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南怀瑾庄子讲记》完整版-5

作者:南怀瑾 字数:32289 更新:2023-10-08 20:09:51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刀在牛下面轻轻一拉,「莫不中音」,几句话描写的动作,干脆、利落,牛哼都不哼,几下就成功了,一条生命就回家了。刀从皮套里拉出来,「兹……」就一下子,好了。「合于桑林之舞,」看起来庖丁不是在杀生,简直是在跳舞,「桑林之舞」是夏时商时有名歌舞,是艺术,是音乐。「乃中经首之会。」刀一下去,在牛身上十二经脉的纹理轻轻拉一下,整个皮就脱开了。  这一段描写杀牛,杀得高明,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叫杀生的艺术,杀生达到艺术的境界。实际上,庖丁杀牛的技术,使被杀的牛痛苦很少,我想牛的灵魂出窍时会讲:你的技术真高明,不大痛苦啊!古代杀头真是害怕,犯人上了法场,向刽子手说:拜托,我们来生做个朋友,给我便利一点(就是快一点)。刽子手杀人快得很,就看他的刀在犯人头上一靠,不是画上画的刽子手杀头时,拿刀像切瓜那样吹,可见画画的人没有看过杀头。杀头时,刽子手把犯人头发一抓,刀一靠就完了,快得很。我年青时看过。  杀生的艺术,给庄子写成了这样的技巧。固然说杀牛的技术很美,总是不好,庄子讲得好好的,前面叫人养生,活得很长,可是为什么又讲到杀牛?你说怪不怪?读书时要从这些方面去想。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文惠君站在那里看杀牛,嘴里惊叹:好啊!你本事这样大,杀牛真利落,技术真高明!大概还在鼓掌,只是这里没写。文惠君在赞叹杀生,孟子看到了,一定要骂他的。  技进乎道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文惠君一赞叹,庖丁「释刀」,把刀一摆,那姿态比跳舞的还优美,就告诉皇帝:没有什么稀奇,报告陛下,「臣之所好者,道也,」我真正喜欢的是修道,因为我学道,所以会杀牛。「好」「道」,以修道的精神来做任何事情,技巧的高明,都超越了,已经不是在形而下,而在形而上。等于大艺术家陈教授塑造人物,随便一块泥巴,在他手上一捏一转就成形了,「好」「道」而「进乎技矣」就是这个道理。  庖丁杀牛,「好」「道」而「进乎技矣」,修养到了道的境界,任何技术都可以达到超神入化的程度,这就是讲养生的道理,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生活,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联考考得像杀牛一样,就好了。联考进考场无所谓,考题一拿来,笔一画就是了,考完了,笔往桌子上一丢,冰淇淋来一杯,很有把握;做生意到这种程度,无所谓发财,就是爱发就发,不发就不发。这是讲原则。  你看这位杀牛的庖丁说法,在给文惠君传道,拿佛学讲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庖丁以杀牛身而说法,因为他杀牛,文惠君杀人,当皇帝都喜欢杀人,杀人杀牛差不多,所以在传道。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注意,开始杀牛时,看到什么都是牛,都想杀。这里讲个笑话,年青人刚学拳时,手发痒,看到人,手就想动一下,没有看到人,柱头也要打两下,这才痛快。等于小狗长牙齿时,看到臭鞋子都要咬一下,不然牙根发痒。  开始学技术时,看到什么都是牛时,什么都想动。以前剃头师傅收徒弟,教怎么拿刀,怎么剃,开始不能用人头做实验,只能拿刀在葫瓜上面慢慢削皮。那时的学徒都带着做家务,师娘在屋里煮饭了,叫徒弟打一点水,徒弟就把剃刀往葫瓜上「咚」地一放,进去舀水了,然后出来慢慢刮。这样搞惯了,师傅让徒弟给人家剃光头,师娘又在屋里叫打水,徒弟就把剃刀往人家头上「咚」一放,当然这个人就完蛋了。这是个笑话。  讲到剃头,就想起以前的故人,他一辈子做理发匠,我小时喜欢坐在挑担子的矮凳上,让他剃头,不像现在坐在冷气底下,旁边还有人剪指甲,我一辈子不敢,只觉得这样很可怕。这位故人也会做诗,给我剃头时就谈起诗来,所以我很喜欢他给我剃头,尤其是夏天,剃得光光的,热水一洗,那清凉的味道,比在电风扇底下好,再听他讲最近做了什么诗,后来看到理发店的对子,是他念给我听的,譬如「毫末生意,顶上功夫,」我说好,就背下来。还有一幅,后来知道是左宗棠的:「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一个个都把头砍下来,这就是左宗棠少年时的气派,后来变成理发店的名对子。我常常让他剃头,并跟他谈诗,过后我有点害怕,他一边嘴里讲诗,一边在我头上乱剃,若他讲忘了,在我头上「咚」地一下,那还得了啊。其实他剃头已到了庖丁杀牛的境界,把头不当头了,随便划两下头就光了,眼睛都不看的。后来长大了出门以后,想起坐在乡下的柳树底下让他刮光头,夏天用热水洗洗凉快一下,追忆这个境界,超过了冷气底下喝咖啡。  开始杀牛时,所见无非是牛,就像师大同学毕业前一年去诫教,上课时两个小时腿都在发抖,上课久了,目中无学生了。开始三年,所见无非是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了,看到牛都不是牛了,眼睛里头没有牛了,技术经验到了这个境界。等于开始打坐,只晓得自己两腿痛.「始臣之打坐时,所见无非腿也,三年之后,未尝之坐也。」坐得昏沉,忘记了腿痛,坐在那里睡觉了,始终也没有学好打坐。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我向大家报告,刚才讲的那个剃头师傅,一边讲话,眼睛还看到书上,一边用剃刀在我的头上乱剃,头皮剃得比西瓜皮还青,他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不着眼睛,也不是用手在剃,他的剃刀,他的意识,跟我的头三者合一,精神的境界就过来了。注意,任何艺术家、文学家到此境界时,写出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诗,再过后一看,这是我写的呀?!有时看到得意之作,我说这诗做得蛮好,问谁写的?同学告诉是我自己写的,有同学还以为我作假,其实我早就忘了。我心里想,笑一笑,当时怎么写出来的,我不知道。  「官知止而神欲行。」「官」指五官。譬如刮牛身上的毛,技术搞熟了,刮得痛快时,觉得猪皮、牛皮已经利得蛮干净了,眼睛看到可以了,不用刮了,可是刀顺了,「哗」地再来一刀,这一刀是「神欲」之刀,无意识的。但这一刀下来是真正的干净彻底。「官知止」,五官,生理的机能有意地停止,停止不了,精神的境界而「神欲行」,自然还要来一下,很优美。  提请诸位注意,庖丁杀牛的技术,已经达到道的境界。任何一门专长的技术,到达「神化」的境界,不是用头脑,不是用肉体的功能,完全是「神行」,精神意志自然而来。譬如大艺术家,大文学家,乃至开刀的医生,医道到了最高明的地方,对于下刀的深浅程度已经感受到了,所谓「神行」。原文是「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只用「神」而不用眼睛了,这个「神」不是眼神的神,而是精神的神,是超乎身体官能的。技术到了最高,到了道的的境界,是精神的世界,精神的领域,四肢的官能想停止也停止不了,很自然就滑下去了。而「神」的境界呀,欲行不断、连绵不绝。下面接着讲庖丁杀牛技术的程度: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依乎天理,」所谓「天理」,就是物质天然的纹理。做人要讲天理良心,这是中国文化最流行的一个术语。「批大郄,导大窾,」刀下去的时候,在大关节的地方,譬如膀子呀、肚子呀、腿子呀,「依乎天理」,引导着刀下去的方向,顺乎自然,顺着经脉的流行,肌肉的纹理,就把它自然解脱开了。大要紧的关键解脱开了,细节之处自然也就解脱开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因其固然。」生理上有其当然的道理,自然就解脱开了。  所以他讲一句结论:「技经肯綮之未尝,」这个「技」既代表技术,也表示肢节的肢;「经」就是我们现在讲神经丛,是大关键,大要紧的地方;「肯綮」,关节。他说,当我的技术达到这种造诣时,技术所经过的地方,也就是刀下去经过的地方,哪一丛神经,哪一块肌肉,哪一个关节,我都没有注意了,顺着刀势就下来了。等于一个雕刻家,顺着石头的纹理,自然就下来了。「而况大軱乎!」更何况大的骨头,大阻碍的地方,这乃顺着一溜就自然解脱开了。  这几句文字的大要,我们作了一个解释。我们要注意,庖丁现在讲的是杀牛的道理,实际上和作人做事的道理一样。所谓作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达了超越的境界,不管你怎样做事,或者作领导人,或者被人领导,或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依乎天理」,从自然之势,「批大郄,导大窾」,大关键的地方,要点的地方,把它解开了,就能把事办好。但是,不是勉强做得好的,要「因其固然」而来。所以对于枝节的地方根本就不理,枝节的地方也不是不理,你顺着自然而来,关键的地方解开了,枝节的地方也就解开了。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庖丁批评一般杀牛人:技术高明的杀牛人,一年要换一把刀,这个刀他用了一年,非换不可,下面是一个注解:「割也;」庖丁说他们呀,不是在杀牛,是在割牛,慢慢地割。杀牛的人痛苦,被杀的牛也痛苦。「良庖」算是一个国家的高手了,至于「族庖」,小地方上有些高明的杀牛者,一个月要换一把刀:「折也」,那不是在杀牛,那是硬剁下去的。我们看现在的医生用的手术刀,岂止一月,开刀一次后,就怕有问题,就要换。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告诉文惠君:我现在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杀了几千头牛了,也没有换过,这个刀刃就像新的一样,没有缺口,还锋利得很。  这个道理说得很深刻,等于我们小时候学写毛笔字,自己的字写不好却嫌笔不好。现在最好的毛笔,几千块一支,写了几个字,这个笔不听话,我想向这边,它要往那边,换一支。同样道理,不会杀牛的,嫌刀不锋利。如果技术到了最高点,修养到了最高点,如同会写字的人,最坏的笔能写出最好的字。高明的书法家,他喜欢写坏笔,能够把要丢了的坏笔,写出神韵的字来,还超过了用新笔写的字,那已经不是写字了,那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到了神化的境界了。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一个才具高的人,处理国家大事也好,个人事务也好,乃至说做菜也好,会做菜的人,随便一个蛋,一点油,一点盐巴,炒出来也很好吃。像我们不会做菜的,不管油多油少,花生米怎么都要炒焦。文章写得好的人,随便怎么写都写得好,写不好的人,挖空心思也写不好。所以,庖丁讲到这把刀的道理,是在于自己意境的造诣高不高,不在于工具的好坏,作人处事,就看你智能高不高,修养高不高,不靠环境条件的帮忙。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的文章影响我们的文化极其深厚,「刀刃若新发于硎」,「游刃有余」这两句成语,文学、诗词,乃至一些大文章,到处都用到。这里庖丁以杀牛的道理来做比喻:「彼节者有间,」牛身上的关节,任何一个最严密的关节都会有空隙。古书上印的「闲」字,门里面一个月亮,现在写成间,间隙的意思。这句话要注意呀,任何一件困难的事,它都有空隙的,譬如我们两个指头捏得很紧,还是有缝的,厚的东西穿不过这个指头缝,如果非常非常薄的东西,一拉就穿过去了。所以最严密的事情,都有漏洞,都有缺点,都有空隙,同人体上的关节一样。「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说,可是这把刀在我手里,已经变得没有厚度了,变成非常空灵,没有刀了,那么没有空隙的地方都可以过去,何况还有一点点空隙的地方呢?所以我以一把无形的刀,「以无厚入有间,」进入那个有空隙的地方去,就可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恢恢乎」是形容词,就是舒服得很,潇洒从容得很。这把无形的刀,在没有空隙的地方,都把它变成一个大空隙了,所谓「游刃有余」,庖丁这把刀不是在杀牛,好象是在物体上游泳一样,很轻松很自在地就过去了,是非常地潇洒从容。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此这把刀我用了十九年还没换过,它和刚刚出炉的刀一样新。  这一句话是重点。我们作人做事,要永远保持着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年青人刚出学校,是满怀的希望,满怀的抱负。但是入世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染污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歪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我们一般认为,这是社会与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其实懂了庄子讲这个故事的道理,就知道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所以我们自己要有独立的造诣,独立的修养。自己独立修养的精神超神入化,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都可以永远保持最初开始时的心理状况。这是最高的修养,这在中国儒释道三家,叫做「初心」。人能够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受外界环境染污,永远保持光明磊落,坦白纯洁,就像《老子》上所讲的「能婴儿乎」,那么,就会如庄子所说,这一把刀,「刀刃若新发于硎」,永远不会坏,永远长新。  同时,我们要了解,生命的修养也是这个道理。人为什么会苍老呢?受了情绪的变化和一切外界的影响,使我们慢慢由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所以修道与处世,就是庖丁解牛的道理。虽然处于很复杂的世间,「批大郄,导大窾」,处理大关键,把握大要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头脑,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像这把刀刚出炉一样,不硬砍,不硬剁,不硬来那么可以永远使生命健康,永远使生命青春。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上面庄子借用庖丁的嘴,讲自己修养的造诣境界,和处世的方法原则。这里这一段话更重要。但是当我到了一般的杀牛匠那里去看看,牛一来,杀牛匠那个小心,那个紧张,做了非常严谨的准备,我看见了那个情形,自己「怵然为戒,」生起一个警觉性,警觉什么呢?「视为止,」我所看到的就是我的榜样。庖丁的技术那么高明,杀牛不用眼睛,把刀拿起来随便一挥,就感觉到了,可是在看技术差的人杀牛时,并没有看不起人家,反而更看得起人家,因此对自己更加有一个警惕,不要认为自己学问好,本事大,技术高。人生作人处事,就要像庖丁那么小心,那么谨慎。一方面这几句话也描写普通杀牛的人,看到牛来,「视为止」,那个眼睛看到牛来都瞪直了;「行为迟,」走路都是慢慢的,不敢一下子靠到牛身边去。另一方面也形容庖丁看了别人杀牛,「行为迟」,本来自己很轻松,因此也变得走路都不敢乱走,慢慢走到前面,看他们怎么杀牛。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说,我学了他们的样子,虽然自己技术很高明,但动刀慢慢地,很小心很仔细地下来,「哗」地一声,牛的四肢都解开了,牛身像泥巴一样散在地上。这个时候,我一身也累了,像一般杀牛匠把刀一丢,躺在地上也像一团泥巴一样。休息一阵,威风又来了,「提刀而立,」把这把刀一拿起来,往那里一站,英姿四顾,就像大英雄打了胜仗,站在高台上四面一看,觉得我是英雄,「为之踌躇满志。」  这一段描写很有趣味。然后,「善刀而藏之。」把这刀擦得干干净净,再打上凡士林或防锈的油,用布包好,好好藏起来。等于很有钱的人,一定要把美钞美金包得好好地藏起来,装起没有钱的样子。  你注意哟,庖丁杀牛的技术之高明,眼睛里面没有看到牛了,刀随意这么一挥,一条牛一秒钟就解决了,那已经不是技术了,已经到了神化的境界。但是,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那么就大成功了。如果你技术、学问到了最高处,认为老子天下每一,你注定失败。没有天下第一!只有小心加小心,谨慎更谨慎。所以庖丁说:虽然至此,我常常到了一般杀牛匠的地方,看到他们杀牛那么小心,我也跟着他们学,也那么小心。我们用文学上一句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这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才是养生之主。这个要点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就是儒家道家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庄子这里形容人由极高明归于平凡的时候,讲了几个故事,来描写这个人生。把牛杀完了,「如土委地」,牛肉堆了一地,自己也像泥巴一样坐在了地上,哎呀,总算完成了工作。这就是人生,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或者做生意发了财,先是觉得困难害怕,睡了一觉醒来,「提刀而立」,我还是英雄,站在台上呀,「为之四顾,踌躇满志」。这个描写很幽默,人都是这样,过后越想越觉得自己英雄,在当时却痛苦得很。可是庄子在后面又加上一句,「善刀而藏之」,这句话是要点。这就是庄子的文章,像禅宗的话头,要透过文字以外去参的。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惠君听了庖丁讲完,他说:奸啊!我听了你讲的这番道理,懂得人生了。  庄子用道家的思想,用汪洋曲折,非常优美的文字,借用庖丁解牛这么一个故事,写出了人生的道理。如果拿儒家来讲呢?还是我们常提的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不恃才,不傲物,很平凡。这个「谨慎」,既不是自卑,也不是瞻怯更不是自我的颓废,是小心谨慎。这就是养生的道理。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神虽王不善也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庄子这里所引用的故事,根据后人的考据,据说出在战国时的宋国。「公文轩」,人名。「右师」是一个人职务的称呼。公文轩看见右师,很惊讶地说:这是个什么人呀?怎么只有一只脚呢?这是天然生成这个样子呢?还是后天因生病而变成这个样子?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右师说:这是天然的。这里的「天」不是宗教里的什么东西,是指自然的意思。换句话说,不管是因为车祸,撞断了一条腿;还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或者因为生病受伤,割掉了一条腿,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样子,它都是天命,都不能归之于人为。天然给我生命,要让我用一只脚活着,我就用一只脚活着。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个人的身体形貌都是独立的,各有独自的精神。你认为我只有一只脚不好看,我还觉得你长了两只脚很怪呢!或者你认为我的鼻子长歪了,我还看你鼻子长得太直了,不够漂亮;说我驼背,驼背有什么难看?你还没有呢,不相信你驼驼看;笑我歪嘴,歪嘴有什么不好?对不起,你还歪不了呢,除非你去动手术,开了刀才歪得起来。「人之貌有与也」,这句话很深刻,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相貌是相对的,外形不能妨碍了我们精神生命独立的人格,每个人要有自己生命的价值,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右师说:我懂了这个道理,因此我答复你:这是天命!一切都不是人为,是自然的。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庄子的这几句话,在中国的文学故事中,尤其在《高士传》中引用得很多。「泽雉」,就是江河边旷野里的野鸡。不晓得大家看到过没有,野鸡走几步路,脖子就伸一伸,往地上啄一啄,找虫子找东西吃,走几百步,走得更远一些,看到有水就喝一点。你看野鸡挺可怜的,为了一点饮食,为了吃饱,一天到晚到处跑。虽然如此啊,它活得很快活很高兴,「不蕲畜乎樊中。」「蕲」就是乞求,它不乞求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好啊,野鸡如果被人关在笼子里,天天有米吃,现在还有各种配好的饲料,又有水喝。但是,被关在笼子里不舒服呀,它宁肯饿肚子,也要自己在外面找吃的,这才自由啊!这才舒服啊!所以它的生命并不希望关在动物园的笼子里。为什么?  「神虽王,不善也。」「王」通旺。你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譬如我们去看孔雀,它把脖子一伸,头一弯,再把羽毛一张开,那是孔雀王,很了不起的样子。再了不起,你还不是被人关在笼子里,它自己也学得不自在。它的「神」,那个精神虽然看起来像王一样,可是「不善也」,不好。其实,我们大家也都关在笼子里,这个宇宙就是个大笼子。你看现在的建筑,譬如现在我坐在上面,给大家讲《庄子》,人自己看自己,好象很了不起一样,有什么了不起?从外面看进来,洋土盒子就好象笼子里关了我们这一堆人,还翘头翘脑,自己称王,这不好。生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人,有时候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功成名就,或者了发大财,当了大老板,出来那个肚子挺得特别大,表示有钱,可仍然是被关在笼子里。照庄子的说法,「不善也」。  这是第二个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随缘世事无挂碍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这是讲老子死了的故事。至于老子死没有死,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素来是个迷。据说老子是永远不死的。这里庄子说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来吊丧,按一般地看法,看到朋友的尸体,眼泪至少要掉两颗,秦失却不这样,他看到老子的尸体,「三号而出。」大叫三声,既不是哭也不是笑,「哈哈哈」叫三声就走了。老子的学生就说:这个家伙不是我们老师的好朋友,他今天来,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分明是来讽刺嘛。秦失听到老子的学生这样讲,就答复他们:我是你们老师的好朋友哟。老子的学生就问了:老师死了你来吊丧,又不行礼,又不掉眼泪,干嚎几下,大叫几声,难道可以吗?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秦失说:当然可以,而且这是最高的礼貌。我最初对你们的老师很敬佩,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等到我老远跑来吊丧的时候,看到有些年纪大的人哭得不得了,好象死了自己儿子一样伤心,又看到有些年轻人来吊丧,哭得好象死了自己妈妈一样伤心。为什么他们见到老子死了哭得那么伤心?「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这是真情的流露,动了情感,讲不出来话来,是没有言语可以形容的,可以表示的那一番情感而哭。这是人的感情没有错,但是你们的老师老子,不应该是普通人,他是教人能够超越世俗感情,超越物理环境以外,达到超神入化的人,就是下面所说的「哀乐不能入也」,七情六欲已经不动心了。也就是说,得道的人,生死也不入于心中,生死一体,活着是睁开眼睛在这里做梦,死了是闭着眼睛在那里做梦,反正在梦中游戏。结果呢,你们这些跟老子学道的学生还动了真感情,大哭大叫,可见你们没有得道。换句话说,老子没有把你们教好。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个「天」不是普通的天然,是形而上道。人的感情自然有喜怒哀乐,可是哭得非要唱起歌来,大声把喉咙哭哑了才算伤心,这个感情已经做假了,不是真感情,这是违反天然的,已经忘记了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来是什么?「崇高改至堕落,积聚必有消散,有命咸归于死」,到了最高必然要掉起来,聚集在一起久了必然会散开,所谓「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有活着的生命,自然有归宿的那一天。这是必然的道理。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秦失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所以老子也提到:「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则不道」,老了,这个生命要结束,而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了。换一句话说,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从现象上看到有生死,那个能生能死的东西,不在乎这个肉体的生死,所以,我们要看通生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最高的修养。把生死的道理看通了,随时随地心安理得,「而处顺」,人生除死无大事,死是最大的问题,生死的问题看空了,顺其自然,自己就不会被后天的感情所扰乱了。  「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在中国文化中,帝字,还有道字,天字,有各种的解释。帝可以代表宗教的上天的主宰,也可以代表形而上的本体,生命的本来。在这里,你不要把帝当作一个有形的上帝来解释,不过,把它当个有形的上帝也可以,就是有个生命的主宰,它和形而上生命的主宰,也就是「悬」,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无法解释,无法用世间的文字,语言来解释,要最高的智能来理解。理解了这个道理呀,就了却生死了。了却生死之后,又如何呢?  薪尽火传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个「指」,古人争论得很厉害,有人认为,这个指头的指,是代表肉体;有人认为,这个指是代名词,不要那个提手旁,就是宗旨的旨。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我们真正的生命,就像用一根火柴把它点燃之后,把这个火传到蜡烛上去。火柴擦燃过一会就息灭了,火柴的形象没有了,可是传到蜡烛上的火呀,那个光明永远不断,绵延不绝。「不知其尽也。」也就是无穷无尽。那么在中国文化里,就是一句话:「薪尽火传」。火柴烧完了,火柴的形象不见了,可是它精神的生命,永远是亮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肉体的生灭是两头的现象,生命的根本不在这个现象上,那个能生能死的生命,它的光辉永远不生不灭,无穷无尽。庄子用「薪尽火传」这个比喻,表达了道家的思想,和佛家儒家的思想一样。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生死,就看得非常解脱,非常轻松,非常自在,因此呀,自然就哀乐不入心中了。  《养生主》三个故事讲完了,我们再回来看一看。第一个故事:庖丁解牛。庄子告诉我们对于做人处世,立身行事,生存生活要做到超神入化,自己造诣要超凡入圣,不要被外境所拘,虽然在物质的世界里,精神也要超脱,如庖丁解牛一样。但是,尽管如此,作人做事还是处处谨慎小心。第二个故事,庄子用右师的故事来说明,每个人都有独立生命的价值,人活着要有独立不可拔的精神。而真正的生命价值就要效法天然,超越樊笼之外,自己要有打破环境的能力,创造自然的生命。一只脚的人也顶天立地活在世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决不受外形,外境界的影响。我们人最可怕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也有自卑感。人受到环境的影响、打击,自卑感也就产生了。所以我们常说,一个非常傲慢的人,就是因为他自卑感太重。因为傲慢是对自卑的防御,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要端起那个架子来。没有自卑感的人很自然,你看得起我,还是看不起我,我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人到了这个境界,是真的认识了自我。所以人顶天立地,古往今来,无非一个我。第三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要看破生死,我们能够看破了生死,生死的时候,很自然地接受,一点无所恐惧。换一句话说,对于生死不自卑,我们为什么怕死呢?很自卑,因为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了。庄子告诉我们,人死了以后并没有到哪里去,我们那个能生死的生命,「薪尽火传」,永恒常在。真正的生命永远是光辉,永远是亮着的,「不知其尽也」。  第四篇 人间世  我们再强调一下,《庄子》内七篇是连贯的,第一篇是《逍遥游》,讲人如何解脱,如何变成一个超人。由解脱变成超人以后,说到形而上道的齐物,万物不齐不能平等,《齐物论》讲如何达到形而上的万物齐而平等。然后,才能够懂得做一个人如何养生,如何使这个生命有价值地活着,这是第三篇《养生主》。懂得了养生以后,可以作人,可以活在人世间。人世间这个名词,我们在文学上常常用到,它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下面,我们就讲内七篇的每四篇:《人间世》。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音qiāng),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皡(音hào)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从谥法说起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这个故事也是假托的寓言。颜回一度想到卫国去教化卫灵公,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事实,查不到。我们知道,孔子同卫国关系非常好,非常深,孔子的大半生都是在卫国度过的。我们这个历史文化很妙啊,中国历史文化特殊的地方,有个名称叫「谥法」,一个人这一生做人对不对,死后公拟的谥号叫做「谥法」。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连皇帝都逃不出谥法的褒贬。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精神,现在不保留了。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因为这个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它永远都没有办法可以改变。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做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哀帝」就惨了,很悲哀;汉朝最后一个皇帝谥号「献帝」,他亡掉了汉朝,也含有把天下献出去了的意思。这是曹操给谥的。哀帝献帝当然不是这样解释,但是也可以这样说。汉朝的「灵帝」,战国时卫国的「卫灵公」,谥一个「灵」字,有点神经兮兮的。宋朝的「神宋」,谥号用神经的神,他有点神里神气的。像历史上的周文王、汉文帝、唐文宗,谥号能够得上一个「文」字,是很不容易的。根据谥法解的记载,称文的有下面几种:一、经天纬地,二、道德博闻,三、勤学好问,四、慈惠爱民,五、民惠礼,六、赐民爵位。如明朝的王阳明谥号「文成」,清朝的曾国藩的谥号「文正」,那都是最难得的。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来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谨严,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也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因为谁都没有办法逃避历史的公平,对了就对了,不对就是不对。所以中国人说,作人做事要有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通过卫灵公的谥号,就可以了解了卫灵公这个人,这位历史上的诸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卫国的皇帝,很不错,并不太坏,但就是本身有点吊儿郎当的。可是他用的干部,八成都是一流的,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叫蘧伯玉,他是卫国的宰相。蘧伯玉也是孔子很佩服的,他和孔子是很好的朋友。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可是在卫国住得很久,因为有蘧伯玉这一班人招呼照顾。齐国的贤相晏子,一位历史上有名的矮子,他和孔子也是很好的朋友,但孔子没有办法住在齐国,同时晏子也不想孔子住在齐国,想辨法要孔子走,这是历史上的一个秘密。为什么呢?晏子怕孔子在齐国住久了要出问题,别人想谋杀孔子,晏子身为宰相也不能保护周全。所以孔子在卫国住的时间很多。但是因为卫国的皇帝是卫灵公,也很难弄。  颜回想作王者师  孔子的学生,第一了不起的是颜回,庄子就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讲这个故事。  颜回有一天向孔子请假,他说我想不当学生了,要离开这里出国去。孔子问颜回要到哪里去?颜回说准备到卫国去。孔子和卫国交情很好,就问颜回:你到卫国去干什么呢?颜回讲了个道理:我听人家说,卫国的皇帝卫灵公,「其年壮,」他四五十岁,正当壮年之时。一个人到中年,大有可为,这是壮年的可贵。「其行独」,但是,听说卫灵公的行为做法,非常独裁,自以为是。「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他对于国家,治理得很随便,因为他太聪明,又壮年,想到怎么办,就怎么办,而自己不反省自己的过错。  这里是说卫灵公,其实我们做人做事都是这样,只需要把国字改了就行了。有时时我们在家里,「轻用其家,而不见其过」。开公司,做事业,或做生意,「轻用其商,而不见其过」。不论大小都是一样,不考虑,想到怎么做就怎么做了,自己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由于卫灵公正当壮年,壮年的人呀,有勇气,有冲劲,而智慧不够,经验不够,因此「轻用其国」。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封建独裁,凭着自己的意志决定一切,毫不考虑自己的错与不错,结果老百姓受罪、受难,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卫灵君这样一搞下来,像火烧一样,把海洋的水也烧得干,这个国家太危险,「民其无如矣。」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颜回对孔子讲:老师呀,你平常教育我们:「治国去之,」好的国家就不要去了。为什么?好的国家,去了光吃现成饭,当个公务人员,拿高薪水,没有意思。「乱国就之。」大乱的国家要去,去治世做人。颜回说,这是你教育我们的呀,现在卫国很乱,毛病太多了,卫国的老百姓很可怜,我去了要救他们的国家,把它的病治好。「医门多疾。」病人在哪里看得到?你去好的医院好的医生门口,就看得到很多。所以颜回说,我想把从老师这里学到的道理,拿去大面积地宏扬。拿佛教的说法,我去度众生;拿儒家来讲,我到那里去救世救民。  注意啊,颜回的思想,就代表了青年人的思想,我也是青年人过来的呀,我们青年人的思想,只要我一站出来,哇!天下事一定有办法。哪一点看不惯,哪一点不对,可惜了,我没站出来,只要我一站出来,早就有办法了。我们在座的青年男女呀,都有这个想法。这一段我们特别要注意,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为国家,为天下的热情,尤其青年人的热情是很历害的。陆放翁有一首名诗: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  这首诗现在的中学课本有没有,我没大留意到,过去我们在七八岁小学生的时候就念了,现在好象是中学、高中在念,将来恐怕要到研究所才念了。人在青年的心理都是这样,对人世间的艰难困苦一点都不了解,所以那个气宇呀,好象天下国家的事,只要我一出来,就有办法,是「北望气如山」啊,年青人的心理差不多每个时代都一样。陆放翁所处的那个时候,南宋正和金朝作战,国家处于战争时期,他于是有复国的思想,所以当海军,「楼船夜雪瓜州渡,」古代的「楼船」就是所谓的每军了。又想学陆军作战,「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在中国靠近西北的高原。后面四句则说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一无所成的感慨。陆放翁的这种报效祖国的心情,是一个乱世时代的儿女,尤其是受过教育的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都有这种气概。古今一例,可以说古今中外一例。  那么,这一段描写的颜回也是抱这种气概,这种心理,看到天下不安定,很想出来作为一番。庄子站在道家的立场,借用孔子的嘴巴就训话了,孔子教育颜回的这一段话,就是教训天下所有的人。  道不欲杂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这个「嘻」,应该这样念:「嘻……」孔子拉长了声音幽默颜回。「若殆往而刑耳。」你去吧,你如果去一定被杀掉,不但教化不了卫灵公,而且你这条命还会送掉。  「夫道不欲杂,」这一句话很重要呀。这个「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指人生的大原则。天地间不管做哪一行,做任何一种事都一样,处于人世之间作人的道理,不能乱,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打坐修行想得自在,想得果位的人,要一门深入,方法不要学多了。方法学多了,你没有那个智能,不能融会贯通,一样都无成。作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杂则多,」欲望多了,一个知识分子懂得多了,而不专一,博而不专;「杂收多,多则扰,」困扰了自己,也困扰了人家;「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太大了,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能够救人家吗?还能够救天下国家吗?  我们一般人,由年青到老年,都是犯了这个毛病。这是我们大家自己的经验,等到老年人的智能成就了,已经来不及了,不但没有勇气了,连躺下来睡觉的力气也没有了,所以不能做事,青年人是很有勇气,但那个莽撞,不懂事呀,真是毫无办法。如果说有代沟,这个代沟是没有办法的。我常常有个感想,假设能把这两种结合起来,一个人能具备了年青人的勇气,老年人的智能,那真是天下事不足为也。结果我们做不到,每个人的人生都犯了这个毛病。千万注意啊,孔子教育颜回,「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教。」这也是对大家的一个警告。  存己而后存人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注意呀,各位青年同学,孔子这里讲的是青年人的修养哲学。先能够自救,自己先站起来,再辅助别人站起来。等于学佛的人先求自度,然后来度人。你自己度自己,救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够救别人?可是人年青的时候总犯一个毛病,自己还不会爬,就想去辅助别人站起来,觉得自己很高明有很多的主意。我几十年经常跟年青的同学在一起起,很怕自己老了不懂事,因为跟不上年青人就会不懂事落伍了,所以拼命跟着年青人学习。几十年的经验觉得,年青人永远跟不上我们,问题是什么?因为我们把他们的长处已经学到了,他们还没有把我们的经验学走。所以年青人能够「存诸己」而站起来的,非常难。还是有这种人,那是非常特殊的,智能、能力都非常强的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庄子笔下写出来就是「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这个原则,不只道家有,儒家孔孟思想主张「立己而后立人」,这个立,先求自己站起来,然后辅助别人站起来;道家是「存己而后存人」;佛家呢,「先求自度,然后度他」。所以古今中外圣贤的哲学是同一个路线,没有两样的。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这个「未定」要特别注意,我经常同许多老年朋友或青年朋友谈了大半天,我告诉他们,你有个大问题,尽管活了几十岁,你自己的人生观没有定下来,没有人生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人,究竟要做一个什么。很少有人一辈子确定了方向,都是跟着环境在转,这就犯了庄子所说的「所存于己者未定」的毛病。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方向都没有确定,那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人生的方身,也即是人生的哲学。譬如说我要做一个睡觉的人,只要有觉睡就好了,其它什么都不管,也总算确定了一个方向。哪怕没有饭吃,睡得饿死了,也算不错嘛,因为求仁得仁嘛。那可以死后给他一个谥号,也称为「灵公」,或者称为「神公」吧。就怕连这样神经性的人生观都没有确定,跟着环境转,这是很悲哀的事。  譬如选择一个职业,不管哪个职业,反正为了自求生存,当皇帝也是职业,讨饭也是职业,皇帝和讨饭相去那么远,只是职业的不同,不是事业的不同。中国文化的事业是什么呢?孔子在《易经·系辞》上讲的:「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即自度度他。「举」就是你所做的工作,「措之天下之民」,使老百姓能够得到你的福利,受到你的恩惠,从而天下社会有一定的安定,这样的成就叫做事业。所以一部《二十五史》里面,虽然有许多帝王将相状元,现在我们脑子里记不住二十个,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事业在人世间。当皇帝几十年马马虎虎就过去了,也就是个职业而已。尤其古代那些太子当皇帝,我对历史上这类皇帝有个专门的名称,我叫他们「职业皇帝」。他们天生就是要当皇帝的,那没有办法,谁叫他们「七字」不好「八字」好呢。在清朝有个笑话,一个人去做县长,却字都不认识,有一次写七这个字,七字应该身右边弯,他身左边弯,站在譢的卫兵说:「大老爷叿,七字写错了,七字向这边弯,你怎么向那边弯?」大老爷听这当兵的说他写错了,这下受不了啦,把笔一丢:「格老子,七字不好,八字好啊,你还是当兵,我还是做官。我写错了字,没有关系。」那些职业皇帝就是「八字」好,可他们在历史上没有贡献。  为什么一个人对历史没有贡献呢?即「所存于己者未定」,他的人生观没有确定。一个人的人生观确定以后,富贵贫穷都没有关系,有地位无地位,有饭吃无饭吃,有钱无钱都一样,人生自然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所以孔子告诉颜回:「所存于己者未定,」你对于自己的人生观都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学问道德修养都还不够,自己都还没有站起来,「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你哪里有空直接去暴露别人的错误啊!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孔子对颜回说:「且若亦知夫」,这几个字看起来毫不相关,好象古文乱七八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并且你也知不知道?「且」,并且;「若」,就是你;「亦」,也;这个「夫」就是起问号的作用了。「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并且你也知不知道,道德的过份,过份的道德,就不是道德了。等于说一个杯子装水,把水装得太满了就溢出来了。所以道德有个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叫「荡」得过份了。你认为自己有学问,有智能,你聪明过头了,聪明过头就是笨,真聪明不会太过头。凭你一点点聪明就去教训人家,那你太笨了。  在上古,道德两个字是分开的,不是合用的,比如《道德经》,上篇讲道,下篇讲德,道是体,德是用。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叫「道德」。古人所讲的德和现代人道德两个字连用,其内涵是有差别的。后世人,尤其现代人,一提道德,就和窝囊差不多。所以讲道德的人,你打我左脸,我右脸还要送过去,好象这下才合于道德。这个道德用得不好,就变成了窝囊,用得好就是最高的道德,这很难讲。古人所讲的道与德的用法,不是后世这种观念,那是非常有分寸有范围的。这个德字和得到的得字一样,为什么呢?所以说读中国古书很困难了,假如按中国古书的说法:「德者,得也。」看了半天,不要注解还好些,越注解越糊涂,怎么「德者」就是「得也」呢?这就要思考了,德就是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譬如说,有人口口声声讲仁义道德,那就得拿点仁义道德的成果出来,不然就是空话,空话  没有用。用一句古诗来讲:「事到有功方是德」,一件事情做到最高处,劳苦功高有成果了就德,所以称为功德。所以,你说我要做好人,做好人不要讲,你做出来,「事到有功方是德」,这就是道德。那么我们现在对德字就有这么一个了解了。  「德之所荡」,「荡」就是超过了,讲道德没有错,不过不要超越道德的范围。我常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同学,夜里开计程车,看到路上有人打架出了事情,因为他又吃素又学佛,讲道德的,看到那个被打的人躺在路上好可怜,想到这个社会好乱啊,想着想着就开过去了,忽然转念一想,这不是学佛的心肠,马上就把车倒退回去,把那个被打的人弄上车,送警察局送医院。当时他这一段事情是记在日记上的,(因为我规定同学们写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些什么事。)我看到这一段,就拿起红笔写上:你不懂道德的做法,有毛病了。他下一段日记里果然出毛病了,被打的人的家属找到这位同学,说人是你打伤的……后来麻烦透了。所以这位同学说好事难做啊!我说这是你不懂嘛,好事不是这样做的,好事有好事的做法,尤其是今天的社会,做好事是应该,但要有智能地去处理。「德之所荡」就是这个意思。道德也有它的标准,也有它的做法,你超过了这个范围,道德就变成了不道德,或者是非道德。不道德太严重了,非道德认不清楚究竟是道德还是不道德。不字就太肯定了,非字还有商量余地。这是个逻辑问题。  所以孔子说,并且你知不知道「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智能太过份,太聪明,聪明过了头就是笨了。等于刚才举的例子,那位开计程车的同学,经常做好事,结果找来麻烦,给我骂了以后,做好事小心一点了。他本来做好事很热心,结果弄得烦恼生气,气得一塌糊涂。「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德荡乎名,」反过来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不能守本份呢?受一个心理的影响,争求虚荣的知名度。为了一个名,可以不择手段去做,超过了道德的范围,这就是「德荡乎名」。读书人想立大功成大业,心理上因为有求名的心,所以超越了道德的范围,把人生行为的标准都破坏了。这种故事在历史上是太多太多了。中国人有句话:「读史书而流泪,替古人担忧。」我们有时候读史书真的读得流眼泪,替古人着争呀,古人当时不这样做就好了,可他偏要这样做。其原因呢?「德荡乎名」,因为名心的趋使。  「知出乎争,」「争」就是好胜。智能越高,知识越高的人呀,意见越有害。我们真懂了历史,懂了人生,读了《庄子》这一段就看得很清楚,不要看读书人教育受得多,学问越高,意见越多,有时候越难办。越是知识分子,越要争名争意见,固执得很有害。所以古人说,普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常常为欲望而吵架,欲望满足了,就不吵了,知识分子不是为欲望,欲望满足了也要吵,意见之争!为了意见的不同,而彼此间不得了。用现代的说法就是:知识意见的战争比什么都可怕。历史上历代的「党祸」,看了令人伤心呀,统统狠了「德荡乎名,知出乎争」这几个字的毛病。这里面就牵涉到名心的问题,名心并不一定是在报上有个知名度,这个名包括了战国时期的名理这学,也就是逻辑意见和观念的差别。  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为了求名,不择手段去做,为名所困。人类自己的知识技巧,成了斗争的工具。所以为了榜上有名,不是为了真正的学问读书,这就是争斗心理的开始。我们看到,历史上真有学问的人,不是为了考功名出来的,他为了自己读书,为了自己求道,所以他成就了,名留千古。从唐朝以后考试制度流行了,明朝清朝的七八百年间,一般人读书人只晓得八股文章,已经不晓得真正的学问,所以到了清朝末年,有个真实的事情,有个考取功名的举人,突然有一天问朋友:「孔子当年是哪一科的举人?」还有一个人,已经考取了举人,跑到同年家去,(过去同一年考取功名的叫同年,不叫同学)同年的书桌上摆了一部《史记》,他就问:「这个《史记》,我没看过呀,是司马迁着的吗?司马迁是哪一科的进士呀?」所以这种学问知识呀:「知出乎争」。  所以庄子借孔子的嘴说:「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这是人生的名言。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数千年来每个朝代,在皇帝面前党派意见的纷争,都犯了这两句话的毛病。人最高的道德,已经把名心抹平了.无所谓名不名,这个很难。庄子下面会提到,「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心去掉了,呼牛呼马而能依人呼,随便你叫。所以清人刘悟元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识迷徒。终朝睡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没有名心。我们看到中国佛家和道家,把名看破了,那么名字也不要了,只取个法名来代替,结果有的人自己名字上不争了,为了法名争得好有害,这个就是名心之难去。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所以为了求名成功,为了好胜而求知识,这两样都是杀生的武器,它杀人不见血,破坏自己的生命。这不是道德的行为,不是真正地懂得人生,不是真正人生生命的尽头。  孔子骂颜回的话还没有完:  且德厚信矼(音qiāng),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德厚信矼,」人很容易犯这个字的毛病,尤其知识分子,受了教育有了知识,把道德的规范看得很严重,根基深厚。「信」就是自信太强。佛学中有五种见,见就是观念,有一种叫禁戒取见,自己牢牢地立了一个戒条,认为违反了这个戒条就不符合道德。譬如,有个旁门左道的「鸭蛋教」,是光吃鸡蛋不吃鸭蛋,还是光吃鸭蛋不吃鸡蛋,我记不得了,反正是认为吃了别的就怨了戒。这就是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禁戒取见。「未达人气;」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非常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颜回是孔子学生中道德第一的,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然道德很好。不过孔子讲他「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其实孔子没有讲这样的话,是庄子借孔子的嘴讲的,也许是孔子讲过,只有庄子听到,我们没有听到,那不管了,反正庄子是借题发挥,道理是有错的。  孔子说:颜回你这个家伙呀,自己认为学问好,人方正得比木头还要方,比冰块还要冷冰冰的,个性又那么倔,自信得很,这是你不通人情世故。颜回你不过二十几岁,「名闻不争,未达人心,」也就是现代人讲的你电视都没上过,报纸上也没登过你,没有知名度,社会上谁也不知道你,你以为你算老几呢?谁晓得你有什么了不起呢?你突然哯去把仁义道德这套学问说给卫灵公听,要教化卫灵公,勉强用「仁义绳墨之言」,这一套理论,这一套方法,暴露卫灵公的缺点错误,你不是当面让他下不了台吗?你想想着,他还会喜欢你吗?绝不会认为你是对的呀。所以,孔子告诉颜回,你这样搞不但不讨人喜欢,没有一个人认为「其美也」,都讨厌你,不赞扬你,这种事情太糟糕了。  这种莫名其妙的人很多呀,我常常就碰到。先不讲别的,我常常被学生教训了,以前在大学时有,最近也有。在大学上课时,有同学下课了,跑到我面前一站:「老师,怎么怎么……」讲了一大堆理论,我说你讲得都对,让我想想看,过几天答复你。等到过作天课上完了,他也不讲了,我也不问了,因为他慢慢懂了。最近还有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啊,你这个地方那么多听众,你要加以科学地管理。」我说:「是是是,你看怎么管理,你帮我设计一下好不好?」「好!我帮你认计。」几天后我让同学请他来,然后告诉他,这里有年纪大的,有年纪轻的,有怎么怎么的,请你计划一下,那么多听众怎么科学管理?他最后告诉我,这个地方好象没有办法,不是管理的地方。我说:「哦!看来我还是没有错,大概你还要慢慢学吧。」这都是事实啊,这些就是典型的人。  很多年青人并不完全都错的,也有很多好的意见,但是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好意见只有那么一点,不能成其为整个的全体。等于年青人写的文章,有时候「有好句无好文」,好的几个句子有,但构成全篇都好就难。写文章做诗,我扪每个人脑子里都有灵感,不管有没有受过教育,经常能冒出几句很美的话,但写一篇好文章、做一首好诗就不行了,学力不够!年青人有好意见要贡献给社会,注意不要犯一个错误:「人微言轻」,自己没有知名度,很重要的话变得没有份量了,话说出去起不了作用,这是需要知道的。当然这样会把人学滑头了,其实这是要知道处世的方法。这一篇《人世间》,庄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只要不向坏的方向研究,你就得到一个好处:人生的艺术,即作人做事的方法。  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菑人」是什么?倒霉鬼。孔子说:颜回你去见卫灵公一定要倒霉。为什么?你讲他的不对嘛。「菑人」也就是上海话的「触霉头」,你去把他倒霉的事都抖出来了,触了人家的霉头,你也变成倒霉鬼了。「菑人者,人必反菑之。」回转来是你霉,不是卫灵公倒霉。你愿意去做个倒霉鬼吗?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并且你去了以后,你当然喜欢好的忠臣,卫国的坏人你一定攻击得很厉害。我告诉你,你这样「恶用而求有以异」,这样的作法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人谁不喜欢好的一面,讨厌坏的一面。你叫任何一个人来问:你喜欢交好人做朋友,还是喜欢交坏人做朋友?一个小孩子都可以告诉你,我喜欢交好人做朋友,决不愿交坏人做朋友。  皇帝也为难  我们看了历史就懂,皇帝面前的奸臣,在历史上看来是奸臣,在当时看不是奸臣,奸臣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看出来还叫奸臣?所有的奸臣在当时做得比忠臣还要好,奸臣不是都做坏事的哟,也要做好事的。历史上奸臣本事大,拿唐朝来讲,唐明皇很了不起,他前面用的宰相都是第一流的人材,后来用了一个坏宰相叫李林甫.用了十九年,唐明皇逃难,杨贵妃吊死,安禄山造反,等于说是李林甫害的。唐明皇逃难骑在马上的时候,当然皇帝逃难像慈禧太后一样很可怜了,肚子饿了老百姓给她一点红薯吃,吃了以后问:「这是什么东西呀?这么好吃?!」唐明皇也有过这种事,当时身边左右没有人,只有一个故臣跟着,这个半大的大臣就问:「皇上,你也做了几十年皇帝,哪几个宰相是好人?」唐明皇就说哪个哪个是好人,跟在旁边的臣子一听,皇上一点都不糊涂:「皇上你都很清楚呀?」「我当然清楚了,李林甫这个家伙是个坏透了的人。」「皇上你也知道他坏啊?那你怎么还用他呢?用得把国家都亡了。」唐明皇说:「你不懂,不用他我用谁呀?」这句话大家不懂了,当了领袖就会懂。譬如干隆用和珅,大家都说皇上不该用这个人。干隆也实在了不起,只有这么一个坏人在身边,皇上也要玩啊,也有不好办的地方,譬如皇上想吃香蕉,这种事总不好叫大臣、将军去办吧;下一个条子,算不定今天集市上就要爆炒,五十块才能吃到一根香蕉。跟和珅一讲,一毛钱就买到了。皇上偷偷一吃,也没有人看见。皇上吃东西也是不能当着大家随便吃的,当皇上很苦的。所以大家讲和珅的不对,干隆明知道和珅是坏人,但他说:「你们真是不懂,皇上不好当,好人我都用了,你们总要留一个坏蛋给我玩玩吧。」当皇帝的说这个话,真是说绝了,你们老是叫我一天到晚当皇帝,坐在那里作菩萨,这个日子很不好过呀!  难堪人情  孔子继续训话:  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  颜回你跑去见卫灵公,写个报告拿个名片,在门房那里登个记,见不见得到还不知道呢。除非皇帝有诏书,命令你去见他。「诏」就是皇帝的命令。皇帝没有下诏书要见你,你跑去见皇帝,皇帝左右的这一班政治上的大臣,现在不是什么「长」,就是什么「员」,古代的官职是尚书,大夫等等,左右大臣看到你这个年青人,尤其晓得你是我孔老二的学生,妒忌心就来了,「王公必将乘人而关其捷」,乘机会就斗争你,就整你,这是必然的。譬如孔子周游列国都被挤走了,孟子去见梁惠王也被挤跑了,就是「王公必将乘人而关其捷」。所以古人有句名言,也是我常告诉同学们人生哲学的道理:「士无论贤愚,入朝则必遭谗:」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不管你好与坏,贤人或者愚人,只要你进朝来,大家就妒嫉。等于现在青年同学,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公司,你一个新的小职员进来,老的同事一定「斜眸而视之」,眼睛斜着看人一看,总要整你两下的,虽然不整你呀,也要看看你,称称你的份量。「女无论美丑,入宫则必遭嫉。」女性不论漂亮不漂亮,只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一宠幸她,其它宫女就妒嫉了:这要命了,给她抢走了。  古今历史上这类事例很多。宋朝历史上有个宰相叫吕蒙正,他没有得志的时候,两夫妻穷得一塌糊涂。过年祭灶神,所谓一柱清香一缕烟,什么什么送灶神上西天就是他作的,他说现在的文章不值钱,所以菩萨上天你尽管上天,我也只有点一柱香来送送你,因为没有钱来拜你。那个时候他自己去砍柴谋生,带点便当带个斗笠,碰上下雨就接点雨水泡便当吃。后来当了宰相,有一次下雨出门,譢的参谋雨伞没打好,雨滴到手上,手就贵了,他就骂参谋怎么这么不小心,回到家都还在发脾气。夫人就说:相公啊,想当年你在山上砍柴的时候,雨水泡便当吃,手都不会青,怎么现在一点雨就滴青了?夫人一讲,吕蒙正傻了:啊!人不能富贵,富贵会堕落,自己已经堕落了。吕蒙正当宰相第一天上朝,宰相是皇帝之下第一人了,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官武将排成两排站好了,他最后再走进来,旁边有人骂:「什么穷小子,倒当起宰相来了。」吕蒙正听到了也不管,一直朝前走过去,后面跟着的人听到了,对他说:「谁讲的?看看。」「不回头看。」开会下来那个人就问:「人家骂你,你怎么叫我不要回头看?」「第一次上朝嘛,人家总是有点不高兴,骂一句也是有的。我们修养没有那么高,你回头一看知道是什么人骂的呀,心里就忌恨了,将来在一起做事就不好办了。所以是什么人骂的,就不要管了。」这就是道德的修养,年青人要记住。所以吕蒙正在宋朝始终做太平宰相,国家的事治理得好好的。  所以说,一个人到了某一个阶段,不要说是做官,你到公司做一个小职员,老职员都还要看看你的,「必将乘人而关其捷,」跟你斗一斗,看看你敏捷不敏捷,灵光不灵光。  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  孔子说颜回你一到建国呀,卫灵公左右的人一定找机会跟你斗一下。「而目将荧之,」每个人看到新来的,那个眼睛怎么样呢?瞄他一下,看别人过去了,眼睛一眨一眨的表示怪相,'哼'的一声,「而色将平之,」色就是态度,表面上的样子还很好看,「啊,老兄好,请坐嘛。」心里头两样,眼睛也两样。表面上对你讲得很好听,转过来就讲:「老王啊,你看那家伙怎么怎么……」一定是「口將荧之」。「容将形之,」然后下来以后,大家就批評开了,今天一个新签到的,这个家伙楞头楞脑的,不知道他耍什么宝。「心且成之,」心里面成见就来了。这里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真是写得透顶了,连细节都描写出来了。处在人世間这个社会环境里,经庄子这么一描写啊,皮都剥掉了,这些内容好难看啊,这就是人情。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所以你到了卫灵公面前结果是什么呢?孔子好象有神通似的早已经看到了,等于以火去救火,火越烧越大,用水去救水,水越流得厉害。拿现代话来说,颜回你太多事了。孔子说我告诉你,上面形容的大家对你「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眼睛斜看看你,表面上的颜色好象还客氧,「口将荧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嘴里评论你,心里产生成见,最后形成一个很不好的书面,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这样顺着发展下去,你的前途有限,后患无穷。如果你不信我这个老师的好话,你必定死于暴虐的皇帝面前。「暴」不是暴露,是暴虐的意思。  我们要知道,孔孟儒家的话等于是幕前的。譬如今天我们开会,或者结婚的礼堂,戏剧的前台,幕前一定是弄得好好的,要庄严肃穆,这是儒家。道家不是这样,道家专门拉开幕后给你看,幕后一拉开不能看啊,什么垃圾啦,杂物啦都在里面,所以道家老庄的话就等于幕后。那么道家讲的道理对不对呢?也全对。幕前幕后我们都要懂,如果不懂的话,学道家会学坏了。懂了幕后,才知道站在幕前应该怎么站。所以儒道两家一定要透彻了,才懂得人生。  活不长的忠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孔子说历史的经验。夏朝的忠臣关龙逢,因为遇到了桀这个暴君,被杀了;纣杀了王子比干,王子比干还是纣的叔父呢。这两个人在我们历史上称为大忠臣,为什么忠臣都保不住命呢?因为「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他们自己本身道德好得很,对于部下都很爱护,对老百姓也好,但是,对下面好,就违反了上面的意见,所以这一条命就送掉了。可以说,这都是不通,只晓得做好这一面,另一面没有处理好。所以,夏桀王和商纣王「因其修而挤之」,你认为你自己讲究道德,我就拿道德杀掉你。中国的古代历史上这类事很多,皇帝发了脾气:「你想当忠臣呀,好!我就成全你了。」就这样杀掉你。这些忠臣被杀的原因,就是「好名者也」。愿意因道德而死,在历史上留一个名。古代很多忠臣都是这个思想,死了不要紧,我要对历史负责,在历史上留个名。「好名」这个「名」,不一定完全是名誉的名,是认为我这样就是正的,你那样是错的,为观念而死。「好名者也」不是真的道德,还是不懂人生,不懂这个人世间。  譬如纣杀王子比干,历史上记载纣的武功之高,那不得了,九条牛一手就可以挡开,他又聪明,文也好武也好,作对都懂。你要晓得,凡是坏皇帝坏领袖,第一流的坏人,不论中国外国,都是绝顶聪明的人。聪明过度而又没有道德的修养,就变成了坏人。世界上的人是很怪的,聪明人跟滑头人是两隔壁,老实人跟笨人也是两隔壁,像从前的榻榻米只隔一层纸。所以既老实又不笨,既聪明又不滑头,那就是圣人。王子比干是忠臣,给纣讲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纣听得很烦,就说:「叔父啊,你这样子好象是圣人。我听说普通人的心只有七个窍,圣人多一个窍,你既然是圣人,那就把你的心拿出来让我看看。」据说有道德的人的心窝子有一个洞,因为特别聪明所以多一个窍。就这样把王子比干的心挖出来给杀死了。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上面讲了历史上的两位大忠臣,这里讲到历史上的两位皇帝「尧」和「禹」。孔子告诉颜回,这两位贤仁的皇帝也用过兵,换句话说也打过别人,侵略过弱小的民族。战争一发动了有什么坏处呢?国家打穷了,老百姓死了很多。国家的战争连绵不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要打到天下一统这么一钼个观念。这都是为观念所蒙蔽,为思想所蒙蔽。历史的经验你难道不懂吗?你没有听过吗?「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天地间的道理,是非善恶的观念就是「名实」,「名」就是名理,逻辑的意思;「实」就是实际成果。历史上的圣人明君,都不能完全做到道德的标准,何况颜回你呢!  端而虚勉而一  孔子一大顿训话,大概把颜回训得昏头昏脑的,不过孔子很会做老师,训了以后还要安抚一下: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上面孔子都是讲人生作人的道理,现在孔子告诉颜回:你既然有勇气去拯救人家,你一定觉得自已有所成就了,那么把你的成就报告给我听听看。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颜回讲自己的修养:「端」,形体一天到晚很端正,打坐已经得了定了。「虚」,心里没有思想,空空洞洞的,达到空的境界;「勉而一,」只有正念永无存在,专一。由开始心里乱七八糟思想,然后慢慢勉强把它空掉以后就专一,只有正念存在。其实,诸位学佛的只有「阿彌陀佛」这一念;信上帝的只有「主啊,上帝啊,你保佑我」这一念,就是「勉而一」。颜回修定的功夫已经到了这六个字的程度,了不起哦,很高了。颜回说,我凭这个修养去感化人,总行吧?颜回被孔子骂了一顿,心里并没有太服气,我这个成就已经不错了嘛,老师还不放心,不让我出门。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孔子叹口气说:这怎么行啊!凭你这一點修养还不行。注意哦,这里完全是讲内在修养、打坐修道的功夫。颜回修养达到了「端而虚,勉而一」,四肢身心都端端正正,换句話讲,气都充满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心里只有一个正念存在,这个正念是无念,空的。孔子说这是「夫以阳为充孔扬」,用阴阳来代表,這是阳极的境界,所以身上的气机气脉都亢起了,都在流通了。人的正念不能柔和下来,没有亡形亡心,阳刚之气不能转为阴柔,身体没有柔化,「孔扬」,充实更充實,越来越大,太阳剛了,过刚则折。这不是道,這个境界是一步过程。所以外面的气色神采,一下好一下坏,还没有定。只有阳刚没有阴阳和合,没有达到中和的境界。孔子说,你達到了「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这个境界,还不是修道的究竟,没有到达最高处。你这个境界看起来,好像比一般人有道,一脸的正气,拿我们现在的话講:唉哟!打坐的人红光满面呐。实际上是血压高了,再厉害一点就脑充血了,最后没有病就死了。红光满面不一定是道哦,那就是「以阳为充孔扬」,太阳刚了,所以「采色不定」。但是和一般人比起来,你是有一点了不起,还可以打一分二分的健康。孔子說,你凭这一点修养,这一点本事,好像有了感通了,以为有道了,想去追求和人家心念上感通,想和人家心心相印,不行啊!你的功夫只是初步的修养,拿后世来比方,这是渐修的功夫,而非禅宗的顿悟,你这样渐修的小功小夫的小道德,想去感化别人,那怎么行啊?而且渐修的功夫你都没有完成,何况顿悟的大道呢?  注意喲,达到颜回這一步修养的人,不管学瑜珈,学道,学佛的都很多,都在那里「采色不定」,闭眉闭眼,煞有介事,做起一副很有道的样子,然后都要去教化人。这一套就是孔子所写的颜回走的路线。所以孔子说,你到这个程度固执而不变化,固执这个就是道,永远不会进步了。这还是外道,外表上看起來像是有道之士,内在并不对头。你凭这一点本事,也想出去为帝王之師啊?不行的。  内直外曲成而上比  颜回被孔子当场一骂,有点领悟了: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那么我修道的功夫,修到不表现出来的程度,内在方直而外面曲成,这就中儒家所讲的「外圆内方」,外面圆融一点,和人家接触和譪一点,里头还是修我的道。慢慢地彼此向形而上道走,这样总可以吧。颜回提出三个要点:「内直」,里面修道,直心是道场;「外曲」,外面圆滑一点;「成而上比」,彼此慢慢升华。  其实颜回进步很大哟,下面孔子又批驳他。孔子引导颜回进步,他就是庄子引导后人在修道上进步。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孔子说:「内直」是对,脑子里面一天到晚空空洞洞,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是初步的功夫。儒家所讲的「清明在躬」,永远是清明;拿佛家来讲,心里是空的,清清静静,这就是「内直」。学佛第一步,直心是道场,这才叫修道。「内直者,与天为徒。」这样才可以天人合一。「与天为徒者,」效法天了,就是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那么,看人世间一切平等。古代的皇帝叫天子,把皇帝和普通老百姓都看成平等,富贵贫贱都不相干,只晓得你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人都是天下的人。既然达到了人境界的平等,那内在的修养已经到万缘都空了,等于佛家说「人无我」的境界。孔子接着说:「而独以己言薪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那么,你心里既然常常是空的,又何必要人相信你的意见,听你的话呢?你是要求人家认为你对,还是要求人家认为你不对呢?对与不对两边,都是落偏见了嘛,既然有了偏见,你内在修养就已经不「空」了嘛!就已经不「直」了嘛!  孔子是真正的因明逻辑大师,他两边一论辩,颜回这个境界的缺点就暴露了。常常看到青年同学刚刚得了一点清静境界,虽然在老师面前不敢多讲,  但我看那个「采色不定」,「洋洋然如有所得」的样子,当着我的面装出那个老实相,一背人的时候,他很想出去教化人家,想把这点空传给人家,就是这个错误。你既然还有个东西要传给人家的话,已经不空了,不空了那已经不对了嘛。注意啊!「若有所得者,不改作此想。」现在不是我说的,是庄子说的。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如果是这样的话,高明人的眼睛一看,只不过是不懂事的小孩而已。犹如禅宗祖师骂的「得少为足」,得了一点点,以为自己了不起。等于穷人一得宝就发疯了,中了一张奖券就进了精神病院,也就是这种味道。「是之谓与天为徒。」就是现代话转了弯地骂人:老弟啊,你也太天真了一点。天真是好听的了,天真的贬意就是幼椎了。有时候我们不好意思说人家幼稚:唉呀,你好天真!人家还听得很高兴。所以转弯骂人的艺术有时是很好的。这是孔子批评颜回天真的一面。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怎么叫「外曲」呢?自己有高度的修养,可是只好外面将就一点,「外曲」也就是「与人之为徒」,和一般人一样,「擎跽」就是皇帝上朝,見到人行礼鞠躬,「曲拳」就是学佛的人,见到人两手合掌,学印度人的礼貌。因为人間世的这个礼貌,大家都是这样,不能不做。你到一个地方,人家都是讲这种礼貌,你不照着做就错了,就有毛病给人家挑剔。有句俗話:「上了哪个坡,就要唱哪個歌。」到哪个环境就要跟着哪个环境学,你到美国去,只好见到人就拉手,有些地方以吐舌头为礼貌,你就只好像吊死鬼一样,把舌头吐得长长的,虽然心里不愿意,那个坏境是这种礼貌,你就要照这个规矩。「是之谓與人为徒。」拿现在的观念講,「与人为徒」就是社会上一般人走的路子。  《人間世》這一篇到目前为止,是讲颜回要出来为王者師,所谓王者師,就是历史上诸葛亮或者是姜太公这一类人物,要改变人主,改变领导人的思想作風,引发了孔子對颜回的一番教训,孔子的教训还没有完: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  這是孔子答复颜回上面提出的第三点问题。怎么叫「成而上比」呢?彼此使人升华。「与古为徒。」专门效法古道而行。譬如说我們听到提倡中国文化的口号,我常常讲中国文化是什么?是青菜炒萝卜呢?还是故宮博物院的画呢?还是孔子?都講中国文化,讲的人莫名其妙,这等于是莊子在《齐物论》中讲的「吹萬不同」,风吹到洞穴里呜呜地叫,没有什么意义。中国文化是否鼻子斜眼睛的呢?还是正鼻子正眼睛的呢?大家谁能够下一個定义?我看非常难下。  我们看通史上有很多人「成而上比」,拿许多现成的事实批评很难,所以要看历史上的奏议、谏书。谈到这里,我们先岔过来啊,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不是口头说教似地拿一點孔孟之学,就代表了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差别很大。尤其我們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二十五听》都念完了,还是不行的,没有懂中国历史,还必须要看历史的反面文章才行,历史的反面文章不是正史上所能看到的。反面文章看哪里?就看历朝的奏议、谏書,在当时是大臣提出的建议和报告。这些奏议、谏书相当于现代報纸的社论,像十九世紀初、中期英国《泰晤士报》,那种足以对世界政治有影响力的社论。历代名臣一些严重的奏议谏书,就是和皇帝持反對意见。今天一边写报告,一边写遗嘱,把棺材買好,第二天奏议一上去,算不定就要杀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为了对歷听有一个交待,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用生命换取千秋,对天下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这是中国文化史一个知识分子的教养,是非常特別的地方。尤其明朝以来,读书人受宋朝理学的影响,到了国破家亡、社会变乱的时候,以生命换取千秋的特别多,我经常看明朝的历史,但有意思的是,明朝自从朱和尚朱元璋当皇帝之后,他的子孙没有一个够得上当皇帝,现在想想,那些皇帝只配到酒店里当酒保,跑跑路可以,不要说当皇帝,当老板的资格都没有。可是在明朝,许多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天下,为了历史,他们的奏议谏书,乃至他們的所作所为,其忠貞之气特别多。所以明朝两百七十年間的历史,准确地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贡献的精神。  现在回到庄子本文:「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古人上奏议,对一件既成的事实,要討论它的时候,怎么写呢?现在年青同学写社論,写批评的文章也要注意,「成而上比者」,引古证今,把过去的历史事实,拿来作比喻和说明。所以庄子借用孔子的话教训颜回,你假如出去当王者之师,说话「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这样好不好呢?这种作法乃人臣之道。这里又要岔进来了,在中国文化中有三道,君道、臣道、师道。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佛,西方的耶穌,走的都是师道的路线;尧舜禹汤这些人,走的是君道的路线;历代名臣走的是臣道的路线。这三道是中国文化教育人成就的目标。君道是领導的哲学与艺术,等于你现在赤手空拳白手起家當一个公司的大老板,如何领导人,如何包容人,如何能好人坏人一起用,有本事没本事都使他们动起来,这是君道的修养。臣道包括了领导的艺术,不过,比较有承上接下的哲学与艺术。至于师道又另当别论。孔子告訴颜回,你走的是臣道的路线,你引古证今,「其言虽教,」这个「教」读效,意思是效果,你所建議的道理虽然发生效果,可是行不行呢?不行,「谪之实也。」你對于帝王,还是有讽刺,责备的意味,他还是受不了。  唐太宗和魏征  近几十年,台湾很多人喜欢看《贞观政要》,大家看这本书津津有昧,很有兴趣,可大家忘了,看这本书是要学会怎樣去做皇帝,怎么样去做领袖呀。《贞观政要》记载中,唐太宗對于大臣的意见,不论正面反面都言听计从,显出唐太宗的伟大。大臣魏征,以糾正皇帝的错误而闻名,以唐太宗的英明有时候也受不了。据記载,唐太宗喜欢养鸟玩,一个大英雄到了天下无事的时候,精神没有寄托,玩玩鸟,等于我們老百姓养白鸽玩玩,这也没什么。一天唐太宗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唐太宗晓得魏征看见了一定要講,当皇帝怎么能跟小孩子一样玩这一套?就把鸟往怀里一塞,魏征已经看到了,他也不讲,本來有事几句话就可以报告完,可他偏找些  国家大事来给皇帝讲半天。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魂歸奈何天了。唐太宗那个气啊,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得把这个田舍翁(乡巴佬,指魏征)杀了不可。」独孤皇后就問:「皇帝今天又受了哪一个大臣的气啊?」「还有谁啊,就是那个魏征。」皇后一听,不说话了,立即换了大礼服向唐太宗行礼道贺,唐太宗说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大臣,又有你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好现象,国家的兴盛是可期的,这还不可贺吗?几句好听的话一說,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谈了。以唐太宗这样气量宽宏的人,對魏征的意见,样样接受,尤其这一次,唐太宗还气得要杀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这个老头儿的头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还是借个题目把他的墓碑给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征高丽失败后,才又想起魏征若在,必不会有此失。因此又树立起他的墓碑。作一个领袖,能够真正容人之量,除非是得道的人,达到了「空」的境界,不「空」做不到。所以孔子告诉颜回,你向皇帝引古喻今,虽然起到了效果,但他心里面还是感到你在讽刺他。  江水东流去不回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颜回说:我拿历史的经验来说明现在的事实。不是我的意见,是古人的意见我取来用而已。历史上很多大臣讲话很有技巧,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果我像这样,虽然讲话直一点,但不能算毛病吧。那么以这种办法来为人臣之道,可不可以?  有些人提倡中国文化,讲复古,「与古为徒」,教化理论上对,但是这个话有毛病。历史永远向前延伸,时代不同,古人有的我们今天不一定做得到,而今天我们有的不是古人所有的。孔孟思想不是那么复古的哟,大家一提到了孔孟思想好象就是复古,这是读书没有读通嘛,你翻开孔子的孙子子思着的《中庸》看看,《中庸》上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在今世作现代人,你硬要复古走古人的道路,「如此者,灾及其身也。」不是疯子也要被送进神经病院,是要出毛病的,有灾难的。孔子在《易经》中说:「时哉,时哉,于是协行。」要把握时代,跟着时代走呀。庄子也说:「古之有也,非吾有也。」历史不是回头的,「江水东流去不回」,像我们走路一样,前面这一步不是后面这一步,不同的。所以,「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这是要不得的。  仲尼曰:「恶!恶可!太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恶!恶可!」第一个「恶」是形声字,相当于叹气「哎!」「恶可」就是俗语「那里可以呀!」你这样的做法也是行不通的。  孔子在教颜回如何做人臣之道,如何行师道。为政之道,也就是我们工商业时代,领导一个公司,做一个事业,办法不能太多,事情要简化。老子也讲过:「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规章越多,法律越严密,人犯法的机会越多,漏洞越大,处理法律之间,没有办法周详,这就是「太多政法而不谍」。「谍」不是间谍的意思,而是表示语言没有办法解释得那么周详。「虽固亦无罪。」虽然说我依法办事没有什么错。我们看到,有的大学生毕业当公务人员,办事的确很认真,他拼命根据法令条规来办事,这种不负责任的作法,就是「虽固亦无罪」。我本身硼会犯法.,办错了事,「咦,我当时按第几条第几款办的呀。」但是没有尽心为天下为国家,只做到自己没有犯罪,不是尽忠于国家。虽然如此,充其量当一个混饭吃的公务人员而已。拿教化来讲,这不是大政治家教化天下之民的行为,违反了教化天下的原则。一个大政治家就是师道中的大教育家,其教化的作用,影响一个时代,影响一代的历史。「犹师心者也。」什么叫「师心」呢?就是自己主观认为自己很高明,什么人的意见都不听。后世文学上用的「师心自用」这个成语,有的同学写成公私的私,那是另一个意思了,也可以用,但成语则是「师」,就是对自己心里的思想主观上认为很高明。  颜回本来想出去教化卫灵公,结果被老师骂得一无是处。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颜回说:完了,我跟老师学的满肚子学问,被这么一批驳都没有用,再进一步我就不懂了,请指示一个方向。  孔子下面从外用之学讲到内养之学,由外王之道讲到内圣修养。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皡(音hào)天不宜。」  孔子说:「斋!」我们大家知道这个斋,吃斋吃素。古代的礼貌,斋戒沐浴,要洗个澡换了衣服,外表上干干净净,衣服还要用香熏一下,包括了吃素。孔子说你要进一步学呀,先去「斋」,先清了心,然后我告诉你。你现在一叫我教,我就教你吗?等于有人间佛法,匆匆忙忙地赶来,「老师啊,我要问你问题。」「我没有空。」「老师那不行啊,我只有那么多时间,我要走啊。」或者,「我南部来的。」「我美国来的。」「下午两点飞机要走啊。」好象我欠他似的。现在这种人很多,很讨厌,我们也习惯了,要是年青的时候,眼睛一闭,早就理都不理了:「你走你的,和我有什么相干?」所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以有为的心来求道,以功利思想功利主义来求道,那么容易呀?「易之者,嗥天不宜。」「嗥天」就是上天。太容易传给你道呀,上天是不许可的,是违反天道,违反自然的规律的。  心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