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成为判断基准的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我并不是分析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这里讲的话题范围要更大。 人类形成人生观的方式主要分四种。 第一种是出生时,与生俱来的东西。其实人的人生观,在此时已经基本确定了。 第二种是受家族、环境等影响而形成。 第三种是通过信仰、文化等影响而形成。 第四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形成,有的还是在非理性的无知状态下形成的。人基本上就是这样形成人生观的。 1.与生俱来的性格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说明吧。 首先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出生的。用直接一点的话来说,仅从“人生观”这点就可以看出,左右人生最大的因素就是性格。 开朗、阴郁、容易生气、急躁等这些性格,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跟随着他了。 有的西方人认为,人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是后来才被画上各种各样的东西的。而相反,佛教认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程序就已经设定好了,而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是遵照这个程序来处理的。 如果用计算机来比喻的话就是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在出生之前它就全部安装好了。现在,假如我们买电脑,就避免不了预先装上微软的系统,对吧?和电脑一样,我们在出生时自己的操作系统就已经安装好了。 有育儿经验的人,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你的孩子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他自己独特的性格,不是吗?有养育过两三个孩子经验的人,对此一定很容易理解。所以,出生时性格的程序已经设定好了,这称不上是命运,而是很自然的事情。 有一生下来就容易生气的小孩,或不管做什么都沉不住气的小孩,也有因为一点小事就兴奋或害怕的小孩,也有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人在身边陪着爱撒娇的小孩,还有不需要人陪,可以自己一个人玩耍、睡觉的小孩,真的是各种各样。但这些性格并不是某个人教出来的。 有些小孩,即使没有人陪在身边一个人也玩得很开心,笑得很开心,可爱极了。也许这样的小孩在小时候比较容易养,但是,对任何性格都不能断定好或坏。 然而,性格并不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可以通过知识、教育、训练或管教等进行调整。但前提是父母必须对孩子本来的性格非常了解,这非常重要。但相当多的父母都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客观地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而是听任自己的情感来养育孩子,所以起不到作用。 小孩子的性格在他出生后一年左右的时期内,很容易看清楚。因为他本人还不懂得隐藏。但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基本上就开始懂事了,会将自己的性格隐藏起来,之后他会彻底地将父母欺骗过去。所以,如果在容易看清楚的期间内,弄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性格,之后的调整就会很顺利。 比如,小孩子哭泣有很多种原因。生气、害怕,或仅仅只是想引起别人的关心,只要看他哭泣的方式就能明白。但有时候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怎么安慰他也很难让他停止哭泣。如果这个孩子是容易生气的性格,那就是因为生气而哭。假如明白了这点,就容易应对了,对吧? 如果明白了自己的孩子是容易生气的性格,自己决不能受影响,也变得愤怒,大声呵斥孩子。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出生时的性格表现得更加彻底,不可能顺利解决问题。应该非常温柔亲切地对孩子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哦”“聪明的人不会这样做”或“妈妈觉得这样做不好所以不会这样做”,这样的话,容易生气的孩子就会逐渐理解。 相反,如果只是很粗暴地呵斥:“不许这样!”有的孩子也可能会停下来并受到教育,但不同的是孩子还是原来出生时的性格。所以,有必要清楚自己出生时的性格。 也许有很多人到现在还不认同这个观点,那就请暂且记住吧,也可以去问一下自己的母亲。 2.受家族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性格 我们接着说第二种,即受家族、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 一个人身边的环境,也就是指他的家族、学校和朋友等。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不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程序出生,但会随着环境改变这个程序。这个原理很简单,大家很容易理解。第14章 哪种性格的人活得最累?(2) 比如,虽然从人种上说是日本人,但如果从小在美国受教育,长大后实质上就已经不是日本人了。说话方式、兴趣爱好、表达感情的方式等,全都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来的。这就是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都必定受到环境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变得和环境极其相似,一种是变得和环境完全相反,一种是自己作出适当的改变。 第一种很简单,就是对环境的影响没有怀疑和反对,全盘接受。 第二种是“变得完全相反”,我举个例子说明。比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很有学识教养,而孩子却变成了吊儿郎当的小流氓。很常见,对吧?或者,父母都很勤劳,吃了很多苦头生活才富裕起来,但孩子却变成了败家子。这也很常见。据说父亲如果是酒鬼,他的孩子百分之百会讨厌酒和香烟。这不是从别人,正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即使父亲没打算教孩子任何东西,但孩子亲眼看见因为父亲喝酒的缘故,家里变得穷困潦倒,所以就成为了最不会向这类东西伸手的人。这些都是“变得完全相反”的例子。 第三种“自己作出适当的改变”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由自己来判断合适的受影响的方式。 3.受信仰和文化影响形成的性格 我们继续来看第三种。人性格的形成也会受宗教、信仰、文化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因为个人没有反对的自由,所以自己无法调整,只能全盘接受。 比如,没有人会一边侮辱上帝一边去教堂。“虽然我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我决不信上帝”,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长大后喜好有可能改变,但基本上,宗教、信仰、文化的影响,人们只能照单全收。 而关于文化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改变的。因为文化其实就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所以,如果是在日本出生成长,理所当然就会养成日本的生活习惯,并且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比如,日本的文化是用筷子吃饭。肯定不会有因为讨厌筷子而不用筷子的日本人,对吧?即使小时候不擅长用筷子或讨厌筷子,也不可能长大后不用筷子,或一生都不用筷子吧? 在日本,一到夏天各处都在举行夏日祭,也没有日本人会讨厌这个吧?对此不太了解或没什么兴趣的日本人可能会有。 但如果近距离地看着神轿,也会不由得情绪高涨起来,假如这时被邀请“一起来参加吧”,就会情不自禁地跑去和人们一起抬神轿……也许这种心情无法用语言说明,而这正是文化。 因此,人对于文化的影响是毫无抵抗力的。所以,一个美国人不管在日本待多少年,即使取得了日本国籍,在文化上还是美国人,不可能变成日本人。另外,世界上有很多问题,如果问题的原因是文化上的差异,那不管对对方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因文化而养成的性格也同样如此。 4.由自己的经验形成的性格 再来看第四种,即由自己的经验形成,以及由非理性形成的情况。 人有时候会因为某个经历而导致性格发生改变。由于人从小就不断获得各种经验,所以性格从小就在改变。 比如,假设小时候有过被狗吓到的经历,那长大后有可能也会害怕或讨厌狗和动物。 而且,在各种各样的经验中,如果有遭受打击这种刺激性很强的经验,性格还可能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因为经验和感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性格很难再变回去。 比如,假设自己第一次坐飞机就遇到匪徒劫机,或发生事故,差点就命丧黄泉,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如果有这种经历会怎样呢?也许再也不愿意想起飞机,再也不愿意坐飞机了吧。 不管周围人怎么劝都于事无补。即使他们安慰道“这次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但精神上遭受的刺激也许一生都不会消失,对吧?甚至性格都发生改变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改变的程度会强到连自己都无法调整。相反,经验在有的人身上也会完全不起作用。这类人长大后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性格。 比如,被称为恋母情结的人就是这样。他们长大后依然和小时候一样,通过看母亲的脸色来管理自己,一有什么问题就问母亲该怎么办。这是因为完全没有发挥成年之前的经验的作用。 以负面的眼光看一切,性格会越来越糟 再讲一种性格的形成方式,即在感情用事、无知的状态下形成的情况。 通过观察父亲、母亲或朋友们的生活方式,明白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在经验中学习并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是通过自己的意志完成的。而现在我们说的这种情况则不同,而且由于不是在自己的意志下改变的,所以很难调整。 因为欲望、愤怒、嫉妒、憎恨、郁闷等情感而导致性格发生改变时,就会带着这些眼光来看世上所有的事情。带着憎恨和嫉妒等情感的人,和没有这些情感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并且问题是如果用坏的眼光看待世界,不仅性格会越来越被强化,理性、逻辑性以及从具体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就变得无法纠正。 佛教中一直都推崇理性、逻辑性和具体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能使用理性、逻辑性和具体性,性格就会往正确的方向改变。在情绪化和无知的状态下,既丧失了理性,也无法从经验中学习。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偏见越多,越容易判断错误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关于性格的改良。 一个人是否容易片面地看待问题,简单地判断问题,和他的性格关系很大。人为什么不管什么事都会变成一种主义,就是因为片面性地看待问题。 我们总是带着偏见看事情,用简单的理由快速地下判断,对吧?本来,判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连佛陀都曾一再改变自己的判断。从佛教立场来看,一般人能这么轻易就判断正确吗? 但是,无知的我们不管对什么都很快下定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性格懒惰或是在求知上懒惰。首先应该改正这种无知懒惰的性格。 比如,一个人想尽快理解佛教,于是买了一本类似于《三分钟读懂佛教的一切》的书,并且只看这一本书。这就是在求知上的懒惰。 结果和方法都要考虑 就像前面我说过的,如果想对事物作出恰当的判断,不能只关注结果,还必须考虑到其方法、手段等。 手段不好即使结果好也没有意义;相反,手段很好但结果不好还是没有意义。所以,必须以用好的手段得到好的结果为目标。 比如,无论有多么想建设和平世界,如果为此对想破坏和平的人们发动战争,也是非常过分的行为。即使结果得到了和平,也没有意义。因此必须要认真地考虑手段。 “为了保卫美国的和平必须打败伊拉克”简直是歪理邪论。何况,伊拉克对美国一次都没有发动过攻击。 “如果展示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世界各国都会胆怯然后追随我们吧”,这就是只考虑结果的想法,而结果却还是没有如愿。所以,打着做好事的幌子做某件事时,如果不考虑手段也是白费精力。 想要心不累,请先改变自己 像这种只相信自己希望的结果而行动,也可以说是乐观主义,但结局如愿以偿的情况几乎没有。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无常的,不可能只凭自己单方面就能决定。所以,经常调整然后再行动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法之一就是改良性格。 不要固执于任何事,不单方面地断定任何事,经常以“如果有什么变化就先改变自己”的精神准备来生活,这样就能放下心头的负担,轻松上路。所以,如果变得悲观或是乐观,给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了色的话,就不能正确地生活了。无论是“什么都顺利”还是“什么都不顺利”,都是没有道理的话。 要将两者都扔掉,为了事情顺利,为了得到好的结果而持续努力。这就是佛教的回答,所以,佛教中没有“主义”。 只要认真、如实地观察一下自己的人生,就能发现,我们人生中的恩惠,没有一个是伟大的上帝赐予的。哪怕得到的是一点微小的幸福,也是通过自己获得的,不是吗?实事求是地观察世界就能明白,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幸福。 佛教中有一句话“金子不会从天而降”,这是对俗世的人们说的。如果想得到钱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这是很简单的事实。当真以为钱会从天而降的人大概没有吧?但另一方面人们却又相信有什么恩惠之类的靠不住的东西,实在是不可思议。 不经历苦,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人生经常受到挑战,经常遇到障碍,而战胜障碍就能获得幸福,也可以说没有障碍就没有幸福。所以,抱着固执的主观主义是非常危险的事。 比如,小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上学,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战胜所有障碍的过程,非常困难。但如果不能克服,而是哭着跑回家说“在学校里不顺利,连朋友都交不到”,就不像话了,对吧? 像这样,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随时都会遇到各种或大或小的必须战胜的障碍。以小孩为例,如果战胜了幼儿园的障碍,就能顺利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然后,如果再战胜了障碍,就能顺利从小学毕业变成中学生。 人生就是战胜障碍,以这样的心态活着,反而能过得轻松。 这是真理,是事实,所以,没有障碍的幸福不存在。因而,在佛教看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都没有意义。 但是,战胜了障碍就能感受到幸福,接着战胜下一个障碍就又是幸福。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第15章 烦恼从哪里来? 有人说,富裕的人因为财富而高兴。人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才快乐,什么都没有也就没有快乐。 佛陀说,富裕的人因为财富而烦恼。人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烦恼,没有执着的人,也就没有烦恼。 执着的东西越多,烦恼也越多。 佛经中佛陀与恶魔的对话 世人中好像有人认为佛教的教导是消极的。他们的理由是佛教总是在思考苦,佛教不追求快乐等。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一章中,我想试着研究一下佛陀的教导是不是真的消极。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佛教经典中引用的话。 在教典中,有一个妨碍众人修行的叫作魔罗的恶魔经常登场。这个恶魔说:“为了在这个世上不后悔,拼命地享受吧。” 对此佛教是怎么回答的呢?我给大家介绍一段恶魔和比丘尼之间的对话。 恶魔说:“这个世界是无法拯救的。远离欲望没有意义。尽情享受爱欲吧,别到以后再后悔。” 阿罗毗迦比丘尼说:“这个世界有拯救之道。我已经通过智慧到达了。而这个智慧是你这个放纵自己的恶魔所不知道的。 感官欲望就像双刃剑。我一点都不留恋你所谓的欲望之乐。” “欲望虽然非常美,但终究是伤人的剑。你选择的路是错的。”作为阿罗汉的阿罗毗迦比丘尼是这样回答的。 恶魔又说:“你年轻又美丽,我也正青春年少,让我们伴着这音乐声尽情享乐吧。” 另一位毗阇耶比丘尼说:“色、声、香、味、触,这些所谓的快乐我现在都还给你,这些都不是我需要的。这污秽的身体,经常出现问题。我厌恶这个身体。我已斩断爱欲之根。无论是有身体的生命,还是没有身体的生命,或者是依赖禅定,我已破除了这一切的昏暗无明。” 世人总是说要快乐,而这个快乐依赖于身体以及从身体上得到的刺激。肉体污秽不堪,而且脆弱、容易损坏,每时每刻身体都在衰老。依赖正在腐烂的身体是愚蠢的。有的修行者们厌恶依赖身体,就期待通过冥想到达有身体的****。而另外一些对****的身体也厌恶的修行者们,则期待到达没有身体的无色界。另外还有依赖禅定的人。但对某个东西依赖也是一种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此界众生仍有色身(物质身),但无男女饮食之欲,故有别于欲界。 “苦”。毗阇耶比丘尼通过智慧破除了对一切事物的依赖,到达了解脱。 这是佛教对俗世的“何不趁年轻时尽情享乐”这个问题的回答。 接下来是恶魔和佛陀的对话。 恶魔说:“人的生命很长,不能轻视它。我们应该像食蜜一样享受。死后不会再有第二次生命。” 佛陀说:“人的生命很短。理性的人不会去评价它。就像头发着了火,要熄灭一样,人应该专心修行。死后不会什么都消失。” 恶魔所说的“死后不会再有第二次生命”和佛陀所说的“死后不会什么都消失”,都对轮回转世作了回答。 日本也有人一死就什么都结束了的观点。但是,在这个经典中,这是恶魔的观点。 那么,对此佛陀是怎么回答的呢?他只是反对,并回答道:“人的寿命很短,应该忽略它。就像头发着火了一样,人应该以这种心情生活。并不是人死后就没有第二次生命了(即还会有轮回转世的意思)。” 一个人即使活了一百岁,佛教也还是说“真是太短暂了,生命是脆弱悲惨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是将事物放在非常长的时间中去考虑的。 如果放到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出现并持续膨胀的宇宙的时间中,一百年根本算不了什么,对吧? 这样想,我们的人生就非常短了。所以,佛陀说,我们不应该去评价它。人生这么短,没有闲工夫发呆想什么“人生很长,未来很长”。而且,没有“死后不会再有第二次生命”这回事,也就是说会有轮回转世。所以,活着时应该带着像头发着火了似的心情拼命做善事,努力让心清净。 接下来是关于人类烦恼的对话。 恶魔说:“有子孙的人因为子孙高兴,有牛的人因为牛高兴。人类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才快乐,什么都没有也就没有快乐。” 佛陀说:“有子孙的人因为子孙而烦恼,有牛的人因为牛烦恼。人类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烦恼,没有执着的人没有烦恼。” 这里说的子孙和牛都是财产、财富的意思。恶魔说:“人类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才快乐。当人们说我有这个、有那个的时候心情很好,什么都没有的人也就没有快乐。”很多人对此都有同感。世人们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立场,认为这个、那个都是自己的东西,洋洋得意并四处炫耀。 对此佛陀的回答是这样的:“有子孙的人因为子孙而烦恼,有牛的人因为牛烦恼。人类因为有执着的东西所以烦恼。” 大家可以试着思考一下,我们的烦恼从何而生呢?我们因为有孩子、有自己的家、有家人而高兴,但烦恼的时候也是为孩子和家而烦恼。也就是说,执着的东西越多,烦恼也越多。 人应该追求享乐吗? 在我介绍的几段对话中,恶魔的主题始终都围绕着“追求享乐”。恶魔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拯救的办法。远离欲望没有意义,所以要享受爱欲。控制欲望太吃亏了,尽情地痛快享受吧。” 而世人也经常说“追求快乐吧”,然而,快乐这种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获得的,而且身体也有极限。另外,尝试后就会明白,如果奉行享乐主义来生活的话,一定会感到空虚,感受也会逐渐变得迟钝。 比如,无论什么美食,如果一直吃,最后快乐就会完全消失,甚至连味道都分不清了。如果每天都在锣鼓喧天的热闹中度过,最后就会感受不到其中的任何乐趣,反而令人身心疲惫。 如果一年办一次盛大的聚会,那就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事。 但假如第二天接着办就让人受不了了,会变成一件痛苦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人就是病态的,比如那些狂热的追星族们。只要是有他们喜欢的艺人在的地方,就有他们在。这样做很快乐吗? 而且,年轻人不学习光干这些事,国家能发展吗?所以,人们经常说“享受吧,享受吧”,这实在是很无知的想法。人是有极限的,享受不了那么多。 佛教是悲观主义吗?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吧。 不论是俗世的人们还是佛陀,都谈论过幸福。但是,用世人的方法,虽然也可以有短暂的幸福,但苦还是会反复出现。 与此不同的是,佛陀的道路是将苦驱逐出去。而驱逐的方法,就是寻找苦的原因,然后将它消灭。佛教是以从现实幸福到达终极幸福为目标的。佛教徒们每天都在幸福地生活,从不放弃。这是佛陀宣扬的道路。 所以,佛教不是悲观主义。相反,某本英国的百科全书中写道“佛教徒是乐观主义者”,对此我们同样反对。 “佛教既不是悲观主义也不是乐观主义,只是如实地看待现实,并且不说谎话。”能概括佛教的就是这句话。 佛教是消极的吗? 我们比较完俗世的观点和佛教的观点,那么,到底佛教的教导是不是消极的呢? 首先,消极和积极都是世人作出的判断。而世人能够判断的东西归根结底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举个例子,每个孩子都懂的数学没什么了不起,对吧? 每个孩子都懂的科学也不可能是可以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吧?所以,就算世人认为佛教消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如果大众都接受的教义才是正确的教义,那岂不是大众比教授教义的导师更优秀吗?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世界,就会发现,大家思考的全是大众都接受的东西,不是吗?遗憾的是,宗教也是这样,只思考一般大众可以接受的东西。这不就是说一般大众都非常优秀,而导师们只能顺应他们的想法吗? 到底要这些导师和“开山鼻祖”做什么用呢?连戒律都不需要了吧?明明是教导大众,可大众却比导师优秀得多,这太矛盾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是大众不能接受的。大众对佛教的教义也不可能稍微学习一下就能理解。 在佛教看来,就算大众说佛教很消极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有价值的判断,所以没必要在意,也不用理会。 消极还是积极必须有判断基准 但是,如果就这样结束话题,大家都无法信服,对吧?所以,我再说明一下。 消极,还是不消极,该如何判断呢? 要判断佛教的教义消极,就必须有积极的教义作为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必须是正确的教义。因为以错误的教义为标准,来评判佛陀的教义消极,是没有意义的。 相反,要判断是否积极,也必须要有消极同时又正确的教义作为标准。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须有这种合乎逻辑的标准。但是,人们说的话中总是有明显的矛盾,所以,无论人们说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都不是真理。 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需要稍微解释一下。“你的教导是消极的”意思是“你的教导是错的”。而反过来“你的教导是积极的”意思也是“你的教导是错的”。 为什么呢?如果我说某个人的教导积极,也就是说我拥有正确又消极的教导,而相反你的教导是积极的。这当然是批评。所以,无论是说他人的教导积极还是消极,都和“他的教导是错的”是同一个意思。这是很微妙的道理。 你可以轻易击退“消极”的观点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无论世人怎么说,我们都可以从佛教的立场来分析他的矛盾。所以,虽然佛教无视世人的“积极”“消极”判断,但还是必须回答人们对佛教“错误”“不是真理”的批评。 尽管研究佛教的人很多,但在这一点上很失败。对“佛教很消极”的说法,他们总是去辩解“佛陀有很多有意思的教导”“佛教非常积极”。 这些研究者只从教义中挑出积极的地方,说“佛陀不是也说过这个世界的幸福吗?”“他不是也说过家庭的幸福吗?”“他不是在提倡和平吗?”所以很积极,不是吗?这是他们的理由。但这些不足以辩解。 可以辩解的只有“佛陀的教导是正确的”。所以,佛陀也命令弟子们以此为目标,这是佛陀对弟子们的期待之一。 佛陀说:“在世间活着时,你们能凭自己的力量为这个正确并且重要的教义辩解吗?世人和大众会不断责难的,这是自然的。但你们只要证明佛陀的教导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就可以了。” 只要佛陀的教导是普遍的事实,无论内容是什么样的,“消极”这个判断都不成立。只要能证明是普遍的、毋庸置疑的事实,内容怎样都可以。 也就是说,即便内容多么消极或多么积极,都影响不到它的正确性。我刚才也说过,“消极”和“积极”都是“错误” 的意思。 所以,针对“佛陀的教导很消极”,不能用“佛陀的教导很积极”去辩解。佛陀所教导的真理是否正确才是关键。只要能证明佛教是真理,就可以轻易击退“消极”的观点。第16章 幸亏有苦累,才能知幸福 一旦明白活着只不过是不断地从一种苦转变到另一种苦,并做到与“苦”和平共处,那么忧郁、悲伤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变得平静、安宁。 想要变得幸福,重要的是消除苦 如何做才能变得幸福呢? 佛教认为,要想变得幸福,重要的是消除苦。 对此有详细讲解的是,佛陀在初******时所讲的“四圣谛”——四个神圣的真理。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四圣谛”。 “四圣谛”的关键词是“苦”。第一条是“苦”,第二条是“苦的原因”,第三条是“苦的消灭”,第四条是“消灭苦的方法”。虽然只有四条,但这四条神圣真理中都含有苦,所以就有人误认为佛陀的话很消极。 我一直都在强调“苦”,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仔细想想,尽管所有的教义中都含有“苦”,但能说这是消极的吗? 真理有四条,对吧?由于第一条和第二条讲的是“苦”,姑且看作是消极吧。但后面的两条呢?第三条和第四条讲的是“消灭苦”“没有苦的状态”,这就不能说是消极了吧。相反,很积极,不是吗?那么,一半消极加上一半积极变成了什么呢? 佛教是先准确地发现苦,然后战胜苦,并且以到达没有苦的境界为目标。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人们期望获得的教导。没有苦的状态,实际上远远超越了“消极”“积极”等概念,所以,佛教教义不是这些词能判断得了的。 第一真理:苦 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首先是第一条真理“苦”。总而言之就是说,活着是苦。 对此有人误解,有人不解,其实这没有那么不可思议。 如果活着轻松又幸福的话,就没有必要妄想“永恒幸福的天堂”,对吧?但大家都在妄想天堂,就是因为知道活着很苦。 说佛教消极的人们,却毫不掩饰地说“去永恒的天堂吧”,或反过来说“你们会堕入永恒的地狱”。可是,这些话积极吗? 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活着不苦,就不需要永恒的天堂。 所以,不管怎么说都矛盾。在佛教看来,最好少说这种不合道理的话。 佛陀说:“生、老、病、死,期望没有如愿以偿等都是苦。”这很好理解吧。 确实,有人会说“变老是幸福的事”“生病是幸福的事”“没有比和亲人分离更幸福的事了”“没有比失望更幸福的事了”吗?这些当然都是“苦”。 与亲人、爱人分离一定会悲伤,变老也一定是苦的。 所以,在我看来,佛陀说的是真话,有什么不好呢?难道有什么幸福的老法?或者有人认为老才是幸福?老了身体就会逐渐变得没力气,这一点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吧。年轻时上楼梯飞快的人,老了之后,同样的楼梯,只是抬头望一下都觉得生气,因为就像是在看富士山。这不是幸福。我想,这样考虑的话,大家就应该能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了。 这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生是苦”这句话。这句虽然是简单的道理,但要解释得让人信服会比较难。所以,我们按顺序来看。 人在获得某个新东西时都会很高兴。考上了大学,求职被内定提前录取了,买了新车,孩子出生……当这一切发生时,人们肯定都变得很高兴。但这些快乐都是瞬间的。考上大学的人,在接下来的四年中,不得不住在便宜的宿舍里吃着难吃的食物,还要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直到毕业;求职被提前录取的人,他的自由在进入公司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在退休前,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必须辛苦地工作;买了新车后,要继续支付贷款、汽车保险、停车费,以至于忙得连开车兜风的闲暇都没有;孩子出生了,接下来的责任也很重大,不知道能不能将他养育好,而且孩子还会生病,操心的事比任何事都多。 所以,某个新事物诞生了,即便是喜事,也和被宣告患了癌症差不多。 “祝你新婚快乐!”结婚真的快乐吗?从此你将不得不永远过着繁琐的生活,直到死为止。这是非常简单的“生”之苦。 人们在庆祝孩子出生时都很高兴,但对出生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值得庆祝,而是非常糟糕。每一个人都是出生、变老、生病,然后死亡……这个过程很艰难。人一旦死去,就以为一个程序结束了,不料下一秒在其他地方又有新生命诞生了。然后不得不再次执行出生、变老、生病、绝望等程序。到达解脱之前,这个程序会无限地重复。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出生后,就只能顺应这个地方的程序生活。出生在动物的世界,就作为动物结束生。如果堕入饿鬼道,就只能作为饿鬼结束生。死亡的瞬间决定了下一次的生。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人因为犯了某种罪而必须服刑,刑期结束他一走出监狱门,就因为其他罪行被带到别的监狱。进入新的监狱,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同样,在出生的那一刻,今后漫长的苦的程序就已经被制定了。所以,生之苦远远超过了老和病。更糟糕的是,作为苦,它是人们感觉不到的。生之苦,虽然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和晚期癌症没什么不同。 生命不息,痛苦不止 从来没有一瞬间停止过变化的现象就是“活着”。如果不能维持这一点就无法活下去。 所以,我反倒很想听听,佛陀说“生老病死是苦”,这是真理,还是谎言?无论怎么看,这都是真理,是事实。 如果是事实,就不能用消极、积极来判断。 而且,不管对接收的一方来说是消极或积极,只要是事实,就应该如实相告。 举个例子,假设医生用x光检查病人身体时发现了肿瘤,再从肿瘤上取下一块组织检查后发现是癌,于是医生会把情况告诉本人或家属。 此时,这个医生是在说消极的话吗?他只不过在说事实。 假如医生心想不可以说消极的话,于是就说“没关系,虽然发现了肿瘤,但没必要担心,因为只有5公分左右。你还可以活半年的时间,这是好消息”,这才奇怪吧。 因为生命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流逝,所以,生命的苦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明明已经多到让人厌倦了却还不够,还得继续承受苦。而且,无论怎么努力,谁都必须迎接死亡的到来。 因此,总的来看,人生其实是一场虚幻。无论怎么拼命努力,结局都是死亡。 我现在说的这些话只是简单的事实,并不是什么消极或积极的话。 这个四圣谛中所说的“苦”,在巴利语中用“dukkha”表示,这不是我们在俗世体会的“苦恼”“痛苦”等这么简单的意思,而是“虚幻、无法满足、不完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