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3

作者:朱棣 字数:19043 更新:2023-10-08 20:11:33

【川禅师曰】认著依前还不是。颂曰。蚌腹隐明珠。石中藏碧玉。有麝自然香。何用当风立。活计看来恰似无。应用头头皆具足。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刘虬曰】言如来作菩萨时。在然灯佛所。于法毕竟无所得。离所取也。    【六祖曰】然灯是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听法。有法可得不。须菩提知法。即因师开示而实无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王日休曰】如来。佛自谓也。昔。旧也。然灯即定光佛。乃释迦佛本师。    【陈雄曰】八王子皆师妙光。得成佛道。而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皆得如来之慧。最后者。我释迦牟尼。然灯是释迦授记之师。释迦如来因师开导。得无上菩提法。为诸释之法王。于法宁无所得耶。但不存其所得心耳。佛恐诸菩萨所得心未除。故设是问。须菩提深悟佛意。以不也答之。且言于法实无所得。则以如来实得之心传故也。言实则将以息大众之疑心。    【李文会曰】于法有所得不者。如来欲破二乘之人执著之心。故有此问。    【白乐天问宽禅师云】无修无证。何异凡夫。师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病。是名真修也。真修者。不得勤。不得怠。勤则近执著。怠则落无明。乃为心要耳。此是初学入道之法门也。于法实无所得者。须菩提谓如来自性本来清净。而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傅大士颂曰】昔时称善慧。今日号能仁。(善慧能仁者。皆释迦佛号。)看缘缘是妄。识体体非真。法性非因果。如理不从因。(法性本乎自然。非因有果而后得。如理出于真性。不从有因而后能。)谓得然灯记。宁知是旧身。(然灯佛即定光佛。乃释迦佛本师也。旧身即本来非身也。涅槃经曰。唯有法身常住不灭是也。寒山诗曰。尝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然灯与释迦。祗论前后智。前后体非殊。异中无一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川禅师云。古之今之。颂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南北东西。秋毫不睹。生来心胆大如天。无限群魔倒赤幡。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肇法师曰】是名离相庄严佛土。疏钞云。佛土者。佛之妙性也。众生之真心也。如是心土。还可以相好庄严不。又云不也者。即善现从理以答之。何故。自心之土。不在庄严。何故。为性无相。体等虚空。如何庄严。何名庄严。答。六度万行。布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是皆庄严。又曰若染断常。即非净土。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净土也。问心云何净。答。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不著断灭。故名净土。    【王日休曰】既曰菩萨。而言庄严佛土。何也。盖一大世界。必有一佛设化。如此间大世界。乃释迦佛设化之所。东方有大世界。乃不动佛设化之所是也。唯其一大世界。有一佛设化。故凡大世界。皆谓之佛土。而菩萨庄严者。盖有菩萨于其佛土之中。作种种善事以变易其世界。如阿弥陀佛为菩萨时。作无量善事。故其善缘福业。能变其世界。皆以黄金为地。七宝为树林楼台。是为庄严也。佛于此又自问何以故者。谓何故菩萨言我当庄严清净佛土者。为非真实语也。乃自答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为真性中。非有此庄严。故此庄严。但为虚名而已。非是真实。唯真性为真实故也。    【陈雄曰】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盖此心清净。便是庄严佛土。奚以外俙为哉。七宝宫殿。五采栋宇。皆外俙也。此凡夫之所谓庄严。非菩萨之所谓庄严。欲知菩萨庄严。当于非庄严中求之。则万行庄严。是乃所以名其为庄严也。    【李文会曰】庄严佛土者。谓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是著相庄严。若人心常清净。不向外求。任运随缘。一无所得。行住坐卧。与道相应。是名庄严佛土。庞婆看藏经。维那请回向。婆于面前取梳子就脑后插云。回向了也。此是无能所心。    【傅大士云】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断除俱不染。颖脱出嚣尘。    【川禅师云】娘生裤子。青州布衫。颂曰。抖擞浑身白胜霜。芦花雪月转争光。幸有九□翘足势。更添朱顶又何妨。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疏钞云】应者当也。故云当如是生清净心。即佛劝生真如无染之心也。问云何生清净心。答。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又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凡夫被物转。菩萨能转物。如是转者。故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王日休曰】梵语菩萨摩诃萨。此云觉众生大众生。其实即所谓菩萨也。如是字乃指下文。谓不当住于有形色者而生心。亦不当住于有声音馨香滋味及所触。及一切法者而生其心。当无所住而生其心者。谓不可生心以住著于六尘。唯可于无所住著处生心也。诸佛教化众生。有第一义第二义。此经说第一义。虽至高而可晓。然不易到净土。虽为第二义。而人人可行。佛言修净土而明第一义。读诵大乘经典者。上品上生。则为菩萨。生死自如。然则修净土者。岂可不晓此经之义。而受持读诵。以期于上品上生也。    【陈雄曰】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俙。则当反而求之于心。心苟清净。庄严莫甚焉。故云应如是生清净心。凡住六尘而生其心者。皆非清净心也。菩萨岂应如是。且如佛心本来清净无相。宁有所住。菩萨受如来教。亦应如是。故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十四分应生无所住心同。佛言六尘之苦。每以色独言于先。而继之以声香味触法。益以见色者。人情之所易惑。在六尘中尤其最者也。    【五祖为六祖说金刚经】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李文会曰】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无诸妄念。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即是清净心也。凡夫之心。无明起灭。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名浊乱心也。不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    【逍遥翁云】若人心境清净。是佛国净土。心境浊乱。是魔国秽土也。    【傅大士颂曰】扫除心意地。名为净土因。无论福与智。先且离贪嗔。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圆觉经曰。无能无所。清凉国师答皇太子曰。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断常俱不染。颖脱出嚣尘。(或断灭。或常久。此心俱不染著也。唯俱不染著。故能如颖之脱囊中而出乎嚣尘也。华严经四十四卷十忍品云。非断非常。史记毛遂曰。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川禅师云】虽然恁么。争奈目前何。颂曰。见色非干色。闻声不是声。色声不碍处。亲到法王城。    【李文会曰】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触境是空。将谓世法相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猴捉月。病眼见花。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大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    【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黄檗禅师曰】心若清净。何假言说。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语言。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须无漏。如今修行学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罗老子□讯你在。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川禅师曰】退后退后。看看顽石动也。颂曰。山堂静夜坐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王日休曰】须弥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为山之极大者。故名山王。谓在众山之中而为王者也。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而分四面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谓大至矣。人身岂有如是之大者乎。盖譬喻耳。故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也。虽如是至大。亦非真实。是虚名大身而已。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也。何则。凡有形相者。皆为虚妄。故三千大千世界亦为虚妄。况如须弥山之身者乎。唯真性为真实。此经说真性第一义。故以一切皆为虚妄也。一切所以为虚妄者。以其有形相。既有形相。则无不坏者。纵使不坏。乃业力以持之。非本不坏也。业力尽则坏矣。唯真性无形相。故无得而坏。此所以为不坏之本。自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无有损动。故云常住真性。谓真性常住而无变坏。此所以为真实也。    【陈雄曰】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谓人身有如是之大。万无是理。唯佛真性清净无相。无住著。无挂碍。包太虚。藏沙界。虽须弥山不足以拟其大。世尊欲以真心悟人。托大身以为问。而须菩提深悟佛意。遂有甚大之对。恐大众未晓。为之辨论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文殊菩萨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盖亦指真心言之也。如此则真心可以吞须弥山矣。    【颜丙曰】色身虽大如须弥山王。毕竟非大。为有生灭。佛说非身。非身乃为此身也。本性无此妄身。是名大身。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是也。    【李文会曰】色身虽大。心量即小。纵如须弥山王形。有相有可量。不名大身。法身心量广大。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量。方名大身。    【圜悟禅师曰】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不涉沧溟。不知海之阔。此区中之论也。若是其中人。天在一粒粟米中。海在一毫毛头上。浮幢王华藏界。尽在毛眉眼睫闲。且道此个人什么处安身立命。还委悉么。无边虚空盛不尽。直透威音更那边。    【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子荣曰。梵语须弥山。此云妙高山。出众山之最高大为第一。是众山之王。更有六万小山而为眷属也。)将喻法王身。(子荣曰。报身佛能现千重化。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是为说法之王。示现大身。实无最大之相现。心虽广。亦无有广身之心量也。)七宝齐围绕。(子荣曰。须弥外更有七重金山围绕也。)六度次相あ。(子荣曰。报身佛因中。唯修六度万行。证得佛果。故云六度次相あ也。)四色成山相。(延光集注。须弥东方玻□峰红色。南方琉璃峰青色。西方真金峰赤色。北方白玉峰白色。荣曰。须弥四面各有色。喻报身佛有四相。)慈悲作佛因。(子荣曰。菩萨人因地中。皆修四无量心。具慈悲喜舍。修诸万行。方能成佛。故云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子荣曰。有形不名为大身。法身无相。故名为大身也。)    【川禅师曰】设有。向甚处著。颂曰。拟把须弥作幻躯。饶君胆大更心□。目前指出千般有。我道其中一也无。便从这里入。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悟此沙已不胜其多矣。然后为下文之说也。宁字。儒家训岂如此。乃译师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须深考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李文会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川禅师云】前三三。后三三。颂曰。一二三四数河沙。沙等恒河数更多。算尽目前无一法。方能静处萨婆诃。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肇法师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谓三界。三界不离于有。故谓之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故胜也。    【疏钞云】佛重显无为福。胜有为福也。圆觉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理。岂不是以经四句偈。何故。圆觉者。妙性也。因圆觉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灭之道。从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义也。如是解者。受持无废。自利利他。普与有情。咸达其道。而此福者。即无为福也。其福胜前恒河沙珍宝布施之福。所以题号无为福胜之分。    【王日休曰】佛再呼须菩提言。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受其义理而持守之。乃至以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则已不为恶业所缚。而可以悟明真性。而人亦得闻此至理。而有悟明真性之渐。久而善根皆熟。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万劫无有尽期。故其福德胜于彼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无量无数也。佛尝言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不出欲界。法施能出三界。此法施之福。胜于彼无量无数。不足怪也。    【陈雄曰】七宝虽多。不过人间有限之物布施。以此但受人间有限之福。较之经中一偈。悟之者生天。岂不相去万里耶。三昧经云。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今有善男女非特受持即自见性。又且解说。教人见性。则彼此生天。成无上道。回视七宝之福为不足道。故有胜前云。华严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是则解说之功。又孰有大于此者。    【颜丙曰】将七宝满世界布施。得福多多。属在有漏。未免穷尽。不如于此经中受持自己四句。更能展转教人。皆得入佛知见。此福德历劫长存。故胜前著相福德。    【李文会曰】甚多世尊者。谓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受持四句偈者。川禅师解注甚是详明。载在应化非真分中。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若能说此大乘经义。化导众生。了悟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当知受持此经。无为功德。胜前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有为之福德也。    【智者禅师颂曰】恒河数甚多。沙数更难量。举沙齐七宝。能持布施浆。有相皆为幻。徒言智慧强。若论四句偈。此福未为长。    【川禅师曰】真□不换金。颂曰。入海算沙徒费力。区区未免走埃尘。争如运出家中宝。枯木生花别是春。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陈雄曰】随顺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者。举皆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苏灯。恭敬供养。如佛真身舍利宝塔在此。况能持诵一经全文乎。应知尽能持诵全文者。则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间上上法也。非寻常法也。故坛经有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最尊最上最第一。    【谢灵运曰】封殡法身谓之塔。树像虚空谓之庙。圣体神仪。全在四句。献供致敬。宜尽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心清净而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修罗人非人等。皆来供养持经之人也。    【王日休曰】谓随其所在之处。乃一切处也。有人受持读诵演说。则其功德威力为甚大。故其处即成塔寺。而一切人及诸天与阿修罗等皆恭敬也。阿修罗有三种。一属天趣。一属人趣。一属畜生趣。大概如人耳。唯嗔恨之心重。故托生于此类。其福力大者生天趣。其次者生于人趣。其下者生于畜生趣。    【僧若讷曰】塔庙者。具云塔婆。此翻方坟。亦名圆冢。庙者。梵云支提。此云灵庙。安佛形貌处也。    【李文会曰】随说者。心无分别。理应万差。逢凡说凡。逢圣说圣也。当知此处者。谓此心也。如佛塔庙者。若人但为名闻利养。心不清净而说是经。转堕轮回。有何利益。心若清净。即当空寂。不起妄念。以此无所得心。无能解心。而说是经。令诸听者生清净心。无诸妄念。是名供养。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盛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六祖曰】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王日休曰】尊重弟子。谓弟子之可尊可重者。乃大弟子则菩萨之属也。尽能受持读诵。则如佛与大弟子在焉。    【僧若讷曰】经者。即法宝也。即为有佛。即佛宝也。若尊重弟子。即僧宝也。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居也。弟子者。学居师后故称弟。解从师生故称子。又云以父兄之礼事师。故称弟子。    【傅大士颂曰】恒沙为比量。分为六种多。(以恒河之沙。而比量此经之功德。究此经之功德莫大乎六种波罗蜜也。华严合论九十六卷云。六种波罗蜜海是也。)持经取四句。七宝讵能过。法门游历处。供养感修罗。经中称最胜。尊高似佛陀。(佛陀即佛也。梵语佛陀此云觉。)李文会曰。成就者。见性无疑也。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佛与众生本无差别。若能心常清净。不生不灭。无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    【杲禅师曰】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者。若能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无起灭。湛然清净。常修佛行。念念精进。无有间断。所在之处。自心即佛。是名佛子。故可尊重矣。又曰。即心是佛无余法。迷者多于心外求。一念廓然归本际。还如洗脚上船头。又曰。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无业禅师问马祖云】如何是即心是佛。祖云。即你不了底心是。更别无物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如拳作掌。似掌作拳。师于言下省悟。僧问马祖云。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    【百丈问长庆云】如何是佛。师云。骑牛讨牛。僧问首山和尚云。如何是佛。山云。新妇骑驴。阿家牵鼓。山圭禅师为作颂云。阿家新妇两同条。咫尺家乡路不遥。可笑骑驴觅驴者。一生错认马鞍桥。又僧问慈受云。如何是佛。师云。担水河头卖。僧问大阳云。如何是佛。师云。如何不是佛。僧问归宗云。如何是佛。师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僧云。和尚诚言。安敢不信。师云。只汝便是也。        【川禅师云】合如是。颂曰。似海之深。如山之固。左旋右转。不去不住。出窟金毛狮子儿。全威哮吼众狐疑。深思不动干戈处。直摄天魔外道归。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王日休曰】梵语般若波罗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云金刚智慧到彼岸者。谓明此经者。其智慧则如金之刚利。断绝外妄。直至诸佛菩萨之彼岸也。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者。谓奉事此义而持守之也。    【陈雄曰】唐柳宗元曰。言之著者莫如经。此经未标名时。须菩提请名于佛。而佛目之曰。金刚般若波罗蜜。俾须菩提依此名字。遵奉受持。一心流布于天下后世。    【李文会曰】言金刚者。坚利之物。故借金为喻。般若者。智慧也。为教众生用智慧力。照破诸法无不是空。犹如金刚触物即碎。故名般若也。波罗蜜者。到彼岸也。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汝当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行住坐卧。勿令分别人我是非也。    【圜悟禅师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只这一句。惊动多少人做计较。若承当得。坐得断。透出威音王那畔。若随此语转。特地纷然。自回光返照始得。天坛石鼓记云。丝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顷邪言。即犯禁空之丑。天人耳目。咫尺非遥。克告行人。自当省察。    【庐山归宗常禅师云】有座主来参。值宗锄草。次见一条蛇。宗遂斩之。主云。久向归宗。元来却是一个鹿行沙门。宗云。是尔鹿。我鹿。诸人且道这僧过在什么处。汾阳昭禅师为作颂云。庐岳宗师接上机。斩蛇特地施慈悲。痴迷座主生惊怕。却道鹿心惹是非。    【死心和尚云】只者是。大似眼里著刺。只者不是。正是开眼磕睡。诸人且道毕竟作么生则是。还委悉么。点铁化成金即易。劝人除却是非难。    【川禅师云】今日小出大遇。颂曰。火不能烧。水不能溺。风不能飘。刀不能劈。软似兜罗。硬似铁壁。天上人间。古今不识。咦。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王日休曰】此智慧到彼岸之说。真性中亦岂有哉。故云即非智慧。到彼岸。谓实无也。但虚名为智慧到彼岸。以此接引众生耳。    【陈雄曰】柳宗元曰。法之至者。莫尚于般若。楞伽经曰。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然般若波罗蜜。至法也。始而亲出佛口。故有佛说之句。终而默传此心。则证入于般若三昧。超出于言意之末。而了无所得。此非般若波罗蜜也。又孰得而名之哉。既非如是。而且名其如是。是又得其所以名也。然则汝当奉持者。以是名字故。    【颜丙曰】此是须菩提请佛为法安名。更问如何遵奉行持。佛云。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夫妙明本性。湛若太虚。体既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生断灭见。不得已而强安是名。所以傅大士颂云。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李文会曰】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实相般若之坚。观照般若之利截烦恼源。达涅槃岸。即非般若波罗蜜者。既知法体元空。本无妄念。若无诸挂碍。何必持戒忍辱。湛然清净。自在逍遥。是名即非般若也。    【川禅师云】犹较些子。颂曰。一手抬。一手搦。左边吹。右边拍。无弦弹出无生乐不属宫商格调新。知音知后徒名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颜丙曰】佛问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答云。如来无所说者。盖直下无开口处。若言有说。即为谤佛。所以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未尝说著一字。汝请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又佛偈曰。始从成道后。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    【李文会曰】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即无所说。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慈受禅师云】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子说不得则且止。诸人还说得么。直须口似磉盘。方始光明透漏。若能了悟色性皆空。有无俱遣。语默双亡。即见自性清净。虽终日言。犹为无言。虽终日说。犹为无说。    【保宁勇禅师云】门前诸子列成行。各逞英雄越霸王。如何独有无言者。坐断毗卢不可当。    【傅大士曰】名中无有义。义上复无名。金刚喻真智。能破恶坚贞。若到波罗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自觉。愚者外求声。    【川禅师云】低声低声。颂曰。入草求人不奈何。利刀断了手摩挲。虽然出入无踪迹。文彩全彰见也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陈雄曰】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一切众生。岂外此而别有世界耶。悟者处此。迷者亦处此。悟者之心。清净心也。以此心处此世界。即清净世界。迷者之心。尘垢心也。以此心处此世界。即微尘世界。然世界许多。而微尘不胜其多。宜须菩提有甚多之对。又曰。诸微尘者。一切众生心上微尘也。佛分身于微尘世界中。示现无边大神力。开阐清净无垢法。使一切众生。皆生清净心。非微尘所可污。故云非微尘。得出世间法。非世界所能囿。故云非世界。世尊答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是为究竟法。此言非微尘。非世界。即离尘离世也。    【颜丙曰】世界微尘。二者皆非真实。经云。一切山崖。会有崩裂。一切江河。会有枯竭。唯有法身。常住不灭。    【李文会曰】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遮蔽净性。譬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花。如愚痴人捉水中月。求镜中像。枉用其心。    【傅大士颂曰】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果因知是幻。逍遥自在人。又曰。妄计因成执。迷绳谓是蛇。心疑生暗鬼。眼病见空花。一境虽无异。三人乃见差。了兹名不实。长驭白牛车。    【晁太傅云】念念起止。皆由自心。念起即一切烦恼起。无念即一切烦恼止。既由自心。何如无念。又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察禅师云】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逍遥翁云】不怕念起。唯恐觉迟。觉速止速。二妙相宜。知非改过。蘧颜可师。    【圜悟禅师上堂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丈夫具决烈志气。慷慨英灵。踏破化城。归家稳坐。外不见一切境界。内不见有自己。上不见有诸圣。下不见有凡愚。净裸裸。赤洒洒。一念不生。桶底子脱。岂不是心空也。到这里还容棒喝么。还容玄妙理性么。还容彼我是非么。直不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岂不是选佛场也。然虽如是。犹涉阶梯在。且下涉阶梯一句作么生道。千圣会中无影迹。万人丛里夺高标。    【逍遥翁云】五鼓梦回。缘念未起。灵响清彻。闻和达聪。为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磬摇空。三曰秋蝉曳绪。凝听静专。颇资禅悦。安住妙境。何胜如之。要会么。病觉四肢如鹤瘦。虚闻两耳似蝉鸣。非微尘是名微尘者。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即非微尘。后念不住清净。是名微尘。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    【谢灵运曰】散则为微尘。合则成世界。无性则非微尘世界。假名则是名微尘世界。    【川禅师云】南赡部洲。北郁单越。颂曰。头指天。脚踏地。饥则餐。困则睡。此土西天。西天此土。到处元正是大年。南北东西祗者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可谓极多矣。然见雨则为泥。遇火则为砖瓦。是无微尘之定体。所以为虚妄也。是故说为非微尘。谓非有真实微尘也。但虚名为微尘而已。此谓极细而极多者也。若极大者则世界。世界亦无真实。盖劫数尽时则坏。是亦虚妄。非为真实。但名为世界而已。佛虽现色身而为三十二相。至涅槃时。则皆无矣。不可以此得见真佛。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此如来谓真性佛也。下文言如来说三十二相。彼如来则谓色身佛耳。乃佛谓我说三十二相者。即是非相。谓非真实相也。但名为三十二相而已。此分大意。谓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为虚妄。但有名而已。唯真性谓真实。是以自古及今。无变无坏。彼三者则有变坏故也。    【陈雄曰】三十二相者。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此相非是欲爱所生。楞严经有是言矣。谓其非是欲爱所生。则是从三十二行上得之。世人徒著三十二相。而不修三十二行。将焉自而得见法身如来。又曰。如来有是行。必有是相法也。说相者其意在于三十二行。即非相也。曰非相者。其法身之谓欤。华严经曰。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名三十二相。亦以是耳。岂他求哉。故如来有是名之说。般若经云。如来足下有平满相。是为第一。如来足下千辐轮文。无不圆满。是为第二。如来手足。并皆柔软。如兜罗绵。是为第三。如来两足。一一指间。犹如き王。文同绮画。是为第四。如来手足。诸指圆满。纤长可爱。是为第五。如来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是为第六。如来足趺。修高光满。与跟相称。是为第七。如来双瑞。渐次纤圆。如鹿王瑞。是为第八。如来双臂。平立摩膝。如象王鼻。是为第九。如来阴相藏蜜。是为第十。如来毛孔。各一毛生。绀青宛转。是为第十一。如来发毛。右旋宛转。是为第十二。如来身皮。细薄润滑。垢水不住。是为第十三。如来身皮。金色晃耀。诸宝庄严。是为第十四。如来两足两掌。中颈双肩。七处充满。是第十五。如来肩项。圆满殊妙。是第十六。如来膊腋。悉皆充实。是第十七。如来容仪。洪满端直。是第十八。如来身相。修广端严。是第十九。如来体相。量等圆满。是第二十。如来额臆。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如师子王。是二十一。如来常光。面各一寻。是二十二。如来齿相。四十齐平。净蜜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如来四牙。鲜白锋利。是二十四。如来常得味中上味。是二十五。如来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是二十六。如来梵音。词□和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是二十七。如来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是二十八。如来眼睛。绀青鲜白红环。是二十九。如来面轮。其犹满月。眉相皎洁。如天帝弓。是第三十。如来眉间。有白毫相。柔软如绵。白逾珂雪。是三十一。如来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    【颜丙曰】(注三十二相。与前般若经同。更不重述。)以上乃三十二相也。若据如来妙相。本性湛然空寂。一相尚不可得。岂可以三十二相而求见也。佛在□利天。目连令匠人雕佛三十二相。只雕得三十一相。唯有梵音相雕不得。院主问南泉。如何是梵音相。泉云赚杀人。    【李文会曰】三十二相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修无住无为。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谓法身有名无相。故云非相。既悟非相。即见如来。    【逍遥翁曰】须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为身。故临济云。真佛无形。真道无体。真法无相也。    【川禅师曰】借婆衫子拜婆年。颂曰。你有我亦有。君无我亦无。有无俱不立。相对>卢都。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李文会曰】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谓住相布施也。    【禅要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劫。终不能得。    【教中经云】若见有身可舍。即是不了蕴空。昔日罽宾国王。仗剑诣狮子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不。尊者曰。已得之矣。王曰。可施我头。尊者曰。身非我有。何况于头。王遂斩之。白乳高丈余。王臂自落。是知人法俱空。不应住色布施。所以尊者不畏于死也。    【傅大士云】法性无前后。无中非故新。蕴空非实体。凭何见有人。故舍身命布施。即与菩提转不相应。盖为不见佛性。纵舍身命如恒河沙数。何益于事。又曰。施命如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菩提相。能障涅槃心。猿猴探水月。(证道歌云。水中捉月争拈得)。□□拾花针。(玉篇。□力盎切。□蔡盎切。本草作□□子。亦名浪荡。生食令人发狂。眼生花针。即以手拾之。其实无花针。)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沉。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颜丙曰】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等者。比也。虽受顽福。毕竟不明本性。如生豪贵之家。骄奢纵恣。不容不作业。反受业报。争如受持四句。为他人说。自利利他。其福甚多。    【傅大士颂曰】经中称四句。应当不离身。愚人看似梦。智者见唯真。法性无前后。(法性者。真佛性也。历劫长存。故无前后。)无中非故新。(真性如虚空。本无形相。故云无中也。此性常住不灭。不以前生而故。不以今生而新。故云非故新也。)蕴空无实相。凭何见有人。(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    【川禅师曰】两彩一赛。颂曰。伏手滑槌不换剑。善使之人皆总便。不用安排本现成。个中须是英灵汉。啰啰哩。哩啰啰。山花笑。野鸟歌。此时如得意。随处萨婆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陈雄曰】深解义趣者。须菩提心悟真空无相义趣也。涕泪悲泣者。伤我值遇之晚。不获早觉悟也。    【颜丙曰】深解者。大彻大悟也。    【李文会曰】须菩提闻说是经。了悟人法二空。即得中道之理。叹其希有。感极涕零也。    【傅大士颂曰】闻经深解义。心中喜且悲。昔除烦恼障。今能离所知。遍计于先了。圆成证此时。宿乘无碍慧。方便劝人持。    【李文会曰】未尝得闻者。昔得慧眼。于有见空。今闻是经。于空亦遣。是了中道。将欲起教以示未来也。    【川禅师云】好笑当面讳了。颂曰。自小来来惯远方。几回衡岳渡潇湘。一朝踏著家乡路。始觉途中日月长。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李文会曰】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    【傅大士云】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境亡心自灭。心灭境无侵。经中称实相。语妙理能深。证知唯有佛。小圣讵能任。    【陈雄曰】性中具如来法身。夫是之谓生实相。圆觉经曰。一切实相。性清净故。悟理而至于证实相。吾如夫成就法身功德。莫能出乎其右者。谓之第一希有。信乎经以福兼德言者屡矣。而此独言功德不及福者。是功成果满之时。则其福为不足道。所以坛经有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于福之句。    【颜丙曰】即生实相者。即是悟自性也。    【李文会曰】即生实相者。豁然了悟万法。由此净心建立。是名实相。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佛佛道齐。无法等比。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颜丙曰】佛云实相无相。所谓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如太虚空。无一形相。若悟实相。不可执著实相。当如大士云。彼岸更求离。但说假名。实相本无可得。    【李文会曰】即是非相者。实相无相。故言为非。不是无实相如龟毛兔角。只说龟无毛。兔无角。不说无龟毛兔角。只说实相无相。不说无实相也。    【达摩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也。正犹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此之谓也。    【傅大士云】众生与寿者。蕴上立虚名。如龟毛不实。似兔角无形。    【川禅师云】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王日休曰】信解者。谓信其义而晓解也。受持者。谓能受其义而持守之也。    【陈雄曰】无狐疑心曰信。晓了意义曰解。钦承不忽曰受。佩服不厌曰持。    【李文会曰】但止了悟人法二空。心无取舍。常令空寂。是名信解受持。如来慈悲方便。化导迷人。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若能了悟。万事皆空。以药对病。以悟对迷。以善对恶。以静对动。以慧对愚。种种修行。只是对治。莫作诸恶。勉力为善。依此修行。纵横自在。又且何难。    【傅大士颂曰】空生闻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信此法。同火出莲花。恐人生断见。大圣预开遮。如能离诸相。定入法王家。    【川禅师曰】若不得后语。前话也难圆。颂曰。难难。难如平地上青天。易易。易似和衣一觉睡。行船尽在把稍人。谁道波涛从地起。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李文会曰】若人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不著诸相。悟住无所住心。了得无所得法。是为第一希有。    【川禅师云】行住坐卧。著衣吃饭。更有什么事。颂曰。冰不热。火不寒。土不湿。水不干。金刚脚踏地。旛竿头指天。若人信得及。北斗面南看。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李文会曰】即是非相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复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知是人不著二边。不处中道。一切无住。即名为佛。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契合实相。究竟涅槃。三空之义。初即人空。次即法空。后即空空。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    【傅大士云】空生闻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信此法。同火出莲花。恐人生断见。大圣预开遮。如能离诸相。定入法王家。    【川禅师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颂曰。旧竹新生□。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竹蜜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善静禅师云。竹蜜不妨流水过。山高那阻野云飞。)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李文会曰】如是如是者。佛以须菩提所解空义。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陈雄曰】华严经云。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佛以觉言。外觉离一切有相。内觉离一切空相。于相而离相。于空而离空。得夫真空无相之妙。所以名其为佛。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肇法师曰】得大乘。闻慧解。一往闻经。身无惧相。故名不惊。得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故名不怖。得大乘。修慧解。顺教修行。终不有谤。故名不畏。    【陈雄曰】不惊则无疑心。不怖则无惧心。不畏则无退心。    【李文会曰】不惊不怖不畏者。心若空寂。湛然清净。等于虚空。有何惊怖。甚为希有者。诸上根器。得闻是经。谛听受持。永不退转。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傅大士颂曰】如能发心者。应当了二边。涅槃无有相。菩提离所缘。(子荣曰。如修行初发心菩萨行。愿求大乘正知见人。悟达上乘。先了有无二边之执。方证涅槃无相之理。故离所缘之心境也。)无乘及乘者。人法两俱捐。欲达真如理。应当识本源。    【川禅师云】祗是自家底。颂曰。毛吞巨海水。芥子纳须弥。碧汉一轮满。清光六合辉。踏得故乡田地稳。更无南北与东西。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疏钞云】何以故者。显因中最胜。明标第一波罗蜜者有十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七慈。八悲。九方便。十不退。今言第一波罗蜜者。即布施波罗蜜。何故独言布施为第一。曰。布施者。通摄万行。直至菩提。尚行法施。因布施资生众善。言非者。恐有能所之名。先拂去假名。行无住相施。故曰是名第一波罗蜜。    【李文会曰】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若悟非相。即达彼岸。实无二相。故名第一。非第一波罗蜜者。了悟人法俱空。即无生死可度。亦无彼岸可到。何处更有第一。故云非第一也。是名第一波罗蜜者。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    【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是名第一波罗蜜也。故知假名。如将黄叶作金。止小儿啼。二乘之人闻说假名。将谓是实。执著修行。欲离生死。不知即无生死可离。    【傅大士颂曰】波罗称彼岸。于中十种名。(华严六十六卷。善财童子见宝髻长者言愿为我说诸菩萨道。答言。檀波罗蜜。尸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又合论九十六卷云。如是一百一十八大总持门。不出十波罗蜜中行。)高卑缘妄识。次第为迷情。焰里寻求水。空中觅响声。真如何得失。今始号圆成。(子荣曰。真如之理。上至诸佛。下至含生。本自具足。流转六道。亦未曾失。纵悟成佛。亦未曾得。今始号圆成者。言下顿觉即佛。)    【川禅师云】八字打开。两手分付。颂曰。是名第一波罗蜜。万别千差从此出。鬼面神头对面来。此时莫道不相识。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疏钞云】忍辱波罗蜜者。即十波罗蜜中第三是也。    【王日休曰】佛呼须菩提而谓能忍辱。方不起嗔心以昏乱真性。乃能到诸佛菩萨之彼岸。故云忍辱波罗蜜也。佛虽有时自称如来。自称佛。然亦有时称我。其称我则特谓我身尔。若称如来与佛。则谓己与诸佛如来皆然也。尽此一经皆如是。此佛谓我与诸佛说忍辱波罗蜜。真性中亦岂有此忍辱哉。故亦非真实。但为虚名而已。故云是名忍辱波罗蜜。    【李文会曰】忍辱波罗蜜者。若有能忍之心。即是见有身相。不达我人众生寿者诸非相也。    【大易禅师举火问僧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起则遍周沙界。灭则了无所得。    【庞居士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回光自照看。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然后向你道。    【圜悟禅师曰】参得此语透者。目前万法平沉。无始妄想荡尽。又云大空无外。大象无形。尽世界撮来如粟米粒。总虚空似掌中珠。可以拽新罗国与波斯国斗额。直得东胜神洲箭。射西瞿耶尼中垛。所以道髑髅当千世界。鼻孔摩出家风。若是未出阴界。尚涉见知闻。恁么说话。一似鸭听雷鸣。隔靴抓痒。直饶脱却根尘。去却机境。尚余一线路在。且二途不涉。一句作么生道。还委悉么。佛殿□前石狮子。大洋海内铁昆仑。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者。了悟人法二空。即无忍辱之相。是达我人众生寿者非相。故云非忍辱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肇法师曰】歌利王。即如来因缘中事也。尔时菩萨得无我解。故所以能忍也。    【六祖曰】歌利王是梵语。此言无道极恶君也。世者。生也。如来因中。五百生修行忍辱波罗蜜。以得四相不生。    【李文会曰】如我昔为歌利王截割身体者。如来设教。方便门多。若作教相言之。只是依文设教。为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曾无一念嗔恨之心。    【肇法师曰】五蕴身非有。四大本来空。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若以诸大宗师言之。即是先说有为权教。后显无为实理。若表法言之。歌者。即是慧之别名。利者。刃也。非谓世间之刀。王者。心也。是用慧刀割截无明烦恼之身体也。应生嗔恨者。谓色身与法身即不同也。当知割截之时。即不见有身相。亦不见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何处更有嗔恨也。    【华严经云】譬如虚空。于十方中求不可得。然非无虚空。菩萨之心。亦复如是。    【川禅师云】智不责愚。颂曰。如刀断水。似水吹光。明来暗去。那事无妨。歌利王。歌利王。谁知远烟浪。别有好商量。    【李文会曰】忍辱仙人者。如来五百世中。修忍辱波罗蜜行。欲令一切众生。成就忍辱波罗蜜法。不著诸相。见一切人迷悟贤愚贫富贵贱。平等恭敬。不生轻慢。以至恶骂捶打。皆悉能忍。反生欢喜。不生嗔恨之心。    【圜悟禅师曰】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悲柔和善顺接物。以平等无诤自处。彼以恶声色来加我。非理相干。讪谤毁辱。但退步自照。于己无嫌。一切勿与较量。亦不嗔恨。只与直下坐断。如初不闻见。久之魔孽自消耳。若与之较。即恶声相反。岂有了期。又不表显自己力量。与常流何以异。切在力行之。自然无思不服。且夫见性之人。闻人毁谤。如饮甘露。心自清凉。不生烦恼。则能成就定慧之力。不被六盗窃家宝。功德法财。遂从此增长也。    【傅大士颂曰】暴虐唯无道。时称歌利王。逢君出游猎。仙人横被伤。(子荣曰。逢君出游猎。仙人横被伤者。谓如来因地修行。证初地菩萨。修忍辱仙行。在山中宴坐。遇歌利王出游猎。王乃憩息。睡醒不见左右彩女。遂亲入山。寻见众妃宫女。围绕礼拜仙人。王乃大怒。问曰。云何恣情观我女色。仙人曰。于诸女色。实无贪著。王曰。云何见色不贪。仙人曰。持戒。王曰。何名持戒。仙人曰。忍辱即是持戒。王乃持刀割仙人身。问曰。还可痛否。仙人曰。实不痛。王即节节支解。问曰。还可痛否。仙人曰。实不痛。其时辅相大臣谏曰。彼之大士。逢斯患苦。颜色忻然。无所摇动。奈何大王如斯刑害。王乃止。尔时王者即憍陈如。是时仙人者。即释迦如来也。)频经五百世。前后极时长。承仙忍辱力。今乃证真常。    【川禅师云】目前无法。从教柳绿花红。耳畔无闻。一任莺啼燕语。颂曰。四大元无我。五蕴悉皆空。廓落虚无理。乾坤万古同。妙峰嶷嶷常如故。谁管颠号刮地风。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陈雄曰】夫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而菩萨受如来无相教法者也。欲成佛道。必发菩提无上道心。盖菩提无上道心。即清净无相心也。菩萨应当离一切相以发是心。然后可以成佛。    【李文会曰】应离一切相者。心常空寂。不生起灭。湛然清净是离一切相也。    【川禅师云】是。即此用。离此用。(百丈参马祖。祖见师来。取禅床角头拂子J起。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颂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雪月风花。天长地久。朝朝鸡向五更啼。春来处处山花秀。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晁太傅曰】自定纯修之法。但于一切时中。随其办及。止习无住之住足矣。(又下文曰。金刚经云。应生无所住心是也。又僧肇五论有云。圣人之心。住无所住。内解注云。安住无为。名之为住。住无方所。故名无住。又六祖坛经云。我此法门。无住为本。又司马子微坐忘论翼云。不依一物而心常住。又云出世之法。以无著为本。华严云。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净身口意。住无碍行。灭一切障。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涅槃经云。凡夫著色。乃至著识。以著识故。则生贪染心。故为色缚。乃至为识之所系缚。以系缚故。则不能免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斴著同。)    【王日休曰】应。当也。不应住色生心者。谓不当住著于凡有形色而生心也。若受广大居宇。美好器用之类是也。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心者。谓不当住著于声音馨香滋味。及所触而生心也。若爱声乐讴唱。爱龙檀脑麝。爱饮食异味。爱娇娆妇女。皆是住著于声香味触而生心也。不应住法生心者。谓佛法本为因众生根器而设化。若住著之。则是泥于法而无由见真性。故不当住著于此而生心也。应生无所住心者。谓凡有住著处。皆不得起心念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谓心若有所住著。则其住斴之非也。盖当使一念寂然。如虚空然。则可以见真性矣。此与第十分大略同。然此再言之者。乃详言之也。亦恐弟子有听之不审者。亦恐有续来听者。所以再言之。凡此经中重迭言者。义皆如此。    【李文会曰】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者。心住六尘。即著诸相。取舍憎爱。无有休期。应生无所住心者。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赵州云】我见千百亿个。尽是觅作佛汉子。于中觅个无心底。难得。    【僧若讷曰】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真心湛然。    【察禅师心印颂曰】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何人敢授传。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须知体似虚空性。意似火炉火里莲。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圜悟禅师云】在家菩萨修出家行。如火中生莲。盖名位权势意气。卒难调伏。而况火宅烦扰煎熬。百端千绪。除非自己直下明悟。本性妙圆。到大寂大定休歇之场。方能放下。廓尔平常。彻证无心。观一切法。如梦幻泡。空豁豁地。随时应节。消遣将去。随自己力量。转化未悟。同入无为无事法性海中。则出来南阎浮提打一遭。必不为折本也。    【黄檗禅师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为无心也。无心者。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是名佛也。又云大恒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螘。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溺臭秽。沙亦不恶。此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即便是究竟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真如之心。本无所住。若不住诸法相。即与道相应也。若住于法。即违正教。既违正教。即为非住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