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0180104075648366-2

作者:楼庆西 字数:36768 更新:2023-10-08 22:01:11

7—正白旗亭; 8—镶红旗亭; 9—镶白旗亭;10—镶蓝旗亭; 11—正蓝旗亭; 12—大清门13—崇政殿; 14—凤凰楼; 15—清宁宫;16—衍庆宫; 17—麟趾宫; 18—永福宫;19—关睢宫; 20—颐和殿; 21—介祉宫;22—敬典阁; 23—迪光殿; 24—保极宫;25—继恩斋; 26—崇谟阁; 27—嘉荫堂;28—文溯阁; 29—仰熙斋;图8 沈阳故宫平面图从总体看,沈阳故宫的东路和中路代表了清朝早期在入关前的建筑形式,它们与明朝宫殿建筑相比较,有哪些特点呢?第一,从建筑的总体布局看,沈阳故宫既继承了汉族宫殿的传统,又表现了自己民族的特点。无论是东路还是中路的建筑都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来布置的。东路大政殿居中,10座王亭左右对称地分列在前面;中路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等主要殿堂均安置在中轴线上,两边各有配殿布置组成前后几个院落;宫殿还是前朝后寝的格局;这些都是汉族传统的形式。但是东路的十王亭却表现了女真族后金国的传统。中路的后寝部分建在高台上,形成前殿低,后宫高的格局,与明朝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高居于高台基之上,内廷后三宫低于前朝的布置恰好相反。这种宫高殿低的形式与女真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女真族长期生活在长白山区,习惯于居住在高台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曾经在新宾、辽阳等地建造宫室,这些建筑也大都建造在高地之上,或者在山地上加筑高台,在高台上再建宫室,这种习惯也自然地带到了沈阳故宫。第二,在建筑形式上,沈阳故宫还没有完全掌握明朝已经形成的宫殿建筑的传统式样。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乾清宫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保和殿、太和门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其他建筑也分别按不同的等级而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在建筑构造上反映出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在沈阳故宫,最主要的大政殿却用了八角形重檐鑽尖式的屋顶,崇政殿只用了最一般的硬山式屋顶,从建筑风格上就没有反映出这些建筑的地位,它们只有靠装饰来显示建筑的重要性了。例如在崇政殿内设置了一座讲究的宝座,宝座下有木台,座上加设了有顶的凉亭,称为堂陛,堂陛的梁枋、御座和屏风上都布满了木雕装饰。殿内顶上虽然没有做天花,但在梁枋上也都绘满了彩画,使简单的硬山顶的崇政殿内依然显得十分华丽。第三,在建筑装饰上,沈阳故宫既沿用了汉族建筑的传统装饰,又可以看到满族、蒙族地区所特有的一些形式。龙作为皇帝的象征,也被沈阳故宫广泛地采用,大政殿的正面檐柱上特别做了金龙盘绕柱身,龙头探出,左右相对,在中间的枋子上安了一颗带火焰纹的宝珠组成一幅立体的二龙戏珠图案。大政殿内的藻井中央也有满涂金色的木雕龙。在崇政殿和大清门的檐廊内,连接内外柱子的短梁完全作成了一条龙的形式,龙头和龙爪伸出在外檐柱子的外面,龙身插入内柱,有的还将龙尾伸入到室内,形象十分生动,这种式样和风格在汉族官式建筑中是很少见到的。琉璃很早就成为宫殿建筑的装饰材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建造沈阳故宫时,因为有附近海城烧琉璃的基地,所以大量地应用了琉璃构件来进行装饰。主要宫殿的屋顶用黄琉璃瓦,有的在四周加用了绿琉璃瓦的边;在硬山屋顶的崇政殿上,除了全部用琉璃瓦顶外,还在左右两头墙面的博风板和正面墙头上全部用琉璃装饰,几条屋脊和博风板上满布着琉璃的龙,一条接着一条,每条龙的龙头前还有一颗宝珠,龙是蓝色的,中间还有绿色的水浪,在黄色的底子上,色彩十分鲜艳,在屋顶上组成为一条夺目的彩带,极大地加强了这座宫殿建筑的表现力。从沈阳故宫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几方面都可以看到清朝早期建筑的一些特点,这就是一方面反映了本民族原来的政治状况和生活习惯,同时也采纳、沿用了汉民族的传统形式和技法。它说明清太祖和清太宗在建造清皇宫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吸收汉、蒙各民族较为先进的技艺,注意召募汉、蒙各民族的工匠艺人,使沈阳故宫的建筑具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第二章 陵墓建筑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始终很重视人死后的墓葬。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人死只是表示离开了现实的世界,而人的灵魂却永远不会消灭,它将一直生活在“冥间”。这个“冥间”在佛教中称为“彼岸”佛国,在那里没有人间的种种苦难与罪恶,是一块纯洁的“净土”。这种认识,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愿望,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而产生的一种理想。正因为有这种世界观,才使得古人把墓葬看作是一种与结婚同等重要的终身大事,民间的红白喜事就是指的这种风俗。墓葬制度随着人们的经济状况和民族习俗而有很大的不同。古代劳动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死后哪里还有钱财来修坟建庙,有的连口棺材也置办不起,只有用张破席将尸体一裹,埋入土中,最多买点纸钱在坟头烧烧,祈求亡人在冥间平平安安。稍有钱的人家,则死人入棺不深埋入土,地上起坟头立石碑,送葬时焚烧纸人纸马纸房子,加上一堆金纸银纸做的元宝,让这些钱财、牲畜、房屋连同主人一起去冥间,供主人永久享用。墓葬对于奴隶主与封建皇帝,那就与老百姓大不一样了。历代统治阶级都讲究厚葬,他们认为建造豪华的陵墓,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不仅为自己造福,而且也是荫及子孙的大事。历史上多少代封建帝王登位之初就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宏大的宫室,与此同时,他们也早早地选址营建死后的陵墓。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他定都咸阳,在南山之下规划建造了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在骊山之下,渭水之滨营建了宠大的陵墓。清代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六岁登基,七岁入关进紫禁城,在位不过18年,死时才24岁,但就在这短短的岁月中,也不忘在生前营建他的墓穴。相传顺治皇帝有一次出外狩猎,出京城奔赴东郊的燕山,上到凤台岭的山头。他站在山巅极目四望,发现这一带山峦重叠,气势壮丽,于是下马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向苍天祷告,随即取下手上佩带的射箭用的白玉扳指向山坡下扔去,对着周围大臣宣示:“此山五气葱郁,可为朕寿宫。”并说扳指落地处即为墓穴,当即打桩立标,后来就在这里兴建了清东陵的第一座皇陵。清代后期,两朝垂帘听政、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在她儿子当皇帝时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当时她方38岁。陵墓建造了六年,1879年完工,花费了白银227万两。事隔16年,1895年,正是中日甲午战后,中国向日本割地赔款,国库空缺,加以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但慈禧全然不顾,利用手中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大权,为了自己死后的荣华富贵,命令将已建好的陵墓的主要三座殿全部拆除重建。历经14年,直至慈禧死时才完工,成为清代最讲究的一座陵墓。皇帝把陵墓当作是自己死后的宫殿,而且相信自己在冥间的生活比在现实世界要长得多,所以总是不惜血本地建造这种宫殿。从现存的皇陵来看,帝王的陵墓建筑可分为地下与地上两个部分。地下部分称为“寝宫”或“地宫”,为了求得坚固耐久,都用砖石结构,形式多模仿主人生前的房屋,内放主人遗体与遗物。地上部分为供后人祭祀用的建筑,在最前面有石人石兽排列的墓道,有陵门、陵殿、碑亭、牌楼等,组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在建筑周围广植长青树木,形成一个独立的陵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所以在陵葬制度上也形成许多地方和民族的不同特点。汉民族多棺木土葬;在新疆等干旱地区的回族则习惯将尸体用白布包裹好放入地下,地上建造具有清真寺特征的墓葬建筑;西藏地区人死后,有一种将尸体抬上山顶,任天上飞鸟啄食,伴以一定的宗教仪式,称为“天葬”的习俗,意思是人的灵魂随着飞鸟啄食肉体而升上天堂。陵墓建筑随着古代丧葬制度的产生而逐步完备,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正因为如此而使陵墓建筑具有相当大的特色。在这类建筑中,除了房屋本身外,还有众多的雕刻、绘画和碑帖文字,它们与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古代建筑中一份丰富的遗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第一节 陵墓建筑的发展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远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1世纪,也就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初期,夏、商代就有了陵墓建筑。河南安阳曾是商代的首都,现在挖掘出来的不仅有一定规模的宫室建筑区,而且还有陵墓区。在这个区内发现有十几处规模不小的墓,这些墓的形状是在土中挖方形的深坑作为墓穴,穴四周用方木垒砌,下铺木板,上列木枋,成为一种完全用枋木垒造的井干式的墓室,称为椁〔guo果〕。在椁室的内墙表面还发现有彩色的绘画和雕刻的花纹。从墓穴至地面有斜坡相通,这些墓穴都在地面八米以下,深的有达13米的,墓道长达32米。墓穴中除奴隶主的遗骨外,还有一些石器和陶器,这些都是死者生前的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墓内还发现有数以百计的人的遗骨,这显然是作为人殉而随奴隶主一起入葬的,反映了奴隶社会早期野蛮的殉葬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建造了空前规模的始皇陵。皇陵建在今陕西临潼县的骊山北麓,陵的形状是方形的锥体,底边南北350米,东西345米,高达43米。陵体的四周有两重围墙,呈南北长、东面窄的长方形,内墙周长2500米,外墙周长6000米。根据文献记载,这座陵墓里“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陡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根据这些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地宫内有宫殿、有文武百官的雕像,放满了珍珠宝石;天花板上有日月星辰的标记,地上挖出江河大海的形状,里面灌满水银;用鱼膏作蜡烛照亮墓室;为了防止后人的盗掘,还专门让工匠制造了弓箭安在门上。皇帝想的做的可算是很周全了,自然,鱼膏蜡烛不可能燃烧2000年,防卫的弩矢也可能早已失灵,但墓室至今未曾发掘过,所以文献上的记载一直未能被证实,始皇陵的真面目始终是个未解开的谜。不过,近十多年来,考古学家却做了件大好事,在始皇陵体的周围陆续发掘出了建筑遗址、铜制车马和大规模的兵马俑。兵马俑是一种随葬品,这和殷墟商代墓穴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具有同样的性质,但在这里,陶土的俑代替了活人,这不能不说是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的一大进步。从这么大规模和这么精致的铜车马、兵马俑身上,可以使我们推测始皇陵的宏大与豪华确是空前的了。汉代继承秦代的制度,十分重视陵墓的建造。据文献记载,秦汉以来,陵墓不但在平地上建高大的陵体,而且在陵前设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等雕像以表示墓主人生前所享有的仪表和起到守卫陵墓的象征作用。这种形式在现存的汉代陵墓中开始发现。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是这种布置的第一个例子。石雕作品除兽类外,还有一种放在陵墓最前面的石阙左右各一,成为陵墓的入口标志。它的形式为长方形的石碑上安有木结构形式的屋顶,相当于一件大型的石雕作品。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结合的群体,地上建筑开始有了神道,道旁布置有石雕刻和石建筑。秦汉以后,三国鼎立,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经过300余年到了隋唐才又获得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昌盛繁荣的时期。封建皇帝继承祖制,更加重视陵墓的建造,唐代帝王陵墓最大特点就是比前代更加追求陵体的高大,更加追求陵区总体规模的庞大与气势。唐太宗不满足于挖地堆土为陵体而开创了开山为陵的先例,这就是选择有气势的山脉为陵体,凿山石筑造墓室。这种做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墓,选择在西安附近的乾县梁山地区。梁山的北峰高大雄奇,海拔近1047米,在它的南边有两座小山峰左右呈对峙状。乾陵将地宫安在北峰的山腰,在北峰四周筑以方形围墙,四方各开一门。在北峰之南有一条长达四里的墓道,在墓道两旁排列着100余尊石人石兽,直抵南端的入口阙门。梁山南面二峰左右对峙在墓道东西,峰顶上还建有阙亭,成为乾陵的天然阙门。这种利用天然山势环境,加以人工规划设计而形成的庞大陵区,的确比前代完全由人工创造的陵墓更显得有气势,更能体现出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和一统天下的意志。唐以后进入五代十国,国家又四分五裂。公元960年,宋代统一中原,虽然在经济上有所恢复,但与北方的辽、金、夏先后对峙,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没有得到像唐朝盛期那样的安宁与强大。这种状况反映在陵墓建筑上,最明显的是规模比唐代小了。宋代有规定:皇帝、皇后在生前不许营建自己的陵墓,只能在死后再选址建陵,而且要在七个月内建成安葬。这种规定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宋陵规模都不大,而且诸陵形式多有雷同。北宋九个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今河南巩县境内,各座陵墓都采用平地起陵台的形式,在方形陵台四周筑围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阙楼,陵南面是墓道,两边排列着石人石兽。宋陵的规模虽小,但是可以看出,前有墓道,后有寝殿,陵台在后,台下为墓穴,这种地下地上相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固定格式了。宋代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富有的商人和官吏,这样倒引出了一批较讲究的中型坟墓,这类宋、辽、金时代的墓穴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多有发现。它们都以砖石为结构,在墓穴的四壁雕有装饰,其内容多为描绘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形象生动自然。第二节 明清两代的皇家陵墓蒙古族统治中原将近100年,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败了元代统治者建立了明朝。建国之后,继承历代汉族统治的传统,大力提倡儒学,特别崇尚以礼治国。明朝一开始就为文武官员制定出严格的坟墓规矩,并明确禁止火葬与水葬,如果有循习元人焚弃尸骸者还要定罪。朱元璋自己的孝陵建在首都南京,前有排列着石人石兽的墓道,后有作为举行祭祀活动的稜恩殿。殿后为墓穴上方的大土堆,筑成圆形城堡,称作“宝城”。在宝城前另建高大城台,城台上有城楼,称为“方城明楼”。这种布置奠定了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1)北京明十三陵 永乐皇帝朱棣登位以后,迁都北京。这个迁都的决定虽然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正式宣布,但朱棣从1407年就开始了大规模地规划北京和建造皇城;与此同时,他也不放松对陵墓的修建。公元1409年,朱棣当皇帝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就派人在北京附近寻找风水宝地,修建皇陵。皇宫开始兴建,皇陵也开始选地,表示了他迁都北京的决心。明代皇陵选择的地点是在北京昌平县以北的天寿山南麓。天寿山是燕山山脉的支脉,山势除北面外还向东西两侧绵延成三面环抱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南面开阔的小盆地。朱棣的长陵就坐落在这块盆地的北面山下,坐北面南。自朱棣以后的12代明皇的陵墓都依次建在长陵的左右,形成为一个庞大的陵区,称为“明十三陵”。明陵与以往的唐陵、宋陵有些什么不同呢?第一,明十三陵虽都是背山而建,但不像唐陵那样以山为宝顶,开山为墓穴。明陵的墓室都是挖地而建,上覆黄土堆为宝顶,与地面建筑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第二,明皇陵与宋皇陵一样都集中建造在一起,各座皇陵都自成体系。但它与河南巩县的宋皇陵不同的是各座皇陵既独立又互有联系。13座陵墓有一个总体规划,有一个总的入口,有一条共有的神道。13座陵墓组成为一个极其壮丽而又十分完整的陵区,这是过去历代皇陵所不曾有过的。整个陵区周围约有80里,正门在南面,名为大红门。在大红门的前面还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是陵区的标志。进大红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碑亭,所谓碑亭就是专门置放石碑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四面开门所以称亭。高大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置于亭的中央,上面刻的是明仁宗朱高炽为朱棣作的碑文。过碑亭再往北就进入了陵区的神道。神道南端有一对六角形的石柱,往后有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共12对,其中卧像、立像各半。石人有勋臣、文臣、武臣三种共六对,全为立像。这18对石雕像分列神道两旁,十分壮观。走过神道,迎面是一座棂星门,进门后又经过两座石桥,地势逐渐升高,道路才分向各座皇陵。如果一直往北就来到长陵。从石牌坊到棂星门,共长2600米,设置了一连串的碑亭、石雕和门座,的确显示了皇陵特有的宏伟气势。下面着重介绍长陵的建筑。长陵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建造,11年完工,形制完全模仿南京明孝陵。陵墓建筑分前后三进院子,第一进院子在陵门与稜恩门之间,院内原有神库、神厨和碑亭,是存放和制作祭祀用品的建筑,如今只剩下碑亭了。第二进院子即陵墓主要祭祀用建筑稜恩殿所在地,稜恩殿规模之大仅次于紫禁城的太和殿,而且大殿的柱、梁、枋等构架全部用的是名贵的楠木制作,所有立柱都是整根的楠木,最大的直径达1.7米,这是太和殿也没有的。大殿的屋顶也是重檐庑殿式,大殿下面也有三层白石台基,当然从总体上讲,作为陵墓的大殿不允许超过皇宫的大殿,所以在殿的大小,台基的高矮方面都比太和殿要小。稜恩殿与太和殿几乎建造于同一时期,二者相比,各具千秋,一个为皇帝生前服务,一个为皇帝死后享用,可见封建皇帝对陵墓建筑重视的程度了。第三进院子主要有宝城与明楼。方城明楼是一座重檐屋顶的城楼坐落在高高的城墙上,上下全部用砖石建造,楼中央立石碑,碑上刻记陵墓主人的名字“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楼后面接连着宝顶,实际上是一个大坟头,直径达300多米,宝顶下深埋着地宫。总体上看,一座大殿一座碑楼连着宝顶,外加若干座门与配殿组合成三进院子,这就是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长陵及其他12座陵都是这样。长陵的地宫至今还没有发掘,但比长陵小的定陵地宫已在1956年发掘了。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陵墓。朱翊钧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开始建陵,至公元1590年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耗费白银800余万两,相当于万历年初全国两年的田赋收入;动用军、工匠每天竟达三万余人,在明陵中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在建造中间,神宗曾六次亲去现场察看,可见他关心的程度。可惜的是定陵地上建筑几乎被破坏干净,只剩下后院的方城明楼、宝顶和牌坊门了。发掘工作就是从宝顶下面开始的,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揭开了这座地下宫殿的秘密。定陵的地宫埋在宝顶之下27米深处,平面分前、中、后殿及左右配殿共五个墓室,共1195平方米。各墓室之间都有通道及石门相联,地宫全部用石筑造,顶部用石发券,地面铺的是高质量的金砖。中央三个主要墓室之间的石门都设有两面门扇,每扇门高约3.3米,宽1.7米,重约4吨。这么重的门怎样关启呢?聪明的工匠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门板做成一边厚一边薄,近门轴的一边厚达0.32米,而另一边只有0.16米,这样门的重心就移向门轴的一边。另外,还把门轴的上下两端做成球形,易于转动,这样一来门虽重,但开关起来却不那么费力。地宫的后殿是墓室中最大的一部分,长36.1米,宽9.1米,高9.5米,靠后墙放着棺床,上面中央放着神宗的棺椁,左右两边是二位皇后的棺椁,四周放有装满各种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在这些遗物中,最珍贵的就是皇帝和皇后戴的金冠和凤冠。金冠全部用金丝编织,冠上有龙有凤,龙为金制,口衔宝珠,凤身上也布满用宝石翠玉制成的花朵,每顶凤冠镶有珍珠5000多颗,宝石百多块。此外还有金壶、金盒、金玉钗簪及大量玉圭、玉带、玉碗等玉器;还有专门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大龙缸、瓷炉及各种瓷瓶、瓷碗;大量的丝织品,其中有皇帝穿的绣有12个团龙的龙袍;皇后穿的百子衣,上面绣着松、竹、梅、石、桃、李、芭蕉、灵芝等八宝和形态生动的百子图。定陵地宫出土的文物共有3000多件,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2) 清东陵与清西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的两位皇帝,他们在世时虽然还没有取得全国统一,但是已经认识到,满族如果不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统治经验是无法统一天下和维护封建统治的。所以他们很注意召用明朝的降臣并委以重任,细心学习明朝的各种制度和法律。顺治皇帝入关后,更全面继承明制,使用了紫禁城的全部建筑。在陵墓建筑上,顺治帝也学习明皇陵的经验,亲自在北京东郊的燕山之下选定了陵址,开始建造了清孝陵。之后,顺治皇后的孝东陵、康熙的景陵相继建成,形成了一个陵区,称谓清东陵。东陵完全模仿明十三陵,各陵既独立又有统一的规划。清孝陵在诸陵中规模最大。它的前面有一座大石牌坊,进大红门后,有碑亭及长达500米的神道、棂星门。这条神道突出在孝陵之前,有点像是诸座皇陵共同的前导。有了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为何在河北易县又兴建了一个清西陵呢?这事的起因还在于雍正皇帝。他原在东陵已经为自己选定了陵址,但工程还未开始,他又变了卦,硬说根据精通风水之人的再三审议,以为东陵这块选地虽大而形局不全,土中又带砂质,实不可用,又在易县境内的永宁山太平峪寻得一块吉地,据说这才是乾坤聚秀、阴阳会合的宝地。当然易县与东陵祖坟相去数百里,这样是否与古制相悖,他要诸大臣评议。皇帝一声令下,诸臣哪敢说个不字。他们引经据典,说明历代皇帝建陵也有相距四五百里的,而且遵化与易县都离京城不远,可称为并列神州等等。于是在易县太平峪修建了雍正帝的泰陵,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开辟了清代的另一陵区,称为清西陵。乾隆皇帝本应追随父亲在西陵建墓,而且确也选定了墓址,但他考虑到,子孙后代都如此效法葬在西陵,则东陵势必冷落而荒芜,所以决定还是将自己陵墓建在东陵。并为此立下规矩,说明他的儿子应在西陵建陵,他的孙子应在东陵建墓,这样陵虽分东西,但一脉相承,形成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分葬格局。这规矩传到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时就遭到了破坏,本来他应葬在东陵,花了七年功夫已经建成陵墓,但他硬以地宫浸水为由,将陵拆迁至西陵。到了同治皇帝,按次序应葬西陵,但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硬下令要把她儿子的墓改建在东陵,随他的父亲相葬。所以,所谓祖宗的规矩,有权的皇帝也是可以轻易破坏的。清代陵墓与前代不同之处是开始为皇后另建陵墓。朝廷明文规定:皇后死于皇帝之前则随皇帝同葬于帝陵,所以不少帝陵建好后是皇后先葬进去的。如果皇后死于皇帝后则在帝陵附近另建皇后陵,其规模要小于皇陵。慈禧太后两朝听政,大权在握,她自然不甘心于后陵的规模,所以下令将已建成的她的陵墓的三座殿拆除重建。重建后的稜恩殿及左右配殿的梁柱和门窗全部都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和楠木制成,在木梁柱上不用一般的油漆和彩画而全部用金粉在原木上直接绘制龙、凤、云、寿字等图案。在三座殿的里外彩画中,金色的龙就有2400多条,至今仍金光闪烁,保存完好。在三座殿的三面墙上镶有30块不同大小的雕花砖壁,全部用砖砌出“五蝠捧寿”和“卍字不到头”的图案。所谓五蝠捧寿是五只蝙蝠围绕着一个几何形的寿字,卍即万字,这种花纹连续组成没有结束的边头,取其富贵不到头的意思,这些装饰都是象征着福、寿与吉祥。在这些砖雕的表面全部用赤、黄二色的金叶贴饰,它们与梁架上的金色彩画上下交相辉映,满堂金色,光彩夺目。殿内这样豪华的装饰还不够,在稜恩殿的台基栏杆上还雕满了龙凤的纹样,在周围69块栏板的两面共有138副“凤引龙追”的图案,凤飞翔在天上,龙追随于其后;栏杆上的柱头,一般宫殿建筑往往雕刻着龙或凤纹,一龙一凤相间排列,但在这里的74根柱头上,全部都是凤凰穿云的雕刻,而在柱身上则雕有一条升龙出水的图案。这种凤在上龙在下的雕饰在别处还未见到过,这真实地反映了这位皇太后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力。东陵规模虽不大,但它前后修建的经过和这样豪华的装饰,说明了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和腐朽的本质。第三节 陵墓地面上的雕刻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早期的实物,如今留存下来的很少。有些史书上记载描绘得很具体的重要宫殿,例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唐代大明宫的含元殿、北魏洛阳的天宁寺塔都已荡然无存,见不到它们的宏伟形象了。其原因除了封建皇朝历代更迭,遭到人为的破坏以外,主要是这些建筑为木结构,很容易毁坏。相比之下倒是古代的陵墓建筑比较容易保存下来,因为它们多为砖石结构,而且一部分埋在地下,尤其陵墓建筑中的砖石雕刻,留存下来的更多。这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建筑中的雕刻艺术,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前面已经介绍过,自东汉开始,石雕在陵墓建筑中已被广泛地应用。石阙放在陵墓的最前面是重要的入口标志;其后是系列的石雕,有狮、辟邪、虎、牛、马、骆驼、羊等成对地布置在墓道两旁,组成为陵墓建筑不可缺少的神道部分。到唐代,神道两边又增加了石人,有文臣、武臣,还有外族的藩王像。陕西乾县唐乾陵神道的石人石兽共有110余尊。以后的宋、明、清各代的皇陵都有这样排列成行的石雕。现在我们选择石雕中常见的几种加以介绍。(1) 石柱 又称石表、望柱、神道柱,多置于神道的前面。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出土的汉代秦君墓石柱和南京市郊南朝时期萧景墓墓表(图9)。它们的形式是由柱础、槽柱、方版、束柱、盖盘和蹲兽几部分组成。方版上刻有墓主人的职位和姓氏,所以石柱是陵墓的一种标志。在柱础和盖盘部分都雕有兽形和莲花的图像,柱身下段是槽柱,这种形式在我国古代很少见到而是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柱身形式,这反映了此时融合吸收了西方文化艺术的特征。在唐、宋、明、清各代皇陵前的石柱,形式有了变化。槽柱和方版不见了而改为六面或者八面的柱身;顶上的蹲兽不见了而代之以圆柱形的柱头;下部的柱础也多用了须弥座形式的基座;柱身满布云纹,柱头雕有龙纹;整体造型比前代的简单。(2) 石狮 这种出现在重要建筑门前的兽中之王,自然在陵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石兽,几乎在所有陵墓神道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石图9 江苏南京梁萧景墓墓表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狮作为大门入口的守护神兽,有时并不在神道左右而蹲在陵寝建筑大门的两边。在江苏南京郊区南朝陵墓前的几座石兽是如今留存下来的古代石雕中的精品(图10)。萧景墓前的石兽名辟邪,实际上也是一种狮子的造形。它体形硕大,两侧雕有飞翼,取名辟邪,有辟除邪恶之意。在雕法上,它不追求狮子的细部刻划而用简洁的手法突出整体的动态。狮子四肢着地作站立状,胸部向前挺出,头部往后向上微昂,张嘴吐舌,身体比真实的大,四肢比真实的短而粗壮。它用夸张的手法力求表现出狮子的雄伟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所讲求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特征。西安附近唐顺陵、乾陵的石狮(图11),在造型上继承了南朝风格,不着重狮子细部的刻画而力求表现出狮子整体的神态。蹲立在座上的狮子,前肢直立,脚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具有一种充分的力量感。河南巩县宋陵前的石狮,在形态上更接近真实的狮子了,细部刻画比以前具体,头上身上的卷毛,脖子上带的项链、铃铛都有清楚的表现,但在总体神态上却不如唐和南朝的作品。明、清两代陵墓留下了大量石狮,体量上有大有小,雕法上有粗有细,在狮子神态的表现上多种多样,但在总体气势上都不如早期石狮子那样生动而有力。图10 江苏南京梁萧景墓前辟邪图11 陕西咸阳唐顺陵石狮第四节 陵墓地下部分的雕刻陵墓地下的雕刻品因为保存得完好,所以比地上的雕刻数量更多,形式更丰富多彩,为我们提供了一大批艺术珍品。早期的墓葬中能见到的雕塑品最大量、最精美的要算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了。这是一种用土塑造然后烧制成的陶器,从已经挖掘出土的数以千计的兵马俑中,可以分为弩、步、车、马四个兵种。它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大小与真人相近,粗看形象相似,但细观却神态各不相同。更有意思的是每一件人俑都分解为头、手、躯干、足等七种部件,分别塑造烧制,然后组装成整体。这种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反映了秦代雕塑的高度技艺水平。这数以千计的兵马俑还只是始皇陵区的一小部分,而且还只是陵墓地宫外围的殉葬区域,真正地宫中的精品想必会更加令人惊叹。汉代的地下墓室都用砖或石为结构,形式多采取板梁式,即墓室的墙和顶全用大块的石材和砖构筑。砖长约1.5米,宽0.6-0.8米,厚0.2-0.3米。后来为了便于制造,墓室的顶改用拱形券或者小块砖层层叠出的结构。这个时期的墓室里,石和砖的表面多有雕刻作装饰,称为画像石和画像砖。雕法是用刀在砖石表面刻划出印,没有高低起伏者称为线雕,雕出高低层次者称为浅浮雕。雕刻的形象有人物、植物、兽类和建筑,表现的内容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如宴客、打猎、放牧、出行、收租等;也有表现当时流行的神话故事情节,市俗生活如播种、收获、煮盐等劳动的场景。这些雕刻有的构图紧凑,雕刻细致精美;有的虽比较粗犷,但却十分生动雅拙,为今人留下一批古代民俗生活和艺术的珍贵资料。宋代皇陵至今没有发掘。在已经发掘的一批宋、辽、金墓穴中,使我们见到了另一种风格的雕刻作品。散布在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小型墓室多为砖筑,墓室不大,有的只有二米见方。它们的特点是把墓室四壁装饰成墓主人生前的环境,例如山西侯马市的董海墓和董明墓都建于图12 山西侯马金代董氏墓剖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金代(图12),在墓的四壁表现出墓主人的住宅形象,每面都是三开间的房屋,有门有窗;墓主人夫妻端坐正面桌子两旁,桌上放着食物、花卉;有的还有戏台,台上男女戏子正演着戏曲。所有这些形象全部都用砖雕刻而成,连建筑上的立柱、横梁、屋檐下的斗拱,门窗上的花格装饰都一一表现出来,甚至小戏台上的人物表情都有细致的刻画。置身墓中,仿佛又回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之中。这种世俗化的表现手法是这一时期墓室建筑的特征。明、清两代皇帝陵墓地宫的发掘又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陵墓建筑的雕刻。明定陵地宫第一次向我们揭示了地下宫室的宏伟面貌,但定陵地宫的装饰雕刻不多,而真正显示地宫雕刻艺术的还是清东陵的裕陵地宫。裕陵是清代乾隆皇帝陵墓。乾隆当皇帝60年,活到89岁,自称为“十全老人”,裕陵地宫的规模和雕饰的确反映了这位盛世皇帝的志得意满。地宫为石筑,进深54米,面积有372平方米。整座地宫的四周墙壁和宫顶都雕满了佛教内容的装饰;四道墓门,八块门扇都是由高三米,宽1.5米,厚19公分重达三吨的青石制成;每扇门上各雕有一座菩萨立像。他们头上戴有莲花瓣的佛冠,耳戴佩环,上身袒胸露臂,肩上披着飘舞的长巾,双手还掐着西蕃莲,下身穿着长裙,腰上系着长长的垂珠菊花,赤着双脚,立在出水的芙蓉花上,面目脉脉含情,体态轻盈端庄,在高起的雕像周围装饰着浅浮雕的卷草纹。在主要的地宫墓室里,顶部刻有三大朵佛花,花心由佛像和梵文组成,外圈有24个花瓣。在墓室的东西壁上雕刻有佛像和象征着吉利的八宝图案。在四周墙上刻满了印度梵文的经文和用藏文注音的番文经书,梵文共647字,番文294645字。所有这些菩萨像、经文、装饰图案都妥贴地安置在地宫的墙上顶上,布局紧凑,雕刻细腻,整座裕陵地宫成了一座地下的佛堂。第三章 宗教建筑宗教建筑是古代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佛教传播最广,信仰的人最多。佛教产生在古代的印度,创始人是释伽牟尼。他原是古印度迦毗罗王国的一位王子,传说这位王子在接触社会中,看到人类经历着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是决心离别自己的妻儿走出王国,只身去探索解脱人生痛苦的道路,当时他才29岁。六年之后,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佛。之后,他周游各地,广收弟子,宣讲他悟到的真理,组织教团,形成了佛教。据推算,这个时期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佛教的教义认为: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世界,这里包括生、老、病、死之苦,与亲人离别之苦,生活得不到保障,欲望得不到满足等等。而这些苦难的造成是因为人类有了各种欲望而产生的,这些欲望都是由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引起的,所以要解脱人世之苦,就必须断绝这些欲望,苦苦修行,直到生命的终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无苦境界。这在佛教中称为“涅槃”。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代,并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颂扬。他们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在全国各地开掘石窟,修建寺庙。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方梁朝有佛寺2846所,出家僧尼有52700多人,仅建康(今南京)就有较大的佛寺70所;北方的北魏有寺院三万多所,僧尼200多万人。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朝廷在都城长安专门设立译经院,聘请国内外著名僧人翻译经文,派出僧人去外国游学,使佛教经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全国寺院和僧尼数量大大增加,并规定寺院僧尼享有免税、免兵役的特权。这样一来,僧尼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都给皇权带来了威胁,所以到唐武宗(公元841—846年)时下令灭佛,拆除官方寺院4600多所,私寺46600余所,勒令26万多僧尼还俗,没收寺院所占民田数千万亩。但这种大规模的禁佛事件只占历史上很短的时间,过了不久,佛教依然得到了重视与发展。佛教逐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佛教。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创立于东汉中叶顺帝时期(公元126—144年)。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它的信仰核心是“道”,相信人只要经过修炼才能得道,可以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它综合了古代的鬼神思想,神仙巫术,提出了一系列的修道之功和炼道之术。道教流行于民间,往往形成一些秘密的宗教组织,在有些农民和平民的斗争中成了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旗帜与纽带。道教也为封建皇帝所提倡,唐代统治者自称为老子的后代,特别崇尚道教,追赠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在各地建造宏大的道教建筑,称为道观。明代道教更受到朝廷的扶植,江西龙虎山上清宫、湖北武当山和四川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都是明、清时期扩建和新建的。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为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立。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穆罕默德宣称宇宙万物皆为安拉所创造和主宰。安拉没有形象,他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又不被所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天下除安拉外别无其他神,所以安拉是独一无二的,穆罕默德只是受命于安拉来传布伊斯兰教,他的使命是给人类带来“安拉之道”。安拉大慈大仁,主张施济贫民、孤儿,奴隶可以赎身;主张买卖公平,制止血亲的相互仇杀;主张和平与世界安宁。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在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在我国又称为回教、清真教。宋代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沿海地区的广州、杭州、泉州、扬州等地都有不少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来往,有人还在当地定居,所以这些城市出现了一批伊斯兰教的寺院。无论是佛教、道教或者伊斯兰教,既然要传播它们的教义,扩大自己的影响,各自都有一套宗教的仪式,进行各种宗教活动。宗教活动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往往都伴以一定的音乐和舞蹈,主持者们还穿着专门的服装,而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建筑环境里举行。随着上述三大宗教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相应的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和宗教建筑,它们和形形色色的宗教思想、宗教文学组成为宗教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在我们要介绍的宗教建筑,不仅是因为它们在宗教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还因为这些建筑规模比较大,建造比较讲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少成为建筑中的范例。在至今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中,宗教建筑占着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认识和研究古建筑时,它们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了。第一节 佛教建筑艺术(1) 佛教寺庙的布置形式 任何建筑,它的形式都是根据使用的要求而确定的。佛教对建筑的要求,第一能供放佛像让信徒们膜拜;第二能为僧侣们聚居修行。相传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高僧来到洛阳,先是住在鸿胪寺(这里的“寺”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是接待外国来客的处所),后来才为这些高僧专门建造了一座房子安置佛像和居住,并以驭运佛卷来中国的白马命名,而且沿用官署的名称,定名为白马寺,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后“寺”逐渐就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称了。在佛教传入初期,专门的佛教寺院还没有建造,有不少官吏、富人将自己的住宅献出当作寺院,被称为“捨舍为寺”,把住宅的前厅作为供奉佛像的佛殿,住宅的后堂作为讲学佛经的经堂。中国古代住宅、官署在建筑的布置上都是由多座单幢建筑有规则地组合成院落,所以这种传统的院落形式也成了中国佛寺的基本形式了。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在寺院的中轴上依次排列着大门、供奉天王和佛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诵经修行用的法堂和经楼,根据寺庙供奉菩萨的多少,还可以加建观音殿、毗卢殿等;在这些主要殿堂的两旁和四周则布置居住、存物、待客和厨房、浴室等建筑;有的寺庙在天王殿前还建有悬挂钟、鼓的钟楼和鼓楼,分列在院落的左右。如今留存下来较为完整的寺庙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阿育王寺都是这种格局。并不是所有佛寺都采取这种中轴对称、十分规整的形式。在我国西藏地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宗教内容多而复杂。反映在佛寺上除佛殿、经堂外,还要有保存活佛遗体的灵殿、众多佛徒诵经的转经廊以及活佛的办公用房、喇嘛的住宅等等。这种佛寺多建在山上,所以不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而是随山势起伏灵活自由地布置。如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河北承德仿藏式的普陀宗乘庙都属这种类型。山西浑源县的悬空寺更是一种奇特的形式,所有殿堂都用插入山石中的悬梁支撑,悬空建造在陡山壁上,上下交错重叠,表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大胆的想象能力(图13)。图13 山西浑源悬空寺(2)佛殿的形式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佛教寺庙在布局上与宫殿、官署、住宅相似,所以佛殿也多采用宫殿、官署的主要殿堂形式,即单层长方形的宫室,面阔小者三间、五间,大者七间、九间。佛殿内多为几座佛像并列供奉,或者主要佛像与菩萨弟子同在一殿,所以这种长方形的殿堂也还比较实用。如今留存下来的著名佛殿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图14),它是至今保存下来最早的二座木建筑之一。这座佛殿建于公元857年,面阔七开间34米,进深17.66米,殿内沿着后墙设有长达五开间的佛坛,坛上供奉着佛及菩萨像30余尊。山西大同的辽代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和善化寺大雄宝殿也都是这类长方形的殿堂,殿内有佛坛,坛上横向排列着众佛像,在佛坛前有较大的空间供僧侣及佛徒们行膜拜之礼。我国云南景洪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佛寺大殿,其平面也是长方形,但与汉族地区佛殿不同的是大殿内佛像多为单尊,而且放置在殿的西头,面向东,传说是因为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是面向东方端坐着的。单尊佛像体态比较高大,所以傣族佛殿屋顶多高耸。为了打破这种高大屋顶的呆板形象,工匠们在建造上想了许多巧妙的处理办法,例如将屋顶作成歇山形式(即屋顶上面是两面坡顶而到下面是四面坡顶);在大面积的屋顶面上分作高低三段或者五段;在各条屋脊上成排地布置了火焰状和各种兽状的装饰;经过这样处理,使呆板的大屋顶变得丰富多彩,成为佛殿最突出的造型部分了。图14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随着我国古代泥塑、制漆和冶铸工艺的发展,采用泥、漆和金属制作佛像越来越多,而且佛像的形体也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丰富和复杂。一般的佛殿不能容纳这类佛像了,于是一种体形高大的佛殿建筑出现在佛寺里,这就是楼阁式佛殿。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建于公元984年的一座著名佛寺,观音阁面阔20.23米,分作五间,高22.50米,外观为二层楼阁形式,内部实为三层,中央是一个贯穿三层的空井,井内供奉着一尊高达16米的观音塑像。人们进殿,需要仰望佛像,在昏暗的殿中,只有观音的头部明亮,更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气氛。河北承德普宁寺有一座更大的佛殿大乘阁,外观是三层楼阁,阁内供着一尊高24.12米的观音像,此像是木制的千手千眼观音。阁内,在像的周围有三层楼台,人可以在三层不同的高度观赏观音雕像。阁的屋顶做成五个方形的攒尖顶形式,丰富了建筑的造型(图15)。图15 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立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在我国西藏、青海地区,还可以见到一种称为“都纲”式的佛殿,这是一种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殿形式。这里的佛殿不仅供奉佛像,而且还要用作诵经和进行多种法事活动,因为参加的僧人有时可达数千,殿内空间需要很大,而一般佛寺中常用的长方形佛殿就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很大的佛殿。这种佛殿的屋顶多采用藏族建筑常用的平屋顶。因为面积大,又要从屋顶采光,所以产生了由平顶、坡顶组合的,高低错落的复合式屋顶,加上石头墙、小门窗,鲜艳的色彩等西藏建筑的特有形式,使这种“都纲”式佛殿不同于一般佛殿而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的特色。(3) 塔 塔是佛教中一种专门建筑,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相传释伽牟尼得道成佛后的第45年,也就是他80岁高龄时,在传道的路上得了重病,最后病死在树林中的吊床上。佛逝世后,遗体被众弟子火化,所得佛骨被弟子们分别拿到各地去安奉。他们把佛骨埋在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像中国坟头似的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称为“窣堵坡”(STupa),或称“浮图”,翻译成中文称“塔婆”,后来就简称为“塔”了。所以塔可以说原是埋葬佛骨的纪念物,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它最初的形式是一座覆盆状的圆形坟,在它的上面有伞和竿等做为装饰(图16)。图16 率堵坡及中国式塔印度的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塔,而且形式多样,成为最能代表佛教的一种象征性建筑。塔既然埋藏佛骨,是佛寺中最重要的建筑,所以在形象上应该突出而且华丽。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多层的楼阁式建筑,虽然没有实物留存下来,但在汉代和以前的画像石上可以见到这种楼阁的形象。这种中国式的楼阁和印度式的塔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中国式的塔,它们的形象是楼阁在下,塔在楼阁之上。用楼阁是取其高大和华丽,用塔是作为佛教的标记,将原来的窣堵坡简化为圆拱和相轮成了塔的顶部,称为塔刹。这种楼阁式的塔是中国塔的典型式样,位于佛寺的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还藏置佛经和其他遗物,后来干脆在塔内供奉佛像,更便于佛徒们膜拜。北魏洛阳永宁寺有一座木塔,高有九层,正方形,每面有九开间,设三门六窗,塔顶有金宝瓶,下置金盘十一重,宝塔的每层屋檐的四角都挂着金铎,风吹金铎响,远近都能听见,可惜这么宏伟的木塔早已毁坏无存了。现在留存下来最古老的木塔是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伽塔(图17),高达67.31米,外观五层,里面每一层都供有佛像,周围设有回廊,佛徒们可以沿着回廊上到每一层向佛像礼拜。图17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剖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木建筑最怕火灾,尤其这类木结构的高塔更容易遭到雷击而毁于火,所以到唐代以后,木塔逐渐被砖塔所代替。但是这时的砖塔在外表上还是保持着木塔的形式。例如建于唐代,经明代改建的西安大雁塔,高64米,分作七层,全部为砖筑造,但外观又仿照木结构的形式,用砖做出柱子、枋等木构件的式样。这类砖塔有的在外面贴以琉璃,就称为琉璃宝塔。在我国南方还出现一种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它的特点是砖筑塔心,四周包以木结构的塔身,所以外观和木塔一样,各层都挑出环廊,四周设栏杆,人可以登塔至各层,凭栏眺望四面风景。在这种楼阁式砖塔基础上,又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塔型,特点是底层特别高,二层以上为一层层的屋檐相叠,每两层屋檐之间的楼层变得很小,然后顶上安置塔刹,我们称它为“密檐塔”。它的平面有四方、六角、八角等形,多为砖筑造,塔内有的可以登临,有的是一空筒,估计原来塔内有木板也可以登临,但大多数为实心砖塔。早期的密檐塔如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唐代,平面为正方形,每层出檐用砖层层叠出,没有其他的雕刻装饰,外观十分简洁。宋、辽代以后,出现大批密檐塔,外表逐渐变华丽了,在塔的基座和底层上布满了用砖雕成的佛像和各种动、植物纹样,上面每一层出檐的檐下也用砖做出梁、枋等木结构的式样。在我国北方地区,留存有相当数量的辽、金时期的密檐塔,多为八角形,体形高大,雕饰精美,外形刚劲而挺拔。在藏传佛教流行的地区,出现了一种喇嘛式的塔,它的形象有点恢复到原来窣堵坡的形式,就是在塔的基座上有一个像宝瓶式的塔身,塔身上安置重叠的相轮和宝盖等组成为塔刹。外表多为白色,整体造型浑厚壮实,远看十分醒目。这种喇嘛塔除在西藏、内蒙地区外,在山西五台山、北京的喇嘛教寺庙里也能见到。北京妙应寺的元代白塔是这类塔中体形最大的一座,当时还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设计和建造的。金刚宝座塔是一种由多座小塔共建在一个台座上的塔形。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这类塔的标准式样。它建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在高高的台座上建有五座小的密檐式石塔,中央的略大,四角的略小,台座的四周布满了佛像。按佛经的说法是须弥圣山上有五座山峰,这是诸佛聚居的地方,台座表示须弥山,上面的五座塔表示五个山峰,所以金刚宝座塔就是佛居住的须弥圣山的象征。在其他的金刚宝座塔上,有的以喇嘛塔、经幢代替了台座上的密檐塔,有的在台座下开了门洞,成为能够穿行的城台,可见它的形式不那么标准化了。云南傣族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塔,它们与缅甸的佛塔很相似,所以当地称为“缅式塔”。这种塔造型的特点是将多座塔成群地建在一个台座上,每一座塔都由多层须弥座和覆盆相叠而成,下大上小,最上面是喇叭状的锥形塔刹。著名的云南景洪曼飞龙塔建于宋代(公元1204年),在八角形的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拥立着中央的主塔,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刹,配以基座上五彩缤纷的佛龛〔kan刊〕,造型挺拔秀丽,色彩上典雅又不失华丽,真称得上是一件民族的瑰宝。佛塔原来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与广大百姓的不断接触中,它的功能逐渐扩大了。佛寺中自从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埋藏佛骨的塔而占据了佛寺的中心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后、殿的两旁,甚至被安置到佛寺一旁的塔院里去了。作为佛教的标志,塔自然还是要占据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岭高耸地,山腰显著处,江河之滨都成了建塔的胜地。这样,佛塔往往成了城郊的风景点,点缀着江河大地;同时塔自身又是观赏风景的好去处,人们登临宝塔,极目四望,远近佳景,尽收眼底,心情为之振奋。江苏镇江有一座七层高的江天寺宝塔,巍然屹立于金山之巅,成为镇江市的一个标志。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游金山登塔楼,不禁作诗叹道:“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唐代的书生考中进士,都要登上长安城的大雁塔,在壁上记下自己的名字以表达得志之怀,后来“雁塔题名”就成了文人的风流雅事了。浙江杭州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成了江船航行的标志。河北定县开元寺塔,高15层共84.2米,宋、辽两国打仗,宋人登此塔能看到辽军的行动,所以称为“料敌塔”,使佛塔兼备有军事作用。有些地区,在村庄建设和兴修重要建筑时,有意在一定的方位上建塔以起到镇妖去魔、免除灾难的象征性作用。佛塔又变成风水塔了。在中华大地上,散布着各式宝塔,据不完全统计达3000座之多。它装点着祖国江山,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4)石窟 石窟是依山开凿的石洞,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建筑,但在印度,它却是真正的佛寺。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开一个方形的洞,一面是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里面坐着修行,称为精舍式僧房;另一种是在山洞后壁有一座佛塔,塔前供佛徒集会拜佛。石窟约在3世纪时传入中国,很快在各地传布开,现在留存下来的有数以百计的大小石窟,从分布的地区看以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为多,江苏、四川、云南也有不少。从发展的时期看,上至东汉,下至明、清都有开凿,但以南北朝和隋唐为高峰,五代逐渐衰落。著名的有甘肃的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石窟也和佛塔一样,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它的形制也逐渐中国化了。中国的石窟以在里面供奉佛像为主。在敦煌和大同云冈的较早期石窟中还有中心柱式的窟,即在石窟中心有一石柱,石柱有的雕成塔形,有的在上面雕满佛龛,佛徒们绕着中心柱礼拜。后来的石窟多在正面壁上雕佛像,布置如同佛殿里面一样;有的还在石窟的三面都雕有佛像,周围布满了各种建筑和动、植物的装饰雕刻,雕刻外涂以彩绘,组成为一个富丽多彩的环境,象征着理想的佛教天国。这种石窟的佛像越雕越大,由窟内发展到窟外,到唐代,露天大佛更得到发展。洛阳龙门奉先寺大佛高17米,佛前有广场,便于人群瞻仰。我国最大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大佛(图18)。大佛是依凌云山的天然岩石雕成,与崖同高,从头到脚共71米,光是佛的鼻子就长达5米多,肩宽24米,它的脚背上可容上百人,是世界第一大佛。从公元713年开凿,到公元803年才完成,前后历时90年。原来佛像全身都有彩绘,外面建有七层高的楼阁遮盖着大佛。明代楼阁被火烧毁,如今露天的大佛巍然屹立在岷江之滨,只有在江心远处方能欣赏到它的全貌。在石窟中,数量最多,经历时间最长的还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起直至元代共经历了10多个朝代,至今留下来有洞窟492个。因为这个地区的石质属沙砾岩,整体比较疏松,不宜雕刻,所以这里的石窟与云冈、龙门的不同,一般都用壁画和泥塑的形式来表现佛的世界,而且在窟前还建有门廊式的建筑以保护石窟。如今保留下来的几处宋代窟檐建筑,是我国早期木建筑的珍贵实物。图18 四川乐山大佛石窟虽然只是一种特殊的佛寺,但是它在艺术和技术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石窟中保留下来的大量雕刻泥塑和壁画,虽然表现的都是佛教内容,却是我国早期绘画和雕刻中十分重要和珍贵的部分。从建筑上讲,石窟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是建筑的一个类别,而在于在它的雕刻和壁画中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建筑活动和形象。从敦煌石窟壁画所描绘的各种佛教故事、佛、菩萨、供养人的画像以及大量的装饰图案中,在龙门、云冈和其他石窟雕刻中所表现的佛像、人物、动植物和各种花饰所组成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城垣、宫殿、寺庙、园林、街市的形象,可以找到殿、堂、楼、馆、亭、廊、店铺、民宅、桥梁等等建筑的式样,可以看到外国建筑与我国建筑一步步融合的过程,还可以找到古代建筑施工的场面和结构特征。在古代建筑留存下来的实物十分稀少的情况下,这些资料越发显出它重要的历史价值。历史上曾经有人这么描绘石窟寺:“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虽自人力,疑是神功。”为什么石窟要建在青云之半,峭壁之间,因为佛教要信徒们远离尘世,禁止一切凡人的俗念,在僻静处才能清心寡欲,修行得道,所以多选择远离繁华城市的深山老林,烟雨苍茫风景优美的地方建造佛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几处风景绝佳的名山都成了佛寺集中的地方,经过历代的修造发展,成了著名的四大佛山。现在讲的石窟是凿山得洞而成寺,洞在半山,在峭壁上才能显出它们的高,它们的险,才能表现出佛国的神奇,才能引发出善男信女的痴心向往。地址好选,但建造艰难,我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崖墓的形式,就是在山腰上开石洞,将人的棺木放置洞中。河北满城汉中山王刘胜的墓室是开在山崖上的一个洞,长达52米,空间容量有3000立方米,先不说这么大的洞是怎么开凿的,就说这么重的棺材是怎么放进这半山腰的石洞中去的,在技术上至今还是个谜。石窟寺有少量选用天然石洞进行雕刻,但大多数还是人工开凿的。龙门石窟的奉先寺为了容纳17米高的佛像,先要开出深41米、宽36米的露天场地,光开山工程就花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开出石料三万余方。甘肃天水县麦积山石窟始建于4世纪,现有的近200个洞窟几乎全都建在峭壁之上,上下左右,层层叠叠。所有这些洞窟又都用栈道相联系,且不说这些悬崖壁上的洞窟当年是如何开凿的,就说这些栈道的建造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里的洞窟分布在面宽200米的崖面上,最高石窟离地100米,最高的栈道也有70多米,上下按高低分作20段,共长800多米。所有栈道都是靠插入石壁的木梁支撑重量,在木梁上铺设木板供人行走,栈道宽约1—1.5米,外侧装有栏杆。现在崖壁上留存下来的梁孔就有近2000个。当我们今天站在这些石窟寺下,仰望这万龛千窟,不仅为它们所表现的佛教艺术倾倒,即便是看到这些飞檐走壁的悬空栈道,也确会感到“虽自人力,疑是神功”。第二节 道教建筑艺术道教建筑有一些与佛教建筑不同的特点。道教的教义讲人经过修炼可以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而传说中的神仙多居住在名山大海的胜境,东海里的蓬莱、瀛州、方丈成了东王公居住的三仙岛,所以道教多选择在名山福地建造宫观以体现它崇尚自然,追求超凡脱俗的思想。明代在湖北武当山,清代在四川青城山都集中修建了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群。道教相信仙人好楼居,得以接近天宫,所以楼阁也成了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道教祀神的场所称为观,观就是一种楼阁,古代人称“观者,观也,于上观望也”。就是说在楼阁上便于观星望气,所以后来道教寺庙都称为观,很大的观才称为宫,较小的观又称为道院。在许多道观中建有望仙楼、聚仙楼、万仙楼,都带有登楼求仙的意思。在有的道观中还有一种称为“天宫楼阁”的装饰,这是用木料制造的楼阁模型放在室内墙壁或者天花板上,作为东海仙山琼楼的象征。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它又是一种多神教,在道观殿堂中供奉的偶像,上至三清,下至城隍、灶君,对象很广。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内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尊像;北京著名道观白云观邱祖殿内供奉的是道士邱处机;山东泰山昭庆观供的是泰山神女碧霞元君的铜像,但是这些殿堂的外表和一般殿堂相同,没有什么特别。在建筑群的布置上,道观也采取中轴规整的形式,主要建筑居中,前后组成几重院落。在青城山、武当山的一些道观则依据地形,依山就势作布局。第三节 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伊斯兰教建筑与佛教、道教建筑相比,具有较多的艺术特点。伊斯兰教信奉的真主安拉无影无踪,他无所不在又无所在,所以在伊斯兰教的殿堂中没有具体的神像,教徒们只向着圣城麦加顶礼膜拜。麦加城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得道和开始传教的地方,所以定为圣城。麦加在我国的西方,因此教徒都向西行膜拜礼,这是它和佛教、道教不同的地方。伊斯兰寺庙称为礼拜寺,它的主要殿堂称礼拜殿,不论礼拜寺朝哪个方向,礼拜殿的入口总设在东面,西面靠墙布置装饰精美的圣龛,这样引导信徒从东面进殿,面向西方礼拜。伊斯兰教规定教徒除每天分散进行五次礼拜外,每星期五为“聚礼日”,所有教徒还要聚集在礼拜寺中礼拜,所以礼拜殿需要很大的面积。随着教徒的增加,殿也要不断扩大,普通长方形的殿堂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了,简单的一个坡面屋顶很难覆盖这么大的室内空间,于是在北方的礼拜殿上出现了把几个简单的屋顶勾连在一起的作法,称为“勾连搭”式屋顶;在新疆一带,则采用了当地习惯用的平屋顶形式。伊斯兰教徒进行礼拜时,都有寺中主事者“阿訇”在一高塔形建筑上进行呼唤,称为“叫邦克”,所以这种高楼称“邦克楼”。在一般清真寺中,邦克楼多与门楼结合,成为一种多层门楼式的建筑。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邦克楼多建成高耸的塔式建筑,位于寺门的一侧,形象十分突出。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新疆的伊斯兰礼拜寺,它们的造型直接受阿拉伯建筑的影响,和中国原有的宗教建筑很不相同。除了有邦克楼外,表现在屋顶上,多在寺的主要大厅上用高起的穹窿顶;在入口、廊子上多采用尖拱券,甚至在外墙上也作出浅浅的尖拱壁龛。在装饰上,总体保持简洁清新的风格,但在局部却又十分华丽,例如在大门、殿内的圣龛,天花藻井这几处地方,往往用石膏作出细腻复杂的花饰,加以彩绘,形成了无比绚丽的装饰面。在邦克楼和柱子上,有时在顶部或者中间绘以重点装饰,有时也对整根柱子加以彩绘装饰,使它们在比较素洁的环境中,鲜明突出。吐鲁番的额敏塔,实际也是礼拜寺的邦克楼,高达44米,全部用当地烧制的黄土砖筑造而成。圆形的穹窿顶,尖拱券的门廊,绚丽的重点装饰构成了这个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的特色,它们以异国的情调增添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采。第四章 坛庙建筑坛庙建筑是一种礼制性建筑。礼,就是规定社会行为的一种法则、规范和仪式的总称。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的生存经常会遇到天灾的侵害和野兽的袭击,当时又不可能科学地认识这些现象,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一种神灵的保护上,把某些动、植物作为幻想中神灵的标志而加以供奉,这就是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将自然界的天地代替了原始的图腾,待到宗教产生以后,佛、真主、上帝又代替了天地而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了。礼制性建筑,广义地说,就是为这些图腾崇拜、祭祀天地提供的场所,为拜佛敬真主举行仪式的地方。但是现在要介绍的礼制建筑不包括宗教的寺观,又因为它们经常以坛和庙的形式出现,所以就将这一部分礼制建筑称为坛庙建筑。坛庙建筑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祭祀自然界天地山川和帝王祖先的坛庙;二是纪念历史上有贡献的名臣名将、文人武士的祠庙;三是大量存在于民间的,为祭祀宗祖的家庙祠堂。第一节 祭天地、祖先的坛庙(1) 太庙与社稷坛 远在公远前11世纪的周代,各种祭祀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礼制。在后人写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当时王城的规划是:王城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道路,路宽有九轨(二车轮之间为一轨),王宫居中,左面是祭祖宗的庙,右面是祭社稷的坛,前面是朝会场所,后面是市场。这说明庙和坛当时在都城中已经有了比较重要和固定的位置了。这种左祖右社的格局在以后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中都有体现。明、清的北京城,更是明确地将庙、坛分置于紫禁城前的左右。世袭制的封建社会皇位代代相传,帝王自然特别重视祭祀自己的祖先。现在留存下来的祭祀祖先的太庙只有北京的一处了。北京太庙设置在紫禁城的左前方,它的形式也是一组规则的建筑群,外面用方整的三道墙围住。主要建筑是前、中、后殿,前殿最大,宽有11开间,坐落在三层白石基座上,是祭祀祖先的祭场,每逢大祭,把历代帝后神主的木牌移到这里举行祭祀仪式。中殿是平时供奉帝后神主木牌的地方;后殿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之地,例如清朝把满清在东北没有称帝以前的四位君主追封为皇帝,将他们的神位供奉在这里,所以后殿又称为祧〔tiao佻〕庙,以表示祀奉先君之意。这三座大殿都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两边有配殿,形成前后几重院落。在第二层围墙的外面,种植了成排的柏树,数百年的古柏成荫,构成了庄严肃穆的环境。我国古代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所以很早就立社稷加以祭祀,反映了中国长期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特点。所谓立社、立稷是因土地广阔,谷类众多,不能漫无目标地广为祭祀,只能把一小块土堆为土丘坛称为太社和太稷,以此作为祭祀对象。早期社、稷分为二坛或一坛一庙分别祭祀,到了明、清则将太社、太稷合二为一,称为社稷一起祭祀了。北京的社稷坛位于紫禁城的右前方,与太庙相对称而成为左祖右社的布局。它的形式是一块边长约15米,高近一米的方形土坛,坛面上覆盖着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的土,按照传统的分布方式是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以四方之土象征着国家的疆域。在这块四方土坛的外围加筑了一圈矮墙,墙表面也按四个方位分别镶砌了青、赤、白、黑四种颜色的琉璃。祭祀社稷的仪式是由北向南设祭,所以坛在最南面,它的北面是拜殿、享殿和正门。(2) 天、地、日、月坛 人类早期生存的威胁很多来自自然灾害,暴雨使江河泛滥;不雨而赤土千里,颗粒不收;狂风引海啸,人畜两亡;闪电成雷击,房屋毁于火。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将苍天当作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祭祀天地很早就成为人类很重要的活动了。在出现国家以后,不论是奴隶主或者封建皇帝都善于利用这种原始的信仰,把自己称作是受命于天来统治人间和治理国家的。这样,祭天地的活动与巩固和加强政权统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更加受到重视,到后来成了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了,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祭祀宗庙,成了国家的大礼。国家遇到像死了皇帝、皇太后这类大丧,规定停止祭宗庙,但不能停止祭天礼,并把平民百姓或其他人的祭天活动划作为越轨的非礼行为。祭祀天地既然成了历代帝王的重要政治活动,所以这些祭祀场所在历代都城中都给予了相应的位置。按周礼规定,祭天场所在都城的南郊,因为古代以南为阳向,北为阴向,天属阳,应在南;地属阴,应在北,所以祭地的场所相应在北郊;南阳北阴,天地互为对应。另外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因此统称为“郊祭”。城郊可以避开密集的街市,免除人烟凡俗的嚣闹,更接近于自然,也更适于祭祀天地日月之神了。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这些祭祀场所正是按这种格式安排的,祭天之坛位于南郊,祭地、日、月之坛分别在城的北、东、西郊。明代中叶扩建北京城,才将天坛划入北京外城墙之内。现在我们集中介绍天坛(图19)。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与北京紫禁城属同一时期。清代对天坛建筑虽作过改动,但基本格局仍保持着原来样子。天坛占地4184亩,约四倍于紫禁城的面积。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它兴建了些什么样的建筑,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来满足祭天的要求呢? 天坛的正门在西墙的居中偏北,天坛的建筑分为两部分,主要祭祀建筑安排在天坛的偏东中轴线上;另一组建筑斋宫位于西部,在西门内通道的南侧。斋宫是皇帝祭天前在这里沐浴和斋戒的地方,每年冬至前一天,皇帝住在这里,以不吃荤食和干净的身体表示祭天的诚心和神圣之意。这两组建筑占地不多,除此之外,大面积都是种植着松柏长青树木的绿化地带,在总体上力求创造出一个自然而肃穆的环境。主要的祭祀建筑安排在偏东,使进入正门后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通道才能到达祭祀区,这就更加重了肃穆和神秘的效果。祭祀建筑又分作两部分,前面是祭天的场所,主要建筑是圜丘。圜就是圆的意思,丘者堆土为丘,成为一个平台,称为坛。圜丘为三层平台,用石块砌造,周围设有石栏杆;在平台外围,没有建筑,也没有高墙,只有两道矮墙相围,外圈为方形,里圈为圆形;在两道矮墙之间,东南角有10多座铁炉和琉璃炉,西南角有三座高灯竿;整体环境干净肃穆。圜丘平台就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大典在每年冬至那天的黎明前举行。坛前灯竿上高悬着大灯笼,称为望灯,也叫天灯,灯笼高达八尺,里面的蜡烛就有四尺多高,一尺多粗;坛前的燎炉内燃烧着松香木和桂香木,既用来焚烧祭品,又能产生有香气的烟雾,一时间,鼓乐齐鸣,香烟缭绕,造成一种神秘之感。圜丘以北有皇穹宇,这是一座平面为圆形的单层小殿,是平时置放祭天神牌的地方。它左右有配殿,四周用圆形墙围绕,墙用细砖筑造,做工很精细,当两人站在围墙内不同的地点贴着墙面讲话时,由于墙面连续折射的结果,可以清楚地听见对方的声音,所以这里成了有名的回音壁。1.坛西门 2.西天门 3.神乐署 4.牺牲所 5.斋宫 6.圜丘 7.皇穹宇 8.成贞门 9.神厨神库 10.宰牲亭 11.具服台 12.祈年门 13.祈年殿 14.皇乾殿 15.月陛桥 16.永定门 17.钟楼图19 北京天坛平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天坛另一组祭祀建筑就是在皇穹宇北面的祈年殿建筑群,它是每年盛夏时皇帝祈求丰年的地方。主殿祈年殿为一圆形大殿,上有三层屋檐,下有三层石台;台前留有宽广的场院,前设祈年门,左右有配殿,四周有围墙,大殿坐落在北面中央,显得十分宏伟而庄重。圜丘和祈年殿这两组建筑,一个祭天神,一个祈丰年,都安置在一条轴线上,但二者之间却相距有360米之远,用一条宽约30米的大道相联。这条大道高出地面四米,两旁种满了青绿松柏,人行其上,头顶一片青天,脚下是起伏的绿涛,视野开阔,由南往北,仿佛步入苍天之怀,集中体现了天坛这个祭天环境所要达到的意境。在前面宫殿建筑部分里,曾经讲到中国古建筑喜欢用象征的手法,来实现建筑所要达到的某些精神功能上的要求,这种象征手法在坛庙建筑中也经常被采用,而其中尤以天坛最为突出。它集中表现在形象、数字和色彩三个方面。中国古代对自然天体的认识,长期停留在天圆地方之说上,苍天是圆的,无边无际;大地是方的;所以在天坛里大量用了方和圆的形象。天坛里外两圈围墙,南面两个角是方的,北面两个角是圆的;天坛主要的祭祀建筑圜丘、祈年殿、皇穹宇都是圆形的,圆的平台,圆的平面和屋顶,而圆形之外又用了方形的围墙。阴阳五行学说中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天为阳,自然得用单数。而单数中又以九为最高,那么,皇帝祭天处自然多用九数才显示最大的尊敬。所以祭天的圜丘处处用九数,最上面的平台,全部用青石铺砌,中心一块圆石,外围皆用扇形石,第一圈铺砌九块,第二圈用18块,第三圈27块……直至九圈81块; 四周栏杆的栏板数也是九的倍数,上层栏杆每面九块,四面共36块,中层每面18块,下面每面27块;三层坛的台阶,每层都是九步。祈年殿是祈求丰年的地方,所以用的数字多与农业有关。大殿的柱子分三层,12根外檐柱支撑着第一层屋檐,象征一日12个时辰;中层12根柱子表示一年12个月份;加起来24根柱子又表示一年24个节气;里面四根柱子象征着一年中的四季;农业和天时季节的关系确是很紧密的。黄色的土地,蓝色的苍天,这既是自然界的客观现象,又成了精神上的象征依据,于是黄色象征土地,蓝色象征苍天,祭天的场所就大量应用蓝色了。圜丘四周矮墙顶用蓝色琉璃瓦;皇穹宇、祈年殿屋顶也用的是蓝琉璃瓦;连祈年殿的配殿及祈年门、皇穹宇的配殿及皇穹宇券门这些殿门的屋顶都是用的蓝琉璃瓦。中国古代在陵墓、坛庙里往往栽植许多常青的松柏树作为环境的衬托,表示后人一种崇敬、怀念的心境。久而久之,这种松柏常青树所具有的绿色,也逐渐带有崇敬和追念的象征意义了。在应用形象、数字和色彩的象征手法上,前二者虽然也是有形的,但它们的寓意毕竟比较隐晦,如果不加以解释,不对有关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是不容易感觉得到的。台阶数、石块栏板数不去细数,自然不会发现它们都是九的倍数,发现了,也不一定知道它的含义。但是色彩却不一样,它是有形的,它能直接给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历过而且能够认识的。蓝色的天,绿色的树,给人以开阔、宁静之感。在天坛,正是这种大片松柏所造成的绿色环境,加上在这个绿色环境中的片片蓝色和白色的建筑,使整个天坛具有一种肃穆、神圣和崇高的意境。可以说,祭天祈丰年的特殊要求为古代建筑匠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凭借着他们的杰出技艺使天坛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高超的水平,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颗明珠,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是世界建筑艺术中的一件珍宝。处于北京东、西、北郊的日、月、地坛规模都比天坛要小多了。它们都有土质的平坛和神库、神厨等建筑供祭祀之用,加上棂星门、围墙组成一个建筑群体。皇帝每逢春分到日坛祭祀太阳神,夏至到地坛祭祀土地神,秋分到月坛祭祀月神。在这里也用了不少象征性的手法,例如地坛属阴,在北郊;数字应用双数,所以地坛的方泽坛高两层,四面的台阶各有八级,台面铺砌的石块也都是双数。日坛祭的太阳神,太阳为红色,所以坛面上铺的是红色琉璃,到清代才因为使用不方便而改为方砖。除天、地、日、月外,古代对名山大川也实行祭祀,例如在有名的五岳都有专门的庙供奉各方位的岳神。东岳泰山在泰安的岱庙中祭祀;南岳庙在湖南衡山;西岳庙在陕西华阴县的华山;北岳庙有二处,一在山西浑源县的恒山,早期曾将庙设在河北曲阳遥祭恒山;中岳庙在河南登封县的嵩山;这五座庙规模都很大,表现了古代人们对永恒的冥冥大山的崇拜观念。第二节 历史名人的纪念建筑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出现过许许多多名人。其中有在思想文化上卓有贡献的文人学士;有立下赫赫武功、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有不畏强暴、为民除奸的清官等等。人们为他们建庙立祠以资纪念,所以在全国留下了众多的名人祠庙。在这类祠庙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孔庙。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学,受到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在群众中有深远的影响。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建立的孔庙是这类纪念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这是一组十分宏大的建筑群体,从南到北长达650米,在建筑的布置上可以分为前导和主体两部分。前面由三道牌坊五道门组成前导,占据了全庙长度的多一半,层层牌坊和门在两旁绿色的常青树丛中,造成了一个十分肃穆的环境。后面主体部分由四座殿堂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成殿,面阔达九间,重檐歇山式屋顶,大殿的28根檐柱全部由石料制成,在前檐的10根石柱上雕有突起的龙纹,两侧及后面的28根石柱上也有祥云和蟠龙的浅雕装饰,大殿内部供奉着孔子像。大殿坐落在二层石台基上,殿前留有宽广的月台,作为祭祀时举行仪式的地方。历史上不少皇帝都亲自来这里祭奉孔子以表示对儒学的尊重。除曲阜的孔庙外,在各地大城市也多设有孔庙,或者称为文庙。唐代武则天皇帝为了尊儒,命令各州都建孔庙。宋代范仲淹在苏州任知府时,特别重视教育,把苏州府的学校与文庙合建在一起,在府学学习文化,在文庙行尊孔之礼。这种作法深受朝廷赏识,被推广到全国,于是兴学必同时建庙,全国各府县中就普遍建立起文庙了。这类文庙规模虽不大,但也都有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这几座基本建筑,加上旁边的学校,在一个县里也算得上是重要的公共建筑群了。三国蜀主刘备以忠义著称,先是桃园三结义,结拜了武将关羽和张飞,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军师诸葛亮。一部三国演义,使这几位英雄的传奇式业绩家喻户晓,于是全国出现了不少纪念他们的祠庙。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和四川资中的武庙,名义上是纪念诸葛亮和关羽的庙宇,但在这两座庙中同时也都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和孔明。也有的是专门纪念某一位的,四川云阳县的张飞庙,山西解县的关帝庙都是规模相当宏大的庙宇。尤其是关羽,以一生忠义和武艺高超而著称,后来成了历史上武将的代表,所以纪念关羽的庙被称为武庙,它与文庙并存于全国的许多府县里。宋代名将岳飞,率军坚持抗金,建立赫赫战功,后为奸臣所害,冤死狱中。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不畏帝国主义强盗,在广东当众烧毁鸦片,抗击英军的侵略。这两位民族英雄的业绩在群众中都深有影响,所以在浙江杭州建有岳王庙,在福建福州建有林则徐祠以资纪念。包拯也是在群众中极有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任职于北宋朝廷,体察民苦,严惩贪官恶霸,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自身又廉洁奉公,成为一位古代清官的典型,在他的家乡安徽合肥专门建有包公祠。李冰,在秦昭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在四川当太守,他主持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后代,百姓为了纪念他父子二人的功绩,在都江堰的东北岸上建了一座二王庙。此外,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北宋文学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分别建有专门的杜甫草堂和三苏祠来纪念他们。以上所说的这些纪念性祠庙,它们在建筑上有些什么特点呢?这些祠庙一般是建在名人的家乡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有的就是在他们原来的住宅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建筑布局多灵活,不拘于一定的统一格式,较多地具有民间建筑和地方的特点。位于四川云阳县的张飞庙,选在长江的南岸江边陡坡上,与县城正好隔江相望,庙中的结义楼、正殿、旁殿及轩阁亭台都随着地势高低布置在起伏的山坡上,各建筑翼角飞檐,造型不拘一格,整个建筑群成了该地的名胜。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地点也是选在都江堰东北岸的玉垒山麓,从山下到山坡上的主殿,安排了四道门,它们的方向各不相同,用坡道上下左右连接,门的形式有牌楼、城楼、与大戏台结合的门楼,它们与影壁、亭台布置在一起,构成了建筑群体的入口序列,经过曲折的坡道,将人们从山底引导到二王庙的主要建筑李冰殿。在这中间,让大家通过不同的空间,观赏到不同的景观,所以在这组建筑的入口牌楼上挂着“玉垒仙都”的大匾,真是名副其实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原来就是杜甫在成都的住处,位于浣花溪旁,现在除了将主要建筑大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放在中轴线上外,周围仍保持了原来的自然风貌,小桥流溪,丛丛翠竹,其中散布着横跨水上的水槛,以草作顶的碑亭,环境十分宜人。这类名人祠庙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教化的作用。前面说到的祭祀天地日月的坛庙,祭祀祖宗的太庙,不管祭祀的内容多么复杂,仪式多么隆重,其实祖宗并不知道,天地更属虚构,所行所为,自然也是做给人看的,是为了教化后人的。这种教化由朝廷所兴,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强化他们的统治。但是名人祠庙所供奉的,多是在某一方面对历史、对民族有过杰出贡献或者具有表率作用的人物,他们受到广大百姓所敬仰和喜爱,所以这些祠庙多由地方和民间建立,它们起着宣扬这些人物精神的作用。湖北襄樊隆中是诸葛亮青年时期隐居的地方,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才出山当了蜀汉的宰相。诸葛亮在这里的故迹经过历代保护和修建,成了今天的古隆中。这里建有诸葛武侯祠,里面有“抱膝亭”,是纪念诸葛亮在隆中时“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以抒胸怀大志而报国无门心境的;还有三顾堂,题有“卧龙深处”的野云庵等。后人游览古隆中,身入其境,更能缅怀这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的历史功绩。安徽合肥市的包公祠,规模不大,只有一个院落,建筑内外都很朴素,祠堂内供奉着包公坐像,墙壁上刻着包拯家训,这种环境本身就体现着这位包青天一生廉洁的品德。所以这些祠庙建筑具有很大的教化意义,尤其其中不少建筑,由于它们的地势险要,或者环境优美,往往成了一个地区的名胜区,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更使这种教化作用得到普及发挥。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体现着的一部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正是通过这些祠庙建筑而得到了传播和继承,不仅在历史上,在今后仍然起着作用。第三节 地方的家庙与祠堂我们走到农村,尤其到经济比较富裕的农村,往往可以看到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祠堂,这是一种地方性的家庙。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不仅上有世代相传的皇族,而且下到老百姓中间,家族观念都很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同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家族内都有自己的族规和族训,由有威望的族长实行统治,可以说这是整个封建社会在最基层的政治支柱和思想支柱。所以就像皇帝建太庙祭祀祖宗一样,各族也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都称作祠堂。基层的祠堂和皇帝的太庙不同,它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具有多种用处。一是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犯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带有基层衙署性质的建筑。二是祠堂也可作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在这里交往。尤其有的祠堂内还有戏台,在祠堂旁边附设学校和仓库,吸收本族儿童上学和贮藏粮食。族人在这里观戏、上学,使祠堂成为具有民俗性质的公共建筑了。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宗族,他们的祠堂就越讲究,几重院落,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成了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第五章 园林建筑园林是人们模拟自然环境而创造的景观,或者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们加工过的空间。在这个环境里,人们身体可以得到休息,思想可以得到陶冶。自古以来,园林的形式很多,大到一个风景区、大型的苑囿和帝王的园林,小到一户人家的私家花园,乃至住宅之旁,居室前后,哪怕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布置几块山石,留出一洼水池,种以花木,也是园林。中国的五岳和四大佛山,经过历代的开发、经营成了著名的风景园林区;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的避暑山庄都是名扬世界的皇家园林;江南苏州、杭州、扬州更留下了众多的私家花园;加上散布在全国住宅、寺庙里的小园,构成了一幅中国古代园林的丰富画卷。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包括园林环境和在其中的建筑,所以称为园林建筑。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据历史记载,远在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就有了苑。苑是选择一块山林之地,在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专供帝王在这里狩猎行乐。这时,除了在苑内筑有高土台供观察天文和瞭望以外,还没有什么建筑。到了西周(公元前10世纪到前8世纪)苑被称为囿,囿的规模有大到方圆70里的,在这些囿中蓄养禽兽和鱼类,挖有灵沼,筑有灵台,在灵台上开始建造宫室以供帝王享用。秦、汉统一中国,这种苑囿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代建造的卫林苑,长达300里,在其中蓄养百兽,采种各地花木,建造宫殿和供观赏游乐的建筑,已经是一座供帝王娱乐休息用的园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统治者之间相互并吞残杀,连年战争不息,使一些文人士大夫产生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他们不理世事,崇尚玄理,喜好清谈,一时间,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他们隐逸江湖,寄情于山水。这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大大盛行,大自然成了人们寄托感情的环境,于是文人士大夫开始也在自己周围经营起具有自然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就兴起和发展了追求自然情趣的山水园林。帝王的以狩猎为主的苑囿也开始向山水园转化,在园中开池堆山,布置亭台楼阁,创造一种具有自然之美的环境。佛寺为了避开尘世之扰,多选择风景优美的山林之地建造寺庙,由此也开发了山区的自然风景点。文人仕宦更大量兴建私家园林,在园里堆筑小山,培植花木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寄托他们的感情。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唐代是山水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得到发展,文化上诗文、绘画、工艺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建筑更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京都长安城的北郊设有规模宏大的禁苑,另外还有东内苑、西内苑和南苑诸园;在大明宫的内廷区,挖有太液池,在池中堆有蓬莱仙山,池周围布置殿宇长廊,形成一个专门的内廷园林区。将长安城的东南角曲江一带开辟为公共风景游览区,每年二月的中和节 三月的上巳节 九月的重阳节,这里都是百姓聚会游乐的胜地。在杭州、广西的桂州(今桂林)都有这类供百姓游乐的自然风景区。在各地的风景建筑中最著名的是初建于唐代的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和湖南的岳阳楼。这三座楼无论从建造地址的选择和建筑形象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个时期的私家山水园更得到极大发展。诗人白居易在他任杭州刺史时,极力开发了西湖风景区,同时他又精心营造了他自己在洛阳的小宅园。宅园占地仅17亩,其中住宅占1/3,水面占1/5,竹林占1/9;水池中有三岛,岛上有小亭,池中种有白莲、菱及菖〔chang昌〕蒲;池岸曲折,环池的小路穿竹林而过,四周建有小楼、亭台、游廊,供读书、饮酒、赏月和听泉之用;园中堆筑有太湖石、天竺石、青石和石筍。小小宅园,经营了10多年,可见他用心之精。这类私家小园在洛阳一地就有千家之多。到了宋代,造园更加普遍,从京都到地方,从贵族到平民,造园的地区和规模都扩大了。在京都汴梁,建造的帝苑就有九处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徽宗时所建的艮岳。为了建造这座帝王园林,在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专门设了应奉局,负责搜集南方名花异石,凡发现民间有一石一木可用者就破墙拆屋强夺运往汴梁。当时运输花石的船成群结队,所以称为“花石纲”,为此还引起极大的民愤。汴梁城内外,大臣贵族的私园不下一二百处。当时连一些酒楼为了招揽生意,也在店内设置园林,建造亭榭,有的挖池沼,设画舫,让宾客在船上饮酒作乐。大规模的造园活动促进了造园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园中造山由用土堆山转为用石堆山,仿照自然界的屏嶂、峰岫、石壁、瀑布、溪谷,有的还做出山间磴道、栈道,仿蜀道之难,在这些实践中造就了一批堆石造山的名匠。植物栽培术也得到了发展,用驯化、嫁接技术使洛阳园林的花木多达千种,光牡丹、芍药的品种就达到了百余种。南方的名花如紫兰、茉莉、山茶花等也都在洛阳落户生长。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名园,使我们能够具体地领略到古代园林的风采。第二节 清代的皇家园林清代的造园盛期是自康熙皇帝开始到乾隆皇帝为止。康熙皇帝用武力取得了政局的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后,就开始了皇家园林的建设。建设集中在北京的西郊和河北的承德两地。承德是清代皇帝带着皇族狩猎和习武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气候凉爽。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685年)开始在那里利用山丘起伏和热河泉水汇集之地兴建皇家园林,占地共8000余亩,这就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的地形是三面环山,中间为一小平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北京的西郊正处于西面山脉与平原交接之处,多丘陵,除西山外,还有玉泉山、瓮山,地下水源充足。自金代开始,这里就建有不少皇家和私家的园林。到清代,把这些官私园林都没收入官,康熙利用明代官吏李伟的“清华园”旧址建造了畅春园,前有供议政和居住的宫殿部分,后有以水为主的园林部分,成为西郊的第一座离宫型园林。接着又将玉泉山的澄心园改建为静明园,在香山建造了静宜园。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畅春园的北面特别建造了圆明园赐给他的儿子胤禛,胤禛当皇帝后,把圆明园扩建,可以在里面处理政务和居住,成了雍正皇帝的离宫。乾隆皇帝即位,国内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国力昌盛,经济繁荣,加以这位皇帝好大喜功,又醉心于游乐,在六次下江南巡视过程中饱览了各地风光之美,返京后大兴土木,将建造园林推向高峰。他进一步扩大圆明园,把附近的长春、万春两园并入,成为占地5000余亩的大型离宫型园林。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圆明园工程完成,乾隆皇帝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记叙了这座园林规模之宏伟,景色之绮丽,并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再废弃此园而重费民力另建新园了。但是,事隔不久,他自食其言,又在圆明园西边不远的地方,利用瓮山和西湖水面,兴建起另一座皇家园林清漪园。至此,在北京西郊,建成了京都著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和畅春园、圆明园。再加上附近的蔚秀园、朗润园、勺园(以上三园在今北京大学内)、熙春园、近春园(二园在今清华大学内)等,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几乎是园园相通,楼阁相望,成为一个历史上空前的、举世无双的宫廷园林区。下面重点介绍圆明园和清漪园。(1) 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时。这里本是一片平地,既无自然的山丘,也没有已经形成的湖面。但是地下水源却十分丰富,可以说挖地三尺即可见水,所以确是一处建造园林不可多得的佳地。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建园,自有它的特点。特点之一是平地造园,以水为主。圆明园中有大型的水面如福海,它宽达600米,处在全园的中心,湖中建有岛屿;有中型水面如在正门北面的后湖及长春、万春两园内的湖,长宽约二三百米,隔湖观赏对岸景色,尚可历历在目;小型水面无数,山前房后,一塘清水,比比皆是;还有回流不断的小溪小河,如同园内纽带,将大小水面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水系,构成为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水景园林。正因为是平地造园,水面是挖出来的,挖湖堆山,一举两得,所以湖多山也多,大小土丘加起来约占全园面积的1/3。只是这些土山都不高大,并没有破坏圆明园的水景特点。特点之二是园中造园。圆明三园,规模宏大,但它没有清漪园万寿山和北海琼华岛那样的山峰可以作为全园的风景中心,它是用一组组小型园林布满全园。这些小园或是以建筑为中心,配以山水树木;或是在山水之中,点缀各式建筑,围以墙垣,形成一个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无数各具特色的景观。这里有处在宫门内供皇帝上朝听政用的正大光明殿;有以福海和海中三岛组成,象征着仙山琼阁的“蓬岛瑶台”;有供奉祖先的庙宇安佑宫;设有佛殿的小城舍卫城;有建造在水中,平面成卍字形的建筑“万方安和”。乾隆皇帝几下江南,便想把苏州、杭州一带的名园胜景统统带到园里,于是圆明园里出现了苏州水街式的买卖街;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柳浪闻莺、平湖秋月等著名景观;只不过这些江南胜景在这里都变成小型的、近似模型式的景点了。特点之三是园中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极富变化。建筑的平面除长方、正方形以外,还有工字、□字、田字、井字、卍字、曲尺、扇面等多种形式;屋顶也随着不同的平面灵活地采用庑殿、歇山、硬山、悬山、卷棚等形式;光亭子就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十字形,还有特殊的“流水”亭;廊子也分直廊、曲廊、爬山廊和高低跌落廊多种。乾隆时期还在长春园的北部集中建造了一批西洋形式的石头建筑。这批建筑由当时在朝廷做事的意大利教士、画家朗士宁设计,采用的是充满了繁琐的石雕装饰,被称为欧洲“巴洛克”式样的形式,建筑周围也布置着欧洲园林式的整齐花木和喷水泉等。可以说这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集中地出现在中国。圆明园就是这样由不同大小的水面、不同高低的山丘和形式多样的建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在雍正时期就形成了24景,乾隆时期又增加了20景,加上长春园的30景和万春园的30景,形成占地5000余亩、共有100多处景点的宏大的皇家园林,所以西方有人把圆明园称为“万园之园”。(2)清漪园—颐和园 1750年乾隆以庆贺母亲皇太后六十大寿和整治京城西北郊水系的双重名义,开始改造和经营颐和园。造园者首先将原来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扩大了水面,在湖的东面筑成一道东堤,设有水闸,在湖的西面留出一条西堤,组成一个具有蓄水功能的大小三个水面的湖泊,定名为昆明湖。同时在瓮山上下大兴土木,在山的南坡中央建造了大报恩延寿寺,将瓮山定名为万寿山以庆贺皇太后大寿。公元1764年建成了占地5000余亩,水面占3/4的又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清漪园。清漪园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景区。一是万寿山东部的宫廷区。凡属离宫型园林都有供皇帝上朝听政的地方,所以在清漪园的东宫门里有一组宫廷建筑群。其中有皇帝听政的仁寿殿,住宿用的玉澜堂、宜芸馆和乐寿堂,以及成组的服务性建筑。它们也是采用传统的前朝后寝的布局,仁寿殿在前,寝宫在后。第二个景区是前山前湖区,这是清漪园最主要的部分。万寿山经过改造,形成座北面南,前临湖水的良好格局,在山的前坡中央建有一大组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寺的山门、大殿、佛塔沿着轴线,随着山势,由山脚到山顶,顺序安置在山坡上。其中最高的原为一高九层的宝塔,还未完工,发现有倒塌危险,拆除后改建为供佛像的楼阁,即佛香阁。这一组建筑金碧辉煌,成了整座清漪园的风景中心。在它的两边,布置着成组的建筑,其中有宗教建筑转轮藏、五方阁;有游乐建筑画中游、听骊馆、景福阁;还有许多可供休息玩乐的院落建筑。特别是在万寿山的南面脚下,沿着昆明湖岸,建造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自东往西,贯穿整个前山区。人们漫步廊中,外观湖光山色,里望组组宫殿与住所;内望廊里,每一间廊子的梁架上都画满了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彩画。长廊,成了一条绚丽多彩的画廊,一条观赏园内不同风光的游廊。前湖经改建后,用堤岸分隔成了三个湖面。西堤是模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在堤上也建了六座桥。在三个湖中各有一岛,象征着东海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登上万寿山,近处的昆明碧水,远处的万顷良田,相连成片,一望无际,园林风光在这里得到了无穷尽的伸延。三是后山后湖区。万寿山的北麓,紧靠着围墙,地势狭窄,本没有什么景致,但造园者却巧妙地在山脚下沿着北墙挖出一条河道,并且使河道形成宽窄相间的湖面,用挖出的土就近在北岸堆成山丘,两岸密植树木,然后将昆明湖水自万寿山的西面引入后山。这样就造成了夹峙在山丘之间的一条后溪河,在这条河的中段还模仿苏州水街建造了一条买卖街。泛舟后湖,或处于自然山林之间,湖面忽宽忽窄,忽明忽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进入繁华市街,两岸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各式店铺。登岸步入后山山道,则两旁高树参天,树荫深处,散布着组组亭台楼阁。到了后山的东头还出现一座谐趣园,这是模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园中之园。小水一塘,四周布置着楼台亭榭,环境宁静清幽,别有洞天。整个后山,变成一个与开阔的前山前湖迥然不同的、十分幽静的景区。(3) 名园遭劫 公元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占领海淀,对圆明、畅春、清漪、静明、静宜诸园先是大肆掠夺园中财宝,后又放火烧毁了这些园林。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几乎被焚烧殆尽,清人对劫后的清漪园曾作了如下的描绘:“玉泉悲咽昆明塞,唯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这真是对一代名园满目苍凉景象的真实写照。直到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造船的经费修复了清漪园的主要部分,并改名为颐和园。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沙俄、英国和意大利侵略军相继进驻颐和园达一年之久,对园内陈设又抢劫一空,建筑的内外装修也遭破坏。公元1902年慈禧返回北京用巨款修复颐和园,并于公元1904年在园内耗费巨资举办了她70大寿的庆典活动,这是封建统治者最后一次大规模地使用这座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烧毁之后,在同治皇帝时曾下令用拆除清漪等园的旧料去修复三园,但不久就因国库空虚和意见分歧而中止,到如今也就只剩下西洋楼这一区少量石头建筑的断柱残壁了。现在许多人去圆明园参观因为只见到这些石头建筑,所以把它们当作是圆明三园的昔日面貌,这真是一个误会,西洋楼并不代表圆明园的典型建筑式样,现在留存下来的断柱残壁只能使人们看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野蛮与凶恶。第三节 南方的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南方私家园林也是古代园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1)南方私家园林产生的条件 南方私家园林集中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尤其是苏州、扬州、杭州这几座城市为数最多。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建造园林的自然、经济和人文等诸方面的条件。建自然山水园,要有山有水有植物。江南一带,江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园林堆山,除土以外,不可缺石,江浙地区多产石料,南京、宜兴、昆山、杭州、湖州有黄石,而苏州自唐代以来就出湖石。湖石颜色有深浅变化,形态玲珑剔透,历来为堆山之上品。江浙地属温带,冬季无严寒,空气湿度大,适宜生长常青树木,植物花卉品种多,这些都给造园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造园与建宫殿、寺庙一样,需要有经济条件。江浙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手工业发达,苏杭自两汉以来就以盛产丝绸而闻名。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繁荣,扬州在唐代就已经是重要的对外商埠了。经济的发达给造园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园林又不仅是物质建设,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的建设,需要有人文的条件。江南自古文风盛行,南宋时盛行文人画与山水诗,随着朝廷的南迁临安(今杭州),大批官吏富商拥至苏杭,造园盛极一时。明、清两代以科举取士,这个地区上京做官的为数不少,这批文人告老返乡,购置田地,建造园林。尤其是清代后期,北方战乱,官僚商贾纷纷南逃,在江浙一带购地造园,偷安一方。这批文人懂书画,好风雅,精心经营自己的宅邸,参与自己的园林设计,使这个时期在造园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一个高峰。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