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明朝那些事儿-145

作者:当年明月 字数:7467 更新:2023-10-08 22:31:36

就是这样,也没有投降。但祖大寿已经到极限了,这样下去,没被后金军打死,也被城里的兵给吃了。所以他开始跟皇太极联系。联系的话题很简单,两个字——投降。皇太极知道城里很困难,很缺粮食,但他并不知道,祖大寿很坚韧。祖大寿根本不想投降,他只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但时间越来越长,援军却越来越少,于是,经过审慎地思考,祖大寿做出了一个抉择,脱离苦海的抉择。他与皇太极的使者进行了会谈,表示愿意投降。崇祯四年(1631),祖大寿召集众将,宣布决定,投降。所有的人都赞成,只有一个人反对——何可纲。袁崇焕没有看错人,何可纲是一个靠得住的人,他严辞拒绝了祖大寿的提议,即使饿死,绝不投降!袁崇焕也没有说错,他的魔咒最终应验了。大家都投降,你不投降,就只有杀了你了。祖大寿用行动,完成了袁崇焕诺言的最后部分:自相残杀。他命令将拒不投降的何可纲推出城外,斩首示众。何可纲死前,并不惊慌,也不愤怒,只有鄙视,对叛徒祖大寿的鄙视。或许在他看来,这是最后的解脱,他终究没有辜负袁崇焕的期望。但他并不知道,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只他一个,坚持的方式,除死外,还有其它方式,比死更痛苦的方式。杀死何可纲后,祖大寿出城投降。对于祖大寿同志,皇太极显示了最高程度的敬意,比对兄弟还客气,带着所有高级官员出营迎接,连跪拜礼都免了,拉进大营后,管吃管喝,吃完喝完又送土特产,安排休息。祖大寿很感动,随即提出,希望为后金立功,并拟出了一个方案:锦州的守将,都是自己的手下,虽然现在有巡抚丘禾嘉坐镇,但只要能潜入城内,召集部下,就能杀掉丘禾嘉,攻陷锦州。皇太极同意了他的方案,给祖大寿凑了几百人,假装大凌河逃兵,护送他进入锦州,并派出多尔衮率领军队,隐藏在锦州附近,等待祖大寿的信号。信号是炮声,按照约定,祖大寿如顺利入城,应于十一月二日放炮,第二天动手,杀掉丘禾嘉,如一切顺利,就鸣炮通知城外后金军,里应外合,攻克锦州。两天后,在皇太极的注视下,祖大寿率领随从,出发前往锦州。事情非常顺利,十一月一日,在后金军的暗中护送下,祖大寿顺利入城。从某个角度看,皇太极是个生意人。其实他并不相信祖大寿,所以劝降又放走,还客客气气地请客送礼,只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回报。十一月二日,当他听到锦州城内传来炮声时,他终于放心了,祖大寿传出入城信号,这次生意不会亏本了。但是第二天,他没有听到炮声,很明显,祖大寿还没有动手。第三天,也没有炮声。就在他极度怀疑之刻,却收到了祖大寿的密信。这封信是祖大寿从城中送出的,大致内容是说,由于出发仓促,且锦州军队很多,身边的人又少,暂时无法动手,过两天再说。既然如此,就多等两天。两天,没信。又两天,还没信。到第三个两天,终于有信了。皇太极又收到了祖大寿的信,写得相当客气,首先感谢皇太极同志的耐心等待,然后诉苦,说锦州城内防布森严,难以动手,希望皇太极继续等着,估计到来年,就能办这事了。被人涮了。其实从开始,祖大寿就没打算投降,堂堂大明总兵,怎么能投降呢?但不投降就出不去,所以他决定,投个降,先出去。但是何可纲反对。此时,祖大寿有两种选择,第一,当着大家告诉何可纲,我们不是投降,是忽悠皇太极的,等出去后,我们就找个机会跑路,回家洗了睡。但这么干,难保不被人举报,保密起见最好别讲。且何可纲本是个二杆子,要死就死,投降就投降,投什么假降?第二;杀了他。只能这样。于是何可纲死去了,祖大寿活下来,为了同一个目标。事实上,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啥都没干,就说自己跑回来了,继续一心一意地镇守锦州,坚决打击皇太极。但刚涮完人家,就不认账,实在太过缺德,所以他在十一月二日的时候,还是按约定放了几炮,就当是给皇太极同志留个纪念,说声拜拜。至于送信解释情况,说自己暂时无法下手,倒也并非客气,实在是没办法,因为他的许多部下和亲属,还在皇太极那边,自己跑了,还不客气客气,就扯淡了。所以这几封信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说我虽然骗了你,但你也消消气,别把事情做绝,将来没准还能合作。当然,关于这件事,也有争议说祖大寿同志不是诈降,是真降,只不过回锦州后人手不足没法下手,所以才没干。这种说法是不太靠谱的,因为很快,他就接受了锦州防务,镇守锦州,要多少人手有多少人手,也没干。袁崇焕终究没有看错人。但这件事情最奇特的地方,既不是祖大寿忽悠,也不是皇太极被忽悠,而是崇祯。锦州守将,巡抚丘禾嘉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虽然祖大寿没说实话,但他已多方查证,确认了祖大寿的投降,并且写成了报告,上报崇祯。奇怪的是,报告送上去了,崇祯也看了,却没有任何反应,压根就没理这事,依然委任祖大寿镇守锦州。在这世上混,大家都不容易,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吧。最倒霉的反倒是孙承宗。他开始砌墙的时候,很多人就不服气,现在墙没砌好,就给人拆了,还收拾了施工队,于是又是一片口水铺天盖地而来,孙承宗比较识趣,一个月后就辞职走人了。历经三朝风云,关宁防线的构架者,袁崇焕、祖大寿的提拔者,忠诚的爱国者,力挽狂澜的伟大战略家孙承宗,结束了。但这并不是他的终点,七年之后,他将在另一个舞台上,演出他人生最辉煌的一刻,以最壮烈的方式。意外的意外大凌河失陷了,皇太极走了,孙承宗也走了,这就是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的结果。但还有一个结果,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没有料到的。而这个结果的出现,和袁崇焕同志有莫大的关系。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皮岛的局势很稳定,过了一年,就开始闹事。闹事的根本原因,还是毛文龙,因为这位兄弟太有才能,以致于他在岛上的时候,大肆招兵,不但招汉人,还招满人。毕竟不管汉人满人,都认钱,而且满人作战勇猛,更好用,加上毛文龙会忽悠,越招越多,许多关外的人还专程坐船来参军,到最后竟然有上千人。但毛文龙死后,继任的人能力差点,没法控制局面,就兵变了,先是士兵互砍,然后是将领互砍,最后总兵黄龙专程带兵上岛,才算把事镇住。但这件事一闹,许多人都不想在岛上呆了。其中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孔有德和耿仲明。但到底去哪里,还是个问题,这二位仁兄都是山东人,原先还是矿工,出来闯关东,现在闯不下去,一合计,还是回老家。当然,回去挖矿是不能的,既然是兵油子,还是当兵合算,找来找去,听说登莱巡抚孙元化那里缺人,就去了。孙元化,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的学友,特长是炸药学、弹道学,简而言之,是搞大炮的。据说这人不但精通物理、化学,还懂葡萄牙语,当年还上过葡萄牙火炮培训班,属于放炮专家。当时他正跟葡萄牙人搞科学试验(造大炮),手下缺人,孔有德带人跑过来,十分之高兴,当即就把人给收编了。其实孙先生虽说致力于科学研究,也曾打过仗,之前还曾当过宁远副使,给袁崇焕打过工,也见过世面。可惜,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他并不知道,所谓孔有德、耿仲明,属于有奶便是娘型,是典型的兵油子,给钱就开工,不给钱就打老板,招这么俩员工,只好认倒霉。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这两位矿工兄弟还是很听话的,也服管,估计换了老板,也想好好干两天。然而意外发生了。祖大寿在大凌河筑城,被人围攻,朝廷四处调援兵,孙元化归孙承宗管,孙承宗找他要兵,他就把孔有德派去了。孔有德很听命,立马就出发,前去拯救祖大寿。走到半路,意外的意外发生了。因为此时已经是十月份(阴历),天开始下雪,孔有德估计是走得急了点,不知是粮食没带够,还是当兵的想开小灶,反正是几个人私自到老百姓家打猎,把人家里的鸡给吃了。吃完了,被人发现了。吃了就吃了吧,并非什么大事,大不了赔几只。可问题是,当地的老百姓比较彪悍,且没说赔鸡,把人抓住以后,先修理了一顿,打得很惨。消息传上去,当即炸锅,孔有德怒了,这还了得,后金军老子都没怕过,怕老百姓?二话不说,索性抢你娘的。问题是,抢完了怎么办,毕竟大明是法制社会,犯了法,是要杀头的,所以孔有德破罐子破摔,反了。孔有德同志原本是挖矿的,也没什么政治目标,更不打算替天行道,但既然反了,替天抢一把还是要的。他带领部队,开始沿路抢劫。此时,得到消息的孙元化急得不行,连忙找来山东巡抚余大成商量对策,谈来谈去,谈出一个结果——招安。想出这么个招,原因在于他们认定,孔有德的反叛是出于误会,只要把他拉回来,安慰安慰,没准再给几只鸡,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如果追究起来,黑锅就背定了,趁着现在事情还不大,瞒报情况拉人回来,还能保住官位,所以不能动武,只能招安。事实证明,瞒报注定是要穿帮的。孙元化派出使者,找到孔有德,告诉他,赶紧归队投降,否则就什么什么。孔有德很害怕,当即表示愿意投降,前往登州接受整编。孙元化很满意,坐在城里等着孔有德,几天后,孔有德顺利到达登州,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城。孙元化同志毕竟是知识分子,他并不知道,像孔有德这种兵油子,本没有道德观念,算是无赖,而能镇得住他的,也只有更无赖的无赖,比如毛文龙。而孙专家最多也就是个技术员,对孔有德而言,不欺负是白不欺负。还好守军反应快,立即出城迎敌。但就战斗力而言,双方差距实在太大,登州城里的部队,平时最多也就打打土匪,跟从皮岛来的孔有德相比,只能算仪仗。所以没过多久,部队就被孔有德军击溃,退回城内。虽然失利,但大体还算不错,因为登州城有大炮,据城坚守,应该没有问题。可惜孙元化同志疏忽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他忘记了一个人:耿仲明。耿仲明还在城内,作为孔有德的铁杆、老乡、战友兼同事,如果不拉兄弟一把,是不地道的。耿仲明很地道,所以他连夜打开了城门,放孔有德进城,登州沦陷了。孙元化很有点骨气,听说叛军入城,就准备自杀,但手慢了点,导致自杀未遂,被俘。孔有德到底是混社会的,讲点江湖道义,没有杀孙元化,只是把他扣作人质,同时,他又致信山东巡抚余大成,要求和谈。好在余大成还比较清醒,知道事情闹大了,当即上报朝廷,登州失陷。崇祯大怒,搞这么大的事,现在才来汇报,干什么吃的!他马上下令,免去孙元化、余大成的职务,委派谢涟为新任登莱巡抚,接替孙元化,平定叛乱。很快,孔有德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明白,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但他对孙元化似乎很有感情,到这份上,都没动他一根指头,竟然给放了。但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难得干了件好事,也能把孙专家害死。因为这事从头到尾,孙专家的责任太大,所以孙元化千里迢迢投奔朝廷后,就被朝廷逮了,送到京城,审讯完毕,竟然判了死刑,拉出去砍了。现在的孔有德很麻烦,他虽然占据了登州,但也就是个县城,且还在明朝腹地,上天没路,下地没门,渡海没船,基本是歇菜了。但非常难得,孔有德同志很乐观,他非但没有走,还干起了大买卖,找来了当年的同事李九成、耿仲明、陈友时,还拉上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并广泛招募各地犯罪分子,扩编军队。更搞笑的是,他们还组织政府,开始封官,封到一半,发现没有官印,还专门抓了几个刻印章的,帮他们刻印,很有点过日子的意思。当然,他们在百忙之中,没有忘记自己的主业——抢劫,原先只抢个把县,现在牛了,统筹抢劫,分兵几路,从登州开始,奇Qisuu.сom书沿着山东半岛去抢,搞得民不聊生。崇祯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但新任巡抚谢涟刚到任,就发现,在围剿孔有德之前,他必须先突围。孔有德同志手下这帮兵,打后金军,只能算是凑合,但打关内这帮人,实在是绰绰有余,谢涟到达莱州之后,就被围了。但孔有德攻城的水平明显是差点,双方陷入僵持,你进不来,我出不去。朝廷倒真急眼了,听说新到的巡抚又被围住,立即增兵,两万多人,直奔莱州。孔有德听说朝廷援兵到了,也不含糊,加班加点地攻城,现炒现卖,拉出了登州城里的大炮,猛轰城头,竟然轰死了新到任的山东巡抚(谢涟是登莱巡抚)。谢涟虽说打仗没谱,还是比较硬的,死撑,等援兵来。他等来的不是援兵,而是一个做梦也想不到的消息。围城的孔有德派出了使者,交给他一封信,信中表示,希望谢大人开恩,愿意投降。听明白了,不是要谢大人投降,而是要谢大人接受投降。这是个比较搞笑的事,深陷重围还没投降,包围的人倒要投降了,鬼才信。谢涟信了,因为形势摆在眼前,朝廷援兵即刻就到,孔有德是聪明人,投降是他仅存选择。他决定亲自出城,接受投降。谢大人到底还是知识分子,他不知道,孔有德同志虽然是个聪明人,却是个聪明的坏人,从他反叛那天起,就没打算回头。时候到了,孔有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亲自在城门迎接。谢巡抚很受感动,带着几个随从出城受降。为示庄重,他还去找莱州总兵,让他一起出城。总兵不去。不但不去,还劝谢巡抚,最好别去。跟谢涟不同,这位总兵,是从基层干起来的,比较了解兵油子的特点,认定有诈,坚持不去。保住莱州,就此一举。接下来的过程很有戏剧性,谢涟出城后,受到了孔有德的热情接待,手下纷纷上前,亲密地围住了谢巡抚,把他直接拉到了大营。一进去,就变脸了。孔有德的打算是,先把谢巡抚绑起来,当作人质,然后又把随同的一个知府拉到城下,逼他传话,让里面的人投降。这位知府表示配合,到城下,让喊话,就真喊了:“我死后,你们要好好守城(汝等固守)!”按常规,此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贼兵极其愤怒,残忍地杀害了知府大人。但事情并非如此,因为知府大人固然有种,但更有种的,是那位不肯出城的总兵。他听说巡抚被人劫了,知府在下面喊话,二话不说,就让人装炮弹,看准敌人密集地区,开炮。敌人的密集地,也就是知府大人所在地,几炮打下去,叛军死伤惨重,知府大人也在其中,壮烈捐躯。虽然巡抚够傻,好在知府够硬,总兵够狠,莱州终究守住。但孔有德还是溜了,赶在援军到来之前。这么闹下去,就没完了,崇祯随即下令,出狠招,调兵。-*奇*-照目前情况看,要收拾这帮人,随便找人没有效果,要整,就必须恶整。-*书*-所以,他调来了两个猛人。-*网*-第一个,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浙江金华人,文官出身,但此人性格坚毅,饱读兵书,很有军事才能。但更猛的,是第二个。此时的山东半岛,基本算孔有德主管,巡抚的工作,他基本都干,想怎么来怎么来,看样子是打算定居了。而且此时他的手下,已经有四五万人,且很有战斗经验,对付一般部队,绰绰有余。所以派来打他的,是特种部队。崇祯五年(1632)七月,明军先锋抵达莱州近郊,与孔有德军相遇,大败之。孔有德很不服气,决定亲自出马,在沙河附近布下阵势,迎战明军。他迎战的,是明军先锋。明军先锋,是关宁铁骑,统领关宁铁骑的,是吴三桂。猛胜朱大典者,吴三桂也。虽然按年龄推算,此时的吴三桂,还不到二十,但已经很猛,只要开战就往前冲,连他爹都没法管,对付孔有德之流,是比较合适的。战斗的进程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杀鸡焉用牛刀。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已经讲过了,这么多年来,能跟皇太极打几场的,也就这支部队。而孔有德的军队,虽然也在辽东转悠,但基本算是游击队,逢年过节跟毛文龙出来打黑枪,实在没法比。反映在战斗力上,效果非常明显。孔有德的军队一触即溃,被吴三桂赶着跑了几十里,死了近万人,才算成功逃走。原本孔有德的战术,是围城打援,围着莱州,援军来一个打一个。但这批援军实在太狠,别说打援,城都别围了,立马就撤。莱州成功解围,但吴三桂的使命并未结束,他接下来的目标,是登州。被彻底打怕的孔有德退回登州,在那里,他纠集了耿仲明、李九成、毛承禄的所有军力,共计三万余人固守城池,他坚信,必定能够守住。其实朱大典也这么想,倒不是孔有德那三万人太多,而是因为登州城太厚。登州,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基地,往宁远、锦州送粮食,大都由此地起航,所以防御极其坚固。更要命的是,后来孙元化来了,这位兄弟是搞大炮的,所以他修城墙的时候,是按炮弹破坏力来算。换句话说,平常的城墙,也就能抗凿子凿,而登州的城墙,是能扛大炮的,抗击打能力很强。更麻烦的是,孙巡抚是搞理科的,比较较真,把城墙修得贼厚且不说,还充分利用了地形,把登州城扩建到海边,还专门开了个门,即使在城内支持不住,只要打开此门,就能立刻乘船溜号,万无一失。所以朱大典很担心,凭借目前手中的兵力,如果要硬攻,没准一年半载还打不下来。按朱大典的想法,这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他筹集了三个月的粮食,准备在登州城过年。到了登州,就后悔了,不用三个月,三天就行。孔有德到底还是文化低,对于登州城的技术含量,完全无知。听说明军到来,跟耿仲明一商量,认为如果龟缩城内,太过认怂,索性出城迎战,以示顽抗到底之决心。这个决心,只维持了一天。率军出城作战的,是跟孔有德共同叛乱的李九成,他威风凛凛地列队出城,摆好阵势,随即,就被干掉了。明军出战的,依然是关宁铁骑,来去如风,管你什么阵势不阵势,就怕你没出来,出来就好办,骑兵反复冲锋,见人就打,叛军四散奔逃,鉴于李九成站在队伍最前面(最威风),所以最快被干掉,没跑掉的全数被歼。此时城里的叛军,还有上万人,但孔有德明显对手下缺乏信心,晚上找耿仲明、毛承禄谈话,经过短时间磋商,决定跑路。说跑就跑,三个人带着部分手下、家属,沿路抢劫成果,连夜坐船,从海边跑了。按孔有德的想法,跑他个冷不防,这里这帮傻人不知道,还能顶会,为自己争取跑路时间。然而意外发生了,他过高估计了自己手下的道德水准,毕竟谁都不傻,孔有德刚跑,消息就传了出去,而类似孔有德这类黑社会团伙,只要打掉领头的,剩下的人用扫把都能干掉。于是还没等城外明军动手,城里就先乱了,登州城门洞开,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跳海的跳海,朱大典随即率军进城,收复登州。事情算是结了,但孔有德这帮人在山东乱搞了半年,不抓回来修理修理太不像话,所以将领们纷纷提议,要率军追击孔有德。但朱大典没有同意。不同意出兵,是因为不需要出兵。逃到海上的孔有德很得意,虽说登州丢了,但半年来东西也没少抢,地主当不成,还能当财主。得意到半路,遇上个人,消停了。他遇上的这个人,名叫黄龙。孔有德跟黄龙算是老熟人,因为黄龙曾经当过皮岛总兵,还管过孔有德。孔有德怕的人比较少,而黄龙就属于少数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孙元化,就是因为黄龙太厉害,在他手下太难混。在最不想见人的地方,最不想见人的时候,遇上了最不想见的人,孔有德很伤心。老领导黄龙见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没客气,上去就打,孔先生当即被打懵,部下伤亡过半,连他的亲人都没幸免(他抢劫是带家属的),纷纷堕海而亡。但最不幸的还不是他,而是毛承禄。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龙)被杀,朝廷给了个官,也不好好干,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乱,落到这般地步,而关键时刻,孔有德不负众望,毅然抛弃了这位老上级的公子,把他丢给了黄龙。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干过海盗,虽说打海战差点,但逃命还凑合,拼死杀出血路,保住了性命。毛承禄就不行了,被抓住后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万剐。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