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2

作者:广超法师 字数:44413 更新:2023-10-08 20:19:01

此时菩萨觉悟圆觉妙心所显现的根、尘、识,乃至陀罗尼门,皆同圆觉妙心,互摄互入而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前面我说过,我们所知的一切物质、一切心,以现代人的认知来说都是能量的聚合,以大乘佛法来说都是心,心就是能量,能量就是心。一般上我们说到能量,就会认为那是没知觉的,实际上,它们是有知觉的能量,即是圆觉法门所说的觉性。每一个法都有觉性——心的作用,都互相含摄遍满,在我们感觉到有不同高低的能量,如此就看到有种种物质、光线、心念等种种差别,因为万法皆是圆觉妙心所显,互相遍满,虽然众生把它们当成物质来分别,它们的影响依然是互相含摄遍满法界。  “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当一个菩萨修成就上文的清净智慧,悟入圆觉妙心,即是证知觉性清净而平等不动,遍满而无坏无杂,是以了达诸法皆空时,就不会被任何的法束缚,就不会要求从任何的法——物质、心、时、空中解脱出来。众生迷惑的时候,为法所转移,系缚缠绕,不得自由,就希望摆脱其束缚,从中脱离出来。此菩萨不被任何法所系缚,也不求出离世间万法。  “不厌生死,不爱涅槃”,因为觉性清净、平等、不动、遍满而无坏无杂,此菩萨不厌恶生死,也不爱涅槃;小乘人就是厌恶生死,爱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因为觉性清净、平等、不动、遍满而无坏无杂,此菩萨不会特别尊敬持戒的人,也不会憎恶毁戒的人。  “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因为觉性清净、平等、不动、遍满而无坏无杂,此菩萨不会特别尊重那些修行很久的人,也不看轻刚刚修学的人。  任何修行者觉悟成佛,必然要觉悟到一切都在觉中,因此,佛成道时说:我已度尽一切众生。为什么?因为一切都在觉中。虽然佛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现在的你、我都还没有被度化,众生还没有度尽,为什么就成就佛道?那是佛觉悟看到一切都是在觉中,而众生也在觉中,但是众生不认为是!所以在一些大乘经典中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都在觉中。”如果不是本来在觉中,是通过修行觉悟,这是因果造作出来的,也可能无常造作变成不觉悟。因为一切因果是如幻如化的,如果是修种种因果而成佛果,也会因种种因果而使到成佛后倒回来做众生。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一切本来就在觉中,这就是本经所告诉我们的重要教理,但是我们说不是——还有我是未觉者!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好像眼光照见前境,心未起分别,其时眼光圆满普照,美、恶之色随境而现,不涉思惟,就没有憎,也没有爱——无憎爱。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为什么呢?因为光体没有所谓的有一个、有二个,所以没有憎爱的分别。  一切法皆由圆觉妙心流出,所以一切法即如来藏所显现,菩萨“觉成就”便知道一切法是幻化心所见。众生执幻心幻境以为实有;声闻觉悟非实,却不知幻化中即有觉性,离幻后则无法度众生;菩萨则觉悟到幻化本来就是圆觉妙心的体现,觉悟到一切皆圆觉遍满,无有一法可独存,无一法可以在某一法里面或外面,所谓无一法可得。如此不可得,是法法圆觉遍满而不可分割的不可得,不是离有无见之可不可得。  当我们听完如来藏的法门时,千万不要以为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乃至以为一堆牛粪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那就大错了!成佛是因果现象,唯有愿力(烦恼)推动想成佛,然后菩萨才能成佛。觉性是本有,凡夫时不曾减,成佛了也不曾增一点,是一切法本身所具有的法性,不是修来的。有如大乘中观派的见解所说:因为一切法本性空,所以成就万法。同样的,依如来藏的见解认为:因为一切法本性即觉性,所以才能互相因果作用。但是,绝不是空性、觉性或佛性去成佛;是有情心、有烦恼心去推动成佛的因果。觉是知是智的意思,佛是遍知者、觉者、一切智者,一切法具有佛性、觉性、空性,但不是一切法皆能成佛,因为一切法有觉性,加上有情心力、业力推动的因缘而成就觉悟者。当成佛时,佛与众生俱不可得,哪里有谁去成佛呢?所以说是烦恼心推动成佛,无烦恼者,如草木,不可成佛。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成就圆觉妙心者,就觉悟到智慧是不可修的,也没有东西可以成就,因为能够修得的将会变坏。中国禅宗的马祖禅师曾经说: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道——真理是不属修的,因为凡是去修去做而得的成果,都是因果造作的。既然是因果造作的法,就会生灭变坏,所以从因果造作得来的一切最终还是会失去的。因此,当一个人觉悟到一切都在觉中,就知道智慧不属修,也没有东西可修成。为什么?原来“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一切法、一切心本来在圆觉普照中,本来就没有生灭。“寂灭”中的寂是寂静,灭是没有生灭。“寂灭无二”即是寂灭中无生死、有无等差别相。  “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菩萨此时觉悟到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实在地变化。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他的心不追随,也不远离,没有被束缚,也没有解脱。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才知道众生本来是佛——本来觉性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在觉中。为什么众生不知道呢?因为众生迷惑于六根、六尘、六识的境界中,认为一切就是他(其实是十八界)所知的样子而已,不知六根所知全是觉性的显现,因此就变成无知——无明。所以《法华经》说:“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小法就是他的境界所知的样子而已。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生死轮回乃至证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好像昨天做梦,今天梦醒了。梦中所见,历历分明;一旦醒来,梦中所见一切,都不实在。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起”是生死,“灭”是涅槃。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菩萨所证得的法,没有东西可以得到,也没有失去什么,没有东西可取,也没有东西可舍。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能够证悟的人,不以种种造作去修,也不以停止心念当做修行,也不以随波逐流当做修行,也不以灭掉生死当做修行。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在此证悟中,没有能证的智慧,也没有所证的法。没有证悟这一回事,也没有证悟者。为什么呢?“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因为一切法本来清净平等,无有一法能成立或破坏另一法。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修习圆觉妙心的诸菩萨,应当这样修行,以这样的次第去觉悟,这样的思惟,这样的住持,这样的种种善巧,这样的开悟,凡是发心求如是法,依法修行,不会心生迷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花,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普眼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体属于四大,心中的六尘缘影是心性;四大体各分离,“谁为和合者?”我们的身与心,就是四大、六尘等等的组合,然而四大体各离,没有所谓的和合者;即是四大各各本来就是分离的,谁也没有与谁和合,只是分别心以为有和合的整体。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如是渐次修行,最后能够觉悟一切都是清净,而且觉悟到一切法本来清净不动,而且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没有造作,没有停止,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断灭,也没有能够证悟的人。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花,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一切佛世界,如极乐世界、华藏世界,都如虚空花,三世平等,毕竟没有未来、现在、过去。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想要学佛成佛,应当如是修习。  我一开始就强调,本经所阐明的重要教理是:一切法本来就在觉中。以因缘来说,任何法互相因缘作用,必须要知道对方才能够产生因缘。比方说,我们煮一锅绿豆汤,以诸法本具觉性来说,绿豆、水以及加热的火都要知道对方——都在觉中。如果以因缘来说,它们互相作用也必须知道对方,不然火要往别处煮别的东西。就是说,我们一直以为分别心才是能知觉的心,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两样东西彼此不知道对方,它们怎样影响对方呢?怎么去互相作用呢?很简单,就讲你跟我就好了: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我们俩怎样互相造业呀!一定要知道对方,才能向对方产生嗔心,产生爱心。如果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怎样去嗔、去爱?不可能的!比如火煮绿豆汤,火、绿豆、水都要知道对方,才有因缘在一起,不然火不可能煮到锅里的绿豆和水。可能有人听了不同意,认为是人让它们在一起。若全是人为,煮绿豆汤时为何不用石头煮绿豆和沙?而必须靠火、绿豆、水等因缘,可见人为只是助缘而已,此即是因缘到了,那些因缘自己会那样做。是哪些因缘?是你,是火、绿豆、水等彼此有缘,都知道如此煮出绿豆汤,别以为是人能主宰因缘而煮成绿豆汤。如果能的话,为何不用石头来煮绿豆和沙?它们会听话吗?人能主宰它们吗?是各个因缘都“知道”,如今来共同圆满完成煮绿豆汤。  所谓“知”,我们认为用心想,心知道。比如我问大家:你知道不知道有新加坡?每个人都说:知道。那么,你知道新加坡是怎么回事?以佛法说,你认为你知道新加坡,那只不过是法尘的语言回忆而已。现在,我再问你:一个在新加坡出世,还没学语言的小孩子,不懂新加坡的名称,他知道不知道他在新加坡这个地方?他是知道他的所在处,只不过当时他不会用你的语言来说。当他能说时,又比说不出时多知道些什么?就是多出回忆!小孩若不知道,就不可能发生他来新加坡这件事。以业力因果来说,我会投胎到我母亲的家去,是因为过去我跟她有业的关系。那么,投胎时业是不是知道母亲在哪里呀?当然知道!虽然本无我,烦恼说有迷惑的我在造业,却不曾迷失本心,业怎能迷惑不知道呢?业力就是千锤百炼都不曾迷惑的心,多奇妙的圆觉心啊!  业是这个样子,心也是这个样子,你说心才能知道,说业不知道。物质之间互相影响,虽然你不认为知道,其实它们都要知道。因为它们如果不知道,怎么会去那个地方?比方说,树上成熟的苹果就知道要掉下来。为什么?因为它跟地球、吸引力有种种关系,不然,它可以“掉”上天的。这就说明成熟的苹果与地球的互相吸引力彼此知道对方,它们之间互相作用,成熟的苹果才会掉到地上来,但是科学把这样的作用叫做万有引力,咦!佛法也把心与业归纳为力,叫做心力与业力。它们之间有某些推动力,这个力为什么会推向那个方向去呢?因为业力是有知觉的,它知道要朝向圆满因果的方向去。  我们应当放开胸怀,把这个“知道”的概念扩大一点,不要认为知道只是眼睛看,耳朵听。所以一切法互相作用,就要互相知道对方,不然因缘法则就乱了。好像这朵假花放在这张桌子上,以科学的原理来说,有月球吸引力、太阳吸引力、地球吸引力、这支麦克风也对它有吸引力、桌子……种种的力,在维持它,让它保持在这个位子。换句话说,一朵假花必然是顺着力的平衡而留在现有位子,可见它知道如何与周围物体互相发出作用力,而且对它这一切极为准确的快速反应,不必像科学家那样去计算,难道万物之间的作用力是由一个叫做“自然”的怪物去计算的吗?但是我们迷惑执著,认为那些是物质,不会思考,会思考的是心。其实思考是六根等境界告诉你:这里叫做新加坡。思考只是内心的分别,对境界的知觉并非思考,你却以为唯有通过思考的心才能知道什么叫做新加坡,但是你还没懂得新加坡的名称时,你已经住在新加坡,并且与新加坡的事物在深密地因缘作用呢!是你懂得称新加坡之后,才和它因缘作用吗?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眼、耳、鼻、舌、身、意所知的境界,那才叫做知道。不!本经说,一切法都要知道对方——在觉中,才能因缘作用,不然一切法不能互相作用。所以本经说:就迷惑的当下,一切依然都在圆觉中。  因为一切法本来在圆觉中它们才能互相因缘组合,在这里面有一类心的因缘组合,它说:我叫做迷惑的众生。虽然如此,它也在觉中。为什么呢?它竟然从无量劫以来,在业力因果轮回中,一点也不错乱地执著。从这一点看来,你说它是不是在觉中?所以说,惑业所推动的力量也在觉中。一个小小的原子,也是一种力量的组合,你——这位众生,也是一种力量的组合,一群的新加坡人,也是一种力量的组合,都是业力,都是因果,都知道对方,都圆满普遍地互相作用。一切法都是如此,因此,一切法都在觉中。  一切法有觉性——圆满觉性所显现,所以说有情无情同一种性,此性是觉性非佛性。众生者,不觉之有情也;菩萨者,觉有情也;佛者,觉有情圆满也;佛性者,能成佛之性也;无情者,有情所执取的心识所对境界也。不但有情无情同是觉性所显,成佛也是觉性幻化显现的结果,若因为有佛由众生觉悟,而说众生有能成佛之佛性,我说因烦恼而做众生,所以众生除了有佛性,还有烦恼性。因众生成佛故说有佛性,因无情万法组合故说性空缘起,都是圆满觉性的幻化;但是,觉性遍一切法,佛性只是有情能成佛的能力。其实,就算有佛性,还必须业力中的烦恼,发愿要成佛,是有觉性愿力配合有觉性的因缘持续推动,最后他觉悟——本在觉中。然而麦克风、木头……不执著自己是众生,虽有觉性却不会发愿成佛,没有成佛的能力,虽无佛性却有觉性。  正因为觉性本圆满,在无量无边的业海里,你竟然找到我,好厉害哦!业报不错乱说明你的业知道一切——圆满知觉万法,不然你茫茫然毫无头绪,如何能找到我?如果说这是业力的因缘法则,那就是你那执著的心力与业力在行使法则,若你的业不知道我在哪里,怎能找到我而行使惑、业、苦的因缘法则!可见心、业与一切法都在觉中,而且这个觉一定要遍满一切法,不然因果作用就有缺漏了。比如你的身体,你以为跟某处的蚂蚁无关,可是地球是你、蚂蚁与万物共同组成的,你跟地球有关系就是跟那只蚂蚁有关系。一切都在觉中,如果地球另一边的雾都——伦敦下雨,有一个女人撑着雨伞,她摆动一下雨伞,那雨伞的万有引力对你身体的影响就有变化,影响到地球上一切万物。你说:我不知道。但是万物都知道有雨伞在动了。一切业力因缘之间都要互相遍满,即是一切法不曾动而影响力遍法界。因为一切法本来就周遍法界。所以因缘是空性的,可是成就因缘的圆满无误,不是空性,而是觉性;一切因缘不错乱地圆满显现,说明当下的一切不离圆满的觉性。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慈大悲的世尊,能够善巧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最上乘的修行法门,从因地开始依法修行的渐次方便;即是要先觉悟圆觉,给不同种类的众生讲法,让他们开发智慧,不再迷惑。“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翳是眼病,在会的法众承佛慈悲教诲,亲闻法音,心开意解,这幻有的眼病因此而消除,本有的智慧之眼于是得到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金刚藏菩萨代众生请问:  一、如果诸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又有无明?  二、这无明是众生本有,为什么如来又说众生本来是佛?  三、十方各类异生本来成佛道,后来起无明而成为众生,一切如来什么时候复生一切烦恼呢?“异生”是各种各类的众生,不是圣人。  此三个问题的立论是:  一、觉悟本有,一向来是觉悟的佛  二、无明本有,一向来是无明的众生  三、先是佛,后起无明  那么,一向来是觉悟的佛,应该没有无明,为何却同时有无明?一向来是众生,具有无明,为何却说全都是本来成佛?如果先是佛,后来有无明,这无明是什么时候生起?  这是因为有佛见与众生见而有的矛盾,在本经中说,在佛看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我与佛都没有差别。在众生看来,一切佛也是众生,就是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众生。这是迷惑造成的问题。迷惑者认为有迷惑的众生,有觉悟的佛,然后这两个法相比较,就得出上述三个问题。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无遮大慈”,即无缘大慈的意思,是平等济度,宽容一切,行无缘之法施的意思。唯愿不舍平等宽容的大慈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即是愿佛设诸方便,令菩萨晓了。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令末世一切众生,得闻本经中所阐述的最究竟法门,永远断除怀疑佛法不究竟,断除悔恨自己没有慧根。“了义法门”,佛法分为:一、不了义法,佛为了破除某一类的众生执著,就依其执著而说的法。比方说观身不净,不净并不是世间真实的道理(真理),只不过是因为众生执著身体好看,所以佛教导这个修行法门;二、了义法:是佛向菩萨开示佛亲证的境界,不是随不同众生说的法,了义法的说理必定是非常透彻和究竟的法门。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够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很多人都说佛是没有秘密的,其实佛对不同众生保留不同的秘密。因为有些道理不能让无信心者知道,知道了会坏事,在我们来说,那就是佛的秘密,但是在佛而言,是因缘未到而不说。比方说,密宗的修法不可以随便让一般人知道,知道了会破坏与造恶业,所以不对非器众生说就是秘密。现在本经中所阐明的教法也是秘密,因为讲了之后,有些众生不信,不可以随便开演就是秘密。有缘听闻此法门,千万不可逢人就说。  “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这个圆觉法门是最上教诲、最了义的大乘,最了义的大乘在小乘人前是秘密不宣的。“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不了义的大乘依人间迷惑的境界而说菩萨六度万行,会让听闻者觉得佛说法自相矛盾,最了义的大乘依佛所觉悟的境界而说菩萨圆觉法门,能够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到决定信仰,而且永断怀疑和悔心。  本经中所阐明的圆觉法门,在有些经论中把它称为如来藏思想。很多人反对如来藏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方便说,这包括相信唯识教法的人、研究经教的人等等。如此说来,这个如来藏的教法应该属于秘密。非圆觉信根的菩萨,听了菩萨教法的如来藏法门半信半疑,这就是为什么要秘密。我的能力只能以人类现有的知识,尽量地解说诸佛的圆觉,让你相信如来藏所显现的一切都在觉中。而这个觉,并不是你现前所认识的知觉。我已经以克隆羊来解释这一点,当人类的知识越丰富,科学越进步,越证明了佛法的正确:你一出世,你的身心就知道你的一生的样子了。  再以克隆羊为例,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知道你是什么模样,但是你认为细胞死后就消失,这是以人类的眼光来看而得的结论。人死了,业力知道下一世会去投胎。同样的,细胞死了知道再生与你再相聚。我们这一群人死了,我们的业力知道下一世再来碰面,就等于是群体再生,一切法皆如此。但是,你认为细胞死后就消失,就如一般人认为人死了就没有了,学了佛之后,你知道人死了还会继续投胎转世,但是你却不一定同意一群细胞死了也会继续群体再生,并且再度与你在一起。  佛说器世间(物质的世间)有成、住、坏、空。世界毁坏之后,又会形成,那么,它就要知道。“它”是谁?就是众生的心力、业力在作用。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上的细胞也会再形成。我们的身心是无量心识的组合,其中一部分组合成我们身上的细胞、组合成我们的眼睛,依业力的说法,我们的业里有形成眼睛的业,也有形成细胞的业,这些细胞的业不但知道我们今生是怎么个样子,它们都是过去世属于我们的细胞群体的业,都知道自己将来生在我们身上某个部位,因为它们在过去已经和我有缘了,它们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它们都知道自己是细胞群体重生、重生……一直在我们身上重复生死,所以不只是一个人在生死轮回,我们身上的细胞也随着我们而重复生死。不只是如此,和你缘分深的过去的好多亲友,也陪着你一起轮回到如今,而你却把他们忘记了呢!那么,我们这一群听《圆觉经》的法众,也会有整体的生死轮回,今天散会以后,大家又会碰面,这就好像是死后又生,因果就是如此。  进一步想想,你身上的一切细胞和你的缘分如何?比一般人还要深吧,难道它们在你身上只当过一次细胞吗?不但如此,只要有因缘,一朵花、一粒沙、一个玩具也会再生,及至地球也会再生呢!因为因缘从过去到未来都不会断灭,也因为业叫它们再来。请别忘了,心、业与因缘是没有时空与样貌的。比如你世世以不同样子重生,并多次与我再度重逢;万物再来时也是另一个样子,也会再度重逢,它们都彼此知道对方。我俩累劫相逢,你还认识我吗?你的烦恼总说我不知道你是谁!因为我变了样子。其实,好多人都认不出儿时的好友呢!同样地,你身上的衣服,不会统统只是今生才和你有缘吧,只是你不记得它们过去的样子,它可能是一个、可能是多个、也不一定是衣服,难怪你忘啦!可是业力不曾忘记,让它们与你会遇,业力有迷惑吗?真不可思议啊!你的业力就是你的心力,凡夫真不可思议啊!你真的迷惑了吗?绝不!只是烦恼在迷惑,你!不是一个多个,不在这里那里,不曾迷惑而且圆觉遍满法界。  当你对以上的道理能意开信解,就会相信果位菩萨的法界清净圆觉观是那么广大圆满,就知道中观见不圆满之处,更不会满意有染净执取的阿赖耶识缘起的方便说。经中说:听闻大乘佛法者,有惊怖不已,有如聋如哑,有毛孔竖然,有法喜悲涕;听闻到圆觉妙心广大圆满的道理,你感受如何?佛恩难报呀!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是指世间万法从开始到结束,一个接着一个变化的生灭,“前后有时”是指过去与将来万法的存在与不存在,“聚散起止”是见到有聚合与分开,于是以为有开始与结束,这是从外境说生死轮回。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取是执著,舍是放弃。佛说众生感觉到各种现象——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这些境界只是迷惑者心念的迷惑幻象,此迷惑心念念相续,循环往复不已,更从中生起种种的取舍心,这是从心念说生死轮回。  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现象是一种迷惑。在迷惑中,众生见到有世界的始终、法的生灭、时间的前后、东西的有无、因缘的聚散、事件的起止。进一步说明是因为众生的心执著,念念相续地取舍为实有内心外境,于是以为这些相续地取舍的心境是外在的轮回,其实轮回就是念念相续的取舍。  有人听了问:“如果这样的重生没有时间性,会受距离影响吗?”我的回答是:佛教认为时间、空间、物质皆依不同众生有不同感受。其中物质是色法的聚合,空间及时间却非因缘聚合的心不相应行,只是妄心与妄境分别得来的妄想分别。本段经文说:“一切法的生灭,散聚起止,皆是念念相续,循环往复。”这告诉我们轮回可以小至细胞乃至原子也是循环往复,大至一个社会族群也会循环往复,再大至地球会循环往复地成住坏空。这样的轮回是无前无后,是念念相续,并非在时空里相续。轮回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所显现的万法,一一法皆互相含摄而无所不至,并非在一时一处出现,与时空等假象无关;如果一定要以时空的概念来了解,只好说是每一个法的活动,其影响是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并非仅限于一时一处一物。某时某处见到某物,是执取六根等的观察结果,这样的结果正如下一句经文所说的。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众生还没有跳出轮回以外,要在轮回中辨别圆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本来的圆觉性,被辨别成“即同流转”。前面说一切法本来圆觉,因为众生以轮回的心来看,结果就算是圆觉的本性,也被众生看成是流转的。“若免轮回,无有是处”,那样要避免轮回,是不可能的。因为众生是以有轮回的心来分别,看要怎样没有轮回,这是不可能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譬如眼睛不停旋转,则看到湛然不动的水会摇晃。“又如定眼,由回转火”,又比如你定眼看火把旋转,就看成是一个光圈。“云驶月运”,你看云飘动时会觉得月亮在行走。“舟行岸移,亦复如是”,船在行驶,觉得岸在移动。这就是以有轮回的心来看世间的一切,结果都随轮回心而生灭变化。  现代科学以时、空、物质的观念观察研究,认为在现有的时空之外,有另一个反时空里出现相对应的反物质及相反的活动,一个原子在此运动,在反时空里有一反原子在作相反的运动,其实是业力令原子运动,科学家不知道现有的时空活动是业力的作用,力学原理中,即推动万物的业力必定是反方向运动的,结果把业力的作用看成是反时空里出现相对应的相反的活动。在本经中说,“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即是说,以有轮回生灭的心去分别本来不动的法界,结果是分别心加上新的造作心去影响观察结果。以时、空、物质之知见观察时,得到的知识还是以时、空、物质来了解,于是把业对时间的影响说成反物质及反活动了。因此说,轮回心分别的结果“无有是处”,最终被后来者推翻。“彼圆觉性即同流转”告诉我们,因为以未出轮回的眼根等观察“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互相摄入的万法”,结果即同流转成为“某时、某处、见到某物”。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种种旋转没有停止,要那些令人错觉旋转的景物先停住不动,尚且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的污垢心,都还没有清净,以污垢心来观佛圆觉,哪有不旋转的道理!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所以你们就生起上述三种迷惑:一、如果诸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又有无明?二、这无明是众生本来有的话,为什么如来又复说众生本来是佛?三、十方各种各类的众生本来成佛道,为什么说后来起无明?一切如来什么时候复生一切烦恼呢?  问题一和二是无明与觉同时存在的矛盾,问题三是先觉后无明,即是佛后来起烦恼。这就是轮回心而有的问题。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花,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  “翳”是眼角膜的斑点障蔽视觉。“幻翳”是眼睛的毛病产生的错觉,由错觉妄见空花。“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如果毛病解决了,不可说眼病已经灭除,什么时候再生起种种眼病。  “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一些佛教学者把缘起解释成相待:即根、尘、识都是相关相待的缘起。在本经中说,翳、花二法不是相待的,是幻翳见空花存在。翳本身已是幻,空中实在无花,见空中花是幻上加幻,二者皆是幻,并无幻翳与空花二法相待。所以说,二法相待是迷者的智慧所见,二法非相待是悟者的智慧所见。更进一步说有“妙觉圆照离于花、翳”,意思是妙觉心一向圆照万法,不曾被幻化的花、翳影响而迷失。  “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本来不是实在的空花,你却看到它灭了,空花本身已不是实在的,当然灭也不是实在的灭,那么,你不可以说,虚空什么时候还会生起空花来。意思是说,在迷惑时,你认为这遍满法界圆觉妙心有生死轮回,当不再迷惑生死轮回时,你不可以说,圆觉妙心什么时候还有迷惑。  “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为什么呢?虚空本来没有花,根本没有生起空花以及后来空花灭失。意思是说,本来在觉中,当你知道圆觉妙心不曾有迷惑时,绝对不会问还会再度迷惑吗?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生死就是起——轮回的出现,涅槃就是灭——轮回的消失,生死和涅槃如同空花起灭的道理。“妙觉圆照离于花、翳”原本微妙圆觉的心照遍一切法,它本来就不跟迷惑所见到的花、翳的现象在一起。意思是说,你所看到的空花、眼睛的毛病,都不是实在的事情,你不可以说它们在什么时候还会再生起来,它们本来都没有生起来,本来是妙觉圆照。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虚空就是空间,古人认为空间是空的、是存在的,但是,佛法说空间不曾是空的,也不曾是存在物。在地球上的空间充满空气,地球以外的空间叫做太空,现在的天文学家都知道太空充满各种辐射线,这些辐射线是高能量的粒子,可见太空里的空间不单纯是空间本身,它是无数非眼睛所能看到的高速粒子组成。不论在地球或太空,空间都充满光线和高能量的粒子,所以说空间不曾是空的。  一般人都认为在宇宙里确实存在着空间,确信虚空是有那么回事的存在着,就是它是不变、不动、处处均匀没有差别的。《相对论》却说空间会随引力场大小而弯曲变形呢,就是对于物质而言,空间是有不同形状(引力场)而让物质介入其中。科学家已经证明空间与时间是互相依存地时时变化,空间是不平坦不均匀的。另外,你家里房子的空间随地球转动而换位子,它无法保留在那里让你使用,你却认为我家的房子一向来就保留在那个空间。由于所有的星球与空间都在互相远离,造成天文学家观察到星球的光谱向红色移动,从星系的红位移证明宇宙在膨胀,膨胀的空间不会停留在固定位置,这更证实没有一个固定均匀不变的空间。天文物理学家已证明宇宙中的黑洞,使时间放慢脚步,使空间变得有不同层次的弹性。所以佛法说虚空不曾是独立的存在物,它不过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另类描述——心不相应行。佛法说不可思议的菩萨能够把空间变大变小,也说虚空是假有不实在的,没有它自己的本质,是依六根、六尘、六识等因缘产生的错觉。  本经说:当知你现前所知的虚空不是暂时有的,也不是暂时无的。此句提示我们轮回与生死也不是暂时的有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何况如来圆觉妙心,如果你随顺圆觉妙心而觉悟,你就知道圆觉妙心有如虚空,本来平等,非有非无,没有差别的性质!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譬如你采金矿,金矿非纯金,含有泥沙以及其他的矿物,然后把它提炼成金。“销”是熔化金属的意思。“金非销有”,金并非因为经过溶化金矿,提炼产生的,而是金本来就在金矿里。矿比喻虚妄烦恼缠缚,金性比喻圆觉。金性本有,非因销有,即是说众生本来成佛,只为虚妄烦恼缠绕,未能圆现。一旦圆满觉悟,“既已成金,不重为矿”,当金矿提炼成金之后,它就不再成为矿了。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当金矿熔化而提炼成金块,不论经历过多么长久的时日,那块金的性质还是不坏,永不为矿。“不应说言本非成就”,不应该说金本来没有在;“如来圆觉,亦复如是”,佛亦如此,一切众生皆如此。  意思是说,烦恼时把圆觉妙心的显现看成就是烦恼的众生,就有如金矿提炼之前只见到矿砂;一旦圆满觉悟,不应说圆觉妙心是先无后有,有如矿砂提炼成金,不应说金是先无后有;一旦圆满觉悟,无再成众生的道理,就有如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一切如来微妙的圆觉心,没有所谓“菩提涅槃”即是没有觉悟成道,没有解脱生死的涅槃现象,也没有成佛以及不成佛。没有虚妄的轮回,也没有不轮回——真实的涅槃。意思是说,我们认为有众生,有生死,所以我们才认为有所谓觉悟与涅槃。那么,也因为我们认为有众生,才认为有成佛不成佛这件事。如果你觉悟本妙圆觉心,犹如金矿提炼成纯金那样,并非从无金变有金,就知道佛不是从非佛变成是佛,没有虚妄的轮回及不虚妄的非轮回。那么,你就知道没有众生本来成佛、本来不是佛、后来成佛了、众生本来有没有烦恼……这些问题。在做众生时犹如矿,成佛时好像被提炼出来的金,金不再成为矿,同样的,佛不再做为众生。  上几讲我已经说过,我们应该如是了解:圆觉的心本来清净平等,它的作用遍虚空、遍法界。不但如此,一个人真正觉悟的时候,必定知道六根、六尘、四大都是遍法界。世间任何一个法要与其他法作用,要影响对方,它们不但都要遍满法界,而且都在觉中——不二的法界心觉遍十方。众生迷惑以为每个法局限在某个小小的范围里。但是当众生迷惑时,所见到因缘幻化的万法,本来就是觉性所幻化,是觉性令万法互相影响,是觉性带动因缘变化,是觉性幻化出有执取的分别心,是觉性幻化出因缘聚散的作用。而我们就在觉性的幻化中认为有众生。其实只不过是无量无数不可分割的心在变化作用;在此变化作用中,没有所谓某一个是凡夫,某一个不是。然而在变化作用中,有一些心念就执著:这些叫做我,这些叫做凡夫。  比方说,有很多人在路上行走,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属于哪一群人。现在我们有缘聚在一起,待会儿大家一起在路上行走,就认为我们是同一群人,这就是分别。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别,就认为我们今晚是在做某某事,那么,就生起“每个星期我们都在做这件事情”的看法。  本经说,没有所谓的成佛不成佛。意思是说,成佛后不但觉悟众生与佛皆不可得,亦无成佛及不成佛,也没有众生与不众生。因为我们迷惑认为有众生、有佛这回事,在里面生起分别,而产生“到底先做众生,还是先做佛”的疑问。没有谁先,也没有谁后,甚至今天的我们,你是你现在的样子,我是我现在的样子,我们不会做回以前的那个样子,我们一直在变化;佛及众生都从过去一直变、变……及至变到成佛,佛没有做回过去的。我们也是一样,但是我们迷惑认为轮回的我还是做回同一个我。在我们的境界中,觉得现前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在作用,把它们看成是个别独立活动地在空间里占有“某位置”,而你本人也是独立的在某位置,然后大家各就各位地互相作用。而实际上每一个法不曾各就各位。是任何一个法都影响遍满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任何其他的法。意思是说,你在某个人的心念中,可以找到别人对他的影响。任何东西都是如此,谁也不能摆脱谁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有一个我坐在这边,有一个你坐在那边,其实你、我、他及万法都是没有界线的。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声闻”是指阿罗汉。以大乘佛教的说法,阿罗汉证悟解脱时,身心、语言皆悉断灭。声闻人认为六根门头的身口意行为就是生死,为了要摆脱生死而修道朝向涅槃,所以修行重点就放在摆脱身口意的迷惑。因此,当阿罗汉不再执著身口意时,就证悟到身口意行为都断灭,六根境界不存在了。以大乘的说法,这是个小觉悟,因为阿罗汉的觉悟范围只到自己的身心境界前,对一切现前境界都解脱自在,现前境界以外的大千世界如何因缘变化,他无法知道。菩萨要圆满成佛,就必须要觉悟到现前境界乃至大千世界,都在圆觉之中。  这里说声闻、缘觉所觉悟的境界,就是身口意的行为皆悉断灭,是不圆满的,只是舍弃了根、尘、识的分别执取心,无分别执取心不等于觉悟到心与境界都是圆觉心的妙用,因此说“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意思是阿罗汉所证悟的涅槃也只是心所显现的涅槃界,未能真正做到他们所向往的涅槃——大涅槃。意思是说:佛所证悟的大涅槃,就是本来清净涅槃——圆觉妙心,阿罗汉是无法知道的。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果阿罗汉用远离身心语言有所觉悟的思惟,都没办法知道佛的境界;众生用迷惑的思惟心,更是没办法知道如来的圆觉境界,因为圆觉境界不是入涅槃者所能知。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萤火”是萤火虫腹部末端发光的器官所发出的光。用微弱的萤火,是不能烧须弥山的。以轮回心,自然生出轮回知见,以轮回知见想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佛觉悟的心就有如大寂灭海那么广大。“寂灭”可分两种:一、小寂灭,是在个人身心及境界上寂灭,就是阿罗汉的寂灭;二、大寂灭海,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觉悟是寂灭的,一切众生、一切佛都是寂灭的。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所以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在修行时,首先要断除无始以来的轮回根本。即是说,要成佛道,先完成阿罗汉的觉悟,即先小寂灭;然后大寂灭,证佛的圆满觉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虽然一切法都圆觉遍满法界,但是众生迷惑执著在生死轮回之中,那么,首先就要断除对生死轮回的执著。生死轮回的执著是怎么产生?众生起心动念,都是妄心造作的思惟妄想,这些妄想皆是六尘妄想缘气,“六尘”是指外境。“妄想缘气”是指我们的思惟妄想心。思惟妄想心所想的一切不过是法尘回忆,“非实心体”, 法尘不是真正心“能知”本质。真正心的本质不是我们现前思考的作用,心的本质是一切都在觉中,没有不觉的地方。因为一切在觉中,所以一切法、一切心互相作用,才可以遍满任何一个法而起因缘关系。“已如空花”,妄想心本身有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用妄想的思惟辨别佛的境界,好像空花复结空果。此展转妄想只是增加更多的妄想,最终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浮心是不实的心。巧见是小聪明。虚妄不实的心不论有多聪明,都无方便成就圆觉。“如是分别,非为正问”,如果是用这样的分别心来问以上的问题,都不是正确的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始终。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诸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金刚藏菩萨你应当知道,佛所觉悟的本来寂灭的法的本质——圆觉妙心,不曾有开始与结束。凡夫认为佛在某个时候成佛,但是佛成道时说不是如此。在大乘经典中都有载,一切佛觉悟时都会说:佛本来就觉悟,并且是从无始以来都在觉悟中。如《法华经》上说:众生本来就是佛。不但如此,还说佛本来早就成佛了,而且在很多不同地方成佛,有不同的名号,释迦牟尼佛还有其他的名号,佛并不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佛,而是本来就是佛了,所以佛没有开始,也不是以涅槃为结束。当我们说某佛成佛,就是佛的道行完成,其修行有结果了,那是执取有凡夫轮回、有佛解脱、有时间前后的结论。记住!轮回无始终,成佛非最终的结果,任何事物若有结果就是对该事物执取有无见、断常见!正如经文所说:  “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如果以轮回的心来思惟,会在里面更加旋转,只能旋转到轮回心的思惟这边来,“不能入佛海”,不能入佛智慧之海。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譬如把金矿熔化提炼弃除一切杂质而成纯金,并非因为提炼才有金,“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虽然矿中本来有金,但是金最后是从金矿中提炼而成。“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一旦成真金后,不再重为矿。把金矿里的金提炼出来,最后得到金块,这就好像众生本来是佛——本在觉中,只是虚妄烦恼缠绕,未能圆显,现在通过修行,把众生本具觉性——佛的本质显现出来。所以成佛后,就不会再做回众生。再度提醒各位,成佛不是结束!心的幻化无始终。本来无人无佛无生死可得,哪能通过修行了结生死!更不曾有佛修行结束了!  那么,什么叫做佛?金本在金矿的比喻告诉我们:觉性本来就遍满一切法,但是我们以分别心来看,就认为唯有在圣者身上才有觉性,因为这样,佛就以“金矿”与“金”来为我们解说。如果你认为:我是众生。那佛就说:在你(众生)里面就具有觉的本质。其实,修行不是增加什么,只是发现觉性所显现的你本来在觉中。你认为你是众生时,本来已具有觉性的一切本质,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够觉悟成佛道。因此,有人就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不能由此而说有佛性故一切众生才能成佛,而是迷时觉性不曾迷失,所以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是佛。就是说,在金矿中的金本来就是金,你无法看到时,不认为它是一块金。当金矿提炼成为金,你能看到时,就认为金出来了,金不再做矿了,所以说“不复重为矿”。为什么呢?原来一切业力因果、心念的作用一直在发展变化,当你迷惑的时候,心就发展变化你所执著的事情;当你觉悟的时候,心就发展变化那些觉悟所做的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没有所谓的谁最了不起,都是心在作用罢了。你认为凡夫是迷的,或佛是觉悟的,那是你迷惑六根境界,以迷惑者的有限知识比较所得的结果。但是,本来一切都是圆觉妙心遍满法界,甚至你认为的物质、六根、六尘、六识也遍满法界,这是本经所强调的重要教法。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所谓的生死、解脱,凡夫以及诸佛,这都同为空花相。金矿是空花相,提炼所成的“金”也是空花相,你在种种相中分别,就认为那是佛,那是凡夫。“思惟犹幻化,何况诸虚妄”,思惟的心本身就是幻化,何况用幻化的思惟去追究那幻化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是幻化。很多人听到涅槃及佛为空花相,会认为这不是佛法,这是因为他不了解法本无相,其实诸法与佛皆是觉性圆满的无相幻化,佛只是你心中的迷思——执取有佛的相,如《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如果能够知道、放下幻化的妄心,然后可寻求圆觉的心。  第五章 弥勒菩萨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为什么说是秘密藏呢?因为众生本具圆觉,本来成佛;而此佛的本性即覆在轮回生死无明炽燃之众生心中,此非凡情可知,亦非浅识能测,所以叫做秘密。此秘密藏不对众生说,只对菩萨说,而且对大菩萨广说,所以此经和《法华经》一样,不可以对初学者说,也不可以对声闻人说,说了会引起邪见以及毁谤。  本经中所阐述的佛法义理不是一般众生所能接受的,如经中说:“……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众生要对圆觉法门生起信心是很难很难的,所以这个法门不可轻易传授予人。有如你对人说:因为觉性遍十方,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人撑着雨伞的行为,这也影响你。他人可能说:哪里有这种事?可是生物学家说,某某地方有没有蝴蝶在传播花粉,这会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呢!事实上,一切因缘都在觉中,互相觉知地影响广大且深远,但是太多人不信,所以《圆觉经》是一个秘密藏。  “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使众生更深刻了解到底轮回是怎么一回事,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佛开示这些秘密藏就有如布施眼睛给予众生,令众生看清楚佛道,再也没有畏惧。“于大涅槃生决定信”,阿罗汉的涅槃,称为小涅槃,即是只证悟到个人的身心解脱;佛的涅槃,称为大涅槃,即是佛觉悟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皆是解脱。从解脱来看,众生还未解脱,阿罗汉只是断除烦恼障的解脱,菩萨是断烦恼障及伏所知障的不可思议境界的解脱,而佛的觉悟是烦恼障与所知障都断除的一切圆满解脱,所以说佛的觉悟最圆满,我们对于大涅槃要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有了信心以后,就不再重复随轮回境界,生起轮回的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是弥勒菩萨代众生所问的几个问题。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如果要觉悟到如来的大寂灭海,  一、“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要怎样的断轮回根本?  二、“于诸轮回有几种性”?轮回到底有几种?  三、“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修佛道觉悟有几等差别?  四、“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如果一个人觉悟了,再进入这个世间,应当设施几种方便法门,才能度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回入尘劳”,即是再进入这个世间。  希望佛不要舍弃救世的大悲心,为诸菩萨以及末世众生修圆觉者,能够因为佛的教法,使到智慧之眼更加清净,把心看得更清楚,觉悟佛最无上的知见。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你能够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法,令诸菩萨智慧之眼更加清净,“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世间的实相是万法无相,本来不生不灭,无生忍是对诸法无生的道理能够认可。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此节正答第一个问题: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一切众生从没有所谓开始的久远过去,因为有种种情感的恩爱以及对境界的贪欲,故有轮回。在无尽的世界,一切不同种性的众生,不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有性命。意思是说,众生因为有情爱与淫欲的心才投胎出世。  根据佛法说,世间可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器世间是物质的世间,即是众生居住的世界,其产生是: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先有风轮,然后有水轮,接下来有金轮,最后出现大地。经典还说,金轮在水轮上,水轮在风轮上;地球正是如此,风轮是地心核爆,水轮是岩浆,金轮是地壳。虽然大地出现,但是还没有众生,即是还没有有情世间。这个有情世间的众生是某些天的众生堕落到人间,那时候没有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即是当器世间刚圆满形成时,没有地狱的众生,后来人心越来越险恶,人就堕落做畜生,接着有人堕落做饿鬼,最后就有地狱的众生。出现了第一个地狱的众生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世间才圆满,此世间的形成才算完成,接着随有缘的众生的共业继续变化。  由于地球是重复地随众生的业力而成、住、坏、空变化,所以地球是无始的,众生也是无始的。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当知轮回,贪爱为其根本,其中贪爱有我爱和境界爱。由于我爱而希望我继续存在,由于境界爱而对境界有种种欲乐的希求。诸欲就是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欲乐的希求心,因此而助发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乐受,乃至禅定之乐受的贪求,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因为贪爱而希求欲乐,因为对欲乐的希求而追求生命。可见众生贪爱己命,其根本是欲乐的希求。所以说:众生贪爱欲乐境界为因,希望生命继续存在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此节正答第二个问题: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佛进一步解释众生轮回的种性差别:  一、恶种性:由于欲乐境界和贪爱心,起一切违、顺。如果境界不符合你所贪爱的,就生起憎恨嫉妒,而做种种恼害众生的恶业,所以堕落地狱、饿鬼道中。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二、善种性:当众生在饿鬼及地狱受到苦报,知道因为淫欲与贪爱的业道而招致如此的果报,于是厌恶淫欲与贪爱的业道,生起舍弃恶行,乐于行善的心,便又出现欲界天、人的善果报。“业道”是行为造作。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三、不动性:当众生在欲界天、人,又知道种种贪爱令心不自在,厌恶贪爱的缘故,就不追求欲界的快乐,希望不苦不乐的平静境界,但是还是很爱自己,这些人就得到增上善果——色界天的果报。佛法将世间分为上下来说,欲界六重天的众生有淫欲,在享受快乐;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没有淫欲,都在定中,这些色界、无色界的果报称为增上善果。在修道的过程中,修行人施予众生很多利益,做种种善事,将来会在欲界中享受其所得到的快乐果报。如果修行时不做恶业也不必修善业,只修定力,死后依定的业习就朝向色界、无色界化身出世。就是说,一个众生生色界、无色界不是乐善好施给予他人而得的果报。如果一个人给予众生利益,将享受到他人给予的快乐,这类的快乐是欲界中的。在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是自己享受内心的快乐,不是从别人那边得来的。因此,色界、无色界的众生都是自己独立的个别境界,与其他的众生不相往来,所以说是不动种性。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渴爱。】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以上三种种性都是有贪爱心的行为,不能解脱生死,不能成就圣道。所以众生要了脱生死,免除种种轮回,先要断除贪欲以及渴爱。“渴爱”,比喻爱心如饥如渴。以上是轮回中的凡夫种性,即恶种性、善种性、不动性,以下是能成圣道的种性,即菩萨种性及非轮回种性。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四、菩萨种性:菩萨修行到一定程度,就能以心变化示现入世间,并不是和众生一样,由迷惑、贪爱而来,“但以慈悲令彼舍爱”,但以慈悲心令众生舍离贪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假借贪欲的行为因果而进入世间。此即是菩萨要进入世间也要配合因果,随顺众生出世的方式,不可以不依因果乱来乱去。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五、非轮回种性:如果诸末世一切众生能够舍弃种种欲望,以及断除憎恨心、恩爱心,永远断除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非轮回种性不再轮回,就是指佛以及阿罗汉。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此节正答第三个问题: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一切众生由于过去贪欲的差别,在无明心的推动下,显出五种不同的差别。修行人有五种差别,又依二种障碍的深浅而有差别。什么叫做二障?  一者,理障:碍正知见,即所知障在,本经特称为理障,理障是因为不正知、不见如来藏,不知心遍十方法界,被所知的境界障碍而不知、不见圆觉妙心,于所知境界无知、不自在,所以叫做所知障。比方说,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所知境界有限,有限的所知境界使我无法知道他方世界的情形、我的过去未来。即所知的境界障碍我,使到我对所知的境界以外无知无见。有些人把所知障误解成:听闻佛法太多而形成障碍,这是错误的,所知障不是知道更多而障碍。为什么呢?因为是先断烦恼障才断所知障,不是先断所知障然后才断烦恼障。已经断除烦恼障的阿罗汉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所知障。比如:修行人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有一个我在迷惑,所以他要去解脱证悟阿罗汉果。因此说阿罗汉因对圆觉不正见,而不圆满佛果。对所知境界无知而障碍成为智慧圆满的佛,所以所知障叫做理障。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也叫做烦恼障。根据佛法说,有很多因缘障碍我们修行,其中一个是烦恼障,可分为见思惑二种:一、见惑:对因果轮回生的见解思想错误。比如:认为这世间有我,是见惑里的我见;执著所听闻的佛法最为正确,这样的见惑称为见取见;对所听闻佛法误解,是见惑里的邪见。二、思惑:贪、嗔、痴心迷惑境界为实有而去反应执著,是心理行为上的迷惑,贪、嗔、痴的造作心称为思,所以叫做思惑。比如:爱子女是思惑里的贪,厌恶老鼠是思惑里的嗔,对深奥的佛法无法理解是思惑里的痴。见惑和思惑都是烦恼心的造作。因烦恼的障碍,使生老病死持续不断,烦恼心造作事业而障碍解脱,所以烦恼障叫做事障。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云何五性?有哪五种修佛菩提的人?  此五性先由凡夫说起。凡夫性虽有本具圆觉,但不知断障,又未能断障,事障和理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的凡夫。如前面的经文说,修行人五性差别,依二种障而现深浅,凡夫既不修行又未断二障,所以不是修行人五性中之一性。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此明修道者的五性中之二性:一、声闻性,二、缘觉性;通称为二乘性。声闻是依佛的教法而得度的阿罗汉弟子;缘觉是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自己觉悟的圣者。“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如果有些众生已经舍弃了贪欲,先除事障,但是理障还没有解决,即断除了烦恼,但是对圆觉的智慧还无知,即还有所知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声闻与缘觉除掉烦恼障,未断所知障。缘觉能够自己觉悟,阿罗汉必须受教而觉悟,可见声闻的智慧不如缘觉,所以缘觉也被称为辟支佛。由于声闻与缘觉修行时直接处理烦恼障,以达到解脱的目的;不处理所知障故,因此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明五性之三,菩萨性。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即欲游如大海般无量无边的如来大圆觉,先当发愿,勤修断除二障。“二障已伏”中的“伏”就是降伏但未断除。有些菩萨的烦恼障已经清理到七七八八,才清理所知障,有些菩萨还有很多烦恼障,就先清理所知障。此处听法的菩萨已降伏二障,然而“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有很多菩萨在世间来来去去,虽然以各种神通变化一身或多身跟众生在一起,可是他有他的神通境界、变化还是有界限;佛的觉悟,是没有界限的。菩萨有其活动的范围——他所变现的身心国土。以佛法来说,一个初地菩萨能够以一百个分身出现在一百个地方,这就是他的境界,也是他的活动界限,即所知障的界限。就算菩萨能够以几千个分身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还是不如佛无所知障的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如果事障、理障已经永远断灭,即悟入佛的微妙圆觉,真正地圆满菩提,知道一切本来就在大涅槃中。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一切众生都能够证悟圆觉,都在圆觉中,“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遇到善知识时,依据他过去所修的法门而修习,譬如遇声闻乘的善知识,则修四谛;遇缘觉人,则修十二因缘;遇菩萨乘人,则修六度。教之顿、渐,乘之大、小,悉依所逢善知识而不定,所以修行就有快慢差别。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此明五性之四,不定性。“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如果遇到佛教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即依佛的境界来修起,不会因为根性有异,皆可成佛果。就是说,依佛的境界来修比较圆满,修行所得的成果比较快。有些修行者是以菩萨的境界来修,其间就有顿、渐的差别。有些就直接依佛的圆觉境界来修起,直接证悟佛的圆觉,就有如中国禅宗祖师所说的:当下觉悟即心即佛。不用千方百计去修行,或慢慢修菩萨道,只要觉悟:我就是佛。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此明五性之五,外道种性。如果有些众生要修行,虽然找善知识,但是却遇到邪见的人,导致不能正确的悟入宇宙人生的实相,这样就叫做外道种性;这是邪师造成的过失错谬,不是求道者的过错。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总结五性。修行人有这五种。五性之差别,是依断事障、理障深浅的缘故。又依未断事、理二障的缘故,所以凡夫不在五性之中。单指修习佛菩提的人,遇到何等因缘而成差别;大小正邪之分,这关系在乎师友之缘。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此节正答第四个问题: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菩萨以大悲心,入诸世间。即是菩萨悲悯这世间的众生,才入世间。入世的目的是为开发未悟,就以神通示现种种的形相,如观音菩萨现三十二身入诸国土之类。种种相,或现慈悲,或现威严之类,乃至示现佛身、魔王身。“逆顺境界”,这要看众生根性而定,应折服者则折服之,应摄受者则摄受之。对于刚强难调的众生,则折服之;对于善性柔顺的众生,则摄受之,这就叫做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与众生做同类的事,则亲近容易度化,最后引导众生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这都是依照无始以来清净的愿力,回入尘劳的菩萨必定知道心本圆觉,不再执取世间而再入世间时,皆是过去愿力所推动,此时是示现而入世,并非迷惑而入世。  示现是大乘佛法对佛身的说法。在小乘教法里,菩萨成佛前是凡夫,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是凡夫,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时并非是佛。但是在大乘经典皆说:佛早已成佛,来人间是应化示现,佛不是来人间成佛,来人间也不是轮回而来。因为佛从天上下来人间,是天人欢送他来入胎,天人欢庆太子出世。依大乘经典说,太子一出世便走七步说自己是佛;依小乘经典说,太子一出世便走七步说自己是最后一生(依小乘教理,自知是最后一生者,至少是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其实当时太子是无师自知自称为佛。人间虽无人知,但这一切在天人看来,只不过是它们的老师——人天师,在示现从兜率天到人间应化引导人修佛道。大乘经典甚至说,佛不但入胎前为天人讲法,在母胎里也为天人讲法,这是为天人示现;佛在人间则示现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及涅槃。不同境界的众生看到佛示现不同的利生事业,所以佛不只是人间八十岁的一生而已。【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如果诸末世一切众生,对于佛所讲的大圆觉,生起努力去修证的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从今住在能成佛的圆觉法门之中,寻求善知识,不要遇到邪知邪见的外道以及声闻、缘觉二乘。若遇到外道则修不好;若遇二乘,修得少涅槃分,便自以为足,不再继续努力修行。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依照愿力修行,渐渐断除种种障碍,事、理二障都灭尽,诸愿圆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便证悟到解脱清净的法——大圆觉,“妙庄严域”,一切非常微妙的圆觉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嗔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消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提愿,  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虽然众生有种种差别性,但是只要断除憎爱以及贪嗔痴,不管什么差别性,都能够成佛道。  二障永消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提愿,“依止大涅槃”,众生修行要以大涅槃为根本。“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一切菩萨都是以大悲愿,而在这世间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勤奋断除种种贪爱的见解,最后能够觉悟大圆觉。  本经所阐明的重要教法是:一切法都在觉中。众生与佛都在觉中,但是众生执取狭隘的六根境界为所知,因此都不相信自己是佛。不但如此,即使是你所迷惑的行为也在觉中。而这个“觉”,并不是见闻觉知的觉,甚至你所认为没有思想的物质,都是心的作用,都要有知觉,因为觉遍满法界,才被称为圆觉。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清净慧菩萨赞叹佛大慈大悲,广说圆觉法门如是不思议事,即圆觉妙心,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清净慧菩萨代众生问佛:“希望佛为参与此法会的一切法众,重新宣说佛的圆满觉性,一切众生以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的法,到底有什么差别?令末世众生,听到圆觉圣教而随顺开悟,循序渐次能入清净圆觉。”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听了,赞叹回清净慧菩萨,能够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圆觉法门的渐修次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依本经说:“一切法本来是圆觉所显现的”,所以一切法具有圆满觉性而成就因果不乱,此圆满觉性不属于某个法,不属于佛,也不因为众生转迷成悟而有,圆满觉性也不是某个法组合成,圆觉本来没有自性——非性。  然而,凡夫迷惑而见到圆觉所显现的法是有烦恼、修行、证悟、凡夫、圣者等自性差别,其实,这种种差别就是圆觉的自性——性有。然而,圆觉所显现差别相中的每一个法,也是互相遍满,无自无他,无自性可得,所以圆觉所显现也是非性性有。  “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圆觉的自性本非性,圆觉所显现的幻化并非圆觉,凡夫以此幻化为圆觉自性,所以佛说圆觉有性——非性性有。凡夫以何为觉的自性?就是有这种种的智慧差别性。“循诸性起,无取无证”,循着众生的智慧差别,而有觉悟的差别,但是圆觉自性本来无取无证。  即一切法本具觉性,此觉性非自非他,故无自性他性,即所谓非性。此非性不属有无,然而众生在有无见中见到有觉悟的自性,故说有“觉性”,故佛说一切法在觉中。此觉性作用在众生的身心叫做见闻觉知,依见闻觉知而认识有迷悟差别。  在这一切法的互相变化过程,互相影响,没有一个法是独立活动的,都是有觉性的互相因缘。在这互相的因缘里,以前面所说的细胞为列,你身上的细胞知道你依靠它而存在,你也知道它依你而存在,彼此圆满觉知,所以说圆觉妙心即总摄一切法,在这个互相遍满,互相知道的显现中,从来没有某个独立的法与其他法分离而成为细胞或众生,只是分别心执取,认为有与其他法分离的众生或细胞。虽然你这样的分别,但是众生、细胞依然在圆觉中,互不分离地遍满法界。  在这圆觉所显现中,凡夫分别有所谓的凡夫、圣人,然后说凡夫是迷惑者,但是本经说,不但迷惑的凡夫是依圆觉所显现的,觉悟的佛、圣人也是依圆觉所显现的。  因为一切法是圆觉所显,所以最微细的细胞也知道全体的你在活动,现在科学家复制了克隆羊,已足够说明这点。你的身心也是圆觉所显,当然也知道你身上细胞的活动,但是你说你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又怎能控制你的手?其实你是知道身上所有的细胞,也知道如何控制你的手的细胞。所以这一切都在知觉之中,但是我们不以为然!我们迷惑于有限的感官而认为:我不知道身上的细胞在做什么!  在佛还没有出世之前,世人不知道如何觉悟与解脱生死;佛出世以后,才知道什么是觉悟。但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犹如身上的全体细胞,对你的认同从未迷失过,同样地,就在因果幻化的当下,只是烦恼说我在迷惑中,而圆觉心从未迷失过,一切法都无所不遍地在觉中;你这个众生也是一切法之一,也在觉中。但是你认为“我”是不觉的,佛才是觉的,就分别出种种的差别。  于圆觉的实相中,一切法都在觉中,根本没有人、我、菩萨、众生等差别相。“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原来菩萨、众生皆是圆觉妙心的幻化,事实上,没有绝对的某个法是菩萨或众生。在众生境界里一段暂时的因缘幻化过程,从佛的境界看是圆觉妙心的智慧光明。当菩萨证悟幻化的相灭了,就不见有能够取证圆觉的人。因为一切本来就在觉中,证悟圆觉者就是觉的本身,没有谁觉与谁被觉的差别。犹如眼根,不能看见眼根本身,因为眼根就是见者。“性自平等,无平等者”,平等的分别是由不同法的比较中得到,然而,圆觉自性本来就是平等性,平等性中无一个法可得,就无平等可比较了。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由于众生迷惑颠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欲灭一切幻化犹未灭之间,起虚妄心去修行用功,于是分别出证悟高低。以本经中的道理来说,所有的用功都是虚妄的。为什么呢?因为本来都在觉中,你还要用功修行以达到觉吗?即是圆觉本身没差别,由于众生在迷惑中修虚妄的果位,才见到圆觉有证悟高低差别。觉悟到圆觉的实相本来无生无灭,叫做“得如来寂灭随顺”。如果证得与佛一样的寂灭随顺,就知道其实是没有寂灭,也没有所谓证悟寂灭的人。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此答由众生至佛的渐次差别。  一、博地凡夫: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妄想我”是思想见解上执著我,就是我见,“爱我者”是行为上贪爱有我,就是我爱。此两种烦恼。“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从来不曾清楚知道自己念念生灭的心念,就心随苦乐境转而生起憎、爱,进一步执著五欲。这五欲有两种解释:一、从五根得来的色、声、香、味、触为细五欲;二、财、色、名、食、睡为粗五欲。在这里是指细五欲的色、声、香、味、触。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如果遇到好的朋友、道友教导使他觉悟到:原来一切法本来清净圆觉遍满,因此发明起灭,即是明了悟知,圆觉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即知此生性自劳虑”,尔时便知是妄识的劳虑认为有生死,其实并无生死。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如果有人,明了悟知生死是妄识的劳虑,他修行到烦恼断除了,就能“得法界净”,即法界一心不二的性质,法界有种种性质:性空缘起、本来清净、如如不动、互相含摄、觉遍十方、幻化无相、光明大乐。众生迷惑于六根的见闻觉知,只见到身心世界都是污染的;如果定心清净,就能感觉到一分的法界清净觉受;一旦劳虑永断——烦恼断除了,就觉悟到法界本来清净。若定心清净,只是从觉受知道法界的一分清净而已,尤被幻化的觉受所迷惑;若断除了烦恼,此时只见身心世界唯是一心的清净法界,也只是不被幻化所迷惑。“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有清净的见解就被此净解障碍。为什么呢?如果断除了烦恼而觉悟一切法没有生灭可得,就证悟到诸法实相——无相的清净法界。由于劳虑永断的解脱只能觉悟到圆觉的清净分,还未能觉悟到圆觉的互相含摄、觉遍十方、光明大乐,如此觉悟不圆满。“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即小乘人以无相法界的清净分为觉悟,觉不遍故于圆觉不能自在幻化。  “此名凡夫随顺觉性”,这是从凡夫修行朝向圆觉的觉性,虽对法性本具清净圆觉有少许的觉悟,但是对圆觉还是不自在。凡夫随顺觉性可以是声闻,也可以是初发心未学圆觉法门的菩萨,此时执取清净解脱之见。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二、未登地菩萨:一切还未学圆觉法门的菩萨有“见解为碍”,从圆觉的清净分来觉悟诸法实相,此清净见解称为净解,只是净解会障碍圆觉。初学圆觉法门的菩萨,已经明白圆觉妙心本来清净、互相含摄、觉遍十方、光明大乐的道理,“虽断解碍”虽然进一步放下前一种菩萨的净解的障碍,此菩萨还未悟圆觉,因为其心“犹住见觉”要念念住在觉中,原因是还有不觉之处——所知障的迷惑,见到有觉悟的心住在圆觉中。本是圆满的觉性却见有觉悟的心在觉中,就是“见觉”的障碍,所以说“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这类菩萨是以觉知心来觉悟圆觉,心就想住在圆觉中。“未登地菩萨”,初地之前的菩萨,称为未登地菩萨。未登地菩萨见到有觉悟的心在觉中,因为觉悟局限在觉悟的心于是觉不圆满。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三、登地或以上的菩萨:“有照”是心、境相对。当修行人在修行观察,有照就是有能观察的心与所观察的法,“有觉”是有觉悟心在;有观照心有觉悟心,都是圆觉的障碍。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此菩萨觉悟到一切法本来圆觉遍满,所以不再以觉知心来觉悟,就是不见有觉悟的心。“常觉”与“住在觉中”是不一样的,“住在觉中”是心在觉与未觉中住觉这一方,比如见到众生未觉而自在觉中;“常觉”则是一切都在觉中,所以不见有未觉之处。“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此菩萨的觉悟,心、境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以下是以譬喻说明。譬如有人自己砍断他的头,头未断时能砍者是本人,头断了就没有能砍的本人。此譬喻是说,照与照者是一起灭的,头一断了,头和身体各不相属,那时也没有砍的人了;“则以碍心,自灭诸碍”,这类菩萨知道有照有觉,就是有心、境对立,有照有觉都是障碍,那么,就以有照有觉的碍心来灭有照有觉。“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当菩萨放下有照有觉的碍心,碍心妨碍觉悟——灭碍,碍心灭时则一切寂灭无碍。于是“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无灭碍者就是照者寂灭。这与前面说过以幻修幻,幻灭以后没有灭幻的人一样。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佛讲的语言文字的经教,如同指着月亮的手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如果因手指而看到月亮,则知标月之手指不是月亮。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常觉不住的菩萨是已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入地即是证悟了初地乃至十地菩萨果位,初地以前没有常在觉中,初地以后的菩萨是常在觉中的菩萨,佛法道理对他就有如标月指,没有用处了,意思是不再以道理为真实,而是如实知见佛的圆觉遍满。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四、佛的觉悟:佛觉悟到“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任何的清净与障碍本来就是究竟在觉中,“得念、失念无非解脱”,得念是一直保持着正念,失念是打妄想而失去正念,佛觉悟到正念或失念,念念本自解脱。因为我们每一个心念生起来后,就灭掉了,谁也不曾束缚谁,而事实就是如此,但是我们认为被烦恼心束缚了。就是说,你的每一个心念,不论善恶自有其生起的因缘,这不过是因果法则在变化,里面没有实在的人,也没有实在的谁在烦恼,但是我们认为被束缚。在佛的觉悟中,看到正念、妄念,念念都是圆觉所显现,这无非是解脱。比方说,被批评觉得心烦,被称赞而心乐;其实,心烦、心乐都是无我的因缘变化,没有所谓我与我的烦恼,这都是圆觉所显现,不必以正念制止妄念。只是烦恼心认为我还未能解脱,事实上,此烦恼心一向是无人我,是圆觉妙心自在的因缘幻化。以本经中的道理来说,就是一切法本来就在解脱中。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作用,没有作者,没有受者,没有谁被绑,谁绑谁。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成法是成就某些善法——生,破法是破坏一些善法——灭。法的生灭是迷者妄见,万法本质是不生不灭,所以一切生灭幻象的变化皆名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六根所知的一切生灭中本来没有实法,也没有实在的生和灭;我们迷惑见到有法、有生、有灭;佛的智慧看到一切法没有它的自性,本来就是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般若是指出世间的智慧。智慧与愚痴统统是般若,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本来在觉中,各各因缘、各各法都是智慧的显现。我们认为某某人有智慧,某某人愚痴。从业力因果来说,是愚痴者的业叫他来演愚人,所以是他自己要来做愚痴的人;可能你听了并不同意,但是你想一想,若不是愚人自己要来做愚痴的人,还有谁能叫动他来做愚人呢?事实上就是业力叫他自己来自讨苦吃,自己在过去造了某业,然后自心明明白白地从业海里选择此业来承受。是执取有我的业缘明明白白,也是迷惑心的因果法则毫不错乱,也是无我的圆觉妙心自在幻化,与大家(相约配合无间地)来扮演这一生。可见,凡夫能因果不错乱地来世间,皆因为一切在觉中。虽然是从觉中来,但你却说:凡夫是迷惑而来世间。佛智见到愚者就在大圆觉中不错乱地来圆满这一生;你若认为不是般若,谁有那么大的本事演得如此天衣无缝?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一切菩萨的修行——菩提道、外道所成就的法,都是本来在觉中——菩提智慧。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无明”是指迷惑境界所知的一切万法,“真如”是指觉悟境界所知的不动法界。无明、真如是没有差别的境界,即是说,清净的真如与迷乱的无明,同是一真法界,不是悟者把无明不净的法转到真如清净,也不是迷者把真如清净的法转到无明不净,是迷者悟者本来无异,同一圆满觉性,因此菩萨成佛时见到心、佛、众生无差别,只是众生迷惑以为无明绝非清净真如。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持戒、修定、修慧与淫欲、嗔怒、愚痴,同样的都是梵行。所谓梵行,就是修一些清净的心、清净的行为,以达到解脱的修法。修梵行就是要先修戒,一切的梵行都以戒为根本,所以一般上讲修梵行就是持净戒。但是修梵行的目的不是修戒,而是要觉悟解脱。梵行是印度人的专用名词,“梵”就是指梵天,修梵行就是修与梵天合一的道。因为古代印度人认为修行是人生一定要办的事,其目的就是要回到梵天,所以称为梵行。后来佛家把持出家戒的修行叫做梵行。凡夫认为淫、怒、痴的行为不是梵行,在佛的觉悟里,淫、怒、痴同梵行一样清净。此段经文是讲佛的觉悟,不可以凡夫之见说是邪见,因为圆满遍十方的觉悟,必定知道凡夫境界里有淫、怒、痴,觉悟若清净,必定当下知道凡夫境界里的淫、怒、痴等本清净无自性,也是遍法界、不属任何人、业力心力所显现——圆觉妙心所显现。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众生、国土都是同一个性质,就是圆觉流露的法,一切法都是圆觉所显现的。小乘凡夫与学人的生灭见以为法性是苦、空、无常、无我,以佛的智慧来看,都是清净、圆觉,而且遍满的。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在佛的觉悟里,地狱、天宫都是净土,都是一样清净的,但是凡夫看地狱是不净的,地狱与净土是有差别的。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佛的一位阿罗汉弟子——舍利弗尊者问佛:“佛啊,您成佛了,为什么您的国土还是这样肮脏?”佛用脚登地一下,以神通显现佛的清净国土,让舍利弗尊者在同样的地方,看到佛的清净国土。此即是尊者的六根所见与佛的不一样。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以佛法说,在众生中,有一类众生能够成佛,有一类众生不能成佛,于是唯识宗说众生有种性,能够成佛的就有成佛的种性,不能成佛的就没有成佛的种性,这就叫做有性、无性。但是佛必定证悟到佛与众生本来都成佛道。有一句佛法:“众生看一切佛都是众生,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当你觉悟了,没有所谓不是觉悟的法,又有谁是某佛某众生呢?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凡夫认为的一切烦恼,在佛的智慧看来,每一个烦恼当下就是解脱。而事实确实是如此,当你生起嗔心的时候,嗔心不过是当下一段无人我的因缘,过了就没了,但是你说:是我在嗔。比方说,我讲经结束,动了个回去的念头,就走出去。你不认为这是烦恼,你认为心很自在;但是当你动一念嗔心,你认为这是不自在。你在这“回去”和“嗔心”两种心念里面分别和执著,你认为“回去”的心是很自在,你不要“嗔心”的心念,你执著了。其实,心念生起的因缘本无自他,没有做的人——作者,也没有受的人——受者,烦恼只是无我的因缘作用而已,所以一切烦恼本来就是无人我的解脱,但是我们认为里面有我、我在烦恼、我在受苦、我还没解脱等等。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世间一切法,总称为法界。佛觉悟法界圆觉的时候,所看到的一切皆是法界所显,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修行者觉悟到任何一个法无不遍满,无有不觉的时候,此时他证悟到法界海慧——佛智。根据圆觉的道理说,法法都觉遍十方,都知道任何一个法,但是我们却执取眼前小小的境界。当菩萨觉悟到法界是本来圆觉的时候,此觉悟是法界本具无不遍满的圆觉,如大海般无量无边的智慧——法界海慧,有如此智慧的菩萨想要知道任何一个法,都能够知道。“照了诸相,犹如虚空”,如此的法界海慧照见一切相,犹如虚空一样,心一无所得。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这个本具圆觉也称为佛的觉性,那么,你随顺以上所说的各种觉性,就叫做随顺佛的觉性。  为什么“戒、定、慧,贪、嗔、痴”都是梵行?为什么“地狱、天宫”都是净土?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佛法!实际上,这才是佛的法,反过来是凡夫的法。在佛的境界中,一切善、恶法都在解脱中。如果佛所见有一法不清净,佛的心就不清净,所以在佛的境界中所看到的,一切都圆觉清净。如果佛看到有一法不在觉中,佛就无法度尽一切众生——圆满佛果。所有的佛在修道的时候,都发“要度尽一切众生成佛”的愿,当佛成道的时候,佛看到一切众生就是佛,如果看到一个众生不是佛的话,佛就无法度尽众生。刚才说:凡夫看佛是凡夫,佛看凡夫是佛。因此,在佛的觉悟中没有凡夫法。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很多修行人认为要修行解脱,就得先降伏自心不妄动,即是息灭妄心。对于圆觉法门有信心的菩萨以及末世众生而言,本经说: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在任何时候不起种种妄念,即是只要不造作地自然不起妄想就对了。“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一旦有妄心,不去努力把心降伏,不必让心不动,也不必息灭妄心。  那么,“妄念”与“妄心”有何不同呢?我们起心动念,有正念、不正念之别,就是前面所讲的“得念、失念”。失去正念就是妄念。“不起妄念”是指没有失去正念。然而正念、妄念都叫做妄心。为什么正念也是妄心?因为这些是六根、六尘、六识所生的心,是分别生灭、有无的心,所以全都是妄心。依本经说,只有圆觉的心非妄,不妄故假名为“真心”;其他依根、尘、识而生的心执迷境界,不在觉中。因此,好、坏的念头都是由根、尘、识所生的妄心。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六根现前的境界是妄想境,迷惑的人以妄想心爱去分别妄想境的真假。菩萨应知道所在境界是妄想境,不再去分别了,不但了知妄想境,也不再去分辨是真或是假的。一般的修法都非常强调远离妄境和息灭妄心,但是此处对妄心妄境都不处理,因为妄心及妄境本不离圆觉妙心;只要见到圆觉妙心不曾失去,不再以造作的妄心去处理。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彼诸众生听到如是法门,信解接受,依教奉持,不生惊怖,不畏惧困难,像这样如法修持,“是则名为随顺觉性”,这样的众生就有机会朝向觉悟了。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培植了很多功德,作为上求佛果的资粮,佛说这种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能够完成佛的智慧。开悟的禅师就是这一类的人,禅师们总是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多知多学,塞自悟门。”  那些通达各宗各派教理的法师,以为自己才懂得修行,看轻不通教理的修行人,认为不通教理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的外道。其实,佛法不在道理上的信仰与理解,是在于修行道路上对佛法的体验,虽然体验有千差万别,都能从中对佛法生起信心与个人当时的理解,这理解或许在将来觉悟到是错的,可是当时是对的。因为佛法有如医生下药,没有一帖永远对的药。所以我经常劝佛学院的学生,基本佛法应当多闻,千万不可以为通达各宗各派教理为多闻,然后从中找绝对的佛法真理,那样学佛法,越学越是非。只是当今之世,佛教是处在议论与斗争时代,学佛者都以为自己所学的是正道与真理。爱评论他人是非者多,容纳不了外道的修行,更容纳不了教内修行人因证悟高低而有不同见解。殊不知本经说“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佛也认同外道的修行,只是外道的觉悟不圆满,只是目前因缘使到他们只能如此修行而已。难道佛教徒的你就一定修得比外道更正确、更圆满吗?其实在回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修行者当中,修行比佛教徒好的人士也不少呢!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 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 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清净慧菩萨你应当知道:“圆满的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圆满的觉性,本来无法可得,也无一法可证悟,没有能证悟的菩萨与未证悟的众生。“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迷惑者在觉悟与未觉悟之间,才说有渐次的差别。“众生为解碍”,众生有由垢转净的见解,就障碍圆觉,只能证阿罗汉果。 “菩萨未离觉”,菩萨的心还想要觉悟涅槃。“入地永寂灭”,修到初地菩萨或以上的果位,知道一切法永寂灭,没有生灭可得。“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佛不住生死、涅槃的一切相,那称为“大觉悉圆觉”,即是一切都圆觉。“名为遍随顺”,“遍”是遍满,名为遍满随顺,是圆满的。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如果末世诸众生,不生起虚妄的心、分别的心,佛说如是人,现世即是菩萨了。“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已经供养恒河沙数诸佛,功德已经圆满,虽然觉悟有很多方便法门,都叫做随顺方便智。  本章是讲有四种觉悟的人:一、断烦恼的觉悟;二、菩萨知道有圆觉,但是还没有达到圆觉;三、已经住在圆觉中的菩萨;四、佛的圆觉遍满。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们分别开示,教导众生如何一步步地悟入圆觉,令诸菩萨觉悟到心本来是光明的,就是前面所讲:圆觉是万法的光明庄严、清净圆觉的自性。“承佛圆音”,由于听到了佛圆满的言教,“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不必修习就能得到佛法的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人们可以从东、南、西、北各方进城,并非只能从一条路来。同样的,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以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有很多条路。此喻菩萨道的方便有多门。唯愿世尊广为我们宣说一切方便渐进的次第,以及修行人总共有几种?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希望佛开示,使来参与此法会的菩萨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速得悟佛圆觉,证佛圆觉,“游戏如来大寂灭海”,指圆觉妙心的幻化犹如游戏,也是形容诸佛是何等如意自在地幻化,幻化世间的一切,就有如在玩游戏一样。“大寂灭海”,即指在如来净圆觉性所幻化当下无生灭相可得,此无生灭的寂灭相,如海一般无边无际。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这些方便法门!”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圆觉妙心没有不觉的地方,所以是最无上的妙觉。此微妙圆觉周遍十方世界,就是说,每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而且一切法都遍诸十方地互相影响;换句话说,每一个因缘法的影响力遍诸十方,都是具有觉性的。这无上妙觉“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即圆觉妙心出生一切佛的微妙法与一切凡夫的世间法,都是“同体平等”的圆满觉性的流露。凡夫认为觉悟的佛已超脱如幻如化的世间,但是在无上妙觉中,佛与幻化的世间是同体平等,佛、凡夫与万法皆一如,都是圆觉的不二显现。  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于诸修行实无有二”,就是说种种修行法门,实际上并没有差别。“方便随顺,其数无量”,但是为了引导迷惑的众生,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佛建立了无量无边的教导方法。“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不过圆觉修法,循众生根性差别的归类,可分为三种。由此可见,菩萨道虽有无量法门,在圆觉法门则可分为三种类。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在坐禅时,由定慧所产生身心的领受现象,可以分成三摩地(Samqdhi即等持)与三摩钵提(Samqpatti即等至)。等持是持心趣向于境,三摩地就是心一境性,平时一刹那无杂念的一心专注也是三摩地;以某种修法持续地在三摩地中入定称为三摩钵提,有八胜处三摩钵提、十遍处三摩钵提、四无色三摩钵提、无想三摩钵提、灭尽定等三摩钵提。  一般坐禅用心的方法,可以分成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anq)。奢摩他是令心寂静,就是专修定。毗婆舍那是专心依佛法观察实相,即是修智慧。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能产生三摩地的觉受,也能入各种三摩钵提。  禅那(Jhana,Dhyana),翻译成静虑,静即定,虑即慧,禅那在小乘中必定采用禅坐的姿式,修禅那时可能是修奢摩他,可能是修毗婆舍那,也可能是两者同时修,即定慧双运。  此处佛开示菩萨修圆觉法门有三大种类,以圆觉法门来阐释菩萨道的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不可以用一般的坐禅用心方法来理解。  一、奢摩他:菩萨修奢摩他,不是依六根境界修定,是依圆觉妙心修定,从定中达到觉遍十方而发慧。  如果诸菩萨信解万法本是清净圆满的觉悟,“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菩萨确定圆觉妙心本来清净,于是直取心性本来静静不动的方式来修奢摩他。“由澄诸念,静慧发生”,由澄清一切妄念,息诸杂念,于是观察入微,觉悟心识烦恼在跳动。此菩萨因进一步静定,再加上宿世慧根,于是智慧就生起来。他便知道“身心客尘,从此永灭”,身心如客尘来来去去,凡是来来去去的就不是主人,所以称身心为客。这幻化的客尘,因为静慧发生而从此永远息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当心离开烦恼外境后,便能够不执迷外境,于是体验到妙圆觉心本寂静,而产生轻安快乐的觉受。“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寂是无生灭变化,因寂静而觉悟到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的心,就在寂静自心中显现;即是一切如来的心就是自心,宛如镜子一清二楚显现自己。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修圆觉法门的菩萨修奢摩他,不管外境只管自心,慢慢观察,让心静下来。“静慧发生”,静有如小乘所说的奢摩他,慧有如小乘所说的毗婆舍那,然而圆觉法门的奢摩他,不是从无常境界里起观,是以净觉心在定中观圆觉妙心,看到原来十方世界就是诸如来的心——圆觉妙心。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二、三摩钵提:菩萨修毗婆舍那,不是依六根境界观因缘来修慧,是依圆觉妙心观幻化,以幻化妙行来修慧。  如果诸菩萨信解圆觉妙心本来清净觉遍十方,于是以此心修三摩钵提,“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知觉心性是指六识,菩萨了知六根(器官)、六尘(外境)、六识(心)不是真实的,都是从圆觉妙心幻化而有。“即起诸幻以除幻者”,于是菩萨以圆觉妙心幻化出种种神通来除去幻化。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一切方法都是幻化。于是以心的幻化自在来觉悟。比方说,淫欲心及不净观皆是妄心幻化,然而修不净观者以修不净观来除淫欲心,如此以幻除幻就是迷于幻化的修行。修圆觉法门的菩萨修行时不迷于幻化的修行法门,直接从圆觉妙心为出发点去“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即变化一切诸幻来开导幻众——如幻如化的众生。菩萨不但能够以幻化来除掉自己过去业力迷惑而有的幻化,还能够进一步以幻化来开导众生。如经中有载:“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菩萨即现何身而度化之。”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由于此菩萨心已能运用幻化的缘故,知道众生迷惑在其中,就能发出救拔众生的大悲心;而且菩萨运用幻化时不像众生那样执取幻化,所以菩萨能于(众生所以为苦与无常的生死)幻化中生起轻安的心。“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一切修圆觉的菩萨从此起行观照,逐渐依次增进。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当时能观幻化的心——觉悟的心,并不随着幻化而变化。为什么呢?因为观幻的心是智慧,不是所迷惑的幻化,“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虽然观幻的心不随逐幻化而变化,但是,当你观察到“观幻的心”不同于所观的幻化——非同幻观,应当知道此“观幻的心”是由烦恼心执取而有,也是幻化相。“幻相永离”,一切如幻如化的相永离,觉悟的心相也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是诸菩萨所要圆满的微妙修行,犹如泥土中长出幼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菩萨知道世间是圆觉妙心的幻化,就在自心中观幻化而修,进一步在如幻如化中,引导如幻如化的众生修行。有幻化就有动,观幻化即在动中修观,所以称为三摩钵提。修观也称为修毗婆舍那,然而修观者不一定有定,修定者不一定有观,当观中有定就由观入三摩钵提。小乘修观者观法的实相是苦、空、无常、无我,但是修圆觉法门的三摩钵提不作如是观,而是观如幻如化的同时以净觉心去引导幻化,用幻化来庄严圆满菩萨的微妙修行。这样的三摩钵提,是以净觉心在幻化中观圆觉妙心。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三、禅那:菩萨修禅那,不依六根境界从定中修慧的定慧等持,是直接依圆觉妙心观本是涅槃妙心,不是有定有慧的等持,是定慧无二的等持。  修圆觉法门的菩萨信解本来清净圆觉的道理之后,于是以此净觉心修禅那,不似修三摩钵提者偏取于幻化的修观,也不似修奢摩他者偏取于寂静相的修止,所以说“不取幻化及诸静相”,直接观察“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等碍,其中知——意识的分别、觉——六识的了别、明——智慧明了,实在没有知觉明可得,所以依身心而生起的分别、了别与智慧——知觉明,唯是迷惑障碍。菩萨了知身心就是诸碍而“不依诸碍”,于是不依靠知觉明来修行,“永得超过碍无碍境”,永远超越有碍境和无碍境。碍境是指有身心的生死境界,无碍境是指没有身心的涅槃境界。很多修行人都觉得身心的障碍给他增添很多麻烦,他要达到摆脱身心境界,没有身心的境界叫做无碍境——涅槃境界。此菩萨永得超过有碍生死境界和无碍涅槃境界。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菩萨觉悟超过碍无碍境后,更进一步返回头来受用现前的世界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有如器中锽然之韵,此锽然之韵虽在器中,其声已出于器外;比喻此菩萨示现有烦恼相行于世间,从外表来看好像凡夫一样,其实此菩萨是在觉中受用身心世界,“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了知烦恼与涅槃没有差别,“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内心证悟寂灭而生起轻安的感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此时便觉悟到微妙的圆觉心,与寂灭的境界相应。“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此妙觉随顺寂灭境界不是动乱的自他身心所能触及。意思是说,寂灭的境界是动乱的身心无法影响的。原来一般人认为身心是动乱的境界,而寂灭的境界是寂灭不动的,以为动、寂是分开来的。现在,菩萨就在受用现前的世界与身心里,内发轻安的寂灭,并非在动乱的身心世界里能内发轻安的寂灭,而是“众生寿命皆为浮想”,一切众生、生命的身心现象,皆依妄想分别而有,都是不真实的,菩萨受用身心时无此妄想,只见圆觉妙心本无生灭的微妙显现,所以能内发寂灭轻安。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禅那可以是修定,也可以是修慧,也可以是定慧双修。圆觉法门中的禅那修法是定慧不二的等持,不观有碍的身心、世界,直接观无碍的圆觉妙心,受用圆觉寂灭的境界的同时,受用现前的世界与身心,这样的禅那,是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达到定慧无二的等持。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有一类菩萨先断烦恼成就智慧,有一类菩萨先度众生成就悲心。那么,先成就智慧的菩萨是属于上面的第一种,先成就众生的是属于第二种,第三种菩萨在世间就直接看到涅槃,其成就是最快的,没有所谓出世间与入世间。以上的分类是以定、慧来分:第一种菩萨以净觉心先定后慧,不管外面的各种境界,以净觉心先完成定心清净,便能证悟本来圆觉;第二种菩萨是以净觉心先修慧,先观幻化的外境,观到心能够自在幻化无碍,以此证悟圆觉;第三种菩萨是不依有碍境界的定或慧,以净觉心直接观本具的圆觉妙心,体验幻化的当下即本来涅槃的圆觉妙心。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三种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亲近”是接近,“随顺”是朝向。总结三种法门,随顺修习都能够直证圆觉,所以说“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因地修行的十方菩萨们,所修种种方便,或同或异,也都不出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如果得到圆满的证悟,即成圆觉。也就是说,本来就是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假使有人修于圣道,即八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去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威德自在菩萨你应当知道,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本来没有种种差别相;但是随顺众生而方便教导无量修行法门,所以说“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如来总结圆觉教法,开示成为三种类:一、奢摩他:寂静修止,住心一境,如镜子映显种种像;二、三摩提:如梦如幻观,如幼苗逐渐增长;三、禅那:在寂灭中犹如器中锽然之韵,虽然寂灭,但是还能够发出声音。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这三种妙法门,都是朝向觉悟。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三种修证事业如果圆满证悟,就叫做究竟涅槃。  第八章 辩音菩萨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种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大家觉悟诸法实相。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这些修习方法,你如今净心恭听,当为你说。”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一切都是如来的圆觉清净,根本没有所修的法,以及能修的人。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皆依于还没有觉悟时的幻化心境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因为众生迷惑,见到有修行,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法。“轮”是摧碾的意思,“定”是决定的意思。二十五种修法都决定可摧断二障——事障、理障,以证悟菩提、涅槃之果,所以叫做清净定轮。  修菩萨道的修行者的习性及能力千差万别,应当依照前面所讲的三种法门: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选与自己相应的来修行。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有些菩萨先断除烦恼,有些菩萨先以神通力度化众生,有些菩萨就住在定中不动。一般上,人们只认为以神通变化度化众生的修行者,才叫做菩萨,也认为修菩萨道需时三大阿僧祇劫,本经并不如此说;本经说,一切都在觉中,时间、空间、众生、佛都是如幻如化;因为菩萨觉悟到众生与佛是不可得,度众生事业是幻化的事业,菩萨一念便可摄收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本经不说度化众生的事业及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只说修行菩萨道的各种修行方式,而各种修行方式是以三件事情来论断:一、以净觉心在定中观圆觉妙心,二、以净觉心在幻化中观圆觉妙心,三、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  菩萨的清净心有知见和定力之别,在知见方面是以圆觉妙心为清净见。至于定心清净,一般是以入定的程度越深,心就越清净,当身心还在世间时,灭尽定的心是最清净的。然而不是所有阿罗汉能入灭尽定,不能入灭尽定的阿罗汉虽然断除烦恼而心与见皆清净,但是还有一些定的障碍,其心的清净程度就不如那些入了灭尽定的圣者(能入此定者可能是三果或四果或七地菩萨),身在世间而心出世间,有如在涅槃的状况。菩萨修奢摩他使心清净,并不像小乘人入灭尽定,而是能够证悟到定中见十方诸佛境界,如此智慧与定才是菩萨的清净境界。菩萨的能力有好多种,断除烦恼后的菩萨,并不一定能在定中见十方诸佛;一个能够神通变化的菩萨,也不一定十方诸佛现前;能够变现多身到不同的地方去度化众生的菩萨,也不一定十方诸佛现前;有些菩萨能够在定中与十方诸佛世界一起出现,同时种种示现来度众生,这类菩萨的心比其他菩萨清净。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自此以下二十五段,分别说明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即依于前面三种法门而开示单、复修习的方式。即:修奢摩他以达到清净自心、修三摩钵提以起如幻如化的菩萨行、修禅那以断除烦恼,来区分成二十五种的修行法。  (一)说明单修  一、此明单修奢摩他。如果诸菩萨取静为其修行(修定),达到“静极”则烦恼无由生起,即是以静力而使烦恼永断,所以说“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烦恼永断,即证悟圆觉,所以说“究竟成就”我们看前面的经文:“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这样,此菩萨就能够觉悟到佛所觉悟的圆觉。这并非一般取静舍动的禅定,有动静执取的定都未悟圆觉。此菩萨先明了一切法都在圆觉中,圆觉妙心本清净极静,然后唯取心的极静本质,如此在定中观圆觉妙心,最后觉悟到一切都在觉中。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此菩萨从此什么都不做,就进入涅槃,这是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二、此明单修三摩钵提。如果诸菩萨只是观世间如幻,意思是说修慧不修定,只观一切都是圆觉妙心所幻化。不但如此,再加上佛力加持,更有能力变化世界种种作用。此菩萨在观幻化中,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幻化,都是圆觉所幻现,进一步有能力在里面幻化,幻化出种种世界,在种种作用里面“备行菩萨清净妙行”,具备菩萨度化众生的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咒,是法的总持,使用咒法是菩萨在幻化中不可思义的清净妙行。咒的音、字母、种种形相,菩萨都能幻化使用,以幻化的咒包含一切修法,称为总持。比方说“阿”的字(梵文的种子字)与声,对不同众生就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其音波能影响身心。对于这些法的总持,菩萨都能够知道使用,而且念念不失寂念,以及能够保持清净的智慧。  “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此菩萨是以净觉心在幻化中观圆觉妙心,修幻化的菩萨行,知道幻化现象,而作种种神通变化。虽然变化度众生,却没忘失圆觉妙心——慧,也没忘失本寂静——定,但不入涅槃。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三、此明单修禅那。此菩萨的修行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以此净觉心直接灭诸幻化,不依幻化的定慧等法门,专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觉悟到一切都在圆觉中。此菩萨者单修禅那。  (二)说明复修  以下四至十是以奢摩他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四、如果诸菩萨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由清净心生起智慧而修三摩钵提的如幻观行,照见诸世界及众生悉皆如幻,从此起度众生的幻化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五、如果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即是菩萨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就此更进一步修禅那而断烦恼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并不度化众生。  有些菩萨还未断烦恼,便做度化众生的幻化事业,就是在三界中变化示现生死。有些菩萨断烦恼后,不再做度生的幻化事业,然后就永远出离生死。有些即使断了烦恼,还是做度生的幻化菩萨行。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六、如果诸菩萨先修奢摩他的寂静慧, 先完成定心清净,然后以清净心修三摩钵提的幻化力,并未断烦恼,却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度化了种种众生后,才修禅那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然后入灭了。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七、如果诸菩萨以至静力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接着修禅那,证悟圆觉心而断烦恼,不入涅槃。然后修三摩钵提的菩萨妙行,度化种种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八、如果诸菩萨以至静力,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然后一面修禅那断除烦恼,一面修三摩钵提以幻化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九、如果诸菩萨随其修奢摩他所得之至静力,同时以定力发起神通变化来修三摩钵提。然后进修禅那以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十、如果诸菩萨以修奢摩他所得的至静力,同时以定力进一步修禅那以断烦恼而证寂灭。然后进修三摩钵提的变化作用,起菩萨妙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下十一至十七是以三摩钵提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十一、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神通变化力,然后随着种种变化的菩萨行而修奢摩他的清净心。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十二、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变化力,幻化种种境界以度化众生。然后在种种境界中,修禅那断烦恼而证涅槃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三、如果诸菩萨先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变化力,作种种利生事业。然后才安住寂静修奢摩他。最后修禅那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四、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后起无碍度生作用。然后修禅那而断烦恼。最后安住奢摩他的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十五、如果诸菩萨先成就三摩钵提的变化力,作菩萨的度生事业。然后修奢摩他的至静,同时修禅那的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六、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同时用神通变化力量资助于修奢摩他的至静。然后乃修禅那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七、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同时以变化力来资助于修禅那之寂灭。然后住于奢摩他清净的无造作心。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下十八至而二四是以禅那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八、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的寂灭力——断除烦恼。然后安住至静的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十九、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得寂灭力。然后修三摩钵提起变化度化众生的作用,三摩钵提既依寂灭力而起,所以于一切境都有寂灭与幻化的力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有了寂灭力的种种自性,自然就安于奢摩他的静虑。然后菩萨就进一步修三摩钵提的神通变化来度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一、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由于寂灭力无作,进修三摩钵提种种变化作用度化众生时依然无作。后依此寂灭的清净境界安住于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