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圣严说禅-3

作者:圣严法师 字数:12986 更新:2023-10-08 20:17:44

答:    对呀!像驴子也好,像人也好,像佛也好,都是执着。一般人执着于希望自己伟大或觉得自己伟大,因此热衷于追求名望、财富和地位。但从佛法的立场看,名利都是虚妄的、暂时的,都是不可靠的;内在心的宁静、清净、安定才是最好、最实在。    如果时时计较于希望成为圣人或觉得自己已是圣人,把别人视为凡夫,这种心态有待商榷。希贤希圣是世间的学问和观念,但从禅的角度而言,这虽好,但不够好。好处是能使人上进,但若把凡圣当成截然不同的两个形态,就变成形式化、偶像化,不易被大众共同体会和学习;即使学习也易流于虚矫、模仿,学习不成则会消极、灰心。应把凡圣的问题丢掉,自己与众生平等,自己与佛平等,如此才能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否则永远在凡夫阶段。    自认是圣人的人依然是凡夫,因为他有对立的观念存在。他可能知识高、反应快、自信强,但那也不一定是真的自信,他也许威赫一时、一呼百应而洋洋得意,其实他可能是个侏儒,一旦失势则如病猫,见了什么都怕。唯有把凡夫和圣人的界限和执着放下,和光同尘,春风沐雨,才是禅的境界,才是自然的、平常的,不是凸显的、造作的。    仰山和光涌放下凡圣的两截,站在平等的立场,像什么都可以。    一般人对禅语无法理解,其实很容易明白。心外是有差别的,差别现象是外在的事实,但心中不要有差别心。少一点差别心的执着,对自己可以少一些烦恼,对外界可以少一些伤害。放下著    问:    严阳尊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也就是修行到心中无一物的时候该怎么办。赵州说:「放下著。」尊者又问:「已经无一物了,还放下什么呢?」赵州答:「你放不下的话,那就担起来吧!」尊者当下大悟。这个故事是不是说,即使心中无一物,如果抱着这个境界不放,也还是有一物,不得解脱?  答:    非常正确,很多人说:「放下了!放下了!」真的放下了吗?「放下」是不容易的事;放得下也有层次,看你怎么放。有人叫人放下,自己放不下,这是最下的层次。有人根本没担起来,有什么好放下?不过他看不惯,充满愤怒、猜忌与怨恨,这也是放不下。有人名利、权势、地位都有,应该没什么放不下,但心中却有烦恼的情绪放不下。提得起的人不一定放得下,放不下的人根本就提不起。    有人资质平凡,庸庸碌碌过一辈子;有人很聪明、有学问、也很能干,结果也庸庸碌碌过一生。因为他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作法、人格等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结果人人不敢用他,甚至不敢跟他做朋友。    这则公案所讲的「放下」,应该是另一个层次,那就是自认已经放下,到处告诉别人他已放下,也在叫人放下。这种人是正在修行而且已经修行很久的人,身无长物,什么也不需要。出家人可能夏天只有一件葛衣,冬天只有一件芦花袄,其他什么也没有。但若认为这种情况就是放下,那就错了,因为他还有「放下」的念头,所以未放下。    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认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为自己放不下;应该担起的责任和义务照样去做,应该接受的权利若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有人问我要不要钱?我说要;有人问我能否放得下钱?我说能。因为我要了钱,不是拿来享受而是去利益社会、弘扬佛法,我在帮他用钱而已。    放下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要,而是心中没想到:「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这是我不要的,那是我非要不可的。」即使是成佛的念头也要放下,这才叫放下。禅宗说修行要修到一丝不挂,好的坏的念头、种种执着都放下,这不容易做到,但不妨揣摩着试一试。迷己逐物    问:    「迷己逐物」的意思一般人大概都懂,但也许只是肤浅的了解。请师父从禅的角度来阐释这句话。  答:    这是镜清禅师的话,意思是迷失了自己而随外境动摇,没有方向原则、立足点,只要环境有些风潮,就跟着去了。这也叫随波逐流或墙头草。    逐物的「物」是物质,包括人的、事的以及物品的现象和动态。有的人受诱惑而丧失自己,有的人不知道如何安顿、安定自己,专门向外追求。有的追求女人,以女人作为安慰,但玩过之后仍无法心满意足,又去找别的女人。有的心烦意乱,去找欢乐;欢场中除女人之外就是酒,纸醉金迷酒足饭饱,第二天照样烦恼,再去喝酒。凡迷失在物质中的人,越陷越深,越觉得空虚而没有安全,所以拚命地追逐。    迷失在酒色之中的是下下等人,另一种人则迷失在名利权势之中。他们大概觉得玩女人没有品也不够水准,老是酗酒变成酒徒也不为社会所认可,所以追求名、利、权、势,这些也是物质现象。如果人就是为了这些东西而追、追、追,那就失去了自己。    有些人在年轻时曾有一些抱负,想为人类社会造福,然而一旦卷入名利的漩涡,马上迷失自己。别人害人,他也去害人,否则无法挤上那种人人觊觎的职位;对于财利也必须不择手段耍尽心机,否则无法获得。    大环境就像个大染缸,跳进去之后就不易保持干净。出家人虽不致被酒色名利所迷,但当别人赞叹他,他便心花怒放;别人送他供养品,他便心生欢喜,这就是失去自己。    所以,不论环境给你什么,只要心中有所动摇,产生情绪反应,就是迷己逐物。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吵架、兄弟争执、聚众滋事、议事动怒等等,应该也是迷己逐物吧!我狂已醒,君狂正发    问:    牛头智岩禅师出家前曾是立下不少战功的将军,出家之后进入深山修行,他的两位昔日的同袍去看他,一路高山榛莽,野兽出入。找到牛头禅师时,只见他在一座非常简陋的茅舍中打坐。这两人满怀疑惑,问牛头说:「将军,你疯了吗?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过这种日子?」牛头答:「我狂已醒,君狂正发。」必须是大彻大悟的人,才说得出这句话吧!  答:    的确如此。许多人认为修行人是疯狂的,省吃俭用把钱送给别人花也是疯狂的,将自己的高位让给别人更是疯狂的行为。一般人都认为:要满足私欲而争名逐利、寻欢作乐是正常事,因为,人不追求这些,岂不枉活一生?    但是牛头智岩禅师或所有的禅师都会这么说:「修行的人、入山的人、把一切放下的人,才是清醒的人;还在追求的人则正在发狂。然而正在疯狂的人大概不会承认自己疯狂。」    我看过很多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已经快倒下去了,还嚷着说:「我那有醉?再来一杯!」别人看他很可怜,已经醉成这样,还高喊没醉,还要继续喝。    我们都知道地球本身在转动,有自转也有公转,当年哥白尼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基督教教会却不准他公布,说他疯了。哥白尼是不是疯了呢?其实,是疯了很久的人,不知道自己疯了,社会上有很多人就是如此。    《楞严经》里描述这么一段故事说:有一个人清晨醒来,发现自己的头不见了,就到处寻找,逢人便问:「有没有看到我的头?有谁看到我的头?」别人告诉他:「你的头好端端地在你脖子上。」他总是不相信,当他走到河边猛然一看:「咦!我的头果然还在。」    人就是如此认为追求物欲是正常的,但越追求越累,到死还放不下,还认为这样才有意思。那又何苦?一切都为自己追,追到最后仍是一场空。    如果不为自己追求,把物欲看淡、拋开,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为众生解决苦难,为社会大众谋福利,到最后还有什么放不下?舍不得?因此,有修行的人是放下自我和物欲的追求,担起修道弘法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没有狂。    不过,「我狂已醒,君狂正发」是针对面前正在发狂的人讲的;在一般情况下,牛头禅师不会说自己清醒而别人发狂,否则变成孤芳自赏、自我清高,又是一种执着。他是看场合、对象才这么说的。无功德    问:    南朝梁武帝问菩提达摩说:「我建寺斋僧,有什么功德?」达摩劈口就答:「无功德。」泼了梁武帝一头冷水,可能有不少佛教徒觉得这盆冷水也泼到自己身上。这个问题请师父开示。  答:    就佛教徒以及民间的道德标准而言,功德的观念相当重要。某些团体提倡功德、讲求功德,使人感觉对他人、对社会、对佛教布施行善就有功德,所以愿意去做。如果一开始就跟他说不论做什么都没有功德,谁肯做好事?谁肯做慈善救济的事业?    功德的意思是「善得善报」,等于投资的观念和行为。自己省吃俭用,多余的钱存进银行,或者投资在信用可靠的公司或机构,本钱利息都是自己的。一般做「功德」,大概都是这种心理。虽不是把钱真的放在世间有组织的财团,然而,做好事天知道、地也知道,自然会有好结果;万一自己得不到,儿孙也会得到。中国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也是功德的观念之一。    所以,「无功德」这句话对一般佛教徒而言,陈义过高,难以接受。但是菩提达摩是为了提醒梁武帝,斋僧、布施、起塔、建庙,当然是功德,不过不要执着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他希望能提升梁武帝的境界,不要为了做功德,才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不要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之后,认为那是功德,这样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得解脱。    有些人认为行善就是行善,该做就做,不求回馈,这种态度就不是为了求功德。达摩若跟这种人谈话,大概就很投契了。    无功德是否真的无功德?不是的。这好比一直存钱,没想到要提出来;一直投资,没想到要撤资、抽红。这就成了无量功德,功德更大。    如果斤斤计较功德,天天计算自己存了多少钱,时时想着什么时候要提出来,这样一来功德大概很小,到最后可能根本没有功德,因为已经得到回馈,享受完了。    「无功德」这句话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自认有功德的人其实功德很小;不计较功德、不求回馈,这样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问:    临济义玄禅师说过「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这句话,是不是说随时随地都不要迷失自己、被外界牵引?  答:    随处作主很难。在任何时间、地方都不受到人、事、物的影响而随波逐流、摇摆动荡,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稳稳当当的人,才能随处作主。    置身于花天酒地的场合能否作主?置身于千军万马的战场能否作主?置身于臭气冲天的秽地能否作主?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仙境能否作主?大多数人必须在没有任何环境的诱惑、干扰、刺激、冲突的情况下才会觉得很自在、很愉快、能肯定自己,一旦遇到境界现前,比如让你大瞋、大怒、大贪的现象发生,还能心不动,不会六神无主,这才是作得了主。    据说中国以前有位柳下惠,有美女坐怀而不乱,他究竟是行为不乱或心不乱?行为不乱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他可能很有教养或者考虑到后果。但是心会不会乱呢?可能会矛盾一下,于是心已动,心弦早已振荡了。第二个念头是「要不要拒绝?」第三个念头是「拒绝」,因为怕惹麻烦,怕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    真正作得了主的是「身心皆作主」,身不乱,心也不乱,不受任何诱惑、刺激或逆境而乱。    比如身处沙场,要嘛就奋战,要不就阵亡,一旦决定好了,心就不乱。可是一般人临死总会恐惧害怕,所以「随处作主」不容易。当想死或不想死的念头很难把握时,心还是动的。    若能随处作主,处处都是真的。「真」是没有你我、是非、利害、得失,也就是超越常情、凡情,凡情就是执着、放不下。到了「立处皆真」的时候,本来面目就出现了。    如果身心作不了主,受环境影响,结果反映出来的都是环境。环境的幻影在你心中晃动,你也跟着动;你不但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真正的面目。势不可使尽    问:    宋朝佛果禅师在太平寺当住持时,他的师父法演禅师送给他四个戒句,称为「法演四戒」。第一句是「势不可使尽」,是不是说凡事应留余地?可是一般人却喜欢乘胜追击。法演禅师这么说是什么用意呢?  答:    「势」即「势力」。我小时候学过太极拳、少林拳,老师教我们出手、出拳、出招要蓄势而发,发招之后不要把力用尽、把势使完,否则没有后退余地。手肘尤其不能打直,否则破绽被人看到,非败不可。因此要守势,出招时要留下两三分,随时可收招,又可出新招,这才灵活。    常听人说「竭泽而渔」,把池塘的水全部弄尽,把鱼全部捞光,以后再也没有鱼了。又比如暴发户,一下子有很多钱,拚命花用,一下子又变成穷光蛋。如果你有十元,最多用掉六块钱,不要花得更多。为什么?为了准备、储备、后备。所以,势不能随便用。    社会上常有运用权势压人的情况,这会产生两种问题。第一,用权势会树敌,而且永远是敌人。第二,势力不可靠,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旦那个势力消失了,后果堪虞。所以,势最好不用,但蓄势很重要。形势、姿势也都是势,如果没有形势、姿势,就根本没有立场。    佛教修行是修身养性、炼心、向内观照,都不是显露势力,炫耀势力。    「势不可使尽」告诉我们要蓄势,但势最好不用;非用不可时也不要用尽。这是一句平常话,并没有高超的禅的观念,不是讲大悟彻底的境界。但它不仅对出家人有用,也在教平常人怎么做,是人人皆可学习的。福不可享尽    问:    法演四戒第二句话「福不可享尽」,叫人要知足,可是一般人往往认为有福就要尽量享受。请师父开示。  答: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环保的原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则,也就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生、健康。    所谓享福是享什么福?一般是指物质的福。有人讨两个老婆,用他人来服侍自己,叫作享齐人之福。不少有钱人在城里有房子、城外有房子,乃至世界各地都有房子。这些房子要人照顾,需钱维护,但他一年当中,可能住不到一两个月。    作家林清玄有一次告诉我,他有一个背包用了二十年,有些太太一年买二十个皮包还嫌不够,这就是物质的浪费,即使把皮包拿去义卖也是错的,因为你刺激别人生产多余的东西。    人间有五欲的福,句括男女、衣食、娱乐等等,这个福很难界定有多大、有多少。    有人认为金钱来得容易,要用就痛快地用。其实,花钱如流水,挥金如土,是真正没有福报的人;明明是钱嘛!却当水当土用,这是损福。有福不仅不可享尽,而且最好不要享,要培福、种福才对。    我们从生到死,真正凭自己的智慧、知识、体能、技能而培的福并不多,但从环境中得到的各种恩惠却多不胜数。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也就是享福的机会多而培福的机会少;即使想帮别人忙,也不一定做得恰当。有钱的人再给他钱等于没给,不算做好事;所给予的必须是别人真正迫切需要的东西,才是修福。比如他人遇急难,你协助他度过难关;或者社会混乱,你奔走呼吁,用种种方式唤醒大众。不过,即使如此,自己依然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人不可不惜福,福报不可享尽,务必珍惜。    当前的我们,浪费太多自然资源,多浪费物质就多制造垃圾,也破坏自然环境,对地球、对子孙的影响很大。等我们以后投生、转生回来,届时地球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生活困难,活得不长,死也死得很痛苦。    法演禅师当时讲的话,不仅在目前有用,永永远远都有用。规矩不可行尽    问:    法演四戒第三句「规矩不可行尽」,是不是叫人不要拘泥于规则?那又该如何拿?呢?  答:    规矩、规则、法律、规约是不能没有的,否则就成了没有秩序、没有轨则的社会,也等于没有伦理,上下老幼尊卑皆无准则。好比闹区的路口没有红绿灯,每一方的来车都抢着通过,结果谁也动不了,一定要走的话就会出事。所以,交通有交通规则,军中有军法,民间有民法、刑法,寺院有清规,佛教徒有戒律,童子军有守则等等。    任何一个组织体一定有章程和共同遵守的规约,否则不成其为人间。即使动物界也有它们的规则,蚂蚁、蜜蜂的社会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规则、规矩必须要有。然而,如果拘泥于规则,一成不变、斤斤计较、咬文嚼字行规矩,往往会出问题。    规则、规矩是给通盘的、整体的约束或要求;不过,人有老幼、强弱、智愚、健康疾病、业障轻重、善根深浅之分,在家庭、团体、社区、国家之中,总有一些无法接受规矩的人。这些人是特殊的个案,比如特殊儿童教育有启智班,特殊成人教育有看守所,吸毒者有戒护所等等。所以,大原则当然要执行,但是执法、通情、达理这三项必须周延。如果法不通情,过于冷酷,人在其中成为物而不是人,大家可能不愿参与这个团体。有些特殊的处理法可能不合规矩但合理,对当事人、对环境都有好处,也不会伤害其他人,甚至有益于他人。执法者不要拿着规矩量人,而要衡量把这种规矩用于对方是否合适。    「规矩不可行尽」是用于寺院中的,但是社会上也可以用。寺院的清规很严,出家人犯了规矩,原则上当然要加以处理,但不是对甲这么处理,对乙也非如此处理不可,要依该事发生的情况以及该人本身的背景而定。规矩不应也不可一成不变。好话不可说尽    问:    法演四戒第四句「好话不可说尽」,好话说尽了会有什么反效果吗?会让人觉得你巧言令色,不够真诚吗?  答: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好坏会随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而有不同的判断。若对此人把好话说尽,遇到另一个人怎么办?在这个阶段把好话说尽,到另一个阶段怎么办?对这桩事把好话说尽,对另一桩事又怎么办?所谓好话是赞叹、恭维、歌颂。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人或事让你把好话说到极点?    对佛教而言,最完美的人是佛,世上不可能还有如此完美的人。有人自称是佛,即使你肯定他,别人也不一定肯定他。所以,不论对自己或对别人,不论在主观或客观的立场,最好含蓄一点,不要过分。好话说尽就是过分。    我们通常有个习惯,对自己喜爱、欣赏、顺眼的,总是赞美有加,说出各式各样的惊叹语。其实,我们对他人的褒贬都不应太过分。把他人说得太好,对那个被表扬褒奖的人是一种损害,他可能自认已经登造极,就不进步了,而且使他傲慢,认为天下人都不如他。    此外,如果对某一个人或某一桩事说得太好,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这几年来我得过一些奖,比如吴尊贤基金会的爱心奖、中山文艺奖的传记文学创作奖等等,我总是在颁奖典礼上说:「我受奖并不表示我是今年台湾够资格得此奖的唯一的人。」只因凑巧有很多因素加起来,有人欣赏、有人推荐、有人觉得在此时此地有这种表现值得奖励。如果换个时间、换个地方、换一批审查者,结果可能不一样。所以,是不是最好并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我以平常心来看待得奖。    「好话不可说尽」并不是高深的禅语,平易近人而有用,是一般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问:    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如果从禅的立场来看这句话,会是怎么说呢?  答: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涸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那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解铃系铃    问:    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大家都答不出来。泰钦禅师正好路过,答了一句:「系者解得。」这个公案不见得大家都听过,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却人人都知道。请师父从禅的观点来解说。  答:    「解铃系铃」的源头有一个故事。有一只凶恶的老虎,大家都怕它,于是找一个勇敢的人在它身上挂了一只铃,只要老虎一来,铃一响,大家都会闻声躲起来。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禅语中的一个比喻。    身为修行人,如果遇到心外的、物质上的、环境上的困难,别人也许可以帮上忙。然而,内心的烦恼、生死的烦恼,以及根本的无明,谁能解决?它是怎么生起的,就得靠你自己去解除。这就像老虎身上的铃,只有挂铃的人才解得下来。    泰钦禅师针对法眼禅师的问题答以「系者解得」,由此可知他是已经开悟的人。生死烦恼是自作自受,也要自证自悟,别人不能为你消业。《地藏经》中也说,所有生死的罪业,即使骨肉至亲都帮不上忙、替不了身,只能自己还。所以,自己是帮助自己的最佳人选,任何人所帮的忙都只是表面。    假设有一个坚决要自杀的人,最好有人开导他:「你这次死了没有用,下次还是要回来。你即使自杀也脱不了身,以后还要连本带利偿还,而且下次来,痛苦更多,何必这样死掉?该还的债还是要还。」    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是告诉我们,自己的债自己还,自己的烦恼自己化解。如果了解这一层,心中会很坦然,不需依赖他人、权势或环境,独力承当的气魄自然会出现。能独力承当的话,这个人已得解脱。    「解铃还需系铃人」一般人都会讲,但多限于表层的意义,鲜少能体验或领会其中深刻的禅意,也就是自己的烦恼自己断。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从生起呢?  答:    这两句话是《大乘起信论》中的名句,也可说是佛教的唯心论,其义理相当深奥,现在仅就它的现象面加以说明。这两句话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念头和身体能够改变环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学且超越心理学的层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闷、失意、悲观、倒楣时,不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觉得不舒服、不对劲。当一个人被爱、爱人都很称心如意,事业工作都顺利,他会觉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满活力。既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个世界,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心生种种法生」就心理学的层次而言是讲得通也可体会得到的。    另一个层次则比较高深。我们所看到、接触到的人事物现象是怎么来的呢?都是由于心的活动再加上身体的行为。心下了判断,做了决定,然后由身体来执行这个决定,产生运作,因此使得环境改变。有人想买房子,于是他赚钱、存钱、再借一点钱,结果买得起房子了。    从佛教的立场看,我所主张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必须从自己内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灵环保。自己内心希望改变自己的品质,继而从礼貌上、行为上,自我提升,然后用语言、行为影响他人,使环境改变。因此,「心生种种法生」是凡夫体会到也做得到的。    「心灭种种法灭」也一样。我们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现象是随着我们念头的转变而变,这叫「心灭种种法灭」。    如果讲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现;只要圣人心出现,凡夫世界就消灭。所以佛成佛时,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春有百花秋有月    问:    无门慧开禅师这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让人想到,只要心中不计较、不分别,以知足心和平常心过活,就是「日日是好日」。这样说对吗?  答:    我想是的。有这种心境过日子的是开悟的人,未开悟的人大概没办法。对后者而言,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亮是不错,夏有凉风、冬有雪景也很好。可是春天除了百花也有荆棘和毒蛇,秋天除了明月也有落叶和枯藤。夏天有酷日肆虐、蚊虫扰人,凉风虽好,吹不走这些烦恼;冬天有凛风裂肤、寒冰堕指,雪景虽美,掩不住这些缺憾。在未开悟者的眼中,一年四季的坏处可多着呢!    无门慧开禅师却叫人往好处看、往好处着想,心境就会改变。如果往坏处看、往没有办法的方向看,则是自寻末路、自讨没趣、自掘坟墓。    春天不一定处处是花,但要看有花的地方,孕育百花怒放的心境。秋天虽然萧瑟,不妨培养如明月一般皎洁的胸怀,心中自然安闲。夏天即使什么都不好,但是可以体会凉风的自在,心静自然凉。冬天虽冷,晶莹纯洁的雪景却值得欣赏,苦闷会变成愉快。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说世间的事皆是闲事,没有一桩是不得了的,没有一桩值得烦心,烦心的事都是闲事。如果没有闲事挂在心头,就是过着人间赏心乐事的时光;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因此,往好处想,心境就会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难怪开悟的人只看到百花、明月、凉风、白雪,因为他没有闲事也无烦恼挂心头。独坐大雄?    问:    百丈怀海禅师所住的百丈山又叫大雄?,有一次一位和尚问禅师:「什么是殊胜、奇特的事?」怀海答:「独坐大雄?。」是不是说只有单独坐在大雄?上的那个人,也就是有所证悟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奇特的事,其他人无从谈起?或者怀海禅师示意他不要分别奇特或不奇特?  答:    这句话的用意很难捉摸。怀海禅师一个人坐在百丈山上,四周没有其他人,谁都不知道他的心境,体会不到他的悟境。别人问他什么是奇特的事,他回说只有我自己知道什么是奇特、什么是我所证悟的境界,无法言传。我就像百丈山一样,百丈山屹立着,谁也不知道百丈山是什么,除非你自己变成百丈山才会知道。也就是说,他把自己比喻为那座山,山不能告诉你,它是什么,你是以自己的看法和标准去看它,至于它本身是不是你所看到的它呢?那是另一回事。所以,许多悟后的人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自己喝水才知道水的冷暖,再怎么形容也讲不明白。你问奇特的事,我怎么说呢?怎么说都是错的。我只能告诉你,我就像百丈山,独自坐在那里。不过「独坐大雄?」也许有另一种意思,不一定是怀海自己坐在大雄?上。大雄?屹立着,至于我本身是不是那个样子,实在无法告诉你。    大凡有深刻的内在体验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信心,但是无法告诉人;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都不是那个体验本身,所以还是不讲的好。你不要以为我怀海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自己并不觉得有何不同;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也无法告诉你。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问: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据说是寒山的诗句,字面意思是说,我的心就像秋天的月亮,映照着清净明澈的潭水。以寒山这位禅僧而写出这两句诗,应该有他更深一层的涵义吧!  答:    我不是寒山,不知他当时写诗的心境;如果这诗句的作者另有其人,他写作的背景和用意也很难揣摩。不过,单从字面也可以欣赏体会。心境有如秋天的月亮,明净高洁;一泓澄澈幽邃的潭水,又深又静,透着碧绿,正好映着深蓝色的天上,一轮明朗皎洁的月亮。潭中的月亮看起来跟天上的月亮一模一样。寒山可能是在形容开悟后的心,一派清净祥和,无罣无碍,不受任何干扰,也不被尘世所污染;这就是智慧心。    我们常听说悟者心如明镜,亦即心中无烦恼,但是心有功能,能够反映尘世的种种现象;不过他自己没有困扰,因为他是最客观的,只有绝对的智慧和慈悲,没有自我的得失和价值的取舍。这种境界可以形容为秋天的明月映在澄静的碧潭中,天上的月亮有多美,潭中的月亮就有多美。他的心所映现的世界是那么美好,众生在他眼里都是佛、都是菩萨。凡夫的世界就是净土,他生活在其中,与世无争。    寒山这种悟境很高远,一般人难以企及,不过可以反过来想,自己的心是明静的碧潭,反映出天上的秋月,感到宁和皎洁,世界也随之美好起来!主人公    问:    五代时期有一位叫师彦的和尚,经常在石头上坐禅并且自问自答:「主人公!」「在!」「保持清醒喔!」「是!」「不要被蒙蔽了!」「是!」师彦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答:    主人公是谁?看起来好象有所执着。主人公是每个众生都有的,但无法以语言文字解释,勉强可说是佛性或将来能成为佛的因素或条件;唯有这才是主人公,其他都不是。    如果你失魂落魄、东飘西荡、随境而转,没有自己的立场、方向、主宰,就等于迷失了主人公。    主人公是永远不变的、永远不动的,而且时时如此、处处存在。不要把它误解成灵魂或自己的本体,灵魂不是主人公,而本体是假的名词。    「主人公」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东西,它是表达心很明净而不受外在环境影响,这也就是智慧。主人公没有一定的形象,也没有一定的方式让你看到。    如果要说它有形迹,由自己体会到的是烦恼没有了,由别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现。但智慧和慈悲并不就是主人公,凡是能用形象表达出来的都不是主人公,充其量只是主人公的反映而已。    所谓「无位真人」就是主人公,没有一定的位置、没有一定的形象、没有任何执着;它是内在、外在、不内不外的普遍的存在、永远的存在。唯有大悟彻底的人才时时刻刻做得了自己的主人公。    自己作得了主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了不起,能呼风唤雨、旋乾转坤;其实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征服环境、打倒他人、争夺名利、追逐物欲,永远被环境所转、所影响、所动摇而失去自己。这些人不是主人公!出门便是草    问:    有一位行脚僧对石霜庆诸禅师提到他在洞山禅师那儿听到的一段话。洞山说:「诸位外出行脚时,要向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去。」然后又问大家:「这个万里无寸草处该怎么去?」没人回答,石霜听了行脚僧的转述,脱口就说:「出门便是草。」这个公案是不是说,没有妄念没有烦恼的地方何必到万里之外去找,只要心不出门、不离自性就可以了?  答:    是的。首先要了解「万里无寸草处」指的是什么?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可能有人认为是外太空,因为万里之内一根草也没有的地方不太可能在我们认知的范围内存在。也有人想,难道是某个大沙漠吗?也不是!禅师所谓的「万里」并不是讲大沙漠,更不是外太空,而是无限的空间。因此,「向万里无寸草处行脚」就是向外追求的意思。许多人向外追求名利物欲;也有许多人向外追求所谓的道、仙、真理、上帝、神、真正的宇宙原理等等,把心向身外去用工夫,去研究、考察、祈祷、思惟。    石霜禅师一句「出门便是草」就把关键点出来:你们不要向心外去找「万里无寸草的地方」或者向人去求「万里无寸草处」,你求不到也找不到,只要心一出门,心向外攀缘,心向外观察、思考,心向外找出路,马上就是「草」!「草」就是牵挂、烦恼、分别、愚痴、障碍;「草」也可以说是一丝不挂的「丝」。    此处揭橥了禅宗与佛法的境界,就是向内去看;唯有除去内心深处一切烦恼,才可能无寸草,此外别无选择。心中没有执着、没有自我、没有内、没有外、没有你、没有我、没有善、没有恶、没有是、没有非,就是无牵挂,也就是「无寸草」。    「万里无寸草处」听起来很好听,但做起来不容易。《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又见一切世间法无非是空;这个「空」绝不是空洞、空虚、空无,其本义是说一切都是因缘生因缘灭,一切都是无常生灭,这就是「空」。能观察到体会到一切是空,就是心无罣碍,也就是「无寸草」。莫造作    问:    有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铸像未成,身在什么处?」佛像尚未铸成的时候,这尊佛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答:「莫造作。」意思是不是说,设计、雕琢、铸造都是多余的,佛本就存在而且无所不在?  答: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