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批人试图占据并开垦未经圈定的公有土地,旨在把产品分配给穷人。这就使他们获得了掘地派的称号,他们在十七世纪就是以此而著名的。这一行动在有关地主中间引起一场混乱,但并未取得持久的影响。为数也许不过数十人的掘地派进行他们的试验为时不过一年,但终于为法律上的干扰和群众暴力所驱散。唯一的收获是由杰勒德?温斯坦莱写下的几本小册子,特别是关于在英国建立共产主义政府的计划,这项计划是在耕耘公有土地的尝试宣告失败后出版的。温斯坦莱的共产主义显然来源于宗教神秘主义。他的宗教信仰实质上类似几年后教友派的信仰,而跟大多数①这一点首先由爱德华?伯恩斯坦在他的《英国大革命中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Sozialismus und Demokratie抽加grossen Englischen Revolution)(1895年第一版)中唤起历史学家的注意,H.J.斯坦宁英译为s高伦威尔与共产主义》(c『,口伫well and Communism)(1930年版)。550信仰加尔文主义的激进团体迥然不同。平均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立场,在于双方都声称自然法是他们的正当依据,正如十七世纪任何一个激进分子必然要做的那样。平均主义者把自然法解释成为个人权利的学说,其中财产权必然是最重要的人权之一。掘地派把自然法解释成为对生活手段的公共权利,其中以土地最为重要,并只赋予个人以分享公共土地和公共劳动所得产品的权利。土地是“上帝力或自然赐予的,它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从其中取得生活资料的“公共宝库力。任何人都不应成为骑在别人头上的老爷或地主,而大地是听任人类的儿女自由生活于其上的。①因此,共同所有乃是人类的“自然”状态,而共产主义者正是把英国革命描绘成返回这种田园诗一般的境地的大好时机。对这种思想的根源,人们只能作一些猜测。作这样的猜想是很自然的,即认为存在着与一些不甚明确的无产阶级起义思想有连续性的东西,它们是英国和大陆上不时发生的经济困难的产物,尤其是德国农民起义和再浸教运动的产物。无论怎么说,共产主义者是以下述基督教信仰的原则为出发点的:共同占有比私人占有是较完美的生活方式。这个原则在整个中世纪时代广为流传,因为人们公认,私人占有是不“自然刀的现象而是人类劣根性的产物。掘地派哲学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在于他们从这一信念中得出相反结论所遵循的方法。按照通常的推论方法,一向认为私有财产尽管不及公共所有制完美,但对堕落的人性而言还不失为最切实可行的让步。掘地派则断定私有财产本身是邪恶和一切形式的社会弊端和腐败的主要原因。一切罪恶的根源在手贪得无厌,它首先产生出私有财产,而私有财产则造成一人凌驾于另一人—-———————————————_—————_————一①《杰勒德?温斯坦莱文集》(弼旧Works矿Gerrad Winstanley),乔治.H.萨拜因编,纽约,1941年版。第289页.551的支配一切的权力、种种流血事件以及对广大民众的奴役,大批的人通过工资制而陷于贫困不堪的境地,并被迫用他们的劳动来维持那个奴役他们的唯一权力。因此,大多数的社会弊病和多数的人类罪恶是可以通过摧毁私有财产加以消除的,尤其是通过废除土地私有制。掘地派的论点与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相类似之处是很明显的。掘地派的小册子充满了对地主的仇恨,这是理所当然的。啊I你们这些人间的亚当I你们身着华丽的服装,吃得肥头胖脑……。但是,要知道……最后审判的日子就会到来……。被你们压迫的穷苦人将是这个国家的拯救者……。要是你们还愿意寻求宽恕……,那就得宣布断绝同买卖土地这种残暴的盗窃行为、地主的占有以及缴纳地租的关系,并根据你们的自愿,同意使大地成为共同的宝库。①对律师和神职人员的指责也是同样的尖锐,这到不完全是因为前者败坏了法律或后者传布低劣的神学,而是因为二者都是私有财产的主要支持者。自1066年威廉征服英国以来的全部英国史都是这样写的:征服者没收了人民的土地并将它赐给他的“侍从乙由他们传给了当今的地主。英国是座监牢;狡诘的法律是重重牢栓,而律师就是监牢的看守。所有的陈旧法书都应付之一炬。与此同时,征服者威廉还雇用了神职人员,用十分之一的教区税以“鼓励他布道刀并“堵住人民的嘴力,教他们当顺民。进一步的推论是显而易见的:现在通过革命既然已把主权废弃了,整个土地私有的制度也必须随之废除,因为除非人民收回土地,他们就被剥夺了胜利的果实。尽管所有这一切言论听起来很激烈,掘地派并不想煽动暴力或用武力剥夺地主。要是他们人数较多,他们会千出什么事来,那①‘真正平均主义者提出的标准'(The True Leveller's StandardAdvanced)0649年版)?见《文集,(Works)。萨拜因缠,第264页以次.552就难说了。因为他们几乎是一小撮,宣扬暴力便无异是自杀。他们?明确提出的要求是耕种公有的土地,而把圈地留给它的主人。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的诚意。象大多数的空想主义者一样,他们自称是和平主义者,并且可能认为这种新生活方式的优越性甚至会给地主们留下好印象。也许他们还寄希望于某种不可思议的使人心地软化之术,因为,尽管他们强烈地反对教士,但他们也是笃倍宗教的。他们宣称,“耶稣基督就是首席平均主义者力。显然,他们是心地单纯的人,认为宣扬手足之情的基督教义可以按其字面含义加以接受。温斯坦莱的《自由法》杰勒德‘迥斯坦莱是掘地派当中唯一的重要作家,他写了一本书,名叫《自由法》,于1652年向世,是献给克伦威尔的。它不仅是一本小册子,而是以某种程度的精确性勾画出乌托邦社会的轮廓。它是按公正的规则制订的一项“共和国政府的政策纲领力。温斯坦莱的共和国的基本息想是,穷困是一切受奴役的根源:“一个人没有吃的还不如不要活着。力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利用大地及其果实。人性中有两种对立的倾向,即要求共同保护的倾向,这是家庭和一切和平与公正的根源;以及要求自我保护的倾向,这是贪婪和暴虐的根源。与第一种倾向相适应的是共和国,在其中弱者和强者都受到同等的保护。与第二种倾向相适应的是王国政府和征服者的法律。基本差别在于,王国政府是受“买卖的骗术力的控制的,它是那个从他的小兄弟那里窃取了土地的强盗的政府。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废除买卖,尤其是土地买卖。货物与货物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平等,因为财富导致权力,而权力则意味着压迫。何况,财富是不能凭诚实挣得的。也没有人能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获得财富,而只有通过克扣他助手553生产的一分产品来达到目的。因此,真正的自由要求土地为公共所有。土地的产物应放进公共仓库,所有的人可按自己的需要从中领取。所有身强体壮的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至少直到四十岁。至于家庭、私人财物和私有房屋,温斯坦莱并不想去触动。为了使共和国长治久安,他提出一项详尽的管理方案和一套严厉的法规,它们简而易行,无须加以解释。至于政治手段,他主要借助于普选制和将任期限为一年。这个计划令人感兴趣的部分还有,他把全国的教会降为公共教育机构。神职人员在当时“进行布道,以讨好神志不清的愚民,借以在着了迷的、被欺骗的和丧魂失魄的民众当中保住他们自己的财产和声誉”,这些人将变成教师,在每周的第七天讲授公共事务、历史以及艺术和科学。“懂得自然的奥秘便是懂得上帝的功德刀;通常称之为神学的乃是“体弱多病之人的学说力,“这种神奇的宗教教义是欺人之谈。刀同样重要的部分是,教育是在训练有用的手艺和技能。当人们昂首凝视上帝,企求幸福,或害怕死后陷身地狱时,他们的双目失明了,看不到什么是他们的天赋权利。①温斯坦莱的共产主义学说在十七世纪政治哲学中占有其自身的独特地位。它以可信的语气谈到无产阶级空想主义,表达了无言的广大群众心中第一次激起的政治灵感,并主张以普通人的福利作为公平社会的目标。尽管就其效用而言是不切实际的,但它却建立在政治自由和平等必然要靠对经济因素的控制这一清晰的见地之上。只有在哈林顿的著作中,才能找到在十七世纪更明确地谈到政治依靠财富分配的思想。哪里也找不到比这更明确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剥削与民主理想是势不两立的。温斯坦莱的共产主义学说直接出自他的宗教经历,但是他的宗教观根本不受教①《真正平均主义者提出的标准》,第569页.554条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束缚,所以他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往往是非常世俗的。他的伦理学也不象带有加尔文主义气味的伦理学,它是把手足之情而不是把个人自足奉为民主政治的首要原则。555第二十六章共和派:哈林顿、密尔顿和西德尼以共和政体取代君主政体的问题在清教徒革命的任何阶段看来都未占有重要地位。克伦威尔军中的军官们本来打算在英国革命的果实可以得到保障之后一段时间里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于1648年释出国王并恢复他的权力。可是,几个月后,不得不处决查理的还是这些军官。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出于共和原则的考虑,而是基于这一信念,即认为跟查理达成的任何解决办法都是不能持久的。平均派中尽管有某些人是坚信共和主义的分子,看来他们也不曾把废除君主制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反君主制原则并不具有多大的实际重要意义。然而,当时的确有少量明确主张共和的理论,尽管其成分多少有些复杂。这也许是由于这种理论从未使本身条理化,以期产生一些效果的缘故。约翰?密尔顿和阿尔杰农?西德尼根据抽象的理由为共和主义辩护,即认为自然法和人民的最高权力等概念中就含有共和的意思。詹姆斯?哈林顿虽然是理想国土的首倡者,却比任何其他作家还要彻底地把世所周知的法学家的立论撇在一边,而把共和政体当作社会和经济进步的结果加以辩护。哈林顿认为在当时推行君主制已不可能,他的这一看法是错误的;但他关于经济实力的转移是任何英国政府都必须加以考虑的论断,则是正确的。哈林顿是一位具有非凡精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政治思想家,也是唯一能从哲学的角度对清教徒革命背后的社会原因有所领悟的评论家。尽管哈林顿笃信共和,是个直言不讳的共和主义者,他557却生为贵族并与一位贵族关系密切,是那位甚至愿陪同国王查理一道上断头台的贵族的亲密朋友。他敬佩霍布斯,称霍布斯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作家刀,但他的政治思想在方法上恰好与霍布斯的形成尖锐的对立。他赞赏霍布斯,在于后者信奉普遍因果律及其试图对人类行为的动机作科学的理解。但是,他必然也感到,霍布斯并未把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因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放弃了因果论而代以法律上的类比,他的主权论对唯一能赋予任何政府以实权的社会原因也没有进行分析。哈林顿要提供的正是这一分析,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是一位具有头等创造性的政治哲学家;尽管在理论涉及的范围上他远不及霍布斯,但在对政治现实的理解上却大大超过了他。哈林顿的《大洋国》于1656年问世,就形式而论,这本书属于政治上的空想主义;它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大洋共和国新政府的形成,以大量的虚构细节描写了这个政府,可是在哈林顿的思想里真正属于空想的成分却比较少。大洋国显然就是英格兰,而且对于他所涉及的真实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也从未为人们怀疑过。这本书是献给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并且想用来作为献给那个时代的一篇政论,详尽而不厌其烦的虚构情节也许是逃避检查的手段。至于哈林顿阐述政治理论的方法,则不带丝毫幻想的成分。他是马基雅维利的热诚的赞美者,认为后者是唯一接近于古代治国之术的近代政治著作家。象马基雅维利和博丹一样,他运用的也主要是历史比较法。大洋共和国这个虚构的政府在每一点上都摹拟古代或现存政府,尤其是摹拟犹大、罗马、斯巴达和威尼斯的,并通过提及这些政府来为虚构的政府进行辩护。研究历史并观察比较现存的政府,据认为是一个人能学到政治家手腕的唯一途径。558共和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同时代的政论作家当中,哈林顿是唯一察觉到政府无论在其组织结构上还是在其工作上都取决于社会和经济的力量。处于党派斗争激烈而,每一个政党又把国内秩序混乱归罪于其对手的愚蠢而又邪恶的时代,哈林顿几乎达到了科学上不偏不倚的高度,尽管他把他想象中的政府当作一项政治建设计划提出来,态度是很认真的。哈林顿学说的基本思想在于认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形式有可能长期存在下去,这取决于财产的分配,尤其是地产的分配。不论哪个阶级要是占有超过“半数刀的土地,比如说占有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三,那么,单凭经济上的需要,也必然要掌握控制政府的权力。因l此,为了免于详细数说保王派和议会派的罪行,哈林顿提出了关于内战的经济一历史理论,这一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他认为,这必须追溯到都铎王朝治下的英国社会史。 要求建立受民众欢迎的政府,起因于蔷薇战争中英国贵族阶层的灭亡,以及亨利七世所推行的把大庄园分给相对小的土地所有者的一贯政策,从而以牺牲贵族阶层为代价不断增强了自耕农的势力。朝同一方向采取的第二大步骤是亨利七世解散寺院的政策,这一政策剥夺了英国最大的地主集团即教会,并以一大批小土地所有者取而代之。这两件事件导致把财富分配到一大批土地所有者之手,这些土地所有者早晚必然会提出民众权利的要求。哈林顿以极妙的讽刺笔触,把伊丽莎自的政治伎俩描绘为“通过把她和她的人民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谈情说爱的永恒爱情骗术来变换她的统治术”。不过,政治把戏只能推迟人民所有权的现实会必然得到承认那一天的到来。一旦君王在争辩中象君主制的神经那样日益变得松弛僵化,他又559受到神职人员的不幸怂恿—一这将导致他彻底毁灭——并相信他们的逻辑甚于相信议会提出的严厉哲理,那就会导致无可挽回的决裂。①哈林顿的理论部分源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革命主要是因财产的不平等而造成的观点,部分源出于马基雅维利关于强大的贵族阶层的存在是与受民众欢迎的政府不相调协的。他认为后者的论断失之于不注意经济原因,而一旦用亚里士多德去补充马基维雅利,就可以找到通往正确理论的途径。土地所有者的人数至关重要,若是土地多半为贵族所有,普通人就必然在经济上依附他们,因而在政治上也不得不依附他们。倘若土地转移到众多的普通人之手,贵族的权力也必然相应地受到削弱。根据这一理论,哈林顿也意在修正补充霍布斯的学说。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后者关于政府不过是建立在协议上的权力的说法是肤浅的。 。他(指霍布斯)谈到法律时指出。要是没有这把剑,它就不过是一纸空文;那么,他可能会想到,这把剑要是没有柄,它也只能是块冰冷的铁器。抓住这把剑的柄就是一个国家的民兵……而一支军队则是一头大肚皮野兽,必须把它喂饱;因此,这就要涉及到你拥有什么牧场,而你拥有的牧场又涉及到私人产业的收支平衡问题,没有这一切,这把公共的剑不过是徒有其名或只是腰带上的挂剑环而已。④就法定的意义而言,权力并非自明之词;它假定社会力量的存在,并进而假定对生活资料的控制。霍布斯和哈林顿之间的分歧乃是法学家和社会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所以,对哈林顿来说,内战的结局如何,是可以事先得出结论的。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对与错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土地所有权业已转移到中产阶级之手,政治权力也必然随之转移。都铎王朝暂时可以行使巨大的权力,但是新的阶级一旦政治上自觉起来,① 当代唯一的好版本是由S.B.利尔杰伦编辑的,1924年汉德堡版。哈林顿的t文集》由约翰?托兰编,1700年伦敦版。并经多次重版。②N I",第16页.560政治早晚总得适应财产的分配情况。哈林顿之所以是个共和派,其根据即在于此。他理论上并不反对君主制,尽管他相信共和国是优越的.英国变成共和国的道路是确定不移而又很自然的。通往自然的道路要求和平,通往和平的道路要求服从法律,而在当今的英国,法律是不能由议会制订的。但英国的议会行将成为纯粹的公众集会,为公众的集会所制订的法律虽然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生畏或令人失望,但终究必然是公众的法律;而公众法律的总和必然等于一个共和国。④这段话是在王朝复位一年之内发表的,因而成为评论家嘲笑的话柄,但是十七世纪的文章几乎没有比这更深入地洞察到在英国业已发生了变化的基本事实。无论前途吉凶如何,拥有土地的人们已经控制了局势,任何持久的解决方案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个事实。哈林顿认为,在政治解决中真正算得上财产的是土地。无庸赘言,他是过分夸大了土地所有权的政治分量,而相应地低估了制造业、贸易和金融的势力。他承认,在一个象佛罗伦萨那样由商人组成的非常小的国家里,金钱可能比土地重要,但他认为,在英国这样大的国家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就他所处的时代而言,他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是对的。但是,他心目中只有土地所有者阶级,因而看不到当时即使在英国贸易也日益具有重要性,这本来是他可以察觉到的。因此,他认为英国可以在商业上超过荷兰(这一看法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论断是根据他认为英国可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有能力生产自己的原料这一信念作出的,但这毕竟是个错误的论断。哈林顿根据他的土地所有平衡论,着手对政府的形式作出自己的分类。他利用了传统的三分法,即分成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以及由亚里士多德学说中推演出的三种相应的反常形式,但他————————————————————————一④《制订法律的艺术》(Art D,Lawgiv砸r),见《文集》,1747年版,第432页.56l的修正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完全翻新了传统的方案。他的三分法包括君主专制政体、混合或封建君主制以及共和政体,每一种体制都取决于对土地占有的独特方式。倘若国王能把土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出租给一大批被迫为国王服兵役的小佃农,结果便产生君主专制,这是一种军事型的政府,有暴君统治时期的罗马和土耳其帝国为例。一旦土地转入相对少数贵族之手,他们又能控制其大部分的家臣,结果便形成混合君主制。这必然是一种软弱无力的君主制,因为国王要依靠他强大的诸侯,而诸侯是要造反的,尽管他们之间相互抗争使他们不能立即摧毁王权。最后,倘若封建大庄园解体,贵族又无力维持一大帮家臣,建立共和国或为民众所欢迎的政府形式便有了基础。借助于这一理论,哈林顿便能把关于民族“腐化”这个含糊的概念一扫而光。这一概念曾大量存在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之中,而且也是古老的政体循环论所固有的。所谓腐化就是把共和政体变为君主政体,这不过是土地控制权的易手而已。“一个政府的腐化…¨乃是另一政府的降生。∞要是同时发生了道德上的变化,那也是由于财产所有权的变更之故。哈林顿的分类法给可以称作“反常力形式的政府留有余地,但这不过是一些由于暂时的原因一个政府可以在财产不平均的情况下得以存在下去的例证。从这种意义上说,伊丽莎白王朝就是反常的现象。也还存在着权力不平衡的情况。倘若土地大致上是在贵族和平民之间平分的,那么,除非一个阶级“吃掉”另一阶级,是不可能有稳定的政府的。可见,这个方案提出了一项灵活而又比较现实的政体分类法.法的绝对统治然而,哈林顿并不是一个经济唯物主义者。财产本身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因而只能依法而存在。这倒不是要急剧改变财产的562分配情况,而是要使一种有利于可取的政府形式的分配永久化。他把政治归结为两项原理。其一是力量,这取决于财产的分配情况和对可能的稳定政府所作的限制,但仍留有选择之余地。第二原理是“权威刀,如他所说,这要取决于健全的心智,如有智慧,有胆量,审慎将事等等。一个人有智慧或理性,可以照顾个人的利益;同样,一个共和国有智慧,就可以照顾整体的利益。要是哈林顿论述权威或审慎态度也象对待有关政府形式那样严格的话,他的论述也许就会前后一贯了,但他在这一点上受到了他热衷于共和主义的影响。从广义上说,他将力量与权威之间的区别与“古代的审慎∞和“近代的审慎”之问的区别相对比,所谓“古代的审慎”是指为了共同的利益根据法律进行统治的艺术,所谓“近代的审慎”是指为了个人或阶级的利益以剥夺社会的伎俩。在近代著作家中,哈林顿认为,“古代的审慎”是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而“近代的审慎”则以霍布斯为代表。既然近代钓审慎是起始于罗马共和国的衰亡,那么,这种对比也就同君主制——无论是君主专制或混合制——和共和国之间的对比本质上是一致的了。哈林顿热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古倾向。他有意使他的共和国尽可能地近似于象雅典、斯巴达、罗马以及犹太国那样一些古代的模式,认为这些模式是他所理解的受民众欢迎的政府。共和国的显著标志是,它是“法律的统治而不是人的统治力。哈林顿说,霍布斯的过错在于他混淆了这一区别。因为霍布斯说过,既然一切形式的政府都要使人们受到某种控制,那么,在任何一种法律体系下生活的臣民都享有同等的自由权利。哈林顿所作的区分同亚里士多德所作的区分实际上是一回事,即暴政与宪政之分;前者是靠个人专断,后者是按法律行事,为了公众的利益,由国民参与并经其同意的一切形式的政府,包括共和国在内,都要求权力与权威的结合。无论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不能使政府顺利地563继续运行下去,除非政治权和经济权结为一体,但政府也并非是从一种既定的经济安排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这个看法也同样正确。象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利一样,哈林顿也认为政治是一种艺术。组织得恰当的共和国比起君主制来确实是一个好得多的法治政府,而且也稳定得多。因为,君主专制政府基本上是人治的政府,而封建君主制则是国王与贵族相抗衡的场所。只有共和国容许在法律的管辖下享有自由,并给政治家的才能和民众的精神留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哈林顿认为,人本质上是合群的而不是自私的,但他对不自私这一点却愿意尽可能少强调。真正的治国之道目的在于使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相一致,而受民众欢迎的政府最乐于做到这一点。哈林顿把这样的国家称之为“平等的共和国力。在这种形式的政府中,那些爱好进行煽动的人是没有权力的,而有权力的人则没有这种爱好。就导致国家衰败的内在原因而言,这样的政府应当长期存在下去。哈林顿政治哲学的其余部分专门分析达到上述目的的手段。从合乎逻辑的角度来说,这个制度的基石必然是防止土地的分配情况发生严重的变动,或者在共和国中防止土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因此,哈林顿非常重视“土地法刀,这个法律规定把大地产在几个继承人当中分成几分,每一分不得超过年收入二千英镑。规定地产由长子继承的法律对他来说,看来是既危害政治平等也违反每一条公正原则的。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竟然象对待小动物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们;拿一个来放在膝上,喂以精饲料,而把五个淹死掉I①然而,哈林顿针对的并不是抽象的不公平而是社会危机。根据他所拟订的土地法,如果只有一个继承人,他就可以得到全部地产而①‘大洋国x,第94页。564不论其面积大小。如果该地产是在最大限度以下,也可以遗赠给唯一的继承人。只是对有几个男性继承人的大地产才必须加以分割。哈林顿并不关心扩大民众对英国土地的所有权,而是要维持现状。我们现在要为之而争辩的并不是我们将会取得的东西,而是我们业已占有的东西。①他估计五千个土地所有者可以确保英国成为共和国。至于哈林顿想要把他的受民众欢迎的政府建立在多大的基础上,这就很难说了。他把公民资格限制在给予诸如“靠他们自己生活”这一类的人,这就把仆人和雇工排除在外,可是他在他的政府大纲中所弓f用的数字则显然达到大约近五十万年龄在三十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