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人生总是无法满足 事实上,人生是无法满足的、不完美的,不是吗?大家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满足吗?不可能吧。无论做什么,大家都会感觉还差点什么或还需要点什么,总是不能满足,这也是导致心累的原因之一。 世人总是用观念看待世界,比如未来的乌托邦等观念,但这些东西都不成立。 佛陀不同,他是客观地看待具体的事实。他既客观地看待人类为了活下去而作出的非同寻常的抗争,同时,也如实地看待无论怎么抗争,每个人都不得不迎接死亡的事实,并给出了回答。 这是佛陀的世界,这里没有观念。 第二真理:苦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第二真理——苦的原因。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活着是苦”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人类断然不会认可这一点,他们会想“这不可能”。 由于人们认为活着不可能是苦,于是为了确保生,就拼命地努力。尽管实际上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用,但仍然不放弃。建立家庭、工作、做饭……尝试了各种努力。但是,再怎么做内心都不能满足,却还是不停止。 佛陀给这种“对生的执着”取名为“渴爱”。意思就是执着于生,犹如渴了想喝水。 还有,耽于享乐却不满足。虽然拼命努力来确保生,却无法满足。而这些是怎么做都没有尽头的,必须每分每秒都不停地努力。这也是“渴爱”。 再者,为了守护生,就会想破坏违背生命的东西,比如敌人、竞争对手等,甚至是世界。但还是不能满足,而且也没有尽头。这种没有尽头的状态也是“渴爱”。这些都是造成心累的原因。 佛陀将“渴爱”分为以上三种。生命中有渴爱,这也是具体的事实。 像这样如实地讲述事实不是消极,而且知道并承认事实,才能研究出解决对策。比如,生病就是这样,只有注意到自己生病的人才会努力治疗。 因此,佛陀才毫不掩饰地说“生命中存在大问题”。假如他说“生命中没有任何问题”,那就危险了。 从其他角度来观察“苦” 关于“苦”,我们试着再思考得更详细一些。要了解“苦”,就必须从其他角度来观察。 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是由心和身体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都在不断地变化。心不会停止变化,身体也不会停止变化。 我们可以将这个变化看作是“活动”。如果觉得“活动”这个词不够明白,也可以用“变化”这个词。 那么,首先进入身体的话题吧,这是非常重要的哲学。为什么身体在不停地活动呢?所有的生命,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类,身体一直都在活动,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假如强行停止生命的活动会很痛苦,再继续停止的话,就会死亡。 有一个可以确认这一点的非常简单的实验。我们只要是活着就会一直呼吸,是吧?甚至当我们还是母亲子宫里的一个细胞时,也在呼吸。所以,呼吸不会停止。如果尝试一下停止呼吸一小时,会有什么结果? 可以停止呼吸一小时的人绝对不可能有,一定会死掉。厉害的人最多也就坚持两分钟左右,而且这两分钟肯定会感觉非常痛苦。 就像这样,因为肉体非常痛苦,为了设法减轻痛苦所以才活动。肺在不停地吸气呼气,甚至连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活动。 痛苦是因为我们有“心” 接下来我们换到心的话题。 我刚才说过身体有痛苦,那么感觉到痛苦的是什么呢?是心。能够称为心的东西,其实是肉体中存在的感觉。比如,桌子没有感觉,所以也没有心。作为人的我有感觉,所以有心。 而且,这些感觉都是苦。所以,归根结底,心也是苦。为什么我们可以呼吸呢?是因为我们有感觉。如果一直吸气,就会感觉痛苦得快要死了。反之,呼气也是一样。如果一直坐着就会很痛苦,而站起来的一刹那虽然很舒服,但之后又会变得痛苦。比如,痒也很痛苦,对吧?挠一挠会很舒服,但如果一直挠下去会怎样呢?同样很痛苦吧。也就是说,感觉本身是苦。 所以,身体的活动由延绵不断的苦构成。一种苦变得严重后就会向其他感觉转变。因为吸气痛苦所以呼气,因为呼气痛苦所以吸气。肚子饿很痛苦所以吃饭,肚子撑很痛苦所以停止吃去做其他的。坐着很痛苦所以去散步,一直散步很痛苦所以停下来坐一坐。 就像这样,所有的感觉都是苦。只有当难以忍受的苦向其他的苦转变时,那短暂的一瞬间,我们才会感觉舒服。比如,走累了脚很疼时,躺下来休息疼痛消失了,就会感觉很舒服,对吧?但是,如果躺久了,躺着也变成了痛苦。 如果没有这种难以忍受的苦,会怎样呢?乍一看似乎很好。但如果完全没有苦的话,人生就会变得非常无聊。 而且,无知就会开始发挥作用。相反,痛苦产生时会愤怒,这个痛苦向其他苦转变时会快乐。所以这个时候欲望就出现了。 苦中能找到乐吗? 制造出生命的是“苦”,所以,虽然生命这个东西存在,但却是“苦”。尽管所有生命都像是头发着了火似的寻找活着的“乐”,但早晚会明白,找到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仔细想想,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寻找乐趣吗?享受美食、看电影、听歌、散步、开车兜风,全都是为了寻找乐。但是,活着本身是苦,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 而且,这种探求的结果怎么样呢?反倒让忧郁、悲伤、失落、失望、不满、不安、战争、厮杀、憎恨、恐惧等变得更严重了。只要看看这个世界就知道,世上有的不都是忧郁、悲伤、战争、憎恨、厮杀这些东西吗?另外还有失望、不安、恐惧等。所有人都在为此烦恼,为此心累。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试图在“苦”中寻找“乐”。“苦”中有的只是“苦”,无论怎么寻找“乐”都不可能有。 真正地了解苦,才能找到平静 也许有些人会对“存在本身是苦”这句话不解,但如果能以这种超脱的立场看待人生是好事。假如明白了“活着只不过是不断地从这种苦转变到另一种苦,没什么大不了的”,忧郁、悲伤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变得平静。 要和“苦”相处下去,只有这一种可以带来平静的伟大的方法,而不是如果能去全世界旅行就可以快乐,如果每个星期天去兜风就能快乐……这些都是苦。结婚就能变得快乐或单身就能快乐,也都不是让心平静的方法。所以,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乐是错误的寻求,是无知的人才做的事。智者不会在生活中享乐,而是认为“因为活着是苦,所以要从苦中逃离”。 这在经典中也有记述,这才是正确的寻求。“总而言之存在是苦”的立场才是超脱的立场。有人以为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给予我们无上幸福的东西,但这不可能,只是他们的臆想。 明白了“活着本身是苦”的人,不仅没有了忧郁、悲伤、失落、失望,反而会变得轻松,还会露出微笑。只有理解了“活着是苦,除了苦之外什么都没有”,才能露出微笑。 而且通常来说,不可能理解了某个东西,之后又变得不理解的情况。一旦理解了“活着是苦”,之后就不可能忘记或变得不理解,对吧?所以,理解了苦的人,他们的微笑和喜悦永远不会消失。而这个人为了继续消除对感觉的执着,就会更加努力。这种对苦的观念,是对终结一切的苦的挑战。它是真理,而不是偏见。不相信的人可以亲身实验一下,相信很容易就能明白“苦”中是没有“乐”的。 理解苦,就能理解无常 那么,到此为止,虽然我介绍了很多关于苦的观点,但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由于佛陀每次都从各种立场出发,用能让对方理解的方式讲述真理,所以真理看起来好像有很多。 但无常、苦、无我的观点,最终都是对存在的真实状态进行的说明。所以,没有必要议论哪种方式更好。因为都一样,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看就行。 如果理解了苦,也就理解了无常、无我,没必要担心无法理解。佛教所说的“智慧”,也就是这种发现真相的能力。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个定义。第17章 心不累的活法(1) 世人通常把快乐建立在一些附加的东西上,一定要得到什么东西,才会说“我很幸福”,这是束缚之路,不是自由之路。 佛陀说,长久的幸福是建立在舍弃上的,执着就是束缚,放下就是自由。幸福就是为人生做减法,舍弃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幸福不是观念,而是真实的体验 理解了苦,我们再来谈谈怎么消除苦。也就是上一章中说到的“四圣谛”的后面两条。 世界宗教告诉我们的是死后的天堂,在活着时无法体验。 而且,死后还必须排队等待最后的审判。佛教则不同,佛教说的是“现在马上就体验涅盘吧”。 对佛教来说,幸福不是观念,而是真实的体验。 所以,第三条“苦的消灭(没有苦的状态)”和第四条“消灭苦的方法”,只要本人愿意马上就可以体验。 那么,怎么做才能体验幸福呢? 在佛教中,到达解脱的顺序是这样的。 最开始,要尽知一切苦。从没有钱,没有朋友,喜爱的东西在眼前消失,与讨厌的东西相处等苦开始,到谁都无法逃避的老、病、死的苦。 这些是任何人都很容易理解的苦,对吧? 佛教将活着本身看作是接连不断的苦,所以,当然也认同一般社会上认为的痛苦、难过等是苦。 比如,有人说没有钱很痛苦,佛教也承认“是这样,没有钱是很苦的事”。如果母亲说“孩子不听话很苦恼”,佛教也承认这是母亲精神上的苦。 如果丈夫回家太晚,妻子很烦恼,这也是苦。再比如女性上了年纪后化妆的效果就变差了,是吧?但不化妆又不行,而化了妆之后和年轻时一比较又觉得非常难看。不化妆不行,化妆也不行,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对本人来说是苦。 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快、烦恼也是苦,但大家平时没怎么意识到。事实上,还有性质更恶劣的苦。 上了年纪后,就没有闲心再为化妆的效果不好烦恼了,因为与之相比还有更严重的苦,那就是身体在老化。上了年纪后体力衰弱,于是各种各样的苦都产生了。虽然自己不想变老,想保持年轻,但这个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意识到这一点时会令人感到非常痛苦。 而且,疾病也会接二连三地向自己进攻。不仅被疾病折磨得精疲力竭,最后还不得不就这么轻易地死去。这也是苦。 苦不止这些。 不得不停止做自己喜欢的、不能停下来的事情,不得不离开自己拼命争取到的东西,这也是苦。既然活着,就会不得已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或不想做的事情,见不想见的人,和不想交往的人交往等。自己的希望、爱好、想要的生活方式无法实现,这都是活着的苦。如果这样思考,活着就变成了受苦、心累的代名词。 活着本身是难以忍受的苦,而人们因为无知,竟还硬要制造新的苦。看见他人生病了,心里却想“这是他人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健康得很,不会得这样的病”。看见他人去世,心里却想“这是他人的事,自己不会死”。看见他人老了,心里却想“自己要永葆青春”。 实际上,坦诚地听一听自己的心声,很轻易就能发现自己心里积压着很多不可能满足的希望,导致心很累。生病很苦,认为只有自己不会生病的人如果生病了,疾病带给他的痛苦会增加数倍,因为这其中大多是多余的苦。大家应该理解,假如心里有不能实现和满足的希望,那活着的苦就会数倍地增加,会变得难以忍受。 人们不想衰老,然而身体却在不断地衰老。衰老之苦的程度会随着不希望衰老的程度而加剧。越是不希望衰老,衰老之苦就越强烈。如果没有这种内心挣扎,就只剩下衰老本身的苦,而这只是很少的一点。不现实的希望和妄想,会将人的痛苦扩大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令心灵很疲累。 大家都喜欢年轻,讨厌衰老。然而,自然的趋势是年轻的人会不断地变老,并且绝对无法避免。喜欢健康,讨厌生病;喜欢活着,讨厌死亡。这两组也是一样。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喜欢的东西必定会离去,或者讨厌的东西必定会遭遇。也可以说,活着就是不断离开喜欢的东西,遭遇讨厌的东西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然是苦。 但人们还是在努力,努力让喜欢的东西不离自己而去。比如,人们希望自己永远健康、精力充沛地活着,于是戒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改吃不怎么好吃的健康食品,或做各种运动活动身体,停止熬夜等。这太可怜了,也不是快乐的生活方式。 可结果最后还是会生病,会衰老然后死亡。 我绝不是说为了健康长寿而努力是坏事,我希望大家理解的是,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逃脱“活着是苦,是累”这个事实。 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生命也都如此,所以,佛陀的这个研究很伟大,不是吗? 对身体执着,苦和累就会成倍增加 我想大家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以上关于四圣谛的说明。接下来我讲一些稍微难一点的,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东西。 关于“活着本身是苦”这个话题,前面我也说过。但“活着”这个词稍微有点笼统,难以理解,也难以研究。因此,下面我会将它具体化。即用来表示“身体”(色蕴)和“心”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五蕴”。 首先,身体的感觉分为五种,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全部是苦。 再说得具体些,“活着”虽然是一个笼统的词,但说“某个肉体活着”,其实就是说这个肉体有感觉。眼睛有感觉可以看见东西,耳朵有感觉可以听见声音,鼻子有感觉可以嗅气味,舌头有感觉可以品尝味道,身体有感觉可以感受到冷、硬、痛。 另外,头脑中有意识这种感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妄想以及气愤、憎恨、嫉妒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感觉。佛教虽然不称这些为感觉,但悲伤、快乐却是感觉。身体无法快乐,心却可以快乐。 试想一下,手绝对不可能会悲伤吧,只有心才会悲伤。手永远不可能想“太高兴了”,所以,快乐和悲伤是心的感觉。 身体的五种感觉加上心的感觉,总共六种。所有的生命都有这六种感觉。如果一个一个仔细看这六种感觉,可以发现它们都是苦。所以,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每一秒都在感受苦,从来不曾停止过。 也许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感觉是苦”,这是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变化感觉。假如你试一下只保持一种感觉不改变,看看会怎么样。 比如站立的感觉。尝试一下保持身体不动,一直站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定会痛苦得难以忍受吧。我们觉得钢琴的演奏声好听,是因为声音在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变化。如果将键盘上的一个键长按三十分钟左右,会是什么感觉?肯定会感觉非常焦躁不安吧。如果总是吃同一种食物会如何?绝对会恶心、反胃想吐的。 归根结底感觉还是“苦”。有感觉就是活着。如果对身体执着,这个苦就会成倍成倍地增加,让心被累的感觉压垮。 幸亏有苦,我们才能活着 在教冥想的时候,我让大家彻底体验过这种苦。 比如呼气时,我让他们在呼到底的时候尝试停下来。此时体会到的肯定是死一般的痛苦。仅从理论上讲的话,如果呼气是苦,那吸气应该就是乐了。这次我又让他们尝试吸气的时候停下来,同样也很痛苦。这种呼气也痛苦,吸气也痛苦的体验很容易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是坐着冥想,坐得太久的话会很痛苦,相反,长时间站着也很痛苦,这点大家都理解,对吧?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中,我们会明白无论什么状态,持续下去都会很痛苦。也就是说,这样做就可以深刻理解身体是由苦组成的。 虽然大家都讨厌苦,但幸亏有苦,我们才能活着。正是因为有苦,我们才会警惕。所以,活着就是苦。 有人听到这句话后,就认为佛教的教导很消极。但佛教说的话非常了不起。活着是苦,无论怎么研究都是苦。 比如,我们现在感觉不到肺、心脏、肠子的存在,对吧? 但是,如果它们稍微出点毛病会怎样呢?那个时候就会明白“苦”的感觉的存在。身体某个地方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非常痛苦。所以,比方说,也许在肝脏有问题时,我们不一定会感觉到肝脏痛,但肯定会感受到身体的某个地方痛,知道身体一定出现了状况。 于是,本人就会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身体不舒服,这里也痛,那里也痛”,去咨询医生后明白是肝脏出了问题。对于没有感觉到任何症状的人,无论多么厉害的医生,都很难一眼看出肝脏有问题。 “苦”的出现方式也很有道理。以身体的内脏器官来说,比如由于肝脏是慢慢出问题的,就算过一段时间才发现也没关系,但心脏一秒都不能停止血液流动,所以,心脏只要出现一点异常,我们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强烈的疼痛和苦。 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细胞都是因为苦才活着。活着和苦是无法分开的。大家不要错认为因为细胞有感觉,所以只有细胞才有苦。没有感觉的东西只是个物体。心也有感觉,所以苦才成为了心可以感受的东西。 不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们,会错误地以为“如果灵魂离开了肉体,不是就能永远幸福了吗”。但因为制造生之苦的元凶是心,所以即使心与肉体分离,只要心依然在,就会感到痛苦。 抱着“死后可以到天堂永远活下去”的心态,就等于“希望自己永远痛苦下去”。 因此,佛陀说“一切感觉都是苦”。 像这样,活着有必要尽知一切苦,活着没有一件乐事。佛陀曾明确说过,“假如活着有哪怕一点点的快乐或幸福,我就不会对一切众生讲关于解脱的事了”。 “渴爱”既是苦的原因,也是结果 那么,为什么活着只有苦呢?我们来尝试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如前面所说,无论承认或不承认,发现还是没有发现,活着时生命感觉到的是苦,这是结论,是真理。 但是,人们讨厌苦,希望幸福、快乐。尽管一次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但人人都这么想。 只是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仅限于活着,所以在活着中寻找乐。我们对神一无所知,我们的所有知识都无法超越活着的范畴。所以,想快乐的人,因为对其他的一无所知,所以只能从活着中寻找快乐。 比如,生活在笼子里的鱼,它的所有经验、知识都只限于笼子中,对吧?而我们的笼子就是带着肉体生活,我们的一切知识也仅限于其中。所以,想寻找快乐也只能从中寻找。 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赚了钱不就幸福了吗”“结了婚不就幸福了吗”“有了财产不就幸福了吗”“如果能有一个气派的房子不就幸福了吗”,但佛陀说“这不是圣人的追求,而是愚蠢的人的追求”“在财产、金钱、家人中寻找幸福,归根结底还是在活着中寻找”。 但活着只有苦,无法获得幸福。比如,因为想获得幸福,于是拼了命地赚钱、赚钱、再赚钱,可回过头一看却发现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幸福,相反还很痛苦。于是很懊悔,然后又接着寻找,继续拼命努力。 对这种无法满足的寻求,佛教称为“渴爱”。我们一直在寻找快乐,但总是找不到,所以就一直懊悔。而越懊悔、心越累,就越想获得快乐。 渴爱分为三种,对感官快乐的渴爱,对活着的渴爱以及对厌恶活着的渴爱。 因为前面所说的无明和这个渴爱,导致了欲望、愤怒、憎恨、嫉妒、后悔、失落、懒惰等精神问题的发生。染上一种病后,其他的病也会接二连三地产生。 所以,渴爱是问题所在。渴爱既是结果,也是原因。比如,假设虽然吃了饭,但还不满足,于是就会产生“下次要吃更好吃的东西”的渴爱,然后下次就会去寻找更好吃的东西。 任何事情,是原因的同时也是结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什么也理解不了,所以,请牢记这一点。 如果大家读过经典就会明白,经典中写的只有“生、老、病、死是苦”“渴爱是苦的原因”。那为什么有渴爱呢?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因会变成果,而渴爱是原因,所以它也是果。 如果只是渴爱,那么即使嫉妒、憎恨,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因为渴爱而懊悔,就会变得愤怒、贪婪、嫉妒、憎恨、报复、消沉、懒惰等,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和行为,于是人们就会犯下恶行。 犯下恶行后会怎样呢?本来以为可以变得幸福,最后却以陷入苦难告终。这样做就完全失败了。 如何消除无明和渴爱?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科学地、正确地消除苦的方法。 因为无明和渴爱,是执着于轮回,陷入无限之苦的原因,所以,要消除苦,就必须消除无明和渴爱。 如果要说具体方法,其实很简单。要消除无明和渴爱,就要在承认“活着是苦”这个大前提下,放弃所谓的“不管怎样都要幸福”的想法。但是,如果不是从心底里认可这种“放弃”,就绝对无法做到。第18章 心不累的活法(2) 那么,如果消除了渴爱,会变成什么状态呢?最终苦会消失,于是内心就会获得安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安宁不是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获得的。 如果渴爱和无明消除了,就再也不会产生苦。哪里有这种境界呢?这种境界在活着期间是不存在的。活着是苦,所以活着中有的东西或活着的一部分都是苦。所以,活着中没有这种境界。说涅盘和永恒的天堂是同一个境界,简直毫无道理。 因为这是一个超越普通人能够知道的范围的境界,所以,我无法说明。我可以说“涅盘是一个很厉害的境界”“到达涅盘就是处于最安宁的状态”,但至于涅盘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只能说“没有表达、词语、知识、概念”。 过去不存在,未来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当下 下面我们谈一谈消除渴爱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这样的。 无常和因果是真理,是事实,对吧?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过去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存在了;将来还没有出现,所以也不存在。人们说的“那件事是这样的”是关于过去的思考,“也许会这样吧”是关于未来的推测。但这些只是头脑中的概念。所以,对过去和未来的希望和感情是妄想概念。 从无常和因果这个真理的立场来观察,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实际存在的只有“现在”。 针对过去和未来的,只是不存在的观念,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修行从观察现实开始。于是“现在”这个词就出现了。 “现在”这个词很简单,但却是超越了所有哲学、真理、宗教的词。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观察什么是活在当下的瞬间。具体做法是,不被过去、将来的概念、感情、希望等概念拘束,向观察现在的自己挑战。扔掉感情和希望,只是观察。而且,只有妄想概念消失了,做到了直接观察,才能看见真相并体验它,才会发现真理。 心自由了,就再也不会产生苦 具体会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自己可以体验到并且用智慧发现,现象因因缘出现又消失,一切都是无常,活着是苦等。 而且,还会明白没有必要执着于苦。也会明白,值得执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本来就不存在。 无论处在什么立场,如果发现了活着只有苦和无常,接下来就会对无止境的轮回转世感到恐惧。如果继续这样,就会因为“一切存在中只有苦,不知如何是好”的恐惧而觉悟。 接着,以往认为活着很美好的幻觉就会消失。于是,心从对欲望的执着、存在欲的执着、无明的执着中解放出来,变得自由自在。幻觉破灭的同时,心就变得自由了。而且,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 达到这种状态后,就再也不会出现无明,再也不会产生苦。这可以通过体验和智慧明了,只需要立刻观察当下的瞬间,就能达到这种程度。 得到越多,快乐越多吗? 从这里我们回到稍微有点哲学性的话题上。我说过,佛教中没有永恒的天堂,只有解脱。现在我们谈一谈“消除方法”。 俗世的人们在说幸福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一些附加的东西,因为俗世的人们的快乐建立在欲望上。 “买到了喜欢的皮包所以我很幸福”或“找到了比以前更轻松的工作,我真的太高兴了”,像这样,他们认为附加的东西是幸福。 比如用了增发剂之后,头发果真增加的情况就是这样。总之无论什么,总是因为附加的东西而觉得“啊,真高兴”。 所以,俗世的人们所说的幸福,其实就是“得到了某样东西”的意思。因此,如果谁说“我真的很幸福”,这个人一定是得到了什么东西。 比如有个好工作,找到了一个好对象,决定结婚,生了孩子,等等。 相反,如果失去了什么东西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不会有人说“爷爷去世了我觉得非常幸福”“妈妈心脏病发作倒下了,现在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我觉得非常幸福”。 像这种,失去了某个东西时非常伤心,获得了某个东西时非常高兴,就是俗世的幸福论。 但是,这不是自由之路,而是束缚之路。因为如果获得了某个东西,就会被它束缚住而失去自由。买到了期待中的漂亮皮包,就被皮包束缚住了;买到了期待中的衣服,就被衣服束缚住了;在自己想住的地方建造了房子后,就被房子束缚住了。这不是自由的世界。所以,得到的世界是束缚的世界。 幸福就是做减法 和这种世俗获得幸福的方法相反,佛陀宣扬的是消除引起苦的东西、引起不幸的东西以及无意义的东西。这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所以,“消除方法”在佛教中非常重要。这是抛弃苦的道路,不执着的道路。请牢牢记住。获得就是执着、束缚,抛弃就是自由。 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证明。 比如,假设一个人吃了美食后变得精神饱满,这是因为获得了“美食”这个东西才变得有精神,是吧?但是,只过了两三个小时肚子就又饿了。这是“获得”的例子。 那么,还是同一个人,但这次他生病了,非常痛苦。假设他得的是肺炎,意识已经迷糊不清,也站不起来了,住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于是,医生给他的身体里注入抗生素,杀死了细菌后他就会变得健康。这种情况是“消除”病原。 几天后,这个人恢复健康出院了。这个幸福可以持续多久呢?很久,对吧?吃了美食的幸福过了三个小时左右就消失了,毁坏和消除疾病原因而获得健康的幸福却是恒久的。 说恒久也许不够严密,但总之可以保持很久,对吧?所以,持久的幸福,是建立在消除上的,不是建立在获得上。 所以,佛教很明确地说,生是苦。在俗世中这个观念不被理解,很多人认为生这种事情应该是快乐的,但其实不是这样。 佛教从这个大前提出发,宣扬不执着的世界。佛教是在认真、实事求是地考虑人类的幸福,而且是长久的、不会消失的幸福。 比如,假设自己脸上长了个疙瘩,这也算是得到了新东西,所以应该高兴,不是吗?但我们都明白这不是好事情,而是危险的事情。医生会将它切除,这样才确保安全。所以,能留下来的幸福、长久的幸福、不消失的幸福,是建立在舍弃上的。 舍弃就是一种获得 佛教的道路是一味地舍弃的道路,所以,没有损失,只有获得。而另一方,俗世的幸福是一种交换过程。大家用某个东西与另一个东西交换,然后再通过交换来获得幸福。比如,希望得到钱,就必须一直不停地工作,因此,就没有了自由的时间。像这样,总是给予某个东西,然后再换得某个东西。 所以,俗世的幸福是由损失和获得两者组成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用金钱或其他东西来交换,但也有很多被欺骗,或者获得的价值与自己给予的不相称的情况。必须给予某个东西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俗世的幸福总是建立在得失上,如果不损失就什么都得不到。 因此,愚蠢的人和无知的人讨厌舍弃。虽然舍弃不是交换而只是舍弃,但这种人不是问“舍弃后会怎样”,而是问“舍弃后能得到什么”。这样问,就是俗世的思考方式。讨厌舍弃的人不是有学识的人,而是愚蠢的人。所谓“舍弃”,不是通过舍弃来换取某个东西,而只是舍弃。人们之所以讨厌舍弃,是因为感觉自己会吃亏。 舍弃苦,意味着舍弃执着 谁都明白,垃圾最好是扔掉。苦的原因和病原也应该扔掉,不是吗?但是,为什么人们还讨厌舍弃苦呢?要舍弃苦和病原,就要舍弃对存在的执着。 而且,舍弃的好处是,它不是交换,所以可以不用出卖自己。当然也没有任何来自佛教的要求,只需要舍弃就可以,也不必出卖自身的任何东西。所以,佛教的道路只有获得。 但事实上,大家一听到舍弃自我、舍弃执着、舍弃欲望、舍弃烦恼、舍弃所有,就觉得有点害怕。然而实际要做的是舍弃幻觉,舍弃无明和苦。虽然我用了很多不同的表达,但有智慧的人一看就明白,实际上要舍弃的只有幻觉。舍弃幻觉没有什么不好吧?舍弃苦也没有什么不好吧? 舍弃无知也没有不好,对吧? 进一步说,存在本来就是没有价值的、虚幻的、产生苦的东西。活着也一样,本来就是没有价值的、虚幻的、引发苦的幻觉。所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还有,虽然我用的是“舍弃”这个词,但因为一切都是幻觉,所以事实上没有舍弃任何东西,有智慧的人就能发现这个真理。持续冥想下去就会明白,说什么“难以舍弃留恋的东西”是很可笑的事情。 从一开始起就没有自己,也没有自我,更没有什么留恋的东西。所以,虽然是舍弃,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舍弃,只不过是幻觉破灭了而已。所以佛道中没有损失。 老虎的寓言:放下,才能收获永久的幸福 为什么舍弃和终极解脱有关呢?大家从接下来我要讲的这个寓言中思考一下吧。 有个人家里来了一只凶恶的老虎。这当然是件恐怖的事情,但细看,老虎又很可爱漂亮,而且是珍贵的动物。于是这个人对老虎产生了留恋,心想“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我就会被老虎吃掉,但即使这样老虎也是很可爱的”。所以,这个人就饲养了这只老虎。 一旦开始饲养,就必须每天都给老虎喂食,而且明知很危险也必须定期清理笼子。老虎如果肚子吃饱了就不会吃人,所以喂食后就能暂时安全。但老虎的威胁没有完全消失,稍微出点差错就有可能产生最坏的结果。 这个人只有在喂食后的瞬间,才暂时觉得“今天一天很好”。但假如明天不喂食,情况就又变得严重了,所以明天也不得不继续给老虎找肉。 因此过了不久,厌烦了总是只有暂时性安全的这个人,最终舍弃了对老虎的执着和留恋,离开了老虎。可能送给了动物园,也可能放归山林,大家可以自由想象。 从这个人对老虎放手的瞬间开始,他被老虎吃掉的可能性就消失了,所以这个人获得了不会消失的安全和安宁。但是有老虎在的时候,每天都是勉勉强强、胆战心惊地度过,第二天又必须接着努力。 通过这个寓言,我想说的是,舍弃,幸福才能长久。通过舍弃得到的幸福才是永恒的。而获得的东西早晚会消失,所以通过“获得”得到的幸福不可靠。 说了这么多,我们试着总结一下吧,其实意思就是,从“有”中得到的幸福是有限的,从“无”中获得的幸福是无限的。佛陀所说的解脱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点都不假。 抛弃所有累,你会最幸福 佛道是从开始到终点都是幸福的道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教所说的幸福、安稳,不是一种只对苦行的人给予的奖励。而且,它是消除俗世之苦以及存在之苦的道路,所以,一旦开始实践,一瞬间就能获得幸福和安宁。 这正是佛教的特色。佛道是消除一切之苦的道路,所以,迈入佛道的那一刻,缺钱的苦、夫妻间争吵不断的苦等,无论什么苦都会消失。如果要问持续修行后会发生什么,回答只有“幸福和安宁会不断地增长”。 这里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不存在不辛苦就无法获得幸福。大家平时都认为如果不辛苦就无法获得幸福,不是吗? 但佛教却说“从幸福到幸福吧”“从幸福到更幸福吧”,所以佛教的世界是永远都幸福的世界。 和其他宗教另一个大的区别是,从领悟了佛陀的教导的那一刻开始,这个人就已经尝到幸福、安宁和自由了。在佛教中,只要领悟了教义,心就变得自由了。 我们一起看看经典中的例子吧,《长部》经典中收录的第二部分是《沙门果经》。古印度大国马嘎塔国的国王阿迦答沙都王问佛陀:“我们在家人从事农业、商业等工作,可以带来看得见的幸福的结果,那你们出家人修行可以带来什么结果呢?” 这部经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读一下。 《沙门果经》中,讲述了人们通过出家从世俗烦扰中解脱,通过遵循戒律从不起眼的坏行为中解脱,通过保护感觉器官从肮脏的刺激中解脱,通过觉知和正念从放纵中解脱,通过知足从不满中解脱,通过冥想从五盖这个心灵成长的障碍中解脱,等等,各种步入佛道的人们在体验舍弃的快乐的同时,也是向更美好的幸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