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致辩:辩论。⑤孩提:幼儿。钦(qīn亲):同“亲”。46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54⑥此心:指仁爱之心。⑦址:基地。岑(cén涔):高山。⑧传(zhuàn撰)注:指对经典的注释工作。蓁(zhēn真):通“榛”,荆棘。塞:堵塞。翻蓁塞:疏通僻壤,这里指注疏古代典籍。这是说花费精力注疏古代经典。⑨陆沉:陆地下沉。这是说,花心神探微旨陷没深。这句是讽刺朱熹的治学方法陷于绝境而不能自拔。切琢:研究。C D恁(rèn任)地:如此,这样。C E和(hè贺)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意思写作诗词。C F舡:船的异体字。C G墟墓:坟墓。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先祖的处所,后来也C H称家庙。这句是说,临墓生哀入家庙思亲。斯:此。磨:消灭。这句是说,这是人千古不变的心。C I涓流:细小的水流。沧溟:指大海。这句是说,细流汇成浩瀚C J的大海。拳石:拳头一样大的石头。泰华:泰山、华山。这句是说,小C K石集成泰山华山峻。易简工夫:指陆九渊自己所主张的“心学”的治学方法,简单C L容易。这句是说,易简工夫将能久传光大。支离事业:指朱熹的治学方法烦琐零碎。这句是说,支离破碎C M的搞法终究要没沉。真伪:指分别真假。只今:如今。N D怿(yì译):喜悦,高兴。大不怿:非常不高兴。N E翌(yì亦)日:次日。二公:指朱熹、吕祖谦。数十折议论:提N F出十几个问题来辩论。继日:第三天。N G46685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相听:听取我方意见。所尼:所拘泥。N H南康:今江西省星子。白鹿:指江西庐山白鹿。元晦延入白鹿N I讲说:朱熹请我到白鹿书院讲学。引文见《论语。里仁》。N J这是说,我在此从来没有讲到过这些道理,实在惭愧,还有什N K么好说的哩!简析A B这段语录,叙述了陆九渊与朱熹在哲学方法论上一次重要论争的情况。这次辩论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它是由南宋著名史学家吕祖谦约集召开的。陆九渊和朱熹都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他们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学说内容和根本目标同维护封建伦理及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政治立场是一致的。在世界观上,他们都把“理”理解为世界的本源,认为人都具有合乎伦理的、善的天然本性。但是他们由于受佛、道等思想的影响不同,所以从相同的出发点迈出第一步后,就立即产生了思想分歧。朱熹吸收了佛家“体用合一”的观点,提出“性即理”,认为万物都是理的体现,人心只是其一,人性即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陆九渊则发挥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提出“心即理”,认为万物皆自心发,人心即是世界本源。世界观上的分歧,导致了他们方法论的不同。朱熹讲“穷理”,即“道问学”。陆九渊讲“明心”,即“尊德性”。“尊德性”和“道问学”,语出《中庸》。其涵义一是指从事于内心修养,一是指致力于学问。所谓朱、陆异同就是从这里开始46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54的。这次鹅湖之争的中心问题就是做学问和道德修养的方法问题,涉及到哲学认识论。朱熹的方法是教人从“格物致知”做起,先“泛观博览”,积累知识,知识积累多后,自然可以达到“豁然贯通”、“顿悟天理”,然后由博返约,认识心中本具之理。陆九渊认为朱熹的这套方法太烦琐,因此他主张首先应“发明人之本心”,即站稳地主阶级立场,树立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绝对信仰,然后再去读书明理,就可一通百通。陆九渊与其兄陆九龄为了以这种主张战胜朱熹,会前曾事先统一了看法,陆九渊说服了陆九龄,哥哥同意了弟弟的看法,二人还曾作诗唱和。陆九龄的诗是赴会前一天夜里作的,陆九渊的和诗是在赴会途中作的。陆九龄所作诗的第一句,是发挥孟子天赋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思想,说明他的哲学是建立在人有天赋道德本心这个基础上。第二句强调自古圣贤相传的内容不过就是这种本心。“留情”、“着意”两句是讲他的为学主张。他认为既然人有天赋的本心,那么发明本心是基本,留情“传注”是棘途。本心一经发明便是天理,他反对把精力花费在注疏诠释古代经典以探求所谓精微大旨上。这些与陆九渊的看法基本相同,所以陆九渊称赞“诗甚佳”。鹅湖会上,陆九龄急急忙忙地宣读了事先作好的“立心”、“复本”的哲理诗,朱熹听到第四句就说他已经上了陆九渊的船,感到很失望。陆九渊的和诗也是从本心说起。他认为,临墟墓莫不生哀痛之心,入宗庙无不起肃敬之念,这就是人们千古不变的本心。这个心具备万理万善,是人人皆有的。人们之所以能4680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接受封建教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心。识得本心,乃是学问和道德修养的前提,保存和恢复本心则是学问和修养的唯一工夫。他认为这种易简直截的工夫是能长久流传、发扬光大的,并断言朱熹的一套为学工夫支离烦琐,不切实用,终究要沉没。这使朱熹听后大为不悦。陆九渊对陆九龄的诗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陆九龄的诗说:“古圣相传只此心。”这句为考求圣贤之书以便体识此心的方法留有了余地,所以陆九渊听完后说“第二句微未安”,并在和诗中把“古圣相传只此心”改为“斯人千古不磨心”。在陆九渊看来,陆九龄的说法针对性不强,因为“传心”的说法朱熹并不绝对反对,只是强调必须通文字,见诸经典,所以欲得圣人之心,必须穷格圣贤之书。同时陆九渊认为其兄的说法不彻底,孟子主张的仁义礼智之心是千古以来人人生而具有、不可磨灭的,成圣成贤无须依赖前圣相传,只要相信自己宝藏本自全具,一经发明本心,自然就可成为圣贤。这种工夫既易简直截,又比读书穷理、积累贯通可靠。鹅湖之会辩论了三天,双方都未改变自己的哲学观点,最后是不欢而散。在这次会上,吕祖谦基本上是站在朱熹一边。他召集这次会,表面上是企图调和朱、陆之间的学术分歧,实际上他的真正用意是要和朱熹一起矫正陆学之偏,他是作为二陆的对立面出现的。陆九渊认为朱、吕在辩论中未占上风,自谓朱、吕提出十几个问题,陆氏兄弟彻底驳倒了对方,后来他们常以鹅湖之辩津津乐道,这说明鹅湖之会对扩大陆学的影响起了一定作用。469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64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节选)作者及作品简介A B《甲辰答朱元晦书》的作者陈亮(143—1194),字同甫,浙江省永康人,因世居永康城外龙窟村,学者称龙川先生。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浙东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被称为“功利之学”。在陈亮所处的江浙地区,是南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出现了享有特权的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垄断性商业。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地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又受到垄断商业的束缚。尤其在宋金对峙、南北分裂的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更严重的损害。陈亮就是代表中下层地主兼商人利益的哲学家。他反映工商业地主的意志和要求,经济上主张“农商一事”,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联合抗金。他在青少年时就有“驱驰四方”杀敌救国的壮志,刻苦钻研兵法战略,考究古人用兵成败的经验教训,写成了《酌古论》一书,作为抗金救国的借鉴。当以刘豫、张邦昌、秦桧为代表的上层官僚地主鼓吹民族投降主义,残酷镇压民族自卫斗争时,他写了《中兴五论》,上书孝宗皇帝,陈述复仇雪耻、恢复中原的主张。以后又多次上书,指陈抗金救国4702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大计,抨击主和派,劝勉皇帝励精图治,收复失地。其词锋之尖锐,言语之激烈,震惊朝野。他这种爱国言行遭到当权者的嫉恨,他们以空言罗织罪状,进行陷害,使他两次下狱,备受鞭笞之苦。但他抗金之志终不屈挠,写了许多有战斗性的论文和诗篇,直到临死的前一年,还写下“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的豪壮诗句。陈亮的哲学思想也表现出很强的战斗精神,他的斗争锋芒主要指向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唯心主义。陈亮与朱熹是同时代的人,并有个人交往,但他们在思想上水火不相容。陈亮针对朱熹等唯心主义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尊王贱霸”、侈谈“仁义”、讳言“功利”等种种谬论,提出注重“事功”的功利主义学说。陈亮与朱熹的辩论,主要是通过来往书信的形式进行的。这里所节选的《甲辰答朱元晦书》是陈亮于公元1184年写给朱熹的一封回信。甲辰即宋孝宗淳熙11年。元晦是朱熹的字。这是陈亮同朱熹进行“王霸义利”问题大论战中的一篇重要文章。陈亮的著作,都收在后人编辑的《龙川文集》中。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亮集》。这里的选文,依据此书。原文A B自孟荀论义利王霸①,汉唐诸儒未能深明其说②,本朝伊洛诸公辩析天理人欲③,而王霸义利之说于是大明。然谓三代以道治天下,汉唐以智力把持天下④,其说固已不能使人心服;而近世诸儒遂谓三代专以47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64天理行⑤,汉唐专以人欲行,其间有与天理暗合者,是以亦能长久。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⑥,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⑦,万物何以阜蕃而道何以常存乎⑧!故亮以为汉唐之君本领非不洪大开廓,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而人物赖以生息⑨。惟其时有转移,故其间不无渗漏CD.曹孟德本领一有跷欹CE,便把捉天地不定,成败相寻CF,更无着手处。此却是专以人欲行,而其间或能有成者,有分毫天理行乎其间也。诸儒之论,为曹孟德以下诸人设可也,以断汉唐,岂不冤哉!高祖太宗岂能心服于冥冥乎CG!天地鬼神亦不肯受此架漏。谓之杂霸者CH,其道固本于王也。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CI,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CJ.向来十论大抵敷广此意CK,只如太宗亦只是发他英雄之心,误处本秒忽而后断之以大义CL,岂右其为霸哉CM!发出三纲五常之大本,截断英雄差误之几微,而来谕乃谓其非三纲五常之正,是殆以人观之而不察其言也。王霸策问ND,盖亦如此耳。注释A B①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等篇中有“义利”、“王霸”之辩。4724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荀:荀子。《荀子》中有《王霸》之篇。②汉唐诸儒:指汉朝的董仲舒、唐朝的韩愈等人。③伊洛:指河南的伊水、洛水,都在洛阳附近。伊洛诸公:指程颢、程颐兄弟,他们都住在洛阳。④语见《二程遗书》卷十一,程颢说:“三代之治,顺理者也;两汉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三代:指夏、商、周。把持:控制。⑤近世诸儒:指朱熹等理学家。⑥架漏:把破漏的屋子用木材支架起来。⑦牵补:东牵西扯,弥补一时。⑧阜蕃:生长繁殖。⑨开廓:开阔。生息:生长、繁殖。渗漏:这里是疏漏、过失的意思。C D孟德:曹操字孟德。跷欹(qiāoqí敲奇):诡诈可疑的行为。C E把捉:把握。相寻:相继。F C高祖:汉高祖刘邦。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冥冥(míng明):按C G照迷信的说法,指人死后进入的阴间世界。杂霸:用霸道掺杂在王道中进行统治。C H自处:处身立世。C I直上直下:古今历史。一个头颅:比喻指导原则。C J十论:指淳熙九年夏天,陈亮给朱熹的信中提到的“杂论十C K篇”,请朱熹评阅,朱熹回信攻击“十论”,认为它偏离了“三纲五常之正道”。敷广:陈述。只如:比如。秒忽:很微小。C L右:同“佑”,帮助,引申为赞美、推崇。C M王霸策问:指陈亮写的《问答一》,见《龙川文集》。N D47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64简析A B陈亮与朱熹的争论,基本上是围绕着王霸、义利的问题展开的,这即是哲学史上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是中国古代关于两种统治方法的争论。王即王道,指“以德服人”,用“仁政”进行统治,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霸即霸道,指“以力服人”,用刑法进行统治,这是法家的政治主张。义利之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功利关系问题的争论。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利,指利益、功利。朱熹认为,义是天理流行的表现,利是人欲泛滥的表现,天理和人欲的对立也就是义和利的对立。他把这一套理论运用到历史观上,认为决定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心术好,纯乎“天理流行”,专讲“仁义”,所以是“王道”盛世;三代以后的帝王心术不好,“人欲横流”,专讲“功利”,所以是“霸道”衰世。朱熹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宣传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倒退论。陈亮对朱熹“三代专以天理行,汉唐专以人欲行”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他提出,汉唐如果只是人欲横流,为什么万物能够繁荣滋长,“道”能够长存呢?他还高度评价了汉唐的君主,认为他们也有“英雄之心”,其本领“非不洪大开廓”,故能使国家长存,人物生息。在陈亮看来,历史是不断变革、不断前进的,历史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根本不存在什么“三代以上”和“三代以下”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在这里阐述的是一种发展进化的历史观。在关于“王霸义利”问题上,陈亮批评了朱熹把“天474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理“和”人欲“、“王道”和“霸道”根本对立起来的观点。他认为霸道原来是本于王道的,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王道与霸道、仁义与功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历史上总是王霸并用,义利双行。南宋时期关于“王霸义利”的辩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爱国与卖国、革新与守旧的斗争。陈亮崇尚像汉高祖、唐太宗那样有点霸气的历史人物,认为他们才是有救世之志、除乱之功的旷古英雄,他希望再出现这样的霸才,抗金雪耻,收复失地,统一中国。他主张功利主义,也是以富国强兵、“中兴”、“复仇”为目的的,一切以对抗金斗争是否有利为标准来衡量,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他对朱熹和其他理学家侈谈“仁义”、“王道”,宣扬历史退化观点所进行的批判,冲击了南宋大官僚地主集团卖国投降、复古倒退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在当时也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他的思想还不可能完全摆脱儒家的立场,在同朱熹进行论战时,经常引用一些儒家的言论,这反而削弱了批判战斗的力量。另外,他是把汉唐的功业完全记在一两个帝王身上,这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47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64王守仁:《传习录》(节选)作者及作品简介A B《传习录》作者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省余姚(今绍兴地区余姚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守仁青年时代就关注北方边境的安全,28岁中进士后,向明孝宗皇帝疏陈边务八条,建议加强北方防务,不久,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后又改任为兵部主事。他35岁那年,宦官头子刘瑾胡作非为,迫害朝臣,他上书相救,结果被打了40廷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4年以后,升为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以后调回朝中,任过吏部主事、吏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等职。后又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积极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因功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1519年(正德十四年),又平定了明宗室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并没有因这次大功而受到皇室的信任和封赏。王守仁50岁时,才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没有赴任,又授予光禄大夫上柱国的虚衔和新建伯的封号。嘉靖七年,广西一带傜、僮等少数民族起义,王守仁接受朝廷命令前去镇压。他采用剿4768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抚并用的策略,迅速扑灭了这次农民起义,在回军的路上病死,终年57岁。他利用军政余暇,从事讲学活动,从学者甚众。因此,他的学说在晚明时期影响很大,形成了阳明学派。王守仁生活在明朝中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土地兼并十分激烈,大量的土地被皇室、官僚所占有,沉重的赋税转移到农民头上,迫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破产流亡,终于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社会基本矛盾引发下,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上述被王守仁所镇压的农民运动及少数民族的起义和所平定的宁王叛乱,都说明了明王朝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王守仁力图把明王朝从危机中挽救过来,为此,他除了亲自带兵镇压起义、平定叛乱以外,还进行了如何“破心中贼”的理论探讨。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朱熹的学说被官方奉为正统思想,官僚士大夫和一般的知识分子都溺于所谓训诂词章之学,把朱熹的学说当成猎获名利的工具。许多学者、理学家由于受朱熹的影响,在知行观上认为必须先知然后才能行,于是只在讲习讨论上作“知”的功夫,说“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王守仁认为,人们追逐名利,对于消除统治者内部的互相倾压与缓和统治者和农民的阶级矛盾都是不利的。他总结思想统治的经验,从心物关系、心理关系和知行关系问题上,对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朱熹“析心与理为二”是导致知行分离的理论基础;朱的“即物穷理”之说,只能约束行为外表,不能钳制思想动机。他以铲除人们的叛逆和不守本分的心理为目的,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的思想,批判朱熹的“理47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64学“。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影响不仅在当时很大,而且几乎动摇了程朱理学作为后期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左右了思想界长达一百多年之久,它还影响到我国近代及朝鲜、日本等东方各国。王守仁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其中《传习录》上、中、下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1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阳明全集》(全二册),这里的选文即依据此书。原文A B爱曰①:“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②,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④’。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47807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