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看得很淡,名利看得很轻,那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恐惧呢?谢安临危不惧的气概,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浪之中,而且在政治风浪中也是这样。简文帝去世以后,丞相桓温想推翻晋室,争夺王权,觉得谢安和王坦之都是绊脚石。在新亭他的官邸,他叫谢安和王坦之到他那里去见见面,想埋下伏兵在宴会上杀害他们。王坦之害怕得要命,就问谢安:“怎么办呢?”谢安神色自然,毫不畏惧。他十分镇定地说:“晋朝的存亡,就在于我们这次去还是不去!”到了桓温府上,见面之后,王坦之吓得胆战心惊,汗流浃背,双手直打哆嗦,而谢安十分镇静。到了厅堂,他从容自在地坐上席位,对桓温说:“我听说作为王室的护卫,各地的大将都有自己的职守和道德,应该把兵力部署在边境上严守疆土,建功立业,没想到您怎么从墙壁后面向别人捅刀子呢?”桓温笑着回答说:“没办法,我现在不得不这样啊。”接着,谢安与桓温在轻松的气氛中谈了很长时间,桓温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谋反篡权的意图。当初,王坦之与谢安在社会上都很出名,通过这一件事人们就分别出了他们之间的优劣。谢安这种“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大丈夫气概,也被世人所赞赏。恐惧是人内心里缺乏自信的表现,也是人心中有私、有鬼的反映。谢安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他心底宽阔,自然不会心虚,做事也自然而然地坦然大方,临危不惧。所以人应该学会克制自己内心中的欲望,忍受住利益的诱惑或驱使,正直地做人。国家小,力量弱,不足以抗击外敌,故而惧怕亡国灭种之灾,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仅仅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此时谢艾挺身而出,不惧强敌,依靠自己的智慧,控制住惧敌情绪,一举获胜。东晋时期,北方后赵王石虎对内横征暴敛,修长安、洛阳的王宫,广征美女;对外连年用兵,东征西讨,民力空竭,怨声载道。东晋永和三年,石虎命凉州刺史麻秋率军八万,向西进攻前凉国。消息传到前凉国都姑臧,举国惊慌。前凉小国,实力远不如后赵,国君张重华急忙召集大臣,共商对策。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福禄伯谢艾却站出来说:“臣愿率军拒敌!”张重华十分欣喜,他素知谢艾年纪虽轻,但智勇双全,便任命他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兵出战。张重华问谢艾要带多少人马,谢艾说,兵在精不在多,胜败在将军能否临战镇定,指挥有序。他只带了三万步骑,向东迎战。谢艾派副将张瑁率军绕向敌后,自己乘坐一辆轻便战车,穿戴着宽松的中服,敲着战鼓,带部队缓缓接近后赵军营。麻秋看见谢艾毫不在意的模样,勃然大怒,说:“一介少年书生,竟敢轻我!”为了挫败谢艾的锐气,麻秋派出三万“黑稍龙骧”军,直扑谢艾的军队。“黑稍龙骧”军一阵冲杀,将谢艾的前哨部队冲散,进而逼向谢艾的中军。麻秋甚为得意,连下战令,要“黑稍龙骧”军夺下谢艾乘坐的车子。他亲自登上高台,擂鼓助战。“黑稍龙骧”军军威大震,铁骑扬尘,高声呐喊,向谢艾中军冲来。谢艾的随从很为将军担忧,劝谢艾下车换马。谢艾微微含笑,从容地下了车,但并没有换马,而是命随从取来一把椅子,放在一座小山岗的大树下,他泰然自若地坐在椅子上,命令部队偃旗息鼓,按他的指挥行事。“黑稍龙骧”军冲到离谢艾有数箭之地,见谢艾如此从容镇定,以为前面设有伏兵,不敢前进。麻秋闻报,也大感奇怪。随从们对他说:“这是空城计,我多敌少,冲过去,定能生擒谢艾!麻秋沉吟不语,他摸不清谢艾的底细,不敢轻举妄动。谢艾见麻秋的“黑稍龙骧”军按兵不动,命人取来酒肴,在阵前举杯痛饮,谈笑风生。这一来,麻秋更加举旗不定了。这时谢艾的副将张瑁已从小路绕到后赵军的背后,突然发起进攻,而且按谢艾的指令,故意虚张声势。本来就举棋不定的麻秋闻报大吃一惊。麻秋慌忙下令撤军,数万兵马突然听到撤军命令,不知就里,顿时军心涣散,乱了阵脚。谢艾乘机擂鼓进军,势如排山倒海。麻秋要控制局势,为时已晚。兵败如山倒,八万大军顿时溃散,麻秋单骑奔回。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恐惧都于事情无助,只有克制住恐惧心理,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能赢得胜利。东山再起忍挫折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无论是来自自身的,还是来自外界的,都在所难免。能不能忍受一时的不顺利,这就要看你是否有雄心壮志。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炼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能成大事。《周易·乾·象》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孟子·告子下》中那一段尽人皆知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很好地总结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的道理。传说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大水冲毁了田园房屋,人们只能逃到树上和山中去居住,无法种值庄稼。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心急如焚,他决心治水,但因年老只能苦心寻找能降服洪水、为民造福的人。禹是颛顼的孙子,他勤奋敏捷、聪明能干,深受民众喜爱。接受了尧的命令之后,大禹和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的工程。而此时禹才刚刚成婚几天,他毅然告别新婚的妻子涂山女,投入到治水大业中去。在禹之前,他父亲鲧也曾治水,鲧采用沿河堵截,拦水筑坝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太严重的时候还行,但一有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治水九年,一事无成,最后被杀了。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不气馁,不后退,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慢慢地摸索出了疏通河床,开渠凿道,把水引导在旷野之中去的办法。然而,治水谈何容易?当时人们不知道河水的源流、走向和地理环境,怎么去疏导洪水呢?于是大禹亲自带人跋山涉水,与野兽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考察山川形势,克服了各种难以设想的困难,总算制定出了制服洪水的方案。但是治水依然无法进行,一些异族部落如三苗,不听劝说,拒不合作治水,成为治理水患的严重障碍,而对此种状态,大禹只好发动战争,征服了三苗。扫清了治水障碍以后,大禹夜以继日地与治水群众一起大干。有一次禹路过家门,要想去看一看离别几年的妻子,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群扶老携幼的灾民,禹看见了以后,毅然转身离开赶往别处治水去了。就这样,历经失败、成功,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大禹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进行治水,以至于大腿不长肉,小腿也不长毛,吃尽百般苦,才换得人民拥戴他为王。所以《劝忍百箴》中讲:“不受触者,怒不顾人;不受抑者,忿不顾身。一毫之挫,若达于市;发上重冠,岂非壮士!不以害人,则必自害。不如忍耐,徐观胜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黥布负气,拟为汉将,待以踞洗,则几欲自杀,优以供帐,则大喜过望。功名未见其终,当日已窥其量。噫,可不忍欤!”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忍受别人冒犯的人,发起怒来不会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别人压抑的人,怨愤时不会考虑自身。受到一点挫折,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侮辱,气得头发竖起来把帽子都顶了起来。不能忍受挫折,不是害了别人,就是害了自己,不如忍耐性情从旁慢慢观察胜败。名誉在屈辱中得到显现,能量从隐忍中增大。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对于挫折,要勇于接受这种挑战,不能因为遇上一点困难,就怒气冲天,不能忍耐。在《论语》中孔子说:“一时发起怒来,不顾自身和亲戚。这难道不是说发怒而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吗?”对此《孟子》也说:“北宫黝守养自己的勇猛,觉得有一点打击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了侮辱。他平常不理睬平民百姓,也不害怕大国国王。哪个诸侯攻击他,他就马上加以还击。”人的一生谁没有挫折?有几个人是一帆风顺的?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屡受挫折。他们全都以自己大无畏的勇气战胜了挫折。司马迁在《报迁安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敢于忍受挫折,面对逆境的挑战,毫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例子。他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著《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像这样遭受挫折的例子,举不胜举。古人认为:能够屈居在一个人之下,而能取得君王信任的人是汤王和周武王,汉高祖效法他们能够忍耐,终于带着部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400多年的汉家王朝,这是能伸能屈的典型。西汉人黥布,是楚国的大将,封九江王。听从萧何的劝说投降了汉王,到了汉之后,恰巧汉王正坐在床上洗脚,便召黥布进去。黥布非常生气,后悔归附汉王,想自杀。等出来后到住地,吃的、用的、居住的地方都和汉王差不多,黥布大喜过望,因为待遇超过他的想象。这就是还没有看到他将来立的功名如何,先知道了他的气量怎样的例子。这是不能在挫折面前忍耐的人。后来,黥布造反,被诛灭了。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发奋东山再起,而不是由此沉沦。范雎是战国时代的魏国人,著名的策士。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任事。一次,须贾奉魏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块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雎有雄辩之才,因此,范雎到了齐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雎,以表示他对智士的敬意。范雎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雎,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须贾回国之后,将“范雎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杖惩罚范雎。范雎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雎已“死”,魏齐让人用一领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用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这可真是飞来横祸。这么大的打击,几乎使范雎一命呜呼,而且遭受到别人这样的污辱,为了保全自己,范雎忍受了这一切难以忍受的摧残和折磨。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便溺之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为了脱身,范雎许诺厕所的守者,如能放他逃出去,日后必当重谢。守者利用魏齐醉后神志不清,胡乱请示了一下,诡称将范雎的“尸体”抛向野外,借此将他放了出去。范雎在一个叫郑安平的朋友帮助下逃亡隐匿起来,并改名为张禄。就在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郑安平得知秦使王稽来到魏国,便扮成吏卒去侍奉王稽,目的是想寻找机会向他推荐范雎。一天,王稽在上榻的馆舍向郑安平打听,魏国有没有意愿与他一起西去秦国的贤才智士,郑安平见问,便不失时机地向王稽陈说范雎的才干。王稽当下决定于日暮时分,在馆舍与范雎见面。日暮时分,郑安平带范雎来到王稽馆舍。范雎面对王稽,侃侃而谈,条分缕析,议论天下大事。一席话还未谈完,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雎入秦。王稽使事结束,辞别魏王,私下带着范雎归秦。他们一路紧赶,来到秦国境内的京兆湖县时,只见对面尘土扬起之处,一队车骑驰驱而来,范雎忙问王稽道:“对面来的是什么人?”王稽注目望了望,转身告诉范雎,来的是秦国相穰侯魏冉。范雎一听便说:“据我所知,穰侯长期把持秦国的大权,厌恶招纳别的诸侯国的客卿入秦。我看,我与他见面,只会招致他的侮辱,请您还是把我藏在车中,不见为好。”正说着,魏冉的车骑已到。魏冉向王稽说了一番抚慰他出使辛苦的客套话之后,果然不出范雎所料,接着询问王稽:“使君出使归秦,有没有带别国客人来啊?这样做,于我们秦国没有好处,只会添加麻烦!”王稽见这种情形,心里暗自佩服范雎的先见之明,赶忙答道:“不敢。”魏冉看了看王稽,即示意驭手启车继续东行。听到魏冉一行离去的车马声,范雎这才从车中探出身来,望着渐渐远去的魏冉背影,沉思道:“我听说魏冉是一个聪明人。刚才他已经怀疑车中有人,只是决心下慢了,忘记搜索而已。”范雎一念及此,当即断然对王稽说:“魏冉此去,必然会后悔,非派人返回搜索使君的车辆不可。我还是下车避一下为好!”说完,范雎便跳下车,往道旁小径走去。王稽按辔缓行,以待步行的范雎。方才走了10多里,只听见身后一阵杂沓而急促的马蹄声响,魏冉遣回的骑卒已经赶了上来,将王稽的车马紧紧围住,一阵紧搜慢检,见车中确实没有外来的客宾,方才纵马而去。骑卒远去,大道清静。范雎从小路闪出,与王稽相顾一笑,上车策马,往秦都咸阳的方向急驶而去。范雎装死逃出魏国,智避魏冉而得以入秦。入秦后,他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划,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国的压力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相国,封为应侯。不是有大志就能实现大志。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遭遇,所以要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遭受挫折以后的消沉,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奋斗,摆脱遭受挫折后的困顿。在受到挫折、困厄时,暂时隐忍,修身养性,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随机应变忍危急人的一生中,大多数时候是按部就班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但也难免要遇到危险、紧急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行事如何,就反应出了他的作风、品质的高下。面对危难临头,急迫的事件骤然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此时又要忍什么呢?危急情况发生时,由于人们大多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吃惊、恐慌。要忍危急,首先要沉着、镇定、果敢、自信,不为危难所吓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样才能使他人不因你的紧张而更加恐慌和慌乱。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危难已经临头,势态紧急,仅仅沉着还不够,忍耐住、控制住自己的吃惊和慌乱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忍危急是善于通权达变,随机应变,引导着事态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都敢于在危急之中,挺身而出,忍住内心的恐惧和无奈,大胆地应对,排除危险和急难。史书记载,东汉的时候,大司马吴汉率军讨伐建都成都、割据一方的公孙述,进入犍为地区。汉光武帝刘秀曾告诫吴汉说:“成都的敌人拥兵有十几万之众,不可以轻视他们,打下广都,要固守。如果敌人来进攻,不要和他们进行正面决战,如果敌人不出兵,你则要想办法逗他来进行决战,时间一长,敌人疲惫了,毫无斗志的时候,我们再大举进攻。”而吴汉打下广都之后,不听刘秀的叮嘱,率众两万余人,乘胜进军,抵达成都,且相距20里地扎下两座营盘。刘秀闻报,大惊失色,下召指责吴汉:“你为什么擅自做主,不听我的劝告?你轻视敌人,孤军深入敌人腹地,且分营扎寨,一旦敌人来攻,你首尾无法相顾,情况危急。趁现在敌人尚未合围,赶快撤军回广都!”但为时已晚,公孙述已派人率10万大军来攻。一天战下来,吴汉大败。在这危急关头,吴汉召集部将们说:“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转战几千里,节节胜利,终于攻入敌军腹地成都。现在不幸被围困于此,无法于外界联系,现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抵抗,才能转危为安,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了,各位,成败在此一举了。”于是吴汉关门闭户三天坚持不再出战,同时以酒肉款待将士,喂足战马,以逸待劳。以寨中增设战旗,大放烟火,迷惑敌人,夜里则趁敌不备,率军衔枚而行,悄悄与友军会合,协力杀敌。面对危急,除了沉着应对,不慌乱从事,更重要的是善于处理,随机应变。东魏侯景等人把独孤信围困在金墉。独孤信向北魏丞相宇文泰求援,宇文泰便带领军队前往。侯景等人的部队夜里解围跑了。宇文泰领轻骑追击侯景,追到黄河边上,侯景与宇文泰交战,后者的战马中了流箭,惊而飞跑,宇文泰从马上摔了下来,东魏兵赶上了他。宇文泰手下的人都跑散了,只有都督李穆在身边。李穆下马,用马鞭打着宇文泰的背说:“你这个陇东士兵,主将哪去了?怎么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东魏兵听了,没有把宇文泰当贵人,继续向前追去。李穆把自己的马给了宇文泰,和宇文泰一起逃跑了。魏兵见宇文泰复还,于是士气重新大振,又聚集起来,追击东魏兵,大破之。事情危急的时候,如能够以权变灵活的方法处理,便会绝处逢生或得到胜利,否则就会置于死地而且事情会失败。所以陆鲁望说:“如果蝮蛇咬了手,壮士应马上切断手腕。”意思是蛇蝎这些东西在你的手中咬了一口,你应该迅速地砍断手腕,稍迟一些,毒液便会流向肢体危及性命。这便是处理紧急事物的方法。临危要能通变,按照常法去处理事情只能是导致失败,古来多少英雄豪杰,临惊变而不惧,以自己的大智去战胜它。面对紧急情况,如果是以硬碰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按常规办事,已经不太可能,只有当机立断,麻痹对手,抓住时机,才能保全自身,进而战胜对手。危险来临之时,绝对不要惧怕,你越是害怕,危险似乎也就越让你觉得危险和可怕。相反忍住内心的恐惧,大胆面对,战胜危险,才是你应该做的。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同时活跃于政界和学术界的人物,叫李光地,他为清廷出谋划策,平定耿精忠叛乱,收复台湾,是一个出色的谋略家。李光地早熟早慧,好学深思,机敏过人。9岁那年,曾不幸落入绿林大盗之手,但他既能机智应变,又不屈不挠,最后竟说服对手,安全地返回家中。当时,李氏一门聚族而居,人丁兴旺,家族中在外为官者不少,人们都说:李家“风水”好。附近山里有一个姓李的绿林首领,绰号“李大头”,手下聚有百把人。他看中了李家这块“风水宝地”,一心想据为己有。一天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李大头率一批喽罗杀气腾腾地占领了李氏祠堂。李氏一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族长召集族中的成年人在祠堂外的空地上商量对策,李光地跟随父亲也来到了这里。李大头一眼看到了眉清目秀、资质聪颖的李光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特的想法: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总不能接自己的班做强盗啊,应该让他去读书。如果能让眼前这孩子去与自己的儿子作伴读书,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头脑一转,起了要把李光地收为养子的念头。李大头打开祠堂大门,指着李光地大声喊道:“喂,你过来!”李氏一族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父紧紧搂住儿子。李光地推开父亲,镇定自若地走进祠堂。李大头见他来了,心里一阵高兴,马上派人传出话说:“一笔难写两个李字,你们如果同意把小孩送给我做儿子,我带着他远走高飞,从此,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就莫怪我李某人不客气了。”李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爱怜与无奈,说:“问问孩子吧!”此情此景被站在祠堂门口的李光地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他从容地高声对父亲说:“父亲,一切听天由命,您就答应了吧!”为了保全家族,李父权衡再三,只好点头答应。这天,李大头对李光地说:“我们已是父子关系了,平时就要以父子相称。”他见李光地没有答应,便狠狠地瞪了李光地一眼说:“你听到了没有?”李光地撇撇嘴说:“你不是我的父亲,我如何能喊你为父亲呢?”李大头勃然大怒:“在认养仪式上,不是已经行过大礼了吗?”“我看你在耍滑头、嘴硬!”说着,李大头劈头就是重重的一巴掌,直打得李光地嘴鼻流血。李大头又把李光地关了两天,李光地还是不肯屈从。盛怒之下的李大头,想了个坏主意。他命人把李光地关进一间空屋,把门窗关死,用灯火熏,声称如果李光地不讨饶,就将他熏死。倔强的李光地始终不讨饶,被烟熏了一天一夜。李大头估计李光地必死无疑,命人打开门看看。谁知房门打开,浓烟散去之后,李光地揉了揉眼睛,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这真是奇迹!李大头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精明的李光地发现靠门边的地面要低一些,门下也有缝隙,就趴在地上,用嘴巴靠着门边缝隙缓缓地呼吸。烟轻向上跑,地面烟雾浓度低,缝隙外又能换气,因而,李光地能在满屋浓烟中幸存下来。李大头心想:吉人自有天相,这小东西神态不凡,一定是有菩萨保佑,不知不觉中态度软化下来了。李光地说话了:“上天保佑,我命不该绝!你知道‘黄雀捕蝉,螳螂在后’这句话吗?”“此话怎讲?”李大头心里一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朝廷的军队肯定要对你们撒下天罗地网,我看你是‘秋后的蚱蜢,蹦不了几天了’。你想想看,自古哪有不败的绿林人?”李光地看了看陷入沉思的李大头,接着说:“官军要是抓住你,你一家人的性命就要保不住了,你的儿子也不能幸免。我死了,我还有几个弟弟,我们李家还会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你的儿子一死,你家的后代就会断了,所以,我劝你要赶快另打主意!”李光地的一番话,把李大头说得动了心。李大头与妻子一商议,只听妻子说:“这小孩命硬,将来肯定会大富大贵。我们已是过了半辈子的人了,该为我们的儿子想想后路了。我们过了半辈子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儿子渐渐懂事了,难道还要让他继续过这种日子?我看不如把李光地送回去,把我们的儿子也托付给他家。保全了儿子,就延续了我们李家的香火,万一我们有个不测,也不必担心什么。”妻子的话正合了李大头的心意。于是,他派人请来李光地的父亲,将两个小孩儿都交给他带回。李光地依靠自己的机敏和倔强,奇迹般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离开虎口,平安地回到了家中。一个九岁的孩子,在大祸临头之际,居然能够机智勇敢地化险为夷,真是不简单。以德报怨忍仇恨宋朝郭进任山西巡检时,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告状的人,审讯了一番,结果发现他在诬告郭进,就把他押送回山西,并给郭进处置。有不少人劝郭进杀了那个人,郭进没有这样做。当时正值兆汉国入侵,郭进就对诬告他的人说:“你居然敢到皇帝面前去诬告我,也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将向朝廷保举你。如果你打败了,就自己去投河,别弄脏了我的剑。”那个诬告他的人深受感动,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后来打了胜仗,郭进不记前仇,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到提升。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别人必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你。宽大自己的仇人,仇人会良心发现,必会找机会以死相报。原因在于你不记他的过错,给他以希望,他要报恩的感情存于胸中,所以一旦他的能量、才技被发挥出来,就能干一番大事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一大贡献。那些专门去收集别人的过错,去寻找仇人的人,与郭进不杀自己的仇人相比,不是太愚蠢了吗?东汉时有个叫苏不韦的,他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李皓由于和苏谦有隙,怀着个人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但事不凑巧,没有办成。很久以后,李皓升迁为大司农。苏不韦就和人暗中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上冲出来,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于是只能杀了他的儿子和妾,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屋后大吃一惊,吓得在室内布置了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心里又气又恨,又不敢说什么,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李皓只因一点私人恩怨,则置人于死地,而苏不韦一生之中只为报仇,竭心尽力。李皓不忍小仇,结果招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笑话,实在是太愚蠢了。古人对于仇争是不赞成的。他们赞成和提倡的是相互之间的宽容和谅解,反对彼此无休无止的结怨、成仇、争斗,那样对个人无利,对他人也有害,对社会同样没有任何好处。无论古今与人结仇结怨,只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别人的过错牢牢记在心中,这是不能忍仇的行为,这样做只能让人看到其心胸的狭隘,不足以共事罢了。《公羊传》说:父亲如果因冤枉被杀,儿子复仇就是可以的。孟子说:杀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了他的父亲;杀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了他的兄长,吴国报越国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