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策马飞奔,一连打破了许多蔡氏一族与投降派的重臣府门,又在这些人的府邸周围放火。张飞的身后还跟着几千名骑兵。至少由这一场面看来,荆州不单有主战和主降两派,而且似乎主战派占了上风。孙权派往荆州的细作,大概也不会只向孙权送去“荆州举州而降”的消息了吧。城中的百姓也以为马上又要打仗了,纷纷收拾金银细软,开始作逃难的准备。诸葛亮劝诱这些难民,让他们跟随刘备的人马同行,又带了许多襄阳城中的辎重。“这些人太碍事了吧?”赵云不满地说道,不过孔明并未理睬他。“我军暂且退出襄阳,前往江陵,到那里重整旗鼓,讨伐曹贼!”刘备如此昭告全军。离开襄阳之前,刘备特意来到刘表的墓前参拜,痛哭流涕。此举打动了刘表旧部的心。因这场参拜,追随刘备的人更多了。七跟随刘备南逃的人多达十余万,装载辎重的车也有数千辆之多。而且这十余万人几乎都是难民,士卒的人数并不多。史书记载:“日行十余里。”当时的一里相当于四百多米,也就意味着一天只能行走五公里左右。这个速度对于身后有曹操大军追击的情况来说,相当缓慢。张飞和赵云再三建议:“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然而刘备不听,含泪说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诸葛孔明在背后也频频点头。这时候,曹操已经兵不血刃地进了襄阳城。他听说刘备已经逃往江陵,抱起胳膊想:“与大耳贼的密约,也该就此结束了吧……”接着曹操又听说,还有十余万难民和数千辆辎重车随同刘备南下,这令他颇为费解。刘备到底要耍什么诡计?“据说有个名叫诸葛孔明的旷世之才,专为刘备出谋划策。”有人如此禀告。“是吗……原来是大耳贼刘备得了军师啊……”曹操陷入了沉思。他很想知道那个叫诸葛孔明的军师现在想的是什么。无论如何,不能让刘备进入江陵。对远征荆州的曹军来说,江陵的粮草和武器正是他们急需的东西。“好,追击刘备!不对,更要紧的是江陵,要完好无损地拿下江陵。因此要赶在半路上击溃刘备。刘备身边跟着那么多累赘的百姓,速度快不到哪里去。急追!”曹操挑选了五千精锐骑兵,全部轻装上阵。史书记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曹军以日夜兼程百余公里的速度追击。曹操的轻骑兵从襄阳一路南下,途中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条路线与一千七百四十年之后的一九四九年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击国民党军队的路线一样。国民党将领宋希濂指挥的军队,在一个叫作荆门的地方被解放军追上,旋即被歼灭。刘备的部队也差不多在同样的地方被曹军追上了。被追上的地方名叫当阳,在荆门稍稍往南的地方。跟随刘备的百姓当然惊慌不安,四处而逃。这是十余万的数目。诸葛孔明之所以要带着他们,就是为了在这种时候起到迷惑对方的作用。遭遇地点在当阳东面一个叫作长坂坡的地方。“请径直逃向汉水,汉水上自有关羽接应主公,他应该已经备好船只了。”孔明向刘备说。“嗯,明白了!”刘备笑了。果然还是要有一个专门的军师才行啊。刘备深刻体会到了孔明存在的价值。这一次败走而逃,孔明甚至对行军速度都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若不快逃的话……”虽然也有人颇为不满,但孔明还是仔细计算出与关羽水军会合的地点,再根据这个结果来调整败逃的速度。而且,刘备军败走的时候还临时建了一座长坂桥,桥下的河水很深,水面又很宽阔。刘备的人马过桥之后,孔明便对张飞说:“翼德,断了此桥,莫让敌军过河追击。”“得令!”不过,从今以后恐怕不会再如此顺利了……“刘备得的这个军师诸葛孔明,看来非同小可啊。”曹操举头仰望。在当阳长坂坡遭遇刘备军之后,曹操隐隐约约明白了这位年轻军师的意图。带着十几万被一般人视作累赘的百姓,其目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为了在遭遇敌军的时候起一个烟幕的作用。“有如此众多的百姓跟随,可见荆州降曹的不过寥寥而已。”刘备是在带着如此活生生的证据行军。他要让谁来看这个证据?沿途的每个人都在看着,而且,还会将这件事传扬出去……“是要传到孙权的耳朵里……”曹操自言自语。刘备撤离襄阳的时候,公开宣称要向江陵进军,然而军师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江陵。他们直奔汉水,由此沿江而下,是想靠近孙权的阵营吧。襄阳城里一艘船也没有留下,全都被关羽征调走了。恐怕关羽正在长坂坡东面的汉水边上带着数百船只等待刘备诸人吧。“不要再追了!”曹操之所以下了这道命令,是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孔明的意图,再追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无论如何,他的手中没有船。“到了江陵便要立刻调集船只。”曹操心中暗想。孙权与刘备恐怕会结为同盟……至少,那个名叫诸葛亮的年轻人,一定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进兵江陵!”曹操向全军下令。一个可怕的军师投去了刘备那里。曹操心想,今后自己必须得万分小心才行。然而,诸葛孔明却比曹操所想象的更具谋略。孔明以春秋时代的故事说服刘表的长子刘琦离开襄阳出任江夏太守。这其实也是他整个谋略中的一环。江夏太守是边境的最高长官,黄祖是前任太守,与孙权交战而死,江夏人马也损失惨重。新任江夏太守当然要补充兵力,所以会带着军队上任。刘琦便带了数万人马去了江夏。黄祖在夏口被孙权击破,夏口就落到了孙权的手里,因此新上任的刘琦没有去夏口,而是驻扎在汉水流域。刘备军在汉口不单与关羽的船队会合,还顺便将刘琦麾下的数万名荆州兵收入了帐下。这便是实力。这股实力,也是要让孙权见识一下。在汉水的船上,诸葛亮展开地图,向刘备说道:“我军由此兵分水陆两路,沿汉水出长江。此时孙权的大营乃是柴桑,前哨则在夏口……孙刘两家若是能够结成同盟,对抗曹操的主阵地便应该是夏口。曹操到了江陵之后,一定会征调兵船,把江陵作为自己的大营。”“是水战吗?”刘备探了探身子。“是在长江之上作战。曹操在上游,我们孙刘两家的联军在下游,决战便会在江陵与夏口之间进行。”“唔,这样的话……”刘备的手指沿着在地图上的长江比画着,“哦,是在这一带吧。”“乌林,还有赤壁。”诸葛孔明说,“我熟悉那一带的地理,不过开战之前还是再去实地探查一番吧。”“唔,就算为了与曹操决战,我们也要实现与孙权联盟啊……”刘备放眼望向汉水河岸。汉水东岸,烟尘滚滚。那是公子刘琦率领着数万名荆州兵马在前进。“要大干一场!”刘备像个年轻人似的叫道。他虽然已经过了四十五岁,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曹操听凭刘备逃去汉水,自己率领大军向江陵进发。抵达江陵之后,他颁布了一系列人事命令。他任命归降的刘琮为青州刺史,那是已故的袁绍的长子袁谭曾经就任的要职。劝说刘琮归降的蒯越、傅巽和王粲等人也都被封为列侯。这样一来,以长江为舞台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作者曰孙权母亲吴氏之死,《吴志》记载是建安七年,《志林》记载则是建安十二年。有一本残留下来的孙权政权时的《贡举簿》,其中缺少建安十二年和十三年的记载。《贡举簿》是高等文官考试登第者的名簿,若是掌权者的家中适逢大丧,考试就会暂停。建安七年和八年都有名簿,所以显然当时并没有大丧。吴氏姐妹都嫁给了孙坚。建安七年去世的就算是孙坚的遗孀,可能也是孙权母亲的妹妹。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虽然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但是后来刘琮生出许多事端,于是曹操派人将他杀了。然而,实际上刘琮当上青州刺史之后,又依本人的愿望去朝中为官,拜为谏议大夫,一直好好地活着。第五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节选)火映赤壁天一谷底升起袅袅轻烟,是瀑布的水雾。“飞流直下三千尺”,后世诗人曾这样赞颂庐山瀑布。从瀑底升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渲染上一层奇妙的颜色。“瀑水喷成虹”,唐代诗人孟浩然则如此吟咏瀑布。在瀑布的轰鸣巨响之中,少容的声音却清晰得有些不可思议,好像她的声音拥有一个不同于瀑布水声的源泉一般。“真是不可思议啊……”听着少容的声音,孙权心想。彷徨于今后的抉择,他特意前来询问少容,自己究竟该选择哪一条道路?他并不是来听取少容的意见的,而是委托她算上一卦:“天帝的意思究竟如何?”闻听此言,少容不禁嫣然一笑,答道:“我本非风姬那样的巫女,又如何知晓天帝的神谕?”“是风姬让我来问你的。”孙权说。“这可让人捉摸不透。风姬也该知道,我并没有传达天帝神谕的能力……”少容不解地说。孙氏家族的御用巫女风姬近来身体欠佳,无法承担传达天帝旨意的重任。她指名少容代替自己。个中缘由,少容也不大清楚。虽然两人有过几次交谈,却还没达到这么亲密的地步。“是天帝告诉风姬,让少容代替她的。”孙权显得有些不耐烦。这样一来,指名少容传达神谕的就不是风姬,而是天帝了。“我无从知晓,因为天帝并没有向我传达任何旨意。”少容说。“随便什么都行,就说说你通常的想法吧。”在关键决策上,孙权也并非那种靠迷信神灵来决断的将军,只有这一次他举棋不定。求和,还是迎战?求和就意味着向曹操投降。就孙权自身来说,他当然不愿意向曹操屈膝称臣。然而,打起仗来,他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幕僚们已经分成了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和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天帝的旨意也好,幕僚的意见也罢,孙权都没打算轻易盲从。这些都只不过是自己做最终决定时的参考而已。这是他一贯的原则。简单来说,他只不过是想理出一丝头绪。他对少容抱有的期待只此而已。“不管怎样,就说说你的看法。”他催促道。“天下苍生渴望世间太平。”少容说。“果然还是世间太平啊!”孙权抬头望着瀑布低叹道。“不过恕我直言,即使将军归降了曹公,离真正的太平依旧相去甚远!”“是吗?”孙权抱着双臂,陷入了沉思。少容似乎已经看透了这台并不复杂的戏剧背后的窘境。即便孙权归降了曹操,他所统领的东吴各派系也不会完全听命于他。鲁肃等人估计会愤然率属下众将离他而去,周瑜也一定会整顿人马,投奔他处。“讨逆将军(孙权的哥哥孙策)的辞世,实在令人痛惜。倘若讨逆将军健在,我们决不会遭受这样的耻辱……”孙权甚至觉得能隐约听到周瑜那沉稳的话语正从瀑布的水底飘来。孙吴政权其实就是东吴豪门望族的联军。在如今的乱世之中,想靠着三千五千的兵力自立一方,根本不可能。长江流域的支流像渔网一样纵横交错,各种小势力则割据其中。因为身逢乱世,各方势力合兵一处,拥戴最强大的人物为首领。这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策、孙权两兄弟继承了父亲的强势地位,才得以维系到现在。如果世人得知孙权只是个弱者的话,那么东吴的政权不是面临瓦解,就是被周瑜或者鲁肃等干将篡位。他们会持续战斗到最后,真的太平永远没有指望了。“若我向曹操求和,究竟有多少兵力会随我而去呢?三分之一……不,也许会更少……”孙权在心中如此自问自答。三分之一也许还算比较乐观的数字吧。“庐山风景秀美,将军愿在这山中结草为庐,了此一生吗?”少容问。孙权大本营所在的柴桑,按现在的地名来说在江西省九江市一带。提起柴桑,对中国诗文略有了解的人一定会想起那位归隐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来,这里是他的出生地。“田园将芜胡不归”诗人笔下的田园就是他位于柴桑的故乡,而其南面层峦叠嶂的则是庐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吟诵的“南山”毫无疑问就是庐山。犹豫不决的孙权跟随少容登上庐山之时,是陶渊明出生前一百五十多年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可真是棘手啊,教母。”孙权笑着说道。要是能率领大军前去求和,倒还能有些威慑作用,能受到曹操重用。可是如果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反而可能遭到轻视和嘲笑:“什么呀,这种人的统率力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此一来,孙权的前途可就一片漆黑了。既然不能将自己的雄图壮志昭告天下,倒不妨就在这风光旖旎的山中隐遁一生。孙权还没有愚钝至听不懂少容弦外之音的地步。“我说得是不是有些无礼了?”少容问。“哪里哪里,比天帝的旨意更耐人寻味啊。哈!哈!哈——”孙权感到自己的笑声淹没在了瀑布的轰鸣声之中。二事实上,孙权早已下定了决心:非战不可!不过对于开战,他心中尚存疑虑。向风姬听询天帝的旨意也好,登庐山也罢,其实都是为了消除这些疑虑。“有谁能彻底解消我的顾虑呢?”他曾经这么想过。而少容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瀑声如雷。这条瀑布注入下面的玉龙潭中。不久之后人们在此处建造了开先寺,但东汉末年时,瀑布的周围仍人迹罕至。“走吧,回去吧。”孙权转过身,高举右手。虽然他带来了近卫队,不过在与少容交谈时,卫兵们都退得远远的,举手是返程的暗号。后面的树林里传来卫兵起身收拾行囊的声响。“现在向您询问下一个问题是不是为时尚早?”放下手臂后,孙权立即问道。“已经不早了。”“五斗米道的看法是?”“若以少容自身的考虑来说……”“请赐教。”“应该正是子敬(鲁肃的字)大人所选择的道路。”“嗯……”孙权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东吴阵营中虽然分为主和派和主战派两派,但再具体划分一下的话,主战派则又分成两种观点。联荆抗曹,即使是东吴的孙权,眼下也还无法单独与曹操抗衡,同盟是必要的。而除了荆州之外再无其他可以联合的势力了。如今,荆州后继者刘琮已经投降曹操,这里所说的荆州势力其实是刘备。也就是说,在与刘备联手这一点上,主战派的意见是一致的,可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刘备是一代枭雄,他曾周旋于公孙瓒、吕布、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各方势力之间,不是背叛结盟,就是见死不救、始乱终弃。没有比同他这样的人结盟更危险的事情了。与他联合击败曹操之后,就应立刻杀之而后快。坚持这种主张的是周瑜一派。与其针锋相对的则是鲁肃,他反驳说,即使在长江流域打败曹操,北方依旧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我们东吴的强敌不可能只受一击就溃不成军。只要强敌尚存,我们就不能失去同盟。虽说刘备经常背叛结盟,但世间也都知晓背叛方与被背叛方两者之间各有症结。与刘备的同盟应该长期保持下去。在主战派的内部,就战后关系的问题而出现的舍弃刘备论和继续同盟论始终僵持不下。少容表明了对鲁肃的继续同盟论的支持。孙权虽点了点头,但在心中仍难以定夺。“这个问题之后再议吧。”孙权一行人下到了庐山的东麓。少容乘着轿子,由士兵们抬着。刚走到山脚下,只见一名急使早已等在那里。“什么事?”孙权问。“鲁肃大人又发来信函。”急使跪下低头道。东吴军急使的头盔上绑着三角形的红布,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急使策马疾行时,无论什么人都不得阻拦。“哦,今日已是第三封了……拿过来。”孙权苦笑了一下。“子敬还真是杞人忧天……”主战论的急先锋鲁肃虽然明知孙权倾向主战论,却依旧担心主公变卦倒向求和派。所以,即使在出行途中,仍不断地送来信函。信中有一半是关于出行的报告,剩下的篇幅则列满了主战的根据。孙权看得有些厌烦了。鲁肃这次出行本来是作为吊唁使前去荆州致哀的。得知刘表去世之后,鲁肃就毛遂自荐,愿意作为东吴的代表前去荆州吊唁。“前阵子家母去世之时,荆州可连一个吊唁使都没有派来。”孙权以此表示反对。“此行正是向天下人昭示江东信义的好机会。”鲁肃说。“比起信义来,你其实还有其他考虑吧?”孙权笑问。热衷于与荆州结盟的主战派代表鲁肃打算以吊唁使的名义前往荆州,与刘表的继承人建立起抗曹军事联盟。鲁肃的打算早就被孙权看透了。鲁肃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孙权却应承了下来:“行,去吧。顺便早做些准备工作也好。”鲁肃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当他走到江陵时,却传来了曹操进军襄阳、刘琮不战而降的消息。如此一来,落入曹操之手的襄阳(荆州的州都)就去不得了。等待后续报告之际,他听说刘备正受曹操追击。“同盟之人果真该是刘备。且让我与他一叙。”鲁肃下定决心之后便急忙从江陵北上。因为是吊唁使,所以鲁肃随身只带了少量士兵。如果他手上有大军的话,估计会直接赶去救援。“跟被打得落花流水的败军之将刘备结盟,对我方有利可言吗?”鲁肃清楚地记得主和派首领张昭横眉竖目责问自己的那一幕。这时,襄阳的探马来报:“刘备拨给关羽一万士兵,走的是水路。”听到这个消息,鲁肃不禁拍手称快。这说明刘备依旧保留着兵力。加之夏口附近,自愿担任江夏太守的刘表长子刘琦正率领几万兵力无所归处,眼下他只能选择与刘备兵合一处。对年轻的刘琦来说,他肩上的担子的确太重了。这样想来的话,与刘备同盟对东吴政权来说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不管张昭怎样巧舌如簧,鲁肃都胜券在握。“刘备是值得信赖的战略同盟。”北上的途中,鲁肃不断地派急使将阐述这一观点的书信发出去。“马上就要见到刘备了……”今天早上的信里是这样说的。那么眼前这封信中写的应该就是跟刘备会面的详情了吧。孙权坐在马上,拆开信读了起来。“嗯……子敬的信居然这么短,真是少见。”展开信之后,孙权嘟囔着。出乎意料的是,信里有只三行大字:“与备会面,玄德欲派军师诸葛孔明前往柴桑。孔明乃我东吴诸葛瑾之弟。吾将与孔明同归东吴……”“哦,子瑜的弟弟是吗……”诸葛瑾,字子瑜。在东吴担任孙权的长史(秘书)一职,亦是有才能之人。从信上看,他的胞弟属于刘备阵营,此次受刘备全权委托,出使东吴。“诸葛孔明啊?”孙权反复叨念着这位全权特使的名字。他身边停着的轿子中的少容听见了这个名字。“啊,那位年轻人终于要出场了是吗?”那位青年曾经建议少容利用五斗米道之力鼎立天下。她早已认可了那位青年的非凡才能。期待已久的人物就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想到这一点,少容感到了少有的兴奋。三诸葛孔明在孙权的幕僚会议上侃侃而谈:“曹贼当伐,其不足惧。”为论证一个道理,他必然举出多个论据,如此一来才显得有说服力。“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诸葛亮引用了众所周知的谚语。鲁国出产的缟质地绵薄,不管是怎样的强弓,射出的箭一旦达到射程的极限,其势便失,连薄薄的鲁缟都无法射穿。从北方长途跋涉而来的曹军就好比“强弩之末”,身心俱疲,并不值得畏惧。更何况曹操率领的北方军不习水战。听说他们在邺城挖了很大的池子训练水师,但这种一夜速成式的演练在实战中自然起不了作用。曹操接受了荆州刘琮的归降,接管了他的军队,但这多为武力所迫,并非将士们真心归顺。这样七拼八凑的军队,在战场上恐怕连一半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听着孔明的演说,孙权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刚才二人单独谈话之际,孙权已经与孔明作了约定:“誓讨曹贼,孤意已决。”东吴政权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孙权手中。只要孙权应承下来,事情便已确定无疑,根本没必要说服诸位将领。“也许这是为了消除东吴军中的恐曹症吧?”孙权猜测。但孔明未免也太热衷于辩论了。会议结束后,孙权又召见了孔明,问道:“孔明先生的口才,在下十分钦佩。不过,既然已与我作了约定,又为何故意在众将面前施展雄辩之才?这不是有些多余吗?”在东吴,孙权经常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这也是由多头同盟这样的政治性质决定的。众将习惯在会议上畅所欲言,表明自己的态度。在最高会议召开之前,通常不会做出最终决定。所以,在当前阶段,孙权一直没有表明态度。不管心里有没有做决定,他在口头上都绝不会表态,这是这个军事共同体的首领的权术。而最高会议迟迟没有召开,则是因为会议的重要成员周瑜,正从任职的鄱阳往回赶,孙权在等他的归来。周瑜也是主战派,在开战方面与孙权没有什么分歧。即便周瑜反对与刘备结盟,孙权哪怕行使自己的最高决定权,也一定会促成同盟之事。“既知吾意,又何必力辩群雄?”孙权的疑问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亮有一事相求。”孔明没有回答问题,反而如此说道。“何事?”“将军虽已下定决心,不过在众将面前且请暂时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你说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正是……请您务必答应……”“理由何在?”“战争之中士气最为重要。出阵之前,全军上下如酒醉般兴奋则最为理想。将军的决定若事先被知晓,恐怕全军士气难以为之一振啊。”“哦……你的意思是说不可走漏风声吗?”“正是。与刘备结盟出兵的决定,我们要尽可能地演出戏剧般的效果。”“明白了,故意制造气氛吧?”“不错,这能让众将士斗志倍增。”“这倒不难理解,但又该如何振奋士气呢?”“要演一出戏。”“演戏?我从未演过戏。”“是吗?这也没关系。不介意的话,让孔明来告诉将军如何演戏?”“好啊,求之不得。若能让军中士气大振,演戏也好,唱歌也罢,我都在所不辞。”孙权对这位长自己两岁的年轻军师颇感兴趣。“曹操很快就会派人送来战书。”孔明说。“您是如何知道的?”“江陵的探子传来了急报,我记得那封信的内容。”因为内容不长,所以孔明将其背了下来——“近者奉天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哼!他是来会猎的吗?”孙权咬住了嘴唇。相会且一同打猎——这是委婉地下战书的意思。这种委婉之中,也包含着对对手的轻蔑。年轻气盛的孙权,当然对“会猎”一词大为恼火。“后世之人,可能会把‘会猎书’当作挑战书来理解吧。”孔明笑着说。“我该怎么办?”孙权咬牙切齿地问。“现在将军已经振奋起来了,不妨也让将士们振奋起来。曹操的战书对于我们来说来得真是恰到好处啊。”说完,孔明略施一礼。接下来,他对孙权进行了演技的指导。数日后,周瑜到达柴桑。此前不久,曹操的“会猎书”刚刚送到东吴。孙权出人意料地擅长演戏。在文武诸将的眼中,主公孙权徘徊于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一直犹豫不决。主和派张昭认为还有一线希望,多次主张向曹操求和。刚刚回来的周瑜,自不必说是主战论者。“虽号称水军八十万,但北方的曹操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水军。正规的水军,估计也就是荆州刘表以前的部下。而刘表的水军和我们多次交手,他们的能耐我们早就一清二楚了,不足为惧!”周瑜少见地挥舞着手臂,慷慨陈词。夹在两者中的孙权,出色地扮演了一位陷于苦恼之中的青年将军的角色。“更衣。”孙权起身说道,脸上的苦闷之色溢于言表,让在座众人都紧张到了极点。在那个时代,像孙权这种身份的人每次如厕时都要换衣服。厕所也有专门服侍主公更衣的侍女,所以人们将如厕委婉地说成“更衣”。文武诸将紧张地等待着。在座的人都有一种预感——所谓“更衣”,不过是借口,主公只是因为受不了这种苦恼而借故离开。等他再回来之时,就会做出最终决定。东吴将领个个屏息凝神,静待孙权归来。终于,孙权提着一把刀回到了奏案前。奏案是用来放置文书的小桌子。众人注视着孙权的一举一动。孙权拔出刀。伴随着众人惊诧的叫声,青年将军手起刀落。奏案一下子被劈成了两半。“我心已决,必与曹操老贼拼死一战!再有人说投降的,犹如此案!”孙权大吼道。在座的诸位将领闻听此言,个个血脉贲张。青年将军孙权的这出戏,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戏剧效果。四刘备将军队驻扎在夏口和柴桑之间一个叫樊口的地方,他在那里等结果。一切就都靠诸葛孔明的三寸不烂之舌了。如果孙权拒绝的话,今后就无路可走了。“能看到船吗?是兵船吗?”一向稳重的刘备也焦躁起来。孙权会派援军来吗?据探马报告,曹操那封充满挑衅的“会猎书”已经送到了柴桑,这就表明曹操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江陵已有数千只战船,兵器库和粮草库也都准备就绪,说不定曹操的舰队已经出发了。“前方有舰队!”侦察兵来报。刘备的亲信顿时紧张起来。但是,侦察兵只说看见了船只,却没说是何方舰队,是从上游而下的曹军舰队呢,还是从柴桑逆水而上的孙权援军呢?“船的形状如何?”刘备问前来报告的士兵。“是周瑜的舰队。”“嗯!吉报也。”刘备松了一口气。曹操在江陵缴获的船只曾属于荆州刘表。东吴孙权的船只与其形状不同,从远处就能分辨出来。另外,由于东吴政权是由各地豪族联合组成的,所以根据势力不同船形自然也不尽相同。张昭、鲁肃和周瑜的船队,一眼就可判断出来。所以被问及船形时,侦察兵能脱口而出是周瑜的船队。刘备举头仰望,尽力掩饰自己的表情。是生是死,命运完全由出现在他面前的舰队所决定。“又得以活命了。”他露出了放心的表情。然而当他意识到不可让自己的表情过于放松时,便慌忙抬头仰望长天。开战在即,身为总帅绝不可掉以轻心。刘备稳了稳情绪,说道:“派使者去周瑜那里为将士们接风洗尘……对了,顺便带封书信去。”刘备给援军的主帅写了一封信,在礼节性的问候之后,又加上一句:“就作战的种种,还望将军赏光来访,共商大计。”然而,使者空手而归。周瑜没有回信,只有口头的传话:“瑜有军务在身,不能擅离职守,又无法委托他人。倘若刘豫州肯屈尊枉驾前来鄙处,则可如您所愿,共商良策。”“好生无礼!”关羽气得满脸通红。刘备曾是徐州和豫州的主公,现在名义上依旧是豫州牧,是争霸天下的英雄之一。与东吴孙权相比,至少也是同级别的人物。假如对方是孙权本人,那么念他亲自带来援军,刘备出面迎接还说得过去。但周瑜只不过是孙权的一介部将,级别不高的周瑜居然敢对豫州牧刘备呼来唤去的。“没错,这没有教养的家伙,待老子去提那厮的人头来。”张飞的反应稍稍迟了些,却也见根根胡须钢刺般倒竖起来。这莽汉虽然不懂礼仪规矩,但见二哥关羽横眉立目,那么想必勃然大怒也不会有错。“且慢,且慢。”刘备拦下两人,“眼下向人求救的是我们。我们濒临生死的边缘,在东吴看来,他们根本没有援救我们的必要,跟曹操讲和岂不更好?然而即便如此,东吴仍然调遣援军前来,所以我们理应抱着重获新生的感激之情才对。这样想来的话,我们前去迎接也算符合礼数。”“可是……”关羽仍有些不满。“比这更大的艰辛和屈辱,我们不都忍过来了吗?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刘备淡然一笑。他立即命令部下准备好小船,亲自登船朝着周瑜的船驶去。“曹公善于用兵,与其交战,更需早作准备……敢问大都督,麾下有多少兵力?”见过周瑜后,刘备问道。谈话间,周瑜一直微笑着。对于刘备的问题,他若无其事地答道:“三万。”“这是不是有点儿少了。”刘备略有些迟疑。“不少!三万足矣。豫州牧大人(指刘备)可以在一旁观看鄙人如何攻破曹军!”周瑜依然笑意盈盈。“竟有这样俊美的男子……”与周瑜见面的那一刻起,刘备就对其美貌赞叹不已。见到周瑜之后,刘备才第一次认识到“俊美”一词也能用于男子身上。“瑜长壮有姿貌。”向来严肃的史书上都特地对他的容貌作了记载。东吴之人都尊称他为“周郎”。周瑜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岁,此时已三十有三,仪容依旧不减当年。“美则美矣,却如此大言不惭。”刘备不禁警惕起来。根据孔明的消息,虽然周瑜和鲁肃同为主战派,但他们对刘备的态度却迥然不同。鲁肃希望东吴与刘备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周瑜却只把刘备看成“踏板”,待击退曹操后,他就打算把这块“踏板”踏得粉碎。“岂能让汝如此嚣张!”刘备心里虽这样想着,却依旧满脸堆笑:“子敬大人在吗?不妨让鲁大人也加入我们的谈话,如何?”“子敬亦有重任在身,且不能委托他人,再另找时机吧。”周瑜回答说。言语虽还算礼貌,但内容却不近人情,没给刘备留下半点余地。五“豫州牧大人仅在一旁观看我攻破曹军便可!”刚过而立之年的周瑜对年近五十的刘备说出这番话,看似让刘备不必操劳,实则话里有话——“打仗靠我们东吴就可以了,你刘备带着几万军兵在附近袖手旁观即可。当然,胜利的果实也是我东吴的,与你们无关。”刘备与周瑜话不投机,想让亲刘派的鲁肃加入会谈的提议又被婉言拒绝,这次东吴出兵,周瑜手握全权,刘备实在无可奈何。“臭小子真狠……算了,随你的便吧!”刘备以为,当前能在曹操的魔爪下保住性命足矣,等战争结束后再找周瑜算账——我投靠各地诸侯,这种寄人篱下的艰辛早已习以为常。卑躬屈膝,伺机而行。相信一定会有机会的。刘备回到本阵,对亲信说:“这次战斗不必勉强,交给孙权军就可以了。”周瑜在樊口和夏口略作停留,等待后续部队,程普的舰队紧随其后。周瑜担任总帅兼任左都督,程普任右都督。鲁肃司职赞军校尉,相当于军中的参谋长。程普是东吴军中的元老,孙权也将他与周瑜一视同仁。当然,实权掌握在周瑜手中。在孙权充满戏剧性的开战决意之下,东吴将士们士气高涨地出发了。到达夏口时,周瑜为了进一步提高士气,再次发表了演说:“东吴的勇士们!青州、徐州的贼人正要践踏我们的乡土!”周瑜大声疾呼。南方人格外热爱自己的故乡,同时,或许是因为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水路分割出了众多独立的小区域,从而导致南方人分成小派系互相斗争。曹军主要由青州和徐州出身的士兵组成。他们既是外来者,过去又经常南下骚扰百姓。“那些外来者要来了。”周瑜抓住士兵们热爱故土之情,接着说道,“据俘获的曹军士兵交代,青州、徐州的士兵在行军途中经常彼此激励说,南方美女如云,早些攻下就可尽情享用。诸位,你们对此作何感想?诸位的妻子、妹妹,甚至母亲和姐姐们的贞操,如今已经岌岌可危。你们能不挺身而出吗?!”周瑜顿了一下,环顾全体将士。他清楚地感觉到士兵们已经热血沸腾。看来这一招颇为奏效。他的脑海之中浮现出少年时代跟随孙坚出征时的情景。孙坚在鼓舞全军时,总是假托风姬的神谕,风姬被神附体时的状态能使将士们近乎陶醉般地兴奋。“我的说辞能比得过风姬的神谕吗?”不,现在周瑜觉得他的话已经超越了风姬的神谕。自己的这番话虽然无法像风姬那样唤起一股奇妙的兴奋感,但可以确定的是,守护妻子和姐妹的这个目标也同样能够振奋人心,而且与那种奇妙的兴奋感相比,更应该强上好几倍。“东吴的勇士们,”周瑜高高举起右手喊道,“还记得建安九年曹操攻陷袁氏邺城的事吗?袁熙的妻子甄氏,其美貌为世人所赞叹。曹操的儿子曹丕强行将其占为己有不说,曹操在听说此事后,还咬牙切齿地大呼可惜,恨被自己的儿子抢得先机。而这次出征东吴前,曹操又对儿子说,东吴的二乔可是我的,你不可插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全军顿时鸦雀无声。曾官居东汉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的乔玄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姿的美女。乔玄去世后,家人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而移居皖城。后来皖城被东吴攻下。当时孙坚已故,孙策是总帅。世人称这两位绝世美女为“二乔”。孙策娶姐姐大乔为妻,周瑜纳了妹妹小乔。孙策故后,姐姐成了寡妇,仍住在东吴。妹妹作为周瑜的美娇娘,已是二子一女的母亲了。曹操欲霸占东吴的二乔——小乔的夫君、总都督周瑜亲口说了出来。“他们也会霸占我的妻子!”像水面一样沉静的全军将士刹那间又爆发出怒涛般的吼声:“打倒曹操!守卫东吴!誓杀青徐贼人!守我东吴美女!”起初的怒吼声逐渐化为清晰急促的口号:打倒!守卫!誓杀!守卫!声如雷霆的喊声回荡在夏口的江岸上。“我已经超越了风姬。”美貌的青年将军此刻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六在遥远的上游的江陵岸边,同样可以听见将士们的吼声。这里是曹操的大本营。曹操官居汉朝丞相,乃人臣之中最高的地位。他曾经征讨辽西,收降刘表的儿子刘琮。如今又南下进攻江南的富饶之地,打算收服这片沃土。但是,曹操却心事重重。军中正流行着致命的瘟疫,士兵接连不断地死去。与敌人交锋之前就遭到瘟神的攻击,损失甚为严重。虽说如此,曹操却没有退路可走,战书已经派使者送到了东吴。曹操现在最担心的是士气低落。瘟疫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搅得士兵们心情低落,这样下去恐怕会不战而败。必须想办法振奋士气。曹操是诗人,他的才华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为了鼓舞士气,他打算作一首诗让大家齐声歌唱。那么,作什么诗才好呢?斗志昂扬但内容空洞的歌词,不会让将士们振奋。需要鼓舞的是将士们的心,因此歌词必须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曹操作了一首诗,即不朽的名作《短歌行》。江陵岸边的吼声,正是数十万军兵一起吟唱丞相创作的这首诗的声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的情调苍茫悲凉,表达出对人生苦短的咏叹。畅饮美酒时应当高歌,因为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人类又是多么的渺小!将士们的心此刻正被这人生的烦恼折磨着。而之后的歌词,则要让蠢蠢不安的心沉静下来。那些想念着书生学子的心儿啊,此刻正吟唱着爱恋之歌。人人都想起远方的家乡了吧。然而既来之,又岂能空手而归?最后一段,则是曹操的宣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现在求贤若渴。往昔的圣人周公,一听到有人才来求见,即使在用餐当中,也会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出门迎接。天下之士由此心悦诚服。我曹操要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诸位,请尽情展示你们的能力吧!成就你们的功名吧!这首号召众人建功立业的诗歌,令歌者们心动不已。几番歌咏之后,将士们显出了武人的本色。“成就功名!凯旋归乡!”歌者们的脸颊开始被泪水打湿。曹操镇定自若地观察着这一切。当歌声达到了最高潮时,曹操站在高台上举起双手,大声喊道:“前进!顺流而下,葬送东吴的碧眼儿!”歌声突然变成雄壮的吼叫,吼声此起彼伏,又不知不觉中变回了歌声。就这样,达到兴奋顶点的两军将士乘上兵船,开始奔赴战场,决一雌雄。东吴军从夏口沿长江逆流而上,曹军自江陵沿长江顺流而下。由于顺流的速度较快,两军在位于江陵到夏口全程四分之三处遭遇,对峙的战场是赤壁。赤壁位于现在湖北省嘉鱼县附近,现被称作石头关。赤壁位于长江南岸,与其相对的北岸则叫作乌林。双方曾在江面上发生过一次前哨战,但不过是试探对方实力的小型战斗,熟悉水战的东吴军略占优势。“退兵!”曹操马上下令退兵,在乌林布下阵来。东吴军则集结于对岸的赤壁,等待着决战时刻的到来。七“是持久战啊!”刘备观望对岸的阵势后说道。他率领两千骑兵,加入了驻军赤壁的周瑜阵营。两千人马对东吴的三万军兵来说不值一提,所谓的联手不过是名义上的。以这种状况来看,战后论功行赏已经可以预见。当然,刘备也没有指望得到什么东西。他为的不是战斗,而是政治影响力。幸而诸葛孔明在政治影响力上的谋略要远高于行军打仗方面。“臭小子!有点儿风流就不知天高地厚了!现在暂且让你嚣张。”刘备在心里骂道,表面上与周瑜应和着。“持久战的话可不妙啊!”周瑜撇着嘴说。持久战适合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消耗战。在双方都逐渐消耗力量的情况下,绝对数量占优的一方自然比较有利。因为当对方消耗殆尽的时候,这边依旧还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