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耀《阿房宫图》 要得到犀角玉杯、山珍海味、锦衣华厦,就势必要横征暴敛。 就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箕子就可以知道结局是什么,所以才感到害怕。君子见一叶落而知秋,俗人不到满天风雪不知冬天来临,这就是有智慧的人跟一般人的不同。 人的欲望无穷啊!这座宫殿,光是前殿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你看有多么的壮阔!但秦始皇的欲望不是只有这座大宫殿就完毕了,关中他还盖了三百座宫殿,关外他还盖了四百多座宫殿,全国有这么多的宫殿,就为了他一个人的享受。 读到这里就可以明白,这个人统一天下以后,想的不是生民的休养生息,不是老百姓的苦难痛苦;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夸耀自己的功业,如何长生不死,如何铲除潜在的敌人,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秦始皇啊! 成功之前,他能够不断地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情感。等到成功之后,他就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了。我们不妨再复习一次尉缭对他的评语: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不过先别急,我还没有讲出他失败的真正原因。请继续跟着往下看,自然会告诉各位。 人为什么会被骗? 始皇求不死药多年,却始终没有得到,方士们必须向始皇解释原因何在。是预算不够吗?还是人力不足呢?都不是。方士的理由,远超乎各位所能想象。 方士卢生是这么解释的,他说求仙药不得是因为有鬼物妨害,因此必须不让鬼物知道人主的所在。这样鬼物找不到人主,长生不死的真人才会来赐仙药。所以要得到仙药,最好的方法是不让任何人知道始皇人在哪里。 各位看懂了吗?看不懂没关系,因为这根本就是鬼话!这样的话,连小孩子都未必会相信。试想如果不让人知道你在哪里,长生不死的药就会来,那到山里隐居的人,不是人人都得长生不死药了。 可是你猜秦始皇的反应是什么,他完全相信卢生的话。从此他到每一个地方去,决不让外人知道他在哪里,如果身边有人说出他在哪里,立刻处以死罪。 我这一段要跟各位说什么呢?不是告诉你们求长生不死药的方法,历史学并没有教我们这个办法。重点是要问各位:一个连小孩子也不相信的谎话,为什么秦始皇会相信呢? 秦始皇是笨人吗?当然不是,如我前面所说,他的聪明才智绝对胜过我们十倍。这样聪明的人为什么会上当呢?这就是我要跟各位说的,一个从历史里面总结出来的道理:一个人会被骗,绝对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 越是聪明的人,他的欲望越强烈,也就是越贪,他就越会自欺,就越容易被骗。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必然有一样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不为财死,不为食亡,那不过是因为“财”和“食”你已经有了。别人引诱你,而你不为所动,那是因为那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可是你是人,有一天当你真心想要的东西,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有几个人能够忍住,能够抵抗这样的诱惑? 我坦白跟各位说,越聪明的人越抵抗不了这样的诱惑,因为他觉得这样东西唾手可得。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他贪,所以被骗上当。更重要的是,他从此不让人知道他在哪里,会有什么样可怕的后果。 我们继续往下看,接下来《史记》插入一个故事,让各位明白始皇对这件事情实行得有多么彻底。 有一天,始皇帝到梁山宫这个地方去,从山上看见丞相出行车骑甚众。古代有地位的人出巡,必然是前呼后拥、车骑开路,有许多前导与扈从的车子。丞相都如此,何况是秦始皇,秦始皇出去当然车骑更多,各位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张良当年刺杀的时候会“误中副车”吧?就是因为车子太多,不知道始皇在哪一辆。 始皇看到丞相出行车骑甚众,他非常不高兴,觉得丞相实在是太过招摇,这不是件好事情。于是有人去告诉了丞相这件事,丞相知道秦始皇不高兴,立刻减少了自己的车骑。 始皇发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气的不是丞相减少车骑,而是到底谁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他认为一定是当时在他身边的人泄露出去的,于是开始一个一个去审问,结果没有一个人承认。 没有一个人承认该怎么办呢?不要急,请把你的书合上,设想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做? 不必担心,答案很简单。如同我前面所说,秦朝就那一百零一招,哪一招呢?就是“杀”!把书打开,我们来看秦始皇怎么做。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我不知道是谁泄密的,总之当时在我旁边的人都有嫌疑,把有嫌疑的人全部抓起来杀掉,绝对没有漏网的。各位现在明白,为什么我前面说,秦朝统治的方法是“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了吧!后面还有很多例子,不用急。 从那一天起,再也没有人敢泄露始皇在哪里、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有他找人,没有人找得到他。问题来了,细心一点的朋友就会想,在后宫里头也就罢了,那群臣有政事要找秦始皇商议时,该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秦始皇有更彻底的做法,他根本不跟群臣讨论任何事情,所有的大臣只能够接受他的决定。我们继续看下去,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 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一年,又爆发了中国历史上与“焚书之祸”并列的一件大事。 这件事起源于两个方士的一次谈话,这两个方士叫侯生、卢生,谈话的主题是“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记》并不是谁的谈话都记载,记载或不记载往往都有它的道理。章学诚说“古人之去取,古人之心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许多时候,《史记》中记载一段对话,是希望借他人之口,来表达史家对于那个人物的评价,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寓论断于序事之中”,这是中国传统的史法。 《史记》前面已经借过尉缭之口,来告诉你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再借侯生、卢生之口,再告诉你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这一段话,我们全文照载: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始皇为人,他的天性本就刚戾自用。他所有想要完成的事都得完成,所有的欲望都能够放纵去执行,因为他是皇帝,全天下所有的资源都要供应他一个人享受。至于老百姓要为他的欲望付出多大代价或死多少人,他一点也不在乎。 统一天下、结束战乱,是始皇莫大的贡献,但试问各位,统一天下就是为了这样的结果吗?大家想要的是这样的世界吗? 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欲望的实现,就觉得满足了。欲望满足了之后,还有更多的欲望,欲望永无止境地扩张,他要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筑阿房宫、筑始皇陵、筑长城、筑直道、筑驰道……这样的人如果真的长生不死,会有什么结果? 始皇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关键就在后面这七个字:“以为自古莫及己。”我说过这是秦始皇最强烈的特质,在他的心中,认为古往今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比他更伟大了。既然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他所有的决定必然是最高明的,没有人的决定比他更加正确,他是世间最英明最有智慧的人。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什么叫狱吏?狱吏是管监狱的官员,管监狱的官员哪有什么思想?上面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只有这类人最得到他的喜爱。有思想的人呢?“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博士是顾问,基本上就是顾而不问,反正把他们养在那里就是了。始皇从来不听从博士的意见,因为博士哪有他英明呢?见识哪有他高呢?这不过就是一群念古书的书呆子,记不记得李斯的评价:“固非愚儒所知”,一群书呆子哪里了解当今领袖的英明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始皇只喜欢听话的臣子,所以从丞相以下的每一个大臣统统听话,不去判断任何事的是非,不敢提出任何不同意见,因为始皇已经都帮他们决定好了。 始皇作为领袖,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注意下面这一句,他的性格“乐以刑杀为威”。“以刑杀为威”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乐”字,刑杀是一件让秦始皇觉得快乐的事情。像这样的一个君主,你跟在他身边,说错一句话,摆错一个表情,做错一件事,他立刻就会用刑杀来对付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大家怎么办呢?“上乐以刑杀为威”,于是“天下畏罪持禄”。害怕获罪,又想保持着自己的俸禄,所以“莫敢尽忠”。多可笑啊!始皇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尽忠,不敢为奸为非,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大家“莫敢尽忠”。没有人敢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坦露给他,唯恐一句话说错就招来杀身之祸,只能唯唯诺诺。 始皇再也不知道自己有过错,就算做错事情了也没有人敢说,他就更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于是一天比一天骄傲。所有的臣子也都只敢慑服于刑杀之威,每天拼命地讲假话讨他高兴,还记得周青臣吗?他便是如此。只要能让皇帝高兴,就能保持荣华富贵;皇帝一不高兴,那就“乐以刑杀为威”了。 一个越来越骄傲的君主,和一群只知道逢迎欺骗的臣子,究竟会把这个天下带到哪里去?我们继续往下看。 谁还敢说真话? 侯生、卢生的话还没讲完,你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一段。 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不得兼方不验,辄死”,什么意思呢? 在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中,曾经出过一把青铜剑,历经两千余年埋藏侵蚀,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考古人员曾经做过实验,用这把剑轻轻一划,一口气可以划破十九张纸。 这把剑何以如此锐利?因为它的表面镀了一层铬,这种镀铬的技术是1937年德国科学家才发明的,而我们中国人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就有这种技术了。为什么当时的工艺可以这么好呢?原因就在法律,始皇的时候规定任何方士只能有一样才艺,因为专心才能精益求精。但如果经过考核后,发现你的专门才艺没有那么好,怎么办呢?那就立刻杀掉,因为秦朝不养废物。 因为这个办法,秦朝做出来的东西比历朝历代都要好。顺便闲话提一下,在我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朝代的工艺,可以跟秦朝媲美。五胡十六国时,有一个由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国家叫作夏,史书上记载当时大夏的兵器冠绝诸国,为什么呢?因为赫连勃勃有一个规矩,例如弓箭制作后必须去射铠甲,如果射不入铠甲,就杀弓匠;如果射入铠甲,就杀铠匠。所以两边的工匠铆起来玩儿命地做,质量之精良没有人强得过他,这就是当时让工艺精良的秘密。这种做法下,工艺当然精良,可是谁受得了? 有的朋友读到这里,就不免问另一个问题,中国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就有这样的技术,为什么后来会失传了呢?在下一章,我们就会谈到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一批秦国最好的工匠,后来都被秦二世杀光了,统统陪葬在秦始皇的陵墓里面,中国古代最高的科技几乎全部失传,这是科技史上的莫大浩劫! 好,在这种“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的法律规范下,大秦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流的人才,包括帮始皇占星算命的三百人都是,因为不及格的人都已经死了。可是有讲真话的没有?没有。 每一个人都担心触犯忌讳,只敢谄谀秦始皇,顺着他的意思,不敢提到他的过错,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可是我可以告诉各位,这种事情往往是历史的常态。 以前我的古文字学老师曾经告诉过我,商代人用甲骨占卜并记载结果,在商代中期占卜结果往往有吉有凶,可是到了商末越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时候,占卜结果几乎全部是吉。 是因为占卜结果真的如此吗?从概率来看,大概是不可能的,恐怕是因为占卜的人也不敢讲真话。国家越危险的时候,反而越没有人敢讲真话,于是就让国家更加的危险,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始皇并不是不勤政,朝廷上不管大小事情都由秦始皇一个人来决定。以前的公文是写在简牍上,始皇用一个天平来称公文的重量,每天不批改完固定重量的公文决不休息。但勤政的另一方面,你就可以看出他的个性了。这个人事必躬亲,他不放心别人,什么事都要自己来管。为什么呢?还是那个老毛病,因为他觉得没有人比他强,别人做的事没有一样比他更好,他不自己来管怎么行呢?别人都是废物,只有他最英明。 历史上还有谁是这个毛病?三国时的诸葛亮也有这个毛病。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每天吃得很少,却连军中小事都要亲自过问,于是感慨地说:“食少事繁,岂可久乎?”断言诸葛亮不会长命。 为什么诸葛亮要如此?因为诸葛亮也觉得整个蜀国没有一个人比他好了,他不来管怎么办,他不放心别人。你当然可以不放心别人,可是你不给别人机会历练,那人才怎么培养出来?这样的结果,最后只有你自己累死。诸葛亮就是累死的,而秦始皇离死也就只剩两三年了。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即位三十七年死,死时也不过就是五十岁左右,以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算不上太长命。 但他这么勤政,别人就感恩吗?没有。你看侯生、卢生怎么说他:“贪于权势至如此!”你说这是污蔑吗?其实也不是,这是一体的两面,都对。你说他勤政也没错,你说他贪于权势也没错,总之这个人是不让别人拿主意,大小事他都得自己控制的性格。 这种人真的长生不死那还得了,那岂不是天下永远都要做他的奴隶吗?所以侯生、卢生下定决心,不可以帮这种人求不死药,两个人就逃跑了。秦始皇听说他们两个逃跑,非常非常生气。为什么生气呢?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丢人了。 记不记得前面尉缭也要逃跑,他成功没有?没成功。为什么没成功?因为秦始皇早就预料他要逃跑。侯生、卢生比尉缭聪明吗?恐怕也没有。可是侯生、卢生逃跑成功没有?他们逃跑成功了。为什么逃跑成功?因为这次秦始皇没有料到这两个人会逃跑。很简单嘛!出乎他人意料就叫“先”,我不是开始就已经跟各位说了吗? 始皇自觉他对这两位方士百般地好,他不相信这两个方士会逃跑,所以没有防备。结果这两个人真的逃跑了,这不是让秦始皇觉得被打脸吗?你不是算无遗策吗?你不是人世间最英明的人吗?现在这两个你所重用的人逃跑了,恰恰证明了你没有那么英明。 面对这样的结果,秦始皇会怎么办? 始皇花费了无数的国家预算,结果连不死药的影子都没看到,结果他“尊赐之甚厚”的方士们还在背后骂他。这两个人逃跑了,抓不到怎么办?不要急,合上书,去设想秦始皇会怎么办。 当然还是那一百零一招──“杀”,你们读到现在应该已经都很熟悉,不用我再讲了。只要带点关系的人,统统抓出来杀光,于是始皇将在咸阳的方士们,包括各式各样的学问家,全部抓起来审问,要他们检举别人,不管是真的假的、冤枉的不冤枉的,总之就可以牵连一大堆人出来,最后总共抓了四百六十多人,然后全部在咸阳坑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坑儒事件。 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这就是秦始皇解决事情的方法。 简单、强力、有效率,我说过秦始皇想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家。 这种做法非常残忍而不通人情,各位还记不记得前面说的“刻削毋仁恩和义”?《史记》的文字为什么好,它往往是先虚写,再实写。“刻削毋仁恩和义”,这叫虚写;后面用无数的例子,来印证他前面说的话,就叫实写。历史学不讲空话,每一个道理都要用实际的例子来验证。 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皆坑之咸阳”,是因为这些人罪有应得吗?不是。是为了“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也就是杀鸡儆猴,让天下人看到这些人的例子,再也不敢说始皇的任何不是。 但试问各位:就算天下所有的人都不敢讲真话,可是有一个人他应该要讲真话,那个人是谁? 是的,那个人就是他的嫡长子扶苏。 于情,他是始皇的亲生儿子,别人不敢讲真话,父子之亲能不讲真话吗? 于理,他是皇长子,他有责任对皇帝提出谏言。 于法,将来他最有可能继承这个国家,他不能放任这个国家基业,这样继续败坏下去。 于是扶苏终于跳出来讲了真话,他谏劝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天下才刚刚平定,远方百姓都还没有真心集附秦朝。各位注意这个“集”字,它原来写成“雧”,是很多鸟聚集在一棵树上的意思。为什么古人造字要这么造呢?因为飞鸟是最容易受惊的动物,还记得那个老笑话吗?一棵树上有十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鸟,请问现在树上还剩几只鸟? 只要稍微使它们惊慌,树上的鸟就会统统跑光光,这就是“集”字之难。要包含多少爱心和耐心,才能达到“集”的效果,这就是古人造这个字的用意。 而如今不止百姓尚未集附,就连读书人也都诵法孔子为仁之道,对于秦朝的重法极为反感。始皇对付这些人的方法,一律是严刑峻法解决,天下人就更加恐惧,不肯真心归附。如此一来,大秦要花多久才能真正安定天下? “唯上察之”,扶苏这话讲得多么委婉,多么替秦始皇着想。当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跟他说真话的时候,只有亲生儿子敢跟他说真话,而始皇的反应是什么呢?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始皇非常非常愤怒。 这小子怎么敢跟我讲这样的话?他凭什么认为他比我更英明?他凭什么认为他的决定比我更正确?他怎能明白我所作所为的无比正确和伟大?我功盖五帝,是古往今来最英明伟大的人,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我错了!这就是秦始皇的心态。 他不能杀他的儿子,他只好把扶苏远远地打发到北方的边境去,去做蒙恬的监军。他再也不想看到令他讨厌的人,只好眼不见为净。 我每每读到这里,都不禁弃书而叹。这是最后一次有人对秦始皇说真话,也是最后一次秦始皇有机会救他自己,历史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而他还是放弃了。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嬴政,已经没有人救得了你了,因为你自己不想救你自己。 第七章 骄傲与灭亡 今年祖龙死 三十六年,离秦始皇生命结束就剩两年不到。 这一年,对秦始皇而言基本上就没好事。先是天上掉了一颗陨石在东郡这个地方,结果不知哪位百姓,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这不但是触始皇的霉头,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笃信天命的百姓们的恐慌。 秦始皇听说了这个事情,立刻派御史到东郡去,务必找出是谁做的。结果御史一个个审问,当然不会有人承认。 读到这里,请把书合起来,你觉得接下来秦始皇会怎么做? 当然各位都很聪明,一定能猜出来秦始皇会怎么做。这时我们把书打开,看看始皇的做法: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果然没错,还是那一百零一招。只要在陨石方圆多少里内的居民,全部抓出来杀光光就行了,而那块万恶的陨石更要彻底毁掉,这就是秦始皇解决事情的方法。 这样大家明白了吧,分析历史人物一点都不难,因为各位已经揣摩出了他惯用的处事模式,所以次次都能答对。 说实话,我想各位听了这么多遍,再怎么样也能猜对了。不过光是知道他的做法还不够,学历史需要“原始察终”,我们还得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历史上有太多自以为执掌力量的人,都喜欢用力量来碾压一切,因为这样解决问题最简单直接,可是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呢? 始皇虽然杀了所有可疑的人,也毁掉了石头,可是他心中还是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件又一件让他不顺心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当然不会快乐。这么多年来,他“意得欲从”,他已经习惯每一件事情都要顺着他的心意去发生,他怎能容忍这样的情况? 他要如何解决自己的“不乐”呢?前面我们说过的两条道路,一条是面对现实改变自己解决问题,另外一条是继续回到自欺的快乐温暖怀抱里面去。结果始皇的做法是,命令博士作“仙真人诗”,所到之处都叫人奏乐唱给他听,不断地反复告诉他,他就是神仙,他就是真人,他一定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自欺欺人,就是始皇最后的选择。 其实我说实话,始皇是那么聪明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天下已经濒临崩溃吗?他心中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意去承认真相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承认真相太痛苦,只有自欺才是让自己活得最快乐的方法。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历史本就是“古今一体”,什么叫作“古今一体”?古今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相同的,差别只在于解决方法的不同。要历史读起来有用,就是要去看我们面对的问题,过去曾经有什么样的人碰到过?他们用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成效如何?我们今天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选择自欺欺人,问题就能解决吗?我们来看看这年秋天发生了什么事。 这年秋天,有名使者从关东回来,夜晚在道路上突然间出现了一个人挡住他的去路。这人手上拿着玉璧,跟他说了一句很神秘的话:“今年祖龙死。”使者觉得非常奇怪,结果这个人忽然在他面前消失了,只有这个玉璧留在原地。 这件事太神奇了,使者不敢隐瞒,只好献上玉璧并禀告始皇此事。 读到这一段,请各位把书合起来,猜猜始皇会如何反应? 聪明的各位大概会想,很简单,一定是把发生地点周围的人统统抓出来杀光吧! 不好意思,这次各位猜错了。我们打开书来看看:始皇默然良久。 嬴政一句话也没有说,沉默了很久很久。 为什么呢?你很聪明,你可以自欺,可是因为你的自欺,现实只会不断恶化。总有一天,你会承受不了的。到了这一刻,始皇终于承受不下去了,因为这些诡异的事情,在他来看是如此地不可思议,又如此地让他闻之惊心,他实在没有办法再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 如何知道呢?我们看始皇听了这句话,他怎么说?他先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接着又说:“祖龙者,人之先也。”什么意思呢? 谁是祖龙?按传统的说法,祖就是始,龙就是皇帝,祖龙就是始皇帝,“今年祖龙死”就是今年始皇帝要死掉。 秦始皇这么聪明,他难道猜不出来吗?他当然猜得出来,只是他故意要讲成另外一个解释。他说,祖龙指的不是始皇帝,而是“人之先也”,总而言之,跟我无关。什么叫作“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他要告诉自己,那个神秘人不是神仙而是山鬼,山鬼只知道今年会发生的事,过了今年,明年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的历法跟后来历代的历法不太一样,后来的历法是以正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秦国则是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件事发生在秋天,离十月过年已不太远。山鬼既然只知道今年的事,那么只要今年自己不死,这预言就不算数了嘛! 我详细解释这两句给各位听,就是让各位明白这个人是何等自欺欺人。他自己也知道这是真的,否则他何必“默然良久”?他想了那么多的借口,反复地安慰自己,这跟走夜路吹口哨,拼命告诉自己不怕鬼,不是差不多吗?越是吹口哨告诉自己不怕鬼的人,不就越怕鬼吗? 你可以欺骗得了天下的人,但你真的欺骗得了自己的心吗? 始皇接下来命令御府检查这块玉璧,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事诡异,嘴巴说不相信,但如果真的不相信,又何必命令御府检查玉璧。结果检查的人告诉他,这是二十八年过长江的时候,秦始皇沉入江中,用来祭祀江神的那块玉璧。 八年前沉入江中的玉璧,现在突然之间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始皇这次真的吓坏了。只好赶快找人占卜,结果占卜出来的结果是“游徙吉”,于是始皇为了趋吉避凶,决定再次出去巡游。 事实上,如果他待在咸阳,说不定秦朝还有其他的机会。但恰恰就是因为他这一次的决定,才加速了秦朝灭亡的命运。 始皇之死 三十七年,嬴政终于迎来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始皇为了这次的巡游,决定了一个随行的名单。当时有左右两个丞相,一个叫冯去疾,一个叫李斯,他只能带一个丞相去,另外一个丞相要留守咸阳。最后始皇决定他要带李斯去,把冯去疾留在咸阳。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如果他带的不是李斯,而是冯去疾,说不定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还决定带他最小的儿子胡亥一起去,因为他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从历史来看,男人似乎最喜欢的都是比较小的儿子,例如春秋时吴王寿梦最喜欢小儿子季札,三国时袁绍最喜欢小儿子袁尚,刘表最喜欢小儿子刘琮,历朝历代也大都如此。 除了李斯、胡亥之外,随侍在他身边的还有负责掌管玉玺的赵高,这三个人就构成了后来的“亡秦三人组”。 始皇帝十月出发,就在经过浙江时,遇到了大风浪,只好绕过西边一百二十里,从狭窄的地方渡江。接下来的事,各位要特别注意了,始皇居然“上会稽,祭大禹”! 各位还记不记得,当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过江的时候,当时也“逢大风,几不得渡”,始皇那一年怎么解决这个事情的?他非常生气,把湘山的树都给砍光,用来惩罚湘君。那是他一生的巅峰,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 而如今他一样过不了江,他却去祭祀大禹。他这一次怎么没有把会稽山给烧了呢?读到这一段,聪明敏感如各位,应该感觉得出来,秦始皇已经气衰了。 他那么强悍的人,那么坚定的性格,到这一刻他终于承受不了,软弱下来了。为什么呢?人终究不能一直跟现实作对,你可以自欺,但现实不会因为你的自欺就变好。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它只会不断恶化下去,终有一天你会承受不下去的。 这不是靠着一味强悍的意志力,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如果不改善现实环境,意志力终究只能够撑一时。老子说得多好:“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接着始皇又“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个是他终其一生念念不忘的事情。这时大概是因为始皇的健康因素,他对不死药的需求越来越急,方士徐巿等出海花了很多钱,却始终没有得到不死药,又怕秦始皇谴罪他们。于是: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各位请注意这个“诈”字,将它先记下来,这是《史记》的一个伏笔。到下一章我会再向各位说明,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徐巿说,蓬莱仙山的不死药其实是可以得到的,只是我们去海外仙山的途中,常会碰到大的鲛鱼,就是因为它常常阻碍我们,才到不了仙山。希望秦始皇派善射的人一起去,用连弩去射杀大鲛鱼。 结果秦始皇“老夫聊发少年狂”,居然决定自己出海去射鲛鱼。结果到之罘的时候,真的遇见巨鱼,始皇亲手将它射杀了,他这一年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你看气势多么豪壮! 问题是,你逞强可以,但身体是受不了的。于是航海回来后,他立刻在平原津就病倒了。哎呀,嬴政,年纪大了就不要勉强了! 始皇这一次病得很重,离死已经不太远了,但这时帝国还没有立太子。扶苏只是长子,他并不是太子。为什么呢?因为始皇觉得他自己不会死啊,干吗要立太子呢?更麻烦的是,他还非常厌恶别人在他面前提“死”这件事,所以群臣当然不会有人去问“如果陛下死了以后,帝国要怎么办”这类问题。 你不说,大家也不敢说,并不代表你不会死。人,终究是要死的,谁也不会例外。别人不敢问,扶苏也不在身边,那秦始皇终究还是得面对这个问题。他已经病到实在没办法了,知道自己已经死定了,到最后一刻才决定赐玺书给长子扶苏,命令他回咸阳主持葬礼。 清·袁江《蓬莱仙岛图》 玺书已写好函封,就等着被送出去。问题是,当时掌管皇帝玉玺的人叫赵高,他盖印后却迟迟不发。为什么不发出去?因为在这一刻,赵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知道秦始皇快要死掉了。他打算等上几天,如果秦始皇真死了,他另有打算。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秦始皇终于死了,但故事还没结束。要了解一个人物,必须连他死后造成的影响一并考虑进去。 始皇一死,巡行队伍中位置最高的人物便是李斯,李斯却决定“秘之不发丧”。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所以除了“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外,不让任何人知道始皇驾崩的消息。 在此又要请问各位,你们觉得李斯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这是一门用思辨学习历史的课程,每读一段,都得问自己问题,“思辨”才能开始。李斯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我们按正面想,确实当时天下情势不安,李斯害怕让大家知道秦始皇在外死了,野心家会趁机生事,“秘之不发丧”没什么不对吧? 如果各位这么想,恐怕想得还不够细。为什么呢?你可以隐瞒天下人、隐瞒诸公子、隐瞒大臣们,那都没有错。可是有一个人,你是万万不应该隐瞒的,那个人是谁?这个帝国的真正继承人扶苏。 前面不是说除了李斯外,只有“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道吗?可见李斯没有通知扶苏。如果你李斯有一丝一毫的公心,在那一刻你可以谁也不说,但你不能不告诉扶苏。你可以隐瞒天下人,你应该隐瞒扶苏吗?所以从这件事,明眼人就可以断定出来一点——李斯有异心! 于是赵高和胡亥密谋,最后还说服了李斯: 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他们就这样几个人串通,把胡亥捧上了大位。赵高这么做不奇怪,因为他曾担任过胡亥的老师,与胡亥关系匪浅。但我第一次读这段时,就不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赵高敢大胆去说服李斯篡改遗诏? 历史就是研究人的学问,你要明白人性,你才明白什么叫作历史。各位要往深处想,李斯是丞相,地位比赵高高得太多,赵高为什么有胆子敢做这样的事?李斯和始皇数十年君臣不离不弃,始皇将他从一个舍人提拔成为丞相,可以说就算始皇对不起天下所有人,也绝对没有对不起李斯,如果他有一丝一毫的忠心,赵高的下场会是什么? 说得更清楚一点,只要李斯不同意,赵高与胡亥的密谋,绝无成功的希望。李斯才是这场密谋中真正的关键人物,大秦之亡,不亡于赵高与胡亥,而正亡于李斯。 但是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李斯到底是什么地方露出破绽?我想,正是他的不愿通知扶苏,才被赵高看出来,原来李斯也不希望扶苏继位。 再问各位,你们觉得扶苏收到赐死的命令后,他会怎么做? 各位要明白,扶苏此时并不是无权无势的柔弱公子。扶苏不仅为人“刚毅而武勇”,更重要的是他身边有三十万大军,还有秦朝最强的大将蒙恬! 结果扶苏竟然真的就这样自杀了,诏书叫他死他就乖乖去死。他的死使得秦朝的命运走向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皇长子收到命令,连复请都不敢,立刻就服从命令自杀,秦法之弊,实在可惊可怖。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知道扶苏已死的消息后,“胡亥、斯、高大喜”,大喜啊!你李斯怎么能“大喜”?连汉高祖听到吕后杀韩信的消息,都还知道“且喜且怜之”,你李斯听到始皇的亲生儿子、帝国真正的继承人冤死,竟连一丝哀怜之意也没有,真是禽兽不如! 为了骗过天下人,李斯、赵高和胡亥将始皇的遗体放在车上,继续巡游的行程。不管到哪里,都假装秦始皇还活着,照样把食物送进车上。百官也像平日一样奏事,由车内的宦官冒充始皇来批阅公文,再交给大臣们去执行,没有人发现始皇已死。 各位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呢?只要有一个大臣当场询问一个问题,这不就穿帮了吗? 放心好了,不会有人问的。各位忘了吗?以前秦始皇不是曾经下令,不让任何人知道他在哪里,因此百官不能和他讨论政事,只能接受他的决定。 各位现在知道,为什么始皇死了以后,没有人怀疑他已经死了吧!因为在这一刻,他所作所为跟他活着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人能见到他,没有人能够跟他讨论事情,所有人都只能接受他的决定。这么做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和大秦的命运全部给断送了。 始皇怎会让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 秦始皇在三十六年秋天从咸阳出发,进行他人生最后一次的巡游。等他死在沙丘时,已经是三十七年的夏天了。 李斯、赵高和胡亥将他的遗体放在车上,希望假装他还活着,但还有一个技术性难题需要克服。 是的,尸体是会腐坏发臭的,即使这是秦始皇的尸体也一样。 就算百官再迟钝,等闻到从车中传来的尸臭时,真相不也会揭晓吗?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命人在车上放着一百二十斤的鲍鱼,有人说这就是腐鱼的意思,用鱼臭来掩盖尸臭。 等等,聪明如各位想必会问,这不是太荒唐了吗?皇帝出行的车子,怎么可能放着大量的腐鱼呢?这么荒唐的命令,百官难道不起疑吗? 不会起疑的,或者说不敢起疑的。各位忘了吗?始皇生前的命令,不管再怎么荒唐,都没有人敢质疑,百官早已唯唯诺诺成为习惯。正直有勇气的官员,早就被始皇“乐以刑杀为威”了。 清人顾炎武《日知录》中,考察始皇死后的巡游路线,发现李斯、赵高足足向北又多绕了三四千里才回咸阳,他说:“若径归咸阳,不果行游,恐人疑揣,故载辒辌而北行,但欲以欺天下,虽君父之尸臭腐车中而不顾,亦残忍无人心之极矣。” 顾炎武说“但欲以欺天下”,说得真好!秘之不发丧是“诈”,令百官奏事如故是“诈”,“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更是“诈”,如今载腐鱼、北游以欺天下还是“诈”。各位现在心里记着这个字,我会在下一章为各位揭晓这个伏笔。 秦始皇是何等强大的人物,他开创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基本历史格局。中国人骂人有两句最狠的话,一句是“断子绝孙”,一句是“死无葬身之地”。这两句话,秦始皇应验了一句半,他断子绝孙,那是下一章我们要谈的事;他死后虽有葬身之地,始皇陵那么大的陵墓,今天已是观光胜地,但却已是全身腐烂都还不能下葬,何等悲哀! 而这,就是始皇最后的结局。 在我的课程里,每一讲多半都有个主题,这里的主题要和各位谈什么呢?我想请问各位:像秦始皇这样一个聪明刚强的人物,为什么会让自己的一生走到这个下场? 他想要的继承人不但不能继承,还被人害死。他自己尸体都腐烂掉了,还得继续北游,不能下葬。他一生最相信的人有三个:李斯、赵高和胡亥,如果不相信李斯,不会一生重用他;如果不相信赵高,不会让他掌管最重要的玉玺;胡亥是他最喜欢的小儿子,始皇更不可能怀疑他。结果却是这三个人联手,一起欺骗了他,葬送了他最重视的帝国。 嬴政,聪明才智如你,怎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 简单地说,秦始皇的失败,就从他的“骄傲”而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过“神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让一个人疯狂”,《圣经》上也说过“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骄傲正是疯狂的前奏。 秦始皇相信,古往今来再也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五帝三代都是过去已经腐朽的时代,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值得参考,何足为法?只有我才明白新时代是什么,只有我才不落伍,没有人比我更高更强,一个骄傲狂妄到这样地步的人,怎么能不走向灭亡呢? 各位听了这一段或许会说:“嗯,我懂了,所以现在要说的是,始皇不应该骄傲吗?” 并不只是如此,我还有更重要的话要对年轻学生们说。 这二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因为经济进步,教育不断地普及。有很多修这门课的学生,往往都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甚至考上的是名牌大学。当你们考上大学、研究生的那一刻,环顾四周,在你的家庭里面再也没有一个人学历比你更高了。新时代的变化如此剧烈,网络、多媒体等新事物不断出现,你所谈的新信息、新观念,你的爸爸、妈妈不懂,你的祖父、祖母不懂,你的长辈们统统都不懂,再也没有人比你更懂,你觉得他们说的话都落伍,都不值得你听。 试问,你和秦始皇有何差别呢? 秦始皇那样有非凡聪明才智的人,有这样的心态都要走向灭亡,那阁下又如何呢? 当然,年轻朋友们不要误会。我并非告诉你们一定要听父母、长辈的话,这是你的人生,决定权终究在你。我只是希望你们明白,按常理说父母对孩子是天下最不自私的,父母跟你说的道理必然是他们人生通过无数血汗检验后,他们真心认可的道理。你可以不接受那个道理,可是你要尊重他们,千万不能有“天下之人自古莫及己”的想法。 只有自己最新、只有自己最强、只有自己最聪明,正是因为这样的骄傲和狂妄,最后让秦始皇走向了灭亡。 故事还没结束,秦始皇死了,他留下的烂摊子要如何收拾呢?我将在下一章,为各位说明。 第八章 谁才真正对你好? 二世想要做什么?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们接着就来看看,秦始皇死了以后,到底留下来什么样的东西给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到底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为始皇发丧之后,二世皇帝胡亥终于继位了,我们来看看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始皇葬入帝陵之后,他留下了庞大的后宫,这该怎么办呢?还有,建造始皇陵有无数的能工巧匠,这些人对于始皇陵里面所有的机关布置都清楚,又该怎么办? 请你合上书,设想如果你是二世,你会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世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还是那一百零一招──“杀”!先帝后宫嫔妃只要没有儿子的,统统为先帝殉葬。把参与建造陵墓的能工巧匠全部关进陵墓,让他们统统饿死在里面。如此一来,简单利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愧是暴君秦始皇的儿子!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从头到尾,秦朝统治天下,用的都是这套办法。始皇如此,民不聊生,好不容易一个新皇帝即位了,大家都引领盼望,看看他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作为。结果还是杀,杀得比始皇时代更变本加厉,这就是二世皇帝。 二世皇帝即位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就跟很多大学生是一样的岁数。但这个人自幼生于深宫,从小生活在顺境当中,缺乏历练,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在这种情况之下,胡亥需要有一个他真正信任、真正能干,能帮他处理政务的人来帮助他。而在他心目中,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师赵高。 二世重用了赵高,因为赵高与他亲近,他也真心信任这个人,所以他对赵高说出了真心话: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 你们看看二世心中,真正忧心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六国人心不附,天下民不聊生,他关心的不是如何把政治做好,也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而是担心别人不服他,怕别人与他争位。 为什么二世皇帝如此忧心?很简单,因为他得位不正。大凡常人如果得到本来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多半都心虚,后来种种倒行逆施多半都从这个心虚来。 试问各位,如果你是皇帝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回答? 把书合上好好想想,然后把书翻开,我们来看看赵高怎么回答。他的办法很简单: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 这句话很清楚,我都不用太翻译,就是把所有不服你、可能威胁你、你不喜欢的人统统杀光光,而且要杀就要快,让“群臣不及谋”,就把这些人统统铲除掉。 是不是还是那一百零一招,用“杀”解决一切事情?而且杀得比秦始皇更加激烈,秦始皇只是杀六国人,赵高索性要二世杀秦国的大臣、官吏、诸公子。 如果你是二世皇帝,听到老师这么建议你,你会怎么回答? 我们再看看二世的反应: 二世曰:善。 二世认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于是两人想办法找出平日不喜欢的大臣和诸公子的各种罪名,将他们抓起来全部杀掉,这就是二世皇帝。 二世的这个决定,有没有错呢?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们可以从后面的实例来验证,看看这样一味实行杀戮到底会有什么结果? 天乎!吾无罪。 在这里,《史记》写了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当时诸公子的处境。 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关在内宫里头,其他公子或自请殉葬、或自杀、或早就被议罪处死,就剩他们三个人还没有死。为什么呢?因为找不到他们三个的任何罪名。我们看看二世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二世派了使者去跟将闾说,你有“不臣”之罪,其罪当诛,现在派了官吏来执行。将闾听到“不臣”的罪名十分惊讶,于是反问:“我在朝廷举行大礼仪的时候,从来就不敢不服从司仪的命令。担任国家职位时,从来就不敢失去该有的节操。接受上位者的命令和应答,从来没有讲错过一句话。请问‘不臣’是什么意思?我哪里犯了‘不臣’之罪?” 秦法严密,你让将闾死,你总得要让他死个明白。你要明明白白告诉他,他什么事情有罪。其实,各位从将闾敢回答这三句话就知道,他是很有自信的,自己绝对没有做过任何“不臣”的行为,绝对没有发过任何“不臣”的言论。 使者怎么回答他呢?这个使者的回答,就是典型的“不作为”的回答:“我不知道罪名怎么来的,我只负责执行命令杀你而已。”所以意思就是,不关我的事,把皮球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罪名的部分要问我的上级。不过我今天奉令要把你杀了,死了以后你还能不能问上级,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那将闾怎么办呢?他没办法了,只好仰天大呼三次:天乎!吾无罪。天乎!吾无罪。天乎!吾无罪。 将闾觉得他没有罪,他跟上天哀告,他没有罪怎么能死呢?但最后也只能兄弟相哭,拔剑自杀了。秦始皇的儿子们最后是这么个结局,各位去想想看那个情况之悲惨。 但如果我讲这一段的目的,只是为了讲将闾结局之悲惨,讲二世无罪也要把人杀了,我这个老师讲的课就没有什么出奇了,这样的含义你们自己读也读得出来。 这里真正想问你们,要各位去想的是:公子将闾三人,真的无罪吗? 聪明如各位,相信心中自有决断。这里我只提供个人看法,作为参考。中国学问重层次,我们来分析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无罪? 第一个层次,公子将闾确实没有罪。 为什么呢?因为他确实没有犯过“不臣”之罪。按照这一点来看,将闾想得没有错。他没有罪,他是无罪被诛杀。用现在的话,他是被冤枉的。 可是,将闾真的没有罪吗? 第二个层次,公子将闾确实有罪,可是罪不当诛。 看到这里,各位可能有所疑惑,将闾有什么罪呢?因为他没有尽到他应该尽的责任。身为秦国的公子,他安享百姓的税赋,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他的父亲和弟弟倒行逆施、残民以逞,他却什么该说的话也没说,什么该做的事也没做,什么该救的人都没救,坐视着国家一天天地崩坏,他真的没有罪吗? 各位可能会回答我,将闾只是该做的事没有做,说是罪太过了。秦始皇那么凶暴,二世那么凶暴,谁敢讲真话?怕死是人之常情,想要贪图富贵也是人之常情,就算这是罪,起码他罪不至死吧? 我们再往更深一层想,真的如此吗? 第三个层次,公子将闾确实有罪,而且其罪当死。 秦国为了统一六国,用尽了一切诈谋和卑鄙手段,楚怀王便是被骗入秦国而后屈死。秦军杀戮了多少六国人,长平便有四十万投降的冤魂,天下有多少人因为秦军的暴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都是历代秦王,也就是公子将闾的父祖们所为,难道这种种恶行,都不必付出代价吗?将闾身为秦王的子孙,因为祖先的恶行,从小就得以安享荣华富贵,难道将闾认为他不必付出代价吗?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你没有付出代价,那就是别人要替你支付这个代价。如果祖先没有付出这个代价,这个代价往往会到子孙的身上。中国人讲“报在子孙”,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各位会问我,这不是不公平吗?谁做的事,就应该谁付出代价啊!会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各位不了解历史的本质。人的寿命有限,一件事情从做下去,到得到结果,再到付出代价,其间往往超过一个人寿命的期限。所以中国人看历史,不是看一年十年,而是看百年千年,看这个事到底是什么结果。 在今天的秦始皇陵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排陪葬墓。这一排陪葬墓的特色是,陪葬品的等级很高,但墓主人死状多半都很凄惨。考古学者们结合文献来看,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排陪葬墓就是当时被二世杀戮的公子和公主们的陪葬墓,而这些人全是胡亥的兄弟姊妹,全是始皇的子孙。我为什么讲始皇断子绝孙,为什么讲报在子孙,就是应验在此。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不对啊!二世还在啊,后来子婴也继位了,不能说是断子绝孙吧?” 不必担心,很快了,再过不到两年就全都会应验了。 那么二世这么做,从上到下,人人恐惧害怕,没有人敢再多说让二世不高兴的话,因为他们知道你有罪也杀、无罪也杀,难道这样子你就真正赢了吗?不要急,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发展。 二世的选择 二世在这一刻,他几乎已经铲除了所有他不喜欢的人,所有他认为可以威胁这个位置的人,那么接下来看他想做什么。我们常常看一个人会说,他做这个事是不得已,做那个事是不得已,我们应该原谅他。好,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当二世所有不得已的因素都去掉后,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世下了一道命令,说先帝在世时筑阿房宫,后来因为中途驾崩,为了加速陵寝完成,只好暂停阿房宫工程,要刑徒和工人全部去修骊山陵。如今骊山陵大体完成,就必须让刑徒和工人回来继续建造阿房宫,否则就成了烂尾楼,岂不是在打先帝的脸吗? 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二世真正想的还是他个人的享受。二世认为秦始皇做的事情,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应该继续把它完成。事实上,他一定觉得先帝无比正确伟大,他怎么会有任何错误呢?当然要接着干才是对的。 姑且不论秦始皇有没有错,胡亥你却是大错特错了。你不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你终究不是你父亲啊!他能办得到的事,不代表你也办得到。 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早已被始皇压榨一空。二世如今还要追随先帝继续压榨,就只有用更严厉的刑法去逼迫百姓了。《史记》中便记载:用法益刻深。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 将陈胜造反之事,紧接着“用法益刻深”五字之后,就是“寓论断于序事之中”,告诉你天下反秦的真正原因。 你以为你一味杀戮,你以为你一味压榨,你以为天下人都害怕你,你就高枕无忧,你就赢了吗?当然不是,你所作所为违背人性,天下已经积怨太久太久。你父亲始皇是盖世雄主,他在的时候大家害怕不敢造反,可二世你只是个纨绔子弟啊! 创业难,有时候守成更难。 天下的父母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为什么成龙成凤的子女那么少?因为光“望”是没有用的,只有“教子成龙”“教女成凤”才有用。教子则必须要有道,首先是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其次是为你的孩子找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 这样各位就明白了,二世皇帝为何是这个德行?因为他的父亲身教太过成功,二世完全学始皇滥杀的那一套。而他父亲给他找的老师,居然是赵高!父如此,师如此,所以二世皇帝就是这个德行了。 陈胜一反,天下响应,真是盛况空前。秦朝压榨天下到这个地步,民不聊生,老百姓怎么会不起来造反?东方六国故地,起兵造反者不可胜数。试问各位,你们觉得二世会有什么反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二世怒。 还是杀,不过不是杀造反的人,而是杀通报造反消息的使者。 一般君主听见东方六国遍地皆反,应该会大惊失色,然后找群臣来谋划,怎么解决东方六国的造反问题。可是二世不是,他听见消息后非常愤怒,因为他觉得使者骗他。他是大秦的二世皇帝,和先帝一样英明伟大,才刚杀了这么多人,确立了新帝的无上威严,怎么可能有人敢造反?这才即位第一年,就有人通报东方皆反,这分明是唱衰他,打他的脸。 所以二世把这些通报造反消息的使者,统统丢到监狱里面去了。后面的使者学乖了,当二世再问他们这件事时,就回答:“全是一群小盗贼而已,地方治安机关已经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了,不必再担心了。”你们看看二世的反应:上悦。 各位读这段一定会觉得,二世的反应怎么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怎么告诉他实话的人,统统被他抓到监狱里面;告诉他谎话,他听了之后却是龙颜大悦。 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二世这个人,就会知道他的反应一点也不出奇。二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个纨绔子弟,从生下来就在尽情享受,所有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都在拍他的马屁。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喜欢他。 记不记得前面我跟各位谈过的例子,鲁哀公说过:“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这就是二世即位之前的生活写照。从小在别人的谄谀逢迎中长大,他已经习惯了所有的事一帆风顺,所以这样的一个人面对问题,一定不能忍受逆境。 可是忠言往往逆耳,实话却是大家都不爱听。这时作为老师的人,应该去告诉学生实话,那才是真的对学生好。但是二世的老师是谁?是赵高。赵高当然不会去说二世不喜欢听的话,所以二世才那么喜欢他、信任他。 但胡亥啊,你以为自欺欺人,你以为蒙在被子里头不闻外面的事,你以为只要一切你不喜欢听的东西都不要出现在耳边,事情就能解决吗?答案是,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只会越来越恶化。如果没有办法把你的意志变成具体的行动,现实是不会随你的意志而转移的。 说自欺欺人,都还抬举了二世,他根本欺不了人,说穿了就是自欺而已。这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以为自己聪明能欺尽天下人,《大学》有云:“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其实终究只是自欺而已,自欺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胡亥,你人生的逆境才刚刚开始呢! 谁才真正对你好? 东方反事越演越烈,到处都是自立称王者,势力越来越大,秦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二年冬,陈涉派遣的将领周章带着数十万兵,已经杀进关中来了。二世如果不想闭目就死的话,他只能面对现实。不过如果你终究要面对现实,与其晚面对,肯定不如早面对要好。 那没有办法,因为这孩子从小就在顺境之中,他完全不能习惯面对逆境该怎么办。你们看他的反应就知道: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 幸好秦始皇还留下来几个大臣没被二世杀掉,这时终于有个章邯跳出来说,盗贼们如今数量庞大,如果要临时动员关中兵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赶快赦免骊山刑徒几十万人,给他们兵器,叫他们去进攻周章的军队。二世事急无奈,只好命令章邯为将带领刑徒们,才把周章给打败了。于是二世再派遣更多军队,让章邯等讨平东方群盗,结果连战连胜,几乎把楚国的起义名将们全部平定。接着决定渡过黄河到北边去攻打赵国,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巨鹿之战,这一战将决定秦朝的命运能否挽救。 二世这一次能够大胜,那是因为秦国还有老本,他还没有败完。但这一次的危机,充分显现他的无能,这让他颜面尽失。因此善于揣摩人心的赵高,对二世提出一个建议。 他跟二世说,先帝治理天下时间长久,所以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如今陛下年纪轻轻,又刚刚即位,阅历经验都有所不足,怎么可以跟公卿们在朝廷之上讨论事情呢?陛下所说的话只要一有错误,不就等于在群臣之前显现你的不足吗?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二世索性不要上朝,不要和任何臣子讨论事情,只要在宫中尽情享乐。至于政事,赵高会带到宫中和二世一起讨论,群臣只要接受二世的决定就可以了。 二世高兴地接受了赵高的建议,此后公卿大臣就很少有机会觐见二世皇帝了。这岂不是又回到秦始皇的时代,甚至状况更糟。赵高这么劝二世,是因为他看准了二世不想丢脸的心理,想趁机专断权力。以二世的水平,当然赵高怎么说他怎么信,只能被赵高牵着走,玩弄于股掌之上。 为近昵隔绝中外,这是人主之大忌。问题是,二世为什么会同意这样的建议呢? 唉,二世不过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无能嘛!如果是一个好老师,这时就应该劝学生,无能怎么办?就是学,拿刻苦学习来弥补。你想要有术怎么办?中国人常说“不学无术”,反之学则有术。孔子说得多好:“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我们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至少要学而知之,再怎么基础不足,总得困而知之吧!结果赵高却劝二世“困而不学”,那真是“斯为下矣”了! 好老师教育学生,是要让学生好,让学生进步,不是拍学生的马屁。赵高为了自己的私欲,处处迎合二世的心意,学生有过失,你不劝他改进自己的过失,却劝他把过失隐藏起来,这能解决问题吗? 这时章邯虽然连战连胜,但盗贼却是越来越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盗贼?因为朝廷横征暴敛,所以农民被迫起义。如今要派遣军队去讨平他们,就得更加横征暴敛来供应军需。更加横征暴敛,起义的人就会更多。起义的人更多,就得派遣更多的军队去讨平他们……这不是恶性循环吗? 当然,你不能说大秦朝廷没有明白人。这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三人联名进谏,要求二世停止阿房宫工程,同时减少对百姓的横征暴敛,这样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才能釜底抽薪。 二世怎么回答呢?各位来听听看。他说: 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闲,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二世的意思是,天子所以贵重,就在于他能随心所欲,想办的事都能办成。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法律严明,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意思,他就能控制天下所有的人。这无疑是在告诉这三位大臣,我养你们是要你们来达成我的意愿,不是要你们来说我的不是。 接下来他又说,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不是先帝时代就这么做了吗?为何你们当时不谏劝先帝,如今却都来谏劝我?盗贼这么多,不是我的错,全是因为你们无能所造成的结果!你们要停止先帝的工程,是对不起先帝;盗贼不能平定,是对不起我,要你们这些废物何用! 各位看二世从头到尾讲的这段话,没有一个字是他自己的责任,全部是别人的责任,全部是其他人不好,绝不是他不好。说纨绔子弟都还抬举二世了,这根本就是小孩话。让这样的人当上天子,那不只是天下人的悲剧,也是二世自己的悲剧。 于是二世把这三位将相全部下狱,想办法罗织罪名要杀他们。冯去疾、冯劫两个人还算有骨气,决定不受辱而自杀。而那个不要脸的李斯,却极力苟延残喘,看能不能逃过一劫。李斯想不死,就真能不死吗?结果他死得比另外两个都要凄惨得太多了,被施以种种肉刑,然后全族被诛杀。 到了这一刻,秦始皇留下来的将相、大臣、宗室公子,几乎都死得差不多了。是六国人杀的吗?不是,是被秦始皇的儿子自己杀光的。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做?不就是秦始皇你老人家教育有方吗?你在世的时候不也是样样都用杀来解决问题吗? 注意,孩子是学你做的,绝不是学你说的。不管那些刻石里面,再怎么颂扬你自己的功德,他终究在你身边看到的就是“以杀治天下”,他当然有样学样,也“以杀治天下”。他脑子想的就是,他父亲的时候可以,凭什么他不行?他父亲在的时候,你们群臣都不敢讲话,凭什么现在你们每个人都跳出来讲话? 在胡亥心中,这个世界上只有赵高对他好,所以他很快就要迎来人生的最后一年。 第九章 谁骗谁?谁能骗谁?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二世三年,这是胡亥人生的最后一年,也是大秦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赵高担任丞相,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李斯,除掉他的心腹之患。 接着,章邯带领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军前去救援。这是决定秦朝命运的一战,也就是后世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巨鹿之战”。 章邯和项羽打了几场仗,战况都不利,于是二世派使者去责备他。章邯觉得非常害怕,前方战败,后方又强烈责备,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派副手司马欣到咸阳去跟二世解释现在的情况。 司马欣先去见丞相赵高,赵高却置之不理,因为现在秦国最能威胁赵高地位的就是大将章邯,他巴不得章邯吃败仗。而二世皇帝除了赵高,早就谁也不见了,各位想一想,司马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走投无路的司马欣害怕了,决定逃回前线。 赵高听到司马欣跑了,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他是要章邯吃几场败仗,好趁机夺权,并不是要逼反章邯。他派人追司马欣,却追不到了。于是司马欣逃回章邯军中,面见章邯说:“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为什么呢? 章邯如果有功,顺利打败了项羽,铲平了东方六国起义的势力,章邯的功劳就比赵高还大,赵高除了把丞相让给章邯,他还能怎么办?赵高不想把丞相让给章邯,他就只能杀章邯。 如果章邯打了败仗,赵高也一定会杀章邯以谢天下,顺便夺取军权。 这时候项羽与秦军决战,结果秦军大败,走投无路的章邯只好带着秦军投降项羽。六国终于大获全胜,这一刻谁也挽救不了秦朝灭亡的命运了。 赵高知道事情不妙了,他每次都告诉二世,关东六国群盗不足为惧,又拒绝派援军给章邯。如今六国大获全胜,秦军全军覆没,二世皇帝要是知道真相,赵高的项上人头就未必保得住了,因为胡亥也是“以杀治天下”。 如果你是赵高,这一刻你该怎么办? 还是杀,不过不是杀六国,因为赵高杀不了,这次他决定杀二世。 历代史书都劝领袖人物要“亲君子,远小人”,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小人太好用了!只要你能给他权势利禄,你想要他去做任何事,不管那件事再荒谬、再无耻、再违背良心、再困难,他都会去做。你要一百分,小人能排除万难,帮你做到一百二十分,哪个领袖不喜欢这样的部下呢? 如果你用一个君子,只要叫他去做一件不对的事,他立刻就会义正词严地谏劝你。如果你硬逼他做,他就不干了,哪个领袖会喜欢这样的部下呢? 既然小人这么好用,为什么史书还劝你不要用小人呢?因为通过对几千年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小人的欲望会不断膨胀,只要你喂不饱他,他终究要反噬其主。 秦始皇多么相信赵高,连玉玺都交给他保管。等秦始皇一死,赵高怎么对付秦始皇?二世多么相信赵高,信任他到了极点,如今他怎么对付二世? 历史学不讲空话,所有道理都要用实例来验证。 可是赵高要起来作乱,光他一个人不行。因此他想要试验一下群臣,看看如果真的起事,这些人究竟会站在哪一边? 怎么试验呢?这个局,就是我们后世人人熟知的“指鹿为马”。 赵高献上了一头鹿给二世,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那头鹿说:“这是马。”二世听了大笑说:“丞相,你弄错了吧?这明明是鹿,怎么会是一头马呢?” 于是询问左右群臣,有人不说话,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 你们乍听之下,不觉得赵高这样的计策实在简单幼稚得可笑吗?但各位要明白,计策在乎有用,不在乎难易深浅。幼稚不幼稚无所谓,有用就是好计策。这个计策正因为它幼稚,所以才这么有用。为什么呢? 因为它让所有的人无可回避。 你设下一个太深的计谋,别人可以装看不懂、听不懂。但“指鹿为马”这个计谋,没有人能装不懂,他最多只能闭口不讲话。就这样,赵高就可以试出所有人真正的心意,让人无可回避,可以试出这人到底是会不分是非地逢迎自己,还是熬不住良知,或者是碰到重要关头就不敢讲话,这不就全部试出来了吗? 就用这一条计策,赵高就试出谁可能是他的支持者、谁是反对者、谁是墙头草,这样就能罗织罪名,一下子就把所有反对他的人统统铲除掉。 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这时东方六国诸侯,已经准备进攻秦国,刘邦更是带着数万人攻进了关中的南门——武关,这是前面讲过张良的故事。刘邦不敢贸然进攻咸阳,因为他不知道咸阳的军备到底怎么样。于是聪明的他,派了一个使者私下去见赵高。 刘邦的使者见赵高,要和他谈什么事呢?不管怎样,总之对秦二世都不会是好事。我们按常理推想,他总不可能是代表刘邦来投降秦二世的,对吧? 这一刻刘邦心里想的应该是,当年楚国义帝曾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而如今项羽已大败秦军,他无论如何都要比项羽先进关中。 怎么样能先入关中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兵不血刃进入关中。谁能帮助他兵不血刃进入关中呢?这个人选,不就是没有退路的赵高吗? 局势已经糜烂到这个地步,丞相不用负责任吗?丞相如果不用为局势负责任,那前面两个丞相冯去疾、李斯又是怎么死的? 赵高怕二世质问他,索性就说他生病不见二世。赵高不朝见,二世急了,不断派使者来责备赵高,要他尽快解决盗贼的事情。于是赵高害怕了,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以及弟弟赵成合谋,他说: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你看赵高的反应,天下为什么糜烂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上不听谏”,与我无关。前面二世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大臣,如今赵高就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二世,这对君臣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赵高这时打算要换掉二世皇帝,重新立公子婴为君。名义上是“子婴仁俭”,实际上是因为这样的人最好控制。 赵高如何杀二世?这场弒君之役,《史记》有着详细的描述: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母置高舍。 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 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 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又看到这个“诈”字没有?这是关键词,我们最后会讲。 郎中令谎称有大贼要攻击咸阳宫,于是赵高就命令阎乐带人杀进宫中。特别注意下面这六个字,“劫乐母置高舍”。阎乐是他的女婿,赵高却派人把阎乐的母亲绑架回来关在他家里,这就是人质,让阎乐不敢违背他,只能干到底,这不就是一群小人吗? 阎乐攻入宫中,把负责守卫宫殿的卫令仆射都抓起来问,有大贼杀进宫殿来,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我们在宫殿附近都设有岗哨,没有人回报说有贼入宫啊?可怜的卫令,你还跟他讲道理,人家是来跟你讲道理的吗?阎乐连回答都懒得回答,干脆就把卫令给宰了。 这时随侍在宫中的郎官和宦官们,发现阎乐杀了进来,有的人逃跑了,有的人留下来格斗。结果格斗的人全部被杀光,郎中令和阎乐杀入殿上,箭都射到二世宝座的帐幕之上,就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 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 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二世这时怒召左右护驾,左右全部跑光光,只有一名宦官,“侍不敢去”。你们看看《史记》用字有多妙,不是不愿去,不是不能去,而是“不敢去”。 各位仔细读这段文字。第一,二世称呼这个宦官什么?他称呼这个宦官为“公”!公是尊称,胡亥是天子,居然叫一名宦官为“公”!你就看看到了情势危急的时候,二世悲惨的样子。 第二,二世责问:“何不蚤(早)告我?”情况这么危急,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还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今天到了这个地步,责任统统都是别人的,他自己完全没有责任。 第三,宦官下面回答得更妙。我能活到今天,就是因为我没告诉你真话,前面告诉你真话忠言的人,不是全部被你杀光光了吗?如果我敢说真话,还能活到今天吗?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刻,胡亥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的?汉代有一句俗话:“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事情到了这个状况,是谁造成的?又是谁听任这个事情发展至此的?简单地说就是,情况悲惨到这个地步,到底是谁的责任?不就是二世你自己的责任吗? 你的父亲秦始皇固然施行暴政,但也给你留下了万里江山,留下了百万雄兵,还留下了文武大臣,留下了宗室兄弟。这些能够担当国事的文武大臣,是谁杀的?不就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这些能够帮助你的宗室兄弟,是谁杀的?还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 所以秦朝的命脉,是六国断送的吗?当然不是,是胡亥把六国的所有阻碍全部铲平,他这个天子自己断送了秦的命脉! 你杀尽了天下人,最后这一刻终于只剩下你自己了。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胡亥,难道不是吗? 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 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 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你们看看这一段,阎乐称二世什么?他竟然称二世为“足下”!阎乐应该称二世为陛下,其次一等也要称殿下,再次一等也应该称阁下。他所有的尊称都没有,却用了一个对平民的称呼——足下。你就看看在这一刻,阎乐眼中的二世沦落到了什么地位? 二世不愿意辛苦去管理政务,只想尽情享乐。中国有一句话说得最好,乐极然后就会怎么样?生悲。如今二世生悲的时候,终于到了。 阎乐说:“天下共畔(叛)足下,足下其自为计。”“自为计”的意思就是叫他去自杀,可是二世不想死啊!为什么说这个人是个小孩,这不是污蔑他,你们看看这个人的想法能幼稚到什么地步? 二世说,我能不能见丞相?为什么他要见丞相?因为他到这一刻还相信,赵高不会杀他的,这一定是什么事情弄错了,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只要他见到赵高,赵高一定能帮他解决问题的,这不就是个小孩幼稚的想法吗?阎乐当然说不可以,因为他知道赵高不想见二世。 二世说,你们不让我做天子,给我一郡当王就可以了。阎乐不答应。 二世说,那我做万户侯就好了。阎乐还是不答应。 二世说,我什么都不要了,你让我跟我的妻子和儿女都去做老百姓,像其他公子一样,好不好呢?不用担心,胡亥,你难道忘了你的兄弟是什么下场吗?像其他公子一样,你以为你会有什么下场? 阎乐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冠冕堂皇。“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阎乐为何敢如此决断?必然是赵高交代过他,二世今日非死不可。 于是二世就这样自杀了,说实话,前后看来二世实在不像有自杀的勇气,“被自杀”的可能性高一点。 谁骗谁?谁能骗谁? 二世自杀后,赵高召集了秦朝所有的大臣和宗室,宣布二世已经伏诛。又说现在六国的土地都丢了,只剩下秦国故地,君主不应该再叫皇帝,只能称王。接下来赵高又宣布,他要立二世哥哥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 公子婴到底是不是二世哥哥的儿子,史学家是有争议的,但细节的考证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是秦朝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对我们究竟有何启发。 于是赵高用布衣百姓的礼仪,把二世草草埋葬了,然后命令子婴斋戒沐浴,准备到太庙接受秦王玺。 子婴听见这个消息,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赵高立他不过是找一个傀儡而已,赵高连二世都敢杀,何况是他?于是子婴只好趁斋戒的时候,和两个儿子谋划。谋划什么呢?还是杀,子婴准备杀赵高。 怎么杀呢?子婴策划了一个计谋: 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赵高想骗子婴去太庙里头杀了他,子婴想骗赵高过来斋宫杀了他,这不都还是用“诈”? 最后子婴装病之计果然奏效,赵高前后派了几次使者前来请子婴,子婴都不去太庙。最后赵高只好自己来请,子婴遂刺杀赵高于斋宫,然后再把赵高全族杀个精光。 读到这里,又要问各位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子婴为什么能成功杀掉赵高? 赵高聪不聪明?赵高太聪明了,他连秦始皇都能骗倒,骗不倒秦始皇,秦始皇怎么会让他掌管玉玺?他连李斯都能骗倒,骗不倒李斯,李斯怎么会跟他合谋?最后连二世也被他骗倒,死在他的手里。 那么论聪明、论阅历,子婴能比得上赵高吗?当然不能。既然子婴样样都比不上赵高,为什么最后是子婴骗倒赵高杀了他,而不是赵高杀了子婴呢? 我告诉各位,很简单,因为再怎么笨的人,被人一再地骗,也会知道那个人是骗子。赵高玩弄骗术这么久,所有人都知道你是骗子,再怎么高明的骗术也没用。 各位如果人生历练稍微丰富一点就会知道,有种人一上门,还没开口,大家就先防备他了。为什么?因为他名声太坏、信用太差,过去的记录实在太糟糕了。 为什么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做人首要立信?信用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你如果不建立信用,一上门人家就知道你是来骗人的,你再怎么聪明也无所施展。 子婴为什么能骗倒赵高?不就是赵高自负聪明吗?天下人都知道你在骗人,你还以为你的骗术骗得倒子婴。在赵高眼中,什么叫作仁厚?不就是这个人懦弱、不足为惧吗?所以他对子婴完全没有防备。记不记得前面讲“忍”跟“先”的道理,子婴防备赵高,赵高却不防备他看不起的子婴,结果就是子婴把赵高给打倒了! 秦朝的结局 打倒赵高,是不是就解决了国家的危难呢?当然没有,子婴为秦王不过四十六日,刘邦的军队就杀到咸阳附近的霸上,于是子婴就奉上大秦的符玺投降刘邦。一个多月后,项羽带着诸侯大军到来,杀掉子婴及秦所有的公子宗族。 咸阳的宫室被烧掉,百姓被屠杀、被掳掠,所有的珍宝货财都被诸侯瓜分,连秦的土地也被瓜分为三个国家。这就是秦的末日,就是秦国最后悲惨的命运。最后太史公只写了四个字:秦竟灭矣。 什么意思?这样强大的秦,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国家,竟然就这样灭亡了。 秦国从战国初年商鞅变法之后,就是天下第一强国,所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样的强秦,在秦始皇死了之后三年不到,竟然就被东方一群老百姓给推翻了。秦始皇不是没有防备,他收天下兵,想尽办法让六国没有再起的能力,结果还是轻易被灭亡了。这到底要怪谁?不就怪你秦国自己吗?难道不是秦人自己种下秦国灭亡的命运吗? 在这里,我要再问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秦为什么会灭亡? 你们好好认真想一想,秦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秦始皇在世时,没有人敢冒犯他的龙威,始皇才死了不过三年,就到了这样的穷途末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聪明的各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此提供我的答案给各位做一个参考。 中国传统历史学的训练,强调“原始察终”。秦国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呢?前面说过,靠的是诈——欺骗,还有力──杀戮。 秦国靠着欺骗和杀戮取得天下,问题是你以欺骗和杀戮治国,别人也会以欺骗和杀戮回报你。所以孟子才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上位者好利,下位者自然就好利。上位者贪心,下位者就比他更贪心。上位者欺骗下面,下位者就必然用谎言回报上面。上位者肆行杀戮,下位者只要有机可乘,也一定会用杀戮回报你。从秦始皇的故事来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二世为什么能即位?因为赵高跟李斯骗了秦始皇,骗了扶苏,骗了天下人。而二世不愿意听自己任何不喜欢的话,所以身边的人只好骗他。阎乐骗称有大贼,才能攻进宫中。二世身边的宦官,更是因为欺骗他才能苟活。上下交相诈,正是秦国的写照。 始皇与二世碰到任何问题,都用杀来解决。始皇杀光六国的军队,再杀六国的百姓还不够,二世连秦国自己的文武大臣、宗室公子都杀,能够帮他统治天下的人统统被杀光光了。试问最后到底还有谁可杀? 到了最后,赵高想骗子婴,子婴想骗赵高;赵高要杀子婴,子婴要杀赵高。秦朝为什么灭亡?就因为迷信“诈”与“力”而灭亡。骗到最后没有人可骗,杀到最后没有人可杀,就等着迎接最悲惨的命运。秦国的故事,已经活生生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 前面说过,我认为历史学一共有三个功用,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可是只有历史学才能启发智慧吗?当然不是,只要你肯用心,天下所有的学问都能启发你的智慧。既然如此,历史学启发的智慧又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学是研究“时”和“变”的学问,因此历史学所启发的当然是“时”和“变”的智慧。因此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便是教人拥有“审时度势”的智慧。 秦朝君臣不聪明吗?他们绝顶聪明。你能说始皇和李斯没有智慧吗?能统一天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智慧?那为什么始皇会失败,而秦会灭亡呢? 原因很简单,始皇和李斯有智慧,却没有“审时度势”的智慧。统一天下须用诈与力,统一之后就必须改弦更张,才能安定天下。这就是西汉陆贾劝汉高祖的话,马上得天下,难道能够马上治天下吗?也就是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时”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借由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先时”“治时”的智慧,最起码得能“因时”制宜,一定要避免去做“违时”的事情,我们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无论聪明才智有多高,只要你做违时的事情,必会落得一败涂地,因为人终究无法和历史作对。 然而“时”虽多变,却有其内在的连续性,不会乱变。这种“时”发展的方向,就叫作“势”。得知大势所趋,方能事半功倍,若逆势而行,纵使个人聪明,力量再大虽可以得意于一时,久了,还是会被历史打倒。而且得意得越久,反扑的力量就越大。只有“审时度势”的智慧,才能帮助我们取得这个时代应有的成功。 历史学的第三个功用 秦国的故事,到此全剧播毕了吗?还没有,《史记》在秦亡之后,又多加了一句作为《秦始皇本纪》的终结。 后五年,天下定于汉。 各位读到这句,应该会觉得奇怪。秦的故事,不是应该到“秦竟灭矣”就结束了吗?为什么太史公最后还要多加这句? 这就是这本书中最后想和各位谈的,中国传统的史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两句话,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个大题目。 在《孟子》的首篇中,记载了孟子见梁襄王的一段问答:“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