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中,有些人在遇到困难、灾难、贫穷的时候,受到别人的帮助而度过难关,等他稍有钱财、势力时就会想:“我原来在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那个人曾帮过我,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不应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而应该尽量帮助、报答他。”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别人也会赞叹道:“这个人很好啊,原来困难的时候某某人帮过他,他根本没有忘,现在还知恩图报……”这种世间上最基本的为人准则,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感恩图报并了知因果的人,不仅人们对他恭敬有加,天人也经常予以保护。所以,世间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是不能忘恩负义,别人对你有恩,你要记住并予以报答,另一个是要懂得因果,若具有这两条,人和非人都会来帮助你的。然而,菩萨的帮助众生与此相比就完全不同了,怎么不同呢?“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对菩萨而言,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嘱托劝请:你为了一切众生,要怎么怎么做……。但因为他前世大乘的善根习气成熟,看见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轮回中受如是的痛苦,自然对他们生起极大的悲心,披上利益众生的铠甲,发下坚定的誓言:我要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这种行为并没有“以前这个人对我很好,所以我要帮助他”的想法,也没有“我今天帮他,等他有所成就时就会帮我”的希求回报,更没有“我今生帮助他,来世就会到清净刹土获得快乐”的企图。菩萨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众生,这种行为值不值得我们赞叹呢?当然是值得的!有些人在遇到经济困难而某人伸出援助之手,若事后对帮助者予以回报,别人就认为“这个人不错,懂得知报知恩,有一定的人规……”但菩萨的精神并不是这样,不管你对他好还是不好,甚至故意无端加害,菩萨都不顾一切地帮助他。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提婆达多经常要破坏他的一些善行,当时世尊不但不生气,反而会尽量地帮助他、饶益他,这类公案在《广传》中特别多。所以,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首先要处理好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整天为了“我”而争斗,那你的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也很难说。如果每天都在佛菩萨面前发誓“我要利益无量的众生”,但却跟同行道友[2]的关系处理得特别糟糕,对那些真正害你的众生、素不相识的众生,恐怕是不会无条件去度化的,因为你的原则是:“你帮我,我也帮你;你没有害我,我也不害你;你如果害我,我也要害你。”这种心态,连小乘中都不会有,世间上懂道理的人一般也不会这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相续中的自私自利心,认认真真地学习前辈高僧大德们的事迹,了解他们通过什么样的利他菩提心帮助无量众生而获得成就,最后度化天下众生。虽然我们现在各方面的能力没有成熟,但一定要向他们学习,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让自相续中的菩提心早日成熟,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利他的心。〖任何人有感恩图报之心,尚且值得被人们称赞是“这是知恩报恩的人”,更何况说没有受人嘱托也是心甘情愿地利乐众生的菩萨了。〗菩萨没有受任何人的委托,自愿地帮助那么多众生,其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1]三菩提:声闻、缘觉、佛陀。[2]同行道友: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同时听受佛法的道友。附录第十三节课思考题84、解释颂词:“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85、有人想:“佛陀具有彻知万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86、为什么说即便是乞丐妓女,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87、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依靠什么样的方便方法,可以迅速积累资粮?倘若不依这一方便,其他方法能否让我们获得究竟的解脱?为什么?88、有些高僧大德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弘法、放生时,作为一名居士,你当如何对待才合理?89、众生所想与所行是怎样背道而驰的?请举例说明。90、有些人贪污腐败、杀生吃肉等造了很多恶业,但他的生活仍然逍遥自在、非常快乐,这样的话,是否说明因果不存在?请具体分析。91、为什么说菩提心是最大的善业、最好的亲人?92、如果没有菩提心,直接修大圆满、大手印,能不能获得成就?为什么?93、当代的战争、灾难、洪水、沙尘暴,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造成的?94、请与世间人的知恩报恩对比,说明菩萨更应值得赞叹。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十四节课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第十四节课昨天学习了“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1]”中的“自行利益”,也就是说,具有菩提心的人,从五个方面来赞叹他的功德,首先讲了自行利益[2],现在讲第二个问题“是殊胜施主”。己二、是殊胜施主:意思是什么呢?三界当中的所有施主,没有一个比得上发了菩提心的这种人。有些出家人、修行人认为:哪个居士对我经常供养,他就是我的大施主。但实际上真正的大施主或者说所有众生的施主,就是发菩提心的这种人。世间上的施主如果对某某出家人、某某高僧有信心,就经常供养他,但对其他人却从来不理、不闻不问,而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却与此相反,他实际上是所有众生的怙主。颂词是这样说的: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此处用了几个方面的对比,说明发了菩提心的大士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处。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偶尔准备一些微劣的食物,以轻蔑的态度布施给少数众生,解决他们大概半日的温饱问题,这样的话,人们都认为此人非常了不起,交口称赞他在多年中一直布施,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善举。那么,作为大乘佛教发了菩提心的人,恒时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这种精神和行为更珍贵难得,更加值得赞叹。以下从几方面来具体对比。前者:从时间上讲,只是偶尔的布施,大概只有二十年或者几个月,时间并不是永远的,也不是生生世世;从所施物上讲,他施予的钱财食物或者一些零星物品,并不是获得快乐的因,只不过是一些普通财物而已;从布施行为上讲,就像有些大老板、大施主一样,虽然给别人一些东西,但行为不一定非常恭敬,而是以轻蔑的态度来进行施舍——“要的话,就过来吧,给你给一点!”犹如有些人平时遇到乞丐,一边骂他,一边开始给几毛钱(菩萨的布施不是这样,就像《入中论》所讲,菩萨听到外面乞讨的声音,如同阿罗汉获得了出世间禅定一样欢喜,求之不得);从所施对境上讲,只是少部分众生,而不是普天下的无边众生,比如说,有些老板解决了公司员工的午饭问题,大家就觉得他非常善良,“你看这里有几百个人,每天吃午饭都是免费的,他对员工如何如何好啊……”实际上,若以智慧来真正分析,从对境上讲,并不是所有的众生,只不过是几百个或几千个众生而已;时间上讲,也不是生生世世,只不过是这一辈子的几十年而已;从所施物的角度来讲,是一般的食物;从时间上讲,只能解决半天当中不饿。如果这也能获得世间人们的认可、赞叹,那作为一个菩萨就更不用说。为什么呢?因为从时间上讲,菩萨的利他是恒常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广传》所说,哪怕自己变成了旁生,前世的利他心也不会舍弃,这辈子利益众生,下辈子还是利益众生,乃至生生世世,一直到佛果之间恒时利益众生。关于他的态度,颂词中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也能间接体会到。大家都知道,世间人在布施时有侮辱的态度,而菩萨在布施头目手足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恭敬众生呢?哪怕自己的头都断了,也要用右手[3]来进行布施,只要能满足众生的意愿,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从所施对境上讲,世间人布施的对境只是有限范围内的极少数人,而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是地球上的所有人,人类以外的众生也包括在里面。从所施物上讲,菩萨布施的并不是有漏的财物(如一些吃的穿的,解决一两天的生活问题),而是暂时的人天安乐以及永久的具有无量胜法功德的佛果。我们都知道,世间上的布施是极为有限的,比如说你要吃的,每天可以给你解决,但如果再要穿的,就不一定再给你衣服了,世间上的人就是这样:“我对你该解决的已经解决了,每天都给你安排午饭,还要什么穿的?太过份了!不要呆在我这里,快给我离开!”但菩萨并不是这样,只要众生需要什么,他就满足一切众生的愿,这一点在《释尊广传》中也看得出来。我希望这次参加学习的道友,遵照华智仁波切的传统,边学边看《释尊广传》。去年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了这部广传,很多人几乎能记得每一个公案,但对以前没有学过的人来讲,希望你们一天看一个公案,应该在一年之内看完。如果了解了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发菩提心的意乐和行为,就会知道我们平时的发心是很值得惭愧的,而且自己也会有一种动力:我是一个佛教徒,是一个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以后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对待众生,一定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菩萨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这一点,与世间法对比起来,的确是不相同的。虽然佛法不离世间法,但这并不是说佛法提倡所有的世间法,若是这样的话,二者就没有两样了,佛法就不是出世间法了。要知道,世间法的有些理念跟佛法完全不同,比如,世间上很多人认为,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是相当困难的事,但对大乘菩萨而言,由于心量特别广大,只要能让众生获得快乐,他都愿意全力以赴,不仅是在心里发愿,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唯一的意愿就是满足众生、度化众生。我们在座的人既然学习菩提心,就一定要发菩提心。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每年藏历六月份的时候,都要求大家一起受菩萨戒、发菩提心,我想今年我们也要这样。当然,在发菩提心之前,大家应该首先从道理上了知菩提心的功德。现在世界上有一些非常出名的先进分子、慈善家,他们在世间人的眼里非常了不起,值得人们佩服,但他们的发心跟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比起来,二者在心态上有天壤之别。大家应该清楚,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贤劣,并不是看他穿得怎样、打扮得如何,而应该从心态方面来区分。假如一个人的心量非常广大,也在三宝面前发过菩提心,这样的人绝对是好人。比如,一个人说“我这一辈子不杀人”,大家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这个人已经发誓不杀人了,他的话肯定可靠,最起码也不会杀我。同样,如果有人在三宝面前发誓“从此以后,我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不管怎么样,大家都会对他有一定的信任。如果这种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越来越多,世界上的疾病、灾难、困惑等就会逐渐消失,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讲,菩提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以上简单讲了一下颂词,下面看讲义:〖比方说,有人进行布施,他所舍施的对境仅仅是少量的众生,时间也只是一年一月施舍一次,所布施的物品也是平平常常的食物,而且态度也是不屑一顾、极不恭敬,所行的利益也只是解决对方半日内充饥饱腹的食品。如此之举尚且被人们称为善行而受到众人恭敬,〗平常人的布施,只能解决一点问题,尽管如此,人们也会说:“这个人真很了不起,他布施了多少多少……”就像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经常以大量的食品供养佛陀及其眷属,以致在佛教历史上非常出名[4]。还有些老板,每年都邀请一千个僧众作一百天的供养[5],人们就觉得:“这个大施主真是大菩萨,非常了不起,供养了那么多的出家人……”或者一个比较富裕的人,每个月十五号、三十号,给乞丐作一次布施,长期如此,坚持不懈(尼泊尔就有这种现象),下面的人就会说:“这个人相当了不起,每个月都给乞丐多少多少……”然而,这些善举若与发大乘菩提心的功德比起来,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这些功德也值得赞叹的话,〖更何况说〗大乘菩萨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对境上讲,他们的〖对境是无量无数的有情〗。从〖时间〗上讲,〖是漫漫无期连续不断,〗从现在乃至到佛果之间。从〖所施的事物〗上讲,〖也是善逝的无上安乐〗,不是暂时给他一顿饭,填饱肚子就行了。有些乞丐可能平时吃得不好,给他好好吃一顿,过一会儿拉肚子也不知道。有一次我跟一个法师在吃饭,看见一个乞丐特别可怜,就让他和我们一起吃,没想到他最后竟然吐起来了。可见,没有福报的人连一顿饭也消化不了,我们能给他的,只是暂时的安乐。与此相反,发了菩提心的人能给众生带来什么呢?无上佛果——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都希求的、脱离轮回苦海的无上圆满佛果!从〖所行的利益〗上讲,〖也是满足一切愿望〗,而不是极少数众生一天两天的愿望。从《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因地时,别人要钱财,给他!要房屋,给他!要自己的头目脑髓四肢,不管什么全部都给他!1998年学院开“金刚娱乐法会”的时候,表演过一个义成王子(佛陀的因地)的故事,就体现了“众生凡有所需,菩萨全部都给”的这种精神。当时有些不信佛教、对佛教半信半疑的人,看了以后都觉得特别感人,平时那些没有同情心的人,内心也对佛陀至高无上的精神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后来纷纷皈依三宝,成了真正的佛教徒。现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大多信奉的是“以善行来对待善人,以恶行来对待恶人”。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学过《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这些故事虽然讲的是人道慈心,但教我们的是什么?别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如果有些众生特别毒恶、特别恶劣,我们就要尽量远离、不能亲近,否则,一旦亲近他们,就会使自己遭殃。最后的结论是:众生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另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好好对待。然而,大乘佛教并不是这样,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对我好的,我应该很好地对他,对我不好的,我也要好好地对他,不可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慈悲心来对待。这样的精神,可以说世间和任何宗教都是没有的。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特别善良”,但这种善良是有局限性的,也许他在关系好的人面前很善良,也许他对自己国家的人很善良,也许对自己民族的人很善良,也许对人类很善良,但除了人类以外,遇到一些旁生时他会不会也很善良呢?对于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而言,这是很难说的。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不仅对人类乃至所有的众生,不仅是一天两天乃至成佛之间,一直都会特别善良。世间人常说:“做一件好事并不困难,做一辈子的好人才是最困难的。”对于大乘菩萨而言,不只是一辈子做好人,而是生生世世做好人,哪怕是转生为一头牦牛,当菩提心的种性成熟时,也会变成一头好牦牛、不害众生的牦牛,这一点,我们从《释尊广传》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大家听了这个法以后,虽然凡夫人的习气和毛病特别重,现在一下子全部改过来,全部焕然一新,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发下坚定的誓言:乃至生生世世,哪怕我当旁生,都不舍弃菩提心!旁生中也有具有慈悲心的,有些鸭子从来就不害其它众生,看起来跟菩萨没有什么差别,我们人中也是这样,有些人平时笑嘻嘻的特别善良,看了以后也很舒服。所以我们学了《入菩萨行论》以后,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在心相续中一定要生起菩提心!从〖行为上〗讲,〖也是以毕恭毕敬的方式施予。〗当然,遇到一些好的环境时,我们都可以对众生毕恭毕敬,但若遇到对我不好、对我经常有看法的人时,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也应该以慈心和悲心来对待,这是相当重要的。以上通过对境、时间、行为、所施安乐等方面的对比,区分了世间好人与发菩提心的人的差别。世间上有很多好人,在大城市里也经常看到,有些老板的生意很成功,究其原因,一个是他头脑非常灵活,另一个是他对下面的员工很好。但与此相比,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共特点。这一点,并不是我们学大乘佛法才赞叹发菩提心的人,而是从道理上观察得出来的。〖所谓的“恒”字,有的注释中解释为“纵然虚空、众生到了尽头也不终止”;〗颂词中“恒”字,意思是:假如无边无际的虚空、众生界都到了尽头,菩萨恒时赐予众生的安乐也没有止尽。若与布施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说,纵然虚空找到了边际,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永远没有止境。〖慧源尊者是按照时间的差别而讲的;〗世间上的好人,他布施的时间是有限性的、是偶尔性的,菩萨则是永恒性的。这是从时间差别上来讲的。〖善天尊者则按照施物的差别来解释的[6]。〗世间人布施的只是一般的粗茶淡饭,或是一些普通食品,而菩萨“恒时”施予的是无上安乐,它具有一种永久性的特征,这就是所施物的差别。当然,菩萨的所施物如果一点时间成份都没有,这个“恒字”也不好解释。所以,“恒”的意思就是所施物能永远让众生获得快乐,这是从所施物的差别来解释。善天尊者的讲义里解释得也不是特别明显。己三、是殊胜福田: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殊胜的对境,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这是科判的解释。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对一切众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完全成了一切众生的大施主。国外常有人说“我是哪个仁波切的施主”,甚至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说自己叫杨小姐,个子特别小也自称是大施主。当然,没有一个杨小姐,不然的话,她可能不高兴,我就随便编一个名字。其实,发了菩提心的人,就算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也是真正的大施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发心能给天边无际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由于心里有这种布施的力量,所以他的愿逐渐逐渐会实现的。在这样大施主或者大佛子面前,有些人因为业力深重,或者自己的烦恼没有对治,而对他生起了恶心,就会如有关佛经中讲,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且堕地狱的时间也相当长。是什么样的恶心呢?比如,有个人已经发了菩提心,但我心怀恶念,有时候想“我狠狠地打他一顿”,或者故意无因毁谤他,或者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害他,或者口里没说什么,身体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心里想害他、杀他,如果生起这些恶念,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刹那[7],也会堕入地狱长达一个大劫。如果对他生起一个弹指间的恶念,一弹指有六十四个刹那,那么,我就要堕入地狱六十四大劫。当然,根据这种罪恶的层次不同,堕入的地狱也各不相同。有人心里嘀咕:“会不会这样啊?”决定是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非常严厉的对境!我们世间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主席或总统是全国人民的怙主,如果有人想害他、打他,会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肯定是会的。别人打我,法律不一定对他怎么样,但假如打的是一个总统,肯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同样的道理,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如果对他生起恶念,确实会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呆在地狱里面。《俱舍论》里有讲大劫、中劫、小劫,这里的时间单位应该是“大劫”。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有些道友可能特别害怕:我们身边这么多人,很多都是发了菩提心[8]的佛子(在座的人当中,或是这次参加菩提学会的佛友,应该说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在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后都会发起菩提心的),这样的话,我今后怎么办呢?我对他们经常生恶念、生邪见,可能在地狱中永远也不能解脱了……确实也是,因果甚深难测,我们世间人谁都判定不了,谁也不敢说“你不会堕地狱”。通过这个颂词,我们一方面知道了这个罪恶的轻重,今后自己会注意,就像有智慧的人知道了偷黄金会在监狱里受多少年的苦,他就不敢偷黄金,我们明白了这个利害关系,行为上就一定会注意。另一方面,释迦牟尼佛在《诸法无生经》中也说了:所谓的业障,是指对菩萨的毁谤。平时有些佛教徒常说:“上师,我业障非常深重……”如果你对发了菩提心的人经常毁谤,那确实是业障深重。当然,是否发了菩提心,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一个人穿得再不好、长得再难看、行为再疯疯癫癫,但也可能已经发了世俗菩提心,这种菩提心在没有遇到违品而舍弃之前,一直都会在他的相续中存在。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对他生恶念,即使生了恶念,也尽量在没有过夜之前忏悔、互相说话,如果这个实在做不到,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也可以遣除破密宗誓言和菩萨戒的很多罪业。所以,我们早上起来的时候,最好先念二十一遍百字明。原来我说5:55分起床,结果发现根本来不及,现在已提前到5:30。我起来后念一些百字明,然后磕头、洗脸、喝一点水、做点别的事情,这样才会有时间。我们无始以来造的恶业特别多,尤其是佛友之间生不起信心、无缘无故起恶念的情况非常多,即使别人没对你做什么坏事,但由于业力现前,自己就是看不惯他。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一个人,他一看到我就特别生气,生气的原因我不知道,我既没有骂过他、也没有说过他,但他确实看到我就有气。如果是这样,自己还是要好好忏悔,尤其是对金刚上师生恶念、生邪见,《时轮金刚本续》中说:“密乘弟子对金刚上师生多少刹那之恶心,必定会堕多少个大劫的无间地狱。”《事师五十颂》的讲义也引用过一些教证:若对上师起恶念,有多少个刹那,就会在多少个劫中于恶趣受苦。所以,在一些严厉的对境面前,如果生起了恶念,就会有这种报应,我们平时如果不小心生起恶念,马上要励力地忏悔。有些人可能想:“不管怎么忏悔,不起恶念是很困难的,在发了菩提心的人面前,我经常会有这种恶心,而且时间也特别长,我肯定是没救了!”对于这种想法,寂天菩萨在下面讲了:我们对严厉的对境生恶念有严重的果报,但如果对他生信心、生清净的欢喜心,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的果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能会稍得安慰。什么叫“生净信”呢?就是觉得他很好、是个好人,或者对他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生起信心:“虽然他有时候很坏,但坏的时间不长,大多数的时间我对他还是有信心、有欢喜心,觉得这个人真的很了不起!”若能这样想,这个功德已经超越了恶心的果报。比如说,我对菩萨生一刹那的恶念,本来已经造了在地狱里一大劫不能解脱的因,但过了一会儿,哦,我刚才生气不太好,平时我应该对他印象好一点、生清净心也要多一点,这样的话,我对他如果生了一分钟的恶念,然后又生了一分钟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功德完全超越了恶念的过失,而且是千百万倍地超越了。如果懂得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我们平时就会特别注意取舍因果。在取舍的时候,首先要明白做这件事情的过失和功德,如果对过失不了解,就会常犯这个毛病;如果对功德不了解,始终得不到这方面的欢喜心、安乐心。所以,大家在严厉的对境,尤其是发了菩提心的人面前,自己的行为等各方面一定要如理如法,这是极为重要的!讲义中是这样说的:〖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博施的施主菩萨生起恶心,那么他生起了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在这么多劫中沉陷地狱。〗平时若对别人生嗔恨心、嫉妒心,尤其是害他的心非常不好,应当尽量忏悔,制止自己的这种恶念。此处的对境主要指发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学集论》里还说:“不仅是发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就算没有发菩提心但属于大乘种性的众生,哪怕是转生于旁生,也值得我们保护。”当然,我们没有天眼通,不知道哪个牦牛具有大乘种性、哪个人具有大乘种性……。外面没有皈依佛门的人那么多,在人山人海像蚂蚁窝一样的人群中,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寻觅钱财、地位,尽管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这里面肯定有很多人是大乘种性。在他们的面前,我们也不能生起恶念,否则过失也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大乘佛子,但由于属于大乘种性,也值得我们尊重、尊敬。[9]〖《寂静定幻经》云:“文殊,菩萨对菩萨生嗔轻侮,则等同此心之劫中住于地狱而披盔甲。〗一个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如果对另一个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起嗔恨心,那么在多少个刹那生嗔心,就会于那么多个刹那住在地狱当中,然后这个人又重新发心,披上精进的盔甲。此经的后面,引用了金刚宝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金刚宝坚硬无比,任何金属都不能摧毁,只有自己能摧毁自己,同样的道理,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任何因缘都不能令其堕入恶趣,只有对发了菩提心的对境生嗔恨心或是毁谤,才会堕落。因此,一般来讲,我们如果造了五无间罪或其他恶业,只要相续中有菩提心,不一定会堕落;虽然相续中有菩提心,但若对另一个菩萨生嗔恨心,后来又没有好好地忏悔,则有可能堕恶趣。这方面应该注意,佛经中的意思就是这样的。〖相反,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它的果报已经远远胜过恶心的果报。〗平时金刚道友之间吵架、生恶心,一个月中最多有一两次,但如果相互生信心的次数比较多,果报就远远胜过了前者。不过,有些人虽然生气一两次,但由于性格上的差别,一不高兴就很长时间缓不过来,一直都是闷闷不乐;有些人生气时特别生气,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自己照样很快乐,别人也觉得他生气不要紧。以前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父亲经常生气,但一会儿就没有了;母亲恰恰相反,一般不容易生气,一生气就两三天不说话。所以,我们这些孩子特别害怕母亲生气,心想父亲生气不要紧,一会儿就好了,脾气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变来变去,但母亲千万不能生气,一生气的话,整个家好几天都没有一个气氛,特别压抑!所以,我们对发菩提心的人,如果生起嗔恨心,最好要将这个生恶念的时间减短。即使对方真的做错了,自己暂时缓不过来,也尽量不要拖很长时间,互相都要说话,应该打个招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外面的很多情况不是这样,有一件事情大家不高兴,永远就会怀恨在心,这对大乘菩萨的精神来讲,是有点相违。〖《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设若十方所有世间界诸众生之眼被挖出,〗这是一个假设句,不可能世间所有众生的眼睛被人挖出来。〖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心令彼等众生之目复明。〗假设真有这种情况,又有人以慈心让这些众生的眼睛全部恢复,这个功德大不大?肯定大。不要说所有的众生,就算请一两个医生做白内障手术,自己也觉得作了好多功德,别人也认为你真是个大菩萨,使三十多人都看见色法了。但是〖文殊,若有其他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信解大乘之菩萨,则所生福德已胜前者无量倍。”〗一个人发了菩提心,我们若以信心或清净心的目光来看他,这个功德已经远远超过了令众生眼目复明的功德。所以,若以大乘行者为对境,积累资粮也好,对他生信心也好,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还引用了一些公案,说明甚至对一位菩萨生起贪欲心,也能获得三十三天的果报。在周围的人群当中,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些是菩萨、哪些不是菩萨,就像《华严经》中所说,善财童子依止的善知识当中,也有屠夫等行为不太如法的人,因此我们不能一看见行为不如法的人,就认为这个肯定不是菩萨,然后就侮辱他、说他,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法华经》里面也讲:观世音菩萨显现三十二种化现时,也会显现成鬼王、将军等等。所以诸佛菩萨在世间的幻变,有些是旁生的形象,有些是穷人的形象,有些是残疾人的形象,如果我们在街上看见一些没有手脚的人,也应该把他当作佛和菩萨来对待,就像《迦叶请问经》中所说,对所有的众生作佛陀想、本师想。如果能这样,我们就不会妄造恶业,《入菩萨行论》中经常强调,我们对待众生时,即便是自己的目光,也应该和蔼慈爱。所以,大家在没有特殊密意的时候,平常看待任何一个众生,都应该以一种慈爱的心情、慈爱的神态,这样自己也不造恶业。然而,有些人一看到上师、活佛,就认为这肯定是佛菩萨,一定要恭敬他,然后拜一拜、拜一拜……,但是对其他的众生,则完全不屑一顾。还有些人对有地位、有财富的人非常恭敬,接电话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对上等人用上等的方式,中等人用中等的方式,下面的人若打来电话,就简单的“嗯!可以!好!再见!”有时候连“再见”也不说,“好,好,好”,马上就挂机了。因此,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注意,将所有的众生视为佛菩萨来对待,这是极为重要的。《趋入定不定手印经》的这个教证,后面还有:假如将世间上关在监狱里的众生全部释放出来,并让他们获得转轮王的果位,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但若对菩萨生起信心、以慈悲的目光来看待,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在发了菩提心的道友面前发脾气、生邪见、生恶念,即使不是道友,我们看见其他一些众生时,也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有谁发了菩提心。有的人认为:“这个人肯定不是菩萨,没有发过菩提心,因为他还没有皈依呢。”其实这也不一定,如果他前世就已经皈依过,也发了大乘菩提心,今生虽然没有成熟,但他早已经是大乘菩萨了。为什么呢?按照小乘的观点,人死的时候,别解脱戒体就失坏了,但大乘的菩萨戒并不是这样,只要发了菩提心,如果没有遇到失坏的因,下辈子即使成了一个不信佛教的人,相续中的菩萨戒体还是存在的;下辈子即使变成一头牦牛,相续中的菩萨戒体仍然不变。所以,我们对旁生、对任何一个众生,都应该作菩萨想。有些人以前吃过海鲜和一些其它的众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前世发过菩提心的,如果有的话,你把一个菩萨活生生地吞下去了,这个过失有多大啊!真的,对发心菩萨生一个恶念都有这么大的过失,那把它一口吞下去,并且吞了很多次,吃了很多很多的菩萨,这个过失怎么样?这不是开玩笑啊,你们还是应该想一想!你们以前吃过多少众生,这个里面有没有菩萨?能完全断定没有吗?从因明的逻辑推理来讲,我是不敢断定的!如果说服务员端上来的一大盘螺蛳,这里面绝对不会有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菩萨,我是举不出教证、理证的。假如无法证明这一点,那我们造的业真是非常可怕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新做人,怎么做呢?看到任何一个众生,第一个不杀害他,第二个尽量对他不生恶心,以这种誓愿的摄持,乃至生生世世,我们的行为都会如理如法的。己四、不为痛苦所害: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灾难、疾病、痛苦、挫折,但他并不像凡夫人那样一遇到违缘善心就退了,反而自己的善心与日俱增、蒸蒸日上,一直都不会退失。究其原因,由于他的大悲心、对善法的意乐极为强烈,即使再大的困难和违缘出现,他也不会“知难而退”。这一点,从《释尊广传》中可以看得出来:菩萨在生生世世中,哪怕是遇到了生命危险,也不会退失菩提心。以前的米拉日巴尊者、虚云老和尚,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违缘,但是遇到这些痛苦时,反能将其转为修行的助缘,就像我们上师如意宝,在当年历史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自己的善心始终都没有改变。所以,对这些菩萨们而言,就算遇到了再大的痛苦,自相续中的善法也会越来越增长。〖一切佛子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心,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力使善法自然增上。〗具有真实智慧的人,即使自己再衰败,行为也不会堕入非法,始终信奉一些高尚的行为。〖如《般若摄颂》中云:“虽受数多难忍害,然彼胜士心不变,安忍之力极稳故,多信解修胜菩提。”〗意思是说,菩萨纵然遇到了再大的困难、违缘,也不会改变他的菩提心,反而会令安忍的力量越来越巩固,对殊胜的菩提道越来越有兴趣和信心,不会随违缘而转。所谓的信解,《现观庄严论》讲“有漏修道”时专门提过,意思是指对善法有兴趣、有意乐的欢喜心。有漏修道包括信解、回向、随喜,具体而言,相续中的善法没有生起的令其生起,这需要信解;已生起的令不失坏,一定需要回向;不失坏的善根越来越增长,就需要随喜。这是《现观庄严论》最根本的三个问题。刚才讲了,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不会退失信心,反而使善根越来越增上。前段时间,我们学院请了一位青海的医生——嘉扬师父,今年大概78岁,在他30岁的那年,因为“文革”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十多年。在狱中,他求法非常困难,因为对大圆满有很大的信心,于是便向同狱的门色堪布(现已圆寂)求法,想得到阿琼堪布耳传的大圆满教言。在一次单独交谈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了门色堪布,祈请堪布慈悲传授,以致眼泪都流下来了。门色堪布见他心诚,就说:“你真想求这个法的话,现在暂时念一些百字明,以后方便的时候我给你传。”当时监狱里面没有念珠,他就问:“我记数恐怕有点困难,您看怎么办?”堪布说:“你一直好好地念,念完了以后再说。”于是他就在白天劳动、做事情的时候默默地念,一直念了两个多月[10]。两个多月以后,门色堪布就准备给他传法。他到堪布那里(堪布当时脚不方便,不用每天参加劳动,而他当时三十岁,比较年青,每天都要去劳动),堪布说:“你如果真心想要求法,每天吃饭可能有点困难,你要装病。”他说:“这个没有问题。”有一天早上,大家都要去劳动的时候,他就一直躺着,说:“我今天病得很厉害,根本没办法起床。”监狱里的人专门请了一个医生。量体温的时候,趁那个医生走开了,他就把体温计放在开水里,然后搁在自己的腋窝下面。过一会儿医生来了,一看体温计,说:“啊,你烧得很厉害,必须要马上打针。”他说:“我打针可能不行,你可不可以就给我一些药?”医生给了他药以后,他就把药全部扔在炉子里烧了,然后趁没有其他人的时候,马上到上师那里去。当时门色堪布没有书,完全是口传(他年青的时候学得特别好,能够背下全部的教言)。在听的时候,他觉得每一个字都讲得特别精彩,但可惜的是,没有笔纸记下来,他记性也不是很好,全部记住有点困难,他想:“唉,有个笔、有张纸该多好啊!”但在监狱里面什么条件都没有。他就这样连续听了十五天,只有晚上能吃一点点饭。本来监狱里吃得就不好,在这半个月当中,他白天几乎吃不到饭。这是他第一次的听法经历。第二次,有几个上师跟他一起在门色堪布面前听,当时有个上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笔和纸,他写得特别快,最后把堪布讲的教言基本上记下来了。后来他(嘉扬师父)也找到一小片纸,就把这个教言在纸上抄下来。他认为当时在监狱里得的这个教言特别珍贵,于是就把它放在嘎乌盒里面,一直贴身珍藏。我当时觉得特别稀有,因为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法本: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大概有四十二行字,写得特别特别细,用电脑缩小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嘉扬师父一方面可能是环境所迫,另一方面写得特别好,一个字也没有掉。他把这个法本一直放在自己身边,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那个年代经常要受批斗、改造,但这个法本始终都没有被损坏。我后来悄悄数了一下,从30岁那年到现在78岁,这个法本藏在身上都48年了!他说一刹那都是不会离开的,这是上师给他的教言!我们这些人如果遇到这种环境,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信念呢?有时候看来,发菩提心的人,跟其他的人真的有所不同的!下面讲第五个功德,即是说,一个人如果具有菩提心,他就值得我们恭敬顶礼皈依:己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不管他是什么种姓、什么层次,上至皇宫里的总统、国王、国家主席,下至身无分文、流浪街头的一些乞丐,只要有了这一颗善良菩提心,作者寂天论师认为:对他的身体值得恭敬、值得顶礼!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寂天菩萨真正是得地的菩萨,作为得地的菩萨也认为这个人值得恭敬顶礼,我们凡夫人就更不用说了。按照小乘的有些观点,只有相续中具足小乘戒律等的人,才可以接受别人的恭敬,但按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讲,只要相续中有了一颗菩提心,别人对你恭敬、对你供养、对你赞叹,什么样都是应该的。为什么呢?这样无我利他的人在世界上是非常少的!我们平时接触很多众生,经常受到别人的供养,作为出家人,如果自相续中没有一颗菩提心,能不能消受这些信施也很难说。世间人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颗菩提心,就连寂天菩萨也可以向你顶礼。《现观庄严论·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即使菩萨现在不在了,以前他居住过的地方也值得顶礼。就像上师如意宝虽然示现了圆寂,但有些人来到学院,说这是以前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地方,然后对这里顶礼,此举将有许许多多的功德。有时候我在外面看到上师如意宝以前住过的地方,比如说成都的303医院,就想:“这是大菩萨住过的地方,心里面应该恭敬顶礼!”曲恰堪布在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曾说:“华智仁波切、堪布根华住的地方,无论我们谁去那里,都应该恭敬顶礼。”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我根本上师住的地方,什么时候看见,也都值得顶礼!”后来我们去石渠的时候,看到了华智仁波切、俄巴活佛、麦彭仁波切住过的地方,尽管那里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华智仁波切降生的地方只有一块石头,但对这些空地我们也要顶礼。为什么呢?这里毕竟是菩萨住过的地方,具有殊胜的加持力,与我们凡夫住的地方完全不同,而且这些菩萨也是大家公认的。就像朝印度的四大圣地一样,虽然这里没有释迦牟尼佛,有些地方基本上变成了一片荒野,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佛陀住过的地方,绝对值得恭敬顶礼。对具足菩提心的人顶礼恭敬,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对他住过的地方进行顶礼,也是值得的。举世公认的大菩萨,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宾馆,我们也应当另眼相待。每次我路过马尔康、米亚罗时,看到法王以前住过的地方,就会在车里生起恭敬心:“这是菩萨住过的地方!”这种起心动念也有非常大的功德。因为只要是菩萨居住的地方,佛法就会兴盛,众生也能获得快乐,有许许多多的利益,这次听《入菩萨行论》的人稍微多一点,在这么多的人当中,如果有人真能生起菩提心,我想这是他一辈子中最大的收获了。尽管什么境界都没有,什么神通也不具足,天上不能飞,水里不能像鱼一样游来游去,但是不要紧,这些神通神变对我们佛教徒来讲不是最要紧的,唯一要紧的是什么?就是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摄持的利他意乐,这才是我们应该希求的。这里是说,谁的相续中有了菩提心,寂天菩萨也是会顶礼的。因为这样的菩萨,即使对他加害、诽谤,或是打他、烧他、害他,实际上不但没有大的恶果,反与其结上了殊胜安乐之缘,他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皈依他、顶礼他、供养他、恭敬赞扬他……。《现观庄严论》讲修道的时候,也是从称赞、承事、赞扬等方面来对菩萨进行赞叹的。〖诚如《宝积经》中云:“譬如大国王,生有具相子,见童子诞生,城人小国聚,〗意思是说,一国如果降生了具有国王相的太子,此时就会举国欢腾,所有小国的人聚集一起,大家非常欢喜地说:“我们的太子生了,以后国家就有继承人了!”无论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对太子恭敬顶礼。〖自生菩提心,成具相太子,天等世间礼,净心尊重彼。”〗同样,一个人如果生起了菩提心,虽然表面上还是凡夫人,但实际上就像具相太子一样是法王的继承人。太子刚生下来的时候,能不能当国王、做国王的事情呢?肯定不能。同样的道理,《入菩萨行论》才讲了两个多礼拜,我们这几天生起的菩提心,就像是刚出生的太子一样,现在还不能做大菩萨的事情,但由于法王的种性已经具足,所以值得人、非人、天王等在我们面前顶礼。有些人特别害怕别人给自己顶礼,一见到这种场面,马上就紧张地摆手“不要顶礼、不要顶礼……”以前帝察活佛一看到别人顶礼,就特别害怕,一直说:“不要顶礼,不要顶礼,快给我拿本经书[11]……”。经书来了,人家也顶礼完了,经常有这种情况。但你的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不用拿经书了!不过,帝察活佛特别谦虚,他虽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在学院也给成千上万的人灌过顶,但仍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功德,别人对他顶礼、对他恭敬,显现上特别害怕,马上站起来拿经书。我们相续中真的有了菩提心,别人怎么样顶礼也是可以的,即使天人给自己顶礼也是值得的。《入中论》是这样讲的:声闻和缘觉的来源是佛陀,佛陀的来源是菩萨,菩萨的来源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来源就是大悲心,故在造论之初,月称菩萨对谁也没有顶礼,唯一顶礼大悲心。《入中论自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为什么对有菩提心的人要这么恭敬呢?因为他是如来的继承者。就像国家把未来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有培养前途的大学生、高才生身上一样,三界众生也把自己解脱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希望寄托在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身上,因此,如果我们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寂天尊者顶礼、其他任何人顶礼都是值得的!〖任何人生起了珍宝菩提心,作者即对他的身体恭敬顶礼。〗〖就算是有人对他加害,也会令作害者与安乐连在一起,〗平时我们有种说法:“与发菩提心的人结善缘,会即生成就;与他结上恶缘,也会断尽轮回的种子。”什么意思呢?与菩萨结善缘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肯定会获得成就,但如果结的是恶缘,比如说批斗他、害他,暂时你会受一点果报——生了多少刹那恶心,就会堕地狱多少大劫,但因为他的发心力和慈悲力所致,你在很快的时间中也会获得佛果。所以,对一个菩萨生嗔恨心、毁谤,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菩萨,两者比较起来,还是前者的功德大。为什么呢?如果没有遇到这个菩萨,我可能永远深陷轮回,不一定有机会获得解脱,正因为我见到他、害了他,虽然暂时受了一些报应,但由于他的悲心和愿力,我在很快的时间内一定会获得成就。〖因而我们在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源泉的菩萨面前虔诚皈依。〗〖如果有人问:此处的说法不是与“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相违了吗?〗前面说对菩萨生一念恶心的过失非常大,这里又说与他结恶缘也成了解脱之因,这两个难道不相违吗?〖答:并不相违。上句颂词是说明恶心的果报,〗不相违。前面是从异熟果报方面来讲的,说明了若对菩萨生起恶心,果报是相当的严重。但如果你忏悔了,或者对他生起净信,这个果报就已经消失了,不会存留那么长的时间。〖而此处的意思是说菩萨暂时与究竟摄受作害者,〗菩萨以大慈悲心摄受他,所以令这种恶缘变成了善缘。〖就像慈力王暂时、究竟使五位罗刹[12]拥有安乐一样。〗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慈力王时,有五个夜叉向他要鲜血,因为对菩萨造成了伤害,所以它们后来堕入了恶趣。但由于慈力王的发愿——“愿我暂时以鲜血让他们满足,最终以佛法的甘露来让他们获得快乐”,在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五个夜叉转生为五比丘,佛给他们初转****后,他们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试想,假如这五个夜叉从来没见过慈力王,那释迦牟尼佛转****的时候,它们根本没有解脱的机会。因此,对菩萨加害实际上也是结上安乐之缘。最后是无著菩萨的一个结文:不见尽遣二障暗,菩提心宝之日轮,犹如没有眼睛就见不到太阳一样,世间上的人因为没有智慧的明目,所以根本见不到能净除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菩提心日轮。坠于愚痴黑暗中,睁常断眼诚可悲!这些众生时时处于愚痴的黑暗当中,该睁开的菩提心明目不睁开,不该睁的常见断见的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整天都是搞世间法,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偏要学,这些众生真是非常可怜!〖第一品释终〗——[1]补特伽罗:是梵语,指人或者众生。[2]自行利益:无需他人劝诫,自行饶益众生。[3]按照印度的习惯,用右手表示尊重。[4]《毗奈耶经》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5]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经常有这种现象。[6]在善天尊者的讲义中,也有从时间方面作的解释。[7]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一弹指有六十四个或六十五个刹那。[8]此处是指世俗菩提心,这一点,《学集论》中引用了许多教证,讲得特别清楚。[9]请注意:对照MP3时,下四段的顺序有变动。[10]我当时详细询问了他在监狱里修行的一些状况。当年监狱里面的一些老修行人,跟我们完全不相同,这种条件下如果修行很圆满,那是真的很了不起![11]把经书放在面前,别人给自己顶礼的时候,就相当于给经书顶礼。[12]有些公案中说是夜叉,两种说法都可以。附录第十四节课思考题95、为什么发菩提心的人才是殊胜施主,世间上的大老板还不算殊胜施主?请从五个方面对比作答。(提示:所施对境、所施物、态度、给予的安乐、时间)96、请以教证、理证成立发菩提心的人是殊胜福田。97、为什么佛子在遭遇痛苦、逆境时,反而会令善法增上、罪业不生?请举一实例。98、对发心菩萨加害也能结安乐缘,与前面的“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不相违吗?为什么?99、如果世间上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越来越多,对我们国家、社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以理建立。100、社会上有很多慈善机构,他们的善举与大乘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是否一样?请写出你的根据。101、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了菩提心后,是怎样把自己的愿心付诸实践的?102、一个善良的人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吗?无论是与否,请列出理由或实例,以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103、对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恶念也会一大劫堕地狱,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致于堕落呢?104、在日常生活中,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众生?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105、平时吃海鲜、杀生时,敢保证这些动物里面没有发过菩提心的菩萨吗?如果有的话,你的罪业有多大?对此今后你有何打算?106、解释颂词:“不见尽遣二障暗,菩提心宝之日轮,坠于愚痴黑暗中,睁常断眼诚可悲!”107、通过第一品的学习,你有什么深刻的体会?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十五节课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第十五节课《入菩萨行论》共有十品,前三品是讲菩提心没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自相续得以清净,第三品主要讲菩提心怎样受持。前面这几品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相续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知道了以后,自己的相续如果没有清净,菩提心不会无缘无故于不清净的法器中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忏悔加以清净;最终生起菩提心以后,怎样按照大乘经典所讲的那样去受持。今天开始学习第二品忏悔罪业丁二(受持之方法[1])分二:一、总义;二、论义。戊一(总义[2])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在这个总义当中,主要讲了菩提心的本体、分类、怎样受持。在“怎样受持”当中,又提到了受菩提心的对境(上师)、受持者的身份[3]、受持的方法、怎样护持菩提心、菩提心失坏后如何恢复等几个方面。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明白总义的重要性。从科判上看,这是“忏悔品”的总义,但实际上它是整个菩提心的总义,以总纲的方式提纲挈领地阐述了菩提心的要点。所以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对总义了解清楚。首先知道发心的功德、发心对我们今生来世的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怎样受持菩提心。打个比方,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相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一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同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总义部分表面上看来文字不多,但有智慧的人通过它,就可以将菩提心的方方面面一览无余。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后,大家肯定想受菩萨戒,在受菩萨戒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本体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分类、所受的对境是什么、能受的身份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得到以后怎样保护,倘若失坏怎样恢复或还净。今天的有些内容,前面讲菩提心的功德、分类时也涉及过,但这里并不重复,因为前面只是解释颂词时顺便提及的,而此处,则是无著菩萨特意归纳了菩提心的分类、本体、受持的方法等等。大家一定要清楚,今天所讲的“总义”并不是《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内容,如果是解释颂词的意义,这叫做“论义”。这些简单的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明白,但学习的时候细一点还是有必要的。戊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己一(抉择发心)分二:一、本体;二、分类。庚一、本体:〖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若对各大经典、藏汉高僧大德的论典详详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经论中提及的有关大乘的一些心态,全部都是发菩提心。比如说,大乘的积累资粮、信心、悲心,还有利他的任何行为,全部包括在菩提心当中。这个教言充分说明了,我们无论修显宗还是密宗,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就不属于大乘。以前格鲁派也有一些类似的公案:有位修大威德的人,由于最初的发心不正,后来变成一个鬼神;有一位修喜金刚的大德,也因为当时的发心不够,最后获得了小乘果位,而没有成就密宗的果位。可见,修大乘法的任何一个发心,全都可以摄在菩提心当中,反过来说,菩提心遍及大乘的所有行为和发心,如果没有利他的心,那就不是大乘法。当然,菩提心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大菩提心经》中说:菩提心是如虚空般无有相状、本来光明的心。这是从认识心性本体空性、本来光明的角度来讲的。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讲,只要是菩提心,肯定有利他的心。当然,利他的层次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虽然属于利他,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利他范围相当广,这种利他所摄的一切心、一切行为,才属于大乘的发心。〖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弥勒菩萨虽然还没有来人间成佛转****,但在兜率天已经给人间赐予了教言——《慈氏五论》,或者叫《弥勒五论》,其中的《现观庄严论》是这样说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前面也讲过,发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这个希求心才叫做真正的菩提心。无论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不会超离这种利他的心。我们应该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看看自己有没有利他的心,有了利他的心,才可能有菩提心。当然,作为一个凡夫,自私自利的心全部灭尽可能有点困难,但只要尽量减少菩提心的违品——执著自己的我执,尽量与执著自我做斗争,当我执越来越少的时候,利他的心才会越来越提升。(很多大德的菩提心教言中一再强调,对我的执著就是菩提心的违品,因为我执特别强烈的话,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利他心。)那么,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呢?应该是有的。以前噶当派的大德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中,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当然,自己陷在泥坑中,没出来肯定不能救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所以,出来的主要目的不是自己获得快乐、自己获得解脱,而是要救别人!我们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怎样才能获得呢?就像《中般若》里所讲:“获得圆满如来正等觉果位,必须要学般若波罗蜜多,甚至获得声闻独觉阿罗汉果位,也要学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我们若想获得佛果利益众生,缺少了般若波罗蜜多和利他的心是不行的。有些道友可能会想:我们凡夫人的自私自利是不可能断尽的,假如不能断尽,菩提心是否永远生不起来呢?实际上,我执存在的同时也可以有菩提心,作为凡夫非要断尽我执才能发菩提心,谁也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有的话,凡夫就不是凡夫,已经变成圣者了。在这些问题上,大家应该值得分析。总的来讲,菩提心就是利益他众。虽然利他的方法非常多,但最究竟的,就是愿他获得佛果,暂时一定要想帮助他。作为真正学佛的人,始终都应该有一颗利他的心,很多善知识的教言里也讲: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或者对车辆有影响”,然后把它扔在旁边。当然,没有菩提心的人也许故意把大石头扔在路中间,因为好人有好人的性格,坏人有坏人的性格,坏人始终都想害别人,这种心态和行为,在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一定要断掉!所以,不管是在团体场合、还是私人交往,我们一定要把在佛菩萨面前承诺过的利他心用起来,而且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什么果报,不认为“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别人会不会赞叹我,会不会得一点奖励”,或者“我来世会不会获得快乐”,这完全是小乘的发心。作为大乘修行人,帮助别人,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什么样都可以,只要能给他人带来一分快乐、一分幸福,这就是我活在这个人间的意义了。若有这样一种心态,所谓的发心就已经运用在生活中了。我非常希望大家这次修学菩提心,不仅心里每天要这样想,行为上也要看看自己在一年365天当中帮助了多少众生,每个人应该总结一些菩提修学的实践,方便的话,每天最好写一点日记,比如说,我今天看到个老人走路不方便,就跑过去扶一下,或者在水里看到一只蚂蚁快淹死了,就把它救出来放在草丛里,这些举动都是一种无条件的利他。我们周围生活着无数众生,经常需要我们帮助,甚至平时与人交往,有人挖苦我们,自己尽量忍一会儿,这也是一种修学菩提的力量。所以大家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前所未有、比较强烈的利他心,并把这种利他心逐渐转为缘无上佛果,也就是说,凡是与我们结缘的众生,今天救了他、帮助了他,依靠这种因缘,让他慢慢趋入佛道,最后获得圆满的佛果,这就是我们的究竟目标。当然,今天我帮助他、给他灌个顶,明天他就成佛,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对发菩提心的人来讲,也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以前有些人说:“我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法,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十几年了,这些人还是老样子!”这种想法是对佛法的有些道理不太了解。要知道,学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希望度众生能一蹴而就,有些事情恐怕会大失所望的。就我个人而言,一天中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稍微能帮助一些众生,自己心里也有一种安慰感。当然,这方面我本人学得特别差,给你们强调,可能很多人在背后讥笑我。然而,《入菩萨行论》中说,我的身体等一切都已供养给众生了,你们笑也好、说也好、打也好,怎么样都是应该的。知道了这一点,心里就会好受一点,否则自我的念头始终比较强,永远都觉得众生在害我、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这样,菩提心永远不会有成熟的时候。因此,菩提心的违品唯一就是我执,如果我执越来越减少,菩提心才会越来越会增长。以上讲的是菩提心的本体。庚二、分类:〖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观庄严论》讲过这四种发心:1)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认为“利益众生是我愿意做的,我需要这样”,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2)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真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3)三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所以,〖《经观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4],断障四发心。”〗以上从凡夫到佛地之间的四种发心,是从地界的角度来分的。〖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从助伴、比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有二十二种分类。〖如《现观庄严论》中云:〗《现观庄严论》首先略说了八事七十义[5],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广说。在广说“三智”的时候,发菩提心是“遍知十法”的第一个,以下两句讲发心的分类。〖“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这二十二种比喻,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讲法,分别对应了从资粮道[6]到十地末尾的发心;按印度狮子贤论师的观点,则是从资粮道到佛果加行、正行、后行的发心。从比喻和助伴两个方面具体宣说: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3)“月”:大资粮道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这是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4)“火”:加行道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发心: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