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人生幸福论-22

作者:陈瑛 字数:14407 更新:2023-10-08 20:15:38

它压抑了女性追求爱情幸福的热望,使许多女性失去了获得爱情幸福的机缘。文明的进化,已经使得女性获得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主动追求爱情的幸福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一行为正在改变着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使女性获得爱情幸福的机缘得以实现。当然,相恋双方都应对爱情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珍惜自己的美好情感,使其服从理智的审视,这样才能够获得爱情这一人生的幸福。-- 44603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第三章 二 基于爱情的婚姻是幸福的婚姻爱情与婚姻的关系A婚姻的本质A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幸福的A爱情与婚姻的关系A在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统一的,但是爱情与婚姻又是相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爱情是一对男女内心中互相倾慕的最真挚的强烈感情,它具有成为婚姻的可能性,但不是婚姻的现实,不受法律保护。婚姻则是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由法律或社会制度认可的社会关系,受一定的法律保护。第二,爱情必须以与所爱者互爱为前提,婚姻则不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弄清爱情与婚姻的区别能够使人们把握二者之间的界限,杜绝在爱情与婚姻生活中一些不应发生的行为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痛苦。谈恋爱时,不要由于感情的冲动而把爱情当婚姻。如果在谈恋爱时就已经超过了感情的界限,那么,当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时候,必然会感到由于亵渎了对方的感情和清白而遭受到良心谴责,被抛弃的一方更会感到屈辱;而且还会给离散的双方,特别是女方今后解决婚姻问题造成很大的障碍。应当清楚,爱情不是婚姻的现实,不像婚姻那样较为稳定,在恋爱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终止爱情,它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受法律的保护。因此,人们一方面不应轻率-- 447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34地终止爱情,而另一方面,该终止时应当果断地终止。当然,爱情与婚姻又是联系的。首先,爱情能够转化为婚姻。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在私有制社会里,通常爱情是难以转化为合法的婚姻的,这种社会制度不仅制造了许多人生悲剧,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将爱情与婚姻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次,爱情转化为婚姻,还需要具体条件,这主要是指恋爱的双方爱情的基础要牢固。引起男女双方相恋的因素很多,如体态的美丽、亲密的交往、融洽的志趣等。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共同的理想和融洽的志趣,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或这个基础不牢,那么这种爱情就很难经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未达到婚姻就可能破灭。另外男女双方的爱情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如果有任何附加条件,那么当这些条件发生了不利的变化时,爱情也就会随之熄灭。因此,男女双方的爱情基础是否牢固,乃是爱情转化为婚姻的关键。其三,婚姻也能转化为爱情,使爱情进一步发展。婚姻的缔结,标志着夫妻双方家庭生活的开始,既要料理家务,顾老抚幼,又要忙于学习、工作,再也不可能像恋爱时那样轻松了。因此,婚姻是对爱情实际而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将爱情推向新的高度: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了的爱情又不断地巩固着婚姻。婚姻转化为爱情,也是有条件的。首先需要的是社会条件——一定时代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凡是符合这种社会条件的婚姻就能存在下去,爱情就会继续发展。凡是与这种社会条件相违背的婚姻就会受到谴责,以致于被拆散,爱情也就会被迫终止。社会主义制度及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婚姻向爱情发-- 44823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另外,婚姻转化为爱情还需要具体的条件,如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都要信守忠诚于爱情的诺言,双方要经常交流思想,互吐衷肠,工作上事业上互相支持和勉励,生活上精神上互相体谅和关心照顾。总之,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既是统一的,又是相区别的。婚姻的本质A恩格斯曾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①恩格斯在这里指出了婚姻的本质:真正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现阶段,尽管人们在处理婚姻时不能不对对方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加以考虑,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都不能作为婚姻的基础。在建立婚姻的诸因素中,只有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也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事实上,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政治上男女平等,广大青年男女都越来越注重爱情在婚姻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自己的择偶过程中,排除对经济、家庭等因素的考虑而是把爱情提到首要位置。另外,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即使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也存在一个能否保持爱情的问题。因此,保持和维护作为婚姻基础的爱情,应当成为已经建立起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但是,爱情的持久性不是绝对的,一方面,爱情的持久性需要爱情的专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8—79页。-- 449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34一性来保证。爱情的专一性遭到破坏,爱情的持久性就不能保持;另一方面,夫妻双方已经建立起来的爱情本身需要保持和发展,因为爱情需要时常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更新,否则爱情之树就必然枯萎。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离婚无论是对双方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既然只有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是不道德的了,这是因为失去爱情的婚姻不仅对于夫妻双方是极大的痛苦和不幸,而且对于社会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既然只有以爱情为基础并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不存在爱情的婚姻就是不道德的了,因而解除这种已经完全丧失爱情或感情破裂的婚姻也就是合乎道德的了。爱情既有持久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比着,爱情也不例外,它或者走向更高的境界,或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转移,对于那些爱情基础本来就不牢固的婚姻,他们可能在婚后建立并发展爱情,也可能就无法建立和发展他们之间的爱情。爱情一旦消失、转移,或无法婚后保持爱情,其婚姻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把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称为“死亡的婚姻”或者“崩溃了的婚姻”,它的存在仅仅是一种外表和骗局。总之,有无爱情应该是婚姻存、废的前提,婚姻的实质应该是爱情这一基础。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幸福的A真正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则是爱情的实现形式。婚姻是否美满、幸福,取决于它是否以爱情为基础,取决于夫妻双方是否保持爱情;爱情是否牢固,取决于夫妻双方肉体和精神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在婚姻关系中,一方-- 45043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的需要应该同另一方的需要协调一致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双方都细心地体察对方的需要并使其从自己身上获得满足,也就是说,你所给予对方的,正是对方所需要的,并且只有同时成为对方所需要的、所渴望的时候,你的给予才有价值,才可能使爱情得以保持和发展,婚姻才是幸福、美满的。为什么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幸福、美满的呢?这是由爱情的品格特性所决定的,受情的平等性、自由性、专一性、持久性决定了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的双方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吸引、互相支持。婚姻双方能够从中得到生理、心理、肉体、精神上欲望的满足。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尊心,能够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意见,细心听取对方在各种问题上的看法,尊重对方的权利,有事时互相商量,在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再作决定。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双方能够彼此信任。信任正是高尚爱情的表现。信任、不多疑是自己相信自己,是自己的心与爱人的心完全融合在一起的表现。相爱的人越是彼此信赖,他们的感情也就越深,他们能够从对方那得到一种安全感,感到一种幸福及满足。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双方能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和体贴,尤其是在对方健康情况欠佳的时候,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在这种婚姻中的夫妻双方能够为爱护对方身上真正的美而斗争,能够为彼此的精神美和道德美而努力。夫妻之间的爱情基础越是牢固,他们在精神和心理关系-- 451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534上的内容越是丰富和充实。这样,夫妻双方就能在道德上、精神上的发展保持平衡,相互得到满足与安慰,从而获得一种幸福感。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双方不仅在恋爱阶段了解相爱的人的精神世界,在缔结婚姻之后,双方还能继续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丈夫或妻子对自己的爱人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了解的比较清楚,使得夫妻双方更加相爱,爱情得以发展,双方从对方那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另外,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双方也能够细心地去体察和了解双方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并且在主动地满足对方的这种需要的时候,也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感到无比快乐美好。夫妻双方互相之间有性的魅力即生理的吸引和精神的吸引,双方互相从对方那里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婚姻的满足与夫妻见解上的一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双方价值观念是一致的。这也促进了夫妻相互吸引,也保持了感情上的融洽,双方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爱情表达显得情不自禁,双方内心的喜悦,是对对方的积极、肯定的评价,它使双方感到快慰和鼓舞,使人感到年轻而充满活力,这样的夫妻更加恩爱、更加幸福。更重要的是,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夫妻双方在感情上互相支持,即双方之间相互提供心理上的满足。首先,相爱的夫妻双方在得到对方的爱时便感到喜悦和愉快,并作出相应的回答,使对方感到了报偿而肯定自己爱的价值。其次,相爱的夫妻双方在工作和事业上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当一-- 45263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方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受到赞赏和社会的承认时,作为伴侣的另一方也会给予认可和鼓励,使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并体会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再次,相爱的夫妻在相互信任基础上能够形成和谐、宁静的家庭环境,使双方心理得以满足。双方能够熟知对方的性格、习惯、爱好,能预见对方的意见以及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使双方获得了一种安全感。相爱的夫妻在夫妻生活中不满足现状,不断有新的追求和新的探索,使得夫妻之间在精神上不断推向新的境界,获得更高、更新的精神满足和幸福。总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的美满、幸福,取决于夫妻双方是否存在着爱情,是否保持爱情及爱情的牢固程度。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夫妻才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了解、互相吸引、互相支持,夫妻一方的需要才会同另一方的需要协调一致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双方才能体察对方的需要并使其从自己身上获得满足。当然,不能说只要是有爱情的婚姻就一定幸福。诸如浪漫的爱、现实的爱、神经质的爱、奉献的爱和享乐型的爱等各层次的爱情,如果在婚后未能深化和更新,双方就会从各自理想的天堂上坠落尘世,从而深感失望,平淡无奇和幻梦破灭。要知道爱是一种能力,婚姻相处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艺术,婚姻生活是否完美、幸福,有待于婚姻关系双方躬身力行,不断创造、协调。事实上,婚姻关系是人世间最难相处的关系之一。整个婚姻生活漫长旅程中都充满了危险,新婚数年之后,孩子降临带来的责任和忧虑,随之而来的是对婚姻生活的倦怠,夫-- 453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734妻之间不知不觉积累起隔阂,缺乏信任,因而日渐不和,繁重的事业和家务的压力,夫妻间缺乏沟通,夫妻地位的平衡就会受到扰乱,出现家庭内的权力争斗。在更年期阶段,由于性格和情绪的变态,也会破坏婚姻的稳定。进入老年时,对晚年生活的担忧,老年夫妻如不能互相帮助,就不能相互理解、体谅和宽容,家庭生活也会趋于瓦解。所以,要保持婚姻的幸福和谐,婚姻不仅应以爱情和维持爱情为基础,还需要讲究和谐相处和沟通的艺术。怎样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呢?首先要体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接受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情绪,并用语言把这些表达出来,在表达时不要加任何论断或分析对方的成分,不要期望对方一定改变他的行为。另外,表达时需要勇气和坦诚,讲清楚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这种感受和情绪,不要随时过份地重复表达感受。在表达感受和情绪时,不仅要表达消极的,也要表达积极的感受和情绪;在对方无闲暇或情绪也很激动时,最好不要只顾自己的表达。最好在每日晚饭后或睡前作深度的沟通表达,心平气和坦诚吐露心声。而且表达感受和积极倾听,两者良好配合,才能完整的沟通。在积极倾听时,应当不企图解决对方的问题,不企图对对方做出分析和判断,不以大道理来说服对方,应当保持客观性并站在对方立场上为对方设想。倾听时,要专注地听,注视着对方,使他感到你对他的话感兴趣,他是受你尊重的,态度要轻松自然而且认真,必要时要回应对方的谈话。专注地倾听往往使倾诉者感到被理解和安慰,倾听者也能从对方的倾诉中,听到对方的心声,加深对他的理解,发现他心灵中一些尚未被发现过的-- 45483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美好品质。夫妻之间正确地表达感受和积极地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接纳和尊重对方的独特性,促进个人人格成长,增进对共同问题和外部事务的参与感,满足双方亲情和亲和的需要。总之,真诚的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而共同参与、成熟的人格和相互尊重理解等则会成为幸福婚姻的保证。第三章 三 美满的家庭使人享受天伦之乐家庭的涵义及其与社会的关系A家庭的模式及职能A美满的家庭使人享受天伦之乐A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是幸福的温床,神圣的乐园。人们如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社会上也往往是成功的;反之,如果整天困扰于家庭纠纷之中,则很难有所作为。人人都需要并追求一个幸福的家庭,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家庭幸福的基础,美满的家庭使人享受天伦之乐。家庭的涵义及其与社会的关系A任何真正的爱情总要指向两性的结合,而两性的结合则会以婚姻和家庭的形式表现出来。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关系,而家庭是以人们的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家庭不仅包括婚姻关系,而且还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近亲之间的关系。-- 455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934家庭的建立以婚姻为前提。婚姻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家庭既体现着以两性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又体现着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婚姻是家庭赖以存在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必然结果。一般说来,家庭关系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有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综合整体。家庭关系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生殖和繁衍后代的需求。家庭不是政治组织,而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组织;家庭也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它是以两种生产为目的的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即恩格斯所说的“以生产为目的的社会结合的最简单的和最初的形式”。①而“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②生物界的每一个种类都有强烈的延续自己这个家族的要求,家庭成员必须以家庭的特殊职能来维系家庭的发展。任何一个家庭,如果光有父母而没有子女或者光有子女而没有父母,都是一个不完全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家庭的基础。家庭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从本质上看,家庭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当人类还处在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曾经存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6页。②同上书,第4卷,第2页。-- 4560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过杂乱性交关系,在部落的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每一个女子属于每一个男子,同样,每一个男子也属于每一个女子。在这种原始的蒙昧状态下,谈不上任何家庭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蒙昧时代的中级及高级阶段,逐渐出现了最早的家庭组织形式——群婚制。到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交替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加上排斥亲属通婚,使群婚的范围缩小了,最终被对偶制家庭所代替。以后,由于母权制的废除,对偶制又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从家庭形式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家庭每前进一步,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相关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直接影响着家庭生活。家庭首先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家庭起初是社会关系的唯一直接承担者,它本身即是一种特定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后来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变为间接的承担者。为了满足生存和哺育后代的需要,家庭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参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从而使家庭具有了除繁衍子女功能以外的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在阶级社会中,家庭必不可免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其婚姻模式、性行为、教育子女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总之,家庭作为一个虽小但十分复杂的系统,必然与社会中其他系统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家庭是社会的浓缩,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会反映到家庭中来,从而影响家庭的生活。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家庭生活水平的状况及稳定性,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家庭的和睦及发展。可以说,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家庭安宁和谐、兴-- 457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4旺发达的社会保证和客观基础,没有国家、社会的发展,就不会有家庭的发展。同时,家庭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家庭的发展对社会又具有反作用。健康和谐的家庭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不和谐、不稳定、不健康的家庭,不仅影响家庭成员本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给社会带来麻烦,甚至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家庭与社会的作用是双向的,家庭促进社会,社会推动家庭。家庭的模式及职能A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从古到今,人类家庭经历了由传统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过程。适宜的家庭模式是实现家庭幸福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什么是家庭模式?家庭模式指家庭的结构形式或样式。它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在一起,形成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凝聚力的核心,是夫妻间爱情的巩固。凝聚力越大,其家庭模式愈牢固;而一旦凝聚力消失,其家庭结构模式即被瓦解,而为另外的家庭模式所替代。每一社会中,都有其适宜的自然的家庭模式。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家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核心型家庭。这是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模式,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家庭模式。由于在核心型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所以这类家庭又可称之为“夫妇型家庭”,也正由于此,这类家庭的存在也与婚姻双方的结合相始终。如果婚姻离异或一方亡故,核心型家庭便会变为其他模式的家庭。当一个孩子离开家庭结婚时,一个新的核心型家庭便开始了。-- 4582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这种家庭模式由于其结构简单,独立自由,在我国存在较普遍。像一对夫妇带一个或两个以上未婚子女的家庭即属于此。第二,扩大型家庭。指的是以夫妻为核心,虽有老人同住,但已不再起主导作用的家庭形式。实际上,一个扩大型家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其一般形态是一对老年夫妻及其子女、子女的配偶及孙辈集中居住在一个院落里。亚洲的传统家庭便是这一类扩大型家庭的典型。在印度,时至今日扩大型家庭仍是一种主要的家庭形态,尤其是在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农村和小城镇,人们仍把扩大型家庭看作是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在美国,扩大型家庭大约占家庭总数的三分之一,一般成员人数在10—28人之间,最多的可达40多人。在扩大型家庭中,轴心是“父母——孩子”以及同胞尤其是兄弟间的关系。因为“血亲”是继承家庭的纽带,所以这类家庭一般又可称之为“血亲家庭”。扩大型家庭在我国目前家庭模式中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因为血亲继承在中国是以男性为主线,所以一般的是以一对夫妇为核心,有丈夫的父母及夫妇的子女同住。当然,也有少数是与妻子的父母同住的扩大型家庭。中国的扩大型家庭人口一般不太多,现在有减少的趋势。目前,扩大型家庭正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年轻的夫妇与其子女不愿与父母同住的大有人在。这是因为在扩大型家庭中,夫妇关系的重要性被冲淡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在夫妇及其父母之间往往也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故此,很多人渴望核心型家庭模式。-- 459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4第三,传统型大家庭。指夫妻结合后,女方住到男方家里,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家庭,一切家庭经济和生活都由原家长负责,常常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实际上,这便是传统的“男婚女嫁”而成为典型的中国式的大家庭。第四,入赘型家庭。即男方到女家落户,是男方嫁到女方家,成为女方大家庭的一员。这和传统型大家庭正好相反。第五,单亲家庭。任何社会都有单亲家庭,它指的是只有父母一方的残缺型家庭。在美国,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占家庭总数的17%。大多数单亲家庭都是意外伤亡、婚姻破裂或未婚先孕的产物。同时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些单身女人或男人领养一个孩子组成一个单亲家庭。当然,这种情况的单亲家庭在中国不多见。在这样的家庭中,一个成年人“又当爹又当娘”承担着正常情况下两个人的义务:赚钱维持家庭,收拾房间,照顾孩子等。绝大多数单亲家庭都是以母亲带孩子为主的,一般都比较贫困;由于一个人要做两个人的事,所以关于如何爱抚子女,参加社交活动、家庭教育之类的话题就谈得非常少。当然,在对于那些能够获得足够收入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也许还能保持相互爱护、理解和帮助。但是心理学家同时认为,在单亲家庭,由于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存在,对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总会产生严重影响。此外,还有分居型家庭、独居型家庭、同性恋家庭,在少数落后地区还存在多配偶制家庭等等模式。总之,家庭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适宜的家庭模式,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适宜的家庭模式对于实现家庭的社会-- 460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职能有着直接影响。什么是家庭职能呢?家庭职能主要是指家庭机构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人们为什么要组成家庭?家庭的意义何在?这便是关于家庭职能的问题。一般说来,家庭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育职能。这是由家庭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是家庭的基本职能。但它不是人类自然地繁衍后代,而必须依据社会的需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具有生育职能,一些家庭不能生育孩子,但人们仍叫它为家庭。在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倡优生优育优教,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并且提高人口质量,也由此解决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在我国一些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中,有些人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即使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夫妇,也决定终生不要孩子,这样的人正在增多。而在一些贫困边远的农村山区,虽然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有人受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而超生多生,有生二胎、三胎、四胎的,这不仅给社会增添了过量的人口,而且由于孩子出生后加重负担,生活贫困化,有的甚至举债度日,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之中。另外,孩子的抚养、教育也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所以,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在我国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决的执行。第二,生产职能,即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家庭不能脱离社会,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有些家庭必须直接参与生产,才能谈得上生存和发展。例如,在我国,目前农村实行家庭-- 461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54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普遍存在着生产职能。而城市职工家庭已基本上不存在这个职能了。第三,消费职能。这是家庭的主要职能。消费是构成家庭的主要特征之一,家庭是一个消费单位。家庭消费包括必要的物质消费及精神消费。而只有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眼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家庭消费的良性循环。第四,抚育和赡养的职能。即一个家庭,要抚育子女,要赡养老人,以保证世代传递,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直以“尊老爱幼”为家庭的美德。不过目前在很多家庭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老人的赡养做得并不理想,虐待老人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家庭由于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如孩子患有绝症),遗弃孩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应该克服的。第五,教育职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在家庭里不仅从父母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又能受到早期的智力开发。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十分重大。另外,在家庭中,还有家庭成员间的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问题,每个人既应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第六,协调职能。感情依恋以及追求慰藉是人们组成家庭的重要原因。家庭的最大职能是让人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从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家庭的协调关系包括三方面,一是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和谐地相处生活。夫妇顺,长幼有序,历来是我国家庭伦理中的美德。二是协调家庭与-- 4626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邻里的关系,使其睦邻友好,和平相处。三是协调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使家庭在社会中有适当的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事实上,家庭的职能是无限的,它有着一种似乎令人吃惊的独特的能力,即一旦需要,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人都能变换其承担的角色。例如,我们常听到的有关父母双亡,姐姐或兄长带大弟妹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联系的日益广泛,家庭模式朝多样化发展,家庭职能日益伸向社会的各方面。同时,家庭也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咨询部门、公共福利组织的兴起,表明人们越来越走向社会,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家庭小圈子之中了。但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家庭作为人类情感的依托、爱的避风港,这个职能在当今社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追求高质量的家庭,以爱为基础的、幸福美满的家庭,这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目标。美满的家庭使人享受天伦之乐A家庭是幸福的温床,但它又不是静止的,而是能动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给家庭这块亘古以来便给人以慰藉的快乐宫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离婚率上升,少年父母增多、代际裂痕扩大、未婚同居、生儿不养、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使人们不由得想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才算美满幸福的家庭?如何才能求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与社会的变化对家庭的影响相联系。也就是说,必须把家庭放到变动不居的社会大背景中,才能找到答案。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家庭在伦理观、价值观、文化-- 463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74观、开拓观等各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家庭职能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好这些家庭观念和职能,家庭就会落伍于时代而谈不上真正的美满幸福。具体说,社会变化带给家庭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庭职能在削弱。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的社会生产职能正转向社会,最终将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家庭的教育职能在当今也只能起辅助作用,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重心都由家庭转向社会。家庭的生育职能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生育要靠社会来调节,这实际上是削弱了家庭的生育职能。另外,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用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使大量的家务劳动也转向了社会,总之家庭的生活职能正不断地削弱。二是继承观念在淡化,传子制在动摇。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几千年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不少青年自愿放弃继承权而靠自己挣钱养自己。继承制和传子制的动摇到其最后崩溃,必然会给家庭带来深刻的变化。三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新的婚姻观念正在建立。过去的观念是“娶妻生子”、“父母亡命”、“媒妁之言”或讲究“门当户对”。现在这些观念都已受到了极大冲击,年轻人要求自主恋爱、自主婚姻,看中的是对方的德和才,而非权和钱。“要与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已成为年轻人择偶的标准和目标。即使在一些贫困落后山区,广大青年也向往自由恋爱和婚姻完全自主。今天,真正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幸福而和谐的婚姻越来越多。什么是美满幸福的家庭?它指的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能-- 46484第三章 幸福与爱情、家庭够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睦的家庭。无论是婚姻还是家庭,都因爱而缔结组成,因爱而维系发展。爱是家庭的轴心,家庭是爱的摇篮。夫妻之间是性爱,父亲爱儿女谓之父爱,母亲爱儿女谓之母爱,子女爱父母谓之敬爱,兄弟姊妹之爱可谓友爱。爱是联络家人感情、沟通思想,以达相互理解体贴,使家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也是使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的人越来越懂得,家庭之爱只有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前途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有社会意义的爱。爱别人的基础是自尊爱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如何能爱别人?只有正确理解了自尊爱己观念的人,他的爱别人才是真诚的、深刻的、厚实的。尊老使老人心安快慰,爱幼使儿童天真而活泼。尊老爱幼、夫妇和顺,家庭成员间才能和谐生活,家庭生活才能稳定。所以,只有以爱为基础的家庭才是道德的、和谐的幸福家庭。家庭不是一个独立的小岛,它要与邻里,与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家庭真正与社会和谐一致,健康发展。“国兴,福连黎庶;国亡,祸及家身”。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积极顺应时代变化,支持集体、国家的建设事业,才能使国兴家旺。性问题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遵守性道德,遵从“自愿平等”原则和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性生活和谐和家庭美满。夫妻间性生活不和谐,是造成家庭破裂的很重要的原因。家庭不是一个浪漫的乐园,有人以为,只要有爱存在,家庭就一定幸福。其实不然,家庭是个现实的社会组织,它以-- 465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94爱为基础,却并不是只有爱就足够了。它需要处理许多现实的关系。如夫妻间关系的调整和适应,父母与子女间的了解和沟通,家庭与邻里、社会间的协调发展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家庭生活也不会和谐幸福。总之,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但家庭的全部涵义不仅仅是爱情。它还要包括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夫妻间互敬互爱,尊己爱人,尊老爱幼,使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寓爱于理,与邻里和睦相处,使家庭与邻里之间互敬互爱;移风易俗,爱家爱国,使家庭与国家、社会间和谐统一。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满家庭。家庭的和谐、美满、幸福,使人身心健康、愉快而能自如地应付生活的一切挑战,利国利民;美满的家庭使夫妻顺、兄弟悌,长幼有序,尽享天伦之乐。家庭的不和谐,不仅各方面关系处理不好,而且长此下去,还使人身心交瘁,不利身心健康,于己于人于国家都没好处。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处理好家庭中的关系,努力创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46605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第三编 第四章幸福与休闲休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越来越有力地闯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最近我国开始普遍实行的每周40小时工作制,更迫切地向人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怎样过好休闲生活,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幸福。休闲,不只是在家里消极地休息,也不只是为了消除劳动的疲劳,它已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意义。现代人的休闲,应该走到社会和大自然里来。休闲在今天越来越具有文化意蕴,越来越关系着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67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54第四章 一 劳与逸是个对立统一体劳逸结合A劳动宜适度A现代的休闲生活不仅是休息和消遣,而且多有创意,旅游健身长见识,探险寻奥秘增毅力等,都对人大有补益和价值。可见休闲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幸福,是人们感到愉快的心境。劳动能给人们带来愉快,同样,休闲也会给人们引来乐趣。劳动和休闲的关系,实际是劳逸结合的问题,都是幸福的存在方式。劳逸相结合A劳与逸是个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劳与逸有明显的区别。劳,即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逸,即为休息之意。劳动不等于休息,休息也不同于劳动。劳与逸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劳离不开逸,另一方面逸也离不开劳。中国《礼记》中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古时常用的弓箭,拉开弓弦称张,放开了弦称弛,这里的文,指周文王,武为周武王,原意是说治理天下必须宽严相结合。后来人们也引申为劳逸关系:用张弛比喻在工作生活中弓弦拉得过紧可断裂;放松了又会失去张力。只有劳逸相结合,才符合养生之道,利于健康,增加生命的意义、情趣和幸福。关于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许多人都已经认识到,更有不少学者以自己的经历感受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古希腊的哲学-- 46825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美国的戴埃在《无限度的人》中讲,如果你注意观察那些始终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深谙一张一弛之道,工作之余通过娱乐和消遣得到休整,使精神得以恢复,实现自我更新……作为基本的需求,适当的娱乐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中国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我们不能有张而没有弛,不能有工作而没有娱乐。陶行知也指出,适当的休息,是健康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可见,名人学者所以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对人类作出贡献,与他们能正确地掌握和执行张与弛,劳与逸结合的原则分不开。他们的有关论述值得后人学习和记取。劳与逸的辩证关系以及劳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中国医学早有说明。我国古代医学家用阴阳、动静之间的关系说明劳逸结合原则的重要。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道:“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昼夜兴寝,身之动静也。欲详求夫动静,须精察乎阴阳,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劳属动,属阳;逸属静,属阴。阴阳,动静之间都是相互矛盾,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生命在于动,但需在静中积累精力,才能在动静中运动不息。因此,劳逸辩证的结合,也就是动静,阴阳辩证的结合。人体只有保持阴阳协调,劳逸结合,才能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幸福。中国医学根据人体生理的特点,明确地提出劳逸结合的原则。如汉代韩婴在《朝诗外传》中说,劳逸适乎筋骨。人的筋骨、脏腑、血脉等劳而无逸,得不到休息,就会威胁生-- 469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54命,相反,有逸无劳,身体得不到锻炼,功能会衰退。因此,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均要掌握一定的限度,切莫过于劳累。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不可过耳。”告诫人们脑要常动,身要常劳,但要劳逸相结合,不可过度。否则,超负荷的运转,劳而无逸,会损害人体健康。劳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劳动时要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力求把事情办好。同时,也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彻底的放松。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劳动的愉快,休息的幸福。体脑要间用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两种基本形态。所谓体力劳动者,着重是指人以自己的筋肉,以消耗体力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脑力劳动着重是指人通过思维器官——人脑来进行的劳动。从人体的生理特点看,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实际都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体。反过来说,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就是人的机体。一个人如果只用体力不动脑力,势必变成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相反,只动脑力不用体力,就会体质下降,百病缠身,影响健康。实践证明,体力劳动者也需开动脑筋,不断学习,增加知识,才能使其体力创造出更多的劳动成果。脑力劳动者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进行富有成效的脑力劳动。可见,人们要使自己的机体得到协调发展,就必须体、脑相互结合,形神密切结合。如果脑体分割,形神相离,会给人们带来劳-- 47045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动工作效能差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可悲结局,更谈不上什么幸福的享受!我们知道,劳动者个人的体力与脑力的生理关系同从社会关系讲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及差别不能相混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