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三国史秘本》作者:陈舜臣-26

作者:陈舜臣 字数:14772 更新:2023-10-08 22:04:35

六许攸前来归降的时候,曹操拱手相迎,甚是高兴。虽然劫烧了对方的辎重,又用霹雳车摧毁了敌军的土山高台,但整体形势依然对北军有利,因为兵力有差距。有人从优势明显的北军之中,来投奔形势并不被看好的南军——这恰恰说明南军也不可小视。“子远(许攸的字),你来得正好。你这一来,我军必胜无疑啊!”曹操大喜过望,拍手说道。“你没想到我会来降吧。”许攸说。“唔,确实没有想到。”曹操答道。然而他心中其实并非真的没有想到。逮捕许攸家人的是一个叫审配的人,而挑拨审配的不是旁人,正是刘备。刘备送来的密信中说:“袁绍这两个重臣向来不睦,关系日渐紧张。不日许攸恐怕会脱离袁绍……”所以,这一天的到来,其实早已在曹操的预料之中了。“对了!曹公,你与袁绍大军相峙于此,不知军粮可以支持多久?”许攸问。“可支一年。”“嗯?有那么多吗?”许攸笑道。“实际上只够支撑半年。”“那也不少啊!有那么多吗……还望曹公明言。”“哈!哈!哈!还真瞒不过你……其实只有一个月而已。问这做甚?”曹操坦白道。“南军军粮到底有多少,我已经清楚了。袁绍虽然囤积了许多粮草,但就其危险性而言,也不次于南军……袁绍军的弱点正在粮草之上。屯粮之法……”“子远你究竟要说什么?”“袁绍将粮草都屯于乌巢一处……而且疏于防备。乌巢有万余粮车,若是烧了那些军粮,袁绍军明日就得断粮了,连三天都支撑不下去。”“此话当真?”“我既然来投你,当然不会空手而来。这消息便是我的见面礼。”“嗯!太感谢了!”曹操大喜。他立刻传令,准备偷袭乌巢。他与袁绍不同,行动极为迅速。乌巢是一个沼泽的名字,位于今天的延津县东南部,当时大约属于酸枣县的辖区。看今天的地图,乌巢在黄河北岸,不过在黄河尚未改道的东汉末年,它位于黄河南岸。曹操挑选了五千步兵和骑兵。因为只是要烧军粮,所以尽量轻装上阵。当时是十月,虽然已经入冬,但天气并不寒冷。等待夜幕降临后,他们便抄近道直奔乌巢。进兵之时,全军打着袁绍的旗帜。而且,士卒衔枚而进。枚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木条,两端穿绳,系在脖颈上,将它衔在口中可以防止人发出声音。马嘴也都被紧紧勒住,不让嘶叫。这是一次隐秘行动。因为使用的是袁军的旗帜,所以即使被人看到,也会以为是袁军的补给队。每个士卒的肩上都背着一捆柴草。根据许攸的消息,守卫乌巢粮仓的北军虽然有万余人,但守军的士气都不高。因为乌巢的守将淳于琼整日饮酒作乐,他的部下自然也不会认真做事,守卫军粮也是马马虎虎。曹操把全部赌注都压在这次偷袭乌巢的行动上。他亲自担任五千攻击军的总指挥,让荀彧和堂弟曹洪留守官渡的大本营。曹操的五千人马逼近乌巢的袁绍军阵营后,围住乌巢,将事先准备好的柴草点燃,扔进袁绍军的营中。这时候是四更天,周围还是一片黑暗。“发生什么事?如此混乱!”烂醉如泥的守将淳于琼睁开眼睛,大声喝问。遇袭的袁绍军自上而下一片混乱。然而,没有一个人想着去叫醒主将淳于琼。因为大家知道即便叫醒了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只能添乱。“什么!敌兵偷袭?快点狼烟!点狼烟!”淳于琼爬起身,跌跌撞撞地叫道。“将军请看,还用点狼烟吗?”他的副将噘着嘴说道。点狼烟是通知己方危急情况的信号,然而这时候已经没有必要点什么狼烟了,敌军已经四处放火,相隔四十里的袁绍大本营阳武,不可能看不见这冲天的火光。天色开始放亮。袁绍军终于知道前来偷袭的曹操人马并不多。而且阳武城看到火光,也一定会派兵前来救援。淳于琼也稍稍振作起了精神。“敌兵数量不多!给我守住!给我守住!”他声音嘶哑地喊道。然而,现在已经不是兵力多寡的问题了。一旦陷入混乱,人马再多都形同虚设。这位嗜酒如命的将军率领的部队,从一开始就缺乏军纪。对于出其不意的袭击,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良好的军纪。乌巢守军的覆灭,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阳武的援军。“阳武的援军马上就到,给我拼死守住!”淳于琼在阵中奔走高呼。七看到乌巢方向燃起的大火,袁绍立即召集幕僚紧急商议。即使在这种紧要关头,袁绍阵营中意见仍然不统一,优柔寡断。“曹操一定会亲自领兵偷袭乌巢。如此一来,官渡的曹操大本营无主,兵力也会很少。我军不如进攻官渡,只要拿下官渡,曹操便无路可退,迟早都要落入我军手中。”提出这个建议的是郭图。他提议暂且不理乌巢,反过来拿下曹军的官渡。与此相反,一个名叫张郃的将领反驳道:“曹操善于用兵,即使他出征在外,也一定会严守大本营。我以为现在应该举全军之力去救乌巢。每个士卒都知道我军兵粮尽屯于乌巢。倘若乌巢失陷,全军的士气就会立刻低落,乌巢关系着我军的命运。”这两种说法各执一理,袁绍不置可否。对他来说,虽然更想趁机攻击曹操的大本营,但是张郃的主张也很有说服力。“好吧!有办法了。兵分两路。”袁绍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这确实是他一贯的作风。所谓兵分两路,实在是一个目标不清的决定。虽然兵分两路,袁绍还是将主力放在了攻击官渡的这一路上,剩下的则去救援乌巢。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分散兵力的事实。更糟糕的是,最想救援乌巢的张郃和高览两个人,却被任命为攻击曹操大本营的主将。也就是说,兵力交给了与袁绍意见不一致、心生不满的将军。张郃说过,曹操一定会严守要害。因此,若是轻易攻下了官渡,岂不意味着自己的预想出了差错?为了避免这个结果,也必须要装出一副苦战的模样。张郃与高览,便处在这样一种微妙的立场之上。像这样不通人情的做法,也确实是名门之后袁绍的作风。听说袁绍的援军正在赶来,曹操喝道:“不要慌张!”这时候,他已经捉到了袁绍军守卫乌巢的大将淳于琼。淳于琼的酒还没有全醒。“畜生,想把你家淳于琼将军怎么样!”他借着酒劲大喝。“你马上就知道要把你怎么样了,”曹操说着,转身吩咐手下士卒,“先把这家伙的鼻子削下来,再把双手手指剁下来,然后绑到马背上。”“什,什么!”听到这话,淳于琼的酒也被吓醒了。“抓了多少人?”曹操向幕僚问道。“大约一千人。战死两千,躲在周围的还有两千左右……剩下的五千余人逃跑了。”幕僚禀告道。“好,把俘虏的鼻子都削下来,再把他们放走。”曹操下令。俘虏们一个个被削去了鼻子,削完以后又让他们马上离开。这样一支“没鼻子的部队”就从乌巢逃了出来。最后,曹操集结全军。敌军的军粮全部被烧,他们已经达到了预想的目标。“跟在没鼻子的部队后面逃!”曹操下令。“逃?”幕僚们有些不解。“没错。我军本来打的就是袁绍的旗号,再假装成袁绍军逃跑,途中应该会遇上袁绍的援军,咱们想办法让他们也一并逃跑。”曹操说完,翻身上了战马。袁绍的援军正朝乌巢进发,途中遇上了被削去鼻子、满脸是血的逃兵。这些没有鼻子的士卒三五成群,队伍拉得很长。援军看到乌巢守将淳于琼也被削了鼻子、切了手指,捆在马背上朝这边跑来。援军看到这副光景,都不禁毛骨悚然。恰在此时,又有许多残兵一边大叫一边向这里逃,他们嘴里喊道:“中计了!中计了!谁要是去乌巢,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千万别去!千万别去,想保命的千万不要去!”这些士卒虽然脸上还有鼻子,但嘴里喊的话却让人更加害怕。虽然谁也没说中了什么计,只说“太可怕了!”正因为一无所知,才会觉得恐怖深不见底。“千万别去!千万别去!”这些残兵拖着援军的衣袖喊道。笼罩在恐惧中的援军几乎原地掉头,撤了回去。还有部分援军直接赶到了乌巢,却发现这里只有燃成灰烬的军粮,连曹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袁绍军救援乌巢的努力失败了——虽然派兵救援,然而敌军已经烧完了军粮,不知去向……接到乌巢没有曹军踪迹的汇报,郭图心想,这正是铲除政敌的大好时机——此刻正在进攻官渡的张郃,便是郭图的政敌。郭图对袁绍说:“张郃必定内通曹操。他说要举全军去救乌巢,其实乌巢根本没有敌军。”“唔,是啊。”袁绍开始怀疑张郃,当即传令召他回来。“调查期间,军队暂时交给高览掌管。令张郃速回大营。”急使被派往张郃处。“什么,调查?!”张郃的脑海中顿时闪过夙敌郭图的面孔。一定是那厮背后捣鬼。虽然不知道主公怀疑自己什么,但那厮一定挖好了陷阱等着自己往里面跳。若是回到大营,在军法会议之上,能否申辩成功,张郃实在没有什么信心。就在这时,同僚高览说道:“主公疑心很重,实在让人不安。不知什么时候,连我都会受到怀疑……真想找个更可依靠的主公……”“高览大人,此言何意?”张郃深吸一口气,脸色苍白地问道。“我听说,曹操爱惜人才。”“是啊……既然如此,一同降曹如何?”“眼下确实是大好时机。”袭击曹操大营的两位主将便这样一同归顺了曹操。八早上刚攻打曹操的大营,可是刚过中午,曹操便来攻打自己的大营——袁绍接到“曹操来袭”的消息时,半晌都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种事!一定是误报。告诉探马,不许胡说!”他怒吼道。“敌我相距不远,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可能。所谓兵贵神速,曹操更是深谙此道。”一个人在旁边冷冷地说道,正是被放在郭图军中的沮授。“曹操更是深谙此道”之中,隐含着“我们的人马却总是磨磨蹭蹭”之意。“肯定是误报!刚才的探马一定会揉着眼睛前来认罪。”袁绍如此以为。然而紧跟着喊杀声四起,证明并非误报。曹军已经杀入袁绍的大营,袁绍连排兵布阵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连拿起刀枪都来不及。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此时袁绍拥有十万大军,然而被曹操的人马斩首的不下七万,《后汉书》中的记载是八万。无论如何,都是袁绍惨败。袁绍与儿子袁谭来不及披挂铠甲,穿着便装夺路而逃,在仅有的八百亲卫骑兵的护卫下,渡过黄河逃向北方。如果不是背靠黄河,大约也不会有七八万人的惨重损失。诚如沮授所言,到了这种时候,渡过黄河就等于自断退路。袁绍阵营中当然也有像许攸与张郃这样因为不能见容于袁绍而投奔曹操的人,不过,沮授的进言虽然不被采纳,却也不肯投降曹操。他逃跑的时候晚了一步,被曹操的人马抓住,然而拒绝归顺,最终被杀。曹操素来爱惜沮授才能,想尽办法说服他,他却态度坚决:“曹公若是同情我,就速速杀了我。”自官渡至延津,黄河沿岸尸横遍野,风中都带着血腥气。翌日,收殓完战场上的尸体,白马寺的月氏僧人在官渡超度亡魂。少容也由许都赶来这里。少容的五斗米道宣讲的是“如何生存”的教义,对于死亡的认识恰是五斗米道的缺陷。身处乱世之中的道教,有必要增加有关“死”的教义吧。白马寺的支英与支敬并排诵经。当年的年轻僧人支敬,如今也已经到了壮年。“少容夫人,我有事情想跟您商量。”支英等人诵经的时候,曹操将少容唤进了自己的军帐之中,帐内没有别人。曹操的坐席之上,放着一个木箱。“袁绍逃得匆忙,丢下很多物品,其中有件麻烦的东西,就是那只箱子。”“里面是什么?”少容问。“都是些书信之类的东西……留在许都的也好,当前从军作战的也好,我军中很多人都给袁绍写过书信。他们都以为袁绍会取胜,所以打算提前找好后路。写的都是‘如今虽然依附曹操,却并非我的本意,我从开始就心向本初’,等等。”“大人想要如何处理?”“这是人之常情,弱者的自卫本能使然,我也无意责怪他们……我自己都曾经是袁绍的手下……问题是,若是这些人知道我看过了这些书信,心中必会不安,恐怕晚上连睡觉都不会安稳。”“确实如此。”“所以,就当我没有看过吧。这些书信,我想全都交给少容夫人处理。”“我知道了。”少容将曹操麾下的将领召集到黄河岸边,堆起柴火,向大家说道:“我受孟德(曹操)大人之托,清理袁绍遗留的物品之时,在这个箱子中发现了许多书信。我读了其中几封之后,认为还是将这个箱子烧了的好……就算孟德大人问我书信的内容,我也决计抵死不说……好了,点火吧。”两个士卒抬起箱子,扔进了火红的烈焰之中。火焰爆裂的声音持续了很久……作者曰官渡之战是争夺天下见分晓的决战。袁氏一门虽然此后依然苟延残喘了一阵,但已经失去争夺天下的力量。袁绍之败,皆因部下倒戈,这恐怕是因为袁绍的人品问题。不过,其中也应该有曹操做的手脚。官渡之战时临阵投靠曹操,并为曹操带来胜利的张郃,从那时开始,整整三十年一直都是曹军的核心人物。正是这张郃,在官渡之战二十八年后,于甘肃省的街亭击败马谡率领的蜀军,诸葛亮为此挥泪斩了马谡。这也是相当有名的故事。官渡位于今天河南省的中牟县。我曾经由西安去往南京,深夜时分列车经过中牟站的时候,不禁想起当年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然后又想到曹操的官渡大胜,接着又想起二十世纪中日之间的战争。这些回忆让我彻夜无眠。中日战争中的徐州攻防战之后,为了阻挡日军西进,蒋介石在这个中牟县五庄北面的三柳塞挖开了黄河的堤防。日本的中岛师团被困在水里,不得不由矶谷师团前去营救。因此,接下来的汉口之战耽搁了大约一个月。日军的追击,据说是无视本部命令的擅自行动。若是放在三国时代,中岛可能早就像马谡那样被砍头了。顺便提一下,当时中牟方面的中国军队司令是第二十集团军的商震将军。二战结束之后,他出任联合国的驻日中国代表,卸任之后也一直留在日本。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于去年(公元1974年)访问了新中国,也为阔别三十年的祖国的巨变而深深感动。报纸上对此有过报道。三分天下之计一“我最怕老母亲了,在她老人家面前,连头都不敢抬。”人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总是这样说。而他的老母亲吴夫人也常常叹气道:“策儿脾气暴躁,实在让人不省心。这样下去,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吴夫人也知道:“如今正值乱世,此时的孙家能有孙策这么个暴脾气,也未必不是好事。虽然闹得太过的时候也得出面要他收敛一下。”这是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若是事事谦让,必然会被人欺负。孙策这样一个好强争胜的领袖,恰恰能够适应这个时代。有过这样一件事。会稽郡有一个硬汉名叫魏滕,当时是会稽郡的功曹(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因为忤逆孙策之意,孙策一怒之下,想要杀他。吴夫人听说后,跑到水井旁边,身子倚在井栏上叫道:“策儿,你刚刚得了江南之地,还未站稳脚跟,难道就要诛杀部下了吗?越是这个时候,越该礼贤下士,赏罚分明。可你现在却要杀魏滕。好啊!今天你杀了魏滕,明天部下会弃你而去。你落得孤家寡人的地步,必会身死敌手,连累一家老小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如此,我还不如现在投井自尽,还能保一个全尸!”孙策慌了手脚,连声叫道:“不杀了,不杀了!我再也不提杀魏滕的事了!”孙策好不容易才将吴夫人从井栏旁拉回来。在这个时代,所谓脾气暴躁,并非是指打人摔东西这样的小事。“暴躁”这个词,等同于恣意杀人。母亲能够关照到的地方,孙策当然不敢恣意杀人,然而母亲视线不及之处,他就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了。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杀了。许贡想暗自表奏许都朝廷,去许都的路上被孙策的部下发现。奏章写道:“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幸,召在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意思是说,要用高官厚禄把孙策这个暴脾气的人诱到京城看管起来。“多管闲事的家伙,我让你再也没法告密!”孙策下令绞杀了许贡。孙策本来是袁术的部将之一,后来凭自己的力量在长江一带夺下了不少地盘,气势大盛,于是便借袁术“称帝”的机会脱离袁术而独立。袁术死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他的几位堂弟带着灵柩与遗族投奔了庐江太守刘勋。孙策攻打刘勋,迫使其逃往北方投靠了曹操。当初来投奔刘勋的袁术遗族,也就落到了孙策的手里。“这孩子不错,像这样的好孩子不好找啊。策儿,你娶了她吧?”母亲对孙策说。“这孩子”指的是袁术的女儿。“什么啊,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还是许给仲谋吧。”孙策答道。“唉!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母亲只有叹气摇头。英雄难过美人关,孙策好像是个例外,他对女人似乎没有什么兴趣。相比之下,弟弟孙权虽然还不到二十岁,却是个相当早熟的孩子。母亲已经将同乡的谢氏之女许给他为妻,不过好像还满足不了他。“袁术的女儿也许给权儿吧。”吴夫人自语道。二自立门户之后的孙家作为“长江之主”,势力日渐壮大。“中原之主”曹操也不敢小看孙家的势力,决定与孙家联姻。曹操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孙策最小的弟弟孙匡,曹操的儿子曹彰又娶了孙策的伯父孙贲的女儿为妻。不仅如此,曹操还向朝廷上书,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曹操当初与长江流域新势力孙家结盟是为了防备袁术,袁术没落之后,为了防备刘表,曹操决定继续和孙家联手。“策儿搅乱之后,再由权儿出面收拾……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方法……”吴夫人这样想过,也对一族中的年长者这样说过。在当时的混乱之世,能夺取的土地就必须夺取,然而,长期如此,土地必然荒废。因此,收揽人心、振兴产业就变得异常重要——在这一点上,孙策无能为力,孙权却可以驾驭自如。哥哥长于军事,弟弟长于政治,两人各有千秋。孙权虽然好色,不过在母亲看来,他也并非一味沉迷于女色,只是喜欢和女子交际而已。他喜欢研究女性的微妙心理,以此为乐。仔细想来,研究人的心理,也是与政治相关的事情。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曹操与袁绍展开了生死决战。与此同时,孙策也在南方的长江流域东奔西走。前年年底,孙策甚至动员水军征讨黄祖,最后还是让他逃掉了。当然,黄祖得到了刘表的帮助。由于有杀父之仇,孙策一直伺机打击黄祖。父亲孙坚在岘山中箭而死,正是当年与黄祖作战时的事。孙策在西面挑战黄祖,东面曹操的部下广陵太守陈登,与当年被孙策击败的严白虎的残党密谋,开始扰乱孙策的后方。孙策匆忙率军由西面回到东方。虽然辛苦,但孙策本人乐此不疲。他天生就是好战派,只要嗅到战争的气味,就不会感觉到疲劳。除了打仗,闲暇之时,打猎是他的第二大嗜好。然而,正是在打猎的时候,发生了吴夫人最担心的事情。孙策因世仇追杀黄祖,但他也成了他人的仇敌,毕竟他也杀了许多人。吴郡太守许贡因密奏败露而被孙策绞杀,许贡的儿子和家臣一起卧薪尝胆,等待机会狙杀孙策,要为许贡报仇雪恨。不过,孙策身边随从很多,许贡的儿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但孙策身边并非永远都有随从跟随——打猎的时候就没有。孙策骑着一匹宝马。打猎的时候他本来也带着随从,但一进入猎场,他便会全力纵马飞奔,随从根本追不上他。骏马载着孙策,独自一人奔驰在无人的原野之上。誓报父仇的许贡之子和家臣打探到了这个消息。“最好在猎场射杀孙策。不过,孙策虽然单骑疾走,还是有很多亲随紧随其后,他们会马上赶过来,我们很可能难逃一死。若是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那就随我来吧。”许贡的儿子说道。“我等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只要能杀了孙策,再无他求。请与子同行。”家臣异口同声地说。许贡的儿子带了两个神射手同行,剩下的几人负责侦察和联络。于是,三人抱着必死决心溜进狩猎场,等待伏击孙策。三人都准备了毒箭,不管谁的箭,只要命中就行。尽管如此,射箭时还是要尽可能靠近孙策。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活着回去,所以设伏的地点也相当胆大。有如此周密的部署,孙策的性命可以说在所难保。而且,孙策在打猎的时候还有个习惯,他喜欢依照同样的路线纵马奔驰——复仇者执着到底,甚至将孙策的这个习惯调查得一清二楚。猎场之中,四处都是浓密的草丛。两个弓手分别躲在草丛里,许贡的儿子爬到旁边的一棵树上,躲在枝叶之中,等候孙策现身。三个射手瞄准了同一个目标。这三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总会有一个人命中目标。孙策果然骑着大宛汗血宝马,一骑绝尘而来,亲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三个暗杀之人都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为了不被发现,三个人都没有骑马,没有座驾可供逃跑。相反,对方都骑着马。汗血宝马蹄声清脆,扬起一股沙尘,飞奔而来。草丛与树上的三人从容不迫地拉弓搭箭,屏息静气,估量着孙策战马的速度。射箭!谁也没有发声,然而三个人都仿佛听到从某处传来这个声音,三支箭几乎同时射了出去。马上的大人物扬起双臂,由马上重重摔下,又在草地上翻滚了一阵。这场面恰如孙策的为人一般,极其张扬。草丛里蹿出两个男子,树上也跳下一人。那气势汹汹的架势,让这三个人看起来更有气势。三个人跑到中箭者身边。“没错,正是孙策!”他们欢呼起来。孙策只有肩头中了一箭,但箭上涂了剧毒,孙策虽然还有呼吸,却已是回天无力。许贡的儿子手起刀落,杀死了倒在地上的孙策。其他二人也拔出刀,连番猛砍孙策。这时,孙策的百名亲随才赶来,他们看到自己的主子躺在血泊里,三个男人正一刀一刀砍向孙策。这种血腥的情景让亲随们没有片刻的犹豫,他们拿起大刀,将三个人剁成了肉泥。“我是许贡之子!”其中一个人在临死前,声嘶力竭地叫道,言语中充满着自豪。三日后成为三国之一的吴国,主君孙氏当年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小豪族。由当时所看重的“家世”来看,孙家的臣子之中,有许多人出身都比主君高贵。孙坚以前只是袁术的部将。孙策之所以能借袁术即位的机会自立,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勇猛好战的孙策继承了孙坚的遗志,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沿岸自东而西的一大片地方,打下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卢江、卢陵六郡。然而,自立门户仅两年时间,正如史书所云——“未有君臣之固”,追随孙策的家臣们,只不过是因为孙策的强悍依附而来的罢了,就好像暂借一个落脚之处一般。孙策四处用兵,攻城略寨,只要追随他,便可以分得一杯羹。然而孙策死后,情况又会如何?家臣之中大半都不是孙家的老臣,孙策之死对于构成孙氏军团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必须防止这些人动摇。”辅佐孙策的抚军中郎将张昭下定了决心。张昭不单单是个军人,也是个大学者,更是藏书家,对《左传》极有研究,后来还为之作注。当时孙策的弟弟孙权只有十八岁,一时间只知道伏在哥哥的尸体上痛哭。张昭对他说:“此时不是哭的时候。”孙权听到后,回头看了看张昭。张昭挽住孙权的手臂说:“请务必即刻披甲上马,巡视全军。你要大声向全军宣布,自今日起,你便是军中主帅。”孙权点头起身。他虽然年轻,但政治嗅觉远比哥哥敏锐。自己处于怎样的形势之下,该如何应对为好,早在张昭说完之前,他便已经明白了。此时的孙家军团就好像从各处聚集而来的一座沙丘,大风一吹,沙子就会漫天飞舞,沙丘就会分崩离析。所以要趁早向其中灌水,想办法加以巩固。领袖新丧之时,若是有一位足以统率全军的年轻将领披甲戴盔检阅全军,便可以防止军心动摇。当时屯兵巴丘的周瑜,也率兵赶来,向全军昭示:“孙家犹在。”连周瑜这样的智者都毫不犹豫赶来拜见孙权,说明孙权是一个值得拥护的新领袖。孙家的两大支柱——张昭和周瑜没有半点动摇,其他人自然也就放下了心。掌权者之死往往会引起族中的骚动,不过这时候孙策的儿子还只是个婴儿,乱世之中,自然没有拥戴幼主的道理。孙策之弟孙权继任,孙家内部基本没有异议。孙策人称小霸王,而孙权则被呼做“碧眼儿”,是个以才能著称的人物。这一点,一直追随孙家的人自然知道,不过新依附的人可就不清楚了。孙家本是新兴势力,新依附的人也不在少数。张昭与周瑜对这些人宣传说:“孙权才能卓著,乃不世之英雄。”而对于一般民众,风姬则托言神谕,使他们笃信:“孙家犹在,且将愈盛。”孙权的母亲对于领袖的平稳过渡也功不可没。新兴势力便是有这样的特点,因为没有古老传统的束缚,调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有一个名叫鲁肃的人,曾经是袁术的部下,后来弃了袁术投奔孙策。他一度想回自己的故乡临淮,周瑜劝他说:“随时都可以回去,不如先见孙权一面,再回去也不晚,说不定孙权是比亡故的讨逆将军(孙策)更了不起的人物呢。”“我很看重讨逆将军,若是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物,我自然愿意辅佐。”鲁肃说完,去见了孙权。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家世富足。虽然常说些豪言壮语,但也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物。“子敬先生,你我二人对饮一番如何?”一见面,孙权便这样说。“恭敬不如从命。”孙权屏退众人,一边畅饮,一边谈论天下大势——这是鲁肃最喜欢的事情。他立刻就喜欢上了孙权,说道:“且让我助将军一臂之力,夺得天下……”当然,他再也不提回乡的事情了,决定留在孙权的阵营之中。这位鲁肃后来为孙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留下来不单因为周瑜的劝说,年仅十八岁的孙权的谋划也起到了作用。“此人可用。而且他也有天下豪杰的弱点……”孙权摸透了鲁肃的脾气。饮酒对谈之际,挑明自己的大志,以这种豪爽的方式邀请,他便会欣然而来——这一点尽在孙权的计算之中。这时候鲁肃二十九岁,比孙权大十一岁。四“伯符(孙策的字)死了,正是攻取江东的良机……”听到孙策的死讯,曹操自言自语道。这是在官渡与袁绍对峙之时的事情。南方的消息很早就传到了曹操的耳中。孙策的大本营中也有曹操安插的细作。孙策曾想趁曹操出兵官渡的时候偷袭许都。曹操得知此事,不禁大怒,唾骂道:“浑小子,竟敢乘虚而入!”不过,孙策还没来得及实施这个计划便死了。如此一来,曹操就不必担心江东会来偷袭许都,也可以举全力对抗袁绍了。孙策死前,他必须要在许都留下相当的兵力,防备来自南面的攻击。“趁火打劫……”哪怕是为了报复孙家,或许也有必要敲打敲打南方的这支新兴势力。十月,曹操在官渡击溃袁绍之后,召集将领开会,问左右之人:“该先从哪个绍下手?”孙策的幼子名叫孙绍,意思是说,是该继续追击北方的袁绍,还是先攻打南方的孙绍。孙家的权势不是由婴儿孙绍接管,而是弟弟孙权接任。曹操当然也知道这条消息,不过因为孙绍与袁绍同名,他故意用了“哪个绍”这样的说法。“不可征讨南绍。”如此回答的是御史张纮。张纮当然会反对南征,他是两年前作为孙策的使节来到许都向朝廷进贡的人物。曹操很喜欢他,留他在朝中任职。“哦,为何不可?”曹操问道。“乘丧伐军,此为不义。”张纮答道。“如此而已?”“非也。主公虽然说起孙绍,不过此时孙家的继承人是碧眼儿孙权,而不是孙绍。江东之人皆知碧眼儿之才远胜其兄小霸王。孙策之死,与其说孙家将凋落,不如说将愈发强盛。”“哦,是吗……”曹操装作不知道,其实他早就清楚孙权比哥哥更加了得。“讨逆将军孙策虽然以其武勇扩张了领地,其实这些地方已经超出了他能统率的范围。若是真有南征之意,当于孙策在世之时为善。孙权的政治谋略远胜其兄,如今他成了江东之主,孙家的领地只能愈发巩固。江东一带,恐怕已经不可轻取了。”“真有如此厉害吗……”就在这时,有一个士卒送来了一封密信,有一条新消息。曹操读过密信,脸上显出失望之色:“策反孙辅失败了……”曹操轻轻地咬住了嘴唇。孙辅是孙权的叔父,是他父亲兄弟之中最末的一个。父兄孙贲年纪远大于自己的侄儿,本人又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常年在幕后默默辅佐孙策。但是最小的叔父孙辅却与孙策年龄相差无几,因此,接受侄儿的命令,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耻辱。他便是孙家的不平分子。曹操注意到孙辅的心态,决定策反孙辅。“江东怎能交给孙权这样的毛孩子。国仪(孙辅的字)大人为何不取了江东?我愿助大人一臂之力。”孙辅动了心,回了一封密信说:“请曹公出兵助我。”然而,携带密信的人被孙权的情报人员拦了下来。孙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理了这件事情。孙辅身为叔父,不能斩首,于是囚禁到东方边境之地。孙辅所率的人马分散编入各个军团之中。辅佐孙辅的二十多名将领,一个不留,全部斩首。处分相关人员的消息,差不多与事机泄露的消息同时送到曹操这边。“真快啊……”曹操咂舌不已。“幸好没有随便出手,否则可就棘手了……”曹操心想。曹操看完书信,又向张纮问道:“若是不打江东,该如何才好?”“应当厚待之。”“知道了,那就按你说的做吧。”曹操的决定也很迅速,仿佛害怕落在孙权之后一般。他立刻上表朝廷,封江东新主孙权为讨虏将军。孙权的父亲是“破虏将军”,哥哥孙策是“讨逆将军”,讨虏将军恰是这两个称号的综合。此外,曹操又把张纮送还给了孙权。在许都当了两年御史的张纮,当然深知许都的情况。曹操这样做,也是希望他将许都的种种都说与孙权,以避免彼此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五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是天下大势的转折点。孙策的死也在这一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第二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可以说是动荡之后的休整年份。曹操取消了南征孙权的打算,全力追击兵败官渡、逃往北方的袁绍。由官渡败至仓亭一线的袁绍军再度被曹操击败,是这一年四月的事情。曹操于九月凯旋许都。在这之后,他又亲自领兵讨伐汝南的刘备。“这个大耳贼!”曹操在众人面前大骂刘备,其实他与刘备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刘备也装作惊慌失措一般,逃去了荆州刘表那边。“接下来灭刘表吧。”袁绍已经不再是威胁了。曹操与刘备之间定下密约,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刘表身上。刘备到了刘表这里,设法制造一些对曹操有利的情况,而且还要在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为刘表出谋划策。刘表得知刘备在汝南被曹操击溃向荆州出逃,特意去郊外迎接。在荆州,刘表也不以家臣待刘备,而以宾客之礼相待。他给了刘备人马,把他安置在新野这个地方。曹操与刘备上演的假戏,从来都是曹操大胜。然而建安七年的叶县之战,刘备竟然击败了曹操。虽然有过一战,不过直到赤壁之战为止的七年之中,刘备身为荆州之客,可以说是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平静的一个时期。这段时间,刘备的任务是防止刘表背后偷袭曹操,好让曹操专心讨伐袁绍的残党。这个任务不用费脑筋,刘备什么都不必做,因为刘表本来就没有丝毫偷袭曹操的打算。有一句话叫作:“髀肉之叹。”所谓髀肉,就是大腿肉的意思。如果一直骑马的话,这部分的肉就会非常结实。有一次,刘备去见刘表,两个人谈了很久。中途刘备起身如厕,回来之后,刘备眼中满是泪水。“这是怎么了?”刘表问。刘备擦了擦眼角,回答说:“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可是如今,兄长请看,这腿都变成什么样子了,俱是肥肉。这是很久没有骑马了……时光飞逝,老将至矣,可我竟然还没有建功立业!一想到这件事,我就悲从中来……”“哎!原来是为了这种事情而悲伤……”刘表完全无法理解刘备的心情。“髀肉之叹”这个典故,便出自于此。其实,生了髀肉未必一定是令人伤心的事。人若是置身事件之中,往往难以看清情况。若是稍稍离开一些,反而能看得更加清楚。对刘备而言,天下形势,他便比以前看得更清了。曹操北上讨伐袁绍残党之时,以南边的长江沿岸为中心,孙权的势力也在日益扩大。那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曹操曾经要求孙权送人质来许都,孙权拒绝了。所谓拒绝,背后当然有能够拒绝的实力。“这和我的预计不同了呀……”刘备暗想。他与曹操约定,将两个人共同的竞争者,通过两个人私下绝密的合作逐一消灭。袁绍势力的消亡便是两人携手的结果。袁绍官渡大败两年之后咳血而亡。接替袁绍的是他的几个儿子。然而他们之间势如水火,消灭他们几乎只是时间的问题。接下来,荆州实权派人物刘表也可以想办法灭掉。就这样一个个消灭掉,到最后,一直相互合作的曹操与刘备,便在争夺天下的决战之时相会——至少刘备是这样打算的。这也就是他的“预计”,然而此时的情况跟他的预计有出入。孙权势力扩张极为迅速。要想消灭这股势力,难度非常大。这可如何是好?六少容到了荆州,应当地的五斗米道信徒邀请而来。刘表也很欢迎她的到来,因为五斗米道的信徒人数剧增,当权者也不敢无视。荆州的州都是襄阳。荆州之主刘表,统辖南阳、南郡、江夏、竟陵、零陵、长沙、桂阳、武阳八郡。这一带土地肥沃,人马众多。可是刘表却因为上了年纪,没有进取心。不过,即使是年轻时候,他也只喜欢交游,不太喜欢四处征战。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双方都曾想拉拢他,然而刘表却只是隔岸观火。地处长江下游的孙家势力,也未曾扩展到荆州一带。因此,在这个乱世之中,襄阳却没有遭到血雨腥风的战争洗礼。要说动荡,最多也就是饥馑的张济人马由西而来讨粮的程度而已。因为没有战争,这里的学问之风尤盛。五斗米道在荆州一带,也有了建立与信仰有别的道教学术体系的机会。“时机尚早啊。要先让这里的百姓都有饭吃,让他们的灵魂安宁,然后再建立学术体系也不迟。恐怕我们五斗米道十年之内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急于建立什么学问体系,将来说不定也会贻笑大方。”对于当地教众的提议,少容不是很赞成。她也走访了这一带的乡村。襄阳之西,有一个名叫隆中的小村庄。去那里的半路上,她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边垂钓。不知不觉,这悠然的景象感染了少容:“我去那里休憩片刻。”她让随从停下马车。那个青年虽然坐在池边,但还是能看出他的个头颇高。他察觉到少容下了马车,回过头来望向少容。那是一张眉清目秀的面孔,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嗯……”青年轻叹了一声。他大约也是感叹少容的美貌吧。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少容依然风韵犹存。尽管青丝中也有些许白发,但这却更为她的美貌增添了一股韵味。“钓到鱼了吗?”少容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钓到了女文王。”“呵呵……”少容掩口轻笑。当年姜太公临渊垂钓,与周文王相识,最终成为文王的军师。女文王来了——青年虽然是在调笑,却没有半点招人厌恶的感觉。“那你岂不是失望了?本想等着天下英雄来访,结果却来了一介女流……”“非也……与天下英雄相比,我更想与夫人相识。若是夫人刚才没有停车,我也要从后面追赶,喊住夫人。”青年说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少容心想,这还是在开玩笑吧。“先生真会说话……这么会体谅人。”这青年模样俊美,再加上口齿伶俐,不知道会让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少容的话中也带着这样的意思。“不是恭维。天下英雄之中,谁能比得上五斗米道的教母啊。”青年说道,脸上依然带着笑。看起来,他知道自己是五斗米道的教母,是特意在这里等待自己的。少容不禁有些诧异。“我听说教母要去隆中,正有事情要向教母请教。只是当地的道徒不喜欢信众之外的人接近教母,我只得在这里等待了。”青年收起了钓竿,放在身边,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请问先生尊姓高名?”少容一本正经地问道。“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士。”青年径直答道,回答毫无遮掩。“诸葛……亮……孔明……”少容觉得自己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且印象应该还很深。“教母听过这个名字吗?”诸葛亮抬起头,彬彬有礼地问道。“你是当年豫章太守诸葛玄的侄儿?”“啊!教母怎么知道?”“这个名字怎能忘记啊。”少容笑道。“我的名字?怎么会……在下年方二十,教母大人怎么会听说过我的名字……”诸葛亮不敢相信。“我确实知道。这个名字让我印象太深了。”少容这样一说,诸葛亮反而更加疑惑了:“叔父死后,我便来到此地修学,从来只是默默无闻,我的名字别人怎能……”“已经五年了吧。我正是那时候知道的。”“五年?五年之前,我还是个毛孩子……”“正是这个毛孩子,赞成将叔父的仇人笮融的首级卖给白马寺的僧人,不是吗?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便觉得这个孩子日后必然不凡,所以记住了这个名字。”“啊!啊!是那件事情啊……”诸葛亮的脸红了,他毕竟还是个纯情少年。诸葛亮是孤儿,被叔父诸葛玄收养。诸葛玄于建安二年因豫章太守之争,失败身亡。攻击诸葛玄的诸将起了内讧,其中笮融被杀,首级被卖到了诸葛家。恰好笮融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佛教徒之一,白马寺的佛教徒为了展示佛教火葬的仪式,便与诸葛家交涉,想要买回他的首级火葬。对于诸葛家而言,笮融乃是仇敌,当然不允。就在这个时候,尚未成年的诸葛亮站出来说:“笮融快要腐烂的首级一文不值,还不如趁着有人愿意用黄金来买的时候赶紧卖掉。”他说服了一族上下,白马寺的僧人终于得以买到首级。这件事情前文已经说过了。少容由白马寺僧人处听说了这件事,当时便记住了诸葛亮这个名字。七“先生想与我说什么?”少容问。“教母知道我的事情,我对教母也略知一二,毕竟五斗米道的信徒遍布天下。”诸葛亮答道。“请继续讲。”“教母为了拯救世人的灵魂,盼望当今的乱世早日归于太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这是乱世百姓共同的心愿啊。”“的确,若只是心愿和期盼的话,谁都会有。不过,只有那些能够左右世事的人,他们的愿望才会对天下万民产生巨大的影响……譬如说,教母大人。教母的愿望——或者应该说是教母的对策,通过五斗米道这样一个组织渗透到整个天下。然而,若是教母的对策出了差错,恐怕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啊。”“我的对策……”少容小声说。天下太平与否,问题并不在于汉室之存续,而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一统天下——这是少容的想法。所以她物色天下英雄,最终将希望托付在曹操身上。于是她暗地里想方设法帮助曹操夺取天下,让乱世早日终结——不过,这件事只有她自己知道。也许陈潜之类的贴身人员也有所察觉,然而未曾谋面的青年竟然能看穿这一点,这实在让少容大为震惊。“是啊。我认为教母的对策有些操之过急了。”诸葛亮说。操之过急这类的忠告,一般都是老人对年轻人说的话。然而面前这个比少容的儿子还要年轻的诸葛亮,却对少容说出了这番话。“操之过急了吗……”少容并未流露出苦笑的表情,她觉得应该跟这位青年平等地交流。“不错。谁都盼望统一天下,然而这并非易事。第一,如今英雄辈出;第二,其中又没有出类拔萃的大英雄,这当然也包括曹公在内……”年轻人说。“先生是说,该要放弃统一之念?”已生华发的美女问道。“早晚是要统一的。这个国家非统一不可,但不知还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也许三十年,也许五十年……在这期间,人们还是要活下去的。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我不信命,”年轻人斩钉截铁地说,“人力定可胜天。”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