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项新本领,我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变化。我宽容怒气冲冲的人,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忍受他的指责与辱骂,因为我知道明天他会改变,重新变得随和。(文*冇*人-冇-书-屋-W-R-S-H-U)我不再只凭一面之交来判断一个人,也不再因一时的怨恨与人绝交。今天不肯花一分钱购买金篷马车的人,明天也许会用全部家当换取树苗。知道了这个秘密,我可以获得极大的财富。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从此领悟了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对于自己千变万化的个性,我不再听之任之,我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控制自己的命运,而我的命运就是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我成为自己的主人。我由此而变得伟大。我要笑遍世界笑是智慧的磨刀石威廉·史坦哈已经结婚18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从早上起来,到他要上班的时候,他很少对自己的太太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话。史坦哈觉得自己是百老汇最闷闷不乐的人。后来,在史坦哈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中,他被要求准备以微笑的经验发表一段谈话,他就决定亲自试一个星期看看。现在,史坦哈要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一声“早安”;他以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他对地铁的检票小姐微笑;当他站在交易所时,他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微笑。史坦哈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满肚子牢骚的人。他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史坦哈发现微笑带给了自己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带来更多的钞票。史坦哈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对方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史坦哈告诉那位年轻人最近自己在微笑方面的体会和收获,并声称自己很为所得到的结果而高兴。那位年轻人承认说:“当我最初跟您共用办公室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个非常闷闷不乐的人。直到最近,我才改变看法,当您微笑的时候,充满了慈祥。”拿破仑·希尔在《思考与致富》一书中写道:“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看到皱眉头、愁容满面、视若无睹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或子女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笑不仅能使心灵感到平静,还有其他效果。诱使人发笑的故事里面必须要有出人意料的笑料,绞尽脑汁地制造这种意外性就使人的想法变得丰富起来,并成为产生新东西的原动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因素。记住: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微笑的影响力能够超越一切资本有一个软件工程师因为升官不成,而且老板要求他做工作检讨。他问老板为什么不能提升他。老板回说:“因为你缺乏团队精神。”他吃惊地问道:“怎么会呢?我一向很尽忠职守啊!”老板回答得很离谱:“但是我发现你在公司的团体大合照里没有笑。”你以为这是一则笑话?错了,这是一则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而这个千真万确的例子正巧被《呆伯特法则》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知悉,他把这个荒谬的剧情画进他的漫画里。而史考特的《呆伯特法则》,由于写实地反映了现代办公室的底层真相,在出版的当年,就成为美国上班族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并盘踞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一年之久。奥格·曼狄诺也非常喜欢阅读这本书,站在繁忙的街头,注意来往行人的表情。有多少人在笑?有多少人看上去快乐满意?我们的国家几乎成了机器人的王国,大家像盲蚁一样,匆匆忙忙,跑来跑去,担心这个,烦恼那个。真想对笑来一次统计,看看每人每天笑过多少次。我们不是很愚蠢吗?摇摇晃晃地把整个世界扛在肩上,还要皱着眉头,增加不必要的皱纹,忧郁的情绪可能致人于死地。詹姆士·沃尔什博士曾经指出:爱笑的人平均寿命比不爱笑的人要长。很少人知道健康与笑容有关。我们不但忘了怎样笑,而且忘了笑的重要性。古人深知其理,甚至在吃饭时,还要让小丑表演逗笑,以助消化。萨米·戴维斯谈及成功的问题时说:“我不知何谓成功,但我知道失败是什么。失败就是想要讨每个人的欢心。”奥格·曼狄诺指出:“如果你打算博得所有人的喜爱,而你已经忘了如何嘲笑别人和自己,那么现在是改变一下自己的时候了,别把别人和自己看得过重。你虽然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但也千万别把自己弄得面无笑容。”希尔顿旅馆是先以微笑冠于全球,而后才以旅馆规模居环球第一的。希尔顿于1887年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他父亲去世之时,只给年轻的希尔顿留下了2000美元遗产。希尔顿加上自己的3000美元,只身去德克萨斯州买下了他的第一家旅馆。当旅馆资产增加到5100万美元的时候,[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Zm 贼吧电子书]他欣喜而自豪地告诉了他的母亲。但是,他母亲却淡然地说:“照我看,你跟从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只是你已把领带弄脏了一些而已。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每一个住进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可久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希尔顿听后,苦苦思量母亲严肃的忠告:究竟什么“法宝”才具备母亲所指示的“一要简单,二要容易做,三要不花本钱,四要行之可久”这四大条件呢?终于希尔顿想出来了:“这个法宝一定是微笑。只有微笑具有这四大条件,也只有微笑能发挥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希尔顿订出他经营旅馆的三大信条:信心,辛勤,眼光,他要求员工照此信条实践。他也要求员工,即使如何辛劳也必须对旅客保持微笑。他确认:微笑将有助于希尔顿旅馆世界性的大发展。从1919年到1976年,希尔顿旅馆从一家扩展到70家,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各大都市,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旅馆之一。57年来,希尔顿旅馆生意如此之好,财富增加得如此之快,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实赖于服务人员“微笑的影响力”。希尔顿旅馆总公司的董事长,89岁高龄的康纳·希尔顿在这50多年里,不断到他分设在各国的希尔顿旅馆视察业务。他每天至少与一家希尔顿旅馆的服务人员接触。他向各级人员(从总经理到服务员)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必定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奥格·曼狄诺指出:“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可以没有后台,要有信心,有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积极、正确地追求快乐拿破仑·希尔和克莱门特·斯通都说过:“乐观是一种优良的心态。”心理学家马丁·赛格曼创造了“乐观成功论”,即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他曾对某公司新招收的5000名推销员进行乐观心态的测试。有几位员工在公司的常规知识测试中不及格,而在乐观素质测试中得了最高分。他称这几位是“超级乐观者”。经跟踪调查,他们在第一年的推销量比那些“悲观者”多20%,第二年竟高出57%,从这以后,该公司即将“赛氏测试”作为招聘新员工的主要测试手段。快乐的心境有利于开发人的创造力。快乐是积极地肯定自我,是紧紧地抓住现在。我们要让昨天所有的不快、失落化为云烟,只留下经验教训做今天快乐的基石;要把对明日的忧心忡忡全部拒之门外,只让美好的向往为今日的快乐增添色彩。人只有在快乐中,才会有完整的自我、积极的创造,才会有青春的永葆、魅力的永恒。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幸福,必须充分认识到快乐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培养强烈的快乐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正确地追求快乐。在这方面,克莱门特·斯通为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1)学会乐观思维方式,学会调节认知快乐,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认知、思维方式。如果觉得不幸福,就会感到不幸;相反,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而取决于你当时的想法。两个人从同一个窗口往外看,一个人见到的是泥土,一个人见到的是星星。有一个囚犯,当法庭宣布判处他5年徒刑的时候,他竟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一直以为要被判8年。所以,莎士比亚说:“事情的好坏,多半是出自想法。”伊壁鸠鲁也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如果掌握了乐观思维法、光明思维法,人生万事万物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快乐。(2)追求豁达、乐观,瞩目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3)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次喜悦,让自己快乐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不见得有机会可以赢得大奖,如诺贝尔奖或奥斯卡奖,大奖总是保留给少数精英分子的。理论上来说,每个自由地区出生的孩子都有当上总统的机会,但是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这个机会。不过我们都有机会得到生活的小奖。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只是一个就在大门口的停车位!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是一杯冰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更大一点的单纯乐趣也不是没有,生而自由的喜悦就够我们感激一生的了。这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的生命更可亲,更可眷恋。如果生命的大奖落到你头上,务必心怀感激。但即使它们与你失之交臂,也无须嗟叹。尽情去享受生命的小奖吧!昨日的英雄只是今日的尘土,生命的大奖只是雪泥鸿爪,瞬间消逝,但是那些小小的喜悦却是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无虞匮乏的。人生的大喜毕竟少有,可是只要你睁大眼睛与心灵,到处都可以发现,那些小小的喜悦。积极、正确地追求快乐拿破仑·希尔和克莱门特·斯通都说过:“乐观是一种优良的心态。”心理学家马丁·赛格曼创造了“乐观成功论”,即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他曾对某公司新招收的5000名推销员进行乐观心态的测试。有几位员工在公司的常规知识测试中不及格,而在乐观素质测试中得了最高分。他称这几位是“超级乐观者”。经跟踪调查,他们在第一年的推销量比那些“悲观者”多20%,第二年竟高出57%,从这以后,该公司即将“赛氏测试”作为招聘新员工的主要测试手段。快乐的心境有利于开发人的创造力。快乐是积极地肯定自我,是紧紧地抓住现在。我们要让昨天所有的不快、失落化为云烟,只留下经验教训做今天快乐的基石;要把对明日的忧心忡忡全部拒之门外,只让美好的向往为今日的快乐增添色彩。人只有在快乐中,才会有完整的自我、积极的创造,才会有青春的永葆、魅力的永恒。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幸福,必须充分认识到快乐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培养强烈的快乐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正确地追求快乐。在这方面,克莱门特·斯通为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1)学会乐观思维方式,学会调节认知快乐,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认知、思维方式。如果觉得不幸福,就会感到不幸;相反,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而取决于你当时的想法。两个人从同一个窗口往外看,一个人见到的是泥土,一个人见到的是星星。有一个囚犯,当法庭宣布判处他5年徒刑的时候,他竟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一直以为要被判8年。所以,莎士比亚说:“事情的好坏,多半是出自想法。”伊壁鸠鲁也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如果掌握了乐观思维法、光明思维法,人生万事万物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快乐。(2)追求豁达、乐观,瞩目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3)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次喜悦,让自己快乐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不见得有机会可以赢得大奖,如诺贝尔奖或奥斯卡奖,大奖总是保留给少数精英分子的。理论上来说,每个自由地区出生的孩子都有当上总统的机会,但是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这个机会。不过我们都有机会得到生活的小奖。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只是一个就在大门口的停车位!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是一杯冰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更大一点的单纯乐趣也不是没有,生而自由的喜悦就够我们感激一生的了。这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的生命更可亲,更可眷恋。如果生命的大奖落到你头上,务必心怀感激。但即使它们与你失之交臂,也无须嗟叹。尽情去享受生命的小奖吧!昨日的英雄只是今日的尘土,生命的大奖只是雪泥鸿爪,瞬间消逝,但是那些小小的喜悦却是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无虞匮乏的。人生的大喜毕竟少有,可是只要你睁大眼睛与心灵,到处都可以发现,那些小小的喜悦。你的喜乐没有人能够夺去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阿伯拉罕·林肯则进一步指出:“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不快乐,我们的反应决定我们的感觉。乔治五世挂在白金汉宫上的一句名言是:“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后悔。”那一天,伊利莎白·康妮接到国防部的电报,说她的侄儿——她最爱的一个人——在战场上失踪了。康妮一下子心跳不止,寝食难安。过了不久,又接到了阵亡通知书。此时,她的心情无比悲伤。在那件事发生以前,康妮一直觉得命运对自己很好。她说:“伟大的上帝赐给我一份喜欢的工作,又让我顺利地抚养大了相依为命的侄儿。在我看来,我侄儿代表着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现在都应该有很好的收获……”然而,现在却来了这样一份电报,她的整个世界都被粉碎了,她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活下去的意义了,她找不到继续生存下去的借口。她开始忽视她的工作,忽视她的朋友,她抛开了生活的一切,对这个世界既冷淡又怨恨。“为什么我最爱的侄儿会死?为什么这么个好孩子还没有开始他的生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他应该死在战场上!”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她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就在她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她已经忘了的信——一封她的侄儿生前寄来的信,当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侄儿在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想念她的,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平静度过的,以你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就能让你坚强起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你教给我的美丽的真理。不论我在哪里生活,不论我们分离得多么遥远,我永远都会记得你的教导,你教我要微笑面对生活,要像一个男子汉,要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康妮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侄儿就在自己的身边,正在向自己说话。他好像在对自己说:“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坚持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的下面,继续生活下去。”侄儿的信给康妮以莫大的鼓舞,她觉得人生又充满着期望,她又回去工作了,她不再对人冷淡无礼。她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康妮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她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她参加成人教育班,要找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她几乎不敢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变化。她说:“我不再为已经过去的那些事悲伤,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就像我的侄儿要我做到的那样。”伊利莎白·康妮学到了我们所有人迟早都要学到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必须深知覆水难收的道理,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都是不快乐,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著名伦理学家R·W·爱默生说:“心理健全的衡量是到处都能看到光明的秉性。”快乐或随时保持人的思想愉悦的观念,能够在漫不经心的练习中巧妙地、系统地培养出来。首先,快乐不是在你身上发生的事,而是你自己所做的、取决于你自己的事。如果你等着快乐主动降临,或者碰巧发生,或者由别人带来,那你可能要等很长时间。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无法决定你的思想。如果你等着环境来“验证”你所进行的快乐思维,你就可能要等上一辈子了。任何一天都有好与坏,没有哪一天、哪种环境是百分之百的“好”。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的私人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因素和“事实”,它们不是体现出一种悲剧、抱怨的看法,就是一种乐观、快活的看法,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选择、注意和决定的问题,而不是思想上的诚实不诚实的问题,好与坏同样“真实”。《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写道:“能否快乐的关键问题仅仅在于我们主要注意哪一方面,我们的思想集中在哪一方面。”不要为自己的快乐制定条件喜乐如良药使人健康,忧愁如恶疾致人死亡。别让多愁善感来折磨自己。快乐使人长寿,并使生活更有意义。在生活中,努力追求快乐和幸福是明智的。为了获得真正的快乐,千万不要为自己的快乐制定条件。别说:“只要我赚到一万元,我就开心了。”别说:“我只要搭上往巴黎、罗马、维也纳的飞机,就快乐了。”别说:“我到60岁退休的时候,只要卧在躺椅上晒晒太阳。”生活中的快乐,不应该有条件。不论你是百万富豪或是穷光蛋,每一天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衷心喜悦地享受生活。患得患失的百万富豪会对自己说:“有人会偷走我的钱,然后就没有人理睬我了。”意志坚强的穷光蛋却会对自己说:“债主在街上追我的时候,我正好可以运动一下。”不要愚弄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生活的乐趣,你能够找到,但要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有这份福气消受。有许多无福消受生活乐趣的人,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非但不能松弛,反而更趋紧张。在他们心目中,似乎老是受到追逐——疾病、诉讼、意外、赋税,甚至还包括了亲戚的纠缠。直到再度尝到失败的滋味以前,他们无法松弛心神。学习快乐的追求,而非痛苦;他们尊崇快乐的效力,因而产生自我的价值感。生活乐趣应从微小事物中去寻求:美味的食物、真诚的友谊、温煦的阳光、欢愉的微笑。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一剧中写道:“快乐和行动,使得时间变短了。”不论时间的长短,让你的时间充满愉悦的铃声。对于认为快乐并非生活中一部分的人应该一笑置之,因为他们是无知的一群;但是你也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像你这么睿智聪明。快乐是真实的,是内发的;除非获得你的允许,没有人能够令你苦恼。你每天都应该记住:快乐是你赠送给自己的礼物,不是圣诞节的点缀,而是整年的喜悦。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即得到改进;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惟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惟一药方。看来,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有些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不是道德问题,就像血液循环不是道德问题一样。快乐与血液循环二者都是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快乐不过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你一直等到你“理应”进行快乐思维的时刻,你很可能产生你自己不配得到快乐的不快乐思想。一位哲人说过:“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不是由于抑制欲望而享受快乐,相反,我们享受快乐才能抑制欲望。”无须为将来而烦恼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一发现自己有快乐、幸福的感觉之后就感到奇怪,想知道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并开始怀疑这种感觉能否持久。……拥有幸福的人感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恐惧,以至他们不能把握住幸福,他们几乎是在获得了幸福的那一刹那就失去了它。很大程度上,我们心灵平静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否生活在现在时。无论昨天或去年发生了什么,明天也许会发生或不发生什么,你身处的都是现在时,永远如此![贼吧电子书·www.Zm 贼吧电子书]毫无疑问,我们许多人都已精于将大部分生活花费在为各种各样的事焦虑的“神经焦虑”艺术上。我们让过去的问题和未来的忧虑来控制我们的现在时刻,如此以致于以焦虑,受挫,沮丧和不抱希望而告终。另一方面,我们搁置了我们的满足感,我们固有的优势以及我们的幸福快乐,经常说服自己“有朝一日”会比今天更好。不幸的是,这种告诉我们去指望将来的同一心理运动只会使我们重复过去,以致于“有朝一日”永远不会真的到来。约翰·列农曾说:“生活是在我们忙于制定其他计划时所发生的一切。”当我们忙于制定“其他计划”时,我们的孩子们在忙着成长,我们所爱的人在离去或死亡,我们的身体在走形,我们的梦想在逝去。简言之,我们错过了生活。许多人将生活过得如同是为了以后某一日的彩排,它不是。实际上,没人能够保证他或她明天仍在这里。现在是我们所拥有的惟一时间,也是我们能够加以控制住的惟一时间。当我们的注意力处于现在时,我们就会将恐惧从我们的头脑中排除出去。恐惧就是我们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忧虑——我们将没有足够的钱,我们的孩子将会陷入麻烦,我们将会衰老并死亡,如此等等。为了战胜恐惧,最好的策略便是学会将你的注意力拉回到现在时。马克·吐温说:“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历了一些可怕的事,只有一些事真的发生了。”这表达得很明确:无须为将来而烦恼。实践一下将你的注意力保持在此地此时,你的努力将产生巨大的益处。如果天上的星辰一生只出现一次,那么每个人一定都会出去仰望,而且看过的人一定都会大谈这次经验的庄严和壮观。传媒一定提前就大做宣传,而事后许久还大赞其美。星辰果真只出现一次,我们一定会早做准备,决不愿错过星辰之美。不幸的是它们每晚都闪亮,所以我们好几个月都不去抬头望一眼天空。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会欣赏每日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其实我们不必费心地四处寻找,美本来是随处可见的。可惜的是,生活中的此时此地总是被忽略,我们无意中预支了“此刻的生活”。想一想吧,早上还没起床时,你就开始担心起床后的寒冷而错失了被子里最后几分钟的温暖;吃早餐的时候,你又在想着开车上班的路上可能会堵车;上班的时候,就开始设计下班后怎么打发时间;参加派对又在烦恼着回家路上得花多少时间了。我们总是生活在下一刻里。我们急着等周末来临、暑假来临、孩子长大、年老退休。等我们老时,我们真的也可以说是:“我真是等不及要去死了!”弗莱特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不能拥有此刻的、美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就像我们总是觉得钱不够一样。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时常保持快乐的心境克莱门特·斯通在《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一书中写道:“快乐也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态度,一种健康的气质。”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一俟成为习惯,不活动就会觉得难受,因为它已变成生活的组成部分,固定在人的行为中了。要使快乐变成一种心理习惯,就必须能够时时处处寻找快乐,发现快乐。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笔下的“小音乐家”杨科,他的世界中,处处都有着美妙无比的音乐,然而在别人听来,那不过是平淡无奇的虫吟蛙鸣,风声鸟语,流水和车轮声。色盲的人感受不到色彩的美,鼻塞者嗅不到任何气味。在不顺心的时候,在遇到悲哀的情景和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以愉快的心情来对待它,那么,它很可能就变得微不足道,变得有益而且鼓舞人。养成快乐的习惯,含着微笑生活,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受外界情况的支配。比如,在一次约会时,对方迟到了十来分钟。一般的人不免要生气,喜欢自寻烦恼的人会制造出种种不愉快的猜测:故意晾晾我,摆架子,故作矜持,想甩掉我,等等。但有了快乐习惯的人,却常常这样想:准是误了事,或者是单位有重要的事,于是能十分谅解对方,自己也避免了不愉快情绪的干扰。“干嘛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糟呢?”这是快乐的人常常说的话。态度是指人的比较稳定的一套思想方法、目的和主张,一种对生活事件的反应。态度总是要打上性格的烙印的。对生活持快乐态度的人,性格特征通常是开朗、豁达、豪放的,而生活中不能感受快乐的人,通常是那些心胸狭窄、脾气古怪、性格孤僻、好挑衅或好顾影自怜的人。要使快乐成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必须从改变自己的性格入手。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哲学家皮科幕塔也认为,人受困扰,往往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当我们觉得不开心时,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上的弱点,是因为急躁易怒而不快呢?还是因为妒嫉自大的个性?学会耐心、冷静地对待生活。如果是后者,那就更需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会宽厚待人,培养谦虚美德。美好的性格,高尚的品德,是快乐的支柱和依附之处。气质是指人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风格及气度。美的气质能给人带来和谐和快乐。潇洒大方、温文尔雅、秀丽端庄、温柔文静、爽直雄健……都是健康的气质,具备这些气质的人,常常是快乐的人;而刁钻奸滑、卑琐萎靡、孤傲冷酷等,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种气质的人很少有安宁和快乐。要具备健康的气质,首先应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高尚的理想追求。一个灵魂空虚,无所事事,生活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卑琐萎靡的,他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他也没有品尝快乐的机会。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康气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心地善良者,常常能使生活充满爱与美,能感受到动人心弦的快乐。高雅的情趣也是健康气质的内容之一,谈吐不俗、兴趣广泛的人常常受到欢迎,而被人悦纳者本身将得到快乐。培养愉快的性格过去的一年里,你有几天是的确过得心满意足的?假若你像大多数人一样,至少有过几天这样的好日子——足以使你念念难忘,但愿能有更多这样的日子。《神奇的情感力量》一书的作者罗伊·加恩曾说过:“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这就是良好情绪的力量。”如果你已成年,却没有天生的愉快性格,现在还来得及培养,只要经常奉行下列几项原则:(1)对简单事物保持兴趣这些事物就在你身边随时供你欣赏。不要养成以新奇为乐的习惯。博物学家殷格利殊60多岁时,对一切事物还是那么兴味盎然。他旅行不需要汽车。他走一公里所看到的有趣事物,比许多人坐车走了一万公里所见的还要多。每种草,每种灌木,每种树,他都认识;他知道何处长有粉红色的杓兰,知道何处可以看到毛边的水杨梅,知道如何诱使一只狡狐暴露它的窟。他懂地质、化石和岩穴。他不是个卖弄学问的人,只是对万物都有兴趣,懂得享受人生快乐的人,有人见过他整个下午观赏一只跳跃不停的蜘蛛。在许多人看来,他比福特、洛克菲勒那些富翁加起来还要富有。(2)不要老担心生病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那些老以为自己身体有大毛病的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机能失灵。每天早上醒来,就马上自问:“我今天什么地方不舒服?”有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们要是突然问自己:“我哪儿痛?”接着自己检查,准可发现真有地方在痛。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病痛,我们只要不断注意它,准可以把它弄成真病,很快就可加重十倍。为了避免对健康作无谓操心,可请一位高明的医生每年作一次彻底检查,偶有疑虑,不妨检查得更勤些。一经证实自己健康无病,就不必再多管它。患情绪病最少的人常是那些九口或十口之家的农妇,她们除了家务操劳之外,还要下田工作,身心忙碌,没有余暇去烦恼,因忙于照应别人,根本没有空闲来想自己。(3)尽量喜欢工作凡是自以为不喜欢他的工作的人,在工作时就产生一种刻板、重复的不愉快情绪;情绪引发的疾病可能接踵即至。我经常建议不喜欢他工作的人去另谋他喜欢的工作做,可是后来发现,这人对第二个工作也不喜欢。问题的根源在于他根本不喜欢工作。一个人要是喜欢工作,领略到做好一件工作那种自然的愉快,而对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引以为乐,那么他工作的时候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同时工作较多的人,常因事忙而没有时间“多想”。而“多想”就是多愁,工作则是良药。(4)广交朋友,积极做人说来会使人惊奇,有许多因情绪不良而致病的人,几乎对人人都讨厌。上至从没见过面的总统,下至后悔结识的隔壁邻居。他自己不够成熟,于是陷入孤立,在社会中交游不广,只想与人疏远,等到发觉自己孤立,便顾影自怜,觉得受人排挤,逐渐由郁郁寡欢而恶化到极度自卑,自作自受地过着痛苦日子。生活之道的最佳境界之一,就是要积极参与人类的共同努力,以贡献一己之力。有意识地参与这种努力,自感为社会的一分子,这是成长及保健的条件。(5)养成乐天愉快的习惯幽默风趣或欢乐轻松,总是有益无害,而怨天尤人者却常成为医院常客。一些公司企业的主管人,他们工作繁重,却总是和颜悦色,好像少女逛街一样的轻松愉快。这才是堪任艰巨而不会进病院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尤其应该养成和悦谈话的习惯。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孩子和你的消化功能,不要在全家用餐时表露苦恼、焦灼、害怕、警告、责难。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让家人养成一种错觉,以为人人都随便惯了,和悦态度与温和言辞是多余的。(6)对问题当机立断每天所须应付的问题如此之多,你无法都处理得当,因此宁可偶或出错,不要为一些小问题左思右想。犹豫不决一定会引起情绪不佳的疾病。最好的办法是当机立断,一经决定之后,不要再去多想。(7)珍惜眼前好时光有许多人生活在期望中,老是着眼于将来,完全失去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眼前时光。高中学生盼望进大学;进了大学,盼望做工程师时的愉快;做了工程师,他以为得要跟玛丽结婚,成家才会幸福;如此这般……永远在盼望。终于有一天,盼望失去了光彩。这时候,一个人的思想、价值、动机都有一番巨大调整;他们开始呈现老态,意志消沉;从盼望将来一变而为回首当年(过去却已一去不返)。其实,最可贵的是眼前时光。未来美景的最佳保证,莫过于善用眼前光阴,好好过眼前日子,以有效的方式工作、思索和帮助人。只要你不断善用眼前的光阴,将来必然会更美好。给予者才会得到快乐艾伦·弗罗姆在《爱的能力》一书中写道:“获得者得不到快乐,给予者会得到。你只需给其他人一点你自己的东西——有创见性的行动、有益的思想、一句赞赏、度过难关的方法、理解和及时的建议,你就能获得快乐。用你发自内心的东西去感染其他人。”获得快乐的方法是努力做一些不会直接带给你快乐的事,然后快乐才会降临在你身上。如果你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使自己成为某一特殊领域的行家,你就会实现快乐和成功。成功和快乐只属于这些人,他们不把寻找成功和快乐作为自己的目标,而是争取出色完成某一任务。如果你努力帮助别人获得快乐,你也会获得快乐。我们常听人说:“咳,要是我多得一万元我真的会快乐起来。”但正是这些人,在他们得到额外的一万元仍然不满意。即使他们拥有一百万美元,他们仍不会快乐,也不会获得成功。对获得者来说,快乐是无止境的。而给予者却认为快乐来自工作、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快乐和成功的核心是成果,而不是享乐。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中看到进步,你就会感觉到其中的快乐。这一过程意味着成果,而成果意味着给予。正如坦普尔顿喜欢说的那样:“快乐在追求时会逃避,在给予时会回来。”理解快乐的一种途径是研究快乐的人。想想你认识和看到那些流露出快乐的人,他们快乐来源于什么?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作为一位投资顾问,坦普尔顿把仔细观察顾客看作自己的职业。他试图弄清楚:谁高兴?谁不高兴?是什么使这些人快乐?他逐渐认识到最富的顾客不一定是最快乐的顾客。他看出财富和快乐的确切关系,只有钱并不能使人快乐。在赌场你很少看到有人笑——即使那些赢钱的人和那些赢得成堆赌注、筹码的人。实际上,要想知道不快乐,最确切的方法是去设想赌徒在赌场时的态度。赌徒们把敛财当作自己的目标,除了轮盘的转动和骰子的转动外,他们什么也不关心。如果你也这样做,不久你的脸也会出现赌徒们一样的忧虑、不快和自私,甚至在赢钱并赢一大笔钱的时候。当你遇到某人时,总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什么使他或她变得特别呢?要看到别人身上焕发出来的闪光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东西。有一种倾向是只看别人的缺点,这是不对的。显然,我们的个性都混杂有好坏两方面的因素。如果你养成只看坏处的习惯,那么你看到的一切都会一无是处。如果你培养自己注意好的方面,你就会找到美好的东西。找出好的方面会让你充满快乐的。快乐作为力量的最完美形式之一,是通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使别人高兴是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如果你使其他人快乐,你自己也会快乐起来。在坦普尔顿早年工作时,他已了解到要区别对待每位顾客。他勤奋工作以满足顾客的特殊愿望和需求,并解决每位顾客的税收问题。他询问许多问题,仔细聆听,他是快乐的。通过使其他人快乐,坦普尔顿也充实了自己。艾伦·弗罗姆强调:“记住:努力使别人高兴,你就会获得快乐。”在交往时尽量使自己幽默些奥格·曼狄诺说:“幽默是精神的缓冲剂。”高尚的幽默,可以淡化矛盾,消除误会,使不利的一方摆脱困境。世界幽默大师萧伯纳有一次在街上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吓得六神无主,惊慌之中连忙向萧翁道歉,然而萧翁却对他说:“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儿,那就可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啦!”一句话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幽默,是社交场合里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可以使人们的交往更顺利、更自然、更融洽。奥格·曼狄诺还认为,幽默是健康生活的调味品。在公众场合和家庭里,当发现一种不调和的或对一方不利的现象时,超然洒脱的幽默态度往往可以使窘迫尴尬的场面在笑语欢声中消失。夫妻间的幽默还有特殊的功能:在一方心情恶劣或双方发生冲突时,刺激性的语言无疑是火上加油;就是喋喋不休的规劝,也会事倍功半。而此时一个得体的小幽默,却常常能使其转怒为喜、破涕为笑。奥格·曼狄诺说:“幽默往往是有知识、有修养的表现,是一种高雅的风度。”大凡善于幽默者,大多也是知识渊博、辩才杰出、思维敏捷的人。他们非常注意有趣的事物,懂得开玩笑的场合,善于因人、因事不同而开不同的玩笑,能令人耳目一新。善于理解幽默的人,容易喜欢别人;善于表达幽默的人,容易被他人喜欢。幽默的人易与人保持和睦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常常不乏令人碰得头破血流仍然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来点幽默,却往往会迎刃而解。使同事之间、夫妻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幽默还能显示自信,增强成功的信心,信心有时也许比能力更重要。生活的艰难曲折极易使人丧失自信,放弃目标。若以幽默对待挫折却往往能够重新鼓起未来希望的风帆。奥格·曼狄诺认为,真正的幽默是一门学问,是科学,并不仅仅是引人发笑,引人发笑并不都是幽默。它需要具备一些素质和特征。幽默的前提是谐趣,必然有滑稽的因素,我们能认识到的一切似乎是一种突然的顿悟,是一种愉快感和包含笑的行为的具体感受。幽默的智慧是理智,它能将现实生活的丰富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知识融合起来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矛盾,从中发掘喜剧情趣,创造出崇高的幽默。幽默的标志是高尚,有些自以为幽默的人常将别人作为笑料,以求哗众取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真正的幽默是尊重人、赞美人,将严肃的人生哲理寓于滑稽与微笑之中,即使是贬抑伪恶,其实质是褒扬真善,幽默的高尚正体现在其中。幽默的价值是审美,美感是人们欣赏审美对象时产生的怡情悦性的情感体验。幽默的美感反映在嬉笑戏谑中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反映在灵活的言行启迪人的智慧。美感使得幽默永远保持隽永迷人的魅力。奥格·曼狄诺指出,培养和提高幽默心理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要仔细观察生活。观察生活,寻找喜剧素材,需要我们善于变换视角,去发掘和表现这些素材。② 要学习幽默技巧。幽默不是天生就会的,是后天学习掌握的。许多关于幽默的书籍和先人的经验,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范例,值得我们广泛涉猎、借鉴之用。③ 要敢于表达幽默。幽默能力只有在表达幽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高,因而积极实践至为重要。选择适当的场合,针对适当的对象,都可显示自己学习的幽默技巧。别让财富把你引入歧途《圣经》上说:“小心啊,别让贿赂诱骗了你,别让财富把你引入歧途。”“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的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下面的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贪财是万恶之根”的道理。有一天早上,那斯鲁丁往市场的方向走,心情很悲伤,一个朋友问他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斯鲁丁说:“不要问我!我非常伤心、非常沮丧,我可能会哭。”但是那个朋友坚持要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你那么悲伤,你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财务上的困难或其他困难,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你那么悲伤、那么沮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斯鲁丁说:“两个星期以前,我的一个舅舅死了,他留给我一百万。”那个朋友说:“那斯鲁丁,你疯了吗?如果你舅舅留一百万给你,你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悲伤。”那斯鲁丁说:“是的,的确应该如此,但是上个礼拜,我的另外一个舅舅过世了,他留两百万给我。”那个人说:“你真的是完全疯了,你应该跳舞、欣喜和庆祝,因为没有理由不高兴!你是这个镇上最快乐的人!”那斯鲁丁说:“那个我知道,但是我已经没有舅舅了,那使我悲伤。”当一个人成功,就是会有那样的事发生:当你已经不再有舅舅了,那么突然间就没有希望了。一个失败的人仍然在希望,他还可以希望,因为还有舅舅,那个可能性仍然存在。当你越成功,你就会越焦虑,因为那个成功将会把你的神经症带上来,那个成功将会把你的神经分裂显示给你,那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有更多的精神分裂病患和疯子,因为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成功了。幸福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即使你有钱,也无法买到别人对你的尊敬、无条件的爱情、天赐的健康。金钱能够买到舒适,促进个人自由,但一旦钻到钱眼里,金钱就会束缚个人的自由。令人沮丧的是,金钱的诱惑常常似乎与手头拥有的数目直接成正比例:你拥有越多,你越想要。同时,每一英镑的增量价值,似乎与实际价值成反比例:你拥有越多,你需要越多。正如亚里士多德对那些富人们所描写的那样:“他们生活的整个想法,是他们应该不断增加他们的金钱,或者无论如何不损失它”。尽管亚里斯多德不可能宽恕那些财富获得者,然而他没有完全谴责他们。“一个美好生活必不可缺的是财富数目,财富数目是没有限制的”,他警告,一旦你进入物质财富领域,很容易迷失你的方向。如果你精打细算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么很难相信,拥有200万英镑的人能够视他自己为穷人,更不可能陷入无法支付其开销的麻烦之中,但在富有者中,这并不罕见。41岁的房地产开发商德里克说:“虽然我拥有超过200万英镑的财产,我感到压力很大,我不能在每年15万英镑的基本收入的基础上使收支相抵。我想也许我正在失控,我总是苦于奔波,但我还是错过了好多约会。当我不得不做决定时,我感到好像有人把他的拳头塞进了我的肠子里并不松手。午夜时,我会爬起床开始进行设计,我只是想让我平静下来。我无法睡觉,我无法停下来,然而我还是不能取得进步。”很明显,在德里克看来,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没什么意义,他真的相信,当他达到他的金融目标时,他将感觉像一位国王。金钱已成为他的自尊和支柱,一种对人的价值的替代之物。他意识到金钱本身绝不可能让他幸福,并且一直到他重新界定他的价值和他的优先考虑事项为止,德里克将继续在成功边缘摇摆不定,将他的家庭和他的健康置于危险之中。迷恋金钱有多种表现方式,德里克只是体现出其中一些。然而,有一条把所有这些情况贯穿起来的共同的线索。在这一点,金钱作为美好生活的手段的价值消失了,金钱本身成了一种目的。当它被置于爱情、信任、家庭、健康和个人幸福之前时,它总是倾向于腐烂。金钱的价值越是超出它的实际市场价值,这种腐烂就能越深入地渗透。像扫罗·贝勒在《洪堡的礼物》一书中所写的:“抓住金钱不放很难。这就像一块小冰块一样,你不可能刚刚成功获得它,然后就生活安逸……当你获得金钱时,你将经历一次质变。你不得不与内部的和外部的、可怕的力量竞争。这些力量也许产生不信任、妒忌、憎恨、及敌意。”一心只想着钱的人,始终只是一个非常可怜的生物。不要养成无限制地省钱存钱的坏习惯,这一点是每个聪明人都必须小心在意的。而且,对年轻人来说,生活过分节俭很可能养成贪婪的性格,在一个地方是美德的东西在另一个地方很可能变成邪恶。对金钱的崇拜——而不是金钱本身——是罪恶的渊源。对金钱的崇拜禁锢和压迫着人的灵魂,它关闭了通向慷慨大方地生活和行动的大门。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奥格·曼狄诺指出:“对幸福和快乐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这对于我们拥有多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仅仅不断地扩充我们的欲望名单,这就确保了我们的不满足感。你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可是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后,这种心理作用却不断重复。”曼狄诺举例说,一个朋友在星期天结清了新房子的契据。而恰恰在下一次我们看到他时,他所谈论的是他的下一个甚至会更大的房子!不只他一人如此。我们中大多数人会做极其相同的事情。我们想要这个或那个。如果我们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我们会保持一种不满足感。如果我们确实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仅仅是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创造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所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充满新的欲望时,是得不到幸福的。《最伟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J·马丁·科尔指出:“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从我们所想要的转而想到我们所拥有的。不是期望你的爱人是别人,而是试着去想她美好的品质。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乐趣,这有多高兴。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穷尽的!”每次当你注意到自己跌入这种“我期望生活有所不同”的陷阱中时,退回来,并且重新来过。吸口气,记住要感激你所拥有的一切。当你的精力不是集中于你想要的,而是你所拥有的上面时,不管怎样你都会结束这种要得到更多的想法。如果你聚焦于你爱人的好品质,那么她将会更加表现出爱意。如果你感激你的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它,那么你将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多产,并且无论怎样你可能最终得到一次加薪。如果你聚焦于在房屋周围享受的方式、而不是等着在夏威夷享受,你最终会有更多的乐趣。如果你曾去过夏威夷,那么你会习惯于享受。如果你没去过夏威夷,不管怎样,你也会有一个很不错的生活。拿破仑·希尔说:“一个富足的个性,在生活中,能够笑看输赢得失,而只认最终胜负。他们深信自然和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倒下千万个失败者是不成功的,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为了培养富足之心,每个个性都应该学习和了解富足之心的各种优良表现,以使自我个性充满了弹性和力量。奥格·曼狄诺发现,富足之心的主要表现如下:(1)大自然在我心中大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绝不仅仅是野外,建立在大自然上的生活将毫无例外地属于大生活。谁遵循自然原则,谁就能够成就个性。当你的个性完善达到高超境界时,你就会发现,人生中许多竞争本是不值得付出心力的,竞争居然毫无意义。坚守着内心的富足,排除了外在的干扰,得失便在谈笑间灰飞烟灭,不影响个性的长远目标。抗干扰力如此强大,是因自然的化解。每一份成就,最终都回到心灵的源泉上来,加强它、补充它,使它更富足。富足之心对时间也表现出宽容,并不害怕衰老,年龄不过是一块手表而已,用旧了就换块新的。富足之心的个性,80岁还能够从头开始学一学新的东西。富足的心灵是宁静的。绝不会盲目地去索取,它只索取自己的必须品。它的生活态度是减法主义的,因为太富足了,它不屑使用加法,在它眼中,加法带来的一切原本早就在大自然之中,何须劳神费事。(2)赞美孤独富足之心是宁静的。个性并不害怕孤独,反而赞美它。孤独是个性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问题。内心富足的人总是能够给自己留出时间,享受独处的欢乐,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像出类拔萃的美好生活。内心贫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将倍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窄得令人窒息。内心富足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深思真正的意义,他享受宁静和孤寂,他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3)保持巅峰状态富足之心知道什么叫低谷,但仅仅是俯视而已,了解它的危险性之后,他不会愿意走下去的,就算走入了低谷,他也不会在那里久留,他有办法让自己走出来,再登巅峰。在生活中,状态不佳是不好的,每每错失壮大和丰富自己的良机。即使看中了良机,也由于状态不佳而让它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