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例如,古代人没有修理电视机、驾驭汽车的技能,也不会有操作计算机和编制计算机程序的技能。这些技能只有到了现代才能为人们所掌握。人的技能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尽相同。技能是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必要条件。不论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技能。淌有技能,人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活动。高水平的技能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二、技能与知识、能力技能与知识、能力是有区别的。第一,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类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是社会财富,它既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内容。当它以思想、观念等内容的形式被个体所掌握时,就变成个体意识和个体的知识系统。因此,它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技能是通过练习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巩固了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感知、表象、记忆、思维和肌肉运动是组成技能的必要环节,因此,它基本上也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能力是指心理活动的可能性和动作的可能性,是个体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因此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第二,知识、技能与能力虽然都是一些巩固了的概括化系统,但概括的水平不同。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联系和关系的抽象的、系统的概括;技能是对动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体的概括;能力则是对调节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功能的较高水平的概括。第三,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一般说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较知识、技能的获得要晚。技能与知识、能力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并制约着技能掌握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将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所以任何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学习各种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经过形成技能这一环节,才能形成作为个性心理特性的能力。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三、熟练与习惯熟练是高级水平的技能。它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但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除熟练外,还有习惯。熟练与习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习惯和熟练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任何习惯离开了熟练的动作是无法完成的。如有卫生习惯的人,其刷牙、洗脸、洗衣、扫地等动作是很熟练的;有看书习惯的人其阅读动作也是很熟练的。正因为这样,人们在完成习惯动作时,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作用是很低的。熟练与习惯虽然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但它们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主要区别如下:首先,习惯是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实现了这种动作也即满足了这种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或不满意的情绪体验。例如,一个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只要用餐就会自动地去洗手。如果不洗,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一个养成每天看报习惯的人,一天不看报就会感到不安。熟练则不同,它本身不是一种需要,而是实现与需要相适应的某种目的页采取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手段,因而熟练不一定与机体的需要直接发生联系。熟练是否实现,并不直接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习惯与人的主观需要、情感有关,而熟练则不一定。其次,熟练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组织的练习而形成的。如打字、阅读、写作等。虽然有的习惯也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练习而培养,如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但不少习惯都是在无意中由于多次重复某种动作而形成的。如随地吐痰、走路姿势、讲话的口头禅、躺在床上的看书等。第三,熟练水平有高低之分,但无好坏之别。而习惯则可以根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分成好习惯和坏习惯。例如,有礼貌,讲卫生,受劳动,遵章守纪等,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和自己,因此它们都是好习惯;而吸烟、随地吐痰、打人骂人等,不但污染环境,危害社会治安,而且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这些都是坏习惯。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影响。第四,技能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习惯则只与一定情境而不与一定任务相联系。也就是说,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而习惯则是由一定情境始动的。所以习惯是被动的,而技能则是主动的。第五,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或者别人的示范,或者技术指标,或者活动的产品作对照,而习惯则不然,它只和先前动作方式作对照。由于技能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它逐渐向一定的标准动作模式发展,而习惯则只与先前动作方式作比较,所以它越来越保持原来的的动作系统,使其固定化、定型化。因此习惯是保守的,而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模式趋近。第二节:动作技能一、什么叫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如书写、打字、弹琴、体操、操纵机器等。动作技能主要借助于骨骼、肌肉和与之相应的神经过程实现,是通过练习和实践而逐步形成、巩固起来的。二、运动、动作和活动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机能。如手的抓握运动、言语器官的发声运动、腿部的伸屈运动等,都是人体的运动机能。这些运动机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例如,眨眼、手碰到灼热的物体时会自动缩回等,这是一种缺乏自觉目的的不随意运动。人的绝大多数运动,甚至包括那些很初级的同动物动作相类似的运动,如走、跑等空间的移动,都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运动是条件性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练习而形成发展的。因此它们是一种随意运动。正如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说:儿童在出生时,除了绝对不随意的运动(如吸吮、吞咽、呼吸、咳嗽、喷嚏等)以外,再无任何正确组合起来的运动,而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在儿童时期一点一点学会的。如看东西、走路、说话、用手或手指抓握东西、利用手做杠杆等。动作是指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动作同运动不同,运动仅仅依赖于机体的运动机能,而动作则带有社会性,它受前辈人和当代人所创造的对象所制约。例如,学会走路,既学习了前人的走路经验,也依赖于机体的身段、手足的运动机能。动作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但动作并不是个别运动的简单的机械的组合,而是复杂程度不同的完整的和有目的的运动系统。例如,书写字母“A”的动作是由下列运动组成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以一定方式握住钢笔(铅笔),接着合卢笔,在一定的地方笔尖与纸接触,然后笔尖从右向左向上,并且按逆时钉方向做个圆周运动,停在原来上面的点上,向下沿着斜直线运动,在达到圆周底边的水平时向右拐弯,并完成从左向右的弧线运动。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可以达到自动化的地步。这种自动化了的动作系统称之为动作技能。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系统。活动和动作都是以实现预定目的为特征的。但动作受单一目的所制约,而活动则受一种完整目的与动机系统所制约。例如,学习活动,它是由阅读、书写、运算等一系列动作构成,这些动作与学习的目的相联系,并实现着准备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职能。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如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等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职能,并由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运动和动作实现的。形成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动作技能,不令是为实现活动的目的所需要,而且也是为产生最佳活动效果所必需。三、动作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下列几种:(一)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如说话、唱歌、打字、弹琴等。在这些技能中,动作的持续2时间较长,动作与动作间没有明显可以直接可古籍的始点和终点。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所组成。动作的持续时间短暂,动作与动作间具有可以直接感觉到其始点和终点,如投掷标枪、射击、射箭等。(二)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封闭性动作技能是指可以不参照环境因素而执行的技能。如体操、滚木球、高尔夫球等。这种技能一般都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学习这种技能的关键在于通过反复练习,使动作达到标准的动作模式。开放性动作技能是指动作随外界情境变化而作相应变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开放性动作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封闭性的动作技能与高度可预测的环境因素有关,而开放性的动作技能则与不稳定、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有关。(三)精细的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精细的动作技能是指在狭小空间范围内进行,并要求具有精巧的协调动作的技能。如雕刻、绣花等。它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粗大动作技能是指需要大力气和大幅度动作的技能,如跑步、游泳、打球等。它们一般由大肌肉的运动来实现。(四)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操纵某种工具的技能,如写字、绘画时操纵笔,打字时操纵打字机,生产劳动时操纵各种生产工具等。非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不需要操纵工具,仅表现为机体的一系列骨骼、肌肉运动的技能,如唱歌、跳舞、体操等。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技能,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为认知阶段。认知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动作技能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动作技能愈复杂,其认知阶段也愈长。一般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其认知阶段不会太长。在认知阶段,学习者在教师的讲解、示范基础上,或自己按照操作说明书或使用手册的要求,道德对所学技能的性质、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和了解。在讲解分析时,教师可借助于视听设备,如图表、模型、幻灯片、闭路电视等,以加强效果。如果学习操作机器或驾驶车辆之类的技能,教师除了以图表、模型等教具帮助说明外,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和示范操作,使学习者通过实际观察而了解正确的动作和操作程度。如以学习英文打字为例,初学者必需先熟记每一手指需要操作哪几个按键以及每一按键与各个字母和各种符号的关系。例如,看到字母A时,就想到它是在键盘第四排的极左端处,而且是由左手小指操作的;看到Y时,就想到它是在键盘的第二排的中间,而且是由右手食指操作的,等等。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从接受刺激(字母A)到作出动作反应(准确地操作字键)之间,要经过一个认知、记忆、想象的过程。他看到A时,先想想它在什么位置,然后再想想打A字母应该用哪个手指这样的心理过程多半是隐而不显的。正因为如此,在这一阶段操作时学习者常出现忙乱、紧张、顾此失彼、动作速度缓慢、呆板而不协调等现象和多余动作。学习者不能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信息,也难于发现错误和缺点。2、联系阶段学习者通过练习把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但各个动作之间的联系尚不紧密,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即实现动作转换时,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在这个阶段,由于动作联系的建立,视觉控制作用逐步减弱,而肌肉运动感觉的调节作用逐步增强,并能运用来自效应器官的反馈信息调节其自身的动作。同时,在这个阶段,动作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减弱,多余动作消失,发现和矫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增强。3、自动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各个动作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各个动作相互协调,动作能够依照准确的顺序从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在执行动作时,意识的参与减少到最低限度,只对同时进行的许多动作中的一项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学习者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消失,注意的范围扩大了,并能根据情境变化而迅速、准确地调节其动作,以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二)动作技能的基本特征1、动作的速度所谓动作速度是指肢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或所完成的动作的数量。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长或所完成的动作次数多,则表示动作速度快,动作熟练或技能水平高,反之,则表示动作速度慢,动作不熟练或技能水平低。因此,动作速度是评价动作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际上有很多动作技能都是从动作速度为评价标准的,如跑步、游泳、打字、排字、跳绳、踢毽子等。人的肢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范围很大,可从每秒几毫米到每秒800毫米。在一般情况下,手臂操作活动的运动速度平均每秒为5~50厘米。动作的速度不仅与人体的反应速度、刺激强度、动作目的、动作持续时间、动作熟练程度、疲劳、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人体的某些生物力学特性有关。就人手操作活动的运动速度而言而有信,朝向身体的运动较离开身体的运动快;垂直操作动作的速度较水平操作动作的速度快;从上往下的运动速度最快;离开身体和从下往上的运动速度最慢;向前后的往复动作比向左右的往复动作的速度快;从左向右(右手)运动的速度较反方向运动的速度快;与身体的垂直崭和水平轴呈一定的角度的运动速度,较沿着这些崭的方向的速度慢;旋转运动的速度比前进运动的速度快。在生产实践中,操作动作的速度还与操纵工具的形状、位置、大小、操作方向、用力程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克罗斯曼(E。R。F。W。CROSSMAN)曾研究过生产雪茄烟工人技能的发展过程,他把单位时间生产雪茄烟的数量作为已生产的雪茄烟的总数的函数。克罗斯曼的另一个研究发现,熟练与不熟练的工人,完成一次生产组装任务的循环时间的颁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熟练工人每一循环的平均时间比不熟练工人短。但并不是由于所有各次循环时间都全部加快的结果。实际上相对于长时间的那些循环而言,短循环所占的比例增加了,结果随着练习的进展,其分布变得更呈正偏态。此外,有研究表明,熟练的打字员打字时,其慢动作反应次数减少,而快速动作反应的次数增多。速度是评价动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因为速度只能表明动作技能的数量,而不能表明动作技能的质量,而动作技能的数量和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评价动作技能的水平,还必须考察其质量,即动作的准确性。2、动作的准确性动作准确性也是评价动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动作准确性系指肢体的动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不论其预期的要求如何,凡能达到预期要求的动作都是准确的动作。反之,则为不准确的动作或错误的动作。动作的准确性对于完成任何职业活动都是必要的,它是构成各种职业技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某些职业活动,动作准确性的要求占第一位,在准确的前提下才要求速度,例如工艺雕刻和各种计算活动都要求高度准确。在某些特种工种职业活动中,反应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是并重的。例如飞机的飞行速度愈快,对飞行员的反应速度的要求也愈高,但无论是低速飞机或高速飞机的驾驶动作都必须高度准确。又如驾驶汽车,对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也是缺一不可的。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驾驶操作动作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动作的准确性也就成为了考核驾驶员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动作的准确性可从感知的准确性、中枢加工的准确性和动作反应的准确性等三方面进行考察。这三方面若能协调配合达到预定的目的,便构成准确的动作。在多数情况下,动作的准确性取决于感知和中枢加工的正确与否。为保证动作的反应的准确性,必须创造条件使感知过程和中枢加工过程准确。一般的操作动作都是在视觉监控下进行的,所以对目标感知得愈清晰,动作就愈准确。此外,还要对客观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和选择,才能作出准确的反应。例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对千变万化的道路交通信息作出正确的感知与判断,并采取准确的驾驶动作,才能确保安全行车。3、灵活性什么叫动作技能的灵活性,迄今尚无公认的看法。一般认为,动作技能的灵活性系指动作技能的各要素能随主客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是动作技能各要素在操作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表现。因此,它是评价动作技能水平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滑雪运动员为了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而连续不断地改变姿势来维持平衡和控制动作,这就是动作灵活性的典型佐证。动作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在人的动作速度和准确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操作者动作时所能达到的频率,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动作所重复的次数。动作的频率与人体动作的部位、动作的持续时间、动作的习惯等因素有关。譬如,以人体各部位的最大频率而言,手指动作每分钟为204~406次,手为360~431次,前臂为190~392次,臂为99~344次,脚为300~378次,腿为330~406次。人的动作灵活性还与人的某些生物力学业特性有关。人体的较短部位的动作就比较长部位的动作灵活,较轻部位的动作比较重部位的动作灵活,体积较小部位的动作就比体积较大部位的动作灵活。所以,在考虑动作灵活性时还应按生物力学的特性进行人体惯性特点的比较和估算,利用这些特点可以研究和模拟人体各部位的运动状态。动作技能的灵活必随其熟练程度不同而不同。坎曼(E。KAMON)和戈姆莱(J。GORMLEY)曾对新老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单挂膝摆动作时背、臂和腿部的动作灵活性作过研究。研究发现,熟练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爆发时间比新手要短得多,在完成最大动作时,各动作井然有序,相互协调,且所消耗的能量也较少。一、动作技能与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各种器官的运动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体能;二是操作能力或心理运动能力。前者主要指人体器官的运动机能,后者则主要指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协调能力。体能是学习者学习动作技能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基础。因此掌握技能的程度不仅受体格、感官灵敏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而且也受耐力、力量、柔韧性和敏捷性的影响。例如,在羽毛球、网球等活动中,要有效地完成许多眼——手和眼——脚协调技能。柔韧性对学生掌握舞蹈、体操或翻筋斗中的技能有重要影响。耐力,很可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跑完马拉松赛全程。因此,如果缺乏某种体能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可能限度高级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一)基本体能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希曼(E。A。FLEISHMAN)对基本体能作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他以14~1岁的男女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60种体能进行了测量。其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有14种基本体能与人体的运动技能有关。这14种体能可归纳为下列五类:1、力量它包括以下三种基本体能:(1)弹力。指不依靠任何工具使自己身体由单一动作而移动到最远或最高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立定跳高与跳远测定。(2)动态力量。指移动重物或支持自己身体连续活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单杠引体向上或攀杆等动作测定。(3)静态力量。指由身体支撑重量持久不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举重测定。2、灵活性与速度包括五种基本体能:(1)伸展性。指能使腹肌最大伸展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身体的前屈后爷的幅度测定。(2)柔韧性。指能使肌肉快速紧张而复原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蹲踞起立等动作测量。(3)快速变向。指在行进或奔跑中迅速改变方向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躲避赛跑等动作测定。(4)跑行速度。指快速奔跑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50米或100米赛跑测定。(5)四肢运动速度。指两臂与两腿迅速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手脚迅速换位运动测定。3、平衡性包括以下三种能力:(1)静态平衡。指支持身体定位的能力。此种能力多由单足站立测定。(2)动态平衡。指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此种能力可由踩球定位测定。(3)托物平衡。指手托物体很快找到重心并维持不坠的能力。此种能力可由手背托球测定。4、协调性包括以下两种能力:(1)手脚协调。指双手或双脚同时配合运动,或是一手一脚同时配合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由双手操作测定。(2)全身协调。指能自己控制全身各部位适当配合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由跳绳动作测定。5、耐力指能连续进行活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由俯卧撑等动作测定。(二)心理运动能力弗莱希曼除了对基本体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外,还曾花了10多年的时间,以数千人为研究对象,从事系统的研究,企图找出各种操作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所谓操作活动,是指以实物或物质化的客体作为动作对象的活动方式。在操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都属于感官(主要为视觉、听觉与动觉)与手脚协调的能力,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又称为心理运动能力(PSYCHOMOTORABILITY)。弗莱希曼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技能的形成与下述心理运动能力有关。1、控制的精确性指能对肌肉运动作随意精确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操作机器或工具时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某些技能来说,如拉提琴等,手指放置的位置必须准确,而且随时作快速移动。缺乏此种能力者,不能操作精密而快速变化的工具。2、四肢运动协调能力指两手、两脚或手脚协调、适当配合的能力。很多技能的形成,如骑自行车、驾驶汽车、踏缝纫机等都必须具有此种能力。3、定向反应能力指选择正确刺激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特别是在快速活动的情况下,此种能力更为重要。例如,超音速战斗机的驾驶员,在作战时非具有这种能力不可。4、反应时间指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它与定向反应能力不同,反应时间强调反应速度,而定向反应则强调选择的正确性。5、手臂运动速度指手臂快速运动的能力,即能随意支配手臂作前后左右迅速运动的能力。6、速度控制能力指手眼协调并能跟随运动物体控制肌肉动作的能力。例如,人们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时,就必须具有此种能力。7、腕手灵活性指手指、手部、腕部动作的灵活性。此为掌握各种工具性技能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凡是用手抓、握、拉、推等动作都需要此种能力。8、手指灵活性指手指作出技巧性、协调性动作的能力。凡是手工工艺品的制作、精密仪器的操作等,必须依赖于此种能力。9、臂手稳定性指手与臂协调的稳定能力。如射击、针孔穿线的动作等就需要此种能力。手表的制造和修理、外科医生做手术等,臂手的稳定能力也是不可少的。10、腕指速度指手腕使手指作迅速运动的能力。绘图时在纸上打点的动作,则需依赖于此种能力。11、瞄准此为一种手眼协调配合精细肌肉控制的能力。射击、针孔穿线、工笔细画都需要此种能力。二、动作技能与智力了解技能的获得与智力高低的关系,对学校的技能教学或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要。技能与智力的关系,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技能的性质,二是智力的层次。1、技能的性质技能的性质可由以下三个标准来评估:(1)技能的复杂性。假如所学的技能是简单的,即技能中所需的只是一些简单、粗大的动作,而且在操作时又用不到多少思考时,此类技能的学习,显然与智力关系不大。因为智力高者的绩效未必优于智力低者。换言之,简单的技能学习用不着很高的智力,所以两者间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挖土机与拖拉机的驾驶技能均属此类技能。反之,如果所学技能甚为复杂,其间包括很多动作和程度,而且对动作的要求又必须达到及时、迅速和准确,那么,这类技能学习不但与智力有关,而且还要求有相当高的智力,如精密仪器的操作,飞机、宇宙飞船的驾驶等技能。(2)认知期的长短。在技能形成初期有的不需要经过很长的认知期,一经教师的说明、示范即可自行练习,像这类技能与智力高低的关系不大。如各类运动技能,多属于此类学习。假如所学的技能需要有较长的认知期,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必须先对这种技能的性质具有相当的知识,智力因素就显得相当重要。例如学习汽车、飞机的修理等,必须具备机械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收音机、电视机的修理等,必须具备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这类技能学习,开始时教师通常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花费较长的时间加以说明,才能使学习者对技能的基本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像这类认知期较长的技能学习,自然就需要较高的智力。(3)动作的灵活性。有些技能其动作的联系是比较呆板的,只要多次练习达到熟练之后,就会受习惯支配而操作自如。此类技能学习时受智力因素影响比较少。如打字、编织等技能。假如所学的技能需要随情境而变化,其动作必须随机应变,自然就需要有相当主的智力。如驾驶飞机(特别是战斗机)、外科医生的各种手术等。都属于这类技能。2、智力层次智力与技能学习的关系,除上述几点外,还必须考虑其智力层次的高低。若把智力层次因素考虑在内,智力与任何技能学习都是有密切关系的。例如,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智商达70者才能学习制作扫帚的技能;女孩子学习钩针编织,其智商不得低于50;智商不超过30者,只能学会挤牛奶,但不能学业会洗盘子;一般农场的粗重工具使用者,其智商至少要在65以上。一、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一)蔡斯的信息加工模式蔡斯(R。A。CHASE)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动作技能的结构,并提出动作技能的信息加工模式。该模式把动作技能看成是由感受器系统、中枢加工系统和疚器系统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其各部分的功能。1、感受器装置接收和传递信息2、信息通过视、听、肌体感觉等通道而输入;3、中构信息加工系统向感受器装置输入信息,并以适当的信息进行反馈,把感受器内的信息引向一定的方向;4、选择特定的信息;5、输入的信息与内在的标准作比较,并检测其误差;6、通过修正误差的程度修正误差;7、修正的信息经效应器装置变成肌体运动的功率,这种功率通过运动轮船出对感受器装置进行反馈,并控制输入的信息。(二)克拉蒂的知觉——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动作技能,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也称知觉——动作技能。因为两者都强调感知与动作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克拉蒂(B。J。CRATTY)于1964年提出的知觉——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1、第一层次为动作技能的一般支柱。它包括:抱负水平;毅力水平;唤起和动机水平;分析工作技巧的能力;各种知觉能力。这些因素虽然是相当固定的,但仍可能受个体经验的影响或修正。2、第二个层次是能力品质。它包括力量、耐力、伸缩性、速度、平衡和协调。这些是每个人都能发展的潜能,而且也影响其动作技能水平的品质。3、第三个层次是工作和情境所特有的各种因素,如工作所需的能量的要求、操作者赋予工作的价值,以往的经验和操作情境的社会特征。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可观察到的动作技能是在这个层次上出现的。二、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动机水平、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等等;客观因素如动作技能的性质、练习的方式、练习时间的分配、练习结果的反馈或强化。下面着重介绍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一)知识经验与理论知识不是技能,而技能必须运用知识,知识愈丰富,对克服技能学习的难点愈有帮助。只学习理论,不学习操作,很难学会任何技能。因为知识和运动分析器没有建立起联系。只模仿别人的操作,技能学习也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理论可以加速技能的获得,可以免去或减少学习中的错误。考克斯(J。W。COX)曾对电气装配工人进行过实验研究。一组工人只是机械地、重复地学习,而对另一组工人则讲解操作原理。两组工人最初的水平差不多,但后来第二组工人的绩效则远远超过第一组工人的绩效。米斯丘克在研究学习掌握车床刀架操作技能时发现,两组掌握了车床刀架操作原则的学生,尽管他们理解车床刀架操作原则的过程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能较快地形成车床刀架操作技能,其所需要练习次数和错误次数都较少。而另一组没有掌握车床刀架操作原则的学生,其形成操作技能所需要的练习次数,错误都较多,操作技能形成较慢。沈德立曾做过动作概念对技能形成作用的实验。实验是让大、中学生被试形成镜画(即按多角星形的镜像来描摹该图形)技能。结果发现:凡是已经形成镜画技能的被试,他们掌握了镜画技能的动作概念;凡是未形成镜画技能的被试,他们都没有掌握镜画技能的动作概念。这就说明动作概念是否掌握,决定着技能是否形成。实验还发现:大学生被试掌握镜画技能动作概念,一般比中学生被试要早。因而其形成镜画技能时平均练习总遍数、总用时和练习中的平均总错误次数,都少于中学生被试;大学物理专业学生由于较早地掌握了镜画技能动作要领因而其形成镜画技能时练习的总遍数,比政文专业的学生要少得多。这说明动作概念掌握的早晚,对技能形成的快慢起着重要作用。(二)讲解与示范动作技能学习通常是从教师讲解开始。讲解方式多用口语,但有时也可借助于文字、图解、模型、挂图等进行。讲解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习者的认知效果。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其内容应包括:(1)教学目的。告诉学习者要学习什么?通过练习后,动作技能应达到什么标准?(2)动作技能的性质。告诉学习者学习的是什么样的技能。是简单的技能还是复杂的技能,是工具性技能,还是非工具性技能。假如是工具性技能(如操作机器、驾驶车辆等)还应简单介绍工具的性能与功用。(3)学习程序与步骤。告诉学习者有关技能学习的步骤、动作顺序、练习时间与分配方式等。(4)注意事项。告诉学习者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错误和危险,以及有关安全防范措施。讲解宜简单扼要,过多的讲解,将会减低学习者的兴趣与动机。因此,过度冗长的讲解应尽量避免。有些内容应待练习进行到适当程度时再进行讲解。讲解是讲给学习者听的,示范则是做给学习者看的,因此,示范都是以动作方式表演的。示范性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作动作示范,另一种是看教学电影。无论哪种示范,其动作都应明确,并应把技能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楚地展示出来,使学习者都清楚地看到。如果采用的是电影,那末可以采用几种方式放映,先按平时速度将全部影片放映一遍,使学习者获得一般的印象,然后再以慢镜头分段展示慢动作,使学习者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动作。研究表明,教师的讲解方式和动作示范与技能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梅(M。A。MAY)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用的技能学习材料是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拼图玩具。学习者是小学五年级的儿童。实验时按儿童平均能力分为五组,由老师做示范动作,要求各组被试在观看教师示范时作不同的反应:有的要求边看边说教师现在做什么,有的只许看不许发问;还有的边看边背诵与技能无关的数字,虽然教师对各组所做的示范动作都一样,但说明方式各组不同,对第一、第二组被试只做示范动作,不作任何说明,对第三组被试做示范动作并作简要说明;对第四组被试做示范动作并作详细说明;对第五组被试不作说明。(一)练习有目的地多次执行某种动作以形成技能的过程,称为练习。练习虽然是多次的执行某种动作,但并不是同一动作的机械重复,而是以改善动作方式为目的的重复。例如,为了学会打字,提高打字技能而反复学习打字,就叫打字练习。练习使人的动作从本质上发生变化,它表现为人在完成动作时心理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人记住动作方式和动作任务,而且还表现为分析研究任务的方法,解决任务的方法和高节动作的方法等方面。技能是在练习中形成的,但并非所有的练习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有一些练习可能较快地导致技能的掌握,另一些练习的收效则比较慢;有一些练习可能使动作方式达到高级水平,另一些则只能达到低级水平。因此,研究练习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很有必要。1、练习曲线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在练习中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用练习的曲线来表示。所谓练习曲线,就是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从练习曲线上不但可以看到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动作速度和准确性变化,而且还可以看到各种技能在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练习曲线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上升型。用横坐标表示练习时间,纵坐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以此表示练习时间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也逐步增加,因此,这样所绘制的练习曲线是呈上升型的,另一类为下降型,用横坐标表示练习次数,纵坐标表示完成动作所需时间或完成动作的错误次数,以此表示练习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时间或完成动作错误次数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完成动作的错误次数日益下降。因此,这样所得的练习曲线是呈下降型的。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技能形成的进程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它们之间又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一般的发展趋势。(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练习成绩随练习进程而逐步提高的情况又有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第一,练习进步先快后慢。如跳高、跳远、驾驶摩托车、射击等动作技能练习的进程就有这种情况。在最初的几个练习日里,命中的成绩从22环上升到74环,即提高了52环,而在最后的10练习日里,却只从81环上升到85环,即只提高4环。造成练习成绩初期提高较快而后期逐渐缓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在练习初期,学习者受新鲜感和好奇心等强烈动机的驱使,因而学习兴趣浓厚,思想集中,情绪稳定,从而促使练习成绩迅速提高。以后,随着练习过程的发展,学习者对所学技能的新鲜感消失,热情下降,因而练习成绩的提高就缓慢了;二是由于练习开始时,学习者可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动作,新、旧技能之间又有许多共同的成分和因素,因而学习新技能的进步比较明显。可是到了练习后期,新、旧技能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学习者仅仅依靠旧有的技能已不能满足建立新技能的要求,要使技能有较快地进步,必须寻找新途径,建立新联系,但这样的努力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这样的练习进步就不显著了。三是复杂的技能动作可以分解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局意味动作。在练习初期,由于这些局部动作比较简单,而且又可以单独进行练习,所以比较容易掌握,成绩提高较快,而在练习后期,主要是建立复杂的直辖市动作,这比起掌握局部动作当然要慢些,所以成绩提高就缓慢。第二,练习进步衔慢后快。如投掷、游泳,在练习初期需要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进步较慢,一旦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练习成绩进步就较快。第三,练习成绩进步先后比较均匀。练习成绩的进步没有明显的先快后慢或明显的衔慢后快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2)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练习成绩随练习而提高这一总发展趋势下,也存在着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起做现象。在第4、7、14个练习日,成绩反而不如前一个练习日好,有时成绩的退步十分显著,如第4个练习日成绩的下降幅度很大。练习成绩起伏的原因,一是由客观环境变化所引起,如练习条件、工具、练习方法的改变;二是由学习者的主观状态的变化所引起。例如,学习者对练习的信心不足,偶尔的不顺利,过分的第三等都会引起练习成绩的降低,又如学习者的心境,如愁闷,某种不愉快情绪的纠缠或健康状态不佳等,都会引起学习者自觉控制能力的减弱或注意力弛而造成成绩下降。有时学习者企图使自己的动作更加符合规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作比较复杂了也会出现成绩的波动,甚至还会出现显著的退步。但这种退步是暂时的,待学习者进一步掌握技能时,成绩就会再度上升。(3)高原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高原期。这一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在第10个练习日到第16个练习日和从第24个练习日到第28个练习日的两个线段,就具有这种特点。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4I)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9)缺乏高科技手段;等等。这些因素的改变都将有利于突破高原期现象,使练习成绩有长足进小,所以高原期现象与练习极限有本质差别,高原期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果技能结构比较简单,又无上述主客观原因,那就不一定出现高原期现象。(4)练习成绩的相对稳定现象。在技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出现练习成绩相对稳定而不再继续提高,人们称它为技能发展的极限。但“要限”是相对的。从人的生理素质和机能来看,每个人掌握某种技能都有一定的发展限度。动作技能之所以有生理限度,是因为动作是身体的机能,身体有它的物质结构,动作的准确性、速度、灵活性不能超越身体的物质结构所许可的限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达到生理限度的情况很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都没有达到发展限度,提高技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只要通过有计划的顽强的学习,并善于总红经验。就能使技能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例如,有个追踪一位卷烟女工操作情况的研究表明,她十年内操作速度一直在进步,当她最后不再进步时,发现已达到其所用机器的物理运转限度工,这就是说,如果机器的运转速度还有所改进,则她的操作速度仍可能有所提高。另外,从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总有人不断地打破记录,说明生理限度也不是轻易能达到的。如果真正达到了,打破记录就成为不可能了。当然,生理限度也确实存在,有些科学家已经初步确认九米一左右可能是人类跳远的要限。(5)练习进程中的个别差异。虽然各种技能的练习进程都遵循上述的一般规律,表现出练习进程的一般趋势,但是由于各种技能的复杂性程度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练习态度、练习方法、教学方式等不同,因此同一个人学习不同的技能,或不同的人学习同一种技能,其练习进程也各不相同。苏联心理学家古里杨诺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抄写句子的练习。但练习的条件不同:(1)用最适当的速度抄写;(2)用稍快的速度抄写;(3)用更快的速度抄写;(4)用最大限度的速度抄写。同时力求保持字体的高度正确性。实验成绩以抄写速度和错误数量为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甲在四种条件下速度有显著提高,而错误数量的增加却很少;学生乙在速度提高时,其错误数量也明显增加;而学生丙、丁抄写速度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由于受到练习速度的要求影响,错误量也明显增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练习时,既要考虑练习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技能是在练习中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所制约。因此要使学习者顺利而迅速地形成动作技能,必须正确合理地组织练习。(1)明确练习的目标。有无明确地练习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动作虽然天天重复,但因缺乏明确的目标,其错误的动作方式未能得到纠正,其动作方式改善的效果也不大。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就可以激起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练习经常处于意识控制之下,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因此,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若能依据练习的进程,不断提出练习目标,积极鼓励学习者争取达到预期目标,就能加速技能形成的过程。例如,在一项有关形成珠算运算技能的研究中,选择了两个具有同等水平的学生进行“加百子”练习。结果表明,不断提出练习指标则对练习效率发生良好的影响。练习的目标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种。近期目标对提高练习效率有更大的作用。研究发现,只有最后目标的人,成绩的进步较缓慢,而每周都有一个目标的被试,成绩的进步较快。可见,目标越明确具体,练习的效果就越好。练习的目标还有难易之分,它们对练习的效果有不同的作用。阿特金森(J。ATKINSON)提出,确定目标的难度成功率在50%以下时,对练习的作用较大;过于容易或很难实现的目标,不易激励人们去进行练习。(2)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许多研究表明,在练习过程中先求快速后求准确与先求准确后求快速,两者在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别。有一项研究表明,两组人练习打字,甲组强调速度,乙组强调准确。每天练习3分钟,经过36天的练习,乙组的速度上赶不上甲组;两组停止练习4个月后,再行试验10分钟,结果甲组平均打383个字,错误为2.2%,乙组平均打451个字,错误为1.2%。这证明了开始练习时注意准确性比注意速度有更好的效果。甲组效果差的原因是由于练习者开始时为了求快,千方百计地运用他以前的动作习惯,因而影响或抑制了新的操作动型的建立。技能学习开始阶段,准确性第一。这条原则好象是无可争议的。但我们也不能机械地理解它,不能无条件地认为随着以后的练习,自然就会达到快速的目标。这正如车培谢娃所说的,人们常在训练工人的工作方法时,认为精确性的获得是首要的任务,他们认为随后的练习会自然地保证快速熟练地发展。但在生产中常常遇到有一些工龄长又认真的工,平常习惯于用缓慢的速度来工作,在尝试加速的情况下,他们的产品质量就有所下降。可见,具有多年工龄的工人,要达到加快速度,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再训练。不同职业的人,在技能形成过程中,速度和准确度方面也有差别。研究表明,电话接线员由于工作性质要求,快速比准确性更重要。因此,在熟练形成的最后阶段,速度仍有增加,但准确性却没有增加;又如铁路高度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他必须把准确性放在首位。所以在熟练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平衡而准确性却有增加。(3)练习时间的分配。练习时间的分配有两种,即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集中练习是指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每次练习中间不安排休息;分散练习指相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练习,各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许多实验发现,如镜画描记、符号与数字互换、无意义音节的对偶联结、钢琴演奏等较复杂技能的练习,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在派尔的一项研究中,让甲、乙两组被试练习用密码替换字母,甲组每天做一个练习,共14天;乙组一三内完成14个练习,各次练习间隔半小时,结果发现,甲组的成绩随练习次数增加而不断上升,而乙组被试只在头几次略有进步,以后就停顿下来,在第11次练习后,成绩反而下降。在另一个实验中,基茨尔(M。J。KIENTZLE)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要求被试依照印刷体由右到左颠倒书写大写字母。他把学生分为四组,练习20次,每次一分钟。第一组每次练习后有45秒钟休息;第二组有30秒钟休息;第三组有3~5秒钟休息;第四组无休息。结果发现休息时间越长的小组成绩越好,而无休息小组成绩最差。分散学习为什么优于集中学习?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赫尔(C。L。HULL)用消除“反应性抑制”,说明分散练习的有效性。他认为人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刚刚出现疲劳状态时对反应会起抑制作用,这也就是反应性抑制现象。如果这种反应性抑制继续增加,对练习成绩是不利的。集中学习恰恰是反应性抑制的积累,因此,影响到练习成绩的进步。而分散练习由于中间得到休息,消除了反应性抑制因而练习效果好。有些实验表明,分散练习并不总是优于集中练习。因此在技能练习中,究竟采用信中练习还是分散练习,应视技能的性质、客观条件和主观状态而定。(4)练习方式。从技能教学的角度来看,从理解到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者理解了但不一定能实际操作,其中还有个过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练习方式的好坏对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练习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1)全部练习。许多研究表明,在开始练习时把各个动作从头到尾连接起来练习,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原因有二:一是全部练习时间长,不能及时得到强化;二是对某些习惯的多余动作不易消除,这是因为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往往注意了练习的结果,而忽视了自己的某些习惯性的多余动作。这就会妨碍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2)按动作单元进行练习。一般认为,这种练习方法不利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其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把一个复杂的动作分离成许多彼此孤立的动作单元,忽视了动作的完整性及动作的心理学结构。特别是歪曲了感觉对动作的矫正作用。例如,以小锤敲击技能形成为例(钳工或锻工必须掌握的技能),学习者在练习小锤敲击的动作时,先把小锤穿上一个小环,小环套在一要金属线上,然后让学习者依照抛特线的方式进行敲击。这样练习就限制了学习者的肌肉运动感觉,破坏了动作的生理和心理的结构,限制了感觉矫正动作的作用。(3)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把个别、局部的动作有机地联成动作组的练习方式。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动作系统,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划分、联合必须考虑心理学的规律,即应考虑被抽出来的独立部分的心理学的结构。它包括感知、注意、思维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不仅要使学习者形成动作技能,还要形成感知和思维技能。陈立等对形成细纱接头技能的练习方式的研究,就是这种练习方式的典型例证。研究者仔细分析了细纱接头技能的特点,把原由7个基本动作组成的三个动作单元:第一单元是按管;第二单元包括找纱头、套钢丝圈、解捻、插管、导纱等;第三单元为接头。按心理学的结构组成两个单元,即拔管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把导纱和接头组合为一单元。把拔管作为独立单元的理由是:机器每分钟转数很高,动作要求迅速,对新工人来说在这样高速下用手去技管是相当紧张的。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来练习可避免因紧张而影响以后的动作。把原来二、三单元合并为一单元,理由是:(1)符合动作结构特点,凭导纱动作所引起的动觉使接头的动作更“顺势”,如果硬把导纱与接头分离,就会破坏动作的连贯性;(2)符合工人心理上的要求,因为如果动作到了导纱即行停止,不“顺势”连上接头动作则导纱动作对学习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顺势”跟着接头,这个动作才能完成动作的目的,满足了心理上的要求。由于研究者的建议,在技工培训中把二、三单元合并,使技能学习时间缩短一半。动作技能练习方法究竟采用部分练习还是整体练习,应视所练习的部分是否独立而定。如果是独立的,那就以分别练习其各个部分为好。例如,科克(H。L。KOCH)曾教一些被试学习一种奇特的技能,即两手同时用一打字机练习指法。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先分别用一只手练习;另一组直接用双手练习。结果是先两手分别练习的那组转入两手同时练习时,成绩比一开始就用双手同时练习的好,而且这种优势在以后的练习中一直保持。但在要求细心整合的作业上的实验则表明整体练习优于部分练习。例如,弹钢琴,练习全曲比部分练习后再整合好。(5)反馈。所谓反馈,是指学习者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每次练习后,学习者能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动作做对了,哪些动作做错了。然后再通过练习把做对的动作巩固下来,把做错的动作舍弃掉,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进行练习,促进技能的获得。在某些情境中,如果学习者不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就难于掌握技能。在技能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可获得练习结果的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还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的。一般说来,在练习初期学习者多数是通过视觉通道或听觉通道而获得反馈信息。在练习后期则主要是通过运动感觉通道而获取反馈信息。(A)视觉反馈。学习者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练习结果信息的方式,称为视觉反馈。它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重要作用。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曾在一家电器制造厂研究工人切削钨棒的工作。工人用脚操纵一只小而薄的磨轮,把钨棒切成薄的圆片。这项工作看起来似乎简单而废品率却很高。经研究分析后发觉,优秀工人在切割开始时所用的力量很小,以后力量逐渐增加,切削将近终了时,力量又逐渐又逐渐减小。由于切成钨片的废品率要经过检验以后才能够确定,所以工人不知道每次切削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得到反馈。采用新的自动记录的切削过程后,在训练工人时,先把优秀工人的脚所用的力量用曲线表示出来,就成为视觉形象。新工人就依照优秀工人的曲线作为标准进行练习。在练习时,他们随时都可以把自己所用的力量和优秀工人所用的力量作比较,能立刻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而这情况是通过视觉形象显示出来的。结果形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结合缩短了两倍,而磨轮耗损率也降低了四倍。(B)听觉反馈。学习者通过听觉通道而获得练习结果信息的方式,称为听觉反馈。例如,抄收电报符号,以前所用的方法是,教师给出一系列声音信号(刺激),让学习者逐一写出相应的字母(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抄写工作后,再进行校对(反馈)。后来采用的新方法是,教师仅给一个字母的声音信号(刺激),让学生写出这一信号的字母(反应),随后教师读出这一字母(反馈),让学生及时校对,这样完了以后,再给第二个字母信号。这种新的方法因为使学习者通过听觉语言反馈,立即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所以效果就好得我。这种新的练习方法比旧的练习方法效果提高一倍。(C)并不是所有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外来的反馈。如果学习者对于所要学习的技能已经有一个好的模式,他们就能够利用这个模式来矫正自己的动作。例如,在学习投篮时,学习者凭借观察自己是怎么偏离篮网的,就可以完成大量的自我矫正的练习。(6)用迁移规律,避免干扰作用。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会起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已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称为技能的迁移或正迁移。例如,有一项关于体育运动中三对技能迁移的研究:(1)由羽毛球发球到网球发球;(2)由排球发球的准确性到篮球发球的准确性;(3)由田径赛的起动姿势到足球的起动姿势。研究发现,学习前一种技能都有利于学习后一种技能。其所以有利,可能是由于两种技能都含有诸多共同成分。已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称为技能的干扰或负迁移。例如,在学习跳高时,运动员掌握了右脚起跳的动作,而在以后学习撑杆跳高时,他会无意地用右脚而不用左脚起跳,结果影响了成绩,这种现象就是已形成的跳高动作技能对学习撑杆跳高的新的动作技能的干扰作用。在实际技能练习中,正迁移与负迁移常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例如,用惯了英文打字机的人再学习用俄文打字机时,字母的刺激物与手指的反应关系要有相当的改变,于是发生干扰,操作者常常照英文打字方法去使用俄文打字机。但是其中也有迁移的万分,如手指的灵活性、手指的定位能力等,在俄文打字中仍然起着积极作用。可见,技能的迁移和干扰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技能练习时,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新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精确区分一种动作系统与另一种动作系统的异同,克服干扰作用,促进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认知技能一、什么叫认知技能认知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所以有时也叫思维技能。在认识特定事物、解决具体课题时,就些心理活动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方式自动地进行,这就是认知技能。如阅读、写作、运算与解题等都属于认知技能。二、认知技能的种类认知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感知技能和思维技能。1、感知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联系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感知技能的形成,使感受性得到发展,并导致在分析器内和分析器之间形成新的联系系统。例如,掌握收听莫尔斯电码传递技能的电报员,在收听到长短不同的信号时,由于听觉与视觉形成联系系统的作用,可以不用预先作记录就能立即译出电文,这种联系系统对完善客观现实的感性反映有着重要作用。2、思维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的认知活动方式。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TLETT)把思维看成为一种复杂的技能或多种技能的集合。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同意这一看法,并对思维技能作如下的初步分类:(1)探索信息的技能。例如,怎样寻找某种特殊课题的信息储存点;怎样提问;怎样使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参考资料。(2)吸收信息与保留信息的技能。例如,怎样注意听、怎样学、怎样记;怎样进行理解式的阅读;臬测验自己的理解程度。(3)组织技能。例如,怎样安排那些优先解决的问题;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分配物力。(4)发明的技能。如怎样发展好探究的态度;怎样进行归纳推理;怎样形成观点和假说;怎样取得新观点;怎样应用类比。(5)分析的技能。如怎样发展批判的态度;怎样进行演绎推理;怎样评价观点和假说。(6)做决定的技能。如怎样识别待决的各种可能性;怎样做出合理的选择。(7)交流的技能。如怎样通过口头的和书面的方式表达观点。(8)社会技能。如怎样避免(或解决)人际间的冲突;怎样进行合作(并取得合作);怎样进行适当的竞争;怎样引起别人行为的动机。(9)次认识技能。如怎样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怎样从各种已知的可能性中选择出解决问题的确切方法(策略);怎样集中注意于待决的问题;怎样决定何时对一种难对付的问题停止工作;怎样判断到底一个人是否理解他所听到或看到的事;怎样从一种情境中所学到的原则或方法转用到另一种情境中去;怎样判断目标是否和能力相一致。三、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关系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既有联系又区别,它们统一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感知、表象、记忆、思维和肌肉运动是组成技能的必要环节。动作技能是认知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体现者。认知技能又是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任务时,既需要动作技能,也需要认知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在实践活动中,确定某种技能是认知技能还是动作技能,则取决于其活动的主要成分。例如,球类活动是以肌肉运动为主,但又受人的智能的控制和调节,因此把它归属于动作技能。而体育运动中的棋类比赛,主要是依据头脑中进行思维活动所作出的决策,支配手挪动棋子的位置,因此把它归属于认知技能。但是,动作技能中所包含的有些因素与认知技能无关。首先是因为动作技能包含着肌肉系统,他们活动既领带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也依赖于外周系统的功能。因此,肌肉的组织和结构在动作技能活动中往往是重要的。其次,动作技能常常是对连续进行的动作的调节,而认知技能则是对认知程序,即对符号系统的调节,而且又是间断性的。这就是说,在动作技能活动中最需要考虑的是建立准确的参数来指导动作,以及当动作发生偏误时经常用这些参数来检查并予以调整。在认知技能领域中,似乎很少运用上述方法。另一方面,在认知技能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对理解动作技能关系不大,例如,如何使用这些技能和一般事实性的知识。因此,关于动作技能研究的结果,只有一小部分能用来理解认知技能。四、认知技能形成的阶段关于认知技能的形成问题。由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复杂性,迄今在科学上尚未有定论。认知心理学家安得林(J。R。ANDERSON)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前者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告组成,后者则由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做的技能组成。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妹妹种可以用语言交流的知识,但不是非此不可。它可以采取抽象命题及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则常不能用语言表述清楚。例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熟练地说本族语,但表述不清语法规则。陈述性知识高度熟练后,可转变为程序性知识。耗电量程序性知识也就是认知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但是,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作了较充分的研究,而对程序性知识则研究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