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国外股份经济100年

作者:李永杰 字数:52070 更新:2023-10-08 22:39:43

国外股份经济100年,李永杰主编,广州出版社,1997目录国外股份经济100年李永杰 主编广州出版社(广州市东风中路503号)1997年12月第1版目录一、万里长河溯源头—股份经济的诞生(一)源头探幽—股份制企业的萌芽(二)传奇的世纪—股份经济的诞生(三)辉煌的历程—股份经济的全面确立银行的股份化铁路与制造业的股份化银行与工业(四)创新的组织结构—股份公司管理层的演化宾夕法尼亚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标准石油托拉斯二、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巨轮—股份经济的发展(一)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阶段英国早期股份保证承受制度美国早期铁路股票的发行(二)股份经济高速发展的兼并组合阶段美国第一家兼并企业:标准石油公司美国早期通过兼并迅速发展的企业:美孚石油公司通过兼并高速成长的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三)跨国公司“国际巨无霸”阶段向外扩张的洛克菲勒财团向外扩张的老手:梅隆财团三、海阔天空任鸟飞—推动股份经济发展壮大的资本市场(一)风云变幻的国外资本市场历尽风雨的股票交易所令人目眩的股票交易骇人听闻的股市罪恶日益完善的股市监管(二)波澜壮阔的企业重组与兼并浪潮历尽盛衰枯荣的美国企业兼并以跨国收购为主的日本企业兼并立足本地面向海外的香港企业兼并四、横看成岭侧成峰—各国现代股份经济扫描(一)德国的现代股份经济富有特色的“双委员会制”与“职工参与制”—德国股份制企业管理的春天看得见的“寡头”—德国银行的主导性托管局与复兴新联邦州经济“雇员的企业管理学校”“T”的启示(二)英国的现代股份经济国有经济机制转变—“股份化运动”监管制度撒切尔政府的“第二步改善政府管理”计划构筑势力圈的狂潮—西欧公司一体化英国对企业兼并的管制(三)法国的现代股份经济受宠的国有经济—法国的“国有化企业”与“混合公司”“雷诺方式”—实行资本开放国有企业合同制和“计划合同”(四)日本的现代股份经济日本的独特现象—法人充当股东主体“NEC公司”缺乏经营责任的经营者少数持股与人事渗透—日本的企业融合股份公司中的低分红倾向日本企业的“神器”—终身雇佣制日本的公私混合企业日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五)美国的现代股份经济白领阶层的崛起—股份分散化与经理革命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美国的职工持股运动欧文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实践—美国的农业股份制合作社金融业中的股份经济—美国银行持股公司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美国股份公司扩张的途径21世纪的股份公司—美国股份公司的演进(六)俄罗斯的现代股份经济步履蹒跚的证券私有化—俄国股份经济的起步困难重重的现金私有化—俄国股份经济的发展喜中堪忧—俄国股份经济前瞻五、它山之石可攻玉—国外股份经济发展的启迪(一)当代西方股份经济发展趋势股权的日益分散化、多元化持股法人化股东权力弱化,经营者主宰企业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股份公司的资本制度和资本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二)西欧国有制企业股份化对我国的启示西欧国有企业的变化西欧国有企业改组对中国的启示(三)美日股份经济比较及其启迪日美股份公司中所有者与企业关系的变化日美股份公司管理结构的差异日美股份制经济发展中的启迪后记一、万里长河溯源头 ——股份经济的诞生 (一)源头探幽——股份制企业的萌芽一、万里长河溯源头——股份经济的诞生(一)源头探幽——股份制企业的萌芽  最早的股份制的雏形,远在古罗马业已出现。那时,“包税商”组成股份委托公司,在五年一度由新监察官主持的公开投标中,竞争承包税收、代国库收税的权利。然后,在实际征税中抬高税额,牟取利益。包税制度延续很久,政府在缺乏预算的情况下,希望提前得到一定数目的资金,或者知道未来可指望的收入有多少,就把税收卖给或租给一个股份公司。  历史上最著名的、常被引用来说明股份制早期特征的,是12世纪热那亚人组织的“maona”。热那亚人为征服和开发塞浦路斯岛,成立了一个股份信托公司“maona”,用它来筹集海上大远征的资金。这种方式使政府得以以经济利益作号召来筹集战争款项。对参与者来说,这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它取代了原先政府以强制性的法律来得到急需款项的做法。  “包税商”和“maona”都采用了类似于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它们的业务显示了股份合作形式的一方面的职能,即于特殊情况下筹集资金。同时,它们代表了股份公司发展中的一条路线:为国家财政和战争需要服务。1400年诞生于热那亚的第一家股份银行——圣乔治银行,其业务即是向城邦政府贷款,以换取经营银行的特权。  股份公司发展的另一条更富经济意义的路线,是作为为工商业筹集资金的组织形式。这一路线的发展是缓慢的,它源起于中世纪的合作制度。合作由农业开始,扩展到采矿业,并深入到行会的经营活动中。像采矿业这样需要资金投资的部门,融资手段主要是储蓄和有限责任股权。虽然合伙人负有全部责任的普通合伙企业仍旧是普遍的形式,但在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商业城市立法中已经提到了有限合伙企业。随后,1673年,法国商业立法中确立了有限合伙企业的名称。德国则称之为隐名合伙企业。在铜矿、银矿和锡矿开采部门,发展出为创办耗资巨大的冶炼厂提供资金的金属加工贸易公司。  回顾股份公司的创立之路,最堪重视的是贸易活动组织形式的演化。在这一时期,有两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值得关注:一种是跨地区的城市商业组织,一种是海上贸易组织。  跨地区的城市商业组织。15~16世纪,欧洲的中心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各大城市。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和米兰等城市超地区商业的发展,要求组织超越地域性的大企业,这是单独的商家力所不能及的。于是,诞生了城市组织的商业企业,它对于参与的市民一概来者不拒。募股方法是按照纳税额和财产的多寡将市民分成若干集团,为每个集团保留一定的投资额,以便全体市民得以参加。股本运作中个人可以撤回投资,但股份不可自由转让,公司业务的管理由官方监督。红利分配则依毛利润进行,没有储备,缺乏固定资本,也缺乏现代意义的资本会计,整个企业代表着现代股份公司的准备阶段。  海上贸易组织。耗资颇多的海上航行不仅风高浪险,而且商船时有遭海盗洗劫的可能。因此,它需要一种易于集资,同时可使投资风险分散化的组织形式。在11世纪到13世纪,又是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出现了一种被史家称为真正股份公司的组织——“海上协会”。这是睿智的热那亚人对商业史所作的杰出而超前的贡献。“海上协会”由许多合伙人共同发起组成,它发售股票,并以所持股票来分享利润、承担风险。每只商船上带着一个管货员或代理人,来代表投资人的利益。在中世纪后期,这种组织形式也一度流传到其他地方为商家所用。  “海上协会”是杰出而超前的,因为这一时期,一直迁延到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初叶,欧洲占主要地位的贸易形式,特别是海上贸易多是采用合伙所有制。“整个中世纪,因为风险的缘故,几乎没有一艘船出海是为了一个人,它总是为若干股东共同建造的”;同时,“不同的合伙人却会同几艘船舶的所有权有关”。投资人通过合伙所有制分散了投资风险,而每一次的出海则像船舶建造和船舶所有权一样,是船主、商人、船员和水手的一次联合经营。在荷兰,到1500年左右,“船运、海上贸易以及租借船舶这些业务往往都由同样的几伙人或几个合伙组织包揽”。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实现了企业所有权的分割,从而完成了资金的积聚和风险的分散。  (二)传奇的世纪——股份经济的诞生(二)传奇的世纪——股份经济的诞生  16世纪,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英国和荷兰,波澜壮阔的海外殖民拉开帷幕。垄断殖民地贸易的是政府支持的特许公司。这类公司分为两类:契约公司(由独立经营、自担风险的商人组成,他们在经营条件规定的范围内共同经商,并服从集体的纪律)和股份公司。其中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1600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特许成立了合股集资的东印度公司。1601年,由新组织形式驱动的船队首航印度,即到达了利润的彼岸。航行的利润率高达500%-1500%,公司按股金比例分配利润,并将股本归还。  高额利润宣告了新组织形式的成功,股份资本开始家喻户晓,欧洲大陆各国纷纷仿效。这时的公司股东是临时性的,投资者为每一次的航海筹集资金,航海结束即行结算,参与者将本利收回。因此,投资者和投资额都是不稳定的。1613年,公司筹集429000英镑,供应四次航海使用。1617年,筹集170万英镑,供应7次航行。东印度公司在最初的12次航行中一直是临时性股份企业。17世纪上半叶,詹姆士一世首次确认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观点。1657年,英国出现稳定的公司组织,股本长期化,股息定期发放,股票通过证券市场流通。传统股份形式开始向现代股份公司过渡。  商海中的另一面旗帜——荷兰东印度公司始创于1602年,最初,公司采用按省分配股份的方法募集资本。根据共同的协定,任何一个城市不得把股票全部买下,公司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股票的再次认购情况。但是,到1612年时,公司的经理部门拒绝继续实行这种方法,他们将公司股本长期化,并劝告心怀不满的股东,到可以买卖股票的证券交易所卖掉他们的股票。最后,公司拥有了大量消极股东,这些人将他们的股份看作是一种资本投资,对于贸易,他们既不感兴趣,也不参加。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的贸易海洋中最具风采,法国即以其为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股份公司。  大型股份公司成为海外贸易的工具,这是由于这种组织形式适应了海外贸易的需要,也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贸易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但对于这个世界,人们仍然知之甚少,甚至对英国的地理和经济情况的记述也是极不充分、错误百出的。所以,最初的开拓者,对他们遥远的航程上的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远方市场的神秘、陌生,海上变幻莫测的风浪,历经国家的不友好和虎视眈眈的海盗,这些都使得小规模的贸易组织无法跨越充满财富诱惑的蓝色海洋。在此,股份公司显示出巨大实力。它把带有扩张性质的开拓海外市场所需的资源组合在一起:巨额的资金、垄断特权和保护。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国家批准的特许公司,还是由国家创建的股份公司,在业务活动方面,事无巨细,都要接受政府监督。另一方面,股份公司把贵族和商人们联系在一起,这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传统观念的转化。  贸易造就了大批商人和大量社会游资;同时,贸易拓展了市场,推动了工农业的发展,经济领域的活跃产生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筹集资金的方式一直有两种:接受外界有息存款和鼓励合伙人追加资本。这种源自13世纪的区分渐渐发展成为现代公司集资所用的“股票”和“债券”。同时,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德国早已存在发行可转让股票的合伙组织形式(意大利热那亚的圣乔治银行,某种情况下的船行及德国采矿企业),在1550年后的英国和荷兰,这种组织形式得以长期化和普遍化。荷兰和英国的公司开始将其股本看作长期性的,股票的转让通过交易所去进行。而且,公司可以根据其对资本的需要,扩大发行具有固定票面价值的股票,从而不必再要求原股东追加资本,公司将利润(作为股息分掉)和资本(由公司保留)也作了区分,采用证券来代表资本,这必然关联到股票市场的组织和发展,种种事件的汇合,导致了异彩纷呈的证券市场的诞生。  当人们的财产由价格自由变动的证券来衡量时,投机变得在所难免。时代并没有成为限制人们投机创造力的因素,多头、空头,期货交易(或称选择买卖),边际购买(即用一小笔现金购买股票,以新购的股票作抵押借入其余股票)等等,海外贸易的传奇支持着人们的想象力,于是人们欣然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冒险的旅程。股份公司和投机活动相互促进着,1689年,英国只有11家股份公司,几年之后,到1695年,即上升为约100家。政治和市场的变化都会推动股市的投机,刊登主要股票价格的刊物应运而生。尽管存在着种种问题:了解市场趋势和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很困难,股票交易必须到伦敦或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进行,大多数公司的年收益(约8%)与投资所冒风险极不相称,但是整个证券市场仍然是活跃的。大的股份公司考虑投资者的心态,也同时以债券形式募集资金。170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发行债券价值在300万英镑以上,而该公司名义股本只有325万英镑。于是,热衷于冒险的商人买卖股票,对风险持审慎态度的人(包括妇女)购入公司债券。1689年之后,英国小的私人投资者转向关注政府的证券和公债券。  经济的活跃要求相应的信用制度的建设。银行的早期实践证明了单独的私人银行家无力承担资助国家大企业和保证存取流畅性的职责。早先,英国的金银匠像中世纪的银行家一样,接受存款,并且用它来资助斯图亚特王朝的政治事业。1672年,国家发生危机,政府宣布只能付息,不能还本,金银匠陷入了无力满足存户提存的困境,结果导致存款人要求国家垄断银行。政府当局利用了这个要求银行垄断化的机会,为挽救陷入西班牙继位战争泥淖中的财政,当局在1694年发行了120万英镑利率为8%的公债,将认购者组成名为“英格兰银行董事公司”(即英格兰银行)的股份公司。120万的股份资本换来买卖汇票的权力。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个有系统的购买汇票的机构,通过对未到期的票据贴现的办法,生产者和商人缩短了产品达到最终消费者手里才能得到款项的那段时间,银行的新业务加速了资本的周转。新的组织方式和业务使英格兰银行获得了成功,它还用多种方式为政府筹措了更多的贷款。  靠临时短期贷款支持的战争经费,终于沉重到使政府不得不谋求一种持久性、得到保证的长期贷款。1711年6月,政府短期债券的持有者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家新公司“南海公司”的股东,虽然南海公司确有与西属美洲的贸易,但公司主要目的却是将政府流动债券统一为持久的债务基金。为此,公司不得不按面值将政府的债券作为购买股票的存款接受下来,新公司的股票又被政府用以偿付债权人和谋求借款。  同为西班牙继位战争所苦的法国,债务灾难更为严重。从1716年起,约翰·劳开始以股份制的中央银行、密西西比公司和包税总所来构筑法国新经济秩序。1718年,密西西比公司(后与印度公司合并)同意按面值接受政府的债券,以换取其公司的股票。法国的公债骤然减少了,对股票的巨大的需求使约翰·劳不得不加快发行。尽管要使路易斯安纳这片森林荒地拿出足够的收入来偿还投资,至少要等上100年,但公司第一年的股息还是公布为200%。于是,交易所出现了教堂也难以得见的景象:贵夫人与马车夫平起平坐,公爵与仆役进行交易,神甫与小店主讨价还价。在这里,只有一个上帝——金钱。在股价叫得最响的时候,10张股票的价格等于14或15公担白银,而所有的这些支付都是取自约翰·劳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约翰·劳的“体制”的成功鼓舞了欧洲各国,英国在1720年3月通过了南海法案,准许年金持有者将他们的投资转换成南海公司的股票。1720年5月,荷兰当局着手讨论成立一个与约翰·劳的公司或南海公司一样的公司,以减少公债。日内瓦、维也纳和汉堡都出现了同样的投机风潮,里斯本还发生了“巴西泡沫”事件,整个西欧都沉浸在投机狂热之中。尽管无论是约翰·劳的公司,还是南海公司的贸易都不足以支付投资的利息,但投资者还是被不断上升的股价吸引。1720年1月1日,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为128点,到7月1日则高达950点。飞涨的股价和纷纷成立的新公司将投机推上了高潮。在约翰·劳的公司可笑地将股息定为2%之后,许多人开始抛售约翰·劳的公司的股票,将资金投入伦敦或阿姆斯特丹的“泡沫公司”。1720年8月,英国政府突然加紧了对股票投机活动的控制,颁布了“泡沫法案”,规定除经议会的私有法或国王特准外,禁止成立新的股份公司。与此同时,许多法国、瑞士的投资者决定出售他们的股票,部分原因则是为了能投入新组建的荷兰公司。由此终于诱发了股市的狂跌。南海公司的股票从9月1日的775点跌到10月14日的170点,英格兰银行、东印度公司、非洲公司的股票纷纷暴跌,约翰·劳的公司的股票几乎一文不值,其发行的纸币被宣布为不再是一种合法的货币。在阿姆斯特丹,新成立的公司垮台,股东沦入破产。危机使硬币从货币流通中消失,以至爱尔兰由于缺乏货币,商业倒退回物物交换的阶段。近代股市的第一次股灾和金融危机,只有本世纪20年代末的大危机堪与相匹。据称受害者由于急于挽救自己的投资,所以才未联合起来颠覆国家。这场大危机体现了当时英法政局的不稳定,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金融体系的脆弱。危机之后的修复工作是艰巨的,而且代价沉重,尽管政府确实在投资者的不幸中卸下了债务的包袱。从“泡沫事件”中国家(特别是英国)认识到了信用的重要性,国家从此按期支付所有债务的利息,信任的恢复使公债成为公众乐于接受的资产形式。新的股份公司不再与财政发生关系,而是成为工商业的组织形式。政府债券的交易与股票市场的发育走向成熟。虽然这在欧洲并不普遍,但是作为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的金融体制还是建立起来了。  (三)辉煌的历程——股份经济的全面确立(三)辉煌的历程——股份经济的全面确立  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准和经济面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次产业革命的成果,这是工业与银行相结合的力量推动下实现的,银行与工业得以联姻则依赖于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整个这一发展过程占据了19世纪后100多年历史的中心画面。  银行的股份化  18世纪末,国际贸易和经济活跃促进了银行的发展。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策源地的英国,股份制银行率先起步,其股份化的历程具有典型意义。当时在英国,除英格兰银行以外,存在着大量的乡镇银行(伦敦以外的银行都叫乡镇银行)。1793年,乡镇银行有400家,1810年数目超过了700家。这些银行都是家庭经营或小的私人合伙性质,只有在苏格兰境内,股份银行成为普遍的组织形式。这一时期当局不准成立合伙人超过6个以上的银行。可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恐慌和波动总是时有发生。危机中,众多英格兰银行垮台了,而苏格兰银行则几乎没有受到触动。股份银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833年,当局彻底废除了不准在英格兰创办股份银行的规定。  也就从这一年起,不列颠银行的组织形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地方上开办了大批的股份银行。开始,它们受到英格兰银行和伦敦的100多家独资银行的敌视。1844年,伦敦只有5家股份银行,数目很少,而且经受着对手的排挤,不过最后它们获得了成功。原因在于它们拥有雄厚的储蓄资本,具有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业务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且在打印和发行年度财务报告方面也不像独资银行那么保密(虽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这一时期,以苏格兰为首的股份银行尽力扩大自己的业务项目。它们积极从事本行票据买卖,承兑伦敦的外国票据,设立专门机构代客户保管债券和剪裁息票。股份银行承担了大宗新开辟的银行业务,显示出了创新活力。相反,在竞争中,独资银行的缺点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地方性的垄断,特别缺乏储备和管理不善。独资银行扩大存款和贷款的手段渐渐不能满足全国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不能满足工业城市的需要。因此,19世纪中叶,股份银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一段时间,政府严格控制着股份银行的股本规模。  1844年,皮尔为股份银行登记制定了一项特别条例,规定银行至少须有10万英镑的资本和每股票面不低于100镑的股票,才能登记。1855年,国会开始制定试行一项一般的有限责任法,银行却被排除在外。1857年,皮尔的银行条例被废除,但是银行仍然处在有限责任之外。就在这一年,银行界发生了震荡。因为银行的主要资金一直是投入国际贸易和美国、欧洲大陆的铁路建设。所以,来自这种贸易的种种风险以及大西洋彼岸的任何动荡,都会波及英国银行的稳固。这年秋天,美国铁路证券价格下挫,随后银行疯狂倒闭,由此导致了英国的银行危机,出现了一些震撼一时的无限银行倒闭案件。于是当局改弦更张,准许新银行按有限责任制组建,并准许老银行改制为有限公司。1862年,有限责任制的一般化条例终于诞生,银行和其他7人以上的社团均列其内。  但是,股份银行的有限责任化步履滞重,实力雄厚的老牌银行看不起“有限公司”,认为承担无限责任是良好形象的基础,改为有限公司会有损自己的信誉。同时,它们不愿意公布资产负债表。所以,16年之后,仍没有一家苏格兰银行按照新立法去改组。英格兰和威尔士也是如此,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股份银行包括伦敦——威斯敏斯特银行和曼彻斯特——利物浦银行等69家银行仍保持无限责任。1878年10月,犯有刑事过失的格拉斯哥城银行的倒闭,一夜之间扼杀了无限责任制的银行形式。股东们受到承担总数达所持股票6倍之多的损失的教训,开始向董事会施加压力,无限责任银行的很多负责股东表示要出让股权。这一事件终于使有限责任制在银行企业中确立起来。  铁路与制造业的股份化  早在铁路大规模建设之前,欧美各国都曾出现募股集资的公司,疏浚和修建运河系统,运河运输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铁路建设开始后,各国的投资重心都转向了铁路。铁路公司组建伊始就实行股份制。原因在于铁路是新兴产业,没有传统习惯的阻力;同时,它的建设工期长,成本高(英国在19世纪每英里铁路造价高达40000英镑)。所以,当时铁路公司在组织方式上别无选择。  英国是世界产业革命的摇篮,它的铁路建设是领先而有代表性的。早在18世纪末,英国就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率先跨入煤与铁的时代。英国的铁路建设开始于19世纪初,1801年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研制成功一节实用的蒸汽车箱和机车,1804年机车和车箱开始在铁路上运行。此后,经过乔治·斯蒂芬森的改进和30年代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国内主干线宣告建成。  铁路建设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生活的面貌,它不仅发展了国民经济,而且使各国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经济体系:铁路建设扩展了市场,降低了运费,运费的降低大大改善了工商业的成本,挤垮了许许多多存在着缺陷或垄断的市场,为生产和流通领域开创了一个高度竞争的新时代;铁路建设带来了对煤、铁、设备等部门的引致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需求增长;铁路延展还带动了铁路沿线新市镇的兴起。由于铁路建设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动力,所以它一经展开,就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支援。欧洲各国铁路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其利息受到政府担保,因此获得和政府本身发行的债券同等的地位。美国则采用赠地的方式鼓励铁路的延伸开拓,美国的州、县政府除土地赠予外,还为铁路提供财政援助,用现金购买铁路股票或给予津贴。种种措施引导了银行与公众的投资方向。在英国,大部分铁路资本是由一笔笔200-2000英镑的小投资筹集起来的。投资者是居住在外省的中产阶级,在建筑铁路的几年中,他们奉献出了全部积蓄。新的铁路公司通过公众购买股票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1845年12月,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报价的铁路股票不下260种。其中普通股的比例高过优先股,也就是说,大部分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  这些活动为证券交易所的历史写下了新的篇章。以前,证券交易所大量买卖政府发行的债券和闻名的独家公司,如东印度公司的股票。现在,新的银行和铁路企业成立了,它们迫使证券交易所把门开得更大和进行更广泛的交易,铁路部门通过大量筹款,使投资的习惯越出了一小部分居住在伦敦或与伦敦有联系的商人的狭小范围。到1848年时,英国“每一个城镇的每一条街上都可以找到铁路股票的持有者”,没有几张铁路股票的小康之家难得一见。而且,铁路证券成为银行理想的抵押品,铁路成为最稳健的投资。  铁路高昂的建设费用使各个铁路公司付出了极大的投资,它要求从客货运输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和保证节约开支。早先的铁路公司,各自拥有十几、几十公里的铁路线,这样规模的运营注定是没有效率的,而且为整个铁路运输的管理带来困难。所以早先铁路建设的末期是合并时代。股份制的组织方式为合并提供了方便。股份制不再仅仅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手段,而且成为企业间兼并和联合的有力工具。在英国,19世纪40年代,地方性铁路公司合并成了地区性铁路公司,产生了“铁路大王”乔治·赫德森。在他的筹划下,中部的铁路公司合并了起来。除合并之外,一个公司的路线对另一个公司的出租也成为铁路公司联合的手段。到1914年,1000多家经议会认可的铁路公司,通过租借和合并的方式,缩减为11家规模庞大的企业。这些铁路公司承担了全国的货运业务,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汽车运输队的出现,才改变了铁路货运的垄断局面。  其他国家铁路建设的步伐慢于英国,但股份制的铁路公司的历程与英国相同。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欧洲、美国与英属殖民地的铁路建设多少都接受了英国的帮助。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就开始帮助法国和比利时修筑铁路,不久以后,铁路修筑到了欧洲以外的地方。英国对国外铁路建设的投入不仅包括工程、设备、管理和劳力,而且包括大量的资本输出。英国本国的铁路建设在早期是由地方创办的,伦敦资本一直畏缩不前。19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国际金融社,包括摩根号、希思号、戈申号、胡思号等等,通过认购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加入了英国创办的国外铁路的早期建设。铁路公司的股份制形式促进了资本在铁路建设上的国际投资,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也基本建成了完整的铁路网。  由于国家的全力支持,美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很快。1870年,美国的铁路线达到53000英里。随后,美国铁路展开了极富特色的合并。通过购买、租借或订立托拉斯契约,较大的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同时,投资银行利用破产的铁路和出现的危机,建立对新出现的铁路集团的控制,或者建立所谓的“利害与共社团”。到1906年,铁路所有权和经营范围的划分稳定下来,美国营业铁路的2/3被控制到7个集团之手,维德比尔特铁路公司控制了纽约——芝加哥地区的铁路,宾夕法尼亚系统控制从费城和巴尔的摩往西的铁路,摩根财团控制了东南地区的铁路,詹姆斯·杰·希尔公司控制美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哈里曼财团控制了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和南太平洋铁路,古尔德铁路公司和罗克·艾斯兰系统掌握了密西西比河流域铁路的支配权。这7个集团控制了全国铁路利润的85%,他们的所有权和管理是通过互相参加对方的董事会和订立大量非正式联盟的方式,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到1914年,美国铁路网总里程达252000英里以上,超过了欧洲铁路里程的总和,达到了当时世界铁路总长的1/3。  垄断带来了特权,造成了一些腐败现象。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C.莫比利尔公司,该公司专为承包联邦太平洋铁路工程而建,公司创办人以低廉的价格把股票卖给已当选的国会议员,换取他们投票赞成给予该铁路慷慨的土地赠予。  此外,几乎所有铁路创办人都采用的一种伎俩是,建立一家建筑公司去承包自己的铁路工程,然后由铁路的经理人员同建筑公司(即他们自己及合伙人),签订不诚实的合同,为铁路建筑工程支付高价,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铁路公司其他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利益,导致许多铁路走向破产。英国的“铁路之王”赫德逊,就是因为将6镑10先令买进的铁,按12英镑的价格卖给公司,把“交由董事全权处理的”股票留给自己作行贿之用,以及夸大运费的收益,把资本当作收入等等劣迹被查明而被逐出公司。  种种弊端激起公众的不满,各国出现了反对垄断的呼声。铁路,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天然宠儿,最早受到了国家的限制。同时,股份制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股份制在制造业中的发展颇多曲折,旧的企业组织方式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改变,最后,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组织的最佳选择。这一过程在英国表现得最为鲜明。  在英国,直到19世纪初期,政府始终存在着一个传统,如果要申请有限责任特许状,企业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特点:或者是从事海外采矿冒险事业,因而具有特殊的风险;或者是从事运河和铁路工程,因而具的宏伟的规模;或者是从事保险事业,因而需要承担极其广泛的责任;或者是像教师鉴定学会及化学会这类组织。没有大量的成员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普通制造业被排除在有限责任之外。  这个时期,制造业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负有无限责任的家庭企业和小型合伙组织。1853年,亨利·斯克里夫纳在他的《铁业史》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股份公司同制铁业方面的成功不相容吗?”对于当时的实业家来说,股份公司一词无异是说不负责任的管理和流弊百出的财政——实则舞弊。人们总是记起30年代后期,北安普敦的煤矿公司的骗局,这个公司开凿了一个300码深的矿井,然后再把预先放进去的煤搬运出来。  由于没有合适的法律,一些公司被胡乱地或存心欺骗地设立起来(泡沫公司条例废止后,单单设立公司并不是非法的),在这期间,等不到官吏去裁决或国会去处理,他们就发财或倾家荡产了。到50年代以后,英国社会自由放任蔚然成风,由此导致了1862年的公司条例。根据这一条例:凡股东在7人以上,经营目的合法,则只须签署一项组织公司的备忘录,即可自行组成公司,既可以是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无限公司。这一条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867年,立法者核准了这样一种公司,它的董事可以是无限责任,而一般股东则是有限责任的。这种公司从来没有成立过。比较起来,1862年条例的完全自由更加引人人胜。维多利亚时代最聪明的笨伯这样唱道:  凑七个人把一个公司组成  (如果可能,全部是贵族和准男爵之类的大人先生)  他们一上来就发表一项公开声明  宣布他们打算在什么程度上把债务还清  这便叫做他们的资本  虽然还有制造商对于改进企业组织形式持冷淡态度,他们一贯凭借着稳健从银行藉取帮助。但是,1862年的条例在新企业的组建中引起了反响。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了重工业的发展,如果说家庭企业与合伙组织同耗资少、生产分散的经济阶段相适应,那么耗资巨大,需要设备、厂房和集中作业的新行业则要求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于是,煤、铁、造船、机械等行业的一些新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设立起来。到1867年,埃布一佛耳成为一个拥有400万英镑资本的煤铁有限公司;帕麦尔造船厂成为拥有200万英镑资本的公司,“股权分布于全国各地”;“博尔科·伏恩公司”,有250万英镑,“股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曼彻斯特方面”。这些都是在1862年条例公布的最初5年间,推广股份公司组织的例证。  同时,老的私营行号受到股份有限公司种种方便的吸引,开始把它作为少冒风险而扩大业务经营的手段。在这一时期,大部分股份公司是由私营行号改组而成。在改组过程中,产生了后来称之为金融代理商和投资代理商的人。他们从会计师中分化出来,专门服务于老企业的股份化工作。工作的第一步,是企业主向代理商提交改组方案,然后,代理商聘用训练有素的估价员,对企业的情况作出判断(初期成立的一些有限公司,名义资本超过了实际状况,出现了长期背负股款待缴包袱的情况)。在接到估价员的报告之后,代理商就以信函或计划说明书的方式,将方案交付自己的朋友,征询他们的投资意向。最后,签署创立有限公司备忘录的法定7个人,就从代理商的朋友和企业主的朋友中遴选出来。在一笔10万英镑资本的典型案例中,企业主会承担3万英镑,其他的朋友则比照此数,承担其余部分。这成为不通过证券交易所,不发售股票,而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一种途径。60年代比较重要的有限公司和80年代日益增多的公司,就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经过认真、妥善的筹划建立起来的。资本还是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一如往昔,但最后,终于有一小批工业证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私营企业股份化的著名的案例是邱纳德航运公司,它在1878年变成了一家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出售股票,这时,名义资本的3/5仍保留在三个家族手里。一直到1880年,旧企业的改组始终在稳步进行,但是速度较慢,很多企业仍拘泥于传统的组织形式。  这一时期,奥耳德姆的纺织业是一个醒目的例外。1880年,奥耳德姆拥有一大批真正在股份基础上创办起来的纺织企业,这些企业占有英国全部纱锭的1/7,以致从奥耳德姆的股息可相当准确地试出棉纺工业的温度。例如:1885年在奥耳德姆及其附近的94家纱厂中有75家的股票价格低于票面价值,由此可以推知棉纺业的不景气。  最后摧毁了传统组织形式的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决定了我们今天生活面貌的大部分发明创造在当时已经诞生。但要让它实现在大规模的生产上还要假以时日。它需要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巨大的资金和改进应用的能力。第二次产业革命与第一次产业革命有很大不同。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一种技术改进,它产生于熟练的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整个生产的发展是连续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是技术发明,与它对应的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这些无法从熟练工人的操作中产生。新的革命把人类由煤与铁的时代带入了钢、电、石油和化学的时代。站在1900年,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因而并不觉得相隔很远;但是,站在当时,我们会觉得遥远而陌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一个后果是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生产的社会结构,形成了界线分明的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同时,明确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小的个体私有制成为昨日黄花。新技术、新行业提高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小的家庭企业无力购买复杂、昂贵的机器;大规模的生产激化了竞争,导致了1873-1895年间生产过剩的危机和大萧条,基础薄弱的家庭企业经受不住萧条的打击,成为兼并的对象。企业组织逐渐趋向合理化和统一管理,兼并和集中在各个产业部门依次展开,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集中的进程在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如化学工业,但很快就全面扩展开来。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钢铁工业。  1850年,全球钢产量只有8万吨,其中一半集中在英国,这使得钢成为仅次于金银的贵金属。这一状况依靠产业革命才得以扭转。鼓风炉的使用迅速淘汰了原先那种只有十来个人的个体小企业,真正的钢铁企业与钢铁工业生产一起起步。在德国,克虏伯钢铁大企业,1846年只有122人,1873年增至16000人,到1913年则达到近7万人。在法国,是施奈德——克勒索钢铁公司;在英国,是威克斯——阿姆斯特朗钢铁公司;在美国,是卡内基钢铁公司,1901年,这家公司被皮尔庞特·摩根大财团购买,组成美国钢铁公司。这时,单单是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产量就超过了英国总产量。不单是钢铁工业,对于所有工业化国家来说,纺织工亚以及其他制造业中,从业人员日益集中于数量少、规模大的企业。据德国资料显示,1880-1914年间,雇工在5人以下的小工厂数量下降了一半,而雇工在50人以上的大工厂则增加了一倍。工业企业的数量减少了,但是生存下来的企业的规模扩大了,此时的就业人数大约4倍于1880年纪录的工业企业的总人数。  到本世纪初,个体的小的私有制失去了大部分生存的空间,大型的股份公司提供了新兴部门所需要的昂贵的设备,巨额的资金、优秀的管理和大规模的产出。经济围绕着新兴部门建立起新的体系。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另一个后果是促使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造船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全球首次出现了统一的世界价格,这进一步激化了竞争,促使企业规模不断走向扩大。  在制造业的股份化道路上,欧洲各国并不落后。这与英国、欧洲大陆两地银行信贷状况的差异甚为相关。19世纪初,英格兰的股份银行已经开始普及,这种银行机构经营短期贷款,从而使得工业企业可以不依靠有限责任制来获取资金。但是同期的欧洲大陆,仍然是私人银行控制着货币流通,工业很难得到信贷。另一方面,1820-1822年左右,欧洲各国建立起关税壁垒,这使大陆上的工业家开始有能力与英国竞争,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于是,从1830年以后,股份公司在法国和比利时普遍兴起,1840年后传入德国,1850年后几乎在所有其他国家出现了。  美国的制造业,从1865年以后开始急剧上升。1865年,典型的工业企业仍旧归一个独资业主或一个家庭所有,它们一般在当地经营,在比较简单的组织形式下管理。到90年代,美国工业系统的基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小企业虽然存在,但按经济权力来说,多数企业的组织形式已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规模巨大,管理复杂的股份公司,而且企业向巨型公司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股份制,伴随着经济活动中企业规模的扩大,渐渐征服各个产业部门,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公司最早诞生于海上贸易,接着扩展到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之后大量、普遍地出现在交通运输和制造业。到19世纪的后期,以股份制组织的企业开始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角。  银行与工业  银行是资金供求间的桥梁,所以银行的发展与代表巨大资金需求的工业化过程始终相伴。在银行兴起之初,资本的需求少而分散,到工业化后期,需求已相当巨大,而且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上。这种集中的需求,就随着大型金融机构的出现,由逐渐集中的资本供给来满足。  银行对工业的支持(提供资本或长期贷款)有赖于合适的方式,既要使工业家感到投资稳固可靠,又要使投资者在需要时能动用其资金。为此,早在18世纪,英国就大量采用发行股票的方法,很久之后,这一方法在欧洲大陆也开始流行。要使股份容易转让,必须采取无记名的证券形式,这意味着发行股票的企业可能不知道股东是谁。同时,企业还要赢得投资者并使自己的股票价格维持一定的水平。因此,企业要为股票的发行和转让寻找有信誉的中介。另一方面,私人储蓄非常零散,愿意投资的人不知道有利的投资方向,也不了解直接认购股份的方法。因此,银行成为了发行新股的中间人。  银行的组织形式伴随着工业化而发展,最终形成银行与工业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这一过程在欧洲大陆表现得最明显。从银行的财力和业务看,欧洲大陆与英国有很大差别。英国拥有大量的存款银行,它的短期信贷给予工商业很大支持;欧洲大陆的银行股份化步伐要慢得多,大量的私人银行对吸纳存款没兴趣,因为存款要支付利息,加重银行的负担。所以欧洲大陆银行经营的差不多全是代理业务,这造成了它执行工业政策的财力很有限。工业化产生建设大型工业企业的要求,为了向资讯闭塞的公众筹集越来越多的资金,迫切需要创立一种结构和业务全新的银行,以完成吸收储蓄和引导公众投资的职能。1822年,在荷兰国王的赞助下,比利时通用银行成立。它的全称是“促进国家工业的低地国家通用银行”,旨在促进“农、工、商业的进步、发展与繁荣”。开始时因为不能吸收短期存款,它在收进大量工业股票时遇到困难。1835年,它建立了两家金融公司,布鲁塞尔商业公司和国民工商业公司。公司的资本筹集采取向公众募股的方式,公司掌握一份设计精细的有价证券,以免亏损,同时还发行长期债券。这样公司就有能力为工商业提供资金。它收购工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把它们建成或改组为股份公司,然后将收购的股份陆续卖给公众。从业务上看,它相当于现代的投资公司,但同时它通过出售有固定利息的债券来筹集资本,这又相当于临时性金融公司。新的形式为欧洲大陆银行与工业的融合提供了一种途径。  工业化的步伐如此之快,以致到1837年,比利时通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永久性投资的比例高达70%。两家金融公司资金俱告枯竭。通用银行将眼光转向小储蓄户,集资办起真正的公开投资公司。公司仿照前例设计了有价证券,使投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藉此吸引小额长期投资,这些小“资本家”要以积蓄直接投资就不免杯水车薪,不敷使用。  1835年,比利时银行成立,它的动机与通用银行一样,在它被授权购买工业股票后,也遇到了资金困难,于是创办了募股公司。这些公司都志在为工业企业提供初创时的资本和临时性资金。它们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最为活跃。  1837年,拉菲特在法国创立工商通用银行。1838年,里昂投资和信托公司成立,它除了买卖有价证券和提供信贷外,还投资于工业并掌握投资有价证券,从而帮助里昂商人的投资事业。这些商人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煤矿、桥梁建筑和制造煤气灯等方面。  1845年,普鲁士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实业家在科隆组织股份银行,扶持威斯特伐利亚、莱茵兰和普鲁士的工业发展。  成立于1772年的柏林泽汉隆公司,于1830年后开始向工业界提供大量资金,扶持机械工程、纺织厂和面粉厂。  然而,这些银行的业务还是应付不了工业化加快和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形势要求。1848年,法国成立贴现银行,1851年成立贴现公司,着手建设短期信贷系统。接着,作为金融事业向前迈进标志的佩雷尔兄弟动产银行成立。除却存款和贴现的一般银行业务之外,该机构的业务项目还包括:收进客户的有价证券;在出售这些证券前作为临时性投资;安排长期投资,控制所扶植的企业。1854年,欧洲出现第一个仿效巴黎动产银行的组织——达姆施塔特工商银行。然后,组建同样性质的组织风靡一时,欧洲每一个地区,甚至有的国家的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动产银行”,动产银行兼有存款银行、贴现银行以及投资银行的功能。接下来的危机证明银行业过分膨胀了,于是,法令禁止或严格限制向工业企业提供资金。风波过后,代动产银行而起的是一种新的机构——商业银行或称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其自有资本经营,它收进股票,通过有联系的存款银行发行债券。这样就回避了动产银行发行债券具有的潜在的危险。存款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众多分散的营业点,它遍布欧洲的几千个分支机构补充了商业银行的不足,商业银行本身没有分支机构,最多只在国外有几个附属单位。这样,通过各种方式的改组和改造,欧洲各国的动产银行变成了商业银行,欧洲建立起清一色的银行系统。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部分在于欧洲公众日益熟悉工业股票以及银行越来越普遍,因此,像佩雷尔及其仿效者所创办的那种临时应急性质的银行就不再需要了。  银行制度的发展基本上是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银行始终服务于工业化的需要。但是,银行与工业企业的伙伴关系并不是时时和谐的。19世纪,工业家拒绝与银行发生任何关系,或是银行在对工业企业进行投资时犹豫不决的情景并不罕见。原因在于,这时的经济领域,还有许多家庭工商业,股份公司也常常保留着家庭工商业的传统,或者公司主要股权掌握在人数不多但关系密切的集团手里。他们希望保持经营的独立性,不愿接受银行的干预。佩雷尔兄弟动产银行就因为曾经建议工业改变结构,而受到工业企业的敌视。另一方面,银行由于对具体投资的风险缺乏了解而心存顾虑,由此造成双方都不希望发生抵押和赎回的行为。  在19世纪上半叶,工业家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拜访银行,当他踏上银行大门时,企业情况总是已经糟得不可收拾。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总是尽力依靠自己解决资金问题。自筹资金是旧式厂商保持企业家庭性质的唯一方法,也是股份公司限制股东人数和保持公司独立性的唯一手段。但是,自筹资金必然会对工业造成消极影响:生产发展缓慢,低效率的小企业难以被淘汰,工厂设备的使用期延长,以及技术革新的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推广,甚至造成企业组织形式向家庭企业倒退的危险。不过,当工业发展到某种阶段以后,它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银行的帮助,这促使某些工业家产生建立自己的银行机构的念头。当银行的组织形式股份化了之后,工业家就开始购进它们的股票,参加它们的董事会,出主意决定银行的政策。通过这个办法,工业家得以参预银行的事务,决定银行的投资方向,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事务被银行控制。  工业与银行的这种新联系在1848年时已初现端倪。1859年,法国工商银行董事会里出现下列企业家:里昂丝业商阿尔勒-迪富尔、富尔尚博公司董事长霍希特(他同时是博东银行的董事)、卢瓦尔矿业公司的董事韦斯特和德拉昂特、国家建筑承包商帕朗、煤气业和煤业承包商德埃南和造船商蒙塔内。专业银行家在董事会里几乎成为少数。1870-1914年间,欧美其他一些国家的工业家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信用机构。  随着银行与工业之间渗透的程度也越来越深,银行对工业资金投放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银行界与工业界之间利益变得交错重叠,经济结构完全变化了,工业与银行业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一个金融世界已经诞生,它既是工业家的世界,也是银行家的世界。银行与工业汇合而成的金融力量,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成果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在股份制组织形式的驱动下,勾画出我们今天生活的基本轮廓。  (四)创新的组织结构——股份公司管理层的演化(四)创新的组织结构——股份公司管理层的演化  现代股份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三个管理层组成,这三个较为成熟的组织形式是由早期股份公司的组织胚胎发育而来的。我们可从早期宾夕法尼亚公司与标准石油托拉斯公司窥视股份公司管理组织形式的形成与演化。  宾夕法尼亚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在实行扩张战略之时,开始为其系统计划一套新的管理结构,使该系统由三家连锁公司——匹兹堡、辛辛那提和圣路易斯铁路(又称狭长区域线)、宾夕法尼亚控股公司、宾夕法尼亚控股公司——所控制。  这三家公司均置于一个总经理的管理之下,他对“交由他负责的铁路的安全和节约的营运”具有全部责任和权力。他直接控制其领域单位的运输、交通和采购部门,并在董事长的同意下,负责聘用、解雇和擢升一切管理人员。在宾夕法尼亚控股公司和狭长区域当中,有一人是两家企业的第一副董事长,掌管交通和运输,另一人是两家企业的第二副董事长,负责财务,还有一个第三副董事长,是两家企业的审计员。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这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组织都很相似。最大的东部系统分成三个大的和两个较小的分支管理单位。它们都是围绕着在1870年以前曾经是独立的铁路管理系统而建立起来的,其中三个较大的单位是费城和伊利铁路、新泽西的联合铁路以及费城与匹兹堡间最早的路线。它们的分界线现在被重新划定,以便能更圆满地适应运输和管理监督的需要。它们的内部分工也很相似。运输量比较小的费城和伊利铁路有两个这样的区段。新泽西的联合铁路有三个区段,而费城与匹兹堡间的老线则有七个区段。  总经理负责监督、评估、协调其庞大的领域管理范围内各主要下属单位的日常作业。他们根据区域内公司间的会议上所确定的原则,互相密切磋商,主动地制订运费率。他们也要确定下面各区段的资本需求,并指派管理人员。在这三个营运系统中,总经理享有广泛的自由。总主管的任务是就一些“经常的监督而非独立的方针”事项向总经理呈报。  系统的高层经理人员中,董事长及三个(不久增为四个)副董事长负责协调、评估三个自主子系统的工作,并且规划、分配整个系统的资源。虽然这些副董事长负责监督各个路线的营运活动,但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整个系统上。这个新结构刚刚成立时,第一副董事长就负责处理整个系统的对外战略以及与一切连线的各项关系。第二副董事长除了经常监督各线的客货运和审计员外,还负责建议和审核三个系统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此外,第二副董事长还被特别指定协助第一副董事长处理“与匹兹堡以西各连线有关的一切事务”。第三副董事长则监督修建事宜,而且也是三个自主系统的顾问工程师。他还负责监督“财务状况”,以及母公司及其许多附属公司(包括轮船公司、快速货运公司和采煤公司等等)的工作情况。他必须“从这些公司总办事处的财务部门取得业务情况定期报告书,每季以清晰、简明的格式呈报董事长”。1882年,第三副董事长的工作有许多交由新设立的第四副董事长执行。整个来说,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费城总部高层管理人士的这些职责以及营运单位的总经理和中层经理的职责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总部高层人士决定着扩张和竞争的战略,并通过与总经理和三个主要的营运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运输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负责人的经常磋商和联系,以评估和协调主要的分支管理单位的工作。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董事长和几位副董事长要在匹兹堡与西部两个子系统的高层经理人员会晤,因为这时正值宾夕法尼亚控股公司和狭长区域线的财务委员会开会,审查它们的财务政策和工作情况,以及审批资本设备的支出。次日则与这两个企业的执行委员会会晤,审查与业务(运费率除外)、治安、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铁路或交通线的工作情况等等有关事项。  这种结构,它的自主子系统负责日常作业,它的高层经理人员则负责处理长远计划的制订和监督,其复杂程度已和任何一家现代的大规模工业企业不相上下。这个结构创新归功于一个人——J.埃德加·汤姆森。正如1874年的一份股东调查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公司所以能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是因为有一个极有运筹帷幄能力的人在激励并指导着我们,他是一位具有正直的心地和卓越才能的人,汤姆森是美国历史上最显赫的组织创新者之一。”  公司的总经理必须是通才而非专才,不是“像火车和轨道”一样死头脑的人。相反,他一定要具有生意经验,能与生意界人士接触,必须避免陷入日常作业的具体事务之中。  著名学者珀金斯认为,总部办公室高层经理人员最重要的任务是战略规划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为了管理我们现在拥有的如此庞大的财产,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主要工作必须是处理政策上的问题,并且把优秀人才选拔和保持在重要职位上。”珀金斯本人集中精力搞后一项工作,因为在他看来,“管理我们这庞大的铁路财产,没有什么事情比留置优秀人才更为重要的了”。董事长和第一及第二副董事长负责政策和战略,第二副董事长还分工负责协调和评估各子系统的工作。  第二副董事长也负责一切“联营事宜,尤其是重要的直达运输的联营事宜”。为了协调、评估不同子系统的活动,他和董事长不仅要定期审查不同子系统的帐目和统计数据,还要“每隔一两个月和总经理一块呆上几天,以便当场观察他以及他处理当前问题的方法”。  这种地区自主“系统”的组织型态比中央集权的、分成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它使企业有可能取得大型财产和组织的利益,而又不致丧失小型财产和小组织的好处。它使可信赖的高层管理人员更为接近生产第一线。这种组织能激发人们的首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人类的头脑和能力是在使用和压担子的情况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后这种分权化结构还有助于为高阶层管理职位“准备和教育人才”。20世纪中期,拥护大型多单位工业企业中类似的分权化结构的人士也提出了同样的论据。  具有自主的子系统,由总部办公室制订政策,并评估和协调子系统工作的分权化结构,后来被少数几家大铁路公司采用。19世纪80年代,巴尔的摩和俄亥俄公司、罗克艾兰公司、圣菲公司、联合太平洋公司(亚当斯领导时)、圣路易斯和西南公司(古尔德接管前)以及普兰特公司都采用了这种组织形态。  1883年5月,该公司董事长威廉·范德比尔特决定退休时,向中央线董事会提供了一份管理新近取得财产的计划书。范德比尔特及其同僚所得到的每一条铁路在管理和法律上都还是独立的实体。经营总负责人通常就是各该铁路的董事长,他们都是被仔细挑选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员。这些铁路通过交叉担任董事以及在纽约市设有一个共同的金融公司而统一起来。在向中央线董事会说明其计划的备忘录上,范德比尔特指出:“进行改组时,(由中央线所控制的)每一条铁路都要选出一位董事会主席,他与执行和财务委员会一起,对公司的一切事务进行即时和经常的监督,并沟通董事会和管理人员的关系,使前者积极支持后者的工作。”  对于中央线拥有大量股份但不完全控制的铁路,范德比尔特则未创立类似的组织。在芝加哥和西北公司、比线公司、波士顿和奥尔巴尼公司,以及后来的克利夫兰、辛辛那提、芝加哥和圣路易公司,范德比尔特家族成员及其同僚只是担任各该公司的董事,通常也是财务委员会的成员。  以职业经理监督营运,而以金融家控制财务政策的这种高阶层管理中的劳动分工型态后来成为美国铁路的标准管理结构了。那些为投机商如古尔德、塞奇、布赖斯、克莱德和穆尔兄弟所控制的铁路,财务控制和营运监督之间的脱节要大于范德比尔特铁路上的情况。  由投资银行家所资助或再资助的铁路中,董事会和经营经理的关系与范德比尔特铁路中的情况大致相同。摩根曾在范德比尔特的学校受过训,他就知道要小心挑选有经验,并受过考验的职业经理担任他已进行改组了的铁路公司的董事长。他授予他们在经营事务上几乎完全的自主权,但董事会仍保留对财务事务,如股息政策和财务资源的分配的严密监督。  新的组织机构把有关交通、运输和财务方面的一切决策大权都集中在芝加哥,但这三个主要的职能部门仍然充分独立。虽然它们下面的地区性分支机构所管辖的范围并不涵盖同一地理区域。此外,芝加哥的中央办事处有一总工程师负责新的修建工作,并且也是运输部门以及较小的法律、秘书和土地办事处以及救济部门的技术顾问。只有驻在芝加哥的董事长协调着所有这些活动。因为几乎所有的董事都住在纽约且有其他工作,他们实在无暇审查过去的经营活动,或者为未来的营运制订计划。  纽约的金融家喜欢这种规划有几个理由。由于经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得以降低。由于所有高层管理人员都在芝加哥的一个办事处内办公,这些经理可以互相磋商,也很容易被纽约的董事找到。最后,交通部门的主动性使它能够迅速调整运输表以应付持续不断的费率变动。对许多经理和银行家来说,这些有利条件超过了拍金斯提出的分权化结构具有提高管理效率和更好地培训人员的可能性这些优点。  到了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美国铁路系统都使用种类型的内部组织结构。那些曾经采用这宾夕法尼亚铁路分权化类型的铁路,通常在进行财务改组时便回复中央集权化的类型。这些最初的现代巨型公司也就这样而为职业经理人员所管理,他们采用了类似于19世纪50年代麦卡勒姆和汤姆森所设计的经营结构。  在改组他们的铁路时,摩根与其他金融家所作的事决非仅限于指派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他们在他们重新资助的系统内进行财务和管理改革。在财务方面,他们把债券转变为优先股而降低了债券债务应付的固定支出。普通股的发行也减少了,其方法是用四五个或更多的旧股调换一个新股,然后来评估提供新资本的股东。新股票的发行量以营业比率所表示的铁路赢利能力为基础。用于新的资本设备的债券则只能在特定的期间内发行特定的数额。多数情况下,银行家都坚持建立投票信用制度,他们通常是在五年或到优先股开始定期按4%或5%支付股息的期间有权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表决。所以要规定最后这项条款,为的是防止投机商再控制经过改组了的铁路。  按照珀金斯的说法,这种结构“在整个系统中……得到了扩展”。由于规范日益庞大,这些组织在区段主管与董事长之间至少有两级中层管理。有些铁路公司甚至离开了区段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权力机构与职能机构。但多数铁路公司仍然沿用此种权力机构与职能机构设计,以便有助于确保有效地协调列车与客货运的调度。需要在运输部门、交通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的其他事项则必须由董事长决定。  标准石油托拉斯  1882年1月2日成立的美国标准石油托拉斯,为这个强有力的标准石油联盟的各个成员,提供了一个监督并协调各组成公司的经营、以及为整个集团确定投资决策的集中化组织。  在创立托拉斯时,它的创建者期望新的总部办事处能够管理一群子公司。他们并不打算合法地取消一些并入较大的公司,然后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单一的企业。有些较小的子公司则被并较大的现有的公司,或者被并入由州政府特许的两家新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的功能是协调、评估和计划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随着托拉斯扩大其经营范围和进入新市场以及获得新的原油来源,子公司的数目也在增加。  三个最大的经营加工业务的子公司,即是经营着三个新建大型炼油厂的公司。这三个炼油厂提供了全世界2/5的煤油供应。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经营贝荣的炼油厂,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经营克利夫兰的炼油厂,大西洋炼油公司则经营费城的炼油厂。而包括着普拉特公司、德沃公司、斯通和费莱明公司、汤普森和贝德福德公司以及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在内的这些子公司(它们全都坐落于纽约州内),则经营大约20家较小的炼油厂,其中有许多生产润滑油、石蜡、凡士林及其他特殊产品。  当托拉斯向前结合而进入营销和向后结合而进入原油生产时,它的经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了。它成立了多家新的石油销售公司,包括肯塔基、衣阿华、伊利诺斯、明尼苏达等各州的标准石油公司和大陆石油公司。它还获得美国最大的两家批发公司——沃特斯和皮尔斯公司,以及切斯一卡利公司的控制权。  托拉斯所赖以监督并协调这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子公司活动的机构,是以较大的公司的高级主管为主而组成的各委员会。百老汇26号的总部办事处内有一批常设人员负责向各委员会提供建议和帮助。这个由总部人员提供服务的委员会制度是为了应付持续不断迫切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采用委员会制度来协调在不同公司中执行类似职能或活动的经理们的工作,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作法。即使在托拉斯成立以前,联盟的各成员已经在一个非正式的运输委员会中派有自己的代表,该委员会审查并建议和铁路公司协商的运费率上的改变。另一个早期的、非正式的委员会则帮助协调欧洲市场煤油的装运和销售。在托拉斯成立以后。这些委员会就作为运输委员会和外销委员会而正式成立。  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们发觉自己需要常设人员的服务,以便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并检查委员会决议的执行情况。1886年,便有11个职能部门在百老汇26号设立了办公室。其中5个部门负责销售,两个部门负责处理国内贸易,这两个部门其中一个负责包括俄亥俄在内的东部地区,另一个则负责南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个部门负责国外的销售。剩下的两个部门负责润滑油的销售,同样也是一个负责东部地区,一个负责西部地区。另外有两个部门负责包装材料。还有一个部门负责检查和控制质量的事务。1886年,在标准石油托拉斯开始自己生产其原油以前,有一“个原油贮存部门”在原油的购买和装运上,协调国民运输公司和约瑟夫·西普代理处(公司的采购部门)。剩下的两个职能单位是审计部门和法律部门。所有的职能办公室都要向各经营的子公司、托拉斯理事会的高层经理以及各协调委员会提供信息。  每一个职能委员会通常有一名高级主管负责委员会的日常活动,另外还有一名托拉斯理事会的成员,以及两三名重要子公司的主管,这些子公司和该委员会所要协调的活动有关。从理论上说,这些委员会只是起着顾问的作用。子公司和托拉斯总部的理事会可以拒绝采纳他们的建议和决策,但在实践中它们很少这样做。  从一开始,这些委员会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负责监督并协调炼油作业的委员会。  随着标准石油托拉斯销售网络和原油生产的扩充,内销委员会和生产委员会也具有了不相上下的权责。至于油管输送方面,国民运输公司的高级主管也有同样的职责。就这样,职能委员会在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审查有关资源分配的提案,并协调生产和分配过程之间的流程。  全面管理的任务同上一个9名理事组成的执行委员会负责。但后来的实际情况是,执行委员会由每天在百老汇26号上班的所有理事所组成。从一开始,理事们就认定其工作是评估各经营单位的业绩,选拔高层经理人员以及为长期计划作出最终决策并分配为实现这些计划所需的资源。  理事们依靠经营单位提供的会计和统计数据来评估业绩。所有的子公司都被要求能产生利润,而所谓利润就是销售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同时为了获得可比的成本数据,执行委员会在托拉斯成立后不久就制订了所有子公司都应采用的、统一的会计作业程序。该委员会为了协助其成员评估业绩和监督生产、流程和销售,还要接受从各职能部门送来的源源不断的报告。几个销售部门呈交的有关交货和销售的资料,除了列出标准石油托马斯的产品外,还要列出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此外,编制委员会每月要呈交每个炼油厂的成本和产量报告。  执行委员会在执行为将来的生产和分配进行规划以及资源的分配这一重要任务时,要比那些企业家式的企业的高层经理们来得系统。电子公司提出的各项超过5000美元的经理的拨款,以及任何年薪超过600美元的经理的薪资调整,都要经该委员会批准。这些要求由制造委员会、销售委员会和其他委员会或者子公司本身提出。这种程序规定使执行委员会得以定期地并不断地审查并评估资金开销的内容和数额,以及经理们(尤其是中层和高层经理们)的业绩。  长远的投资决策,主要是由中层经理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供应来源中和国内及国外竞争对手们活动中的即时发展而作出决定的。作为子公司的董事长或高级主管,他们必须全力应付该企业的日常营业活动。与此同时,作为百老汇26号各种职能协调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还必须是专家。  标准石油托拉斯的总部办事处要比当时任何企业的总部办事处大得多。它拥有较多的高层经理和总部人员。这完全是因为这一总部办事处的成立,乃是为了协调、评估并计划许多家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反过来,总部办事处的庞大规模又日益需要聘用支领薪水的经理人员,总部办事处一开始就由支薪人员所组成。在19世纪结束以前,许多高级主管——也就是理事们(他们有1899年以后都成为董事)都是支薪的高级职员,他们只握有托拉斯或其子公司的少量股票。  标准石油企业(最初是一家托拉斯,后来成控股公司)创立了一种后来被称为功能性控公司形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利用各子公司执行不同的经济功能,以及采用委员会和职能部门以协调并控制这些子公司的活动,这些都是为了要有效地组织由许多小公司组成的、庞大的企业集团而采取的正常和合理的方式。  当时,许多新的合并企业没有仿效标准石油托拉斯组织结构。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铁路进行扩张和改组时,铁路系统的建立者通常都把各公司结合进一个单一的、高度集中化的管理结构中,从而将这些公司纳入自己的系统,他们都不把这些公司作为合法的管理实体来对待。新的铁路系统并不依赖协调委员会,它们通过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利用分设权力机构和职能机构的方式来协调各管理层次的活动。在这些系统的最后的法律改组和管理改组中起着极端重要作用的投资银行家和其他金融家,都偏爱这种集中化的组织结构,而不愿采用那种拥来庞大的、独立的地区分部的分权式的组织。  标准石油托拉斯的高级主管汤普森开始采用子公司和协调委员会的组织形态,后来建立了集中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结构,把研究和发展工作交由一个独立的总部的部门来管理,但他保留了两个正式的委员会长达几年之久。  汤普森和他的经理们在采用这种结构时,也许是受到了铁路公司以及当时新的企业家式企业范例的影响。因为在19世纪80年代晚期,那些公司已经设计出它们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结构形式。几乎所有推动或实行合并的美国生意人都和铁路公司打交道,并非常了解其组织形式。  二、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巨轮 ——股份经济的发展 (一)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阶段二、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巨轮——股份经济的发展(一)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阶段  英国早期股份保证承受制度  早期私营企业比较显著的“有限责任制”往往需要建立真正的公共公司并将股票正式上市,但是,缺乏号召公众认股的呼声。股东的人数很少,而且公司章程会加以限制。股份的转让权会受到限制。1878年,丘纳德轮船公司改造成有限公司,但直到1888年,它才将股票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甚至在这之后,大部分资本,以及管理权,依然掌握在三个家族的手里。  在1907年以前,私营公司没有法律上的定义,其要点乃是缺乏对一般投资公众的呼吁。在1875-1883年期间,根据广义解释的私营公司,在每五个实际组织成立而不是单单登记的公司之中,大约占一个。那时有限责任的习惯迅速蔓延,正如该年度所登记的2711家公司所表明的那样。通常的私营公司,股东很少。为了满足法律上的要求,要组织公司就不能不凑满7人。当时在签署章程的那些人之中,可能有4个、5个,甚至6个是徒有其名的。1890年上半年就415起“私营或家族”公司登记所作的分析,最大的有20个股东。极大多数(82%)不满10人;1/3以上(35%)各有股东3至1人不等。  在1877-1887年这10年之中,公司发起和募股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1877年以前,一个现存企业在仅负有责任时所实行的最体面的方法,曾经戴威·查德韦克向那一年的委员会予以说明,查德韦克是一位有经验而又负责的投资经纪人,擅长煤炭和铁公司的募股,并曾任议员。据他说,倡议总是来自企业的卖方。经纪人物色愿意出资并愿签署公司章程的资本家,然后再给其他可能的投资人传阅。“在登记之前我们就认为很有把握。”他这样说,“能把全部余额(即超过卖方和签字人所准备招募之数)认齐。”在这个基础上,无论公共公司或私营公司都不难成立。当时,比较年轻的经纪人叫奥哈根解释说,照他的经验,投资经纪人或金融家“试行劝请所有主……让他来组织一个公司”。无疑这两种情况都是有的,但是随着时日推移,第二种情况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经纪人谋求更多的业务。在为一种真正的新事业发起一个公司时,所必须劝请的不是所有主,而是可能有用的地方人士,以及除他们以外的一般投资公众。在说服所有主或有关各方之后,这位经纪人就必须在公开市场上发售。  如果公开市场不吸进,这个冒险事业就失败了。为应付这种困难,于是设计了一种股份保证承受的制度。那就是付给保证承受的某人或某公司一笔规费,在公开市场万一不能吸收全部股份时,承受一个议定的比例数。  这种办法第一次真正付诸实行是在何时,并没有很大关系。承办外国借款或保证承购其中一部分的辛迪加出现于60年代后期。在1888年出现了第一件涉诉的股份保证承受案。  那时,应传呼出庭的两位投资经纪人对多年来众所周知的例行办法作了说明。因为这两位经纪人之中有一位是奥哈根,而据奥哈根后来声称他是股份保证承受制的“倡议人之一”,又是在1873年作为一个青年而开始经营的,所有股份保证承受制全然作为一种普通例行办法而涌现出来,可能开始于1877-1887年这10年之中。到1895年,这个例行办法已完全确立了:来自交易所的一个证人正在贸易部的一个委员会上,为从资本中支付股份保证承受费这个仍然比较新的办法进行辩护。到1990年,股份保证承受费的支付,由国会条例予以规定。  保证承受自始就既适用于股份也适用债券。虽然公司法的重要权威在1909年仍然写道“没有一个人似乎确知‘债券’是什么”,但是在将有限责任一般化的条例颁行以前,铁路公司就有他们的债券,而且在它们的财产上创造后来划归债券类的各式各样抵押费的权力,也是后来公司的法人性质所固有的。这一点已经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立法中得到承认。  当奥哈根初次开始利用投资公司的时候,投资公司既不很多,也不都是很成功的。但是80年代后期的贸易和公司的创立活动,连同从1885年1446起上升到1899年2661起的公司登记,已使投资公司蓬勃一时。金融记者描述1888-1889年投资公司的繁荣时写道:这类股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已经成长起来。在1888年初期,已有19家拥有名义资本955万英镑;到1889年4月,计有19家,资本2500万英镑;而且将有更多的出现。戈申将整理公债从3%改为2.5%已使银根松动,投资人则寻求较高的利率。公司对于证券的发行非常热心,因为有吸引力的证券供应相对是如此之少,以致异常昂贵。投资公司如果在标准股息是6%的时候,按照通常188的价格购买伦敦西北铁路的股票就不会为它们的顾客赢得多少收益。所以它们在需和南美,尤其是在南美四处寻找机会。在国内,它们对于个体发起人也是有帮助的——事先应允在他们发行股票时承受一部分股份,并保证承受无人认购股份。股份保证承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报酬。  美国早期铁路股票的发行  19世纪50年代,铁路和电报企业开始设计组织结构和会计程序,此二者乃是现代公司经营的核心。此时,铁路建筑的需要也导致了美国金融业和建筑业的根本改革。  19世纪40年代末期,那些筹集铁路资金的人越来越多地来纽约市。美国第二银行于1836年停业后,波士顿即取代费城而成为当时修筑中型铁路的主要资本来源。如19世纪40年代修改新英格兰的铁路、西部最早的一些铁路和费城附近的铁路时,均有赖于波士顿提供资本。但到了1847年,波士顿商人能够用于投资的剩余资本极少,因而导致其利率高于纽约市。至19世纪50年代早期,即使最大、最繁华的马萨诸塞州修筑铁路亦需依赖纽约的资本。  与此同时,欧洲人在经历了多年来以1848年法国大革命达于顶峰的政治上的动荡不安,及自19世纪3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济萧条后,第一次开始在美国寻求投资机会。他们首先购买美国政府为墨西哥战争所发行的政府公债,接着开始购买州政府公债,最后于1851年和1852年,德国人、法国人及稍后加入的英国人开始大量购买美国铁路股票。在美国铁路急于筹募资金和欧洲人寻求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许多设立在纽约的进出口公司,尤其是那些专事外汇买卖的公司开始专门经营铁路股票的买卖。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合股公司如温斯洛·拉尼尔公司、邓肯·谢尔曼公司、迈耶与斯塔肯公司、德科佩特与康佩尼公司、坎曼与怀特豪斯公司、德劳奈·伊斯林与克拉克公司、德姆与穆尔公司等,先后成为美国首批专业化的投资公司。他们作为铁路公司驻纽约的代理人,出售铁路股票赚取直接费用或佣金,并成为铁路公司有关财务事项的顾问。有时他们甚至也购买铁路、火车头和设备,同时,他们还作为购买美国铁路股票、债券的欧洲大投资家的代理人。  当美国资本市场集中于纽约市且制度化以后,已有的金融手段均获改善,较发达的股票市场买卖和投机的技巧亦渐趋完善。债券成为募集铁路资金的主要方法。美国铁路的创办人及居住于铁路沿线的最初投资者,这宁愿用持有股票的方式来保持对其投资的控制权。由于兴建铁路者老是低估了修筑费用,从而导致第一次抵押债券的发行,接着又发行了第二次与第三次的抵押债券。收入债券和公司债券也在此时开始上市。同时为了吸引各种客户,可以转换为各种股票的债券开始出现,就像各种优惠股票的出售一样。  铁路股票的大量发行将纽约股票市场的买卖和投机生意带入了现代的模式。在铁路兴起以前,银行、保险公司上市的股票和州政府、联邦政府的公债数量均很小。根据记录,纽约股市于1830年3月某日的成交量为31股。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铁路、银行及美国各市政当局发行的股票均在纽约上市。最初每星期之交易量为数百股,后来达到数十万股。以四星期为一阶段统计,交易几乎近100万股。  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大增给股票买卖带来了近代的投机技巧。投机商人以多头和空头之方式抛售期货。期货买卖方式已趋完备,并开始以基于保证金的信用方式做交易。事实上,较发达的临时放款市场始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纽约开始以随到随借、随催随还的货款方式向股票投机商提供贷款,以供他们偿付其存款帐户的利息。  到内战爆发时,纽约已因满足铁路的资本筹集需要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资本市场之一。内战结束后的重要改革仅有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的使用,以及由数大投资银行组成的辛迪加开始出售大宗股票。将近30年的时间,这个市场几乎完全为铁路及其相关企业如电报、快运公司、卧车公司等所利用,后来美国制造业者有了类似的资金需要时,也依赖于纽约筹集资本。但除了电气设备制造商外,大部分厂商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此需要,这时提供这种资本的机构已发展得十分完备,不需要更进一步的改善。纽约为工业界提供了一个甚至比以前给铁路提供的更有效率的全国性资本市场。对美国工业而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并没有因为缺乏一个组织良好的资本市场而受到阻碍。  19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铁路修筑业也和金融业一样,实现了现代化。在铁路繁荣期到来以前,建筑公司仍是小规模的合伙经营企业,早期的铁路和收费道路及运河一样,主要由本地业余承包人如农场主,商人或甚至居住于铁路沿线的各种具有专门职业的人所修筑。每一承包人在铁路总工程师的监督下,修筑整段铁路的一小部分。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始有专职的承包商开始以铁路和运河的修筑为主要营业项目。然而这些承包公司仍停留在小规模经营的阶段,也继续雇用当地的劳工和采用当地的建材。一条铁路的修筑须靠许多小公司合力完成。  为了加紧控制竞相减价和竞争性的铁路修建,一些最主要系统高阶层管理中的银行家和经理人员在萧条结束后,便立即在经营于同一地区的几个系统之间,发展一种他们所谓的“利益共同体”。具体做法是让某一系统购买邻近系统的股票,很像早期的铁路公司与其主要连线建立牢固的结盟。在东部,最早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这类安排之一是1899年末宾夕法尼亚铁路和纽约中央铁路系统签订的秘密合同。根据这一协议,宾夕法尼亚铁路要对巴尔的摩和俄亥俄公司、切萨皮克和俄亥俄公司以及诺福克和西部公司进行“巨额投资”。巴尔的摩和俄亥俄公司再买进雷丁公司的股票。同时,纽约中央线又购买利哈伊谷铁路、伊利铁路、拉克万纳铁路以及雷丁铁路的股票,并且通过雷丁铁路再同新泽西中央线发生关系。这些行动部分是受到摩根公司的操纵,摩根那时仍是中央线董事会上具有支配的影响力的人士,而且也是这些股权转移的铁路公司中的几家公司的改组者。在南部,摩根也运用其影响力让大西洋海岸线公司收购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51%的股份,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又与大西洋海岸线公司共同拥有佐治亚公司以及一条自路易斯维尔到芝加哥的铁路。在西部,威廉.H.穆尔这几个投机商及其兄弟詹姆斯也安排了罗克艾兰铁路、奥尔顿铁路、圣路易斯铁路、圣菲铁路和一些小铁路的连锁股票购买。  这些股票买卖的目的并不是想建立超级的系统(只有哈里曼曾设立某种组织机构来监督其两大系统——南太平洋公司和联合太平洋公司),毋宁是想以此控制运费率的削减,防止更进一步的竞争性修建铁路。作为这种合并以及共同体利益发展的结果,1906年时,全国2/3的英里数终于为七大财团所控制。  (二)股份经济高速发展的兼并组合阶段(二)股份经济高速发展的兼并组合阶段  在美国,企业合并始于19世纪80年代。声势浩大的合并既有纵向,也有横向。  纵向合并发端于新型连续作业机器的采用。这种机器使得产量迅速增加。这时,厂商发现销售商不能将新增的产量有效地加以推销,因而不能保证自己的生产设备稳定运转。这导致了制造商跨向销售领域的合并活动。  纵向合并发生的另一种情况是,厂商的产品具有某种特殊性,如需要采用冷冻技术或温室控制技术保藏的易腐食品,或者是需要特殊的售前与售后服务的新型复杂的机器设备,这些产品都要求厂商设立自己的销售机构。  发端于此的纵向合并很快发展成为包括原料供给、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内的新型的企业组织。这种组织使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协调,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进入20世纪,纵向合并而成的多功能的(通常是多国的)企业,在经济生活中享有极大的影响。  纵向合并最著名的事例是詹姆斯·杜克的美国烟草公司。  杜克先是独具慧眼,选用了邦萨克的香烟制造机器,并签定了独家使用合同,这种日产12万支香烟的高效机器很快使美国市场达到了饱和,于是,杜克进而在全球各地广布销售组织,在烟草产地设立收购网络。采购、生产与销售的结合使杜克长期享有低价格下的高利润。最后,为了控制竞争,杜克与四家竞争厂商于1890年合并,成立美国烟草公司,并很快将对手的业务活动并入了他的制造、销售和收购部门。  同一时期,横向合并在美国开始崭露头角,横向合并的源头是同业公会。为抵制竞争造成的长期价格下跌,美国制造厂商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组成联盟,通过缩减生产来维持价格,到80年代,这种联盟已经成为大部分行业做生意的正常方式。但是,仅仅通过协议来划分市场,制定价格,是缺乏稳定性的。于是,制造厂商设计出了越来越复杂的方法,来维持整个行业的价格水平和生产限制。最后,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更为严格、合法的控制手段,即:行业内最主要公司的老板互相购买对方的股份,同时买进同业公会内较小公司的股份。股份所有权使他们得以检查同业公会内其他公司的帐簿,从而保证卡特尔协议的执行。  但是,购买股份的方法耗资巨大,而且新股东通常无法肯定他们所看到的帐目是否准确。因此,横向联合转向托拉斯和控股公司的形式。托拉斯要求成员公司把它们的股份转交给理事会托管,各公司得到等值的信托证券,经过特别授权的理事会发挥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它有权对加入的成员公司作出经营方面和投资方面的决策。1879年,石油托拉斯组成,宣告了托拉斯历史的开始,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控制了全国近90%的炼油能力,它巨大的实力给竞争者带来了威胁。托拉斯的形式遭到普遍的攻击,在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颁布后,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解体,控股公司代之而起。根据新泽西州的法律,制造厂商可以在州内外购买和拥有其他企业的股份。因而,控股公司取代托拉斯成为对联盟厂商保持严密控制的合法机构。托拉斯和控股公司造就了摩根、洛克菲洛等一大批企业巨头,他们驾驭承载美国财富的马车,创造了经济社会新的传奇。  横向联合是为了控制竞争,但是,联合一旦达成,就应该走向管理集中化。即合并和集中管理它们的制造设备,然后向前把市场、向后把采购和原料供应加以纵向结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毕竟,企业的成功之道在于企业内部。  合并浪潮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据称合并中几乎有一半企业被吞并了。合并后大企业占到工业企业总数的26%,而生产总值占了79%。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合并和证券交易活动相互推动。当企业合并达到高潮时,工业证券的买卖支配了证券交易,公众购买工业股票,就如同他们当年将资金投入公债或铁路一样。  美国企业合并早期最典型的例子有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通过兼并产生了许多巨型财团,如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  美国第一家兼并企业:标准石油公司  上面,我们已介绍了标准石油公司,在这里,我们看看,标准石油公司是怎样成为美国第一家合并企业的。  美国第一家合并企业,或者说把许多小型工厂加以合法的联合,出现在石油工业中。该工业在1870年时已经极有成效地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本密集的新技术。19世纪70年代末,在最大的炼油厂(标准石油公司)的带领下,一些主要的加工厂商成立了全国最强大的工业卡特尔之一。其效力之大使它的各成员不再觉得有通过同业公会来管理它的必要。  成立标准石油托拉斯的原因,并非如当时所说,是为了要加强对现有的标准石油“联盟”的成员的控制,而是想通过集中化和统一的生产,以及纵向的结合来追求最大利润。然而这个在管理上被合法地集中起来的、新的庞大企业并不是根据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而形成的,它只是出于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情况的短期反应。  1872年,当时石油工业已诞生了十多年,一些主要的石油炼油厂商决定采取横向结合的策略。为了控制日益增加的产量和不断下跌的价格,他们成立了全国炼油厂商同业公会。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厂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标准石油公司,该公司老板约翰·洛克菲勒敦促成立了炼油厂商的同业公会,他本人成为同业公会的第一任主席。可是同业公会未能控制住价格和生产。洛克菲勒很快便认识到,这种联盟只是“建立在沙丘上的大厦”。他和他的合伙人于是决定依靠大量生产和低成本作业所提供的经济威力来取得竞争对手的合作。首先,他们向湖岸铁路公司提出,如果标准石油公司能够于克利夫兰和纽约市之间每天提供60车石油的运输量,湖岸铁路应把每桶运费自2美元降至1.35美元。铁路总经理马上就接受了这个条件,因为如此大量的、有保证的运输任务将使他能更有效得多地来规划其设备的利用,所以降低运费率也不会造成损失。事实上湖岸铁路公司总经理也同意对其他运送同量石油的油商给予同样的优惠运费率。  标准石油公司接着就邀请先是克利夫兰的主要炼油商,后来又是其他炼油中心的厂商加入此种优惠运费率协定。运输上的控制提供了一项武器,它防止了新竞争者的出现,对于已加入标准石油卡特尔而又想跳出者也构成了一种威胁。  即使如此,约翰·洛克菲勒和他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合伙人——他的兄弟威廉·洛克菲勒、亨利.M.弗拉格勒、奥利弗.H.佩恩和史蒂文.V.哈克尼斯——在将标准石油公司股票和其联盟者的股票进行交换时,仍然谨慎从事。到了1876年,标准石油财团已包括了25家以上的公司。1880年时,公司数目达到了40家,当时洛克菲勒及其四个合伙人已经拥有联盟成员公司4/7的股权。这些公司的代表定期会晤,商定价格和生产计划,然而还没有这样一个中央董事会,它拥有管理各成员公司的经营,或者为整个联盟制订计划和分配资源的权力。  1881年,这个联盟控制了全国将近90%的炼油能力,而且显示了它无情地运用其经济威力以贯彻其目的的做法。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联盟认为必要,它就可以轻易地击垮剩下的少数几家生产煤油的炼油厂,或者日益增多的、生产润滑油和其他特殊产品的任何竞争者。  在欧洲,里海附近发现的俄国油田构成了从长远来看的竞争的威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挑战,因为在1880年时,欧洲消费了美国所生产的全部灯油的70%。为了保持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美国炼油厂就必须降低生产和分配煤油的成本。不过在1881年时,这种威胁还是一件遥远的事。连接巴库和黑海的铁路按计划要到1883年才能完成。此后,竞争对手还要花一段时间去建立生产和分配设备。事实上,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晚期,欧洲市场上俄国油的竞争,才对标准石油公司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促使标准石油联盟巩固其合法的控制和集中其管理的原因是技术而不是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是长距离的原油输送管道。它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机会,要求联盟应作为一个整体而作出集中的投资决策。  洛克菲勒及其合伙人认识到,以管道运输原油比铁路运输便宜得多,并且管道本身也是极好的贮藏石油的工具。比起铁道运输来,它能使炼油厂具有一个更大和更稳定得多的通过能力。然而,管道只能把原油输送到加工厂,而不能把提炼好的成品送往市场。因此,长距离输油管线的完成,必将导致炼油厂的重新配置,它应处于接近市场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必须处于港口,以便把提炼好的产品运输到巨大的欧洲市场。  这个联盟最初的行动是建立自己的油管,一条从西宾夕法尼亚州往西通往克利夫兰,另一条则从西宾夕法尼亚通往沿海的纽约和费城。这就需要成立一个新的大公司——国民运输公司来修建和经营横跨全国的管线,并且统一经营现有的聚集和贮藏管线,其投资额高达3000万美元(这是一项可观的大投资,标准石油公司本身的资本额仅仅350万美元)。国民运输公司接管了标准石油财团成员所控制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股份和财产,然后着手修建一个庞大的、跨区域的管线网络。  下一步——合并炼油能力,以便利用新的管线网络则较为困难。组成联盟的40家企业的老板现在需要一个中央权威部门来决定何者应该关闭,何者应该进行技术改造,何处和何时应该建立新厂。为了取得必要的法律依据,其律师力图能再得到一张类似于据以成立新的管道运输公司的、不甚明确的执照,但没有成功。也就在那个时候,宾夕法尼亚州议会正想以在宾夕法尼亚州经营的“外来”公司的名义,对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资产(包括股本和股息)课税。由于反对标准石油公司权力的呼声日益强烈,洛克菲勒及其合伙人不想为了取得控股公司的特殊执照而展开一场同议会的斗争。  后来,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位精明的律师顾问多德设想出了一种新的托拉斯组织形式。按照1882年1月2日签署的协议,40家公司的股东以其股票换取新成立的标准石油托拉斯证券。托拉斯授权由九位理事组成一个办事处“对几家标准石油公司的事务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在各州成立州特许的子公司以接管联盟在该州内经营的财产。因为算是当地的企业,就不会因为是“外来”公司而受限制或被课以重税,就像宾歹法尼亚当局对待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情况一样。  一俟新托拉斯在纽约市百老汇街26号设立总部,理事会就开始进行合并炼油能力的工作。从1882年到1885年间,托拉斯把炼油厂数自53家减至22家。托拉斯的产量有2/5以上集中于新泽西州的贝永、费城和克利夫兰的三个新的大型炼油厂。由于产量的大为增加和流程的周密安排,使得生产每加仑精炼油的平均成本自1.5美分降低为0.5美分,一些新的大型炼油厂的成本还要低。通过建立一个制造委员会和一组协助工作的职能办公室,对炼油厂的管理于是集中于百老汇街26号。另外,还分别设立了管理包装和运输的委员会和职能办公室。  从油井经过输油管到炼油厂的流量的协调工作由约瑟夫·西普代理处负责。该代理处原为俄亥俄州标准石油公司的采购代理人,现在则负责处理托拉斯全部原汕的采购事务。由于采购量极大,西普代理处就越过了石油交易所,后者从石油工业一形成就是买卖原油之处。由于直接向原油生产商购买,石油交易所在19世纪90年代便纷纷倒闭了。  新托拉斯一完成炼油厂的合并工作,即着手抓销售。这是当初成立托拉斯对未曾计划的,这一行动主要是要确保大量生产的产品能从新的、集中的炼油设备稳定地流到消费者。抓销售的决策也受到了精炼产品批发商日益加强的势力的影响。1875年后,油槽车开始取代以桶装和罐装方式来长途装运煤油和其他精炼产品。由于油槽车使火车的载运量增加了一倍,它迫使批发商增加贮藏设备。在新设备上进行了投资的批发商现在可以大量销售并降低其单位成本。他们的新设备不仅使他们对小竞争者来说具有优势,而且也使他们在与托拉斯进行交易时居于更有利的地位。此外,许多大批商都喜欢把标准石油托拉斯的煤油和小独立生产厂商的煤油进行混合,以自己的商标行销。所以批发商的存在使得标准石油托拉斯无法保持其产品的质量,也不能控制价格。直接销售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并降低其成本。  纵向结合的过程是在19世纪80年代晚期当标准石油托拉斯开始自己生产原油时完成的。这一行动是一种防御性措施,主要是对不断变化的供应情况的反应。直到19世纪80年代晚期,标准石油联盟以及其后的托拉斯并不感到需要控制自己原油的供应。因为当时原油供应很充足。当宾夕法尼亚油田产量下降后,原油生产商第一次似乎具有了控制产量和价格的机会。与此同时,印第安纳州莱马附近所发现的新油的开采,增加了原油供应来源落入少数原油生产厂商手中的可能性。标准石油托拉斯集团在建成了通达莱马油田的输油管之后,等待了将近两年才开始买进石油生产设施。然后,托拉斯就加紧了行动。三年内标准石油托拉斯即囊括了全国石油生产的25%。  到了19世纪90年代早期,标准石油托拉斯即已成为完全结合的企业了。它在10年之中从横向结合的策略转向实行合法的合并和管理集中化的策略,然后又采取纵向结合的策略。当该公司实现了生产管理的集中化而发挥其新功能之时,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托拉斯理事雇用大批中层经理人员来管理和协调公司的许多经营单位。到了19世纪90年代,百老汇街26号的庞大的中央办事处已在协调着从宾夕法尼亚和印第安纳的油田经过精炼过程,以至全国和全世界所有的石油市场流程。  美国早期通过兼并迅速发展的企业:美孚石油公司  石油商的历史对于研究产业联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美孚石油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如实地说明了在美国条件下垄断方式发展各个阶段的情况。事实上,美孚石油公司的发展是美国企业兼并的典型事例。  早在1859年,美国就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州得塔斯威尔附近地区成功地钻探出石油。虽然在南北战争期间,钻井和提炼石油的商业活动已迅速扩大,但1865年的石油生产还落后于需求,并因缺少运输设备和效率高的炼油机器,整个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运输乃是发展石油工业的一大问题和主要开支,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只有那些大型康采恩才有足够的资本装备最好的机器,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才能迫使铁路降低运费。1867年,石油工业仍然处于初创时期,约翰·德·洛克菲勒就把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和弗拉格利等几家炼油公司联合组成一家联合公司。约翰·德·洛克菲勒说:“导致这家联合公司形成的原因,是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和资本联合起来去经营巨大而又重要的工商业务,并以此取代从前各自分散经营的小额工商业务。”由于需要更多的资本,该公司便于1870年改组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其资本达100万美元,它的克利夫兰厂的炼油能力日产约600桶。不过,这个数量仅达当时美国全部炼油量的4%,所以,那时的美孚石油公司还不是美国最大的一家公司。  1879年以前,石油厂商间的竞争主要限于产量方面。  1879年以后的岁月里,石油厂商们为争夺运输设备和优惠运价而进行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战中,美孚石油公司取得了完全的控制权。这个胜利应归功于洛克菲勒和他的伙伴们经营企业的敏锐才能,归功于优惠运价;并且也归功于他们这些人肆无忌惮地采取各种办法破坏竞争对手,以及他们从铁路公司和政府那里赢得了有利的让步。他们获得了低廉的运价,主要是由于得到伊利铁路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援助,因为这些公司当时正在为争夺石油厂商的运输任务而相互竞争。为了适应当时的政策,这些铁路公司给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按照竞争需要把运价降低。在所有与各个铁路公司的讨价还价的竞争中,没有一家炼油厂商像美孚石油公司那样获得胜利。美孚石油公司在克利夫兰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它获得成功的一个因素,因为这里有取道苏必尔湖和伊利运河的水路把货物运抵海岸的便利,这就使美孚石油公司的克利夫兰炼油厂得以摆脱完全依赖铁路运输的状况。  最臭名昭著的运费协定是与南方促进公司(the South Im-provementCompany)签订的。宾夕法尼亚州政府1871年给予南方促进公司广泛的权力,其中包括有权“创建或经营任何经济事业,或任何公营的或私营的工程,包括增加、推进或发展贸易、客运或货运、家畜的运输,或者经营美国各个地区陆地和水上交通运输事业”。这家公司有2000张股票,其中900张由洛克菲勒和他的亲密伙伴所掌握。这家公司实际上是由招揽生意的各铁路公司所组成,而不是由寻找廉价运费的炼油厂商所建立的。然而,它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铁路公司签订了合同,同意把它所承运的45%的石油交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去承认,其余的55%分给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铁路公司承运。  美孚石油公司逐渐地把它的营业范围扩大到包括油管的占有。到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已提炼石油的90%-95%,并且回过头来又能实际操纵各铁路公司的运价。1880年1月“赫本委员会”在给纽约州政府的一个报告中说:  “这家公司拥有并控制了与铁路相联接的产油区的油管。  它控制了这些铁路的两端,并且承运了全国石油总量的95%,……这家公司操纵了铁路的运价和承运条件。美孚石油公司收买和冻结了全国的炼油厂商,利用它优越的运输条件,能在产油区抬高买价,而在世界各地市场上降低卖价。这样,这家石油公司一直在收买和冻结一切反对者,一直到吞并和垄断这项巨额运输交易和这项巨大的生产,而这项巨额产量则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那些被美孚石油公司击败的石油厂商,都拥有充裕的资本,并具有经营工商业中一切事务的同等才能,但都无法获得运输方面的便利。”  到1904年为止,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石油业85%的国内市场和90%的出口贸易。从1883-1891年,美孚石油公司的收益从占净资产的11%上升到15.4%,1900-1906年又从21%上升到27%。  美孚石油公司采取从其他公司获得大部分原油的策略,因而在石油提炼行业中美孚石油公司取得了长期的统治地位。在整个19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通过控制运输和油管设施,这家公司继续保持了在石油工业中的盟主地位。的确,美孚石油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是来自经营油管运输这些业务所得到的利润。  1904年之后,美孚石油公司在石油市场所占比重下降,其部分原因是一些地区不断发现有新的石油蕴藏和地区性石油工业的发展。到1891年,宾夕法尼亚的石油产量创历史纪录,高达3100万桶。但是,四年之后,俄亥俄州代替了宾夕法尼亚州,成为主要的石油生产区。而1903年,加利福尼亚州又超过了俄亥俄州。到1910年,由于得克萨斯和西南部其他州石油的开采,加利福尼亚州的石油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产量的1/3。  由于竞争的发展,美孚石油公司加倍努力去完成纵向联合,既控制批发又控制零售业务。因此,在美国公路上便出现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并且采取了过发开采的方式去提高原油产量。虽然美孚石油公司获得了相当大的经济规模,但它并没有通过发展良好的技术而取得它的支配地位。到19世纪90年代,许多参加竞争的石油公司模仿美孚石油公司从前采用过的战略和组织去同它进行竞争。  通过兼并高速成长的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主组成的美国最大的垄断财团之一。19世纪末财团形成以来,经济实力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力急剧上升,膨胀速度超过美国所有的老财团。  洛克菲勒家族以石油起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下称老约翰)原是一个投机商人。他少年时随家迁居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859年,他开始和别人合伙做农产品投机买卖。  这一年,相邻的宾夕法尼亚州首次打成了美国的第一口油井。不久,克利夫兰出现了许多小型炼油厂。老约翰见石油有利可图,于1863年将投机攫取来的钱投向炼油业,同塞缪尔·安德鲁斯合资开设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当这家厂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时,老约翰就排挤了安德鲁斯,独霸了这家厂。此后,这家炼油厂凭其迅速积累起来的资本实力,并取得铁路公司的特惠运价,大大增强了它的竞争能力,迫使克利夫兰其他许多中小炼油厂纷纷破产,一个接一个地为老约翰所吞并。到1869年,这家厂已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厂。  1870年,老约翰将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即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该公司资本金100万美元,老约翰及其弟威廉·洛克非勒掌握了一半股权,并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美孚石油公司成立后,老约翰从铁路公司那里取得更大的运费优惠,从而把克利夫兰地区剩下的其他一些炼油厂统统挤掉。当时,洛克菲勒与俄亥俄州一家铁路公司订有密约,美孚石油公司每运送36加仑石油的运费只付10美分,其余部分都要交给洛克菲勒,这样,美孚石油公司即使不做任何石油买卖,也可坐享26美分的运费收人。  老约翰还操纵石油价格来对付他的对手。他的石油售价因地而异,有竞争的地方他拼命降价,而在独占市场上,就成倍地抬高价格。例如1882年,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由于那里竞争者多,老约翰就把精炼油售价压低至每加仑7.5美分,而在该州的其他地区,由于没有竞争对手,每加仑精炼油竟高抬至25美分。同一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凡有竞争对手的城市,每加仑精炼油定价为17.5美分,而在其他地区则高抬至26.5美分。在那些降价销售地区,一俟竞争者被挤垮以后,他就立即把石油价格提高。  在19世纪70年代,老约翰就开始把他的石油业势力范围逐步由克利夫兰向纽约、费城和匹兹堡等地渗透,成为全国性的石油企业。1871年,美孚石油公司仅控制美国炼油生产能力的10%-20%,到1879年,就猛增到90%。另外,还控制着与铁路相连接的输油管,操纵着铁路运价。从此,就确定了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国石油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到了80年代,老约翰为了进一步加强他的实力地位,在1882年将俄亥俄州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美孚石油托拉斯,它是散处各地的美孚系统各公司的控制中心。美孚石油托拉斯成立后,老约翰随即又建立了一些新的子公司,如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纽约美孚石油公司等。同时,把指挥总部从克利夫兰迁往纽约。  90年代末,由于美孚石油托拉斯垄断地位的加强,石油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1899年,美孚石油托拉斯在资本家的相互竞争和倾轧的情况下,被迫解散,分裂为20家独立的公司(即托拉斯垮台前所属的20家子公司)。但老约翰仍握有这些公司的实权。  此后,老约翰通过他的密友约翰·阿奇博尔德,专门在政府中行贿,对新泽西州施加影响,使该州通过了有利于美孚石油公司的“持股公司法”,允许一家公司持有别州公司的股票。于是在1899年,老约翰就以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作为整个美孚系统的持股公司,这个持股公司实际上就是原先美孚石油托拉斯的变种而已。  到了20世纪初,实力日益增强的洛克菲勒引起了摩根的忌妒,摩根通过老罗斯福政府,力图排挤洛克菲勒势力。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解散新泽西美孚石油持股公司,分成38家原持股的独立公司,每一股东按原有股数比例,同时取得38家公司的股权。这样,原有股东的股权地位并未改变,老约翰仍掌握各公司25%的最大股权。由于法令规定继承公司之间不得互兼董事,老约翰乃扶植一些高级职员作为他的代理人,安插在各公司的董事会里。这些人被称为“内部董事”。因此,美孚持股公司解散后,其承继公司的实权仍操在老约翰手里。例如,在持股公司解散后,美孚系统各公司所用的油车仍由其承继公司——联合油车公司供应。  1924-1925年间,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跟洛克菲勒闹独立性,自己在外单独订购油车。于是洛克菲勒一面大量收购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股票,一面纠集原有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把这个董事长撵下台,换上了亲信。  长期以来,美孚系统是通过石油的提炼和运输成为石油工业中的霸主。自托拉斯成立后,兼并了一些经营精油零售的小公司,将它的业务扩大到销售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地相继发现大量油田,于是美孚石油开始在石油开采业中进行投资,以对付一些新的竞争对手。这样,美孚就实现了石油的整体化经营(即开采、提炼、运输、销售统一经营)。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石汕成立一种重要燃料,需要量激增,洛克菲勒的石油垄断事业,从中大发横财。  洛克菲勒在垄断美国石油工业的同时,还把势力渗入钢铁、煤炭、铁路等部门。老约翰曾拥有明尼苏达州的美国最大的铁矿产地——马萨比矿区,接着又控制了美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煤炭企业——科罗科多燃料和钢铁公司。当时,老约翰在钢铁业的实力仅次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不久,卡内基将全部资产售给摩根。老约翰因无法同摩根在钢铁业的势力相抗衡,被迫将马萨比矿区并人当时摩根控制的美国钢铁公司。但同时,老约翰也获得了美国钢铁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将他的儿子约翰·洛克菲勒第二安插到这家公司的董事会。当时铁路事业也已成为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垄断资本间的竞争十分尖锐,洛克菲勒同库恩-洛布和哈里曼结成联盟,与摩根争夺铁路控制权。  早在19世纪末,洛克菲勒就感到金融业的重要性。老约翰和他的兄弟威廉·洛克菲勒首先在纽约花旗银行进行投资。1891年,在老约翰兄弟二人的支持下,纽约花旗银行的大股东詹姆斯·斯蒂尔曼当上了该银行的总经理。从此,纽约花旗银行便成为美孚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洛克菲勒通过这家银行,把他们的巨额利润投资于各个经济部门。洛克菲勒这个“石油大王”也就在这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金融寡头,洛克菲勒财团也从此形成。  20世纪20年代,洛克菲勒石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大的金融支柱。这时,老约翰退居幕后,洛克菲勒第二就致力于发展金融事业。1929年,洛克菲勒财团取得了大通国民银行的控制权,这是它进一步控制金融机构的重要步骤。自洛克菲勒财团控制大通国民银行后,财团的石油工业和其他企业的金融关系便从花旗银行转移到大通国民银行。30年代,洛克菲勒又通过大通国民银行,夺得了都会、公平两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控制权。1934年,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和大通所属投资银行实现了合并,成为独立的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公司,实权操在洛克菲勒手里。这样,就形成了以大通国民银行为核心的洛克菲勒金融网,使洛克菲勒的石油业和其他企业获得了强有力的金融后台。同时,洛克菲勒家族通过这些金融机构能更有效的控制他们的非金融事业。  摩根财团是美国最老的财团之一。该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融合成为垄断财团的典型。它在称霸美国金融业的同时,向铁路、钢铁等部门扩大势力,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积累巨额财富,确立了在美国经济中的统治地位。  摩根财团由摩根家族为中心的一小撮华尔街金融寡头组成。杰·普·摩根(1837-1913年,下称老摩根)是财团的创始人。杰·普·摩根出身于金融世家。他的祖父(来自英国移民的第五代)搞股票投机而发财致富。他的父亲叫杰·斯·摩根,年轻时就从事银行和保险业,19世纪中叶在伦敦合伙开设杰·斯·摩根公司,这是英国第一家以发行证券和组织股份公司为业的银行。杰·斯·摩根自任该行头头,为以后摩根财团在欧洲活动建立了广泛联系。老摩根非常欣赏自己的家谱,对前辈的资产阶级投机钻营术心领神会。据说,华尔街大老板们流行一个说法,老摩根对17世纪时横行海上的著名大海盗亨利·摩根很为敬仰,为了纪念这个祖先,他把自己的一条游艇漆成黑色,命名为“海盗号”,并在船桅上高悬一面以骷髅和大腿骨为标志的海盗旗,飘游海上,以此为荣。  老摩根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1-1865年),曾给北方军队供应军火,赚了一大笔钱财。他的金融生涯发端于杰·斯·摩根公司的纽约分支机构,在那里作为他父亲派驻纽约的代表。稍后,他就在华尔街飞黄腾达了。1871年,他和银行老板安东尼·德雷克塞尔合办了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这是一家从事投资业务的银行,与西欧资本有密切联系。1894年德雷克塞尔死去,老摩根主管这家公司,并把它改名为杰·普·摩根公司。从此,摩根公司就成为摩根财团的大本营。这家坐落在纽约市华尔街一块三角地上,跟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分库及纽约股票交易所相邻的银行,对美国许多大银行和大工业公司发号施令,爬上了华尔街金融霸主的宝座。  摩根公司凭借老摩根的父亲在西欧开创的国外金融联系,充当英法资本家向美国工业投资的代理人。巨额的欧洲资本流经摩根公司,输到美国铁路等企业中去。这种特殊地位,不但使摩根公司获得利润,并使它代表英法投资者行使股权,进而夺取企业控制权,而且还是英法政府对外扩张筹措款项的经纪商,如在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摩根公司前后4次为英国筹措战费2.2亿美元之多,占英国所耗战费的1/5。  19世纪末,托拉斯在美国以空前的规模向前推进。华尔街银行集团是托拉斯组织者,摩根公司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经常作为银行集团的首脑。老摩根标榜“利害共同”原则,骗取其他资本家听从他的指挥,要在行动上“相互协调”起来,相互交换股票和证券,组织托拉斯。他就是这样取得了一批铁路公司、工业公司的控制权。托拉斯组成后,以摩根公司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在报刊杂志上大吹大擂,欺骗公众,推销托拉斯证券,从中捞取大笔佣金。据当时美国财政部的报告透露,美国钢铁公司全部资产仅6.82亿美元,而出售的证券面值却高达近14亿美元,公司老板坐收厚利,摩根公司从中分得6200万美元佣金。  摩根公司还在经济危机中趁人之危,扩充实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30年间,美国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893年和1907年的两次,对美国打击最严重,大批大批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一些大银行、大工业公司也自顾不暇。摩根公司虽受冲击,但自恃实力雄厚,手段多端,当一些公司有求于它时,倍加勒索,强行吞并。美国政府竟请求老摩根出面由欧洲输入资金,以图“挽救”政府财政信用危机。  在美国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人垄断阶段中,摩根公司利用上述的种种特权和手段,经过激烈的竞争,不断削弱和击败对手,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地位,成了美国金融界最有势力的统治者,迅速扩大了摩根财团的势力范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不得不公开承认老摩根在金融界的“独霸局面”。和老摩根竞争的约翰·洛克菲勒、爱德华·哈里曼、雅各布·希夫等人,也曾一度表示“听命”于老摩根。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把摩根公司当作“银行家的银行家”。  摩根财团向金融、铁路、钢铁、公用事业等部门扩张的情况大致如下:  称霸美国金融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普·摩根公司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公司13个合伙人都是有钱有势的金融寡头,在当时最大的47家银行、工业公司中占有72个董事职位。由这13人控制的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和国民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又在许多公司中占了300个以上的董事席位,而这些公司中不少原来并不在摩根财团的控制或影响之下。  除了摩根公司以外,摩根财团所属的其他金融机构,多数是当时金融界的巨头。保证信托公司是最大的商业银行,银行家信托公司居第二。3家大人寿保险公司——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公平人寿保险公司、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也都在摩根财团控制之下。设在费城的德雷克塞尔公司,实际上是摩根公司的分支。英国伦敦的杰·斯·摩根公司(上述老摩根父亲为主的银行,1910年改名为摩根一格仑费尔公司)和法国巴黎的摩根公司也主要为摩根公司所控制。  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及其大老板乔治·贝克,是摩根公司的密切同盟者。摩根财团许多金融活动,它都积极参加。这家银行的主要负责人在当时37家公司中占有46个董事席位。它与摩根财团脱离(1955年)之前,摩根财团曾有摩根——第一国民银行财团之称。  花旗银行的大老板詹姆斯·斯提耳曼也曾追随过老摩根,关系较为密切。  大搞铁路兼并,夺取铁路控制权。摩根公司早期向外国人推销的美国证券,很大部分是铁路证券。稍后,它就拚命夺取铁路控制权。19世纪后期,铁路股票持有者绝大多数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极为分散,管理权则为少数大资本家所霸占。公司之间的竞争又十分激烈。大金融家趁机鼓吹铁路公司“改组”,终于爆发了美国历史上所谓铁路“改组”运动。参加这次争夺的集团基本上有两派:库恩-洛布、爱德华·哈里曼、雅各布·希夫等是一派,约翰·洛克菲勒也是他们的同伙;老摩根、詹姆斯·希尔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等是另一派。双方争夺十分激烈。摩根财团依靠自己的金融优势击败了对手。在1893年经济危机中,许多中小铁路公司纷纷倒闭,摩根一伙又乘机吞并,从而确立了铁路运输独占地位。1910年,美国铁路合并为6大系统,而4大系统都在摩根财团的控制或影响范围之内。  老摩根每组织一次合并,除了取得铁路公司的董事席位,更有巨额酬金到手。如以35家公司合并而成的南方铁路公司为例,老摩根在“改组”中就拿到佣金75万美元的普通股和10万美元现金。  组织工业托拉斯,垄断公用事业。老摩根等一伙在19世纪80年代不断加强铁路控制权之后,就进一步把大量资本转向工业部门,以空前巨大的规模组织托拉斯。老摩根在1892年组织了通用电气公司,并控制了许多其他企业,以后又大举向钢铁业伸手,组织了美国钢铁公司。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又为钢铁工业开辟了巨大市场,钢铁价格倍涨,利润猛增。起先,美国钢铁工业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安德鲁·卡内基的公司。老摩根原来只想合并一些企业与卡内基竞争,分享利润,后来野心更大了,干脆高价收买卡内基的公司。在1901年,成立了前所未有的钢铁托拉斯——美国钢铁公司,这是继铁路之后,摩根财团在工业领域中赖以起家的重要支柱。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时,是一家持股公司,下有十几家经营公司,几百个工厂,从原料开采到成品加工全部都有,拥有资产13.7亿美元(美国头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职工16.8万人,钢产量占全国的65%。这样,美国钢铁公司独占着美国钢铁业这一重大基础工业,被称为“钢铁王国”。  1902年,老摩根等一伙人把5家农业机械公司合并成国际收割机公司,并在创建该公司时获利300美元。摩根财团在控制铁路时,已控制了很多煤矿,到组织钢铁托拉斯时,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煤矿的控制。  据美国国会1913年发表的《货币托拉斯调查报告书》,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着53家大公司,资产总额达127亿美元,包括金融机构13家,30.4亿美元;工矿业公司14家,24.6亿美元;铁路公司19家,57.6亿美元;公用事业公司7家,14.4美元。  (三)跨国公司“国际巨无霸”阶段(三)跨国公司“国际巨无霸”阶段  当代,股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跨国集团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影响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战后世界各类国家都建立和发展了跨国企业,这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特别是资本的生产国际化客观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目前,世界上共有2万多家跨国企业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十儿万家子公司,对外投资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国外销售总额达4万亿美元左右,这不能不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及有关国家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仍以上面所举洛克菲勒财团为例,介绍它们在对外扩张方面的战略及其影响。  向外扩张的洛克菲勒财团  上面已介绍过,洛克菲勒集团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财团。据统计,1909年,在美国1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资产中,老新泽西持股公司所属的石油公司只有3.7亿美元,占100家工业公司资产总额的4.5%。到1974年,在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有19家石油公司,格克菲勒控制了其中的9家,这9家公司资产额为960亿美元,占1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资产总额的23.9%。1974年,美国大石油公司资产在50亿美元以上的共有8家,其中洛克菲勒财团控制了6家(包括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的),即埃克森公司、德土古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印等安纳美孚石油公司、大西洋富田公司。洛克菲石油工业的资产占该财团工业总资产的比重高达60%。集中程度如此之高,是任何财团的任何行业都没有的。  洛克菲勒财团不仅是美国的石油工业霸主,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石油垄断集团。在所谓“七姐妹俱乐部”的7家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中,洛克菲勒财团就占有4家,即埃克森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和加利福利亚美孚石油公司,这4家公司的资产和原油生产量均占7家公司总额的一半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洛克菲勒财团的原油生产主要在国内,国外原油生产的比重不大。战后,洛克菲勒财团将其石油势力不断向外扩张,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石油工业霸主。  50年代初,洛克菲勒即大举掠夺海外石油资源。到50年代中期,洛克菲勒财团所属各大石油公司的原油产油约有2/3来自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到了70年代初,这一比例又增加到4/5。  拉丁美洲初美国视为后院,是美帝最早进行扩张的地区。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对拉美的渗透,洛克菲勒的触角也首先伸向这里。1922年,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取得了委内瑞拉海岸浅滩地区油田,这是洛克菲勒在拉美掠夺石油资源的开端。1932年,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占有委内瑞拉境内最大的产地——马拉开波湖,进一步巩固了洛克菲勒在拉美掠夺石油资源的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1937年),委内瑞拉原油产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二位,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该国原油生产一半以上,这成为洛克菲勒获取更多的石油利润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地,洛克菲勒也占有不少石油利益。目前,洛克菲勒掠夺拉美石油资源是由埃克森的子公司——国际石油公司进行的,洛克菲勒财团在该公司控制99.9%的股权。克利奥石油公司是委内瑞拉最大一家外国公司,它所控制的石油蕴藏量约占委内瑞拉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的一半左右。埃克森拥有该公司95%的股权。  中东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它的蕴藏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已探明石油蕴藏量的2/3左右,并且具有油层浅,钻井成功率高、出油量大、油质好等优越条件。长期以来,这里的石油是帝国主义追逐高额利润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东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洛克菲勒早已垂涎欲滴,欲取英国势力而代之。1928年,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和纽约美孚——真空石油公司获得伊拉克石油公司(前土耳其石油公司)23.7%的股权,这是洛克菲勒财团渗入中东的开始。30年代初,随着巴林岛油田的发现,洛克菲勒通过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土古公司在该地成立了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各持一半股份,不久,该公司跨过波斯湾。占有沙特阿拉伯的厄尔哈萨油田,并成立了阿美石油公司。1944年,该公司重新改组。这些都是洛克菲勒进一步在中东扩张势力的行动。尽管洛克菲勒在20年代就把它的势力伸向中东,但在第二次大战前,它在中东的实力还不足与英国抗衡。  战后,随着美国垄断资本向外扩张的进一步加强,洛克菲勒积极扩大中东的势力范围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石油战。  首先,洛克菲勒调整了阿美石油公司力量将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在阿美石油公司的股权由各占50%减到各占30%,而把新泽西美孚公司的势力打了进去,占有30%的股权;另外,莫比尔石油公司也占有一定股权。这样,洛克菲勒财团就进一步加强了对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石油控制,开始向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发动进攻。  对伊朗的石油资源,洛克菲勒也早在第二次大战前就试图染指,但由于英国势力的抵制未能得逞。1953年,在美国政府策动下推翻了伊朗摩萨台政权后,洛克菲勒乘机打进了伊朗石油工业。第二年,英美两国协议,在伊朗组成一个国际石油银团、美国五大石油公司——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纽约美孚——真空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和梅隆财团控制的海湾石油公司——占有40%的股份,英伊石油公司也占有40%的股份。这样,洛克菲勒打破了英国独家垄断伊朗石油的局面,并逐步排挤英国势力,成为伊朗最大的石油资源掠夺者。  目前,埃克森公司在中东和北非拥有很多子公司,控制着那里的原油产地和销售市场。在沙特阿拉伯拥有阿美石油公司22.5%的股份,在伊朗拥有伊朗石油公司7%的股份,在伊拉克、卡塔尔和阿布扎比等国拥有伊拉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12%的股份。在利比亚拥有利比亚埃索石油公司100%的股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洛克菲勒财团掠夺国外石油资源的主要地区是拉丁美洲,战后,逐步转向中东和北非。1954年,洛克菲勒财团打进伊朗后,它在中东和北非的势力已大大超过英国。50年代后半期,洛克菲勒的主要石油公司的原油来源,约有1/5来自拉美,1/3来自中东和北非。经过十多年的渗透和扩张,这一比例有了新的变化。70年代初,该财团控制的石油公司的原油生产中,拉美地区所占比重,除去埃克森公司尚有25%外,其余公司都降到10%以下,而中东的比重则大幅度上升,几乎所有公司都占有一半以上。这说明,近20年来,洛克菲勒财团越来越多地依靠掠夺中东和北非地区石油生产国劳动人民的血汗而发财致富。  战前,洛克菲勒财团对外石油投资,主要侧重于为炼油和运销方面。战后,凭借美帝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洛克菲勒财团转而大量掠夺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用于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方面的资金大量增加。50年代起,原油开采的投资占洛克菲勒控制的石油公司对外投资的一半以上,炼油和运销各占1/4左右。实际上,战后以来,洛克菲勒财团从国外取得的利润大部分来自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的原油开采。但是,随着亚非拉地区人民保卫民族权益的斗争蓬勃发展,美国垄断资本家把他们在这些地区的投资逐步转向运输和销售方面。1973年,埃克森公司国外固定资本投资中只有18.7%用于勘探和开采原油。这是美国垄断资本受到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石油武器”沉重打击后,采取的另一种掠夺亚非拉人民血汗的措施。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喉舌《时代》周刊供认,埃克森公司如果在中东失去石油租让权,还可以在提炼、运输和销售方面获取巨额利润。  美国垄断资本为了控制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使亚非拉地区永远处于从属地位,任凭它们宰割。长期来,它们对这里的原油单纯地进行掠夺性开采,很少开设炼油厂,进行炼油设备的投资。30年代,由洛克菲勒在委内瑞拉掠夺大量廉价石油往国内,损害了利益在国内的石油垄断资本家,这些财团通过美国政府对洛克菲勒等财团的石油进口予以限制。  于是,洛克菲勒逐步把它从拉美掠夺来的石油转而运往欧洲提炼,这样,洛克菲勒开始在西欧开设炼油厂,并在当地销售。战后,随着美国加强争夺西欧,炼油业成为美国控制西欧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洛克菲勒从发展中国家掠夺了大量原油,一方面运往本国提炼,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运往西欧提炼,用以控制西欧国家的经济命脉。  战后以来,洛克菲勒财团成为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最大的投资者,也是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的最大掠夺者。根据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大缩小了的数字,也可看出其惊人的利润。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石油公司利润一半以上来自国外。1973年与1970年相比,埃克森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国国内的利润分别增加了32.2%、11.3%和27.0%,而国外利润都增加了一倍以上。1973年,埃克森公司从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身上掠夺来的利润达14.7亿美元,比该公司这一年对外投资的总数还多。  向外扩张的老手:梅隆财团  梅隆财团是向外扩张的老手,它所属的几家大公司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跨国公司。早在20世纪初,其所属的海湾石油公司就侵入墨西哥的石油业。1922年,它取得了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地区的石油开采权。1929年,该公司在这里生产的石油,占公司总产量的1/4。30年代,海湾石油公司为了向国外转嫁危机,夺取新的销售市场,将从委内瑞拉掠夺的廉价原油,转销欧洲。从这时开始,它把炼油事业扩展到了欧洲。  中东是梅隆财团掠掠夺海外石油资源的重点地区。为了染指中东石油资源,海湾石油公司同其他石油垄断组织一样,施展十分卑劣的手法。20世纪20年代,英、美、法、荷等国垄断资本为瓜分中东石油资源,组成了伊拉克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该公司规定,没有得到其他成员的同意,不能取得规定范围外的租借地,以此维护石油垄断资本的既得利益。1927年,海湾石油公司发现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第二年以退出伊拉克石油公司为代价,取得了科威特石油租借权。当时,科威特主要还是英国垄断资本的势力范围,海湾石油公司还处于附属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有了迅速改变。1953年,美国在中东控制的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中,海湾石油公司占15.7%,为第一位,比当时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还多。60年代以后,海湾石油公司所占比率显著下降,但它仍然是掠夺中东石油资源的一个重要垄断企业。  战后,海湾石油公司的经济实力主要靠吸吮亚非拉地区劳动人民的血汗增长起来的。1973年底,该公司油田开采面积的88%在发展中国家。战后初期,公司国外的原油产量只占公司总产量的28.7%,1973年上升为85.4%。战后(19461973年),公司原油产量中国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而国外为12.8%。  海湾石油公司在国外控制的子公司共有129个,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在中东和拉美地区。目前,该公司控制了科威特石油公司股份的一半,占有科威特油田面积85.6万英亩,在科威特的石油产量占其国外总产量的66%。该公司还在伊朗拥有伊朗石油国际财团7%的份额。海湾石油公司在中东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获取大量利润,在科威特开采一吨石油的成本仅46美分,而在美国国内需要9.72美元,中东石油利润滚滚流进了梅隆财团的腰包。这就是垄断财团指使美国政府推行向外扩张政策,与苏修争夺中东霸权的经济基础。海湾石油公司在非洲也有利益,主要在安哥拉,1974年,该公司预付葡萄牙政府的石油产地使用费估计有4000万美元之多。近年来,苏、美两霸在争夺安哥拉的过程中,海湾石油公司也积极插手其间。  海湾石油公司掠夺国外石油资源的另一重要地区是拉丁美洲。该公司控制了委内瑞拉海湾炼油公司66.6%的股权。  1973年,该公司在拉美地区的原油产量为9200万捅。现在它还在拉美积极扩张,如从亚马逊丛林的石油产地修建一条经安第斯山脉到达太平洋的油管,这将更便于掠夺这里的石油资源。  60年代以来,海湾石油公司经营的石油化工也大举向外扩张。60年代初,该公司在国外的石油化工产品销售量只占其石油化工产品总销售额的1/6,70年代以后上升到1/3。  美国铝公司是梅隆财团另一家向外扩张的跨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铝工业垄断组织。早在1896年,美国铝公司与瑞士、德国等国铝业公司组成国际铝卡特尔,控制着当时世界铝的生产能力一半以上。20世纪初,建立了加拿大铝公司,1914年控制了英属圭亚那的铁矾土矿,1929年又控制了荷属圭亚那和英属牙买加等地的铁矾土矿,还在挪威、瑞士、英国、德国和印度等地设立炼铝厂。近年来,由于铝的用途日益广泛,美国制铝工业垄断财团进一步加强了向外扩张。整个60年代,美国国内铁矾土矿的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0%,而美国国内的炼铝能力远远超过矿产原料的产量,1974年美国铁矾土矿产量仅占世界主要国家产量的3.1%,而铝产量占世界主要国家铝产量的43.2%。大量原料靠掠夺国外资源。  美国铝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有70家之多。有的在原料生产国掠夺铁矾土矿资源;有的边开采边提炼,如在澳大利亚西部的佩思建立一个庞大的铝联合企业,并在墨尔本设有炼铝厂;有的主要是提炼,如在欧洲和拉美等地设立大型炼铝厂进行铁矾土矿加工。这些在国外的企业都有较高的利润,1970年,美国铝公司在国内的利润率为7.5%,在墨西哥子公司的利润率则为18.4%.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是向外扩张的又一个典型。1969年年底,该公司企图通过占有比利时昂潘男爵所持有的法国电气公司姚蒙-许奈得公司的股份,打进法国电器工业。姚蒙-许奈得公司是法国原子能工业的重要企业。法国政府为了不使这家公司落入美国垄断资本手中,拒绝了威斯汀豪斯的要求。这件事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引进了很大的反响。为此,前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0年3月访问美国时,亲自向尼克松进行解释,表明法国要拥有核技术的决心。后来,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采取多种手法,与法国垄断财团进行争夺。1972年,·该公司已打进了法国两家原子能企业,一家是弗罗马托姆公司(制造利用电子能设备的部件),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占45%的股份,法国公司克勒佐-罗亚尔占51%;另一家是生产核燃料的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占35%的股份,法国贝西奈一犹齐纳-库尔曼集团占51%,克勒佐-罗亚尔占14%。这不仅是美国对法国经济上的渗透,而且是对西欧核武器的技术基础的控制。  三、海阔天空任鸟飞 ——推动股份经济发展壮大的资本市场 (一)风云变幻的国外资本市场三、海阔天空任鸟飞——推动股份经济发展壮大的资本市场(一)风云变幻的国外资本市场  股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股票。第一张股票的诞生,第一笔股票交易的产生,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都汇集了无数人兴奋、新奇、刺激和迷惘的目光。  历尽风雨的股票交易所  股票市场的鼻祖——伦敦股票交易所  英国是原始积累最早的国家,是资本主义的摇篮。地理大发现后,英国所处的有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专制王朝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商人和贵族阶级把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海外,进行殖民掠夺,海外探险十分盛行。历史上第一家合股公司就是在1553年由伦敦的商人创立的。组建的合股公司为一远征探险队提供资金,其目的是找到一条绕过俄国北部到达中国的捷径,但派出的三艘船都没有到达中国,其中两艘先后遇难,另一艘只到达俄国北部,并与当时的沙皇政府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后来又组成了资助其他各种远征队的合股公司,而商人也开始买卖这些股权,英国的股票交易也由此而产生。  1698年,伦敦出现了挂牌的股票交易,最初的交易是在伦敦城内一个名叫新乔纳森的咖啡馆里进行的。  1773年,新乔纳森咖啡馆正式改为股票交易所,从此,分散的股票交易开始集中在一起,成为伦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并于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批准。1812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条例。  当时正值英国向海外扩张时期,有人把当时的英国比喻为“海盗”,称其为海盗国家。它利用自身原始积累的成果及工业、海运优势,不断打击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家的海上地位,成为“日不落”国家。由于海战不断,英国政府开支增大,不得不大量发行债券,1909年仅有1300万英镑的公债,到了1816年竟增到9亿英镑,同时已有的股份公司也利用英国在战争中不断取胜的条件也大量发行股票,支持本国对外战争。股票被看好,成交日趋活跃。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股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上市股票越来越多,伦敦的股票交易所也就成了大企业股票交易的集中场所和世界性的海外投资中心。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英国股票交易所出现集中合并的高潮,1967年,伦敦以外的股票交易所只剩下分别设立在贝尔法斯特、伯明翰、布列斯托尔、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利物浦的6家交易所了。1973年,它们同爱尔兰的都柏林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联合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股票交易市场。该市场拥有4200名会员,他们分别属于214家证券经纪公司和17家证券批发商公司。1982年这个市场的总交易额为2597.44亿英镑。  伦敦股票交易所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证券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占整个证券成交额的3/4,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直接管理,其他几个股票交易所还另外有自己的管理机构。  伦敦股票交易所曾是世界最大、交易量最多的交易所,享有“第一把交椅”的美誉,但近年已退居第三,排在纽约和东京股票市场之后,这引起英国朝野的重视,不得不对英国股票交易所进行“门户开放”式的重大改革。因伦敦股票交易所兴建较早,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一种保守的、封闭式的交易制度和会员制度,这些陈旧的规定严重妨碍了英国证券商的活动,不利于英国股票市场向国际高水平发展。  1986年10月27日,伦敦股票交易所宣布实行“门户开放”等各项全方位改革措施。这一改革大有重振雄风之势,世人称其为“宇宙大爆炸”。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过去保守的、传统的、封闭性的股票交易制度和会员制度,实行手续费自由化,废除原来的固定佣金,鼓励经纪人之间的竞争。例如,典型的50万英镑的交易,改革前的平均佣金率为0.31Ų,而改革后仅为0.17Ų(千分符号,前同),或者更低;允许会员以外的第三者作为理事参加交易所理事会,参加议事,讨论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事宜;而且还向外国证券公司开放,使其更乐于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另外,还配备了各种电脑自动系统等先进设施。  这一改革,避免了交易所内的过分管制,使一些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这一改革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国,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改革之大、范围之广为世人所惊叹。至此,伦敦股票交易所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股票交易所。  近年来,随着西欧各国经济职合的进一步加强,欧洲市场的日益扩大,国际股权交易也越来越活跃。世界各大银行和证券商都在伦敦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英国政府也在这方面表现出了高姿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伦敦股票交易所也允许外商在本交易所会员公司拥有100%的股份。  1987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正式定名为“国际股票交易所”,股票交易也更加国际化了。近年来,交易所中传统的股票交易方式已被先进的电脑交易方式所取代。现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将这种交易正式引入发行者和投资者进行工作的程序中,还新设立了SEAQ国际系统,即屏幕式自动股票交易报价系统,能显示700种股票价格,交易所的会员公司完全可以在办公室内进行交易,从屏幕上收看价格,用电话进行交易。“你的话就是你的股票”,这句话在股票市场上极为流行。新设立的这一系统还可以通过卫星将交易所交易的360种股票价格传送到美国,美国也把他们的360种股票价格传过来。目前,伦敦股票交易仍在开发更尖端、更高级的电子设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伦敦股票交易所还会有新的飞跃。  世界经济的的风向标——纽约股票交易所  如果把美国称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那么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行情便可以称为火车头运行的信号灯。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