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异于晴天霹雳。施赖弗后来回忆说: “拉蒙德曾是学校的学生干部,身材高大,是校橄榄球队的中后卫,脸上常挂着笑容,深受学校师生的喜欢。那时, 拉蒙德常参加我负责的学生干部俱乐部的活动,我们一起练习所谓‘ 四步骤’ 解决问题法。”所谓“四步骤”解决问题法是首先认清形势;其次考虑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案;第三考虑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第四决定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方法实际上是“红绿灯” 法的翻板。施赖弗补充说, 拉蒙德喜欢设想那些富于想象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以解决中学生的“ 疑难杂症”,如怎样与女朋友打交道,怎样避免打架斗殴等。但是在拉蒙德毕业离校后,这点教育对他似乎不再起作用了。他混迹于街头,贫困潦倒,吸毒及持枪械斗。结果年仅岁,就躺在医院里,浑身缠满绷带,到处都是枪眼。施赖弗从报上看到这一消息后,便匆匆赶去医院看他。在那里,他看到拉蒙德伤势严重,连说话都十分困难,他母亲与女朋友相伴在旁。看到昔日的老师,拉蒙德喃喃对他说道“:老师,我出院后,我会好好使用‘ 四步骤’ 法来解决问题。”在拉蒙德念中学时,学校还没有开设社会发展课。如果他像纽黑文市公立学校的孩子那样学习这门课程,并有所收获,那么,他的人生是否还会是这样的呢?虽然没人敢说绝对不同,但结论基本上是肯定的。如迪姆·施赖弗所说:“至少有一件事情是一清二楚的:验证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不仅是在教室里,而更应在自助餐馆、街头及家庭中。”纽黑文教育项目听证会上教师们的证词值得参考。一位教师叙述了一位已毕业女生的情况。这位女生说:“如果在校期间,我没有上社会发展课,那我大概难逃做未婚妈妈的命运。”另一位教师回忆说,有位学生与她母亲的关系极差,母女俩的每次谈话都是以大吵大闹告终。在这个女生学习了怎样自我克制以及做事要三思而行等技巧之后,她母亲述说,她们的谈话不再是“恶语相加”了。在特洛普学校,一个六年级学生递给社会发展课的老师一张纸条,说她最要好的朋友怀孕了,没人可商量该怎样办,她甚至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她知道老师会关心她。我有幸到纽黑文市的学校观摩七年级的社会发展课。课堂上,上课老师询问,有哪位同学最近圆满解决了与其他同学的分歧。这使我亲眼目睹了这门课对学生的帮助。有一位长得胖乎乎的小姑娘主动举起了手,说道“:有个女同学本来是我的朋友,但有人告诉我,说她要找我打架,并说放学后,她将在一个拐角处等着我。”这个小姑娘没有立刻就怒气冲冲地去找那同学,而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作结论前,先了解事情的真相。于是,她去找了那同学,问她为什么那样说。结果,那同学说她根本没有说过那些话。这样,她们又和好如初了。这故事似乎非常简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小姑娘曾因打架而受到另一所学校的退学处分。在过去,她常常都是先打架,再问情况,或甚至连问都不问。现在,她能先按捺住怒火,用建设性的方法,先问问可能的对手,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进步。这所学校的校长向我提供了一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情感教育课的作用。这所学校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就是学生打架,都要受到停学处罚。情感教育课开设以来,受停学处分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这位校长说“:上一个学年,还有名学生受到停学处分,而到今年月了,受到停学处分的学生仅名。”这些是情感教育课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上了情感教育课的学生究竟有多大收获呢?有关的数据表明,上情感教育课不会使一个学生一夜之间就彻底改变,但年年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校的校风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技能就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有人就此作过客观的评估,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把上过情感教育课与没有上过该门课的学生进行比较,并由独立的观察员给两组学生的行为进行打分。另一个方法就是用客观的行为测评标准,如校内的打架人数或受停学处分的学生人数,以及对同一部分学生上情感教育课前后的行为变化等进行评估等。这些评估显示,情感教育课对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确有很大的帮助,对他们校内外的行为表现以及学习能力等都大有裨益。兹举例如下(详情参见“ 附录六”):情绪的自我意识能更好地觉察和认知自我情绪能更好地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情绪与行动之间的差异控制情绪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较能抑制愤怒较少与人争吵、打架,较少破坏课堂秩序基本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而不是动辄打架较少受到停学和勒令退学处分较少表现出进攻性或自暴自弃的行为对自我、同学、家人有了较全面的看法较善于化解压力较少孤独感和社交忧虑引导情绪提高工作成效更有责任感更能注意当前的工作,提高了注意力较少冲动行事,较能控制自我提高了学习成绩移情:识别情绪较能接受他人的观点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较敏锐地体察他人的情绪能更认真地倾听他人诉说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分析和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能较好地解决冲突,协商解决分歧能较好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能更有条理、更老练地沟通和交流较有人缘和较开朗外向,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较多的同龄朋友较关心体贴人较喜欢社交和较合群较能与他人同甘共苦,较好合作,较乐于助人待人较平等以上各条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这两条。这并不是个别的情况,而是若干研究的共同结论。现在,许多孩子都缺乏处理烦躁情绪的能力,不认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抑制冲动,没有工作责任心,不爱学习,一旦孩子的这些问题有所改观,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就这个意义来讲,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即使现在强调基础教育,削减教育经费,对情感教育进行投资还是十分值得的。这将有助于扭转教育的滑坡,有利于学校完成其主要的任务。情感教育不仅对儿童的学习大有帮助, 而且似乎对儿童的整个人生也大有帮助,有助于他们广交朋友,做老师的好学生,做父母的好孩子,在将来,更可能成为好丈夫或好妻子,成为好工人或好管理者,当好父母及好公民。当然,不是每个孩子从情感教育中的获益都完全相同,但只要对他们有好处,我们就应尽力而为。正如姆迪· 施赖弗所说的:“情感教育是水涨船高,更是普降甘露,其受益者不仅是有问题的孩子,而是所有孩子,给所有孩子都打了人生的预防针。”人格、道德和民主人们常用一个过时的词来表示情感智商的内涵,即“ 人格”。华盛顿大学社会理论家阿米泰·埃泽奥尼( )曾写道,人格是“道德行为所需的心理肌肉”。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只有用具体的事例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来教育儿童,才能发挥其威力。这也是情感教育的方法。假如人格发展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就应注意强化这个基础的情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人格的基础就是自律。自亚里士多德起,哲学家们就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之上。人格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激励自我、引导自我, 无论是做家庭作业、完成工作还是每天按时起床莫不如此。如我们前面已看到的,延迟满足、控制及疏导行为冲动的能力是基本的情感技能。在过去,人们把它称为“意志”。托马斯·利克纳( )论述人格教育时写道:“我们首先必须控制我们自己,包括控制我们的食欲和情欲,然后才谈得上做其他事。而要把情绪置于理智控制之下,只有依靠意志。”如果人们能抛开只顾自我的欲望和冲动,必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使人能设身处地地替他人考虑, 能倾听他人的心声,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情感教育的移情就是教育人们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富有同情心。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偏见,更大度宽容,更能接受不同意见。在我们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这些品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它们能让人们相互尊重地生活一起,创造出有利于公众相互对话的氛围。这些正是民主的基石。埃泽奥尼还写道, 学校在培育包括自我约束和移情在内的人格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校教育进而增强公众的道德观念。要做到这点,光靠给孩子进行口头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孩子们建立基本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同时, 让他们用这些技能来处理遇到的种种问题。亦即,情感教育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及公民教育应相辅相成。结 束 语在我完成本书时,一些令人不安的报纸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则消息说,枪杀死亡已一跃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死因,超过了车祸导致的死亡。另一则说,近年来,美国的杀人案件上升了。尤其触目惊心的是一位犯罪学家在报上撰文预测说, 我们面临着未来年“ 犯罪风暴”的席卷,其原因是岁的青少年杀人案件正在上升,而该年龄段的青少年是生育高潮中出生的,人数最多。今后年,这些儿童正好年届岁至岁,而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犯罪的高峰期。还有一篇文章说,美国司法部的数据显示,在年到年间,被控谋杀、暴力犯罪、抢劫、强奸的青少年犯人数上升了,其中,暴力犯罪案件竟上升过去, 从来没有人像这些青少年那样轻易就能获得枪支等种种自动武器,正如他们的父母是能轻易获得毒品的第一代人一样。过去,青少年解决不和纷争,至多是拳脚相向,用打架斗殴来解决;而今,这些青少年则更可能用枪来拼个你死我活。而且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出,这些青少年“ 根本就不善于避免争端”。这些青少年是如此地缺乏基本的人生技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并不注重对孩子进行怎样处理生气发怒、正面解决冲突的情感教育,也不注意对孩子进行移情、冲动控制以及其他基本情感能力的培养才教育。儿童大脑逐渐发育成熟过程, 是对儿童进行健康的情感反应模式培养的好机会,而我们没有及时对儿童开展情感教育,错失良机。尽管一些教育界人士对情感教育的热情很高,但真正开设了情感教育的学校还不多见。大多数教师、校长及父母对情感教育课程仍一无所知。最成功的情感教育模式仅在为数不多的私立和公立学校中尝试,没有成为教育的主流。当然,再好的课程,包括本书在内,都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既然我们已发现问题,我们的孩子又面临危机,而且情感教育课程也提供了希望,那我们为什么不对孩子进行这些人生最基本的技能的教育呢?时不我待,现在还不开始,又更待何时?附录一 什么是情绪我在这里要探讨的所谓“情绪”,其意义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已辩论了一个多世纪。就其书面意义而言,《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激动或骚动;泛指所有激烈或兴奋的心理状态。”我在此所指的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其行动的倾向性。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这些情绪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愤怒中夹杂惨痛;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金石丝竹,各有其妙。人类有许许多多微妙的情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语言在情绪的纷繁复杂、波谲云诡前实在是力不从心。研究者们就情绪是否也有红黄蓝三原色原始情绪而喋喋不休,争论不已。如果有,则将是哪一些?某些学派提议将情绪划分为基本的几大族,但也有反对意见。下面是主要的情绪分类:愤怒 狂怒、激怒、恼怒、愤慨、苦恼、烦恼、烦躁、刻毒、忿恨、怨恨、仇恨、敌视,走到极端则是恨之入骨与暴力悲哀 悲伤、难过、阴郁、忧郁、多愁善感、自怜、寂寞、沮丧、绝望,到极点则是严重抑郁恐惧焦虑、疑虑、忧虑、忧愁、紧张、警觉、惊恐、慌乱、急躁、畏惧、坐立不安、恐怖,直至病态的恐惧症、恐慌症、恐怖症快乐 幸福、欢乐、放松、自豪、兴奋、欣快、欣喜、狂喜、喜悦、欢天喜地、感官快乐、心满意足、怡然自得、逍遥自在、随心所欲、欣喜若狂,以致极端的躁狂爱 寸草春晖、舐犊之情、敬老慈幼、相濡以沫、温情脉脉、一见倾心、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情真意切、亲密无间、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忠心耿耿、敬重仰慕、痴迷眷恋、无私关怀惊奇 震惊、惊讶、惊异、奇怪厌恶 轻蔑、鄙弃、藐视、憎恶、反感、讨厌、嫌恶羞耻 内疚、窘困、羞愧、羞辱、屈辱、懊恼、懊悔、悔悟毋庸讳言,这张表格同样无助于情绪的分类。比如说,嫉妒实乃愤怒混合着悲伤与恐惧,该如何划分?再如,希望与信念、勇气与宽恕、确信与沉着这些美德属于哪一类?还有缺点如疑神疑鬼、自满、懒惰、麻木,或者无聊又当如何归类?仍无明确结论。显然,有关情绪分类的科学论证还将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有关基本情绪的分歧也许主要集中于旧金山加州大学保罗·埃克曼的发现。埃克曼认为,人类有种基本表情:恐惧、愤怒、悲哀、快乐,它们是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民族都能辨认和区分的,包括那些未受电影或电视影响的未开化民族。这就是说,这种基本情绪带有普遍性。埃克曼把高度精确的不同表情的人像呈现给不同文化的民族辨认,甚至给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荒僻海岛上的原始部落、新几内亚的胡利人辨认,结果发现,所有的人都能认出这种基本表情。达尔文也许最先注意到人类情绪表情的普遍一致性,他认为这恰好可以证实,是进化的力量把这些信号烙印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上。在基本原则上,我遵循的是埃克曼及其他人以族类或范畴来划分情绪的思想方法,划出愤怒、悲哀、恐惧、快乐、爱、羞耻等主要族类,用以指代我们情绪生活中无穷无尽的千差万别。每一族都有其基本的核心情绪,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荡的涟漪从核心处向外渐渐扩散,衍生出无数的相关变体。更外层的涟漪即为心境,从定义上讲,比单一情绪更为和缓但更加持久。比如,人不可能一整天都勃然大怒、暴跳如雷,但确实会长期处于烦躁易怒、动辄发火、一触即暴的不良心境中。心境之外则是性情,易于产生某种情绪或心境的倾向性,使人或是多愁善感,或是腼腆羞怯,或是愉快高兴。在这些先天的情绪气质之外则可能是已发展成病态的情绪障碍,如抑郁症或持续不断的焦虑,使人长期陷于有害的心理状态之中。附录二 情绪心理的特征近年来才开始有情绪心理的科学模式出现,试图解释我们如何受情绪的驱动,为何一时间从容理智,而转眼就毫无理性,以及情绪是否自有一套道理或逻辑。有关情绪心理评估的两个最好方案分别是由旧金山加州大学人类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保罗·埃克曼与马萨诸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西摩·爱泼斯坦()各自独立研制出来的。埃克曼与爱泼斯坦出示的证据各不相同,但他们两人的研究揭示了情绪区别于心理世界其他方面的基本特征。迅速而泛化的反应情绪远比理智快捷,当机立断,遽然行动。恰是这一迅疾特性把思维中枢的深思熟虑、分析推理拒之于九霄云外。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决策必须采用最快速的反应,高度警觉地对注意到的事物即刻反应。当遭遇到另一动物之时,瞬间反应将决定是我吃掉它,还是它把我吃掉。那些要停下来慢条斯理地回答这一“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的动物是没有机会把自己缓慢反应的基因遗传下来的。情绪中枢匆遽行动,虽不假思索却有着稳操胜券的强烈肯定性,这实际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与精简化过程的副产品,当然,对理性思维而言则大惑不解。待尘埃落定或行动至半途时,我们往往会突然自问“:我这是在干什么?”这其实是理性思维如梦初醒,但已经远远落在了情绪中枢之后。从情绪激发到情绪爆发,两者间几乎间不容发,因而认知评估的机制也必须以如此的高速进行,当以千分之几秒的脑神经活动速率来计算。采取行动的认定快到未及进入意识觉知便自动地进行。我们尚未察觉到事变,情绪反应机变如神,早已裹挟我们而动。觉知的迅疾模式追求速度而牺牲了精确性,它仅依赖于第一印象( 就是最鲜明特征或总体概貌),根本来不及理智分析。第一印象以生动鲜明为主,压倒了对细节的审慎评估。情绪中枢的最大优势是一眼能抓住情绪真相他对我生气了;她在撒谎;或这让他好伤心借此直觉判断而决定是采取躲开、信任或给予同情的不同态度。情绪中枢也是我们警戒威胁的雷达,若我们或我们的远祖非要等到理性思维鉴往知来后方作判断,那我们确实不会犯错误,但会丧命。当然,弹指一瞬间的印象与直觉判断难免有误。埃克曼指出,情绪的先声夺人,在我们尚未清醒意识到以前剑已出鞘,关键即在于情绪反应的高度机变性,驱动我们对危机立即反应,根本不必浪费时间去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埃克曼发展了一套系统测量方法,可监测到面部表情的最细微变化,哪怕是半秒钟以内闪过的微细表情也逃不掉。埃克曼及其同事发现,事件激发反应后的千分之几秒,面部肌肉的变化即显示出情绪表情,不同情绪各有其典型的生理变化。如血流量改变、心率提高等也不过在一秒钟之内出现, 尤其是情绪紧张, 如面临突然降临的恐惧时更是如此。埃克曼强调,按严格标准,情绪的颠峰期非常短暂,只能维持数秒而不会有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他解释道,如果某种情绪不顾外在环境变化而长时间地主宰我们的理智与机体,那一定是适应不良。若某一事件本身已烟消云散,但此事件引发的情绪却执迷不悟地继续控制我们,置环境变化于不顾,则这样的情绪已不能指引我们的行动。若情绪能延续下去,那说明激发因素依然存在,正如我们若失去至亲至爱将会长时间地悲痛不已。情绪持续若干小时之久即已形成了一种心境,强度已大大减缓。心境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虽没有了情绪高潮时的强劲,但仍将影响到我们的感知和行动。情先意后理性思维总要比情绪中枢多花一点功夫对刺激进行登记后再作反应,所以在情绪化的场景中“,第一冲动”总是“ 心灵”的而非“ 头脑”的,这是一种快捷式反应。另一种情绪反应模式比第一种反应慢,在导向情感之前先在我们的思维中酝酿。激发情绪的这第二通道可谓精心策划,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酝酿的思维过程。这一类型的情绪反应涉及更广泛的评估,我们的认知思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决定是否激发情绪。一旦我们作出评估,“这出租车司机在骗我”或“ 这婴儿真可爱”,一种相称的情绪接着产生。在较慢的反应中,清醒明晰的思想先于情绪。较复杂的情绪如窘困或临考的忧虑,都是这较慢的第二种模式,要花若干秒或数分钟展开,是紧跟在思维之后的情绪。反之,快捷式反应情绪先于或至少是与思维同步,通常发生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快速决策的力量就在于顷刻间的危机总动员,最强烈的感情往往是不由自主的反应,我们无法决定它们什么时候突然爆发。法国作家司汤达写到:“爱情就像来来去去的热病,独立于我们的意志之外。”岂止是爱情,愤怒或恐惧也常常不由我们选择呼啸而来,席卷而去。为此,确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借口,用埃克曼的话说即“我们无法决定我们将陷入何种情绪之中”,人们常以被情绪俘虏来辩解自己的行为。情绪除了有出自即刻感知与深思熟虑的快慢两条路径外,另外还有奉命而来、刻意操纵的情绪,最典型的就是擅长煽情的演员,他们有意从思维中挤出悲惨记忆或凭想象便能声泪俱下。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善于利用经由思维产生情绪的第二条通道,只不过演员更高明罢了。特定思维激发出特定情绪,这一模式难以改变,因而我们所能做的多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向来变化情绪。性幻想激发性欲,快乐的回忆使人愉悦,忧郁的恩虑让人黯然伤神,这是千古不变的。但理性思维一般决定不了我们“应当”具有哪一种情绪,倒是情绪自身不请自来地俨然成为“既成事实” 。理性思维通常控制的是反应的“ 过程”,除了少数例外,我们无法决定我们什么时候会气得发疯或悲哀或其他。象征与现实情绪中枢的逻辑是“ 联想”,往往把现实的象征、现实记忆的激发物当作了现实本身。因而比喻、象征、想象,以及小说、电影、诗词、歌曲、戏剧、歌剧等艺术形式可称之为我们情绪的直接代言人。以理性的观点看, 宗教象征与宗教仪式正是以情绪的语言打动信徒的心灵,以比喻、寓言或故事来说教。弗洛伊德的“原始历程”思维概念最好地描述了心灵的逻辑,即情绪中枢的逻辑。其实这也是宗教与诗歌、精神变态与儿童、梦与神话的逻辑。正如美国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所说“:梦是个人私有的神话;神话是众人分享的梦。”原始历程思维是解读詹姆斯·乔伊斯尤里西斯》之类作品的关键。在原始历程思维中, 松散的联想决定着叙述的流向,一件事物象征着另一件,一种情绪取代或代表了另一种,整体凝缩成部分。没有时空、没有因果规律,甚至连“ 没有”也没有,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心理分析方法正是译解和阐释这类意义替代的艺术。如果情绪中枢遵循的就是这种逻辑及其规则, 不同因素相互替代,那么事物就完全不必依赖客观标准来界定,要紧的只是我们如何感知它。只要我们认定是什么便是什么,指鹿为马又有什么稀奇。我们可能赋予某一事物远比其实际价值高出许多的重要意义。在情绪生活中,事物特性可像全息图一样从单一部分即可推知整体。西摩 爱泼斯坦指出,理性思维在事物因果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而情绪中枢无视这一法则,只按类同的鲜明特征把事物联系在一起。情绪中枢在许多方面都是孩子气的,情绪越强烈越是如此。一个方面即绝对化的思维,任何事物非黑即白,没有调和的灰色。如某人因一时失礼深感丢脸,可能马上就想到:我怎么总干蠢事。还有一种孩子气的思维模式即自我中心,即看待任何事物都从自我中心出发。比如一个司机解释自己的交通事故是:那电线杆直冲着我来。这种孩子气的思维模式是自我加固型, 凡有可能削弱这一自信的事实或记忆都置之不理或强行压抑, 而紧紧抓住可提供支撑的一切救命稻草。理性思维的信念是检验性的,只要有新的证据便可推翻旧的并取而代之,一切以客观证据作判断。反之,情绪中枢以自我的信念为绝对真理,排斥一切与之不相吻合的证据。所以,如果一个人处于情绪激动之时,无论你的理由多么充足,只要与他的信念不尽一致,你所说的一切便毫无分量,你就不能把他说服。情绪总是自我合理化的,自有一套观念与“ 证据”。过去强加于现在如果一个事件的某些特征似乎与过去的情绪记忆类似,情绪中枢的反应则是激发与这记忆中的过去事件相关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中枢是把现实当作过去来反应。由此引来的麻烦在于,情绪中枢的评估既快又自动化, 我们很可能来不及认识到早已事过境迁,昔年不再。比如某人小时候挨打的痛苦经历使之一见到谁怒容满面便极为恐惧且憎恶,即使长大成人,即使他人的发火与他毫无关系也概莫能免。若情绪很强烈,激发的反应显而易见;但假设情绪是模糊细微的,我们可能注意不到自己的情绪反应,虽然情绪已经给我们当时的行为涂抹了一层淡淡的色彩。此刻的思维和反应其实已染上了过去事件发生时的思维和反应的基调,但我们还误以为是根据眼下的情况随机应变呢。情绪中枢有时会挟天子以令诸侯,驾驭理性思维为我们的情绪和反应作合理化解释,自我证实是出于现实情景必需,使我们意识不到是情绪记忆发挥了作用。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其实并不清楚正在发的究竟是什么,但我们自以为确信无疑地了解了所发生的一切。此时此刻,是情绪中枢挟持了理性思维为己所用。因状态而定的现实情绪中枢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在特定状态下受某一时刻占优势的情绪支配的。我们两情缱绻之时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与我们气愤填膺或气馁沮丧之时的有天渊之别。就情绪的机制而言,每一种情绪都自有其特有的思维、反应乃至记忆的模式。这些以特定状态而定的反应模式尤其在情绪强烈之时占绝对的支配地位。某种特定反应模式积极活跃的标志就是选择性记忆。大脑对情绪情景的反应是重新排列组合记忆与行为,使最相关的有关记忆与行为列在首位以备随时可用。前面已提到,每一种主要的情绪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特征,随着情绪的逐渐增强并占主导地位,机体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自动传送出特有的信号。附录三恐惧的神经机制杏仁核是恐惧发生的中枢机制。曾有一位女患者因一种罕见的大脑疾病而损坏了杏仁核(但其他部位完好无损),此后便没有了恐惧的感受。她无法辨认他人脸上的恐惧表情,自己也表现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