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宋朝原来是这样

作者:醉罢君山 字数:36897 更新:2023-10-08 22:05:44

书名:宋朝原来是这样作者:醉罢君山一 黄袍加身:一出政变的游戏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是乱世的写照。乱世常有,但大王旗变得如此之快,却是罕见。大唐帝国灭亡后,偌大的中国四分五裂。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仅仅是中原政权就换了五个,平均每十年时间就完成一次政权交替。我们必须说,这是一个缺乏创意的时代,因为每个政权所使用的国号,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为了区别雷同的名称,史学家只好统统加上一个“后”字,因此有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政权。至于地方割据政权,那就更多了,所谓的“十国”,指的是势力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一时间,中国大地之上,皇上遍地都是。万岁爷很多,可惜的是,这些大王们命却不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过把皇帝瘾就死了。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在说宋史之前,先简略说说五代,不略知其事,就不知宋的由来。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改国号为大梁,五代史由此为开端。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灭了后梁。后梁存国仅十七年,共三任皇帝。后唐开国仅仅三年,唐庄宗李存勖便被叛军所杀,李嗣源继位。李嗣源当了八年皇帝后去世,李从厚继位,很快被李从珂赶下台。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借契丹之兵,灭了后唐,李从珂自焚身亡。后唐存国十四年,共四任皇帝。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后晋政权,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石敬瑭死后,继位的石重贵与契丹翻脸,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经过数年苦战,后晋败于契丹之手,石重贵成为阶下之囚,后晋灭亡。后晋存国十一年,共两任皇帝。契丹人入主中原,改国号为辽。与此同时,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号召诸道反契丹。在各地纷起的反攻下,辽太宗耶律德光被迫撤出中原。刘知远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这一年是公元947年。五代史没有一个皇帝当得久,仅仅一年后,刘知远便去世,他的儿子刘承祐继位。在政权频繁更迭的年代里,君与臣之间的信任降至冰点。公元950年,刘承祐突下重手,连杀大臣,并想除掉手握重兵的天雄节度使郭威。郭威不得不反,率军反攻开封,刘承祐败亡,后汉仅仅存在四年便灭亡了。皇帝轮得可真快,这回轮到郭威加冕,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这也是五代史里最后一个中原政权。郭威称帝后第四年(954)去世,其养子柴荣(又称郭荣)继位,他是五代史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皇帝。柴荣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败北汉,征南唐、后蜀,北伐辽国,大有鼎定乾坤之势。可惜的是,他与五代多数皇帝一样短命,在位六年便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九岁。皇帝早死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不祥的信号,因为继位的小皇帝根本没有能力来统御臣下,对于野心家来说,此乃篡位夺权的最好机会。七岁的柴宗训被推上皇帝的宝座。说起“皇帝”这两个字,我们总是联想到无上权威,可是对于五代时的皇帝来说,这可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连朱温、李存勖这样的枭雄都栽了跟头,何况一个年仅七岁的小皇帝呢?开封百姓都以冷漠的心态在猜想着:谁会是下一个皇帝呢?天很冷,风如刀割。但开封城百姓脸上挂着些许的笑意,因为新春佳节来了。无论是血腥的战争或残酷的政变,都夺不走人们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那个时代,人的生命比芦苇还弱脆,可是生活再坏,也仍然要过下去。公元960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文武百官一大早便上朝了,向皇帝拜年,庆贺新春佳节,那时叫“正旦”,一年的第一天。这本来君臣间其乐融融的时刻,岂料皇宫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和谐的气氛。原来是边关的加急快报。团拜活动不得不中止,小皇帝呆呆地、似懂非懂地听着:北方边境定州、镇州两地发现重大敌情,契丹与北汉联手,发兵入侵。这还了得!要知道节庆之日,往往是守备最松懈的时候,若不积极应对,恐怕要损兵丧地了。小皇帝当然不知道要怎么办,宰相范质、王溥等人担心边关守军抵抗不住凶悍的契丹骑兵,必须要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前往增援。那么要派谁去呢?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是最佳人选,因为他是京城禁军的总头目,同时也是归德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岂知赵匡胤此去,竟是黄袍加身,推倒了大周江山,创建了大宋王朝。其实京城早有流言飘荡:“策点检为天子。”这种流言怎么传出来的,谁也不知道。流言是有威力的,有人传,就有人听,就有人窃窃私语。但赵匡胤却似乎没听到的样子,春节休假也取消了,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他办事的效率很高,第二天,第一支先锋部队出发了,由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统领,出了开封城。紧接着,大年初三,赵匡胤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出发,晚上抵达开封城东北四十里处的陈桥驿。辽人入侵所引发的恐慌情绪很快被开封城的寒风所驱散,有赵匡胤这位能征善战的名将亲自出马,北线无忧矣。新春浓浓的喜庆氛围并没有受到影响,可是谁能料想到,就在这一晚,在陈桥驿,将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装神弄鬼的人出现了。黄昏时分,太阳西沉。禁军部队正忙着安营扎寨,有个人远眺西方,凝望着红红的太阳,忽然开天眼似的说道:“瞧,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什么意思呢?他看到了两个太阳,当然,除了他谁也没看到。在西沉太阳之下,还有另一个太阳,这意味着什么呢?自古以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乃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如今天上出现两个太阳这怎么行呢?影射到国家,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位君主呢?这个人名叫苗训,因为对天文地理颇有研究,在军中颇有名望。观测天象后,他又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此天命也。”尽管谁也没有看到两个太阳,但苗训的话却很快传开了。这个暗示太明显了——要变天了。于是乎军队开始骚动了,军官们鬼鬼祟祟,士兵们窃窃私语。到了入夜时分,一批军官与士兵凑到一起,有人提议说:“如今主上幼弱,我等拼了老命杀敌,他能知道吗?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北征。”这一提议马上得到大家的鼓掌,好,就这么办!于是大家群情激昂,涌向主帅赵匡胤帐前请愿,要拥他为皇帝。明眼人当然心里有数,大家都是在演戏罢了。这出戏的总导演就是赵匡胤,至于什么天象学家、什么请愿将士,统统都是临时演员罢了。可是戏既然演了,还是要演得逼真点,假戏也要真做嘛。将士们要请愿,要把赵匡胤抬出来当皇帝。可是赵匡胤没出来,很不巧,他贪杯了,喝多了,醉得不省人事,正酣然入睡呢。说是不巧,其实很巧。我醉了,我睡了,所以你们搞兵变,搞阴谋,统统与我无关。请愿的将士当然没见着统帅赵匡胤,只见到了他的弟弟赵匡义与军师赵普。大家都以专业精神投入到演戏中,这些“闹事”的将士慷慨陈辞道:“军中兄弟们已要决定了,要拥立太尉为天子。”太尉就是赵匡胤,他除了是殿前都点检之外,也是检校太尉。赵匡义正色地批评说,这怎么行,这种造反的事情,咱们可做不得。然后将士们又据理力争,双方开始争执了,最后诸位军官看软的不行,来硬的,把刀啊、剑啊等家伙亮了出来,你赵匡义不答应,我等就要动用武力了。营帐外动静很大,喧嚣声如此大,可是赵匡胤却似乎一点也没听到,因为他还在“酣睡”,把事情交给弟弟赵匡义去打点。在将士们的“逼宫”下,赵匡义让步了,他对诸将领说:“好吧,改朝换代,虽说是天命,实际是人心所向。但你们要答应一件事,你们各回兵营,势必要约束好诸军,不得纵容士兵剽掠,只要都城人心安定,那么国家也会安定的,你们也可保富贵荣华。”就这样,在这一晚上,从赵匡义到士兵,都决定了一件事:要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而,赵匡胤还在呼呼大睡。他睡得那么香,那么甜,以至于嘴角还露着微笑。他看上去那么天真,对夜晚所发生的一切都一无所知。第二天清晨,赵匡胤终于“醒”来了,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就在这时,只听得外面喊声一片。拉开帷幕,只见得大帐之外,诸将领率士兵围成一圈,身着铁甲、手执兵刃。几个将军见到赵匡胤起床了,便径直上前,跪道:“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还没等赵匡胤吭出声来,这几个将军便一拥而上,把一件黄袍裹在他身上。此时诸将士齐刷刷地跪下,高呼“万岁”。这就是所谓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谋反、篡位,这在中国政治里可算是大逆不道之事。可是赵匡胤却仿佛在整个事件置身事外似的,似乎他是在全然无知的情况下,被无辜地推上前台。不得不说,此人深得厚黑学之精髓,名也捞了,利也捞了,却一副被逼无奈的模样。我们不能不说,赵匡胤确实是天才级的演员。戏还没完,我们看看他的表演,他跺了跺脚说:“罢罢罢,你们这些人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不当也不行了。只是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不?”大家齐呼道:“唯命是从。”这话说得够绝,够经典。不是我贪图富贵,而是你们贪图富贵;不是我要兵变,而是你们在搞阴谋;不是我要谋反,而是被你们挟持的。一句话,把所有的罪名,统统推到别人身上了。既然被拥立为天子了,那军队自然不向北挺进了。那么辽军南下入侵边关的事情怎么办呢?其实不必担心,因为根本没有辽军入侵。所谓的边关危急的情报,原来就是糊弄朝廷的幌子罢了,只不过是这出闹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情节罢了。这支大周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出门才逛了一天,第二天就打道回府,又回开封城了。包括宰相范质、王溥等人在内的朝中大员不由得头皮发麻,他们知道,出大事了!这近乎是一次完美的政变,几乎不流血。但还是流了一点。京城之内,只有一个人企图反抗,此人是侍卫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当他得知赵匡胤部队政变的消息后,从皇宫溜了出来,打算率领自己的部众拼死抵抗。但他运气不好,路上遇到赵匡胤手下大将王彦升。王彦升策马直追,一直追到韩通家中,把韩通一家人全都杀了。政变的军队把皇宫包围了。不多时,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被一帮将领押到赵匡胤面前。此时的赵匡胤固然已经把整个京城握在手中了,但他仍然还要演戏,要向世人昭示自己篡权绝非出于自愿。他甚至呜咽流涕了,哽咽道:“我深受先皇厚恩,只是被六军将军所逼迫,不得已才这样做。我深感惭愧,有负天地,我要怎么办?”还是那么无辜,还是那么无奈。范质还来不及吭声,听得到赵匡胤身边一位将领手按剑柄,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天须得天子。”这一喝,把范质吐到嘴边的话又吞了进去。倒是王溥比较识相,他退下台阶,向赵匡胤跪拜,承认他是新的皇帝。事到如今,范质也不得不跟着下拜。这两位当朝权臣都屈服了,那么小皇帝就算不退位也不行了。很快,一纸禅让诏书下达了。小皇帝乖乖交出了权力,赵匡胤在众人的拥戴下,入皇宫崇元殿,即皇帝位,改元建隆,改国号为宋,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第二天,开封百姓睁开睡眼时,发现国家的名字改了。“周”已经成为过去,“宋”的历史拉开了序幕。这一年,赵匡胤三十三岁。二 二李之乱:帝国的敌人表面上看,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轻而易举,事实上,他通向权力之峰的路绝非一蹴而就。我们且来看看赵匡胤早年的奋斗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当时是五代中的后唐时代。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大唐帝国的官员,父亲赵弘殷原本是后唐皇帝李存勖手下的将领,他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五代乱世中度过,直到后周时代才去世。可以说,赵匡胤是个“军二代”,在那个乱世里,军人的地位当然十分重要,这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在中国历朝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大概算得上是功夫最厉害的人。现在武术里面有一套叫“太祖长拳”,据说便是他所创的。还有传闻说赵匡胤曾经在少林寺学过功夫,是真是假,现在也说不清了。正史对他的武艺也有所记载,“学骑射,辄出人上”,有一次骑一匹烈马时,脑袋撞在门楣上,大家以为他必死无疑,岂知一点事也没有,足见功夫确实不错。高超的武艺对赵匡胤的军事生涯起到很大作用。公元948年,时年二十一岁的赵匡胤投奔郭威麾下,开始在军界崛起。他原本出身军人世家,自小对兵法韬略烂熟于胸,加上精湛的武艺,很快得到郭威的器重。郭威在公元951年发动政变,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政权,赵匡胤先后担任滑州副指挥、开封府马直军使等职。郭威去世后,他的继子柴荣(郭荣)继位。北汉政权乘机联合契丹大举入侵,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军与北汉军决战于高平。在战役之初,周军出师不利,甚至有些将领在战场上倒戈,投降北汉。在此危急时刻,赵匡胤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率自己的骑兵部队勇闯敌阵。在他勇敢精神的激励下,士兵们无不奋力死战,以一当百,终于力挽狂澜,大破北汉军。高平之战,赵匡胤脱颖而出,这也让他赢得了皇帝的赞赏与器重。很快,他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军高级将领。当时周世宗柴荣深感后周军队建设存在很大弊端,决意改革,精兵简政。这项改革的重任便落在赵匡胤身上,这也给了他展露组织才能的机会,他淘汰老弱之兵,调选天下武艺高强之勇士重组禁军。此后,这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堪称天下劲旅。公元956年,赵匡胤追随周世宗柴荣征讨南唐。在南唐之战中,他仍然光芒四射。先是在水战中大败南唐水师,夺取敌舰五十余艘;紧接着,赵匡胤又攻克滁州,生擒南唐将领皇甫晖等。特别在六合之战中,赵匡胤更是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奇迹,他以不到二千人的区区之众,打败了南唐两万军队的进攻,杀敌五千余人。战后,柴荣擢升他为定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这样,赵匡胤成为禁军的第二号头目,仅次于殿前都点检、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对中原政权来说,北方的契丹(辽)一直被视为头号敌人。公元959年,即周世宗显德六年,一代明君柴荣御驾亲征契丹,从水、陆两路分兵北进,赵匡胤为水路军总指挥。后周军队连战连捷,先后攻下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莫州、瀛州、易州等,收取燕南之地。正当柴荣雄心勃勃欲收复幽州时,却突染重疾,不得不班师回朝。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把禁军一号头目张永德撤职,由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有人认为张永德被撤职,乃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阴谋。据说周世宗柴荣在北伐契丹途中,看到一块木牌,木牌上写有“点检作天子”这几个字,于是便对张永德产生戒心。依笔者的看法,未必如此。柴荣并非后周开国皇帝的亲生子,而是养子。虽然他改名为郭荣,但在许多人看来,他继承帝业名不正言不顺。柴荣在病重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百年之后,他的儿子能否稳坐江山。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乃是郭威的女婿,手握重兵,这不得不让柴荣忧心忡忡。而赵匡胤与郭家无渊源,显然柴荣更倾向于把兵权交给他。纵然柴荣英明一世,有件事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在他死后不到两年,他所信任的赵匡胤居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窃取了柴氏江山。从二十一岁从军,到三十三岁坐上龙椅,赵匡胤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这位宋朝的开国皇帝此时正是年富力强、意气风发,他所发动的兵变夺权,几乎是不流血政变的典范。政变十分顺利,可是搞定了京师,改旗易帜,并不能说大功已告成。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节度使,手握兵权,他们是否会对新朝廷俯首听命呢?昭义节度使李筠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权。李筠乃是后周的一员悍将,他武艺高强,能挽百斤强弓,早在后唐时代便入伍从军,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政权。郭威称帝后,提拔李筠为昭义节度使,坐镇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时间很长,地位相当稳固,可以说是非常有实力的地方诸侯。赵匡胤政变夺权后,便积极拉拢诸地方势力。在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大家对政权更迭之迅速早已见怪不怪了,对许多人来说,管他龙椅上坐的是什么人,只要自己的权势不受动摇,又有什么关系呢?许多地方势力纷纷向新的中央政权表示效忠。可是,昭义节度使李筠却没有动静。宋太祖当然晓得李筠的实力,他主动拉拢,许以高官厚爵。说实话,赵匡胤所开出的条件够令人心动的,他派使节抵潞州,加封李筠为中书令。当李筠得知来自开封的使节抵达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见。这种态度可把他手下的官员吓坏了,大家望着这位节度使大人,一脸不解:您这不是要跟朝廷对着干吗?说实话,李筠也是过来人,从唐朝灭亡至今,皇帝都不知换多少了,如今又换一个,何必小题大做呢?大家赶紧纷纷上前劝谏,李筠没办法,勉强答应宴请朝廷使节。酒菜都备好了,助兴的乐器也摆上来了,所有人都以为李筠回心转意了。岂料宴刚开席,宾客满堂,李筠出人意料地令人请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画像,悬挂于厅壁之上。大家觉得不对劲了,此时李筠竟然对着郭威的画像,号啕大哭起来。无论是在座的宾客还是左右侍从,无不看傻眼了,李筠这种态度,不明摆着向皇帝使节示威吗?大家纷纷向使节敬酒赔罪道:“我家主公酒喝多了,千万别见怪啊。”其实李筠之所以不愿意归顺新朝廷,并非仅仅忠于后周,更大的原因,乃是他认为赵匡胤是后辈,居然这样爬到他脑袋上,心有不满。况且赵匡胤授予他中书令之职,表面上是升官,实际是要让他离开潞州前往朝廷赴任,削夺其兵权。这一点,李筠岂有不知之理。李筠的态度,乐坏了一个人,他就是北汉皇帝刘钧。几天后,一个来自北汉的使节秘密会见李筠,并带来了一封信。这封信乃是刘钧所写,约请李筠共同起兵,对抗新成立的大宋政权。李筠把这封信给儿子李守节过目,岂料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李守节甚至以泪洗面,苦谏父亲莫要对抗中央。李筠哪里听得进去,拂袖而去。建隆元年四月,李筠与赵匡胤的战争爆发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敢以一隅之地对抗朝廷,无非仗着有北汉的支持。为了取信北汉皇帝,他起兵后马上把朝廷派到潞州的监军周光逊生擒,押往北汉,并送上一笔巨款,以求北汉的军事援助。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一支军队袭取泽州(山西晋城),杀死刺史张福,占据其城。对于这场战争,李筠信心十足,在他看来,“吾周朝宿将,与世宗(柴荣)义同兄弟;禁卫之士,皆吾旧人”。他认为只要自己扛起郭威、柴荣的大旗为号召,后周旧将以及禁军官兵势必会倒戈,推翻赵匡胤的政权。可是李筠的判断完全错了。赵匡胤对后周旧将恩威并施,官照当甚至还获得提拔,俸禄照领,有几个人脑残想着为后周效忠呢?对于李筠的叛乱,赵匡胤是有充分准备的,当战火燃起时,他马上派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率兵进讨。李筠虽然得到北汉的援助,并被北汉皇帝刘钧封为西平王,可是很快矛盾就暴露了。北汉与后周是世仇,而李筠口口声声自称后周遗臣,令北汉皇帝大为不满;同时,北汉皇帝刘钧派了一名监军到李筠军中,这也引起李筠的不满。这种互不信任严重削弱双方联合作战的力量。五月,李筠令儿子李守节镇守上党,自己率领三万多人向南挺进,欲与宋军一决雌雄。但是宋朝禁军的战斗力名不虚传,在长平之战中,石守信力挫来势汹汹的潞州兵团。为了迅速平定叛乱,刚刚上台四个多月的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很快,石守信与高怀德便给皇帝送上一份厚礼,他们在泽州南大破李筠及北汉联军三万余人,生擒北汉将领范守图,击杀监军卢赞。连吃败仗后,李筠只得龟缩在泽州,婴城固守。六月,宋太祖赵匡胤抵达泽州,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攻城。可是泽州的抵抗还是很顽强的,十几天过去了,城池仍然未被攻克。赵匡胤召将领马全义询问攻城之计,马全义自告奋勇,率领一支敢死队攻城。这支敢死队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奋力登城,马全义更是身先士卒,在战斗过程中,他的手臂挨了一箭,他忍痛将箭杆拔出,不下火线,继续战斗。敢死队终于登上城墙,赵匡胤投入亲兵部队跟进,守军终于抵挡不住了。泽州终于陷落了。李筠不愿成为宋军的俘虏,他在城池陷落后,自焚身亡。这位昭义节度使从起兵到败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攻克泽州后,宋军马不停蹄,进攻潞州。李筠的儿子李守节献城投降,由于他早先反对父亲造反,因而宋太祖格外开恩,赦免其死罪。在李筠叛乱的同时,有一个人也蠢蠢欲动,他就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在诸节度使中,李重进身份是比较特殊的。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也是战功赫赫的将领。在柴荣统治时期,他与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分掌兵权。后周禁军有两大系统,一为殿前司,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使;二为侍卫司,李重进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柴荣临死前,把张永德撤职,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可以说,此时后周帝国的兵权就掌握在赵匡胤与李重进两人手中。柴荣死后,朝廷授李重进检校太尉,改淮南节度使,出镇扬州。不久后,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位夺权,而后削去李重进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李重进大惊失色,当即上表,请求进京面圣。赵匡胤担心他入京后号召旧部造反,遂拒绝其请求。李重进琢磨不透赵匡胤的内心,时不时寒意袭来,无所适从。恰好在这个时候,李筠起兵反宋,李重进反复盘算,决心与李筠联合。他派心腹翟守珣走小路到泽州,与李筠商谈联合的事宜。可是李重进却忘了一件事,半个世纪的混乱,早已让忠诚的观念不值钱了。翟守珣一路奔往泽州,到那儿一瞧,泽州已被宋军围困,危在旦夕。他脑袋瓜一转,没去见李筠,而是跑去见宋太祖赵匡胤,干什么呢?告密!把李重进的阴谋和盘托出。赵匡胤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并没有惊慌。试想想,李重进连最信任的心腹都要背叛他,他能掀得起狂风骇浪吗?宋太祖对翟守珣重重有赏,并让他速速返回扬州,游说李重进暂缓起兵,以免宋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中。翟守珣回到扬州后,编了一套故事忽悠李重进,要点就是说,现在不能轻举妄动。李重进焉能想到自己已经被出卖了,他听信了翟守珣的话,采取暂时观望的态度。可是这一观望,错失了起兵的最佳时机。在平定李筠之乱后,宋太祖并没有直接攻打李重进,毕竟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谋反。可是绝对不能让他继续在扬州坐大,于是朝廷一纸令下,把李重进由淮南节度使调为平卢节度使。这下子李重进更加害怕了,担心一旦离开老巢,就会遭到赵匡胤的毒手。赵匡胤也是一个想得周到的人,为了让李重进安心,特赐免死铁券,以表立场。李重进仍然不放心,因为他乃是周室近亲,郭威的外甥,而且有兵权。像他这样的人,岂不是新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吗?一道免死铁券,难道真能保全性命吗?显然,李重进更愿意拼死反击,而非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中。他拒绝朝廷的调令,待在自己的地盘,修缮城池,积极备战,并向南唐求援。南唐早已没实力与大宋抗衡,哪里敢出兵相助,一口回绝了李重进的请求。既然李重进造反已是事实,赵匡胤毫不客气了。建隆元年十月,石守信被委任为扬州行营都部署,辖王审琦、李处耘等将领,率领精锐禁军部队讨伐李重进。谋臣赵普向赵匡胤指出:“李重进凭恃长淮,缮修孤垒,外绝救援,内乏资粮,宜速取之。”赵匡胤听从赵普提议,下诏亲征,统领六军将士从开封出发,乘舟顺流而下,直扑扬州。皇帝亲征总能鼓舞士气,前线官兵更是奋勇作战,终于攻破扬州。李重进的结局与李筠类似,但更凄惨,在城陷时,他纵火自焚——不仅是他一个人,还包括他的家人,都在灼热的火焰下化为灰烬。李筠与李重进先后败亡,新兴的大宋政权顶住了考验,帝国局势暂得安定。可是,对深谋远虑的赵匡胤来说,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一批旧军阀倒下了,一批新军阀又兴起,皇帝的龙椅随时可能被踢翻。该怎么办呢?三 鸟尽弓藏: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担心什么呢?他没理由不担心。自五代以来,没有一个皇帝能长期稳坐龙椅,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仅仅中原就换了十几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当不到四年,比现代美国总统任期还短。在这些皇帝中,不乏雄才伟略之人,比如后唐李存勖便是个英雄人物,可还是死于非命。谋杀、政变、叛乱交织为一幕幕血腥的政治史,对此,赵匡胤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一直在反思,那些死于非命的皇帝们,究竟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呢?一个人,无论他如何才华盖世,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夺取天下,他需要盟友与支持者。这一点,赵匡胤早就心里有数,自从他投军以来,便想方设法拉拢一批人,团结在他周围。他甚至采用拜把兄弟的方式,与九人结为生死弟兄,这九人分别是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杨光义、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这十个拜把兄弟又称为“义社十兄弟”,其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人都参与了陈桥兵变,成为大宋帝国的开国功臣。除了义社十兄弟之外,赵匡胤在禁军中的亲信还包括慕容延钊、韩令坤、高怀德、赵彦徽、张令铎等人。没有殿前禁卫军的支持,赵匡胤就不可能当上天子。坐上龙椅后,赵匡胤把殿前禁卫军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提拔为都点检,把另一支禁军侍卫军的一号人物李重进挤掉,换成韩令坤出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对于禁卫军在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赵匡胤比谁都清楚。他们的实力足以左右政局,甚至可以再度发动政变夺权。慕容延钊与韩令坤虽是宋太祖的亲信,但终究比不上结义兄弟亲。为了稳坐江山,赵匡胤对亲信也不能不防。建隆二年(961),鉴于李筠、李重进的叛乱都已镇压,国势初定,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着手削弱大将们的兵权。他罢免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罢免韩令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改任成德节度使。从此之后,殿前都点检一职不再设,而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则由结义兄弟石守信担任。此时殿前、侍卫两支禁卫军的重要头目如下: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都虞侯赵匡义、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马步军都虞侯张令铎、马军都指挥使张光翰、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在这些重要头目里,石守信与王审琦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赵匡义是亲兄弟,其他将领虽无结义,却也都是故交,情同兄弟。把禁军交给这帮兄弟,赵匡胤心里放心,只要禁军内部不动摇,其他人就难以窥视皇帝宝座。史书上说,宋太祖“器度豁如”,确实如此。他从军队低层干起,一直到成为皇帝,若没有宽广的胸襟,就不可让那么多人团结在他周围。甚至可以说,赵匡胤身上有着某种江湖义气,江湖义气最讲究兄弟之情,他对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信得过的。但有一个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是宋代名臣,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于世,也是赵匡胤手下的重要谋士。大宋开国后,赵普升迁为右谏议大夫兼枢密直学士,后来又升为兵部侍郎兼枢密副使。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宋太祖赵匡胤对大宋帝国的未来忧心忡忡,便召赵普问道:“自唐末以来几十年时间里,帝王之家换了八个姓,混战不停,百姓流离失所,这原因何在呢?我想要平息这些混乱,使国家能长治久安,不知有何良策呢?”赵普答道:“陛下能想到这些事,真是天地人神之福。国家陷入混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藩镇的权力太大,致使君弱臣强。若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夺藩镇之权,控制其钱粮,收其精兵,把财政、军权控制在朝廷手里,天下从此安定矣。”宋太祖听完后,若有所思。赵普是话中有话,矛头直对准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其实自从石守信、王审琦分领侍卫、殿前禁军后,他们不仅是皇帝的结拜兄弟,也是开国元勋,战功赫赫,在平定二李之乱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禁军中的地位稳若泰山。在此之前,赵普就多次进言,劝宋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另授他职,可是赵匡胤并没有听进去。这次,赵普又旧话重提。皇帝不以为然地说:“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我最了解,他们必定不会背叛我的,你又何必操心这个呢?”赵普回答道:“臣也不担心他们造反。只是以我的观察,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没有统御之才,恐怕难以制服他们的部下。万一部下想造反,他们也会身不由己的。”这个回答太巧妙了。赵普果然老谋深算,甚至可以说老奸巨猾。劝谏皇帝是一门学问,说得太轻没效果,说得太过适得其反,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却又不能不说,这些都要有技巧。赵普这句话说,令皇帝赵匡胤如梦初醒,为什么呢?当年陈桥兵变时,赵匡胤不是以受部下挟持为幌子,“不得不”当皇帝吗?这是他篡权的遮羞布,赵普当然不能去揭这块遮羞布,不然就犯忌了。可是赵普很聪明,他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当年您是被禁军胁迫当了皇帝,倘若现今禁军将领用同样的手段胁迫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当皇帝呢?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他们的忠诚呢?这是语言的艺术。皇帝说兄弟们可信任,不会反叛,倘若赵普非得说他们会反叛,那不仅触怒皇帝,也会得罪石守信、王审琦这些大将,岂非吃不了兜着走吗?他拐弯抹角,既不得罪皇帝,也不得罪大将们,但他的话却如一把飞刀,刺向皇帝内心最脆弱的地方。赵匡胤要毛骨悚然了。经过几天内心的挣扎,赵匡胤终于铁了一条心,必须剥夺这些弟兄的兵权。怎么夺呢?以皇帝的权威,当然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刘邦的办法,兔死狗烹,把功臣一一剪除,一黑到底。这种手段太黑了,若能和平解决,不伤兄弟情面,那才是最好的办法。赵匡胤不愧是权谋大师,他搜肠刮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这一天,赵匡胤在皇宫设宴,宴请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虽然现在有君臣之别,但兄弟情分尚在,喝起酒来,其乐融融。喝到酒酣时,赵匡胤吩咐左右退下,只留下他与座上嘉宾。就在这时,赵匡胤忽然长长叹了一口气。石守信等人一见,这怎么回事呢?便斗胆问道:“陛下为何叹气呢?”赵匡胤又“唉”了一声,然后说:“我若不是依靠在座诸位,今天岂能坐在天子的宝座上。可说实话,天子也不好当啊,还不如当个节度使快乐呢!我从早到晚,没有一刻能高枕无忧啊。”听到这话,石守信等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便细问其故。此时赵匡胤装作半醉半醒的样子,叹道:“你们问这是为何,其实并不难知,谁不想坐我这个位置啊。”石守信等人一听这话,不由得心里一惊,个个赶忙辞座下跪叩首道:“陛下何出何言?如今天下已定,谁敢复有异心?”宋太祖并不看他们一眼,只是默默举起酒杯,把酒一饮而尽,黯然神伤道:“我知道在座各位不会有异心,可是假若你们部下有人贪图富贵,若有一天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就算想不干,又怎么做得到!”轻轻的几句话,在石守信等人听来,却如五雷轰顶。皇帝这不是暗示他们会谋反吗?此刻他们一定深深体会到一句传统名言所包含的真理:伴君如伴虎。被皇帝怀疑,那是百口莫辩之事,古往今来,因为被皇帝怀疑而被杀的人有多少!石守信等人魂飞魄散,长跪不起,顿首流泪道:“我等虽然愚昧,却断断做不出这等事。望陛下开恩,给我等指示一条活路吧。”赵匡胤动容道:“唉,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人人都想要富贵,无非是为了多积累金钱,可享受欢娱,也让子孙后代不至于贫困。各位何不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购置些良田大宅,也好为子孙留一份产业。同时也可以多置些歌女舞女,每天可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与各位结为亲家,从此君臣之间,两无相猜,上下相安,这样岂不是很好吗?”这些禁卫军首领都不是傻子,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他们的权势太大,皇帝是不放心了。说实话,皇帝能这样把心里话讲出来,也确实是把他们当作自家兄弟,总比背后找借口一一灭口强吧。谁也没有据理反驳,只是叩头谢恩。酒席散了。望着石守信等人的背影,宋太祖赵匡胤有点惴惴不安。这次摊牌的结果会怎样?他们会如他所愿地自动放弃兵权吗?或者明天他们将率领禁卫军杀向皇宫?这一夜注定很漫长,这一夜,皇帝注定难眠。不仅是赵匡胤彻夜难眠,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一样。在此之前,他们当赵匡胤是带头大哥,亲密无间,可是这一天,他们领略到了什么叫天威难测。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红霞映天。皇城一如往昔,没有任何异动。到了上朝时间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斌等人陆续来了,纷纷递交辞呈,称身体有疾,要求自行解除兵权。这可把朝中众臣给搞蒙了,这些人可都是皇帝的亲信与爱将啊。但是赵普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赵匡胤却喜怒不形于色,当即批准辞呈,并下令重赏这几名将领。一杯酒,就解去大将们的兵权,赵匡胤果然老谋深算。皇帝是最大的赢家,从此,赵匡胤可高枕无忧了。赵普也是赢家,从此,文臣地位在武将之上了。石守信被任命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由于石守信与宋太祖关系密切且屡建战功,皇帝还是特别照顾他的面子,保留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但也不过挂名罢了,不再过问禁军事宜了。一年后,这虚职也被解除,石守信的名字也彻底从禁军名单中删除了。这些宿将离开后,禁军仍然存在,那么如何预防新禁军将领兵权过重呢?赵匡胤对禁军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目的在于限制禁军首领的权力,将兵权牢牢握在皇帝手中。宋朝开国时,禁军有两大系统:殿前司与侍卫司。先说说殿前司系统。杯酒释兵权前,殿前都点检一职已不设,杯酒释兵权后,殿前副点检一职也被取消,重要职位只剩下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虞侯。再来看看侍卫司系统。在石守信之后,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也被撤销。侍卫司被一分为二,分别是侍卫马军司与侍卫步军司。经过这一番调整后,禁军变为三大系统,但兵权更分散了,特别是新上任的将领,在禁军的威望及影响力,是完全不能与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这些开国功勋相提并论的。赵匡胤是凭借禁军的力量才登上皇帝宝座,如今他不可能让历史重演,不能让其他人利用禁军来威胁其皇冠。五代以来多政变,其原因就在于皇帝没有绝对的兵权。赵匡胤在赵普的协助下,恩威并施,果断收回兵权,这是宋朝得以长命的一大原因。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后,信守承诺,与这些卸职的将领们结为亲家。宋太祖长女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之子,次女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之子,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弟弟赵匡美娶了张令铎的女儿。除了抑制禁军首领专权之外,宋太祖也采取种种手段抑制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削弱藩镇的兵权及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就是所谓的“强干弱枝”的政策,这也成为宋朝的长期国策。在宋朝历史上,尽管外患比较多,但并没有形成中晚唐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这与宋太祖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四 统一之路(上):平定荆湖中国向来有大一统的观念,对赵匡胤来说,摆在大宋帝国面前的一件艰巨任务,就是如何一统中国。当时中国境内还分布许多地方割据政权,北方有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楚、南汉、南平等。这些割据,有的称帝,有的称王,有的称节度使,各据一方,拥兵自重。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北汉威胁最大。北汉国家面积虽不大,但有契丹人撑腰,并不容易对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量之后,决定先对南方用兵。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突然降临。建隆三年(962)十月,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逝,把湖南军政大权交给十一岁的儿子周保权。周行逢的部下衡州刺史张文表闻讯后勃然大怒,原来张文表与周行逢乃是老战友,曾经一起出生入死。他认为节度使之职,非自己莫属,岂能听一个小毛孩使唤呢?张文表起兵反叛,挥师攻入潭州(湖南长沙)。周保权当即派遣大将杨师璠率兵讨伐叛军,并且向荆南节度使高保勖紧急求援。可是此时,割据荆南的高保勖却病逝了,他的侄儿高继冲继承其位。湖南、荆南的节度使先后去世,对赵匡胤来说,这是扫平这两个地方势力的大好时机。建隆四年(963),宋太祖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打着救援湖南的旗帜,出兵讨伐张文表。醉翁之意不在酒。赵匡胤的真正目的,在于乘机夺取荆南与湖南。他派卢怀忠出使荆南,表面上是外交,实际上则是刺探荆南的虚实。卢怀忠从荆南回来后,向宋太祖报告:“高继冲麾下控弦之士只有三万人,荆南谷物收成尚好,但官吏横征暴敛,百姓穷困,其势力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取荆南易如反掌。”这个情报相当重要,也促使赵匡胤下定收取荆南的决心。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成果呢?赵匡胤不愧是名将出身,他想起了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便召见宰相范质等人,提出自己的战略设想:“江陵(荆南首府)已是四分五裂,现在我们以平定张文表之乱为由,向他们借路出师,到时顺手牵羊便可攻下荆南,有十足的把握。”大家都觉得这条计谋可行,于是皇帝把密令传达给在前线督战的枢密副使李处耘。李处耘马上派人前往荆南,向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提出借道通行的要求。高继冲刚刚上台,年龄比较轻,政治经验不足,把军政大事都委托给孙光宪、梁廷嗣等人。对于宋朝军队借道通过的请求,荆南内部有不同看法。把持大权的孙光宪说:“中原政权自周世宗时,已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如今赵宋兴起,其气魄规模较周世宗更为弘远。如今宋朝兴师讨伐张文表,这就如同以山压卵,湖南很快就会被平定了。依我的看法,不如早日以疆土归附朝廷,这样不仅荆楚可免于战祸,诸位也可保全荣华富贵。”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投降派,荆南兵马副使李景威以尸谏的极端方式抗议孙光宪的主张,这让高继冲犹豫不决。然而,宋朝大军却马不停蹄地向荆南挺进,行至距江陵百里的荆门,高继冲只得先派遣心腹梁廷嗣以犒师为名,前去打探宋军的真实意图。李处耘热情接待梁廷嗣,款待有加,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宋军只是借道而已。梁廷嗣眉露喜色,派人快马通报高继冲。岂料“兵者诡道也”,李处耘完全是放烟幕弹罢了。他把梁廷嗣挽留在兵营,自己则率数千精锐骑兵,夤夜疾行,第二天已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江陵城外。高继冲大惊失色,以为宋军主力已杀到,手足无措,只得惶恐不安地出城相迎。其实李处耘只是打心理战,否则以他区区数千人,怎么攻得下江陵城呢?高继冲自投罗网,李处耘留下一批部队看守,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自己则率其他人马入江陵城。眼看自己的首领被绑架了,江陵守军岂敢轻举妄动,只得乖乖投降。等到慕容延钊率大军赶到时,江陵城已完全落入宋军之手了。紧接着,无可奈何的高继冲宣布荆南三州十七县全部归顺大宋帝国。就这样,李处耘以自己的智慧与狡诈,兵不血刃地平定荆南,为宋朝一统中国立下殊功。宋朝大举发兵,是打着平定湖南张文表叛乱的旗帜。就在李处耘智取荆南的同时,割据湖南的周保权政权已经成功地消灭了张文表。但是宋军并没有止步的迹象,李处耘没有在荆南驻足,而是调兵遣将,直逼周保权所在的朗州(湖南常德)。周保权忧心忡忡,召判官李观象商讨对策。李观象直言道:“宋师以平乱为名出兵,如今张文表已诛,而宋师不还,必定是要尽取湖湘之地。荆南已灭,湖南也难以独存,不如趁早归顺朝廷,也不失荣华富贵。”但这种投降言论同样遭到军方强硬派的强烈反对,周保权最后决定武力抗拒宋师进入朗州。赵匡胤仍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派出一位特使抵达朗州,告诉周保权:“我派遣大军拯救你等于危难之中,为何反而要抗拒王师?这岂非自取灭亡吗?”这话说得实在够厚黑,张文表从叛乱到灭亡,一个宋朝士兵都还未在前线露过脸呢。但是没关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明摆着俺横竖是要夺你地盘。周保权当然不肯答应,宋太祖指示慕容延钊、李处耘,即刻发兵攻打朗州。湖南军陈兵于三江口,与宋师大战一场。慕容延钊挟平定荆南之威,兵多将广,士气如虹,一举大破敌军,攻占岳州。岳州失守后,周保权调派主战派领袖、指挥使张崇富驻守澧州南。李处耘率军摆开作战的架式,战还未开打,湖南兵先乱了阵脚,望风而逃。李处耘挥师北逐,追到一个山寨,名为敖山寨,这里有一伙山贼,见宋军人多,撒腿便跑,被俘甚众。精于心理战术的李处耘又想出一个颇为恶毒的招数,把数十名膘肥体壮的山贼杀了,让士兵活生生地吃人肉。这可把其他山贼给吓死了,其余少壮山贼脸上被刺青后,李处耘下令放他们逃生。这伙年轻人个个吓破胆,逃到武陵城,逢人便说宋朝士兵吃人肉的事情,武陵军民也吓坏了,个个弃城而逃。此时湖南境内,已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慕容延钊乘机发动攻势,攻入朗州。周保权麾下大将张崇富在战斗中被宋军俘虏后枭首示众,周保权则躲到一处僧舍中。李处耘的部将田守奇展开拉网式搜捕,终于发现周保权的藏身之所,将他押回大营。周保权被俘,意味着湖南战事的结束。湖南十四州、六十六县悉数并入大宋帝国。以前有光武帝刘秀“得陇望蜀”的故事,对宋太祖赵匡胤来说,则是得荆湖而望蜀。后蜀是盘踞西南的一大地方政权,公元934年由孟知祥所建立,孟知祥去世后,其子孟昶继位。蜀地天府之国,宋太祖自然垂涎欲滴,早有夺取之心。荆南、湖南平定后,宋太祖把精明能干的张晖调任为凤州(陕西凤县东北)团练使,目的是收集后蜀的军事情报。张晖不负所望,通过种种手段,把后蜀的山川地势险易摸得一清二楚,他把情报上交朝廷,并写了一纸密奏,细述攻取后蜀的战略方针。对于大宋帝国的野心,后蜀当然也是心知肚明。身为后蜀宰相,李昊预感大宋统一中国的日子不远了,他对皇帝孟昶说:“依我的观察,宋与前代汉(指后汉)、周(指后周)不同,天下乱了这么久,所有人都厌倦战争了,能够一统海内的,也只有宋了。我们不如及早向大宋进贡,这也不失为保全蜀地的长久之计。”也就是说,后蜀成为宋的藩国,仍可保持国家完整与独立。孟昶一想,反正只要能保这块天府之国就行,就听从李昊的建议,打算派使者向大宋进贡。然而,枢密院知事王昭远力谏皇帝,说蜀地易守难攻,资源丰富,粮食充足,何必屈居人下呢?孟昶说到底当了三十年皇帝,面子还是要的,给王昭远这么一说,又把使者给撤回来了。不当宋的藩国,后蜀便积极备战,预防宋师入侵。一年过去了,转眼间已是公元964年(宋乾德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并不是把后蜀给忘了,之所以迟迟未用兵,主要原因是北面遭到北汉与辽的牵制。这一年,宋在进攻北汉时,辽师救援,在石州打败了宋军。宋军的失利,对后蜀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向来自视甚高的后蜀枢密院知事王昭远乘机游说皇帝孟昶,联合北汉,共同对付大宋帝国。王昭远经常把自己比作三国时的诸葛亮,他也想与这位前代名臣一样建立伟大的勋业,其实两人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效力的国家都是蜀国。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经常手持一把羽扇,王昭远别出心裁地执一把铁如意,自以为这样更风流倜傥,更为潇洒。其实王昭远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说起来话来滔滔不绝。在他的怂恿下,蜀帝孟昶怦然心动,仿佛中原之地,已入自己的版图。孟昶派孙遇、赵彦涛等人乔装打扮,打算穿过大宋地盘,进入北汉,把一封绝密信件交给北汉皇帝刘钧。这封密信的大致内容是说,蜀国已经在宋边界处增兵,约北汉共同出兵,夹击宋国。出于保密,该信用帛书写成后封装在蜡丸之中。可谁曾想到,这封蜡书竟成为后蜀灭亡的导火索。问题出在使者赵彦涛身上。他与孙遇等人潜入大宋国境后,心里盘计着以后蜀的实力,还幻想进攻大宋,岂非天方夜谭!于是他想,我何不以此蜡书,去博取些功名呢?这是可一不可再的机会呢。想到这里,赵彦涛把蜡丸剖开,取得密信溜了,直奔开封城去。当赵匡胤得到此密信后,欣然笑道:“现在我西取巴蜀,可谓师出有名了。”他派人把其他几名蜀国密使抓起来,详细询问了蜀国的军情及戍守要地,与之前张晖的报告相结合,绘制一张详尽的军事地图。该年十一月,朝廷任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与刘光义、曹彬等共率步骑六万分路进讨后蜀。临行前,赵匡胤特别嘱咐说:“所至勿得焚荡庐舍,驱略吏民,开发丘坟,剪伐桑柘,违者以军法从事。”当后蜀皇帝得悉赵彦涛叛变的消息后,知道联汉制宋的密谋已泄,不由得懊悔派错了人选。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抵抗宋师的进攻。自比诸葛亮的王昭远并不把宋师入侵当回事,在他看来,凭自己的才华,打败宋军那只是小菜一碟。蜀帝孟昶再次犯下大错,他把只会纸上谈兵的王昭远任命为西南行营都统,全权指挥前线作战。在饯别宴上,王昭远几杯热酒下肚,劲头上来了,攘臂喊道:“此行何止是抵抗宋师,我只要率二三万的健儿,夺取中原也是易如反掌罢了。”吹牛也吹过了,那么王昭远本事究竟如何呢?很不幸,蜀军根本不是精锐宋师的对手。五 统一之路(中):后蜀的灭亡伐蜀之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宋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凤州(陕西凤县)出发,由王全斌统率,以陆路行进;另一路则从归州(湖北秭归)出发,由刘光义统率,以水路行进。宋朝军队战前准备充分,对敌人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进攻目标十分明确。先来看看北线战事。王全斌挥师攻后蜀,夺取兴州,歼敌七千,并缴获军粮四十万斛,旗开得胜。紧接着又攻破鱼关、白水阁等二十几寨。连吃败仗后,后蜀大将韩保正退守西县。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前锋兵临城下,韩保正见宋师来势汹汹,不敢迎战,只是固守。正所谓两军相逢勇者胜,蜀师心有怯意,岂能顽抗?史延德果断发起进攻,大败蜀军,生擒韩保正,并夺得军粮三十多万斛。面对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后蜀军队不得不改变战略,烧毁栈道,以阻止宋军深入。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经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也是后蜀自恃的资本,但是历史证明,地形上的优势,也难以抵挡外来的进攻。在历史上,秦取巴蜀、东汉初期西南公孙述政权的败亡、晋灭蜀等经验都表明,蜀道虽难,人类可凭意志超越之。栈道毁后,宋军确定被迟滞了。但入蜀之路并非只有一条,还有一条通道称为罗川路,只是这条路极为险要难行,这么多部队要穿越,难度更大。王全斌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走罗川路,另一路留下来修栈道。到了宋朝的时候,工程技术已非秦汉时可比,加上宋军齐心协力,这条栈道很快便建成,两路大军在深渡顺利会师。后蜀军队显然过于掉以轻心,他们不相信宋军能这么快克服障碍,故而疏于防备,居然连江上的桥也没有拆毁。宋军在夜晚发起突然攻击,夺取桥梁,大部队连夜过河,蜀军大骇,退守大漫天寨。无论是崇山峻岭或大河,都无法阻止宋军的步伐。王全斌兵分三路,夹击大漫天寨,大破蜀军,生擒蜀军义州刺史王审超。在前线坐镇指挥的后蜀西南行营都统王昭远屁股再也坐不住了,他仍然那么潇洒,手执铁如意,亲自指挥对宋作战。可惜的是,他毕竟只是个会吹牛的家伙,一亮相水平就看出来了,三战皆败。王全斌的大军所向披靡,直挺进利州(四川广元)。垂头丧气的王昭远一路撤退,沿途拆毁江面浮桥,退保剑门。王全斌夺取利州,缴获军粮八十万斛。再看看看东路军的情况。东路军在刘光义、曹彬的指挥下,从归州出师,以水路进击,水师溯长江而上,连破蜀军设在两岸的松木、巫山等要塞,歼敌五千余人,生擒蜀军战棹都指挥使(水军司令)袁德宏,掳获敌舰二百余艘。对后蜀皇帝孟昶来说,他对东部防线很有信心,因为蜀军在夔州设有坚强的防御阵地。为了预防宋师通过长江溯流攻击,后蜀很早就开始营造夔州防线,在江面上拉起几条巨大的铁索,把巨大的浮木串起来,横跨两岸。试想想,宋朝水师的战船行进至此,如何突得过去呢?不仅如此,蜀军在两岸还配置大量的大型投石机,一旦宋水师迟滞于此地,巨大的石头将从两岸飞出,把江面上的战船砸得稀巴烂。可惜的是,夔州防御的情况,早就被宋朝间谍打探得清清楚楚。早在出兵之前,宋太祖赵匡胤就密嘱刘光义,当水师行进到夔州时,切莫在江面上争战,应当先暗地里派出步兵、骑兵,从陆地发起攻击,在陆上而不是在水上破坏其防御线。赵匡胤不愧是名将出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光义谨记皇帝的嘱咐,在舟师行进到了离蜀军防线三十里时,停止前进,秘密登陆,派出步兵及骑兵突袭蜀军阵地,摧毁投石机,并破坏了铁索浮木。这次突袭十分成功,蜀军精心构筑的防线瞬间被突破了。此时刘光义、曹彬指挥舟师进攻夔州。蜀军大败,放弃州城,退守白帝城。宋师乘胜追击,前锋抵达白帝城西。后蜀宁江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宋师涉险而来,利在速战速决,我们应该坚壁清野,持久抗战。”可是监军武守谦反对道:“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必须坚决反击。”武守谦不顾高彦俦的反对,自己私自带了一千多人马,出城与宋军交锋。刘光义抓住机会,纵兵迎击,武守谦大败,退回城内,宋师乘机登城,并很快杀入城内。此时高彦俦也回天乏力,他在与宋军的巷战中身受重伤,奔回自己的府第,纵火自焚而死。这样,宋军在北线与东线均取得重大胜利,蜀国的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了。又是新的一年。这一年是宋乾德三年,后蜀广政二十八年,公元965年。新春的到来,并没有让后蜀皇帝孟昶感到喜悦,相反,他的脸色阴沉沉的,比天上的乌云还沉。他曾经相信王昭远有诸葛亮那样的盖世才华,能力挽狂澜,但没想竟然损兵折将,有负皇恩。想来想去,还是自家人可靠,于是孟昶把太子元喆派往剑门,又招兵买马,补充前线兵力的损失。此时宋军北线统帅王全斌在经过休整后,从利州直奔剑门。剑门乃是天险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易守而难攻,何况蜀军在此布下上万名重兵。要如何攻克剑门呢?这是摆在王全斌面前的一道难题。此时,投降的蜀国士兵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情报:有一条秘密小道可以通往剑门以南。这个情报太有价值了。王全斌马上派部将史延德率领一支军队,从小道直抄剑门后方。当宋军出其不料地绕道出现在剑门以南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昭远大吃一惊。此时太子元喆虽然被任命为元帅,但他尚未到达剑门,因而负责指挥的仍是王昭远。王昭远被迫分兵,自己率部退守汉原坡,把剑门的防务扔给了手下的将军。剑门虽是天险,但此刻兵力不足,王全斌严令宋军猛攻,终于攻破剑门。紧接着,王全斌与史延德合力进攻汉原坡,王昭远弃甲而逃。宋师经过一番扫荡,完全占据剑州。那位目空一切的蜀国大将王昭远逃跑之后,藏身于民宅,但最终仍然被宋军所俘,成为阶下之囚。剑门之役,后蜀共损失了一万多人马,更要命的是,国都的大门已然洞开。被任命为元帅的后蜀太子元喆也就是个声色犬马之人,剑门失守,他也负有很大责任。他从蜀都出发后,一路上不忘美女美酒,日夜嬉戏,全然不理会军务。在他看来,能享受赶紧享受,好日子说不定马上结束呢。当他行至绵州时,便传来剑门失守的消息,马上掉转马头,逃回成都。一路逃,还一路放火,把老百姓的房舍、粮仓统统烧毁,想用这种三光政策来阻滞宋军推进。政府军对自己的老百姓搞三光政策,岂能不激起民愤呢?太子狼狈逃回成都后,向皇帝孟昶报告,孟昶半晌说不出话来,只是嗫嗫地道:“计将安出?”此时有一名老将站出来道:“宋军远道而来,肯定无法长久作战,请陛下迅速集合各地部队,坚守都城,等到宋师疲弊,自然会退兵。”六神无主的孟昶叹气说:“父亲与我据蜀四十年,老百姓丰衣足食,养了一大批士人,如今遭遇敌人,却没有人挺身而出,为我讨伐东来之敌。就算我闭关面壁,又有几人愿意为我效死呢?”皇帝都心灰意冷了,何谈别人?大宋北路军攻克剑门后,所向无敌。与此同时,东路军也捷报频传。夺取夔州后,刘光义、曹彬继续溯江挺进。所过之处,蜀军全无斗志,万州、施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刺史纷纷打开城门,举白旗投降。当时宋朝军队还袭承五代风气,每过一地,动不动就会发生屠戮事件。但是这种屠杀事件在东路军中却没有发生,这归功于曹彬,他不惜得罪诸将,力禁官兵屠杀无辜。后蜀司空李昊早就预言,大宋将一统中国,如今敌人兵临城下,硬拼肯定死路一条。一年前,他就劝孟昶向大宋进贡称藩,只是受到王昭远的阻挠未果。如今王昭远已成宋军的俘虏,朝中主战派也没有人敢挺身而出了。李昊便又劝孟昶,把国库封存起来,向大宋投降。如今两路宋军节节逼近,孟昶也别无选择了,遂写了降表,差人递交给了宋军统帅王全斌。从宋军发兵到后蜀投降,总计只用了六十六天,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伐蜀之役可谓是势如破竹。至此,后蜀灭亡,全国共计四十六个州、二百四十座县城以及五十三万户人口,全部归于大宋。赵匡胤一统全国之路,又迈出重要一步。然而,在孟昶投降后不久,蜀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叛乱发生的原因,与宋军高级将领的恶行有直接的关系。作为伐蜀总司令,王全斌仅仅用了两个月便平定蜀国,可谓是一时之良将。然而,入成都后,王全斌及其他一些将领,“日夜宴饮,不恤军务,纵部下掳掠子女货财,蜀人苦之”。正直的东路军副将曹彬屡屡建议班师回朝,但王全斌置之不理。对于后蜀留下的庞大军队如何处置呢?宋太祖下诏,令蜀兵开赴京师,一方面是增加禁军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预防发生蜀兵叛乱。这批蜀兵要从成都开到开封,当然得发给军饷兵粮,宋太祖为了笼络蜀人,下令多发钱粮。可是这一诏令的执行结果令人失望,王全斌等将领擅自克扣军饷,还纵容自己的部队阻挠、骚扰蜀兵。这些做法令蜀兵大为不满,当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爆发了。蜀兵行至绵州时,军队哗变,士兵们推举蜀国旧将全师雄为统帅,占据县城,扯起复国的旗帜,号为“兴国军”。由于王全斌所部军队军纪极坏,蜀地军民怨恨已久,兴国军兴起后,人数迅速增长到了十万人之多。闹出这么大的事,王全斌心里也很不安,遂派马军都监朱光绪前往招抚叛军。岂料朱光绪非但不是以招抚为手段,反而将叛军首领全师雄的全家灭族,还把他的女儿强行纳为小妾。悲剧传来,全师雄咬牙切齿,悲愤万分,发誓血战到底,绝不投降宋朝。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作为根据地,自称“兴蜀大王”。与此同时,成都附近十座县城同时起兵,积极响应兴国军。招抚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以武力平定叛乱。王全斌立即遣部将崔彦进、高彦晖率兵镇压,分道讨伐。在攻蜀一战中战无不胜的宋军居然出师不利,不仅吃了败仗,连高彦晖也被叛军击毙。此役大胜后,全师雄的声势愈发壮大,他出兵占领剑阁,切断成都与外界的联系,并沿江设立兵营,做好进攻成都的准备。在蜀地的四十六个州中,有十七个州追随全师雄叛乱,蜀地的形势愈发严峻。此时的王全斌对战局的恶化忧心忡忡。后蜀毕竟立国三十余年,尽管蜀帝孟昶投降了,但军民的国家观念尚存,特别是一部分宋军官兵的暴行很快激起民愤,越来越多的人拥护“兴蜀大王”全师雄。由于参与叛乱的蜀军官兵太多,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王全斌下令把成都一带的蜀兵迁到夹城内,解除武装。当时宋军诸将(北路军)力主杀掉蜀国士兵,以绝后患。这个建议实在太恶毒了,以至于副帅康延泽提出一个折中意见:释放老弱残兵七千人,其余降兵则派一部分军队押送,沿水路押回大宋,若是遇到敌人进攻,再杀不迟。可是连这一提议,也遭到诸将的一致反对,本来要对付叛军就兵力吃紧,哪能再分出一部分兵力押送战俘呢?最后王全斌一咬牙,把蜀国降兵全部处死,共杀了两万七千人,犯下滔天战争罪行。东路军的军纪略好于北路军,这主要是曹彬的功劳。刘光义、曹彬率领水师与叛军交战,屡败对手,全师雄的士气稍稍受挫。然而当后蜀降兵遭到集体屠杀的消息传出后,蜀国旧将吕翰在嘉州发动起义,与全师雄的部将刘泽会师后,攻破州城,杀死刺史、通判,部众达到五万人之多。曹彬赶紧回师,进攻嘉州。蜀叛军人数虽众,奈何战斗力不强,在宋军的猛攻下,嘉州失守,吕翰退走雅州。曹彬紧咬不放,一路跟踪追击,大破叛军,斩首数万人。另一位表现卓越的宋军将领是康延泽,他被皇帝任命为普州刺史,募集一支四千人的部队,经过一番苦战后,击破叛军刘泽部三万余人。刘泽率部向康延泽投降,这对全师雄是一大打击。全师雄的起义持续了一年多。乾德四年(966),宋太祖委任丁德裕为西川都检巡使,领兵数千奔赴蜀地。王全斌也加大了对全师雄的清剿力度,在战场上连战连捷。到了该年十二月,全师雄病死,叛军遂群龙无首。丁德裕、王全斌等分兵招抚叛军,这场大规模的叛乱方才得以平定。但是后蜀臣民仍然为坚持自己的权利而不屈不挠地斗争,他们改变斗争方式。第二年(967),蜀人到皇城开封告御状,控告王全斌等将领在蜀地豪取强夺的种种罪行。宋太祖下令把征蜀将领全部召回,深究王全斌等人贪污、逼反全师雄、杀蜀降兵二万余人之罪行。有关部门调查后,奏请皇帝,要求将王全斌等三名主要将领依法处死。宋太祖考虑到三人在讨平后蜀时的功绩,赦免其死刑,降级留用。惩罚虽然轻了点,但好歹给蜀人一个交代,也算安抚民心了。六 统一之路(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是盘踞在东南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南唐建国于公元937年,开国皇帝是雄才大略的李昪。李昪去世后,其子李璟继位,此时正好遇上如日中天的后周政权。周世宗柴荣对南唐发动大规模战争,此战令南唐元气大伤,尽失江北之地,同时被迫取消帝号,向后周称臣。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政权后不久,南唐国主李璟去世,继位的便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但他当国主却是悲剧,非但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原因很简单,他的才华乃是在文学上,而非政治军事上。如果仅仅只是没有政治才能,但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也不失为一个好君主。可是李煜完全就是昏君一个,史书上说他“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一眼望去,便是个亡国之君的样子。大家想想,当时大宋帝国连灭荆、湖、蜀等割据政权,南唐偏安一隅,难道后主李煜就没有一点危机感吗?当然不是了,他也有危机感。但他并不是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而是沉溺于佛学中,幻想着佛法无边,帮他度过危机。他信到什么地步呢?他甚至把国库里的钱掏出来,招募人削发为僧,一时间满大街都是和尚,国都的僧人就超过一万人,而这些人的供给都由官府承担,无疑令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宋太祖赵匡胤知道李煜非常信佛,便耍了一个阴谋,挑选了一些精通佛法、口才又好的人,南渡到了南唐,忽悠李后主说他原本乃是一个佛的转世。李后主居然信以为真,既然自己是佛,还犯得着担心宋国入侵吗?于是他的心思完全不放在治国守边之上,遂令国家一天比一天糟糕。正所谓上行下效,后主李煜崇佛,自然有一大堆人跟着吆喝。中书舍人张洎投其所好,每见后主,不谈政事,只论佛法,结果很快便得到恩宠。其他大臣为了讨国主欢心,也不吃肉食了,只吃蔬菜,持戒修佛。当然,也有一些人不信佛的,比如说中书舍人徐铉,但这不等于他是务实派,他只是更偏好鬼神之说。对李煜来说,他并没有什么大野心,只要能保住东南地盘不失即可。为此,他仍一如既往地向宋朝纳贡。不过,既然是小弟弟,自然要为老大哥帮点忙。宋太祖要求李煜这个小弟弟帮个小忙,让他出面,说服南汉政权(盘踞两广)归附宋朝。这个忙,小弟弟自然得帮,于是李煜写信给了南汉皇帝刘,劝他也向宋朝纳贡称臣。不想刘大怒,给李煜写了一封回信,骂了个狗血喷头。灰头土脸的李煜只得把这封信转交到宋太祖手中,宋太祖决心对南汉用兵。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宋太祖遣大将潘美率领大军南征。宋军势如破竹,连克贺州、昭州、韶州等地。次年,潘美再克英州、雄州,进逼广州。刘大为惊慌,他准备了十艘大船,满载金银财宝以及宫中妃嫔,打算逃往海外。岂料他还没上船,这十艘船便离岸远去了。怎么回事呢?原来你皇帝要逃命,其他人就不逃命吗?这时大家也顾不得你是皇帝了,把船给盗了,开走了。刘走投无路,只得向潘美投降。继荆、湖、蜀后,南汉全境六十州、二百一十四县并入大宋版图。南汉灭亡,李煜有兔死狐悲之叹,毕竟唇亡则齿冷。大宋军队已经横扫中南、西南、南方,地位东南的南唐已是风雨飘摇。虽然李煜仍然相信自己乃是一佛出世,可是现实却不能不让他有几分胆战。他思来想去,为了表示对大宋的效忠,决定把国号改了,不再使用“唐”的国号,而称为“江南”。同时,他还自己降低了政府部门的规格,比如说,中书门下省改称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这一切,说白了,是讨宋太祖的欢心。在与大宋帝国的外交上,李煜小心谨慎,以藩臣之礼巴结宋太祖,可是他还是有一个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保持南唐的独立。当了那么多年的国主,他对奢侈的宫廷生活已经习惯了,要他放弃这些怎么可能呢?有一件事让李煜感到惶惶不安:宋太祖要求他入朝。一旦离开自己的老巢,去了大宋国都开封,那岂非羊入虎口?只要几个壮汉就可以把他收拾了。他不敢去,找借口推辞。到了这个时候,李煜开始想到有必要缮甲募兵,预防宋师入侵。南唐虽然国力不如大宋,但几代人的经营,使得这个国家文化颇为繁荣,人才也不少。宋太祖意欲一统全国,当然有觊觎南唐之野心,但他顾忌一个人——江南南都留守林仁肇。此人有本事,素有威名。在发兵攻打南唐之前,必须先除掉此人。宋太祖设计了一出反间计,放出风声,诈称林仁肇欲投降大宋。李煜本是昏君一个,轻易上当,不分青红皂白,处死林仁肇,为宋太祖除一心腹之患。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派遣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江南)。卢多逊此来别有深意,他对后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仅缺江东各州图,愿各求一本。”此言一出,李煜不得由怔住了。别看李煜是昏君,他文化修养极高,十分聪明,岂听不出卢多逊言外之意吗?地图乃是重要的军事情报,山川形势,皆在其中。很显然,卢多逊就是来收集情报的。大宋帝国之所以能在统一中国之战中连战连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常注意军事情报的搜罗。卢多逊非常狡诈,李煜明知他的意图,可是面对上国大使,不给也不行。李后主让人绘了一幅复本,交给卢多逊,至于图上有没有做手脚,史书上没写。此时李后主已经可以确认一件事,大宋对南唐动武,那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卢多逊回国后,立即向宋太祖报告说:“江东衰弱,可以削平。”古代打仗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虽然宋太祖想吞并南唐,可是人家已经低声下气、纳贡称臣了,要如何出兵呢?其实找一个借口并不难。第二年(974),宋太祖两度派人出使南唐,召后主李煜入朝。其实他早就料定李煜肯定不敢来的,事实也是如此,而这正好给了他出兵的理由。在伐蜀之战中表现卓越的曹彬被任命为伐南唐军总指挥,临行走,宋太祖特别交代说:“南方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当年王全斌在蜀地杀降的暴行,令宋军形象大为受损,宋太祖希望仁厚的曹彬能挽回宋师的声誉。曹彬是宋初一位优秀的将领,他从蕲阳发兵,攻入南唐,首战击破峡口寨,杀敌八百余人。南唐池州守将望风而逃,宋军兵不血刃,占领池州。战争爆发后,擅于写诗的后主李煜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水师上,然而在紧接的铜陵之战中,南唐水师大败,战舰被曹彬缴获二百余艘,士兵被俘八百余人。宋军乘胜而下,连下芜湖、当涂,屯兵于采石矶。采石矶是金陵的西南门户,后主李煜当然知道其战略价值,遂派两万兵马阻敌。然而南唐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能让人恭维,曹彬在采石矶大败南唐军,俘虏南唐马步军副都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等。对于南唐来说,长江天险是其固守的根本。为此,李煜派郑彦华率水师一万人,杜真率陆师一万人,共同抵御宋朝军队渡江。然而,李煜却万万没有想到,宋朝军队并非用战船强行渡江,而是采用了一种十分冒险的方法:架设浮桥。在宽广的江面上架设浮桥,这有可能吗?当时李煜听到曹彬架浮桥的消息时,笑道:“此儿戏耳。”然而他错了。宋太祖为了征伐南唐,早就派人秘密研究在宽广江面搭设浮桥的方法,并且已经试验成功。曹彬用了三天的时间,用巨缆把大船与竹排系在一起,建起一座巨大的浮桥,飞跨长江,整个浮桥设计尺寸计算完美,不差分毫。大军从浮桥过江,如履平地。南唐军队的反应能力低下,待宋军过了河后,方才如梦初醒。郑彦华的水师与杜真的陆师与宋军交上手,但这两名南唐将领在临战关头,却不能协同作战。郑彦华率水师官兵与宋军鏖战,杜真却按兵不动,致使南唐水师大败。此时的李煜有大祸临头之恐,下令金陵全城戒严,以图固守。然而曹彬的军队仍节节进逼,先后在白鹭洲、新林港口,已兵临金陵城下。金陵约有水陆军计十万人,要夺下金陵,显然不是容易的事。为了给李煜施加压力,宋军除陈兵于金陵城外,还在多个方向打击南唐军队。在宋朝的授意下,吴越国进攻常州,牵制南唐的兵力。同时,黄州刺史王明在西线发动攻势,渡江进攻武昌,并打败南唐守军。这些军事行动有力地配合了曹彬对金陵的围攻。宋开宝八年(975),金陵之役拉开战幕。对宋军来说,南唐水军的威胁是很大的,南方人善舟楫,在水战中比中原人要强。为了削弱南唐水师的力量,曹彬派部将李汉琼率部渡淮南,进攻设在这里的南唐水寨。李汉琼用大船装满苇草,顺着风向纵火,驶向水寨,在风的作用下,火势迅猛,迅速把淮南水寨变成一片火海,大量的战船被摧毁。这一偷袭,令南唐水师遭到重创。此时曹彬大军已进抵秦淮,远眺南唐军队的阵地。南唐十余万军队驻守于城外,背靠金陵城,显然李煜并不想让隆隆战鼓声影响自己的花天酒地。南唐军这种布阵,没有坚固城墙的保护,给了宋军击破的机会。副帅潘美自告奋勇,率自己的部队渡过,果断地发动进攻,曹彬大军随后开进,大破南唐军。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南唐军队策划了一个作战方案,打算动用一支水师,溯江而上,进攻宋军搭设在采石矶的浮桥,只要破坏了浮桥,宋军战船不足,大军的退路就会被切断,到时粮草不足,不战则自乱。可以说,这个战略颇为高明,只是被曹彬所识破。曹彬马上派潘美截击南唐水师,又一次大获全胜,粉碎了南唐的计划。金陵围城战持续了十个月之久。南唐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一是因为实力不弱,二则是曹彬有意控制攻城节奏,意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这场战争令南唐国力疲敝,后主李煜把希望寄托在外地援兵上。南唐将领朱全赟在湖口集结了一支大军,号称十五万,其实没那么多人。为了增援金陵,朱全赟修建了巨大的战舰,长百余丈,大者可容纳千人。这支水师从湖口顺流而下,打算攻击宋师在采石矶的浮桥。可是朱全赟运气着实很差,时值长江枯水期,在一些河段,水面干涸,而战船太大反倒成了麻烦,没法开动。南唐水师在江面迟滞,令宋师有机会从容布阵应战。当朱全赟的舰队开到皖口时,宋军行营步兵指挥使刘遇在江面阻击。水战本是南唐军队的强项,当时宋军在北,南唐军在南,擅长水战的朱全赟采用火攻战术,纵火焚烧宋船。眼看着胜利在望时,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向突然大变,刮起强烈的北风,南唐舰队反而在下风向,火焰倒扑,烧向南唐战船。为了避开火势,南唐舰队大乱,纷纷后撤,主将也控制不了。宋军乘机反扑,反败为胜,南唐舰队指挥官朱全赟眼看前功尽弃,索性与座船同归于尽,被烈焰吞噬了。此役,南唐水师损失数万人,更要命的是,援救金陵的计划破产了。李煜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性格又清高,不愿意投降。曹彬多次派人告诫李煜说:“城必破矣,宜早为之所。”但李后主不听。事已至此,曹彬决定发动最后的总攻。可是就在宋军即将发动总攻之前,主帅曹彬却忽然称病了。诸将赶紧前来探望,岂料曹大帅身体根本无恙,只是有一块心病。曹彬对诸将说:“我这病,不是开药方能治好的。只要诸位在这里立个誓言,攻破金陵后,不得妄杀一人,那我的病就痊愈了。”原来曹大帅担心出现征蜀时残杀无辜的惨剧,故而特地演了这么一出戏给大家看。诸将纷纷表示,决不妄杀一人,并与主帅焚香立誓。这么一来,曹彬的“病”好了,可以发动总攻了。此时金陵城内已是物资匮乏,士气低落,加上援军被消灭的消息传来,将士全无斗志。金陵城终于被攻破了,李后主神情木讷,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他让人在宫殿里堆满了木柴,若是曹彬不接受他投降,就举火自焚。作为一位君主,作为一名艺术家,李煜还是要活得有尊严。曹彬并没有为难李后主。他进城后,约束军纪,不杀无辜,很快金陵城内就恢复了秩序。宋军以往常见的打家劫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包括李后主以及南唐诸臣的家都没有遭到洗劫。对于亡国之君,曹彬也表现出大将风度,并无不敬之处。曹大帅亲自领着军队,整整齐齐地抵达宫城,李煜与众臣在宫门处迎拜,奉表纳降。曹彬对李后主道:“介胄在身,拜不敢答。”算是十分客气了。受降结束后,曹彬留下一千人守住宫门,严禁外人擅入。伐南唐之役前后历时一年,南唐的历史被终结,十九州一百零八县划入大宋领土。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在政治上是蹩脚的,但在文学艺术上,他则是才华横溢。他能书善画,精通音律,在诗词上的成就特别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南唐灭亡后,李煜虽然没被处死,但是从君主到俘虏,心理上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宋太祖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封违命侯。这个封侯,明显带有贬意。在半囚徒的最后日子里,他写了不少词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亡国之痛,才能写下如此传诵千古的词篇。回首自己身为帝王时的春花秋月,回想王宫中的雕栏玉砌,再看看如今的自己,被囚禁于小楼,仿若隔世。想到这里,怎么能不满腹忧伤哀愁呢,那愁啊,就像一江春水,绵绵不绝。在李煜写下这首词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去世,宋太宗赵炅在气量上显然不如哥哥,他见了这篇词后,非常不高兴。一个亡国之君,能保全性命,这已是朝廷莫大的恩赐了,还牢骚这么多,莫不成想造反吗?宋太宗不能容忍有这样的臣子,他送了一杯毒酒给李煜,这位南唐后主终于解脱了。在临行前的那刻,他是否在恍恍惚惚中,又回到了繁华的金陵,与爱妾们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举头望月,饮酒作诗呢?七 铩羽而归:啃不下的硬骨头新兴的大宋政权在南方作战如秋风扫落叶,无往而不利,可是在北线却屡遭挫折,每每铩羽而归。北汉开国皇帝刘崇乃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颠覆后汉政权,建立后周政权。时任后汉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据河东十二州称帝,建立北汉,这也是“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地方政权。北汉自开国始,与后周就势不两立,形同水火。但北汉地狭民贫,如何与后周相抗衡呢?刘崇不得不结交辽国,以为后援,并奉辽国皇帝为叔皇帝。刘崇去世后,刘钧继位,他更夸张,尊辽帝为父皇帝,自己当个儿皇帝。陈桥兵变发生后,北汉皇帝刘钧乘宋政权根基未固,率部入侵河西。对刘钧来说,这是浑水摸鱼的良机,他毫不迟疑地出兵支持李筠的反宋。可是大宋帝国没有给刘钧机会,李筠的叛乱很快被镇压了,刘钧只得悻悻退兵。在接下去的几年里,北汉军队频频扰边,成为大宋帝国北部之患。宋太祖赵匡胤巴不得早日摆平北汉,以宋的实力,北汉当然不是对手,可问题是刘钧有契丹人在后面撑腰。若是与北汉开战,就意味着与强大的辽国开战,这就不能不慎重了。大家想想,北汉原本是个地瘠民贫的国家,又穷兵黩武,财力上怎么支撑得住呢?结交契丹人是有代价的,每年都要向辽国输送大量的金银财宝,因而国家一天比一天贫穷,连朝廷的花销都捉襟见肘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宋帝国开始对北汉发动有限攻势。公元964年,宋昭义节度使李继勋率部进攻北汉辽州,辽州刺史杜延滔举城投降。北汉皇帝刘钧紧急向辽国求援,辽国派西南招讨使耶律达里(又称耶律挞烈)率六万骑兵入援北汉。说起这个耶律达里,也算是辽国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善于用兵,赏罚分明,深得士卒拥护。耶律达里挥师入北汉,在石州与李继勋交手,宋军敌不过强大的辽军,落荒而逃。四年后(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去世,养子刘继恩继位。宋太祖赵匡胤敏锐地意识到北汉政局将有动荡,想借此时机扫平北方。他派卢怀忠等人领兵屯驻于潞州,并委任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一时间北方战争阴云密布。果不出宋太祖所料,北汉很快爆发政变,皇帝刘继恩被杀,其弟刘继元继位。宋师果断抓住机会,越过边界,宋汉战争再次爆发。北汉新主刘继元只得快马向辽国求援,同时派军队迎击宋军。宋将李继勋的先锋部队首战告捷,阵斩两千余人,夺取汾河大桥,兵临太原城下。刘继元大惊,又遣大将郭守斌出战,郭守斌中箭负伤,逃回城内。到这个时候,刘继元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契丹人身上了。契丹人当然不能坐视北汉灭亡,耶律达里再次临危受命,以兵马总管的身份,统领各路人马入援北汉。李继勋曾经是耶律达里的手下败将,晓得此人厉害,不敢恋战,撤去对太原的包围,撤回国内。史书上称,“河东(北汉)单弱,不为宋所并者,达里有力焉。”耶律达里成了北汉的救星。宋军撤退后,北汉仗着契丹人相助,狐假虎威,不仅收复失地,还入侵宋地,大掠晋州、绛州。小小的北汉,胆敢如此猖狂!宋太祖赵匡胤愤怒了。他决定御驾亲征北汉。皇帝一生气,全国军队马上进入紧急动员状态。公元969年(开宝二年),新年伊始,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人奉诏前往各州,征集粮草及其他物资,调往前线。同时,皇帝还发布诏令,发诸道兵屯驻于潞州、晋州、磁州等。二月,宋将曹彬、党进率先头部队出发,向北汉进军。紧接着,宋太祖下诏御驾亲征。曾经两度北伐的李继勋仍然担任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赞为马步军都虞侯,各自率自己的部队开赴前线。宋太祖料定契丹必将出兵援救北汉,遂以韩重赟为北面都部署,密切关注契丹人的动向。就在宋朝军队磨刀霍霍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了:契丹国主辽穆宗遇刺身亡。原来辽穆宗乃是一个残暴之人,嗜酒好杀,喜怒无常。他的近侍奴仆终日惶惶不安,唯恐哪里触犯国君,便稀里糊涂成为刀下之鬼了。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奴仆亦然。某一日,辽穆宗喝醉了回到行宫,几名近侍奴仆铤而走险,将其刺死。辽国突发如此变局,对大宋远征军十分有利,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北汉,契丹人必定难以及时救援。出乎宋太祖意料的是,北汉抵抗意志之坚强,要远远超过他的判断。北汉国主刘继元派遣大将刘继业、冯进珂率兵驻屯于军事要地团柏谷,这也是通往太原的门户。说到北汉大将刘继业,很多人可能摇摇头,没听说过此人,可是倘若说起他的另一大名,大家就如雷贯耳了。他就是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杨家将第一代名将、杨令公杨继业。日后他成了北宋的一员名将,可是如今他却是北汉的将领,与宋军正浴血厮杀哩。刘继业深知宋军实力强大,遂派卫队指挥使陈廷山领着数百名骑兵,来回侦察巡逻。李继勋的大军杀到团柏谷后,陈廷山非但没有把重要军情向刘继业汇报,反而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负责情报收集的将领都投降了,北汉在团柏谷的军事部署毫无秘密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刘继业选择了保全实力,撤往晋阳。北汉皇帝刘继元一怒之下,把刘继业的兵权给夺了。李继勋突破团柏谷后,进逼太原城。不久后,宋太祖赵匡胤亲临太原前线。宋军对太原发动了一个月的进攻,却进展缓慢。当时有人对宋太祖建议说,应该增调军队,加大攻城力度。宋太祖尚未回答,只见旁边闪出一人道:“陛下自有数千万兵在左右,为何不用呢?”赵匡胤定睛一看,原来是左神武统军陈承昭。陈承昭的话令宋太祖有几分不解,能上战场的兵都用上,哪来的千军万马呢?陈承昭笑着用马鞭指向汾水,宋太祖望着滚滚河水,会心一笑。很快,在太原城东南方,一座人工长坝建了起来,拦截汾河水。待水位高时,决堤灌城。汾水灌进太原,给太原军民的生活及防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边要与宋军作战,一边要在城里抗洪救灾。与此同时,宋军加大外围进攻,李继勋攻城南,赵赞攻城西,曹彬攻城北,党进攻城东。危在旦夕的太原城并没有沦陷,守城军队以积极出击代替消极防御。特别是北汉悍将刘继业,尽管被降职,可是在太原保卫战中,他表现相当出色,多次领兵偷袭宋军阵地。但是,倘若无外援,北汉将面临灭顶之灾。契丹人反应迟缓,原因在于国内政局动荡。辽穆宗意外被刺身亡后,辽人拥立耶律贤为皇帝,是为辽景宗。辽景宗乃是辽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名君,他上台后,废除了穆宗的一些苛政,提拔一批贤才,巩固了自己的权势。此时辽国尚无法全力以赴救援北汉,在太原被围两个月后,才派出一支实力并不算强大的军队救援,但遭到宋军伏击,损失一千人。紧接着,辽国从定州方向入侵大宋,试图以此牵制在北汉作战的宋军主力。然而这一企图又以失败告终,早有防备的韩重赟在嘉山设伏,大破辽军。宋太祖知道,辽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必须要尽快拿下太原。皇帝亲自出马指挥作战,要是不能攻克,这脸面可不好搁啊。此时已是农历五月,正是盛夏时节,也是河流的丰水期。若是此刻再决河淹城,威力更加巨大。于是宋太祖亲自选址,在太原城北处建坝截流后,将水灌入太原。同时,水军从城东南方向发动强攻。战斗打得极其惨烈,宋军的进攻遭到顽强的阻击,损失惨重。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脑袋毙命,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中箭后落水溺死,高级将领伤亡尚且这么大,士卒的伤亡更不必说了。当时太原城的情况是这样的,城南受洪灾最严重,外城基本被淹,内城也开始进水,民心恐慌。北汉守军想方设法要堵住入水口,可是宋军发射密集的箭雨,破坏守军的抢修。最后令太原城得以生存的原因,竟然是漂浮着的水草,这些水草积在城门入水口处,累积多了,居然把入水口也堵塞了。时间已是闰五月,宋军陈兵于太原城下已历时五个月,能想的招数都用上,连引水灌城都灌了两次,可是太原城还岿然耸立。太原一带成了一片汪洋之地,守城者固然十分吃力,攻城者也不轻松。雨季来临了,宋军驻扎城外草地上,泥泞不堪,卫生条件恶化,上吐下泻的病症开始增多。更糟糕的是,契丹的生力军出现了。契丹国内政权平稳过渡,辽景宗终于可以腾出手,大举出兵救援北汉了。辽北院大王乌珍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兵锋已抵太原西。辽军一路前来,人疲马困,也没有气力马上投入战斗。统帅乌珍要求士兵们擂鼓、点火把、造声势,给太原守军壮胆助威。眼看援军到来,北汉士兵顿时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守城的决心。宋太祖赵匡胤面临战或不战的选择。若是选择战,那么胜算几何呢?宋军已经作战半年之久,不仅战斗伤亡大,非战斗减员也不少,这种情况下与精锐辽师相遇,恐怕相当不利。那么撤退又如何?撤退固然不失为明智之选择,只是皇帝亲征,关乎国家朝廷形象,撤退未免面子上过不去。但大宋是有人才的,太常博士李光赞先拍了皇帝一通马屁:“陛下战无不胜,谋无不臧,四方恃险之邦,僭窃帝王之号者,今与陛下为臣矣。蕞尔晋阳,岂须亲讨?”这是维护了皇帝的威严,保全其颜面。那么要如何打垮北汉呢?李光赞认为只须打经济战,派支军队屯兵上党,“夏取其麦,秋取其禾”,就足以拖垮这个贫瘠之国了。赵匡胤听了这一番话后,自然喜上眉梢,又询问宰相赵普,赵普同意李光赞的见解。于是宋朝大军从太原撤兵,班师回国。北汉这根硬骨头,宋太祖终于没能啃动。然而对北汉的几番攻击,并非一无所获。在宋军的凌厉攻势下,北汉军事力量遭到重创,国家亦损失严重,这对贫瘠的北汉政权来说,无疑难以承受。北汉虽然赖辽国的支援而自保,但这种支援并非无条件,而是每年都要向辽国进贡大量钱财,使得国用日蹙,入不敷出。大宋天子御驾亲征,虽然没能将北汉从地图上抹去,却也釜底抽薪,把北汉境内的居民大量内迁到山东、河南一带。北汉的国势,从此一天不如一天了。七年后,即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此时大宋帝国已平定南汉、南唐,北汉还能坚持多久呢?这年八月,宋太祖再度对北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当然,这次皇帝并没有亲征,而是派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党进为统帅,下辖潘美等将领,兵分五路,讨伐北汉。此时北汉的军事力量,比七年前还不如,在宋军的节节进逼下,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党进的军队很快逼近太原城,并大败北汉军。北汉皇帝刘继元只得祭出法宝:向辽国求援。辽国的救援相当迅速。九月,南府宰相耶律沙率辽师入援。大宋帝国布武天下,取荆湖、灭后蜀、亡南汉、定江南,何等伟大的事业,何惧契丹人呢?横扫天下的宋太祖,是铁了一条心,非要荡平北汉不可,这就是一个帝王雄霸天下的胸襟。眼看一场恶战就要打响了。可是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却没有落下来。大战最后没打起来,宋军撤退了。撤退,不是因为害怕契丹人,而是皇城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太祖皇帝驾崩了!武艺高强、一向身体强壮的赵匡胤,竟然在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命呜呼,而且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宋太祖之死,成了宋朝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他究竟是自然死亡呢?还是死于政治谋杀?让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来看看这一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八 斧声烛影:宋太祖死亡之谜宋朝的史料,较前代丰富,史事记载也十分详细。可是在宋太祖离奇死亡这件事上,官方的史书却轻描淡写,令人怀疑史官企图在隐瞒着什么。我们且来看看《宋史·太祖本纪》上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这简直只是流水账,不要忘了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死亡是大到不能再大的事情了,何况宋太祖的死因,官方也无意说明。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究竟是谁想要尘封这段历史呢?揭开这段历史,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呢?那一晚,皇宫高墙深院内,到底发生什么事,恐怕无人知晓——除了一个人外,此人便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我们把日历回拨到宋朝开宝九年(976)的十月二十日。在那晚离奇事件发生之前,没有人觉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之处。稍稍令人感到意外的,只是天气变化得太快了。这一天晚上,夜空晴朗,星光闪烁,皇帝赵匡胤登上太清阁,四处张望,似乎心事重重。忽然间起风了,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风骤然飘落,还夹杂着些许的冰雹。没有人知道皇帝在想些什么,但天气突变显然让他不舒服,他下了太清阁,进了万岁殿。虽说已是夜晚,天气又寒冷,赵匡胤似乎全无睡意,也没有哪个后妃娘娘相陪。此时他突然下旨:传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是皇帝赵匡胤的亲弟弟,原来名赵匡义,但是封建帝王家有一种避讳的传统,皇帝叫“匡胤”,这两个字,别人就用不得,得改才行,于是赵匡义变成了赵光义。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可以说,哥哥当皇帝,他也有一份功劳的。宋太祖对这个弟弟也十分器重,先后让他担任殿前都虞侯、恭宁军节度使、开封尹兼中书令,封为晋王。皇帝召弟弟来做什么呢?喝酒!宋太祖摆了酒席,哥俩人“酌酒对饮”。可是这里有让人纳闷狐疑之事。其一,要喝酒解闷,宫里有的是人陪,犯得着在一个风雪阴霾之夜把弟弟召进宫吗?其二,皇帝让太监、宫女全部退出去,偌大的殿里,只有他与弟弟赵光义两个人。若只为喝酒何必这样呢,皇帝一定是要向皇弟说些话,而这些话,是不允许被第三者知道的。那么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人究竟密谈了什么呢?除了他们二人之外,没有人知晓了。那一夜皇宫内的情形,北宋僧人文莹在《续湘山野录》一书中有所体现,这大概是皇宫太监们在那一晚所见所闻的记录了。当时雪花纷飞,风声呼呼,太监们远望着皇帝寝殿内烛火摇曳,两个人影被烛光投射在门窗上,也随着烛火抖动着。他们看到了晋王赵光义的身影有几次起身离席,而后又坐了回去。到了三更时分(夜十一点到一点),雪还在下着,殿前的积雪已有数寸了。皇帝的酒终于喝完了,殿门打开了,只看到他手持一把柱斧,在雪地上戳了几下,然后回头对弟弟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好做!好做!”说完后,晋王赵光义告辞离开,皇帝回到寝殿,解了衣服,倒头便睡,不一会儿时间,就鼾声如雷了。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皇帝喝多熟睡了,太监们当然不敢马上去把他吵醒。就这样,到了四更天(一点至三点)时,快接近五更天了,看来皇帝也睡了有两三个小时了,这时听不到呼噜声了。几个太监这才蹑手蹑脚走进去,担心皇上着凉了。可是他们全都吓傻了,这时的皇上全身冰凉,没有气息,已经驾崩了!喝几杯酒就给喝死了吗?会不会是心脏病突发?或者脑溢血?可是要知道皇帝的身体一直是很强壮的,况且就算突发性疾病,也很少有人一声没吭就死了。如果不是自然死亡,那会是怎么死的呢?这一疑问令人不寒而栗,因为最后一个见到皇帝的人,正是晋王赵光义!难道皇帝竟然是给弟弟害死的吗?太监们可以作证,在晋王赵光义离开后,皇帝还没有死。可是即便赵光义有不在场的证明,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倘若他偷偷在哥哥的酒里下了毒药,那么致命的毒性在一两个时辰后发作夺去皇帝的性命,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有人会站出来反驳了:晋王赵光义是被召入宫,怎么可能会预谋去毒杀皇帝呢?以犯罪心理学来说,他有什么动机,有什么理由作案呢?在历史上,认为赵匡胤乃是死于赵光义之手的大有人在。我们且来做一个假设性的分析,假定晋王是杀害皇兄的凶手,那么他为什么要杀兄,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一晚动手呢?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赵匡胤与赵光义到底在密谈什么呢?显然这件事是非常机密的,所以没有第三者在场。这一晚后,赵匡胤死了,赵光义成为皇帝,他也用不着向别人解释谈话内容。因此,寝殿密谈的内容永远也不为人所知了。可是有两个细节一定要引起注意,一个是“烛影”,一个是“斧声”。这是殿外之人唯一能看到的两个特别的细节,特别在什么地方呢?首先看看“烛影”。远看过去,隐约看到的情况,是晋王赵光义在喝酒过程中,有几次避席的举动。避席有何含义呢?如果是权位高的人避席,是一种尊重的表示;如果是权位低的人避席,则是一种谢罪的表示。晋王数次避席,是不是意味着皇帝对他的严厉批评呢?其次再说说“斧声”。皇帝以柱斧戳雪,这把柱斧哪里来的呢?皇宫大院之内,有可能在大殿门口放一把斧头吗?这不可能,如果这样,岂非是方便刺客刺杀皇帝吗?因此,这把斧头,一定是在大殿里的,而且赵匡胤把它取下来了。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赵匡胤扛着一把斧头,就是为了戳几下雪地吗?他如此童心未泯吗?显然不可能。只能说,他在殿里时就已经把斧头操在手上,出殿时顺便带出来罢了。喝酒用得着斧头吗?斧头可是杀人利器啊。赵匡胤喝酒上操着一把斧头,是不是动了杀心呢?如果皇帝对弟弟动了杀心,那只有一个理由:弟弟想夺权当皇帝!如果晋王赵光义非要在这一晚毒杀哥哥,那也只有一个理由: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哥哥知道,哥哥不死,他永无出头之日。皇帝的诱惑太大了,也正因为如此,五代时期中原政权十几个皇帝,有一半死于非命,且多死于政变。为了皇帝,子弑父、弟杀兄的事情都发生过,这在那个年代只算是寻常事。那么晋王赵光义是否想当皇帝?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自从他担任开封尹后,便大量培植党羽,结交朝中文武官员,其势力可谓是根深叶茂。宋太祖三十三岁就当皇帝,至今五十岁,仍是年富力强,出于谨慎,他一直未立太子,这也给了赵光义更多的机会。我沿着这个思路,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情景回放如下:皇帝赵匡胤得悉了弟弟赵光义企图当皇帝的阴谋,或者是想通过政变,或者是想耍手段成为皇位接班人。皇帝对这个消息十分沮丧,那一晚风雪交加,他愁绪难减,决定召弟弟前来,把话摊开来说。赵光义知道阴谋泄露,此去凶多吉少,遂携带毒药前去。寝殿之上,别无他人,只兄弟俩谈话。皇帝严厉呵斥,晋王多次避席谢罪,曾有一度皇帝几乎想杀了弟弟,遂操起一把柱斧,但还是没忍心砍下去。晋王心知自己就算不死,政治生命也将结束,于今只有冒险一拼了。他假意为哥哥盛酒,暗中把毒药投入酒中。这种毒药大约放了蒙汗药,令人吃了后困意来袭,昏昏欲睡。晋王乘机告辞,皇帝这时有点走不稳,遂拄着那把长斧出了殿门,在门口戳几下雪地,喝了一句:“好做!好做!”这句话什么意思,也是千古之谜,以我的理解,应该是“好自为之”的意思。以上只是我的猜测,至于历史真相究竟是否如此,只有赵氏兄弟两人才真正知晓。那一夜,并不比其他夜晚漫长,可是发生的事情,却太多太复杂又太蹊跷离奇了。让我们接着那一夜的故事。在凌晨两三点时,太监们发现皇帝驾崩了。大家吓得魂不附体,此时能做的事情,便是火速通知孝章皇后。从睡梦中被唤醒的孝章皇后脸色苍白,不敢相信皇帝真的驾崩了,他那么身强力壮,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可是她确实不是在做梦,一种巨大的恐惧感涌上心头,顿时嗅到了皇宫内外的血腥味,此时最重要的事,是要赶紧让新皇帝继位。赵匡胤生前没有立太子,他曾有四个儿子,两个早夭,剩下两个,一为二十六岁的赵德昭,一为十八岁的赵德芳。赵德昭远在兴元府(陕西汉中),没时间通知他回来了,留在皇城的只有赵德芳。孝章皇后果断密令内侍总管王继恩连夜召赵德芳进宫。王继恩出了皇宫,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去了晋王府。我们有理由怀疑,王继恩就是晋王在皇宫的耳目。当王继恩来到晋王府门外时,又有一件怪事,府门之外居然坐着一个人。你想想,凌晨三四点钟时,天寒地冻,怎么有个人跑到晋王府门口呢?定睛瞧时,却是左押衙程德玄。据《宋史》所载,程德玄是晋王赵光义的心腹,“颇亲信用事”,还有一点要留意,他“善医术”。那程德玄为何半夜三四更时跑到晋王府门口呢?程德玄解释说:“半夜时有人敲我家门,说是晋王要召见我。但我打开门时,却看不到人影。岂料一进屋,敲门声又响起,再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此三次,我心里狐疑,遂自己来了晋王府,府门关闭着,我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敲门,只得坐等于此了。”这种说法,简直是胡说八道。看来程德玄似乎预先知道今夜有大事发生,他在晋王府外苦苦等待,一定是这个大事与自己有着切身的关系。让我们再来发挥点想象力吧。如果赵匡胤真的是被毒死的,那么这种秘制的、杀人于无形的毒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能够配制如此高明毒药的人,一定是行医高手,而被史书称为“善医术”的程德玄就是这样的高手。假设程德玄真的配制这样的药丸交给晋王,那他与晋王就坐在一艘船上,这事情若失败,自己绝对死得很难看。试想想,这个晚上,程德玄哪里睡得着呢?他急切地等待消息,药丸究竟有没有用,皇帝究竟死了没有,皇帝若死了,谁能当皇帝,会不会追查此事呢?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宁可在晋王府外等待确切的消息。当他看到王继恩匆匆前来时,心里的石头怕是落了一半了。王继恩有要事在身,也听不得程德玄解释了,俩人一起去敲晋王府大门。当王继恩把皇帝之死以及皇后紧急召赵德芳入宫的消息告诉晋王赵光义后,晋王是什么反应呢?史书上的写法是“王大惊,犹豫不行”,这个写法,很有些为晋王脱罪的味道,似乎他对于皇兄之死真的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王继恩催道:“不能拖啦,不然别人会捷足先登的。”孝章皇后明明是叫他召赵德芳,他却跑来召晋王,他难道不知道违抗懿旨的下场吗?他敢这样做,不是自己比别人多出几个脑袋,而是因为他早与晋王串通好的。于是晋王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俩人一起冒着风雪赶往皇宫。这里请注意,程德玄跟着去了,若他只是局外人,断然不可能一起跟着进皇宫。入宫后,王继恩对晋王说:“大王先在此等一下,我先进去禀报。”这时程德玄跳出来说道:“直接进去就好,有什么可等的呢?”看来他心急的程度,绝不亚于晋王。三人便匆匆奔向太祖寝殿,这个时候,孝章皇后已经守在宋太祖冰冷的尸体之旁。当她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一回头看到王继恩的身影,脱口而出道:“德芳来了吗?”王继恩面情冷漠,声音冷酷:“是晋王来了。”当看到晋王的脸庞时,孝章皇后惊呆了,仿佛看到魔鬼似的。在那短短几秒里,孝章皇后脑袋里可能掠过几个念头。在此皇宫之内,皇帝已死,名义上说,皇后权力最大,她只要唤上几个卫兵,立马可以把自作主张的王继恩连同晋王一起拿下。可是,天下有如此轻而易举的事吗?这皇宫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股势力,她完全猜不出、摸不透。皇帝在深宫之内暴死,内侍总管公然违抗懿旨,明摆着要在选帝一事上插上一脚。试问,这皇宫之中,究竟有多少内侍、卫兵已经成为晋王的人呢?孝章皇后不敢再往下想了。在那短短的几秒里,在晋王那锐利如箭的目光下,皇后不由得全身发抖,似乎找到丈夫死亡的原因。她屈服了,怯生生地转向晋王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给官家了。”这句话,无疑承认了晋王的帝位继承权,“官家”乃是五代、宋时对皇帝的称呼,取义于“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故名为“官家”。贵为皇后与皇子,竟然把身家性命交给别人。即便一千多年后,我们仍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皇后的恐惧与无奈。虽然宋太祖离奇死亡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民间一直认为他死于赵光义的谋杀,虽然没有铁证,但是联想到孝章皇后惊恐万分的表情,这种说法恐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擅长演戏的晋王从眼角挤出几滴泪,哽咽地对皇后说:“共保富贵,勿忧也。”天亮了。皇宫里丧钟敲响。群臣脸色沉重地赶往万岁殿,太祖皇帝已经仙逝了,晋王赵光义皇袍加身,接受大臣们的谒见。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短短的几个时辰,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赵光义成为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宋太宗。“斧声烛影”的故事,在之后一千年的时间里,为人所津津乐道,大家都试图寻找更多的证据,解开历史之谜。但是,想要找出确切的证据已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宋太祖生前最后一个接触的人,正是赵光义,他若不开口,那一晚在寝殿之内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人知晓了。再者,朝廷也没有披露宋太祖的死因,也就是说,没有验尸,仅仅公布是“猝死”而已。若是要解开宋太祖是否被毒杀之谜,恐怕只有把他的尸骨挖出来化验了,让死人“开口”说话,这或许是解开历史谜团的唯一途径了。且不说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以“父子相传”的传统,皇位也不可能由弟弟赵光义来继承。赵光义虽然抢先一步,当上皇帝,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在“斧声烛影”过去六年后,名臣赵普突然甩出所谓“金匮之盟”的秘密,为宋太宗继承皇位辩护。那么,什么是“金匮之盟”呢?为什么赵普在时隔六年后才要揭开这个秘密呢,这个秘密是真的还是伪的呢?九 谜中之谜:“金匮之盟”的秘密赵光义以“兄终弟及”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式继承皇位,为了避免众臣的闲议,他极力表现出一个皇帝的“慷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