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道然:意思是说人们行为违犯了自然规律所招致的。C G天人之分:天与人的区分。至人:即下文所说的“圣人”。这是C H说,能了解自然和社会有不同的职能和运动规律的,那就可以叫做圣人。不为:不有意识去做。不求:不有目的去求取。天职:自然职C I能。如是者:像这样的事情,指“天职”。深:指圣人思虑深远。其C J人:指上文的“至人”。不加虑:不超越自然现象替天作思虑。大:指圣人的才能广大。不加能:圣人不施加才能,即不加干C K预。精:指圣人见识精明。不加察:圣人不予追究体察。C L不与天争职:不与自然争职能。C M时:指四时的变化。财:财富。治:指人掌握天时,利用地财N D的能力和办法。参:参与,配合。能参:指人能配合天地的职能。舍:抛弃。以:用。所以参:指人们用来配合“天时”、“地N E财”的“人治”,也就是指人在对自然斗争中的努力。愿:指望。所参:指“天时”、“地财”。这是说,只渴望天地的N F恩赐。列星随旋:群星相随运转。火召:同“照”。递火召:交替着照N G耀大地。四时代御:四季交替着向前进展。阴阳:指阴气和阳气。化:化育,生育。这是说,阴阳二气相N H反相成化生万物。18467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博施:普遍地施及万物。N I其和:指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等自然现象互相调和N J的作用。其养:以上各种自然条件的滋养。其事:以上各种自然条件的作为。神:指自然界微妙的作用,神N K奇的变化。其所以成:大自然所作出的成绩。其无形:指大自然不露行迹N L的生成万物的过程。据下文,“天”应当作“天功”。天功:自然界的功绩。N M不求知天:指对无形迹可寻的自然生成过程,不作主观臆断。另O D一说,不希求了解天(自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形:形体。神:精神。荀子认为,人由于自然的职能和功效才O E有了形体;人的形体具备了,精神也就随之而产生。臧:“同”藏“,蕴藏。焉:于此。天情:自然具有的情感。O F能各有接:人的耳、眼、鼻、口、身躯的功能都能够各自接触O G外物。不相能:感官的功能不能互相替代。天官:指人类自然具有的耳、目、鼻、口、身躯等感觉器官。中虚:指人的胸腔。治:统率。五官:耳、眼、鼻、口、身躯O H五种感官。天君:指心。古人错误地认为心是思维器官,像国君统率四方O I那样,对其他感觉器官起统率作用,所以荀子称心为“天君”。财:同“裁”,改造,利用。其类:指人类。非其类:与人类异O J类的万物。天养:自然供养。这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利用人类以外的自然物来养活自己,这叫做“天养”。天政:自然政令。这是说,顺着人类生理的需要来奉养人们就O K是福,违背人类生理的需要来奉养人们就是祸。这种自然的制约如同社会上施行赏罚的政令,所以叫做“天政”。这是说,蒙蔽了自己的心,感官的享受与活动过度而没有节制,O L18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71不能务本节用,毁弃自然用来养人的东西,违背自然对人类生活的自然制约,好恶喜怒哀乐无节,从而丧失自然给于人的一切功能,这就叫做“大凶”。所为:指人所能为与所当为的事。所不为:指人所不能为与不O M当为的事。官:职守。这是说,天地都能为人类各尽其职,而万物都能供P D人役使。曲:周遍,各个方面。这是说,他的行事把各方面都治理得很P E好,他的生活样样都很安适,他的生命受不到伤害,这就叫做“知天”。志:同“识”,认识,研究。所志于天者:对天所认识的。已:P F同“以”,根据。下文三个“已”字同。见:同“现”,显现。下文三个“见”字同。见象: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自然现象。期:预计,推测。宜:土地适宜,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息:生息,繁P G殖生长。数:时序,指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季节性规律。事:P H从事,指农业生产劳动。知:应当作“和”,即调和,指阴阳相交所产生的和气。治:治P I理。官人:指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守天:指掌握天象和天时变化P J的规律。自为:指一般人自己应做的事。守道:遵循自然规律。原文A B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①,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18687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同也②,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③此之谓也。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⑤。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⑥。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⑦此之谓也。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⑧;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⑨。若夫心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CD.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CE;小人错其在己者CF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CG.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CH.星队、木鸣CI,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CJ,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CK.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CL;上暗而政险CM,则是虽无一至18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71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ND.木苦耕伤稼,耘耨失薉,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贵民饥NE,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袄。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NF,夫是之谓人袄。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NG,夫是之谓人袄。袄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NH.其说甚尔,其菑甚惨NI.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袄,可怪也,而不可畏也NJ.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NK.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NL.”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王差而不舍也NM.雩而雨OD,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OE.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OF.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OG.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OH.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OI,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1880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尽亡矣OJ.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OK?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OL?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OM?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PD?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PE?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PF?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PG.注释A B①瑞历: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历象。古代以历象为祥瑞,所以称“瑞历”。②繁:众多。启:萌芽。蕃:茂盛。畜:同“蓄”,积聚。③诗:指《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作:生成。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大王:即古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族的部落领袖。荒:广大,引申为开辟。彼:指大王。作:创立基业。康:安居。引诗见《诗经。周颂。天作》。④恶(wù务):厌恶。辍(chuò绰):废止,取消。匈:同“汹”。汹汹:形容声音吵闹。行:德行,正义的行为。⑤常道:一定的规律。常数:一定的法则。另一说,永恒的形势。常体:一定的行为准则。⑥道其常:遵守事物的常规。计其功:计较眼前的利益。⑦“礼义之不愆”句,依《正名》篇中引同诗补。愆(qiān千):过失,差错。恤(xù序):顾虑。这句诗是说,不违反礼义,又何必担心别人说闲话呢?此诗已佚失。⑧后车:侍从的车。乘(shèng胜):一辆车套四匹马为一乘。千乘:等于说“千辆”。知:同“智”。⑨啜(chuò辍):吃。菽:豆类的总称,这里泛指粗粮。节然:适189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81然,偶然遇上。另一说,时运如此。若夫:至于。心意修:据《正论》篇,应当作“志意修”,指意C D志端正。志乎古:识于古,通晓古代。敬:严肃。另一说,看重。慕:羡慕,指望。这是说,君子看C E重自己的力量,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作好自己应作的事情,不指望自然的恩赐。错:同“措”,放弃。错其在己者: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C F一:都是同一个原因,即都是由对待人和自然的态度所决定。C G县:同“悬”,悬殊。C H队:同“坠”。星坠:流星陨落。木鸣:指树木因干燥爆裂作响。C I另一说,木因风而鸣。罕至者:很少发生的现象。C J党:古“傥”字,偶然。是:此,指日月有蚀,风雨不时等现C K象。上明:君王贤明。政平:政局安定。并世起:同时发生。C L上暗:君王昏暗。政险:政治险恶。C M物之已至者:已经发生的事物现象。袄:同“妖”。人袄:人为N D的灾祸。木苦(kǔ苦):粗劣。耘(yún云):除草。耨(nòu):锄草。薉 N E(huì会):应当作“岁”。失岁:失时。另一说,“耘耨失薉”当作“木苦耘失岁”,“失岁”,收成不好。田薉:同“田秽”,田荒芜。籴(dí敌):买粮食。错:同“措”。举错:采取的治国措施。不时:不适时。本事不N F理:不很好治理农业生产。内外:指男女,古时男主外事,女主内事。乖离:背离。寇难:N G外患内乱。1902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三者错:上述三种人妖交错而来。N H尔:同“迩”,浅近。菑:同“灾”,灾难。这是说,关于人妖N I的道理虽然很浅近,但是这种灾祸却很凄惨。勉力不时:役使劳动力不适应农时。牛马相生:牛生马,马生N J牛。六畜:猪、马、牛、羊、狗、鸡。六畜作袄:六畜也会发生妖异现象。传:指古代文籍,即古书。书:史书。N K不急之察:不急需的考察。不治:不理睬。N L王差(cuō搓):同“磋”。切王差:研究,琢磨。N M雩(yú于):古代求雨时祭天祀神的仪式。O D食:通“蚀”。卜:古人灼龟甲、兽骨取兆以问吉凶叫做卜。筮O E(shì是):古人用蓍草占卦以问吉凶叫做筮。得求:得其所求。文:文饰、粉饰。以文之:用来文饰政事。礼义:礼指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准则。按照礼去O F做就是义。赫:显赫,明亮。晖:光亮。博:广大,普遍。睹:应当作O G“日者”,明亮。白:显著。这是说,人的命运在于如何对待自然,国家的命运在于是否能O H正确对待礼。君人者:做国人君主的,即统治者。隆礼:崇尚礼。王(wàngO I忘):用如动词,称王,成就王业,统一天下。霸:成就霸业,称霸于诸侯。权谋:玩弄权术。倾覆:搞颠覆活动。幽险:使用阴谋手段。O J大天:认为天伟大:尊崇天。思之:思慕天。孰与:哪赶上,哪O K如。物畜而制之:是说把天当作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从:顺从。颂:赞美、歌颂。天命:指天体和天时变化的规律。O L19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81制天命:掌握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望时:盼望时节。应时而使之:适应时节而且使用它。O M因物而多之:依据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使物增多。骋能而化之:施P D展人的才能而去变革它。思物而物之:后一物字为动词。这是说,思念物而使物成为物。P E理物:治理物。愿:仰慕。愿于物之所生:羡慕万物所以生长之理。有:通P F“佑”,帮助,促进。成:成长。错:同“措”,置,放弃。错人:放弃人的努力。万物之情:万P G物的真实情况。原文A B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①。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②。不知贯,不知应变③,贯之大体未尝亡也④。乱生其差,治尽其详⑤。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⑥。水行者表深⑦,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⑧,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⑨,外内异表CD,隐显有常,民陷乃去CE.万物为道一偏CF,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CG;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CH;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CI;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CJ.有后而无先,1924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则群众无门CK;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命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CL.书曰CM:“无有作好ND,遵王之道;无有作恶NE,遵王之路。”此之谓也。注释A B①百王:百代帝王,即历代帝王。道:指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贯:一贯。这是说,历代帝王都没有变更的东西,就足可成为始终一贯的原则。②这是说,一代废止,一代兴起,都可用这一贯的原则来应付这些时代的变化,道理一致,就不会产生混乱现象。③应变:适应变化。④大体:一般原则。亡:失效。⑤这是说,国家混乱,是因为运用这一贯原则有差错;国家太平,是因为能周详地运用这一贯原则。⑥道之所善:道所认为好的。中(zhòng重):符合于道。畸(jī机):偏离。匿(tè特):同“慝”,差错。⑦表:标志。表深:用标志表示出水的深度。⑧表道:用标志显示出道。⑨道无不明:这是说,有了礼作标准,道没有不能明白的。外内:外在的和内在的行为。另一说,外指外事,如战争。内C D指内事,即内政。异表:表,是标准的意思。异表,是说各有其不同的准则。常:常规。陷:灾祸。C E道:在这里既指大自然,也指礼。一偏:一个方面,一部分。C F慎子:即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前期法家的代表。他主张君C G19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81主要凭借权势实行法治,不讲任用贤能。荀子认为任用贤能是实行法治的先决条件,所以他说慎到“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诎:同“屈”。信:同“伸”。老子主张以屈为伸,以柔胜刚,所C H以荀子说他“有见于诎,无见于信”。齐:均等。畸:差别,不齐。墨子主张“兼爱”、“尚同”,幻想C I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实现互爱互利,所以荀子说他“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即宋銒(jiān坚),战国时期宋国人。他认为人情欲望少,C J不知人情欲望一般是多的,所以荀子说他“有见于少,无见于多”。门:门路,方向。无门:没有前进的方向。C K不化:得不到教化。C L书:即《尚书》,引文见《洪范》篇。C M无:同“毋”,禁止之词。无有:不要。作好:偏好,即以个人N D的爱好为爱好。作恶:偏恶,即以个人的厌恶为厌恶。N E简析A B《天论》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从“天行有常”至“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