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基金》 【第一部】 第一章 选拔考试 “获得第一名的是路易·克洛迪荣和罗杰·欣斯达尔。”朱利安·阿德校长声音洪亮地宣布道。 校长话音一落,场上响起了欢迎考试获得并列第一名的两位优胜者的喊声和掌声。 场上平静下来以后,校长站在安的列斯中学大操场中央的讲台上,名单举到眼前,继续宣布。 “第二名阿克塞尔·威克本。” “第三名艾伯塔斯·勒文。” 又是一阵般的掌声,尽管没有前次热烈,但却来自一群热情的听众。 阿德先生继续宣布。 “第四名约翰·霍华德。” “第五名马格努·安德斯。” “第六名尼尔斯·阿尔伯。” “第七名休伯·佩金斯。” 校长宣布速度加快,场上群情激奋,掌声经久不息。 此次特殊选拔考试应有九名获胜者,还有一名没有宣布。 这一名的姓名这时由校长向大家作了宣布: “第八名托尼·雷诺。” 托尼·雷诺虽然排名最后,但大家仍然对他抱以热烈的掌声。托尼·雷诺是个好同学,既乐于助人,又聪明伶俐,在安的列斯中学的寄宿生中没有对手,尽是朋友。 每个优胜者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先后上了讲台,接受阿德先生的握手祝贺,然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和没有他们幸运,但由衷祝贺他们的同学呆在一起。 大家肯定注意到了这九名优胜者姓名的多样性。这说明他们的国籍各不相同。单凭这种多样性就说明,朱利安·阿德先生领导下的伦敦牛津街314号安的列斯中学有着很高的声望和知名度。 十五年来,这所中学一直接纳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在叫安地利群岛——居民的子弟就读。学生由安的列斯群岛千里迢迢来到英国或开始,或继续或完成学业。他们一般在英国要一直呆到二十一岁,接受很实际,又很全面的文学、科学、工业、贸易教育。安的列斯中学现有六十几名寄宿生。他们的学阿费相当高昂。毕业以后,无论呆在欧洲,无论返回安的列斯群岛——如果他们的家庭没有离开西印度群岛这块土地的话——他们都能胜任各种各样的工作。 在上课期间,经常可以见到数目相等的西班牙、丹麦、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甚至委内瑞拉的学生,他们都是欧美各国所属向风和背风群岛土生土长的孩子。 这所国际学校得到了许多著名教授的资助。只接收安的列斯群岛的青少年学生就读。校长是朱利安·阿德先生,五十来岁年纪,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博得了学生家长们的高度信任。他手下的教员,或教文学,或教理科,或教艺术,水平都是无可挑剔的。在英国十分流行的板球、拳击、马上比武、门球、足球、游泳、跳舞、骑马、骑自行车、划船,以及各种现代体操之类的体育和运动项目都在安的列斯中学受到高度重视。 阿德先生设法使脾性各异的不同民族青年学生和睦相处,尽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安的列斯群岛人”,教育他们要永远互敬互爱,但他的设想不总能成为现实,种族的本能比良好的典范和诚挚的忠告有力,有时甚至占据上风。总而言之,学生在离开学校时,身上仍然有些许改不掉的不同脾性的印记。由此可见,不同种族同校接受教育的制度在将来不但会结硕果,而且会给牛津街的安的列斯中学带来荣誉,值得加以肯定。 不言而喻,在寄宿生中间使用西印度诸群岛的多种语言是很常见的。阿德先生甚至别出心裁,硬性规定在课上和课下轮流讲西印度诸群岛语言。一周大家都讲英语,另一周都讲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丹麦语、瑞典语。安的列斯中学里盎格鲁一撒克逊裔寄宿生无疑是大多数,在学校耀武扬威的倾向在所难免。但是,安的列斯其他诸岛的学生在学校也占有相当的数量,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管辖的圣巴特勒米一个岛就有好几名学生,名列选拔会考第五的马格努·安德斯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怎么说,阿德先生及其同事们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必须一视同仁,处事方法要可靠有连贯性,手段刚柔结合,灵活应用,这样才能在富家子之间不得已发生争斗时有效地加以制止。 就拿这次选拔考试来说,有人开始担心考试结果公布后,有些学生的个人愿望若得不到满足会引起混乱,甚至招致抗议和妒忌,但考虑结果令人满意,一名法国学生和一名英国学生因得分相等而并列第一。要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臣民排第二,那么法国学生就名列第一。还真没有哪个学生嫉妒托尼·雷诺。以后名次排列依次是生长在英、法、丹麦、荷兰、瑞典所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学生,委内瑞拉和西班牙学生没有,尽管当时在安的列斯中学就读的有十几名委内瑞拉和西班牙学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那一年来自古巴、圣多明各、波多黎各、大安的烈斯的学生年龄最小,大都在十二岁和十五岁之间,不能参加要求最小年龄为十七岁的选拔考试。 考试内容不仅涉及科学和文学,也涉及同安的列斯群岛有关,又在人们预料之中的种族、地理、贸易问题。这些问题与安的列斯群岛的历史,过去、现在、将来及其同欧洲各国交往有关联,因为欧洲国家在早期偶然发现安的列斯群岛以后,就将它的一部分与它们各自的殖民帝国连在了一起。 现在,对考试优胜者来说,此次考试的目的与考好的好处,就是给他们提供旅游费用,让他们出去旅游几个月,满足一下他们这些不满二十一岁少年合情合理的探险欲望。 根据考试成绩排名,九人被选中。并不像他们中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他们要去周游世界。他们去的不是旧大陆就是新大陆比较有意义的地方。设立旅行基金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呢?……是英裔安的列斯女富翁凯伦·西摩夫人。凯伦·西摩夫人住在安的列斯群岛英国殖民岛之一的巴巴多斯岛。首先泄露凯伦·西摩夫人名字的人是阿德先生。 他把西摩夫人的名字一叫出来就受到在场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有的师生甚至喊出这样响亮的口号: “好哇!好哇!好哇!西摩夫人!” 安的列斯中学校长虽说把凯伦·西摩夫人的名字提早透露了,旅游到底是何种性质的旅游?他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知道了。但二十四小时内是会确定下来的。校长要通过电报把考试结果告知巴巴多斯。凯伦·西摩夫人再通过电报告诉阿德校长,享受旅游资助金的学生将游览什么地方。 谁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享受旅游资助金学生的心已经飞到地球上最神秘、最遥远、最陌生地方去了。他们之间的讨论一定非常的热烈。就他们各人的脾气或者性格而言,他们也许或懒散或内向,但是都很激动。 “我认为,”彻头彻尾的英国佬罗杰·欣斯达尔说,“我们将去游览英国的某个殖民地,因为它相当大,我们可以选择……” “目的地将是中非,”路易·克洛迪荣肯定地说,“将是我们后勤总管所说的著名而神奇的非洲。我们将有可能踏着伟大探险家的遗迹前进!……” “不会的……”马格努·安德斯说,“去极地探险,一般都是踏着我赫赫有名的同胞南森的足迹走……” “我希望是澳洲。”约翰·霍华德说,“就是在塔斯曼、丹皮尔、伯斯、温哥华、博丹、迪蒙·德·乌维尔,仍有许多东西要去发现,说不定会有金矿……” “都不是!”心直口快的托尼·雷诺说,“我打赌,肯定是环球旅行……” “怎么会呢!”智多星阿克塞尔·威克本说,“咱们只有七八周的时间,探险只能局限于周边地区。” 这个丹麦青年说得对。学生家长们不会答应让他们的孩子去很远的地方冒几个月的险,要是出个闪失,阿德校长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讨论了凯伦·西摩夫人资助旅游计划的意图以后,话题又转到怎么去旅游上了。 “我们将像游客一样背着背包,拄着拐杖,独步旅游吗?……”休伯问道。 “不,坐汽车……邮车!……”尼尔斯·阿尔伯自信地说。 “坐火车。”艾伯塔斯·勒文有异议,“买的往返票,并在库克旅游公司的协助下……” “我看是坐旅游船,没准是乘坐横渡大西洋的客轮。”马格努·安德斯说,那神气仿佛已经在茫茫大西洋上了。 “不,是坐气球去北极!”托尼·雷诺大声说。 讨论继续热烈地进行。大家各抒己见,不会有什么一致意见。罗杰·欣斯达尔和路易·克洛迪荣虽对此持较多地保留态度,但面对同学们如此淳朴的热情,他们就没有想再坚持己见。 校长出面了。校长的出面即使不能使他们意见一致,起码可以告诉他们先耐心等等巴巴多斯的复电。 “不要着急!”校长说,“我已将考试优胜者的姓名、名次以及国籍寄给了凯伦·西摩夫人。这位慷慨的夫人将告诉我们,她对旅行基金如何使用的意见。假如她通过电报答复,那么从现在起,几个小时后,我们就知道怎么办了。要是她以书信形式回复,那就得等上六七天。现在,请大家去学习,认真做作业……” “六天啦!……”这个淘气的托尼·雷诺插说,“我可等不及了!”他的话也许代表了休伯·佩金斯、尼尔斯·阿伯尔、阿克寒尔·威克本几位同学的心理状态。这几位的性格差不多和他一样活泼。路易·克洛迪荣和罗杰·欣斯达尔是本次考试两个并列第一者之一,他们的反应比较冷静。至于那名丹麦籍和荷兰籍的学生,他们始终保持着他们与生俱有的沉着性格。安的列斯中学没有美国寄宿生,但有的话,耐性奖很可能不会发给他们。 学生们特别激动的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凯伦·西摩夫人将把打发他们到地球的哪个角落!况且应该注意的是,现在是六月中旬,旅游的时间若安排在假期,那么六周内是不会出发的。 这只是个猜想。但在这一点上,阿德先生同安的列斯中学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样以来,获得旅游资助的学生只能外出两个月,十月份就得赶回来上课。这么安排既满足了学生家长的要求,又符合学校教职员工们的心愿。 由于暑假不长,去遥远的地区做探险旅行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聪明人自然不幻想会穿越西伯利亚大草原,中亚的大沙漠,非洲的大森林,或者南美的潘帕斯草原。即使不离开旧大陆欧洲,英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希腊周边也有很多好游的地方!安的列斯中学学生在他们旅游日记上要记的见闻和新奇观感枚不胜数,因为他们横渡大西洋,从美洲来到欧洲时,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只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即使旅游限定在英国的周边国家,此次旅游仍将令学生们心驰神往,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由于当天之后几天都没有电报来,看来以对校长电报的答复一定是封信了。由巴巴多斯岛把信发到英国伦敦牛津街314号,安的列斯中学,收信人是朱利安·阿德先生。 安的列斯中学的大门上贴着一张解释安的列斯一词意义的条子。肯定这条子是有人故意杜撰的。实际上在英国的地理术语里,安的列斯群岛被称做卡利比群岛。英国地图上和美国地图上标的称谓是相同的。卡利比群岛的意思是加勒比群岛,但是加勒比群岛一词人们很不喜欢,因为它使人想起该岛野蛮的土著人在西印度群岛搞屠杀和食人肉的可怕情景。在安的列斯中学简介上有谁看到“加勒比中学”这个可恶的标题吗?……这个标题不就告诉世人该校教的是互相残杀的艺术,烹调人肉的方法吗?……因此,“安的列斯中学”这个名称对安的列斯土生土长并接受纯欧式教育的青少年来说十分恰当。 没有电报来,信就得等一阵子,除非此次争取旅行基金的考试是场趣味不高的骗人游戏。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凯伦·西摩夫人和阿德先生早就互相通过书信了。凯伦·西摩夫人乐善好施,决不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人。她就住在巴巴多斯,阿德先生结识她时日已久。她被认为是巴巴多斯岛上的富豪之一。 现在就只能耐下性子,每天早晚翘首期盼海外的来鸿了。九名优胜者不言而喻特别心焦,老跑到临牛津街的窗户前看本区邮递员来没来。若老远看见邮递员的红制服——众所周知,红色很远就能看见——他们就急急忙忙冲下楼,飞一般跑出校园,在大门口截住邮递员,问这问那,缠得邮递员晕头转向,就差伸手去摸邮递员的邮包了。 不!没有安的列斯群岛的来信,一封都没有!从此以后,有没有必要给凯伦·西摩夫人再发封电报核实一下,第一封电报她是否收到了,顺便催催她赶快回话?…… 为了解释这个难以解释的迟迟不到的答复,于是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产生了许许多多疑问。在安的列斯群岛和英国之间搞邮运的游轮是不是遇上恶劣天气出了事?……是不是被别的什么轮船撞沉了?……巴巴多斯岛是不是在西印度群岛一次可怕的地震中消灭了?……乐善好施的凯伦·西摩夫人是不是在这次灾难中丧了生?……法国、荷兰、丹麦、瑞典、英国是不是刚刚失去了它们殖民帝国在新大陆的精华领地?…… “不,不会的。”阿德先生反复指出,“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不会没人不知道!……灾难发生的详细经过一定会见报的!……” “就是嘛!”托尼·雷诺附和说。“要是横渡大西洋的客轮带上几只信鸽的话,我们好歹会知道它是否一路顺风!” 这话说得有道理,但令安的列斯中学寄宿生们深感遗憾的是,信鸽传鸿在当时还不曾开展起来。 无论如何,目前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再这么下去,老师们就无法稳住学生的心。学生们不去教室上课,也不去学习室学习。电报不怎么明了,凯伦·西摩夫人没有通过电报回话,这不是很和情理吗?信可以,一封信就能把大家要遵守的要求都详详细细地写进去,告诉大家此次旅游的性质,具备的条件,何时开始,时间多长,费用怎么结算,九名会考优胜者的资助金额多少。把这些事情一件一件讲清楚,起码得写两三页纸,而且还只能用西印度群岛各殖民岛上的居民仍再使用的黑人语言遣词造句。 确切的消息没有,混乱仍在继续。会考不成功的寄宿生开始嫉妒同学的成绩,挖苦取笑,用不久会收进法兰西学院词典里的词来说,就是开始“逗弄”他们。这是完完全全的骗局……所谓的旅行基金没有兑现一个生丁一个便士……这位名叫凯伦·西摩的女资助人根本就不曾存在!……选拔考试只不过是从美洲。说穿了,是从她的故乡进口来的一种骗人的鬼话!…… 阿德先生无论如何都坚持这个计划,期望预告于本月二十三日抵达利物浦的下班客轮能带来安的列斯群岛的信件。到时候如果没有凯伦·西摩夫人给他的信,他就要给凯伦·西摩夫人再发封电报过去催问。这么做没有必要。二十三日下午来了一封贴有巴巴多斯邮票的信。这封信是凯伦·西摩夫人的亲笔信。根据她的设想——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旅行基金就资助去安的列斯群岛的一次旅游。 第二章 西摩夫人的想法 去西印度洋群岛旅游,这是慷慨的凯伦·西摩夫人一手安排的!当然了,考试的优胜者似乎应该感到满意。 毫无疑问,学生们应该放弃穿越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远距离探险念头,考虑去新大陆不太出名的北极或者南极什么地方。 不过,要是不去想去的地方去又感到有点失望,要是去了想去的地方,又要求回来的速度比去时更快,那么去安的列斯群岛旅游,可谓是充分利用即将来临的暑假。让学生们明白利用好假期的益处,阿德先生不用花很大的气力。 安的列斯群岛,是不是他们的故乡呢?……在他们还是幼童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就离开了安的列斯群岛,千里迢迢来欧洲上学……他们从此以后几乎没有再踏上看着他们出生的安的列斯群岛的热土,脑子里几乎对安的列斯群岛没有多深的印象! 他们的家虽然已经搬离安的列斯群岛,不打算再迁回去,但他们当中有人仍然有亲戚朋友在那里。所以,对生于在安的列斯群岛的青年人来说,拟议中的旅游无论从哪方面讲都特别有意义。 旅游资助金是给九名考试优胜生的,但是发放时要对他们每位的个人情况进行评定,根本评定结果进行发放。 首先介绍英国籍的学生。在安的列斯中学就读的较多,考试获优胜的有: 罗杰·欣思达尔,来自圣卢西亚岛,二十岁,父母顺利弃商后返回英国,现住在伦敦。 约翰·霍华德,来自多米尼加岛,十八岁,父亲是企业家,现住在曼彻斯特市。 休伯·佩金斯,来自安提瓜岛,十七岁,家庭成员有父母亲,两个妹妹。他家一直在安提瓜岛,他学成以后将返回安提瓜岛,到一家商行做事。 现在介绍法国籍学生。安的列斯中学上学的有十几个人,考试获优胜的是: 路易·克洛迪荣,来自瓜德罗普岛,二十岁,出身船东家庭,定居南特已有几年。 托尼·雷诺,来自马提尼克岛,十六岁,兄妹四个,他是长子,出身巴黎前官吏家庭。 再介绍丹麦籍学生: 尼尔斯·阿尔伯,来自圣托马斯岛,父母双亡,哥哥年长他十岁,一直呆在安的列斯群岛。 阿克塞尔·威克本,来自圣克罗伊岛,十九岁,出身丹麦哥本哈根前木材商家庭。 后介绍荷兰籍学生。荷兰籍学生的代表是艾伯塔斯·勒文,来自圣马丁岛,二十岁,独生子,父亲曾经居住在鹿特丹市郊。 还要介绍一名瑞典籍优胜生。马格努·安德斯,出生在巴特勒米岛,十九岁,家人新近迁居瑞典哥特堡,准备挣些钱,再返回安的列斯群岛。 说实话,让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青年人回出生地旅游数周,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否乐意回故乡看看,谁心里也没有底!路易·克洛迪荣就有个舅舅在瓜德罗普岛;尼尔斯·阿尔伯有个哥哥在圣托马斯;休伯·佩金斯全家人在安提瓜岛。除了他们之外,他们的同学都与安的列斯群岛没有什么亲朋关系,离开了就不想再回去。 享受旅游资助生中,年龄最大的三人:一个是罗杰·欣思达尔。他生性有些傲慢;另一个是路易·克洛迪荣,稳重勤奋,人缘很好;再一个是艾伯塔斯·勒文。安的列斯群岛的烈日艳阳不曾晒热过他血管中荷兰人的血液。尼尔斯·阿尔伯喜好什么,他不曾表白过;马格努·安德斯喜欢与海洋有关联的工作,准备将来去商船队干事;阿克塞尔·威克本想到丹麦部队里去服役,当一名士兵。下面介绍的学生以年龄长幼为序:约翰·霍华德身上的英国人气味稍淡于他的同胞罗杰·欣思达尔。还有两个年龄最小的,一个是休伯·佩金斯,正如他自己曾经所说的那样,他将来想经商;另一个是托尼·雷诺,他酷爱划船,将来能成为一个航海家。 目下需要搞清楚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这次旅游的地方包不包括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向风群岛和背风群岛?……不过,全部旅游完这些群岛,学生们把假期都用上,恐怕还得顺延几周。西印度群岛上有不下三百五十个岛屿,一天游一个,就是走马观花,游览全部岛屿也得整整一年时间。 不!这不是凯伦·西摩夫人的意图。安的列斯中学的寄宿生将只能再各自的母岛上呆几天,探望一下那里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看看自己的故里。 要是这样的话,大家都心里明白,大安的列斯群岛、古巴、海里、圣多明各、波多黎各恐怕首先得从旅游日程上删掉,因为西班牙籍寄宿生考试没有考上名次。牙买加也在被删掉之列,因为考试优胜者中没有一个来自这块英国的殖民地。荷兰殖民地因同样的理由被从日程安排上抹去。委内瑞拉管辖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同样有几个岛屿不旅游的线路上。这些岛屿是托尔提戈斯岛、奥尔德拉岛、阿维斯岛。 旅游线路若这样安排,他们的旅游地都将是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岛屿,有英属的圣卢西亚、多米尼加、安提瓜;法属的瓜德罗普、马提尼克;丹麦管辖的圣托马斯、圣克罗伊;瑞典管辖的圣巴特勒米;还有一半属于荷兰,一半属于法国的圣马丁岛。 从地理角度看,这九个岛屿都在向风群岛的范围内。安的列斯中学的九名考试优胜生将逐一旅游这九个岛屿。 在安排上再增加一个游览的岛屿,想必不会有人感到意外,因为参观第十个岛屿的时间可能最长,而且也最为合理。 这个岛屿就是巴巴多斯岛。巴巴多斯岛属于向风群岛上的一个岛屿,是四近英属最大的岛屿之一。 他们不难想象的是,假如这位慷慨的英裔女士愿意接待安的列斯中学九名考试优胜生,那么这九名考试优胜生也迫切想认识这位巴巴多斯当地的女富翁,并向她表达他们诚挚的谢意;要是没有这个可能,他们也不感到遗憾。她给朱利安·阿德先生来过信,从朱利安·阿德先生透露她的信末附言内容来看,凯伦·西摩夫人解囊之慷慨,无与伦比。 凯伦·西摩夫人实际上承担了这次旅游的费用,还要在学生们离开巴巴多斯时再给他们每人七百英镑的零花钱。 至于旅游的时间,暑假到底够不够呢?……够是够了,但是得把规定的假期开始时间提前一个月,这样一调整,旅游往返横渡大西洋就都赶在风平浪静的好季节。 总之,从各个方面看,这次旅游将是愉快的,尤其是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想必师生们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学生家长那面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异议。若把往返途中可能的迟延都考虑上的话,旅游时间定为七到八周比较合宜。学生们旅游结束返回欧洲时,带回来的将是他们对可爱新大陆岛屿的美好回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家长们马上想要搞清楚的问题。 参加旅游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还没有超过二十周岁,他们是否将要自己管理自己呢?没有老师跟着他们,把他们集合在一起,他们知道怎么办吗?在游览欧洲不同国家的管辖的某个岛屿时,万一哪个学生提出该岛的归属问题时,这会不会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继而导致冲撞呢?……阿德先生办事谨慎,又有头脑,没有他的教导,学生们会不会忘记他们是安的列斯群岛人,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寄宿生呢?…… 这些问题,想必安的列斯中学校长基本上都想到了。假如他不能跟学生们一道去,他将找谁替他挑这副重担呢?…… 其实,这个问题凯伦·西摩夫人已经考虑到了。西摩夫人是个有实际头脑的人,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拭目以待。凯伦·西摩夫人办事很谨慎,绝对不会同意这些学生在旅游期间随心所欲。 现在,茫茫大西洋怎么横渡?……是不是得搭乘在英国和安的列斯群岛之间往返的定期客轮?……要不要以九名考试优胜生的名义来包舱定座?…… 凯伦·西摩夫人一再指出,他们离开巴巴多斯返回欧洲,不需要他们自己掏旅费,途中的花消也不从他们每人得到的七百英镑的零用钱中扣除。 凯伦·西摩夫人在信中对这个问题做了说明。原话是这么说的: “横渡大西洋的旅费由我来承担。来安的列斯的轮船已经租借妥当。轮船将在爱尔兰昆斯敦市科克码头接送小乘客们。轮船名字叫机灵号,船长是帕克森,起航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起航日期定在六月三十日。帕克森船长希望小乘客们能按期到达乘船地点。小乘客们一到,轮船即可生火起锚。” 可以肯定,享受旅游资助金的学生乘的即使不是豪华客轮,起码是一艘游艇。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他们的专用船,把他们由英国送到安的列斯群岛,又从安的列斯群岛送回英国! 凯伦·西摩夫人的确太会办事儿了!她出钱把什么都包揽了,这个女英国佬!话说回来,百万富翁要是把他们的万贯钱财拿出来做点好事,每个人都希望他们富有,富得堆银积金! 凯伦·西摩夫人具体如何安排,还没有人知道,但矛盾已在安的列斯中学这个小天地里产生了,考试没有考好的学生开始嫉妒他们考试考得好的同学。要是考试没有考好的学生知道此次旅游的条件多么优厚舒适,他们的嫉妒心将会达到极点。 考试优胜生的心里当然是很高兴的,因为现实正向他们的愿望一步步靠近。渡过大西洋以后,他们将乘船旅游安的列斯群岛上的主要岛屿。 “我们何时出发?……”他们正在议论纷纷。 “明天……” “今天……” “都不是……还得再过六天……”头脑最聪明的提醒说。 “啊!我们已经上机灵号了呀!……”马格努·安德斯唠叨开 “上咱们的船吧!”托尼·雷诺大声喊着。 其实,他们是不愿意承认他们在为此次海外旅游做准备。 尽管如此,首先要把旅游的事情告诉给学生家长,征求他们的意见,并要求得到他们的支持,因为考试优胜生去的地方不是旧大陆而是新大陆。朱利安·阿德先生必须着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这次探险性旅游可能历时两个半月,一定要做些必要准备,带些衣物,尤其要带上雨鞋、雨帽、雨衣之类的雨具。一句话,得带一套水手行装。 其次,校长得挑选一个办事可靠的人,把管理这九名学生的工作叫给他来负责。按理说,这些学生已经长大了,也懂事了,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他们,但是给他们派个领队的,仍然不失为明智之举,况且精明的凯伦·西摩夫人在她的回信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思,领队看来是非派不可了。 既然有领队,征得家长同意校长的建议显然就没有什么必要了。这些学生中有几个将在安的列斯群岛探望他们有好几年不曾见面的亲戚。休伯·佩金斯的亲戚在安提瓜;路易·克洛迪荣有亲戚在瓜德罗普;尼儿斯·阿尔伯有亲戚在圣托马斯岛。在这样很不寻常的舒适条件下与多年不见的亲戚重逢,不能不说是一个千载一时的好机会。 校长已把安的列斯中学将有学生去安的列斯群岛旅游的消息告知了上述的几个家庭。他们已经知道有许多学生将参加争取获得旅游资助金的考试。阿德先生相信,等考试结果出来以后,优胜者中有他们的亲戚,他们的夙愿才算是真正地实现了。 在此期间,阿德先生考虑给这个流动班级选个班主任,因为这些学生是初次出远门,他得选一个既能管好他们又能和他们融洽相处的人。这事真是阿德先生给难住了。在安的列斯中学的老师中找个符合条件的不就行了么?但问题是学期没有结束,不能提前把课停了。 教师队伍中必须保持完整无缺。 因此,阿德先生认为他不能陪九名学生去安的列斯群岛旅游。在学期结束前这段时间里,他不能离开学校,其中主要一个原因是,八月七日的颁奖大会,他得亲自参加。 除了他和其他教师,他手下就没有工作踏实,组织能力强,认真负责,办事大家信得过,学生们又愿意接受做他们领队的一个人吗? 人倒是有,但现在还不知道他本人愿不愿意出这趟远门,能不能漂洋过海去冒险…… 六月二十四日上午,机灵号约定起航日的前五天,阿德先生有要事给帕膝森先生相告,就把帕膝森先生请到办公室。 帕膝森先生在安的列斯中学管总务。阿德先生派人去请他时,他正按照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忙着结前一天的账。 帕膝森先生抬起头,把眼镜推向前额,对站在门口的勤杂工说: “我马上就去见校长先生。” 打勤杂工打发走以后,帕膝森先生拉下眼镜,拿起羽毛笔,把刚才在账本支出栏没有写全的九字工工整整地写全,作好小计,拿起他那把乌木戒尺,顺手画了一条横线,然后把羽毛笔在墨水瓶上轻轻抖了抖,插进经过喷丸处理的笔洗里清洗了几次,洗干净了,又小心翼翼地擦干,竖放在戒尺的旁边。接下来他操起墨水吸干器,吸干账页上过多的墨水,把账页上放了一张吸墨纸,确信九字尾巴不会渗漏了,这才慢慢合好账本,放进办公桌专门放账本的隔档里。再把刀片、铅笔、橡皮放回文具盒,吹干净吸墨器上的尘土。一切收拾停当了,他慢慢站起来,推开皮面安乐椅,离开座位,顺手又把皮面安乐椅送回原位。脱去培夫绸套袖,挂在壁炉旁的衣帽钩上,拿起衣刷,刷刷上衣、背心和裤子,取下衣帽钩上的帽子,用胳膊抹顺抹亮皮毛,扣在头上,戴上黑皮手套,仿佛要去拜见大学的校长。穿戴整齐后,照了照镜子,觉得衣冠楚楚了,又发现一根虬髯超出了规定的长度,拿起剪刀修剪平整,最后摸摸手绢和钱夹都在衣袋里了。转身走到门前,拉开门,跨过门槛,掏出钥匙包,从十七把叮当作响的钥匙中找出一把,锁好门,顺着通往操场的楼梯下来,稳步斜穿操场,往阿德先生办公室所在的正楼走去。到了门口,他先站住,然后伸手按下电铃,听到里面铃声响了,站着等人来开门。 乘此间隙,帕膝森先生一面用食指尖抠脑门,一面心里在琢磨: “校长会有什么事要找我谈呢?” 上午这个时候进见校长,在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的帕滕森先生看来,似乎的确不太正常。 这到也是,帕滕森先生的手表才九点四十六分。手表上的时间是可信的,因为帕滕森的手表走时很准确,每天的误差不到一秒,准确度可与主人相媲美。在十一点四十二分前,帕滕森先生从来没有去过阿德先生的办公室,他每天向阿德先生汇报安的列斯中学财务情况,但他都在十一点四十二分和四十三分之间到,不曾有过提前或错后的先例。 帕滕森先生可能开始在猜想了。他猜想大概出了什么大事,前一天的账他还没有结完,校长就打发勤杂工叫他过去。他拖了拖,还是把账结完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打扰肯定不会造成什么差错。 门开了,但不是有人出来开的,而是用和传达室相连的绳子来开的。 帕滕森先生几步走进走廊——他习惯上是走五步——在第二个贴着“校长办公室”字样的门心板上轻轻敲了一下。 “请进!”里面立即有了回应。 帕滕森先生摘下帽于,抖抖高帮皮鞋上的尘土,重新戴好手套,进了校长办公室。里面的窗户朝着操场,窗帘半落。阿德先生坐在办公桌前,面前堆着许多文件,桌上有好几个电钮。阿德先生抬起头,亲切地和帕滕森先生打招呼。 “是您叫我来的吗?”帕滕森先生问校长。 “是的,总务先生。”阿德先生说,“我想和您谈件纯粹与您个人有关的事情。” 然后指指他办公桌旁的椅子说: “您请坐。” 帕滕森先生轻轻撩起礼服的长后襟坐下,一只手平放在膝盖上,另只手持帽于胸前。 阿德先生说话了。 “总务先生,您知道咱们学校参加争取旅游资助金考试的结果……” “我知道了,校长先生。”帕滕森先生说,“咱们殖民地的同胞慷慨解囊资助旅游,这完全是瞧得起咱们安的列斯中学。” 帕滕森先生说话从容不迫,口字清晰。从他口中吐出的字词,他都不无造作地念得抑扬顿挫,铿然有声。 “您也知道,”阿德先生又说,“这笔旅游资助金的使用情况……” “我知道,校长先生。”帕滕森先生边说边点头,帽子一晃一晃,仿佛向大洋彼岸的什么人打招呼。“凯伦·西摩夫人是位关心下一代的女性。我觉得她管好祖上留传的家产,或者她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这已经够不容易了,可她还有心资助渴望外出远游的青年学生……” “我有同感,总务先生。此次赴安的列斯群岛旅游的条件,想必您同样也知道了?” “有所耳闻,校长先生。有船接我们的小游客。我希望他们不要祈求海神将她那把著名的三叉戟扔进大西洋汹涌澎湃的波涛里!” “我也希望这样,帕滕森先生。往返横渡大西洋都是海上风平浪静的季节。” “其实,”帕滕森先生说,“七八两月是任性的大海最喜欢的休息月……” “因此,”阿德先生接上说,“此次远游对我们的考试优胜生和他们的领队来说,确实是很舒适的……” 帕滕森先生说,“领队将肩负着这么两项重任:代表安的列斯中学问候凯伦·西摩夫人;代表安的列斯中学全体寄宿生深切地感谢凯伦·西摩夫人。” “但是,”校长说,“可惜这个人不是我。期末考试前一天,要举行考试典礼,我得去主持……” “您当然脱不了身了,校长先生。”帕滕森先生说,“那您就指定个人替代您,想必他不会有什么怨言的。” “怨言不会有。可我左选右选选不定,因为,我需要一个特别可信,完全能靠得住,学生家长一致同意的人……说实话,这个人,我已经在本校教工中物色到了……” “我向您表示祝贺,校长先生。我猜想这个人不是理科老师就是文科老师……” “不是。假期没有到,不能停课。这个人就是您,总务先生。我选您陪他们去安的列斯群岛,因为我觉得您的财务工作暂停一段时间,对学校的全盘工作影响不太大……” “我……校长先生?……”帕滕森先生的声音都有点儿变了。 “是的,帕滕森先生。我敢肯定,学生旅游期间的账也要像学校的账一样,按时记,按时结。” 帕滕森先生掏出手绢,擦了擦被泪水微微模糊了眼镜片。 “还有一点,”阿德先生说,“凯伦·西摩夫人很慷慨。她给挑此重担的领队也将发给七百英镑的津贴……帕滕森先生,请您做些准备,五天后动身。” 第三章 帕滕森夫妇 霍雷肖·帕滕森之所以身居安的列斯中学总务的位置,是因为他放弃教书从事行政管理。霍雷肖·帕滕森是个坚定的拉丁语学者,他对维吉尔和西塞罗的语言在英国没有得到它在法国得到的重视感到遗憾,尽管英国的教育界给他留有一个较高的职位。 法国人确实可以要求取得英国的子孙后代们根本不希图的拉丁籍。在法国,拉丁语可能永远抵制近代教育的入侵。 帕滕森先生的书不再教了,但在他的心灵深处,他仍然忠于他崇拜的那些古罗马大师。当他想起维吉尔、奥维德和西塞罗的许许多多名言警句时,他就把一丝不苟和有条有理的会计才能,用到安的列斯中学的财务管理上。 由于他有精打细算的特别,熟悉借贷的奥秘,精通会计学的细枝末节,给人一个模范总务的印象。 他古代语言考试得过奖,现在在记账或者制定学校预算中也能得奖。 很可能,在阿德先生高升之后,霍雷肖·帕滕森先生将掌管安的列斯中学的领导工作,因为学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状态,将来不会在特别有能力接替这一重要职位的人手中衰落。 霍雷肖·帕滕森先生四十岁刚过几个月。他是个做学问的人,也是个爱运动的人,身体特别棒,怎么折腾都没有事儿,肠胃格外好,心脏没毛病,气管呱呱叫。 这是一个既谨慎内向,又总保持沉着的人,始终知道不要被自己连累。既能说会道,又注重实际,不会得罪任何人,度量特别大,用句不会使他生气的话说,“特会自我控制”。 霍雷肖·帕滕森先生中等偏高身材,窄胸溜肩,步履笨拙,姿态不美。天生夸张的举止离不开轻微造作的语气。虽然表情严肃,但有机会照笑不误。他有一双浅蓝色的眼睛,因近视而缺乏炯炯之神,不得不在高凸的鼻尖上架副深度的近视镜。总之,受两条长腿的拖累,他走起路来脚后跟靠得太紧。他坐相笨拙,令人担心他会从椅子上滑下来。他躺在床上舒不舒服,那只有他自己知道。 还有个帕滕森夫人,年三十有七,是个很聪慧的女人,没有什么奢望,不好浓妆艳抹。她丈夫不觉得她微不足道。在她帮丈夫整理账务时,丈夫会欣赏她的办事才干。况且,不要以为安的列斯中学的总务是个和数字打交道的人,他就不太在乎衣着打扮。若这么想,那就错了!他的白领带结打得最好,高帮漆面皮靴尖擦得最亮,除了他人,衬衣浆得最板,黑裤子无懈可击,他那件像牧师穿的背心扣得最严实,他那件齐腿弯的肥礼服钮扣扣得最整齐。 帕滕森夫妇在安的列斯中学占有一套舒适的住房。有一侧的窗户朝着操场,另一侧的窗户对着老花园,花园里老树参天,草坪维护很好,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象。他们家在二层,有六间房子。 见过校长之后,霍雷肖·帕滕森先生就要回到这屋里。他不着急,他想把他的想法考虑得更成熟。他的想法产生才几分钟,他可能想拖延思考时间。 不过,他这个人一贯看事准确,观察真切,权衡一个问题就向他平衡账上的收支一样,主意会很快一下子拿定。可这一次,还是不要——说老实话——轻率地去冒这个险为好。 因此,在回屋之前,霍雷肖·帕滕森先生在操场上踱步。这时操场上阒无一人,他脖子板得像避雷针,身子挺得像木桩,走走停停,双手时而背在身后,时而交与胸前,目光漫无目的的投向安的列斯中学墙外遥远的地方。 后来,在去和帕滕森夫人商量之前,他忍不住又想去办公室把前天的账结清。结完账检查了一遍,心里完全蹋实了,可以回去一心一意和妻子讨论他从校长交谈过程中得到的利弊。 总之,这一切没要多长时间。他离开一楼的办公室,上到二楼时,学生们正从教室往下走。 眨眼间,学生们结成伙,散得到处都是,其中就有九个考试得优胜的那一伙。他们好像真登上了机灵号船,驶离爱尔兰海岸几英里了!他们多少谈得有些得意洋洋,这是不难想象的。 去安的列斯群岛旅游的问题虽说解决了,但他们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从动身到到达,会不会有人陪着他们呢?…… 总之,他们似乎很明白,不会让他们单独横渡大西洋……凯伦·西摩夫人是指定专人陪他们呢,还是把此事委托给了阿德先生?……不过,校长在这个时候似乎不容易脱身…从现在起,这摊子事交给谁来管?阿德先生难道已经物色好了人不成?…… 也许有人认为这个人非帕滕森先生莫属。不错,总务性格好静,不喜欢出门,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他会不会同意改改他的习惯,几个星期不和帕滕森夫人在一起呢?……他会答应负责此事吗?……这似乎不大可能。 当然,在校长把前述之事告诉给霍雷肖·帕滕森先生时,他若感到几分惊讶,那么他让帕滕森夫人知道此事后,她可能同样感到吃惊,这是不难理解的。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两个如此紧密团结的人——可以说是颇具化学性地结合——竟然可以分离开,哪怕是几个星期。可是,帕滕森夫人参加此次旅游是不能被接受的。 帕滕森先生正是一边考虑着这些方方面面,一边往家走的。不过应该补充一点,帕滕森先生迈进帕滕森夫人等他的客厅门槛时,他已下定决心,完完全全下定了决心。 帕滕森夫人知道丈夫被校长召请去了,丈夫一进门,她开口就问: “哎,帕滕森先生,到底什么事儿?” “新奇事儿,帕滕森夫人,很新奇的事儿……” “我想是决定阿德先生陪考试优胜生去安的列斯群岛的事……” “无论如何,他不能在学期的这个时候离开学校。” “那他就物色个人了?……” “对……” “他物色的人是谁呢?……” “是我。” “你……霍雷肖?……” “是我。” 帕滕森先生轻轻松松地从妻子这当头一棒给他造成的惊愕中恢复了过来。妻子是个有头脑的女人,善于就事论事,没有妄加指责,真不愧是帕滕森先生的妻子。 帕滕森先生和妻子交谈了这么几句后,就蹭到窗前,用左手的四个指头把窗上玻璃敲得咚咚响。 帕滕森夫人赶快过来站在他身旁问: “你答应了?……” “我答应了。” “我意思是你做得对。” “我也这么认为,帕滕森夫人。既然咱们校长看得起我,我就不好拒绝。” “你不可能拒绝,帕滕森先生。我只遗憾一件事……” “什么事?……” “旅游不是陆地旅游,而是海上旅游,那就得漂洋过海……” “非得这样不行,帕滕森夫人。话说回来,走两三周水路吓不倒我……一艘好船供我们使用……在一年的这个时候,七八九三个月里,海对人类是温柔的,航行将一帆风顺……其次,还有一份津贴给探险旅游队长……说白了,是向导,授予我的这个头衔……” “一份津贴?……”帕滕森夫人对物质好处特别敏感,一句话问了好几遍。 “是的。”帕滕森先生回答说,“津贴额等于每个享受旅行基金生要领的资助金……” “七百英镑?……” “七百英镑。” “这钱值得去挣。” 霍雷肖·帕滕森先生表示赞成这个意见。 “那啥时候动身呢?……”帕滕森夫人问,没有任何反对的话可说了。 “六月三十日。五天之后我们必须到达科克港,在那儿我们将搭乘机灵号客轮……因此要抓紧时间。从今天起,我们开始作准备……” “不用你管,我全包了,霍雷肖。”帕滕森夫人说。 “你可什么都不能忘了……” “放心吧!” “准备几件薄衣服,因为我们应邀游览热带地区,那地方热,骄阳似火……” “薄衣裳会准备的。” “但要是黑色的,因为穿花里胡哨的游客衣服,既不符合我的身份,也不符合我的性格……” “相信我吧,帕滕森先生,我也忘不了韦嘉尔防晕船的药方以及药方建议使用的药量……” “啊!晕什么船!”帕滕森先生轻蔑地说。 “不晕不要紧,谨慎为好。”帕滕森夫人说,“就这么讲了,只是两个半月的旅游……” “两个半月,十到十一周,帕滕夫人……在这短短的十几周里,真有可能发生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如一个圣人所云,不知道何时动身,就不知道何时回来……” “关键是回来。”帕滕森夫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要吓唬我,霍雷肾……到这次海上旅游,我毫无怨言地就忍受两个月的寂寞……我知道旅游有风险……我有理由相信,你向来办事谨慎,能够逢凶化吉……但别给我留下旅游可能会延期的糟糕印象……” “我认为这是我应该说明的事。”帕滕森先生一面不让自己的举止超越允许的范围,一面反驳说,“这些说明无意在你心里制造混乱,帕滕森夫人……我只希望你在我的归期推迟的情况下不要忐忑不安,更不必庸人自扰……” “可以,帕滕森先生,但这可是出去两个半月,我希望不要超过此期限……” “我也希望如此。”帕滕森先生回答说。“那到底是何性质的旅游呢?……是去一个美妙的地方的徒步旅行,是穿越西印度群岛的远足……当我们仅于半月后返回欧洲时……” “不会,霍雷肖。”贤惠的夫人说,她比平时固执。 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帕滕森先生也固执起来了——他以前几乎不这样——引起帕滕森夫人的不安对他有好处吗?…… 可以肯定的是,他仍然而且坚决坚持认为任何旅游都有危险,尤其是远渡重洋的旅游。在帕滕森夫人不肯接受这些危险时,他却振振有辞,手舞足蹈地说: “我不要求你看见危险,只要求你预见危险。既然是预防万一,那我得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什么必要措施,霍雷肖?……” “首先,帕滕森夫人,我打算把我的遗嘱立了……” “你的遗嘱……” “是的……合乎法律手续……” “你这不是成心叫我心里难受嘛!……”帕滕森夫人大喊大叫,开始从可怕的角度去考虑此次旅游了。 “别这样,帕滕森夫人,你别这样!……我只想谨慎明哲行事。我是临上火车前认为有必要做最后准备的那号人,尤其是当去烟波浩淼的海洋上冒险时。” 他就是这样的人,可能会死扣遗嘱的条文?也许会想的更多?……无论如何,这是为了高度感动帕滕森夫人,让她想着她丈夫要解决向来十分棘手的继承问题,意识到横渡大西洋的风险:撞船、搁浅、沉船、漂泊到哪个岛上任凭食人肉者摆布…… 帕滕森先生感觉他可能太过分了,于是就拿出他格外圆滑的话来给帕滕森夫人宽心,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一半,或者是这种复式生活关系所谓的结婚。他终于向她证明,过分谨慎小心从来不会产生有害或者令人遗憾的后果,而以防万一,这并不是向生活的乐趣道诀别…… “这句金玉良言,”他又说,“奥维德让俄耳普斯说的,当俄耳普斯再度失去他亲爱的妻子欧律狄刻时。” 不!帕滕森夫人不想失去帕滕森先生,甚至第一次都不干。但细心的帕滕森一心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他不会打消立遗嘱的念头。当天,他就准备去找公证人,依然法律拟好公证书,以便在需要启封公证书时,不会引起任何含糊的解释。 在此之后,大家很容易会想到帕滕森先生已经采取了种种可能的措施,假如命运之神想要机灵号在茫茫大海上连人带船全部遇难,人们永远放弃收集船员和乘客的消息。 这当然不是帕滕森先生的意思了,因为他又说: “再说,可能会有另一个措施更……” “什么措施,霍雷肖?……”帕滕森夫人迫不及待地问。 帕滕森先生认为目前不应该说得过于明确,就搪塞说: “没有……没有什么措施……咱们回头再说!……” 他不愿意多说,可以认为是不想再吓唬帕滕森夫人。他也许没能让帕滕森夫人接受他的想法,尽管他引用了另一条拉丁语格言,何况他平时几乎不跟她说这些话。 最后,为了结束谈话,他这么总结说: “现在,咱们收拾我的箱子和我的帽盒吧。” 五天以后才真动身,但已经作了的事就不再重做了。 总而言之,与帕滕森先生有关的,也就与那九名考试优胜者有关,往后的事就是做旅游准备。 再说,如果机灵号的起航日定在六月三十日,剩下五天,还得减去由伦敦去科克的二十四小时。 其实,帕滕森一行首先乘火车到布里斯托尔,再换乘往返于英国和爱尔兰间的轮船,到塞弗恩下,过了布里斯托尔运河,再过圣乔治运河,最后在昆斯敦下船。昆斯敦位于科克湾的入口处,碧绿的爱尔兰西南海岸。英国到爱尔兰乘船需要一天时间,而在帕滕森先生的脑子里,一天学习海洋知识足已。 至于接受征求意见的享受旅行基金生的家长们,他们很快通过电报或来信作了答复。对罗杰·欣思达尔来说,这事当天就能办成,因为他父亲住在伦敦,是他亲自去把凯伦·西摩夫人的设想告诉了家人。 其余学生家长的答复陆续由曼彻斯特、巴黎、南特、哥本哈根、鹿特丹、哥特堡到了,休伯·佩金斯的家长由安提瓜发来一封电报。 家长们对此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赞许,并对巴巴多斯的凯伦·西摩夫人给予了很诚挚的感谢。 帕滕森夫人正在忙着给丈夫做旅游准备,而帕滕森先生正在结安的列斯中学的总账。可以肯定,他不会留下一张待登的发票,一笔未结完的账。 然后,他要请求主管人于当年六月二十八日停止他的总务职务。 与此同时,他丝毫没有忽视他个人事务。当然,他像他所希望的那样,了结了他耿耿于怀的那件事。在他们夫妇第一次谈话时,他大概就给帕滕森夫人讲得一清二楚了。 对此,有关人员仍然绝对保持沉默。将来大家会晓得是何事吗?……会的,如果帕滕森先生从新大陆平平安安回来的话。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帕滕森夫妇多次拜访一位律师,甚至造访过有权能的法官。此事之所以被安的列斯中学的教职员工完全看在眼里,是因为每次帕滕森夫妇双双回家时,他神态比较严肃谨慎,而他那贤惠妻子的眼睛时而红得像刚刚泪如泉涌般哭过,时而那神气就像个大人物成功地作出了一项有力的决议。 尽管他们在这位和那位律师那里拿了不同的表格,但忧伤之情在目前的情势下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六月二十八日到了。晚上起程。九点钟,领队及其队员坐火车前往布里斯托尔。 上午,朱利安·阿德先生和帕滕森先生会了最后一次面。 同时,朱利安·阿德先生叮嘱帕滕森先生要一丝不苟地记好旅游期间的账。叮嘱是虚,他是让帕滕森先生感到他肩负任务的重要,他多么相信他能得到安的列斯中学享受旅游资助金生的密切配合。 晚上八点半,大家在大操场上互相道别。罗杰·欣斯达尔、约翰·霍华德、休伯·佩金斯、路易·克洛迪荣、托尼·雷诺、尼尔斯·阿尔伯、阿克塞尔·威克本、艾伯塔斯·勒文、马格努·安德斯和校长、老师们以及不无羡慕地欢送他们的同学一一握别。 霍雷肖·帕滕森先生向帕滕森夫人告了别,并随身带了张她的照片。他道别用的是激动的话语,和一个有实际经验,已作好预防各种意外情况准备的男子的觉悟。 然后,身子转向九名享受旅游资助金的学生,见他们正往送他们去火车站的四轮马车上上,他抑扬顿挫的朗诵了贺拉斯这么一句诗: 明天的水路淼茫无垠。 现在,他们出发了。几个小时以后,火车就把他们送到了布里斯托尔。明天,他们将渡过帕滕森先生形容为渺茫水路的圣乔治运河……旅途愉快,安的列斯中学会考的优胜者们! 第四章 蓝狐狸酒店 科克一开始叫克夫斯,这个名字源于一片沼泽地,盖耳特语叫做科洛克。科克开始时是个不起眼的荒村,后来变成了镇,现在是芒斯特的首府,爱尔兰第三大城市。 科克是座有一定影响的城市,也许其沿海城市的影响占绝对优势,因为它地处昆斯敦——老克夫斯——李河下游。那儿有船台、商店、工厂。一座补给港和一座停泊港能接停各种船只,但主要接停因李河水深不够而转停的帆船。 帕滕森和享受旅游资助金的学生若晚到科克,就没有时间参观科克港,游览这座由两座桥把李河两岸连接起来的美丽岛,也没有时间去附近诸岛姹紫嫣红的花园漫步,再没有时间踏看花园的配套建筑。全市总人口不下八十九万,科克七十九万人,昆斯敦十万人。 但是,只要是游览,花去的几个钟头过得愉快,这三个人就不怎么在乎。六月二十九日晚间,他们围桌坐在蓝狐狸酒店顶里一个光线暗淡的餐厅里,无精打采地在低声交谈,面前总有几个添满又喝干了的无脚大酒杯。只要一看他们那张凶横的脸庞,不安的神态,明眼人一下子就认出这伙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很可能是被警方追捕的坏蛋。因为,对进来的人,他们都要用怀疑和不信任的眼光看一看,可见这蓝狐狸酒店是个藏污纳垢,歹人经常光顾的场所! 其实,在这个海滨居住区,各类酒店不少,这三个找栖身处的家伙选择的余地很大。 如果说科克是座环境幽雅的城市,那么昆斯敦就不同了,因是爱尔兰最大港口之一,不仅车水马龙,而且热闹非凡。每年进出船只四千五百艘,吞吐货物一百二十万吨,人们不难想象,每天有多少流动人口进入昆斯敦。因而这些为数众多的旅店应运而生,云集其中的都是常客,他们对酒店的环境、卫生、条件要求最低。外国海员在旅店中总能接触到本地人。但在接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一些打架斗殴事件,需要警察出面干预。 那一天,警察要是进到蓝狐狸酒店低矮的餐厅,就能逮住那帮坏蛋。他们是从昆斯敦监狱逃出来的,被搜查已有几个小时。 事情发生的经过是这样的。 八天前,一艘英国海军军舰将一艘英国三桅船赫利发号及其船员带到昆斯敦。这条船最近受到追捕,在太平海上被截获。半年时间里,这条船一直在萨洛蒙、新赫布里底和新不列颠群之间的西部水域拦截过往船只,深受其害者主要是英国国民,这条船被抓获将煞住一系列海上劫掠活动。 在司法部门对他们证据确凿,人证俱在的罪行进行审理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惩戒性的宣判。对于重大嫌疑首犯,赫利发号船长和水手长可能判处死刑,送上绞架。 这个团伙有十个人,统统在船上被抓获。其余七名从犯乘坐一条小船逃到一个警方不易抓到他们的小岛上躲了起来。但是,首犯在他们一到昆斯敦就落入警方之手。在未接受审判之前,他们暂被关押在昆斯敦的海军监狱。 船长哈里·马克尔及其帮凶水手长约翰·卡彭特胆大包天,令人难以想象。在他们躲进该码头臭名昭著之一的蓝狐狸酒店的前一天,他们乘人不备顺利逃离监狱。他们逃出后,警方就立即展开了追捕行动。这伙无恶不作的坏蛋没来得及离开科克或者昆斯敦,搜捕行动已在两市不同居住区里展开。 为了防止罪犯出逃,不少警察守候在科克湾周围几英里的海滨附近。搜查行动在海滨区的各个酒店开始同时进行。 那些地方是罪犯们经常躲避追捕的真正藏身之所。只要罪犯们肯出钱,任何酒店老板都能接受他们的躲避要求,从不过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从哪儿来。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赫利发号上的海员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不同码头。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爱尔兰居住过。科克市和昆斯敦市没有谁认识他们。这就使得逮捕他们的行动不大有可能顺利进行。尽管如此,警方仍然掌握了他们每个人的相貌资料,他们感到受到极大的威胁。当然了,他们无意冒险拖延在该市的逗留时间。一有机会,他们就准备逃走,无论再逃到乡下还是海上。 然而,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这个机会也许会出现。从他们三个人围着桌子谈话就能看出,他们占据蓝狐狸酒店最阴暗的角落,图的就是他们可以交谈而不被好事的人所听见。 哈里·马克尔是这个团伙真正的头目,他还是赫利发号轮船的驾驶员时,就曾指挥一艘海盗船为利物浦某公司在太平洋远海域进行抢劫。 哈里·马克尔现年四十五岁,中等身材,生得身强力壮,鹰鼻鹞眼,心狠手辣。他虽是海员出身,但由于他比他的伙伴们都有知识,就一步一步当上了商船队的船长。他精通本职业务,要不是贪财,想称老大之心把他推上犯罪的道路,他能干出一番体面的事业来。他经常遇上好机会,又善于用海员的粗犷掩饰他的缺陷,然而没有引起他所领过的船队船东的任何怀疑。 水手长约翰·卡彭特四十岁,个头特别矮,精力格外充沛,与哈里·马克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表面和善,举止虚伪,巧言令色,奉承成习,狡猾奸诈,长于掩饰的能耐使他为人更加危险。总而言之,他不如他的头儿贪财,不如他的头儿残忍,虽对他的头儿有着极坏的影响,但他的头儿却乐于接受。 坐在同一张桌旁的第三个人是赫利发号上的厨师,兰亚·科克,原籍印度撒克逊,死心塌地忠于船长及其船友。在过去的三年间,他伙同他们在太平洋海域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他们三人一边喝酒,一边低声说话。约翰·卡彭特说: “我们不能呆在这儿!……今晚必须离开酒店和该市……警察正在追捕咱们……一旦暴露,我们将被重新收审!” 哈里·马克尔没有吭声。但他的意见则是,他和他的同伙必须在日出前逃离昆斯敦。 “威尔·科蒂迟迟不到很好!……”兰亚·科克提醒说。 “嗨!给他走过来的时间!……”水手长说。“他知道我们在蓝狐狸酒店等他,他会找到我们的……” “要是我们还呆在这儿,”厨师朝餐厅门口不安地瞥了一眼,反驳说,“要是警察不来撵我们就好了!……” “没关系。”哈里·马克尔说,“谨慎起见,就呆在这里!……如果警察像搜查本区其他酒店一样,来搜查蓝狐狸酒店,我们既不会让他们发现,也不会束手就擒……后面有道出口,一有情况,咱们就开溜!” 在几分钟时间,船长及其两位同伙要把他们各自掺了热糖水的满杯威士忌酒喝完。他们呆的地方只有三盏煤气灯照亮,外人几乎看不见他们。四处是嘈杂的人声,凳子挪动的响声有时被某个粗声粗气喊店老板及其伙计的声音所盖过。老板伙计听到喊声连忙过去侍候粗鲁的顾客。再就是这儿那儿激烈的吵闹声和打斗声不断。哈里·马克尔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事,因为这么吵闹会把居民区的巡警吸引过来。这伙坏蛋很可能被认出来。 他们三个的谈话又开始了。约翰·卡彭特说: “只要科蒂能找到一条小船并把它夺过来就好了!” “这事应该此时就做。”船长说,“港口里总拴着个把条小船……跳上去并不难……科蒂应该把船弄到安全的地方……” “其他七个人呢?……”兰亚·科克问。“他们能与他再接上头的!” “肯定能。”哈里·马克尔说,“因为事先已经说好了,他们将留下来看住小船,直到咱们上船时为止……” “我所担心的,”厨师说,“就是咱们在这儿呆了一个小时了,而科蒂到现在还没有来!……莫非他被抓住了?……” “而我更担心的,”约翰·卡彭特说,“就是弄清楚小船是否还呆在锚地……” “小船有可能还在锚地,”哈里·马克尔说,“但准备起锚!” 毋需置疑,船长及其同伙的计划就是要离开英国,甚至欧洲,因为呆在那里可能冒的风险太多,他们想去大洋彼岸寻找避难所。但他们希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施这个计划,并如何溜上一艘即将起航的轮船?…… 这儿有一个很大的困难。躲一两个人可以,十个人就不行了。就算他们溜进货舱。隐蔽得好,没被发现,但是不会长久,一旦被发现他们在船上,他们的存在将被立即报告给昆斯敦警方。 因此,哈里·马克尔可能正在考虑另外一种更实际更可靠的做法。是哪种做法呢?……他能保证这艘船上的几名水手在起航前愿意和他同流合污吗?……在那儿能找到避难所,他和他的同伙事先有把握么? 尽管如此,在他们三人谈话的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让人能明白他们计划干什么。蓝狐狸酒店的哪位顾客一接近他们的桌子,他们就不说话。他们不想人当场给捉住。 然而,在如此回答了水手长的话以后,哈里·马克尔又沉默不语了。他在思考他们目前十分危险的处境。这种处境的结局正在临近,无论是好是歹。由于对自己得到的情报有把握,于是他又说: “不……那艘船不可能起航……只有明天可能开航……这就是证据……” 哈里·马克尔从衣兜里掏出一小块报纸,找到海运消息栏,念闻这么一段: “机灵号一直停泊在科克港湾的法尔马小海湾里,随时准备开航。船长帕克顿就等着去安的列斯群岛乘客的到来。本月三十日前船不会起航,但旅游不得有任何延误。安的列斯中学的考试优胜者六月三十日一上船,如果天气允许,机灵号立即升帆开航。” 报纸上说的就是凯伦·西摩夫人关照并出资租赁的那条船!哈里·马克尔及其同伙决心就乘机灵号逃跑!他们打算今晚就搭乘机灵号出海,躲避警察的追捕!……但形势对他们实施其计划有利吗?……那些个同谋,他们不能算是帕克顿船长手下的人!……他们试图通过突然袭击夺取船只,然后用武力锄掉船员?…… 人们肯定早就料到这伙亡命之徒会破釜沉舟的,因为这是攸关他们生命的大事。他们是十个人,而机灵号上的海员肯定不会很多。这样以来,优势可能将是他们的。 哈里·马克尔把蹲昆斯敦班房时落入他手中的报纸残页念完后,又揣进衣兜,接着说: “今天是二十九号……机灵号明天才起航,今天夜里,它还停泊在法尔马小海湾里,即便是乘客已经到了……这是不大可能的,而我们将只对付船组人员。” 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在安的列斯中学的寄宿生已经上船的情况下,这帮匪徒恐怕也不会放弃夺船的罪恶计划。可能会有更多人流血死亡,这就是结果。想到他们即将在海上打劫了,他们并不在乎流几滴血,死几个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科蒂等得早就不耐烦了,但又不流露出来。那三个坏蛋枉费眼神,死盯着开门走进蓝狐狸酒店的客人。 “只要他没有落到警察的手中就行!……”兰亚·科克说。 “他要是被逮住了,那咱们也就快了……”约翰·卡彭特说。 “也许吧。”哈里·马克尔说,“但那并非能说明科蒂把我们给出卖了……脑袋套进了活绳结,他还不会背叛我们……” “这不是我想说的意思。”约翰·卡彭特争辩说,“但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他往酒店来时被盯梢的警察认出来……若出这种麻烦事,各个出口会有人看守,想跑恐怕就不可能了!” 哈里·马克尔没有言语,并保持了几分钟的沉默。 “我们得去个人找找他吧?……”厨师开腔了。 “如果大家同意,我去冒这个险。”水手长建议说。 “行。”哈里·马克尔说,“你可别走远……科蒂可能随时会来……你若及时发现警察,就立即回来,乘他们还没有进入大厅,咱们就给他从后面溜走……” “可是,”兰亚·科特有异议,“科蒂在这儿找不到我们……” “没有别的出路可走,”船长说。 形势糟糕透了。总之,关键是不要被抓住。抢夺机灵号的行动万一失败,假如哈里·马克尔、约翰·卡彭特、兰亚·科克不能夜里和他们的同伙接上头,那他们可得考虑考虑。也许会有新的转机?……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认定只有在离开昆斯敦以后,他们就安全了。 水手长最后一次干了他的酒,扫了一眼大厅,混入人群,溜到门口,推开门出去了。门又关上了。 八点半了,天还没有黑下来。夏至快到了,这一时期,白天是一年中最长的。 然而,天却特别地阴沉,大朵大朵的乌云堆积在天际,几乎不移动。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云彩会带来狂风暴雨。夜将是漆黑的,尽管月牙已在西边天空露了面。 约翰·卡彭特走了就五分钟,蓝狐狸酒店的门又开了。他又出现在店堂门口了。 有个人跟着他。那人就是他们所等的人,是个海员,个头不高,短粗肥胖,贝蕾帽戴得很低,快把眼睛都给遮住了。他正朝酒店走来,距酒店门约莫有五十来步了,水手长上去迎接。两人随即过来见哈里·马克尔。 科蒂好像大步流星走了很长一段路,脸上流着晶莹的汗珠。他被警察追踪了,还是他成功地甩掉了他们? 约翰·卡彭特打了个手势,指给他哈里·马克尔和兰亚·科克所在的角落。他立即过去坐在桌旁,一口干了一杯威士忌酒。 很显然,科蒂回答船长的问题有些困难,应该让他松口气再说。况且,他似乎心有余悸,眼神不离临街的大门,仿佛料到会有一队警察出现似的。 当他喘过气来后,哈里·马克尔终于低声对他说: “你是不是被人跟踪了?……” “我不相信。”他回答道。 “街上有警察吗?……” “有……十来个呢!……他们正在搜查小客店,很快会来搜蓝狐狸的……” “开路吧。”厨师说。 哈里·马克尔硬拉他再坐下,然后问科蒂: “全都准备好了吗?” “一切就绪。” “那船一直泊在码头吗?……” “一直在,哈里。我经过码头时听说机灵号上的乘客已经到昆斯敦了……” “好,”哈里·马克尔说,“我们必须先他们上船……” “什么?……”兰亚·科克问道。 “我和其余的人,”科蒂争辩说,“我们已经设法搞到了一条船……” “船在哪儿?……”哈里·马克尔问。 “在距酒店五百步远的地方,顺码头停在引桥下面。” “那咱们的伙伴呢?……” “他们在等咱们……别浪费时间了。” “出发。”哈里·马克尔说。 账已结清,没有必要再请酒店老板过来。四个坏蛋趁酒店最噪杂时离开大厅,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这时,门外一声巨响,原来是几个人喊叫推搡弄出的响声。 酒店老板是个谨慎人,他不想使自己的顾客受到这个讨厌意外的惊扰,把门拉开个缝说: “当心点……有警察!” 毫无疑问,蓝狐狸酒店的好多常客不希望和警察打交道,因为会发生摩擦。三四个人正朝后面的出口走去。 过了片刻,十几名警察进入酒店,并把门关上。 哈里·马克尔及其三位同伙在被发现之前,他们已经离开了酒店大厅。 第五章 大胆的行动 为了摆脱警方追捕,哈里·马克尔及其同伙真地要铤而走险了!今天夜里,他们试图就在距离昆斯敦几海里的科克湾抢夺一艘船,而且船长和船员都在船上,人员配备肯定齐全。即便是有两三名船员不在船上在岸上,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因为夜已经深了。这样以来,歹徒恐怕就没有了人数上的优势?…… 特定的环境真有可能保证这一计划的圆满实现。假如机灵号有十二个人,包括船长,而歹徒只有十人,包括哈里·马克尔,那么歹徒就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因为船停泊在法尔马小海湾最里面,船上不可能有人值班,即使有声响,根本没有人能听见。船员们还没顾得上反抗,就被歹徒割断喉管,抛入大海了。 接着,哈里·马克尔就起锚开船,机灵号张起全部船帆,驶出海湾,穿过圣乔治运河,进入大西洋。 在科克,当然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安的列斯中学的寄宿生还没有登上专门为他们租的机灵号船,船长帕克森就把船开走了……霍雷肖·帕滕森和寄宿生们,正如科蒂通报的那样,刚刚到达码头,找不到锚泊在法尔马小海湾里的船,他们会怎么想呢?……然而,轮船一旦驶入大海,恐怕不容易追上去捉拿刚才杀害船员的这帮凶手。况且,哈里·马克尔就料到乘客们不想在次日前上船,等到该上船时,机灵号已经驶入爱尔兰海域了。 出了蓝狐狸酒店门,接着穿过一座小院,走出朝小巷而开的院门,哈里·马克尔和科蒂朝一侧走,约翰·卡彭特和兰亚·科克往另一侧走,因为他们认为分开走好,可以先甩掉警察再往码头方向走。他们的碰头地点在引桥旁边,那儿有等他们的小船和六个同伙。水手长曾经多次在昆斯敦靠岸停船,熟悉地理环境。 哈里·马克尔和科蒂又往马路的上端走,特别顺利,因为马路的最下端连接码头,已经被警察封锁了。 已经有不少警察占领了这条马路。马路两边的围观者越来越多。他们都是这个人口稠密区的男男女女,想亲眼目睹捉拿海盗的经过。这伙海盗是赫利发号船上的,在海军监狱收押期间逃跑。 几分钟功夫,哈里·马克尔和科蒂就逃到这条路的顶头,这头畅通无阻,而且路灯还不亮。接着,他们走上一条与这条平行的马路,再朝码头方向往下走。 他们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那群人在叽叽喳喳交谈。那些人虽说都是某座海滨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言谈却对罪不容诛的歹徒毫不留情。但哈里·马克尔和科蒂对公众舆论并不怎么在乎,人们不会感到意外。哈里·马克尔和科蒂首先只想避免撞上警察,其次才想的是赶到会合地点,所以不太像逃跑者的样子。 哈里·马克尔和科蒂出了蓝狐狸酒店以后单独走出居住区,因为他们肯定继续沿马路走可以走到码头。走到马路顶头,他们走到一起了,然后双双直朝引桥奔去。 这个码头上几乎没有人,数盏煤气灯射出蒙朦胧胧的亮光。没有一艘渔船正在返港,两三个小时内也不会有。满潮还没有开始出现。 小船穿过科克湾时不可能被返港的渔船撞上。 “从这儿,”科蒂指着左侧说,“从亮着一盏港口信号灯的地方,再往前走,有块高地,亮灯塔的地方就是昆斯敦的入口。” “远不远?……”哈里·马克尔问。 “五六百步吧。” “我没看到约翰·卡彭特,也没看到兰亚·科克……” “他们可能没有走出马路下端就去码头了?……” “他们大概绕了个弯……他们要耽搁咱们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