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即位后,便把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提拔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由于赵光义自己便是以开封尹之衔继承帝位,故而此举颇有立弟弟为皇储的意味。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也得到优待,赵德昭任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阴差阳错没能当上皇帝的赵德芳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仅如此,宋太宗把赵匡胤、赵廷美的子女与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都称为皇子皇女,这也暗示赵德昭、赵德芳仍然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表示上看,宋太宗没有食言,他严格遵守对孝章皇后所做出的“共保富贵”的承诺。可是,从性格上说,宋太宗真的不是豁达之人,至少与他的哥哥相比,他心胸明显要狭隘得多。一个例子,宋太祖容得下南唐后主李煜,可是宋太宗即位没多久,就毒死这位构不成任何威胁的亡国之君。还记得当初孝章皇后那句恐惧万分的话吗?——“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给官家了。”她是否杞人忧天呢?还真不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北征辽国,赵德昭随行。有一天夜里,辽军偷袭,宋兵营大乱,皇帝不知去向。这时,有一批军官,或许是出于忧心,或许是出于阴谋,打算拥立赵德昭为皇帝。若是把黄袍披到赵德昭身上,那几乎就是“陈桥兵变”的翻版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宋太宗回营了,拥立新皇帝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然而,这件事令宋太宗内心充满狐疑。要知道他乃是当年陈桥兵变的参与者,他不相信有人能抵御住黄袍加身时的诱惑。从这一夜起,皇帝对侄儿赵德昭已经不信任了。伐辽之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失败令宋太宗很沮丧,他迟迟不对战场上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当时很多将士对此颇有微词,人心浮动。赵德昭为平息众怨,亲自入宫向太宗皇帝进谏,建议早日论功行赏。岂料这一进言,竟然令宋太宗勃然大怒,他带着讥讽的语气训斥说:“等你当了皇帝,再来论功行赏也不迟!”这一句话,无疑有弦外之音,你赵德昭,不就是想当皇帝嘛。语言不是刀,有时却比刀更锋利。赵德昭的心猛然一沉,如同置身于冰窖之中,恐惧如癌细胞扩散全身。当他回到王府时,神情恍惚,忽然问左右:“你们带刀了吗?”左右侍者一听,都觉得不对劲,便说道:“宫府之中,不敢带刀。”赵德昭也不多问,他走进茶酒阁,把门反锁了。他记得茶酒阁有一把刀,很小的刀,削水果用的,但是够了,因为小刀,同样可以致人于死地。当侍从破门而入时,赵德昭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了,他自杀身亡了,时年二十九岁。宋太宗不失时宜地作秀一番,他扑在赵德昭的尸体上,抚尸大哭道:“痴儿,何至于此?”有人会问,赵德昭是不是过于敏感呢?皇帝不过就是斥责了一句,犯得着自杀身亡吗?可是我要说,他其实并非神经过敏,而是看清了事实。自杀,至少死得明明白白,至少犯不着夜夜惊魂。相比之下,赵德芳就死得不明不白了。赵德芳死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即赵德昭死后两年。与父亲一样,他也死得莫名其妙,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对于养尊处优的皇子来说,二十三岁意外死去,这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历史学家们多怀疑赵德芳之死,与宋太宗有着直接的关系。倘若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被毒药毒杀于睡梦之中,那么赵德芳也完全可能是被毒杀,只是他的死所受到关注度远远不及父亲宋太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先后死了。这证明了宋太宗上台前信誓旦旦的“共保富贵”不过是忽悠人的把戏罢了。宋太祖的两个儿子,已经被淘汰出局了,那么小弟弟赵廷美呢?他真的有机会成为皇帝的接班人吗?宋太宗与宋太祖一样,迟迟没有正式立太子,但是在大家看来,其弟赵廷美应该是接班人。难道宋朝真的要改变父子相统的传统吗?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想把继承权交给儿子呢?可是宋太宗实有难言的苦衷。若他非要把皇位传给儿子,那么如何解释他继承哥哥的皇位,却不向下传给弟弟呢?赵廷美起初也心安理得,自以为接班人非自己莫属。可是当赵德昭、赵德芳兄弟相后毙命后,他开始变得不安了。作为开封尹,他也有自己的一帮势力,他与执掌中枢大权的宰相卢多逊来往甚密,势力不可小觑。可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宋太宗要拿他开刀了。皇帝自然不必亲自出马,自有一班察言观色的人揣测圣意,替皇上办事,替自己升官发财。柴禹锡是宋太宗早年的幕僚,他揣准皇帝心思,便告发赵廷美“将有阴谋窃发”。这种告密,绝属空穴来风,注意哦,他不是发现赵廷美的“阴谋”,而是说他“将有阴谋”。——现在没有,但未来有。无凭无据,如何能扳倒开封尹赵廷美呢?宋太宗想起一个人了,他就是大宋开国名臣赵普。说起赵普,那是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事件中,都活跃着赵普的身影。在宋太祖时代,赵普当了十年宰相,后来干了一些非法勾当,阴沟里翻船,被贬出朝京师,担任河阳节度使。宋太宗即位后,赵普回到京师,当了太子太保,但没什么实权,又受到政敌卢多逊的处处掣肘,令他郁郁不得志。赵普与卢多逊是政敌,而卢多逊与赵廷美是盟友,那么岂不是可以利用赵普这个老臣,来对付赵廷美、卢多逊吗?想到这里,宋太宗赶紧召赵普前来,给他看了柴禹锡关于赵廷美“将有阴谋”的密奏,并询问他的意见。精明过人的赵普马上意识到,自己重出江湖的机会来了。他马上向皇帝提出:“只要我能进入中枢,就能查出他们的奸变阴谋。”这是向宋太宗讨要权力,皇帝并没有马上答应。这天晚上,赵普上了一道密奏,道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声称他手上有一份“金匮之盟”,乃是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母亲)临终前的遗命。这个遗命,就是要宋太祖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令人惊讶的是,这份“金匮之盟”的存在,只有赵普一人知道。我们来看看赵普是怎么解释的。那是在大宋开国不久的建隆二年(961),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病重,眼看快不行了,便召太祖及赵普前来。杜太后问赵匡胤说:“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回答说:“这都是祖先与太后积福的结果。”杜太后身体虚弱,思维却颇清醒,说道:“不对。你能得天下,乃是因为周世宗把皇位传给幼子。假若大周由年长的人来统治,你是没有机会的。因此,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就应当把帝位传给你弟弟,这才是国家之福。”赵匡胤听了后跪着说:“我怎敢不听太后的教诲呢?”于是太后吩咐赵普拿来笔墨,写成誓书,藏在金匮(就是金柜)之中,故而又称为“金匮之盟”。以赵普的说法,这份“金匮之盟”签订时,只有他与杜太后、宋太祖三人在场。如今杜太后、宋太祖都去世了,他就成了唯一的知情人。那么这份文书在哪里呢?赵普说,就藏在宫中,秘无人知。既然赵普是密书的唯一知情人,为何在太宗皇帝登基时,他不掏出这份盟书呢?为何要在七年之后,才向皇帝泄露这个秘密呢?考虑到赵普这个人老奸巨猾,善于权谋,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纸盟书的真实性。不管这份太后遗嘱是不是伪造的,赵普在这个时候抛出来,用意何在呢?很明显,赵普是要与皇帝做一个交换。他知道宋太宗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皇位的得来并不合法,既没有太祖皇帝的遗诏,也破坏了“父子相传”的继位传统。如今赵普突然抬出杜太后的遗诏,并且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宋太祖百年后,由弟弟赵光义来继承皇位。这份“金匮之盟”,不管是真或是假,宋太宗都非常需要。有了这个护身符,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宣称,自己皇位的得来,乃是完全合法的。当了七年的皇帝后,宋太宗终于觉得扬眉吐气了。在此之前,他不得不面对着各种置疑的压力,以至于不得不表面上假装把赵廷美当作接班人,以堵众人之口。如今,有了赵普所谓的“金匮之盟”,皇帝可以用太后遗诏回击各种流言蜚语,他不再是一个来路可疑的皇帝,而是杜太后与太祖皇帝所认可的帝国合法接班人。赵普为皇帝洗去了篡位的恶名,皇帝则重新将他提拔为帝国宰相。这就是交换的结果,各得其所。当然,宋太宗之所以与赵普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还有另一个原因。宋太宗有一日特地拜访赵普,向他询问接班人的事宜。赵普的回答可有些不客气:“太祖已是犯错,陛下岂可再犯错呢?”言下之意,赵普认为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这是不对的。宋太祖没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已是犯错,宋太宗怎么能一错再错呢?赵普重掌大权,矛头直指皇储赵廷美。据史书记载:“(赵)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有皇帝当他的后台,赵廷美的命运已是可想而知。次年(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三月,赵普终于找到机会了。皇帝正打算泛舟前往新建成的金明池水心殿,这时就有人告密了,说赵廷美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搞政变。真的有这么回事吗?这恐怕只是赵普瞎编的一个故事罢了。但是没关系,宋太宗利用这个借口,把赵廷美的开封尹一职给撤了,调任西京留守,这无疑就是宣布取消他继承人的身份。紧接着,大规模的清算开始了。左卫将军陈从信、禁军列校范廷召等人,被指控与赵廷美勾结并私下收受其贿赂。同时,赵普的政治死敌卢多逊被指控与赵廷美勾结图谋不轨,被逮捕入狱。同时被逮捕的还有赵廷美府中的一帮官吏。作为皇弟的赵廷美究竟是否有谋反的举动呢?官方正史一口咬定赵廷美有谋反事实,可是究竟他有什么计划,做过什么,一概都没有记载。朝廷给赵廷美及卢多逊扣的罪名是“顾望咒诅,大逆不道”,从这个罪名来看,也仅仅看得出赵廷美、卢多逊等人对宋太宗有所不满,发发牢骚罢了。但是在赵普的怂恿下,朝廷七十四位重臣上书皇帝,要求判处赵廷美、卢多逊死刑,“以正刑章”。这时宋太宗倒站出来充当好人,他格外开恩,赦免赵廷美与卢多逊的死罪。至于赵廷美、卢多逊的手下涉案官吏,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一概处死。卢多逊被流放崖州,赵廷美则遣往西京。西京就是洛阳,这也是一个大都市,赵廷美待在洛阳,赵普仍然不放心。他再施诡计,指使人上书皇帝,称赵廷美非但不悔过自新,还心有怨言,应该把他迁徒到更偏远的地方。宋太宗把亲弟弟再贬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湖北房县)。虽然宋太宗并没有杀死弟弟,但赵廷美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两年后,郁郁成疾的赵廷美死于房州,可以说,他是被哥哥赵光义逼死的。权力之下,父子情尚不可靠,何况兄弟情。清洗赵廷美、卢多逊后,宋太宗终于在接班人一事上扫清了障碍,从今往后,他的子孙将统治这个国家。在消灭赵廷美集团一事上,赵普是立下赫赫大功,同时他还以“金匮之盟”确保宋太宗政权的合法性。可是赵普虽然老奸巨猾,却仍不免只是宋太宗利用的对象。赵廷美案发后第二年,即公元983年,失去利用价值的赵普又一次被免相。宋太宗是有雄心壮志的,不想生存在哥哥的阴影下,他要建立伟大的功业,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他有这个能力吗?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十 长车踏破:征服北汉之战宋太祖赵匡胤意外于斧声烛影之夜暴死,一统中国的伟大事业没能最终完成。宋太宗上台后,尚存有三个军阀割据势力,分别是北汉、吴越以及占据闽南的军阀陈洪进。在这三个割据势力中,吴越国与陈洪进实际上早已臣服于大宋帝国,唯一尚在负隅顽抗的,只有老对手北汉。自夺权以后,宋太宗一直强化帝国的军国色彩,他对军事非常热衷。皇帝相当勤奋,每当退朝后,他总要检阅禁军,亲自挑选健壮士卒加入亲军,老弱之徒,一律调出京城,分配到外地。皇帝又在开封城西筑一座讲武台,时不时搞盛大的军事演习,场面十分壮观。参加军演的队伍人数众多,首尾长达二十余里,以五色旗为指挥号令,步兵骑兵协同作战,训练十分有素。在大宋帝国多次入侵与经济制裁的双重打击下,北汉已是虚弱不堪,甚至出现严重的饥荒。若不是辽国紧急救济二十万斛粮食,北汉恐怕要自行崩溃了。与此同时,宋太宗加紧了备战工作,他下诏晋、潞、邢诸州大量制造攻城器械,并把大量军粮马料转送到边关,很显然,大战已是一触即发。北面的战争尚未开打,东南已是捷报频传。太平兴国三年(978),盘踞福建漳、泉二州的军阀陈洪进决定结束割据,上表纳土,将两州十四县全部献上,共计有十五万户人口以及一万八千多名士兵。陈洪进主动来降,宋太宗自然大喜过望,封他为平海节度使。陈洪进归降大宋后,吴越国成为南方唯一的地方割据政权。吴越王钱俶自知这个小政权是保不住的,与其等着人家打上门来,还不如及早献上土地,也好保全富贵。于是,在陈洪进归降后一个月,钱俶也步其后尘,上表献上十三州一郡八十六县,共有五十五万户人口以及十一万兵卒。这样,南方地方割据势力已荡然无存,大宋帝国不仅得到大片土地,同时也得到了十几万的军队,这对于志在北伐的宋太宗来说,真是双喜临门。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新年的喜庆尚未过去,宋太宗召枢密使曹彬前来,询问道:“以前周世宗与太祖皇帝都曾经亲征太原(北汉首都),却都铩羽而归,难道太原城果真铜墙铁壁,不可攻克吗?”曹彬答道:“周世宗是因为石岭关之战失利,军心震动才撤退的;太祖皇帝停止进攻,则是因为军队传染病蔓延,两次北伐未果,并非太原的防御坚不可催。”太宗听罢点点头,又问:“如今我想举兵北伐,卿以为如何?”曹彬拍拍胸脯说:“如今国家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举兵北伐,势必摧枯拉朽。”这一番话,更加坚定了宋太宗扫平北汉的决心。曾经在多场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潘美被任命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下辖崔彦进、曹翰、李汉琼,刘遇四将,任务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进攻太原。北地战争阴云密布,大宋帝国咄咄逼人的气焰,引起辽帝国的担忧。早在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宋、辽两国议和,至今已有五个年头。辽景帝派遣使者出使开封,质问宋帝国何以兴师讨伐北汉。宋太宗对帝国的武力沾沾自得,根本不把辽人的警告放在心上,他傲慢地回答说:“河东(指北汉)违逆天命,理当讨伐问罪。若北朝(指辽国)不出手援助,宋辽和约依然有效;如若不然,就意味着宋辽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了。”此时的宋太宗唾手得到吴越、漳泉之地,信心满满的,自认为大宋军队无敌于天下。但是大宋皇帝的威胁并没有吓倒辽国皇帝,辽景宗非出手不可,他派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塔尔为监军,率大批人马,入援北汉。为了鼓舞士气,宋太宗御驾亲征。该年三月,他离开京师北上,以示必胜之决心。为了应对宋军入侵,北汉在隆州依险而建城,作为抵挡宋军的第一道防线。宋太宗命令郢州刺史尹勋进攻隆州(山西祁县北),同时也分兵进攻沁州、汾州。就在宋师节节推进时,辽师也马不停蹄挺进。宋太宗心里很明白,能否灭掉北汉,关键在于能否成功阻击辽军。在辽国方面,辽景宗一直在调兵遣将。自从派耶律沙、塔尔率部救援北汉后,辽景宗发现大宋精锐几乎倾巢而出,连皇帝都御驾亲征,可见这将是一场硬仗。于是辽国增派后援力量,辽景宗又遣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枢密副使穆济等人率精兵跟进。为了阻击辽国援军,宋太宗早准备了一支精兵。这支精兵为云州观察使郭进指挥,他被皇帝任命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任务就是扼守天险石岭关,挫败辽国援军。郭进先在西龙门寨击破北汉军队,占据有利的地形,以逸待劳。几天后,辽国援军先锋部队抵达白马岭,与郭进隔江对峙。白马岭有一条河流,江面宽阔,挡住了辽国兵团的路。辽国大将耶律沙认为应该暂停前进,等待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主力部队抵达后,再发动进攻才有胜算。可是冀王塔尔与穆济等将领却认为,兵贵神速,北汉战局吃紧,若拖延时日将大大不利。耶律沙没有办法,只得同意发起进攻。然而,这几乎是一次自杀式的进攻。郭进耐心地等待战机的出现,他按兵不动,把精锐骑兵埋伏起来。这时,辽军开始进攻了。塔尔率先头部队渡河,部队刚刚过一半,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之”,这是最佳的反击时刻。郭进当然没有浪费机会,他果断将骑兵投入战斗,奋勇出击。辽军这里有一半人还在河里,只能干瞪眼啊,在宋军铁蹄的冲击下,辽军大败。辽国冀王塔尔及其子战死,一起战死的人还有主将耶律沙的儿子以及其他一些将领。耶律沙本人也差点没命,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眼看老命就要休矣。就在这时,耶律斜轸的后继兵团赶到,万箭齐发,逼退宋师,总算救了耶律沙一命。白马岭之战,是北伐之战的关键一役。辽军元气大伤,后来北汉驸马卢俊再度向辽国告急求援,辽国政府明确表示,不能再发兵救援。这一表态,无疑葬送了北汉。四月,宋太宗抵达太原城下。宋军已包围太原,从四面进攻,但战况最艰难的方面是在城西,这里正对着北汉皇宫,守备最强。宋太宗亲自视察城西,督诸位将领攻城,战况打得非常激烈。身为皇帝,宋太宗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他身披甲胄,冒着被敌人矢石击中的危险,指挥军队作战。身边的人对皇帝的安全非常担心,太宗皇帝答道:“将士争先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视?”这话一说,前线所有将士无不感动,勇气倍增,个个摩拳擦掌。为了征服太原,大宋帝国不惜血本,太原城下的弓箭兵就达数十万人之多,数百万支利箭射向城内,一时间,太原城内的墙垣之上,都插满了箭。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北汉军民抵抗也相当顽强,给宋军造成不少麻烦。宋军密集的箭雨,反倒为北汉守军提供武器。北汉皇帝刘继元下了一个命令,百姓捡了箭矢后可以换成钱,每一支箭换十钱。城内居民当然争先恐后收集箭矢,靠这种方法,居然储备了一百多万支箭矢,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这次攻坚战之激烈程度。太宗皇帝不断地巡抚各营,每到一处,都令士气高涨,攻城更加猛烈。到了五月时,太原城内的局势急剧恶化。首先是防御工事几乎遭到宋军矢石的破坏,“城无完堞”;其次,不少北汉高级官员、将领向宋军投降,其中包括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人。北汉国主刘继元心里明白,契丹人是不会来救了,城外的敌人有数十万之多,而城内的守军已不足三万。太原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无奈之下,刘继元只得派遣使者,请求投降,上表纳款,待罪台下。宋太宗接受刘继元的投降,接收十个州,四十一个县,共计三万五千户,兵卒三万。这个弹丸之国在与大宋顽强斗争二十年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北汉名将刘继业,也就是千载传名的杨家将杨继业。在太原城陷落、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后,刘继业居然还不肯投降,他仍然顽强抗战。他的骁勇与对国家的忠诚,令宋太宗颇为感动,不忍心杀死这位忠勇双全的名将,便让亡国之君刘继元前去招抚。面对昔日的国主,刘继业心中大恸。因为忠诚,他不屈不挠,抗战到底;因为忠诚,他最后还是在旧主的招抚下,归降了大宋帝国。刘继业的归降,令宋太宗大喜,授予他领军卫大将军之衔,出任郑州防御使,同时恢复他原来的姓氏“杨”姓,改其名“继业”为“业”。这样,刘继业的姓名变成了杨业,就是千古流传的杨令公。十一 当头一棒:自负的代价平定北汉,是宋太宗引以为豪的伟大胜利。这位大宋帝国皇帝不禁飘飘然了,以周世宗、宋太祖两位旷世明君的不世才华,都未能吞并北汉,可是他却做到了。在这一刻,宋太宗自以为超越了前世君王,他要把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表面上看,中国境内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全部被消灭了,但是大宋帝国并未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因为北方还有燕、云等十六州的土地仍在契丹人手中。这十六州,是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时间是公元938年,距宋太宗平定北汉(公元979年)已过去约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中原政权曾多次出兵,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但此时的契丹(辽)国力强盛,军事力量也很强大,绝不会将这些地盘拱手让出。周世宗柴荣曾大举北伐辽国,不幸在攻打幽州时染病,只得退兵,不久因病去世,遂使北伐事业付诸流水。大宋开国后,宋太祖把主要精力放在扫荡地方割据势力上,一时间腾不出手解决燕云十六州的历史遗留问题。他曾经想过以购买的方式收回中国失地,为此建了一个“封桩库”,就是一个钱库,打算积蓄到一定数额后,向契丹人购回土地。倘若契丹拒绝购地计划,则以钱库的储备,作为北伐的军费。如今北汉已灭,对宋太宗来说,应该挟胜利之威,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把契丹这个异族势力彻底逐出中国境内,这才算真正完成统一大业。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宋太宗,竟然在攻克太原仅半个月后,便下诏伐辽,直接从太原出发,向东挺进,目标是夺取幽州、蓟州,进而光复被契丹所占领的全部土地。这个诏令一下,所有将士无不目瞪口呆。北汉战事刚刚结束,经过数月苦战,将士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休整。在攻打太原之战中,宋军将士表现得相当英勇顽强,他们尽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现在应该是要名正言顺得到朝廷的奖赏吧。可是宋太宗这个大老板却根本不提发薪水、奖金、提拔干部这些事,只给精神奖励,然后又要求大家加班加点,再接再厉。说实话,将士们谁也不想拖着疲倦的身躯,开始新的远征。可是面对兴奋不已的皇帝,谁也不敢吭声反对。在平北汉之役中,宋军与辽军在白马岭交锋过一次,大获全胜。这次胜利也令宋太宗相信大宋军队的战斗力远在辽军之上,凭借这支钢铁部队,必定能把辽人打得落花流水。宋辽战争开始了。一切看上去都十分顺利。宋军一跨过边界,辽国东易州刺史刘禹便献城投降。辽国人确实没料到宋军刚收拾北汉,马上会发起攻击,备战不足,狼狈不堪。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仓猝率军迎战,被杀得大败,损兵折将,被俘五百人。宋军进军颇速,皇帝御驾已到涿州,守城的判官刘原德开门投降。从五月二十日从太原出兵,至六月二十三日,一个月的时间,宋军已经打到幽州城下。自从辽国从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便把幽州更名为燕京,又称为南京,是辽国的陪都。在辽国的行政区划中,南京(幽州)管辖顺、檀、涿、易、蓟各州,若能一鼓作气攻克,则其他州必望风而降。可是辽国毕竟是强国,军事人才还是有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在白马岭曾与宋军交过手,知道对手实力强劲,加上皇帝亲征,诚不可与之硬碰硬。怎么办呢?得有计谋才行。当时耶律希达刚吃了败仗,宋军对他的部队一定会轻视,针对对手这一心理,耶律斜轸设计了一个方案。他首先派一部分士兵,扛着耶律希达的旗帜,作为诱饵,目的是引诱宋军上当。既然是诱饵,就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些辽军假扮着耶律希达手下的残兵,宋太宗接到情报后,对其嗤之以鼻,马上挥师进击。皇帝亲自指挥,士兵们表现神勇,一战便击毙敌人一千余人。正当宋军将士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岂料耶律斜轸的主力部队却从侧背发起进攻,抄截其后路。宋太宗大惊,担心退路被截断,只得仓促下令退兵。耶律斜轸的部队乘机前进到清沙河北,与南京(幽州)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耶律斜轸的努力减轻了幽州城的军事压力,宋太宗不得不分兵对付。即便如此,幽州仍然险象环生。宋太宗派宋渥、崔彦进、刘遇、孟元喆四将分别从四个方向进攻,这也是宋军攻城的惯用手段。面对宋军的凶悍进攻,辽将李扎勒灿投降,幽州城内人心惶惶。幽州之所以未沦陷,得益于辽国御盏郎君(官名)耶律学古的出色表现。幽州被围后,他带着自己的部队驰援。此时城外都是宋军,他根本无法进城,便秘密挖掘一条隧道,把部队送进城内。耶律学古在防御上颇有一套本领,严防死守,毫不松懈。一时间,宋军的攻城虽急,却毫无进展。当幽州被包围的消息传到辽景宗耳中时,他既感意外,又感震惊,紧急派南府宰相耶律沙前往救援。与耶律沙同行的,还有一位自动请缨的将领,他名叫耶律休哥。在此之前,耶律休哥曾经参加过平定乌古、室韦两个反叛部落的战争,有非常卓越的军事才华。由于他主动请战,辽景宗让他代替吃了败仗的耶律希达,率领精锐兵团前往解幽州之围。当耶律沙、耶律休哥的援军在七月初抵达前线时,他们发现情形对辽军大大不利。向大宋军队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辽国建雄节度使刘延素、蓟州知州刘守恩等。没有几个人认为幽州城守得住,因为宋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可是观察力敏锐的耶律休哥,却发现了对手致命的弱点:宋军将士的斗志并不高昂,对于皇帝攻城的指示,大家消极对待。士气之所以低落,宋太宗要负很大责任,他没让官兵有充分的休整时间,又没有及时对军队论功行赏。没有名利、没有休息,却要让将士去拼死,谁愿意呢?一支没有士气的军队,即便看上去很强大,实际上也是纸老虎。时间是七月初六,幽州战事进入到第十二天。率援兵前来的耶律沙气势汹汹地杀来,已抵达幽州城西的高梁河。在几个月前的白马岭之战中,耶律沙差点死于非命,自己的儿子也战死了,因此他对宋军还是有点畏惧,放不开手脚。在宋军的反击下,耶律沙再尝败绩,一战即溃。看来耶律沙的军事才华确实一般,他撤退后,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的部队会合,指挥战役的重任,遂交到耶律休哥手中。耶律休哥果然智慧超群,不以常理出牌,大打心理战术。从军队数量上说,辽军远远不如宋军,大宋军队几十万人,皇帝亲自出马,把最精锐的部队都投进来了。为了不让宋军窥破自己兵力的多寡,耶律休哥把进攻时间选定在夜幕降临之后,不走大路,而是走小路,因为大路开阔,一览无遗,很容易暴露真实兵力。不仅如此,耶律休哥还要求每个士兵手持两根火把,远远望去,火光遍野,造成人多势众的假象。宋军果然中计。皇帝亲征,虽能鼓舞士气,但有时也有负面作用。前线将领一定要花费很多精力、兵力以保护皇帝安全,在军事行动上不敢采取大胆冒险的战术,而是谨慎保守。在判断不清辽军兵力多寡的情况下,宋军没敢贸然出击。耶律休哥抓住战机,与耶律斜轸兵分两路,从左、右翼钳击宋军。守卫幽州城的耶律学古也乘机打开城门,把队伍一字排开,其实并不是要出战,只是摆摆样子,一边擂响战鼓,一边组织城内百姓大呼大叫,一时间声震天地。别看宋军人数众多,要保护皇帝,又要预防幽州城内辽军的反扑,能用于对付耶律休哥的兵力就相当有限了。在战场上,耶律休哥骁勇异常,他身负三处枪伤,裹创犹战。主将的战斗精神鼓舞全军上下,战局开始变得对辽军有利了。虽然宋军将领们力保皇帝的安全,可是飞箭不长眼,特别是在黑夜中,等你发现飞来的箭矢时,要躲避就来不及了。很不幸,太宗皇帝大腿挨了一箭,血流如注。宋太宗一心想超越哥哥赵匡胤,上台后极力鼓吹军国思想,但挨了一箭后,就可以看出他绝非英雄人物。我们可以把他与汉高祖刘邦做一对比。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尝胸中一箭,他跌落马下后,呼道:“小贼射中我的脚趾了。”把重伤说成轻伤,这是安抚军心。可是宋太宗挨了一箭后呢?他吓坏了,第一个当逃兵,乘着一辆驴车,往涿州的方向跑了。皇帝都逃跑了,这仗还怎么打呢?高梁河之战,宋军在皇帝坐镇、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耶律休哥的辽军打败了。此役的胜利,不仅解了幽州之围,辽人还乘胜追击,穷追猛打。与宋太宗相比,耶律休哥的伤势要严重得多,他身体虚弱,无法骑马,但仍坚持坐在马车上,指挥作战。辽军从幽州一路反攻至涿州,沿途缴获了大量宋军遗弃的武器、粮食、钱币等。幽州一战,令宋太宗蒙羞,他不得不转攻而守。辽国并非省油的灯。在辽景宗看来,这场战争完全是宋帝国一手挑起的,单方面撕毁两国和约,战争已是全面爆发了。当宋军被驱逐出境后,辽人越过边界,攻入大宋。这是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即高梁河之战的两个月后,辽国派南京留守韩匡嗣与耶律沙、耶律休哥等将领南伐,以报幽州被围之仇。辽军长驱直入,推进到了满城(今河北满城),与宋朝将领崔翰的驻军对峙。面对漫山遍野的辽军,崔翰排兵布阵,摆起了“八阵图”。说起这个“八阵图”,据说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一种阵法,变幻莫测,可抵十万精兵。其实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什么样子,恐怕也没有流传下来,那么崔翰的这个“八阵图”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家不要惊讶,这个八阵图,是皇帝所亲传!原来宋太宗自认为是高明的军事理论家,别看他在战场上挨一箭就落荒而逃,他对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那是十分得意的。从幽州撤兵回国后,宋太宗认定辽军一定会前来报复,便对边防工作做了安排,还特地把自己军事研究结果“八阵图”拿出来与诸将分享。皇帝交待说,辽人来犯,只须以我这个八阵图排兵布阵,准能打败敌人。现在,崔翰要用太宗皇帝军事思想来武装自己,打算按图布阵,排为八个阵形,每个阵相距百步。这个排阵法,可把部将赵延进给吓坏了。他警告主将说:“如今敌人骑兵漫山遍野,我方布阵却星罗棋布,松松散散,这岂不是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吗?依我的看法,必须把兵力集中起来使用,才有取胜的可能。”这岂不是否定英明领袖的军事智慧吗?崔翰不无忧虑地说:“万一没打胜仗,那可怎么办?”照英明领袖的“八阵图”打仗,就算输了,皇帝也怪罪不得;若自作主张,打输了可要犯政治错误了。赵延进急了,脱口道:“若是打败仗,我愿意独揽责任。”此时镇州监军李继隆也站出来说:“行军打仗,要因机变化,哪能预先设定某种阵法呢?若皇帝怪罪下来,我愿意承担责任。”既然部将们都这么说了,崔翰也只能把皇帝的“八阵图”抛在一旁,改八阵形为两阵形,集中兵力应战。为了诱敌,宋军使出诈降计,派人前往辽军大营,递上请降书。辽国主帅韩匡嗣信以为真,他心想宋朝皇帝都被打得落荒而逃,宋军士气低落,投降乃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耶律休哥却反对道:“我观察宋军军队,严整精锐,看起来不像投降的样子,一定是诱敌之计。”韩匡嗣求功心切,压跟听不进去。果然不出耶律休哥所料,当韩匡嗣得意扬扬地前去受降时,遭到宋军精锐部队的痛击。此役辽军大败,弃尸战场者一万余人。在辽军各路部队中,只有耶律休哥的人马准备充分,边战边撤,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全师而退。辽国的入侵被打败了,宋太宗总算捞回点面子。可是宋辽战争一旦开打,边界便无宁日。辽军虽然吃了败仗,可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吃亏,因为韩匡嗣战后被辽景宗降罪解职,长于兵略的耶律休哥全权负责对南宋的战争。这个人事上的变动非常关键,耶律休哥在辽国军界蹿起,在以后的战争岁月里,他将证明自己乃是大宋帝国的头号克星。十二 旗鼓相当:宋辽边界拉锯战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始运转,要停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从晚唐到五代,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乱局之中,契丹人也乘机崛起于北方,成为中原政权的劲敌。经过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的铁腕扫荡,中国境内的割据势力已全部被剪除,大一统后的宋帝国,当然要挑战契丹人在北方牢不可破的霸权。燕云十六州是摆在宋、辽两国面前的最大问题,辽国不愿拱手让出,而宋帝国则志在必得。宋太宗突袭幽州,拉开宋辽战争的序幕。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其实最脍炙人口的便是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得益于一部同名小说《杨家将》,小说中的杨老令公,便是历史上真实人物杨业。杨业本名杨重贵,年轻时善骑射,后成为北汉的一员将领。北汉皇帝刘崇十分器重他,赐予刘姓,改名为继业,几乎把他视为皇族成员。在北汉与宋的战争中,杨继业是相当卖力,甚至在北汉灭亡后,他还负隅顽抗。也正是这种忠勇的精神,使他赢得了宋太宗的尊敬,又让他改回原姓,同时改名为“业”,故而称为杨业。杨业打仗勇猛,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早在北汉为将时,便得到了一个绰号,称为“杨无敌”。由于宋辽战火重燃,大宋帝国迫切需要一个熟悉边关事务的将领坐镇北疆,杨业在北汉时,对宋、辽两国军情都了如指掌,正是最佳人选。宋太宗拜他为代州刺史,驻守军事重镇雁门关,以防辽军入侵。很快,杨业就证明了自己价值。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辽军入寇雁门关。勇猛无敌的杨业并非一个莽夫,他足智多谋,为了出奇不意打击敌人,他采取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他率数千骑兵悄悄地离开驻地,敌人从北面来,他却往西面去,当时手下的将士都摸不着头脑,这位老将军玩什么花样呢?杨业成竹在胸,往西走一段后,他的部队穿小路北上,绕道到契丹人的背后,冷不防发起突袭。此役契丹人大败,辽国驸马萧咄李被当场击毙,辽将李重诲被生擒。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帝都后,宋太宗龙颜大悦,提拔杨业为云州观察使。此役的胜利也令杨业的威名传遍北疆,契丹人对他非常忌惮,只要看到杨业的旗号,他们便躲得远远的。可是杨业的英勇表现,却引起边关守将们的嫉妒,他们认为杨业不过就是个北汉投降过来的将领,能保住性命已是朝廷莫大的恩典了,居然还如此大出风头,着实可恶。于是一封封中伤攻击的信件不断地发往宋太宗那儿,深谙权谋术的皇帝故意把这些信件交给杨业本人过目,以示自己对他的绝对信任。杨业果然感激涕零,誓死效忠皇帝与大宋朝廷。杨业固然令辽军闻风丧胆,但辽国的耶律休哥更令大宋帝国胆战心惊。耶律休哥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他是契丹历史最出色的将领。作为游牧民族,契丹人悍勇而嗜杀,耶律休哥继承了勇敢的品格,却不嗜杀。他智勇双全,这在高梁河一役中尽显无遗,在兵力不及宋军的情况下,实施一系列军事欺骗,以少胜众,在战斗中身披数创,犹战斗不懈,实有古名将之风采。凭借在战场上一系列非凡战果,耶律休哥成为辽国军政重要人物,被辽景宗封北院大王。自从幽州之围后,辽国一心要报复大宋的入侵,两度出兵南下,不料却损失折将。第一战韩匡嗣损失一万余人,第二战驸马爷被杨业一刀给砍死了。辽景宗乃是辽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决定亲征大宋,以雪前耻。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景宗先祭天祀地,拜了兵神后,大举挥师南下,入侵宋国,兵围瓦桥关。瓦桥关守将张师率部出战,欲与辽军一决雌雄。辽景宗亲临战场督战,当两军激战犹酣时,只见得身旁一人纵马而出,此人手舞长刀,胯下的马甲是十分耀眼的金黄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此人正是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作为战场上的指挥,他并不是只发号施令,而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耶律休哥冲入宋军中,阵斩敌方主将张师,宋军大骇,不敢恋战,退入城门,婴城固守。数天后,一支援军已抵达瓦桥关,与辽军隔河对峙,辽军在北岸,宋军在南岸。耶律休哥披上战袍、跨上战马,就要渡河迎战。此时辽景宗一眼望见他那匹披着黄金甲的战马,这匹马实在太显眼了,这岂不是给宋军弓弩手有狙杀耶律休哥的机会吗?辽国皇帝唯恐自己的爱将受伤,特地叫他换来一匹披着玄甲的白马,看上去不太醒目。耶律休哥骑着这匹白马,率领精锐骑兵渡江,奋勇发出突击。宋军大败,耶律休哥一直追到莫州,生擒数名宋将,一路上尸横遍野。此时的耶律休哥,几乎成为“战神”的代名词。辽景宗赏赐他御马金盏,并称赞道:“你的勇敢超过了大家的想象,若是人人像你这样,何必担心打不了胜仗呢?”这一战的成果,令辽景宗心满意足,遂引兵退回国内。但宋太宗却心有不甘。宋太宗是有进取心的皇帝,也自视甚高,岂肯让人站在头上拉屎呢?辽师一退,他又想乘机进取幽、蓟之地。这样杀来伐去,势均力敌,战争何时才是尽头?很多人反对这种无谓的军事冒险计划,提出“峻垒深沟、蓄力养锐”、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内而养外、以仁怀天下等措施。皇帝听从了这些建议,在北方诸州开运河、通漕运、筑水堤等,积极做好战备。在之后几年里,宋、辽两国边界冲突虽多,但规模都不大。比较重要的一次战争爆发于太平兴国七年(982)。该年四月,辽景宗亲自挥师,再攻大宋。这位契丹皇帝与宋太宗一样,热衷于御驾亲征,但本领也着实一般。首战满城,辽军便遭重创,守太尉希达里中箭身亡。辽国大将耶律善布被宋军伏击,差点丢了小命,只是耶律斜轸拼死打开包围圈,把他给救出去了。辽景宗身体状况本就不太好,遭此败绩后,怒火攻心,竟然病倒了,只得提前回国去了。战争仍在继续。辽景宗留下三万人马,兵分三路,分袭雁门、府州、高阳关。雁门正是号称“杨无敌”的杨业把守,他与潘美联手,大破敌军,反客为主,攻入辽境,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在应州战场,宋将折御卿挫败辽师,斩首七百级,获兵器牛羊万计。在高阳关战场,宋将崔彦进也取得阻击战的胜利,获兵器牛羊数万。这样,辽师的三路进攻,均被打退。这几年的边界战争中,宋、辽两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互有胜负,难分高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消息传来了:辽国皇帝辽景宗病逝了。辽景宗是在伐宋归来几个月后去世的,他的死给辽国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继位者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这个小孩子有能力领导一个大帝国吗?十二岁的小娃娃,当然没法统治一个国家,于是一个女人从幕后走向前台,她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辽国萧太后。萧太后,原名萧绰,小名燕燕,出身辽国名门望族。她父亲萧思温,曾担任辽国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位高权重。萧燕燕从小聪慧过人,其父赞道:“此女必能成大事。”十六岁那年,她被选为贵妃入宫,后被册立为皇后。萧燕燕政治上的才华,在辽景宗在世时就脱颖而出了。由于辽景宗身体一直不太好,国家大事的决断,许多是出自皇后萧燕燕之手。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帝卧床榻间,拱手而已。”辽景宗去世后,萧太后临朝称制,成为国家真正的统治者,这位女强人注定要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她与唐朝女皇武则天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没当皇帝罢了,两人都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内心之强大常人难以想象。萧太后刚上台时,地位是很不稳固的,她曾这样说:“母寡子幼,族属雄壮,边防未靖,奈何?”在这个时候,两位大臣的效忠与辅佐,是政权得以顺利交接的关键。这两人,一位是契丹人耶律斜轸,另一位是汉人韩德让。韩德让与萧太后关系十分微妙,有些野史甚至称萧太后下嫁给了韩德让,这虽然说得离谱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俩人维持着情人的关系。由于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汉人也成为辽国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太后执政期间,重用汉人,推行汉化,致力于契丹与汉两个族的和睦。萧太后“汉化”思想的背后,未必没有韩德让的影响。且说宋太宗获悉辽国居然女人当国,心里自然未免蔑视一番。在他看来,女人嘛,见识自然长不了,我且用计骗骗她。于是皇帝下旨,北方沿边诸州,务必守境力耕,不得擅出边关,不得侵扰契丹人、夺其畜产,违者以重罪论。这诏令下达,营造一派和平的景象,似乎两国就要罢战休兵了。但是宋太宗的伎俩,并没有瞒得过萧太后。萧太后虽是女流之辈,对军事却是十分精通,史书上称她“习于兵事”,想必当年辽景宗亲征,她都随行的。她知人善任,对耶律休哥的军事才华大加赞赏,提拔他为南京(幽州)留守兼南面行营总管,全权负责边关事务。耶律休哥赴任后,细心留意宋军动向,发现宋太宗的诏令不过是个愰子。宋军正不断地把粮食送抵北部边关,并在黄河北岸修筑城堡,显然是在积蓄力量,以待下次进攻。耶律休哥将计就计,一方面劝农桑、修武备、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则派出大量间谍,潜入宋帝国境内,传播假情报。间谍们散布的消息主要有两个:其一,辽国国内空虚;其二,辽国边关将帅都是有勇无谋的傻大个,有蛮力没智慧。这些消息,令大宋边关将领十分振奋,上报给了朝廷。与辽国相比,大宋帝国在军事情报上逊色许多。以前宋太祖在位时,每当对外发动战争时,势必要摸清对方的虚实,包括收集兵力部署、地形、敌将等情况,以便做一个完整的评估。可是宋太宗在这一点上,显然远不如他的哥哥。他对耶律休哥散布的假情况深信不疑。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几位地方大吏纷纷上书,提议对契丹发动战争,夺取幽州。雄州知州贺令图、岳州刺史怀浦等上书称:“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在他们看来,夺幽州仿佛易如反掌。宋太宗不由得怦然心动,抑制不住北伐的冲动,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要成为像秦皇、汉武那样伟大的君王。公元986年,即雍熙三年,轰轰烈烈的北伐开始了。这一战,在大宋帝国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十三 雍熙北伐:虎头蛇尾的远征宋太宗北伐契丹的决定,显然是过于草率了,因为他对契丹的军事实力做了一个完全错误的估计。萧太后上台后,辽国的实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比辽景宗时更强大。萧太后深知大宋帝国颇为强大,未敢轻启战端,在南方采取守势,而把进攻重点放在打击党项人及女真人。公元983年,辽国讨伐党项,击破十五个部落;在太宗发动北伐的前一年,即公元985年,辽国大败女真,俘获十余万人,马二十多万匹,军事力量更加强大。然而,对于这一切,大宋帝国的情报机关却置若罔闻。为了这次北伐,大宋帝国精兵倾巢而出,名将个个登场亮相。宋军兵分三路出击,具体部署是这样的:第一路是主力部队,由大将曹彬领衔,崔彦进为副帅。曹彬乃是大宋名将,在平后蜀、平南唐之役中有赫赫之功。这位仁兄由于战功太大,后来当了枢密使,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总参谋长。这次曹彬重新披甲上阵,可见宋太宗对伐辽一战,势在必得。第二路兵团以米信为总指挥,杜彦圭为副帅,从雄州(河北雄县)出兵,这路兵团实力一般,只是协助曹彬的主力兵力作战。第三路兵团由田重进率领,从定州出发,经飞狐(河北涞源)向北挺进。在三路大军出发后,宋太宗觉得还不够保险,为了确保在战场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又派出第四路人马。这支部队以潘美为总指挥,杨业为副手,在西线发起攻击,任务是迂回到幽州侧背,与曹彬主力部队夹击,收复该城。四路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敌国,兵精马壮,士气高昂。宋太宗踌躇满志,如此精锐的部队,别说打下幽州,就是天堂也可攻下。果不其然,各路宋军捷报频传。我们先来看看潘美、杨业这一路。潘美与杨业都是一代名将,杨业对辽军又十分熟悉,故而推进神速。攻入辽境后,潘美向北推进到了寰州,辽刺史赵彦辛望风而降;紧接着,宋军马不停蹄,直取朔州,朔州守将赵希赞同样举白旗投降。进攻应州之战仍然不费吹灰之力,辽国守将又投降了。潘美与杨业联手,果然勇不可挡,不久后,云州也被宋军收复。出师不到三个月,潘美与杨业连下四州,战果惊人。再看看看田重进一路宋军的进展。田重进是一员老将,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时,他就有份儿了。田重进攻入辽国后,首战飞狐,敌守将吕行德投降;紧接着,他兵围灵丘,守将穆超举城投降。辽国急忙派一支军队以阻击宋军深入,结果被田重进打败了,还损失两员大将。在蔚州之战中,敌军仍然没有顽抗的意志,很快举城投降。协助曹彬进攻的米信兵团,也在新城大破辽师,取得一场胜利。作为北伐主力的曹彬兵团,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曹彬兵团总兵力十余万人,担任主攻方向。越过宋辽边界后,这位名将先声夺人,攻克固安城,而后挺进涿州。辽军在涿州以东迎战曹彬兵团,然而力量悬殊,随即被宋军击破。曹彬乘胜追击,从北门攻入,占领涿州。涿州是幽州的南面门户,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辽国派出一支军队南下,企图收复涿州。曹彬遣部将李继宣率轻骑渡过涿河,击退辽师。从战争的第一阶段来看,宋军四路出击,节节告胜,攻城略地,反观辽军则不堪一击。难道辽国自萧太后掌权后,果真一落千丈了吗?难道在高梁河一役中大败宋朝皇帝的耶律休哥,竟成为了一头死老虎吗?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宋军的胜利着实不值得骄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强敌还没出现呢。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发现,此期宋军所打败的对手,都是辽国中的汉兵汉将。自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由于这里是汉人区,辽国仍保留了汉人官吏、将领以统治汉人。这些汉族将领在与中原政权对抗时,大多数并不积极,稍稍抵抗便举旗投降了。这是北伐军频频告捷的原因之一。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执掌辽国大权的“女汉子”萧太后竟然带着未成年的小皇帝御驾亲征,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吕稚、东汉的邓绥、唐朝的武则天等,她们都曾经是帝国最高统治者,但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像萧太后这样御驾亲征。写到这里,笔者也不能不为萧太后的勇敢而喝采。她非但勇敢,也有识人、用人之才,同时也知晓军事,把两位契丹名将用以对付两位宋朝名将。耶律休哥将对阵曹彬,而耶律斜轸则阻击潘美。曹彬、潘美这对在平定南唐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宋双星,能否再度席卷幽蓟之地呢?开封城内,虽捷报频传,宋太宗却眉头紧锁。这位大宋皇帝虽然在战场指挥作战的本领略显蹩脚,对大的战略却仍然有独到见解。他凝视着案台上的地图,陷入沉思,内心有一种忧虑。他在担心什么呢?曹彬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军队越往前推进,后勤补给线越长,倘若辽军在这个时候切断他的运粮通道,那岂非置于危险的境地?宋太宗的担心是有道理。问题是,宋太宗都看得出来的问题,难道久经沙场的曹彬却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那么曹彬为何要冒这个风险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他过于轻敌了。自宋师出兵两个多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辽人望风披靡,这很难不令他对敌人有轻视之心;其二,他认为耶律休哥丢失涿州后,一定会主动进取,与宋军展开决战。只要是速战速决,他就可以在粮食吃完之前,打败对手。其三,潘美、杨业连克四州,这也给曹彬很大的压力,他可不想在战绩上输给别人。曹彬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将领。既生瑜,何生亮!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在帐中踱来踱去,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地图。自从全权负责辽国南部军事以来,耶律休哥一直在构想一个大战略,其核心就是诱敌深入,然而给予宋军致命一击,凭借一战来彻底稳定南线战局。为此,这些契丹名将不断放出风声,示弱于敌,引诱宋军主动进攻。果不其然,宋太宗终于没忍住,数路大军深入辽境,势如破竹。耶律休哥明白,他所面对的曹彬,乃是沙场宿将,且手下有十万精兵,不可采用硬碰硬的手段,必须要觑准敌人的弱点。那么曹彬的弱点在哪儿呢?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太宗都看出来了,在于后勤补给线,十几万大军每天得吃多少粮食啊。耶律休哥并不急着与曹彬决战,两人在较量着耐心。持久战对远距离作战的宋朝军队相当不利,耶律休哥采取守势,同时派出轻骑兵不断骚扰。在夜间,契丹骑兵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对宋军薄弱据点发起突袭,打击宋军士气;在白天,耶律休哥则派出精锐骑兵,埋伏于山林草莽,袭击宋军的运粮交通线。很快,曹彬发现问题严重了。十几天后,曹彬兵团的粮食供应不上了。没粮食吃,向前推进与辽军决战,那是不可能了,守住涿州也不可能,只能后撤。于是曹彬下令,放弃涿州,撤向雄州,等粮食供应上了,再作进攻打算。像曹彬这样富有作战经验的名将,犯下这样的错误,确实不应该。我们只能说,他确实被耶律休哥散布的假情况忽悠了,对辽军过于轻视才会贸然深入,结果粮食出问题了,被迫撤了回来。曹彬的做法,令皇帝十分不满,他派使者快马传达指示,要求曹彬兵团速速与米信兵团会合,按兵不动,养精蓄锐,等待潘美、杨业迂回到幽州城背后,再联合起来攻取幽、蓟。宋太宗的指示是正确的,既已失去主动权,不如等待时机。按兵不动!眼看着潘美与田重进这两路兵马节节胜利,作为主力的曹彬兵团却按兵不动,这岂不让人看笑话吗?曹彬的部将们出谋划策,纷纷请战。身为主将,曹彬有一个大缺点,就是过于仁慈。他在攻打南唐时,为了制止手下将领滥杀无辜,他不是用严厉的军纪来约束,而是用装病的办法。他是一个好的将领,但缺乏统御力。在将士们纷纷请战下,曹彬被舆论绑架了,只得依从部下的建议,再度向涿州发起进攻。但是,此是涿州的局势已大变了。御驾亲征的萧太后及辽圣宗已达抵达涿州以东五十里之处,与太后同来的,是契丹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萧太后颇有军事眼光,她命令耶律休哥等人派出轻骑兵,对曹彬大军不停地骚扰,迟滞其行军速度。曹彬一路且战且行,花了四天的时间才抵达涿州。时值四五月之交,中国农历,四月已进入夏季,此时天气开始变得炎热,经过多日行军作战后,宋军已是疲乏不堪了。到这个时候,曹彬不得不要重新评估战局了。萧太后的到来,使耶律休哥手上的兵力猛增,而且是清一色的契丹骑兵,其战斗力之强,远非曹彬之前所遭遇到的对手可比。怎么办?战,或是不战?曹彬已是没有底气,他又一次下令,从涿州撤退。两度兵抵涿州,又两度撤退,作为一名大将,这种做法着实轻率,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士气。本来就不该冒进,曹彬偏在部下要挟下出击,出击了又没有战斗的决心,那么这仗如何打?一直耐心等待的耶律休哥绝不会错失这次机会,他马上亲率精锐骑兵,全力追击。宋军以步兵为多,而契丹人则是骑兵,速度快,耶律休哥终于追上曹彬了。辽国名将与宋国名将在岐沟关(河北涿县西南)展开较量,但这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对阵,而是一边倒的战斗。两进又两退的宋军将士全无招架之功,被打得丢盔弃甲,曹彬率部突围,往拒马河方向退却。到了拒马河时,前有河流挡路,后有契丹追兵,宋军乱得像一锅粥。在这个时候,曹彬已完全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力,全军将士只得各自为战了。拒马河成为宋军的灾难之地。由于一片混乱,在渡河时,人马相践踏,被踩死者无数,被淹死者无数,被追上来的契丹骑兵杀死者无数。当时为了逃命,宋军士兵把沉重的盔甲脱了扔在岸上,把刀枪剑戟这些武器也都扔了,拒马河畔,武器堆积如山,拒马河中,尸体累累。史书上这样记道:“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不仅是士兵,宋军中高级官员也死了很多人。被任命为幽州知州的刘保勋,都还没到幽州城,就溺死于拒马河,他儿子来救他时,也不幸溺死。殿中丞孔宜同样在渡河时溺水而死。若不是副将李继宣率部与契丹血战,宋军的伤亡将更加惨重。这位勇猛的将领把命豁出去了,终于逼退辽师。然而此役宋军死亡过半,数万人命丧沙场。垂头丧气的曹彬率着残兵败将退往高阳,这也意味着雍熙北伐已经失败。戎马一生的曹彬,以北伐的惨败而暗淡收场。而耶律休哥则成为契丹的民族英雄,萧太后封他为“宋国王”,注意这个王号哦,耶律休哥的王号是“宋”,这不啻为对大宋帝国的蔑视。豪情万丈的耶律休哥提议,乘胜南略,把辽、宋的领土分界线南移到黄河一线。但是萧太后有自己的考虑,未予批准。这一战,是宋辽历史上的关键性一战。从此,辽国进入最强盛的“萧太后时代”,而吃了败仗的宋帝国,则完全改变对辽战略,转攻为守,积极进攻变为消极防御,收复幽州的梦想,也如风筝渐去渐远了。十四 杨业之死:忠烈杨家将的真实故事曹彬败退后,耶律休哥在东线战场上把宋军彻底赶出去了。在西线的蔚州、寰州、朔州、云州、应州仍在宋军手中,这也是北伐过程中路军(田重进兵团)与西路军(潘美、杨业兵团)所取得战果。不过,辽国人岂会将此五州之地拱手让出呢?萧太后已经指派契丹名将耶律斜轸统率十万大军,马不停蹄杀奔过来。东线战事尘埃落定,西线大厮杀不可避免。耶律斜轸曾担任辽国南院大王、北院大王、西南面招讨使等,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公元979年的白马岭战役、高梁河战役中,他均有出色的表现。萧太后上台后,他深受信任,继而在讨伐女真的战争中再立奇勋,成为辽军中堪与耶律休哥相媲美的名将。在耶律休哥大败曹彬后一个月(雍熙三年六月),耶律斜轸挥师越过太行山,进攻宋军控制下的安定城。宋军将领贺令图在安定城西与辽军交战,岂料根本不是敌人对手,只得放弃安定,向南撤退。耶律斜轸追至五台,大破宋军,此役,贺令图损失数万人马,元气大伤。辽军挟胜利之威,于次日攻陷蔚州。宋太宗接到快马送来的战报后,立即指示驻守在应州的潘美率领军队增援贺令图。潘美收到诏令后,即刻点兵启程,直奔飞狐。然而,耶律斜轸已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势,大败潘美,而后兵锋直取应州。此时应州几乎毫无防御力量,部队都追随潘美出征了,剩下的守城部队兵力单薄,如何抵御辽军,只得弃城而逃。耶律斜轸几乎不战而夺回应州,又把下一个目标对准寰州。寰州守军没有弃城而逃,他们选择了顽抗到底,但面对优势敌军,很快便沦陷了,守城的一千多名将士被杀。潘美知道这四个州是守不住了,可是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尽可能把四州的百姓迁往大宋境内。土地未能收复,但是总要把汉人同胞从契丹人的铁蹄下拯救出来吧。潘美收罗残兵败将,退到朔州狼牙村,此时听到契丹攻陷寰州的消息。契丹气焰嚣张,向朔州挺进,距潘美大军已经不远了,怎么办呢?副将杨业认为应避其锋芒,他说道:“如今敌人兵锋益盛,不可与之争锋。我们应该率兵出大石路,先派人通知云州、朔州守将,先把云州百姓撤出来,然后我军直逼应州(应州此时已沦陷),契丹必定要集中兵力与我抗衡,届时让朔州军民出城,向石碣谷转移。在石碣谷入口处,埋伏一千人的强弩兵,再派一支骑兵支援,那么云州、朔州、应州三地百姓可以保全了。”杨业的这个提议,着力点在于尽可能多地把百姓保全转移到国内,并不想与契丹人打硬仗,消耗实力。可是我们前面说过,在宋军将领中,许多人对杨业是有敌意的,一则是他是北汉降将,再则他在边关名气很大,令人嫉妒。听到杨业的发言后,有一个人站出来斥责道:“将军手握数万精兵,却畏懦如此!应该要擂响战鼓前进,直奔马邑与敌人决战。”说话者何人?却是监军、蔚州刺史王侁。从王侁的名头上,就是个挂名刺史,因为此时蔚州已经被辽军夺回了。王侁此言一出,顺州团练史刘文裕也随声附和,表示赞同。杨业断然否定道:“不行,那样做必败无疑。”王侁脸上露出轻蔑神情,冷嘲热讽地说:“你平素绰号叫‘杨无敌’,如今遇到敌人就逗留不前,莫非将军心怀他志吗?”这句话,让杨业涨红了脸,暴跳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王侁含沙射影,暗示杨业本来就是个降将,难不成又想向辽国投降吗?你想想,当年杨业还是北汉大将时,北汉其他人都投降了,就只有他一个人不投降,因为他看重的就是个人的名声、气节。如今王侁却讽刺他不过是个小人,这岂能不让他愤怒呢?他悲愤地对王侁等人说:“我杨业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时局不利,只会令士卒死伤却不能建立功业。如今各位责备我杨业怕死,我当为诸公做出表率。”明知此去根本就是做无用功,为了自证忠心,为了悍卫名誉,杨业不得不去做。临行前,他来到主帅潘美帐中,流着泪道:“我这一去,凶多吉少。我杨业原是太原降将,按理早就该死了。承蒙皇上不杀之恩,还宠幸有加,授我兵权。我并非怯敌不击,而是想寻找更好的机会,能立尺寸之功,以报国恩。如今诸君责备我避敌不战,我只能先死以表心迹了。”身为主帅的潘美一声不吭,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也许他与其他人一样,把杨业看成为是威胁自己地位的眼中钉。杨业也没有想得到潘美的安慰,他之所以前来,除了表白心迹外,主要是不忍心麾下将士跟着他去送死。于是他摊开一张地图,用手指向一处名为“陈家谷”的地方,对潘美说:“请诸位将军在此两侧埋伏步兵强弩,等我转战到此时,以步兵援救,从左右两翼夹击敌人。否则的话,恐怕没人能活下来了。”对于杨业这个请求,潘美也不好拒绝了,只得同意。于是杨业率部出发,向敌人重兵集结的方向挺进。潘美、王侁则按照杨业的要求,在陈家谷口埋设伏兵。耶律斜轸早就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宋军往里钻呢。他得悉杨业率军前来,便亲自率军迎战。此时的杨业已绝生还的念头,他勇猛冲锋在前,锐不可当。老谋深算的耶律斜轸佯装不敌,向后便撤。其实辽军早就设下伏兵,以杨业丰富的军事经验,在一般情况下会十分谨慎小心,但此时他内心悲愤,就算知道敌人有伏兵,他能后撤吗?他选择了向前冲,此时伏兵四起,耶律斜轸也杀了个回马枪,杨业大败。为了保全士卒性命,杨业还是率残兵败卒退回狼牙村。他希望埋伏在陈家谷口的步兵、弩兵能给予敌人重大杀伤。杨业一路战,一路走,边杀边退,到了傍晚时,抵达陈家谷口,可是他却惊愕地发现,谷口空无一人,根本没有一个宋朝官兵。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杨业率部出发后,王侁就在陈家谷口等待其消息。可是等了半天,却没有任何消息。王侁便派人到高处瞭望,还是没发现动静。他估算了一下,觉得杨业要是打败仗,那应该早就退回来了,到现在还未回来,肯定是把辽军打败了。一想到这里,王侁心里琢磨:我可不能让杨业把功劳给抢了。于是他马上召集所部,不必在谷口埋伏了,咱们抄小路去追击敌人。潘美一听,这怎么行,你王侁要是跑了,辽军打到这里,我怎么扛得住?他想制止王侁,可是王侁不理他,自个儿走了。有人会问,潘美不是总司令吗,怎么王侁不听他的呢?原来王侁这个监军,他就是代表天子监督前线将领的,有皇帝老儿撑腰,不把总司令放在眼里。潘美大惊,想想这里不安全了,也顾不得杨业的嘱咐,下令军队撤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军失利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曹彬或是潘美,作为前线统帅,他们并没有一言九鼎的真实权力,反倒处处受制于部将,这样一支军队,哪有凝聚力呢?话说杨业望着空荡荡的陈家谷,他用力捶胸,脸上充满悲恸的神情。他不是为自己悲,而是为所剩无几的部下感到悲痛。此时老将军手下只剩下百余人,他对众人道:“你们各自都有父母子女,不要跟我一起死,你们都快走吧。”这些士兵长期追随杨业,乐为其用,如今大难临头,岂有丢下将军自己逃命的道理呢?大家都流着泪,表示要与将军一起血战到底。这时契丹人已经追了上来,这是最后的战斗了。尽管所有人已筋疲力尽,但老将军一声令下,大家都投入到契丹的白刃战中。“无敌”杨业果然神勇惊人,只见他大刀挥舞,砍倒了百十名契丹人,同时身上受了数十处伤,血流不停。打着打着,杨业的士卒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他的儿子杨延玉与岳州刺史王贵等几个人。王贵也是一员勇将,箭术极好,他连续射杀数十名辽军,最后箭矢用完了,便赤手空拳,又杀了不少敌人,最后力竭被杀。杨延玉也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在父亲身旁。杨业再也没有气力了,这时,他心爱的坐骑撒腿便跑,冲破辽军的包围圈,一头冲到深林之中。这匹马很通人性,可是它也伤得极重,跑不动了,只得找了个树丛,藏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契丹将领耶律希达一眼望见马背上的战袍,引弓上箭,瞄准便射。杨业不幸中箭,翻身落马。契丹人一拥而上,把失去知觉的杨业生擒活捉了。对于杨业,契丹人十分熟悉。他以前是北汉将领,而北汉是契丹的保护国。就说契丹统帅耶律斜轸吧,在七年前(公元979年)辽国援救北汉时,耶律斜轸与杨业(当是叫刘继业)是属于同一阵线,一起抵抗宋军的入侵。然而有一个事实,即便在北汉时,杨业似乎也是属于反对与契丹结盟的。据《辽史》所记,耶律斜轸在俘获杨业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由此可见,杨业在民族立场上,始终是反对契丹人入主中原,占据中国故土的。作为一代名将,杨业文化水平比较低,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他不太懂,也没这兴趣。但是他忠诚、勇敢、会打仗、有谋略。他在军事上的本领,应该是长期作战中总结、学习来的。杨业有点类似于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既作战勇敢,同时也很会带兵,因为能与士兵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杨业武艺相当高强,身体强健。他归顺大宋帝国时,已经五十多岁,驻守在雁门关一带,这里冬天十分寒冷,一般人都得穿毡裘御寒。他却不怕冷,经常夹一件棉衣,露天坐着讲习军事,旁边也没有火炉。站在一旁的侍者都快冻趴下了,他却一点寒意也没有。可以说,他天生就是打仗的料。他与李广一样,军中政令十分简单,但士兵乐于为其效命,这点从他最后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来。契丹是游牧民族,崇尚英雄,而杨业是个令人敬重的英雄,故而契丹人对他好生照顾。可是杨业却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他叹息道:“皇上厚遇我,我本期待以捍卫边关杀敌立功以报答皇恩,只是为奸臣为嫉,逼我赴死。如今王师败绩,我有何颜面苟且偷生呢?”于是他绝食三日,吐血而亡。这次惨败的消息与杨业自杀殉国的噩耗传到开封城后,宋太宗大为痛心。监军王侁被除官,发配金州;潘美被降三级留用;追授杨业为太尉兼大同军节度使。皇帝这么做,一方面是表彰杨业的功勋,另一方面也是树立一个忠勇的榜样。杨家将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这既是百姓对杨门忠烈的景仰与传颂,也有官方宣传的痕迹。在著名历史小说《杨家将》中,塑造了杨氏家族四代忠烈的人物形象,小说里面当然有虚构,那么历史上除了杨业外,还真的存在其他杨家将吗?答案是肯定的。杨业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均被朝廷录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杨延昭,也就是小说人物中的杨六郎。在杨业的数个儿子中,杨延昭的性格与父亲最像。杨业曾说:“此儿类我。”确实如此。杨延昭尝追随父亲参加雍熙三年的北伐,后来镇守大宋北疆,颇多战功。宋真宗也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堪称杨家将第二代的出色人物。杨家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他的才华曾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赏识,后来追随狄青南征。考虑到杨文广是名将之后,宋英宗多次提拔他,官至定州路副总管、步兵都虞侯。与祖父、父亲一样,杨文广也是精忠报国,因公忘私。可以说,杨氏家族为大宋帝国的边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代人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逐渐演变为小说《杨家将》,其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遂成为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十五 诸神之战:耶律休哥与李继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宋朝是一个比较弱的王朝,总是挨人家的打。其实在北宋初期,大宋帝国还是挺强大的,宋太祖、宋太宗两任皇帝在对外战争上都积极进取。雍熙北伐失利后,大宋帝国的国策才由进攻转为防守。曹彬被打败了。杨业死了。可战争还没完。宋太宗显然打错了算盘,孤儿寡母不可欺也,萧太后是可怕的对手。辽国的复仇,很快如疾风暴雨般袭来。时间仍然是雍熙三年,这一年的年底,攻守格局发生逆转。萧太后英姿飒爽,检阅南征部队,并任命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挥师南下。耶律休哥诡计多端,《孙子兵法》里的那些军事原则,他是烂熟于胸,而且运用自如。他知道镇守雄州的贺令图,乃是宋军中最坚决的主战派,积极鼓吹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贺令图有勇无谋,头脑简单,又贪功好事,耶律休哥便想了一个计策:诈降。他派间谍潜入雄州,对贺令图说:“我获罪于契丹,愿归附大宋。”怎么归附呢?耶律休哥说,贺令图得率一支军队前来接应才行。贺令图心想,要是耶律休哥投降,那可是大功一件啊,他都没有细想,便率一支骑兵去接应。岂料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骑兵被杀得片甲不留,而贺令图自己成为耶律休哥的阶下之囚。搞定贺令图后,耶律休哥又在望都打败宋军。时任瀛州都部署的刘廷让大怒,率数万人马出战,扬言要踏平幽州。可是战争不是靠吹牛打得赢的,耶律休哥是实干家,他抢在刘廷让之前,占领了各个重要的战略据点,进逼瀛州。刘廷让自恃兵精马壮,与耶律休哥在君子馆(河北河间北)一带相持。可是两大因素导致宋军大败:其一,辽国萧太后率领主力赶到,投入战斗,形成绝对优势,包围刘廷让兵团;其二,寒潮骤至,天寒地冻,宋军的弓弩无法使用,武器优势发挥不出来。朝廷急令沧州都部署李继隆救援刘廷让,可是李继隆发现解围并不现实,遂退守乐寿。在这种情况下,刘廷让只得全力突围,除了极少数人得以生还之外,他麾下的数万人马全军覆没。战后,宋太宗把战败责任归于李继隆,没有追究刘廷让。可是在追究李继隆时,又发现他的做法并无不妥,最后也取消调查。就这样,这场大败仗,最后居然无人负责。在一年之内,宋军连续遭遇惨败,将领受责却很轻,由是可见宋朝的军事制度有着巨大的缺陷。这几次惨败后,“边将莫敢有议取燕云者矣”。此时,大宋帝国北疆已是岌岌可危了。由于精锐丧失殆尽,整个边界线上的戍卒加起来不满万人,地方政府紧急之下,把根本没训练过的百姓编入队伍。可是这些民兵确实没有战斗力,契丹骑兵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辽军接连攻下邢州、深州,而后攻破束城、文安,尽杀其丁壮,俘其老幼。这下子可把太宗皇帝给气疯了,他咆哮了——朕要大发兵攻契丹!可是兵在哪里?帝国人这么多,还怕没兵吗?太宗皇帝派使者到河南、河北征兵,抓壮丁充数,八个男丁征一人。此令一出,可急坏了宰相李昉,他急忙写了一折奏章道:“河南百姓不同于边关百姓,只知农桑,不知战斗。如此大规模征兵,人心动摇,不少人逃到山林落草为寇。不仅如此,农作之事也大受影响。”说真的,能征善战的士兵多葬身于北疆,还能指望这些乌合之众吗?皇帝不得不收回成命,继续对辽国保持守势。雍熙北伐的惨败,让太宗皇帝对“雍熙”这个年号不满意了,公元988年,他改元为“端拱元年”。与大宋帝国相比,辽国积极进取。辽圣宗又一次御驾亲征,当然,大家要注意一点,这里打着辽圣宗的旗号,其实真实指挥全局的人,都是铁娘子萧太后。辽军南下,势如破竹,宋军屡战屡败,契丹兵锋直指长城口(河北徐水北)。萧太后亲自压阵,契丹人发起潮水般的进攻,宋军抵挡不住。辽将耶律斜轸向守城官兵招降,但遭到拒绝。宋军突围南窜,萧太后派韩德让追击,全歼宋军。之后,契丹人拔满城、下祁州、破新乐,一直杀到唐河北。遥控战局的太宗皇帝从帝都发来指示:坚持清野,勿要出战。此时大宋皇帝也没有作战到底的底气了。皇帝的诏令,按理说是违抗不得的。但定州监军袁继忠却慷慨陈辞道:“敌寇已近在眼前,我城中驻屯重兵却不迎战,眼睁睁看着敌人长驱直入,那么要军队干什么!我当身先士卒,与敌人决一死战。”此话一出,可把几个前来传旨的太监给吓坏了,忙举着诏书,叫众人不要违诏。这时只听得一人声如洪钟道:“阃外之事,将帅得专。”什么意思呢?中国自春秋战国始,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阃外就是门外,皇城之外,战场上形势变化多端,将领要审时度势,就算皇帝的命令,也不一定要服从。说这话的人是谁呢?正是都部署李继隆。李继隆继续说:“前年我在河间之战时撤军,之所以苟且偷生,就是想要有机会报效国家。”李继隆说的河间之战,就是两年前的君子馆之战。当时宋军刘廷让兵团被耶律休哥包围,李继隆担任救援任务,可是他认为毫无胜算,遂撤军而去,导致刘廷让兵团全军覆没。这件事令皇帝震怒,下令调查李继隆,但后来不了了之。李继隆坚持认为自己没错,为国家保留下一支精锐部队。可是,很多人却认为,他之所以没受追究,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关系:皇帝是他的妹夫!我们且来说说李继隆这个人。他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李处耘是宋初名将,平定湖荆的主要将领。他的妹妹嫁给赵光义,后来成为明德皇后。李继隆从军后,剿过匪,从征过南唐,后来又参加灭北汉的战争。在与辽国的漫长战争中,他有不错的表现。雍熙北伐后,曹彬、潘美等将领作战不力,退居二线,李继隆逐渐成为边关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李继隆被认为是宋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可是他在君子馆之役中不战而撤,这成为其军事生涯的一个难以洗刷的污点。如今契丹再度兵临城下,皇帝下诏坚壁清野,李继隆若再度成为缩头乌龟,恐怕永远被人耻笑了。因此,他坚决支持袁继忠的主张,迎击契丹。在李继隆军中,有一支相当精锐的骑兵,称为静塞骑兵。这支骑兵的家属原先都居易州,然而在契丹的进攻下,易州失陷,他们的妻儿子女都被俘虏。现在终于有了复仇的机会,静塞骑兵们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正所谓众志成城,李继隆率领这支英勇的军队,抵抗辽师进攻。在战斗中,李继隆、袁继忠身先士卒,静塞骑兵一马当先,勇不可当。辽军遭遇到南侵以来的第一场败仗,全线溃败,被宋军一路追击到曹河。李继隆的反击,令辽军伤亡不轻,遂撤回南京,宋军乘势收复易州、满城等失地。最寒冷的冬天过去了,转眼间迎来了新的一年。端拱二年(989),契丹大军再度来袭,辽圣宗依然御驾亲征。易州再次被围,驻守满城的宋军急急来援,然而被辽军铁林军(重甲骑兵)击退,损失惨重,仅指挥使便有五人被生擒。易州城孤立无援,刺史刘墀只得举白旗投降。然而守城将士不肯投降,向南突围。这次突围没有成功,被追上来的契丹骑兵一网打尽。可以说,在宋辽交锋中,大宋帝国已是渐落下风了。当时大宋帝国在北疆设有一兵营,称为“威虏军”,该兵营在选址上是非常不理想的,置于平原上,周围无险可守,驻军数千人。辽国不断派兵袭扰交通线,令威虏军的粮食运输出现大麻烦了。对耶律休哥来说,要击破威虏军并不是问题,但他并不发动进攻。为什么呢?他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把威虏军当作诱饵,宋帝国不可能置之不顾。果不其然,宋太宗很快下达诏令,由定州都都署李继隆统率镇、定两州兵力,押送数千车军粮,前往威虏军处。耶律休哥闻讯大喜,亲率精锐骑兵数万人,准备半途袭击李继隆的押粮部队。只要吃掉李继隆这支部队,威虏军没粮食只能举手投降,那么大宋北疆的防御势必全线崩溃。耶律休哥心思缜密,计划部署井井有条,就等着李继隆掉到陷阱里了。可是,这位契丹名将百密一疏,而正是这一疏忽,毁了他“战神”的不败金身。李继隆的部队还未到,先来了一支巡逻队。这支巡逻队有一千多人,有步兵也有骑兵,头头名叫尹继伦,他的官衔是北面缘边都巡检,就是负责在边界巡逻的。尹继伦巡逻时,突然望见远处有大量敌军,人数众多。当时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敌人要是猛地扑过来,那么区区一千人的部队,恐怕要全军覆没了。可是令尹继伦感到奇怪的是,契丹骑兵却没有动,似乎根本没发现他们。巡逻队的士兵们都喘了一大口气,好险啊。尹继伦越想越不对劲,按理说,我这一千号人马也不少,怎么契丹人个个像瞎子一样,视而不见呢?其中必然有诈。尹继伦的判断是对的。耶律休哥确实发现了这支巡逻队,可是他并不攻击。消灭这一千人的小部队,耶律休哥一点兴趣也没有,他的目标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李继隆部。现在发起攻击,打草惊蛇,因小失大。他本来想,这支宋军小分队一定暗自侥幸死里逃生,辽军数万人马向前开进,他们也不敢折回去汇报敌情。可是,我们不能不说,这次耶律休哥真的要栽跟头了。因为他猜错了。尹继伦把部下召来开会,商量要怎么办。他分析说:“契丹人故意放过我们,一定是要袭击运粮队。我们现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契丹人若偷袭成功,回过头来就会把我们都生擒;若他们偷袭失败,也会拿我们开刀出气解恨。不管怎么样,到时我等都必死无疑。”听到尹大人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可是要怎么办呢?尹继伦继续说道:“于今之计,我们只能走一步险棋了。敌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前方的李继隆军,后防肯定很薄弱。我们跟在他们后面,出其不意袭击其后。若是力战而胜,大家都立大功;若是打败了,我等也不失为忠义之辈。这总比任人宰割,稀里糊涂成为刀下之鬼要好吧。”看来尹继伦的口才着实不错,把大家说得热血沸腾,激愤从命。要跟踪辽军并不难,这支巡逻队本来就是搞侦察的,况且敌人数万人马行动,不可能没动静。入夜时分,尹继伦率这一千名兄弟,手操短兵刃,一路跟踪了数十里,来到了唐州徐河。耶律休哥为了抢夺先机,契丹人一晚上行军,没有睡觉。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屁股后面还跟有一小股宋军,同时一夜不睡。天色未亮,此时契丹大军距离李继隆只有四五里的距离。耶律休哥吩咐下来,先吃饭,吃完饭后天也差不多要亮了,到时便可对李继隆发起总攻。就在辽军吃饭之际,尹继伦把手下一千人排成行阵,出其不意地猛攻辽军的后方,并斩杀一员大将。辽人一下子被打蒙了,不晓得宋军来了多少人,阵脚大乱。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支敢死队冲进敌营后,就直找耶律休哥的身影。当时耶律休哥也正在吃饭,一见宋军杀来,把小刀、筷子一扔便走。可就在此时,几名敢死队员已经冲上来,在短兵交战中,耶律休哥手臂受伤,而且还伤得不轻,但他毕竟功夫过人,跳上一匹战马,跑了。尹继伦的这次进攻,把辽军计划全盘打乱了,不仅未能先发制人,偷袭李继隆军,反倒被李继隆发现了。这时辽兵营兵戈交错,喊杀声震天,李继隆能不发现吗?此时不冲锋,更待何时?李继隆果断下令,全体士兵集合,杀向辽军。耶律休哥真是阴沟里翻船,被尹继伦这一折腾,整个军队乱了套,此时李继隆的精兵又杀过来,辽军大骇,不战自溃,翻身跃马夺路便逃。这一逃没关系,马踩人,人也踩人,被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这时真是恐慌到了极点,以耶律休哥的声望与统御力,在这里也用不上派场了。一场精心准备的偷袭战,就这样泡汤了,耶律休哥不由得仰天长叹,天佑大宋,有什么办法呢?只得全线撤退。想全身而退那么容易吗?要知道李继隆可不是平庸之辈,岂能放过打击契丹的良机呢?他纵马大追,直追到徐河,过了河后又追十来里,俘敌无数。这一战,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让辽军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场战役的胜利,首先归功于尹继伦,战后他被皇帝提拔为长州刺史,同样照样负责边关巡检任务。尹继伦长期巡逻,风吹日晒的,长得比较黑,契丹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叫“黑面大王”,他们还相互告诫说:“可千万别遇到黑面大王啊。”在尚武的契丹人眼中,尹继伦以一千人的微弱兵力,偷袭数万辽军,那真是勇士中的勇士,英雄中的英雄啊。当然,我们也得肯定李继隆的表现,他能当机立断,把握战机的能力是相当强的,若是他优柔寡断,晚片刻发起进攻,尹继伦这支小分队说不定就被消灭了,那到时鹿死谁手,就难以预料了。被视为战神的耶律休哥生平第一次败得这么惨,这对契丹也是一大心理打击。萧太后心里也明白,此时契丹并没有打败大宋的实力。连年的战争,对于宋、辽两国都吃不消,虽然谁也没有主动提出议和,但战争实际上告一段落了。从这一年(公元989年)一直到宋太宗去世(公元997年),宋辽之间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战事。北方战争的压力减轻了,可是在帝国西南,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却悄悄酝酿着。十六 盛世危机:王小波、李顺起义淳化四年(993),太宗皇帝的统治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帝国看上去风平浪静,谁也没有预见到,一场大风浪就要到来了。之所以没人预料得到,是因为风浪来临之前,仅仅只是微波荡漾罢了。这一年二月的某天,西南的一座名为青城的小县城,气氛与往日不同。一大群人聚在一起,手上挥舞着菜刀锄头棍棒,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一个人的演说,当那人说到“吾疾贫富不均,今与汝均之”时,台下这些人热情之火焰被点燃了,个个热血沸腾。他们是要干什么呢?造反!在台上喊出“均贫富”口的这个人,叫王小波,是青城县人,他为什么要造反,其他人为什么要跟着他造反呢?这就说来话长了。青城县位于四川,在大宋帝国统治之前,属于后蜀。我们前面说过,当年宋军平定后蜀时,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蜀地人民奋起反抗,在全师雄的领导下,与宋军浴血奋战,但最后失败了(请参阅前文)。武装反抗失败后,不屈不挠的蜀地人民又上访,到京城告御状,宋太祖不得不处分了一些宋军将领,以平民愤。但是,处分太轻,这也导致一种现象,被朝廷派到四川当官的人,总想方设法捞点好处。在王小波起义前,朝廷曾派秘书丞张枢到四川巡视,他一口气就挖出官员贪赃枉法者一百多人,可见这里腐败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按理说,百姓生活水平不低,干吗要造反呢?其实不然。其一,宋朝平定后蜀,把大量的金银财宝搜刮一空,要么运往京城,要么中饱私囊;其二,赋税太重;其三,政府在四川设置“博买务”,就是垄断布帛买卖,商旅不得私下交易,后来又垄断茶叶。话说这个王小波,原本是个贩夫走卒,做茶叶生意为生。打从政府实施茶叶、布帛专卖后,大量以此为生的蜀民陷入生存危机中,没活路啊,怎么办呢?蜀民有闹革命的传统,你大宋朝廷不是好东西,派来的地方官不是好东西,我反了!就这样,王小波纠集一批失意落魄的贫民,操起棍棒菜刀锄头,打出“均贫富”的口号,造反了。起初,造反军规模很小,一百人罢了。可是王小波点燃了蜀民的愤恨之火,许多穷苦百姓一听说有人闹革命,还均贫富,这诱惑力太大了,纷纷前来投奔,造反军的规模迅速膨胀。王小波颇有眼光,他心里盘计着,若想更多人参加造反军,就得杀掉几个百姓深恶痛绝的官。杀谁呢?他想到一个人:彭山县令齐元振。这齐元振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人神共愤呢?他是贪官、恶吏,但这并不是他区别于别人之处,他的厉害之处,在于阴险狡诈。我前面说过,朝廷曾派张枢到四川,张枢一下子抓了百来个贪官,但是,贪官名单上并没有齐元振。齐元振不仅没上贪官名单,反而被张枢列在清官名单的第一位,上面还标注他“清白强干”。这就是齐元振,贪婪、残暴,却没让朝廷抓住任何把柄,还博得好名声。可是百姓的眼睛比皇帝特使的眼睛明亮,朝廷不能惩罚恶人,就让人民群众来惩罚吧。王小波带着造反队伍,杀向彭山县,很快攻破县城,把齐元振给逮住了。这位造反派头头把县城百姓都叫过来,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当众处决贪官齐元振,杀死后还不够,把他肚子给剖开来,干什么呢?这个贪官就是满脑袋想钱吗,我就用钱填饱你。于是把钱币倒进他的肚子里,看你还得享用不?第二件事,把齐元振这些年搜刮到的财物,全部分给百姓。“均贫富”不是口号,王小波说到做到。这么一来,王小波的威名在蜀地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起义军,起义规模越来越大。不过很可惜,这位出色的起义军领袖,在不久后的一场战役中重伤而死。当时王小波率领起义军,与西川都巡检使张玘所率的政府军在江源县激战。此战起义军大胜,斩杀张玘。可是在战斗过程中,王小波也被张玘射中一箭,射入额头,这是致命伤,不久后就死了。大家便推举王小波的妻弟李顺为大首领,继续领导起义军。李顺继承王小波“均贫富”的思想,颇有早期共产主义色彩,他每攻克一地,总是召集乡里富人大姓,把家里财物、粮食统统拿出来,除了保留一部分生活必需品之外,其余全部没收,用于赈济贫苦百姓。这支起义军纪律严明,对寻常百姓秋毫无犯,因此得受民众支持,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起义军的队伍扩大到了数万人,接连攻陷蜀、邛诸州,杀死官吏无数。后来又攻破永康军、双流等县,目标直指成都。李顺第一次攻打成都并不顺利,尽管打到了西郭门,攻势还是被守军遏制了。李顺便转而进攻汉州、彭州,连连得手。此时起义军如日中天,发起第二次成都攻坚战。这次大宋守军终于没有顶住,守卫成都的郭载、樊知古等人落荒而逃,逃往梓州。一个割据的势力又出现了。李顺,这位一年前还默默无闻的人,如今成为却自立为王,建国号为大蜀,改元为应运。为了巩固起义成果,李顺又派军队四处出击,北抵剑关,南达巫峡。此时四川全境多数地方都为起义军所控制,大宋朝廷震惊了!皇帝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立即召见昭宣使、河州团练使王继恩,给他挂了一个“西川招安使”头衔,率军入川,全权负责军事。王继恩这个人,大家当不陌生。在宋太祖赵匡胤暴死的那一夜,他违抗皇后的密诏,拥宋太宗夺权,可谓是立了头功。他乃是一名太监,太监不都待在皇宫里吗,为何宋太宗居然会派他去镇压起义军呢?王继恩是太监没错,但他长年不在宫里,而是担任排阵都监,长期在河北领兵,手握兵权。宋太宗从禁卫军中拔出部分精兵,追随王继恩入川。此时,守卫剑门关的宋军正与李顺的起义军展开激战。剑门关乃是天险之地,占据剑门,就控制了栈道。当时朝廷对剑门的局势非常悲观,因为这里仅有几百名守军,而前来进攻的起义军则多达数千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都监上官正表现神勇,接连打败起义军的进攻。当时有一支从成都溃败后逃出来的宋军部队,前来剑门投奔上官正。这支部队的到来,扭转了剑门战局,宋军转入反攻,大破起义军。起义军数千人马,死伤殆尽,只剩三百人逃回成都,但这三百人被愤怒的“大蜀王”李顺下令全部处决。剑门之战,对于宋军来说乃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否则栈道一旦被李顺所控制,入川的路就被堵死了,想镇压起义军就没那么容易了。由于这支通道的畅通,王继恩的部队得以顺利入川,并展开攻势,在研口寨大破义军,平定剑州。显然,李顺也低估了宋军的实力。自王小波起事后,义军所对付的官兵,不过只是地方武装,战斗力不强,故而屡战屡胜。而这次李顺要对付的,却是来自京师的精锐禁军,战斗力之强,远非义军这群乌合之众可以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若李顺主动放弃成都,与宋军展开游击战,避实击虚,或许可以坚持下去。可是当了几天的大蜀王后,人性的弱点出来了,在放弃这种富贵舒服的生活,重新回到艰苦的环境中去,这确实很难了。因此,李顺选择与宋军硬拼,抱着侥幸心态去赌,这正是王继恩求之不得呢。此时已是淳化五年(994)四月,李顺接连发起的两次进攻,无异于自杀。他派五千人在柳池驿与宋军交锋,同时又派三千人进攻广安军。这两次攻击非常不明智,不仅均告失败,士气更是一落千丈。自此之后,宋军一路推进,势如破竹。五月,捷报如雪片,不断地飞入皇城。王继恩先是献上战报,政府军攻克绵州;紧接着,部将曹习率领一支军队,从葭萌直奔老溪,击破义军一万多人,收复阆州;不久后,巡检使胡正远率部收复巴州。就这样,各路宋军齐头并进,逼近成都。直到这个时候,李顺还心存幻想。他把起义军全部集中在成都,企图固守,此时成都的义军多达十万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呢?我想这十万人里,多数只是临时拼凑的人数,比较有战斗经验的那些战士,多数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牺牲了。表面上看,十万大军,怎么说也能撑个一年半载吧。可实际上,成都在短短几天内就沦陷了。史书上甚至这样说:“王继恩至成都,引师攻其城,即拔之。”“即拔之”三个字,可见义军的抵抗力是多么弱。因为这是乌合之众与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禁军的不对等交锋。尽管悬殊很大,义军表现出来的勇气还是令人钦佩的。有三万人战死沙场,他们宁可带着“均贫富”的梦想死去,也不愿成为被奴役的人,这种追求平等的伟大精神,将永远不会灭亡。关于起义军领袖李顺,有的说他被俘,有的则说下落不明。下落不明,定然是战死,因为成都失陷后,起义军残余力量仍在坚持作战。成都被攻破,十万义军死了三万人,剩下的七万人,有的投降了,有的则杀出重围,继续与官兵周旋。李顺旧部张余退出成都后,收罗旧部,转战并攻陷嘉州、戎州、泸州、渝州、涪州、忠州、万州、开州八个州。起义军之所以还能转战各地,主要原因,乃是宋军主帅王继恩治军无方。说到底,王继恩就是有功于皇帝的太监,说到行军打仗,那是外行。他攻下成都后,天天大吃大喝,手握重兵,又待在成都不出,甚至还纵容部队掠夺百姓子女钱帛。由于王继恩无所作为,起义军有死灰复燃之势,张余的起义军已经发展到数万人,向东挺进,进攻夔州。夔州靠近巫峡,乃是从长江进出四川的战略要地。义军在西津口处大举进攻,矢石如雨。太宗皇帝紧急派白继赟统领数千精锐士卒,昼夜兼行,奔援夔州。白继赟的援军抵达夔州后,趁义军无备,与夔州守军前后夹击,大破义军。这一战,起义军共死了两万多人。据说当时整个长江江面漂着尸体,“水为之赤”。在接下来的几次战役中,义军又遭重创。在嘉陵江口之战中,义军损失了两万人;在陵州之战中,损失了五千人。如此一来,起义军大势已去,张余已是回天乏力。历时两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震动西南,其原因就是官逼民反。朝廷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宋太宗决定要派个正直的官员前去治理,挑来选去后,选中了枢密直学士张咏。不仅如此,皇帝还下了个罪己诏,做自我检讨。我们来看看皇帝是怎么认错的:“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筦榷之吏,惟用克削为功,挠我烝民,起为狂寇。”这份检讨书,应该说写得还是比较深刻的,至少表明皇帝意识到四川之乱,主要原因在于官吏上。这次,皇帝没用错人,张咏赴川后,大力整饬军政,问疾民间,安抚民众。宋太宗这样称赞他:“此人何事不能了,朕无虑矣。”张咏赴任后次年(995),起义军余党首领张余在嘉州战死,意味着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均贫富”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是蜀人以自己的反抗精神,争取到了一定的权利,迫使朝廷着手解决吏治腐败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胜利。十七 千钧一发:吕端大事不糊涂至道三年(997)三月某日,开封。这一天,帝国宰相吕端又像往常那样进宫问疾。问谁的疾呢?皇帝宋太宗。五十九岁的皇帝快不行了,尽管在宫中没人敢私下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有数。当吕端跨进皇帝寝宫时,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个是明德皇后,另一个是大太监王继恩。他的眼光还在搜索另一个人,可是没看到,他的内心不由得一沉。皇帝病入膏肓,随时可能驾崩,但太子居然不在身旁!父皇病危,作为接班人的太子居然没在身边,可见这其中有文章。熟悉历史、洞悉人性的吕端马上意识到:有人想阻止太子登基。谁呢?只要看看谁待在皇帝身边就知道了,正是明德皇后与王继恩。吕端探望了皇帝,已经不省人事了,皇帝若是死了,这皇宫之内,会不会掀起惊涛骇浪呢?不行,一定要通知太子。吕端没有带纸,他在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然后交给亲信,要他火速送往东宫。“大渐”什么意思呢,就是“病危”,告诉太子皇上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迟则生变。吕端这么着急,是因为他知道王继恩的阴谋:这个翻云覆雨的大太监想废掉太子!为什么王继恩想废掉太子呢?这事,我们还得从宋太宗立太子说起。当年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窃取大权,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他迟迟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有继位权。几年后,太祖皇帝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暴死;皇弟赵廷美同样遭迫害而死。这么一来,宋太宗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可是谁又想得到,立储一事,竟然非常不顺利。有人会问,古代不都长子继承吗?立长子为储君不就完事了吗?确实,宋太宗是想让长子赵元佐接班。可是赵元佐这个人比较有同情心,也比较脆弱。叔父赵廷美被迫害致死,对赵元佐刺激太大了,他居然精神失常,甚至有一回自己放火烧了寝宫。太宗皇帝大怒,把长子赵元佐废为平民,让次子赵元僖担任开封府尹,这是宋太宗当皇帝之前的官职,被外界解读为“准太子”。然而,准太子赵元僖尚未转正,却在公元992年时意外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赵元僖之死,对宋太宗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太宗皇帝还有六个儿子,那么要立谁呢?大儿子不行,二儿子死了,三儿子赵元侃当然成了首选。出于谨慎,宋太宗迟迟未下定决心。立储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心是必要的。这时,皇帝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寇准。他想听听寇准的意见,可是这时寇准在哪里呢?被贬到青州去了,原因是顶撞皇帝。敢顶撞皇帝的人,就是敢说实话的人,宋太宗把寇准召回,征求他的看法。寇准的回答是:“知子莫若父,陛下觉得可以,那定是可以。”对立赵元侃为太子表示认可。就这样,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叫赵恒。册立皇太子,意味着大宋政权将会平稳过渡,因为京师百姓对此非常支持,大家对皇太子的评价不错,称他“真社稷之主也”。换作其他人,听到儿子被人吹捧,那肯定是开心的。但是这句话传到宋太宗耳中,他却觉得刺耳无比。为什么呢?宋太宗这个人是比较厚黑的,他有没有对哥哥下手这个尚有疑问,但对侄儿、弟弟都是铁石心肠的,甚至对长子也不客气,贬其为庶人了。从五代过来的人,对子弑父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权力超越亲情,这是政治生存的基本法则。如今他还没死呢,百姓就这样拥戴皇太子,把他这个老皇帝放哪儿呢?他对寇准抱怨说:“四海心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这不是想让我早点下台,想咒我早死吗?还好寇准这个人反应敏捷,忽悠说:“这不正说明陛下您有眼光吗?这可是国家之福,万世之福啊。”皇帝听了后,便也消了气了。但是皇帝的反应,却被一个人记着了。此人正是王继恩。在“斧声烛影”的那一夜,王继恩奋力一赌,赢来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一个太监,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甚至还到四川当了一回平乱英雄。若是当年他迟疑片刻,恐怕人生就得改写了,恐怕他只能默默地待在后宫院落,看庭前花开花落,一生为奴为仆了。而今皇帝立了太子,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为什么呢?因为皇太子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老太监。你皇太子不喜欢我,我便让你接不了班。王继恩开始四处活动,密谋把太子拉下马。那么他有人选吗?有,这个太子候选人就是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一度精神失常,被皇帝废为庶民,但时间长了,病自然慢慢好起来了。为什么王继恩看中赵元佐呢?其一,他是长子,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的。其二,他被废时间长,没有任何势力,容易控制摆布。有了人选后,王继恩就开始计划了。首先他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明德皇后。如果皇帝死了,有权废掉太子的人,只有皇后。明德皇后曾生有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因此无论谁当太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子。王继恩毕竟是宦官,见皇后的机会多,时不时说说太子赵恒(赵元侃)的坏话,久而久之,皇后也对太子有所疑虑。除此之外,王继恩还拉拢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谋立大皇子赵元佐。王继恩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却没能成功,原因是太子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担任开封尹时,太子赵恒表现十分出色,特别在断狱上,表现出过人的本领。史书上是这样记的:“载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褒美。”皇帝多次下诏表扬皇太子的表现,这就成了最好的防弹衣。几年过去了,王继恩没能扳倒太子。就此放弃吗?还没结束呢!王继恩还有最后的绝招。决战的时刻到来了,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有无形的刀光剑影。太宗皇帝病倒了,一病不起了,生命之烛火已烧到最后。这时,王继恩与明德皇后已握有先手,传诏的权力在他们之手,只要不传皇太子,皇太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宫。他们在等待着,只要皇帝死亡的消息确认,立即把皇长子、被废为庶民的赵元佐立为天子。这是赤裸裸的政变。王继恩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他驾熟驭轻,胸有成竹。可是这次他要栽跟头了,因为吕端坏了他的大事。且说吕端差人火速赶往太子处,急唤太子入宫。皇太子赵恒一看到笏板上写着“大渐”二字,心里明白,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得迟疑,便急急赶往宫中。事实证明,吕端的警告太及时了。太宗皇帝终于驾崩了。王继恩这只老狐狸开始行动了,他对悲伤的皇后说,现在得召宰相吕端前来,商议皇帝的人选。王继恩心里想,只要吕端一来,就被我捏在手心里,谅他也不敢反对。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吕端这个人,不仅是他,当时朝廷有许多人都不太看得起吕端,为什么呢?大家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稀里糊涂的,好像没什么头脑。当初宋太宗要把吕端提拔为宰相时,有人就反对说:“吕端为人糊涂。”颇有识人之明的皇帝笑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王继恩忘了宋太宗的这个评价,他小看了吕端。吕端内心对王继恩的阴谋一清二楚,但却装得一无所知的样子。王继恩到中书省找到了吕端,催他入宫。吕端对他说,书房中有一份太宗皇帝以前亲笔所写的诏书,咱们啊,得把这份诏书带上才行。王继恩一时蒙了,他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个诏书,便与吕端一同到书房中去找。岂料他前脚一踏入书房,只听得背后“咣”的一声,大门关上了——吕端把王继恩给锁在房中了!吕端把王继恩软禁起来后,直奔宫中。此时,皇太子赵恒也已经到了宫中,吕端先进宫向明德皇后禀报。皇后一见王继恩没来,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头,便对吕端说:“皇上驾崩,依照惯例,应该立长子为接班人。现在到底要怎么办?”吕端一拱手,铿锵有力地答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接班,岂能还有异议呢?”皇后自知理亏,况且王继恩也失踪了,不敢坚持己见,默不作声。紧接着,吕端马上令参知政事温仲舒宣读遗诏,皇太子在太宗皇帝灵柩前宣布即位,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史称宋真宗。吕端果然大事不糊涂,凭借自己的机智果敢,消除了一次可能毁灭大宋根基的政变,可谓是帝国柱石,居功至伟。宋真宗即位后,对试图政变的王继恩等人采取了宽大的处理办法,只对为首几个人削官放逐,其他的人不做追究。这种宽大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以王继恩的所作所为,就算处于极刑也不过分,但是宋真宗做法显然是仁慈的。这可能跟皇帝的性格有关,他性格比较温和,不像父亲那么厚黑。当了皇帝后,他还恢复了哥哥赵元佐的爵位,显然是比较注重亲情的。对一度想废掉自己的明德皇太后,他也极尽孝心。这么一个皇帝,在封建社会里,算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了。可是宋真宗也有缺点,就是缺乏开拓精神,宋朝的政策逐渐转为“守内虚外”,在外交、军事上显得软弱。在宋真宗即位后一年(998),辽国军事天才耶律休哥去世。这位曾多次重创宋军的契丹名将死了,不少人要拍手称快,以为大宋帝国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其实不然。耶律休哥之死,对大宋帝国绝对不是好消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力主辽、宋和平的。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是辽与宋两国的领土纠纷所在,这是五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经历数年交锋后,宋、辽两国互有胜负,然而战争却令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耶律休哥主持南京(幽州)军政,政绩卓著,史称他“省赋税、恤孤寡”,更重要的,他严令部下不得侵犯大宋边境,若大宋边关的牛马走失到辽国境内的,一律送还。因此,在宋太宗统治的最后几年,宋、辽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这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耶律休哥晚年实际上是辽国军界中力主与大宋和平的人物,他的去世,对大宋帝国来说,意味着新的战争临近了。十八 澶渊之盟:走向绥靖的策略耶律休哥死后十个月,即咸平二年(999)十月,辽师大举南侵,宋辽战争再度爆发。对于辽人的进攻,宋真宗是有所准备的。在三个月前,他便任命马步军都虞侯傅潜为镇州、定州、高阳关三处行营总指挥,辖八万人马,密切监视辽人动向。这个傅潜只是平庸之辈,为什么派他防御契丹,而不是战功卓著的李继隆呢?皇帝当然有自己的考虑。李继隆乃是明德皇太后的哥哥,这位皇太后差点与王继恩联手夺走宋真宗的皇位,因此皇帝上台后,就削去了李继隆的兵权。按理说,傅潜手握八万重兵,实力也不弱了。可是辽师南下,他却下令闭营自守,不敢与敌人交锋。有些部将看不下去,便纷纷请缨出战,结果遭到傅潜大人的一顿痛骂。辽师在没有遇到强有力抵抗的情况下,进攻宋军守备薄弱的遂城。几乎没有人相信小小的遂城能抵挡辽军的进攻。可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拯救了遂城,此人正是杨家将的二代传人、杨业之子杨延昭(又称杨延朗)。那么杨延昭是怎么创造奇迹的呢?当时正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零度以下,杨延昭召集城内壮丁,连夜在城墙上注水,到了次日凌晨,水全结成冰块了,整个遂城在一夜之间,加上了一层冰甲,变得坚不可摧。辽人一看,要攻破该城不容易,遂引兵而去,大掠祁、赵、邢等地。为了鼓舞士气,宋真宗御驾亲征,从开封北上大名府。皇帝都亲自出马了,可是前敌总司令傅潜仍然按兵不动,这可把一些部将给气坏了。定州都部署范廷召当着傅潜的面破口大骂:“你小子胆小得连个老太婆都不如。”傅潜被他骂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得已拨一万人马给范廷召,包括八千骑兵与两千步兵。看到这里,诸位可能以为这范廷召真是一条好汉,其实不然,不要看他会吆喝,真上了战场,比傅潜强不到哪儿去。范廷召率一万人马向瀛州挺进,与辽国梁王隆庆的部队遭遇了。程延召一看,对方人强马壮,我得向高阳关守将康保裔求援。康保裔这个人很有义气,兄弟部队有难,我得相助,便亲率精锐抵达瀛州西南的裴村。此时范廷召派人来,约定明天早晨,同时向辽军发起进攻。岂料范廷召还未进攻,辽军先攻上来了,把他的一万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一路狂逃,却忘了通知友军取消次日的行动。第二天,到了约定的时间,康保裔还在想着联合军事行动,哪里想得到范廷召早就逃之夭夭了,结果他的部队陷入辽师的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辽军大胜之后,渡过黄河,大掠淄、齐,而后心满意足了凯旋回师。然而,大宋皇帝却很乐观。宋真宗有点得意,朕一出马,敌人望风而逃,这怎么行?没干上一仗,不过瘾啊。他马上命令,贝州、冀州行营副都署王荣,率领五千骑兵,追击敌人。王荣的水平,比傅潜、范廷召等人强不了多少,虚张声势,根本不敢与契丹交手,只是听说契丹人已经渡过黄河去了,没敌人了他才出来“追击”。契丹人一退,宋朝大将个个亮相了。在瀛州之战中逃之夭夭的范廷召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跟在契丹人屁股后面,捡了一些他们遗弃在路上的物资,然后往上一报,号称“大破契丹于莫州”。皇帝太高兴了,当场赋诗一首,此诗名为“喜捷诗”,群臣纷纷道贺。当然也有一个人倒霉了,他就是总司令傅潜,被革职流放了。对辽国萧太后来说,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摸摸宋朝新皇帝的底细。很显然,与前些年相比,宋军的战斗力更差了,而且将领的军事素质也不怎么样。当然,辽国也有一些问题,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先后去世,高级将领层也有点青黄不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契丹不断地主动进攻,挑起事端。在踢了几脚后,萧太后认定,大宋帝国就是只纸老虎,契丹应大举进攻,捞取更多的好处。于是,在公元1004年,契丹对大宋帝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闰九月,天气已寒。契丹二十万大军越过边界,对大宋帝国发起猛烈的攻击。女强人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志在必得。萧太后虽是女流之辈,实为出色的军事家,她派萧挞凛、萧观音奴为先锋,兵分两路,攻打威虏军、顺安军。萧挞凛是继耶律休哥后一名出色的战将,他横冲直撞,攻陷遂城,生擒宋守将王先知,而后与萧太后、辽圣宗会师,进攻定州。宋真宗派北面都部署王超驻军于唐河,王超水平也不怎么样,按兵不动。如此一来,辽师气焰更为嚣张,长驱直入,一时间,前线告急书如雪片般飞往开封,一晚上居然就有五份加急文书。这些边报送到宰相寇准手里,按道理说,既然如此紧急,宰相应该马上呈给皇上才对,可是寇准神色自若,不慌不忙,把五份告急文书全部压下。加急战报寇准都敢压下不上报,这位帝国宰相莫非吃了豹子胆么?他要干什么呢?第二天,早朝。皇帝一看到那么多急件,顿时傻了眼,连忙质问寇准。寇准之所以压下急件,是要一起亮出来,让皇帝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他对皇帝说:“陛下要搞定这件事,只需要五天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寇准明白地说,请陛下御驾亲征,前往澶州。御驾亲征这件事,宋真宗是做过的,但只不过是作作秀。这次可不同往日,契丹入侵规模之大,兵锋之猛,都是史无前例的。前线宋军节节败退,这时让皇帝到前线去,寇准有没有搞错!与宋太祖、宋太宗不同,宋真宗是温室里长大的皇家子弟,没有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让他躲在安全的地方指挥作战,那是件乐事,可是要到前线,敌人的矢石可是不长眼睛啊,要是被砸死可怎么办?皇帝面有难色,又不好意思说不敢去,干脆先退朝好了,于是他起身就要离开。就在这时,只听得寇准喊道:“陛下这么一走,大事去矣。”这一喊,把皇帝给喊住了。也许在那一刻,宋真宗脑袋里飘过父亲太宗皇帝的身影,当年他父皇亲征,不也在战场上挨了一箭吗?看来皇帝位置要坐得稳,必要时还得拿出点勇气来才行。皇帝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到了寇准那双带着感激与欣赏的眼睛。宋真宗鼓足勇气,御驾北上。可是说实话,他确实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一路上他内心都在挣扎。特别是有些人,时不时危言耸听,有的说皇上应该往南走才对,到金陵去;有的说应该往西去,到成都。说这些话的人,显然认为没有打胜仗的把握,开封位于黄河边上,契丹铁骑一到,想逃都逃不掉。这些消极言论确实影响皇帝的信心,他嗫嗫地对寇准说:“南巡如何?”寇准一听,有没有搞错,敌人在北面,皇帝却想南逃了。为什么寇准强调皇帝亲征呢?显然这位宰相对帝国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不满意的,从前几年的交锋可以看出,宋帝国没有能胜任的大将,前线将领打仗消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皇帝亲自压阵,才能扭转局面。寇准警告说:“那些大臣的话,怯懦无知,跟乡下老太婆一般见识。如今敌人骑兵迫近,人心惶惶,陛下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只要銮驾一到,河北军民势必士气百倍;若陛下后退几步,军心立刻瓦解,敌骑乘机从背后急追,就是想逃到金陵也不可能。”皇帝一听,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向前了。此时,有一个人给宋真宗吃了一粒定心丸。谁呢?大宋名将中硕果仅存的一人,曾经打败耶律休哥的李继隆。在宋真宗上台后,李继隆被解了兵权。后来宋、辽战争爆发,宋军屡屡被击败。看到这种情形,李继隆很是心痛,便多次上书,请求到朝廷之上面见皇上分析敌情,并表示自己愿率军保疆卫土。由于帝国军事人才紧缺,宋真宗任命李继隆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但是这个方向,并不是直接抵御契丹的。在宋真宗做出御驾亲征决定后,李继隆又一次自告奋勇,上书请求为皇帝保驾护航。有李继隆在身边,至少比较有安全感吧。宋真宗委任李继隆为驾前东西排阵使,随军出发。皇帝还未抵达澶州,澶州的情况已是大大不妙了。古黄河把澶州城一分为二,其北为北城,其南为南城。当时契丹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打到澶州北城,这里距离大宋帝国心脏开封已经很近了。宋真宗不敢贸然前往,派李继隆先去布置防卫。听说皇帝即将抵达的消息,澶州守军固然士气大振。但是光靠士气大振,也不一定能打败敌人。李继隆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比皇帝作秀要重要得多。当时辽军企图先攻下澶州北城,而后再渡河进攻南城,故而把北城三面团团围住。李继隆渡过黄河入城,巡视城防,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在各个险要处,设伏强弩。强弩一直是中原步兵对付游牧骑兵的看家法宝,在宋代,强弩技术发展到极致,床子弩便是其中代表,属于巨弩,威力巨大,射程远。李继隆的这手妙棋,对后来战事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辽军前敌总指挥萧挞凛自恃骁勇,亲自赴阵前观察澶州地形,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为宋军的狙杀目标。完成狙杀任务的乃是澶州城内威虎军头张瓌,要当军头没点本事也不行,他是一名神射手。其实张瓌也不知自己狙杀的对象竟然是辽军前敌总指挥,只是知道此人当是高级将领,便用床子弩瞄准,一箭正中萧挞凛的额头。萧挞凛死了。他是契丹军队中最出色的将领,文武双全,通晓天文地理,屡立战功。他与耶律休哥不同,是坚定的南侵派,力主大举进攻宋帝国。萧挞凛之死,震动辽军,萧太后抚其柩车痛哭,伤心不已。契丹南侵之谋,萧挞凛是始作俑者,他一死,辽军中与大宋议和的想法开始滋生。此时辽军大将方死,士气低落,李继隆快马将捷报告予宋真宗,并建议皇帝先不过河,暂时驻于南城。但是寇准却不这样认为,他向皇帝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说实话,这个寇准胆子也够大的,硬逼着宋真宗往火坑里跳。李继隆建议不过河,那是顾及皇帝的面子,可是寇准却不给皇帝一点面子,让他下不了台。那一刻,宋真宗真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勉强同意过河,前往北城。寇准是对的。皇帝的到来,确实大大鼓舞了人心士气。宋真宗入北城后,登上门楼,张黄龙旗,旗正飘飘,诸军皆呼万岁,声音之响亮,数十里外也听得到。此时,无论是宋帝国还是辽帝国,都想体面结束这场战争了。对于宋帝国来说,皇帝御驾亲征,可是澶州仍然还在辽军的包围之中,危局未解。这个所谓的亲征,其实十分勉强。以前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亲征,都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作战,是主动性的征伐。而真宗的亲征,只是被动的防御罢了,底气严重不足。况且自亲征以来,宋真帝多次打起退堂鼓,若不是寇准的坚持,他恐怕一路逃到金陵去了。因此,皇帝夜长梦多,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争。那么辽国又如何呢?萧太后首先得考虑一件事,辽军能不能继续深入,直捣开封呢?若是没有胜算,那么这战争打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显然,萧太后没有胜算。萧挞凛一死,军心已是动摇,士气已是受挫。反观大宋军队,却因为皇帝的到来而备受鼓舞。此消彼长,辽军的军事优势已经无存了。更重要的是李继隆的复出,他一出马便出手不凡,伏击萧挞凛得手。可以料想得到,如果战争拖延,这位可怕的对手还会创造出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