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作者:吕世浩 字数:32682 更新:2023-10-08 22:05:49

推荐序从秦始皇帝到奉元复性:一位管理学者的思辨世浩是我的“奉元”同门,但我们在书院读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二十多年,本应无缘相识,却在近两年因先师爱新觉罗?毓鋆而结缘。书院三十年前名为“天德黉舍”,后来改为“奉元书院”,其宗旨的核心是“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  我与世浩的专业迥然不同,他是历史考古学者,我则钻研企业管理,个性加上专业训练,我向来谨守学科分际,不敢轻易逾越自身专业而提出评论;此次世浩盛情邀约,首次破例。一来是世浩学养俱佳,才华横溢,更有忧世济民之心;再者,此书打破传统历史的框架,文章铺陈与扩展方法都让人读来没有距离感,加上本书的宗旨,亦与个人在管理教学、研究和平日所思、所行若合符节,对我自己有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因此,恭敬不如从命,谨为文写序推荐,也借此介绍文章特色给各位读者。  “原始察终,反求诸己”。本书将历史人物以接近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述分析,以秦始皇为主轴,探讨了环绕秦始皇身边的人物及具体事例,以一个个“小案例”的方式,进行主客观分析,不但分析人物的性情,亦剖析当下的历史条件与局势,以及人物的策略、思考与抉择,最后再探究其是非成败的道理,细细读来,令人有所思、有所得。  有别于坊间历史书籍,本书采用少见的双向互动模式,不仅透过多个案例故事拉近读者与过往历史的距离,同时还利用“换位思考”联结读者与书中人物的关系,这对启发普通民众,乃至于管理阶层的思辨能力都有莫大帮助。例如书中谈及张良得黄石公兵书的故事,流传千古仍发人深省,本书巧妙结合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来诠释《史记》,告诉读者“忍”与“先”不仅是张良从黄石公的无言身教所学到的受用心法,也是张良后来协助刘邦得到天下的智慧源泉。  “见盛观衰,慎思明辨”。本书以史证经、以经论史的角度,贯穿了人物的时代精神,在分析不同历史人物想法的过程中,以“思辨”方式启发读者进行大是大非的思考训练,透过以人物为中心的《史记》,着眼于任何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让读者在历史事件的激荡中,明白每一个历史人物身处错综时局时,所展现的思虑与谋略。  从本书中,读者可从多元角度来培养“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思辨能力,进而建立具个人见解的思维观点,而非只是依循传统、墨守成规,只求“标准答案”的思考逻辑。  “春秋重人,大易通变”。本书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延续春秋精神与《易经》穷变通久的思想。作者怀着忧时济世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历史的三次巨变:第一次巨变是从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第二次巨变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第三次巨变则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  作者借由深入探讨第二次巨变,分析秦汉英雄人物面对时代变革的胸襟与处世精神。并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鼓励正处在第三次巨变中的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汲取明哲保身与经世致用的智慧,培养全方位应变能力。中华文化不讲求末日观,而我们也没有悲观的权利,未来历史的发展完全在我们起心动念之间,面对第三次巨变中价值观混乱、人心浮动、社会对立增加的情形,我们只有一肩承担起历史责任,深刻思考人心所向,找到解决天下人问题的方式,才能开创人类文明盛世的新视野。  “感动(化)人心,奉元复性”。本书提出了历史的三个功用:“启发智能”“审时度势”“感动人心”,隐含在这三个功用中,还有第四、第五……历史的功用,其中包括“反求诸己”“明辨是非”  到“奉元复性”。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反求诸己的自省功夫,不仅让读者发思古之幽情,更发挥了“古为今用”之效,以古人思想来启发后人智慧,培养明辨是非与拨乱反正的能力,一扫我们心中的迷惘,重显人类共同价值的澄明。  奉元复性则是回到人类的根本──“人性”。历史是“人心人性”的组合,从“人心人性”来了解历史是最直接、最务本的方式,也唯有回归到“人心人性”才能掌握历史脉动与规律。历史本有其规律,在此规律面前,唯有秉持谦卑、自省、警惕的恭敬心,方能发掘历史长流中的“真”与“性”。  对于目前身处高科技网络时代,容易抱持追求时尚、只重当下、去历史化、流于片面或单向思维,以及自以为是的心态的青年来说,更是一记当头棒喝。回顾历史是要让我们以古鉴今、拥有超越自我格局的远见,以及带领社会前往光明方向的改变力,响应本书提出的,在第三次巨变的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更需敞开视野与胸怀,顺应人性与良知,回归中华文化“夏学”的源头,使华夏文化能对全人类做出和平贡献。  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陈明哲    前言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这一本书主要想谈《史记?秦本纪》中所记载秦始皇祖先们的故事,也就是秦国秦始皇之前的历史,各位可以把它当作《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前传。当然,这也是我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免费公开课)中的一部分,不过本书的内容要比我课堂上讲的多得多。  想要写这本书,主要来自三个动机:  第一,因为想要真正了解秦始皇。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光是知道他的一生还不够,还得了解他所生长的家庭背景。一个人生长的家庭或家族,往往对他一生的性格和态度的影响极为深远,不管是正面或负面。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一书中,我谈到了秦始皇的一生。但真正要了解秦始皇,光是这样还不够,我还希望帮助各位了解他的祖先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而后各位就会发现秦人的性格和传统,是如何深深地影响着秦始皇,让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和失败。  第二,因为秦国本身的历史极为精彩,值得大家一读。  秦人历经了长约千年的奋斗,面对无数的坎坷和起伏。从被当权者当成炮灰开始,一路艰苦奋战,最后终于成为天下的主宰。但是就在他们最辉煌的那一刻,却转眼迎来了灰飞烟灭的结局。  历史学的长处,在于透过长时间、大视野,去观察人类的现象。有时候对某些事情,光是一代看不透,但如果数百千年从头到尾来看,就会赫然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中国传统史学想要培养的正是眼光不局限于当代的人才,而我希望借由这本书作为例子,把各位带入历史学的世界之中。  第三,因为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好好品味经典中的文章。  近年由于网络数据库的发达,我发现部分同学越来越仰赖计算机检索,以进行历史的学习和研究。科技的进步当然是件好事,但这也造成了许多人只把传统文献当成是支离破碎的史料,不愿意花时间静下心来,好好从头到尾读完一篇经典中的文章,这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史学经典,我一直希望引导更多人进入《史记》的世界,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尝试。本书节选了《史记?秦本纪》的精华内容,以此为基础,当然也结合了相关的其他文献和考古史料作为证据,请大家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大文章,看看太史公到底想说些什么。  虽然现代学者对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从史事、年代、地点、人名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相信谁也不能否认,《史记?秦本纪》迄今仍是记载秦国历史极为重要的基本史籍,目前为止仍无可取代。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目的仍在于示范如何以思辨之法学习历史。文各有主,因此尽可能地集中在史事与人物的行为分析上,限于篇幅不可能加入太多烦琐的考证,敬请大家海涵。  如我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所说,在人文学的世界中,往往不存在“标准答案”,只有好和更好的答案。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智慧,在这本书中我也只是提供我的想法给各位参考。希望各位在读了这本书后,在反复自问“在历史上的那一刻,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的思辨训练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智慧启发,这是本书的衷心所愿。    第一章?如何抓住机遇?    颛顼高阳氏  这一章要从秦人的祖先开始谈起,我们先来看看秦人的祖先是谁?他们又起源于什么样的环境?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史记?秦本纪》是从这一句开始的,在这里太史公很清楚确定地跟大家说,秦的祖先是“帝颛顼之苗裔”。  什么意思呢?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认为中华文明的始祖是黄帝,而颛顼是黄帝之孙,也就是五帝之一的高阳。因此《史记?秦本纪》说秦人是“帝颛顼之苗裔”,开宗明义正是要告诉你,他们同样是黄帝的子孙。  对于秦人的起源,近代某些史学家并不认同《史记?秦本纪》的说法,有着和太史公极为不同的意见。但各位不要急,我在后面就会谈一谈这个问题。  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帝颛顼的苗裔中有一位女性的子孙,叫“女修”。有一天在她纺织的时候,天上的玄鸟掉了一颗蛋,女修吞了这颗蛋之后,居然怀孕了,生下来的孩子就叫“大业”。  各位听到这里,想必会觉得很奇怪,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女人吞了一颗鸟蛋,就会生出一个孩子?难道这种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上古危机四伏,女人十分容易怀孕,连鸟蛋都不可以乱吃吗?  当然不是。  像这样的神话传说,在上古时代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商人的起源,同样是位女性,一样吞了鸟蛋,最后就怀孕生下了商的祖先。周人的起源更神奇,也同样是位女性,这次她没有乱吃东西,只不过走路时踩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结果一样怀孕,生下了周的祖先。  这些先民传说,完全违背了现代科学常识。因此今天有许多同学读到这样的故事,就觉得这些东西都不可信,认为《史记》真是一本乱七八糟的书,我们干脆不要读。  对于不能接受的东西,采取驳斥或蔑视的态度,这是很容易的事。但我希望各位想一想,世间万事万物背后都有隐含的讯息,能否读出它背后的意义,才是智慧之所在。  这些上古的神话传说,背后到底隐含了什么样的意义?  现代学者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这些故事在图腾和民族研究中的意义。事实上除此之外,这些传说的背后至少还隐含了两个意义:第一,在这样的神话传说中,对于女性祖先往往记载得很清楚,可是对于男性祖先常常是有争议的。这就代表着这些传说诞生的时代背景,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反映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变革。  第二,这些上古氏族之所以热衷于流传这样的神话,无疑是想告诉大家,他们的祖先和一般人的祖先不一样。一般人的祖先是人生的,他们的祖先不是人生的,至少在男性血缘的部分不是人类。他们的血缘是来自神或者来自天,从生下来就跟一般人不一样。  这种观念,完全是夏、商、周三代血缘贵族时代才会产生的想法,因为那是一个以血缘决定一切的时代。贵族的子孙永远是贵族,奴隶的子孙永远是奴隶。它无疑是想告诉你,贵族的血缘从祖先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圣的,因此他们能够高高在上统治一般庶民,这是理所当然的。  大业……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我们继续往下看,大业虽然是感天而生,但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什么惊人的事迹。但他的儿子大费,却相传曾参加大禹治水的事业。功成之后,帝舜赏赐大禹礼器来奖励他的功业,这时大禹却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因为有大费辅佐我,所以才能成功。”  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是一个很受争议的人物。他于天下有治水的大功,可是在他死后却从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弟的家天下。因此在《礼运》中,孔子不称禹为圣人,而称他为六君子之一;在《论语》中,孔子也只淡淡下了“吾无间然矣”(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的评价。  但我每次读到这段记载,就会深深感觉大禹实在是一位胸襟过人的领袖人物,因为他居然愿意推荐杰出的下属给上位者!能念念不忘他人之功,方能得人之死力,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是不太多的。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舜赐姓嬴氏。  后来舜因为禹的推荐,也赏赐了大费。大费在治水之后,又帮助帝舜“调驯鸟兽”,立下了许多功劳。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经提过在仰韶到龙山的第一次巨变后,社会阶级开始快速分化,产生了所谓的血缘贵族。而这批人之所以能够长保两千年的统治地位,除了强调血统的神圣性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垄断了知识。  这些贵族多半掌握了一门到数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的氏族专长天文,有的氏族掌握占卜,而秦人的专门技术就是调驯鸟兽,后来在驯马跟驭马方面更是特别杰出。各种高精尖的知识,在那个时代只能在贵族之家中代代传承,这些人便借此来保持他们优越的地位。  而因为大费有“调驯鸟兽”的功劳,帝舜“赐姓嬴氏”。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经谈过姓与氏的分别,秦始皇之所以姓嬴,正是从此而来。  秦人的祖先是否真的起源这么早?是否真的曾经参加大禹治水和为舜驯鸟兽?或者这都只是先民万神殿式的传说?现代学者对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是,至少秦人自己对这些祖先传说是深信不疑的。  其玄孙曰费昌,……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大费的玄孙叫费昌,费昌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他是夏桀时候的人。熟悉先秦历史的朋友看了可能会问:“不对啊,大费与大禹是同时代的人物,大费到费昌才五代,可是大禹到夏桀足足十四代十七位天子,费昌怎么可能与夏桀同时代?”可见古人连计数都不会,造假都造得如此离谱,其说实在无稽。  其实这可能是后人对“玄孙”一词的误解,在古代典籍中,“玄孙”除了有“第五代孙”的意义外,有时也泛指“遥远的子孙”。例如《左传》中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孙,无有老幼”,便是指后者而言。  夏桀是夏的最后一位天子,在夏桀的末年,秦人的祖先迎来了决定他们命运的第一次变局。那就是夏商兴替,新兴的商汤要打倒旧有的夏桀,来建立新的王朝。在这次天翻地覆的改朝换代的变局中,秦人的祖先应该将宝押注在哪一边?  结果秦人的祖先“去夏归商”,把全族的命运押在商汤的那一边,族长费昌亲自为汤驾车,帮助商汤在鸣条击败了夏桀。他们押对了宝,赌赢了这场巨大的赌博,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此后秦人的祖先世世代代都为商朝王室服务,一步一步地建立功勋,终于成为诸侯。  秦人的祖先原来到底是什么地位?对此历史学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秦的祖先可能是奴隶出身,也有人认为秦的祖先本来是最低的一级贵族。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至少从“遂为诸侯”四个字来看,在这之前他们绝对不是诸侯。  这一族从下层通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在商朝末年终于得到了诸侯的地位,实在令人佩服。然而得到了诸侯的地位,是不是代表他们此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到了商代晚期,费昌的子孙叫蜚廉(有的书写作飞廉),蜚廉的儿子叫恶来。这对父子在中国的小说《封神榜》中实在太有名了,因为他们是“助纣为虐”的奸臣。  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从《史记》的描述中,看得出这对父子的才能出众,儿子是大力士,父亲善于奔驰,我个人怀疑这一点和秦人善于驾驭车马与作战有关。他们父子俩得到商纣的赏识,原本可以凭借这一点安享富贵。但这一次,秦人在经过了几百年之后又迎来了第二次天翻地覆的变局,也就是商周更迭。一边是周武王,一边是商纣王,秦人的祖先应该将宝押注在哪一边?  很不幸的是,这次他们押错宝了,把全族的命运押在商纣的那一边。结果当然如各位所熟知的史实,周胜而商败,随着商纣的灭亡,恶来也就这样被杀掉了。  人生都免不了赌博,哪怕你准备得再充分,思虑得再周密,在遇到关键抉择的那一刻,也有不得不赌博的时候。但历史的残酷就在于,赌博结果的押对或押错,往往命运就相去甚远。秦人的祖先当年押对了一次,在商朝就有了几百年的荣显和富贵,但这一次押错了,他们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关于秦人祖先后来的命运,我们等一下再谈,在这里要先问各位一个有趣的问题。  对于秦人的起源问题,历史学者素有“东来说”和“西来说”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传统学者相信《史记》中的记载,认为秦人确实是嬴姓一族,而上古嬴姓诸氏族多居于东方一带,因此秦人本来源起东方,后来才迁到西北甘肃一带立国,这一派简称为“东来说”。但许多现代学者怀疑《史记》的记载,认为秦人其实原本是西戎一族,等发迹之后企图抬高自己的地位,就伪造祖先的传说,来比附中原的嬴姓先进氏族,这一派简称为“西来说”。  请问各位,你们觉得“东来说”和“西来说”,哪一种说法更可信?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由于受到疑古风气和多元思想的影响,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西来说”更可信。一个原本是戎狄的蛮族,为了抬高地位并取得统治中原的正当性,故意捏造历史,说自己的祖先也是黄帝子孙,而且在上古时代立下很大的功劳。这种强调传统史书有问题,古代历史多半为后人伪托的说法,在今天是非常有市场的。  历史的真相如何,在此不敢妄下定论,但我们不妨从考古发现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九八二年在甘肃甘谷毛家坪曾经发掘过一批秦人墓葬,时代自西周早期至战国初期,前后延续七八百年之久。这批墓葬非常特别,随葬陶器的形态及组合与周人十分相似,可是葬式和周人却完全不同,但其文化面貌与西戎亦无相近之处。因此从墓葬来看,秦人似乎既不同于周人,但他们恐怕也不是西戎。  二○一一年,考古学家又发掘了甘肃清水李崖遗址,时代自西周早期至晚期,其中包括许多秦人墓葬。这批墓葬中出土的随葬陶器,以及墓主人的葬式和葬俗都带有非常明显的殷商风格。因此从这些发现来看,早期秦人文化与西北的戎狄关系不大,反而与东方的商文化关系密切。  所以在这些考古遗迹被发现之后,原为现代历史学者所极力主张,认为秦人本是西北戎狄的“西来说”逐渐乏人提起。而传统说法,也就是主张秦人出于东方古族的“东来说”,开始占据学界主流。  当然,各位可能会有疑问,光从墓葬和考古文化来判断,就能够完全确定这件事吗?不必急,这里我要再引用一条新的材料,帮助各位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八年,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接受了一批捐赠的竹简,后来被称为“清华简”,据专家判断可能为战国时代的文书。在这批“清华简”中有一篇叫作《系年》,其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史事:飞廉东逃于商盍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这里的“飞廉”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蜚廉。这里记载说,蜚廉在商纣失败以后,向东逃到了商盍氏的领地,这个地方相传就在山东。后来周成王讨伐商盍氏,杀掉了蜚廉,还把商盍的人迁徙到西边的邾去,这些人就是秦人的祖先。邾在哪里呢?关于它的具体位置,史学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认为是在今天甘肃一带,这也就是后来秦人立国的地方。  为什么周人要强迫秦人的祖先迁到遥远的西方去呢?《系年》里面讲得很清楚,“以御奴之戎”,就是为了抵御戎狄。换句话说,也就是秦人的祖先被周人当成了炮灰,把他们迁到西方边境去和戎狄作战。  周人真是如意算盘打得好!倘若秦人的祖先战胜了戎狄,则周人就没有了西顾之忧;倘若戎狄战胜了秦人的祖先,则周人没有损失,还去除了隐患。但不知在这一刻,身为战胜者的周人,是否意料到在八百年后灭掉周王室的,正是这些炮灰的子孙。  从考古发现和“清华简”出来之后,在秦人起源的问题上,“东来说”基本上就压倒了“西来说”,成为目前大部分古史学者认可的一个观点。如果上面这些证据真的可信,那么这就告诉我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轻易推断古人是造假,这种做法和盲目相信古人别无二致,“迷信”和“迷不信”一样不可取。  是的,有些历史确实可能是伪造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历史都是伪造的。判断何者为真,何者为假,需要一一具体论证,不能光凭自己的好恶,轻易就下结论。  被迁到西方的这批秦人祖先,后来又如何了呢?《史记》记载,在蜚廉之后,有一位子孙叫造父,他抓住了一个难得的良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当时的周缪王(有的书写作周穆王)喜欢出外长途巡游,这就需要一个驾驶高手帮他驾车,更巧的是周缪王这次想去的正是西方。秦人的祖先特别善于驾驭车马,而他们被流放到西方已经好几代,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于是周缪王找到了造父为他驾车西游。这根本就可以说是为造父量身定做的机会,双方于是一拍即合。  人生在世,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一半是人,一半是天。人的部分就是你的德和能,天的部分就是机遇。光有才能,没有机遇,只能怀才不遇;没有才能,等机遇来了,也只能望之兴叹。造父有善御的才能,还碰上了喜欢出游的周王,这就是机遇。造父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遇,因此又迎来了更大的机遇。  周缪王这次西方巡游之旅走得很远,传说他甚至见过西王母。这趟旅程实在让他太快乐了,快乐到忘了回家。此时忽然传来东方徐偃王作乱的消息,周缪王知道后,着急万分,希望立刻赶回去平乱。  各位记不记得,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经说过,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和“有用”。就在周缪王需要急着赶路时,造父正好有用,他发挥所长,为周缪王长途高速驾车,“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因此平定了乱事,立下了大功。从这里各位就可以看出,秦人祖先擅长驭马,这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特殊技能,而且水平远超他族。  为了奖励造父的功劳,缪王将赵城(位于今天山西省南部)封给了他,造父这一族便从此称自己为赵氏。我以前提过,姓是血缘的观念,而氏是地缘的观念,所以姓不能变,而氏可以变。嬴是一个姓,姓下面可以分很多氏,太史公算过嬴姓下共有十四个氏,造父这一族就是嬴姓下的赵氏。  秦人先祖的“赵氏”之称虽由造父而来,但严格来说,造父只是秦人的同族。因为当年蜚廉除了恶来之外,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造父,后来成为赵国的祖先;而恶来的后代非子,后来成为秦国的直系祖先。  如果画成表来看,各位就会更清楚:  当时这两族的人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他们都是炮灰,可以说是相依为命。  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所以造父受封后,恶来的后人大骆和非子也改姓赵氏,这就是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姓赵氏”的由来。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在数百年后两边的子孙,也就是秦国和赵国,最终成了死敌。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  造父有幸被封到了山西去,但大骆和非子却留在甘肃。非子后来又到了犬丘(位于今天甘肃省东部)这个地方,他继承了祖先“调驯鸟兽”的独门技术,非常会畜牧马匹。周孝王从犬丘人那里听说非子的才华,于是就命他在汧水和渭水之间主管牧马。  在古代,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因为它是军事力量的决定因素,所以后来有很多朝代都把养马看得极为重要。因为非子养马养得实在太好,马繁衍得非常多,周孝王为了奖赏非子,于是就希望让非子成为其父大骆的适嗣。  什么叫适嗣?西周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法社会最在乎的就是嫡庶之分,正妻生的是嫡子,妾生的就是庶子。不论嫡子再怎么无能,他也会是宗族正式的继承人;不论庶子再怎么杰出,他也不能取代嫡子来继承整个宗族。所以我前面才说,这是一个血缘决定一切地位的社会,人的一生基本在生下来那一刻就被决定了。而在这样一个极端重视血缘和宗法的时代,周孝王竟然要以王者之尊,来变更嫡庶的地位,让庶子成为适嗣,这在当时可说是惊世骇俗,事实上这就是败坏宗法。  各位不要以为只有周孝王如此,事实上西周有好几位天子,都很喜欢做“败坏宗法”这种事。例如周宣王就曾经命令鲁国废嫡立庶,造成鲁国大乱;而周幽王更把这一套玩到了自己太子的头上,西周更因此而灭亡,我后面会再详谈这件事。  周王本来应该是宗法的最高维护者,结果居然自己带头败坏宗法。所以《史记》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时,一言以蔽之曰“乱自京师始”,正是这个道理。因为周王自己带头败坏宗法,所以诸侯也不再尊重宗法,西周的大乱就从这里开始。所以西周是怎么完蛋的?就是被周王自己玩完的。  姑且先不论后来的发展,我想请问各位,你们觉得周孝王的图谋能够成功吗?  一件事能不能成功,要看本身的条件和当时的环境。如果大骆的正妻没有嫡子,或嫡子没有强大的支持者,周孝王的图谋可能还有成功的希望。但很可惜,上面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大骆不但已经有正牌的嫡子叫成,更重要的是,这位嫡子还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外祖父。  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  嫡子成的外祖父是申侯(有的史书写作申伯),他是周室的诸侯,地位非常重要,和戎狄的关系极好。申侯知道他的外孙可能会被取代,他马上就去见周孝王,跟孝王说:“过去申侯和大骆两家世代联姻,所以西戎才愿意归服周王,这一切可都是为了周王你啊!周王啊,你自己最好再想一想吧!”  申侯反对的理由不是坚守宗法,不是大义名分,而是告诉周王,如果你胆敢打破了“申骆重婚”这个格局,如果我的外孙不能继承大骆一族,西戎就不服,这不就是赤裸裸地要挟周王吗?  请问如果你是周孝王,这一刻听到申侯对你这么说,你会怎么办?  周孝王的选择居然是:打消主意,立刻退让!  于是孝王曰:“……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他打消了让非子取代成的想法,而是另外分给非子一小块土地,让非子拥有他自己的邦邑,来作为原本大骆一族的附庸。那块土地在一个叫作“秦”的地方(位于今天甘肃省东部),所以从此非子这一支小宗就有了自己的名号“秦嬴”。“秦”这个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而孝王也不敢更改成的继承人身份,为什么呢?下面四个字,就把原因说出来了,“以和西戎”,可见申侯的威胁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或许有人读到这里,会觉得孝王不是退让,而是顾全大局、知错能改。但如果再深想,一个有心顾全大局的领导人,开始又怎么会发出变乱嫡庶、自坏宗法这样荒唐的命令?知错能改是好事,但申侯敢当面要挟周王,事后却没有得到任何惩处,请问此后谁还会甘愿乖乖服从天子的命令?这是什么样的君臣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局势?西周王室权威之沦丧,真是一叶落而知秋了。    第二章?性格造就命运    经过了几代之后,到了周厉王时,因为天子的倒行逆施,造成诸侯众叛亲离,周室出现了严重的内乱。国家内乱,外患多半随之而来,西戎立刻起兵反周。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去维持的理想,终究只是空想。  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  当初周王为了维持和西戎间的和平,在面对申侯威胁时,只好乖乖退让。如今周室衰微,西戎立刻就发兵进攻。讽刺的是,最先被西戎消灭的就是那个“申骆重婚,西戎皆服”的大骆一族。存活下来的,反而是当年分出去的附庸非子一族。  周宣王  厉王的儿子宣王即位后,为了解决西戎的问题,立刻任命非子的后代秦仲为大夫。秦人几代努力了这么久,现在也只不过是个大夫。大夫的地位有多高呢?按西周的规矩,贵族由上到下可以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四个等级,大夫在封建等级中排倒数第二位,只比士高一级。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秦人此前虽然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但是地位极低,连大夫都不是。  西周是个重视“礼”的时代,因此在当时担任大夫,需要有和身份相配的车马和礼乐器。《毛诗序》说“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正是说明此时秦人的统治者才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如果不是因为嫡系的大骆一族被灭,其实非子一族的秦仲也不会有成为大夫的机会。升官晋爵固然是好事,但请各位在秦仲的“大夫”头衔前面加上“炮灰”两个字,秦人不过是“炮灰大夫”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的美差没有白捡的,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的目的,就是要他率领秦人去进攻西戎。  问题是,西戎哪有那么好攻?结果秦仲就这样死在战场上,被西戎给杀了。  秦仲……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  秦仲死了,留下了五个儿子。年纪最大的儿子叫庄公,周宣王就把庄公兄弟五人叫来,你猜猜宣王想做什么?是安慰他们,还是赏赐他们呢?都不是,是借兵给他们,命令他们再去伐西戎。  如前所述,秦人的祖先由于在商周更迭时赌错边,选择了帮助商纣,结果全族被流放到西边去当炮灰。他们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希望取得周王的信任,可是到关键的时候,周王还是让他们到西边去当炮灰。为什么呢?因为周人心中,根本就不真正相信他们,更不在乎秦人的死活。  不管再怎么努力,不管再怎么讨好,都改变不了炮灰的命运。如果你是秦人,请问你该怎么办?  秦人的选择是,奋战!  遭遇了这样的境遇,世上有很多人想必都会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但秦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环境越艰难,秦人奋斗的意志就越坚强,这个氏族只能用“百折不挠”来形容。  秦人从头到尾都清楚,自己的命运不能仰赖任何人的恩赐,只能靠自己杀出一条路。而这一次他们上下奋战,最后终于把西戎给打败了。  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因为他们赶走西戎,立下了大功,于是宣王“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史记》中的这段文字,透露了两个讯息:第一,因为秦人先破西戎,所以宣王才愿意让他们继承秦仲的大夫爵位。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没有办法破西戎,那么这一族的下场会是如何?我说他们被周人当成炮灰看,半点没有冤枉人。  第二,表面上看来,周王不但把原有的土地还给了他们,还把大骆一族的土地也赐给了他们,真是王恩浩荡啊!但仔细一想,这些土地从何而来?不就是靠秦人自己血战,从西戎手中抢回来的吗?  秦人从不仰赖别人的恩赐,他们的命运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争取。  从历史上无数的事例来看,成功人物最重要的共同特质,就是“百折不挠”。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这样的氏族,这样的人,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秦人这次虽然成为“西垂大夫”,但请各位在封号前帮他们再加两个字。没错,他们仍然是“炮灰西垂大夫”。  一九八○年出土于山东滕州的“不其簋”,铭文记载了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战胜猃狁,虢季子白在班师回朝后又命不其率兵追击败退的猃狁,再次取得胜利。现代学者通过考证,认为铭文中的不其就是秦庄公。倘若这样的结论可信(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那么可以看出秦人如何在周人的要求下,不断与戎狄进行血战,以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庄公……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  庄公生了三个儿子,长男叫世父。按宗法,世父本来是法定的继承人,将来会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土地。但这时世父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世父说:“我的祖父秦仲被西戎杀了,如果我不能杀了戎王为祖父报仇,我就终生再也不回秦邑。”所以世父就带领着军队去进攻西戎,而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弟弟襄公。  我希望各位借此好好看看,秦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一个原本可以坐上族长宝座的人,宁可不要安享权力富贵,而选择了孤军杀进西戎报仇,这是血性多么强烈的一族!这又是多么可怕的一族!  当然,各位光读这一段,未必会产生和我一样的强烈感受。我们不妨拿时代相近的另一个人来做比较。在《史记?郑世家》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幽王以为司徒。……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  郑桓公名叫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父。宣王把他封在郑这个地方,使他拥有自己的领地成为诸侯。而幽王更任命他为司徒,司徒仅次于三公,是周的“三有司”之一,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这个人在当了一年司徒之后,发现幽王因为宠信褒姒,政治倒行逆施,诸侯纷纷背叛王室。  如果你是郑桓公,面对这样的局势,请问你该怎么办?  身为血缘最近的王室宗亲,身为天下有数的诸侯,身为位高权重的大臣,在国和家都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殆之时,你该怎么办?  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  郑桓公跑去问太史:“王室的祸患事故这么多,我要逃到哪里才能免于一死?”  秦人的子孙在最困苦最艰难的时候,仍然不忘记雪耻,要用血性去跟他的敌人拼斗到最后一刻。周人的子孙安享荣华富贵数百年,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所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匡扶国家,而是要逃到哪里去才能使自己免于一死!  如果只是拿世父和桓公两个人相比,或许会觉得桓公实在比世父聪明。但如果秦人和周人个个皆是如此,各位不用占卜,也可以看出这两族未来的命运。  谁将兴?谁将衰?谁将成?谁将败?太史公说读历史是为了“稽其兴坏成败之理”,为什么秦国必能崛起,为什么西周必然衰亡,各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更讽刺的是,那个一心拼命的世父最后没死,在一次战败被俘后,又被戎人放回秦国。而那个一心想逃跑的郑桓公姬友,后来却在西戎、犬戎入侵王畿时措手不及,结果被杀掉了。拼命的未必会死,想逃的却先死了,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讽刺。  从历史来看,决定人生成败的不过就是两样东西,第一是运气,第二是自我要求。什么是运气?往大的方面来说,生在什么时代是运气,生在什么国家是运气,生在什么家庭还是运气。往小的方面来说,有时即使是早上出门决定往左边走或右边走,后来你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某个方向可能遇到一个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人,或碰到一件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好事。甚至有时你早出门或晚出门五分钟,你就可能因此而接到或错过一个电话,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运气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就是这么重要。  当然,各位可能会问,既然运气这么重要,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呢?这是因为运气不可测,世上没有人能控制运气,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有“自我要求”。什么是“自我要求”呢?就是你真心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意,是“真心”希望,不是做白日梦时想想而已。必须要真的不断奋斗,努力准备,让自己具备足够的条件。等到条件具备之后,就等待机会的来临,然后紧紧地抓住它。  秦人就是这样一个氏族,他们奋战不懈,不断地在等待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使在他们全族到了沦为炮灰的最悲惨时刻,他们也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在不断努力。而接下来,秦人即将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希望立褒姒为王后,同时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问题是,幽王本来已经有王后和太子了,他的王后是申侯的女儿,太子名叫宜臼。为了立伯服为太子,幽王毅然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这又是一次自坏宗法的行为。  但宜臼不甘心被废,于是他请外祖父申侯帮忙。各位是否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不过这次申侯没有拿西戎来要挟幽王,因为他直接勾结西戎、犬戎一起进攻,结果把幽王、伯服还有那个来不及跑掉的郑桓公都给杀掉了,西戎、犬戎还占领了位于今天陕西中部的西周京畿之地。于是宜臼即位成为平王后,只好将周室东迁到洛邑。这就是各位过去念历史时所熟知的,从西周到东周的巨大变局。  但是各位以前的历史课本,恐怕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室不过迁个都城,天下诸侯就会从此分崩离析?周天子的权威就会从此荡然无存?  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宗法。在西周时代,要维持天下封建秩序的稳定,最重要的就是宗法,而宗法的核心就是嫡庶。按照宗法,宜臼是嫡长子,即使是周天子也不应该废嫡立庶。就维护宗法的这一点来说,幽王当然是错的,宜臼才是正统的继承人。  但问题在于,太子宜臼面对父王的败坏宗法,他的解决办法居然是勾结外族,让外族来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弟弟!这样一个害死父亲和弟弟的人,又怎么配当天下的共主!  可能有人会说,勾结西戎、犬戎的是申侯,又不是宜臼,怎能算在他头上?但别人杀了你的父亲和弟弟,你不但不为他们报仇,反而被杀父仇人拥立为王,说你不是共谋,又有谁相信呢?  所以天下的诸侯,在这一刻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你不拥护平王,就是不拥护宗法嫡庶秩序。你拥护平王,就是拥护一个勾结外族弑父的不孝子。那么请问你该怎么办?  既不能对抗,又不愿拥护,诸侯更深深不齿这位新王,因此只有对天子视若无睹。这就是到了东周以后,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封建秩序逐渐崩溃,局势再也不可挽回的关键。  其实当时还有人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就是另立新王。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当时有诸侯拥立了另一位王子余臣为王,但后来就被一力拥戴宜臼的晋文侯给杀了。各位可以看看,平王登基后,没有发动拥戴自己的诸侯去讨伐西戎、犬戎来为幽王报仇,他的同伙反而是先对付自己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清楚,真正能威胁王位的究竟是谁!  虽然天下诸侯对平王极为不齿,但也有几个不要脸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拥护这位不义的周王。哪些国家呢?前面说过想逃跑的郑桓公的郑国是一个,杀掉王子余臣的晋国是一个,《国语?周语》中就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可见他们确实出了大力。  而除了晋、郑之外,还有一个氏族紧紧地抓住了这次良机,那就是秦人。  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秦襄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立刻出兵拥戴周平王。平王为了酬谢他的大功,于是将岐以西的土地封赏给秦人,让秦襄公成为诸侯。从附庸、大夫、西垂大夫到诸侯,秦人一共奋斗了两百多年,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到这一刻才终于拥有自己的国家,拿回了他们在商朝原有的地位,真是可喜可贺。  但依照前面的惯例,请各位在秦人的“诸侯”前面再加两个字。再加哪两个字呢?没错,就是“炮灰诸侯”。为什么呢?秦人可以建国,但土地在哪里?平王赐给他们的是“岐以西之地”,而那些土地现在全在犬戎跟西戎的手里。  (平王)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祠上帝西。  所以周平王开的根本是一张空头支票,平王跟秦襄公说“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土地自己去拿,如果攻克不了戎人,你就没有那些土地。  为什么平王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周人心中,秦人始终是炮灰。把秦国留在那里跟西戎、犬戎斗,如果能打败西戎、犬戎,秦国就替周人除去外患;如果被西戎、犬戎打败了,秦国灭亡了,周人也没什么好损失的。  但事情总有两面,就看你怎么看。对周人来说,炮灰诸侯就是“炮灰”;但对秦人来说,炮灰诸侯仍是“诸侯”。秦人心愿得偿,终于成为诸侯,他们立刻迫不及待地和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因为秦人相信,只要有自己的国家,就有无穷的希望。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说过,看一个人的本性要看两端。也就是在成功之后,他第一件事会做什么?以及绝望的时候,他又会做什么?那么在这里,请各位合上书,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秦襄公,在秦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并获得列国承认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秦襄公做的第一件事,在当时极为惊世骇俗,他居然在西祭祀上帝。  各位大概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祭祀上帝会惊世骇俗?因为在西周,什么地位的人祭祀什么神祇有严格的规定,绝对不可以违反,否则就是“僭越”。依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可以祭祀上帝,诸侯只能祭祀境内山川之神。而秦襄公不过是一个新立国的小诸侯,他竟然就敢冒犯天子的权威,自行祭祀上帝!  秦襄公这样的行为,被后人斥责为“僭端见矣”,也就是从此看出秦人有僭越之心。这话讲得对不对?讲得很对,但还不够。我们应该接着再问,秦襄公为什么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  天下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话百分之百正确,当然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上古史的范畴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往往因为证据的不足,谁也驳不倒谁。我也只能从各种说法中,找一个比较合理的来进行叙述。虽不敢说一定正确,但可以向各位保证,我写的东西必有根据。不过偶尔我也会有一些看法,并没有史料上的根据,只是个人的推想,这时我就会在书中写“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  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  为什么秦襄公要像天子一样祭祀上帝?因为秦人的先祖,自从商朝末年因为战败,被流放到西方来抵御戎狄开始,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他们一路奋战,从纯粹炮灰,变成炮灰附庸、炮灰大夫、炮灰西垂大夫,到现在的炮灰诸侯,足足忍受了两百多年的苦难,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在这一刻秦襄公正是要对天立誓,秦国再也不要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从现在开始秦人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终有一天,秦国要成为天下的主人!  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将再给各位一个证据。  秦人在建国的那一刻,居然就敢怀抱着并吞天下的野心,这样的国家该有多么可怕!太史公对此下了这样一个结语:君子惧焉!  君子见一叶落便知萧瑟之秋天终将到来,履霜就可明白寒冬之坚冰必会出现。看到秦人这样宁为玉碎的血性,这样勇武善战的本事,这样百折不挠的毅力,还有这样可惧可怖的野心,史学家在此刻就已经明白,这个天下终将因秦国的崛起,而陷入一场血与火的风暴之中。    第三章?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命运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用双手搏斗杀出来,而不是靠别人赏赐的,秦人始终相信这一点,这在秦襄公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襄公)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生文公。……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  襄公建立了秦国,但他并未志得意满、安享荣华,终其一生都在与戎狄奋战,最后襄公就死在征途之中,由他的儿子文公继位。父亲死了,儿子就接着上场,这就是秦人。襄公的儿子文公,仅凭着七百士兵就敢继续东征。从这个军队人数也可以看出,秦人建国时国力的窘迫程度。  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  各位注意这条记载,文公十三年,秦国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言下之意是什么?就是在这一年之前,秦国根本没有历史,以前的事迹全是靠传说。各位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野蛮的国家!  但秦人原本是东方古族,造成他们野蛮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是炮灰,在戎狄间求生存尚且不及,何来余力追求文化?这是秦人的悲哀。但这一点最后也造成秦人在骨子里轻视文化、崇拜力量的性格。各位不妨看看这样的性格,在后来的历史中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文公的东征,每一步都是血战,最后终于将戎狄赶走,收复了原来周朝的京畿之地。周朝的京畿之地在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基本又可以用岐山来划分东西,岐以东才是最肥美的关中平原,岐以西大多是山地。这就是为什么周平王当年许诺给秦国的,是岐以西的土地。  在秦人血战收复京畿的过程中,周人几乎一兵一卒未出,因为他们正忙于内斗,无暇西顾。  请问假如你是秦文公,这一刻你会不会遵照约定,将岐以东的肥美土地还给周人?  秦文公的选择是,会!他遵守了约定,把岐以东的土地还给了周人。在当时那样一个诸侯不服王室的乱世中,秦文公居然不敢占有一丝一毫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是忠信的典范啊!  不过请各位注意,这只是事情的表面。因为当时戎人夺取的可不只是土地而已,还有大量的人口。在现代,由于地狭人稠,我们往往感觉不到人口的重要。但在古代,由于人少地多,人口的重要性是远远胜于土地的。特别在人口稀少的时代,许多战争的目的常常不是占据土地,而是掳掠人口。为什么呢?因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文公虽然归还了岐以东的土地,但他却将从戎人手上夺回的周朝人口全部据为己有。事实上,秦国人口本来就少,否则怎么会只能拿出七百人东征?就算给秦国岐以东的土地,秦也守不住,还不如得到大量的人口,才能变成生产力。更何况周朝的这些老百姓,往往教养更好,学识技术更高,秦的国力就此大大强盛。  文公的太子公(有学者认为应该叫静公)死得早,文公死后便传位给孙子宁公(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叫宪公,而一九七八年陕西宝鸡太公庙出土的秦公钟、秦公铭文基本支持宪公的说法)。  宁公十二年时薨逝,留下了三个儿子,而秦国的第一次内乱即将就此展开。  (宁公)生子三人,长男武公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鲁姬子。生出子。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  宁公即位时只有十岁,历史上大凡幼主即位,多半政权就要旁落。秦国也不例外,国政落入大臣的手中。宁公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武公、德公和出子(但对于究竟是武公与德公同母,或是德公与出子同母,史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按宗法,当然应该是太子武公即位。但这时秦国的几位大臣,突然联手废了太子,而改立他最小的弟弟出子来当国君。  各位不妨想一想,秦国的大臣们为何要立出子?  是因为出子特别贤能,深得大家拥戴吗?还是出子很会做人,所以大臣们特别喜欢他呢?都不是,大臣们喜欢的不是出子这个人,而是出子的年龄,各位看下面这段就知道了。  出子六年,三父等复共令人贼杀出子。出子生五岁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复立故太子武公。  ……(武公)三年,诛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杀出子也。  出子被立为国君时,他只有五岁!怪不得大臣们要立他,因为这是当傀儡的好年龄。后来不知为何,可能是出子过早表露了厌恶权臣的想法,或是有其他人想利用出子夺权,总之出子即位后六年就被大臣们派人杀了。后来大臣们又把废太子武公迎回来,三年后武公就以“杀出子”为由诛灭了权臣们的全族。  为什么我要特别讲这一段?读过我的《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秦始皇跟嫪毐、吕不韦的斗争吧!各位当时心中或许有疑问,吕不韦和秦始皇关系这么近,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铲除吕不韦?  等各位熟悉秦国的历史后,就会知道一件事。这种先君过世,幼君即位,然后君臣彼此夺权斗争甚至相杀,在秦国是常常上演的老戏码。不是只有出子和武公这个例子,也不是只有秦始皇那个例子,在秦国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  秦始皇明不明白这些历史?他当然明白。所以他一旦即位,立刻就要对付前朝的大臣,因为他怕这种弑君的旧戏再次上演。  十三年,齐人管至父、连称等杀其君襄公而立公孙无知。晋灭霍、魏、耿。齐雍廪杀无知、管至父等而立齐桓公。齐、晋为强国。  《史记?秦本纪》原本应该记的是秦国的大事,为什么太史公这里笔锋一转,突然去写此时齐国和晋国发生什么事呢?因为这是天下大势。  按中国传统的史法,当时秦国只是个诸侯国,天下大势并不在秦身上。秦国虽然因为后来统一天下而得立为本纪,但史家有必要让后人都知道,此时真正执掌天下大势的是哪些国家?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什么样的时代呢?各位从这段文字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弑君与灭国的时代。过去因为有周天子在,乱臣贼子不敢为乱,强国不敢任意吞并弱国。但自从周平王失去大义名分之后,王室权威荡然无存,本身又无实力,所以天下秩序已然崩坏,重心首先转移到齐、晋两大强国之上。  说得更清楚一点,这是个力量就是一切,恶行无人惩罚的时代。中国文化过去给了这样的时代一个名字,那就是“乱世”。而这样的时代,也正是藐视文化、推崇力量的秦人将会如鱼得水的时代。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 六人。  各位请注意这段,传统史书为何要把“初以人从死”这一件事大书特书,连殉葬人数都写得一清二楚呢?因为中国文化认为“人命关天”。  秦国因战争而死的人,绝对比六十六人多,但战争是不得已,难道殉葬也是吗?拿活人来为自己殉葬,是儒家思想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件事。连孔子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连像人的陶俑都不能接受,何况是活人!他这么好脾气的人,居然开口就咒人断子绝孙,可见其愤怒。  从秦武公“初以人从死”开始,后来的秦国代代殉葬不绝,但《史记?秦本纪》这里特地记载这件事,并不只是为了谴责,而是这样的做法后来影响了整个秦国的命运,后面我会再谈。  (武公)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立其弟德公。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生子三人……长子宣公立。  ……  ……宣公卒。生子九人,莫立,立其弟成公。  ……  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缪公(史书或写作穆公)。  接下来秦国从武公、德公、宣公到成公一连四位,除了德公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位外,其他全都不行。他们并不是没有儿子,武公有一个儿子,宣公有九个儿子,成公有七个儿子,但都无法继位。究竟是何缘故?  史书没写原因,很难下一定论。但人之常情大多爱子胜于爱弟,如果可能的话,怎么会不想自己的儿子继位?偶尔一位愿意传弟不传子或许还有可能,但一连三位如此,实在大违常情。因此最大的可能性是,此时国君恐怕已经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继位者是谁了。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在秦德公时,他决定将国都迁到雍城(位于今天陕西省西部)。此后秦在雍城定都近三百年,成为秦国时间最长的都城。  秦国虽然经历了几代变乱,但各位不用担心。因为事在人为,一位横空出世的霸主即将在秦国诞生,他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秦穆公的大名叫任好,各位猜猜,这样的人物在即位的第一年会先做什么事?  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  他自己亲任军事统帅,对外主动进攻茅津这个地方,并且获得胜利。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穆公颇有乃祖之风,他是一个勇猛而具备军事才能的人。  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  但作为一个国君,光有军事才能还是不够的。秦国要在乱世中生存,必须还要处理好外交关系。在当时影响秦国命运最重要的国家,就是秦旁边的超级强国晋国。因此穆公立刻从晋国迎娶了国君的女儿,也就是晋太子申生的姐姐,作为他的夫人。这么说来,穆公的外交政策,应该就是打算走结好晋国的路线吧?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秦国和晋国是邻居,但在春秋时代的关系极为复杂,可以说是既联合又斗争。联合的时候,代代联姻,好得如胶似漆,所以后世才有“秦晋之好”的成语;但是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另一方就会立刻扑上去狠狠地咬一口,前面所说穆公元年进攻的茅津,就在晋国。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  穆公五年,晋献公灭了虞国和虢国,怎么灭的呢?简单地说,虞国和虢国在战略形势上本为一体,两国唇齿相依,如果团结一致,他国就很难进攻。于是晋献公想了个好办法,他送了虞国珍贵的玉璧和宝马,要求借道攻打虢国。  晋强虞弱,礼物已经送来了。如果你不答应,就得先面对晋国的进攻。但如果你答应,兄弟之邦的虢国就会灭亡。请问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虞国大夫劝国君不可答应,认为晋国灭掉虢国后,虞国也保不住。虞国国君听见这话,他怎么回答呢?他因为舍不得晋国的宝物,于是说:“晋国和我国都是姬姓之国,有同姓之亲,不会攻打我们的。”决定答应借道。结果晋国灭了虢国后,立刻顺路把虞国也灭了,后世“唇亡齿寒”的典故就从这里来的。  我每次读到这里,就感觉极其可笑和悲哀。你姓姬,问题是虢国也姓姬啊!晋国能灭虢国,他为什么就会放过你呢?过去晋国的公族们为了争位,不要说同姓,就连同族间也彼此攻伐残杀,毫不留情。你居然会相信晋国,想仰赖他们的善意来保全自己?这位虞国国君生在乱世,竟然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活该要亡国!  历史告诉我们,其实人会被骗,往往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所以太史公要特别写虞国的灭亡,不过是“以璧马赂于虞故也”,简单地说就是“欲令智昏”罢了。  这两个小国的灭亡,本来不关秦国的事,为何《史记?秦本纪》要特别记载呢?因为虞国大夫中,有一个未来对秦国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叫百里。  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百里奚是谁?百里奚本来是虞国的大夫,是一个极为贤能的人。虞国灭亡后,百里奚成了俘虏,晋献公把百里奚当成是秦穆公夫人陪嫁的奴隶,把他送到秦国去。百里奚不愿当奴隶,于是他就从秦国逃亡,跑到楚国宛城去,结果被楚国的老百姓给抓起来了。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极为贤能,知道这件事后就急着要用重金把他赎回来。但后来转念一想,我拿这么多的财物要去赎百里奚,楚国人不就知道他价值非凡了吗?万一因此不愿送回百里奚,想借此漫天喊价,那怎么办呢?  于是穆公派人去跟楚国人说:“我夫人陪嫁的奴隶百里奚在你们那里,我就拿五张黑羊皮来赎他吧!”五张黑羊皮是很低廉的价钱,楚国人就以为百里奚这个人无关紧要,于是就轻易把百里奚卖回给秦穆公。  《庄子》中有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家传一种防止冻裂的不龟手之药,靠着这个秘方,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冬天从不怕手冻裂。后来有人听说此事,愿以百金求购。这个宋国人就想,我家靠着这种药漂洗丝絮不过赚得数金,如今一口气可得百金,当然要卖!结果买到秘方的人,转头就把秘方卖给吴王,让吴国的军队从此不怕冬天渡河,于是战胜了越国。吴王为了酬谢他的大功,不惜分封土地给他。所以,同样是不龟手之药,有人只能用来漂洗丝絮,有人就能用来得到大富贵,这就是智慧的差别。  秦穆公用的,其实不过就是杀价的智慧罢了。杀价的能手都知道,绝不能让店主人看出你一心想要的东西,否则他会就地起价,至少绝不降价。必须装作一副可有可无的模样,才有低价买到的可能。同样的智慧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可以买到便宜的包包,有人却可以买到让秦国称霸的大才。  当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  为什么晋献公忽视百里奚?为什么楚国人这么低价把他卖掉?到这里答案终于揭晓,原来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今天平均寿命这么长的时代,七十多岁大多都是早已退休的老人,何况是在春秋时代!在当时的人来看,这就是个快死的老头儿,已经没有办法再从政了,所以才忽视之,楚人甚至是把他当成囚犯送回秦国的。可是秦穆公怎么做?穆公亲手将他从囚笼中释放出来,然后诚恳地向他请教国事。  那么百里奚会怎么回答呢?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大夫。  结果百里奚辞谢说:“我只不过是个亡国之臣罢了,又有什么值得问的地方呢?”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真有你认为的那么贤能,那虞国怎么会亡?既然虞国亡了,就代表我没有治国的本事。  等等,难道百里奚不懂这是一个拯救自己脱离奴隶身份的好机会吗?为什么他要辞谢穆公的赏识?  百里奚当然懂得这是机会,但各位却不一定懂得百里奚是什么样的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君王要找好的臣子,臣子也要找好的君王。因此百里奚也要考验秦穆公,想知道穆公是否真心要用他,所以他才故意用这句话试探。  结果秦穆公怎么说呢?  他说:“就是因为虞君没有重用你,虞国才会灭亡,这不是你的错。”  各位看这话说得多漂亮!  但穆公不只是说话漂亮而已,他表露出自己的真心,坚持请教百里奚国事该怎么办。最后和他谈论了三天,穆公非常高兴,觉得这个人真是奇才,不但要用,而且要重用,决定把全国国政都交给他主持。因为秦穆公为这位大才赎身开出的价码为五张黑羊皮,所以当时人都戏称百里为“五羖大夫”。  这一刻,请你把书合上。试想,如果你是百里奚,别人把你从囚车之中放出来,让你从一个奴隶一下子变成大夫,还要给你在这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请问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大部分人的答案,大概是大展宏图,或报答君恩,或扩张权力,都不出这类的内容。但百里真是与众不同,穆公用他,果然没用错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向国君推荐比自己更优秀的人选。  百里奚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百里奚对秦穆公说:“我的贤能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我贤能你知道,蹇叔贤能却没有人知道。”各位可能会问,既然没有人知道,百里奚又如何证明蹇叔贤能呢?总得有个根据吧!  百里奚又说:“我曾经在齐国穷困到要去讨饭的地步,是蹇叔收留了我,给我饭吃。我后来想要去侍奉齐国的国君无知,蹇叔听说了这件事,他劝阻我不要这么做。正因为他劝阻了我,我没有去无知手下任职,后来齐国因为无知的倒行逆施而大乱,我却能够脱身不受影响。  “我接下来到周朝的都城,周的王子颓喜欢牛,我就借着养牛之法接近他,因此他要用我。蹇叔又劝我不要去,于是我听蹇叔的话离开了周,结果周王子颓后来引发了大乱,正因为我没有被他所用,所以也没有被诛杀。  “后来我又要去侍奉虞君,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蹇叔说得没错,虞君不会重用我,可是我有我的私心,我想要财禄,想要官爵,最后还是决定去了。  “前面两次我都听了蹇叔的话,所以才得脱大难。第三次我不听蹇叔的话,结果虞国亡了,我被晋国抓起来作为奴隶送到秦国来。从过去的事情,就可以知道蹇叔确实比我贤能。”  读了百里奚这段话以后,各位不妨想想蹇叔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每一次预言哪个国家将有大难,果然全都应验。这样的人在古代,叫作有先见之明;在现代,就叫乌鸦嘴了。  可是真正的问题来了,既然蹇叔屡屡预言准确,为什么百里奚第三次就不听他的话呢?  当然,各位可能会说,不就是“私利禄爵”吗?那么就应该再问,难道前面两次没有禄爵吗?怎么百里奚前面都听蹇叔的话,后面就不听了呢?  我们读书必须用心深思,不只是要懂得道理,还要明白人情。各位要知道,百里奚是有大才的人,一个有大才的人最怕的就是怀才不遇。他才能如此杰出,屡屡有机会,却屡屡不见被用,比他差的人却都平步青云。他心中的苦闷和愤懑,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朋友一次两次跟你讲不要去,你可能还觉得他是为你着想;到第三次还叫你不要去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被情绪盖过了理智,因为你实在忍不下去了!如果朋友再坚持劝阻,就容易生出怨心,说不定有人还觉得朋友是嫉妒他,故意阻挠他。《论语》说“朋友数,斯疏矣”,就是这个道理。忠言逆耳,果然这一次不听蹇叔的话,百里奚就倒大霉了。  为什么蹇叔要三次劝阻百里奚?因为他能看出那个国家局势之凶险,他真心诚意地希望朋友不要遭难。但这样的人,不到他的话应验之时,终究是很难讨人喜欢的。  穆公听见百里奚的话,立刻派人用重礼去请蹇叔来秦国,让蹇叔同样担任高官。  再请问各位,如果是你,你会推荐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给上司吗?百里奚为什么这样做?他难道不怕蹇叔取代自己吗?  历史学是研究“时”与“变”的学问,一个做法好不好,没有标准答案,要由所处的环境来决定。能够决定百里奚前途的人是秦穆公,因此要判断百里奚的做法是否正确,必须先了解秦穆公怎么想。  其实秦穆公想的始终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要成为霸主!那么就要再请问各位:想要成就霸业,第一步应该从何开始?  对于这个问题,现代人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但古人的答案始终是:人才、人才和人才!想要成就霸业,必先从得到人才开始。而对真正的领袖而言,人才这种资源和智慧一样,永远不会嫌多。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本为好友。当时袁绍认为,他要占据黄河以北的土地,因为那是天下最好的地盘,南向就可取得天下。但曹操却说,占据哪里做地盘都无所谓,只要人才够多就行了。试问到了最后,曹操与袁绍谁胜谁败?  试想,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难道会因此而失去穆公的重视吗?当然不会,因为蹇叔贤,百里奚也贤,穆公怎会轻易放过贤才?百里奚是真有才华,不是徒有虚名,他深知自己的才华何在,并非其他人所能轻易取代,所以有足够的自信。  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你的朋友帮你这么多,如今你有机会了,就因为他比你贤能就不肯推荐,那么你又是什么样的人?传统中国人认为“进贤者受上赏”,哪一个英明的国君会不喜欢这种没有私心,愿意推荐更多贤才的人呢?  从利害的角度来分析,各位不要忘了百里奚是个外国人,如今孤身来到秦国。秦国本土的大臣势力,过去强悍到连国君都有危险,更何况是他?如果没有好朋友来帮忙,猝然间执掌国政,这能成事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天下没有一个人就能成就大事的,必须有人来帮忙。如此看来,蹇叔不正是帮助百里奚的最好人选吗?  就道德论,百里奚有进贤之度量,有谦让之美德,又有为国得人之忠心。就智慧论,举荐蹇叔不但可以强化国君对他的好感,还能壮大自己在秦国的力量。中国文化始终相信,最高的道德和最高的智慧必然是合一的。后来两人合作,果然开创了秦国的盛世。从百里奚的身上,正足以证明这一点。    第四章?为善,有报吗?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  这一年秋天,穆公又“自将伐晋”,各位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多么勇武好战。晋大秦小,因此秦国不得不跟晋国联姻;秦国跟晋国是邻国,也不得不为了争夺土地发生战争,所以说这两个国家既联合又斗争。本来按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弱小的秦国终究是斗不过强大的晋国的。但就在这一年,晋国爆发了严重的内乱。  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重耳、夷吾出奔。  晋献公原来的夫人叫齐姜,生了太子申生。齐姜早死,后来献公又娶了新夫人叫骊姬,骊姬为了让她自己的儿子奚齐能够当上太子,她就计划谋害申生。  怎么谋害呢?骊姬对太子说,她梦见齐姜,要太子赶快去祭祀母亲,并且记得把祭祀后的胙肉送给献公。这一切都是合乎礼制的要求,于是太子照办了。当时献公刚好出宫打猎,太子只好把胙肉留在宫中,骊姬就借机在胙肉中下了毒。  两天后,献公回来了。下人将胙肉献上,献公本来要吃,但骊姬立刻跳出来阻止,说胙肉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先试试。怎么试呢?先祭地,地立刻隆起。给狗吃,狗立刻死掉。给奴隶吃,奴隶也死了。骊姬马上痛哭说:“太子怎么能这样残忍,父亲老得都快死了,就等不及了吗?居然想要弑父自立!”接着又说:“太子之所以会这样做,不过就是因为我受宠,他害怕奚齐会取代他,我愿意带着奚齐离开晋国,或者不如自杀算了,绝不落入太子手中任他鱼肉。”  献公听了骊姬的话后,十分愤怒。有人劝太子,为什么不说出骊姬下毒的真相?太子回答:“国君已老,寝食没有骊姬就不安,就算我说了真话,只会更惹他生气而已。”又有人劝太子,干脆逃到国外吧!结果太子说:“如果我逃跑,不就证明我确实有罪吗?哪一国会收留这种弑父的不孝子呢?”最后申生就决定自杀了。  读到这里,对《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有印象的朋友应该马上就会想到,这不又是一个扶苏吗?面对父亲的乱命,不抗争也不逃走,而是选择甘心就死。请问各位,这能叫作孝吗?  他们的行为叫作“愚孝”,听从父亲的乱命,一个让秦朝沦亡,一个让晋国大乱,所以都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子女不是要盲目顺从父母的话,而是要记得“无忝所生”,也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蒙羞,更不要让父母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中国人说“不孝有三”,而第一个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这个观点来看,扶苏和申生所为其实是不孝。  这样评价申生是不是过于严苛了呢?我们不妨看看,申生有一个弟弟名叫重耳,他又是怎么做的。  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以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最为贤能,所以都被派到外地守城。如今申生已死,骊姬怕重耳和夷吾找她算账,所以连他们也要除掉。于是骊姬对献公说:“申生下毒的计划,两位公子也是知道的。”重耳、夷吾只好逃回自己的城池,于是献公更觉得他们是畏罪潜逃,派兵进攻两城,后来重耳、夷吾都弃城逃到外国去。  这一位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面对父亲的乱命,最后选择了不服从而逃跑。但正因他的不肯屈从,最后才得以收拾因父亲而大乱的晋国,使之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这也就是《易经》中所谓的“干父之蛊”,后面会再详说。  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  晋国内乱,可是天下大势不会等待它,另一个超强大国齐国也不会等它。这一年,齐国在葵丘召开了外交大会,天下诸侯共尊齐桓公为霸主。  晋献公卒,立骊姬子奚齐,其臣里克杀奚齐。荀息立卓子,克又杀卓子及荀息。  晋献公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被立为国君。骊姬以为害死太子,逼走两位公子,她的儿子就能安然坐在国君的宝座上,但结果并非如此。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晋国还有一群各怀野心的大臣。  奚齐登基一个月之后,大臣里克、丕郑立刻联合申生、重耳、夷吾以前的部下,发动政变将奚齐给杀了。另外一个臣子荀息,就再立公子卓子为国君,结果里克又把卓子跟荀息都杀了。你看这君臣杀成一团,晋国已经大乱。  这时里克想迎接公子重耳回来登基,但重耳不敢。这其实也合理,面对一个已经杀掉两个国君的大臣,谁敢贸然回去,焉知他不是第三个?但重耳不做夷吾做,杀头生意总还是有人做的。  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  于是里克改迎公子夷吾,而逃亡在外的夷吾觉得有机可乘,不但答应,还立刻派人请求秦国帮忙,派兵送他回国。  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对晋国的内乱和夷吾的请求,这个忙你帮是不帮?  穆公立刻答应帮忙,派百里奚率领军队送夷吾回国。为什么呢?原因不过四个字:“有机可乘。”  于是缪公许之,使百里奚将兵送夷吾。  因为穆公如果能够扶植一个晋国的国君,让他对秦国感恩戴德,将来岂不是对秦国大有好处吗?更何况,夷吾还许诺了实际的利益。  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  夷吾为了让秦国答应帮助他回去,他就开出条件,假如他能够成为国君,就把原属晋国在黄河以西的八座城池统统割让给秦国。你看夷吾多么大方,八座城池啊,说割让就割让!  当然了,你不让出实际的利益,他国势力怎么会来帮助你?讲得更透彻一点,你不出卖自己的国家,他国怎么会愿意让他的军队为你流血?没有好处人家为什么要来帮你打仗,人家军队是白死的吗?  秦穆公打得好算盘,不过这个夷吾更厉害。  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  等夷吾回到晋国被立为国君后,立刻当场翻脸,决定说话不算话。他悍然撕毁了对秦国的承诺,派丕郑出使秦国跟穆公说,晋国群臣不同意,河西八城一座也不给。说实话,这不是要丕郑去送死吗?  趁丕郑出使不在国内,夷吾接着又以杀害奚齐、卓子和荀息为罪名,诛杀里克。帮助夷吾登基的关键,就是秦国和里克,结果夷吾这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如果你是秦穆公,碰到这样的一个人,你该怎么办?  当年和里克合谋的丕郑,听说夷吾把里克给杀了,非常害怕。因为害死前面两位国君他也有份,就算穆公这次不因晋国背信而杀他,夷吾将来也可能会秋后算账把他杀掉。  丕郑闻之,恐,因与缪公谋曰:“晋人不欲夷吾,实欲重耳。……”缪公许之,使人与丕郑归,……吕、郄等疑丕郑有间,乃言夷吾杀丕郑。  结果出使秦国的丕郑跟穆公说:“晋人其实想要的国君不是夷吾,而是重耳。”言下之意就是希望秦国帮忙改立重耳,他可以在晋国做内应。穆公心中也怨恨夷吾的背约,于是答应丕郑的要求,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丕郑回国后,夷吾的两位臣子吕甥、郄芮怀疑他必然和秦国勾结了,否则怎能安然回来,就建议夷吾把丕郑给杀了。丕郑死后,他的儿子丕豹就投奔秦国。到了秦国后,各位猜他跟穆公说什么?  丕郑子丕豹奔秦,说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  丕豹居然说:“晋国国君无道,百姓都不支持,秦国可以去征伐晋国。”丕豹是哪国人?他是晋国人。他为了报自己的家仇,居然要勾结外国去进攻自己的国家,杀戮自己的同胞,真是个赤裸裸的晋奸!  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对夷吾的背信,看到丕豹带来的机会,请问你会不会出兵攻打晋国?  穆公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他是明白人,出兵是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然不能随便答应。穆公又不是身在深宫不知外事的君王,他都亲自上阵多少次了,打仗是怎么回事,他比谁都清楚。  缪公曰:“百姓苟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阴用豹。  穆公就问了丕豹一个问题:“如果百姓都不支持夷吾,他又怎能铲除这么多大臣而安然无事呢?能够杀掉大臣们而国家居然没有乱,这就证明上下是调和的。”换句话说,秦国无机可乘,根本不能够进攻晋国。  《孙子兵法》说得好:“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一个合格的领袖绝对不能因为情绪而开战,决定是否开战的关键永远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打赢?和情绪无关,和仇恨无关。想要成功,就请你永远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穆公不听丕豹的建议,可是有没有把丕豹赶走呢?有没有从此厌恶这个卖国的小人?没有。他决定“阴用豹”。什么叫“阴用”?就是表面上不听丕豹的计策,实际上暗地里重用这个人。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秦穆公不是不想进攻晋国,更不是不想报复夷吾,只是时机不对。晋是大国,秦是小国,秦怎么能够在时机不对的时候贸然进攻。他要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到时熟悉晋国内情的丕豹就能发挥莫大的作用。历史上凡是大国多半都要收留一堆小国的政治失败者,原因也正在于此。  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史记?秦本纪》为什么要记两个齐国人死掉的事情?这又关秦国什么事?因为本纪体所记载的必然是天下的大事,管仲、隰朋虽是齐国的臣子,但却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这两个人活着足以撼动天下,死后足以让天下的局势为之改变,这种人才有资格叫作历史人物,所以《史记?秦本纪》一定要大书特书。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  就在这一年,晋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于是夷吾向秦国求援,希望秦国拿粮食出来帮助他们。  丕豹听到晋国发生饥荒,立刻劝说穆公不但要拒绝援助,还要趁火打劫,派兵进攻晋国。各位看到这里就知道,丕豹心中根本没有晋国百姓的死活,我前面骂丕豹绝对没骂错,他就是个晋奸!  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奚,奚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兼听则明,穆公也要问问其他大臣。公孙支说:“饥荒跟丰收是常常轮替的事情,还是应该给晋国粮食。”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今天晋国发生饥荒,你拒绝帮忙,万一以后我们秦国发生饥荒,那又怎么办呢?其他国家还会来帮我们吗?  百里奚说得更清楚:“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得罪你的是国君夷吾,你真的不给晋国粮食,难道能饿死夷吾吗?自古以来只听说有先饿死老百姓的,难道听说过有先饿死当官的吗?连官都饿不死,何况是君主?你拒绝援助,最后饿死的只有晋国的老百姓,他们又有什么罪?  于是穆公决定听百里奚、公孙支的话,将秦国的粮食拿去援助晋国。秦国到底援助了多少粮食呢?后面这两句话,形容得多么生动,用船和车运输粮食的队伍,从秦都雍城一路连绵不断排到晋都绛城。各位就看看这个运输的队伍有多么长,那里面运载了数量多么惊人的粮食。  请问各位,秦穆公做了一件好事,做好事真的就会有好报吗?  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  后来果然被公孙支这个乌鸦嘴说中了,过了两年,这次就轮到秦国发生大饥荒了。这次换成秦国向晋国请求帮助,希望晋国能拿出粮食来援助他们。  各位猜猜看,晋国君臣会怎么回答?  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  晋君立刻召开会议,他的臣子虢射建议:“这是大好机会,应该趁秦国饥荒时派兵进攻,可以获得大功。”这种趁火打劫的建议,夷吾居然立刻就答应了。真是有什么君主,就有什么臣子,晋国君臣个个想的都是乘人之危,都是一群什么货色?他们所思所言,跟丕豹有什么两样?夷吾、虢射,全是一群恩将仇报的小人。  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  第二年晋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穆公非常悲愤,他没想到当初的善念,如今会带来这样的结果。于是穆公任命丕豹为将军,同时亲自率军迎战。  这场战争的经过极为传奇,就像后来的淝水之战一样,如果写在小说里面,大家绝对会以为作者胡扯,但却是发生过的史实。  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  九月壬戌这一天,两军在韩地会战。会战开始,晋君就一马当先,弃主力部队于不顾,率领了前锋精锐部队进攻,杀到最前线去跟秦军争利。结果到了前线,发现情况不对,可能会陷入秦军包围,只好立刻撤退。  但就在撤回的时候,晋君骑的马陷进了泥里。看到晋君的马不能动,穆公觉得有机可乘,立刻率领军队冲上前去,要把夷吾给抓回来。结果没抓到夷吾,反而陷入晋军包围之中。晋军攻击穆公,穆公当场受伤,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  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  就在眼看着秦国就要完了的时候,突然有三百个悍不畏死的野人杀出来,居然打破了晋军的重重包围。更神奇的是,他们不但解救了穆公,还把夷吾给抓了回来。各位看这场战争是不是极富传奇,穆公莫名其妙就赢了,夷吾莫名其妙就输了。  这三百个扭转战局的野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很久以前,穆公不小心丢了一匹好马,结果被住在城郊外的野人抓住吃掉了。参加这场盛宴,分着吃掉马肉的一共有三百多人。也不知道那匹马有多大,居然能供三百多人吃?  负责追查此事的官吏是个厉害角色,居然把三百多人一个不落地全部抓回来,要对他们依法处刑。这时秦穆公说话了,各位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君子怎么能因为畜生去杀害人呢?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如果不喝酒,对人的身体有害。”于是秦穆公不但释放了这三百多个野人,还送他们酒喝。  后来这三百多个野人听说秦国要跟晋国作战,都来请求跟随穆公参战。等穆公被晋军包围,生命垂危之际,三百多人立刻冲上前去,人人“推锋争死”。什么叫“推锋争死”?前面有兵器,他们不但不害怕,还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希望为穆公去死。为什么他们如此悍不畏死?就为了回报当年吃了穆公的马肉,穆公不但没有怪罪他们,还把他们全部赦免的恩德。  这场战争如此峰回路转,听起来觉得传奇,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其实各位读先秦两汉的书,常常会发现古代的中国人和今天很不一样,他们往往把耻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古人会觉得我受你的恩德不回报,就是我的耻辱,所以我无论如何都要报恩,甚至不惜拿我的命去拼。先秦两汉有许多人都如此,这就是时代风气。  请问各位,秦穆公做了一件好事,做好事真的就没有好报吗?  历史学不讲空话,每个道理都需要有实际的验证。我从来没有说过,做好事必能得到好报,但至少在穆公这个例子上,就不能说做好事一定没有好报。其实人生在世,有的时候你给人家恩德,你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收到善意的回报。这种东西无法量化计算,也未必马上就能看到,可是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  如果真要找出一个道理来,从历史来看,做好事是否有好报,必须要看你做好事的对象究竟是谁,这也就是知人。同样的事,让某些人来做就是佳话,而让某些人来做就会变成一场笑话。为什么?不过是人不一样罢了。所以做事前必先知人,对坏人做好事,就必须承担可能恩将仇报的风险;而对好人做好事,纵使没有回报也大概不会有害处。  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  于是穆公把晋君给抓了回来,他特地斋戒,然后对外宣称,要把晋君给杀了用来祭祀上帝。这一件事传扬出去就不得了了,周天子听说后,立刻派人来求情,说:“晋跟我都是姬姓的国家。”言下之意便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宗亲被秦国杀掉,希望秦国能够赦免晋君。  而秦穆公的夫人,也来为兄弟求情。各位还记得吧?穆公的夫人是从晋国娶回来的公主,也就是夷吾的姐姐。她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披麻赤脚,也就是打扮成服丧之人来见穆公说:“如果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救,我以后还有什么脸再继续做你的夫人?”  如果你是秦穆公,好不容易抓到仇人。但外有周王,内有夫人,面对他们的请求,请问你会怎么做?  秦穆公决定听周王和夫人的话,放了夷吾。  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  穆公说:“我自以为得到晋君是大功,结果现在居然惊动天子来求情,还造成了夫人的忧虑。”于是他和晋君立下盟誓后,便放了夷吾回国。  各位认为,秦穆公这件事做得如何?  其实熟悉世事人情的朋友们,应该都能猜到,穆公这么做是必然的。他怎么可能真的杀掉晋君?就算要杀,立刻解决便是,又何必到处公告?  第一,秦穆公如果一时头脑发热,真的把晋君给杀了,接下来问题就大了。晋国是大国,杀了一个夷吾还会有别人即位,新继位者势必要为夷吾报仇,这是晋国的国仇,这是面子问题,他们一定要报仇,你秦国从此便要惹来更大的外患。  第二,天下姬姓的国家有那么多,你杀了夷吾,物伤其类,这不是得罪了天下所有姬姓之国吗?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招致天下之敌,任何有智慧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选择。  但问题是,晋君已经抓来了,总不能无故把他放了。否则别人还以为是秦国怕了晋国,这样只会更糟。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聪明的人永远会给自己找好台阶下,“天子为请,夫人是忧”正是秦穆公下台的台阶。既给了天子面子,又重新让晋人唤起“秦晋之好”的联姻感情,姬姓之国听到了更会夸奖秦穆公识大体,这岂不是面面俱到。更何况,还有实际的好处。  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  夷吾为了能回国,这次果然乖乖地把河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作为赔礼。为了怕秦国不信,还把自己的太子送到秦国来做人质。秦穆公得到了晋太子这样的人质,也大方地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夷吾割让了河西,秦国的领地大大扩张,东至黄河,国势一时鼎盛。  其实穆公用的计策,一样不是什么新招,不过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已,只是这次是用在国家大事之上。如果穆公一开始威胁要割地才放人,列国岂不是将秦国看成绑匪?晋国人看到穆公不敢杀夷吾,必然会讨价还价。可是一开始说要拿夷吾祭祀上帝,最后却放过他,人家必然会说穆公仁厚,晋国做错了事,赔礼也是应该的。下了这一步好棋,面子、里子全都被秦穆公拿到手,各位看看这是何等人物!  十八年,齐桓公卒。  前面说过,在本纪体中如果突然去记一件别国的大事,或突然去记别国的人物,那必然代表那件大事足以影响天下局势,或这个人物的生死足以撼动天下。霸主齐桓公当然是这样的人物,他的死使得天下重新回到无霸主无秩序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晋国、楚国、秦国,甚至更弱的宋国,无不对这个空出来的霸主位置虎视眈眈。  二十年,秦灭梁、芮。  想要争夺霸主,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力量;要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并吞弱小的势力,不管用什么方式。这一年,秦国一口气灭掉了旁边的两个小国──梁国和芮国。  梁国是什么国家?根据唐代《元和姓纂》记载:“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如果这样的记载可信的话,那么秦国根本就是灭了自己的同姓之国。  但就算真的是灭同姓之国,在春秋时代这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这里要大书特书?因为天下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带来历史上意想不到的结果。史学家想让你看看,随便灭掉这一个小国,将会给秦国带来什么样的意外。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  各位还记不记得那位到秦国当人质的晋国太子?这一年,他听说父亲生病了,真是心急如焚。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位孝子啊!不过事实可能和各位想的有点差距,因为他心急的不是父亲的健康,而是自己能不能回国继位。  而两年前被秦国灭亡的梁国,正是晋太子母亲的娘家。如今梁国灭亡,换句话说,太子失去了所有从母家那边可能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更糟糕的是,他的兄弟众多。从历史来看,儿子的重要性向来与总数量成反比,因此等晋君死掉之后,未必是他继位。  秦国有晋太子在手,必然以为奇货可居,或许会对晋国百般需索,不肯轻易放太子回国。而晋国的臣子们看到这种情况,必然会轻视这个被秦国宰制的太子,可能就会改立其他兄弟作为新君。到时候,太子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太子决定偷偷逃回晋国去,而且他成功了。  第二年夷吾死了,太子圉顺利地继任国君。问题是,秦穆公非常生气。为什么生气?因为太子圉名义上是人质,实际上穆公对他极好,把女儿都嫁给了他。结果太子圉居然对秦穆公不告而别,甚至连老婆都抛弃了,实在让秦国太丢脸了。  秦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