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意识的前进性人的意识活动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意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前进,人类不断地追求自身主观世界的丰富和发展,也不断地摆脱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知之不多和知之不全的状态,从而使意识的能动性不断地提高到更新、更高的阶段,在认识客观世界和发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特征是就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来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人类意识是人在与自然界斗争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使猿脑演变成人脑并产生人类意识,而劳动又是一种社会集体性的活动,所以,人类意识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2、人类意识是和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在社会劳动中产生,是人们交流思想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是以一定的词来表示一定的概念。由于有了词,人脑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产生人类意识。从语言而有信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轨迹可以看出,伴随语言而产生、发展的意识显然受到了社会历史的制约。3、人类意识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领域不同,人们的意识会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现代人的意识内容要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人的意识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4、个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说明了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个体意识是指个人的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性地位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特殊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体意识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的反映。一方面,人生活中总要与社会和他们发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联系和影响,因而也就产生了与各种社会关系相应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个人的意识就是社会中个体实践的反映。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每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有自己的独特性,社会上没有两个经历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每个人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内心世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即使是属于同一阶级、同一社会集团、同一职业的人,其个人意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个人的社会实践如何不同,个人的社会经历如何独特,毕竟都是在同一社会中进行的,是统一的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因此,个人意识总是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第四章 注意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蓁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掏多余的活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边疆不断的思维中的一种的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集中。它意指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它事物。”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就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例如,学生在听课时,心理活动不是指向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是把教师的讲述从许多事物中挑选出来,并且比较长久地把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心理活动不仅离开一切与听课无关的事物,而且也对听课无尖的活动,甚至有妨碍的活动加以掏,这样,对教师的讲课就能得到鲜明和清晰的反映。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其中的少数对象。在满天星星的夜晚,我们只能同时看清楚几颗星星,而不能看清所有的星星。在思考问题时,我们也只能同时思考少数几个问题,而不能思考所有的问题。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些少数对象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而同时作用的其它对象就没有被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当一个人注意到某些对象时,同时就离开其它对象。集中注意的对象就是注意的中心,蓁对象有的处在“注意的边缘”,多数处在注意范围之外。人在注意时,既可采取综合的态度,也可以采取分析态度,即既可以对某些对象的整体加以注意,也可以对对象的一部分或某种特性加以注意。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通过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民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规划未来的活动和深思熟虑地办事。内部注意对发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住处进行选择。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在分析注意时强调了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有些心理学家把注意定义为心理过程的选择性。例如原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A。P。JYANR)指出:“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的这种选择性通常被称为注意,所谓注意应理解为那种保证分出对心理活动来说重要的要素,以及维持对心理活动的精确和有组织的进程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也重视了注意的选择性。例如,卡恩奈曼(KAHNEMAN)认为。注意是一种内在机制用以控制选择刺激并调节行为。莫里(MORAY)认为,选择性是注意的本质特征之一。博林(BORING)等人也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他们认为,注意是舍弃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几一定对象的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着,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教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歌声”,并不是意味着注意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注意看黑板”、“注意听歌声”中的“看”和“听”字省略了。由于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所以它没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有专门“从事注意”的意向。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注意对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君子壹教、****壹学,亟成。”壹就是专一,就是集中注意。意思是说,教师专一地教,学生专一地学,很快就能成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心灵的“唯一的门户”,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注意这扇门户才能照射进来。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有些儿童学习成绩差,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没有集中注意学习。一项研究表明,用两种不同态度学习12个无意义音节,一种态度就是注意地学习,另一种态度就是随便看看,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注意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人们集中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或事故。学生在作业中所造成的错误,在有些情况下不是缺乏知识,没有掌握规律,而是注意不集中所造成的。马克思说:“在劳动的全部历程中,他还必须有那种有目的的意志,也就是要把注意集中起来。并且一种工作的内容和进行方法对劳动者越少有吸引力,他越是不能把这个工作当作自己的体力的精力的活动来享受,这种注意就越是必要。”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一)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掏其它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即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认识选择性的高度表现。(二)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三)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工作和学习中的错误和事故一般都在注意分散或注意没有及时转移的情况下发生的。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把注意称为:“……智力监督动作”。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一)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定向反射活动时,人除了朝着刺激的方向转动眼睛和头部外,还会出现植物性反应和脑电反应。诱发电位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注意的生理机制。所谓诱发电位是指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从头皮上记录到的电位波动反应。人的选择性注意与诱发电位有关。在注意时,诱发电位的个别成分或整个振幅增大;反之,振幅就下降。1970年西梅尔尼兹卡娅等人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不仅仅诱发电位的波幅增高,而且还会导致向大脑皮层其他区域的扩散。在定向反射发生之后,随即发生适应性反射。即只有与刺激有关的分析器进行活动,并随着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分析器的活动也发生变化。例如,对光波的瞳孔反射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射都是适应性变化。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够充分揭露注意对象的意义和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当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时,邻近的区域就处于不同程度的掏状态,落在这些抑制区域的刺激,就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因而得不到清晰的反映。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就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注意必须在有机体觉醒状态下才能进行。网状结构对保持有机体的觉醒状态是必不可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清醒状态领带于大脑皮层与网状激活系统的相互作用。贾斯帕(JASPER)和夏普莱斯(SHARPLESS)认为,警觉中比较缓慢的紧张程度的变化与中脑有关,而快速的位相变化与丘脑有关。觉醒状态除受神经系统调节外,还受神经生化调节,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神经介质和醒觉因子两个方面。主要是儿茶酚胺(CA)和乙酰胆碱参与醒觉的维持。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三种介质。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在维持动物醒觉中起主要作用。琼斯(JONES)等人操作猫脑桥的蓝斑核使脑内去甲肾上腺素下降,则醒觉的大脑皮层活动明显降低,而且与操作的范围成正比。操作中脑去甲肾上腺互神经元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乙酰胆碱在维持醒觉状态方面也起一定的作用。动物在兴奋时大脑皮层释放乙酰胆碱增多,睡眠时释放减少。潘普海默(POPPENHELMER)在脑脊液中发现醒觉因子(WAKINGFACTOR),它使动物出现激惹行为,使动物的活动明显增强达数日之久。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普尔普拉(PURPURA)和孟默尔(MONMIR)等人,也都在体液中发现有醒觉因子的存在。边缘系统的一些结构与注意密切相关。普利勃拉姆(PRIBRAM)等人认为,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和尾状核是实现精确选择行为的重要的神经结构。在神经元水平上的研究表明,这些组织(特别是海马)中主要的神经元,并不是对特殊模态的刺激作出回答,而似乎是对新、旧刺激进行比较,从而对新的信号作出反应,抑制旧的已经习惯的刺激,因此,海马被认为是“过滤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位破坏,则引起选择性注意的严重障碍。大脑皮层的额叶在调节有意注意上起着重要作用。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额叶的生物电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鲁利亚等人的研究表明,额叶部分受伤的人,对言语指示、定向反射几乎不能恢复,大脑皮层的觉醒水平不能提高,额叶严重受操作的人不能根据预定的任务集中注意,高度分心,不能抑制对附加刺激的反应。麦克活思(MACKWORTH)等人的研究表明,额叶能抑制大脑不需要区域的活动。因此使注意能集中在重要的事物上。人由于有了第二信号系统,所以能按照自己的或别人的提醒,集中注意或转移注意的方向,使注意带有有意性的特点。注意既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也与皮层下结构的活动有关,但它们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注意是中枢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整合活动。(二)注意的外部表现人在集中注意于某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以下几种: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例如,人在注意观察某个物体时,把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注意听一个声音时,把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即所谓“侧耳倾听”;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眼睛常常是“呆视着”,好象看着远方一样,对周围对象的感知就变得模糊起来。2、无关运动的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半运动会暂时停止。当儿童听讲精彩故事时,会一动不动的看着老师。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是吸短呼长;当注意高度集中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状态,即所谓“屏息”现象。此外,在注意紧张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来推断他的注意情况。但是,有时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例如,貌似注意一件事,实际上心理活动却指向和集中在另一件事上。研究表明,在视觉注意中眼睛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注视是眼睛对准某一事物的活动。为了保证对事物清晰的反映,眼球还必须跳动和追随运动。当人们注意某个物体时,眼球运动并不是平衡地滑动,而是以跳跃的方式移动。视线先在对象的某一部位停留片刻,注视后又跳到另一部位上,并开始对新的部位进行注视。在注意某一个事物时,眼睛就以不断地注视、跳动、再注视……的方式观察事物。一名被试在注意观察汽车时眼睛运动的扫描路线,不同的被试或同一被试在不同情况下,扫描路线是不同的。眼球的追随运动是比较平稳地进行的,当物体运动太快或太慢时,追随运动就会发生困难。当物体过远时,眼球追随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突然向相反方向跳回到原处,再追随新的物体。两眼主动地在雷达荧光屏上以一个假想目标所作的圆周运动。这时眼球实际上不规则地以跳动和停顿的方式注视荧光屏;两眼跟随荧光屏上一个按照圆周运行的光点所作的的运动,这时眼球主要是追随运动。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曾把注意划分为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两种类型。原苏联心理学家多勃雷宁提出,除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外,还有一种是随意后注意。目前,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自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学生正在听课,忽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头看他,这种注意就叫无意注意。这种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它往往向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动物也有无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在心理学文献中,有时把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有时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把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是因为无意注意集中时缺乏个人的意志努力和积极性;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是突出了无意注意与情绪、兴趣和需要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经常综合在一起的,下面分开来阐述,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一)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强烈的刺激物,如一道强光、一声巨响、一种浓烈的气味,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无意注意基本上服从于刺激的强度法则,有人用强度不同的声音作用于被试,并记录由定向反射引起的血管窖的变化。结果发现,用60分贝的声音比用50分贝的声音能引起较大的血管反应。但也有例外,有时刺激物的物理强度很弱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由于刺激物对人具有重要意义或者具有新颖性而引起的。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百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对比。例如,在喧闹的大街上,大声说话不大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寂静的夜晚,轻重的耳语声,也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它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别时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例如,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从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讲课时声音突然提高或降低可以起到集中注意的作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应用这个原理,在工人们挑选电子零件的流水结上把透明无色的零件放置在黑色的背景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降低了废品率。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霓虹灯一亮一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活动的玩具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教师在讲课时,音调的变化及讲话节奏快慢的变化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4、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所谓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巴甫洛夫强调新异刺激物在引起定向反射时的作用。新异性可以分为绝对新异性(人们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及其特征),相对新异性(刺激物特性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性的异常结合)。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柏尔玲(BERLYNE)设计了在新颖性、不一致性和复杂性方面不一样的多种图形。研究时,图形由被试自己操作并作短暂的呈现。结果发现,新颖的、不一致的图形比其他图形更经常地受到选择和注意。另外,人们倾向于注意中等复杂程度的图形,而对那些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图形,不易引起注意。(二)人本身的状态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的,但也决定于人本身的状态。同样的事物,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而不会引起另一些人的注意。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在无意注意中起着重要作用于,它决定一个人无意注意的方向。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有: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期待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引起无意注意。例如建筑师由于职业的需要,当外出旅游时,各式各机关报建筑物都会自然而然地引起他们的注意。直接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人们常常会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不自觉地加以注意。一般地说,凡与一个人已有知识有联系又能增进新知识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2、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人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如果一个人心境开朗,心情愉快,平时不大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一个人心境忧郁,平时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一个人心境忧郁,平时容易引起无意注音质事物,这时也不易引起他的注意。此外,凡是一个人对某人(或事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则与之有关的人和事,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人当时的精神状态也对无意注意有重大影响。人在过度疲劳时,常常不能觉察到在精神饱满时容易注意的事物;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而且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天当师范大学阴国恩教授等研究表明,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与有意注意的发展不同。一般认为,在儿童期,有意注意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即年龄越大,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越高。无意注意的发展则不然,其发展曲线是先随年龄增大而递增,至初中二年级达到最高水平,而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心理学文献中有时把有意注意称为积极注意或意志注意,因为集中有意注意需要个人的积极性和意志努力。有意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的客体不易吸引人的注意,但又是应当去注意的事物。因此。要使意识集中在这种对象上就必须有一定的意志努力。例如,青年工人在开始学习机床操作时,对于操作过程还没有掌握,操作动作也还不熟练,稍不注意就会出废品或发生事故。掌握动作熟练的过程又是一种单调的学习,所以他必须通过意志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把注意集中在当前的操作上,特别是在容易发生差错的地方。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劳动本身是一种复杂和持久的工作,其中总有一些使人不感兴趣而又非做不可的作业,必然会有困难和单调的因素,这就要求人们把自己的注意有意识地集中并保持在作业上,有意的注意能力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就越需要这种意志。”有意注意到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词成为心理活动的组成因素的时候产生的,词调节和控制着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在当前没有具体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借助于语词的刺激而实现。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意注意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起。第二阶段,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言语,调节控制行为。第三阶段,通过内部的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有意注意的社会根源理论。他认为,有意注意是儿童同成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出生后与成人生活在一起,当成人(主要是母亲)对儿童说出一个事物的名称,同时用手指这个物体,儿童的注意就指向这个物体。在交往过程中语言和手势对儿童注意的引导在儿童意注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维果茨基还认为,在儿童的早期,成人用词来标志客体或用手势来批示客体,以便启动儿童的心理活动;儿童用视线分出已经命名的客体,注视它,并作出反应。后来,儿童的语言发展了,他们能够将注意的对象命名。这样,以前分配在两个人之间的机能,成为儿童心理过程的内部组织方式,有意注意对儿童来说已经成为内部的自我调节过程。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一)加测定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人们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对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么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也就越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有意注意。(二)培养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人的兴趣具有间接的性质。这种兴趣是对活动目的的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尽管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保持有意注意。例如,人们开始学习外语时,常常觉得记单词、学语法很单调和枯燥,但一旦认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意义后,就能够克服困难,刻苦攻读,专心致志地学习外语。(三)合理地组织活动在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1、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作笔记,做些小实验,用铅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肪、河流、铁路和公路等等,要比教师自始至终地区性讲解效果好。应该把注意的对象作为实际行动的对象,这样实际行动本身就要求注意参与,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2、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特别是在要求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向自己提出“必须注意”的要求尤其重要,这样可以起到集中注意的作用。3、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人们为了回答问题,必然注意有关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成绩,发展智力,而且对保持有意注意也具有重要意义。(四)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有意注意不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也可能是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疲劳、疾病和一些无关的思想、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集中注意,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外,还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这样既能锻炼意志,又能培养有意注意。避免干扰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某些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干扰人的有意注意,而且会加强有意注意。例如,学习时听听音乐,室内的钟表嘀嗒声等有时会加强有意注意。绝对卫音,不仅无关的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也会被吸收。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但不能有效地工作,而且会逐渐地进入睡眠状态。正如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绝对的“死气沉沉的”寂静并不能提高而且能降低智力工作的效果。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他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不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这项工作熟悉了,并发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发展成有意后注意。熟练地新闻记者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会高度志注于自己的事业,废寝忘食地为科学或艺术作出创造性的贡献。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开始时人们偶然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通过实践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便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这种活动,并克服一定的困难,坚持对活动的注意。这时无意注意就转化为有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证,可以用某一时间范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以实验为例。在一个没有任何参照点的钟面上,黑色指针以每秒0.3寸的距离移动,这是信号的背景,然后以随机的顺序使指针作每秒0.6寸的跳动,作为关键信号。实验时要求被试在持续2小时内报告他所看到的每一次关键信号。结果发现在半小时后注意明显衰减,用这种实验所得到的函数,称衰减函数。一般注意的衰减是在警戒作业开始后20~35分钟出现,而最初15分钟注意下降,是最后下降水平的50%左右。在注意的稳定性中可以区分出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在听觉方面,将一只表放在离被试耳朵的一定距离处,使他刚能隐约地听到嘀嗒声。被试有时听到表的声音,有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这种周期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原苏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动摇。在视觉方面,当知觉时,可能明显地觉察到注意的起伏。当我们注视该图时,会觉得时而小方形凸起(位于大方形之前),而时下陷(大方形凸到前面),在不长的时间内两个方形的相互位置会跳跃式地变更.当我们知觉时,既可以知觉为六个立方体(上行一个、中行两个、下行三个),又可以知觉为七个立方体(上行两个,中行三个、下行两个)。注意起伏的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注意处于正时相时表现为感受性提高,感觉到有刺激或刺激增强。注意处于负时相时,则表现为感受性降低,感觉不到刺激或刺激变弱。一般每一次起伏周期平均约8~10秒。注意起伏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短暂地下降。实验表明:声音刺激的起伏间隔时间最长,其次是视觉刺激,触觉刺激的时间最短。现代神经生理学提出新的论点,他们把注意的起伏和有机体一系列机能的起伏联系起来。如动肪、血压、呼吸,以及一定类型的神经元节律性的机能作用。在注意稳定集中时,对一些不显著的起伏常常觉察不出来,并且对大多数的活动影响也不大。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会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例如,上课时学生既要听教师讲课,又要记笔记,还要看实验演示或幻灯片等。但所有这些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因此,他们的注意是稳定的。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抱着积极的态度,并且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容易保持稳定。意志坚强,又善于自制且能和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容易保持稳定。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提高刺激的强度和延长刺激的作用时间有助于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保持人的注意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程度是随注意对象的复杂性的增加而提高。范兹的研究表盟友,婴儿似乎从出生起就会选择一定的图形加以注意,并且对复杂的和社会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较长。婴儿对面孔、印刷品、靶心以及对红、白、黄单色图片的注意时间。黑条表示2~3个月婴儿的注视时间;白条表示3个月以上婴儿注视的时间。但是,如果注意的对象过于复杂,则疲劳可能会迅速出现,注意也会减弱。因此,对象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都不利于注意的稳定。格林堡(D。J。GREENBERG)等人的研究表明: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输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最佳水平。他把方格、线条和圆点三种图形,每种都由简到繁分为三级。研究表明,出生后6周的婴儿对中等复杂图形凝视较久,11周的婴儿则对更复杂的图形凝视较久。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它的对象上。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所引起。无关刺激对注意的干扰作用决定于这些刺激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注意对象的关系。实验证明: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不相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大;同样的无关刺激,对知觉影响小,对于思维影响大;在知觉过程中,视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小,听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大。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地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的分散。但是,并非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的分散。在没有外界任何附加刺激时,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保持注意也是困难的。因此,有时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减弱注意,反而会加强注意。人们在和注意分散作斗争时,对分散注意的刺激物所抱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专心致志在教室里看书时,室外传来汽车声会干扰他们的集中注意,人引起他们的烦恼甚至愤怒,这种情绪比汽车声更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因此,为了集中注意,除了设法除去(避开)干扰刺激外,还应该对干扰刺激保持平静的态度。人的注意稳定性存在着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这种差异和个体的神经过程强度有关。神经过程强的人,在完成不同的智力任务并出现附加刺激时,活动的效率有时却会提高,这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加强所造成的。而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容易分散。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注意分散与不良的教育有关,甚至是不良教育的结果。例如,当儿童集中注意学习时,成人经常去转移他的注意,和他进行学习无关的谈话,或要从事其它活动,这样多次重复就可以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中国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燕尾服。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注意稳定性一直在发展,但其发燕尾服的速度不尽相同。小学阶段发展速度很快,幼儿阶段和中学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学习和工作都要求人们具有注意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现代化生产中,工人根据仪表和信号的显示来调整动作,以保证机器的正常动转,这就需要有高度稳定的注意。在这种工作中,既然是短时间的注意分散,也会严惩影响工作质量,甚至造成事故。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广度很早就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对它进行实验研究。1930年哈密顿最先做了示范实验,他在地上撒一把石弹子,让被试在一瞬间放认。结果发现被试不容易立即看清6个以上的石子,或者最多不过看到7个石子。但如果把石子2个、3个或者5个一堆,被试就能把握堆数和单个石子的数目一样多,因为人们会把一堆看为一个单位。1871年耶文期(W。S。JEVONS)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把黑豆撒在一个黑色背景的白盘子中,要被试立即报告所看到盘子中的黑豆的数量。经过一千余次重复实验,结果发现:撒5粒豆子时,开始发生估计上的误差;在不超过8~9粒豆子时,估计比较正确;超过8~9粒豆子时,错误估计次数占50%以上。后来用速示器做实验,在1/10秒时间内眼球来不及转动,因此被试过刺激的知觉几乎是同时的。可见注意广度即知觉,实验表明;在1/10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3~4个几何图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汉字实验表明,对没有内在联系的单字只能看清3~4个,对内容有联系的组成词或句子一般可看到5~6个字。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知觉对象的特点在知觉任务相同的情况下,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会有一定的变化。研究表明: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例如,颜色相同的字母要比颜色不同的字母的注意范围要大些;对排列成一行的字母要比分散在各个角落上的字母的注意数目要多些;对大小相同的字母感知的数量,要比对大小不同的字母感知的数量要大得多;对组成词的字母所注意的范围,要比对孤立的字母所能注意的范围大得多。苏联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显示孤立的字母时,成人的注意广度是4~6个对象,小学生是2~5个对象。在显示短的词句时,注意范围是4~6个客体,其中包含有10多个字母。注意的范围扩大了。(二)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同样的知觉对象,由于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知觉活动的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大.例如,在速示器上呈现一定数量的外文字母,要求被试不仅辩认为出字母的个数,同时还要求他们指出字母在书写上的错误,这时他们所能知觉到的字母数量比他在只说谎认字母数量时要少得多.知训练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知识经验贫乏,注意范围就小.例如,刚学会阅读的学生的阅读速度是很慢的,注意范围也较小,但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注意范围的扩大,阅读的速度也就随之加快了.我国心理工作者研究了中国儿童注意广度的发展,研究表明:注意的广度随一个人的年龄增长而增长.姜涛和林镜秋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4个点子,小学五年级学生则达到4.48个点子,到中学又增加到6.33个点子.陈惠芳等人的研究结果是:4刚为4.74个点子,6岁为5.77个点子,7岁为6.5个点子,9岁为6.97个点子,11岁为7.99个点子,13岁为8.26个点子.注意广度除了有同时广度外,还有继时广度,即一个人把握在时间上边疆出现的刺激的数量.这是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塔伯曼(R.E.TAUBOMAN,1950)等人研究了边疆闪光刺激和边疆声音刺激的注意广度.呈现1个到10个短促的音或闪光,每次呈现的刺激数量不等,呈现的频率也不相同,然后要求被试说出看到或听到的数目.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刺激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判断错误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这种倾向对于视觉刺激更为明显.注意在时间上的广度也受知觉对象的特点和主体状态的影响.扩大注意的广度,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学习过程中"一目十行"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排字工人。打字咒。电报员。驾驶员等都需要有较大的注意广度.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地不同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1887年潘尔哈姆(F。PAULHAM)发现,一边口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的诗,是可以做到的,教师能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课的情况;汽车司机能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两眼还要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些都注意分配的实例。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检查方法是在实验后要求被试复述故事的细节。另外进行控制实验,即单独听故事和单独进行加法运算,与复合活动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一位被试的结果如下:1、单一活动时,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52。2、复合活动时,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43(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完成运算的83%)。3、单一活动时,正确稞故事项目数目31。4、复合活动时,正确复述故事项目数目10(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复述项目数的32%)。复合器是一个划分100度的圆刻度盘,盘面上有一根转动的指针。当指针经过某一废度时会响起铃声。要求被试在听到铃声的同时,说出指针的刻度数。通常被试不能说出铃响时的准确度数,而是说出铃响之前或铃响之后准确的度数。这表明,被试的注意先指向于一个刺激物(铃声或指针的位置),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另一个刺激物。可见,当不同各类的刺激物同时发生作用并需要两个感官去感受时,要适当分配是相当困难的。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可以将注意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即同时到达的两个信息可能不会超出脑的加工容量,人就能对两者都作出反应。中有这样,注意分配才成为可能。例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这是因为他们记笔记已经熟练了,把注意中心集中在听课上。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很困难;如果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了。例如,自拉(胡琴)自唱(戏),边歌边舞,将拉和唱,歌和舞形成系统,就有利于注意的分配。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研究用“注意分配仪”测试注意分配能力,结果表明,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幼儿园大班儿童还不能分配其注意来操作仪器,进入小学阶段,随着有意注意的发展,儿童注意分配能力迅速提高。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它对于飞行员、驾驶员、科研工作者、教师和乐队指挥等工作都十分重要。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例如,第一节课上外语课,第二节课上语文课,根据新的任务,注意从这一门课转移到另一个门课,这就是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紧张度高,新的事物或活动不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也就困难和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例如,在很有兴趣的电影突然停映后,要求被试做一些并不难的算术题,结果有的人错误较多,有的人错误较少。这表明注意的转移与个体的神经的过程灵活性有关。可见,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伯有: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注意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所需的时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些实验表明,当刺激的呈现速度快于每1.5秒一对数字时,由于注意转移过快,被试难以完成任务。因此认为,注意从一种输入转移到另一种输入,约需1~2秒钟。纯音和光点的实验表明,注意转移的时间约为40~60毫秒。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稳定性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注意的稳定性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前面说过,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是指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在同一活动中,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每一次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注意一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转移到注意中心之外。而新的对象进入注意中心,整个注意范围的图象便发生变化。因此,每当注意中心的对象转换时,必然出现新的注意分配的情况。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尖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研究表明,注意转移有完全的转移和不完全的转移。注意不完全转移时,人已进行新的工作,但实际上又没有脱离旧的工作,如根据旧的规则来进行新的工作,便会造成错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儿童注意转移的发展。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根据目的自觉自愿转移注意。注意转移速度是注意转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林镜秋和杨广兴等人的研究表明,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增长而缩短。该项研究说明:小学阶段,儿童的结合反应时间缩短得十分迅速,小学五年级和小学二年级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小学至初中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间差异显著。中学阶段则发展较为缓慢。这表明,注意转移速度在小学阶段发展很快,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已接近成熟,故发展较慢。许多工作都要求个体在短时期内对新刺激发生反应,因此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特别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转移常被看作是注意的分配,其实,严格地说,注意的分配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多数情况下,它仅仅是注意的迅速转移。但从总体看来,注意的转移常常被人看作注意的分配。如飞行员在起飞和降落的5~6分钟时间内,注意的转移达200多次,如果注意不及时转移,其后果不堪设想。人的注意特性与先天因素腾,但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以及教育、训练中发展起来的。注意的特性和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密切关系。对注意特性的测定十分重要。因为有些工作要求人们具有较大的注意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有些工作则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注意分配能力;还有些工作要求人们能够主动、及时、迅速地转移注意。对注意特性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第四节:注意的理论19世纪末期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促进了人们对注意的重视,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当作知觉的一个基本方面加以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关注意的论著铁钦纳(E.B.TICHENER)把注意的概念称为"全部心理学概念系统的生命的神经中枢".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功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构成集中和形成感觉清晰度的意识状态。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派兴起,从理论上排队了对注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只应该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而注意是一个表明内部心理活动的概念,在心理学中不应占有地位。格式塔心理学用神经系统内部固有的“场”的作用,来取代对注意的研究。本世纪50~60年代,注意又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与注意有关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重新肯定了意识活动,并强调认知过程的主动性。使注意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信息处理的观点在注意中占有统治地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信息处理模型;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注意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的著作《知觉和通讯》一书出版后,注意又重新回到了西方实验心理学中。卡尔曼(D。KAHNEMAN)的《注意和努力》,以及拉贝直(D。LABERGE)等人的《认知心理学》都把注意看作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注意的有限能量,为人加工有限信息。认知心理学也提出了多种注意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布鲁千本特是过滤器学说的主要代表。他在1957年提出了过滤器模型,这是描述选择性注意的最著名模型。他认为,人类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调节,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它按照“全或无”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且迅速衰退。在这个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个,魏尔福特把它称为单通道模型。1954年布鲁德本特的双耳分听实验可以作为过滤器学说的实验依据。他对被试两只耳朵同时呈现现刺激。例如,对一只耳朵呈现数字,呈现后要求被试再现数字。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试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各个耳朵所接受的信息,如327。493。戚里(CHERRY)的实验也支持这种理论。他的实验表明,被试能很好地报告了追随耳的项目,对非追随耳除能觉察出刺激的一些物理特性外,几乎不能报告出其它任何东西。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异性的刺激则容易被过滤掉。此外,布熏德本特重视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二、注意的衰减学说叛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M。TREISMAN)是注意的衰减学说的主要代表。她在1960年提出衰减模型来修正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过滤器说和衰减器说都把注意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衰减说认为,没有集中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没有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G。GEFFEN)对这种学说提出了实验证明。他们的双耳听音实验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的87%的词;而只能觉察出非追随耳中的8%的词。特瑞斯曼曾要求被试双耳听两个材料。追随耳听,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非追随耳听KNOWLEDGEOFONAHILL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是:THEREISAHOUSEONAHILL。而且他们声称信息是来自一个耳朵。这些实验表明,被试并非只注意追随耳中的信息,也注意了另一只耳朵中的重要信息。这只有在两个通道都接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对布鲁德本特的单通道模型提出了质疑。特瑞斯曼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追随耻中的信息由于没有被衰减,因此能够顺利地被激活而得到识别。非追随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被识别。但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值较低就能被激活而被识别。他们指出,项目的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批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从此可以看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号都能过物理特性分析和过滤器,但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并未被衰减,可以顺利地被激活,得到识别;非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一般不能被激活,也就不能识别。但如果已经储存的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值较低,可以受到激活而被识别。1971年,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正。因此现在一般把这种理论称为布鲁德本特——特瑞斯曼过滤衰减模型(BROAD-BENT-TREISMANFILTERATTENUATIONMODEL)。三、注意的完全加工说注意的完全加工说认为,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人们能够不受限制或很少受限制地同时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而人类信息加工受教育受阻则在于个人不具备记住这种分析结果的能力。因此,堵塞是一种记忆堵塞,而不是对信息加工的堵塞。1974年希夫令(R。M。SHIFFRIN)和皮索尼(D。B。PISONI)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被试呈现车间,要求被试指出他是否听到一特殊的辅音。实验时,控制辅音呈现方式,以便被试知道辅音来自哪一只耳朵或不知道出现在哪一只耳朵中,如果被试不通道辅音会出现在哪只耳朵,他便不得不加工来自两耳的信息。而在单耳的条件下,他只需加工一半信息。根据注意的衰减说,这项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单耳比双耳条件下要好。而注意的完全加工说则认为在这两种条件下效果是相等的,因为两只耳朵对信息的分析是自动而完全的。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觉察辅音的能力与他们正在收听的信息量无关。实验支持了完全加工说。为了调和衰减说和完全加工说的矛盾,有人提出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四、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是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所以执行这项任务分配给较多的资源,这项作业便得到改善。但干另一项任务时就会受到智源的限制,资料限制任务是指,当执行某些任务的作业时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资料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如果输入的资料较差,即使再加上一些智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成绩。例如,要被试在有噪音的房间里觉察一种音调,这就是资料限制任务。如果给被试以最低限度的智源,要求他觉察该音调便依赖于资料的质量。如果对象与背景很难区分,那么即使增加被试的心理智源也无用。心理学家用这种学说来解释衰减说和完全加工说之间的矛盾。在衰减说中由于一只追随耳的信息使用了大量的智源,受智源限制。非追随耳的信息只使用了少量的智源,因此完成任务的水平是差的。在完全加工说中,只要求被试对某些听觉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像衰减说的研究中那样要求被试加工语义信息,这项任务只需要较少的智源就能做好,因此在完全加工说的实验中,两只耳朵都能很好地觉察辅音。第五章 感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面前有一只苹果,鼻子闻到了苹果的香味,眼睛看到了苹果的红颜色的外观,手触摸到了苹果的光滑的果皮等等。物体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就是感觉。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司性,如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光滑或粗糙等,而且也能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化,如饥饿、疼痛等。在心理学研究上,感觉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割断了这种联系,大脑就无法反映客观存在,意识也就无从产生。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始于感觉。正如列宁所说的,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感觉具有以下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由于感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因此,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的映象,幻觉中各种类似于感觉的体验等都不是感觉。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通过感觉我们只能知道事物的声、形、色等个别属性,还不能把这些属性事例起来整体地反映客观,也还不知道事物的意义。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露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然而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必须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即反映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从感觉的形式和表面来看,它又是主观的,即在一定的主体身上形成、表现和存在着,人的任何感觉,都受到了个性、经验、知识及身体状况等主体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现象。二、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的生理机制主要考察刺激的物理能量是怎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任务感觉遥产生,首先要作用于感觉器官表面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如视网膜象,这是信息的传递者。其次是由刺激引起的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即信息加工活动,最后产生感觉体验。各种感觉过程的完成均以相应的感觉器官作基础的。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所组成的统一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感觉的产生,必须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性。首先是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故又把它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转换为生物电能。其次是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哉,传入的刺激信息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感觉的分类及分析器和信息加工的结果。根据感觉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对感觉生理机制的说明有助于认识感觉乃至心理活动的本质。例如,人的感觉器官(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尽相同的职能,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适宜刺激物,即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能力(眼睛接收可见光小波,耳朵接收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可听声波等),从而产生清晰、有一定意义的感觉。这种不同感觉器官只接受特定的、适宜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的现象称之为感觉器官专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