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亲临第一线、抵抗侵略的传奇女英雄,一个具有博爱精神的虔诚基督徒,把自己的故乡,献给一个受尽苦难的民族,迎候立锥无地的他们,前来建设家园--这个事件的本身被抹上了一笔浓重的宗教感恩色彩。 中国这项救人自救的措施,也由此在各个主要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喜欢塑造明星的美国新闻媒体甚至有人主张,授予宋美龄女士双重国籍,以便她将来有愿望时,可以竞选美国总统或者其他公职。当然这只是个冲动时的提议,但表达着某种愿望和价值取向。 宋子文在讨论土地出让价格时,曾得到蒋委员长的训示: "钱这个东西,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及时越好……当你最需要时却拿不到,等于没有。因此,眼前应急的5亿,比将来摆阔的500亿更值钱。"(665) 在帝国大厦最高层观景台上,宋子文院长下意识地抚摸了一下胸前口袋里的供货单,好像生怕它会一不小心钻出来,飞向半空那湍急的气流中。 供货单上,几乎囊括了所有美国战时生产的军用物资,从飞机、船舶到车辆、燃油;从武器、弹药到罐头、蚊帐……。 价格又是如此便宜,以至于没有必要再去了解其他报价。 精明的犹太商人,打算大部分以实物而不是货币来支付必要的土地出让金…但这也迎合了中国的实际需要。 --如果是将一大笔美元放进中国中央银行帐户,这个眼下极度缺乏生产能力的国家,很可能还会把那些钱沦落为敌人的战利品。 双方都认可了这项交易的合理性和互利性。签约祝酒时,担任犹太商团代表的摩根索先生热情举杯道: "这是一次以商业原则拯救两个伟大民族的典范性合作!" 与会者此时都刻意忘记,这位罗斯福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当年要蒋介石去跳扬子江的刻薄提议。 (666) 海南岛。海口市,秀英港码头。。 不久,第一批2200名犹太移民乘海轮抵达、上岸。 没有祖国、没有家园、多年遭受迫害,却始终是人材辈出的犹太民族,如今有了一块安全的落脚之地。宋子文视察海南岛(1946) 后来的若干年里,椰子树下出现了一片片集中垦殖的集体农庄;万泉河边回响着希伯莱语学校的琅琅书声;城市和乡村的天际线上,陆续耸起了多姿多彩的教堂尖顶;缺医少药的海南岛,出现了东南亚最好的综合性医院…… 电力的率先普及,使海南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先进样板,使用电视机的程度几乎与美国同步。10年后,海口市博爱路上的"威廉·盖茨律师事务所"成为犹太世界中一处著名的、给予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随着越来越多犹太籍移民的进入,那种天生的金融意识很快使香港屈从于海口的金融中心地位之下。 这一切,比建国之父本-古里安用血与火在中东创立的犹太祖国--以色列整整早了两年,并给那个难产儿一样的国家提供了有力后援和根据地。 这项合作带给中国的直接收益是,铁路运输由于美国造的机车、铁轨和车厢的大批加盟而空前活跃。津浦线、陇海线加紧敷设复线;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也在施工;一批高等级公路也开始规划。机械工业方面,生产厂虽然还不够多,修理厂却象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前两年得到若干战后恢复性贷款扶持的中国农业,今年入秋以后的粮食收成,说得上可观。 得到大量供应的尼龙水管改善了农业灌溉,柴油发电机开始在乡村出现;脱粒机、面粉研磨机把农民从繁重的碾子和石磨前解放出来;而"壮丁"如果选择当兵,家庭立即可以得到一些化肥、种子、农具的奖励,也使庄户人家对参军入伍不再视为畏途。 这期间,受到这些外援冲击的中国民族工业,在迅速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守旧和呆板的一批,被淘汰、倒闭了,革新和善变的一批新生、壮大了。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理解了什么叫做市场。 这一年,著名的"民生轮船公司"在爱国企业家卢作孚带领下,逐渐成为这时期中国的一代船王。而年轻的董浩云、包玉刚此时刚刚买进自己船队的头几只美式"自由轮",开始各自创业的历程。(667) 东柏林。菩提树林荫大道。 这里,现在是苏联在德国的一块飞地。由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斯大林的坚持,苏联在东柏林拥有了一片象征性的占领区域。 莫洛托夫委员在此地会晤了新上任的马歇尔国务卿。 双方代表团谈完了正式话题--联合国筹备、欧洲边界现状及远景、双边关系等等之后,这位资深外交家提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建议:让我们"象老朋友一样,在街边散一圈步"。 战后空旷的林荫大道,黄昏时分没人打扰,马歇尔欣然接受了"布朗先生"的邀请。他们之间没有语言障碍--莫洛托夫的英语水准接近母语。 俩人都记得4年前关于开辟蒙古运输线的那场对话,莫洛托夫对马歇尔的雄辩留有深刻印象。他思衬着,这次是否会再次讨教一番这个美国人的机锋。 "将军,据我所知,"莫洛托夫故意不用"国务卿先生"来称呼马歇尔,问话也尽量显得轻描淡写:"你们美国,在向中国出售武器。" 说完后他观察马歇尔的反应。 "外交委员先生,可是据我所知,没有。"马歇尔和颜悦色。"您不能笼统地说'你们美国'。美国政府没有这么做。要区分那是国家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当然,是一些企业在干。我们没有美国政府参与或指使的确切证据。"莫洛托夫缓和道。 "这就对了。美国的自由经济体制下,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商务选择。太平洋战争之前的几个月,美国企业还在向日本供应战争物资。而罗斯福总统一旦宣布了禁运政策,就意味着战争进入倒计时。史实就是如此。自由经济固然有利有弊,但这不由我们选择。" "可是将军,这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小麻烦。"莫洛托夫开始精明地询价。 "先生,你要我说服总统实行干预?取消订单,宣布禁运?除非他不想参加下次竞选。" 马歇尔词锋犀利。 "那么,就眼睁睁看着中国人,用美国武器,打我们么?" (668) 新国务卿露出惊诧的表情: "我怎么记得……战场好像是在中国境内?我错了吗?我还听说,你的将军们不很在意中国人嘛。现在有变化么?你们同样可以用美国武器打他们。或者,直接用更优秀的苏联武器。" "说话不要刻薄,马歇尔将军。"莫洛托夫尽量保持轻松语调。"我们这是非正式的、朋友的谈话。我无非随意探讨一下。毕竟长期战争对世界没好处--除了那些惟利是图的资本家。" "是的,我对战争也有深深的厌倦感。尽管我曾是军人。流血和杀戮应该随着上次大战一起消亡。"马歇尔脸上的表情是诚实的,但摸不透内心。 "将军,你刚才提到,我们也可以购买美国武器。现在我们来论证一下可能性吧:譬如说……譬如说我们需要一批运输机。我们自己产量不大,机型也过小。至于用途,主要是和平的,例如向这里--东柏林的空运。" "东柏林你们完全可以通过火车,没有任何限制。运输机呢,你们需要向波音或者道格拉斯公司订货。"马歇尔语气平淡,没有表现出热情。"此外,上次苏联在美国采购的小麦和橡胶制品,不是已经如期发货了吗?" "将军,我想请你以老朋友的态度给我一点建议:我们在同你们--或者说是同美国的贸易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究竟来自哪里?--政府?国会?军方?还是报界?请你帮我诊断一下。"莫洛托夫诚恳地注视马歇尔。 马歇尔思索片刻: "并非如此,老朋友。以我判断,可能是来自--外汇。你们外汇储备状况如何?这是关键。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来自蒋介石。尽管这人以往给我的印象是吝啬,但他成功地争取了犹太民族的好感和资金支持。这使他增加了战争潜力。与此同时我看到,拥有世界最大领土、和数百万犹太人口的苏联,却没能有效利用她自身的这一资源。" 莫洛托夫失望摇头,这不是他期待的建议。他驻足张望一下,定下决心,索性直截了当:"再比如说,将军,我们希望得到B-29。即使价格高些也没关系。" 马歇尔冷酷回答: "一点可能都没有,委员先生。这是军方严格控制的战略武器。它们是非卖品。没有人能对此施加影响。" 莫洛托夫不甘心地提示道: "我们也不是没有备用选择--例如,廉价实用的'兰开斯特'。" "那么外交人民委员先生,您该邀请欧内斯特·贝文外交大臣来菩提树林荫大道散步。" 说话间,俩人漫步到笛卡尔公园门口。马歇尔提醒,晚餐时刻到了。(669) 夏威夷。檀香山。 8月中旬,周恩来在詹姆斯·罗斯福海军准将的陪同下,访问了珍珠港。诸多日程中,如愿落实了此行目的--办理那几艘军舰的交接手续。 这位杰米还帮助周恩来结识了另一个杰米: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 小罗斯福准将本想在上个月25日实现他更进一步的愿望--领着中国朋友赶赴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去看看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核试验。因为离那儿不远的马金岛环礁是他的卡尔迅突击大队,向当年风头正健的日本人发动第一次陆地反攻的地方。 周对此也颇有兴趣。可是由于种种限制,终于没能成行。 几个月来,周恩来守候在旧金山,协助病重的史迪威将军处理"史迪威基金会"的日常事务。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基金会已收到包括世界各地华侨捐款在内的一亿多美元。加上华北自治政府的土地和矿产开发信用担保,这个基金会短期内成为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基金会之一。 周恩来被华人基金捐助集体推举为理事长,因而成为史迪威上将的合作者、基金会两主席之一。 基金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史迪威和周恩来两个都是效率感极强的人,手下也多是精明之辈。它的采购队伍由拥有丰富后勤、军械经验的前军方背景的退役校官群体组成,年富力强,阅历和能力均属上乘。 干练的小组里人手并不多,但效率、状态和薪酬,都远高于五角大楼那些领联邦薪水的在职官员。 (670) 福莱斯特部长这次接受了周恩来的反复劝说,终于同意把那艘"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拯救出比基尼环礁的试验靶船队伍--反正状态更差的废船还多,不愁候补替换--例如日本那条未完工的、倒霉的"信浓号"等等。 如果中国人能使"独立号"这艘具有光荣历史的"老舰"延续它的光荣,海军部长乐得成全。"独立级"远眺 拗不过基金会里那群陆军背景的老朋友以及小罗斯福的软磨硬泡,部长还把已下令封存的2艘"亚特兰大级"防空巡洋舰--圣迭戈号和圣胡安号※,一并作价,3条船按照重量,以每吨50美元的高等级废钢价格,卖给了史迪威基金会。圣胡安号 反正这一级4艘船中的2艘("亚特兰大"和"朱诺")已经战沉,同级舰型不再生产,改良型"奥克兰级"业已服役。因此"落单"的这一级迟早也要解体,这一处置顺理成章,没有引起风波。※史实是,两舰于3个月后的11月4日被封存,后解体。 福莱斯特向周恩来介绍说:总统和国会正在酝酿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国防部,来把全美军事力量统一起来,或至少使之置于统一指挥之下。 这位美国第一任国防部长候选人,这样评价这次统一进程:"美国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的使命,就是毁灭国防部。" 它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庞大怪物,无法对其实行有效控制。 由于遇到周恩来这样一位专注倾听、反应机警、又有礼貌的对话者,福莱斯特今天谈兴勃勃,交流了不少过去他来不及系统表达的观点。 象政府中很多人一样,他面临着战后由于一时不适应而普遍产生的困惑。 (671) 大战结束后,福莱斯特曾表示,美国海军有能力、也愿意接过孱弱的皇家海军的责任,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开创海上稳定的新世纪: 一种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即上一个百年--1815年至1914年英国统治下的和平的继续。 但此时美国,正在经历一次不断出现的、强烈的反海军主义的冲击。 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共有1190艘大型作战舰只、1256艘两栖舰艇、41000多架飞机,300万现役人员,比皇家海军和英联邦全部海军的总和还多一倍。 但复员立即开始了。尽管在某些议员看来,复员过程拖得很长,实际上却进行得很快,很有效,很彻底。以致一年后现役海军只留下267艘大型舰只。 海军正应了那句老话:物极必反。 轴心国舰队已摧毁。海上没有象样的敌人可以交战。至于中苏战争,不论残酷程度如何,在美国人心目中,那还是一场遥远的、局部的、陆地的边境冲突…… 海军部长忧虑着他的海军。它为打赢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却岌岌可危。海军痛感人们忘恩负义,正在为生存而战,其中并非不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强大的敌对海军为它提供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周恩来提起中国一句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福莱斯特会意点头,认为这是哲理。并继续表述思想: "此外,还有'炸弹'带来的可怕希望。 "在原子时代玫瑰色的黎明中,核武器似乎完全排除了对战列舰、航空母舰这类过时武器的需要。比基尼环礁的水下爆炸,激起直径半英里的水柱,蘑茹云直径达2英里,用作试验的73艘废军舰,迅速沉没或严重毁损。 "人们模糊了解到,原子战争的危险要比常规战争危险大得多;人们还看到,苏联,或许还有别的国家,正试图填补德国和日本留下的势力真空。" 福莱斯特认为,苏联在1955年以前拥有核武器的希望很小。美国将在十年里享有和平、繁荣以及绝对的安全。而1955年,他希望原子能委员会能达成一项除和平目的外,禁止使用核力量的协议。 福莱斯特自问:"这是不是一种轻率的糊涂观念呢?它似乎使威尔逊总统关于所有国家都和平生活的梦想,重新具有了生命力--消灭战争本身有可能实现……" 简而言之,这番谈话,大体完整地表达了二战结束时期,一个典型美国官员的典型世界观和基本判断。※※史实上福莱斯特1949年5月由于冷战诱发的精神失常而蹊跷地跳楼自杀。(672) 甘肃。天水,伏羲庙,西北战区司令长官行辕。 淅淅沥沥的雨中,李宗仁大将军正在体验着痛苦。自雅典阅兵以来,他还从未有过大喜或者大悲。天水,伏羲庙 在他近日反复督催的"左翼大迂回"作战中,桂系兵团完成了从青海越境穿插的大动作,在月底前终于到位--抵达乌鞘岭下。他松口气,回到天水,打算将行辕前移西宁,以便就近指挥兰州大会战。 不料噩耗传来,顿使他泪下如雨。 --多年密友、股肱近臣、战场兄弟白崇禧上将,本着李长官"亲冒矢石"的口训,上午赶赴前沿视察接敌战况,一去就没有回来。 消息还传得飞快。当晚截获的苏军电报中,就出现了"狙击炮火准确有力,击毙敌上将及随从共四人"的字句。白崇禧上将 李宗仁老泪纵横,在灯下亲手整理白健生的遗物……两个月前看戏时,那句"我等亦不免赶赴西北,寻葬身之地去也",言犹在耳,不料却一语成殲。 他不知道,一向主张"亲冒矢石"的自己,该怎样向白夫人交代。 兰州大喋血持续100天,胜负仍然未见分晓。国军在此地投放了薛、汤、杜、李四大兵团,加上胡兵团残部,已逾150万人。苏军中亚细亚两个方面军,也两番追加,达到70万人。包围圈中至少有一半。双方都饱尝"沙场鏖兵"的滋味。 兰州局面对双方来讲,已成骑虎之势。谁先落下虎背,谁就先被摔死或者吃掉。大兵团投放后,如不能达成战役目的,又不能成功有序撤退,势必造成崩溃,那么丧师数十万的危险并非妄言! 痛定思痛,李宗仁决计复仇。 他严词勒令:前线空军司令、总裁内侄毛邦初中将,派出前线空军24个大队,日夜轮番轰炸苏军阵地和补给线!哪怕耗光自家弹药也在所不惜! 同时致电周至柔空军上将,要求再派8个大队的远程轰炸机,在9月中旬以前在甘肃天水野战机场集中。 他要用局部优势的空中力量,对这个骁勇顽固、血债累累的崔可夫那条生命线,发动一场残酷的空中绞杀战。 (673) 吉林,白城。当天也是淫雨霏霏。 一兵团作战部长江拥辉上校,从吕正操、周桓纵队指挥部作战室走出,来到西院林总的小房间。在门口,他听见首长在房中喃喃自语: "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 江拥辉愣在门口,不知该进还是退。 林彪这几天也在郁闷。 开原战役后,外部的他声誉鹊起,内部的他却饱受抨击。典型的议论是: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英国战地记者路易斯在大连出版的《北中国晨报》上撰文认为: "林将军仍然缺乏那种隆美尔式的胆略和气质。在捕捉战机的敏感和魄力上,东方传统的求稳天性造成了这一差距……" 包瑞德准将带领的美国武官观察组,也对第一兵团不组织大规模追击、趁势一举拿下重镇长春等,表示大惑不解;认为,林将军对到来的胜利估计不足。 还有"毛、朱、叶"署名的电报: "有无把握,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在短期内再打几个这样的胜仗,以配合海军进展?" 林彪的回应是,一概置之不理。 他把自己关在那间土坯房里,整日研读手抄本《坦克,不能总是前进》。 与另外那本《坦克,前进!》不同,古德里安在这份笔记里,痛苦地总结了装甲兵在现代战争面前暴露的弱点和不足。 他不再主张一味的神速突破、打敌人的措手不及;而是反复强调后勤保障、时机选择、精心准备;主张赢取那种"有后劲的、能够应对各种反击、特别是空中反击的、能控制的胜利"。他强调装甲兵使用的弹性,要特别珍惜那宝贵的、训练有素的兵员,和来之不易的装备。 这些,都是德军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痛苦心得,并且十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符合林某人的带兵用兵之道。 (674) 对那些不知内情的批评,林彪并不在意。 哼。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说起来容易。他们了解我们的后勤供应和物质保障么?我们的油弹补充,远不足以支持一场大规模装甲追击战。但是反驳舆论,就会向敌人暴露自己的底牌。 他深知,在机械化作战方面,华北联军还是不折不扣的小学生;而苏军使用坦克、飞机协同作战的历史战例,随便屈指就已经过百。我们手上这点可怜又可贵的装甲兵力,岂能孤注一掷? 更重要的,根据徐老虎送来的情报,牡丹江方向,苏联第五集团军主力最近已经绕过徐向前兵团的防线北翼,在迅速向哈尔滨地域集结。 "黑土地之狐"的称号,不是白给的。林彪才不会去钻那个圈套。 谁也不知道林彪此时出现在白城的目的。而且也没人注意这个轻车简从、衣着普通、不佩军衔、搞不清来历和职务的中年军官的行踪。 林彪清楚记得,巴顿将军的一个告诫或者心得--那老头不厌其烦地对美国第三集团军将领们吼叫着:"记住!高级指挥官,必须着眼于是在哪里--而不是如何--打败敌人!" 地点。地点。这才是战略的着眼点。 林彪此行主意已定--启动"三节鞭"作战。 他指示江拥辉:细节严格保密,只把要点上报北戴河军委。 两天后,果然收到一大批质问和怀疑。主流词汇是要求他"慎思、明辨"。 林彪默不作声,但各项准备是一个程序不差。 井冈山时期,20几岁的他,就得到过这样的评价:"蔫人主意大"。他在日本人源田实中佐那里,也听到过关于山本五十六坚持珍珠港袭击和中途岛作战方案时的顽固表现。 他想,老小子有骨气。--谁要是不同意,老子就辞职。就这样。(675) 山东。淄博,华北联军后方司令部。 罗荣桓将军的苦恼来自于他的身体。 时而袭来的晕眩乏力,使他几乎离不开药物和胰岛素针剂。他不明白,才44岁的自己、多年吃糠咽菜的自己,怎么就患上这么个富贵病--糖尿病。千头万绪的当口,自己怎么歇得下来呢。 这几个月实在把他忙坏了。 每月12万人、150个新兵营的征集、训练、装备、输送任务,都被他这个小小司令部超额完成。整军建军、征兵练兵是他多年的长处,能像他这样迅速建起一支高素质新兵队伍的人,党内并不多。 井冈山时期,著名的"支部建在连上"就是毛泽东总结了罗荣桓任党代表的连队相比之下更具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经验,而后向全军推广的。民兵 山东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 3800万的人力资源给征兵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征兵条件和战士待遇也完全不比当年--新兵入伍就能扛枪,穿上拉链式夹克,装备整齐、军服神气;家庭还分得一份生产资料。炮手有火炮操练,并可实弹射击;坦克兵也有实车驾驶,队形编组和越野操演在训练场就可以完成。 负责"传帮带"的老兵都反映:比我们那会儿可强多了! 罗荣桓领导下的山东后方支前工作,组织得有声有色。 4个月里,他们向东北、华北前线输送近50万兵员,有效保证了战场人力需求。但他自己,终于累垮了。 毛泽东、朱德专门发来电报--是命令,而不是劝告或商榷: "马上离职,赴青岛就医治疗!"薄一波 (676) 青岛。福柏医院。 市长薄一波,亲自驾驶一辆"大众·灵猫牌"汽车,从火车站接他到医院。 罗荣桓对青岛并不陌生--1924年就在这里读大学。他是共产党高级将领中唯一读过正式工科大学的人物,虽然也没能完成在青岛的学业。1925年,罗荣桓在青岛大学樱花树前留影 这辆新汽车,一下引起了他的工科专业兴趣!……哎呀,我们的军工生产现在什么状态?放下行李,他坚持要薄市长先带他去工厂看看,以避免住院期间的枯燥。俩人乘兴,来到青岛四方区,大众汽车联合体。 实际上,这"灵猫"就是德国VW82"桶车"--甲壳虫的军用改进型。 驻厂军代表介绍:它的廉价、省油、皮实耐用、操作简便、维护容易--这些都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发动机仍然后置,底盘加高,以提升越野性能,采用独立悬挂系统,对改善操纵性十分有利。设计简洁,风格硬朗,参照美式吉普取消了车门,上下方便。 车前装有牵引钩,两具带管制罩的大灯装在前挡泥板上,前舱有5加仑备用燃油箱。内部简单,前方两个用钢管弯成的蒙帆布单人座椅,后座椅下存放物品。表盘装有速度表、转向灯开关、油压和电流报警灯、点火钥匙等。 标定载重量 500公斤,底盘高27公分;引擎为水平对置4缸气冷1.3cc汽油机,配四个前进挡,一个倒车挡;速度90公里/小时,行程 400公里。由于装有可锁定差速器,机动性和四轮驱动的美军野战吉普不相上下。 "灵猫" 最大特点是简化、实用的设计。水箱既不会沸腾也不会冻结--风冷发动机不需要水箱!全重只有680千克,一个成人就能从前方抬起来。 罗荣桓了解到,"灵猫"已经陆续装备各部队,供侦察、通信部队以及各级军官使用。到8月1日,第1000辆"灵猫"驶下装配线。出厂价不到450美元,是一辆全新的"麒麟"坦克的百分之一。 驻厂军代表还介绍:这款"灵猫"具有82桶车的所有优点--机动灵活、动力充沛。加装枪架还可搭载轻机枪、火箭筒,轻灵的小车就变成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为提高防弹能力还可加装钢板,防止轻武器和弹片伤害。 薄市长也说起桶车故事: 盟军对它颇感兴趣。早在1941年,一辆缴获的82型桶车就被运往美国阿伯丁试验场进行评估。 测试表明,尽管在极端环境中82型表现不如吉普车,但其越野性相当出色,它比吉普轻1200磅,所需原材料少了很多,耗油率仅为吉普车的一半!盟军士兵甚至用两辆吉普去换一辆友军手中的桶车战利品。美国兵这样称赞:"它让你信得过,你只要开着出去就能开着回来。" 这些,使桶车完全能和美式野战吉普相媲美。相比之下,不夸张地说,82桶车是历史上最简单实用的汽车。(677) 来到海边滩涂改造的新车间,他们看到大众公司还在重新生产一种在河湖水网地区行驶的水陆两栖变型车。 这是"水獭"。具有船型车身,涉水和爬坡能力出色。外部附加船桨和行军锹,尾部安装三叶螺旋桨推进器,可用车尾推杆手动控制,抬起或放下。 "水獭"具有良好防水性,水中时速超过15公里。目前第一批产品已装备"卡尔迅两栖纵队"。 "灵猫"继承了82桶车做过的诸多改进尝试,例如加装汽笛、采用重型底盘、装上假坦克外壳,作为训练车使用等;还有皮卡型输送车、半履带雪地型以及铁轨行驶车型,此外还制造数辆4轮驱动样车--其中有领袖专车。 薄一波还介绍:年初,大众公司把德国沃尔夫斯堡那座工厂搬迁了一半,转移到四方区新址。今年5月投产,计划年产3万辆--这是德国目前国内订单的10倍!成本也有所降低。 他们在厂区中来回走了几圈,看到青岛大众公司工人们正在整修机器设备,增加零配件及原材料,很快工厂将达到月产2500辆的目标生产能力。罗荣桓 薄一波 参观完毕,罗荣桓精神大爽,几乎不想住院了。拉着薄一波,起劲地要求继续领他参观几个厂。并不断把眼镜摘下又戴上,擦拭几次,频繁问道: "一波同志哎!你说,视力矫正到多少就可以开车?治完病我找你买一辆哈?说好了噢!回去把那烧机油冒黑烟的老爷吉普换下来,下部队也省力啥!" "俄这辆咋样么?就送你老罗啦!"薄一波乐呵呵答道。"劳苦功高哩!有甚说的? "(678) 檀香山。怀基基海滩,"好望角"咖啡厅,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 周恩来本来兴致勃勃:舰船转让顺利签约、当地华侨踊跃襄助、世界华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局面初步形成……这一切,使几个月前面临抉择的痛苦、战场节节失利的焦虑、国际共运舞台频遭打压的被动……等等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为之一扫。 身边几员干将也很争气,各项工作进行得高效务实,而又有条不紊。 李先念、龚澎、耿飚、乔冠华……这几位担当的交际、选购、运输和集资任务,都越来越上路,给共产党人的海外形象添色不少。他们或者精明过人,或者才华毕露,或者处事干练,或者专业良好;共同的特点是对事业的忠诚。 这是人们对周恩来带出的干部队伍的一致口碑。这批人后来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代管理精英。 ……但是今天同李富春见面后,得到的讯息,使他怏怏不乐、眉头紧锁。李富春 6月,华北进入抗苏战争状态后,中共中央对于党内机构进行了分工。 毛泽东、朱德、林彪、叶剑英组成了前敌工委,负责指挥作战;任弼时、陈云、贺龙组成了北方工委,负责北方经济协调和战场支援;刘少奇、张闻天、彭真组成了南方工委,负责南方"国统区"的组织发展、情报汇总及合作抗战;周恩来、李富春、陈毅组成了海外工委,负责争取国际援助、团结海外各界力量、拓展外交空间、反击国际打压。 应该说这个分工和布局相当有效,各工委的领导人都施展了才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扭转了前期被动局面。 上次,周恩来接到南方工委书记刘少奇、张闻天的来电,就"琼崖纵队"撤离海南岛事宜征求他的意见…… (679) 周、李两人在面海的咖啡座前,闷声不语。 ……琼崖纵队是海南岛上一支非政府武装力量,约5000余人。犹太商团和移民进入海南岛从事商业开发以后,南京政府提出:为避免潜在冲突的可能性,要求琼崖纵队整体迁出海岛,可以开赴大陆任一战区参加作战。 蒋介石派何应钦、张治中,与中共南方工委书记刘少奇会商此事。 恰巧北婆罗洲形势吃紧期间,龙云长官表示:欢迎冯白驹带队伍,成建制地编入他的"护侨铁军"。 因为龙云面对国际压力,感到自己手里的五万人马显得单薄,而逐渐聚拢的华侨中,却很难选拔有素质的兵源,国内又基本切断了他的征兵渠道,而且,他更不希望由"中央军"来增补他的兵力。 长期在热带雨林地区生活战斗的琼崖纵队,由于历史原因,早就与南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白驹等领导人,分析后也认为,北方战场未必适合这些从未穿过棉衣的战士,也不缺这点人力。而与其在本岛坚持不走,同老蒋闹翻,等着他来围剿,不如名正言顺下南洋,在正规补给的条件下,护侨作战,为国立功。 刘少奇代表南方工委,原则上审核并批准了他们的意见,同时电告北戴河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提出的分析是: "琼崖纵队15年来,在毫无补给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可歌可泣。为避免今后补给仍无着落而遭损失,同时也避免给南京当局以我党'缺少合作诚意、维持摩擦'的口实;扭转前段未积极参与抗苏战争的国民印象,决计尽快将冯白驹所属琼崖纵队撤离,组成'华北联军南洋独立旅',赴婆罗洲开辟新的根据地。" 不知什么原因,电报中忽略了"请示"的字样。总前委也没有及时答复。或许因为军务倥偬、大战在即,来不及排上日程讨论判断。这边,南方工委等了一周不见回音,便安排了琼纵和部分原根据地--主要是白沙县群众和纵队家属万余人,在岛西的八所港,登船南下。 老蒋这回,倒是欢喜地表现出胜利者的豁达,及时派船不说,还以供应沈阳方面2万吨航空燃油作为交换。 (680) 冯白驹等海南中共组织,从30年代起,就接受周恩来领导--周的主要军事助手李硕勋,就牺牲在海口。因此南方工委致电海外工委,征求周恩来意见。 周恩来迅速复电:表示同意,并作出相应配合--与南洋华侨救国基金会打了招呼,协助接应冯白驹南洋独立旅5000人和白沙县居民万余人。他认为,这是一件有利各方的好事。 但李富春传达的消息使他心情沉重。 党内存在不同意见。认为: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一种"被招安"。现在中央、毛主席批评了这项举措: "着什么急给老蒋腾地方嘛!" 并在小范围会议上严肃指出:南方工委在理解党的路线上存在着右倾偏向。海外工委也不应赞助非组织串连。 最新动向是,中央调整了南方工委的组成,刘少奇调任华北区总工会主席,张闻天调任党内理论研究部主任;南方工委的工作由任弼时同志主持。 对于周恩来同志擅自同意琼纵撤离的"非组织活动",本来准备给予一次党内警告,但考虑到海外工委近来在组织军备、筹措资金方面成绩不斐,处分从轻了--只在政治局范围内通报批评。 周恩来心情复杂地听完李富春的传达,一边考虑着自己的检讨书,一边想起前不久福莱斯特那一通对美国政界发泄的牢骚不满,不禁脱口感叹: "一家一本难念的经啊。" 许许多多历史问题,在发生的当口,是难以准确判断是非的……是耶非耶?孰是孰非?何人裁决,据何裁决? 想起当年,中学老师那个难忘的课堂考问: "诸君为何而读书?" 同学纷纷回应:或曰吃饭穿衣,或曰光宗耀祖。 时年13岁的周翔宇起而应答: "当为中华之崛起。" 中华崛起。……那个少年的理想,假以36年奋斗,是否能说,庶乎近焉? 中华崛起,路漫漫其修远! 吾人仍须,上下而求索……(681) 南洋。婆罗洲,斯里巴加湾港口。 又一船成品油启航开往广州。另一条等候泊位的油轮进入码头系靠,船上走下一群土头土脑的大陆妹。 这是龙云司令长官的长远打算--为了稳住军心,长期割据一方,他还得给那"铁军"里数万名光棍小伙子们,解决讨老婆的难题。 "新殖民主义更甚于老牌殖民主义的一点是,他们在繁殖人口方面似乎格外卖力……"。这是几年后西方某大新闻媒体对此作出的警惕性评论。 龙云的烦恼来自于内外交错的压力。 "护侨铁军"倒是威震加里曼丹。无论是英国、荷兰还是印尼,一时都无力发动攻势,改变局面。停火善后谈判,在新加坡和香港进行了两轮,对方立场明显松动--从一开始强烈谴责"新殖民主义、沙文主义"、威胁以舰队驱逐龙云势力;到逐渐承认现实,坐下来考虑划分方案。 龙云热情款待了国民政府的王世杰外交部长。 正是这位外长,秉承委座旨意,在谈判中以香港为筹码,巧妙打压了对手中态度最强硬的英国代表欧文爵士。 丘吉尔时代,首相曾与蒋公达成共识--中国出动远征军到巴尔干参战,为英国防范了苏联势力那时很可能的巴尔干扩张;英国则以政治上支持南京政府、军事上扶持中国,建立一支中等规模的海军、并以10年为期归还香港等等,作为中国远征军出兵交换条件。 不料,这些共识没有写成协议条款而正式签约,只是领袖间的承诺与默契。由于双方各取所需,远征军很快就成行了。 中国也迅速得到了"西洋舰队"和当时英国力所能及的军需保障。那一年多,是中英历史上少有的蜜月期。 但随着战争在原子弹爆炸声中嘎然而止,仓促间,丘吉尔首相也在失算的大选中,成为一名在野人士。 新的工党政府不肯承认没有正式协议文本的所谓"领袖默契"。而老蒋当时又由于处心积虑地策划北方的"一箭三雕",也忘了催促英国首相交接时,对香港地位予以确认。故而造成一桩遗留公案。 南洋护侨事发,双方各执一词: 王世杰外长坚持,婆罗洲是英、荷传统殖民地不假,但战争中日本曾给予过当地"独立"权、以及战后兴起的独立运动成为历史潮流也是真; 而为南洋早期开发作过贡献、眼下却在排华骚乱中身受其害的数百万华侨,迫切需要有一块安身立命、安居乐业之地,更是现实问题。 但各方都明白:最关键、分量最重的砝码,还是龙云这支"护侨铁军"的存在。没有它,就没有人肯坐下来谈判。 (682) 既然龙云举足轻重,为何要烦恼呢?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破天荒地有了一支来自祖国的军队护佑,南洋各地、特别是印尼各岛上的华侨纷纷向北加里曼丹集中。原来人口不过万余的斯里巴加湾小城,短时间增长几十倍。沙巴地区的山打根、斗湖等战争期间发展的港城,也聚拢了一批又一批的华侨。 在外敌虎视眈眈、声言驱逐的此刻,"护侨铁军"的任何撤离举动、甚至传言,都可能造成灾难。 龙云也有心长据此地。云南,恐怕老蒋是不让他带兵回去了。而不带兵马的迁移,就像兜里有钱、没保镖的财主,除了给人敲诈,还有生命危险。 他决心把这块森林茂密、有山有水、有城市有码头、有石油有工厂、有锡矿有橡胶的方圆十万公里宝地,当成根据地来建设--除了面积小了三分之二,这里各方面条件都不亚于云南! 华人在这里已经聚集了逾百万的人口,还在逐月增加。当地侨领罗元叔用往事点醒了龙云: 将近两百年前,南洋华人就在这婆罗洲岛上建立过一个"兰芳大总制"的组织,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准共和国"。 乾隆年间,来南洋打工的华人被称为"天朝弃民"。为了生活,他们组织了不少同乡会,后来联合起来,成立了以东万律为首府的"兰芳共和国"。 当时第一任"大唐总长"就是罗元叔的五代叔祖、广东梅州石扇堡人罗芳伯。罗芳伯有文化,有出众的组织才能,在坤甸一带华人中享有威信,被各地同乡会推举为领袖。 1776年建立了"兰芳大总制",运作方式类似一间超大型土地开发公司。后人称这一年为兰芳元年--这一年,美国也开始了独立战争。罗芳伯 罗芳伯参照西方制度,设置了"兰芳大总制"的管理制度。在位期间,带领人民改进农耕、扩大采矿,发展交通,创办学校,提高生活,实行全民皆兵,保卫辖属安全--"兰芳"欣欣向荣。 罗芳伯临终,推荐江戊伯继任。"兰芳大总制"前后共选举过十二位"大唐总长"--注意,是选举。到公元1884年才被荷兰帝国吞并,历时108年! 龙云受到启发。于是和罗元叔计议,仿效犹太建国协会,成立了"南洋华人独立建国运动"组织。 (683) 旗号打出之后,各界反响不一。南京政府正同英国交涉香港问题,这个新动向改变了天平两端的平衡。 精于计算的英国人反复权衡之后明白:一个成熟的远东物流和金融中心、大英帝国的东方明珠城市,对于现代不列颠的意义,远大于一片相对荒凉、前途未卜的土地。于是提出"保留香港"的动议。 而农耕烙印未脱的中国,则陷入追求海外领地、垦荒沃土和油矿资源的老式套路,垂涎于实现"南洋华人自治领"。 争执和妥协的结果是:各取所需。 最终协议:香港继续由英国续租50年,1997年到期。 而将北加里曼丹原英国保护领地汶莱、沙巴地区约10万平方公里--多为荒芜地区--划给南洋华人开垦。 斯里巴加湾改名"七洲洋市",成为兰芳自治领首府。 10年后,将根据区域内居民愿望,投票表决归属--是留在英联邦内、并入中国、还是独立自治。 对此,蒋委员长身边的恭维者,赞叹他在海南岛和婆罗洲问题上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附带与荷兰女王政府的协议是:在中国承诺不侵犯巴厘巴板地区主权的前提下,荷兰王国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将提供30年生产量,以低于国际同期2%的价格,优先供应中国。中国撤军同时,保留在当地发生排华骚乱时军事介入、维护秩序的短期权力,以180天为限。顾维钧 顾维钧步下舷梯 后期参与这一轮谈判的老外交家顾维钧,事后感慨道:"曾几何时,我们都是无奈叹息--弱国无外交!这回感觉不同了,不同了……" 可是这样一来,龙云的处境却不妙了。 苦恼来自于:协议规定,他只能以"军方保护人"身份,在任期内驻守沙巴、汶莱,而不同意他成为一名他所期待的"兰芳"开国元勋。更不允许任何世袭继承的情况出现。 "兰芳自治领"第一任行政首脑已被各有关方面确认为罗元叔。之后的继承者也必须从当地出生的人士中选举产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也成为20世纪40年代以后公认的国际社会准则。 暂时的胜利和长远的惶惶之感,使龙云生了一场大病。病中再次遭受打击:竟发生了针对他的刺杀阴谋。 神灵护佑,他没按原定时间出现在遇刺地点,但侍卫官却代替他成为冤鬼。事后追查,凶手是受过训练的一组马来人;但幕后指使者,却可能来自各个方面…… 苦恼的龙云,从此深居简出。 一番创国壮志化为慨叹。从此他专心关注起龙氏家族的南洋企业来。他明白,今后只有这些,或许才能有所传承。(684) 蒙古。乌兰巴托。苏军东方前线指挥部8月初搬迁到此地。 在这个多事之秋,烦恼是普遍的。虽然铁路开通蒙古,并在继续延伸,华西列夫斯基还是高兴不起来。年轻的元帅,半个月来一直处于惴惴不安之中。 他几次主动请求辞职、请求处分--因为没有能够按照统帅部的计划和斯大林同志的布置,在100天内完成任务,而且战争有扩大化趋势。不加大力量投放的话,东方的麻烦看来不会轻易了结。 感谢斯大林同志的宽容和关切。除了让他继续主持东方战事,还调拨了新的部队:3个摩托化集团军、一个近卫坦克集团军和一个空军集团军。这又一次弥补了战场损失,使4个月来伤亡的30多万官兵得以替换补充,整个东方前线,从东到西,仍保持了160万人的野战兵力。 他明白这些来之不易。 伟大卫国战争过度地消耗了苏维埃祖国的人力物力,亟须恢复建设的每项事业,都等着这些精壮劳动力去填补岗位。丰富的地下资源由于缺少人力开采,还长期处于沉睡状态。他感到肩头责任重大。 (685) 他必须尽快、并且胜利地结束这场战争,义不容辞。 这次增援带队的第三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帕维尔·谢苗诺维奇·雷巴尔科大将,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又一员虎将,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雷巴尔科曾在1933年底受命,换上便衣进入新疆,以"阿尔泰志愿军"名义,使用飞机坦克,协助新疆督办盛世才打垮了对立面军阀张培元、马仲英等,并在两年里担任盛世才的军事顾问。那时他的中文名字叫做傅纪辉。 1940年雷巴尔科又在崔可夫之前,担任过驻华使馆少将武官,在重庆呆了8个月,熟悉中国情况。 斯大林同志知人善任,派他来加强东方战场,再次表现了对自己的信任。 但具体协调上还存在问题,华西列夫斯基在地图前苦苦思索。 西路。中亚细亚两个方面军,崔可夫坚守兰州,继续争夺;甘肃乌鞘岭一带,波格丹诺夫在试图为他打开包围……兰州战役没能达成目的--虽然歼敌超过了50万目标,但蒋介石、李宗仁却象非洲斑马一样,咬住人就死不松口。 敌人先后在"全力解救蒋夫人!"和"誓为白将军报仇!"的煽动下,向兰州战场陆续投放了近200万兵力。战役打成胶着状态。虽然已成鸡肋,但不允许放弃--崔可夫集群不能安全撤出,这场战争就没有胜利可言。当然就更不可能指望蒋介石签字认输。 中路。后贝加尔方面军,没能保持前期的锐利势头,在崇山峻岭前被挡住了脚步。本来指挥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是苏军屈指可数的山地战能手,应该大展宏图,但战场恶劣环境下日甚一日的腹泻顽疾使他饱受折磨。人瘦得脱了形,2小时的作战会议他要去3次厕所……应该说"伤心岭"的失利与此不无关系。 东路。远东是个相对独立的战区。由于战场启动的时间差,划分给经验丰富的科涅夫元帅指挥。也是开头进展顺利,中途受阻。致命问题是对敌估计不足。 (686) 元帅分析着满洲的形势: 本以为,起义过来的满洲苏维埃干部能够造成那些顽固的中共民族主义分子的分裂或孱弱,并带来情报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书生们能力有限。 偷袭海参崴这样重大的情报,事先竟一无所知;列柳申科"坦四集"被夜袭,事先也没有预警;使敌人又一次得逞。对沈阳军工能力虽有较详细的汇报,却未能引起我们重视。 现在科涅夫不得不承认,他的进攻部队离开沈阳更远,而不是更近了。 斯大林同志这次统一了战场指挥。 对于科涅夫提出的远东方面军增兵的要求,华西列夫斯基和统帅部意见一致--远东确实是最重要的方向,我们对蒙古和中亚的争夺,实质上都是为远东的安全,为了太平洋出海口。这一轮增加兵力,要尽量满足远东需求,因此雷巴尔科和"坦三集"应该在满洲平原驰骋。 输送这些部队、装备和给养,需要调动300列以上的火车和8000个车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部分区段虽已建设复线,仍然不堪重负,事故频频。 元帅当前的最大烦恼是: 正当坦三集整装待运、近百列火车调度完成、首车已驰过赤塔、准备奔向满洲里、增援科涅夫之时,传来意外消息: 首发列车在赤塔以东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卡雷姆斯克耶被炸毁!损失30多辆坦克不要紧,重要的是通向东方的大动脉发生严重堵塞。 枢纽小城连同桥梁,被彻底摧毁了。 (687)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恨透了那些美国生产的定时炸弹。 聂荣臻这次出动了他B-17联队的全部。上百架的四引擎轰炸机把近千枚这种重磅炸弹,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赤塔地段,在三天中日夜投掷,密布了数十公里。 元帅知道,每公里路线上定时炸弹的分布达到50枚,这条路在几个月里就是一条死亡之路。聂荣臻达到了阻滞苏联红军进度的目的。他们已经掌握了空战和战略轰炸的一些技巧和基本原理。 以前不曾料到,中国空军居然敢于进行这种远程袭击。他们也没有这种炸弹。 这类手法,多为英美惯用。或许……对手聘请了美国顾问?从炸弹看,中国人期待的美国武器终于开始到达了。不知批量多少?迹象表明--他们在策划反攻。必须及时粉碎敌人阴谋。 修复枢纽站和铁路、排除定时炸弹需要大量时间。这造成雷巴尔科集群不能按计划投放远东战区。 空军第10集团军日加列夫上将,由于忽略要地防空、并且反击组织不及时而遭免职,现由维尔西宁上将接替。 但这些都不能弥补的是:整个战役计划必须调整了。 (688) 斯大林同志及时指出:要从具有"战略突然性"的方向给敌人以致命打击,首先突破那些防御薄弱的地段。 华西列夫斯基在地图前思考整整一夜。审时度势之后,分析出:中路突破,是当前的选择。 突击将从敌人防范稀少的包头、归绥地域集结和发起--穿过鄂尔多斯草原,跨越黄河,指向陕北! 首先夺取那里的油田,实现就地补给;然后向东、向南,可以刺入中国腹地;向西,可以策应崔可夫集群,恢复中亚方面军进攻能力,改变整体战略态势。 现在东西两线,短期内都可以各自为战。 西线的问题是后勤补给必须跟上。李宗仁的空军在发动什么"绞杀战",虽然那里没有铁路供他针对,破坏也有限,但还是造成了一些供应迟缓……他的那些"蚊子"叮人固然不致命,但被它叮多了也会把血吸干。 东线,要发动一个空中攻势。沈阳军工已构成一种威胁。那些夜战坦克……可惜苏联缺少重型轰炸机。 据说吝啬的英国佬前不久向我们高价提供了一个航空师的"兰开斯特",不知何时抵达前线?计算下来,这100多架四引擎飞机的载弹量,相信可以夷平沈阳那几所工厂。兰开斯特 而中路,如果能够打进这个楔子,势必造成敌人全局被动。 元帅放下红蓝铅笔,结束了构思。 不是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么?那么我们的钢铁利剑,这次,就把这摇篮的吊索斩断!让蒋介石--在婴儿坠地的呱呱哭泣声中,低头签字! 决心下定,方案上报。 他想,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可以休息一下了,老战友的生命和健康不能眼看着他就这么耗尽。把他换下来,让帕·谢·雷巴尔科大将的生力军,和身经百战的25万精锐机械化步兵去饮马黄河、洗涮军靴、荡涤征尘吧!(689) 武汉。蛇山,长江大桥工地。 八月的烦恼,不止来自酷热,也不止来自工期紧张、技术复杂。对于桥梁总工程师茅以升来说,烦恼还来自某种似曾相识的预感。 50岁的茅以升,是中国最权威的桥梁专家。他在自己23岁时的博士论文中关于桥梁工程的见解,被国际桥梁界称为"茅式定律",并成为美国卡瑞基理工学院建校以来的第一位工程学博士。 早在1934年11月11日, 39岁的茅以升就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总设计兼总工程师。那是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此前这类职务总是由外国人担任的。时任浙江建设厅长的曾养甫先生积极筹措,促成了开工。 他对茅以升正言励色道:"我一切相信你。但造桥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在后头跳。" 茅以升答:大桥成败不是我一人生死小事,而是为民族争气的大事。他对建桥工序极尽严苛。大到钢梁架设,小到螺丝钉,都有严格检查程序。 钱塘江大桥被评价为中国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但这个里程碑却是呼唤着毁灭一同来临的。1937年9月25日,大桥通过了第一列火车。大桥成功了。然而仅仅存在了89天。 (690) 那年7月,卢沟桥战事爆发,茅以升就有个不愿证实的预感。 这位总设计师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这在设计图中从未出现过,茅也不解释原因。 在康美尔大学桥梁专业读书时的同学、大桥建设副总工程师罗英,曾出过一个上联:钱塘江桥,五行缺火--这四个字的偏旁部首,就是缺少中国"金木水火土五行"当中的火字偏旁。下联一直没人对出。但不幸历史被罗英言中,火--战火,真的来了。 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上海陷落,杭州危在旦夕。这时钱塘江大桥刚好完工。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必须炸毁。 不愿面对的预感终于来到眼前。茅以升经历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长方型大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 当晚,他以一个桥梁工程学家严谨、精准的态度,将大桥所有致命点一一标出。亲眼看着最后一根导火索引线接好。这位坚毅的"大桥之父"埋下伏笔,在建桥的同时预留了炸药空间! 11月17日,是全面通车的第一天。第一辆汽车从大桥驶过,两岸数十万群众掌声经久不息。 浙江省政府也不知道大桥上布满炸药。此事被高度保密。 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长的一天。回忆起那天的情形,他说:就像把自己刚生下的孩子掐死在摇篮里。 谁会把自己出世才3个月的婴儿亲手杀死,又在10年后利用他的心脏让他复活?钱江大桥炸桥计划是个魔鬼计划。制订并执行的正是茅以升本人。 "17日那天过桥10多万人。此后几十天过桥的人,都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在炸药上风驰电掣。开桥第一天,桥墩里就有炸药,这在古今中外桥梁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个月后,12月23日下午5点,日军已隐约可见,过桥人群被强行拦阻,所有的引线都点燃了。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历经了925个日夜兼程赶工,耗资160万美元。通车第89天炸毁。 当晚,他写下8个字的决心:"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也映衬出一个民族的抵抗意志和不屈的决心。 1944年6月,抗战胜利,茅以升开始着手修复钱江大桥,愿望终于在两年后实现。※ ※史实是46年动工,48年春修复。 (691) 现在,似曾相识的战火重燃。 烽烟虽尚在千里之外,困扰却象梦魇徘徊心头。 这座他呕心沥血设计的全新式样的钢梁拱桥--武汉长江大桥啊,是否又要留下桥墩上的方形大洞?自己是否又要魔鬼般的再次残杀亲子,是否还有信心再写"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工程是一刻不能停,从广州过来的油罐列车,如果不在武昌卸车、改乘轮渡,而是从这里直驶郑州,驶向西北、华北、东北战场,那么中国的抵抗无疑会大大增强,大桥本身也才更有保障! 工程师李文进在钱塘江建桥过程中,拍下了2500多公尺的胶片,使人看到建桥真实场景。胶片资料被茅以升装进14只大箱子,随他辗转南北;虽遭轰炸,箱子始终没离身边,丝毫末损。茅以升说,这些资料比生命还宝贵。 现在的武汉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钢梁拱桥。位于龟蛇两山之间,设计全长1700米,正桥部分为1160米,两岸引桥共540米。上层公路路面为六车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桥梁造型与澳洲悉尼海港大桥相近,但用料节省很多。75米高的巨型桥台耸立大江两岸,增添了雄伟气势。 状如弯弓的巨大钢梁正从基底向上向前延伸,从晴川阁、龟山、向着蛇山、黄鹤楼;米字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正在一根根地靠拢着。大桥落成,将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另一座里程碑。 茅以升不满意。他还有另一种烦恼。 (692) 1937那一年,与钱塘江大桥同时,世界上还有一座更著名的桥梁在建造中,那就是美国的旧金山金门大桥。 茅以升在美国的博士导师给他发电:"你的彼兹堡同事约瑟夫·施特劳斯完成金门大桥建造,竣工日5月28号。" 旧金山金门大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悬锁桥。茅以升一直想亲眼看看这座世界上最美的大桥。 8年后抗战胜利,他亲赴美国参观,这个愿望在旧金山实现了…… 那是无与伦比的壮观景色。 云雾中的金门大桥,像撒旦的微笑一样美,像上帝的祭坛一样庄严。 两座227米的雄伟桥塔,矗立在金门湾两侧,两条巨型钢索横空飞过。亲眼目睹的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金门大桥是智慧的结晶。 它如同纽约自由神象,是美国东西两岸海上国门的象征。 桔红色的大桥,横跨金门海峡,把旧金山与湾区连为一体,象一条长虹腾空飞架,优雅而壮丽,结构超前。 桥面6车道,昼夜行车上万辆,飞驰穿梭;两旁人行道游人如织。东望海湾,游帆点点;西瞰大洋,浩瀚无边…… 大桥凭借两根94厘米粗的钢缆悬挂着。桥塔之间主跨度1280米,是此时世界最长跨度。桥塔高227米,是此时世界最高桥塔。钢缆所用钢丝总长达8万英里,可绕赤道三周。 (693) 在他熟悉的建筑师约瑟夫·施特劳斯铜像旁侧,居然放置着一截大桥斜拉钢索的"寸头"断面。来访者可以用手去触摸、去细数这截直径一米的巨大断面是由多少根手指头粗细的钢索拧成,从而感悟到工业的力量,科学的力量,经济的力量,人的力量。 金门大桥造价3500万美元。 茅以升感兴趣的是,这座宏伟大桥并非国家投资,而是民间集资,分年陆续偿还。这给大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一条富于想像力的崭新思路。 对建桥贡献最大的约瑟夫·施特劳斯总工程师提出,建桥费不依靠公共资金,可以用过桥费来支付。金门大桥收取单向过桥费,每辆车三美元。预计1970年付清造桥本息※。施特劳斯经过十数年不懈的惊人努力,冲破重重障碍,才得以筹措到建桥资金。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金门大桥1971年付清本息。 茅以升仔细计算后,有点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