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 第二部分 自由是一种权利 洛克所处的英国,当时正值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期间,资产阶级是新兴的阶级,处于上升阶段。统治者对资产阶级横征暴敛,严重地损害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当时的洛克站在资产阶级一边,以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说阐明了国家的起源。 1689和1690年,洛克出版了他倾注多年心血的《政府论》,使他的人权思想得以系统阐述。洛克坚决为个人的权利辩护,在他看来,每个人天生就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等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可剥夺和不可转让的。人们建立国家,就是为了能更好的保障这些权利。所以,国家权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不能想干涉什么就干涉什么。它的目的是保障人权。如果政府侵犯了个人的权利,就违背了建立政府的初衷,人们就不再有服从政府的义务,也就是说,人们就有权推翻政府。 《政府论》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之作,是洛克多年政治生涯中理性思考的结晶,是政治实践和哲学探寻的统一体。 他所提倡的“自然权利”,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中被发展为“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他的“分权思想”被孟德斯鸠所继承,发展为“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成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立国原则。 《政府论》理所当然地成为自由主义者的《圣经》。 /* 51 */ 第二部分 心灵是一块白板 1671年,洛克写作了《人类理智论》。这本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完全可以跻身于一切不朽事件之林。 在这部书中,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而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并不能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相应地,他在心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洛克说,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观念,最初都是简单观念。而我们心中有很多复杂观念,都是人的心灵用自己的力量把简单观念联合而来的。因此他很重视联想在儿童教育上的作用。 /* 52 */ 第二部分 带面具的哲学家 笛卡尔这位17世纪初的重要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奠基人和思想家,曾发过一个奇谈怪论:“正如演员们戴面具遮羞一样,我走上世界的舞台,也戴着面具。”一个戴着面具的哲学家?一个身负揭示事物以及人类秘密重任的人,躲在面具的后面?他有什么需要隐藏的呢? 面具至今没有被揭开。那么这位神秘的、其本人和作品都扑朔迷离的哲学家,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笛卡尔究竟是谁? 还是让我们从一些小事入手来了解他吧。据载笛卡尔出生于1596年,他的传记写到这里似乎就要结束了,因为他出生时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几乎连医生们也放弃了希望。至于我们这个世界还有个笛卡尔,这个近代哲学的奠基人,我们应当感谢他的保姆,是她使这个孩子健康地活了下来。 笛卡尔上的学校在当时非常有名。其办学的方针古朴,具有经院哲学学院的特点。笛卡尔很快就成为模范学生:听话、有责任感、求知欲强。 但那时的他就开始戴面具了,在听话的学生的表象下隐藏着一个反叛的精神,他暗暗反抗已经不再有生命力的传统,所有摆在他面前的不言而喻的知识对他来说都值得怀疑,尤其是哲学。笛卡尔不愿意学习书本知识,而是私下里研究刚刚兴起、遭教会学校禁忌的科学以及哲学领域革命化的转变,日后他为这一转变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他后来回顾道:“一旦年龄允许,我就把自己从对老师的俯首帖耳中解放出来,我便放弃学业。我决定不再找寻其他知识,除了那在我心中和在世界这本大书中才能找到的知识。我将余下的青春都用于旅行,去宫廷和军队,与形形色色的各个阶层的人交往,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在命运带给我的事件中考验自己,思考我在各处遇到的事情,从中得益。” 笛卡尔首先在巴黎找到了“世界之书”。如果说他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大世界,那就是巴黎。他“在几个仆人的陪伴下”来到巴黎———某个传记作家这样写到,他“陷入娱乐、骑马、击剑、误会和游玩的漩涡中”。但所有这些似乎也只是新的面具:他忽然从朋友圈子里消失了,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谁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包括家人和朋友。他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免被人认出,他就这样苦苦地钻研数学和哲学问题。 然而广阔的世界再一次诱惑他。他决定出游,并发现最好的机会是去服兵役。于是笛卡尔成了军人。为什么理想而战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既在基督教也在新教旗帜下服过役。他宁愿做“演员”而不是“观众”。在战争中他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的自相残杀,而是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设计杀人武器。 就在这样一个冬季宿营地,多瑙河畔的诺伊堡,笛卡尔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人们猜想正是这一发现成为他后来的哲学思想的萌芽。他这样写到:“我心中升起了美妙的理性之光。” 而其实这一转变却是因为他自己。他在研习了“世界这本大书”之后,开始转向对自我的思考,为此他需要绝对的安静。他回到了荷兰,为的是能“在寂寞中”专心研究人类在思想领域的发现,这是对“我迄今所坚信的观点提出的最广泛而又彻底的挑战”。这种有效的寂寞似乎只有荷兰能够带给他。 笛卡尔就在这种安宁中写下他的作品,但他时刻都要提防这安宁不要被打破。尽管竭力保护自己独处的机会,几乎没有发表出版自己的任何思想。不过,笛卡尔还是受到攻击,他被指责为无神论者,亵渎神明。连政府也在公众意见影响下起来反对他,笛卡尔最终在荷兰也呆不下去了。 他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邀请搬到她的王宫,但他必须从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以前一般要从中午才开始工作,而女王在早上5点就希望与他切磋哲学问题。这里的气氛令他很不习惯,他感慨地说,瑞典是个“熊的国家,处于岩石和冰块之间”。总之,笛卡尔在北方感觉不好。他还没有来得及离开那里就去世了,终年54岁。 笛卡尔是一个戴面具的哲学家。他把他的思想隐藏在奇怪而模糊的词义中,深埋在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当中。他大胆地为哲学找到一种极端的新的根据,却又被它的极端性吓住,回到旧的思想和旧的信仰的轨道上来。可能处于转折时期的哲学家都是如此,在创新的路上总是被过去的东西所羁绊。 正是在这种对未来的使命感和对过去的责任感的矛盾中,笛卡尔体现出一种神秘的形象。笛卡尔在数学和哲学这两个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发明的解析几何。此外,更重要的是,他尝试将数学的精确方法运用到哲学中,使哲学像几何学一样确定和明晰,改变了因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意见纷争。正如他说过的,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就是为了使哲学从掩埋它的黑暗中重见光明。 /* 53 */ 第二部分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第一条哲学原理。 他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但当我在怀疑一切时,我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这是清楚明白因而也是确实可靠的事实。怀疑总是一种思想活动,因而这个思想着、怀疑着的“我”是存在的。“我”的本质就在于它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所以这个“我”并非指身心结合具有形体的“我”,而是指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我”的根本属性就是思想,即怀疑、感觉、想像、理解等,“我”是与思想共存的,有“我”存在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我”存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建立整个思想体系的第一哲学原理。他声称,这一原理既不是通过逻辑推理,也不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得出来的,而是一个通过普遍怀疑的知觉和直观的产物,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从这一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他论证了灵魂、上帝等问题,并建立了二元论的思想体系。 笛卡尔的“我”,其实是一种自我意识。不过在那个时代,它总归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划时代的发现。他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原理出发,建立起来二元论的世界观,从而肯定了纯粹的思想主体的存在。这种思想主体与物质世界的客体相对立。我们今天一般就称为“主客二分”的世界观念。这种两极对立的世界图景,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认识的根据。 /* 54 */ 第二部分 百科全书式的莱布尼兹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17世纪称为女性的时代。莱布尼兹的一生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倒不是他曾经与交际花和情妇有染,我们没有看到关于他此类放荡行为的报道。他也没有娶哪个重要的女人为妻。相反,他终生未娶,一生过着孤独的旅人生活。但他喜欢将自己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现和他外交方面的成就,与高贵的夫人分享。 莱布尼兹是个神童。据说,在他小时候,当时没有人愿意教他拉丁文。于是他8岁时从字母开始自学。他最初接触的是利乌斯的一本书,上面饰有铜版画,他就从下面的注解中揣摩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看文章,一字一字地读懂每句话的意义。 他15岁就进入大学学习法学,但法律并不是他惟一要学习的科目。他很快就遇到哲学问题,从此以后,他就没有再停止过思考哲学问题。 当时的哲学处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笛卡尔的哲学之间。亚里士多德以目的概念为中心,而笛卡尔则以机械的因果关系为出发点。为了在其间做出抉择,莱布尼兹常常在莱比锡玫瑰谷独自散步。不过,看起来莱布尼兹也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后来,莱布尼兹似乎也没有从二者之中择其一,而是将两种矛盾的观点综合了起来。 但无论如何,这个15岁的少年为他日后的哲学实践找到了关键的切入点。同时他继续他的法学学业,准备攻读博士学位。但学院尊贵的教授认为他还太年轻。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系主任太太不喜欢他而从中阻挠。于是———据某位传记作家记载———他操起了“漫游的拐杖”来到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使那里的教授们着实吃了一惊。他立刻被授予大学教席。但他不愿意被束缚在教学岗位上,婉言谢绝了这个职位。 莱布尼兹正式的职业是在汉诺威和沃尔芬比特尔的宫廷图书馆任职,不过他是个少见的图书馆馆长。据说当有人突发奇想要去借书的话,他会很生气。 除了以上这些活动,莱布尼兹在科学领域也积极工作,其中很多的是组织工作。能够像他一样涉足如此众多领域的,除了亚里士多德,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弗里德里希大帝这样评价他说:“他为自己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学院。”他对数学、物理、力学、地理与矿物学、法学及国民经济、语言与历史科学、神学和哲学都颇有研究。他在数学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发现,那就是微分数学。但在这个问题上他与牛顿及其追随者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争执,双方在发明的优先权上争执不下。莱布尼兹还成功地设计了计算器和潜水艇。此外,他和众多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们保持着通信往来,迄今还有1500封信被保留下来。 当然,莱布尼兹的工作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哲学方面。他发明了一种记录思想的方法,把每个概念都用一个缩写的符号来表示。对我们来说,这是很奇怪的想法吗?不!一点也不!因为这就是我们今天都知道的“形式逻辑”!因此,他成为数理逻辑和符号语义学的先驱。 不过,他的这些研究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在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形而上学方面,他也没有完成一部综合性的著作。他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即兴作品,比如给朋友们的信件,尤其是给那些尊贵的夫人或先生某个问题的答复。只有受到与普鲁士女王索菲。夏洛特的谈话启发而写的《神正论》,才算得上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这部书和其他一些短文一起发表,为他在世时赢得一些声誉。 莱布尼兹在他70岁的时候逝世。我们或许认为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结交广泛、与王室诸侯过从甚密的人,应该得到一个豪华的葬礼,但王室没有任何表示,莱布尼兹几乎是默默无闻地走进另一个世界。 /* 55 */ 第二部分 太阳明天还从东方升起吗? 怀疑论者大卫。休谟,171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休谟很小的时候就决定投身哲学。在一些激昂的文章影响下,16岁的他就宣称要“像个哲学家一样说话”。然而一年后,遵照家庭的意思,他开始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涯。但枯燥的学业令他厌烦,他开始认真地沉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伟大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是他思想上的好朋友。 步入旁门左道使他放弃了专业考试,而他却自认为走上了一条重要的哲学发现之路。“18岁时,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终于感到一个新的思想的世界在向我敞开。我不打算在这些问题上屈从于任何权威,我要去找寻一条通向真理的新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在哪里,休谟自己也无从辨认。后来他把这一时期的笔记全部付之一炬。 休谟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叫《人性论》。28岁的他以为这本书会受到广泛的认可,但结果相反,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在这之后的几年中,休谟关于政治和道德的文章获得了更多的反响。于是,他打算去申请一个伦理学和政治学教授的职位,却遭到教会阶层的反对———他们谴责他的自然神论、怀疑论和无神论,同时他也缺乏哲学界朋友的支持。 接下来的几年中,休谟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却始终不能感到满意。他在一个患精神病的侯爵家里做清客,他在自传中说这是一生中做过的最可怕的事情。之后又给一位将军做秘书,因为制服不合他那硕壮的身体而常遭到嘲笑。他和将军一起奔赴战场,在军事法庭任职。后来,将军升任了公使,休谟也随着他来到了维也纳和都灵。在此期间他把自己年轻时代的作品重新加工,冠以《人类理智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之名发表。 休谟在书中说,我们怎么能从过去的情况中知道“下一次”的情况呢?既然我们不能知道,那我们怎么能够断言“所有的”情况呢?比如说,在前天、昨天、今天,我们都看到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但是难道这样就可以保证“太阳每天早上都从东方升起”的说法是对的吗?因为,没人知道太阳明天会不会从西方升起! 休谟的思想令很多人震惊,他们谴责休谟。不过每当谈到这样的话题时,休谟常会提起一件事。当时,他在爱丁堡法学系做图书管理员,在此期间,一位女士因为他的男友谴责休谟的行为而和他分手。 后来,休谟作为公使秘书前往巴黎,他在这里突然赢得了世界声誉。法国首府的开放社会张开双臂欢迎他。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他们十分关心我的生活状况。我得承认,我在这里吃的是人间美味,喝的是琼浆玉液,呼吸的是朝拜者的香烟,漫步在鲜花上。”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巴隆。格林说:“女士们简直就是在抢这个粗壮的苏格兰人。” 在巴黎的停留并不长。休谟很快意识到:“我心里很清楚这里并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我每天都会有两三次怀念我的靠背椅和蜗居。”他返回了英国,不过没有先回到他狭小的家乡的孤独中去。他在外交部任副部长,一年后辞职,退出社交界,在爱丁堡和朋友常来常往,共同探讨哲学问题。不过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写什么东西,“厨艺”倒是大长。 1776年,休谟“异常平静地”去世。尽管大家都劝告他放弃怀疑论,他却至死都在坚持自己的观点。 /* 56 */ 第二部分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曾经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和任教,后任该院研究员。他还在北美洲等地进行过传教活动,回国后担任爱尔兰克罗因地区主教。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 贝克莱是一个坚定的经验主义者。什么是经验主义?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更进一步地说,整个世界都只是我所经验到的东西。贝克莱把经验主义推到极致。他说:“对人显现着的外感经验对象,……只是人心之内的对象,我们有什么理由使它变成脱离人心的独立存在物呢?”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感觉到一个东西,才能知道它是存在的。假如我们都不去看月亮,那么谁能够断定月亮还在那里存在呢?一个东西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这样存在还是那样存在,都得以我们的感觉为准。哪里有独立存在的东西呢? 然而,有的哲学家就说,有的知识是上帝让我们知道的。可是,像贝克莱这样的经验主义者,却不会承认天赋观念的学说。贝克莱比较彻底地贯彻了经验论原则,他说:“既然观念起源于感性经验,而我们从这种感性内容里,完全得不到外物独立存在的观念,则所谓物质便只是一些观念的集合,它们是脱离不了人心的。”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没有看到花时,花是不存在的。当人们踢到石头并感觉到疼时,石头才是存在的。 /* 57 */ 第二部分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霍布斯(Hobbes)是英国近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终身游离于政治与学术之间。 在政治学说方面,他对近代国家和政治思想做出了巨大的思想贡献。作为近代最为著名的政治学者,霍布斯是近代英国君主制以及国家政治学说的最重要的奠基人。可以这样说,没有霍布斯的国家主义,英国皇家制度就不会延续到今天。 1651年,霍布斯的名著《利维坦》(Leviathan)一书出版。当时英国国内正面临社会形势动荡,政治思潮混乱,人心思变,出现了许多煽动叛乱的革命者。因此这部主张绝对国家主义的著作一出版后,马上遭受到当时社会传媒和舆论的同声谴责。 其实,霍布斯这部著作的核心论点,是要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呼吁强大的君主、强大的权威。他认为所有政治社会的权威必须集中于主权者。主权不论属于一个人或一个议会,都应当是绝对的、无限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和不能转让的。他认为,这一原则不容置疑,无论在君主国家还是民主或贵族国家都须如此。霍布斯说,国家主权是如此之重大,它高于“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价值和一切意义”。 霍布斯认为,无论任何体制或政体的社会,都可能面临两种危险:一为专制;一为无政府的动乱状态。但是他说,后者比前者更坏。因此他的名言是:“一个最坏的政府也胜于没有政府。”霍布斯主张国家有权根据社会安宁的需要,而加强政治权力,其主要理由就是他认为必须避免当时社会可能面临的动乱和无政府状态。 霍布斯提出了对于近代西方法学和政治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这就是“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在霍布斯看来,法有两种:实定法和自然法。凡由人所制订的法律,都是实定法。在现实中,实定法是由国家制订的。而自然法则不同,自然法来自自然秩序,它体现的是上帝的意志,是上帝为人类制定的。人类的实定法必须服从于自然法,国家的实定法必须符合于自然法。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和秩序呢? 霍布斯说:因为一开始每个人都是自私、邪恶的;在人的天性中,具有贪婪、好色、残忍的劣根性。大家都想自由,都想尽最大可能占有资源。所以这种自私一旦与无限的自由相结合,势必导致人类之间的互相危害与残杀,引起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的战争。 然而,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像这样厮杀下去,只会走向集体毁灭。所以,虽然人类生而自由,人类生而平等,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秩序,需要安宁,需要有一种权力来限制人们的自由,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国家诞生的理由。 /* 58 */ 第二部分 被骂名包围的哲学家 如果要在哲学史上找到一位挨骂最多的哲学家,那恐怕就非斯宾诺莎莫属了。他生前就频繁遭受骂名,死后依然骂名不断。他被骂为“怕见光的写匠”、“愚蠢的恶魔”、“丧失理智的笨蛋”、“哲学无赖”等等。 一些著名的学者也毫不含糊地表达他们对斯宾诺莎和他的哲学的恐惧。伏尔泰认为他的学说是“建立在对形而上学极大的滥用上”;莱布尼兹称他的一本书是“让人无法忍受的狂妄的文字”,是一本“恐怖的”书;哈曼,康德的同时代人及朋友,则将他描绘成“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强盗和杀手”。 但奇怪的是,这仇视和谩骂的大部队却忽然遭遇到一批狂热的追随者。莱辛在一次谈话中说“人们在谈论斯宾诺莎时就像是谈论一条死狗”,但“没有任何一种哲学能像斯宾诺莎的哲学一样”。赫尔德写信时这样写到“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哲学使我感到很幸福”,“我每听到这伟大哲学的一个音符时,我的心便得到升华”。而歌德说他对斯宾诺莎“曾真正狂热过、热爱过”。 那么哲学家斯宾诺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东西使一位崇拜者曾写下这样的句子:“这个一会被诅咒,一会被颂扬,一会被哭泣,一会又被嘲笑的斯宾诺莎?” 虽然他的思想曾掀起巨大的波澜,但在所有的哲学家中,他或许是最孤独、最内向、最谦卑、最安静的一个。他1632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葡萄牙移民荷兰的犹太人家庭,他名叫巴鲁赫,根据当时的习惯他的拉丁文名叫本尼迪克特。二者的意思都是:被祝福的人。 不过从生活的表面看,斯宾诺莎并没有得到祝福。他几乎还未成年就卷入了与家乡犹太宗教团体的激烈论战中,争论的原因是他对圣经传统的批评。他认为旧约全书中充满了矛盾和荒谬的看法,他不愿也不能承认上面说的全是绝对真理。 教会曾对这位思想敏锐的小伙子寄予厚望,不过渐渐地,他们感到失望并开始疏远他了。他们派人打听他的底细,贿赂他,发现这一切都不能奏效后甚至要蓄意谋杀他,最后他被驱逐出教团。 斯宾诺莎并没有选择斗争,他不喜欢为了争论而争论,他曾写到:“我让一个人随他的天性生活,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他为了他的福祉而死去,只要允许我为真理而活。” 然而,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人们的愤怒:竟然有人可以不顾大家的想法,只在乎他个人的真理,丝毫不把自古以来的真理放在心上。斯宾诺莎非常坚定地献身于他的真理,结果,他与当时的强权势力成为了对头,搞得自己也卷入了与犹太教的斗争中。 但是,听从并且只听从真理的召唤,不管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不畏惧常人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斯宾诺莎才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斯宾诺莎在经历了多年的肺结核病痛之后,在44岁过世,死时依然孤独。而他的最重要的著作———《理智改进论》及他的代表作《伦理学》在他死后才得以发表。 这时人们才明白,是什么力量使这位思想家能面对同时代所有人的敌视和仇恨,依然忠于自我,忠于他所发现的真理,不为荣誉所诱惑,在孤独中忍耐地坚持。他在头脑中已经脱离了这个世界,他的内心已经走出暂存的世界,走向永恒。于是,他能够忍受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痛苦! 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体验现世痛苦的经验中,充满激情地拥抱永恒,并停留在热爱之中。他说这是“对上帝的精神之爱”。 后人评价他说:“斯宾诺莎是个对上帝狂热的人,”“他内心充满了崇高的世界精神,无限是他的开始和终结,宇宙是他唯一永恒的爱。他圣洁而又谦卑地在永恒的世界中映照出自我,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世界最亲近的一面镜子。” 斯宾诺莎的命运在哲学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脱离了犹太教。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又与世界相隔绝。再没有像斯宾诺莎那样孤独的人了。然而,恰恰是在这份孤独中,斯宾诺莎发现了永恒…… /* 59 */ 第二部分 上帝在自然之外 自然神论又称为自然宗教,这是启蒙时期一种有神论的世界观。以赫伯特勋爵、约翰。洛克、马休。廷德尔等为代表人物。 这种观念认为,世界由造物主创造,被赋予规整、齐一的内在秩序。上帝完成创造后不再干预世界,他没有进一步地去注意它,而且也不需要去管它,因为宇宙自己会料理自己,就像是你出去旅行一个礼拜,先把你房里的闹钟上好发条,它自己就会嘀嘀嗒嗒地走上8天。人类可借助自身的理性力量而不需借助超自然的启示,就可认识到一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也就是认识到“宇宙有这么一位创造者”。 自然神论倡导5条基本要义:第一、相信一位至高者。第二、人有崇拜上帝的义务。第三、德行是崇拜上帝的主要方面。第四、需要为罪悔改。第五、死后有报偿和惩罚。自然神论者相信一切宗教的基础就是这五条信念。因而主张宗教宽容,反对教条主义,强调内在的理性法则。自然神论的学说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怀疑主义的兴起而衰落。 笛卡尔是自然神论的代表人物,他将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钟表,是“钟表匠上帝”造就了这个钟表,并使其准确地朝着既定目标运转。 /* 60 */ 第二部分 上帝即自然 泛神论也是一种有神论的世界观,以斯宾诺莎等人为代表。这些思想家们主张自然是神的体现,万物皆有神性。神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神。换句话说,创造者就是受造物,受造物也是创造主。 所以,神就不是在宇宙之外的超自然力量。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是神的样式或者成分。简言之,一切是神,神是一切。 从泛神论产生的历史渊源上说,泛神论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1670—1722年)在自己的一本书中首先使用的术语。那本书就叫做《泛神论》。 托兰德是在天主教的氛围中长大的,他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还在摇篮中就受到了浓郁的迷信的教育。”因此,托兰德年仅15岁就脱离了罗马天主教。后来他在苏格兰和荷兰上大学。此后,他定居牛津,写了《基督教并不神秘》一书。因为此书具有无神论倾向,他遭到了批判和围攻,被弄得“臭名昭著”。 1702年他到柏林旅行,在那里他与普鲁士王后讨论神学。后来他将致王后的信件收集起来,出了一本书,叫《致塞林娜的信》。这本书显示出泛神论倾向。1705年,他使用了“泛神论者”这个词。托兰德热情洋溢地宣扬他的泛神论。不过直到1720年,《泛神论》才正式出版。 泛神论后来在欧洲影响巨大。在启蒙运动时期,泛神论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思想体系。今天看来,斯宾诺莎是泛神论的集大成者。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深受其影响。甚至黑格尔也可以划入泛神论的大范畴之内。 一般说来,泛神论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神溶于自然之中。另一种是具有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自然消解于神之中。 /* 61 */ 第二部分 反对专制、盲从和残暴的勇士 启蒙运动的先驱,虔诚而清朗的伏尔泰,走过的却是杂乱无章的一生。问题从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学者们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他何时何地出生,他的父亲是否是亲生父亲。混乱还不止如此,他的乳母以为他会活不下来,于是草草将他洗礼了事,后来又费劲周折,才给他补了一个正式的洗礼。似乎,老天爷在伏尔泰还是一个婴孩时就和他过不去,他们之间的斗争花了伏尔泰一生的时间。 伏尔泰和教士们,以及顺从教会的世俗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很深。他甚至很长时间没有一个安静的藏身之所。他被拒绝在巴黎居住,甚至曾经被投入巴士底狱。不过他还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在监狱长那里用餐。人们中伤他,诋毁他,诅咒他,禁止和焚毁他的作品。人们指责他的作品放肆、渎神、骇人听闻,指责他恶毒、伤风败俗。人们躲避他就像躲避瘟疫一样。一位神学教授甚至抱怨上天为什么让这样一个人来到世间。 但伏尔泰却安慰自己,遭受如此厄运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的作品还被迫匿名出版,每当作者暴露时,伏尔泰必须否认这是他的作品,但他并不感觉到良心有所顾忌,因为人们有时不得不像魔鬼一样撒谎。之后他更加小心翼翼地伪装自己的意图。有时迫于外界的压力,他也承认自己是天主教徒,甚至到教堂领圣餐。所有这些行为使他具有双重性,他本人也承认自己的弱点:我很愿意成为有信仰的人,但我不愿意成为殉道者。 伏尔泰的私人生活也是一团糟。他手中犀利的笔是他灾难的根源,他几乎在和整个世界吵架。虽然他深得普鲁士国王的欣赏,被邀请到波茨坦做客,但后来也由于深深的误会———其中不乏有他自己的过错———而不得不离开。 他身边的风流韵事也总是不断:和侯爵夫人们、女演员们、和朋友的妻子、可爱的平民姑娘、半上流社会的夫人们,甚至还有自己的侄女。对于自己的享乐生活,伏尔泰所找到的理论根据是:上帝将我们带到这世界上,就是要我们享乐的,其余的事情都只是平庸、可厌和可悲的。 当然,他没完没了的享乐生活自然需要钱。而这正是他匮乏的东西。尽管他的父亲很富有,伏尔泰还是开始靠借债度日,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拥有了一些固定财产,但这些钱财的来历却值得怀疑。他晚年时很有钱,拥有一座宫殿和几处乡间别墅,160个仆人,但他的生活纷乱依旧。老年伏尔泰这样写到:我习惯了身体和心灵的无序状态。 即便就是在这样的混乱生活中,他的声望却是在日益提高,他成为欧洲大陆精神领域最著名的人,几乎一生都是欧洲思想界的领头羊。哲学家狄尔泰盛赞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他与上帝和世俗世界都保持着个人和书信交往,当然与世界的交往多些,因为上帝对他而言,似乎不是可以直呼其名的对象。他共有两万封书信被保存下来,我们不必因书信和作品的数量太多,就去怀疑伏尔泰作品的质量,要知道,其中许多内容所具有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都是没有人可以媲美的。 此外,伏尔泰还创作戏剧。当然,他的戏剧作品同样受到敌视和禁止,但每次演出后在公众中都会引起强烈反响。他的小说一版再版。歌德这样评价他:凡这世上的最完美的能力和技艺,伏尔泰都具备了。因此他才能享誉全球。 伏尔泰的一生也是和教会斗争的一生。他所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是宽容、和平、人类的幸福,是铲除一切不公正和压迫,总而言之就是一种启蒙,不仅是理论上的,而且是行动上的。“只要可能,就让我们带一点微弱的光亮给这堕入谬误的黑暗中的世界。”尼采因此称他为“伟大的人类解放者”。 伏尔泰不知疲倦地发掘基督教义中的荒谬之处。他说,教会向我们展示的不是一个理性的上帝,而是“一只我们应当仇视的怪物”、“一幅充斥着世界的神圣谎言的图画。”上帝“创造了世界又把它溺死,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纯洁的人类,而是让地球住满强盗和暴君。他把父辈们淹死后,自己为他们的后代死去,死的没有任何价值,因对他的十字架之死的无知而折磨千千万万的人们,而这无知却是他一手造成的”。“这个我们称之为公正的东西的统治者,这个拥有一大堆热爱他的孩子们的父亲,这个按照他的意志创造了人的万能的主,却会让他创造的生物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带给他们的后代不幸和罪愆。” 用哲学家的眼光去看基督教教义,你就会发现它是如此恐怖。伏尔泰不仅没有使上帝成为善,而且成为了罪恶的东西,成为了罪恶本身。 /* 62 */ 第二部分 法的精神与三权分立 1689年1月18日,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诞生了。他的祖父和伯父相继担任波尔多法院院长,父亲是军人。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关心国家政治事务,尤其对法律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刻苦钻研,他19岁就获法学学士学位,25岁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继承伯父的职务。 孟德斯鸠对法院院长的职务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热心于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他在各种社交场合里,亲眼目睹了上流社会的荒淫奢靡的生活后,对封建专制制度失去了信心,积极探求一条革新的道路。为了使自己能专心从事研究,孟德斯鸠于1726年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位高价出卖,获得一笔巨款,迁居巴黎,并进入法兰西科学院成为院士。 1728年,孟德斯鸠花了3年时间,周游欧洲,对各国的政治法律、国家制度、民情风俗进行了深入地考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1734年,他的《罗马盛衰原因论》问世,轰动了欧洲学术界,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但是,真正使孟德斯鸠成为举世闻名的资产阶级卓越思想家的,还是他在1748年发表的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 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把社会看作是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对各类社会历史现象进行精心地比较,试图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他对历来西方各种封建制度进行了细致剖析和全面批判,从理论上深刻地论证了一切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社会革新势在必行。 在法国,孟德斯鸠比较具体地规划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各项基本制度。这一点为以后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都提供了借鉴。 孟德斯鸠把“法”广义地解释为事物的规律、法则,他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 人类的法就是人的理性,法就是理性和各种事物的关系,也是各种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法在各个国家,具体表现为政治、法律等各种社会制度。这些制度首先同国家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有关系,同时也和国家的“自然状态”,即气候、土壤、生活方式、宗教、财富、人白、贸易、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关系。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认为,好的国家制度应符合人类的理性,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他特别强调政体的性质和原则对国家的各项制度有决定性关系,恶劣的政体不可能有良好的政治法律制度,必然要丧失存在的权利。于是,孟德斯鸠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入批判,说它违背理性,违背法的精神,没有良好的法制,必然要走向灭亡。 在书中他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时至今日,影响仍然深远。 /* 63 */ 第二部分 人类生而自由 卢梭也许是哲学史上最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家。他自称他所有关于人的知识,都是从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得来的。有人说:“这位人性的画家和辩护士,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心灵,又能以什么为蓝本呢?他将自己亲身体验的人性如实地记录下来。” 因此,卢梭死后才出版的《忏悔录》,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他直言不讳地描写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及他在人生之路上遇到的冒险故事和趣闻。书的开头这样写到:“我要做的事情是一件既没有先例,后人也无法仿效的事。我要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完完全全真实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仅是我……我以一样的坦率讲述我身上的善与恶,不掩饰坏的地方,也不夸大好的地方。” 卢梭1712年生于日内瓦,1778年逝世于巴黎近郊。他66年的生命,是由一连串的混乱、种种不幸、与朋友和敌人们之间激烈的辩论而组成的。他的生活富于变化,时而投入到各种狂热的活动中,时而又沉入冥想,懒散度日,或是为躲避可憎的外界而神经崩溃。 年轻时,他从自己受人尊敬的家庭里被赶出来。后来,他又当过抄写员、工匠、牧师助理、音乐教师、男仆、秘书、教育工作者、流浪乐师、土地局职员等,后来在外交部门做过秘书。 变化多端的生活方式使他的思想也具有多变性。卢梭的思想不是循序渐进地发展,他常常突发奇想,很多重要的观点都是瞬间灵感的产物。第一个使他出名的思想就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当年,第戎科学院开展有奖征文活动,主题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对改善社会风气有益”。在启蒙时代,正派规矩的的学者们自然期待着对文化进步的讴歌。而卢梭却断然否定这种进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在他看来,只意味着人类生活的倒退。这一观点使他的同时代人吃惊不小,因为卢梭的答案揭开了启蒙时代空洞的实质。他因此而获得大奖。 卢梭的这一思想,是在他到万赛讷去看望狄德罗的路上产生的。他自己说:“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的瞬间灵感,这就是那次攫住我心的东西。我眼前一下呈现出千万只灯火,使人头晕目眩。各种想法一齐强烈地涌来,使我陷入一种无以言表的不安中。我感到一阵迷惑,近于醉态。于是我坐在一棵树下,在这阵激动中呆了半个小时,起身时发现我的衣衫已被泪水濡湿而不自知。” 在世时,卢梭有两部著作给他带来世界声誉,这两部著作就是《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做一个自由作家,但一直受病魔困扰。他天生的忧郁和疑心病越来越重,对世界的怀疑与日俱增。于是,他尝试用乡间生活来平息这一切,但心理与身体的状况都没有好转。他越来越封闭自己,谢绝慕名而来的访客,和启蒙思想家朋友们也几乎全都闹翻了,其中包括伏尔泰、狄德罗、达朗贝尔。他在给伏尔泰的一封信的结尾简单而又干脆地说:我恨您。 他经常怀疑自己被跟踪并深受其苦,其中许多是他臆想出来的。最终他陷入了迫害妄想狂。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请他到英国小住,但是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卢梭最终和这位无私的朋友也因吵架而分道扬镳。 卢梭的外表也很怪,他身披一件少见的亚美尼亚长袍,头戴一顶皮帽。他在怨愤中死去,死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就这样孤伶伶在这世上,没有兄弟,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陪伴。人类中最可亲最合群的一位被一致摒弃于社会之外。从我身旁走过的人不和我打招呼,而是朝地上吐口水。” 然而,卢梭身后的荣誉却没有停止过。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遗骨被送进先哲祠。他之后的伟人们,不管是海尔德还是歌德、康德、尼采还是托尔斯泰,可以说,如果不是受到他的思想的影响,绝不会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 卢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他的“自由”。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开篇便写道:“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中!” 所谓“人生而自由”,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总可以自行判断该去做什么事情,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但是,“自由”绝不是随心所欲,否则大家都没有安全了。所以,人们就会相互之间订立契约,形成一种“公共意志”。 这种“公共意志”体现了每个人的意志,所以,当大家都来服从“公共意志”的时候,就是在服从自己的意志。所以,这才是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 64 */ 第二部分 思想的陈列 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为了传授新知识和宣传新思想,法国人狄德罗主张编写一套《百科全书》。这一主张立即得到160多位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的出版至1772年,共出版了28卷。以后又出版了续编6卷。这部书虽然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但反映的主要是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启蒙思想家们在编写的过程中,遭到反动封建势力的围攻,在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纲领是,崇尚科学、坚信科学,认为科学可以合理地阐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增进人类知识,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任何违反科学原理的东西,都应该予以否定。 具体地说,百科全书派的大多数启蒙思想家,都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理和理性主义原则,运用近代科学的精神、原则和方法,去具体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和心理现象。 例如,他们认为“对道德和宗教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把情感和激情分析为合成它们的简单成分,其方法是把形成情感和激情的联想作用的步骤反过来进行分析。这样我们就会懂得怎样去鼓舞那些好的情感和激情,同时去制止并根除那些有害和不道德的情感和激情”。这种最早源于英国,深受洛克经验主义哲学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在法国启蒙运动高潮时期格外受到青睐。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更能反映出百科全书派的共同纲领。狄德罗的名言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不信神。” 他说:“只是在牛顿等人的作品中,人们才找到关于一个具有最高智慧的实体的存在的充足证据。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的悬摆。” 狄德罗深受蒙田和培尔的影响,他赞赏他们的怀疑主义,以至承认怀疑主义是一种方法。由怀疑趋向真理是认识过程中首要的一步。因而,狄德罗的哲学思想既是以决定论为基础的,又蕴涵着怀疑论的因素。 他崇尚科学,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价值,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思想、方法和文化价值,从这样的哲学前提出发,狄德罗否定契约论等关于社会起源的见解。他认为,社会是在人类对抗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斗争中产生的,是需要使人进入有组织的生活形式;人在社会生活中生活,比在自然状态中美满,可以安居乐业,享受幸福。但是,现实的社会违反了大家组织社会的本来目的,于是,社会脱离正常运转的轨迹,专制暴政层出不穷。因而,我们需要借助科学启蒙唤醒人们,推翻封建专制,使社会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百科全书派的纲领也是法国唯科学主义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派同时也是法国唯科学主义运动的中坚。百科全书派在将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引导了法国唯科学主义运动走向了它的顶峰。 /* 65 */ 第三部分 哥尼斯堡之子 人们常常觉得,真正的哲学教授会给人一种庄严而生硬的威严感,还有一点不懂世故、不解风情的学究气。他们既让人感动又会招来嘲笑。如果想要给这种风范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恐怕不得不提到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这位哲学世界的天才,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这座宁静的小镇,在280多年前的某一天平静地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而这个生命也在这座小城中平静地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终身未婚,也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 身处小城,并且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使得康德的生活就像时钟一样准确。 无论冬夏,他每天早上5时准时起床。5点差一刻,他的仆人兰帕会准时来到他的床边,看到主人起床后才离开。有时候康德太困了,反倒恳求兰帕让他多睡一会。但是因为他自己事先已经给兰帕下过严格的命令,所以仆人就只好强迫他起床。 起床后,康德会喝一杯茶,吸一袋烟。然后不是外出讲学,就是开始他的哲学思考和创作。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愿意一个人单独用餐,因为他觉得一个人吃饭更消耗精力。所以他总是和朋友们边吃边聊,这是康德每天最开心的时候。 下午3点,康德又该出去散步了。他会从自己家里一直走到弗里德利希的炮台,然后折回来。他自己把这条路称作“哲学大道”,因为他有很多的哲学火花,就是在这条路上迸发出来的。哥尼斯堡的人们一看到康德教授又出来散步了,就知道现在是下午3点,于是他们顺便会把自己家里的时钟给对一对。 康德的行动准时,同他的朋友对他的影响有关。在哥尼斯堡有一位英国商人,叫约瑟夫。格林。有一次,他们约好第二天早上8点钟一同乘格林的马车到城外郊游。7点45分,格林便拿着表在室内踱来踱去,7点50分格林戴上帽子,7点55分拿起手杖,从楼上下来。8点钟钟声一响,格林乘上马车飞驰而去。走到桥上,正好遇到气喘吁吁的康德。哪知道格林竟不顾康德的大声叫喊,扬长而去。这件事给康德留下很深刻的影响,从那以后,康德再也没有迟到过。 格林与康德的友谊十分深厚。到了晚年,康德每天下午都要到格林家去拜访他。一天下午,康德来到格林家,看到格林正睡在安乐椅上。他不愿惊醒格林,就陪坐在一旁沉思,不知不觉地,康德也睡着了。不一会,另一位老朋友银行家鲁夫曼也来到格林的居所,他看到康德和格林睡得正香,于是不声不响地坐下来,结果自己很快也睡着了。最后,莫德尔比来了,看到这群睡梦中人,不禁大笑。于是唤醒了这个睡觉集体,大家开始聊起天来。7点钟,聚会准时解散。所以那个时候,街上的居民常说:“现在不到7点吧!因为康德教授还没有从格林先生家里出来呢!” 康德的存在,成为哥尼斯堡小城的一道风景。康德的思想,为哥尼斯堡在世界上赢得了名望。 1804年2月12日康德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哥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来与这个城市最伟大的儿子告别。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直到今天,康德墓前的鲜花仍是终年不断,因为哥尼斯堡的年轻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结婚时都要带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们经常能看到,扎着鲜花的彩车载着新娘新郎,在前去教堂的路上,特地绕道来看望康德…… /* 66 */ 第三部分 钻石王老五康德 康德虽然个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谈话风趣幽默,总会成为社交场合的灵魂。因而哥尼斯堡年轻女士们的眼光,也一直追逐着气度雅致的康德。 在生活稳定之后,康德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但他对女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管女孩多么狂热地追求他,康德都不会越雷池一步。因为康德心里一直暗恋着凯塞林克伯爵夫人,而他自己则是伯爵儿子的私人教师,这位中年丧偶的伯爵夫人端庄美丽,气质洒脱。康德每天都到凯塞林伯爵夫人家去上课,以便能看一眼他心中的情人。但由于世俗的禁锢,一个伯爵夫人怎么可能下嫁一个平民?1763年,这位伯爵夫人又嫁给了另一个贵族,康德不得不悲伤地辞去了私人教师的工作。现在已无法证实他们之间是否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但有一个事实是,伯爵夫人对康德起码有爱慕之情,在伯爵夫人的私人沙龙场所,夫人在自己的座位旁边一直为康德保留着一个空位子。在康德的心目中伯爵夫人的形象不能被任何人所取代,所以从此后康德没有再与任何女性有过接触。 对此,康德安慰自己说:“未婚的老年男人往往比已婚的男人更能保持年轻的风貌。……已婚男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着的不是一只负重的老牛吗?” 种种的变故,使得康德始终没有迎娶自己的新娘。不过无论对他来说,还是对后人来说,这样也挺不错的。因为这种生活令我们的康德先生在他的后半生里,没有紧张,没有疲劳,也没有悲伤,而只有他自己热衷的哲学。为哲学,他奉献了全部。 /* 67 */ 第三部分 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把他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的哲学”。他有三本“批判性”的哲学作品。这三本书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高峰地位。这就是“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批判”,按照康德的原意来讲,是“分析、考察和审定”的意思。所以“三大批判”分别对人们的认识能力、道德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了分析、考察和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