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圣严说禅-2

作者:圣严法师 字数:17885 更新:2023-10-08 20:17:44

答:    我们一方面可以说赵州禅师答非所问,和尚问的是成佛之道或禅道或悟道的道,也就是祖师西来意。赵州明知他问的是这个,却点他一下不要认为此道非彼道,以为另外还有一条成佛的路。到长安去的路难道就不是成佛的路吗?离开通往长安的路才会有成佛的结果吗?因此也可以说赵州不是答非所问,而是把那位问道的弟子的心扭转过来,叫他不要分别世间的路和出世间的路,也不要把凡夫的生活行为以及修行佛法的人的生活行为截然划分来看。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佛道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环境,睁眼闭眼都是成佛的路,成佛的路就在自己面前,举手投足修的都是佛道。问题在于如果心中存着彼此、好坏、凡圣等等的分别或执着,那就是烦恼。如果把这些观念通通放下,那就彻头彻尾内内外外凡所见者都是佛所见到的道。此所谓佛道并不是真有这一条路,而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中而又不离开心中,那就是佛道。人如果执着眼前去长安的路才是佛道,那是错的;如果说这不是佛道,也是错的。赵州禅师是以眼前出现的环境来纠正问道的人。    就一般人而言,心中能非常舒坦地生活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被外在的景象牵着鼻子走,这就见不到道。如果自己的心不受外在景象所动,那就见到道了。我们面对问题时,心中不以那些问题作为喜怒哀乐的原因,也就是心中不因环境而喜,也不因环境而忧,但会对环境作适当的处理,这就是智慧,就是在道上,行的就是佛道。吃茶去    问:    赵州禅师在寺院里同时对三个不同背景的人都说「吃茶去」。以前曾来过观音院的和尚被请去吃茶,以前没来过的和尚亦被请去吃茶,觉得纳闷而发问的院主也被请去吃茶。赵州对他们都很平等,但是吃这一碗茶有什么道理在内吗?  答:    这则公案非常有名,叫「赵州茶」。寺院中有固定的吃粥、吃茶的时间,吃茶是为了做工之后解渴休息。这三个人去见赵州时正好是吃茶的时间,都被赵州请去吃茶。在佛法之中众生平等,不论你以前来过或没来过,即使你当了执事也一样,应该吃茶时就去吃茶。这其实是桩平淡的事,没什么奥妙,但被院主一问就问出问题来了。    「吃茶去」的意义在那里?「茶」代表道、禅、自性的清净心,或明心的「心」和见性的「性」。来我这儿的人只有一个目的,而在此住下的人也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以平常心过平常的生活。在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在什么场合就讲什么话,在什么职位就担当什么样的责任,这些就是在我这儿修行的本分事。你们即使有先到的、有后来的,有担任职务的,有不担任职务的,甚至包括我赵州自己在内,都只有这个目的,没有其他的事。然而连心中也不要有目的存在,到我这地方来,就跟大家一起如常生活吧!杀人刀活人箭    问:    「杀人刀、活人箭」,看起来是说生杀大权都在我手上,要肯定你也可以,要否定你也可以,全看我自由运用。那么,要运用杀人刀和活人箭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智慧,才能避免出问题?  答:    这是马祖弟子石巩慧藏禅师的语录。这位禅师出家前原是个猎人,因此喜欢用箭来接引人,凡是向他问法请道的,他都叫人看箭。这两句话,刀也好、箭也好,都不是真正的刀和箭,而是智慧。杀人与活人要看怎么用。杀人是指在适当的时机对弟子断后路、断前路,叫他鸡急上梁,狗急跳墙,逼得他没有活路可走,他才会把一切攀缘执着妄念全摆下。此时山穷水尽,但突然间活路就在当下。无路可走时,烦恼无从生起,智慧就出现了。因此,「杀」就是断攀缘心的路线,至于活人箭的「活」是用在什么时候呢?当弟子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不是修行材料,再怎么修行也没有开悟的机会和希望,想放弃修行,这时禅师要给他一条路走。有的用间接的譬喻来提醒他,有的直接指出来,比如「眼睛闭着看不到路,眼睛睁开路在面前」。如果执着到心中有枯、闷、绝的现象出现,老师会给他一句话:「往前跨是死路一条,如果退一步往回走,前程无限。」就是让他有生路、活路、希望之路以使他转过来。这有点像杰出的军事家用兵,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禅师如果非常高明,不论是用杀人或活人的手段,都能帮助弟子除烦恼心而开智慧眼。如果用得不当,该杀的时候活,该活的时候杀,弟子就倒楣了。同样地,有智慧的人对自己的子女、学生,皆可因人施教,视当时的情况而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问:    万法是差别,一是统一。当所有的差别都归于平等统一,似乎已是最高境界了,还要问「一归何处」做什么?  答:    这是赵州禅师的语录。「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有人说前一句是归纳的,后一句是分析的;前一句是整体的,后一句是个别的。如果仅止于此,这是逻辑分析而不是禅。佛经中是这么说的:万法是一切诸法,是千差万别种种不同的现象;一是指本体或是全体,是完整的、统一的局面。不要把「万法」和「一」当成两样东西。从统一来看是一,从分析来看是一切。可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佛法中所谓的万法不离一心,跟哲学上的本体不同。从一心中流露出千差万别,然后千差万别又回归一心,此心可以是烦恼心或智慧心。凡夫众生不断由种种思想观念而产生种种行为,以他的行为而感受果报;这是凡夫所处的世界──心生种种法生。若从菩萨或佛而言,菩萨心中有一切众生,众生都没有离开菩萨的心,那是智慧心和慈悲心,是广度众生。佛法是这么说的,但这是不是禅呢?不是!禅法是不立一法,既没有生死的烦恼法,也没有出生死的解脱法。如果把它们分成两截来看,这就是烦恼。真正解脱的人是既不怕生死也不恋生死,所以没有一法和万法的问题。因此,若有人问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位禅师若是德山,一定给他三十棒;若是赵州,他可能会答「庭前柏树子」或「麻三斤」。「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在此并不代表任何意思,它是提醒你不要有分别心。佛法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不落阶梯,没有层次。寻剑客    问:    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而悟道,因而写了这首偈子:「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说他三十年来一直寻求开悟,可是都失败了,一直到那天蓦地看到桃花,终于悟道,再也不迷惑了。桃花是大自然中一个很自然、很单纯的存在,就跟赵州禅师的庭前柏树子一样,虽然简单,却有使人开悟的力量。不过,话说回来,绝大多数人看了一辈子的柏树和桃花,却一直没开悟,这区别在那里呢?  答:    这区别就在灵云禅师有三十年寻剑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经验就难了。近代的来果禅师曾说,修行禅法的人如果没有投下三十年修行的工夫,可能不易开悟。「三十年来寻剑客」,剑是智慧剑,对内可连根斩除所有的烦恼,对外可消灭一切魔境的诱惑和扰乱。智慧一旦出现,内染和外污都能全部解决。因此,修行禅法的人不是为了求禅定、神通或得到福报,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几回落叶又抽枝」,我相信灵云禅师在这三十年中一次又一次地遇到穷途末路,心中非常萧条凄凉,一点也看不到开悟的讯息。虽然如此,他也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枯木抽枝,感到消息的出现。修行禅法的人在心理上、观念上一再遇到瓶颈,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绝境一旦现前,很可能会放弃努力;修行持续三十年并不简单。「自从一见桃花后」,桃花是真实的桃花,跟赵州的柏树子一样。当他在某一年的春天看到桃花开了,突然发现心中什么都不见了,只看到满树桃花,是那么的自然、欢畅、优美。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正如那桃花一般,是自自然然地开出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如此欣然。于是智慧现前!从那时一直到目前,再也不怀疑自己的悟境是不是够深,再也不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智慧。过去只是得到一点讯息,一点希望和反应,那并不是开悟,见到桃花才真正开悟。话说回来,他是有三十年的经验,否则的话,不论见到什么也不会开悟。啐啄同时    问:    母鸡孵蛋二十一天之后,小鸡从蛋壳内开始破壳,叫作「啐」,母鸡发现这个情况而由外破壳,叫作「啄」。啐啄如果不同时进行的话,小鸡可能无法存活。「啐啄同时」这句话是如何用在修行上的呢?  答:    这是镜清和尚的一句话。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也就是契和机相同,感和应相交,一定是过来人、训练有素的人、经验丰富的人,否则不易有这种事发生。啐啄同时是有条件的,老师必须有这个能力和工夫,其次弟子要真有出息,也非常努力,才能红花与绿叶相配,名师与高徒相映,的确是千载难遇的殊胜因缘。禅宗虽然讲顿悟,还是需要善根。善根若不够,福慧的基础不足,再如何用功,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有的虽已摸到了门,但若心力不足、体力不够、环境不理想,也很难修行成功。另外一种人条件皆备,也很用功,就怕欠人指导。所以,盲修瞎炼是不行的,高明的老师一点一拨的帮助非常重要。修行的人遇到障缘,不论是内心的或环境的障缘,最好的办法是广结善缘,并且多做忏悔;广结善缘是培福,礼拜忏悔是消业。内在的业力减轻,外在的福缘增加,才能遇到贵人。否则仅靠自己拼命用功、盲目修炼,最后可能引起身心更重大的魔障,不会产生任何好结果。有的老师在等学生,学生没来;有的学生在找老师,老师不出现。所谓「恰到好处」是,时机成熟时有老师在观念上、方向上加以指导、点破或拨转。如果时机未成熟,观念的说明没有用,只能变成知识的了解,对真正的悟境帮不上忙。有许多人研究禅的语录、公案,甚至讲出很多名堂,好象很懂开悟是怎么回事,其实了不相关。有人不需要帮助就能自修自证自悟,通常有这种想法和经验的人,都不是真的开悟,而是自大狂,入了魔境。因此,要福德、善根加上实践,才能遇到啐啄同时的好因缘。青山原不动    问:    有人问灵云志勤禅师说:「如何出离生老病死?」禅师回答:「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意思是不是说,生老病死即使如浮云一般来来去去,只要心中不受生老病死影响就不会起烦恼了?  答:    如果从自然现象来看,浮云在山巅飘来浮去,而山并没有随着浮云的隐现来去而产生变化。如果讲到世事无常,青山也是物质现象,怎么可能不动?现在青山受到许多开发,一下子就不见了。不过,灵云禅师话中的青山,指的是智慧的心,也可以说是开悟后的悟境,已经见到佛性本清净,具有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特质。不论众生在生死之中如何来来去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在人间忽而受苦享乐、忽而造业犯罪、忽而行善增福,都是生死中的现象。虽然生与死、来与去都很明显,可是一定要知道、要肯定佛性人人本具。众生在烦恼时虽然看不到智慧、福报和能力、能量,但并不等于没有;正如青山永远在那里,即使被浮云遮蔽,并不表示它不在了,一旦浮云消失,青山又出现了。其实并不是青山出现,而是因为浮云消失。浮云是指烦恼、生死的现象和众生的分别执着。就是由于这种分别执着的烦恼心态和心念而使原来不动从未消失的佛性和悟境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一个悟后的人在看前尘往事或芸芸众生时,都会有这种「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的观察和感受。    一般人如果老是被困于自我的立场和观念中,失去理性和客观的标准,就会变得非常盲目。若能拋开主观的立场,为整体大局着想,听听别人的声音,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需要什么,心中就会有不同的世界出现。所以,当主观变成客观时,虽不是开悟,但另一番新境界会使我们非常感动。一翳在目,空花乱坠    问:    如果眼睛里生了一片薄膜,就会干扰视觉,看到很多虚幻不实的景象。同样地,我们心中如果有主观、偏见、成见、执着这些东西,也会把环境错看、误看,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这句禅语的意义是这样吗?  答:    这是归宗智常禅师和其弟子芙蓉灵训禅师的一句对话。长了薄膜的眼睛会看到空中有东西乱舞;如果戴上墨镜,外界景象就会变黑。其实这都不是外界的东西有变化,而是我们的眼睛生病或有色眼镜所引起的。众生在未开悟之前都是这种情形。翳是我们心中的盲点或观念上、心理上的自我执着,每个人都习惯由他自己的个性、角度来看世间的人、事、物;十个人看同一个人可能就有十种不同的判断和评语,因为每个人都有主观的我,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心情下看同一个东西也会有不同的判断。因此,只要我们心中还有一丝自我的、自私的、主观的意识存在,就看不到真正的那个东西。必须心中寸丝不挂,没有自我的预设立场,所看到的世界才是用智慧来观照的。智慧是绝对透明的、没有障碍的、没有自我的,是超越于主观和客观之上的,这就叫观照。《心经》中说,用般若智慧来照见人生现象,就能离开一切苦难。    「一翳在目,空花乱坠」这两句话是点明修行禅法的人,心中要如一点毛病也没有的眼睛才好。至于在日常生活乃至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多一分客观少一分主观,就能多一分和谐谅解,少一分烦恼争吵。不要拿主观的自我来衡量他人,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修养。东山水上行    问:    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说:「如何是诸佛出身处?」禅师答:「东山水上行。」意思是东边的山在水面行走。一般人一定会说江水是在山边流动,云门为什么要颠倒过来说?而他用这句话去回答那个问题,又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答:    在云门禅师之前,傅大士也说过「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个经验和东山水上行类似。就一般人而言,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但从傅大士看来,是桥在流,水没有流。其实有些人也有东山水上行的体会,《楞严经》中亦有「云驰月运,船行岸移」的比喻:云在飘移时,月亮好象在走;船在航行时,两岸好象在移动。这类幻觉与云门禅师所说的「东山水上行」是否是相同的意思呢?不一样!东山水上行是比喻没这样的事,正如红炉一点雪或寒灰中的火星,都无其事。但人往往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看成真的。从主观立场出发,因为自己在动,所以外界在动;因为自己的心混乱,所以认为环境混乱。如果倒过来从真实面看,那就成了是非颠倒。是水在山边流动,而不是山在水上走;是云在月亮下面飘浮,而不是月亮在走;是船在航道向前行驶,而不是两岸向后移动。也就是说,不要把幻境当成实境,幻境是不实在的,不是真的。如果我们听到「东山水上行」这句话马上就想到实无其事,心中就会非常开朗。比如你丢了一笔钱,难过得不得了,问我怎么办,我说:「那是纸,不是钞票;那并不属于你,是人家的。」就把你的注意力和执着的心扭转方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是经过常识的判断、观点的衡量而产生的。如果更深入一层,或从相反方向去看,就不至于那么痛苦或放不下。「东山水上行」这句话的目的是在解除修行人的执着,从梦想颠倒中清醒过来,使之心无罣碍、明心见性;这也就是指点迷津。佛是尘 法是尘    问:    禅师们常用否定、藐视、狂放或不相干的话将一般人心目中早已固定成形的观念扭转或打破。香岩义端禅师的这两句话也是在叫人不要执着吗?  答:    这种用语其实很多,临济禅师也常讲「佛是魔」,把念佛学法视为下地狱的因。这跟一般常识是违背的,初学佛的人要皈依三宝,要信佛、学法、敬僧,而最后目标是成佛。可是《金刚经》中讲过一个比喻:「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筏是船筏,是指佛法,就好比过河用的竹筏,到了对岸,一定要离开竹筏才能上岸。学佛也要舍舟登岸,摆下一切所赖以超脱生死的工具,亦即理论、观念和方法,才能真正解脱。有人认为一切皆可放弃,唯独真理不能放弃。但就禅法而言,不论是执着真理或非真理、迷真理或被真理所迷,都不得解脱。    「尘」是土的意思,是能污染清净心的东西。外在的一切现象与环境,不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心理现象,凡是能用五官、头脑去接触、体验、思考的,都能使我们清净的智慧心蒙尘。所以禅修者讲「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心中有魔,要用智慧剑一劈两断;心中对佛的形相、观念及任何牵挂执着都要去除,才能宁静,才是智慧。「法」是方法、观念或是门径、道路。如果我们被佛经中所说的道理方法所占有,老是在用法,那就死在法里边,不能从法得自在。    以世间来说,种种学问和技术是跳板或媒介,不要把这些当成不变的、永远的真理,否则也是个麻烦,使人不得进步。对自己的所知所见不要固守不变,把它当尘看待吧!无事是贵人    问:    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养尊处优的人是贵人,而是心中无事、心无罣碍的人是贵人?  答: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中有长短、好坏、多寡、善恶之分的是忙人。他们牵挂太多、计较太多;已经做了的好事记得牢牢的,若是坏事则想尽办法掩饰辩护,做多做少都要跟别人比较,有成就即得意,不得志则失意。这些人心中有事,叫作有事的人。有的众生自怨自艾、自己整自己,明明是火坑,还要往下跳,一边跳一边喊救命,还一边埋怨有火;忙着造业忙着受报,这也是有事的人。临济禅师说:「无事是贵人」,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心中无事就不会有冤家敌人,没有舍不掉放不下的人,也没有特别亲或特别怨恨的人,所以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反而对任何人都有益处,因此他是贵人。有事的人是穷人,老是不满足、老是在追求、老是在贪取。而没有事的人心中经常很满足、很自在;即使有钱也不会吝啬骄傲,没钱也不会自卑丧志,所以气质高贵。与人相处或独处时,都不会让人有是非或让自己卷进是非的漩涡;他是个贵人,也是个自由的人。如果经常斤斤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奉献自己于他人,即使位高权重财多,也是个贱人。因此《六祖坛经》中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心中没有瞋恨贪爱,也就是没有要排斥什么,没有要对付什么,也没有要追求、争取什么,所以可以把两脚伸得长长地安心睡觉。这是心净,而不是懒人,他们还是很努力地在接引众生、教化众生。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问:    罗汉桂琛禅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这跟师父前面解释过的赵州的柏树、志勤的桃花,好象是同一个道理。而佛法既然是现成的,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佛法好深奥,在外面的人很难进去,在里面的人钻不出来呢?  答:    本来是无外无内的,也无所谓在里边的人或在外边的人,问题在于迷和悟的差别。就如从未喝过水的人,你无论如何描述水的味道,他就是无法领会,而对于喝过水的人呢?你不需多费口舌,他自然知道水的滋味。过来人和门外汉就是不同。此处讲的佛法是指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东西,又叫心法,也叫正法。这么说来,在达摩未到中国之前,中国似乎没有禅法,也不知道正法、佛法是什么。然而,佛法并不是因为有人带来才有,没有人带来就没有。凡是有人的地方本来就有佛法,只是有的人发现了,有的人则一直不知道,没有智慧的人,也就是自我中心非常强烈的人,其主观意识蒙蔽了真实的世界,虽然真实的世界一直都在我们面前,但因为是用主观的自我意识去观察与衡量,所以把真实的世界扭曲了。即使真实的世界就在眼前,他还是不知道,还要去追求、追问真实的世界。因此,本来一切现成,只因多了一样东西,所以佛法就不现前了。这多出来的东西,就是自我意识的主观色彩。    我们对一桩事一个人的看法和评断,往往随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个人心情的好坏而改变,结果发现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表示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如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对任何人事物都不加入主观的自我意识,这就是现成的佛法,这就是智慧。所以,当你的情绪发生波动时,你已经离开佛法了!步步踏着    问:    有位和尚问法眼文益禅师在一整天的生活中如何修行,禅师答:「步步踏着。」这句话很平实、很平凡,也很平淡,跟其他惊世骇俗的禅语比起来,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对修行人也好,对普通人也好,应该是非常有用的。请师父为我们开示。  答:    这句话的确非常平实,可见禅宗并不是只说一些古怪的话。「步步踏着」实际上跟「一切现成」是类似的。有人认为修行一定要躲到山里去,把两条腿盘起来,把身体坐得直直的,把世事都摆下,才叫修行。其实从禅宗的角度来看,那只能叫作休息,不见得是修行。虽然盘腿打坐可以炼心,但若坐在那儿打瞌睡或打妄想,那叫什么修行?禅宗所讲的修行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都要很稳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走路时就是一步一步往前走,脚下踩得很实在,同时也知道自己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心无二念;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同样地,吃饭时每一口都咬着,挖土时每一锄都掘着,上课时每一句都听着,与人谈话时专注地对谈、发问、解答,而不是天南地北问东答西;这也都是修行。所以,「步步踏着」这句话如果用于日常生活,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也会使人觉得你是非常真诚而实在的人。本来面目    问:    本来面目,是不是指在任何对立生起来以前,在任何差别形成之前的那个东西?如果是的话,这个东西,也就是这个本来面目,跟六祖惠能大师另一句话「本来无一物」是否有关联?或者说本来面目就是本来无一物?  答:    本来面目是不是本来无一物?好象是又好象不是。众生从来没有成过佛,一开始就跟烦恼在一起,所以本来面目是指没有烦恼之前的我;或是断除烦恼之后出现了纯粹智慧的功能,这叫「还我本来面目」。因此,如果说没有烦恼之前的我叫本来面目的话,它跟本来无一物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断除烦恼之后,所谓还我本来面目,就跟本来无一物稍微不同。还我本来面目之后,没有「我」的执着,没有烦恼,可是有智慧的功能和慈悲的表现。既然有智慧和慈悲,就不能说是无一物。所以究竟有没有本来面目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有人在用功时以「本来面目是谁」来参话头,可是如果执着于有本来面目的话,大概永远参不透。我们眼见的、耳闻的,身体所接触到感觉到的,以及自己的存在和环境的存在,只要心中不把它当成是烦恼,那就是本来面目。所以本来面目并不稀奇,只是未开悟之前体会不到而已。不过,知道有个本来面目也很好,这好比父母或某个有钱人用我们的名字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虽然看不到,但知道有钱在那儿,心中会有安全感,这也不错啊!曹源一滴水    问:    有一天,一个和尚问法眼文益禅师:「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禅师回答:「是曹源一滴水。」和尚听不懂,茫茫然地走了。「曹源一滴水」是什么意思呢?而法眼禅师用别人的问题作为答案去回答他,又是什么用意呢?  答:    曹源就是曹溪,是六祖惠能的发源处,所以曹源一滴水是指六祖传下的法脉。禅宗非常重视传承,传承是什么?就是以心印心。从释迦牟尼佛传给摩诃迦叶起,达摩祖师再将之传到中国,一直到第三十三代六祖惠能,惠能再往下传,后来分为五家七宗。这五家七宗的中国禅应该都是从曹溪,也就是惠能传下来的。    其实曹源一滴水并不代表什么,一般人把它当成法源、法脉、法系、传承,这又变成语言的游戏。未喝到曹源的水之前,怎么说明也是徒然,只需告诉你「是曹源一滴水」就够了。曹源的水是什么滋味,只有过来人知道,如果有人喝的是另一条溪流的水,明眼人一看一听就知道是门外话。    我们可以说「曹源一滴水」并不是真的水,而是修持的工夫和对禅悟境界的肯定。到现在为止,曹源一滴水依然很重要,但是不要以为真有什么东西叫作一滴水,这是经验的印证而不是知识的传授。野狐禅    问:    百丈怀海禅师说法时,常有一位老人去听法,有一天百丈问老人是谁,老人说他以前也是修行人,曾有人问他:「大修行者也会落于因果吗?」他答说:「不落因果。」结果竟因这句话而以野狐之身轮回生死五百次。现在这位野狐化身的老人就请百丈为他说法,老人问百丈:「大修行者也会落于因果吗?」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人听了这句话就从畜生道解脱了。一字之差或一个观念的错误,会让人误入歧途,难以翻身,实在可怕。请师父开示。  答:    我们常听到有人谈禅、有人教禅、有人引证禅境,但也听到他们相互批评是野狐禅。只要我们真正了解野狐禅的公案,也许就清楚谁是野狐禅谁不是了。如果不用功,也没有亲自的、确实的体验,却走捷径、抄近路、取便宜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禅的悟境或禅的心要,都可能跟野狐禅分不了家。也就是说,如果不讲究先付出才有收获的因果,就是野狐禅。因果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说,一种是邪因得邪果,正因得正果。如果是邪因,因为因地不正,果地一定也会遭殃。比如说,要断除我执才能真正悟入禅境,如果心有企图,跟贪欲、名利或愤怒、怨恨、骄傲、嫉妒等心念相应而努力修行,虽然修的是禅法,但因因地不正,即使也讲因果,亦是野狐禅。如果为求神通、为求感应、为求神秘经验、为求现生的福利而修禅法,也是野狐禅。这些是邪因邪果的野狐禅。另一种因果的说法是无因而求果或是不相信有因果,这也是野狐禅。所谓无因而求果,是有人认为禅是顿悟的法门,最好不要修行戒定慧,也不要修六度法门,乃至人间的伦理道德也可以搁在一旁,希望用禅的观念和方法顿悟成佛。这些人也许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反应和精神上的体验,却也是野狐禅的一种。不相信有因果,就跟百丈所见到的那位老人一样:自己还是凡夫,就否定有因果的现象和法则,即使再怎么修行,还是落入畜生道而不得解脱。这在禅宗是如此,在一般人亦是如此。人应该走正道,不要投机取巧而走旁门偏道,否则即使获得一时的侥幸,但落入魔境而不自知,苦头在后,长久不能翻身。北斗里藏身    问:    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在语言上说明法身呢?」禅师回答:「北斗里藏身。」事实上北斗星里能藏身吗?云门是不是用这句话来点明法身无处不在?  答:    佛的身体共有三种,即法身、报身、化身;成佛的人具备三种身。用智慧证实相,实相是无相的,法身即是无身。因此法身遍于一切处、一切时,但不能说任何一个时间的点,或任何一个空间的念就是法身或不是法身,法身没有定相。报身又是什么呢?报身是佛修行的功德所成的身体,是福德智慧庄严身;佛在由其愿力所成就的佛国净土中说法度众生,用的就是报身,也就是已经超凡入圣的菩萨们所见到,所接触的那个佛的身体。它可以是千丈身或万丈身,不同福报的菩萨就看到不同的佛之报身。它不是人间父母所生的身体,而是一种功能所产生的现象身。至于化身就是凡夫所见的佛,是由凡夫的人间身所生的,跟人类的身体完全一样,不过比一般人更健康、更庄严,让人见到之后自然生起恭敬心;那也是福德相,是为度凡夫众生的脱胎化身。释迦牟尼佛的身体在印度出现,那就是佛的化身。当人成佛时,三种身体同时出现,也同时完成。当人修行禅法而开悟时,则亲用慧眼见到佛的法身,也见到自己的法身。法身是什么样子呢?法身是无身,是无相而无不相;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象是它,也没有一个现象不是它;亦可说处处是佛、处处都不是佛。    有人问云门禅师,法身究竟是什么?他回答:「北斗里藏身。」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南极仙翁掌管人的寿命,北斗金星掌管人的死亡。北斗里藏身,等于是说他的身体在死神的手里,也等于没有这个东西。而既然没有身体,北斗也好,南斗也好,它处处在也处处不在;即使说它在北斗,也没什么不对。云门禅师用「北斗里藏身」来回答法身,不是比喻,而是说明,是非常简洁、明白、有力的一句话。证龟成鳖    问:    有人问香林澄远禅师:「如何是室内一盏灯?」香林禅师回答:「三人证龟成鳖。」香林禅师的意思是不是说,嘴巴讲出来的跟实际的东西有差别,你还是自己去体验吧!  答:    「室内一盏灯」这句话是从《楞严经》「千年暗室,一灯能破」而来的;这盏灯指的是慧灯,也就是智慧的灯,或是明心见性的悟境。千年暗室是万古以来从未亮过的黑暗的房间,指的就是众生的无始无明。暗室这个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只因无明把众生的智慧蒙蔽了,所以只见无明的黑暗,不见智慧的光明。有人问香林禅师千年暗室的这盏灯是什么,这可能是外行人问的话,也可能是内行人用功用得很久,知道自己在暗室中,但怎么也出不来,所以希望求得明师点他一下。香林禅师说:「如果我告诉你,难免有偏差,就好象证明乌龟为鳖。」鳖就是甲鱼,跟乌龟虽颇相似,但并非同一种东西。如果你看到的是乌龟,而别人却说那是甲鱼,结果会使你误把乌龟当甲鱼。所以如果你未看过甲鱼而想知道甲鱼的样子,我还是不说的好,你自己想办法找到甲鱼之后,自然会知道甲鱼不是乌龟。    禅宗重实际的经验,不重理论的分析和说明,它要你直接去接触它、体验它,而不仅仅用头脑去想用嘴巴去说。常有人批评只讲禅、讲经而不亲自体验修行的人是「说食数宝」──只用嘴巴描述食物而未真正吃到,手上数的是别人的宝贝而不是自己的。因此,禅宗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实际的行动、实际的生活、实际的体验。久坐成劳    问:    有人问香林澄远禅师:「如何是西来意?」香林禅师回答:「久坐成劳。」表面意思是打坐打得太久了,感到疲倦了。这句话答得很妙,可是说不出来其妙何在,请师父开示。  答:    禅师回话的时候,常以反问做回答,或以破执为回答,很少用解释来回答,也可以说不用解释、不用说明来回答。「久坐成劳」这句话是把问题挡回去,不一定要想象其中有很多意义,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本来,打坐坐久会开悟才对,如果工夫不得力,方法用不上,则会很疲倦。话说一般人修行时有两大障碍,第一是精神好、体力充沛、脑海中杂念很多,叫妄想纷飞;第二种是用功用久了,身心都疲惫,此时出现的是昏沉、瞌睡的情况。这两种情况比较起来,昏沉要比妄想更差,昏沉等于在睡觉,一点都无法用功。散乱时虽有妄念,还知道自己应该用功,偶尔有几个念头是用方法、在参禅。香林禅师这般回答,是把修行人最差的状况说是祖师西来意。问话的人很可能是非常努力精进不懈怠的人,希望很快就发现祖师西来意而久久无法如愿,所以香林禅师点他一下,不要执着用功用成那个样子嘛!久坐成劳也许就是你所要找的东西。这个回答也许会使此人把用功的心态马上转过来,心态一转可能就进入悟境。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从这个角度来谈「久坐成劳」这句禅语应该也可以吧!前三三后三三    问:    无着和尚跟弟子说了一个故事,他曾在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问他从那里来,他说从南方来,文殊菩萨又问他南方的佛法如何维护,他说末法时代无人守戒律,文殊菩萨再问他究竟有多少比丘,无着和尚说大约三百人到五百人之间,然后问文殊菩萨这里的情况如何,文殊菩萨回答:「凡夫、圣人都有,龙蛇也混杂在一起。」无着和尚又问:「那有多少人呢?」文殊菩萨回答:「前三三,后三三。」请师父为我们说明这句话。  答:    「三三」两个字在此处不能用数字来定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差不多」,前面跟后面差不多,好的跟坏的差不多,南方的佛法和北方的佛法也差不多。无着和尚跟文殊菩萨的这段对话只是个故事,但它自有涵义。有人认为文殊菩萨是在北方的五台山,因此千里迢迢不辞艰苦从南方到北方,希望能见到文殊菩萨,能够得到正法。那知文殊菩萨却告诉他,我们这里跟你那里一样;也就是说佛法到处都一样,你来此若心眼不开,一样见不到佛法。    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两个比丘在远地出家之后,一心一意要到此方见释迦牟尼佛。一路上看到所有的水中都有虫,其中一位比丘为了不杀生,结果渴死了,另一位比丘想,未见到佛就死了,多可惜!因此他未守不杀生戒,喝了水维持了生命。他到了释迦牟尼佛面前,佛告诉他:「跟你同样要见佛的比丘早已见过我了,你现在才到啊?」佛又说:「如果你在千里之外能实践我的法、守我的戒,等于就是见到我了。如果不实践我的法、不持我的戒,你虽然看到我,等于没看到一样。」因此,文殊菩萨所说的「前三三,后三三」,对于那些到处追随名师,到处去问佛法的人是当头棒喝。若能真正了解佛法,一句两句一直用下去,也就可以了。如果懂得很多、跑了很远、见了很多善知识,可是没有实践佛法,也等于没有出门、没有修行。不过这句话是对那些专门跑码头的人讲的,至于需要参访善知识的人,该参访还是要参访。学者恒沙无一悟    问:    洞山良价禅师在圆寂之前作了「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虚空步。」这首偈,谆谆告诫学禅的人不要在口舌和书本上用功,如果要彻底解脱,就要像虚空一样。可是洞山禅师自己还是说了不少话要后人听取啊?  答:    对禅修者而言,过来人的话是最真切的,特别是涅槃前的谈话,真是老婆心切。历来禅悟者留下很多经验谈,叫人不要从文字、语言、知识、思辨去用工夫,但他们留下的话却又让后来人看到更多文字,读到更多书,讲更多话。但我们必须了解,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或经典、语录来指点我们,告诉我们有关禅修、禅悟的消息,那就变成盲修瞎炼。可见,人类若真想得到大智慧,还是需要语言文字的思辨,作为方向指导。一旦得到方向指导后,就要告诉自己和他人,不要死在句下,也就是不要执着于佛和祖师的经教,那跟自己的悟境体证没有相关,只不过是在观念上得到一些知识,对实际经验并无帮助。实际上禅师们不一定否定语言文字,而是叫我们不要被语言文字所转。洞山禅师这首辞世偈是说,像恒河的沙那么多的修行人没有开悟,原因在于他们只是寻章摘句,行文求义,从文章之中找真理,那就变成思辨和想象,而不是经验。如果希望把头脑中的种种形迹,也就是观念和影像全都除掉,必须有什么就丢什么,把头脑放空,空到像虚空一样。后来曹洞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先把所有杂念去除,然后把正念也放下,心中万里无云;不但没有云,连星星、月亮也没有,那就是无尽虚空。这是开始用功,不一定是悟境;脑中虽然什么也没有,但也不是一片茫然,而是空灵宁静,清楚分明。现代人如果每天挪一些时间用用这个工夫,不论站着、坐着、躺着,把一切都放下,只留下空灵宁静,实在是一大享受。试试看,虽然不一定完全成功,也蛮舒服的。寒杀阇梨热杀阇梨    问:    有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禅师回答:「你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呢?」那和尚又问:「那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禅师答道:「就是冷起来冷死你这个和尚,热起来热死你这个和尚的地方。」洞山禅师为什么要如此回答?  答:    很多人都希望逃避麻烦和推卸责任,希望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洞天福地,不要有严寒,也不要有酷暑;不需负担任何责任,也不需面对问题的考验。其实我们从出生以后就不断面对种种责任和种种考验,而寒与热也是世界上很平常的现象。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和我们自己身心的反应都有种种苦恼。所以和尚问起什么地方可以躲开寒暑?什么又是那没有寒暑的地方?洞山禅师说热把你热死,冷把你冷死的地方是最好的地方,因为把你冷死、热死,你已经死掉了,还会怕热怕冷吗?也就是说当这个好逸恶劳的「我」,贪生怕死的「我」还在的话,你总是逃不掉的。你有乐的时候一定有苦跟着你,有生的时候一定有死伴着你。所以,只要把你的「我」去除了,就是最好的避寒避暑的地方和方法。到这个时候,寒没有什么可怕。热也没什么可怕。无法逃避的事一定要发生时,就让它发生吧!接受它就等于把问题解决了;如果逃避它,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问: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家风,它看起来很浅显,如果一天不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天天工作,不过是担心如果不工作就没得饭吃,好象被动的成分居多,跟这句话原来的境界相差很远。请师父为我们开示。  答:    普通人是以果为因,百丈是以因为果,在观念上并不相同。百丈并非没饭吃,但他说,如果我不工作就不应该吃,如果我要吃就一定要工作。这也就是说,要付出才能获得,若不付出就没有资格获得。这是正确的因果观念。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收,何况根本不付出,那有回收?昨天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今天就得付出,要一天一天地算。一般人则是为了等一下有饭吃才工作,或是明年可能没钱所以今年要工作,或者老年可能贫苦无依所以现在要储蓄,这都是被动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从每一天来着眼的精神,从古到今一直影响着佛教积极付出的精神。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农夫看到释迦牟尼佛托?乞食,农夫就问:「乔答摩,我们工作种田,所以有饭吃;你不工作种田,怎么也要吃?」佛陀回答:「对!你是在耕田,我也在耕田。你耕的是土地,我耕的是心田,我在众生的心田播撒善根的种子,让它长出丰富的善根福德来,所以我也在耕作。」农夫说:「既然如此,你也该有得吃。」中国社会没有乞食的风俗,出家人在山中自耕自食,所以百丈清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家一律要到山坡上耕作,称为「普请」,上自大和尚下至小沙弥,无一可免。百丈年纪很老了,弟子体恤他,把百丈平日用的农具藏起来,使百丈无法下田工作。当天中午大家都在用餐,百丈却不肯吃,弟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直到现在,出家人仍然非常重视集体的劳动,工作的时间甚至不比在家人少。在家人还在昏睡美梦中,出家人已经起床了。晚上在家人应酬聊天娱乐,出家人拜佛打坐听经。假日期间在家人去休闲,出家人则全力投入修行。这就是中国出家僧侣的美德,其养成就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开始的。「农禅寺」的名字即是先师东初老人根据百丈以务农为禅修的生活而取的,他也希望我们有这样的家风。觅心了不可得    问:    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意思是不是说,连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安宁、不安宁的问题呢?一般人最常感受到种种心境的出现,比如心痛、心焦、心急、心慌、心悸等等,如果跟他说「你的心其实是不存在的」,大概很少人会接受吧!  答:    一般人的烦恼心不断在波动,岂会承认无心呢?当然,也有人说:「我没想到做这样的事,说这样的话会使你伤心,我是无心的,你不要在意。」这种无心是搪塞、推诿吧!是为自己辩护,把责任推得光光的。人除非睡熟了或失去知觉,否则是不会无心的;粗心也是有心。「觅心了不可得」是相当不易的工夫,只要看过禅宗公案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慧可去见达摩之前已经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所以去问达摩祖师。达摩给他的是禅师的反应,禅师往往不给弟子正面的解答,而是把问题转过来还给他,要他自己找答案。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回应。如果顺着人的心给它说明解释分析,心会越来越乱,想得越来越多,离开智慧越来越远。因此达摩要慧可把心找来,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灭。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这不能称为是心或念,而是一种体验。人的心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痕迹,无处可觅,有的只是杂念而已,是一团烦恼心、分别心、执着心、自我中心的组合。如果发现这个事实,实际上就是开悟了。    如果你试着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边找边想,念头纷飞。当你不再想时,这也是念头,因为你在想自己的心并没有在动,这当然是念头。为什么慧可做得到呢?因为他已经修行很久,遇到达摩一句话打回来,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着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    问:    有和尚问曹山本寂禅师说:「即心即佛的道理我就不问了,但什么是非心非佛的道理呢?」曹山禅师说:「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兔子本来就没有角,而牛角是天经地义地存在,曹山禅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答:    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两句话都没有错。但从实际体验来说,讲出这两句话已经离开心佛的事实,只是文字、口舌、思辨、观念,既不是心也不是佛。许多人认为即心即佛是对的,众生是诸佛心中的众生,诸佛是众生心中的诸佛,因此在经典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若牢牢执着众生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众生的心,这也是错的,因为佛毕竟不是众生。这二者的差别何在?站在开悟者的立场,即心即佛是对的;站在未开悟者的立场,即心即佛是错的。因此讲非心非佛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执着!没有这个执着才能放下对于佛境、佛性的执着,才有希望真正开悟。所以讲非心非佛也是对的,可是讲这个对众生却有问题──既然不是心也不是佛,那究竟是什么?既然没有心也没有佛,修行又是为了什么?释迦牟尼佛度众生更是为了什么?所以这句话要看你怎么用,用得恰当就是对的,用得不当就是错的。因此曹山禅师用「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来比喻,化解了这个问题。在一般的常识中,牛有角,兔没有角,但你不要在常识中兜圈子,要把常识的观念摆下来。如果有人告诉你兔角不一定没有,牛角不一定有,这就把常识世界的心态一下子扭转过来,不再钻牛角尖了。他针对一般人以常识作判断,以咬文嚼字做工夫而加以破除,用两句违背常情常理的话把思辨的问题解决了。有禅师说生姜是长在树上的,皂角(豆科植物)是长在地上的,他倒过来讲,为的是什么?是打断你常识的思惟和执着,叫你亲自去体验,不要老在文字上兜圈子。大机大用    问:    沩山灵佑禅师曾对弟子们说:「如许多人,只得大机,不得大用。」只懂得禅的奥妙却不会活用,毋宁是件憾事,如何从大机进入大用呢?  答:    大机大用是大善知识。有些人由于慧根和福德因缘的关系,能有很深的悟境,很厚的工夫,是非常伟大的开悟者。但囿于环境的因素,或是他本身在表达技巧、技术和知识方面之不足,却不能有大用,只能自己受用,无法与他人分享。所谓大用现前就能以福德智慧随机应化,广结善缘,到处法缘殊胜。有些大禅师的座下开悟者不乏其人,但对当时和后代有影响的,只有少数几个。有些即使已经开悟,但无因缘让他们广度众生,比如辩才不够、亲和力不够、一般常识不够、对世间法不熟、对佛经也不能灵活运用;只知道自己内心非常明朗踏实,观念非常正确。这好比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也就是大机不能大用。社会上有些人也是大机不能大用,有的自认福德不足,过去没有好好结人缘,所以因缘不成熟;有的愤世嫉俗,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被世人遗忘;有的则认为社会不公平,自己遭排挤,小人当道,好人不出头。我们该知道:大机大用不能强求以得,有大机不一定能有大用。其实有大机也很好,儒家说「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能够独善其身也算大机,若能兼善天下就是大用。尽力而为非常重要,但尽力之后仍然不能产生大用的话,那就是因缘不具足,不必强求。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问:    有位出家人对曹山本寂禅师说:「我全身都是病,请师父帮我医治。」曹山说:「不医。」和尚问他为什么,曹山说:「我要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曹山为何用这种方法?它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答:    普通人都求生而怕死;也有一些人认为生不如死,因为活得太没意思,所以想死。这种观念都是错的,非死不可时,求生无用;未死时求死,岂有此理。    若有因果观念,知道生死有一定的时间,要改变它的话,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例如佛、罗汉与大修行人可以留寿,本来在某个时间应该死,但可以在人间多留几个月或几年,又如大恶之人本不该死,却可能横死或早死,譬如糟蹋身体而死、违法乱纪而死、被谋杀而死、或因天罚而死。除了这些例外,一般人的生与死都是确定的,求生或求死都是多余的。    这位出家人要曹山禅师治他的病,该病其实是心病,也就是烦恼。但是心病不是任何人能医的,即使医了也只是表面,不能彻底。所以,有烦恼的人向心理医生求助也很难将之根除,必须经常找他谈话,也许要找一辈子,也许心理医生自己也害起病来。心病要无所求,也无所舍才能医治。    站在禅宗的立场,凡有执着、有我、有所求、有所避,皆是病;求医治病也是病,因为那是自我的执着。若不求生也不求死,这就是平常心、无我无私的心,此即解脱。若真要治病,解脱是最好的方法了。曹山说:「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实在是没有「生」这个东西,也没有「死」这回事,只要摆下生与死的问题,你就没病了,就可以解脱生死。    这两句话非常有意思,大概只有禅修或禅悟的人才能体会,不过一般人也可以学习,不要贪生怕死。贪生不一定能长寿,怕死也不一定有用,不贪生怕死则可能活得舒服一点,也会长寿一点吧!凡圣两忘    问:    仰山慧寂禅师有位杰出的弟子光涌,有一天仰山问他:「你看师父像驴子吗?」光涌说:「看师父也不像个佛。」仰山再问:「不像佛的话,像个什么呢?」光涌说:「如果像个什么,那跟驴子有什么差别?」仰山大为赞叹:「凡圣两忘,情尽体露。」是否光涌已摆下对立俗情,明心见性呢?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