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历史罪-7

作者:罗杰 字数:13519 更新:2023-10-08 22:03:53

明太祖朱元璋周年祭的时候,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熙、朱高燧到南京参加典礼,尚未返回北京,考虑到儿子的安全,朱棣不敢轻举妄动。他写信给建文帝,以自己生病为由,请求放还儿子。建文帝的智囊之一黄子澄认为,如果放还燕王的三个儿子,可以消除燕王的疑心,而后出其不意一举擒之。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燕王没想到儿子能如此顺利地返回北京,喜出望外。认为是上天的庇佑。很显然,建文帝的决定是错误的,他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消除燕王的野心,而且还使燕王再无后顾之忧。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11月,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张昺任北平布政使司,谢贵、张信掌管都指挥使司,控制燕地兵权,监督燕王行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3月,燕王府小官倪谅告发燕王府将领于谅、周铎。两人被押解到南京正法,建文帝下旨斥责燕王不法。朱棣为掩人耳目,假装得了疯病,在大庭广众屡屡出丑,但这一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燕王府长史葛诚告密,张昺等人了解了全部内幕,建文帝决定抢在燕王之前动手。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张信投向燕王,泄露了朝廷的全部计划。同年7月4日,燕王借口身体康复,大宴宾客。这次宴会,可以说是明代的“鸿门宴”。席间燕王将张昺、谢贵以及告密的卢振、葛诚等人全部擒杀。足足花了三天时间,燕王朱棣才平定了北京城。接着,他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齐态、黄子澄为由,打出靖难的旗号,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设立完备的中央机构,打这儿起,靖难之役正式开始。7月24日,建文帝以“伐燕”诏告天下,把军务全权托于齐态和黄子澄。这里要说明一点,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中央军事力量大力削弱。因此,建文帝“伐燕”战争一开始就节节败退。虽然战场上硝烟弥漫,建文帝却醉心于在深宫和老师方孝孺探讨周代礼制,按《周礼》更改官职,搞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由于这两个因素,建文帝不败是不可能的。经过4年的战争,燕王朱棣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全面胜利。他进入南京城的皇宫后,建文帝就不知去向。如果建文帝已死,必有陵墓。朱棣也曾做祭典建文帝的表面文章,可是后人都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墓在哪里,连明代皇帝也搞不清楚,明末的崇祯帝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建文无陵,从何处祭典?”那么,这个失踪建文帝,真的是自焚,把自个儿烧得连根毛都找不着了吗?必须说明的是,关于“自焚”,只是正史的记载。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要自杀,但在左右亲信的劝说下,他改了主意,决定逃跑。于是,他剃掉长发,穿上僧衣,化装成和尚,从地道逃出了皇宫,从此浪迹江湖。朱棣登位后,也感到如果建文帝还在世,对他的皇位是一种威胁。所以,他多次派心腹大臣四处查访。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在随行使团的官员中,就有锦衣卫的人员,这显然有暗中查访建文帝的用意。一个事实是,明成祖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重新造册登记,对僧人进行了一个总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四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年。有现代学者考证,当年建文帝出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山鼋山普济寺内,后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病死于此,葬在庵后的小山坡上。由此可见,关于建文帝失踪一案,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关于自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近人孟森等学者持建文帝自焚说。但是,《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逃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非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野史与民间也更倾向于建文帝出逃的说法。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当然,民间的说法多少反映了百姓对建文帝的同情。因此,这两种说法都不是最终答案。就连清朝编修《明史》的时候,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灾,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灾。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所以,建文帝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样的,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把韦昌辉剁成肉块—(太平天国)如果这段历史瞬间做成剧本,将这样叙述——时间: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7月26日凌晨时分)地点: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府开场:夜黑风高,东王府中忽然闯进一伙兵将,见人就砍,逢人便杀,无论男女老幼,凡是活物,都无一幸免。然而,这不是演戏,不是编造,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血洗和屠杀。对于东王杨秀清和他的家眷来说,这是一场在劫难逃的灭顶之灾。当时,喊杀声将熟睡的东王杨秀清惊醒,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闯入府邸的兵将乱刀砍死。这位太平天国的杰出领袖,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死去了。兵将们从凌晨杀到天明。天亮后,整个东王府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味,到处是尸首、残肢和鲜血。东王杨秀清全家老小,以及部署官员,凡在府中者一律未能幸免。不用说,这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安排周密的残忍杀戮,整个行动过程既冷静,又疯狂。显然,兵将只是行动的执行者,那么,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无疑就是血洗东王府的元凶。这个元凶会是谁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仇恨?咱们先来阅览一下杨秀清的背景。此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县,家里很穷,成分贫农。最早,他和西王萧朝贵,跟着南王冯云山加入了拜上帝会。1848年的时候,冯云山走霉运,被捕后关在桂平县监牢里。当时洪秀全又在广州,拜上帝会这个组织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状态很要命,人乱心也乱。乱世的特点就是总能给一些人创造机会。杨秀清脑子活,假托“天父”下凡,站出来稳定大局。“天父”当然是臆想出来了一个神,雷同于上帝。杨秀清把自个儿塑造成“天父”附体,是需要一些勇气的。不像现如今,花钱消费就是上帝了。那会儿得先忽悠完自己,再去忽悠别人。于是,有“天父”还有“天兄”。萧朝贵和洪秀全配合,假托“天兄”附体。自此,杨秀清、萧朝贵一跃成为太平天国的首脑人物,洪秀全以“天父之子”的身份,被称为天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领导班子就这么建立了。杨秀清在领导班子的成员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这个贫农家的孩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天生具有领导才能,英明过人,行事雷厉风行,赏罚分明,从而独领军权。这可是实权,全军上下无不敬畏。这样一个相当了得的人物,谁敢对他下毒手呢?清廷方面当然做梦都想除掉这样厉害的角色,准确地说,不单是想除掉他,而且是想除掉整个太平天国,杀光他们所有人。可是,清廷方面没能做到,却有人帮了他们的忙。这得从咸丰三年,公元1854年3月说起。洪秀全进入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以此地作为太平天国的国都。杨秀清则指挥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在李凤祥、李开芳的统率下,兵锋直指北京城。西征军在翼王石达开的指挥下,大败湘军水师,江西十三府的七府一州五十余县全部被太平天国军占领。同年6月,石达开等又击溃了包围天京的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当时的钦差大臣向荣战死。这一系列的战争,给清廷以沉重的打击。这时候,长江千里,西自武汉、东到镇江,都成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这一时期,也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可是,也就在这一时期,祸乱就像地雷一样悄悄埋下,这个祸乱有一个词可以很清晰地说明,就是——内讧。内讧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开端具有隐蔽性,从面和心不和到大张旗鼓争斗,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太平天国达到鼎盛期后,其头头脑脑们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一场农民革命难逃一个宿命,那就是以封建君主思想为最高理想。即便他们的革命成功了,也不过是以新的不平等取代旧的不平等,换汤不换药。当初造反是活不去了,有饭吃有衣穿谁没事造反。那时他们的欲望很简单,只想吃饱饭穿暖衣,有妻儿有个家。造反取得一点成绩以后,欲望就不再简单了,他们开始了一场模仿秀——模仿曾经站在他们头上那个阶级的生活方式。这场模仿秀具体说来有四点。一、享乐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天王洪秀全就吩咐手下,为他挑选美女六十余名,供自己娱乐。已然过着帝王一般临幸夜生活。二、奢侈占领南京,建立国都后,这位天王马不停蹄地修筑王宫,大兴土木。三、等级天王洪秀全临朝,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除了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几位外,其他文武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外,按礼仪跪拜,山呼“万岁”。实际上,这时候的洪秀全和其他诸王已经不是结义兄弟的关系了,而是君臣关系。四、摆谱譬如天王发布了一条诏令,规定他的臣下对他的子女,以及其余诸王的子女要用不同的称呼。又譬如,东王杨秀清打府里出门来,“开路要用龙灯一条,计三十六节,以钲鼓随之,其次则绿边黄心金字衔牌二十对”,等等。再譬如,太平天国的官员出行都要坐轿,天王的轿夫多达64人,东王轿夫少点儿,48人,依次递减,北王轿夫32人,翼王轿夫16人,级别最低的两司马也有4名轿夫。共同打下来的地盘,地位和待遇却不一样,作为结义兄弟心理自然开始不平衡。可以这么说,在几位诸王心里,顶多把洪秀全当大哥,没当成“圣上”,怎么说呢?都是哥们儿,一起并肩杀敌浴血奋战不分彼此,你能当皇帝,为什么我就不能?尤其是东王杨秀清,早不满足只掌握军政而已,他要与天王洪秀全平起平坐。于是,咸丰六年,清廷的江南大营被击溃以后,杨秀清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幕话剧。剧名:《逼封万岁》主角:男一号东王杨秀清,男二号天王洪秀全。剧情:杨秀清在东王府里假托“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赶赴东王府,洪秀全一到,二人见面立刻开始一段精彩对白——佯装“天父“的杨秀清问洪秀全:“你打江山数年,多亏了何人,才有你的今天?洪秀全答:“多亏东王。”杨秀清问:“你既然知道东王功劳如此大,为何他只做了九千岁?”洪秀全硬着头皮回答:“东王打天下,大功盖世,当称万岁。”杨秀清又问:“东王称万岁,那他的世子呢?”洪秀全答:“东王是万岁,东王的世子也该是万岁,东王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万岁。”杨秀清很满意,一出逼封万岁的戏圆满落幕。我们知道,这太平天国一开始,就以“拜上帝教”为信仰。杨秀清有“天父”附身的特殊身份,而天王洪秀全是“天父”之子。因此,杨秀清以“天父”身份讲话时,太平天国最高领袖总指挥洪秀全就成了他的儿子。儿子听爹训话得下跪。洪秀全还真就跪了。更过分的是,有一回,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要杖打洪秀全,北王韦昌辉等官员跪地哭求,要替洪秀全受责罚。杨秀清不准,洪秀全只能连连说“小子遵旨,小子遵旨”,随即接受杖打。杨秀清这一招无疑是杀鸡儆猴,让诸王和官员们看看,总指挥都是我儿子,所以你们这些鼠辈全得听我指挥。演绎了逼封万岁话剧后,天王洪秀全不得不向群臣宣布:今后遵天父圣旨,东王称万岁,东王世子也称万岁。并预定在杨秀清生日8月17日这天,举行东王称万岁典礼。从“九千岁”到“万岁”,增加了一千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这是一个头衔和权力的问题。那么,洪秀全真的心甘情愿与杨秀清平起平坐吗?他就如此妥协了吗?当然不。洪秀全很沉得住气,他答应杨秀清称万岁,并为他举行典礼,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他很清楚当前的处境,自己这个天王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并无实权,在无力还击的情况下,只能是秘密谋划,瞅准时机干掉对手。谋划的第一步就是与翼王石达开和北王韦昌辉联手。石达开对杨秀清称万岁不服,韦昌辉更是对杨秀清恨之入骨。对韦昌辉来说,诛杀杨秀清不仅是辅助天王,而且是报仇。这韦昌辉为何对杨秀清如此仇恨呢?咱们来瞅瞅这个人的背景,这个人和杨秀清不一样,他不是出身在贫农家庭,他的父亲韦元玠是个小地主,在金田村有二百多亩田,韦家也算暴发户。有钱却没势力,常常受当地豪绅强宗的欺负。韦元玠一心想让儿子韦昌辉考取个功名,光有钱不行,咱得有文化,才能光宗耀祖,抬高韦家地位,不再受气受欺负。可韦昌辉这小子哪是做学问的料啊,打小就华而不实,嘴巴油滑,好抖机灵,好在村里人面前出风头,村里人就送了他一外号,叫“花头鸭”。如今谁要有这外号,估计就得被人当成男妓。韦昌辉没这嗜好,他只喜欢赌博。有一次他去桂平县应试,考试前把长衫输掉,光着膀子进考场。至此,屡试屡败,连个秀才也没考取,韦元玠只得咬牙掏钱,给儿子捐了一个监生。这个“花头鸭”本不会有什么出息,可被萧朝贵和冯云山瞧上了,他们知道韦家是富户,又常受强族欺压,要起义要打天下就要经费。于是萧、冯二人动员韦昌辉加入了拜上帝会,韦昌辉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当即入了会。儿子前脚加入,父亲韦元玠也跟着加入了。金田起义时,韦家父子捐钱捐粮又提供掩护,立下大功。太平天国起义后,在永州天王封五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后来,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这么着韦昌辉成为仅次于东王杨秀清的太平天国领袖。公正地说,攻克南京建都初期,韦昌辉是有功的。那时他主管军事,在北王府搭建高高瞭望楼,一旦敌军攻城,韦昌辉就亲自登上高楼指挥,白天以吹角摇旗为号,夜里则以悬灯为令,将士们就以号令出击,力战清军。可是,一见韦昌辉能干有功,东王李秀清便处处压制、羞辱他。接着就发生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剥夺兵权。杨秀清先是在北王府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而后,下令将韦昌辉的军权转交给翼王石达开。将保卫国都天京的指挥部由北王府改设于翼王府。不久,杨秀清又将他调离天京,派到湖北去任督师,刚出京城,又被调回,改派石达开前去。第二件事:追查失职。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二月发生了“激辩水营”事件——“韦昌辉派部下张子朋乘船上犯湖北,张子朋性情凶狠,因为争船只,责打水营多贼,众心齐叛。”杨秀清以此追究韦昌辉的失职责任,将韦昌辉打了数百杖,几天都不能起床。第三件事:杀其兄长。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的妻兄为争夺房屋发生争执,大舅子杨秀清很生气,要杀了韦昌辉的哥哥。而且还不亲自动手,要求韦昌辉亲自治罪。韦昌辉被逼无奈,给自己哥哥定了个五马分尸的死罪。从这几件事可以知道,韦昌辉对杨秀清充满刻骨的怨恨。那么,表面上韦昌辉是什么反应呢?一般情况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韦昌辉却大不一样,他越是受到东王的压制和羞辱,越是对东王毕恭毕敬百依百顺。他能忍。忍能成大事。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逞匹夫之勇的无一不是惨败收场。韦昌辉就忍了下来,他越恨东王,面上就越做出一副畏惧的样子。让杨秀清以为,自己的权威完全把韦昌辉震慑住了,他被自己压服了。相形之下,韦昌辉就奸猾多了。他有两副嘴脸,一副迷惑杨秀清,一副给了天王洪秀全。在天王跟前,韦昌辉时刻表现出对领袖的忠诚和爱戴,以博取信任。尤其是杨秀清假托“天父”附身要杖打洪秀全时,韦昌辉舍身要代替受罚。这一点让洪秀全很感动,又越发信任这个北王了。因此,天王决定除掉杨秀清,是韦昌辉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与石达开密议,要斩草除根,不但要诛杀杨秀清,还要诛杀杨秀清的三位兄弟杨元清、杨润清和杨辅清。可是,韦昌辉和石达开还没商议妥当,杨秀清就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杀气。我们知道,但凡生死关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当你确定危险步步逼近时,不应该是退缩,退缩只会让自己像狗一样逃窜,结局是像狗一样被杀死。因此,最聪明的方式就是:迎上去打,让对方措手不及!杨秀清的方式则比迎上去打更胜一筹,他来了个釜底抽薪。怎么干的呢?他命令韦昌辉赶赴江西任督师,命令翼王石达赶赴武昌任督师。这样,既瓦解了对方联盟的力量,又让危险远离自己身边。更关键是,北王和翼王一离开,他就可以加害洪秀全,除掉天王,再回头收拾韦、石二人,而后一统大权。主意很不错。接到诏令的韦昌辉和石达开不得不上了路。但杨秀清万万没想到,就在他策划伺机夺位、谋害洪秀全的时候,却被他自己的心腹给出卖了。这个心腹是谁呢?他就是陈承容。这个人加入太平天国很早,可他放弃高官的位置,甘愿在东王府里做下人,干什么呢?专职侍候东王的两个儿子。他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东王曾经杖责过他,由此他怀恨在心,表面上假装对东王恭敬奉迎,久而久之,被东王视为可信的心腹。这说明当别人妥协的时候,千万别认为对方软弱,那是对方静待时机给你致命一击。陈承容就是如此,他暗中向天王告密,说东王杨秀清称了万岁还不满足,还要杀王篡位。不但告了密,陈承容还自告奋勇,说自己愿意替天王杀贼。得到通报的洪秀全,终于下了决心,他下密诏将韦昌辉、石达开,以及丹阳督师燕王秦日纲速回天京,共同诛杀东王杨秀清。韦昌辉接到诏令,率领三千精兵,火速从江西赶回天京。与此同时,秦日纲也从江西赶回,和韦昌辉会合,密谋行动。公元1857年7月26日夜,韦昌辉、秦日纲等人马进京。这时候,陈承容奉天王密诏已经带来一批人马在城内接应。虽然守卫天京的是东王的直属军队,但陈承容是东王的心腹,韦、秦二人又有天王的诏旨,因此没人起疑,也无人阻拦。韦、秦的人马很快控制了城内的重要地带,并领重兵将东王府四周的街道包围。这时已是凌晨,可怜的东王杨秀清太大意了,此时他还在梦中,即便不在梦中,杀局已定,他也无法幸免一死。韦昌辉一声令下,兵士杀入东王府,将东王府变成一片血海,然而,这场残酷的杀戮才仅仅是个开头。杀戮行动一开始,韦昌辉就有自己的想法,他对东王仇怨太深,非要对其斩草除根后才快;还有一点很重要,他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势必就得将天京城内东王部属和将士全部消灭。于是,他假传了一条天王诏令——由于他和秦日纲滥杀东王亲属,天王杖责他们四百,并要东王部下前来监督。东王的部下来了五千多人,亲眼看着韦昌辉被杖打。这些前来观看的将士都是缴了武器看现场直播的。眼见杖打是真,韦昌辉和秦日纲又极为顺从,将士也就没有任何警惕。此时,早已武装到牙齿的韦昌辉部军队突然开始了围攻和屠杀,把五千将士全部屠杀。紧接着,韦昌辉下令,对天京城内与东王有关的其他人员进行屠杀,不分文武、男女老幼,包括婴儿也不放过。这场大屠杀持续了两个月,从天京城门推出来的太平天国文武官员、将士等两万多具尸骸,顺江而下,把长江染得赤红。整座天京城变成一个恐怖的死亡世界。就在这场屠杀开始的时候,石达开回到天京,他要求洪秀全立即制止韦昌辉的行为。意想不到的是,洪秀全竟然拒绝了他。为什么呢?因为洪秀全是在利用韦昌辉。《石达开自述》中说:“故意加封杨秀清为万岁,激韦昌辉动手。总之利用杨秀清和韦昌辉的矛盾借刀杀人,杀死杨秀清和东王阖府,甚至使用圣旨诱杀杨秀清余部。”如果是这样,韦昌辉设苦肉计诱杀五千将士的行动,是得到洪秀全认可的,那条杖责他和秦日纲的诏令,并非是假传,而是出自洪秀全手谕。石达开显然没有料到这一点,他以为洪秀全会支持自己,所以没带兵就进城了。可是当他和韦昌辉都见面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处境危险,连忙跳城逃走。石达开出城后,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以谢国人,可洪秀全拒绝了他的要求。与此同时,以“反顾偏心罪”悬赏捉拿石达开的天王诏旨却传遍天国各地。现在我们知道了,韦昌辉在这场血腥屠杀中,只是个报私仇兼夺权的执行者,洪秀全才是真正的元凶。他对付石达开与诛灭杨秀清的手段如出一辙——他想利用自己的圣旨加上韦昌辉的势力,一举除去石达开。可以想见,假如石达开真的被谁取了首级去领赏,洪秀全一定会把杀石达开的责任和杀杨秀清的责任一样推给韦昌辉,说自己是在韦昌辉的胁迫下下旨杀石达开的。于是石达开的“英灵”将为他顺理成章地诛杀韦昌辉作最后一次贡献。之后,洪秀全为了表示自己不忘功臣功绩,大约也会照杨秀清之例办理,把自己的某个儿子过继给石达开,再弄个“翼升节”什么的。于是乎,大家都会说天王英明,翼王可惜。然而,石达开在天国军民中的极高威望,是洪秀全没料到的。举国军民拿着捉拿悬赏的圣旨当草纸,各地军队纷纷支持石达开举靖难之旗。当宁国告急,石达开暂缓讨伐韦昌辉,先退清兵之时,他的威望已经达到最高点。而也就在石达开开赴宁国援助陈玉成的前后,向天京方面发出通牒,再次公开要求杀韦昌辉以顺民心,并声称如若不然,将提靖难之师打回天京以清君侧。眼见借韦昌辉杀石达开的计策落空,洪秀全只得清理门户,表现一下自己的“正义的姿态”。夏历十月初五,洪秀全亲自带兵,借城外翼王大军的声势,向乱党韦昌辉发起进攻,韦昌辉根本无力抵抗,到了最后,死命追随他的人员只有200余人。这些也被全部杀死,韦昌辉被活捉。他的父亲韦元玠及全家老小全部被杀,只有他的弟弟韦俊此时在武昌与清军作战得以幸免,而后,韦俊投降了清军。韦昌辉被活捉后,天王下令将他五马分尸,并割下他的首级送到翼王石达开的军中,以接石达开回京。为了一泄天国军民的愤怒,天王再次下令:将韦昌辉的尸体剁成肉块,每块两寸见方。悬挂在天京城内格栅示众,上面标明:“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可谁是幕后真正最奸的黑手呢?答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场史称“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叛乱虽然平息,巨大的损失却已无法弥补。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6月,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东王遭屠杀,韦昌辉被剁成肉块,成为太平天国迅速衰落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败于内讧,死于天王之手。========================================================================越小越暴虐:刘宋帝王骨肉相残—(南北朝)南北朝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经169年。这之中,有24个皇帝。仁慈的明君凤毛麟角,其余的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情残暴。他们的残暴连五胡中的暴君们都相形见绌。就拿刘宋时期的一位小帝王刘子业来说,这孩子16岁就继位。别看年纪小,残暴和淫乱大大胜过成年帝王,也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先说他手上的血案一桩——屠杀叔祖。刘子业继位以后,疑心重重,认为他的叔祖刘义恭会谋夺他的皇位。于是,他亲自率军,把刘义恭和他的四个儿子一齐杀死。杀死还不解气,又对他们进行肢解,剜出内脏,挖掉双眼,然后把这些零碎的器官泡在蜂蜜里,取了一个小食品的名字,叫“鬼目粽”。实际上,刘子业不光是对刘义恭不放心,他对所有叔父都不放心。既然如此,不如一网打尽。刘子业索性把叔父们全部囚禁在宫中。这些给刘子业当叔父的人可倒了血霉了。他们在宫中不是养身,而是挨打。刘子业毫无来由,随心所欲地对他们进行殴打,兴致来了,把他们当墩布,在地上拖来拖去。其中有三个叔父,刘彧、刘休仁、刘休祐。这三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形肥胖,臃肿如水桶。这可让刘子业找着好玩的了,他命人特制了一个竹子编的大笼子,把这三个胖叔父都装进去,还给他们封号,封刘彧为“猪王”,刘休仁为“杀王”,刘休祐为“贼王”。对于“猪王”刘子业特别看重,每到饭点儿,他就叫人脱去刘彧的衣服,让他赤身裸体像猪一样去木槽里吃食。毋庸置疑,刘子业是一个标准的虐待狂。他疯狂地折磨刘彧,兴味索然了,便打算要把他杀掉。之前,有一个官员的妻子怀孕,刘子业突发奇想,把这妇人接到宫中,当众宣布,如这妇人生下男孩,就封为太子。这个巨荒诞的做法让人敲破脑袋也想不通。这事儿还没完,刘子业又蓦然大怒,叫人把刘彧绑起来,抬到厨房说要“杀猪”。他的另一叔父刘休仁性情懦弱,一直向刘子业献媚讨好,看到刘彧危在旦夕,他赔着笑脸对刘子业说:“猪今天不会死。”刘子业更为愤怒。刘休仁接着解释说:“要到皇子降生时才杀猪,猪才会死。”听了这话,刘子业转怒为喜。这才放过了刘彧。刘子业的暴虐触目惊心,而他的荒淫却更胜一筹。在帝王淫乱排行榜中位居首席。刘子业淫乱到什么程度呢?首先说乱伦——他把自己的姐夫杀掉,然后将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召入宫中,与之同宿。山阴公主和弟弟玩腻了,还不满足,说陛下六宫无数,妾只有驸马一人,太不公平,还请陛下体恤。刘子业觉得这话有道理,就给山阴公主物色了30多个面首,供山阴公主轮流取乐。这么一来,刘子业倒闲着了。他对山阴公主说,我遂了你的心愿,可是,如今的后宫佳丽没有一个胜过姐姐,我想与你交换,可每次都无虚席。你也得替我物色一个替代者,让我取乐才好。山阴公主想起了漂亮的新蔡公主。这新蔡公主是刘子业的姑姑,是宁朔将军何迈的妻子。无论从哪种关系,刘子业都不应当占为己有。可荒唐透顶的他全然不顾,将新蔡公主留宿后宫,一连度过几个晚上。宁朔将军何迈不见了妻子,自然要寻找。刘子业就想了个法子,说新蔡公主患病暴死,还命人把一口棺材抬给何迈。何迈打开棺材一瞅,里面果真有一具尸体。可这尸体不是新蔡公主,而是刘子业用药毒死的一个宫女。何迈当然能认出来,心里知道这是刘子业干的,于是暗中挑选刺客,密谋等到刘子业出游的时候,将他捕获囚禁然后废掉,立世祖第三子晋安王刘子勋为皇帝。可这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人告了密。刘子业就派人诛杀了何迈。刘子业与亲生姐姐乱伦,霸占自己的姑姑,这还不够。他还把所有的王妃、公主全部召入后宫中,命令自己的左右亲信,轮流奸淫她们,刘子业观看现场直播。如果王妃、公主中有不顺从的,刘子业就抽打一百皮鞭。他的婶母江妃就因为不从,刘子业不仅打她,还杀了她的三个儿子。有时候,刘子业实在没得玩了,就叫一个宫女在院子里裸奔。刘子业是极度疯狂的,疯狂的人常做噩梦。他夜里梦见有宫女要杀他,白天就咨询女巫,女巫说皇宫里有鬼。刘子业就手拿弓箭到处射鬼。就在射鬼这一天,刘子业被砍死。砍死他的人是皇宫里专门管理衣服的宦官寿寂之。在他追砍刘子业的时候,刘子业一边逃跑,一边叫着“寂寂”。这“寂寂”是什么意思?也许是刘子业向寿寂之求饶,或者向别人呼救,说寂之要杀他,由于情急吐词不清,又在跑动中,“寂之”听上去就像“寂寂”。刘子业毕竟是个孩子,终于还是死于寿寂之刀下。死的时候17岁,当了一年的小皇帝。刘子业死后,刘休仁、刘休祐等立刻将侥幸不死的刘彧拥上皇位,史称宋明帝。刘彧遭受过刘子业太多残暴的虐待,按理说,他应当仁慈一些。不,他很凶残,一点不仁慈。他一登上皇位,就开始屠杀。他把自己哥哥刘骏的28个儿子全部杀掉,甚至连救过他性命的刘休仁也杀掉,他逼迫刘休仁服毒自尽,并胡乱给他定了个罪状,说刘休仁图谋叛乱。登上皇位后的刘彧也很淫乱,但那时候他身体已经很差,骨瘦如柴,到后来就卧床不起了。这时候,他的儿子刘昱还很小。刘彧考虑,如果自己一旦有所不测,儿子是没有能力亲政的。皇后必定会临朝改制。而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势必就会当上宰相。若是如此,儿子的皇位是坐不稳的。刘彧当即就决定赐死王景文。王景文死得很从容。接到刘彧的书信时,他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到信中内容后他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下棋。等到下完,他才告诉客人信的内容——皇上赐我自尽。于是,王景文服毒自杀。刘彧死后,泰豫元年,公元472年,他的儿子刘昱继位。这一年刘昱才10岁。别看年纪小,他的残暴比起当年16岁的刘子业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刘昱这孩子很聪明,心灵手巧,他会裁缝衣服,还懂乐器,什么东西一学就通,就是不会当皇帝。他不喜欢待在皇宫里,喜欢穿越到市井,和走卒贩夫们混在一块儿。那些人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发生纠纷就辱骂他。一开始,刘昱觉得很新奇,但不久以后,他内心残忍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他开始杀人,而且是亲自动手。这使他很有快感,譬如对于造反的头目,他就亲自脔割,就是一刀一刀慢慢割,最后将人杀死。他再出宫门到街市的时候,就不像以前那样随意了。他的随从都佩带刀枪,他经过的地方,全部戒严,来不及躲避的,无论是人还是牲畜,全都格杀勿论。只要他出现,整座建康都城就像坟墓一般沉寂。人命在刘昱眼里连草芥都不如,杀人完全随心所欲,或曰:爱好。其中死的最冤枉的是他的亲信孙超。这一天刘昱闻到孙超口中有刺鼻的蒜味。为了验证孙超确实吃了蒜,刘昱命左右两人将孙超拉住,自己用刀将孙超的腹部剖开,他只是要看看孙超肚子里到底有没有蒜头。孙超死后不久,刘昱又亲自带人到大臣孙勃家里抢劫金银财宝。孙勃家里正死了人,在居丧。见这小皇帝来了,知道要遭祸,就奋不顾身扑上去揪住刘昱的耳朵,叫骂:“你比桀、纣还坏,日后难逃屠戮!”刘昱恨死了孙勃,身为大臣居然敢揪他这个皇帝的耳朵,自己一定要亲手杀死他。于是脔割。自此,刘昱杀人上瘾。几天没杀人就跟得了抑郁症似的,闷闷不乐。为此,太后多次训斥劝导他。他怀恨在心,打算让太医煮毒酒将太后鸩杀。身边的亲信劝他,太后死了,你要以孝子的身份搞葬礼仪式,很烦很累,就没时间出去玩了。刘昱这才打消了毒死母亲的念头。更令人发指的是,刘昱连婴儿和孕妇都不放过。他率领兵士去杀大臣的时候,看到大臣家眷怀中的婴儿,就拿出随时带在身上的钉铁锥,将婴儿开膛破肚,取出粉嫩滑腻的肠子,剁成肉酱。还有一次,在禁卫领军府,中领将军萧道成正在睡午觉,刘昱见他挺着个大肚子,就想用箭去射,觉得很有意思。随从急忙劝阻说,大肚子固然有趣,可是皇上一箭把他射死了,以后就没得玩了。刘昱认为随从言之有理,就改为草箭去射,一箭正中萧道成的肚脐眼。刘昱拍手大笑。可他哪里知道,就因为这个事儿,让他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萧道成怀恨在心,决心要除掉刘昱这个祸害。于是,一个叫杨玉夫的卫士在刘昱睡觉的时候,砍下了刘昱的人头。使用的凶器就是刘昱平常杀人用的佩刀。杨玉夫拎着刘昱的人头,将他献给了萧道成。这一天是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为什么刘宋这两位小帝王如此残暴?这要追溯到孝武帝刘骏那里。那时候,南朝王室骨肉相残的暴虐就已经开始了。对自己的兄弟都如此残忍,何况杀别人!刘骏在位短短十年,就先后杀了他的弟弟南平王刘铄、武昌王刘浑、海陵王刘休茂和他的儿子刘诞。刘诞在大明三年,公元459年时,任南兖州刺史,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市。孝武帝刘骏因为猜忌他,就派出大军围攻广陵。破城以后,刘骏下令屠城,把城中5尺高以上的男丁,全部斩首。死者多达数千人。城中的全部女人则作为军赏,分赐给屠城有功的将领充当奴婢。孝武帝刘骏死后,刘子业继位,骨肉相残的丑恶剧继续上演。刘子业未死前,曾派人拿了毒药去杀他的弟弟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刘子勋当时才10岁。江州的军事政治权力实际上都掌握在江州长史邓琬手里,邓琬起兵反抗。刘子业死后,刘彧即位,为明帝。邓琬则在浔阳,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市拥立子勋为帝。子勋的两个弟弟,一个是荆州刺史,一个是会籍太守,他们都起兵响应。因此,这就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以明帝刘彧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和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的统治阶级内战。明帝一方面遣将在晋陵,今天的江苏常州市和义兴,今天的江苏宜兴一带,击败了会籍方面的北上军队,最后并进军浙东,俘获了刘子房,结束了东战场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就专门对付长江中游的军事压力。战争胶着在鹊州一带。由于明帝方面的将领张兴世等在贵口窃取江州方面的粮米三十万斛得手,使西军十万人不战自溃。明帝很快就攻下了浔阳。杀了年仅11岁的刘子勋,接着又攻下江陵,杀死孝武帝的其余12个儿子。在刘宋王室骨肉相残的过程中,参加内战的镇将幽州刺史刘休宾、兖州刺史毕众敬、徐州刺史薛安都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纷纷投降北魏,把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拱手送给敌国,淮北失守,淮南就变成了前线。在“烽鼓相达”与“兵火相连”的情况下,据《宋书?后废帝纪》“天府所资,唯有淮海”的淮南地区,也弄得“民荒财单”。北魏进军青、齐时,就把青、齐一带的人民,全部掠作奴婢,分赐给百官,称为“平齐户”。可见王室内战,遭殃的还是南朝人民。再说明帝,自己受着刘子业的迫害,几乎被杀,但到了他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不但杀尽了孝武帝诸子,还把自己仅存的5个弟弟也杀掉了4个。公元472年,明帝死后,他的儿子刘昱继位,明帝仅存的一个弟弟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于公元474年5月起兵,率众两万,骑五百,轻兵急下,直捣都城建康。幸亏右卫将军萧道成指挥城防军队,坚守台城,并派黄回、张敬儿等诈降于刘休范,乘机杀了刘休范,才挽回了危局。建平王刘景素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看到朝政混乱,权力旁落,想举兵夺取政权,不幸兵败身死。公元476年,在刘宋王室内部倾轧的浪潮中,大权集中到中领将军萧道成手中。这一系列恶性循环的骨肉相残,刘宋帝王们怎么能不残暴?在他们施暴时,带有仇恨,也带有孩子式的恶作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