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心理学导论-2

作者:赵坤 张林 字数:24940 更新:2023-10-08 20:37:26

(二)脑神经:脑神经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5对是运动神经,4对是混合神经。脑神经大多由脑干发出,分布在头面部。脊神经和脑神经所组成的躯体神经,主要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关节等组织的神经冲动,将其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各种感觉;再将中枢的神经冲动送至肌肉等组织,对活动进行反馈调节。(三)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指控制各种腺体、内谖和血管的神经系统。由于它主要控制内脏活动的功能,所以又叫内谖神经。同时,这种神经所控制的活动如心跳、呼吸等是不受意志支配的,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自主神经。现代生物反馈的研究发现,人通过训练可以控制内脏的活动。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画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通过脊椎外神经节链与身体有关器官相联,副交感神经直接与有关器官相联。一般当机体处于强烈的活动或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相应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生理状态,准备应激。当肌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主感神经兴奋则占优势,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消化系统活动加强,肌体获得必要的休息,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拮抗性质,使得肌体有张有弛,保证了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二、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分,在脊管内。上接延髓,下端变细为丝。从横断面看,脊髓中间是“H”型的灰质,灰质外面是白质,灰质的主要成分是神经元的胞体,白质的主要成份是聚集的神经纤维。灰质两侧前端呈角状膨大,称前角,主要是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其轴突组合成束,即脊神经的前根,直接支配骨胳肌。灰质的两侧后端狭长突出,为后角,内多为感觉细胞,外界冲动传至此,再由此传至中枢。在每侧的前后角之间还有一侧角,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的胞体多在此。脊髓的主要作用有两个。首先,是它将脑和周围的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间站。其次,脊髓可对一部分身体运动进行调节,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的中枢调节就在脊髓,当然,它的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二)脑:1、脑干脑干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延脑(延髓)是一狭长结构,下端与脊髓相连,上端以一横沟与脑桥相隔。延脑的上部膨大,下半部与脊髓外形相似。在腹侧面两侧各有一纵的隆起,叫锥体,由大脑皮层发出的锥体束构成。在锥体下端是锥体交叉。延脑内有各种神经核团及网状结构。延脑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重要关第,它具有调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功能,是一重要的皮质下中枢。脑桥位于延脑上方。其内部多为一些纵行与横行的纤维,另外还有一些神经核。脑桥对人的睡眠具有一定的控制与调节作用。中脑位于小脑和脑桥之间。其腹面两侧有由大量下行纤维来构成的隆起,叫大脑脚。背面为由两对圆丘组成的四叠体。上丘内有上丘核,是视觉中枢;下丘内有下丘核,是听觉中枢。中脑灰质内还有其它一些核团。在延脑、脑桥和中脑内有一广泛的区域,其中神经纤维交织纵横穿行成网状,并有各种神经细胞集团散在其中。这个灰白南交织区哉称为脑干的网状结构。脑干的网状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上行网络系统和下行网状系统两类。前者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它参与调节和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后者可加强或减弱肌肉紧张状态,即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有易化和抑制的作用。2、间脑:间脑位于脑干上部,大部分被大脑所覆盖,被称为“在脑的中间”。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1)丘脑:它位于间脑的背侧部,它是一对卵圆形灰质块。在其下部有一小突起,是内侧膝状体,为听传导的中继站。在其外侧还有一小突起,是外侧膝状体,为视传导的中继站。除嗅觉外均在丘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加工选择,所以丘脑是皮层下感觉中枢。(2)下丘脑:它位于丘脑的前下方。下丘脑的前下方是视交叉,后方有一对突起是乳头体。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下丘脑的机能非常复杂,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核团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下丘脑在情绪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研究表明,下丘脑、丘脑和大脑皮质之间形成很多回路,它们同大脑作为一个整体,互相促进,互相抑制,共同调节着各种心理活动。3、小脑: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在两侧膨隆起来成为小脑两半球。小脑表面覆盖有一层灰质,为小脑皮层;内部为白质,为小脑髓质。髓质中夹有部分灰质神经核团。小脑通过一些纤维与脑干相连,并和大脑、脊髓发生联系。小脑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小脑发生疾病时,闭眼直立时站不稳,走路时歪斜易倒,运动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个穹窿形的脑回,因其位置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故称为边缘叶。边缘叶与有关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构成一个统一的机能系统,称边缘系统。它生理功能主要有:个体保存(杂食、防御等活动);种族保存(生殖功能);内脏功能;控制情绪的发生和表现;参与学习记忆活动等等。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的部分。(一)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有一层灰质,即大脑皮质。皮质有很多凹进和突起的部分,分别称为沟和回,皮质以这种形式使得表面面积大大增加。其中有三条大的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它们将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部分,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裂里,在每一叶内,一些细小的沟裂又将大脑表面分成许多回,如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等等。大脑支质由各种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构成,总面积在2200平方厘米左右,厚度在1.3~4.5毫米之间。大脑皮质分为旧皮质和新皮质,其中96%为新皮质。新皮质细胞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和多型细胞层。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号,锥体细胞传出运动信号。在大脑皮层的内部是髓质,其中埋藏着一些灰质核团即基底神经节。大脑髓质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的,这些纤维负责大脑回间、时间、两半球之间以及皮层和皮层下组织的联系工作。主要的联系纤维结构有胼胝体和内囊。胼胝体主要传递两半球之间的信息,内囊则是皮质与下级中枢的信息通道。在大脑内侧面深处的边缘,还有一些结构,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情绪活动有密切关系。(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可以将皮层分为几个区,主要有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在1909年,勃路德曼(BRODMANN)曾根据皮层细胞的类型以及纤维的疏密对大脑进行分区。他将大脑分为52个区,并用数字予以表示。勃路德曼的分区,影响最大,最为常用。勃路德曼的分区和大脑皮层重要中枢。1、皮层的感觉区及机能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身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感觉区接受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勃路德曼3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躯干、四肢皮肤的传入神经在脊髓内交叉至对侧,它们在躯体感觉中枢所产生的感觉是对侧性的;头面部皮肤的传入神经在脑干内非完全交叉,在皮层产生的感觉是双侧性的。整个躯体感觉区呈倒置颁,按下肢、上肢、头面部的顺序排列;头面部在感觉区的投射是正立分布。身体各部位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它在感觉区上的投射面积,手、舌、唇的投射面积最大。在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还有第二躯体感觉中枢,对传入信息进行粗糙的分析。视觉中枢位于枕叶距状裂二侧,勃路德曼17区。视神经在视交叉处非完全交叉,使视觉带有双侧性。如果视觉中枢受到破坏,即使眼睛功能正常,亦将失去视觉。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勃路德曼41区和42区,听觉因听神经交叉不完全,也带有双侧性。同视觉一样,听觉中枢受损亦将造成听觉丧失。2、皮层的运动区及机能皮层的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勃路德曼4区。是躯干和四肢中各肌肉运动单位在皮层的投射区。除它之外,还有第二运动区,在中央前回下部。运动区的主要功能是支配、调节身体的姿式、位置及躯体各部位的运动。运动区和感觉区有相似的特点,总的对侧交叉调节,但头面部肌肉支配是双侧的;总的倒置分布调节,头面部区哉内正置分布;身体不同部位在皮层中所占区域随动作的精细复杂程度不同而有大小之别,例如拇指占了很大面积,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刺激只引起肌肉简单运动,并不发生肌肉群的协同收缩。3、皮层的语言区及机能对一般人来讲,语言区主要位于左半球,由左半脑中较为广泛的区域组成。语言区一般可分为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勃路德曼45区和44区,它控制说话时舌和颚的运动;听觉性语言中枢,在颞叶上方枕叶附近,与听觉中枢配合理解口头语言;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勃路德曼39区,和视觉中枢配合理解书面语言;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与运动中枢的某些部分配合书写文字。这些语言区的损毁,会造成各种类型的失语症,如运动性失语、听觉性失语等,病人不能表达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4、皮层的联合区及机能人类的大脑皮层上除了有明显不同机能的特异性的感觉区和运动区之外,另外范围更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区域,即皮层的联合区。联合区在进化过程中是发展较晚的区,但随着进化,它在皮层上占的面积越来越大。人类的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比例它在皮层上占的面积越来越大。人类的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比例是动物中最大的。联合区不接受任何信息的直接输入,也很少直接支配身体的运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整合加工,加工的高级阶段大概都是在联合区进行的。一些高级的心理活动都与它有关。联合区可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前方,负责精细活动的协调。前额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前方,它与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有密切关系。(三)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在解剖上,大脑两半球似乎是完全一样的,但现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绝非一样。主要表现在言语、空间想象能力、思维类型等方面。这种功能的不对称,使得某半球在某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单侧化。单侧化的研究首先起于对左利手者和右利手者的研究,后由割裂脑的研究——即将沟通大脑两半球联系的胼胝体切断的研究而深入。割裂脑的研究发现,用“铅”、“笔”两字分别投射在病人左、右眼视野内,病人能说出“笔”,而不能说出“铅”。将一支铅笔交在病人左手,他不能用言语表达它,但可以用动作表述其用途;将铅笔交至右手后,病人即可用言语表达了。可见,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对正常右利手者实验,分别在左、右视野呈现文字和人像图片,发现对文字呈现情况,右视野——左半球比左视野——右半球反应时短且准确性高;而对于人像呈现,右神野——左半球比左视野——右半球反应时长且准确性差。这说明人脑的左半球是言语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图形的优势半球。进一步研究发现,逻辑分析揄以及对事物的细节知觉,左半球起主要作用;形状知觉、空间知觉等右半球起主要作用。两半球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单侧化尚未完成时,左半球受操作后其言语功能可由另一半球代替男女性别的差异也部分体现在两半球的功能差异上。四、反射与反射弧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例如,手碰到灼热物体时,不假思索地立即缩回;物体刺激眼睛角膜产生的眨眼,这些都是反射活动。“反射”这个物理学名词,首先是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转义用来表示机体活动的。后来由俄罗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将其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生理活动上。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动的基础。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支配调节效应器的活动。当然,反射活动不可能这样简单,否则人类精确复杂的活动是不可想象的。当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其活动后,反射并不就此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动作成为机体的新刺激,又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并传向中枢。这个过程即反馈,又叫返回内导作用。所以反射的结构不仅是一段弧,且是一个环。这样机体的活动才准确、完整。另一方面,反射弧的传入、传出神经并非是单一的神经通路。人类复杂的活动都依赖反射弧复杂的传导通路。反射弧的传入通道有两条,特异传入系统和非特异传入系统;反射弧的传出通道也有两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反射弧传入通道的特异传入系统,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并将冲动传至皮层的特定区域。感受器在接受适宜的刺激后,发放神经冲动,一般由三级神经向中枢传导。在其传导径路中,二极神经元纤维一般将交叉至对侧,然后经丘脑和内囊投射至相应皮层区,产生某种感觉。特异传入系统的二级神经元在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联系,从而激活网状结构中的上升激活系统,冲动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反复转换神经元,而失去原有的特性,形成非特异的投射,最后弥漫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非特异传入系统因其非特异的广泛的投射,使得皮层处于清醒状态,特异系统在此状态下使皮层产生特定的感觉。脑干网状结构中还有一上行抑制系统,它和上行激活系统协调作用,使大脑皮层处于一个适宜的兴奋状态。但上行激活系统常常处于优势。中枢的冲动向效应器传出时,将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是大脑皮质控制调节运动的下行径路,起自皮层与运动有关的很多区域,主要由中央前回的贝茨细胞和其它脑中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构成。这些细胞的轴突洪下行。只有少数纤维直达对侧或同侧脊髓运动神经元,组成单突触的直接通道。大部分纤维将经由几级中间神经元,到达对侧或同侧脊髓运动神经元,支配调节效应器的活动。锥体系主要调节和控制各种随意运动,特别是调节和控制精细的技巧运动。锥体外系是锥体束以外由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发出下行的调节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锥体外系起自皮层的广泛区域,纤维在下行途中与基底神经节、脑干网状结构和小脑等发生广泛的联系,多次变换神经元,最后到达同侧或对侧脊髓,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参与调节肌紧张和直辖市股肉运动。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不是分割的,而是两个紧密协作的系统。锥体系所控制的精确、复杂的运动,是在锥体外系保持肌肉适宜的紧张和调节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前面谈到过脑皮层的各个机能区,它们和反射弧的神经传入通道和传出通道联合,分别形成脑的三大机能系统,即感觉机能系统、运动机能系统和联合机能系统。五、脑电活动在人的头皮上放置引导电极,可以记录到电位的变化。实际上这是大脑皮层的一种生物电活动。在无外界刺激时,是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化。当皮层受到刺激,包括产生心理活动时,这种节律性的电位变化即被打破。脑电活动可以通过脑电图仪进行记录,记录所得到的脑电活动的图形,称为脑电图(EEG)。无刺激时皮层持续节律性的电位变化叫自发电位,受刺激时引起的电位变化叫诱发电位。脑电很不规则,依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一般将脑电分为α、β、θ和δ小波四种,它们分别代表脑兴奋和抑制的不同过程。α波,频率较为稳定,约为8~13次/秒,振幅约为20~100微伏。当人处于觉醒状态,但闭目静处不思考问题时,便出现α波。一睁开眼睛、思考问题,α波即行消失,出现快波,称为α波阻断。当再闭目静处时,α波又重新出现。β波,频率约为14~30次/秒,振幅约为5~20微伏。人闭目静处时在额叶最明显。但它一般代表皮层的兴奋状态,人睁眼视物,进行思维或出现声音的突然刺激,都会引发β波。θ波,频率约为4~7次/秒,振幅约为100~150微伏。人在困倦时,或受到情绪刺激时,如失望或受挫折时,都会出现θ波。δ波,频率约为1~3.5次/秒,振幅约为20~200微伏。成人只有在睡眠时,才出现δ波。在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器质必病变时,也可能出现δ波。θ波和δ波为高振幅的慢波,对于成人来说,慢波是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时主要的电活动形式。第三节: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著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研究,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宏观上阐明了大脑的活动规律。对人脑和行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G、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跗下来的反射。最基本的非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将奶头触碰新生儿的嘴,他就会吸吮奶头;感觉正常的人手一普到灼热的物体,会立即缩回。这些都是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击的刺激物叫非条件刺激物。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与生俱来的,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的。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不学而会。非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枢,所以其特点是快速和不随意,这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很大的生物学意义。非条件反射可以因第一个反射的反应成为第二个反射的刺激,而形成连锁反射。这种连锁反射在种系发展中一旦被固定遗传下去,就成为机体的本能活动。非条件反射和本能活动是机体生长和发育的先天基础。非条件反射主要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谖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等。(二)条件反射机体只凭借生来具有的非条件反射,如当奶头碰到嘴才知道吸吮,当手碰到灼热的物体才知道躲避,是远远不能适应环境而自下而上下去的。他还需要建立许多新的反射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周围环境。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作经典条件反射。他首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以后有不少人在这种道路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无关的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是巴甫洛夫关于狗的食物性条件反射的研究。狗吃食物时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在每次给狗喂食物之前,先打铃。本人铃声对狗来说是无意义的,但当铃声与食物的多次结合后,仅仅打铃而不呈现食物,狗也有唾液分泌。这样原本无意义的铃声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物,即成为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可以用一个模式图来表述这一过程。US代表非条件刺激物,它引起非条件反射UR;CS代表条件刺激物,它本来只引起与它相应的反射OR,但由于条件刺激物CS和非条件刺激物US的多次同时作用,通过强化,条件刺激物便成为非条件刺激物US的信号,当非条件刺激物不出现,也能引起条件性的非条件反射,即条件反射。直接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称为一级条件反射。在巩固的一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以形成多级条件反射。动物进化水平愈高,形成条件反射时的级数就愈多,但不能离非条件反射的基础太远。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根据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他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退。非条件刺激物和无关刺激物分别在大脑上层上形成两个兴奋点,又叫兴奋灶。其中非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强,而无关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灶比较弱,这两个刺激物多次结合后,较强的兴奋波士顿吸引较弱的兴奋灶,在两兴奋灶间形成暂时的功能上的接退,从而无关刺激物变成了条件刺激物,当它单独作用时它引起的兴奋可沿暂时神经联系引起非条件反射皮层的兴奋,而引起相应的反射。有人认为,条件反射的暂时神经联系不仅发生于大脑皮层,也发生于皮层下结构,但以皮层的联系为主。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的假说还存在许多未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B。F。SKINNER)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发明了著名的“斯金纳”箱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实验是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入斯金纳箱。箱内装有键,白鼠或鸽子如果碰动按键,就会有一粒食丸掉出来。开始白鼠和鸽子是在箱内乱动,偶尔碰到按键,得到食物强化。多次强化之后,白鼠会自动按键,鸽子会用嘴敲击按键,以得到食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它们只在一特定信号出现后再按键,得到食物强化。这种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即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在本质上相同的,也同样领带于强化,但操作性条件反射又有点其特点。首先无条件刺激不明确,是什么因素促使白鼠和鸽子去碰动按键?这一点不像经典条件反射是由于食物引起了狗的唾液分泌那样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其次,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的。再则,操作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起了强化刺激。动物先碰动按键,之后才得到食物。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恰好与此相反,食物引起了狗唾液的分泌。斯金纳同巴甫洛夫一样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他发现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斯金纳的强化主式主要有每次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不定时间隔强化等五种方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重要意义,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机体学会了新的动作,体现出一个学习的过程。斯金纳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他认为动物和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行为,所以只进行外显的研究,省略了神经活动的内部因素的研究。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的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它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高级神经活动兴奋的过程。有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条件反射会减弱甚至消退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高级神经活动兴奋的过程。有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条件反射会减弱甚至消退,这就是高级神经活动抑制的过程。抑制过程可以分为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两大类。(一)非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先天性的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是外界新异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中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如一个强的声音的突然出现,会使正在进行的某个活动暂时停止。巴甫洛夫认为,产生外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新异刺激在皮层引起一个较强烈的兴奋过程,同时使正在进行的兴奋过程迅速转化为抑制过程,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表现为注意转移。外抑制是神经过程的同时性负诱导。超限抑制是由相对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在一般情况下,条件反射量随条件刺激的强度增强而增加。但条件刺激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射量开始下降,最后到零。这是因为条件刺激的强度超过了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限度,皮层的细胞由兴奋过程转为抑制过程。超限抑制使皮层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操作,因此又叫保护性抑制超限抑制是神经过程继时性负诱导。(二)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是在后天的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的。巴甫洛夫将这种习得的抑制称为阴性条件反射。条件性抑制可分成四种,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消退抑制是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抑制它是条件性抑制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消退抑制使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抑制,从而造成条件反射的减弱或消失。但条件反射的消退在此只是一种抑制,并不是完全消失。在消退抑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条件反射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如果得不到强化,会很快地又一次消退,直到最后消失。消退的速度取新局面于条件反射建立的牢固程度,同神经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分化抑制是指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在条件反射建立初期,机体对刺激缺乏精确分辨的能力,常常出现泛化现象。如用500赫兹的声音与食物结合,使狗产生条件反射分泌唾液。但用550赫兹的声音呈现给狗时,它亦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这时继续用食物对500赫兹的声音进行强化,而对550赫兹的声音不予强化。多次之后,泛化现象逐渐消失,狗逐渐不再对550赫兹的声音分泌唾液。分化抑制是机体辨认活动的重要基础,使得机体有可能对环境进行精确的分析,作出准确的反应,具有巨大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的抑制过程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现象,它和兴奋过程一样,是大脑中枢功能另一个方面,对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节:内分泌系统除神经系统对机体起支配调节作用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系统,即内分泌系统.它通过分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机体的控制调节.机体内有二种腺体,有导管腺体和无导管腺体。有者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入其它导管或排出体外,此为外分泌腺,如汗腺、骨腺等。后者的分泌物则是直接渗入血液和淋巴,进而传布到整个机体,影响其它器官的功能,此为内分泌腺,它的分泌物称为内分泌物或激素(HORMONE)。内分泌系统对身体珠调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所不同,它作用范围广、见效慢,但效果持久;而神经系统的调节,则作用范围局限定位清晰,作用快而精确。机体的正常活动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是密不可分的。某种内分泌腺的机能不足或亢进,分泌激素过少或过多,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活动的异常。同时,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又是相联系的,所有的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神经系统一方面直接调节各种器官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器官的活动,形成神经——体液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肾脏和消化管粘膜上的某些特殊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一、脑垂体脑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脑垂体结构复杂,分泌的激素最多,作用广泛,并且能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垂体不是分泌细胞它贮存和释放由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抗利尿素和催产素。抗利尿素对血压和水分代谢起调节作用。一些研究表明,抗利尿素还有增进记忆和改善记忆功能的作用。腺垂体分泌多中促激素,如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素分别调节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调节性腺的功能;生长素能促进全身的生长;生乳素促进乳法的生成和分泌,等等。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生长停滞,身体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如果生长素分泌过多,可以长成巨人,称为巨人症。二、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幼年时,甲状腺机能不足的人,身体异常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巧玲珑症”。疾病发生愈早,对智力影响愈大。甲状腺机能讥进的人,表现为多食、基础代谢增高、甲状腺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急燥、反射过敏、体重减轻等现象。三、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人体的血钙浓度等。四、胸腺胸腺分泌胸腺素,与机体免疫机能和衰老有关。五、肾上腺肾上腺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肾上腺髓质,外层为肾上腺皮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按功能分有:盐皮质激素,参与机体钠、钾代谢的调节,糖皮质激素,与机体的糖代谢有关,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人在就在激时,分泌量大增,使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增加,肌肉内的血液量增加;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加速,给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六、胰岛胰岛是胰腺内具有内分泌机能的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调节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维持体内血糖正常水平。七、性腺男子为****,分泌雄性素,具有使生死器发育,精子成熟,性冲动和促进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等功能。妇子为卵巢,分泌雌性素,具有使生死器成熟,子宫粘膜周围期性变化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等功能。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有机体在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与神经系统、特别是与脑的发展密切联系。从动物心理的发生到人类意识泊产生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心理的发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着的物质处在相互联系和永恒的发展过程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形态。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体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反映的形式也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但是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纸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在有机体发展的过程,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在物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不同反映形式有:(一)、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无生命物质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即只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例如,物体的位置移动、铁受潮锈蚀、岩石在空气中经过日晒雨淋逐渐变成砂粒等,这些都是无机物之间相互作用后的结果。(二)、生物的反映形式无机物经过若干亿年的发展演化过程,在地球上开始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有生命的物质出现了与无机物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物反映形式——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由于有了感应性,生物体才能得以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新陈代谢机能的正常进行,使个体得以自下而上和种系的发展。在生命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感应性的表现形式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例如,绿叶植物的枝叶的趋向阳光充足的方向,而根部趋向地心引力及具有营养和水分充足的地方。由于植物本身不能自由移动,它们只能在一定的位置上接受外界刺激,作用相应的反应,因此这种感应性水平很低。在动物界,最低级的动物是原生动物,然而它们的感应性要比植物复杂得多。例如,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它们能朝向食物运动,并摄取和消化食物,同时能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物体。生物体对外界影响的回答,无论感应性的表现形式如何不同,它们都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而这些刺激又和生物体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它们的这种感应性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心理活动。(三)心理的反映形式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为了适应环境,动物的身体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从多细胞动物开始,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为适应生活环境而逐步分化,开始有了接受特定影响的特殊细胞,这些特殊细胞又逐渐成为专门的器官称为感受器。同时,运动器官也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与此出现了直辖市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神经系统。在动物机体日益复杂、组成部分日益分化的过程中,感应性也随之发生了分化。随着接受的刺激日益增多,反映也日趋复杂,动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变得更灵敏、更精确,分化程度更高,同时借助于已经发展了的神经系统的作用,动物身体各部分在功能上联合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出现了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此时它们不但能对那些具有直接自下而上意义的刺激反映,而且对那些只发出对有机体自下而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信号也能作出反映。例如,许多动物都有对声音的反映能力。声音本身对动物的基本生活过程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声音却有着预示有重要刺激物出现的意义。如有害刺激(猛兽)的到来或有可充饥的食物,这种原来是中性的但有信号作用的外界影响对动物的自下而上具有重要意义: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密,花的形状和颜色对蜜蜂来说是花密的信号;猛兽来说是猎物的信号;小动物根据吼声来逃避猛兽的追踪和袭击,吼声对小动物来说是危险的信号,等等。动物对具有信号作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映能力,可以使动物更好地在理直气壮中确定活动方向,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新的机能,即心理的反映形式。动物对信号刺激的反映,是和它们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密切相联系的。信号刺激引起了动物神经过程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本来对动物有机体没有意义的刺激物(如声音、形状等)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引起了兴奋,同时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也引起兴奋,经过不断重复,这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的神经联系,从而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大脑皮层具有神经系统的精细分析和综合的功能,不论是简单的条件反映,是动物界在种系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反映形式。只有当动物既能对食物、自卫、繁殖等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进行反映,又能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时,才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心理的反映是在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出现的更高级的反映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与先前的生物的反映形式有三个不同特征:第一,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作出生物学意义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作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第二,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生物的本能不同;第三,心理的反映是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不断提高其分析综合水平的。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心理反映形式,但心理活动的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信号刺激的生活条件经常地发生作用,这些暂时神经联系通过遗传而逐渐地稳定下来,成为某一动物所特有的种属活动方式。心理活动产生以后,随着动物演化阶梯的发展,动物的心理活动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二、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水平与其生活条件和本身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和它们的神经系统的演化密切相联的。动物心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的萌芽阶段。(一)感觉阶段感觉阶段是指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也是动物心理演化过程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动物能够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在动物演化过程中,腔肠类动物如水螅、水母身上首先出现神经细胞,但是它们的神经系统还处于演化的低级阶段,即网状神经系统。腔肠类动物由于是以泛化的方式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因此还不能够对信号刺激形成稳定的反映,它们的反映形式仍主要处在感应性阶段,还没有达到感觉阶段。从腔肠动物发展到五一节动物,例如蚯蚓,产生了索状神经系统,并出现了脑神经节。头部神经节的出现以及神经元之间建立的接触性的联系,使它不仅能分辨刺激物本身的性质,而且能分辨刺激的意义,能够形成条件反射,蚯蚓的反映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把蚯蚓放置于“T型”实验箱内,在左边通道处潮湿黑暗,右边通道处先经过实验者放置的沙纸,然后给予它电击,经过近20~200次训练后,蚯蚓总是往左边通道爬行,而不再爬向右边通道。这种结果可以体质三个星期左右。这说明支配蚯蚓行动的已不是刺激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刺激的意义。这种能分辨外界刺激物的意义而作出的行动反应,是动物心理功能的重要标志。它们反映形式也就达到了感觉阶段,即能通过神经系统来揭露刺激物个别属性的信号意义。从五一节动物发展到节肢动物,例如蜜蜂等,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受到的环境影响也更多,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高级的神经系统。但是,它们仍然只能对单一性的刺激发生反映,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把单一性(个别属性)的刺激作为信号进行反映。例如,蚂蚁凭借“气味”来分辨敌我;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开采集花密;蜘蛛根据“振动”来捕捉食物。这些都是动物心理的感觉阶段的表现。(二)知觉阶段知觉阶段是指低等脊椎动物,即哺乳类动物以下的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这时便出现了对客观事物更为复杂的属性的反映形式,即能反映完整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反映复合刺激物的心理活动,就是知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是有其物质基础的。无脊椎动物只有实心的腹(背)神经索,而在脊椎动物的脊椎骨中已有了空心的脊神经管,并开始出现了大脑。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脊椎动物的大脑皮层也比较发达,同时又具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它们的行为就更为灵活和多样化。在复杂的生活条件影响下,它们的反映形式也发展到了知觉这一新的阶段。低等脊椎动物像鱼类,生活于水中,鱼脑的体积比较小,它们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温度觉和振动觉等,在捕猎食物时能根据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综合起来进行反映,但是本能行为在鱼类的活动中仍然上据主要地位。两栖类动物由于逐渐由水生过渡到陆地生活,为了适应比水中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它们的大脑开始分成两半球,并且出现了原脑皮质,但还没有真正的大脑皮层。这时它们的远距离视觉比鱼类发达,在捕捉猎物时,已经能区分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等。爬行类动物主要是在陆地上生活,神经系统中出现了大脑皮层,已经初步具有较为高级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证明,爬行类动物已经能够辨别出食物盘子和饲养人员。鸟类是从爬行类动物进一步演化为两个方面(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的一支。鸟类的活动范围相当广阔,大脑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视丘和小脑尤为发达,这与鸟类有敏锐的视觉和复杂的飞翔活动有关,它们不瓜能辨别颜色,辨别物体的形状以及飞行方向,而且还能根据对象的不同性质准确地捕获食物和选择适当的材料构筑精美的巢穴。某些鸟类还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例如动物学家往往训练鸽子学会一连串复杂的动作。(三)思维的萌芽阶段思维的萌芽阶段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哺乳类动物的种类很多,活动范围广泛,它们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借助于脑的不同部位机能的分化,大脑皮层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完善化,使它们的行为灵活准确,知觉更加完善,能够对各种刺激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综合,也就是说灵长类以下的哺乳类动物能够对某种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地反映,知觉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哺乳类动物演化到类人猿时,它们的反映活动也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即思维的萌芽阶段。类人猿不仅具有多种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情绪反映,而且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比较鸽子和猿猴在图形辨别学习和图形概括认识上的差异,把图形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大小、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三个图形按“品”字形排成;第二类由颜色、大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三个图形按“品”字形排成;第三类由颜色、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三个图形按“品”字形排成。结果,在第一类图形辨别学习中,鸽子和猿猴达到训练标准取得食物所需练习次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过辨别第一类图形后,再学习辨别第二类图形,然后再学习辨别第三类图形时,命子和猿猴之间的学习次数就有了显著的差异,猿猴取得食物所需的学习次数远元低于鸽子所需要的次数。这表明猿猴(灵长类动物)比鸽子(鸟类动物)在心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是在知觉的辨别上,而是在于能否从不同刺激中看出共同的关系上,即能否在不同的刺激中概括出共同的东西(图形)。类人猿的脑在重量上、外形上以及细微结构上都接近于人脑。猿脑的分析综合功能也已经相当发达,中枢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比其他动物高,灵活性也大。在形成条件反射方面,在对复杂刺激物作整体反映方面,在形成复杂动作和改变动作方式方面都比其他动物容易得多,在内容上也丰富得多。它们已经能反映事物的完整形象,而且还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并对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例如,猩猩看见挂在高处的香蕉,当自己跳起来抓不到时,会把放在边上的箱子搬来,站在箱子上去抓取。如果一个箱子不够高,它又会去搬来另一个箱子摞起来,有的猩猩能够搬来三只箱子叠起来取下高处的香蕉。又比如,栅栏外边有食物,栅栏里面的猩猩拿不到,它会利用身边的竹竿插在一起拨取食物。当把食物放在一根管子里,由于手伸不进去,它会利用小木棍把食物捅出来吃掉。有时木棍上有许多枝杈,它还会用嘴把枝杈啃掉,再去捅管子里的食物。思维首先表现为能够知道现在还没有出现但将来可以出现的事情,即能够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和联系。猩猩在搬箱子取香蕉时,似乎已经知道了箱子叠加后与香蕉之间距离的关系,用嘴啃枝杈以前似乎就已知道啃后的树枝和字子里的食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些行为都表明,灵长类动物已具有思维活动的萌芽。类人猿虽然具有一定的智能行为,但它与人类的智慧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它们能初步利用“工具”,有时还能制造“工具”,但是它们从来就不会保存“工具”,也不会为日后使用而制造和贮藏“工具”。它们以“工具”使用或“制造”,仅仅是为了应付眼前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工具”对它们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它的“工具”也就随之消失了。这表明它们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工具的性质,也不能在头脑中对使用工具与结果的关系形成稳固的联系,因而不可能在头脑中巩固自己的经验并加以运用,更不能与现实的活动相脱离而形成制造工具的观念。第二节:人类意识的产生一、意识和意识水平(一)意识的概念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由于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表达形式,所以人只有掌握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的经验,才能有日益丰富和不断概括的意识内容,才能接受各种信息并对它们的意义进行评价和选择。因此,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意识一经产生又反作用于于客观现实,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和意志也是人的意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意识也表现为一种内心体验的形式。尽管意识和认识过程密切联系,认识在意识中占有核心地位,但意识和认识并不等同,不能简单地把意识归结为认识,意识中不仅包含有认识,而且也包含着人的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爱或恨等。因为意识到客观现实的决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他(她)不只是在认识着,而且也在感受着行为着,可见意识永远属于某一具有特定经验的具体主体,因此意识就必然具有主观性。在现实生活中,意识通过认识过程所获得的客观内容始终是作为主体自身的反映、主体自身的一定体验而存在着。所以,人的意识不仅是认识,同时也是体验,人的意识是认识和体验的整体统一。正因为人的意识中包含有体验,人的意识是认识和体验的整体统一。正因为人的意识中包含着有体验的因素,而体验的因此又和人的活动动力联系着,所以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是人和客观世界相联系的一个环节。它不是封闭于自身之中和外部世界不相联系的、抽象的、孤立的反映活动,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人的意识和社会的关系也就包括在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之中。因为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就会受到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离开了这方面的影响,人的意识就不会得到发展,不仅对社会的意识得不到发展,就是对自然界和自己的意识也得不到发展。同时,已经产生、发展了的意识又指引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做出的动作和行为,特别是较复杂或目的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受到了人的意识和指引。(二)意识水平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最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具有各种不同的水平。意识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里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的程度。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的,即使是最初人类用石头制造工具以捕获野兽为生的劳动,也是以事前就意识到的行动目的与结果为前提的。所谓“意识到”,就是在人脑中建立的两种信号系统的联系而能理解当前事物的特性、联系、关系和意义。当然“意识到”不仅只限于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而且还包括了对自身的体验和赣等方面。因此,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认识得越清楚,对主体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的认识也就越清楚,人的意识也就越清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在任何时候的任何活动都具有同等程度的意识性。有些时候人的动作或行为可能是意识得不清楚或者是无意识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支配,这是人的意识的基本特点。在此基本前提下,人的意识水平还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无意识水平无意识水平是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况。例如,个体的某些生理变化,诸如脑电活动、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心跳脉搏的变化等就不会被人觉知。再比如外界环境中超越感受器接受能力的刺激物,诸如超声波、X射线等也不能被人觉知,也就不能使人产生意识活动。当然由这些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效应和结果,也许能觉知(意识)到,但对于这些活动过程本身是觉知不到的。2、前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是指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处于这一水平上的信息资料要比任何时刻的意识水平上的信息资料数量多得多。例如,在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大量的信息,在平时不使用这些信息时并不觉得知到众多信息何在,只有当要检索提取使用时(如考试时),才会对它们产生意识。除了记忆,人的假设和揄也是在这一水平上得以操作的。3、潜意识水平潜意识水平是指蕴含在意识层之下的欲望、情绪等经验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尽管潜意识中的种种本能欲望、情感和思想被压抑,但它们并不泯灭,而且会不由自主地活动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及行为。意识又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是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对周围事物的意识是指个人对客观以象和现象的有意识的反映,它包括以自身的存在、事物和现象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的反映。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这种有意识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词来实现的。二、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一)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从根本上说,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劳动造成了人类和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本质区别。劳动不仅完善了人类的身体组织结构,而且是人类心理发展和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劳动把生物个体转变为人,并且把人变成为社会实体,劳动使人的心理上升为意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大约在2000~3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由于大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森林面积减缩,古猿不得不由树栖逐渐改营地面生活。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古猿逐步适应了地面生活的变化,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通过遗传变异逐步积累和巩固起某些特征。它们的后肢渐渐专门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直立行走在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直立行走,前肢得到解放,古猿慢慢学会利用前肢把自然界某些现成的物体(如树枝、石块等)当作工具,进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虽然古猿这时还不能制造工具,但这已包含着劳动的因素和向人类劳动转化的趋势。由于能够直立行走,双手就解放出来,成了劳动的器官。古猿能够比没有手的动物接受到更多的刺激。例如,在抓握和操纵物体时,由于手和物体的接触和手的动作,使手获得了不能由别的感觉通道输入的信息(例如物体的软硬、轻重、形状和冷热等等),从而产生了触觉、压觉、动觉和温度觉等等。手在操纵物体的同时还对物体的特性有所认识、有所变革,从而不断地对事物有所揭露,有所改造。这样手也就成了认识物体的器官。它一方面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手的动作去发现别的动物所不能发现的现象以若干现象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从而使人的心理有了动物心理所没有的特点,达到意识的水平。由于手的动作是在操作劳动中才能充分进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使人的意识有了发生的可能性。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引起了古猿身体结构和心理素质的一系列变化。直立姿势有利于脑髓的发展,由此而来的视听范围的气势磅礴也促进着脑组织的复杂化。原来过着群居生活的猿类由于劳动的发展,使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更加必要,以致达到彼此间必须交流的地步;同时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的自然对象及其属性也迫使人类祖先必须作出更高级的反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语言和思维。在同一过程中,人类祖先也逐渐由利用现成工具发展到学会制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劳动演化为真正的劳动。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经历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过渡阶段,约在3000万年前,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地球上正式诞生了。劳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另一个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这两个特征相互联系,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劳动过程,形成了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如何把不合乎人类需要的事物改造成为合乎人类需要的事物,这在人类动手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而存在着了。劳动前在头脑中存在着的对事物的映象、观念就是劳动的目的。因此,劳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活动过程。例如,在制造石斧的过程中,总是先考虑怎么做,并制定出方案和计划,然后按照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出现的石斧形象去动手改造石块。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就是这样伴随着劳动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通过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逐渐认识了劳动工具的固有属性和劳动对象的固有特点。这种劳动过程经过多次重复,便在头脑中形成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感知和表象,慢慢地他们开始可以脱离开具体事物,超出一定的时空限制,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进而可以概括地认识和思考某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表明抽象思维开始形成。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成分就是抽象思维,这时个体自身能同劳动对象加以区分,并且意识到自身在劳动中的地位,能够根据劳动的任务和材料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力量。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的极为关键的一步。劳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在集体的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但学会和使用自己创造的劳动工具,而且在劳动中还会去改进或提高劳动工具的功能,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劳动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集体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不仅同自然界、劳动工具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还同一起劳动的其他人也发生关系和联系,知道每个人的活动都必须服从集体的需要,为了达到集体的目的还必须彼此协同活动。例如,人类祖先为猎取食物以求生存这一共同目的而协同活动:有的人负责惊吓野兽,有的人负责捕捉野兽,而惊吓野兽是为了使别人更容易地捕获到野兽。在这种集体性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开始把自己和他人、集体和自己的关系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逐渐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可见,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人类祖先原来具有的自然群体,逐步改造成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这是人类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三、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在动物演化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语言和劳动一起推去着猿脑变成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语言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迫切需要,由于表达胜利时的喜悦和危机时的求援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指出:“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国灰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语言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条件:第一,共同劳动中的交际需要;第二,发音器官的完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性的活动。人类祖先在社会集体劳动中,彼此之间必然有话要说(例如,劳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分工),彼此之间要交流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等。因此,语言就成为交际的必要手段。另外,直立行走使人体生理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祖先在组织集体劳动和交流技能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体成员工内掌握的由他们自身发出的声音组合系统,在言语的交际过程中,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经验的日益丰富,这个系统也日益复杂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社会稳定的语言体系。语言和言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有时也用某些声音信号进行交际,有时也对声音作出反应。对声音的反应对动物来说具有自下而上的重要意义。例如,有的声音会引起动物的适应性行为,而有的声音则会使动物作出逃避行为。但是,动物的声音和动物对声音的反应都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的语言则与此不同,因为词具有概括性,它把具体的实物列入了概念之中,使人类能够借助于词来进行抽象思维,这样才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前景和形成自我意识。同时,人类也能够通过语言来获得间接的知识和经验。另外,语言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和传递信息。因为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接触了大量事物,引起各种感觉,经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给大脑提供了大量信息,引起其生理活动并建立了极为复杂的神经联系,从而改善了脑的活动机能。例如,大脑皮层上有特殊的语言中枢区,然而不是猿脑先有语言中枢区,尔后才有人的语言,而是随着人类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才把这种机能定位在语言区的。可见,语言一经产生就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从意识的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一刻也离不开人类的社会活动。不仅在人类意识的形成初期是这样,对于现代文明人,意识仍然是社会产物,人脑仍然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完善。现在有人常把人脑与“电脑”相提并论。但它们有本质的不同。“电脑”中硬件的各项功能指标可在设计中确定,产品如果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就固定不变了。而人脑则完全不同,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完善起来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意识器官。如果现代文明人的后代一出生就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尽管“他”具备有健全的大脑机制但却会失去意识的功能。例如科学上曾发现和研究过狼孩熊孩等,由于他们出生后就脱离社会生活而生长在野兽群中,因而没有语言,没有人的思维能力,更没有人类的意识。综上所述,可以对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人的意识不是上帝或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所赋予的,而是物质运动的产物。人的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和劳动中的社会联系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一起产生的。从动物进化到人类,从动物脑演化到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使动物变成人、动物心理变成人类意识的是社会生产劳动和劳动中产生的语言。第三节:人类意识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它和动物的反映形式、动物的心理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出现了动物心理所没有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反映形式——意识。通过比较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搞清楚人的心理活动中有哪些是动物心理活动所没有的特征,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的意识的本质。一、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的区别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类意识既有对客观对象的意识,也有自我意识,人类能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世界相对立。动物心理活动不能把动物自身同自然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存在,因而也就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更不能自己认识自己而写出动物发展史,动物史是由人来撰写写的。人类则能通过意识活动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是自觉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自己的历史,并由人类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历史。第二,人类的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的;动物则是以具体形象的感知、表象即感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只能满足动物适应环境的自下而上需要,不能满足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这一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的需要。例如,恩格斯以希腊的一种野山羊为例。它们专吃树芽,啃光了一个区域的全部树芽,使树都无法成活。然后只好到别的区域去觅食,照样又把所有的树啃死。这样,野山羊终年奔波寻觅可啃的树芽,而决不留下一些树以备来年食用。这种只顾眼前而完全不顾将来的取食行为,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猴只会吃桃而不会去育桃;狼吃羊时并不考虑羊会生出小羊等等。而人类则完全不同,吃桃之前会先育桃,食羊肉之前会先养小羊。正是这种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关系和规律的人类意识,才适应了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第三,人类意识离不开语言这一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并不需要语言。虽然有许多动物也会用声音传递信息,但这是本能,且极为简单,和人类语言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意识和语言是不可分开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意识,语言的表达明确到什么程度,就表明意识明确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也曾说过,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人类的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衣,意识反映客观现实,而语言则表现意识,传递思想,语言是现实的意识,语言的外壳包含着思维的内容。没有语言,思维既不能进行,也不能表达。第四,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人类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和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动物心理的物质器官是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两者不仅在量上有巨大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二、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人类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的自觉的反映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人类意识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在彼此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同语言一起产生的。它既是自然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一经产生、又反作用于客观现实。人类意识作为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形式,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意识的觉知性觉知性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它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其中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也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等。例如,人能够了解自己感知到什么,回忆和思考的又是什么,还能够觉知到自己对他人及对客观事物所抱有的态度、从事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这种对自己的状况和活动的觉知,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之一。正是由于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对外界刺激进行分析综合,而且还能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分析综合,并且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和客观现实的关系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把自己我和非我、主观和客观区别开来,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自觉地指导和调节人的行为。这些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通过言语表达从而实现了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活动,是意识的重要特征之一。(二)意识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它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概括地说,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总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在行动之前,总是先考虑行动的目的,制定达到目的的蓝图、活动方式和活动步骤,预测行动的结果等等。例如,用树木做书桌,人总是先考虑为何做,然后在大脑中想象出书桌形象、制定制作方案和步骤,有时还根据半成品的具体情况修正头脑中的计划,甚至改变预期的目的等。所有这些意识活动是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马克思曾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人类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动的,并非客观世界是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主动地根据需要去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类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人类除了认识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即客观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即意识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自从这“最美丽的花朵”开放以来,地球上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一切劳动成果,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即意识能动作用的功绩。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