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鞭策自己,认真准备,就能取得好结果。心理学的经典文献用倒置的“ ”字来描述焦虑与操作(包括心理表现)的关系。焦虑与操作的关系位于这个倒“ ”的正顶上时,即最佳状态,表示适度的紧张正激励人去取得成就;如两者的关系在这个倒“ ”的左边,则是焦虑的压力太小,不能激励人们尽力做好工作;如两者的关系处在这个倒“ ”的右边,则表示过度焦虑,影响到人们做好事情的努力。有一种轻度的欣快状态,用术语来说即轻度躁狂症,似乎对作家及其他要求创造性思维和富于想象的职业来讲极为适合。这种症状或多或少就是处在那个倒“ ”的顶端上。但如果让这种欣快失控,就发展成了地道的躁狂症,如躁狂抑郁症患者躁狂发作时一样。其兴奋就会影响写作的思考能力,即使是思绪如泉涌,也是杂乱无章,无法构思成一篇好作品。愉快的心情会增强思维纵横驰骋的能力,使考虑事情全面透彻,这样,就较易解决智力或人际方面的问题。有人说,给人讲一个笑话也不失为帮助他想透一个问题的好办法。与欣快一样,笑似乎也有助于人们打开思路,让人们想得更广更远,联想更丰富,并注意到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关系。心理技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有助于发挥创造性,而且还有助于洞察种种复杂的关系及预测一个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开怀大笑也能有助于智力的发挥。在面对需要创造力的问题时,大笑对智力的影响十分明显。有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观看电视喜剧时,解答长期以来心理学家用以测试人们创造力的谜语较平时更得心应手。在上面那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被试者一支蜡烛、一盒火柴及一盒图钉,叫他们把蜡烛粘到软木墙上,再点燃蜡烛,但条件是不可让蜡烛油滴到地板上。面对这个难题,大部分人掉入思维定势的窠臼中,想的都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东西。但是,那些先看了电视喜剧、有关数学的电视节目或作了体育运动的人,则更容易想到把那个图钉盒钉在墙上,用做蜡烛台。他们的解决方法更富想象力。即使心情只发生一丝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思考。在制订计划或作决策时,如果人们心情愉快,知觉倾向使他们思路更广,更有建设性。其部分原因在于记忆跟着心情走。在心情愉快时,我们想到的是愉快的事情。当我们在掂量行动的正反两方面时,如果心情愉快,记忆就偏重考虑正面的情况,便较容易决定做些风险较大的事情。另外,情绪不佳也会把记忆引入歧途,作出的决策往往过于小心谨慎。情绪失控影响智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正如第五章中所讲的那样,即使情绪失控,我们也能拨乱反正。这种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一种统揽全局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各种其他智力的发挥。在这方面也不乏例子,如希望、乐观的情绪对人对事都有好处,但如不能控制自己,引起情绪失控,那就于己于事都不利。潘多拉盒子与希望有一项研究让大学生回答下面的假设情况:你把考试成绩定在得“ 。第一次考试分数出来时,结果是“ ”,该成绩占总成绩的。在你得知考试仅得了个”后,一周已过去了。这时,你有何打算?希望不同,努力程度也会有差异。对成绩期望值高的学生,其学习必然会更刻苦,会想方设法地实现其成绩目标;对希望得到中等成绩即可的学生来讲,他们或许会作出一定的努力,只要达到目标就行了;而那些对成绩不抱希望的学生,往往会放弃努力,坐以待毙。其实这并非完全是一个理论假设。美国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家.斯奈德)就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斯奈德对大学生的成绩期望高低与实际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成绩期望来预测大一学生的成绩,比与智商密切相关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更可靠。如学生的智力不相上下,那情感倾向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斯奈德解释说“:学生如果十分乐观,设定成绩目标也较高,而且知道努力学习去实现目标。智力相同的学生成绩有高有低,决定成绩高低的因素就是其学习态度是否乐观。”潘多拉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她是古希腊的一位公主,诸神因妒忌她的美貌,送给她一个神秘的盒子,叮嘱她千万别打开那个盒子。然而,有一天,潘多拉终于抵制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打开了盒盖。于是,盒内的疾病、痛苦、疯狂等不幸乘机飞出来,传播到了人间。幸亏一位心地善良的天神及时叫她关上了盒子,才留住了承受痛苦的良药:希望。现代的研究人员发现,希望的作用不只是减轻一点点痛苦。希望在人生中有着惊人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能让人忍辱负重,锐意进取,完成工作,乃至在各行各业中捷足先登。希望不仅仅是用乐观的眼光来看待各种事情。斯奈德说得很具体,希望就是“坚信自己既有意志,又有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它们是什么样的目标”。人们自信的程度有强有弱。有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自己能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对自己实现目标的精力、能力及办法等信心不足。斯奈德发现,自信心强的人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能激励自己,相信自己有办法实现目标;在身处逆境时能重振信心;为实现目标能随机应变,或者发现不可能实现其目标时就及时重新修订目标;对棘手的工作擅长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从情感智商的角度来看,持有希望自信即意味着面临重大挑战或挫折时,不会被焦虑所压倒,不会俯首退让,也不会悲观沮丧。事实上,充满信心的人在人生旅途上,较少悲观失望、焦虑惶惑、情绪消沉。乐观:巨大的动力在年的奥运会上,美国人对美国游泳名将马特·比昂迪寄予厚望。许多体育新闻记者看好比昂迪,认为他会像年奥运会的马克·斯皮兹那样大展神威,一举夺取枚金牌。然而,第一场米自由泳比赛下来,比昂迪的表现令人失望,仅得了第三名。在接下来的第二场米蝶泳比赛中,另一选手在关键时刻突然加速,领先一步到达终点,比昂迪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于是,体育记者们纷纷发表高见,认为这两场失败使比昂迪斗志严重受挫。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比昂迪重振旗鼓,一口气夺得五枚金牌。唯有一人对比昂迪的辉煌毫不吃惊,那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大赛前,他对比昂迪的乐观态度进行过测试。测验中,塞利格曼让比昂迪尽力一展身手。尽管比昂迪表现不错,但塞利格曼却故意让教练告诉比昂迪他表现较差。此后,让比昂迪稍事休息,再次努力。结果,比昂迪游得极好,更进一步。塞利格曼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队员也进行了测验,测验分显示出这些队员有悲观倾向,结果,他们第二次游得果然比第一次差。像希望一样,乐观指在遭受挫折打击时,仍坚信情况将会好转,前途是光明的。从情感智商的角度来看,乐观是人们身处逆境时不心灰意懒、不绝望或抑郁消沉的一种心态。与希望一样,乐观能施惠于人生。当然,乐观必须扎根于现实,如盲目乐观,其后果绝不乐观。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与悲观可说是人们给自己解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不同方法。乐观者把失败看作是可以改变的事情,这样,他们就能转败为胜,获得成功;悲观者则认为失败是其内部永恒的特性所决定的,他们对此无能为力。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对人们怎样对待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以求职被拒绝为例,乐观者对此多半是制订出新的计划,寻求帮助和建议。他们的反应是积极的,充满希望的,认为这个挫折是可以弥补的。而在悲观者看来,他们对挫折已无能为力,只能听其自然。他们把失败归咎于个人能力不够,认为即使再作努力也只能是重蹈失败的覆辙。如同希望,乐观也预示着学业的成功。塞利格曼在年主持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名新生的乐观态度测验,发现用乐观态度测量分来预测这些新生第一年的学习成绩,比用学业能力倾向测验分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塞利格曼指出:“大学入学考试仅仅是测量学生的天赋才能,而乐观态度倾向测验却可以测出哪些学生会放弃努力。这种综合测验既包括了推理能力的测验,又包括了对失败时继续保持信心能力的测验。人要成功,就必须具有后一种能力。通常的能力测验没有包括动机。要了解人,就应知道遭受挫折打击时,他们是否仍能振奋精神,继续努力。我认为,就智力相差无几的人而言,要有成就,不仅靠才能,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经受失败的打击。”塞利格曼曾以米特莱夫公司的保险推销员为对象,研究乐观态度对人们的激励作用,其研究结果极具说服力。在推销工作中,能将别人的拒绝付之一笑是推销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对保险推销员来讲尤其如此,因为在这一行中,被人拒绝是家常便饭。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约的保险推销员干不满年就辞职而去的原因。塞利格曼发现,天性乐观的保险推销员在其工作的最初两年中,推销出去的保险份数比悲观者高出,而悲观者在第一年内辞职的人数是乐观者的两倍。鉴于此,塞利格曼说服米特莱夫公司破例雇佣了一批特殊的求职者。这些人在乐观倾向测验中得了高分,而在通常的筛选考核中却未能过关。结果,第一年下来, 这批人的推销额超出悲观者,第二年下来,超出乐观态度对推销成功能起如此巨大的作用, 说到底就是情感智商的问题。对推销员来讲,每次拒绝都是一个失败。其情绪反应决定着他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努力。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拒之门外,其士气也就日渐低落,越来越不愿提起电话,再找下一个客户。这种拒绝对生性悲观的人来讲,简直难以承受,他们往往因此得出结论“ 我干不了这行,一辈子都推销不出去一张保单”。这种结论纵然未使悲观者郁郁不乐,也必然使他们缺乏工作热情,产生失败主义情绪。然而,生性乐观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告诫自己:“ 我推销的方法不对”,或者“ 这个客户正好心情不好,下次我会时来运转”。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不行,而是从外界寻找失败的原因,由此改变下次推销的方法。悲观的心态使人万念俱灰,而乐观的心态则使人充满希望。从一定程度上讲,乐观与悲观可能源于天性。一些人天生就乐观,一些人则生性悲观。但正如我们将在第十四章中看到的那样,人生沧桑能改变性格。像孤立无援感和绝望感一样,乐观和希望也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这两者都建立在心理学家所称的“ 自我功效”上,即相信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应付人生的挑战。发展任何一种能力都可增强自我功效感,从而使自己敢于承担风险,不畏挑战。反过来,战胜挑战又增强了自我功效感。这种心态使人们更愿意尽其所能,或者尽力而为,发展自己之长。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曾对自我功效作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自信心会对其能力的发挥产生巨大影响。能力不是固定资产,弹性极大,关键是怎样发挥它。有自我功效感的人常化失败为动力;失败越惨,动力越强。他们遇到事情,不是担忧会出什么乱子,而是考虑怎样解决好事情”。神驰:颠峰状态下的神经生理一位作曲家曾这样描述他思如泉涌时的情形:如痴如醉,自我不复存在。我曾有过多次这种体验。似乎手已不属于自己,挥洒自如。我坐在那里,目送手挥,意到笔随,曲谱一蹴而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利· 捷克仁米哈依()花了年时间,搜集数百名男女对其作颠峰状态的描述。这些人包括攀岩者、国际象棋冠军、外科医生、篮球运动员、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管理员。他们所描述的忘我情形与那位作曲家所说的不谋而合。捷克仁米哈依把这种情形称为“神驰” 。运动员把这种得心应手的状态称做“随意带”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精湛的表演犹如天马行空,超然于观众与对手之外。在年冬季奥运会上,黛安娜·罗菲斯坦罗特夺得了一枚滑雪金牌。赛后,她说她是怎样发挥的,已全然记不得了,只觉极为放松, “宛如一道瀑布飘然而下” 。神驰就是情感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大概代表了在操作和学习中驾驭情感的最高境界。在神驰状态下,情感既不是自我克制,也不是规行矩步,而是积极进取,意气风发,处理眼前的工作得心应手。如果意志消沉或焦虑不安,就把神驰拒之门外了。不过,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有这种状态,特别是在他们冲破情绪的制约,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水平时。或许做爱时男欢女爱,情意绵绵,水乳交融,浑然忘我的情形即是典型的神驰。神驰是一种愉快至极的体验,其特点是满心欢快,甚至是欣喜若狂。神驰的感受是如此美妙,所以,从其本质来看,它是十分有益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做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心行合一。如果此时还在想“干得太顺手了” ,那就会使行云流水般的神驰中途而止。人们若聚精会神,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就不会觉察到时空变换,岁月流逝。例如,一位外科医生在回忆一次高难度的手术时,说他当时完全处于忘我状态, 手术室的天花板掉下来一块, 也全然不知。直到手术结束后,他才注意到地上的碎块。神驰是一种忘却自我的状态。此时,任何穷思极想或忧虑心绪都已荡然无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全神贯注于手边的工作,已无自我意识,抛开如健康、债务等生活琐事,甚至当时的表现怎样也忘得一干二净。就这个意义来说,神驰即是无我。人们一旦进入神驰状态,对手中的事情驾轻就熟,对任何变化都能应付自如。在这种状态下,自身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本人对此却浑然不知,对成败与否淡然置之,行为本身的乐趣就是动力。进入神驰状态有几种路径。其中之一是有意识地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因为从本质上讲,神驰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此状态下,信息反馈似乎就在所专注的事情中往返循环。要做到自制冷静且精力集中,须付出相当的努力,这也就是最初的代价。然而,一旦能专心致志,专心致志本身就转化为一股动力,既能使人们排除杂念,又让人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另外,当手头的工作是自身所擅长的,同时又对自身能力稍有挑战时,神驰的状态也会来临。捷克仁米哈依指出“:当工作比平常稍费点劲时,人们的注意力大概是最集中的,也会多尽一分力。如果事情做起来太轻松了,人们就会厌腻。反之,事情如果太棘手了,他们又会心烦意乱。神驰就从这厌腻与心烦意乱的窄缝中奔流而来。”神驰与情绪短路截然不同,其特征是乐趣及美妙之感自然出现,并由此而产生效率。而在情绪短路状态下,边缘系统兴奋如脱缰之马,压制了大脑其余部分的活动。在神驰状态下,注意力既放松又专注。这种专心致志与厌烦倦怠或焦虑愤怒时那种强打精神集中注意的情况有天壤之别。神驰时,情绪并非死水一潭,而是在不断激发越来越强烈的欢愉情绪。神驰就在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奔腾而出,欢愉情绪不过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副产品。事实传统的经典文献把这种专注状态描述为摈弃一切杂念的喜悦境界,神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升华。处于神驰状态下的人,给人的印象是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精妙绝伦的发挥自然流畅,随心所欲。与此同时,往往也困惑不解:为什么完成最具挑战性的工作竟不费吹灰之力。在神驰状态下,脑部的活动可谓不疾不徐,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都恰如其分地因应了当时的需求。假如人们毫不费劲就可全神贯注于一事,那么,大脑就会“平静下来”,皮质层的兴奋下降。进入神驰状态可使人将某一领域中(无论是与人对弈,还是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的难题迎刃而解,这确实让人惊奇,因为一般来讲,解决难题需要增加大脑皮质的活动,而不是减少。可见神驰出现时恰是神经系统效率最高的颠峰时期。勉强集中注意力,如焦虑时的冥思苦想,会增加大脑皮质的活动量,而在神驰状态下,皮质层的效率似乎最高,微不足道的脑力活动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熟能生巧,这的确是言之有理。如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人也就容易进入神驰状态。无论是从事攀岩等体力活动,还是搞电脑程序设计等脑力劳动,如果动作熟练或思维流畅,大脑的效率就更高。反之,初学时,事情做得磕磕绊绊,大脑的效率就较低。同样,在大脑已疲惫不堪或神经紧张时,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因为在这种时候,需要用脑的地方过多,大脑皮质穷于应付,其活动也就浑浑噩噩,难以定位。此外,大脑感到事情枯燥无味时,效率也不高。在大脑的皮质激活区与工作任务要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大脑的运转效率最高。在这种状态下,艰苦的工作似乎反而能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学习与神驰:教育的新模式由于神驰出现是在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时候,随着人们技能的不断提高,要进入神驰状态就需要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工作过于简单,人们会觉得单调枯燥,但太难了,人们又会焦灼不安。所以有观点认为,能够把某些事情(如演奏小提琴、跳舞或基因剪接等)做得越来越好的动力,至少部分在于人们做事情的时候进入了忘我状态,而进入忘我状态又推动了人们掌握技能。在这个方面,捷克仁米哈依曾对名艺术家进行过研究(他们已毕业离校年)。他发现,享有盛名的画家都是在校时就已陶醉于绘画艺术的人,而那些在校就追名逐利的人,在毕业后大都改行离开了画坛。捷克仁米哈依的结论是:“要想成为画家,绘画就必须高于一切。如果画家站在画布前还在想此画能卖多少钱,或担心评论家们的说三道四,那就很难有所作为。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是创造性作品的源泉。”神驰不但是精通任何技术、职业及艺术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学习的关键所在。学生如果在学习时,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就好,且远远高于学业能力倾向测验预测的学习成绩。芝加哥一所理科高中的学生入学考试的数学成绩都是最优秀的,但进校后,他们的成绩逐渐拉开了距离。于是,数学教师把他们分成了高分与低分两组,并让每个学生都带一个提示器,不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所做之事,心情如何,以监测这些学生怎样度过时光。果然,差生每周在家学习的时间仅约小时,比优生在家做功课的时间整整少了个小时。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到了社交、与朋友或家人外出溜达上。对他们情绪分析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把相当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等毫不动脑筋的无聊活动上, 是许多青少年打发时间的方式,不管优生或差生都是如此。然而,他们的成绩却有高有低,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学习的感受怎样。优生在学习时,有%的时间都处于心情愉快的、认真思考的忘我状态,而差生只有的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并且常常因学习困难而心烦意乱。差生只在社交时,才觉得心情舒畅。总之,能发挥其学习潜力或超水平地发挥其学习潜力的学生,往往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也就更常处于忘我的学习状态。差生由于不能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不但不能体会学习给人的乐趣, 而且还可能在今后的脑力工作中也得不到乐趣。霍华德·加德纳率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他把神驰看作是教育儿童最理想方法的一个部分, 认为它可激励起儿童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不是靠威胁或许诺来迫使儿童学习。他强调说“:对于儿童的主动状态,我们应因势利导,把他们引到能发展他们能力的领域去,让他们主动学习。神驰是一种内在状态,它的出现表明,儿童所做事情的难易程度不深不浅,恰到好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儿童在学校里滋事捣蛋,就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东西感到枯燥无味;他们对功课焦燥不安,就是因为功课太难。如果儿童喜欢他们所学的东西并能从中得到乐趣,学习效果也就最好。”现在,不少学校已开始在教学中采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教育模式,根据孩子的天赋才能,取长补短。例如,孩子具有音乐天赋或擅长运动,在那方面,他们就更得心应手,易于进入忘我状态。了解孩子的天赋才能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从而使孩子学习更有兴趣,而不是一提到学习就畏惧三分,心生厌倦。加德纳补充指出“:事实证明,当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神驰状态时,他们就勇于接受新领域的挑战。”简而言之,神驰教育模式表明,孩子掌握知识技能应顺其自然。从其本质上讲,引导孩子学习的知识领域应是他们所喜欢的。当孩子逐渐意识到他们学习的领域,无论是舞蹈、数学还是音乐,都是无穷乐趣的源泉时,这种最初的激情就为今后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由于维持学习的忘我境界需要不断冲破个人能力的局限,追求精益求精便成为最基本的动力,而这种追求也让孩子感到快乐。当然,这仅是一种较有建设性的学习和教育模式,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实施推行。回想起学校的学习岁月,谁都或多或少有过枯燥感及焦虑感。通过学习来追求神驰境界的乐趣是一种更人道、更自然、更好引导情感的教育方法。说到底,总揽全局能力倾向可将情感引向建设性的目的。不管是控制冲动,推迟眼前的满足,还是调整心态都由情感引导。这些情感引导有助于思考,有助于激励我们百折不挠,锐意进取,还有助于发现进入神驰状态的路径,提高工作效率。所有这些都证明,情感左右着工作或学习的效率。第 七章移 情 之 源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过的加里医生。那位医生虽然在职业上是成功的,但在情绪表达上有着明显障碍,使其未婚妻埃伦苦恼不堪,而他本人既认识不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也理解不了埃伦的感受。像大多数情绪表达障碍患者一样,加里缺乏移情,同时也缺乏洞察力。假如埃伦说到自己情绪低落,加里不会表现出同情;若埃伦谈到爱情,加里却王顾左右而言它。对埃伦的行为,加里总要给予“建设性”的评论,却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些评论会伤埃伦的心。移情(即“感人之所感”,并同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是在情感的自我觉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对自我的情感,我们越是坦诚,研读他人的情绪感受也就越加准确。像加里这样的情绪表达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感受一无所知,对自己身边其他人的感受更是一片空白。他们是情感上的聋哑人,对人们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节律波动说话语调的抑扬顿挫、手势姿态的变换、意味深长的沉默、另有他意的哆嗦等等,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情绪表达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感受闭目塞聪,而对于别人向他们表达的感受,同样如坠云里雾中。无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感智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人类融洽和美的关系是人际相互关怀、热爱的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源于情感的调谐能力,源于移情能力。移情在人生竞技场的广阔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销售、管理、恋爱、养育子女,到怜悯或政治活动,无一或缺。缺乏移情将导致创巨痛深的后果,这可在心理变态犯罪如强奸、儿童性骚扰等案例中看到。人们的情绪不常转化为语言,而通过其他暗示方式表达出来。直觉他人感受的关键在于能够破译非言语信息: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哈佛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 )及其弟子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人们解读非言语信息的能力。罗森塔尔设计了一套移情测试,叫(非言语敏感测试图),这是一组表现一个青年女性从厌恶到母爱等不同情感的系列录象带, 画面场景有忌妒、请求宽恕、表示感谢乃至诱惑等,每一个画面都有一至几个非言语交流信息,不含文字说明。比如,某个场景除了面部表情之外,其他什么线索也没有;另一个画面则只以身体动作为主要的非言语交流信息, 让观察者通过这个或那个非言语线索辨别情绪。科学家现已对美国和其他个国家的多人进行过测试,发现那些更擅长通过非言语线索破译情绪的人,往往更善于调节情绪,人缘更好,开朗而敏感。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善于移情。在分钟的测试过程中,有些人的进步明显,这表明他们具有领悟移情技能的天赋,而且这些人与异性相处得很好。毫无疑义,移情有助于爱情生活。这套移情锐敏度测试与、智商等测试之间不存在明显关联,这与对情感智商其他成分的研究相一致。将该测试用于儿童也得出同样结论,表明移情与学业智能互不相关。通过对个儿童的测试发现, 那些表现出解读非言语情绪天赋的孩子在学校最受欢迎,情感很稳定,而且学业上也名列前茅。尽管就平均而言,他们的智商并不比那些移情锐敏度低的孩子高。这也就意味着移情技能为他们的课堂效能、学业成功铺平了道路,至少使教师更喜欢他们。理性思维的操作借助语言,而情绪的表达则可以是非言语的。若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与其讲话时的声调、手势或其他非言语信息不一致时,宁可相信他非说话方式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别在乎他嘴上讲了些什么。要知道,正是这些方式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意。据研究者的粗略估计,在交流中, % 甚至更多的情感信息是非言语的。人们大多是无意识地接收了诸如语调中隐含的焦虑、急速手势中透出的恼怒等各种信息。虽然人们并没有特别费心地去注意这些信号的性质,却心照不宣地接收了,不言而喻地反应了。这种能力本身大多也是耳濡目染,由非言语途径习得的。移情的展开个月大的霍普看到另一个婴儿摔倒了, 她眼泪立刻涌了出来,急忙爬到妈妈怀里寻求抚慰,似乎是自己摔疼了。个月大的米切尔见小伙伴保罗哭了,赶紧把自己的玩具熊递给他,看他还是哭个不停,又去找来保罗的安乐毯给他。从这些同情与关怀的小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移情都被在一旁观察的妈妈们记录下来。实验证实,移情的产生可追溯至婴儿期。其实,婴儿一出生若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立即就会烦躁不安,这可看作移情反应的最早征兆。发育心理学家发现,早在婴儿能够真正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之前,他们已能因同情而感到痛苦。仅仅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可能对身边环境的骚动作出反应,仿佛是自己难受不安。看到其他婴儿的眼泪自己也会哭。周岁左右,他们开始分得清是自己的还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