力从此与日俱增。冯跋在位期间,二十二年,国泰民安,他轻徭薄赋,崇尚儒学,很是为国家做了一些好事情,让那个乱世呈现出了少有的安宁。但是公元430年秋,冯跋病危之时,争夺君主之位的战争再次上演,冯跋宠妃宋氏为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君主,便想谋反,而这件事情被冯弘得知,他率领卫兵冲入皇宫之中,囚禁了宋氏母子,控制了大局,而病重的冯跋便在一片慌乱之中惊吓而亡。冯跋死后,冯弘自立为天王,废杀太子冯翼。他不念旧情,不但杀死自己大哥的儿子,还将大哥的所有妃嫔所生的一百多个儿子通通杀光,以绝后患。无论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是刚刚出生的婴孩,冯弘都一个不留。自古篡位嗜杀前任后人的君主不再少数,冯弘却能够斩草除根,一个不留,也的确是历史上罕见的血腥帝王。杀掉所有冯跋的后人后,冯弘便霸占大哥的貌美妃子,如此绝情且又乱伦,冯弘在一继位的时候便失掉了人心。他众叛亲离,为了不被他杀掉,他的几个儿子都逃亡北魏。而当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便乘机发兵,想要一举歼灭北燕。战况开展以来,冯弘连连败退,为求自保,他不得不向外人求救,他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遣使称藩。有这样的好事,宋文帝当然愿意帮忙,他封冯弘为“黄龙国主”,并答应出兵助北燕。但因为南宋距离北燕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北燕在北魏的一次攻击下,城池被攻破,冯弘流亡到高丽,被高丽王安置在北丰。从君主到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高丽王与冯弘相处的也并不融洽,后来冯弘又求助于宋文帝,求宋文帝将自己接走,但这件事情被高丽王得知,勃然大怒,他当即下令诛杀了冯弘全家。沦落如此下场,冯弘真乃是咎由自取,自取灭亡。(本章完)第56章 夺权谜团4第七章夺权谜团4最倒霉的篡位者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王莽的运气实在不好,他被看做盗国贼,一个失败者,被绿林起义军斩首的倒霉者,在中国的历史上,王莽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和难堪的位置上,供人们嘲笑。但《汉书?王莽传》中的王莽与历史中为人们所熟知的王莽大相径庭:“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王莽并没有沾染中国人传统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恶习,他做官后,严于律己,从不用特权,以权谋私。而且他的亲人犯了罪,他一样不容情,但可惜,这些都是他当皇帝之前的作为。不过,从他当皇帝前的表现来看,王莽才德兼备,并非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莽才能有机会进入西汉末年朝廷的权力核心,获得最大的权力。当上皇帝的王莽,并不穷奢极俗,而是千方百计为国家富强、百姓富裕而想办法。王莽改制第一个作为就是停止土地和奴婢的买卖,缓解当时社会日益尖锐的矛盾,但他的这些做法触犯了当朝达官贵人的利益,他们集体上奏,逼得王莽不得不中止这项举措,他托古改制的条例刚一实行就遭到了挫败。不过王莽继续改制,他希望能振兴经济,于是就通过“五均六筦”节制商人们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但同样的,这也是触犯了富商巨贾的权益,他们极力阻挠,导致王莽后期推行了几次的货币改革都没有成功,这些非但没有缓解了社会矛盾,反而引起了更大的社会动乱。与此同时,王莽新建立起来的政权也岌岌可危,终于在最后的农民起义中垮了台,但历史上篡位的并不止是王莽一个人,东汉末年的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可后人并未对曹丕加以恶评。还有之后的司马炎夺取魏朝政权,建立西晋。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明朝永乐帝朱棣抢夺侄子的江山,这些人都被历史上说的堂堂正正,唯独王莽却被污名化了,追溯根源,大体是有以下这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国封建历史上,传统的观念是皇家史观容不得篡位者的事迹载入史册。一般篡位者都是想尽办法要将自己在历史上树立起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因为篡位者是会留下万世骂名的。同样,篡位者对其他朝代的篡位者也会给予丑化和贬低,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凡是做过皇帝或具备同等地位的人,都被传之以“本纪”,而王莽作为一个做了十五年皇帝的人,却被列入一般大臣名士的“传记”之中,不承认王莽的皇帝身份。可见汉代的统治者对王莽所持的态度。第二,王莽之所以能被后人肆意篡改,是因为王莽政权的后继无人,王莽没有机会像李世民,朱棣等人,在篡位后巩固自己的政权并传之于后代子孙。他在位时,天下大乱,他被攻入京城里的起义军所杀,还没来得及巩固发展自己的政权,就戛然而止。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会为他扳回正名,只能由得那些后人大肆篡改历史,夸大或虚构他们篡位的正当和合理性,然后贬损王莽的种种行为。第三,被当做反面教材的王莽几乎成了每个朝代都要提的历史,代代相传,王莽被污名化的命运便是逃不掉了。而且古人一向都很崇尚秩序,他们不肯承认“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深受儒家教化的古人在思维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认为秩序不应当被打破,谁打破了这种秩序,谁就是罪人。王莽篡位,就被人们认为是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不论他再有能力,也只能被钉在历史罪人的耻辱柱上。从王莽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当皇帝的才能,虽然他一心想要将天下治理好,但最后的结果不但丢了天下,也丢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背上了千古骂名,遗臭万年,实在不值。(本章完)第57章 夺权谜团5第七章夺权谜团5徐达墓碑竟高过朱元璋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登基后,为了防止功臣们抢夺他的天下,便将功臣一个一个找理由杀死了。而徐达在一次生了背疽时,朱元璋特地送去御赐蒸鹅一只,表达慰问之情。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刻会死。但皇帝御赐蒸鹅,不得不吃,徐达只得当着使臣的面,泪流满面地将蒸鹅吃光,当夜便毒发身亡。这个故事一直被当做真实的史料流传,在《明史?徐达传》在记载道:““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死于背疽,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得背疽的人吃蒸鹅就会死亡,并无科学依据。蒸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吃蒸鹅不但不会致死,反而会增加患者营养。再者就是从史料文献角度来看,蒸鹅害死徐达也靠不住脚。所谓的“朱元璋送蒸鹅”一事并未在《明史》中提到。徐达死于背疽似乎确有其事,但被蒸鹅加重病情,却似无稽之谈。在明初的一本笔记《翦胜野闻》中,略微提过朱元璋赐食徐达,但并未提到过赏赐的是什么食物。后来在清代《四库总目提要》说,《翦胜野闻》一书不可信,“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反驳了徐达死于吃蒸鹅一说。而且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功臣庙,位皆第一。死后享受如此显贵,朱元璋对徐达的器重可见一斑,赐蒸鹅一事,也不足信。更主要的一点是,徐达的墓碑高8.95米,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块,朱元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情分还是不浅的。朱元璋死后,他的碑文为朱棣亲自撰写,这块碑位于大金门正北七十米处,高8.78米,比徐达墓神道碑矮了17厘米。皇帝比臣子的墓碑矮,这实在让人想不通。加之民间流传御赐蒸鹅的故事,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恩怨是非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其中的纠葛,还要留待日后探究。(本章完)第58章 夺权谜团6第七章夺权谜团6康熙后代的悲惨结局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他孙子辈有人统计是97个,康熙子嗣众多,但他百年之后,却落到了几乎断子绝孙的地步。是谁将康熙逼迫到如此地步?堂堂一代明君,身死之后,却不能安宁,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康熙的儿子雍正。雍正残暴血腥的一面史书上记载的十分详细,他担着篡改诏书的罪名走上权力的巅峰,为了杜绝旁人的口水,他便用杀戮解决问题。关于雍正的残暴传闻很多,一种说法是雍正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被雍正逼死的。雍正生母乌雅氏,生三个儿子:胤禛、允祚(早逝)、允。雍正继位后,他囚禁自己的兄弟,防止他们和自己争夺皇位,雍正的母亲思念儿子,想去探望,但雍正不准,乌雅氏一气之下,便撞死在柱子上,一死了之。雍正逼死自己的母亲是传闻,可信度并不高,但雍正杀死自己的兄弟,却是有史料可循,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颁行天下。他自己并不承认自己进行的杀戮,但历史并不是可以蒙混过关的,在尘埃不断落定下,雍正做过的事情都瞒不过历史的眼睛。康熙驾崩的消息传出后,紫禁城上下,顿时气氛紧张。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雍正为了保证自己登基后不被推翻,便在康熙死后,逐一进行了清初活动。当年年满二十的皇子共有十五人,分别是:雍正的大哥允褆、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礻我、十二弟允祹、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这十五人成为雍正眼中的肉刺,他想处之而后快。允褆因为早先在权力争斗中落马早已被囚禁起来,雍正当政后,他丝毫不放松对允褆的监禁,生不见天日,在抑郁中,允褆最终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去。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都在康熙的囚禁,或是剥夺权力之后,接连死亡。死因记载为病故,但几位阿哥接连死去,说是病故,似乎太显得牵强了一些。至于优秀一些的七阿哥允祐、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礻我关系较好,交情较深,他们更是被雍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心里也明白雍正容不下自己,其中八阿哥允禩因为表达了对雍正的不满,更是饱受折磨,被禁闭迫害而死。其余几位皇子也没有善终,相传是被雍正毒杀而亡。皇子们纷纷死去,剩余的一些皇子自然也是怕了雍正的残暴,就算有所不满,也不敢流露。十二阿哥允祹、十四阿哥允禵和十五阿哥允禑境况也不比之前的那些皇子,囚禁幽闭,守陵孤独度日,完全没有皇家子弟的优越。值得一说的是十三阿哥允祥、十六阿哥允禄和十七阿哥允礼,他们可能因为隐蔽较深,没有被雍正抓到什么把柄,自然也就能平安度日,但寄人篱下,时刻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康熙英明神武,却没能庇佑自己的后代平安无事。这就是皇家最大的悲哀之所在。(本章完)第59章 夺权谜团7第七章夺权谜团7道光帝遗诏解密清朝灭亡原因道光在六十九岁时,肺病加重,御医们无力回天。公历1850年2月25日的中午,道光帝逝世于圆明园的慎德堂,这位一辈子碌碌无为的皇帝终于寿终正寝了。《清史稿》称“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既然皇帝死了,那么就要有新接任的君主,其实道光皇帝早在五年前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按照清朝当时秘密立储的方法,新接任的君主早就尘埃落定了。道光帝死前的六个小时,他有气无力地宣布了大清国下一任君主的人选。当时,在慎德堂内,灯火辉煌,所有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近支亲贵、皇子皇孙们都守在道光皇帝身边,等待着最后谜底的揭晓。太监捧来了长宽厚为32×16.7×8.7厘米的鐍匣,这是一个楠木匣子,里面放着的正是关于继承皇位的人选。这个匣子上没有上锁,只是贴着一个封条,封条上写着“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八个字。这是道光亲手封上的,如今,这个匣子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撕掉封条,将封藏的秘密展露出来。盒子里有两道用朱笔写成的十分简练的密旨,咸丰帝拿起其中一道注着满文的密旨宣读:“皇六子奕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而后他又宣读了第二道旨意:“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奕是有为皇子,他重用湘淮军阀,引进西洋长技,曾使得清王朝出现过短暂的“同光中兴”,这样一个皇子,却最终没能成为皇太子,期间到底缘由几何,耐人寻味。在立储之事上,道光皇帝也是十分为难的。他一共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都有可能继承皇位,继承大统。但如果从年龄、样貌、德智体美等种种方面考虑,只有四子奕詝和六子奕两个人能够胜任。二人均为庶出,在年龄上仅差一岁,同在一起读书习武,而且聪明的奕更加受到道光的宠爱,但为什么最终奕却没有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对这一段,史料有一段隐晦的记载:道光二十六年三月,皇帝校阅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奕收获虽多,但奕詝却能够意识到生命的价值,认为春天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他不忍杀生。这正是一个君王需要的仁慈之心,也正是这一点,道光皇帝的天平便倾向了后者。不过,仔细分析,奕詝有可能是自己无能,打不到猎物,便说出这样一番强词夺理的论调,也有可能是奕詝性格软弱,不够强硬。但不管怎么说,道光皇帝选择了奕詝继承大统,却是让清政府日后的发展陷入了不可逆转的沉沦之中。奕詝的资质在清代诸帝李随是中等偏上,但是他身体很弱又纵情神色,很快便在31岁的时候逝去。而后的清朝便一直走下坡路,倒是奕,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大权在握,之后的垂帘听政、帝后党争之类的变动他都参与,假使当日奕当上皇帝,那么清朝历史也必将改写,也许,这些将清朝推向灭亡的活动都不会发生,那么大清朝也就能苟延残喘更多些时日了。(本章完)第60章 历史死结1第八章历史死结1负心汉陈世美的不白之冤由于戏剧《铡美案》的家喻户晓,陈世美便成为负心汉的代名词,但这名让人恨之入骨的男人,在历史上,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过呢?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是存在陈世美这个人的,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中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生于仕官之家。”清顺治八年,适逢京城开科会考。陈世美虽胸怀满腹才志,但苦于家境贫寒不能前去赶考。于是,有热心人出面撮合,陈世美得几位同窗资助,才能赴京会考,他与这几位同窗一起进行科考。结果,陈世美考中进士,被点为七品知县,而同去赶考的其他同窗皆名落孙山。这里有文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后来,陈世美又升为陕西学道,专为国家选拔人才。陈世美因为官清廉,屡有建树,被康熙皇帝提拔为贵州按察使,兼任布政司参政,官居三品要职。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都认为陈世美是一个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读到这里,人们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说陈世美是一个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清官,又为什么会背负“嫌贫爱富、杀妻灭子”的十恶不赦之罪?这其中确实另有原委。话说陈世美在贵州为官时,多有同乡同学来投靠,希望陈能为他们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而求仕进。后因来投者越来越多,难以应付,乃嘱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陈世美一同进京赴考时,曾经捐助过他。胡梦蝶后来也曾携同另一同窗仇梦麟欲找陈世美求得一官半职,遭管家的回绝后,顿生了报复之心。二人回家之后,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一剧目《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世美,女主人公则换成秦香莲,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据传即后来的《赛琵琶》。戏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把名字换了一下。他们不敢用真名,而是把陈熟美变成了陈世美,还把陈世美说成了驸马,在陕西、河南一带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但陈世美是清朝人,他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给铡了呢?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戏又到此结束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怎么能同台唱戏呢?”“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是驸马,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原来,这些强加在陈世美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实际上是一些嫉贤妒能的小人所为。现在看来实乃一桩千古冤案,陈世美就是这样,蒙受奇冤达百年之久。(本章完)第61章 历史死结2第八章历史死结2徐福是日本强盛的头号功臣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派徐福出海远航,去蓬莱仙岛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丹。但令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徐福一去不回,杳无信息,令他至死也未能探知这世上是否有不老药的真相。徐福出身贫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方士,他会一些炼丹术、医药术、占星术、航海术。尤其是航海术最为精湛,因为齐国濒临大海,航海技术十分发达,所以,徐福的航海技术与其他国的方士比起来,要算是强中之强。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燕国和齐国的方士将航海技术通通垄断,这样令秦始皇只能找他们去进行航海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徐福才有了机会。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秦始皇首次东巡至琅玡山时,徐福便前去拜见,他告诉秦始皇在海外有三座神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在这三座山上住着神仙,如果能找到他们,便可以得到长生不老丹。此言正中秦始皇下怀,一心想要长生不老的他,便派徐福去为他寻找这三座神山,于是徐福便带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出海远航。徐福说要去寻找神山也是有着一定根据的,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天下名山八,而五在中国,三在夷蛮。”所以,秦始皇才会对他的话颇为信任。但徐福一去之后便杳无音信,一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他才两手空空的回来,面对震怒的秦始皇,徐福称自己已经到了蓬莱,不过神仙嫌弃秦始皇带去的礼物太少,不肯给药,秦始皇便又给了徐福三千童男童女,还有五谷的种子,数百名精通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于是,徐福再次出海,这一次徐福便再也没有回来。得不到长生不老丹的秦始皇于同年七月病逝,但徐福却并不是如同史册中说记载的那样,真的是为秦始皇寻药,而是为了替秦始皇开疆拓土进行的一次冒险行动,理由有三。第一,秦始皇并不相信鬼神之所,在琅玡所立的碑文中,秦始皇写道自己渴望拓展疆土,但却并不相信鬼神之说,所以,祈求长生不老,应当是后人杜撰出来的。第二,所谓三座神山其实就是今天韩国南海中的济州岛、中国的台湾地区和日本。那时候认为是神山,不过是地理知识有限。第三,徐福一去多年,带走的人和物都不见下落,秦始皇居然没有怪罪他,还第二次给他带去更多的人和物,可见秦始皇并不单单是为了要寻药这么简单。从这三点上,就可以看出,徐福出海寻药,不过是一个幌子,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奉秦始皇之命开拓海疆的,是一次大规模的探险活动。但至于徐福出海后,到底去了哪里,那些童男童女又被安置在了哪里,在《秦始皇本纪》中没有说明,不过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有写道:“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所谓的平原广泽是什么地方,历史上的说法不一,但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可以得知,这地方正是如今的日本。在中国的战果时期,日本海处在新石器时代的绳纹文化之中,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但到了秦朝中期的时候,日本便开始有了青铜和铁的生产工具,开始了农业生产,尤其是一些水稻等农业生产技术,忽然出现,毫无征兆,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一次大的文化跨度,这飞速的发展毫无过度,十分突然。还有这段时间正好与徐福出海的时间十分吻合,不能不让人怀疑,正是因为徐福东渡,抵达日本,才令那片蛮荒的小岛飞跃进了文明社会。而且在日本境内也发现了一些秦朝的文物,还发现徐福遗迹不下50处。由此可以基本确定徐福是到了日本,徐福东渡日本,将日本从一个蛮荒之地发展成为了一个文明社会,这恐怕是当时的秦始皇始料未及的。(本章完)第62章 历史死结3第八章历史死结3四十万人都挖不动的陵墓皇帝的陵墓因为总是有许多贵重的陪葬品,许多盗墓者就贪心里面的财宝,多次对皇陵进行挖掘破坏。历史上许多宏伟的皇陵都是在盗墓者的挖掘下受到破坏,无法完整的保存下来。唯独有一座皇陵,历经千年,却是完好无损,这就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刀剑劈砍过,被大炮机枪扫射过,但都没有被打开。千年过去,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打开了,康熙皇帝的骨头都凑不齐了,唯独武则天的乾陵独善其身。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这项工程历时23年完成。梁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风水先生认为此地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将梁山选作了自己和其夫唐高宗百年后的“万年寿域”。在梁山上修建乾陵的时候,正逢盛唐,国力雄厚,所以,武则天对乾陵的修建不惜血本,乾陵的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富丽,堪称为是“历代诸皇陵之冠”。这座陵寝仿造当时的长安城格局,将其分为南北主轴线4、9公里,并且布局分为了皇城、宫城和外郭城。而且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龙盘凤翥”的基础上,更加发展与完善了。根据后来的文物工作者探测与研究,认为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中,所陪葬的宝物至少有着五百吨。在乾陵的前后通道的两侧,各有着四间石洞,在这石洞内装满了当时唐朝最值钱的奇珍异宝,不但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还珍藏着一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武则天让这件宝物随着自己长埋于地下数千年。这乾陵中有着如此丰厚的宝藏,自然是吸引了无数的盗墓者、匪军、甚至是起义军。他们纷纷想尽办法,要来撬开乾陵,可以说从武则天躺入陵墓的那一刻,梁山上便再也没有了安宁之日。第一个来打乾陵主意的便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黄巢领着60万部众攻入长安后,先是烧杀抢掠了一番,便前往了梁山西侧,因为有人告诉过他,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这个消息无疑是透露出了进入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是在那里。黄巢带领了4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他们利用铁锹锄头等工具,几乎将半座梁山都铲平了,但就是找不到乾陵的入口,最后唐军反扑,黄巢迫于压力,不得已撤离了梁山,却是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黄巢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挖错了方向,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陵墓产生的碎石放在了远离墓口的位置,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皇陵不被后世偷盗。在五代的时候,耀州节度使温韬也打过乾陵的主意,他带领了数万人马前去挖掘,但几次挖掘的过程中都遭遇了风雨,在当时的迷信思想作祟下,他只得作罢。而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也看上了这座陵墓, 他率领一个现代化整编师,带着机枪大炮前往梁山,想要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将乾陵炸开。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当墓道刚被炸开一点的时候,顿时天气大变,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几个士兵被石头撞击,当下便吐血身亡。就这样,乾陵在千百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的无损,前后数十万大军都前来挖陵墓,不过是徒劳无功而已,乾陵的入口成为了一个谜,一直到1960年的时候,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乾陵墓的真正入口,后来,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在当年的4月3日正式开始挖掘乾陵。整个挖掘记录显示,乾陵的通道其实是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是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整个堑壕深17米,而且墓地里的墓道呈现出斜坡状,道路曲折叠加,粗略统计了一下,墓道一共用到了石条约8000块。而且石条之间使用铁栓板拉固,再用锡铁汁灌注,令其与石条融为一体。当日的考古工作者根据墓道内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所记载的文献相对照,“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发现相吻合,便断定乾陵不曾被盗墓。乾陵成为了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是武则天所选的陵寝风水好,还是另有隐情?乾陵墓的保存完好成为了历史死结,还未被后人探得真伪虚实。(本章完)第63章 历史死结4第八章历史死结4杨贵妃的生死未解谜团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安禄山大举攻入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带领嫔妃及贴身侍卫连夜仓皇出逃,于第二天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此时随行的将士骤然发起叛变,杀死了当朝宰相杨国忠,随后又将矛头指向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众将士神情激愤,一定要杀杨贵妃以绝后患,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不得不“命力士赐贵妃自缢”。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还有人说她是吞金而死。总之,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一年后,唐玄宗派宦官改葬贵妃,结果去的人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从此民间流传出贵妃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于是,一千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杨贵妃自缢是由其侍女代替的,而贵妃本人却乘机化装潜逃到了别的地方活了下来,甚至有人说杨贵妃是随“遣唐使”逃到了日本。今日的马嵬坡上重建的贵妃墓馆也只是一座衣冠冢,四川天国山脚下的红梅村有一座千年古墓,村里人世代流传着这是一座贵妃墓,经过挖掘,事实与村民的传说相去甚远,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究竟出现了什么意外,贵妃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传闻是真的吗?关于墓中的香囊,人们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在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倘若叛乱的将士没有在杨贵妃死后去检验杨贵妃的遗体,那是否预示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真的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呢。那件神秘的挖墓事件所产生的疑惑一直困扰着人们,贵妃的遗体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倘若她的肌肤已坏,去的宦官为何不改葬她呢,却只带回了她生前佩带的香囊?关于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的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竟然声称她是杨贵妃的后裔。对于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当年的贵妃莫非真的逃离了大唐转道东瀛了么?更多的人宁愿相信这只是山口百惠的炒作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如今有许多学者都试图想解开杨贵妃的身死之谜,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精力,但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了,杨贵妃早已灰飞烟灭化成了泥土无处可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其实,杨贵妃是生是死的传闻之所以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因为史料的记载粗略不详,另一方面许多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幻想。(本章完)第64章 历史死结5第八章历史死结5元代皇帝尸骨难觅踪迹皇帝死后,总是要风光大葬,这样才不会有失皇家的颜面,每个封建王朝都是如此,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着元朝皇帝死后的事情:“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元朝皇帝死后,随从会挖掘一道深沟,将他的遗体放在一个大树掏空后做成的棺材里。然后将棺材放入深沟中,用土填平,让马踩平,还要让帐篷将这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看起来和周围的草地一样后,才会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根据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他的遗体就被运送到了漠北肯特山下某处,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埋葬,所以,至今无法确定成吉思汗的墓葬所在。在全部的埋葬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就会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小骆驼的母亲就会记住这个地点,每年的那天都会去那里祭祀小骆驼,看到母骆驼停在某个地方悲伤地流眼泪,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是当初埋葬的地点了。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征服中国大部分土地并非全靠武力,也要依靠智慧,虽然用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过也算是后人对元朝帝王没有陵墓的一个探索揭秘过程。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主要特点就是薄葬简丧,这和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有关,在草原上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当人死后,蒙古人会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然后将随葬的一些肉类,弓箭放入土里,表示死者死后有肉吃,有弓箭用。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他逐渐接受了汉化,也开始用棺木葬人,但比起汉人建立的王朝来说,元朝的帝王墓葬要简单得多。元朝的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却不能有汉族官员参加,只能有蒙古人参加。他们也不会修建大型的陵墓,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相关的记载,为了就是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别的不被盗墓者发现的方法,例如忽必烈在位期间,就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了陵墓不被盗掘的方法。他选择了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然后将当地的人都进行迁移,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的空白地。当皇帝下葬后,还要对外宣布,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所以,后人几乎感觉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所在。记录的不完整和有意隐瞒,让元朝皇帝的陵墓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性,也让后来人们对元朝皇帝陵墓的考古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很难了解那时的历史真相,所以,可以认为元朝的皇帝不是没有陵墓,而是还没有发现,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还有待破解。(本章完)第65章 历史死结6第八章历史死结6农民领袖的巨额宝藏下落不明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最终成功的寥寥无几。在一些失败的农民起义背后,他们搜罗来的巨额财富,居然也随着他们的失败而一同消亡,这很不可思议,那些被民间穿的神乎其神的宝物,到底真的存在,还是那些农民领袖起的噱头,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钱财呢?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曾据蜀建立大西政权。据传,1646年7月,张献忠被迫撤出成都前,在锦江下游挖了个大坑,将无数财宝埋在坑中,然后放水埋藏。清朝的笔记、野史中曾提到此事,成都一带还流传着“石牛和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晚清时,有人成立“锦江淘金公司”,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大石鼓! 但最终工人们只挖出三大箩筐小铜钱。在锦江的下游彭山江口镇,也流传着一首歌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在江口镇的石龙沟中,石龙、石虎遥遥相对,金银万万五又会在哪里呢?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在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只好改道由水路出川。张献忠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时,遭到明参将杨展部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许多载满金银的木船也随之沉没。而按照杨鸿基《蜀难纪实》的说法,张献忠的部队从水路出川时,银两多得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就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里面放入银锭,让它漂流而下。本来打算在重庆下游的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把它们打捞上岸,可在江口镇就遇到阻击,大量金银也沉没于此。记载说,银子“累亿万,载盈百艘”。清政府曾组织进行过大规模打捞行动,部分沉银被发现,可大多数银两则是不见踪影。2005年4月,江口镇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掘出了一些银锭,从银锭中的铭文可以看出来自湖南、湖北地区,为崇祯时期的税银,与张献忠转战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在此沉银之说符合历史事实。可是,歌谣里提到的大笔财富却仍未完全浮出水面。几百年来尽管不少人垂涎这笔巨额财富,但都劳而无功。看来这笔财富仍是谜了。不但张献忠的财宝不得而终,洪秀全的财富也是不翼而飞,让后人摸不到头脑。太平天国在南京苦心经营十载,搜刮的民脂民膏不在少数,民间一直就有洪秀全窖藏财宝的传说。当年,太平天国命令所有公私财产都必须统一集中到“圣库”(即国库),百姓若有藏金一两或银五两以上的都要问斩。这份巨额财宝,为何突然没了下落?1864年7月,湘军攻入南京后,肆意洗劫全城三日。湘军到处掘窖,曾国藩甚至还发布过“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的命令。据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抓到李秀成后,非常兴奋,竟用锥尖把李秀成的大腿戳刺得血流如注,既气恼李秀成守城坚固,更是为了逼他说出天京藏金的下落。不久,曾国藩从安庆赶到南京,又多次软硬兼施,追问藏金处。后来,清帝也派僧格林沁、多隆阿来南京督促,李秀成始终未透露财宝的下落。此事众说纷纭,成为疑案。湘军入城后,又有曾国荃得窖金的说法。其部队是最先进入天王府的,相传曾挖得洪秀全的藏金而入私囊。最终,为毁灭证据,一把大火烧了天朝宫殿。有人认为,天京被攻破后,尚有1000余将士随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珍宝被带走了。民间传说,当时南京有一个靠毛驴贩运货物的行商蒋某,绰号“蒋驴子”。有次运军粮,得到忠王李秀成垂青。天京被围,内宫后妃及朝贵聚集金银数千箱,托他埋藏,蒋氏因此成为近代巨富。曾国藩曾向皇帝奏报说没有发现藏金。不过,1866年5月19日的《上海新报》上说“宫保曾中堂之太夫人,于三月初间由金陵回籍,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人们怀疑,这里似乎包括太平天国的宝藏。辛亥革命后,还有军阀要掘太平天国窖金,但一直是徒劳无功罢了。这笔珠宝的下落如何以及是否有此宝藏,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谜。(本章完)第66章 历史死结7第八章历史死结7郑成功猝死之谜郑成功(1624-1662年),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赐姓朱,名成功。因此后人也多称其为“国姓爷”。郑成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公元1662年初,他将荷兰侵略者赶出了台湾,他的驱荷复台的立场和功绩,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是中国人民崇拜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崇敬的历史名人,堪称为“国际英雄”,更是光耀千秋,这是三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共同承认的。。然而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却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8岁。关于郑成功的死,有这样的说法: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同时,也接到凶信,说他父亲被家奴伊大器告发,伊大器称郑芝龙和郑成功之间不时有书信往来,图谋不轨。清朝廷震怒,将郑芝龙全家处死。郑成功听到消息后,捶胸顿足,望北恸哭。不久郑成功又得知,叛将黄梧在自己家乡挖了郑氏祖坟,郑成功更是捶胸拍案,整天哀伤恸哭。然而,后来又发生了一件让郑成功震怒的事。郑成功的部下唐显悦告发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与乳母通奸,郑成功顿时气塞胸膛,立刻派人到厦门,欲斩郑经与其所生婴儿及乳母陈氏,但留守厦门的众将不执行命令。郑成功天天登高眺望澎湖方向有船来否,因而患上风寒,到了第八天,突然发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 既而用两手抓面而逝。对于郑成功之死的记载,同时代人如李光地、林时对、夏琳等人的笔记都很简单,一般是说“伤风寒”、“感冒风寒”,《台湾通志》上也说郑成功是死于感冒风寒。但一个正值壮年的人怎会轻易地被“风寒”夺去生命?根据郑成功临终前的异常情况和当时郑氏集团内部斗争的背景,有人认为郑成功是被人投毒杀死的,这一说法目前最引人注目。此说主要的依据有:第一,郑成功死前的情状与中毒后毒性发作的症状极似,另外,夏琳《闽海纪闻》中记载郑成功临终前都督洪秉诚调药以进,成功将药投之于地,然后成功“顿足扶膺,大呼而殂”。郑成功大概察觉出有人谋害自己,但为时已晚。第二,郑氏集团内部暗藏着一些危险因素。生性暴烈的郑成功,用法严峻,郑氏部下,包括他的长辈亲族因过被处以极刑者很多,众将人心惶惶,其中很多人在清廷高官厚禄诱惑下叛逃,郑氏集团内部关系极其紧张。伍远贤所编《郑成功传说》一书中记述,清廷收买内奸刺杀郑成功,因此,如果说台湾岛上一直有人企图谋害郑成功,极有可能是以清廷作为背景。第三,一个重大疑点是马信神秘地死去。马信是清降将,后来成为郑成功的亲信,郑成功去世当天,由他荐一医师投药一帖,夜里郑成功死去,他本人也突然无病而卒。照李光地的说法,马信在郑成功去世的第二天就死去,江日升《台湾外纪》中记载,其死期距郑成功去世仅仅5天。因此马信可能直接参与谋害郑成功的活动,但后来又被人杀害以灭口。假若郑成功是被人毒死,那么作案者是谁呢?当然,清政府有重大的嫌疑,同时,还有人认为是郑成功兄弟辈的郑泰、郑鸣骏、郑袭等人,特别是郑泰。生性暴烈的郑成功,用法严峻,郑氏部下,包括他的长辈亲族因过被处以极刑者很多,众将人心惶惶,其中很多人在清廷高官厚禄诱惑下叛逃,郑氏集团内部关系极其紧张。郑泰对郑成功早存异心,对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曾极力反对。郑成功去世后,郑泰等人伪造郑成功的遗命讨伐郑经,并抬出有野心但无才干的郑袭来承兄续统。最后,他们的阴谋被郑经挫败,郑泰入狱而死,郑鸣骏等率部众携亲眷投降清朝。据此分析,策划谋害郑成功的有可能就是郑泰等人。郑成功死后,郑经先是忙于对付郑泰的叛乱,后又追讨郑泰存在日本的巨款,他本人又因犯奸险些被郑成功杀死,对郑成功之死也许心存侥幸,因此郑成功的死因在当时没有被深究。海天茫茫,一代民族英雄的死因需要更多的史料发现来证实了,这也可能是一个永远是都解不开的谜了。(本章完)第67章 历史死结8第八章历史死结8禁烟大臣林则徐的生死之谜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卒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福建侯官人。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因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将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当众销毁,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昏庸、刚愎的道光皇帝为讨好英帝国主义,将在广东查禁鸦片立有首功的林则徐罢去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职务,调往浙江军营“戴罪立功”。一个月之后,林则徐又被道光皇帝一道谕旨“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踏上戌途。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他带着儿子林聪勇和亲信幕僚刘存仁,离开了家乡福建,星夜兼程,直奔广西。当一行人路经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发病,且病情越来越重,不省人事了。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关于林则徐为何突然发病而死,民间认为可能是被人陷害。因为林则徐在广东大力禁烟,得罪了不少人,被人下毒害死也是可能的。至于下毒之人,传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林则徐在广州查办鸦片时雇用的厨子郑发,林则徐获罪充军伊犁后,郑发就投靠洋人了。据坊间传言,林则徐临死前大喊“星斗南”三字,按福州方言,“星斗南”乃“新豆栏”。而新豆栏在广州十三行附近。按林则徐曾孙林兰岑的分析,广东十三行行商们,乃食夷利者,特恨林公,怕他重来使坏,故买通厨人郑发,用巴豆这种十分厉害的泻药熬粥给林公喝,林公于是病泄不已,委顿而死。更有人直接点名,最恨林公的,乃是行商商总伍家,听说林公复督粤事,巨恐,遂遣亲信带巨款贿赂林公厨人。林则徐死后,广东一带就传说:有人亲眼看见在广州一家客栈,十三洋行总头目伍绍荣手下的一名亲信与郑发窃窃私语,桌上有一堆白花花的元宝。还有人说,林则徐轿子的扶手上,抹有剧毒……近年来有人根据新近发现的林则徐《讣文》和林则徐之子林汝舟《致陈子茂书》等材料, 认为林则徐的死因不是被毒死也并不只是腹泻。自11月12 日至15 日,林则徐一直在赶路, 没有服药,所以吐泻情况已很严重。15、16 日服用“中和之剂”后,吐泻情况有所好转,但林则徐抱病继续日夜兼程,辛劳颠簸,身体得不到休息,病情则转为“胸次结胀”、“痰喘发厥”,引发了心肺旧疾,以致“两脉俱空, 上喘下坠”,“喘急愈甚”。在元气大亏、脾胃虚寒的情况下,医生却又“投以参桂重剂”、“连进葠剂”,结果药力未及奏效,反使喘咳增加,舌蹇气促,加上他已是66 岁高龄之人,经不起路途颠簸,终致无法挽救。有关林则徐暴死的原因,还有其他说法,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100多年来的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