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卖出去了。接着他又贩黑毛猪去燕京,也是大赚了一笔。世界之上大抵是福祸参半,关键在于:一、是你怎么去看待福与祸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福祸标准,在你的承受能力上你认为是祸的,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根本无足轻重。在你看来是福从天降,意外之喜,在他人眼中不过是你少见多怪而已。唐代的魏元忠看到猿看火,狗叫人的名字,老鼠站起来,都不把这些当成怪异的事,这就是“见怪不怪。”所以祸与福标准的不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人把做事偷赖耍滑,占别人便宜看作是福,把获得意外之财,看成是福,把不劳而获看成是福,这样的福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而且还会很快地将其后隐藏的祸引发出来。二、是一旦灾祸降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一个有修养的人遇到灾祸不惧怕,镇定自若,遇到好事也不欣喜若狂,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所面临的祸事与幸福。而一般的人则遇到灾祸怨天尤人,恐惧不堪,不知如何处置,被灾祸所困扰,这是不能忍受灾祸的表现。这样只能让你自我感觉灾祸比实际上面临的困境问题更加严重罢了。三、是应该知道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老子》中曾经说:“祸害总是有幸福包含在其中的,福气也总是有灾祸潜藏在其背后。”意思是说人们如果遇到灾祸而能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就足以让灾祸成为过去而让幸福降临;如果人们在幸福之中骄奢淫逸,那么幸福就会离去而灾祸临头。它们之间是互相包含、转换,不是一成不变的。帝辛的时候,雀在城边生了一只乌鸦,占卜的人占卦了之后说:“凡是小的生出大的东西,国家一定会吉祥如意,您的名望一定会增加一倍。”帝辛为雀显示的吉祥而喜不自禁,从此不管理国家,为人残暴凶狠,结果导致了外族的侵扰,商国因而灭亡了。这是逆天意行事,由福成了祸的例子。在商朝武丁的时候,前代的法规遭到极大的破坏,桑和谷都在宫廷里长了出来,七天长成了一围。占卜的人占了之后说:“桑和谷都是山野里长的东西,现在在宫廷里长了出来,预示着朝廷要倾覆吧?”武丁感到很惊慌、恐惧,小心翼翼地行事,并按前代的制度办事,三年之后,远方的国家都来朝拜。对此《尚书》上写道:朝廷上出现了新的征兆,桑和谷都长了出来,武丁听了占者的话,很惊恐,从此改邪归正,桑谷便死了,这样商朝又出现了兴旺的景象。这也就是老子最著名的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的辩证思想。四、是对于福与祸到底是怎么来的,历来也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天降祸福与人,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福是祸,实际上都是人自身行为、处事的结果。所以古代的书籍《说苑·敬慎篇》上记载:孔子说:“存亡和祸福,都在于自己。并不是天降灾祸,地生妖孽,更不能主杀伐。”《列子·说符篇》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家喜欢行仁义,三代都不松懈。突然,他们家的黑牛生下一只白牛儿,别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征兆。”过了一年,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而牛又生了一只白牛,再过一年,儿子又瞎了眼睛。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年轻力壮的人死了一大半,父子两人因为有病而免于征发。等到楚国不再攻宋时,他们的病就好了。很多事事先有征兆也是自然的。宋景公见天上的心星被荧惑管制着,他叫来观察星相的人子韦问:“荧惑出现在心星,是什么原因?”子韦说:“荧惑,这是天表示惩罚的征兆。心星,是我们宋国的分野,可能有大祸降到您的头上。不过,可以将大祸转移到宰相身上去。”宋景公说;“宰相是我的左右臂,怎么能为了消除我的灾祸让辅助我的人受祸呢?”子韦说:“这可以转移到百姓身上。”宋景公说:“君王应该爱民。”子韦说:“可以转移到年成上。”宋景公说:“年成不好,老百姓挨饿,我做谁的君王?我的性命该结束,就让它结束吧。”子韦说:“天虽然很高远,但对人间的一切都知道得很清楚,您刚才说的三句话都是仁人之言,天一定会给您三次赏赐,今天晚上心星就会移开,您的寿命可延长21年。”当晚,心星果然移动了三次。这实际上教育人民为善可以避祸。真正的福气、运气不是靠祈祷就能获得的,真的灾祸来临的时候,靠天靠地也无法消除它。要想避免灾祸,就要审时度势地去处理问题。不要妄想所有的好事、好运气都能一下子降临在自己头上,要得福消灾,全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时对福祸也要能泰然处之,才不被其吓倒。灾祸中有福气包含在其中,福气里也有灾祸潜伏在其中。乌鸦、喜鹊的鸣叫所预示的兆头,容易惊动愚俗的人。黑牛生下白色的小牛,是瞎眼的凶兆,结果父子先后瞎眼,但因此得免于征发,而且还享受官储的供养。荧惑管制着心星,是天降大祸于宋国的征兆,宋景公不移祸于丞相、百姓、年成,愿意自己承受灾祸。宋景公的三句话感动了上帝,反而延长了21年的寿命。雀在城角生下一只乌鸦,生长在山野里的桑和谷在宫廷里长出来了,说它是吉兆却并不吉祥,说它是凶兆却并不凶险。难怪君子听到喜事不欢喜,见到怪异不惊奇,这都是能够有气度、有忍性、有耐性的表现。面对祸与福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才使自己不为祸所吓倒,不为福所迷惑,始终如一地按着自己的原则去做事。人获得了一定的权势、地位,受到别人的猜忌,福与祸也共生于此。不少人总是设法把自己的短处掩藏起来,殊不知越是躲藏,灾祸也就越是逼近了。唐朝名将郭子仪深知此点,反其道而行之,他敞开府门,任人探究,结果是化凶为吉,平安无事。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不免要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在谈论着。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子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郭子仪收敛了笑容,叫儿子们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儿子们一个个都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没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我郭府1000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加油添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郭子仪明白祸是如何产生,应该如何去消除的道理。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忍受幸运和荣宠,所以才能四朝为臣。不能忍让的结果是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灾祸,福祸之忍就在于能够认识到吃点小亏,不是祸至而是福来。小祸不知道承受,大灾也就来临了。尤老翁做事知道忍让一步,天地自宽,也为自己消了灾、避了祸。明代,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穷邻居赵老头在与伙计争吵。尤老翁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赵老头板着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一边柜台上不再言语。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东家,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尤老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的衣服穿穿。这是小事一桩,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消消气吧!”尤老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个伙计查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服中找四五件冬衣来。尤老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服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急匆匆地走了。尤老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竭,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老翁的当铺吵闹寻事,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老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有人问尤老翁凭什么料到老头儿会有以死来讹诈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过了这灾祸。尤老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依恃。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小事情会变成大的灾祸。”街坊们听了这话,都十分佩服尤老翁能知微见著,处事得体。生固可贵,死又何惧?《孟子·告子上》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反映了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的生死由义的价值观。对人而言,生命是最宝贵的,但是面临着奸人贼子的威逼利诱,是不降以志,还是苟且偷生?面对着敌强我弱、寡不敌众的严峻情势,是不受胁迫,血战到底,慷慨赴难,还是屈于强势?历代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不失义偷生的例子举不胜举。春秋末期赵国赵简子的邑宰佛肸以中牟为根据地反叛。一天他架置了一口大鼎放在庭院之中,企图以此法来要挟士大夫们跟他一起叛乱。鼎内沸水滚滚,不少人已为之变色,佛肸此时满脸杀气,对到来的士大夫们说:“跟着我造反的,我会给他好处,也会受到赏赐;谁要是胆敢不依从我的,他就得被活活煮死。”士大夫们个个面面相觑,胆战心惊,全都表示愿意顺从佛肸的意志。轮到田卑表态了,他面不改色地走上前来说:“为了道义和正义,一个人可以忍受刀砍斧劈;为了道义和正义,一个人再穷也能忍受,也不会去羡慕荣华富贵。如果苟且偷生,为富不仁,我宁愿受此汤镬之刑。”说罢提着衣服就冲着大鼎走去,毫不畏惧。生命固然可贵,但如果不是以正义而生,生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意思?田卑为义不避汤镬,实在令人敬佩。《孟子·告子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至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对于生与死,古人这样说:“所欲有甚于生,宁舍生而取义。故陈容不愿与袁绍同日生,而愿与臧洪同日死。元显和不愿生为叛臣,而愿死为忠鬼。天下后世,称为烈士。读史至此,凛然生风。苏武生还于大汉,李陵生没于沙漠,均为之生,而不得并祀于麟阁。人谁不欲生?罔之和也,幸而免;自古皆有死,死得其所,道之善。岩墙桎梏,皆非正命;召忽死纠,管仲不死,三衅三俗,民受其赐。陈蔡之厄,回何敢死!仲由死卫,未安于义。百金之子不骑衡,千金之子不垂堂,非恶死而然矣,盖亦戒夫轻出!”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说:人所抱志向有重于生命的,宁可舍生而取义。汉末的陈容不愿与袁绍同日而生,而愿与臧洪同日死是为了正义。元显和不愿生为叛臣,而愿死为忠鬼也是为了正义。普天下的人,都称颂他们为烈士,而且时至今日仍能感到他们的凛然正气。苏武持书活着回到了汉朝,李陵死在大漠之中,虽然都是为求生存,但是为生而忘义,是遭到世人鄙视的事情。自古至今哪一个人不想生存?但不是正直而生,那么只能说侥幸免于死;人都要死,死得其所,是至善之道。被墙压死和被诛杀,皆是死于非命。古时齐国变乱,召忽为公子纠而死节,管仲却未死。齐桓公三次洗浴三次熏香重迎管仲,拜为相,连民众都受到他的恩泽。孔子被困在陈蔡,颜回岂敢轻易而死!子路为主而死,却并未合于义。百金之家的后代不骑在栏杆上玩,千金之家的后代不坐在堂边,仅仅因怕死而这样,这是告诫人们勿轻率行动。综上述言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对于生存问题,古人有这样几种认识:一、生命是宝贵的,来之不易,应该珍视。西汉文帝到灞陵上游玩,想在一个陡坡处跑马,当时的中郎袁盎赶上去拉住文帝的马缰。文帝说:“将军害怕了吗?”袁盎说:“我听说千金之家的后代,不坐在堂边,百金之家的后代,不骑在栏杆上玩。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则应该避免到危险的地方去,更不能凭着侥幸的心理做事。现在陛下要坐着六匹马拉的车子,飞快地从陡坡上冲下去,万一马惊呆了,车坏了,您怎么向高祖及太后交待呢?”文帝听了这话,就不坚持自己的想法了。这是“忍”对生命的第一层含义。二、要节约时间,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多有利于国家民众的大事。三、人活着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是只图吃喝享受,活要活得有骨气。所以孔子说:“人的生命应该是正直的。”有人认为:“天理本来就是直的,对人来说,遵循天理而去行事,才能得生存之道。不正直就是在昧失天理,那种生存,只不过是侥幸地活着罢了。”对此孔子又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人若没有信义也就不成其为人了。”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故此人要忍受死亡的恐惧,否则活着还不如去死。东汉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袁绍认为他是个奇才,和他结为好朋友,并让他做东郡太守。当时曹操被困雍州,臧洪向袁绍请兵前去解围,袁绍没有发兵给臧洪。臧洪又请求带着自己的人马前去,袁绍也不准。后来雍州被攻破了,臧洪从此便非常怨恨袁绍,断绝了和他的来往。袁绍一气之下带兵围攻臧洪。攻打一年多,粮食没有了,城也被攻破了,臧洪被活捉。袁绍对臧洪说:“现在你服了吗?”臧洪坐在地上,怒视袁绍说:“袁家为汉朝做事,四代中有五人被称为‘公’,可以说是受了汉朝的恩德。现如今王室力量衰弱,你不仅没有帮助的意思,反而以杀贤良之臣来树立自己的威风。可惜我力量弱小,不能为天下人报仇,哪里还谈得上服?”袁绍于是杀了他。臧洪的同乡陈容当时也在场,他对袁绍说:“将军做的是天下的大事,是要为天下百姓除暴,现在你去先杀忠义之人,岂能合乎天意!”袁绍恼羞成怒,让人把陈容也拉出去。陈容回头说:“服从仁义的,就是君子;违背了它,就是小人。如今我宁愿和臧洪同一天死,也不愿和你这样的人共存!”于是也被杀了。在座的人无不叹息地说:“怎么能一天之内,杀两位刚烈之士!”南梁武帝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背叛魏国,归顺到梁国来。魏国安东长史元显和带兵与法僧交战,战败后,法僧把元显和捉住了,并且拉着他的手,要他一起坐下。元显和说:“我与你都是皇室后代,你现在凭封地背叛朝廷,就不怕史官们记下你的罪过吗?”元法僧还想劝他、争取他归降,显和说:“我宁愿死做个忠鬼,也不愿活着做个叛臣。”于是,元法僧就把他杀了。像臧洪、元显和这样的忠烈之士,曾经记载于史册,以让天下人在几百年之后,读了史书而认识他们。他们人虽死了,但他们的忠烈之风,仍存留世上。以上的古人,都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们自己所追求的道义和真理,受到了世人的称赞。他们能够忍受生死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或只能选择以死来维护道义这一条路。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则能忍死贪生,但他贪生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民谋利。据《春秋》上记载:齐襄公昏庸无道,鲍叔牙保护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杀了襄公以后,管夷吾和召忽又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鲁国派军队送公子纠回国没有成功,而小白却回国做了齐国的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之后,要求鲁国在生窦那个地方杀了公子纠,召忽也跟着他的主人死了。齐桓公想让鲍叔牙为宰相,叔牙辞谢说:“如果您要治理国家的话,管夷吾才是最够格的人选。我和他相比,才干差得太多。我建议您到鲁国把管仲请回来。”于是,桓公便派人到了鲁国去请管夷吾回来。使者到了鲁国对鲁庄公说:“我们君主有个不听话的臣子在你们的国家,想抓住他,在众臣面前把他杀了,所以派我来向您请求。”鲁庄公就把管夷吾捆起来,交给了齐国使者。听到管仲快到齐国的消息,齐桓公三次洗澡,三次用香涂自己的身体,亲自到郊外去迎接管仲,又拜他为宰相。所以孔子说:“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直到如今,人民还在享受着他的恩泽。”从大的方面来说,召忽跟随公子纠死了,是为了守住自己的节操。管仲不跟着他的主人死,是为了立功。他认为桓公是兄长,应该由他来做齐国的诸侯,当然也应该为他服务。子纠是弟弟,不应该辅佐他来争夺政权,所以圣人并不责备管仲为什么不死,反而称赞管仲的功绩。这并不是管仲贪生怕死,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以自己的生存换来更大的社会利益,所以人们并不过分地去耻笑他的不能“忍死”。面对死亡,无论是圣人、勇土还是市井小人,谁不惧怕呢?对此,作为一代圣人的孔子毫不避讳。孔子在陈蔡之间受到围困,七天七夜没有吃到煮熟的食物。太公任看望他时问:“您差不多快要死了吧?”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您怕死吗?”孔子说:“是的。”圣人也是人,尚且惧怕死亡,平常之人也同样对此心怀恐惧的。根据《白帖》上记载:三国时魏国人王经因为一件事而被逮捕。他哭着与他的母亲辞别。他的母亲说:“作为人子,就要讲孝顺;做人的臣子,就要讲忠诚。人谁会不死呢?只要死得其所,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是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生死之忍,就是要明析生的意义和死的目的。不能生无正理,死无正道,这样的生不足取,死也不足取。子路是孔子弟子,又名季路。《左传》哀公十五年,卫国的太子蒯聩从戚回来,在厕所里胁迫孔鲤和他联盟,让他赶走孔辄。后来,他们劫持了孔辄。那时,子路正在孔辄手下做官。听到这个消息,就想入宫去救他,但是城门已经关上了。子羔说:“来不及了。”子路说:“吃了别人的饭,就不能在别人有难时逃开。”于是终于进了宫。太子令石乞和孟厌出来与子路作战。他们用戈刺子路,把子路的帽缨刺断了,子路也死了。孔子说:“像仲由这样,可以说没有死在正当处。”子路给自己招了无妄之灾,是由于他一开始不理解、不明白什么是正人君子应守的道义。后来又固执于己见,不自量力地去白白送死,这是不知道人应该忍生忍死的道理。相反,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颜渊似乎在这个问题上就要比子路聪明了许多。《孔子家语》上面记载:楚昭王聘请孔子去做官,孔子去楚国拜谢答礼,路经陈蔡。陈蔡的大夫们一起谋划说:“孔子非常圣明贤德,是个有才学的人,他的讽刺与批评,都说中了诸侯的要害。如果他被楚国所用,那么,陈蔡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派兵把孔子围了起来。孔子无法离开,断了七天的粮食,隔绝了与外面的交通,菜汤都吃不上了,跟随他的人都快不行了。只有孔子的精神越来越激昂,弹琴唱歌从不停止。孔子被围困,危难之时不见了颜渊,颜渊后来才赶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您还在,我怎么敢死呢?如果夫子不幸遇难而死,那么我一定跟着去死。现在您万幸还活着,那么我又怎么敢不活着而去触犯匡人的兵锋呢?”颜渊的话有几分机智与幽默,显示出了他对生死的一种态度。人有生则有死,不要把生看得过重,也不把死看得过重,则能正常地生存。生死皆能忍,则既能舍生取义,又能存命自保,不留骂名。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应该珍惜生命,把有限的生命贡献给社会,去做有益的事。越是贪生怕死,也越是死得快。吕布怯懦怕死,结果还是让曹操把他杀了。如果敢于一搏,也未见得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东汉末年,各地封建势力割据,为争权夺利,互相兼并。骁将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后来杀了丁原投奔董卓;继而又杀了董卓,先后投奔过袁术、张扬、袁绍,反复无常。东汉兴平二年,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逃到下邳,依靠刘备,刘备盛情接纳了他,并将他安顿在沛城。不料,刘备在抵御袁术进攻的时候,吕布却在袁术的怂恿之下,袭取了刘备的下邳,自称徐州牧,反而把刘备赶到了小沛。吕布与袁术为了各自的利益,几度联合,又多次反目对抗。东汉建安三年,吕布与袁术再次联合在一起,进攻驻扎在沛城的刘备。刘备兵少将寡,自知非吕、袁的对手,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原来就打算击败吕布,扫除后顾之忧,以便与北方最强大的对手袁绍决一死战,这次看到刘备求救,就行派大将夏侯悖率军前往救援。曹操救兵到达沛城,立足未稳,就被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击败,夏侯悖也被流箭射伤左目。援军败退,吕布军队乘机攻破沛城,刘备不得已单骑出逃,投奔曹操。曹操闻知夏侯悖兵败,立即率大军征讨吕布,途中遇到落荒而逃的刘备,合兵一起前往沛城。吕布得到探报,知曹操大军已到,十分忧虑,谋士陈宫说:“我们应该出兵迎战,以逸待劳,定能取胜。”吕布见曹军声势夺人,就说:“不如等曹操大军前来,我将他们都赶入泗水。”但是由于胆怯,吕布数战连败。曹军已进下邳,他只好退入城中。这时曹操又写信劝降吕布,吕布更加害怕,想出城请降。陈宫劝道:“曹操远道而来,很难持久,将军若带兵到城外屯扎,我在城内坚守,内外配合,互相呼应,等到曹军粮尽,那时内外夹败,必破曹军无疑。”吕布决定依计而行。晚上吕布与妻子告别,妻子对他说:“陈宫、高顺二人不和,一定不能同心守城。以前曹操对陈宫很好,陈宫还舍曹还归将军,今天您把全城和妻儿都交给他,孤军远出,一旦有变,我还能是将军的妻子么?”言毕大哭。吕布一听此话,决定不再出战,只是派使者趁黑夜混过曹营,向袁术求援。吕布曾答应将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后来又反悔了,袁术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他不肯派兵救援。吕布也估计袁术迟迟不肯发兵的缘故是因为他上次毁婚,只好用丝棉缠好女儿的身体,把她缚在马上,想趁深夜冲出包围,但被曹军发现,冲不出去,吕布只好退回城中。两军相持日久,曹操想退军,谋士郭嘉劝他:“吕布有勇无谋,屡战皆败,锐气尽丧,三军以将为主,主将无斗志,全军必定无奋勇作战之心。陈宫虽然多智谋,但预见迟缓,计谋未定,我军加紧急攻,其城可拔。”曹操采纳了此计,引水灌城,下邳在水中泡了一个多月。吕布再无斗志,他登上白门城楼朝曹军士兵大喊:“你们不要再围困我了,我明天向明公自首。”在一旁的陈宫一把拉开他:“什么明公?是逆贼曹操。你若降他,犹羊入虎口,岂能保全?”于是吕布天天借酒解愁,动辄责打士兵。吕布的暴虐终于激起兵变,后将侯成等人捉住陈宫,高顺也投降了曹军。吕布听到消息,无奈也只能投降曹操。吕布见到曹操大声地说:“从今以后,天下可定了。”曹操说:“为什么?”吕布回答:“明公最担心的就是我吕布,现在我已归降了,如果让我率领骑兵,您率领步兵,天下还不能定吗?”吕布欲求生,又向坐在一旁的刘备求情说:“如果你是座上客,我是投降的俘虏,皇叔就不能替我说句话?”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紧些。”曹操有心收降吕布,问刘备如何。刘备说:“明公不会不知道丁原、董卓的下场吧?”曹操知道吕布先后拜丁、董二人为义父,后又杀了他们,于是点头称是,当即让士兵将吕布拉下去斩了。吕布怯战怕死贪生,但最终难逃被杀的命运。如果当初力战,也许不至于死得这么快吧。大怒不怒,大喜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