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历史]醒狮-4

作者:郑其葆 字数:25694 更新:2023-10-08 23:06:58

这惊恐和慌乱,这羞怯和腼腆,以及这满面满脖颈绯红的鲜艳,这说话的姣态和这如同莺啼燕啭的语音,完完全全就是个女孩儿的神态!  胡适感到有些怪异,面对着这姣丽俊雅而又满面惊慌羞怯的青年同学,他有些疑疑惑惑,他直视着赵瑞芝,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赵瑞之。”赵瑞芝仍低着头,轻声答道。  赵瑞之,胡适在记忆深处,似乎有这么一个人的名字,他隐隐约约记得,他曾为一个学生的入学当过保证人,在这个学生的入校保证书上签过字,这个学生的名字好像就是赵瑞之。和他一起当保证人在保证书上签名的还有陈学长陈独秀教授。赵瑞之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印象还是很深的,是后面参加补招的,入学考试成绩相当好,尤其是文笔特别好,试卷上的文章写得虽还有点嫩气,但语句流畅,词顺意达,构思精巧,当时批阅卷子时,陈学长还特地拿过来让他也过过目。补招的第一批入选名单上,赵瑞之就被列在第七名上。不过后来拿着入校保证书来寻求学校老师具保签字的,不是眼前的这个姣丽俊雅的赵瑞之,而是一个比这个赵瑞之个子高一些的、身穿咖啡色条花呢西服的、也很英俊、很帅气的小伙子。  这个赵瑞之到底是个什么人?胡适感到有些疑惑。  而那个穿咖啡色西服的青年,又是这个赵瑞之的什么人?胡适疑疑惑惑着。  这个赵瑞之会不会是个女的?胡适脑海里不知怎么像电光一样地忽地一闪。因为听说最近要求来北大上学的女性有许多,苦苦要求、死缠活缠的就有十几个,这赵瑞之会不会就是其中的一个,女扮男装,混了进来的?  说不准。很有可能。  胡适正疑惑地猜想着,下课的铃声响了。  教室门被推开,一工友进来,先朝胡适教授恭敬地点了点头,然后问大家:  “哪位是赵瑞之同学,陈学长请你去一下!”  “我就是。”赵瑞芝应答了一声。  “陈学长请你去一下!”  工友说完,转身走了。  赵瑞芝望着工友的背影,站在那儿,定定地,一动不动。坏事了。暴露了。弄不好学校知道她是女的,是女扮男装的了。瞒骗不过去了。她将会被撵出这北大的校门。是怎么暴露的呢?自己没什么破绽呀!这位胡适教授看来有了一点怀疑,但他还没离开教室,还没有来得及去给陈学长讲呀!陈学长现在还不一定知道。那陈学长找她什么事呢?是凶?还是吉?看来不会是什么好事。凶多吉少!凶多吉少!!赵瑞芝感到在她头顶上霎时间布满了沉沉的阴云,那骇人的雷击将会冲着她爆响。极度的惶恐笼罩着她,压迫着她,束勒着她的心,使她四肢冰凉,脑子里一片空白。  “请赵同学快一点!陈学长在等你。”工友走到教室门口,又催促了一句,出去了。  工友的说话声,像是从很遥远很遥远的混沌的冥冥之界中飘游而来的。  赵瑞芝自己都不知道她是怎么从教室里走出来,又是怎么来到陈学长办公室的。  走进陈学长的办公室,赵瑞芝第一眼就看见了宋维新,她马上就明白了,刚才的预感没有欺骗她,学校肯定是已经知道了一切。  宋维新抖抖索索地站在那里,正在受着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浓眉耿立、傲气十足的教授的凶言恶语的严厉训斥:  “欺骗学校,欺骗师长,该当何罪?”  不用说,这就是陈学长——《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兼主编、著名的陈仲甫陈独秀教授了。  赵瑞芝对陈独秀曾是多么的敬仰、多么的崇拜和诚服啊!陈独秀简直就是她心中的偶像。赵瑞芝朝思暮想地要来北大上学,陈独秀教授被聘请到北大来任教,这不能不说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赵瑞芝万万没有想到,她心中的偶像,她崇拜和敬服的师长,一做一凶起来,却有着这么一副让人惊恐畏惧的傲气和凶相。此时,她对陈独秀学长的崇拜和敬服,都被一种惊恐和畏惧所替代了。  “像你这样,不严加惩处,何以能镇服住其他数百名学生?!校风校纪何以能整饬好?!所以,一定要严加惩处!决不姑息迁就半点!”  一听陈学长说要严加惩处宋维新,赵瑞芝一下子急了,忙上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陈独秀面前的砖地上,失声哭喊道:  “陈学长,这不能怨他!不能怨他!都怪我。都是我的错。是我要这样干的。陈学长,要处罚就处罚我吧!把我开除掉也行呢!”  赵瑞芝说着,大声哭着。  正好这时,李大钊陪着蔡元培来找陈独秀商量在学生中开展写白话文运动的事情,一进门,看见赵瑞芝跪在地上大声哭着,很觉奇怪。  蔡元培看着赵瑞芝,又望着陈独秀:“陈学长,这是怎么啦?是怎么回事?”  陈独秀冷冷地回答道:“蔡校长,这个女学生女扮男装,冒充男学生入校。”  “噢?”蔡元培惊异地望着赵瑞芝。  一听是蔡元培校长,赵瑞芝好像遇到了大救星似的,忙又转身跪在了蔡元培的面前:  “蔡校长!……”  尔后,赵瑞芝失声大哭不止。  蔡元培和李大钊匆忙上前,俯下身,把赵瑞芝搀扶起来。  蔡元培劝慰道:“不要哭!不要哭!有什么事情,起来说!起来说!”  李大钊也劝着说:“蔡校长在这儿,有什么事儿,慢慢说!”  “对!瑞之同学,有什么事情,大胆地给蔡校长、李主任说!他们一定会帮你的!”  “就是。他们一定会帮你的!”  “蔡校长、李主任他们都是好人!”  从四周传来七嘴八舌的劝慰的话,赵瑞芝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他们这也才发现,许多同学也都跟着进到了办公室,还有更多的同学都围在门口和窗口上,都挤成一团儿从门和窗户的玻璃上朝里望着。  大都是赵瑞芝他们班上的同学。  胡适教授也来了。  两位同学——一个是身穿布袍、身体瘦弱、面色有些苍白的很文质彬彬的同学,赵瑞芝记得好像是坐在她上面再隔一个的座位上;另一个是身体较为魁伟,眼睛黑亮有神,左眉心靠边一点还嵌着一颗黑痣的同学,赵瑞芝记得好像是坐在她后面、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排座位上的——两人都站在同学们的最前面,和同学们一起劝慰着赵瑞芝,给赵瑞芝在鼓劲。  在他们旁边,还有一个身材也挺魁梧、显得也很有几分做气的、好像不是他们文学院的学生,也在扯开嗓门大声地在给赵瑞芝鼓劲。  “有什么,你就大胆地说!”  “对!有什么就说!北大又不是阎罗殿!”  赵瑞芝泪流满面地抽泣着,望了望她四周的同学们,望了望胡适教授,又望了望陈学长,最后泪眼花花地望着她可以寄以希望的蔡校长和李大钊主任。  “说吧!有什么话,有什么要求,对蔡校长大胆地说吧!蔡校长一定会考虑你的意见的!”李大钊又一次给赵瑞芝鼓劲。  赵瑞芝感激地看了李大钊主任一眼,又将泪凄凄的目光将信将疑地投向蔡元培校长。  看着这泪人儿似的伤痛悲凄的女学生,蔡元培开始因为她太胆大妄为,目无校风校纪,采取欺骗手段,女扮男装,混进学校来听课而满腹的怒气,此时,慢慢消释了许多,目光也从严厉转成了温和——一种慈父望着受了委屈的女儿的那种爱怜的温和。他从内心深处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个有胆有识有主见的女学生。敢于女扮男装装成男学生混进北大来上课,是个很了不起的行动。不管是她自己的还是别的什么人的主意,但能这样干就很了不起。一般女子是想都不敢想的。真可谓当今学生中的花木兰。是个有志有为的年轻女性!值得敬佩!另外,他蔡元培还从心底感到欢愉和欣慰。一个女孩子,为了上北大,敢于不惜冒险,女扮男装,这说明他的北大在青年一代的心目中已有了很大的影响,已有了很强的吸引力。这是绝对的好事!说明北京大学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北京大学了,更不是过去的那个京师大学堂了。现在的北京大学,已成为全国有志有为的进步青年们向往的中心了。这当然是值得欢悦和欣慰的!  “赵瑞之同学,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我一定尽力帮助你!”蔡元培迎着赵瑞芝那还有些将信将疑的目光,深情地点了点头。  “蔡校长!……”由于信任和感动,赵瑞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她哭喊一声,扑过去,又跪倒在蔡元培面前。  蔡元培连忙搀扶住:“不要这样!也不要哭!起来,慢慢说!慢慢地说!”  赵瑞芝抬起头,抽泣着,泪眼婆娑、哀怜可人地望着蔡元培和李大钊:  “蔡校长。李主任,我的真实名字叫赵瑞芝,是草字头芝兰的芝,而不是之所以的之……”  赵瑞芝满怀伤痛地讲述着,她讲述自己出生在一个封建气味特别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曾是封建清皇朝的京官,崇尚孔道,沉湎儒理,所以把她也紧紧地束缚在封建礼教之中。后来,清皇朝倒台,县上开办新学,她经过拼力抗争,才上了新学,又上了长沙女中。《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学长的《敬告青年》、李大钊主任的《青春》,使她感受到了一个新的天地,使她热血沸腾,看到了妇女摆脱封建压迫的光明前景。可是,好景不长,她被召回家里,父母亲把她强行许配给了一个封建气味更浓的、孔老夫子后裔之家的一个病歪歪的酸臭少爷,而且就在少爷病情加重、奄奄一息的时候,强行让她嫁过去拜堂冲喜,让她去为那个快死了的少爷充当殉葬品,没办法,她拜完堂后趁乱连夜逃出了那地狱般的阴森森的孔府。在孔家二少爷和宋维新同学的帮助下,她来到了北京。她早就听说北大,而且听说主编《新青年》的陈仲甫陈独秀先生,还有李大钊先生,胡适先生等她崇敬的人都在北大当教授,她更是向往北大,一心想上北大,渴望能在她所敬爱的这些先生们的指教下,寻找到一条女性解放之路。可是,没想到,堂堂的北京大学,多少青年热切向往的地方,竟然也是被封建礼教的绳索死死捆绑着,遵循着什么“男女不能同校”的封建法规。她心很寒,但想上北大学习的心愿仍然很强,实在没办法。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赵瑞芝在讲述着。  这哪里是在讲述,完全是在控诉!在控诉黑暗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对女性的凶残的压迫和禁铜,同时也在控诉北大对女性的不公平。  人们都静静地听着,心情都很不平静,有悲切的伤感,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也有怒潮在胸中一阵阵涌腾着的不平和义愤。  整个办公室里的气氛是那么的沉重,那么的压抑,令人憋闷,令人窒息。  陈独秀学长背朝赵瑞芝,望着窗户,一句话也不说,冷冷的,像是一尊严酷而冰冷的石头雕像似的,冷峻地立在那里。  蔡元培问赵瑞芝:“入学保证书你填过吗?”  赵瑞芝回答:“填过。”  “你带来了没有?”  “刚才交给陈学长看了。”  蔡元培看了一眼陈独秀,也看见陈独秀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入学保证书。  “上面请两位老师具保签名了吗?”  赵瑞芝没有回答,只点了点头。  “是哪两位老师给你具保签名的?”  赵瑞芝嗫嗫嚅嚅地回答说:“是……陈……学长和胡……适……教授……”  “噢?!”蔡元培又看了陈独秀一眼。  陈独秀转过身,指着宋维新:“是这位宋维新同学采取欺骗手段让我签上名的!我已经把我的签名勾划掉了。”说着,走过去,拿起办公桌上的入校保证书,交到蔡元培手中。  大嗓门学生在旁边说:“欺骗也是被逼出来的!”  那位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同学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忧愤难抑地对蔡元培和李大钊说:  “蔡校长,李主任,像赵瑞芝同学这样出身于名门望族、官宦人家的小姐,都有着如此令人痛切的不幸遭遇,更何况那些出身贫贱的穷苦人家的女儿,那些继续还在被强迫裹脚的乡村女孩儿,那些被买卖为婢、被推进烟花火坑之中的女孩儿们呢!我们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一科学、进步,不能只是挂在口头上呀!”  那位显得很傲气的大嗓门的同学,紧跟着扯开大嗓门也随声附合地说:  “就是呀!我们天天喊叫着:‘打倒孔家店!’但实际上仍还抱着孔家店的一些腐朽霉烂的伦理不放,那我们不是在‘挂着羊头,卖狗肉’吗?”  李大钊望着大嗓门学生,问道:“请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张国焘。”  “你是……”  “我是理科预科班的。”  陈独秀怒冲冲地斥问张国焘:“你来文科干什么?你不在你的理科班好好上课,来文科胡乱掺和。听课可以,胡乱搅和可不行!你回你的理科上课去!”  “陈学长,”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说,“国焘同学虽说是理科那边的学生,但他也很喜欢学咱们文科这边的一些课程,他经常来我们班听课,现在是我们班的编外学生。”  “什么编外学生?哪儿来这么个名堂?”陈独秀又怒冲冲地问那个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谁让来的?谁批准的?”  那个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慢慢地心平气合地回答说:  “是蔡校长同意了的。”  蔡元培点点头:“是的,是我同意了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爱学爱钻,是好事情,应当积极提倡,并加以鼓励才是。”  陈独秀不言声了。  李大钊说:“国焘同学,你刚才说的那句‘挂羊头,卖狗肉’的话,口气很不对!”  张国焘说:“我主要觉得事情很不公。”  李大钊说:“国焘同学,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都可以提,但用这样的口气来和师长们说话,恐怕有些不大得当吧?”  左眉心有颗黑痣的同学缓和气氛地说道:“李主任,国焘同学说话的口气不很得当,但他说的话的意思,我觉得并无不可取之处。我们北京大学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中心,我们何不实实在在地着手干上一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事情?现在,男女社交已经可以公开,为什么男女同校还不能实行?依学生之见,咱们北京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在反对封建上再打个先锋,率先开禁,破个先例,实行男女同校呢?”  “蔡校长,”李主任,为了我们中华两万万女性同胞的觉醒和奋起,学生觉得,在我们这大力提倡科学、民主、进步的北大校园里,应该给女性们也留有一席之地,让她们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探索富国强民之路。”那位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同学也诚挚地动情地说道,“任何民族都离不开自己的母亲。伟大的女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和富强,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女性的觉醒、女性的解放和自强。尤其是像我们中国,更要这样!蔡校长,李主任,让我们北京大学为中华女性的觉醒和奋起,出一些力吧!把我们北大校园分给她们一半!”  李大钊看看左眉心有黑痣的学生。又看看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问道:  “这两位同学,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左眉心有黑痣的学生回答道:“我叫邓仲澥。”  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回答说:“我叫高尚德。”  “仲澥同学,尚德同学,你们都说得很对!说得很好!男女同校共读,和男女社交公开一样,是科学、民主、进步的具体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李大钊很深沉而也很决然有力地说着,“西方的那些科技先进的富强国家,大学无不都是男女同校,整个学校充满着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青春的朝气,他们不仅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男性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而且还造就出了像居里夫人这样名震全球的女性科学巨人和像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那样的女性文学家!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这么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培养出来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女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吗?蔡校长和我都同你们的想法一样。蔡校长主张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其中就有男女同校的初步设想在内。我最近也接到许多女性青年热切请求来北大上学的信,情恳意切,感人至深,我刚才都给蔡校长过目了,蔡校长也深受感动。”李大钊略略停顿了一下,转过脸,对赵瑞芝说:“今天,蔡校长和我来找陈学长,同时也想把胡适教授请来,就是想要商量一下我们北大带头实行男女同校的问题,想再补招一些愿意来我们北大上学的出类拔萃的青年女学生入校。”  李大钊的话音还没落地,掌声雷动,人们都欢快地拼命地鼓起掌来。  赵瑞芝仰望着李大钊,脸涨得火一样通红,两只大眼睛闪射着灼亮的光彩,看着李大钊,又看着蔡元培,完后又看着李大钊,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梦中:  “李主任,这……是……真的?”  李大钊微笑地点点头。  赵瑞芝又转向蔡元培,惊喜激动不已地嗓音都有些变音走调地轻声问道:  “蔡校长,这、这……是……真、真的?”  蔡元培像父亲望着赵瑞芝就像望着自己喜爱的女儿似地慈祥地微笑着点点头:  “是真的!”  蔡元培说着,把手中的入校保证书又看了看,然后朝胡适教授问道:  “适之先生,赵瑞芝同学的这份入校保证书上,原来是你和仲甫先生签的名具的保,现在仲甫先生因为是原来不明实情、现在实情大明而不愿再为赵瑞芝同学当保证人,把自己的签名勾划掉了。你呢?适之先生,你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划去?”  胡适看了赵瑞芝一眼:“我看算了吧!我的名字就不划掉了。我还愿意替赵瑞芝同学入校当保证人。”  赵瑞芝充满感激之情地看了胡适教授一眼。  “那好。”蔡元培点点头,很郑重其事地宣布说:“赵瑞芝同学,我决定你正式为北京大学第一名女学生!”  惊异的寂静。但很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骤然而起,打破了寂静。啊,掌声雷动,又一次掌声雷动。震天撼地的掌声雷动。在场的人们,尤其是屋里屋外的那些青年学生们,都疯狂地热烈地狠劲地鼓掌。雷动的掌声久久地久久地息落不下去。  赵瑞芝狂喜得全身每一根神经都在激奋地跳跃,心潮在胸中一阵阵猛烈地掀卷着炽烈的巨浪,眼睛扑闪扑闪着,热泪如泉水般地从眼眶进涌而出,喷涌不止。她又一次感到像在梦中一样,身子微微颤抖着,飘飘悠悠地有些头重脚轻地失重。  “赵瑞芝同学,”蔡元培校长把赵瑞芝从极度狂喜的恍惚中召唤了回来,“按照我们学校的规定,新生入校填写的保证书上,至少得有两位老师签名具保,方可有效。现在,仲甫先生把自己的名字勾划去了,还缺一位老师的签名。”  “我来签!我来替赵瑞芝同学具保。”李大钊很决然地对蔡元培说。  蔡元培望了望李大钊,微微笑了笑,问赵瑞芝道:“赵瑞芝同学,新生入学的保证书上至少要有两位签名,多了不限,让我和李主任都来当你的保证人吧?你同意吗?”  啊,这还有什么说的?高兴都来不及呢,哪里还能说什么同意不同意呢?这简直就是喜上加喜!赵瑞芝没有想到,堂堂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她所崇仰敬服的李大钊教授,都是这样的慈祥,这样的平易近人,使人感到这样的亲切。赵瑞芝被这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意外的狂喜和幸福感重重包围着,都有一点不知所措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一个劲儿地高兴地笑着点着头。  不知是谁,好像是宋维新,对,就是宋维新,轻轻地提醒了她一句:  “还不赶快谢谢蔡校长和李主任!”  她恍然醒悟,忙向蔡元培和李大钊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地说:  “谢谢蔡校长!谢谢李主任!”  完后,转身,向胡适也鞠了一躬:  “也谢谢胡教授!”  最后,又转过身向陈独秀也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很诚挚地说道:  “恳切请求陈学长原谅瑞芝的女扮男装的欺骗之罪!瑞芝是实在太想进北大读书学习,恳请陈学长能谅解瑞芝这切切心愿!”  四  赵瑞芝正式成了北京大学的学生,成了北京大学第一名女学生,这确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在社会上引起的震惊和轰动且不说,就在宋家兄妹的表姨家里,也都是一派欢快的气氛。表姨父漆立德,好像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像小孩似地美滋滋地摇晃着头,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蔡先生是个大好人吧?”表姨杨玉霞在一旁撒着嘴:“看你那得意的样儿!好像你是蔡先生似的!”当天下午,杨玉霞还亲自下厨房,置办了一桌家宴。漆小玉、宋一茗也都从学校回来了。宋维新、孔文才也都来了。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像庆贺一件大喜事一样,向赵瑞芝祝贺。  一星期后,漆小玉、宋一茗也都从女高师转到了北京大学文科学习。  在这期间,班上还来了个女学生,是从青岛来的,叫林丽萍,人长得瘦小,年龄也比漆小玉、赵瑞芝她们都小。  这女学生来的那天,刚好他们是课间休息,只见那位平时傲气十足、大嗓门的张国焘,从陈独秀学长那里请教一个问题回来,走进教室,一反平常的那种盛气凌人的大嗓门,很神秘地压低嗓门对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说:  “诸位,请注意!告诉大家一个可靠消息: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林——妹——妹——”  张国焘把最后的“林妹妹”三个字,还故意地拖长声腔,学着越剧《红楼梦》戏文里贾宝玉的那种细腻腻的酸调儿。  这边话音刚刚落地,那边陈学长就领着那位被张国焘称之为“林妹妹”的女学生走进教室来了。  “同学们,你们又来了一位新同学,叫林丽萍,希望你们相互关照,团结友爱!”  陈学长像每次来新学生那样介绍了一下,就走了。  这林丽萍,确实是个活脱脱的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身材瘦瘦的,很显单薄,面容白皙而清丽,修长的细细的弯弯的黛眉下,闪动着一双挺秀气的眼睛;从这相貌上不仅是活脱脱的“林妹妹”,尤其从神态上更是相同如一:黛眉微蹙,被愁烟笼罩,秀眼泪光点点,娇弱的身子如弱柳扶风,悲戚戚的,打不起精神来,好像心里总是压着一种什么很沉重的负担似的,使别人望着她时,心里很不好受,一种说不出的怜小惜弱的怜悯之心会油然而生。  林丽萍是从青岛来的。她在同学们跟前,从来不说她家里的情况。还是有的同学从别的班同学那里风言风语地听来,说林丽萍的父亲是个“假洋鬼子”,是个东洋化了的亲日派官吏,还说林丽萍一方面是由她的性格所定,另一方面她精神上的压力太大,她羞愧,自卑,总觉得在国人面前低人一等,但又无可奈何,所以一天到晚总是那么悲戚戚的。  漆小玉、赵瑞芝、宋一茗、还有这活脱脱的小“林妹妹”林丽萍,她们都同住一室。  说是说,陈独秀陈学长这个人也还可以,还是挺不错的,不像人们开始时觉得那样偏执、冷酷、不通人情,尤其是对女的特别冷酷,其实有时也是挺随和的。赵瑞芝之后,漆小玉、宋一茗,以及林丽萍她们几个进校,陈学长再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且还很积极、主动热情。一天下午,陈学长还专门来她们寝室看望她们几个。  正好她们几个都在,都正在说着什么,说说笑笑着,见陈独秀突然驾临,惶然不知所措,都赶紧惶恐恭敬地立起身来迎候陈学长:  “陈学长好!”  陈独秀微微笑着,点点头,坐在了桌子旁边的椅子上,并招呼她们几个都坐下:  “都坐!你们也都坐下!”  她们都有些紧张地挤坐在一块儿。  “不要紧,没什么事情。我只是来看看你们。”陈独秀笑着宽慰她们。  她们的几颗悬吊在嗓子眼儿上的心,一颗颗都慢慢地实落了下来。  “怎么样?你们都还过得惯吧?”  “过得惯。过得惯。”她们几个都悄声回答。  “功课都能跟得上吧?”  “都还可以。”  “你们几位都是北京大学首当其冲开放女禁的第一批女学生,也可以说是反封建的巾帼先锋,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中华妇女奋起自强、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榜样!”  陈独秀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地说着,完全没有平时的那种傲气和盛气凌人样子,使得她们几个绷得紧紧的神经也放松了胆子也大了起来。赵瑞芝明亮的大眼睛闪射着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神来:  “请陈学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陈学长对我们的厚望!”  “你对中华妇女的解放和奋起自强,有些什么见解?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赵瑞芝迟疑地望了陈独秀一眼,轻声说道:“学生浅见,妇女的解放和奋起自强,第一步就是如西洋妇女那样,能独立自营之生活,要冲破一切封建束缚,以男女社交公开、男女同校共读而为妇女大胆地公开走上社会生活开辟通径。学生反复习读过学长刊出在《新青年》上的《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感受很深。学生非常赞赏学长在文中所表明的那些看法。学长文笔犀利,洞彻封建伦理之朽恶,切中时弊,使学生极为崇仰诚服。”  陈独秀笑笑:“赵瑞芝同学誉之有盛,陈独秀尚还不敢全然领受。”  漆小玉、宋一茗她们都欢快地微微笑着。  寝室里洋溢着轻松欢娱的气氛。  正这时,一工友敲门进来:  “陈学长,蔡校长有请!”  “何事?”  “详情不知。好像是听说段大总理要来学校视察校政。”  “段大总理?哪个段大总理?”宋一茗眨巴眨巴眼睛问。  漆小玉嘴角微微一撇:“还能有几个段大总理?就是当今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段大人吧?”  “就是。”陈独秀点点头,“他来北大干什么?他怎么想起到北大来?这个袁大头的影子和幽魂,他怎么突然想起视察什么北大校政?”  赵瑞芝问:“听说这位段大总理,和袁世凯一样,也是狂热地鼓吹尊孔复古的人?”  陈独秀愤然地说:“何止这一点一样?哪方面都一样!简直就是袁大头第二!完完全全的袁大头第二!尤其是也想借助于东洋势力而独坐天下,为此不惜把自己的老祖宗都整个廉价拍卖光!”说到这里,陈独秀耿立的浓眉间,凝聚起一股浓重的忧虑和愤慨,“这个袁大头的影子和幽魂!那个袁大头,死有余辜!至今,中华民族依旧还正在噩梦中,‘二十一条’的亡国的阴霸还依旧沉沉笼压在神州大陆的上空……”  死有余辜的袁世凯袁大头!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和袁世凯还得从青岛说起——  第六章  神州成了一块肥肉。西方狼群的争抢,也激起了东方一只恶狼的垂涎。“二十一条”,丧权辱国,亡国之约。袁大头打起孔孟招牌,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呜呼哀哉。  一  神州是块元宝地,宝地处处皆风光。  地处华夏神州胶东半岛的胶州湾,就是一胜地。胶州湾,得天独厚,其形体如一个倒悬的口袋面凹进陆地。南面的湾门狭窄,东被灵山、西被崂山的岩角夹峙,北面正日前有几座小岛为天然屏障,形成极为险要的地势。由于口小内大,湾内水域深而宽阔,一年四季风平浪静,冬季也不结冰,便成了一个极好的商港、军港、渔港和避风港的所在地。  在胶州湾东南岸,有一座被人们称之为“神山”、“仙界”、“神仙窟宅”的山,叫峻山,山势不高,低于泰山,但因是从海中陡然而起,显得陡峭险峻,巍峨挺拔,气势磅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远望,似层层锯齿交错;稍近看,如柄柄剑戟刺天;再近,则座座岩石突兀,如龙盘虎踞,威武雄壮无比。整个山势,峰上有峰,谷下有谷,石峰巍峨,岩谷幽深。山脚下,海水潮簇汐拥,烟波渺渺,浪浸湾环。蔚蓝的海,翠绿的山,互衬互托,交相辉映,云气岚光,交织成锦,加之清泉、飞爆、碧丛、古洞,以及一座座云托雾绕的琼阁王楼,而且,一年四季,无冬无夏,不寒不暑,其景色风光,实为奇秀壮观,旖旎迷人。  就在这峻山脚下,倚胶州湾而坐落着世界闻名的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以湾口一个草木茂盛、四季长青的小岛而得名。许多年以前,这里原是一个荒僻的渔村。自宋朝起,这里开始变成了对外通商口岸。元朝时,又加以了扩展和修建。到明朝中叶,为抗击倭寇的进犯,又修建了一些军事设施。清朝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渐繁盛,清政府派重兵屯防,这里就成了军事要塞。以后,渐而成了一座海滨港口城市。  1840年,鸦片战争浓黑的硝烟凝聚起的阴沉沉的乌云,笼压住了华夏山河。铁蹄踏踏,凶狂地敲击躁蹭着神州大地。身穿燕尾服和和服的帝国主义列强海盗,把中国这块东方古老的土地,当作他们可以任意逞凶霸道、为所欲为的场地。烧杀奸掠,无恶不作。数以百万、千万的中国人,在罪恶的枪弹和血淋淋的屠刀下,扑倒在血泊中。在这铁蹄、枪弹和屠刀的同时,还是从这些海盗船上,又源源不绝地走下来一批又一批胸前戴着十字架、手里捧着《圣经》的道貌岸然的所谓的传教士们。他们口里念念有词:“上帝与我们同在”,宣讲说人类都是上帝的羔羊,羔羊皈依仁慈的上帝,死后便可升入天堂。还说上帝把平等、自由、博爱赐给了西方,现遵照上帝的旨意,由他们再把平等、自由、博爱传到东方,让天下都充满着祥和和仁爱。于是,教堂遍布中国城乡,甚至一些地僻人稀的地方,也都回旋着他们那娓娓动听的宣讲声。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美好。和枪弹、屠刀相比,教堂的钟声,新建的学堂、医院,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要努力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人造福的许诺,当然要悦耳动听得多了。然而,人们睁开眼睛一看,哪里有什么福?哪里有什么祥和与爱?哪里有什么平等、自由?一座座教堂的阴冷森然的高楼大厦,耸立在一片片贫民窟低矮简陋的泥屋草棚之间;悠扬悦耳的圣歌中,成千上万的饥民在死亡线上哀凄地悲号着。那些所谓的传教士们,披着宗教的外衣,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的掩护下,为非作歹,干着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勾当。他们有的来中国探听虚实,收集各方面的情报,为后面的他们国家大批的血淋淋的枪弹和屠刀的入侵投石问路,作眼线;他们有的隐身在中国的兵营和官府衙门里,为中国的军阀和官僚政客争权夺利、鱼肉百姓而出谋划策;他们也有的走私贩毒,开娼聚赌,投机倒把,偷窃中国古代文物。而其中,多的就是前一类。这些所谓的传教士们,人面兽行,罪恶累累,中国老百姓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光绪二十三年,也就是一八九七年,山东曹州奋起的百姓怒潮般一涌而上,打死了两个在当地作恶多端的德国传教士,对神州窥伺已久、尤其是对地处渤海湾门户、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又是军事战略要地的胶州湾垂涎已久的德国,这一下子可找到借口了,数十艘德国战舰,扬起黑洞洞的炮口,杀气腾腾地开进了胶州湾,武力强占了山东半岛,海滨港口城市青岛也被践踏在了普鲁士的大皮靴下。自此后,美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其他西洋列强们,也纷纷以各种借口用武力在神州分割强占地盘。  西方的恶狼群来东方争先恐后地捕食,当然也进一步激发了在东方的一只恶狼的贪欲。早在甲午海战后的《马关条约》上占了便宜、武力强占了华夏神州的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的东洋日本,也把它那凶残的恶狼的贪婪的眼睛,盯在了离它最近的、但已经被普鲁士的大皮靴强占住了的胶州湾。  它不死心。  它要取得太平洋的霸权,中国的山东半岛,无疑的,是它理想的资源基地之一,而特别是地处胶州湾海口的青岛,对它来说,则更是它绝好的海军基地。  它要实施一个吞吃掉神州、进而称霸整个太平洋的“海狼计划”。  自命不凡、以德国著名的阴谋外交家、普鲁士跛脚首相俾斯麦自喻的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在绞尽脑汁地苦思着,苦思着怎样去实施“海狼计划”,去为他的大日本帝国实现脚踩华夏、称霸太平洋的雄心壮志而全力以赴。  他思索着,苦苦思索着。  他决定:用武力把华夏的这块宝地从普鲁士大皮靴下抢过来,进而再吞吃掉整个的华夏神州,进而再称霸整个太平洋地区。  当然,首先需要实施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占领青岛,占领山东,占领整个中华神州。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他最好的同谋,也是可供他随意驱使的最好的工具。大日本帝国的“海狼计划”,借助于他肯定能够实施成功。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以阴险毒辣的投机手段而闻名于世,现正堂而皇之地当着中华民国大总统、被中国国人们称之为袁大头的袁世凯。  主意已定。大喂重信内阁总理大臣首先召开了一次秘密的内阁会议,把“海狼计划”的确立和实施方案,通告给了内阁全体大臣,取得了内阁大多数大臣狂热的赞同。第二天,这位也是跛脚的日本的“俾斯麦首相”,满面红光地脚下一跛一跛地入宫,向大正天皇呈交了奏表。  几天后,日本对德宣战——  飘扬着血淋淋的太阳旗的日本海军战舰,封锁住了青岛海港……  继之,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日军和德军在胶州湾激烈开战……  西洋的和东洋的两只凶残的恶狼,在中华的土地上开始血腥的撕咬……  二  “袁大总统欠安了!”  从居仁堂里悄悄传出这句话来,无疑是一个让中南海内的下人们忐忑不安的恶讯儿,大家说话都捏着嗓子眼,走路也都把心吊了起来,都小心翼翼地干着这干着那,都尽量不去傻头傻脑地梗着脖颈往刀口上去撞。因为大家都知道,大总统欠安,就是说大总统身体不适,或是没睡好觉,再换句话说,就是大总统心情不好,烦着哩。这时候,别说那些下人们,就那些身份显赫的文武百官,以及大总统的一妻九妾、十七个爱子、十五个爱女们,也都尽量先躲着他点,免得莫名其妙地触犯“龙颜”。  当然,这里面稍微好一点的,是五姨太。五姨太在大总统跟前最受宠爱,尤其是在近二三年里,五姨太很得大总统欢心。每每遇到大总统欠安时,唯一能壮着胆子敢往大总统跟前去的,就是五姨太。  喜欢女人,是袁世凯的一大嗜好,尤其是身段苗条柔媚、婀娜多姿的女子,特别使他着迷。而从近些年来,由于对孔子孔大圣人崇敬,使他对女人小脚的古香古色又产生了偏爱。他的一妻九妾中,正室于氏属原配,是最先进他袁家门的,原来也是旧式孔孟之家女子,是缠了小脚的,以后的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是他任清廷驻朝鲜通商大臣时娶的朝鲜女人,均为天足,而后来的五姨太、六姨太、七姨太、八姨太、九姨太,都是缠了小脚的。其中五姨太的小脚裹缠得尤为妙巧,是真正的三寸金莲,加之五姨太苗条婀娜的身段,轻盈地袅袅婷婷地走路时,随着裙裾下摆的一飘一曳,两朵莲花也一前一后交替飘行前移,煞是迷人。袁世凯最欣赏的就是五姨太的这风情万种的韵态,再加上她又会嗲,柔情似水,樱唇吐蜜,把个袁大总统迷醉得神魂颠倒。  这几天,袁世凯确实是欠安,已经好几晚上没好好睡觉了。怪得很,眼皮异常沉重,涩涩的,老是管不住地硬往一块儿粘合,可脑子里却又是特别的清醒。每每一合上眼,似睡非睡,胡思乱想着,迷迷离离,恍恍惚惚,一些乱七八糟的自己也说不清的场景,朦朦胧胧地在脑海里闪掠着。越睡不着,越急躁;越急躁,越睡不着,就这样恶性循环,折腾得他一身一身地发虚汗。  还好,五姨太总算没有让他白疼,这几天,五姨太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亲手服侍着他,总算稍微好一些,但也消除不了他的忧虑和烦躁。  掐手指头算算,已经甩下五十奔六十的人了,自己这五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自己在走着一条怎么样的人生的路呢?  自幼不好习文,两次乡试都名落孙山。舞枪弄棒,以“八面威风的大将军”而名噪乡里。后来,靠叔爷端敏公袁甲三在淮军中的显赫地位和势力,进了淮军,拜在总兵吴长庆的“庆子营”中。光绪八年,随吴长庆率兵去朝鲜,为朝鲜国镇压反叛。在朝鲜一驻好几年,恩受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李大人的提携,在那里当商务委员,当道员,又当上了通商大臣。后回国,恩受老佛爷西太后近臣荣禄大人的赏识,以道员衔到天津小站接管“定武军”十营,以此在那里大批地招募编练新建陆军,积攒了自己后来发家的本钱,仅两年,以练兵有功,当上了直隶按察使,专管练兵。戊戌年间,看变法很可能能成大势,便以自己多少也通一点洋务,积极赞同变法,在徐致靖、谭嗣同的引荐下,入京晋见了圣上光绪帝,被授以侍郎官衔。后来,老佛爷以及荣禄大人等都决意在宫廷事变,夭斩变法,老佛爷“训政”,光绪帝被幽静,事态紧急,谭嗣同奉光绪帝密诏,连夜来法华寺找他,要他在天津阅兵时,起兵护驾光绪帝,“杀荣禄,除旧党”,保新政。谭嗣同不愧为是一条铮铮汉子,血气方刚,对他袁世凯说:“如果不肯干,可以去告发我,你可以高升。”他袁世凯岂是个孬种?!当时也慷慨激昂地说:“我袁世凯沐受浩荡皇恩,将以死效忠皇上!”还说:“杀荣禄,不过也就像是杀一条狗罢了。”当时是那么高昂激越,不过,后来又冷静想想,人生在世,不就是保命、保权、保财,争个飞黄腾达吗?干嘛那么去自找死路去呢?于是,第二天,就去荣禄处向荣禄端了老底,荣禄连夜晋见老佛爷密告了一切。接着就是光绪帝被废,康有为、梁启超外逃,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戊戌六君子”扑倒在菜市口的血泊中,大批的变法人士被捕,被杀。他袁世凯由此而深得老佛爷的宠信,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起来。先升任工部右侍郎,旋又出任山东巡抚,卖力剿灭山东境内的义和团。李鸿章李大人病殁后,署理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又兼政务大臣、练兵大臣,组建编练北洋军六镇。权势的急剧膨胀,引起了清廷亲族的猜忌,先明升暗降任他袁世凯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大臣,后来,光绪帝和老佛爷相继驾崩后,他又被摄政载淬罢免,遣送回老家“养病”。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又启用他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要他血洗革命党。但他袁世凯能再听清廷的那些昏聩老朽们白日做梦的谵言呓语吗?他袁世凯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在这样好的时机下,他不趁火打劫,不,趁火打劫,这多难听!是趁机!对,是趁机!他不趁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还待何时?!于是,在洋人朋友们的出谋划策下,在他们用借款,用“承认不承认”,用枪炮战舰在旁边狠敲边鼓的支持下,他对南对北采取不同的手法,两面出击,软硬兼施,既威逼了南京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让权,又挟制了北京清廷皇帝退位,南北议和,自己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大权在握,总统宝座绝不容动摇!他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曾再三动员孙中山把大总统宝座让给他、尔后又以国会和竞选活动对他造成了威胁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剿灭了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威逼国会正式选举他当上了大总统。随即,他就下令解散了国会,取缔了国民党,授意他所控制的“约法会议”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自此,一切内政、外交、军事、制定宪法和官制、以及中央及各省区任免大权,都握于他袁世凯一人手中。尔后,“约法会议”又通过《总统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大总统无限期连任,大总统的继承人由大总统推荐和确定,换而言之,他袁世凯活着不仅可以将国家统治权独揽,死后还可将统治权世袭下去,传之子孙万代。这简直就和皇帝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头顶上还悬着一块“中华民国”的空招牌。这空招牌要它干什么?!啊,皇帝!还是皇帝过瘾!天子,老天的儿子。万岁。万乘之尊。可千秋万世永存。“天地君亲师”,仅在万古常长的天与地之后。那是多么过瘾呀!还有,万里江山都属于他袁家,天下都归于他袁姓,是何等的绝顶荣耀呀!是天下再无其他二人可敢比拟的绝顶荣耀!连那些在各个时期都帮助过他的洋人们都说他应该当皇帝,说当皇帝比当大总统要威风得多,而且权力也大得多得多。  这近几年来,他一直在搜肠刮肚地思谋着怎么能当上皇帝的事儿。  这事儿,对他来说,当然是好事儿,但是,这同时又是个不顺民意、不得民心的事情。由西洋传进来的共和体制以及政治平等和思想自由,已经成了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新的观念。民国以后,退位的清廷龟缩在紫禁城的后半边的高墙深院里。君主专制,官僚特权,不时地在遭到人们无情的痛斥和抨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官府出的各类文告,政党发表的各种宣言,报章上刊登的各方面的言论,以至街头巷口上民众的言谈论说中,一提君主之词,无一不深恶痛绝地以贬词愤语而相赠。这对他袁世凯来说,是多么可怕的拦路虎呀!  可是,皇帝龙座的诱惑,也是那么不可抗拒。  怎么办呢?  啊,孔老祖,孔大圣人,只有拜托您老人家了!  以孔孟之圣言,乱民众之共和说。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之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之政治,家庭之伦理,社会之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而发皇流行。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他袁世凯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俨然是当年孔夫子门下三千弟子之一的复生者。  在此同时,当年由于他袁世凯血腥倒戈,而被迫亡命海外的康有为,在海外极力推崇孔夫子,尊孔夫子为通天教主,为“万世师表”,宣扬“今在内地,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宜建立孔教会。”还大力宣扬复古复旧复辟,撰文《中国以何方救危论》,论“中国承数千年之帝制”,“民习于专制太久,而不能骤改也”,只有让“旧朝旧君”复辟,才能“弭乱息战”。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简直是瞌睡了给了个枕头!如此知己,失之交臂!袁世凯心中都有些隐隐痛悔当年没有把这位如此心心相印的有为兄保下来,而使之亡命海外,实令人于心不忍。  一内一外,一唱一合,配合默契,如影随形。他的这位有为兄卖力地为他披波助澜,确实大大地助了他一臂之力。  一时间,尊孔复旧热潮四起,各地的孔教会、孔道会,孔圣会……风起云涌,竞相林立,以至连中小学都恢复了读经课、讲经课。  他袁世凯看这情况,心里越发实落了,觉得局势已经基本上定了。  走向龙廷宝座的步子可以加快了。  一九一四年,也就是民国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凌晨,六时三十分,袁世凯头戴平天冠,身穿绣有四团花的祭祀大礼服,下面围着紫色缎裙,在侍卫的重重护卫下,到孔庙祭孔,由侍仪官前导,祭拜孔大圣人,三跪九叩,从容自若,虔诚而恭敬。  同年十二月二十日,袁世凯又发大总统令,让各地恢复清皇朝的祭天制度。二十三日,袁世凯率众列队离开总统府,前往天坛顶礼膜拜,一路上,浩浩荡荡,所有礼仪均照搬清皇朝的旧制,抵天坛,更衣,登坛,膜拜,完全犹如清皇朝再现。  从这里,从孔庙,从天坛,前行的步子距龙廷宝座更近了。  然而,他也自我感受到了,离龙廷宝座越近,他的步子也越有些不稳,虚飘飘的,经常踏空,以至使得他的神情都有些恍恍惚惚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除此而外,还有那些东洋人,也太不仗义了,这些日子总无事生非,给他添乱,不断地增加他心中的负担,使他有时候都喘不过气来。  说句良心话,这些洋人,包括东洋人在内,都是他老袁的朋友,在好几次关键时候,如那次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曾帮了他老袁的大忙。当然,洋人不是吃素的,这些忙也不是白帮的。得一付十,这是和洋人打交道的常规,反正又不是他袁世凯自己腰包里面的东西,只要他袁世凯有利可得就行,哪怕是挖祖坟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也不能太过分呀!干什么也得有个限度!挖祖坟也不能挖得给他老袁一点家底都不留下呀!  尤其是那些东洋人,太人心不足蛇吞象了!老袁对你够可以的了。你东洋人看上了青岛,趁西洋人在地球那半边打得不可开交,暂时顾不上东方这边,你向胶州湾的德国人突然开战,老袁没有干涉和参与,结果青岛和胶州湾整个让你拿下了,德国在我中华神州的所有权利,一古脑儿都被你东洋人夺过去了。这够对得起你东洋大日本帝国了!  当然,你东洋人对老袁不错,过去帮助过老袁。现在,对老袁的心事儿也是一本帐。大日本帝国驻华公使日置益先生,多次向他袁世凯转达他们跛脚总理大臣大隈重信先生的话,希望他袁大总统将共和改为君主政体,希望他袁大总统当上皇帝,大日本帝国愿为此而大力扶助。日置益甚至在有的公开场合下说:“大日本帝国以万世一系为宗旨,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大日本帝国必将赞成并大力助之。”  不错归不错,老袁心里记着呢!但也不能得寸进尺还不满足,还要得寸进丈!你这“二十一条”不就是这样的吗?还说什么:“袁大总统向来远交近攻,亲欧美而远大日本帝国,大多数大日本帝国的国民们对此极为反感,这样下去,对袁大总统将大大不利。如果答应二十一条,则中日亲善,相互提携,大日本帝国将全力以赴地帮助袁大总统。”  这不是信口雌黄,胡说一通吗?老袁什么时候亲欧美而远日本了?而且,话里面还充满了威胁,杀气腾腾的。  这怎么能不让他袁大总统欠安呢?  三  忧虑、烦躁、还有迷惘,像几团乱麻似的,死死地缠绕在袁世凯的心头。  这已经好几天了,他觉睡不安,茶饭也好像进不了胃,唯一能干的,就是不停地长吁短叹。  烟雾缭绕。  袁世凯一支接着一支抽着雪茄。  他大口大口地吸着,大口大口地喷吐着,浓浓的白烟,一股一股的,被喷向高空,凝聚成圈儿,旋即又飘散了开去,卧室里以至整个居仁堂里都弥漫笼罩着迷迷蒙蒙的烟雾。  雪茄,是袁世凯的爱好,和喜欢女人一样,是他时时离不了的,尤其是在有什么重大心事而忧郁烦躁的时候。  一支雪茄很快又吸完了。  袁世凯又抽出一支雪茄。  五姨太飘移着细碎的莲花步,娉娉婷婷地轻轻地走过来,准备给袁世凯打火点烟。  袁世凯用手势止住了。  他满脸浓重的阴云,脸色黑虎虎的;两只血红的眼睛,迸射着疹人的凶残的目光,定定地盯视着前面墙角处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皇帝龙袍的那张案子,脑子里闪现着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那跛脚的身影,牙齿咬得咯嘣嘣地响着,牙根的筋肉也被抽动得突突突地跳着。那架势,活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老狼,一边在忍痛舔着自己身上血淋淋的伤口,一边在凶眼闪闪地寻找着准备以牙和血去报复的对象。  他把手中的雪茄用手指狠狠捏着,揉搓着,揉搓得粉碎。  猛地,他把手中被揉搓的雪茄粉末狠劲往地下一扔,原拿起放在旁边小圆桌上的、昨天日本公使日置益在怀仁堂谒见他时递交的日本政府的“二十一条”要求,又一次仔细地看了起来:  第一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及全局之和平,并期望将现在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更加坚固,议定条款如下:  一,中国政府答应日后日本政府与德国政府协定关于德国在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享有一切权利利益与等项之处分,概行承认。  二,中国政府答应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和各海岛,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子或租借予别的国家。  三,中国政府允许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四,中国政府答应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第二号  日本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向来承认日本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特议定条款如下:  一,两计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东奉两铁路期限,都延长到九十九年为期。  二,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业工业应有的房屋及厂房,或为耕作,可得其所需要土地的租借权或所有权。  。三,日本国臣民,有权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随意居住、来往,并可经营工商业等各项生意。  四,中国政府答应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的开采权,许诺给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定要开的各矿,另行商量订定。  五,中国政府答应以下各项,先问过日本政府,得到日本政府同意后,方可办理:  (1),允准别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建造铁路和向别国借款时。  (2),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的各项税收作抵,向别国借款时。  六,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方面的顾问、教习,必须首先和日本国政府商议。  七,中国政府答应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给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协定划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限。  第三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为现在日本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增进两国共同利益,特协定条款如下:  一,两协定国相互约定,等将来有适当机会,把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且答应如果未经日本国政府同意,所有该公司的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理,也不许该公司自行处理。  二,中国政府答应听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的附近矿山,没有经该公司的同意,一律不准该公司以外的人开采,并且答应除此而外只要举办此类事业,无论直接间接,对于该公司有影响,也必须首先得到该公司同意,方可进行。  第四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为确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特协定专条如下:  中国政府答应中国沿海岸的港湾和海岛,除日本国外,一律不让给或租借给别国。  第五号  一,中国中央政府,必须聘用有力量的日本人,担任其政治、财政、军事等项顾问。  二,所有在中国内地所设的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一律允准其有土地所有权。  三,鉴于中日两国警察屡次发生事件,以至产生不少的纠葛,由此必要将重要地方的警察由中日合办,或在此地的警察官署,要聘用多数日本人,以便于计划改良中国的警察机关。  四,由日本采办一定数量的军械,(像中国政府所需军械数半数以上那么多),或者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的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五,中国政府答应将连接武昌与九江、南昌的铁路,和南昌到杭州、南昌到潮州各铁路的建造权,许给日本国。  六,福建省内筹建铁路、矿山、和海口(船厂在内),如果需要外国资本时,得事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七,中国政府允许日本国人在中国有传教的权利。  总共是五号二十一条。  这就是他大日本帝国政府的“二十一条”!  这是把中国沦落为他日本国的附属国的“二十一条”!  这是由经济入手彻底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他妈的!这些小东洋鬼子!  袁世凯怒不可遏,炽热的怒心烧灼着他的胸膛,两眼迸射着可怕的凶光,他把“二十一条”狠狠甩到地下,又一把抓起来,两手抓在手里,想撕碎,撕得粉碎。可是当他扬起头,全身的劲集中到两只手上,正待发狠要撕时,眼角无意中扫见了墙角处案子上的那金光耀眼的皇帝龙袍,他身子下意识地一抖,像是打了个寒噤,心如同小学生似地怦怦乱跳起来。  “大隈重信内阁总理大臣让我转告大总统阁下:如果答应这二十一条,则中日亲善,互相提携,日本政府也定全力以赴地支持和帮助大总统阁下。”  袁世凯耳边又回响起昨天在怀仁堂日置益谒见他时说的话。话表面上听起来是那样的平和而友善,而且还是伴随着亲切迷人的微笑说出来的,可他袁世凯不是吃屎长大的三岁愚童,他听得出来,完全听得出来,字里行间迸发着一种咄咄逼人的杀气,以至说话时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听到恶狼的牙齿的磕击声。  他手里举着“二十一条”,呆呆地愣怔在那儿。不知怎么,在他眼角的视线里,刚才扫见的案子上的那金光闪闪、耀眼夺目的皇帝龙袍,突然不见了,没有了,他心猛地一抖,慌忙转过头去看,龙袍仍还整整齐齐地叠放在那儿,刚才是自己眼角的视线花了,产生了错觉。  袁世凯定定盯视着金光耀眼的龙袍,他心里明白。他如果不答应东洋人提出的这“二十一条”,那诱人的皇帝龙袍休想能穿到他身上!当然,也可以不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洋人嘛,除了他小日本东洋人以外,还有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等那些西洋人呢!可是,远亲不如近邻,远水救不了近渴。那些西洋人都离得太远,紧要三关帮不上忙。日本就在家门口,抬腿就到,关键时候他能帮上你,而他要坏你的事情,也是易如翻掌,一眨巴眼儿的功夫就成。找靠山,还是得找近的。看来非得靠上它小日本东洋人不可了。  东洋小日本就等于诱人的皇帝龙袍!  人生在世,图个什么?不就图个权力;图个金钱、图个女人吗?不就图个荣华富贵吗?  权力、女人、雪茄,是他袁世凯的三大嗜好。而在这其中,权力,是他袁世凯的三大嗜好之最。龙袍加身,坐上龙座,在他看来,是权力的最最顶峰。这权力的最最顶峰的赌注,现在就压在了“二十一条”这个赌盘上。  仅此一条路,别无选择。  袁世凯把举在手里、原准备撕个粉碎的“二十一条”,又像放一件怕被碰坏的珍贵的玻璃做成的宝物似的,轻轻放回到了小圆桌上。  没有办法。就这样吧!  袁世凯在一阵猛烈的愤激之后,像被烧红的铁块又猛地被冰凉的水激冷了一下似的,冷却了下来,他闭上了眼睛,仰靠在椅背上,剧烈起伏的胸膛已经平息了下来,如同一个负重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的驼背罗圈腿老汉,蜷缩成一团儿,对五姨太有气无力地说了句:  “去让人把陆徵祥和曹汝霖给我叫来!”  “是章宗祥,还是陆徵祥?”五姨太迟疑了一下,轻轻地问了一句。  袁世凯睁开眼晴看了他的五姨太一眼,好聪明的五姨太!袁世凯倏然从迷乱混沌中醒悟过来,他喜爱地又有些感激地看着他的五姨太,点点头:  “对,是章宗祥!去让人给我把曹汝霖和章宗祥叫来!”  四  袁世凯在接到日本国的“二十一条”时,外面社会上已经知道了。日本国灭亡中国的协定,激起了神州怒潮汹涌。外交总长孙宝琦不愿意当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坚决挂印辞职而去。袁世凯任命陆徵祥接替了孙宝琦,当外交总长,可是这位老兄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胆小如鼠,人云亦云,尤其还是个亲英美派,在东洋人那里不受欢迎,说不上话,弄不好就会把事情搞坏。这一点,袁世凯在一时混沌中差一点忽视掉,幸好还是他的五姨太给他提了个醒儿,使他想起了司法总长章宗祥。  章宗祥,和外交次长曹汝霖一样,是他袁世凯心目中最靠得住的人。在好多事情上,他们两个和他袁世凯竟是那样心心相印,他们经常都是不谋而合,想到了一块儿,有人打趣说他们两个是大总统肚子里的蛔虫,这话一点不假,他们也欣然领收这份赞誉之称。除此而外,章宗祥和曹汝霖两人在日本人跟前也很红,挺吃香的,关系很亲昵,连日本公使日置益好几次在酒会上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两人“是大日本帝国真正的大大的朋友”。  这一次,要依仗这两位老兄了。  这两位老兄一定能把事情办好。他袁世凯现在心里想的什么,他们都了解。他们完全可以代表他袁大总统行事。  两位老兄没有辜负大总统的厚望,积极主动去和日本国接触。他们两个最终把陆徵样也拉上了。不管怎么说,你陆徵祥总还是外交总长吧?你总还是袁大总统的官吧?你总还按年按月领着袁大总统的俸禄吧?就凭这一点,你脱不了这个干系,你总得干点事儿!于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徵祥三人联起手来,来为袁大总统妥善处理“二十一条”的事情。  在日本国等不及而杀气腾腾地发出了最后通牒的情况下,三人惶惶恐恐地开始了不辞劳苦的紧急行动。  日本国公使日置益一天从马上跌下来,据说是跌伤了,出不了门,曹汝霖、陆徵祥乘车亲自前往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进到日置益的卧屋,卑躬屈膝地到病床边问候日本公使的病情,在床前与日本公使进行两国会谈……  曹汝霖又以私人身份前往日本国,拜谒了大隈重信首相和天皇陛下……  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  怎么能够不顺利呢?一只这么温顺听话的偌大的肥羊,自己主动地往饿狼的狼口里钻,饿狼能不欣然领受吗?  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陆徽祥、曹汝霖代表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上签了字,正式接受了“二十一条”。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奇耻大辱的“二十一条”!  华夏神州走向沉沦的“二十一条”!  然而,血管里奔涌着有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忠烈豪雄的炽烈热血的华夏子孙们,心房中回荡着陈天华的《警世钟》那声震环宇的钟声的中华民国的国民们,岂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岂愿神州走向沉沦?!不屈服于外强之辱的刚烈,在神州大地燃起了反日的熊熊大火。  首先在日本东京,爱国的留日学生们义愤填膺,纷纷走出教室,走上街头,潮水般涌向驻日公使馆,吼声震天,怒喝要驻日公使陆宗舆出来说话。尽管陆宗舆喝令:“举凡聚众闹事、反对‘二十一条’的留学生,即日起停发官费留学金,并用武力押解回国!”但愤怒的浪潮也平息不下去。留日学生总会还向国内发出了由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执笔的《敬告全国父老书》的电文,痛诉:“同人等羁身异域,切齿国仇,回望神州,仰天悲愤。”向全国同胞呼吁:“举国一致”,“众志成城”,“抵御外侮”。  痛心疾首、义愤难抑的李大钊,接着又撰写并编印了《国耻纪念录》、《国民之薪胆》等文章,他愤笔疾书,追述了东洋侵略、欺侮中华的痛史之后,怒斥“二十一条”是断绝中华复兴之生机,毁灭中华独立之体面,使我中华“永无自存图强之实力”,疾呼要雪中华民族之屈辱,以卧薪尝胆之精神,“勿灰心,勿短气,勿轻狂躁进,困心衔虑,蕴蓄其智勇深沉、刚毅果敢之精神,磨练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之志气”,救中华于水深火热之中。;  神州大陆更是怒涛汹涌。反对、抗议、谴责、奋起抗争之声四起。  “坚决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  “坚决要求政府当局收回成命!”  “神州中华,不容欺辱!”  “……”  天津南开学校学生周恩来先生在题为《中国现时之危机》的讲演中,向他的同学们号召“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  长沙第一师范学生、曾以在哲学教本上旁批“吾国三纲者必去,而与宗教、资本家、君主国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也。”而语惊四座,后又以二十八画生为化名启事广征天下志同道合之爱国挚友而名扬海内的毛泽东,在他的揭露“二十一条”的《明耻篇》一文中,以诗言志: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紧接着,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将五月七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各大中城市都纷纷成立了各种反日爱国组织。商号、店家宣布抵制日货。大学生。中学生们,以及市民、商民们,怒潮般涌上街头,捣毁东洋人商店,游行,演说,大火焚烧东洋货,激愤、悲恸之情,充溢在每个真正中国人的心头。  无疑的,这些都给袁世凯的皇帝梦猛烈一击。  “宁与外邦,不给家奴。”老佛爷慈禧是袁大总统心中的偶像,当然也就特别信服老佛爷的这一治天下之道。  袁大总统血腥的枪弹和大刀的暴雨,把反日的怒火扑灭下去了。火被暂时扑灭了,但仇恨的种子还在被扑灭的灰烬下面,没有死去。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我们的这位袁大总统真够可以的!国民们的反日怒火被血雨扑灭下去了,但他又想,要想尽快地当上皇帝,民意这块遮羞布还不能不要,这样在西洋、东洋朋友面前,都有个好说头。  袁世凯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儿子袁克定的密友杨度,字皙子,早年留学日本,担任过中国东京留学生会会长,后来创办了《中国新报》,很热衷于鼓吹君主立宪。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这位杨皙子当过他的内阁学部大臣,现在是参政院参政。此公周围还有几个知名之士,在社会上很有点声望,可以借助这些人的嘴和笔,给他袁世凯登基当万岁爷卖劲地吹吹喇叭。  杨参政被请进了总统府。  居仁堂楼下,一桌丰盛的酒宴,飘散着诱人的浓郁的香味。  袁世凯居中,杨参政在右,左边是总统府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又是公民党主席的梁士诒。  他们喝着,聊着。  先说了些别的以后,袁世凯端起一杯酒,满面红光地起身离座,来回踱了几步,问杨度和梁士诒两人道:  “有一首好词,你们可知道?”  两人面面相视了一下,不知该怎样回答,尤其是杨度,感到惶然而迷惑不解。昨天,总统府内史夏寿田告诉他说,袁大总统请他明天去总统府吃个便饭,他就感到惶恐而又惑然。袁大总统,依照他的气做、勃勃野心和校诡的心计,平时也并不怎么把他杨度放在眼里,今天怎么这样礼贤下士?谁都知道,袁大总统行伍出身,从小就是以蛮武而横行乡里,后来,当督办,当山东巡抚,当北洋大臣,都是和枪和兵打交道,亲武而疏文,就是当上大总统后,一心依靠的也都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将。那些文人学士,他一般都不正眼多看几眼。今天,怎么突然会想起他杨度?杨度惴喘不安,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很不实落。他明白,袁大总统的宴请必有什么心计,但他怎么也揣摸不出来。和改变国体,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有关?很可能就是这方面的事儿。袁大总统一心想当万岁爷,不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儿吧,也是总统府内外好多人心里明白的事儿。可是,这好半天了,喝着,吃着,漫无边际地聊着,他袁大总统一个字也不提这方面的事儿,这又叫他杨度感到迷惑。这他又站起来,手里端着酒杯,踱来踱去,猛古丁地向他杨度和梁士诒他们两人问这么一个让人不好回答的问题,这更让他杨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袁世凯见杨度、梁士诒被问住了,仰头哈哈大笑,完后喝了一口酒,扯着个粗喉咙哑嗓子,摇头晃脑,故作斯文地吟诵了起来:  黄河,黄河,  出自昆仑山。  远从蒙古地,  流入长城关。  古来圣贤,  生此河干。  独立堤上,  心思旷然。  长城外,河套边,  黄河白草无人烟  ……  啊?!杨度惊呆了,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简直不相信这都是真的。这是出自于他笔下的《黄河》词,是十一年前,他刚从日本留学回来,一次,与友人一起在黄河边上游览,因感而发写就的,刊登在《新民丛报》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合刊号上的,袁大总统怎么知道?而且还这么熟悉,记得这么清楚,字字句句,吟诵得丝毫不差。这对于一向重武轻文的袁大总统来说,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简直是让人震惊,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度大张着嘴,怔怔地看着袁世凯。  袁世凯笑笑,继续走来走去,摇头晃脑地吟诵着:  ……  思得十万兵,  去驱西北边。  饮酒乌梁海,  策马乌拉山。  誓不战胜终不还。  君作铙吹,  观我凯旋。  “怎么样?不错吧?”袁世凯吟毕,喝了一口酒,笑着问杨度、梁士诒两人。  杨度受宠若惊:“大总统!  “先生大作,我没有什么吟错吧?”  “没有!没有!十多年前的旧作,想不到大总统还知道3而且还记得这么清楚。”  “先生此大作,引古思今,气势磅礴,当时就轰动一时,我袁某岂能不知?”袁世凯咬文嚼字,附庸风雅,摇头晃脑地说,“而且,说起来,先生此旧时大作,此时复咏,可算得上是陈酒复品,更是别有一番醉人的醇香。”  这一下子,杨度越发受宠若惊了,他惊喜至极,喜形于色,一选连声地说道:  “过奖!大总统过奖!大总统过奖!皙子实不敢当!实不敢当!”  “先生词中尤其是‘古来圣贤,生此河干’一句,高瞻远瞩,以古引今,可算得上是古今之绝句了。区区八字,括史而论,袁某从内心深处敬佩先生盖世之大才!”  “大总统!皙子感谢大总统知遇之恩,愿为大总统效犬马之劳。”  “‘古来圣贤,生此河干’。我袁某也生于黄河河干,是河南人氏……”  令杨度迷惑不解的谜底就在这里,在这八个字上。杨度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倏然上前,扑倒跪拜:  “大总统!皙子一直认为圣贤乃中华神州之命脉。此命脉为共和所断,中华休矣!现此圣贤一脉,就寄系在大总统身上,事不宜迟,望大总统切勿再优柔寡断,疑虑重重了!”  梁士诒也忙扑倒跪请:“共和以来,天下大乱,神州无一日安宁,惟帝制方可安抚天下。重立帝制,实是顺天之意,人心所向,望大总统作速立断定夺!”  “两位请起!”  内史夏寿田将杨度、梁士诒搀扶起来。  “两位所言极是,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非你我几人所能心想事成的。”  杨度说:“皙子考虑,可组织一个机关,来推动帝制。”  袁世凯点点头:“先生所想,也正合袁某之意。只是这个机关不要让人说是我指使的,应与政府远离,以代表民意和讨论学术为宗旨。你也不宜直接出面,因为外人可能知道我们之间友情甚深。你是否先找少候他们几个商量商量?”  少候,就是被同盟会会员们称之为“软骨头”的孙毓筠,少候是他的字。孙毓筠早年在日本加入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不久,被派回国发动新军起义,未成,在南京被捕,为保命,向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供出了同盟会组织情况,此后,便被同盟会会员们称之为“软骨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孙毓筠曾当过安徽都督、临时参议院议员、总统府高级顾问、约法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等。袁世凯说的“少候他们几个”,就是除了孙毓筠而外,还有胡瑛、李燮和、刘师培、严复几人,他们大都是早年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的人,由他们出面推动帝制,不正是民心民意所向的具体说明吗?  杨度心领神会,从总统府一回来,就东奔西走,不辞劳苦地将几位先生聚拢到了一块儿,成立了所谓“以筹一国之安”的筹安会,向社会上发表了《发起筹安会宣言书》和《筹安会通电》,竭力鼓吹什么“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则尤其不能不用君主政体。”……  紧跟在筹安会之后,梁士诒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纠集了沈云沛、那彦图、张镇芳等人,成立了“全国请愿联合会”,联合了所谓的“各省代表”,向参政院举行变更国体的总请愿……  形势喜人。袁世凯心花怒放,为趁势再推一下,十月十日下令:“双十”国庆节的阅兵、宴会及所有的一切庆典仪式,统统取消。这是在向国民们暗示:中华民国的命运已经告终,民国国庆已经失去其庆祝的意义。  半个月后,所谓的“国民代表大会”进行了所谓的国体投票,赞成君主立宪,还写出了所谓的推戴书:“谨以国民公意,推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高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袁世凯假意推辞:“民国初建,本大总统曾向参议院宣誓,愿竭力发扬共和,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言,此于信义无可自辞者也。本大总统于正式被选就职时,固尝掬诚宣言,此心但知救国救民,成败利钝不敢知,劳逸毁誉不敢计,是本大总统既以救国救民为重,固不惜牺牲一切以赴之。但自问功德既无足言,而关于道德、信义之大端,又何可付之不顾?在爱我之国民代表,当亦不忍强我以所难也。尚望国民代表大会熟筹审虑,另行推戴,以固国基。”  袁世凯这一半推半就的堂而皇之的陈辞,显然是授意参政院再作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以便替他洗刷掉背叛清廷、背叛民国的两大罪名,然后堂堂皇皇地登上皇帝宝座,将来写在历史上,也是很光彩的。  参政院诸君子,哪能不明了袁大总统的心思?  于是,第二次推戴书又呈上去了。  第二次推戴书呈上去的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凯发出文告,宣布接受帝位,在文告中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予之爱国,讵在人后?”  这里,袁世凯已不自称“本大总统”了,而已经改口自称“予”了,与自称“朕”相同,完全是万岁爷的口吻了。  随继,袁世凯下令正式将中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并发行纪念金币银币各一种,正面为袁世凯的大头像,背面是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并还刻有“中华帝国洪宪纪元”八个大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袁世凯就等着登基了。  五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