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使人愉悦的性格不会遭人嫉妒。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眼里总是闪烁着愉快的光芒,他们总显得欢快、达观、朝气蓬勃。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阳光。当然,他们也会有精神痛苦、心烦意躁的时候,但他们不同于别人的就是他们总是愉快地接受这种痛苦,没有抱怨,没有忧伤,更不会为此而浪费自己宝贵的东西。 具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的生活。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溢彩流光。在这种光彩之下,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舒适。这种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使美丽更加迷人灿烂。那种生性忧郁、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日的鲜花在他们的眼里也失去了娇艳,黎明的鸟鸣变成了令人烦躁的噪音,无限美好的蓝天、五彩纷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幔。在他们眼里,世界仅仅是令人厌倦的、没有生命和没有灵魂的苍茫空白。 尽管愉快的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但正如其他生活习惯一样,这种性格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来获得或加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也可能根本就无法懂得生活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我们究竟是经常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还是黑暗的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人的生活都是两面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怎样去审视生活。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意志力量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养成乐观、快乐的性格。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助于我们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 聪明的人往往能够在烦恼的环境中寻找到快乐。因烦恼本身是一种对已成事实的盲目的、无用的怨恨和抱憾,除了给自己心灵一种自我折磨外,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为了不让烦恼缠身,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视现实,摒弃那些引起你烦恼不安的幻想。世界上不存在你完全满意的工作、配偶和娱乐场地,不要为寻找尽善尽美的道路而挣扎。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在生活中遭受磨难的人,精神上都会烦恼不堪。相信很多人对生活的磨难和不幸的遭遇,往往是付之一笑,看得很淡;倒是那些平时生活安逸平静、轻松舒适的人,稍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会大惊小怪起来,引起深深的烦恼。这说明,情绪上的烦恼与生活中的不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中常碰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仅仅是可能引起烦恼的外部原因之一,烦恼情绪的真正病源,应当从烦恼者的内心去寻找。大部分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到了多大的个人不幸,而是在自己的内心素质和对生活的认识上,存在着某种缺陷。因此,当受到烦恼情绪袭扰的时候,就应当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烦恼,从内在素质方面找一找烦恼的原因,学会从心理上去适应你周围的环境。 不管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下面介绍几条原则,只要你反复地认真试行,就可能减轻或者消除你的烦恼。 (1)要朝好的方向想。有时,人们变得焦躁不安是由于碰到自己所无法控制的局面。此时,你应承认现实,然后设法创造条件,使之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此外,还可以把思路转向别的什么事上,诸如回忆一段令人愉快的往事。 (2)不要把眼睛盯在“伤口”上。如果某些烦恼的事已经发生,你就应正视它,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这件事已经过去,那就抛弃它,不要把它留在记忆里,尤其是别人对你的不友好态度,千万不要念念不忘,更不要说:“我总是被人曲解和欺负。”当然,有些不顺心的事,应适当地向亲人或朋友吐露,这样可以减轻烦恼造成的压力,心情也会好受一些。 第81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1) (3)放弃不切合实际的希望。做事情总要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要总想一口吃个胖子。有人为金钱、权力、荣誉而奋斗,可是,这类东西你获得的越多,你的欲望也就会越多。这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一个人发财、出名似乎是一下子的事情,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你应在怀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同时,随时树立短期目标,一步步地实现你的理想。 (4)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有些想不开的人,在烦恼袭来时,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谁都比自己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方面是不幸的,在其他方面依然是很幸运的。如上帝把某人塑造成矮子,但却给他一个十分聪颖的大脑。请记住一句风趣的话:“我在遇到没有双足的人之前,一直为自己没有鞋而感到不幸。”生活就是这样捉弄人,但又充满着幽默之味,想到这些,你也许会感到轻松和愉快。 信心是成功的入场券 生意人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场所,其可怕的程度,绝不亚于浴血搏杀的战场。“一朝功成万骨朽”。商场的竞争固然是你死我活,但公司内部更是危机四伏;公司外的竞争对手当然不能忽视,但公司内部的“自己人”也不一定全都那么可靠。 在商战中,生意人稍不留神,便有可能“粉身碎骨”,被炸得血肉横飞。所以,置身商海的生意人,都不得不在商场和办公室内步步为营。没有自信便不可能有成功!只有首先对自己充满十足的自信心,才可身披战衣,驰骋战场。自信,乃生意人成功的入场券! 实际上,自信不过是一种感觉,如果你用肯定的态度去对待,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一种实在的行动。而其他人的意见或者自己的怀疑则经常会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尽可能地去尝试。尝试越多,便对自己的极限了解得越清楚。自己的选择就会更加贴近实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会逐渐分晓,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加。 可现实中,有许多人总觉得自己其貌不扬,或者在公司里地位低下、人微言轻,又或者觉得自己口才不好、人缘较差,或因身体某一部位的先天残障,进而怀疑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其实,这都是由于人的自信心不足在作祟,这种自信心不足极大限制了生意人有可能取得的成功。 十个指头还有长短,人怎么会全都一模一样呢?正是因为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才被分派到不同的岗位上接受不同的挑战。所以,每个要想取得成功的人,千万不要用薪金的多少或职位的高低来否定自己的价值,更不必为了自己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而看低了自己。 自信心的缺乏,一般都是因为曾经遭受过失败或自尊心过重在作祟。长期的儒学教育,使中国人非常讲究面子,自尊自重的心理也远比外国人强得多。这种偏好源自五千年的文化,绵延不绝,又深深扎根于传统伦理型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几乎无人能够幸免。人生在世,“名声”最重要,为了“脸面”,人可以倾家荡产“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伤了他人的面子,他就会和你结仇,甚至与你作生死决斗。你说是人的虚荣心作祟也好,是人在“犯贱”也罢,反正你必须得正视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特别看重周围的人怎么看自己,如果不小心当众失言或者失仪,就会遭到白眼。小公司的基层员工,在员工大会上多数都守口如瓶,而让自己的上司和主管大讲特讲,其中的原因正是自尊心过重所致,害怕讲的不当遭人看不起。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尊心过重抑制了人对自己能力的表现,而且一味强调自尊的过分压抑,也往往阻碍了人在失败后有可能的东山再起。 与自尊心过重相似,失败也是自信的杀手,杀人于无形。感情失败固然令很多人手足无措,事情的挫折或失败,也常常会对自我能力产生不应有的怀疑。失败后的人总是会想:是不是我技不如人?是不是我学艺不精?是不是我不懂人事?是不是我其貌不扬? 第82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2) 失败和挫折的痛苦程度,是与其投入程度成正比的。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过,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即使圣人也犯错,孔子和耶稣也可能做错事。 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例如公司的门卫没有经理的压力,但经理也没有门卫的悠闲。要时刻记着在伟大之中有平凡,在平凡之中有着伟大。无论一个人是地位如日中天,名声远播全球,还是财富车载斗量,都绝对不能取代任何一个最平凡的普通人。原因就是他俩都是独立的个体,一生下来就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用这种心态看待问题,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唯一和尊贵,从而不会萌生自卑的心理,而获得自我的肯定。自信心也可以由此而建立起来。 其实,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总会有一点与生俱来的自信。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发掘出自己的特长,通过不同的尝试和创造,去了解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再透过能力与才华的认同,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一个完全没有自信的人,恐怕连看日光、照镜子这样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不敢做,因为没有一点自信心的人,会害怕全世界,会害怕面对任何事。 但自信心十足的人,却可以跨越失败,走向新的成功。因此,商场上可以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一些生意人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另外一些人却是跌倒后便一蹶不振,自信心荡然无存,破罐子破摔,再也爬不起来。 自尊心过重不但会使失败的人永远丧失转败为胜的可能,而且还窒息了重新进行尝试的机会。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任何事都没有起码的信心,又怎么会有人愿意把机会交给你呢?没有自信,犹如画地为牢,把自己困于天下之一隅。 此外,优柔寡断也是生意人缺乏自信的表现。“当断不断,必受其害”,这句话用在生意场上犹为贴切。因为一些需要生意人当即拍板的事情,如果犹豫不决,好长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往往会在商场上错失大好时机。例如有一宗大生意,等着供货商报价,但是如果生意人疑心太大,事事去找人核查、了解、商量,就可能因此而丢失了这笔大生意。 自古以来的成功就在于大胆进行尝试,自觉不自觉地“唯我独尊”,就可以建立个人自信。自强不息,那就完全不会故步自封了。 当然,自信绝不是盲目地固执己见,它是建立在自己具有深刻的洞察力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说的洞察力主要是指生意人能够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赚钱的商机;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出发财的高招。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自信,是生意人成功真正需要的“入场券”。 追寻目标,不能急功近利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急迫地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这都称之为急功近利。 古语讲,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者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却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可以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了。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你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总是盲从世俗,脑袋长在人家的脖子上。别人说军人时髦,你便穿上军装。别人说文凭重要,你便马上去混文凭。别人下海捞钱去了,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削尖脑袋下海去。 你根本不管人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优美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便就是好,就是实在,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第83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3)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也真怪,越是急功近利者越不容易得到功利,没有一个不顾廉耻、出卖灵魂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之对于你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一样,如同吊在车把面前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想着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 大凡急功近利者,虽与好高骛远者殊途,却同归。同归于二:一同于一事无成,二同于无幸福可言,只是空忙一场。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事业的志向,你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失在你的短期行为之中,消失在你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并且你活得太累。所以,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难道快乐和幸福首先不是一种心灵的优美和灵魂的安泰吗? 所有急功近利者,无论年轻人的急躁、中年人的急进、老年人的急迫,莫不如此:无功无利无幸福。 可见,孔圣人没说错:“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要急功近利呢? 产生对功利的急迫心理,说到底是没有明白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你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捞名挣钱,最高的人生幸福就是拥有名气、钞票。却不知我们来到世间,我们的躯体不该被自己的心所奴役,我们的心也不该总是奴役着我们的身子。自之身成了自之心的奴隶,这身子就无任何价值了。自之心总是缚着自之身,这心也太狭隘。在名利面前超脱一点,淡薄一点,不就轻装上阵了吗?轻装上阵的人无其心理负担,无其思想包袱,在奔赴成功的路上,跑得反而比别人更快。让我们的灵魂释然安然,这比什么都强。获得自由健康的身心,充分发挥我们内心的最大力量,展示我们最美善的天性,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吗? 假使我们能够跳开眼前名利诱惑,让我们的灵魂安泰,精神舒畅,同人类内在的神性——永不死亡、永无疾病、永不犯罪的神性维持和谐,那该得到何等伟大的生命效率呀!那该得到何等崇高的人生幸福呀!许多伟人们曾经这么强烈地向往,难道你不向往吗?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让我们受到诱惑,让我们不受诱惑。”身心的健康自由应为人生最高的诱惑,它为我们自身之应有,须臾不可离开,我们不妨受到诱惑,去拥有它。功名利禄本是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它既不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有它和无它对于我们身心的存在并不发生直接的、必然的影响。何必付出人格的代价去孜孜以求呢? 我们东方文明就是要求,决不损义以求利,舍义以贪功。我们总是追求人之为人的根本,决不舍本求末。 但是,我们从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劳作归根到底都是追求利益的行为。我们的最终理想无非在于追求利益。 但是,我们的所谓“利益”并非单方面的,并非只健身而不顾养心,或者只乐心而不顾养身,而是对于人生总体价值的追求。我们追求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并非暂时的、表面的。当然我们知道眼前的一切作为,对于将来意味着什么,但是一定要让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与急功近利者有着质的区别。 我们追求精神的不朽,我们十分看重于感觉。在我们的感觉中,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让我们脚踏实地地追求美好的人生。 而物理时间只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系数。生命之舟虽然维系于此,但它并不能直接反映人生的价值。我们的生年虽然难满一百,有的甚至只短暂瞬间,却放出了灿烂的光华。 第84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4) 抛弃急功近利,着眼未来,而又脚踏实地,那么,我们就永远年轻! 抑制浮躁的心态 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两字,都要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行动换来成功的人生结局。同样,任何一位试图成大事的人都要扼制住浮躁的心态,专心做事,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的世界,而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应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来解脱自己心中的忧虑。所以成大事者首先应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情绪。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着急,你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全面地制订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进行。 如果能把浮躁的心态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的收敛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 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能经受住成功路上的辛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实现它们,最后走向大目标。 有一个成功的人,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李嘉诚。他就是稳健、不浮躁的典范。 李嘉诚11岁那年来到香港。到了14岁,由于父亲去世,他辍学打工。再后来,他舅父让他去自己的钟表公司上班,但是他没有答应,因为他要自己找工作。 从他年纪轻轻就不肯接受帮助而要自己闯这点上,就表现出他自强独立和自信的性格。这种性格,培养出他以后稳健前进的工作作风、不浮躁的工作态度。 他首先是想去银行寻找机会,因为他觉得银行一定有钱,因为银行是同钱打交道的,不可能倒闭。但是去银行的梦想没有成功,他却当了一名茶馆里的堂倌。 在当堂倌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地向目标迈进。这些小事是这样的:他给自己安排课程,以自觉养成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习惯。这些课程包括: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然后找机会验证;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既高兴又付钱。 后来他又以收书方式读了很多书,并把看过的书再卖掉。 就是这样,李嘉诚既掌握了知识,又没有浪费钱。 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在茶馆里没有前途,就进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当学徒,他投师学艺很快学到了钟表的装配及修理的有关技术。其后,他建议开钟表公司的舅父迅速占领中低档钟表市场。结果大获成功,因为香港对低档表的需求确实很大。 1946年,他17岁,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都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0年夏,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料厂。 他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也是他稳健思考和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料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料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机遇。 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 作为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李嘉诚是很会判断机遇、抓住机遇的。 在工厂经营到第七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 他大量寻求塑料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料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料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立即想到另一个消息,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于是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料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第四部分 第85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5)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展开。 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在看到了李嘉诚公司的产品样品后,前去与李嘉诚联系。这位批发商是因为李嘉诚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而来找他的。但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资金私有制。为保险起见,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条件是他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担保。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欧洲,如果能与他取得联系,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他竭尽全力都没有找到担保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争取,这是他成功的一个法宝。他与设计师一道连夜赶出九款样品,批发商只准备订一种,李嘉诚则每种设计了三款。第二日他来到批发商的商店。批发商望着他因通宵未眠而红的眼睛,欣赏地笑了,答应了谈生意,在李嘉诚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签了第一份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问题。 长江公司很快占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一千多万港元,纯利一百多万港元。塑料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料花大王”。 对于不浮躁、稳健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有这样的素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绝不放弃的。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记住:你着急可以,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浮躁,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倒在地。 在这里,浮躁与稳健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影响,一目了然。只有不浮躁,才能经受住成功路上的辛苦。 只有不浮躁,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看穿功名利禄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在金山寺江天阁观赏风景,只见长江中千樯万橹,往来如织,不觉有感而发:“世界上不知多少人在那里忙忙碌碌?”旁边随侍的老方丈便说:“以老僧看来,只有两个人。”乾隆就奇怪地问他:“怎么只有两个?”老方丈答:“一个是名,一个是利。” “一个是名,一个是利。”见道之言,说得好!老方丈真不愧是看破红尘了。若把全世界所有人的社会行为作总的分析,确实逃不出这两条路,“名”是精神领域的代表,“利”是物质领域的代表,天下哪里还有名利以外的东西? “千古以来,未有不好名者。”这是古君子的话,学问道德,名誉地位,以及随之俱来的被人尊崇的荣耀,谁不希望拥有呢?然而,千古以来,亦未有不好利者,因为“利”,可换取一切物质。在人类社会里,独善其身确难自保,事事需要分工合作,而物物交换的时代也早成陈迹,唯有以货币为基准的贸易才能解决衣食住行等民生大问题。因而人必须去赚钱,也就是去求利,即使不是为了求利的神圣行业,他也需要分内的所得,譬如军人的天职是保国卫民,公务员的责任是为民服务,教员的志向是培育英才,目标都非常崇高伟大,然而不发薪饷行吗?不行!因为他们要生活,要生活就得要钱,而钱就是所谓的利。至于农人、工人、商人,利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保障,更是他们成就的证明,所以求利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并且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准,建立一个更富强的社会和国家,如何循取正常的途径,谋求更大的利益,乃是值得我们用脑筋去研究的一件大事。 另一方面,我们也毋庸否认,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里,尤其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观念里,一直是讳言“利”这一个字的。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千里迢迢跑到敝国来,可能有什么计划使敝国获利吧?”孟子就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大王何必讲‘利’,如果现在大王说怎样使自己的国家获利,你的官吏就要说怎样使自己的家族获利,你的老百姓更要说怎样使其自己获利,上上下下都争起利来,国家就危险了。”这是一个很标准的例子,孟子认为利是不能谈的,见利就会忘义,天下就乱了。古人又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我按照义理去做一件事,但不谋取它的利益,我只问我应不应该这样做,但不管做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成绩,这也是把功利排除在道德价值之外的。可是我们想想,做一件事,如果不能增加国家、社会、人民(当然包括自己)的利益,即使冠上最动听的名字,有何意义?如果事情完成之后没有一点成绩和功效,做了等于白做,又有何意义?难怪有心人要把这两句话改成:“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不单要循规蹈矩去做,而且要做得有利益;不单要按理想去做,而且要做得有绩效。这样,语意就完整多了。 第86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6) 我们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实际上这观念牵涉到许多重大的事情,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文化如此悠久,各种农工商业的技术知识的获取,都比现在一些所谓工业先进国家要早若干年,但我们始终停滞在农业社会的阶段,直到近百年来才开始想迎头赶上,这未尝不是不谋其利不求其功的观念在作祟。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其原因就是认为“商”是只重“利”的阶级吧! 今天,时代的潮流不同了,我们的观念也渐渐在转变,老实说应该非变不可,我们不仅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进一步认为从事工商业者,也是贡献其智慧力量于国家、社会的功臣。从前,名和利差不多是分开的,在“利”上有所得的人,常常在“名”上有所失,现在则不然,一个事业成功的大企业家同时也是众望所归的人物,只要他的私德不太差。美国政府的某些高官显爵,多的是商而优则仕的大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我国的国情虽还未达到如此地步,但至少省、县、市“议员”里面,工商业巨子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行行出状元,事业的经营者如果埋头苦干,闯出一片天地,他将不难发现“名利双收”这句善颂善祷的话,已经不是奇迹了。 享受俭朴久#久电子书会员:蛛M蛛M 网络收集共享!更多精彩电子书:W WW.99 1 21.COM 俭朴的生活方式,会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的需求上永远会满足;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富有,而且会慢慢走向贫穷,内心常有贫穷匮乏的感觉。 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喜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节俭是我们亟待恢复的生活智慧。我们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在田里、在工厂、在海边、在山中努力工作,造就了今天的经济奇迹。过去的生活水准是低下的,现在提高了;过去的建设是简陋的,现在不论在软件、硬件上都相当进步。 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勤奋。不仅要努力劳动,更要在科技上去发挥;不仅要回到田里去工作,而且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不只是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的“打拼”,更要群策群力的合作;不只是在科技硬件上建设,更要在软件、文化上下工夫;我们不只是寻回过去的朴实之风,更要有博雅的风气。总之,不只是要恢复节俭的习惯,更要赋予节俭新的价值观念。 勤俭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勤俭是由勤奋与俭朴二者组成,如何培养勤俭的智慧呢? 要培养单纯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年纪越大,越会懂得单纯的思想和言行,懂得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事情,于是会显得很自然、很开朗。“万事都以单纯为美德”,“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以简易为最好的境界”。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雍容肃穆,沉静温良,朴质无华,简易单纯。例如,思想的简易单纯,欲望的简易单纯,心性的简易单纯,理论的简易单纯,生活的简易单纯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方面。 要培养恬淡的心境。恬淡的反义词就是贪婪。一个贪婪的人是好高骛远的、物欲心重的。而恬淡的人,他的平常心中有一种自在感,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工作,而不是每天在那里挑剔。 守住一颗平常心,谈何容易!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之下,就产生了自卑、疑惧和对环境的戒备及内心的紧张。 第87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7) 对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学会一份“心灵上的舒展”。这种心灵上的舒展就是让自己能把一切看淡些、轻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过分地求全。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但是在这一切要求之上,还必须有另一种要求来使它平衡,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轻松平淡”。一个人凡事能看光明面,他不需要外在的肯定,就能自我成长,他不需很多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就能活得自在。一个俭朴的人,他对物质、自然资源的消耗,将降到最低点,他从不向外索取什么,并且还无私地奉献,因此,他堪称是一部最省油、性能最好的车子。 俭朴的人生,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生。 享受工作 你活着就必须工作,工作除了能得到活下去的报酬外,还能带给我们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充实,使我们觉得有几分价值和温馨的感觉。 没有工作的人总是空虚的,即使他们有活下去的财富;失业的人必然是不安的,因为他有危及生存,面临三餐不继的不安,同时会造成一种莫名的恐慌。此外,有工作而不肯敬业的人,也会觉得生活失去意义,打不起精神,最后会破坏精神生活,导致生活的苦恼。 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兢兢业业地安心工作,过有意义的生活。人们各做各的事,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虽然不同,可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天分与专长,并使自己陶醉在这种喜悦之中,与社会大众共享,在奉献中,领悟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现代人所最期望的。 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但无论什么立场,绝对没说这个工作不行,或那个工作不好,因为这一切全在于你所持的观点。所有的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有人认为事业有“适合时代”与“不适合时代”的区别,说某种事业是“夕阳事业”,某种事业是“朝阳事业”。从某种角度看,也许是正确的。可是,从事于夕阳事业的人,是不是就注定失败了呢?不一定,只要你肯为事业奉献一颗执著的心,并没有失败与成功的区别。 敬业使一个人工作愉快,有活力。它使人乐于工作,尽心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在乏味的被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提高工作品质,也不可能在工作上发挥创意,敬业的人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习惯。古人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当作与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问题来看待。也正因如此,敬业的人,一生都绽放着活力和光彩。 工作是历练自己心智、激发精神、提高生活适应力和提高自己才智最好的方法。生活离不开工作,但工作并不是呆板的机械运动,也不是冰冷的责任分工。工作,它充满了人情、热情、欢情。一个没有人情,缺乏温情,极少热情,不知欢情的人,他可能工作,但他没有朋友,性格孤僻,难以享受工作中那美妙动人的旋律。一位心理学家说,对一个喜欢自己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 热爱工作的人,工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它使人振作、有活力、有朝气,但这必须具备敬业的态度才办得到。敬业的人,经常忘记辛苦,忘记成败,忘记得失,他全神地工作,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套用《中庸》的一句话说:“至诚则灵。”在如此投入的状态下,工作不但有效,而且很容易发挥创意,把事业带到一个超然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感受到一种情操的升华,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锤炼。 热情是事业成功的老师。你要想大展宏图,应该像热爱恋人一样热爱工作。同时,目标一经确定,就应在石头上至少稳坐三年,且学习去热爱那些不喜欢的工作。 热爱工作,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上网聊天的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关键就是兴趣所在。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热情,精神与肉体都容易疲倦。这样的话,不仅不会做出成绩,对身心也都是一种损害,这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不幸。反之,对工作具有兴趣和爱心,就不仅会积极热忱地工作,同时会从工作中享受到很大的乐趣。真正的幸福就是能自动培养工作兴趣而愉快地工作。 第88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8) 当然,除了老板,无论是高级职员还是员工,被企业聘用,虽说是出于自己的自愿,但并不一定能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老板,因为最初的阴差阳错,或者发展中的时移世易,他所经营的事业也未必就与自己的兴趣吻合。处此情形,该怎样呢?理想的做法,首先是要“在石头上坐三年”,俗话说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也许过了一年,对工作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那种不满意现有工作就立即换掉的,客观上不一定有那么多职位等你,或者有也不安排给你。实际上,换了工作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况且,社会又有所谓“干一行怨一行”的说法,主观上又未能对你现在喜欢的工作一直热爱下去。一直坐下来等,或者混一天算一天,也不是办法。此时,更要积极地去学习那些不热爱、甚至厌恶的工作。改变对工作态度的方法,是要重新认识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如果一个卖冰淇淋机的人老是想“因为有许多人买冰淇淋吃,我才卖这种机器;要是万一有一天没有人吃了怎么办呢?”照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肯定不会对这种工作感兴趣,提不起精神来。如果能想到小朋友吃了冰淇淋高兴,家庭主妇吃着打发寂寞,工人吃了消暑,他对工作的态度肯定就不一样了。在工作时间里打扑克是令人不能容忍的,制造扑克牌的人对此不感兴趣是在所难免的。但又不易改换工作,那么,改换思路如何?如果想到正常娱乐给人们带来消遣休闲的快乐,不也就会觉得这件工作有意义了吗?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给当事人的心情带来不同的影响。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兴趣和爱好也就随之而来。 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有两种:一种对你有益,另一种则对你有害。当你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那就是有益的压力。此时,你会心跳加速、血压稍微升高、体内释放出肾上腺素,而且呼吸变得急促。有害的压力也会产生同样的生理反应,只是这些反应对你的身体并没有好处。研究表明,因为财务不稳定、上司不够体恤、工作能力不足等其他类似因素所产生的有害压力,会导致愤怒、挫折、精疲力竭、沮丧、头痛、高度紧张、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消化不良、厌食、喜怒无常、性功能失常、高血压、中风、心脏病,或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失调而导致无法抵抗感冒和一般病毒,甚至会虐待配偶和小孩。因此,必须控制这种压力,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培养正确的态度把压力视为生命中的转机或挑战。如果你能接受这些挑战,你会更加了解自己,也能培养面对这些压力情境的有益技巧,以免伤人伤己。另一方面,你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迎接挑战。 2.辨别轻重缓急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同时处理许多事情。为你生命中重要的事件排列顺序,可以避免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危机。掌握轻重缓急,让你能正确对待潜在压力的利弊得失。通常,较不重要的事件压力比较少。 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消除压力情境,必须要先看这个情境对你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关联性有多大。如果你的目标远大,就会容易遭受类似喜怒无常的老板、办公室政治、资源不足等短期目标所带来的压力。因为轻重缓急由你控制,所以,你也能控制大多数工作所产生的压力。若能进一步结合前面学到的时间管理技巧,来决定轻重缓急的顺序,更能让你掌握决策技巧,不致偏离目标,对日常工作便能得心应手。 3.保持弹性了解你的目标和工作的轻重缓急有助于缓解压力。但是,如果过于择善固执,反而会助长压力的产生。天有不测风云,当你碰到突如其来的压力,要将其视为成长的机遇,而非破坏的来源,并勇敢地接受它。 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感觉一定是正确的。避免旧调重弹、翻老账、迁怒别人,也不要埋怨老天爷对你如何不公平。好死不如赖活,更何况,生命掌握在你手中。 第89节:做人做事做老板(89) 所以,你要善于利用天赋的权力与能力。尽量保持客观、开阔的心胸。不要期望别人的行为会前后一致,而要在危机中寻找转机,以达到你的目标。 4.别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他人身上 当你期待别人在特定情境要和你有同样表现时,你就已经为那个人塑造了一个错误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偶像化”,因为你看不到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愿接受你所塑造出来的形象。如果那个人的表现无法达到你所预期的目标,你就会非常失望,挫折和愤怒也会随之而来。 对别人的期望要实际。要容忍别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经验,同样,也不要活在对别人的不切实际的期待中。不妨把你的需要和这些人讨论,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需要。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么你就注定要失败了。 5.及时沟通 只注意压力的征兆,却忽略导致压力的原因,而且在尚未排除压力产生的内在原因之前,压力虽然可能暂时地缓解,但却只是治标不治本,并可能会导致更糟的结果。与其注意压力的征兆,不如把这个征兆当作线索,去试图找出产生压力的原因并加以矫正。 让那些造成你压力来源的人知道你的感受:“我一个人留在办公室时,就感觉好像要被工作压垮了,而且无法集中精神做我份内的事。”因此,不妨就如何解决压力的话题开始谈起:“你迟到的时候,我必须帮你做事,哪一天如果我要早点离开,你可不可以也帮我处理一下?”以期减轻工作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压力。 6.保持客观 随时留意你的长期目标,理出先后顺序,这能让你掌握全局,并且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一旦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你的情绪也不会受到波及。 7.接纳现状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法改变的事物上,尽量在你使得上劲的地方下功夫,努力寻找改善现状的契机。接受你无法施展影响力的事实,并不表示你得放弃希望,它意味着你可将精力转移到别的地方,而有不同的发展。 下面是几点协助你克服这些难捱处境的办法: (1)提醒自己任何令人不快的情境,都会事过境迁。 (2)了解并接受压力的事实,但不要被任何负面的情绪打倒。 (3)专心于有益达到你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工作上。 (4)对别人的敌意及粗鲁态度不要太敏感,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 (5)靠自己的力量来渡过难关,天助自助者。 (6)吃一顿丰盛晚餐、看一场电影、休个假,买个小礼物来奖励自己,能让你精神为之一振。 8.深呼吸 面临压力时,最好让你自己暂时脱离焦虑的情境。所以,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舒服地坐在桌子前,闭上眼睛,数到四。每一个数字花一秒钟:一、二、三、四。数到四时,用鼻子吸气,让肺部充满空气,直到有点不舒服为止。暂时屏气凝神,再从一数到四。数到四时,从嘴巴吐气。只要重复几次这个动作,就能消除压力。 这个方法如果能和视觉影像配合,效果会更好。一边深呼吸时,一边想像问题解决、压力消除之后的快乐情景。然后问问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达到那样的结果。而这个答案就是你的行动计划。 把深呼吸和视觉影像配合的好处是,使你在轻松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这种轻松的注意力集中状态,就是你的成功之道。它让你了解,你不一定要不择手段,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没有时间深呼吸和想像成功远景,就把全身的肌肉绷紧20秒,然后放松。这个方法虽无法实际解决任何问题,不过会让你达到放松的效果。 9.采取行动 找出问题症结,针对事件设定策略来克服难题。不要让你自己沦为压力或他人故意行为的受害者。如果你老在回应别人,你永远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且,如果你总是随便发火,只会让自己更容易受到伤害。 想想那些让你愉快、能激励你、对你长期目标有益、能让你有成就感的事。然后采取必要行动,以获得你应得的美好结果。 第90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0) 10.不要采取行动 你没有必要对每一种感受都有所行动,但不妨接纳某些感受。也许你无法妥善应对所有他人对你的批评、指责,但先不要加以评判,暂时不要有任何回应。如果你要有所动作,先把对错摆一旁,而想想谁提出的方式比较有效。 11.适可而止 每完成一件事,就把它从你的行动计划表上划掉,休息一下,再做新的工作。每天要把桌上和目前工作不相干的东西拿掉,并检查自己的工作成果,然后把工作留在办公室。 如果一定得把工作带回家,要设定一段执行的时间,若超过时间,就不要再做,除非进度真的落后很多。记住,没有什么工作值得赔上你的生活! 12.找人聊聊 在你工作已经堆积如山时,冒犯你的人也许早把工作做好了,或许正在饱餐一顿、睡大觉或打高尔夫球去了。所以,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详细规划冲突时的应对守则是态度一定要坚定。同时,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谈谈,把心中的挫折、愤怒和痛苦都发泄出来,做做自己喜欢、有把握的事,并且下定决心,永远不再跟那群冒犯你的家伙较劲。 13.预防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而高脂肪的垃圾食物只会增加胃的负担,让你更疲累。酒虽然能暂时缓解压力,但无法治本,有时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咖啡因则只会让你更焦虑。建议你多吃新鲜蔬果、全麦和高纤维食物来保持健康。 持之以恒的运动,例如每周三次,一次一小时,不仅能降低体内因压力而产生的肾上腺素,消除压力产生的生理反应;同时也能强化身体对抗压力的能力,增加体内能振奋心情的β—吗啡。大多数人都发现持之以恒的运动让他们精力更旺盛。 但是,不要运动过度。过度的运动会产生过量的可体松物质。可体松是人体回应压力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所以,不妨在运动后,洗个热水澡。 晚上好好睡一觉。如果压力使你整晚睡不着觉,白天可以小睡片刻。有些人可能不习惯,不过,你可训练自己躺在沙发或趴在桌子上,睡上十分钟。如此不仅能补充体力,而且,即使到晚上,你还是精力充沛。五分钟的小憩,绝对可以让你精力旺盛一个小时。 14.善待自己 打击自己、责备自己、为别人承担不必要的责任、杞人忧天等,都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面临压力时,抽空出去走走,看场电影,和朋友吃个饭或者自己独处一下,这些都是你需要,而且是你应做的。 15.每周有一个晚上9点上床 在每星期中找一天(比如星期五),晚上9点就上床睡觉。这么做,不仅会让你一个礼拜以来所累积的疲倦得到舒服的释放,也会给你一个轻松周末的开端。 如果你已经削减了一些热闹的娱乐活动,无论如何,你礼拜五晚上一定要待在家里,如此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夜晚。礼拜天,也是很适合提早睡觉的日子,因为,礼拜天的事情通常是比较少的,而且,提早睡觉也可以让你充分休息,好应付下一个礼拜的开始。 不管你选择哪一个晚上提早睡觉,你投资在睡眠上的,将会得到很大的回报。例如,你这么做必定会比晚睡时来得精神充足、神清气爽,而且,在能量充足之后,你的工作和休闲的效率及品质,也必然提高许多。 当你开始实行简化生活运动时,你会发现一种惊人的现象:许多旧有的价值观,像是新教徒的工作伦理、懒惰是恶魔的专利、今日事今日毕、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已经渐渐地对你没有影响了。因此,你也开始了解:你可以大胆地放松自己,甚至什么事都不做,就算提早上床睡觉,也不再是件罪恶的事了。 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拥有健康并不能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却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健康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 很少有人能够彻底明白体力与事业的关系是怎样的重要,怎样的密切。人们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机能的充分发挥,与人们的整个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有赖于体力的旺盛。 第91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1) 体力的旺盛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勇气与自信心的有无;而勇气与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需的条件。体力衰弱的人,多是胆小、寡断、无勇气的。 要想在人生的战斗中得到胜利,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每天都能以一副体强力健的状态、精力饱满的身体去对付一切。然而有些人却以一个有气无力、半死半活之躯从事于工作,其不能得到胜利,又何待言! 对于那整个生命所系的大事业,你必须付出你的全部力量才能成功。只发挥出你的一小部分的能力从事工作,工作一定是干不好的。你应该以一个精强、壮健、完全的“人”去从事工作,工作对于你,是趣味而非痛苦;你对于工作,是主动而非被动。假如你因生活不知谨慎而以一个精疲力竭的身体去从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自然要大减。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所做的一切,将都带着“弱”的记号,而在弱的状态下,成功是难以得到的。 许多人,就失败在这点上——从事工作,进行事业时,不能发挥出其全部的力量——一个活力低微、精神衰弱、心理动摇、步骤不定、情绪波动的人,自然永远不能成就出什么了不起的事业来。 聪明的将军,不肯在军士疲乏、士气不振时,统率他们去应付大敌。他一定要秣马厉兵,充足给养,然后才肯去参加大战。 在人生的战斗中,能否得到胜利,就在于你能否保重身体,能否保持你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一匹有“千里之能”的骏马,假如食不饱、力不足,在竞赛时,恐怕反要败于平常的马。一个具有一分本领的体力旺盛的人,可以胜过一个因生活不知谨慎而致体力衰弱并具有十分本领的人。假如在你的血液中没有火焰的燃烧,在你的身体中没有精力的储存,则你在人生战斗中一经打击,就会失败的。 一个人有大志,有彻底的自信,而同时又具有足以应付任何境遇、抵挡任何事变的旺盛的体力,则他一定能够从那些阻碍体弱者努力的烦闷、忧虑、疑惧等种种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 旺盛的体力可以增强人们各部分机能的力量,而使其效率、成就较之体力衰弱的时候大大增加。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人们在事业上处处取得成效、得到帮助。 凡是有志成功、有志上进的人,都应该爱惜、保护体力与精力,而不使其有稍许浪费于不必要的地方,因为体力、精力的浪费,都将可能减少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世间有不少有志于成大事的人,因没有强壮的体力为后盾,而导致壮志未酬身先死。然而世间又另有大批的人,有着强壮的体力却不知珍重,任意浪费在无意义、无益处的地方,而摧毁了珍贵的“成功资本”。 假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当初对于身体如果不曾加以注意与补救,他的一生,恐怕是要成为一个可怜的失败者的!他曾经说:“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后来要决意恢复我的健康,我立志要变为强健无病,并竭我全力来做到这点。” 健康的维护,有赖于身体中各部分的均衡运转,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赖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以求得到身体上的平衡,而身体上的平衡得到以后,则精神上的平衡也就容易得到了。人们得疾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不均衡。例如,对于某一部分的细胞不需要过度的刺激与活动;而有些部分的细胞,则嫌刺激、活动太少。均衡的发展才是正道。 身心不断地活动,是祛病健身的最好方法。要维持健康,必要的活动绝对是前提。 人体中的各部分机体如不经常活动,绝不可能保持健康。所以工作中一切行动和过程都是生命中调节机制的结果。“空闲”最是误事。人们的犯罪作恶行为,大都是在空闲时才发生的。一个在正当的事务上忙碌的人,他是安全的。他能避免许多在空闲的时候可能使他误入歧途的种种诱惑。 有一位著名的英国医师曾说,人要得享长寿,必须要做到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使脑部不断活动。每个人必须于职业、工作之外找一种正当嗜好。职业给他以生活资本,嗜好则给他以生活乐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兴的心情下,活动其精神。“行动”的意义等于“生命”,而“静止”则等于“死亡”! 第92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2) 别再胡思乱想 美国《读者文摘》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有关忧虑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对忧虑心理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如此众多的令人忧虑的事情!有旧的,也有新的;有重大的,也有微小的,而富有想像力的忧虑者总有办法将路上的行人同远古时代联系起来。假如太阳燃尽了,一年四季可能完全成为黑夜吗?如果低温冷冻中的人再苏醒过来,他们还能活多久?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小脚指头,他能否在足球赛中进球呢?” 有这样一则故事: “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嗨,老婆啊,”丈夫说,“你是没遇上我现在的罪啊!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他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说不定能弄到钱还债的。”“不行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丈夫喊叫着。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些不知道的事: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就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当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你还在忧虑,全世界的重担似乎都压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间合适的房子?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怎样可以使那个啰嗦的主管对你有好印象?儿子的健康、女儿的行为、明天的伙食、孩子们的学费……可怜!你的脑子里有许多烦恼、问题和亟待要做的事,在那里滚转翻腾!墙上糊的纸好不好?女儿的男友配得上她吗?粮食会不会又要涨价了?可怜!你脑子里的思绪东飘西荡,你仿佛永远不会再入睡了! 不,你会睡着,只要你采取一个简单的步骤,对自己说一句简短的话,说上几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 你要对自己说,同时心里也要真的这样想: “不要怕。” 深呼吸,一切由他去!睁开眼睛,再轻松地闭起来,告诉自己:“不要怕。”要仔细想想这些具有魔力的字句,而且真正相信,不要让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 请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绝对没有!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然而无论你多么忧虑,甚至抑郁而死,你也无法改变现实。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将忧虑与计划安排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如果你是在制定未来的计划,这将更有助于你现时中的活动,使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计划。而忧虑只是因今后的事情而产生惰性。忧虑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几乎每个人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未来而担忧。 忧虑既然是如此消极而无益,既然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那你就必须走出这一误区。其实,对一般人来讲,他们所忧虑的往往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无论是战争、经济萧条还是生理疾病,都不可能因为我们一产生忧虑就自行好转或消除,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你是难以左右这些事情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所担忧的事情往往不如你所想像的那么可怕和严重,也许想想办法,或者变换一下环境,某些担忧就变得毫无必要了。 有一点“阿Q精神”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时让我们来学点阿Q精神也许不无好处。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阿Q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典型人物”。在我国,几乎连小学生都知道阿Q,“阿Q精神”更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阿Q精神”成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是阿Q,但是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阿Q精神”。在某些情况下,“阿Q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譬如,阿Q挨了别人的打,自言自语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他怒气发泄了,心理平衡了,不再感到痛苦了。假如他不骂那一声,而是把怒气闷在心中,那迟早要“憋”出病来。我想,阿Q若不是“闹革命”被抓去杀头,他肯定可以高寿。 第93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3) 细推起来,“阿Q精神”并非中国专利,外国也有“阿Q精神”。如美国总统林肯,他的“阿Q精神”就十分典型。一次,有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摊开信纸,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第二天一早,林肯部下要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呢?” 美国总统如此,市民亦不例外。有位名叫约翰的公民,深夜接到一个不相识女人的电话。那女人对他说:“丈夫有了外遇,不体贴她,经常整夜不归,她感到很苦恼。”约翰问:“你为什么不和他离婚?”那女人回答:“我舍不得离开他,希望他能回心转意。”“那你为什么跟我说?我又不认识你。”“我就是要让不认识的人听我倾诉苦衷,熟人听了反而会惹麻烦。说完了我心里就舒坦了。”近年美国兴起了“诉苦电话”,让那些心中有苦没处说的“美国阿Q”们有个发泄感情的地方。据说,“诉苦电话”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钱。 俄国作家契诃夫不但自己有“阿Q精神”,而且极力将他的“阿Q精神”灌输给读者,让广大市民们在不幸降临时,以“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契诃夫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生活是美好的》文章,其“腔调”和阿Q的“儿子打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这段文字: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命会欢乐无穷!”细读并回味以上文字,我们便会感到,契诃夫的这套“理论”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 在法国,有一门新兴职业,叫做“陪话女郎”,也是“阿Q精神”在国外的派生物。顾名思义,“陪话女郎”即专门陪你说话,你心中不管有什么“苦水”,尽管往她身上“倾泻”,她会笑纳,照单全收,全无半丝恼怒。同时,“陪话女郎”还能为你排忧解难,说些好听的话给你解闷,一切都是为了客户身心健康。她们的报酬是以小时计费,你另给小费她也乐意收下。法国的孤独老人,以及“有闲阶层”的贵夫人之类,就喜欢找“陪话女郎”聊天,前者寻求慰藉,后者意在发泄。他们倾吐心中的苦闷,痛诉人生的不幸。陪话女郎一边认真聆听顾主的“投诉”,一边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语言,直到顾主心满意足这才离去。顾主消了气,陪话女郎得了利,皆大欢喜。 最聪明的要数日本人,他们不但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连运用“阿Q精神”也别有新招。以上列举的几个国家,其“阿Q精神”仅仅用在消除心中怒气求得心理平衡这个层次上面,而日本人却棋高一筹,他们“变废为宝”,用“阿Q精神”来推动生产,提高工效,这就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了。 日本的有识之士领悟到: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上下级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如工厂的工人和厂长,公司的职员和董事长。有时,下级受了上级的气,只敢怒而不敢言,心理上感到压抑。如果不及时将“压抑”释放出来,将会产生负效应,甚至起破坏作用,不利于工作或生产。于是,头脑精明的厂长和董事长便想出一个高招:将自己的形象做成橡皮模具,大小高矮面部五官和自己一模一样,把模具置于一间“出气室”内。凡心中有气没处发泄的工人或职员,都可以到“出气室”对你上司的模具拳打脚踢,大声怒骂,将你的怒气、怨气统统发泄出来。出了气,心理平衡了,工作效益自然提高。有家工厂作了统计:自从设立了“出气室”之后,该厂的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7.9%,真是受益匪浅。 第94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4) 为此,我们得出结论:“阿Q精神”并非坏事,它内含科学性。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获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正确疏导而做出失去理智,譬如打人、毁物甚至杀人、放火或者自杀之类的偏激行为。如今,“阿Q精神”已经走出了中国国界,成了“国际通行”的医治心理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做 老 板 篇 成功的商人都是胸怀远大而且能沉得住气的人:既有远大的规划,又能从具体事情做起,局面不断做大,根基愈来愈牢,人气节节上升…… 第九章 领袖气质 了解自己的能力 商人之始祖白圭说过,一个人如果智谋不足以权变,勇敢不足以决断,仁爱不能够取舍自如,强硬不能够坚守不移,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这是对商人精神最精确的表述。 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应该仅仅是干练、能吃苦,还要有协调周围关系的能力,将不利因素化解到最小最少。做生意需要激情,但更要用理智驾驭,意气用事、浮躁冲动是商家之大忌。什么是商人?商人就是关键时刻始终维护自己利益的人。 其实,社会上的人(无论是经商的,还是不经商的)大都脱离不了下列四种类型: 第一类人,当他们完全为自己工作的时候,干得最出色。这种人不愿意受雇于别人,他们的愿望是充分地独立。他们不甘心每个月领取工资,过平凡的生活。他们希望靠自己开拓前途,自己当老板,勇于承担责任,敢冒一切风险。 第二类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自己做生意,但是他们愿意替他人工作。在分享利润时,因得到的多,所以会有出色的表现。这一类人又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从拿佣金的第一流推销员到企业的高级白领。 第三类人,这种人不太喜欢冒险。当他们受雇于人时,享有固定的工资,工作勤勤恳恳,专一可靠,对老板也最忠心,是老板们理想的雇员。 第四类人,可以说是一些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视单位或公司为“衣食父母”,却又不愿专心“侍奉”;他们只关心单位给了自己什么,而从不问自己为单位或公司做了些什么。 那么,你属于哪一类人呢? 如果你早已厌倦了为他人做嫁衣,想到商海遨游,此时,你不妨先问一下自己:“我能成为老板吗”? 下面的几个问题有助于判断你自己是否有角色转换的能力: 问题一:你习惯于在一个大组织中扮演一个角色,但你能不能在一家小店里扮演几个角色?你有没有这种技能和耐心? 问题二:你习惯于风险越小越好,但你能参与冒险吗?创业阶段,风险是主课,你能承受吗? 问题三:你习惯于定期领薪,但许多创业者都是怀着开奔驰的梦想却一直开着普通的汽车,紧缩开支,降低生活水平,你有心理准备吗? 问题四:你习惯于呼朋唤友,但你能孤军作战吗?有同伴的支持是多数企业家最为怀念的。而你一个人时,是否有充分的自信呢? 怎么样?你通过了上面的小测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你又有一个伟大的创业计划,那就炒了老板的鱿鱼,好好地为自己干吧! 如果你已经坐上了老板的大班椅,此时你不妨进行一番自省:我真的了解自己吗? 大多数的老板从不承认自己会有什么问题,而这种缺乏自知之明的态度往往出于以下原因:由于身处老板的位置,容易产生对自身能力的过度自信。大多数的老板认为自己比手下人工作能力强,公司出了问题,多是追究员工的责任,常忽略了自己责任。而员工要靠老板吃饭,他们大都不敢直言“犯上”,指出老板的不是,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长此以往,势必会加重老板的“病情”。 真正卓越的老板,不应满足于假相,而应先排除一切心理障碍,坦诚地接受一些看似并非完美的观念。 首先,拿出纸笔,力求客观地评价自我,分别列出优缺点,对缺点不讳疾忌医,敢于向自己的缺点开刀。 第95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5) 要知道,最熟悉你优缺点的人,便是你的员工,因此从员工处所得来的讯息最为宝贵。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诚恳地请他们告诉你:你何处缺乏效率,何处不尽如人意,该如何改进? 与员工谈话之初,应再三强调你的诚意,请他们务必据实相告,并担保不会对他们有任何不利。如果你以往从未有过类似的举措,员工们未免有所疑虑。因此不妨先来个试验,直到他们相信你真的乐于听取他们的真话为止。 如要证明自己的诚意,首先应该面对员工,当个最佳的听众,以专注的目光显示你正在用心聆听。当听到不入耳的意见时,要表示你确已将他的意见铭记在心,并希望获得他的看法。当员工结束谈话后,你最好重复员工所言之要点,除了证明你确实在认真听他的话外,还可以让员工有补充与修正的机会。 在你了解自己一向表现的缺失后,应致力于改进,长此以往,你必能成为最杰出的、最得人心的老板,从而为你事业的顺利发展与成功增加砝码,为避免失败加上“保险”。 另外,作为一个老板,你还应该遵守以下“成功戒律”,并在工作生活中尽量遵守。 1.你必须每天辛勤工作,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依托 你必须时刻谨记:工作并非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朋友。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你要知道,决定你一生前程的是你如何工作,而非你在做什么工作。没有一个漫不经心的工匠会完成一座巍峨的宫殿。 或许你会抱怨成天地工作,或许你会谢天谢地你有一份大有前途的工作,或许你的工作能够满足人性的尊严,或许你的工作使你觉得卑贱。但不管怎样,只有一条路可以引导你成功,那就是辛勤地工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有馅饼掉下来。如果你不为成功付出相应的代价,你就只能接受困窘的人生、失败的结局。 2.你必须知道,只要有耐心,便能控制自己的命运 如果你执著地前进,就没有一条路会显得太遥远。不要因希望快点得到财富,而搭上欲望的列车。耐心就是力量,用它来支撑你的精神大厦,改善你的脾气、抑制你的骄纵之气。当时机成熟时,你想要的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3.你必须未雨绸缪,在顺境时为逆境做准备 当然,你还必须:用微笑面对人生的一切;全力以赴,行动为本;丢除包袱,轻装上阵…… 培养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老板的才能不是挥舞手中的权力,而是授权的能力,小小的胜利可以由一个人单枪匹马夺得,但那种带来最后成功的伟大胜利就不可能靠单干夺得了,要取得这种胜利,必须有其他人参与。当你开始动员其他人一起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工作时,那么离你事业成功就不远了。 关于“老板才能”的最佳定义是:“老板才能就是号召力。”真正的老板是能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信念。 老板能力首先是一个人的个性和洞察力——这是一个人的最核心的东西。老板应走在员工前面,并且一直走在最前面。他们用自己提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并且也乐意别人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他们。优秀的老板就是能不断成长发展、学习的人。他们愿意付出当老板的代价。为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技巧、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会作出种种必要的牺牲。他们通过自己努力会变成受别人敬仰的人。 有良好个人品质的可依赖的人,比没有受人敬仰的品质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物。但单靠良好个人品质还不能成为领导人物,这些品质还必须与能积极与人沟通的能力结合起来。老板与员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开始于关怀员工,学会与员工沟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个性、理想,与别人沟通和激发别人积极性的能力都是构成老板才能的基本要素。 当你已经具备上述基本要素之后,很可能你已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老板,你能取得成就,靠的并不是一种希望自我改变的欲望而是你具备老板才能的基本要素,而是你的勤劳、俭朴、奋斗、任劳任怨和卓越的进取意识。正因为你有着这些方面的优势,你才有可能在这个崇尚竞争和拼搏奋斗的社会中使自己的位置得以确立,并得到世人的认可。而今,如果你仍想沿着向上的方向继续进取,而不是保业守成,那么你仍需坚定地把守着自己的这些优点,防止他们被金钱、被美色、被安逸舒适的享乐生活、被追求攀比平衡的心态所埋没掉。也就是说,在你事业正飞黄腾达时,保持“布衣风范”是老板才能的另一要素。 第96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6)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外出旅行及洽谈生意时,总是会在住宿问题上与服务员讨价还价,最终选定最便宜的房间住进去。服务员都感到很奇怪,有一次一个人问他:“天啊,洛克菲勒先生,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房间呢?你的孩子们每次来我们这里可都是选择最昂贵、最舒适的房间!”“这一点也不奇怪,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个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却不是。”洛克菲勒平静地回答。某个西方国家的总统,是由一名普通士兵逐渐提升上去的。虽然贵为总统,但是他经常独自一人在街上漫步,也会随意敲开一家居民的大门,和惊愕却又满怀喜悦的一家人共进一顿非常简单的午餐或晚餐。 我们常想在自己的地位提升之后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借以和自己的地位保持平衡。但这种平衡的希望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你的优势不在于你的地位、财势,而在于你的一种内在的独特品质。尽管那些看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谈吐自如、风度翩翩的人往往并不见得是具有真实能力的人。而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老板,你若想使自己更具有内涵,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 1.读书 纯文学的、半文学的、理论性的报纸、杂志等,你都可以进行阅读,从中吸取一些于己有利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能在读书过程中实现对心性的培养。 2.深思 思考可以使你提高认识,增加工作及决策的理性成分,也使你看上去更成熟,更睿智。 3.观察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镜子是你很好的工具,你可以在镜子里审视自己,这将有助于你保持强烈的自信。 发挥积极思维的能力 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创造积极的生活环境,而积极的生活环境必然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必定能导致我们事业的成功。 许多人以为,有些人生来就具备做老板的天赋,而有些人却注定不会成功。诚然,人的天资有高有低,先决条件不一,但我们绝对可以扭转自己的劣势。最低限度,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积极的思维方式,增强自信心。 积极的思维方式,通常有以下特征: 1.进取精神 真心相信人生是积极的,这会给你注入一种尝试新生事物的欲望,而那些认为人生是消极的人却只会希望坏事不要落到自己头上就好了。积极的态度,会让你迫不及待地尝试新事物、新体验,催你不断向上。 2.信心 积极思维者对自己和别人都很信赖,他们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冒更多风险,因此成就也更大。他们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甚至连挫折也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失败不会改变他们,从长远的观点看,他们深信好事在后头。 3.领袖才能 培养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老板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奋斗过程,但这个过程从你与他人的关系开始。人们不会跟随并帮助一个他们不喜欢的人,至少不会跟他太久。他们也极少会喜欢一个消极思维者。 拿破仑曾说过:“领袖是推销希望的人。”领袖给他们身边的人注入成功的希望和自信心,给人以达到目标的力量。因此,领袖的才能对创业至关重要。 4.创造性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从我自己的经验得知,最杰出的创造肯定不是一个人不愉快时做出的。”这是他的真知灼见。一个人满心想着积极的事物会让他更乐意去探索、去提出问题、去寻找新的答案。对于积极思维者来说,世界充满了可能性。正如迪斯尼画笔下的米老鼠所说:“我们面临着无法摆脱的众多机会。” 有了积极思维并不保证成功,但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是积极的,你便踏上了成功之路。能否达到成功的目的地,则要看你路途上的努力程度。 以下五条原则,可以帮助你培养和加强积极思维的能力。 1.从言谈举止开始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积极的行动会导致积极的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态度。态度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开始,而非付诸行动,总是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永远也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思维者。 第97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7) 2.用美好的感觉和信心去影响别人 随着你的行动和思维日渐积极,你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进而信心倍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 3.重视与你交往的每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大多数人来去匆匆,一心想着要完成的任务。他们往往疏于腾出时间与他们所交往的人谈心。 如果你能这样做,并关心重视他们,就会对他们产生很好的影响,你会使他们的人生更有价值,他们也会给你更丰厚的报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如果你能满足别人心中的这一要求,他们就会对自己、对你都抱积极的态度。使别人感到重要的同时,别人也会反过来使你感到重要,因为大多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4.寻找每个人身上最好的东西 寻找每个人的优点和使别人感到受赞赏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你眼睛盯住什么,你肯定就能看到什么。如果你总是寻找别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就会让你对他人留有美好的印象,也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能促使他们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越的工作环境。 5.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积极思维者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想出好主意。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从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知道观念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价值和财富。 借用别人的智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并能够加以利用,不嫉妒别人的长处,不护自己的短处,能够协调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合作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成功者的法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主旋律。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培养某种你欠缺的才能,不妨主动去找具备这种特长的人,请他参与相关团体。三国中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多一样才华,等于锦上添花,而且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也将成为你的伙伴、同事、专业顾问,甚至变成朋友。能集合众人才智的公司,才有茁壮成长、迈向成功的可能。 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这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划算。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要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导者之一了。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们前往上帝那里要求给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太累了,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人们很快就会吃苦头了。于是杰塞罗想法帮助摩西解决了问题。他告诉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1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再将100人分成2组,每组各50人。最后,再将50人分成5组,每组各10人。然后杰塞罗又教导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那些负责1000人的首领,只有他们才能将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给他。 自从摩西听从了杰塞罗的建议后,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只有他才能解决。简单地说,杰塞罗教导摩西学会了如何领导和支配他人的艺术,运用这个方法,调动集体的智慧。 第98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8) 作为一个努力追求成功的人,当你有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之后,不妨把你的梦想蓝图、未来展望,与你的家人、亲友、同事等共享。律师、银行家、会计师也不失为帮你出主意的好对象,多向他们请教,听听不同的声音。 与人讨论你的计划时,要给对方畅所欲言、尽量批评的机会。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甚至会指出你从未留心的地方,点出你看不见的机会。在他人意见的帮助下,你必须一一加以重视,这样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做到未雨绸缪。 把你身边有智慧的人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智囊团,在你招兵买马、找智囊团成员之前,别忘了以下几点:这些人对你各有何帮助?这些人的才能与经历,能帮你什么忙?你如何回报他们与你合作的诚意和贡献?你的事业是否可以助他们实现梦想?接受他们对你的批评与建议,必定会促使你认真检讨自己的计划,也强迫你思考。你必须让他们对你单刀直入,毫不留情。要是你无法针对他们所提的问题,想出理想的答案,你大概就有必要回到规划的阶段,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方向。 有了智囊团之后,还要广泛接受大家的意见,多和不同的人聊聊你和他的构想。你接触的人际范围愈广,决心就会更坚定。多用点脑子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用些时间来倾听各类的意见和评语,观察别人对你的做法有何反应。从这些与你聊过的人当中,你可以发现,谁愿意与你一路同行,谁又会扯你后腿。然后再对你身边的人进行选择,找到真正可以共同发展的伙伴。 用心去倾听每个人对你的构想计划的看法,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我相信,他们的意见,你不见得个个都赞同,但有些看法和心得,一定是你不曾想过、考虑过的,广纳意见,将有助于你迈向成功之路。 如果你万一碰上向你浇冷水的人,就算你不打算与他们再有牵扯,还是不妨想想他们不赞同你的原因是否很有道理?他们是否看见了你看不见的盲点?他们的理由和观点是否与你相左?他们是不是以偏见审视你的构想?问他们深入一点的问题,请他们解释反对你的原因,请他们给你一点建议,并中肯地接受。 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对谁的梦想都会大肆批评,认为天下所有人的智商都不及他们。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你想做什么,只是一味认为你的构想一文不值,注定失败,连试都不用试。这种人为了夸大自己的能力,不惜把别人打入地狱。要是碰上这种人,别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苦苦向他们解释你的理想一定办得到。他们不值你一顾,还是去寻找能够与你一同分享梦想的人吧! 提高合作能力 没有合作的习惯,很难产生规模化效应。这是成功者竞争中的一大习惯性原则。 一提到合作,总会是双方或多方在一块共同去完成某一项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学会合作,到头来很可能会一无所获、空忙一场,而那些善于合作者,却往往能利用对方不动声色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扪心自问,你对于自己的思维,是不是比别人用银盘子盛着交到你手上的那些思想,更有信心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果你要把自己的意见硬塞入别人的喉咙里,岂不是很差劲的做法吗?学会合作,提出建议,然后让别人自己去想出结论,那样不是更聪明吗? 没有人喜欢觉得他是被强迫购买或遵照命令行事。我们宁愿觉得我们是出于自愿购买东西,或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我们很高兴有人来探询我们的愿望、我们的需要,以及我们的想法。 当西奥多·罗斯福当纽约州州长的时候,他完成了一项很不寻常的事情。他一方面和政治领袖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迫进行一些令他们不高兴的改革。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空缺时,他就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起初,”罗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照顾’的人。我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好政策,大家也不会赞成。” 第99节:做人做事做老板(99) 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罗斯福,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罗斯福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罗斯福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职位的人选。 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太行。 接着,罗斯福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了,他们提名了一个罗斯福自己也会挑选的最佳人选。罗斯福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命那个人——他还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之于他们……罗斯福告诉他们,他这样做是为了能使他们感到高兴。 记住,罗斯福尽可能地向其他人请教,并尊重他们的忠告,这是学会了与人融洽合作的根本。当罗斯福任命一个重要人选时,他让那些政治领袖们觉得,他们选出了适当的人选,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 长岛一位汽车商人,利用同样的合作技巧,把一辆二手货汽车,成功地卖给了一位苏格兰人。这位商人带着那位苏格兰人看过一辆又一辆的车子,但那位苏格兰人总是认为不对劲,这不适合,那不好用,价格又太高。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商人就向他的同学求助。 同学劝告他,停止向那位苏格兰人推销,而让他自动购买。同学说,不必告诉苏格兰人怎么做,为什么不让他告诉你怎么做?让他觉得出主意的人是他。 这个建议听起来相当不错。因此,几天之后,当有位顾客希望把他的旧车子换一辆新的时,这位商人就开始尝试这个新的方法。他知道,这辆旧车子对苏格兰人可能很有吸引力。于是,他打电话给苏格兰人,问他能否过来一下,特别帮个忙,提供一点建议。 苏格兰人来了之后,汽车商说:“你是个很精明的买主,你懂得车子的价值。能不能请你看看这部车子,试试它的性能,然后告诉我这辆车子,应该出价多少才合算?” 苏格兰人的脸上泛起“一个大笑容”。终于有人来向他请教了,他的能力已受到赏识。他把车子开上皇后大道,一直从牙买加区开到佛洛里斯特山,然后开回来。“如果你能以300元买下这部车子,”他建议说,“那你就买对了。” “如果我能以这个价钱把它买下,你是否愿意卖它?”这位商人问道。300元?果然。这是他的主意,他的估价。这笔生意立刻成交了。 让别人觉得办法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不只可以运用于商场和政坛上,也同样可以运用于家庭生活之中。 在商业上,利用这种技巧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位游客计划到新布仑慈维克去钓鱼及划独木舟。于是写信给观光局,向他们索取资料。很快他就收到了各个露营区及乡道所寄来的无数信件、小册子以及宣传单。他被弄得头昏脑胀无所适从,不知道选哪一个好。有家营区的主人作了一件很聪明的事。他把他曾经服务过的几个纽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寄给这位游客,并请这位游客打电话给他们,让他自己去发现这家营区究竟有什么好条件。 这位游客很惊讶地发现,名单上竟有自己认识的一个人。他打电话给认识的人,询问这个人的看法,然后他立刻打电报把他抵达的日期通知了那家营区。 其他人想向这位游客强迫推销,但另外一个人却让他把自己推销出去。于是他胜利了。 所以,如果你想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学会与人融洽合作。有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必须在一起工作,所以才产生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既不可靠而且也不会长久。 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作为基础,而你也应该表现你的合作动机,并对合作关系的任何变化抱着警觉的态度。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个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你责无旁贷的工作。 团队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但却能得到巨大的成效,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因为不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使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变得那么悲惨? 第100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00) 没有别人的合作是不可能创造文明的,即使是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的大艺术家,也需要助手、手工艺人和顾客才能完成他的作品。 人类有一种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相类似,在不同思想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以便和他人进行和谐团队合作的思想状态。就像其他许多无价的无形资产一样,这种思想状态通常必须借着集中注意力于明确目标(以正确的动机和自律作为后盾)才能形成共识。 这种思想状态就是热情——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特质。如果你能将你的热情注入到别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 形成自己的办事风格 所有的老板都能影响别人,但他们影响别人的方式不一样,这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老板的个性、他所经营的企业的性质、他的文化修养及传统。唯一正确的经营方法实际是不存在的。老板的基本原则不变,但风格却是时常变化的。事实上,杰出的经营者常常根据对员工的观察而改变或调整其做老板的风格。下面是五种常见的老板风格。 1.居高临下的老板风格 居高临下的老板,注意力全集中在完成任务上,他是靠发布命令来完成任务的,只要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就行,至于员工的想法和感情,他通常是不管的。 长期采取居高临下的管理方式,常常令人生畏。他们要求员工盲目服从;他们的交谈方式是单向的;他们常常要操纵一切,作风往往消极。好的一面是,他们想做的事情通常很快就能做成,而且是按他们的意思办;坏的一面是,他们的员工渐渐讨厌他们。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整个气氛令人提心吊胆,他们的员工亦经常更换。虽然居高临下的领导作风不是好老板应该经常采用的,更不能作为一贯的老板作风,但有时这种作风是有效的。例如,在处理危机时,居高临下的作风是必须的。 经验不足的人以为老板就是下命令。他们认为不下死命令,就会导致无效果或打折扣,这是根本不对的。一个完美团结的工作团体是不允许有征服欲及命令欲望的人存在的,而他们的存在和扮演的角色也绝对不会使一个工作团体趋向团结完美。如果有人总是想着用命令去征服别人,那么这种人肯定会非常让人反感。 秦始皇本来很有作为,但却异常残暴,结果短短数年就把大好江山折腾得摇摇欲坠;纣王早年的表现还行,但后来却变得只知一味发号施令而听不进去意见,最终失江山于姬周。 如果作为老板的你总是以一种冰冷严厉的命令口气对待你的员工,那么你根本不要指望能从员工那里得到帮助,你也终将一事无成。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领导别人不是靠打乱人家的判断来实现的——那是攻击,不是领导。”最有效的老板风格是了解员工的感情和思想,运用与人沟通的熟练技巧。 2.与人商量的老板风格 有些老板不喜欢与人商量,他们觉得“商量”这个词意味着不能接受的妥协,意味着他们要放弃不想失去的东西。但是与人商量的老板风格并不是一种失败的风格,而是一种自己胜利又帮助别人胜利的风格。 成功的商量型老板在领导别人时总是希望创造一种三方都赢的局面。他希望他的机构、他的员工和他本人都能获益。如果他能判断他的机构需要什么,看清他的员工想得到什么,又能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员工,他就能做到使三方均获利。 身为老板,不仅需要以自己的实力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而且要注意和员工的关系。一个老板,虽然需要做到不怒而威,但却要注意把自己的威严控制得恰到好处。工作上的事多与有能力的员工商量,避免武断地作出决定。与人商量的老板作风可以是十分有效的。 3.耐心说服的老板风格 有时,老板发现自己明白什么东西对企业和对员工都是最有利的,但员工并不认同他的观点,耐心说服的老板风格这时就能大显身手。一个耐心说服人的老板,能动用积极的语言来使别人产生与他相似的感觉。 第101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