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行者于坐禅中,若发诸余禅深定智慧解脱,有种种障起,当于六门中善巧用对治法也。粗细障法既除,真如实相自显,三明六通自发,十力,四无畏,一切诸佛菩萨功德行愿,自然现前,不由造作。故经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 次释第五相摄六妙门 夫六妙门相摄,近论则有二种,远寻则有多途。何等为二?一者,六门内体相摄;二者,巧修六门出生胜进相摄。 (1)云何名自体相摄? 行者修六门时,于一数息中,任运自摄随、止、观、还、净等五法。所以者何?如行者善调心数息之时,即体是数门。心侬随息而数故,即摄随门。息诸攀缘,制心在数故,即摄止门。分别知心数法,及息了了分明故,即摄观门。若心动散,攀缘五欲,悉是虚诳,心不受着,录心还归数息故,即摄还门。摄数息时,无有五盖,及诸粗烦恼垢,身心寂然,即摄净门。当知于数息中即有六门,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摄六门,此则六六三十六妙门。上来虽复种种运用不同,悉有个意。若不分别,行人不知。此则略说六妙门自体相摄,一中具六相也。 (2)云何名巧修六妙门,出生胜进相摄相? 行者于初调心数息,从一至十,心不分散,是名数门。 当数息时,静心善巧,既知息初入,中间经游至处,乃至八日还出亦如是。心悉觉知,依随不乱,亦成就数法。从一至十,是则数中成就随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细心善巧,制心缘数法及息,不令细微觉观得起,刹那异念分别不生,是则于数中成就止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成就息念巧慧方便,用静鉴之心,照息生灭,兼知身分刹那思想,阴入界法,如云如影,空无自性,不得人法,是时于数息中成就息念巧慧观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成就观智,识前法虚假,亦复善巧觉了观照之心,无有自性,虚诳不实,离知觉想,是则于数息中成就还门。 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不得所观能观,以慧方便。亦不得无能观所观,以本净法性,如虚空不可分别故。尔时行者心同法性,寂然不动,是则于数息中成就净门。 以五门庄严数息、随、止、观、还、净,皆亦如是,今不别说,此则六六三十六,亦名三十六妙门。行者若能如是善巧修习六妙门者,当知必得种种诸深禅定智慧,入三乘涅槃也。 次释第六通别六妙门 所以言通别六门者,凡夫、外道、二乘、菩萨,通观数息一法,而解慧不同,是故证涅槃殊别。随、止、观、还、净亦复如是。 所以者何?凡夫钝根行者,当数息时,惟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入禅,受诸快乐,是名于数息中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复次,如诸利根外道,见心猛盛,见因缘故,当数息时,非但调心数息,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有息、无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过去息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未来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现在息有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及心亦尔。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谓他所说悉为妄语,是人不了息相,随妄见生分别,即是数息戏论,四边火烧,生烦恼处,长夜贪着邪见,造诸邪行,断灭善根,不会无生,心行理外,故名外道。如是二人,钝利虽殊,三界生死轮回无别。 复次,云何名为声闻数息相?行者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故,修数息以调其心,尔时于数息中不离四谛正观。云何于数息中观四真谛?行者知息依身,身依心,三事和合,名阴界入。阴界入者,即是苦也。若人贪着阴界入法,乃至随逐见心,分别阴界入法,即名为集。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知苦正慧,能通理无壅,故名为道。若能如是数息,通达四谛,当知是人必定得声闻道,毕故不造新。 复次,云何于数息中入缘觉道?行者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当数息时,即知数息之念即是有支,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复观此息念之有,名善有为业,有善因缘,必定能感未来世人天受,受因缘故,必有老死忧悲苦恼。三世因缘,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本无有生,亦无有死,不善思维心行所造。若知无明体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无明尚尔,亦不可得,当知行等诸因缘法,皆无根本。既无行等因缘,岂有今之数息之实?尔时行者深知数息属因缘,空无自性,不受不着,不念不分别,心如虚空,寂然不动,豁然无漏心生,成缘觉道。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数息相?行者为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故修数息,欲由此法门入一切种智。所以者何?如经中说:“阿那般那,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是故新发心菩萨,欲求佛道,应先调心数息。当数息时,知息非息,犹如幻化。是故息非是生死,亦非是涅槃。尔时于数息中,不得生死可断,不得涅槃可入,是故不住生死。既无二十五有系缚,不证涅槃,则不坠声闻辟支佛地。以平等大慧,即无取舍心,入息中道,名见佛性,得无生忍,住大涅槃,常乐我净。故经云:“譬如大水,能突荡一切,惟除杨柳,以其软故。”生死大水亦复如是,能漂没一切凡夫之人,惟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心柔软故。是名大乘行者,于数息中入菩萨位。此则略说数息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之相,数息虽通,须解殊别之相。当知数息虽同共修,随其果报差降,余随、止、观、还、净一一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亦复如是。 次释第七旋转六妙门 上来所说六妙门,悉是共行,与凡夫二乘共故。今此旋转六妙门者,惟独菩萨所行,不与声闻缘觉共,况诸凡夫?所以者何?前第六通别妙门观中说,名从假入空观,得慧眼一切智。慧眼一切智,是二乘菩萨共法。今明从空出假,旋转六妙门,即是法眼道种智。法眼道种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六妙法门(5)------------ 云何菩萨于数息道中,修从空出假观?起旋转出一切诸行功德相?所谓菩萨行者当数息时,当发大誓愿,怜悯众生,虽知众生毕竟空,而欲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尽未来际。作是愿已,即当了所数息,不生不灭,其性空寂,即息是空,非息灭空。息性自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离息无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息空故,非真,非假,非世间,非出世间,求息不得,息与非息而亦成就息念。其所成就息念,如梦如幻,如响如化,虽无实事可得,而亦分别幻化所作事。菩萨了息,亦复如是。虽无息性可得,而亦成就息念。从一至十,了了分明。深心分别,如幻息相。以有无性如幻息故,即有无性世间出世间法。 所以者何?无明颠倒,不知息性空故,妄计有息,即生入法,执着爱见诸行,故名世间。因有息故,即有阴界入等世间苦乐之果。当知息虽空,亦能成办一切世间善恶因果二十五有诸生死事。 复次,息相空中,虽无出世间相,而非不因息分别出世间法。所以者何?不知息相空故。即无明不了造世间业,知息空无所有故,即无无明妄执。一切诸结烦恼无所从生,是名出世间因。因灭故,得离后世世间二十五有等果,名出世间果。能出世间颠倒因果法故,是名出世间法。于出世间真正法中,亦有因果。因者,知息空正智慧,为出世间因,妄计息中人我无明颠倒及苦果灭故,名为出世间果。故知菩萨观息非息,虽不得世间出世间,亦能分别世间及出世间。 复次,菩萨观息性空时,不得四谛,而亦通达四谛。所以者何?如上所说世间果者,即是苦谛。世间因者,即是集谛。出世间果者,即是灭谛。出世间因者,即是道谛。故观于息想,不见四谛,而能了了分别四谛,为声闻众生广演分别。 复次,菩萨了息空中,不见十二因缘,而亦通达十二因缘。所以者何?过去息性空无所有,妄见有息,而生种种颠倒分别,起诸烦恼,故名无明。无明因缘,则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等,轮转不息,皆由不了息如虚空无所有故。若知息空寂,即破无明。无明灭故,则十二因缘皆灭。菩萨如是了息非息,虽不得十二因缘,亦能了了通达十二因缘,为求缘觉乘人广演分别。 复次,菩萨了息无性,尔时尚不见有息,何况于息道中见有六蔽及六度法?虽于息性中不见六蔽及六度法,而亦了了通达六蔽六度。所以者何?行者当数息时,即自了知若于非息之中而见息者,是必定成就悭贪蔽法。悭有四种:一者,悭惜财物,见息中有我,为我生悭故;二者,悭身,于息中起身见故;三者,悭命,于息中不了,计有命故;四者,悭法,于息中不了,即起见执法必生故。 行者为破坏如是悭蔽恶法故,修四种檀波罗蜜。 一者,知息空非我,离息亦无我,既不得我,聚诸财物,何所资给?尔时悭财之心即便自息,舍诸珍宝,如弃涕唾。当知了达息性,即是财施檀波罗蜜。 复次,菩萨知无身性,息等诸法不名为身,离息等法亦无别身。尔时知身非身,即破悭身之执,既不悭于身,即能以身为奴仆给使,如法施与前人。当知了知息非息,即能具足成就舍身檀波罗蜜。 复次,行者若能了息性空,不见即息是命,离息有命,既不得命,破悭命心。尔时即能舍命,给施众生,心无惊畏。当知了达息空,即能具足舍命檀波罗蜜。 复次,行者若达息空,即不见阴入界等诸法,亦不见世间、出世间种种法相。为破众生种种横计,迷执诸法轮回六趣,故有所说,而实无说无示,以听者无闻无得故。是时虽行法施,不执法施,无恩于彼,而利一切。譬如大地虚空日月利益世间,而无心于物,不求恩报。菩萨达息性空,行平等法施檀波罗蜜,利益众生,亦复如是。当知菩萨知息性空,不得悭度,而能了了分别悭度,以不可得故,知息性空,具足尸罗、羼提、毗黎耶、禅那、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是中应一一广旋转诸波罗蜜相,为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开示分别,是即略说于数息门中,修旋转陀罗尼菩萨所行无碍方便。菩萨若入是门,直说数息调心,穷劫不尽,况复于随、止、观、还、净等,种种诸禅,智慧神通,四辩,力无所畏,诸地行愿,一切种智,无尽一切功德,旋转分别,而可尽乎? 次释第八观心六妙门 观心六妙门者,此为大根性行人,善识法恶,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 何等为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也。一切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性,不可得心源,即知万法皆无根本。约此观心,说六妙门,非如前也。 所以者何?如行者初学观心时,知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数量法,皆悉从心出,离心之外,更无一法。是则数一切法,皆悉约心故数。当知心者,即是数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一切数量之法,悉随心王,若无心王,即无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譬如百官臣民,悉皆随顺大王。一切诸数量法依随心王,亦复如是。如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心性常寂,即诸法亦寂,寂故不念,不念故即不动,不动故名止也。当知心者,即是止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觉了心性,犹如虚空,无名无相。一切语言道断,开无明藏。见真实性,于一切诸法得无着慧。当知心者,即是观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之智。尔时心如虚空,无所依倚,以无着妙慧,虽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分别显示,入诸法界,无所缺减;普现色身,垂形九道,入变通藏;集诸善根,回向菩提,庄严佛道。当知心者,即是还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虽不得心及诸法,而能了了分别一切诸法。虽分别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以自性清净,从本以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故经云:“心不染烦恼,烦恼不染心。”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法,不为垢法所染,故名为净。当知心者,即是净门。 如是六门,不由次第,直观心性,即便具足也。------------六妙法门(6)------------ 次释第九圆观六妙门 夫圆观者,岂得如上所说,但观心源,具足六妙门,观余诸法不得尔乎?今行者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菩提,见一切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一切菩提涅槃。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一切皆如影现,非内非外,不一不异,十方不可思议。本性自尔,无能作者。 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十方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能于一微尘中,通达一切十方世界诸佛凡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即略说圆观数门,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亦如是。是数微妙不可思议,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尚非诸小菩萨及二乘境界,况诸凡夫? 若有利根大士,闻如是妙法,能信解受持,正念思维,专精修习,当知是人,行佛行处,住佛住处,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即于此身,必定当得六根清净,开佛知见,普现色身,成等正觉。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 次释第十证相六妙门 前九种六妙门,皆修因之相,义兼证果,说不具足。今当更分别六妙门证相。 六门有四种:一者,次第证;二者,互证;三者,旋转证;四者,圆顿证。 (1)次第证。 如上第一历别对诸禅门,及次第相生六妙门中,已略说次第证相,细寻自知,今不别说。 (2)互证。 此约第三随便宜,第四对治,第五相摄,第六通观,四种妙门中论证相。所以者何?此四种妙门,修行方便,无定次第,故证亦复回互不定。如行者当数息时,发十六触等诸暗证,隐没无记有垢等法,此禅即是数息证相之体。而今不定,或有行者于数息中,见身毛孔虚疏,彻见三十六物。当知于数息中证于随门。复有行者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入此定时,虽复浅深有殊,而皆是空寂之相,当知于数息中证止门禅定也。复次,行者当数息时,内外死尸不净,膨胀烂坏,及白骨光明等,定心安隐,当知于数息中证观门禅也。复次,行者当数息时,发空无相智慧、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等,巧慧方便,思觉心起,破折诸法,反本还源,当知于数息中证还门禅也。复次,行者或于数息之时,身心寂然,不得诸法,妄垢不生,分别不起,心想寂然,明识法相,无所依倚,当知于数息中证净门禅也。此则略说于数息中,互发六门禅相,前后不定,未必悉如今说。余随、止、观、还、净,一一互证诸禅相,亦如是。所以有此互证诸禅者,意有二种:一者,修诸禅时互修故,发亦随互,意如前四种修六妙门相;二者,宿世业缘善根发,是故互发不定。义如坐禅内方便验善恶根性中广说。 (3)云何名证旋转六妙门相? 此约依第七旋转修故发。所谓证相者,即有二种:一者,证旋转解;二者,证旋转行。 ①云何名为证旋转解发相?行者于数息中,巧慧旋转修习故,尔时或证深禅定,或证浅定。于此等定中,豁然心慧开,发旋转觉识,解真无碍,不由心念,任运旋转,觉识法门。旋转有二种:一者,总相旋转解;二者,别相。总相复有二种:一者,解真总相;二者,解俗总相。别相复有二种:一者,解真别相;二者,解俗别相。于一总相法中,旋转解一切法;别相亦尔。 ②云何名为证旋转行相?行者如所解,心不违言,心口相应,法门现前,心行坚固,任运增长,不由念力,诸善功德自生,诸恶自息。总相、别相,皆如上说。但有相应之异,入诸法门境界显现之殊故。今则略出证旋转行:如一数门,具二种证旋转故,余随、止、观、还、净亦如是。略说不具足者,自善思维,取意广对诸法门也。证旋转六妙门者,即是得旋陀罗尼门也。是名无碍辩才巧慧方便,遮诸恶,令不得起;持诸功德,令不漏失。任是法门,必定不久入菩萨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4)云何名为圆证六妙门? 行者因第八观心,第九圆观,二种六妙门为方便,是观成时,即便发圆证也。证有二种:一者,解证。无碍巧慧,不由心念,自然圆证,识法界故名解证。二者,会证。妙慧朗然开发,明照法界,通达无碍也。证相有二种:一者,相似证相。如《法华经》中明六根清净相。二者,真实证相。如《华严经》中明初发心圆满功德智慧相也。 ①云何名相似圆证为六妙门?如《法华经》说眼根清净中,能一时数十方凡圣色心等法数量,故名数门。一切色法随顺于眼根,眼不违色法,共相随顾,故名随门。如是见时,眼根识寂然不动,故名止门。不以二相见诸佛国,通达无碍,善巧分别,照了法性,故名观门。还于眼根境界中,通达耳鼻自身意等诸根境界,悉明了无碍.不一不异相故,故名还门。复次见己眼根境界,还于十方凡圣眼界中现,故亦名为还门。虽了了通达,见如是事,而不起妄想分别,知本性常净,无可染法,不住不着,不起法爱,故名净门。此则略说于眼根清净中,证相似六妙门相。余五根亦如是,广说如《法华经》明也。 ②云何名真实圆证六妙门?有二种:一者,别对;二者,通对。 别对者,十住为数门,十行为随门,十回向为止门,十地为观门,等觉为证门,妙觉为净门。 二者,通对。有三种证:一者,初证;二者,中证;三者,究竟证。 初证者,有菩萨入阿字门,亦名初发心住,得真无生法忍慧。尔时能于一念心中,数不可说微尘世界,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心行,及数无量法门,故名数门。能一念心中,随顺法界所有事业,故名随门。能一念心中,入百千三昧及一切三昧,虚妄及习俱止息故,名为止门。能一念心中,觉了一切法相,具足种种观智慧,故名观门。能一念心中,通达诸法,了了分明,神通转变,调伏众生,反本还源,故名还门。能一念心中,成就如上所说事,而心无染着,不为诸法之所染污故,亦能净佛国土,令众生入三乘净道,故名净门。初心菩萨入是法门,如经所说,亦名为佛也。已得般若王慧,闻如来藏,显真法身,具首楞严,明见佛性,住大涅槃,入法华三昧不思议一实境界也。广说如《华严经》中所明,是为初住证不可思议真实六妙门也。 中证者,余九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皆名中证不可思议真实六妙门也。 云何名究竟圆证六妙门?后心菩萨入茶字门,得一念相应慧,妙觉现前,穷照法界,于六种法门究竟通达,功用普备,无所缺减,即是究竟圆满六妙门也。分别数、随、止、观、还、净诸法门证相,意不异前,但有圆极之殊,故《璎珞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惟佛一人能尽源。”《法华经》言:“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约修行教道,作如是说。以理而为论,法界圆通,诸佛菩萨所证法门,始终不二。故《大品经》言:“初阿后茶,其意无别。”《涅槃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言:“从初地悉具一切诸地功德”。《法华经》言:“如是本末究竟等”。------------小止观(1)------------ 小止观也为隋朝和尚智顗所著,其中详述天台宗的禅修方法,养生修炼者不可不读。 1序 天台止观有四本: 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王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 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 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 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 寔大部之梗慨,入道之枢机。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 奈何叔世寡薄,驰走声利,或胶固于名相,或混淆于暗证。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 今以此书命工镂板,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予因对校,乃为序云。 时绍圣二年仲秋朔,余杭郡释元照序 2小止观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难断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具缘第一,诃欲第二,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1)具缘第一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先要外具五缘: 第一,持戒清净 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亦不染著。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著。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小止观(2)------------ 第二,衣食具足 ①衣法有三种: 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②食法有四种: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所说。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四者,于僧中洁净食。 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不安稳,于道有妨。 第三,得闲居静处 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净。有三处可修禅定: 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第四,息诸缘务 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 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第五,近善知识 善知识有三:一者,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其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 略明五种缘务竟。 2)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1)诃色欲者 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 (2)诃声欲者 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3)诃香欲者 所谓男女身香,世问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花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4)诃味欲者 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5)诃触欲者 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碌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各欲奴仆。作此弊欲,沉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如禅经偈中说: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塚,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如厕虫乐粪,愚人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小止观(3)------------ 3)弃盖第三 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 (1)弃贪欲盖 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如除盖偈说: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 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 (2)弃瞋恚盖 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堕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维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维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瞋恚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 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 杀瞋则安乐,杀瞋则无忧。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 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灭除之,令心清静。 (3)弃睡眠盖 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放恣肢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诸佛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警觉无常,灭损睡眠,令无昏覆。若昏睡心重,当用禅镇杖却之。 (4)弃掉悔盖 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维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 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5)弃疑盖 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由空无所获。譬如有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种: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三者,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歧路,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见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 佛法之中,信为能入。若无信者,虽在佛法,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小止观(4)------------ 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瞋恚盖,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种有二万一千,四种合为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弃于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稳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稳,清凉快乐,知日月以五事覆翳,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亦复如是。” 4)调和第四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然后坐中正念,思维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惟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云何名调和?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疆、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1)调食者 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最。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2)调睡眠者 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惟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3)调身 调身、调息、调心,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走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 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 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齐,右脚指与左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 次当安手。以左手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肢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 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 次当闭口,唇齿令相拄着,舌向上腭。 次当闭眼,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4)初入禅调息法 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 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 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5)初入定时调心者 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 ①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 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 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小止观(5)------------ 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二事也。 ②住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③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燥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曰: 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住而欲去。 《法华经》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5)方便行第五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 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 6)正修行第六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1)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 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略出五意不同。 ①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观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今明修止观有二意: 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 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听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 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惟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瞋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②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③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稳,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稳,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小止观(6)------------ ④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著。若生贪著,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即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著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 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⑤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应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2)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 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①行者。若于行对,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 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②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③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现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④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狮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⑤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⑥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如上所说。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 ①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 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听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听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②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 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因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③鼻臭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著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 云何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④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著;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小止观(7)------------ 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⑤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著;若受违情苦触,不起瞋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臆想分别,是名修止。 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⑥意如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寂然灭诸恶,澹泊得一心,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名衣好床褥,斯乐非安稳,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 7)善根发第七 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 (1)外善根发相 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外相。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 (2)内善根发相 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有三种意: 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 ①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止息,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于空寂,定心安隐。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时胜善根发相。 ②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然见内身不净,外身膨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炊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③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心发相,类此可知也。 ④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⑤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能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净,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第二,分别真伪者有二: ①辩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②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禅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第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如前说,略示大意矣。 8)觉知魔事第八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能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1)烦恼魔;(2)阴入界魔;(3)死魔;(4)鬼神魔。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小止观(8)------------ 今不分别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鬼神魔有三种: (1)精魅 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子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龟等。若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鸟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问责,即当谢灭。 (2)堆剔鬼 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耀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者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规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3)风魔恼 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象,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今不具说。 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如经偈中说: 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 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瞋恚为第八, 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众军,厌没出家人。 我从禅智力,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 ①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②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驱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谢灭,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杂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服,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 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 9)治病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失。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1)明病发相;(2)明治病方法。 (1)明病发相 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 ①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炊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肢节皆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气,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②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瘙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脏病患者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如前所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2)明治病方法 即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 ①云何用止治病相? 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 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 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 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心。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 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②明观治病者。------------小止观(9)------------ 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 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雍处但言嘻。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 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颤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推之可知。 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 有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 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