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钻石途径系列之2:解脱之道(全)

作者:阿玛斯 字数:34736 更新:2023-10-08 20:06:29

解脱之道:钻石途径系列之二  第一章 放空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脱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自我解脱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息息相关及互补的观点来解释。第一个观点将自悟的过程看成是一种自我实践或本体(Essence)的发展,另一个观点则将其视为一种解放或开悟的过程。你会强调哪个观点,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觉察,而你的觉察又可能会出现两种论点:本体或是人格,你的真实本质或是你所习得的身份认同。如果从本体的角度来看,自悟意味着了悟到自己的本质或发展出自己的本体。但如果从解脱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开悟指的则是从人格之中彻底解放出来。  在我们的工作中,这两种发展是同时并行的,它们其实是同一个过程。过去的灵修体系不是强调前者就是强调后者,以至于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时矛盾会生起乃是因为名相所致。那些采取自悟之道的人往往会说:"你只要了悟自己,发展出内在的潜能就够了。开悟这档子事根本是不存在的。"而那些追求开悟和解脱的人则说:"什么是自我了悟?根本没有一个自我可以被了悟!自我这个概念正是你必须去除的东西。"  我们的内在工作从未把这两种观点分开过。我们看待解脱主要是从本体的发展着眼的,不过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探索解放或开悟这个观点。  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对那些尝过本体的滋味、经验过自己真实本质的人而言,可能会特别渴望彻悟境界,但解脱或彻悟境界是不会去特别关注本体的任何一个面向、品质或状态的。假如你已经从人格之中解脱了出来,那么不论本体有哪些状态都跟你无关了。处在解脱境界里,你所经验到的意识内容就不再有任何重要性。一切都变得很平常,没有什么事在发生,也没有任何巨大的悟境或令人震撼的经验。那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它自然和平常到即使我们拥有了它,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常出入于这种状态,其中没有任何乍现的灵光或璀璨的内明经验,它丝毫没有戏剧性。解脱超越了本体和人格的二元性,就因为它是这么平常,所以经常被我们忽略,它的细致使我们无法认出它来。在日常生活里,每当你没有自觉意识或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你就是在经验这种状态。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脱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你的心是自在的,你心里不会想着:"我要这个"、"我要想一想这件事"或"我非得这么做不可"。你的心是放松的,"逍遥自在"这个词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状态。  解脱意味着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没有担忧,没有挂碍,没有沉重的负担感。这时心不专注或束缚于任何特定的意识活动,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觉知到心中所生起的意念,甚至连觉知它的意图都没有。你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察觉本体或者本体是否存在,也不在乎自己是快乐或哀伤,身边是否有人陪伴。这些事都无足轻重了,因为那一刻你已经彻底了脱了你生命中所有的挂碍。这样的状态永远无法通过努力而达成,它会在某一天自然出现,而且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你甚至不会认为它是多么了不得的事,你会照旧做你正在做的事。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它就不见了。当你产生"噢,太奇妙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一定要保住它"的想法时,它就不见了。  执著正好是解脱所没有的状态,就因为我们总想抓住这个微细的境界,它才会一闪而逝。小孩儿经常处于这种不特别关注什么的状态里,譬如当他们在嬉戏或无所事事的时候。但由于早期的养成经验,我们的心变得只能朝某个特定方向思考,如此一来,我们便拒绝了实相的其他部分而只固着于一点。这份拣择性造成解脱状态的丧失,这种情况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而定型的时间主要是在五至七岁之间。在这之前,解脱经验还是来来去去的,之后它所出现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它都是来来去去的,不过某些人比别人更容易经验到它。这是一种我们不会特别去意识到的解放状态,处在这种状态里,心中所有的事都放下了。然而这并不是一种从特定压力之中解脱出来的感觉,它是最原始的解放状态。你不在乎你正在经验的是什么,你的心是开放的,脑子也不固着在任何想法上,你彻底接纳一切而又不感觉自己在接纳。那种时刻不论你的存在有何需求,你的本体都在那里,但本体并不是你所关切的焦点,因为它就是你当下的经验。  我们可以谈论这种状态,却无法说出它是什么。你可能会发现,这是你早已经验过无数次的一种熟悉状态。这个状态非常普通,为了活下去和享受人生,每个人都需要体验它。  促成解脱的七个要素  为了达到这种解脱境界,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能促成解脱,不过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它所需要的几个主要元素,这里称之为"解脱的要素"。什么样的要素能使你"解脱"--刹那即逝的精微觉知?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解脱大概有七个主要的元素。  首先你需要的是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帮助你转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会感觉:"是的,我可以办得到。我有潜力、毅力和勇气。"这股能量将会提供你观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体认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过程中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障碍住觉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气必须发展和释放出来。  另一个元素是决心(determination)。缺少了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坚持下去,因此,了解围绕着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议题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议题导致了你的被阉割情节?是什么东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认清是什么东西在阻止你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失望、痛苦或恐惧--我都要坚持下去。我可能在开悟之前就死了,但我还是不会停止。死后我仍然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内在工作才会言行一致。  凡事充满兴致,你便能轻松突破障碍  另一个元素就是对这整件事的一种轻松感,一份欣喜(asenseofjoyousness)的感觉。这是一种特定的喜悦感与轻松的态度,它是内在工作的本质,亦即对真相、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点像好奇心--对事物充满着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决心,事情会变得过于沉重和严肃,但欣喜这个元素能帮你轻松地突破障碍。无论做什么,你都充满着兴致。这份轻松感之中带着一股孩童式的好奇,当孩子感到好奇时,他的心中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不会想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他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罢了。  接下来的一个元素是仁慈(compassionatekindness)。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种品质,因为过程极为艰辛,所以你必须仁慈对待自己。就因为你还没解脱,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用驱迫的方式让自己更苦呢?为什么一犯错就必须惩罚自己?仁慈这个元素会使你更信赖自己、信赖成长的过程、信赖你的心和你的本体。仁慈会带来无私的态度,一旦有了这种仁慈之心,你自然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别人受苦也会令你感觉痛苦,你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的苦。解脱是没有固着点的,所以如果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你就变成一个最大的固着点。"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会伤害我?什么是对我最有利的?"这些想法都围绕着"我"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仁慈能够消融掉这种固着或设限的倾向,使你从自我中心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艰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赖自己的本体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内在工作中变得更柔软,对别人更慈悲。这是我们在对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议题时,必须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处在安详的状态里,自然会生起直觉与洞见  内在工作的另一个要素是内心的祥和(peacefulness),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为了体认到真正的解脱,你必须有能力让心安静下来,因为解脱境界是刹那即逝的。如果你永远都在思考和担忧,并且维持着一贯的快速活动,那么你就是在阻碍你对解脱的体认。一旦发展出这份能够去除焦躁的安详感,我们就会从这种安歇的状态之中,自然生起直觉、洞见和细微的观察。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是融入于某件事的能(capacitytobeabsorbedinsomething),也就是完全融入于你正在做的事,不论那是什么。你完全专注于眼前的经验,彻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这是一种能力,一份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一种摆脱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会跟经验保持距离,它对彻底融入、与经验合一感到恐惧。当你完全证悟到本体时,这份了悟是无法说清楚的;你已经完全投入于其中,除了本体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制作一张桌子,你是那么地投入,以至于你、工具和桌子都结成了一体。处于这种状态里,你的头脑完全停止了区分或分别意识。你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印度教徒称这种境界为三摩地,自我的彻底消融。处于这种状态里,人格终于允许自己死亡、消失,与眼前的任何一种经验彻底融合。  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解脱的元素就是觉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经验之中觉醒的一份能力。前面我们谈到的是彻底融入于经验的一份能力,现在我们要谈的则是觉醒和觉知。你的觉知是这么的清晰,就像是刚刚醒来一样,甚至有一种周围都是光的感觉。觉醒的品质是内在工作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你必须靠它来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着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你能如实看见事物的真相而非通过潜意识在看。这样的状态就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的云雾。但这并不意味你在看着一片晴朗的天空,因为你本身就是这片晴空。你的心是彻底开放及清明的。  摆脱执著的钻石意识  这所有的要素最后会结合成客观意识。这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现象,一种客观的品质。这份客观意识正是对治人格执著倾向的必要条件。有了客观意识,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无意识的影响。你不再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你的力量是客观的,意志是客观的,你的欣喜是客观的,仁慈是客观的,你的祥和是客观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观的。客观意识将这七个元素带入了另一个次元,另一种层次。这七个要素也被称为Lataif--七种精微意识的元素,能量属于红色Latifa,决心属于白色Latifa,欣喜属于黄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属于绿色Latifa,祥和属于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属于蓝色Latifa,能够使我们解脱欲望的觉醒元素,我们称之为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种非常精微的东西,有人说它像空气,能够产生七种品质的精微之气。  因为上述七种元素已经得到平衡,所以意识变得客观了,而这正是摆脱人格的执著倾向所必备的品质。客观意识,我们所谓的钻石意识,能够使我们从人格的执著倾向之中解脱出来。钻石意识是一种全观意识,它不像人格只集中在某个焦点。  这七个要素都存于当下的解脱状态里,如果你能客观地审视内心的冲突和困境,你会发现它们不外是对客观意识的抗拒,或是不想看到事物的真相。你执著于你所依恋的事物,你并不想看见事情的真相。  其实你最执著的对象就是你的人格、人格的运作模式以及你的好恶模式。你和你的人格已经相处了很长的时间,对它早就习以为常了。即使你并不喜欢它的某个部分,你仍然依赖它、熟悉它,因此为什么要摆脱它?你并不想从中解放出来。  客观则意味着你必须认清你的人格所扮演的角色。凭着这份客观意识才能觉知到解脱境界,因为它没有任何会阻碍觉知的执著态度或蒙昧倾向。这七个元素所以被称为解脱的要素,不只是因为它们可以引领你进入客观意识和解脱状态,更因为它们都存在于当下的解脱状态里。你本来就是喜悦的、仁慈的、充满活力的、有决心的、明透的、觉醒的、彻底融入于经验中的、祥和的。这所有的品质同时都存在于客观次元、钻石意识或客观意识里。当钻石意识最终觉知到解脱境界时,它会变得更柔软、更细致、更放松、更畅然无阻。其中没有任何的结构与执著,不坚持这样或那样,也没有任何偏好。但这并不意味你是客观的或不客观的,是仁慈的或不仁慈的,因为连这种分别意识都不存在了。上述的品质全都以畅然无阻、融为一体的方式同时存在着。你是那么的放松和自在,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快乐或仁慈;只要你一说:"喔!我现在很快乐!"快乐就不见了。其实你就是它,事情只是这么简单。你照旧做你的事,吃早餐、读报、上班、跟人吵架,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你彻底自由了。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放松。你已经解脱,而且觉醒了。  澄明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终于知道你知道了,这便是一种悟境。小孩可能处在悟境里但无法认出它来,丧失时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它,但身为成年人的你却有能力认出它来,因为你觉醒了。这就是为什么佛家会强调觉醒的原因。你必须有觉有知才能认出解脱境界,才能融入于其中而不紧抓着它不放。  一旦变成一盏明亮的灯,你就不需要刻意去看了  这七个元素最终会制造出第八个元素,亦即七者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八角形。我时常会谈到这些品质,因为它们是构成Lataif的几个重要的本体面向。如果你继续进行内在工作,你会发现每一种Lataif都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们会帮助你达到彻底的放下。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东西已经解释了人格和本体的关系,以及本体如何能帮助我们从人格之中解脱出来,进而促使我们得到享受本体的自由。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留意在这整件事中有什么作用?  阿玛斯:留意是发展出觉知的一种方式。当你觉醒时你是警觉的,但又不是在刻意留心什么。一旦变成一盏明亮的灯,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去看什么了。因此觉醒又称为完美的不留意。你留意、留意、再留意,直到变成留意的本身为止,然后你就不再需要费力去留意,而只是觉知罢了。你已经不需要为了看见而留意,你自自然然就看到了。但首先你必须留意很长的一段时间,必须发展出留意的能力,直到你变成留意本身为止。  学生:你可不可以谈一谈Ridhwan这个词的意思,还有它和解脱之间的关系。  阿玛斯:Ridhwan指的是从解脱之中生起的一种圆满感。当你解脱时,你的人格终于感到满足了,你的人格终于从痛苦和冲突之中解脱了出来。耶稣基督说过,你必须像孩子一样才能进入天国。Ridhwan或圆满感乃是通往天国的一扇门,它也是本体的一个面向。  解脱真的只是人格变得自由的那个当下,人格终于放下了它的执著而允许自己放松下来。人格一旦放松下来,你就会变成一个小孩,那时你就在天堂了。在阿拉伯文里,Ridhwan这个字指的是守护天堂的天使,不过它也是圆满、满足和自我完成的一种条件。许多修行体系都不谈论这件事,理由很简单:对一个没有解脱经验的人谈论这件事,只会徒增他的执著倾向。事实上,一味地谈论天堂有多么美好,只会加强不幸和固着的态度,这就是许多修行体系只探讨如何放下的原因。你也许正处在天堂里,可是如果不知道放松,你还是无法享受它。  第二章 心与本体  万物的合一境界就是全然的光明,以及最开阔、最本然的状态。万物自我表达最终极的面貌就是炫目的净光,它耀眼到令你无法逼视。这光可能被经验成澄明心,或是能粉碎一切黑暗及愚昧的爆发性智慧。  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下mind这个词,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我们内在工作经常会用到它。一般人所谓的mind通常是语焉不详的,而且每个人的用法都不一样。此外还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譬如美国人所谓的mind和西藏人所说的mind,意思就不太相同。我们西方人所谓的heart其实就是东方人所谓的mind。现在我们要弄清楚的是mind与heart之间的关系。某些人所说的mind指的是heart,反之,某些人所说的heart指的则是mind。有时你从书本里或演讲中会听到mind这个词,你很自然会给它下一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也许根本不是作者或讲者的原意,因此你当然会觉得困惑。现在让我们从最广泛及最肤浅的定义来检视mind,然后再进入它更深的面向。  内容及思维系统的容器  最常见的观念就是,mind是由你的思想及思维系统所组合成的,而它是与你的脑子相连的。在我们的文化里,当人们用mind这个字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思维、意象、思考过程及头脑里闪过的事物。因此,它通常被理解成思维系统、思想过程或思想本身。  但即使在我们这个文化里,此定义也没有普遍性。举例而言,当弗洛伊德使用mind这个字的时候,他指的是一切的印象、感觉、情绪、觉受,而不只是思想,这所有的印象全都被视为mind的内容。除此之外,他假设mind还有另一个层次,他称之为"无意识"。  因此在我们的文化里,mind这个词比较专门的用法指的是经验内容的总合。所有的印象都可以被视为mind,而我们还可以把它区分成内容及思维系统的容器。不论是思维的内容、思维系统或内容的觉知者,都可以被视为mind。心理学的文献里通常不作这种区分,它们主要是在区别生理上的神经系统和思想本身。如果你认为mind只是思想本身,那么思维系统就是生理上的神经系统或脑子。但如果你认为mind指的是所有的印象和经验,那么思维系统就成了整个神经系统,包括脊椎、神经中枢及脑子。现在我们对mind已经有两种概念了。当然某些哲学家所谓的mind是超越脑子和神经系统的。他们假设通过头脑在运作的是smallmind,通过整个神经系统或整个人体而运作的则为bigmind。这里的mind并不是一个明确的东西,而是一种力量或作用力,至于这股作用力到底是什么,人们并不清楚。  这又会延生出对mind本质的疑问:与脑子及神经系统有别的mind到底是什么?思维的过程里是否隐藏着一股作用力?  在我们这个文化或西方世界里,除了脑部研究的学术领域之外,很少有人探究这个问题。不过有个例外,那就是宗教或哲学里所谈论到的"神之道"(Logos),但这一点我们暂且搁置不谈。"神之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而我们要探讨的是跟体验比较接近的东西。在东方修行体系里,"心"(mind)指的是比头脑及思想更广泛的一切印象、思想过程及整个思维系统。换言之,所有的精神内涵都称为心。同时他们还企图理解心的本质是什么。这所有的印象是独自存在的或是从某个东西里产生的?这些印象是不是在神经系统里所产生的生理或电化学活动?这些思想、感觉或觉受到底源自何处?尤其是佛家体系,我们会发现它很认真地想理解心的本性,最根本的本质。  思想无来也无去,心是一片无碍无边的空无  在西方世界里,心理学家已经明确地采用"心理结构"或"精神结构"来描述mind的构成。其中的一种说法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程里,mind会发展出一种结构,但心理学家通常不会探讨那个超越或有别于mind的东西。  在东方的许多修行传承里,当人们想了解"大心"(bigmind)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去检视它的结构。他们只试图去体悟有没有一种心是超越结构的,或者这个结构是否由别的东西所创造出来的。这条探索的路线发展出了许多禅定体系,它们都在试图了解心识活动,留意它所有的印象和过程,它们很想知道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存在。  当心安定下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心念活动静止时剩下的是什么?据说一旦真的探入到逻辑活动的终点,你会发现存在的只有一片空无。如果所有的思想、觉受和感觉全都消失了,也就是经验的内容全都不见了,那时是根本找不到思想者、经验者或任何结构的。这便是所谓心的本质。东方修行体系一般认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无,在这个典范里,思想是无来也无去的;它们来自于空无,也回归于空无。心最终只是一片无碍无边的空无。这空无并不是某个实存的空的东西。  心的本质就是空无,但即便是空这个观念,也必须转化成更深的对心之本质的体悟。只要有空间感存在,就有一个能经验到这空间感的人。若想彻底体认到心的本质,你的心必须开放、空无一物。一旦真的体认到心的本质,那种彻底寂静的状态是连观察者、经验、思想或标签都不存在的。你会持续地发现空无,甚至连心中的空间感都不见了,连那个发现自己的心空掉的人也不见了。这种状态有时被称为存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心是空无最终极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需要空无才能存在,因此心不但是所有经验的基础,也是万物的基础。它被视为实相最深、最根本的本质。当内在所有的活动静止下来的时候,根本是空无一物的。这并不意味有个人在那里企图找到某样东西。在看的过程里,起初你会去寻找自己,最后你会发现什么也找不到。这并不意味肉体不存在了,而是没有一个存有在那里制造、觉知或组织这些印象,也没有一个存有是超越这些现象之外的,存在的只有来来去去的念头活动,它们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然后所有的念头便止息了下来,彻底的空无就这么被揭露了出来。这便是实相最根本的本质,也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我们这里称之为真空,因为它感觉上很像太空。有时我们仍然会经验到空无及心意识活动的内涵,这意味着你尚未体认到真空。但如果你能允许自己洞察事物的源头,你就会体认到真空,也就是连空无都意识不到了。如果能意识到空无,那就还存在着一个能够探测的人,一个会问"那是什么"的人。但假如你进一步地探测,最后连空无的感觉都会消失,这才是真空。因此,像真空一样的空无可以深刻到将意识本身都消除掉。  没有一个"人"在经验无垠空间,是空无在经验空无  因为我们的正常意识在经验事物时永远会把自己和经验分开,所以我们无法在不改变、不限制、不认知的情况之下经验到空无。我们的正常意识是非常有限和受制的,它的倾向就是制约、局限、分化、分类以及把事物概念化。我们唯一可以经验到彻底空无的方式,就是让正常意识消失。它一旦消失,我们就会经验到无心状态,亦即心中所有的事物都空掉了。不只是心中的事物都空了,就连事物空掉的感觉也空了。  这种经验被称为止息或寂灭,彻底的死亡。其实死亡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你不需要等肉体坏死的时候才经验到它,也不意味当你的肉体死亡时,你就会经验到这种意识活动的寂灭。我曾经说过,人格所拥有的意识活动必须完全消失,另外一种意识才会出现,然后才能经验到完整、无碍、无限的空无。如果你处在自己的意识活动里,你不可能经验到无碍无边的境界。真的经验到无碍而彻底的空无时,你的意识本身就不再受限了,这意味着你不再有个人性,也不再跟经验对立。我们称这种无限的意识为宇宙意识或初心。  现在我们了解心的另一个定义就是纯粹意识,其中仍然有知觉作用,但这份知觉除了本身的作用力之外并没有一个对象。现在我们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空无,而是心本身即是知觉或意识。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具有这纯粹意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经验里,我们一直都会意识到某些东西,却从来不认识纯粹意识本身。我们永远都会意识到眼前的地毯、我的脚或我的心念等等,我们一向都把意识当成了意识的内涵,因为这就是我们有限知觉的运作方式。  发现意识纯粹的原貌,便是体验到了所谓的宇宙意识。一旦体验到心的本质即是纯粹意识,便体认到了"知"的本质。个人性意识必须经历自我的大死,才能重生为我们所描述过的宇宙意识,亦即个人性意识必须扩张成宇宙意识。那就像是空无在经验空无,而不是有一个人在那里经验无限的空间感。描述宇宙意识是很困难的事,要说明心就是纯粹意识也很困难,因为在那种状态里根本没有任何念头。只要念头一生起,念头的内涵就会把你和纯粹意识界分开来,因此纯粹意识里没有任何思想。你感觉自己的脑袋一直在扩张,意识在无限延伸,它既没有边界,也没有中心点。其中并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看着某样东西,因为那种看是遍布的。每一样东西都变成了无碍无边的宇宙意识。  宽阔而空寂的心能如实觉知一切事物  若是从未体验过宇宙意识,是很难了解那种状态的,因为它超越了一般的理解层次。一旦去除了分别意识,包括纯粹意识这个概念,我们就能了知什么是宇宙意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一种相当陌生的经验,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意识都是有对象的。然而当我们经验到纯粹意识的时候,我们是觉知不到身体或任何念头的,经验、经验者或自我都不见了,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无我。佛家主张最终并没有一个"我",因为处在宇宙意识里你根本经验不到自我。任何的实存感都会阻碍你经验这种无分别、无界分的开阔状态。  其实个人意识就是奠基于这无分别意识之上的,我们一直在利用它,但我们也一直在限制它。这种纯粹意识时常被经验成蓝空或蓝光,它是"知"的原始本质,又被称为意识的源头或知的源头,缺少了它,意识或知的作用就不见了。印度教及佛教的某些宗派把这原初意识视为心的本质,一种对心之本质的概念:把心看成是意识、能力或是知的本质。在认同自我的过程里,我们会逐渐把自己和它分开,然后就不再认识它而只会利用它。在日常生活里,当我们放松自我的执著倾向时,偶尔还是能感觉到这无分别意识。  在这个阶段的开显过程里,我们会跟另一个层面的本体相遇,有时我们称之为心的本质、清晰的分辨意识,或如实见到事物的真相。我们需要这份清晰的分辨意识才能在世间运作。我们不能只靠着宇宙意识而活。假设除了不二意识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那么你连走路或任何正常的活动都无法进行。不过这不二意识确实能解放你的经验,令无分别的基本特质融入你的经验中。这种发展被称为明镜般的辨识力,每一个人、事、物都能被如实地看见。处在这个次元的心能够清晰地洞察到空无即是色相,色相即是空无。你的心是宽阔而空寂的,你的意识是解放的,所以它能如实觉知每样事物。所有经验的内涵都能被精确地觉知,而不带有想要操控、贴标签或无意识地评断的欲望。这又被称为澄明心,一种清晰而明确的觉知:色相就是色相,思想就是思想,如此而已。所有的感受生起时是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或反应的,事物也不是经由主观镜片而被看见。澄明心在看事物的时候没有过去的成见,它是完全清新的,然而宇宙意识比这种品质更原始。宇宙意识就是能知能觉的这份作用力的本身,处在明镜一般的宇宙意识里,意识的基本作用只是在反映真相而没有任何曲解。  自我一旦彻底融入宇宙意识,便能经验无碍的空寂  原初意识或无分别之全知,乃是处于任何一种层次的心,体认到它最扩张状态的必要条件,亦即心扩张到宇宙意识的要素。举例而言,某人也许能经验到澄明心,但若是不能体认到无分别意识,那么此心仍然局限在清晰的头脑之内。假设心曾体验过宇宙意识,那么它就会扩张,而这纯粹意识又会跟澄明心融合,进而体悟到纯然明透、清晰、无碍及无中心点的境界。这无碍的澄明心有时也被视为空无本身,或是能觉知到空无的一种意识。它是彻底体认空无的必要条件,因此,若想了悟心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心的本质,亦即我们这里所谓的真空。真空不可能被彻底知晓,除非头脑里的分别意识完全消除。你这个独立出来的自我一旦彻底融入宇宙意识,那时明镜般的意识就会经验到完全无碍的空寂。在上一章里,当我们谈到融入的能力时,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纯粹意识,而当我们探讨到觉醒状态时,我们则称之为明镜般的意识。  空无曾经被各种方式描述和体认过:真空、蓝色意识或澄明心。我们所说的澄明心指的就是能够如实觉知事物的明透之心,而不是宇宙意识的无分别状态。当脑子里的活动又回复时,澄明心就消失了,不过这份空性还是没有被染着,即使有妄念、感觉或界分感,它也不会消失。一切事物都是这空无的一部分,都可以被视为色相。任何一种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存在都只是一种色相罢了,而色相只是空无的一个面向,这便是所谓的觉醒之心,禅宗称之为没有中心点的真空或心的本质。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出来的个体在觉知这空无,空无是被宇宙性的澄明心所觉知的。  这觉醒的澄明心可以在入睡之后仍然保持知觉。它除了在白天保持觉醒之外,入睡时仍然是祥和的。它保有了心的本质,它是一片深黑的寂静,或是能觉知到空寂的宇宙意识。不同的修行体系各自着重于三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原初的无分别意识;(二)宇宙性的觉醒之心;(三)彻底祥和之心。心的本质可以被经验成蓝空、澄明或意识的黑色面向,它们都可以被视为心之本质的一种状态。不过我们可以说心的本质便是彻底的空寂。彻底的空寂就是一种无分别意识、明透或是如夜空般的境界,但其中永远存在着一种能觉知到空无的精微意识。这种精微意识会被我们的个人意识所制约,以至于无法如实见到它,否则它是可以无限扩张的。  觉醒的感觉,如同甘露一样甜美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mind的理解可以分为:思想和思维活动、所有的印象组合成的更广泛的内在活动、心的空寂本质、宇宙意识扩张到最后的一种彻底的空寂、觉醒之心及祥和之心。印度教通常强调的是无分别之心,佛家强调的是觉醒之心,伊斯兰教则注重祥和之心,但也不尽然如此。伊斯兰教传统所强调的是黑色祥和之心,卡巴(Kaaba)的核心教诲所教导的祈祷方式,通常要人们面对一块黑石头,去体会那一片深黑的祥和境界。Islam(伊斯兰)这个词源自于Salaam,意思就是祥和,默罕穆德的旗帜也是黑色的。  心的本质就是空寂,亦即原初的、觉醒的、祥和的意识,而这份了解并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或形而上的嗜好。缺乏这份了解,人类不可能自由,经验也不可能得到解脱。心必须被彻底了解,人类才能得到自由、解脱及安详。  我之前曾说过,东方所谓的mind便是西方所谓的heart,mind跟heart之间是有关联的。原初意识、觉醒的明透之心以及心的安详状态都是意识的某种形态,也是本体的不同面向,而本体即是心的精髓。东方人所说的"本源"指的就是本体、事物最深的本性或事物的核心。心的本质是空寂,而能够觉知到空寂的精微意识便是心的本源。但mind跟heart之间的关系还要更复杂一些。  heart在这里被视为一个能够感知的器官,它是有意识、有觉知能力的。heart有时也被称为mind,因为heart就是mind最深的源头。从这个角度来看,mind可以说是heart的理智面。但如果把mind理解成一种精微意识或本体的某个面向,那么heart与mind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我们可以把mind视为觉知、明光或意识,而heart则可以被看成是爱和喜悦。当我们在心轮部位体悟到觉醒时,那通常会是一种清晰的喜悦感。当解脱的感觉出现时,你会在心轮部位体验到那份满足感。但是当解脱感在头部被经验到时,那份感觉则是一种净光或甜美的甘露。这两者其实是同一个意识。  我们所谓的爱其实就是意识,不过它所出现的部位是在心轮而非头部。同样地,意志力通常会在腹部被经验到。示现于头部的本体,感觉上就像是钻石,示现于心轮的本体则如同珍珠一般。无论从客观层次或是从个人性的情感层次来看,它们都属于同一个意识。  不同的传统强调不同的面向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mind与heart之间还有这更深一层的、超越个人性的关系,其实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你可能会经验到清澈的甘露或清澈的钻石、蓝色甘露或蓝色钻石、金色甘露或金色钻石等等。这钻石的形象会被体验成一种意识或明透感。在心轮出现的珍珠形象,则会被体验成真实的、个人性的临在。你可能会同时经验到这两者,但不同的传统强调的往往是不同的面向。远东的修行体系强调的是根据理性或觉知来看待事物,其结果是开悟。中东的一神论传统所强调的则是爱,因此神跟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在谈恋爱一般,它们所达到的状态其实是相同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索了有关mind的各种概念。我们发现mind可以被视为思想或印象,但也可以从空无及本体的面向来检视mind的本质。这份理解会帮助我们自然导向最终的合一境界。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由理解Hu的奥秘来认识合一之中的合一。在阿拉伯文里,合一境界被称为Hu。如果我们体悟了Hu,便彻底了悟合一境界。当我们的体悟逐渐深化时,会发现心中有一种活动是一直在朝着合一发展的,然而这股趋力到底源自何处?心是否还有一种更深的本质是我们尚未彻底明白的?那个能够创造出真空的东西就称为Hu,而它便是一切事物最深的源头。最广大的合一经验一定能包容空与有、存在及不存在、真空与创生、存有及非存有,而这便是所谓的Hu。  合一境界是否有动因?那个能够趋向合一境界的动因,不但是mind跟heart的本质,也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也许mind、heart和意志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这动因。目前我们已经发现,mind的活动、mind的知觉以及它跟heart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同一个本质。我们发现mind就像钻石一样的清澈,而heart则像流水或甘露。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朝向合一境界在活动。我们最深的、最真实的、最内在的本质便是合一境界,一种没有任何分别意识的彻底合一状态。这份最深的本质必须示现出来,才能带来真正的转化,因此它才会被称为mind的金丹或是开悟的金丹。为了学会合一,它会以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形式示现出来。如果你比较倾向于情感,它会以情感的形式揭露自己;如果你比较倾向于行动,它会以意志的形式示现自己。它爱你至深,甚至愿意降低自己以便你能认识它。  因此这合一的动因会借由转化你的经验、你的视野、你的意识、你的爱来帮你达到合一,而这转化和变形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这里指的全部是内在经验。朝向合一的内在经验会通过你的人生反映出来,通过你的关系、你的工作、你的价值观及生活中所有的事物反映出来。总有一天它会将你的内在与外在、你的行动、你的思想和你的感觉完全统合。  你的内心有一种合一的动因,缺少了它,生命就消失了。它便是纯粹智慧,一切事物都是从这智慧之中产生的。它甚至能包容从无明之中所产生的愚昧和痛苦。这个最初始的因,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慧,正是合一的动因和希望。它会带领我们经历合一的过程,帮助我们达到最后的结果。它包含了分化和朝向分化的活动在内,因为即使是分化也是一种通往合一的巨大活动。每一个生命都有最根本的智慧,这份智慧即是最纯粹的光,而这光没有任何色彩的区分,它结合了所有色彩,包容所有性质,变成璀璨的明光--这明光就是它们最真实的本质。它是光中之光。  你能想象所有品质明亮到化成光是什么样的景况吗?  一切事物最深的本质正是这光源或合一的作用力。缺少了它,我们不可能成为人类,我们甚至连活着都不可能,它是我们存在最深的本性。它是实际存在的,你可能察觉不到它,但缺少了它,你根本不可能理解我现在所说的话。你真的可以觉知到它。令人惊讶的是,这合一的作用力就是自我转化的动因。它是奇妙而神秘的。首先,它会通过你的heart或mind的各种品质示现出来,它会让你认识自己的慈悲、爱或清明的理性,不过通常它会以自己的方式向你显现出来。Hu会借由你自己的光显现出来,而你会在它示现的那一刻认清自己的真相。它会教导你什么是合一,让你的经验朝着更深的合一境界发展,最终它会以转化的动因或金丹的形态示现出来。它又被称为哲人之石、生命之水。  只要你的人格允许它运作,它就会开始彻底转化你,帮助你解决所有的心理议题。它会接二连三地让你看到你所有的问题,你只需要容许自己体验和认清这些问题就够了。它便是令转化朝向合一境界的动因。  所谓最终的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它在你的眼前不断改变时,它同时也不断地在转化你的人格,使你更能适应它。它使你从本体的某种品质变成另一种品质,直到你所有的意识彻底示现出来为止。它是mind、heart、意志及所有品质的圆成。有时它也被称为"天父",因为它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了望者、保护者或是全知者。你不能以光明、爱、本质、真空或存在来形容它,你无法在物质现实里找到与它等同的东西。在物质现实里我们看到的只有分化,我们看见的一切品质都是以分化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会发现绿色代表的是慈悲和生命力,红色代表的是力量或能量,晴空代表的是明透之心,黄色代表的是喜悦,而金色代表的则是真相。每一种颜色都会变得越来越明亮,连黑色都会变得闪闪发光。真空本身就带着光。你能想象所有的品质变得越来越明亮,直到一切都化为光,会是什么景况吗?开悟的金丹便是明光本身,这光不属于任何一种东西,这光的本身就是一切事物的源头。  因此,万物的合一境界就是全然的光明,以及最开阔、最本然的状态。万物自我表达最终极的面貌就是炫目的净光,它耀眼到令你无法逼视。这光可能被经验成澄明心,或是能粉碎一切黑暗及愚昧的爆发性智慧,同时也是最纯粹、最细腻、最温柔的爱,以及最坚强的意志。这三种品质都属于本体之光,而这光便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和最深的本质。  合一境界超越所有对立,最深的折磨也像是一场舞蹈  从这个角度来看,合一境界才是唯一的存在。尚未达到宇宙意识之前,你会把它看成是外在的光或是这个、那个,但界分感一消除掉,你就是它了,其他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那时一切的存在都变成了Hu的光。当这光出现在你的头部时,你就好像被这闪耀的光灌醉了,你彻底醉了,也彻底觉醒了。你感到心神荡漾,充满着大乐。它超越了所有的经验和非经验,能观与所观的对立问题因为它而完全消弭,剩下的只有这宇宙之舞了,就算是最深的折磨也是一场舞蹈。它能粉碎一切思想,所以上述这些念头并没有产生,它是我们心中一向都存在的事实,也是使我们朝着它演化的种子。除非你认识它,否则意识是无法安歇的。我们的心渴望它,而它的活动就是真正的意志。若想达到合一境界,你的心必须合一,如果体认不到合一,合一境界就不会出现。这便是合一的动因会被称为开悟种子的缘故。  苏菲用Hu这个字来代表绝对真相、最根本的基础和本质,或是尚未被概念化之前的空无。因此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Hu是超越色彩与意识的。绝对真相是尚未示现出来的合一境界,而净光则是示现出来的合一境界。我们可以说,从绝对真相之中示现出来的第一种状态便是净光或内在的本慧。这终极真相是这么的神秘,我们只能把它体认成一种明光。这纯粹的明光乃是最原初的智慧,分化尚未产生之前的合一。它就是一切事物的开端。  第三章 无有疑惑的了知  本体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并不是你。除非你真的体认到这一点,否则你一定会继续从自我形象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解决这个心理议题最终的了知便是源自于本体,它不可能在情绪次元得到解决,因为在那个层次上,拼图的某一片不见了,而这一片就是本体。  有人曾经问过佛陀,什么是他悟道经验中最重要的事,他回答说:"无有疑惑的了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无有疑惑的了知"是什么意思。  我们一旦对自己的内在发展或自我了悟产生兴趣,就会开始想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工夫,以便去除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我们从苦开始产生动机,而我们以为有了解决的办法就不再受苦了,"我到这里来进行内在工作,是因为我觉得很痛苦。如果我开始感觉快乐,那么显然我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请教给我永远保持快乐的方法,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些人会很诚实地表达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不过大部分的人都会掩饰心中真正的想法。他们会说他们想要的是对本体的认识或是更了解自己,这样就能运用那份理解来找到快乐。然而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或内在发展到底是什么?其实他们真正想要的只是改善自己,得到母亲的爱和父亲的赞许,或是得到某个人的青睐之后坠入爱河。你会发现他们基本的动机还是想去除痛苦--不被爱的痛苦、得不到赞许的痛苦或是孤独的痛苦。  然而痛苦和不幸主要是源自于无明。你不知道情绪的本质、内在驱力或心智的运作是怎么一回事,你对自己行为的动机缺乏真正的认识。  现在你说:"很好,请给我这份认识和理解!"其实你仍然把这份认识当成了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你认为一旦达到目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只要你还抱持这种态度,那么不论你多么了解自己,多么投入于内在工作,都只会徒增痛苦。因为你始终不认识自己真正的本质。  以为理所当然的自我形象,其实并不是真实的  "无有疑惑的了知"确实能解决一个人的痛苦,不过痛苦的解除只是一种副作用,它并不是自我探索主要的焦点。只要你把焦点放在寻求快乐、逃避痛苦,你一定会加重自己的痛苦。  现在你们的心里可能都在想:"那我应该怎么办?"但即使是这个问题,也是源自于想得到快乐的一种念头。然而到底是谁在问这个问题?是不是那个正在受苦而不想再苦下去的人?所以你已经掉到陷阱里了。其实你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你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加重趋乐避苦的倾向。这真是一个进退两难之局:渴望快乐使你制造出了更多的痛苦。  让我们再进一步探索一下"无有疑惑的了知"。跳脱这进退两难之局的关键就在于"无有疑惑"这几个字。"无有疑惑"虽无关于前景,但又突出前景。"无有疑惑"不是你心中的一种想法或是你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而是你存在的真相。"无有疑惑"意味着那份理解已经深入到你的精髓,它已经成为你的感觉、你思维的方式、你跟人互动模式的一部分了。  在我们的内在工作里,一开始你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情绪的伪装及心理模式,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你必须观察和留意,你会因此而发现自己的某些真相。这并不是一种头脑上的认知,而是一种经验上的了知。了知情绪上的伪装并不意味制造出一番自我描述,而是要有一份深刻的体认。你必须完全体认到心中的真相,同时也认清自己的情绪、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你必须做到这一点,但这还不够。只是了解情绪上的伪装并不足以使你产生无有疑惑的了知。  以自我形象为例,你会发现就因为你对自己抱持着既定的概念或印象,所以心中才产生了冲突和困难。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你就会表现出懦弱的行为,你不可能做出那些强者才能做出的事。  能够认出自我形象并且理解它,你就可以不受制于它。譬如你认为自己很丑,你的心理治疗师可能会说:"看看镜子里的你。"你看了一眼,心中并不是十分确定,"也许我的长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但如果鼻子短一点就不会那么丑了。"但即使你能认清这个自我形象,你还是无法摆脱掉它,因为在情绪的层次上,你是通过与某些人比较而产生这个自我形象的。你的超我告诉你美丽的女人都有个小鼻子,于是你就认定了这个标准。每当你感觉哪里不对劲的时候,你立刻会想起自己的鼻子。如果某人拒绝了你,你立刻会认为他不接受的是你的鼻子。能够使你从这种意象之中解放出来的了知,并不是来自于情绪次元,你必须有一种理智上的认识,才能去除这个自我形象。从最根本上来看,你既不是自己的自我形象,也不是一种概念,你是另一个东西。你的鼻子无论大小,都跟真正的你毫无关系。  体认到真空,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没有定义的  我刚才所谈的这一切,你都可以在那些对治自我形象的书籍里找到。譬如佛陀曾经说过:"你并不是你的自我形象。"这时你心里就会想:"喔,真好,我并不是我的自我形象。所以我的鼻子跟真正的我没什么关系。太好了!从现在起我可以忘掉我的鼻子了!"两个钟头以后,某人看了你一眼,那一刻你心里竟然只有一个念头:"喔,天哪,他一定认为我的鼻子太大了!"可是此人也许认为你美极了,而你却只是挂记着自己的鼻子。所以重点并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佛陀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拥有这份不再挂碍自我形象的了知。  想要爱或被爱的模式  这就是本体会这么有价值的原因,因为它能带给你别人所不能给你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深入探查自我形象这个议题,你一定会发现与某个自我形象攸关的本体面向。一旦有了这层发现,你就会在没有自我形象的状况之下经验到本体,其中一定有开放性和内在的空间感。当你发展出自我形象并且信以为真的时候,这个本体的面向就不见了。自我形象永远有一种界限--属于身体、情绪或概念上的界限。一旦体认到真空,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没有界限、没有定义,而只有无限的空间。  本体自身就是一种了知,它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并不是你。但除非你真的体认到没有自我形象的你,否则你不会知道有这个可能性,你会继续从自我形象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我们现在已经明白,解决这个心理议题最终的了知原来是出自于本体。它不可能在情绪次元得到解决,因为在那个层次上,拼图的某一片不见了,而这一片就是本体。本体能提供必要的理解来消解掉这个议题。  你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很熟悉了,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坑洞理论,不过我要再一次从自我形象和真空的角度来作一些解释,我们必须谈谈另一个心理议题--想要爱或被爱的需求。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你会发现你需要爱。你看到了你的模式、企图得到爱的方式,以及你的人格为了得到那份爱,而被大人塑造成一个好女孩或坚强男孩的过程。然后你会更深入地发现,你想要爱是因为你的母亲没有真正爱过你。这些发现都很好,因为它们使事情变得很明朗。  如果继续观察和探索爱这个议题,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在有一种匮乏感。你会发现自己对爱的需求就是从匮乏和空虚感产生的,它永远想从外面得到满足。如果你安住于这份渴求之上,深深地去感觉你对那份爱的渴望,就会体认到这份匮乏感。你会体认到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爱,而坑洞就是这么形成的。这会勾起因为不被爱而造成的伤痛,那是很深的一份创伤--如果你允许自己充分经验这份创伤,它会变成一个喷泉,涌出爱的喷泉。你会因此而认清本体便是爱,它就是跟爱的议题有关的那一片失落的拼图。现在你终于拥有了爱--不是从外面得到的,而是从你的本体涌出来的。体认到这本体之爱,能够消解掉想从外在填补空虚的需求,如同真空和空无能消除自我形象的议题一样。  若贪图本体所带来的满足,你仍旧是痛苦的  然而这份体认还不足以消解掉这个议题,你对爱的欲望以及操纵它的方式也许变得越来越细微,但是它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这是因为你尚未拥有毫无疑惑的了知。你还没有从毫无疑惑的了知去看待你的经验、爱、空性或其他的本体面向。一旦体认到甜美、强烈和圆满的本体之爱,你就会对自己说:"这份爱的感觉是我经验过最美好的事,如果它消失了,我就无法拥有它了。我要永远抓住它。"  然而是谁在说这些话?你到底学会了什么?虽然有了爱的体验,可这爱并没有转化你。你对待它的方式,跟你的人格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态度是一样的。"如果我拥有了这美好的爱,别人就会看到我有多么耀眼,多么有爱心,这样他们就会爱上我,而我从此便可以过着快乐的生活了。"其实你一点也没变。以前你想得到的是外在的东西,现在你又想通过内在的东西来得到外在的东西!  这显然不是无有疑惑的了知,这是唯物倾向。以前你搜集的是钱、衣物、爱人,现在你想搜集的是爱、喜悦、力量。"看看我所拥有的这些美好的东西!现在我终于可以把这些东西拿给妈妈看,这样她就会看到我的真相而开始爱我,然后我就会快乐了。"你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进展。你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模样。  人格的这种追求快乐的倾向,以及贪求本体所带来的最深满足,造成了爱的丧失,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不幸,而它本来就擅长制造不幸。除非这种倾向能消解掉,否则你对待本体的方式跟你对待任何物质将会是完全一样的。你所认同的仍然是人格、贪欲和痛苦。  你心里可能在琢磨到底如何才能得到这解脱人格的了知。"喔,请告诉我它到底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得到快乐,摆脱掉我的人格。"你认得出这份倾向吗?显然你对它并不清楚,更别说是无有疑惑的了知了。  观察、聆听、质疑,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信以为真  你不妨发展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面对你的经验,你可以聆听它,看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是什么感觉。你可以体验那甜美的爱,同时观察一下伴随着这份经验而来的其他反应。"我的女朋友似乎对我很光火,但是我仍然爱她,这真是奇怪。通常当她对我生气时我会不能忍受,可是今天我却一点也不介意。我甚至更爱她。因为我完全能了解她为什么生气,她一定觉得自己受伤了。"这时你联想到某个说过你闲话的朋友。你当时对他很生气,而你现在很想知道那股怒气还在不在。  "当我想到他的时候仍然感到十分甜美,这真是奇怪极了,我应该恨他才对的。等一等!不只是对他,几乎对每一个人我都能感觉到一份爱。通常只有在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才会喜欢他,可是现在不管别人对我好不好,我都无所谓了。我对他们都能一视同仁,这真是奇怪。"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一向都是有条件的,然而爱并不是这样的。爱与你人格的条件毫无关系。爱就是你的真相。  第二天早上起来,你还是能感觉到那份爱。可是当你想起那个说你闲话的朋友时,心中的反应却是:"那个杂种!他以为他是谁啊?竟敢在我的背后说这种话!"当你的女朋友端上你的早餐时,你发现她做的是炒蛋而不是荷包蛋,于是你脱口而出:"你怎么连我喜欢吃荷包蛋都不记得了?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记不得,那就表示你并不爱我。"于是你夺门而出。  发生这样的事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你昨天才经验到本体之爱,你就会思索:"等一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昨天我还对我的女朋友充满着爱,现在我却恨不得她快点死掉。这真是有趣,不知道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出现了两种选择:你可以对眼前所发生的事保持开放和好奇,然后从本体的角度来观察它。或者你可以从人格的角度来观察它,这意味着你会觉得你曾经拥有过一样美好的东西,而现在你已经失去了它。你可能以为你失去了这份爱,是因为她没有做你爱吃的荷包蛋。  假设你从本体的角度来看这个经验,你就会观察它、聆听它、质疑它。你可能会因此而了解是什么东西让你产生了这种感觉,是什么东西障碍住了你的爱,为什么你的爱会出现,然后又消失。你学会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信以为真或对其产生反应,因为你知道,心中有某些东西是你还不了解的。你察觉到你对它欠缺认识,你心中有一种无明,否则你不可能有这种感觉。  允许你的人格被本体揭穿,会带来无有疑惑的了知  随着时间的进展,这份开放和容许的态度会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会逐渐获得一种整体的了解,你会认清事件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事情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有时你能感受到爱,有时却不能。这不仅仅是一种头脑的认知,它会变成你存在和行为的一部分。你不再认同你的人格,你可以开放地了解你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们带来的到底是快乐或痛苦。你会了解你的本体具有一种可以转化人格的智慧,它是跟你的人格分开的,它能够释放你心中的障碍,使你产生更深的理解,而这便是无有疑惑的了知。本体会以最根本的方式来教导你,它提供给你的智慧不是其他东西可以取代的。如果你能充分觉察本体之爱,你就会发现这份爱是扎根在你内心的,它没有任何偏见、喜好或自私的倾向。  你逐渐会了解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偏好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是从人格的角度去建立起和本体的关系,如果你只想要那些让你舒服的东西而从不质疑这件事,如果你不想要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东西也从不质疑这件事,那么你就是在助长人格的贪婪倾向,你会让你的人格变得更愚钝。缺乏本体的某些品质,不具足爱、价值感或喜悦并不是问题所在,任由人格的模式延续下去才是真正的问题。你必须允许你的人格被本体揭穿,不论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样的情况才会真的改变。  人格可以变成本体的透明工具  从无有疑惑的了知这件事来看,你会发现内在工作会经历好几个阶段。首先是人格对本体一无所知,然后你会开始看见人格的模式,而且能脱离这些模式发现本体。第二个阶段的进展能够让本体在人格上做工并且转化它。最后出现的才是人格的彻底转化--无有疑惑的了知。即使本体并没有清楚地示现出来,在这个阶段里,人格仍然没有任何固着的模式,它和本体是没有分别的。这样的心灵便已彻底转化了。  起先你会发现你的本体,然后你会放下你对本体的执著,只有如此,人格才能成长。最后剩下的便是无有疑惑的了知,也就是对事物真正的理解。起初你以为爱是这样或那样的,但是当爱彻底统合时你才发现,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和做个有爱心的人原来是同一回事。感觉到爱和感觉到空无是相同的事。  我们确实需要发现本体、确立本体所有的面向和得到解脱,但这并不是为了使人格变得更好,这么做并不是要让人格说:"喔,太棒了!我已经开悟了。我终于可以用它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真正的重点是人格终于认清自己已经破产了,原来它的存在才是真正的问题。缺少了本体,这份了悟不可能出现,这便是本体的价值所在。只有当本体出现时,你的人格才能成长。除非爱已经出现,否则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除非慈悲已经出现了,否则你不会知道什么是慈悲。本体的品质、智慧和理解必须变成你结构的一部分,然后你就能展现出慈悲而不觉得自己是慈悲的,能够爱而不觉得自己在爱,尊贵而不觉得自己是尊贵的。你会展现出本体所有的品质而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为人格本身已经变成了这份无有疑惑的了知。你不再有想要某个东西而不想要另一个东西的问题了,这时你的行为、你过生活的方式都能依照实相而进行。  我所说的这些观点,主要是在探讨我们和内在工作及本体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本体是不会消失的,它会一直伴随着你,它就是你,但是你不能过度关注这件事。任何的关注都是源自于人格,即使你关注的是本体。起初当你开始在人格上下工夫时,你必须关注本体,你必须了解你的关注,直到你不再关注为止,那时你就轻松了。  我可以用很简单的几句话来说明这件事:缺少本体的人格就是苦难,执著于本体的人格则是灾难。人格可以变成本体的透明工具。一旦认清自己的本质就是本体--一种珍贵无比的存在,而这份认识已经统合到变成了你的第二本质,那时转化就真正发生了。这才是无有疑惑的了知。  第四章 执著于空无  你无法体认到执著本身,因为你一直专注在你所执著的对象身上,心里想的尽是你所执著的人、事物或经验。你以为你想得到某个东西,其实你真正得到的只是对它的执著罢了。如果你能直接体认到执著,并且觉知到那份感受,你就会停止对它的迷恋。  观察一下你的人生,充斥着它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论你在看什么,不论你在想什么,不论你在注意着什么,它都会出现,而且你一直想拥有更多的它。它是一个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容易到你不断地在累积它,你甚至无法想象生活中缺少了它是什么模样。缺少了它,所有的事都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人最爱的这个东西就是"执著"(attachment)。如果你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人格、心智、感觉和关系,你会发现执著是无所不在的。你随时都在企图用一些你喜欢的东西来填满生活,然而这些东西你一向都不缺,所以你其实是以对它们的执著来填满自己。你执著于一个人、另一个人、第三个人、某辆车、另一辆车,不论你执著的东西是物质的、心智的或心灵的,你都不断地在换对象,然而执著的倾向一直都没改变。你永远都想用执著来填满自己,执著本身比你所执著的事物要巨大得多,它在你的生命中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它就是你的主宰。累积执著是很容易的事,你一生都在不断地累积它们。  执著的根源乃是对彻底合一的渴望  你能够从执著那儿得到什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你所认为的执著是什么,然后再来审视一下执著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层次以及如何解脱它。假设你正执著于某个人,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执著对象。让我说得更具体一点:你正执著于某人的身体。执著于某人或某个身体,跟喜欢某人或享受那个人的身体是不同的两回事,这也跟爱那个人是不同的。我们有时会说我们爱那个人,我们执著于他,但这份执著其实是一种造作或紧抓着某人不放的内在态度。  执著跟分离是相反的。当你执著于某个东西或某人时,你的行为就像糨糊一般,你不想失去你所执著的对象。你只想跟对方联结、融合或合一。如果你执著于某人的身体,你就会渴望跟那个身体合一。在歌曲、小说和故事里,这样的爱是被理想化的:找到你的另外一半,变得完整,结合成一体。你渴望的是与对方联结或融合到不再有主客之分,不再有你我之分。你希望这样的状态能永远不变,不论你对所执著的对象是爱还是恨,你都紧抓着对方不放。这便是执著之爱。  你会执著于任何一个你认为会带给你安全感或快乐的东西--梦想、理念、感觉、人、车子、房子等等,有的人甚至执著于恨。表面上你可能觉得你只是想要一个东西,但如果看进内心的执著活动,你会发现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个东西合一。有时这也被称为"八爪鱼心态",因为执著就是一种想要吃掉对方的欲望--"我爱你,你看起来可口极了。"那是一种黏着的机制作用,就像是想把对方吃下去一样。执著之爱是被一份想要融合、联结或合一的欲望所驱动的。你以为你会得到对方,其实你得到的只是你的执著罢了,因为真正的融合状态,不可能通过紧抓不放的态度而达到。  执著涉及的是某个东西执著于另一个东西,某个主体执著于一个客体。这是一种想要消除界限的欲望,可是处于执著之中,界限却被制造了出来。因为你制造出了两个人,其中的一个执著于另一个。我想要"那个",因此便有了我和"那个"的区分,而"我"竟然还想永远拥有"那个"。这其实是对合一或联结的一份误解。真正的合一意味着两人之间的界限彻底消除了,那时已经不再有某个人执著于另一个人,不再有八爪鱼和它的猎物之分,存在的只剩下一个东西。  理解、智慧及认清事情的真相,能使人摆脱执著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执著是被欲望和恐惧制造出来的,我们渴望的是美好,恐惧不美好,我们渴望快乐害怕痛苦,乞求生而畏惧死。如果你检查一下恐惧和欲望,你会发现恐惧永远是基于欲望的。对死亡的恐惧就意味着对活着的渴望。反之,害怕活下去则会渴望死亡。会出现渴望是因为我们欠缺理解,只有理解、智慧或认清事情的真相才能使人摆脱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说,执著是源自于恐惧和欲望,而恐惧是源自于欲望,欲望则是源自于缺乏理解或无明。如果蒙昧无明,就会产生执著,看不清楚合一乃是一种界限消失的境界。我们的执著制造出了诸多的界限,令我们无法获得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从外表上看来,执著似乎是一种紧抓不放的态度,它势必会制造出主客之分。执著本是源自于一份信念--眼前存在的这两个东西是分开的,而你渴望的是让这两个东西合而为一。当然,要你理解合一与二元对立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合一境界通常并不是你所渴望的,你真正渴望的只是那合一境界的反映的反映的反映。如果你逐一揭露一层又一层的幻象,而终于认清你真正渴求的对象是什么,那时你才会彻底了解"一"与"二"之间的二元对立性。  你如果想买一辆车,你很难想象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辆车合一。然而在最深的层次上,合一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但是你到底想从那辆车得到什么?你想要一份美好的感觉,对不对?你想要让某个人赞美你,把你看成是一个富有的人,然后让自己产生一份美好的感觉。然而你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因为你渴望快乐和赞许。可是你为什么渴望这些东西?因为这样你心中才会有和谐。赞许会带来一种和谐感,也就是一种没有限制的解放状态。  所有的执著最终都是对这个状态的依恋。我们所执著的一切对象,都是对这个状态的情感转移。执著本是想达到合一的一种被误导的企图。你以为你想要某个东西,于是你开始对它产生执著,所以你会累积东西--你的衣物、你对外表的在乎、男友或女友、丈夫或妻子、孩子、父母、艺术品、创作、感觉、经验、本体、人格等。任何一个可以被客体化的事物都可以变成你执著的对象。执著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可以执著的客体,然而主客对立就是合一境界的丧失。一旦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即使是上帝也会变成我们所执著的对象。  观察一下你日常的经验,里面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客体,而且不论你喜不喜欢它,你都会执著于它。如果你喜欢某个东西,那是一种正向的执著,你会因此而紧抓着它不放。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东西,那就是一种负向的执著,而你会急着想把它推开。拒绝之中也有一份执著,因为当你企图推开某个东西时,你的心一定想抓住另一个东西。这便是执著向外所示现出来的样貌。但是在感觉上,执著并不是这些渴欲的觉受。譬如你误以为你不能失去某个人,如果失去了他,你会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因为你爱他。大部分的人只会注意到他们所执著的对象,但如果真的看见了执著本身,他们就会开始从热恋的感觉里解脱出来。  紧抓着天堂,便是地狱  因此我们现在要问的是,执著到底是什么?首先你必须认清你所有的痛苦,尤其是情绪上的苦,都是源自于执著。只要你执著于某个东西,你就会因为害怕失去它而感到痛苦,因为无法拥有它而又感到挫败。这其中是不可能有宁静或祥和的,因为你必须竭力不让你所执著的对象跑掉,而这份挫败感、这份执著便是苦的本质。如果能直接感受到执著本身,你就会发现它和痛苦及地狱的关系。感觉上它就像是地狱之火一般炽热难挨。它正是苦的源头,因为它就是纯粹的挫败、纯粹的痛苦、纯粹的不满与焦虑,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负向融合状态。  本来你所渴望的是真正的融合感,得到的却是负向的融合感。负向融合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融合,那是二元对立企图变成一体,却仍然维持着二元对立。因为融合不可能发生,所以其中永远有挫败。这种负向融合状态便是地狱,但这并不意味从其中解脱出来就会进天堂。我们总以为天堂是毫无痛苦的、祥和的、舒适的、圆满的。上述这一切状态其实就是我们的圆满本体,但如果你执著于本体,你增加的会是什么?绝非天堂而是地狱。我们不可能因为想进天堂而从地狱之中解脱出来。  我们必须客观地认清执著的恶性循环的根由,必须如实看见痛苦的根本是什么。如果你不再把焦点放在你想拥有而紧抓不放的事物之上,而只是如实地经验执著的感觉,你就会发现那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一种深埋的苦恼,我们通常会借着转移焦点去逃避这种感觉。每当你在执著时,你都是处在这种痛苦里而不自知。因此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又出自何处呢?它显然是出自于趋乐避苦和逃避挫折的一种倾向,而这正是执著的本性,也是所有欲望的源头,就像吞吃自己尾巴的那条蛇一样。  若想认清这整件事并不容易,从这个恶性循环里解脱出来更非易事。你必须彻底理解整个情况,必须去感受每一件事,才会了解什么是执著。你现在即使听进去这番道理,仍然会以执著的态度来过你的生活,因为执著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你的无意识。这番讨论只不过是提出一个方向罢了。  痛苦与快乐是不可分的,天堂和地狱也是无法区隔的。心理上的痛苦正是源自于对快乐的执著,而这便是所有苦恼的源头。当然我们的心是不会这么想的。心总是认为只要你喜欢某个东西,就应该去追求它,这样你才会得到它。心并不认识真正的实相,因为它的运作是源自于无明。  自我形象被各种执著所喂养,但它其实是不存在的  我们最深的执著之一就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包括我们看待自己以及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自我形象指的是我们所认为的自己、想成为的状态,以及想拥有的事物。我们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多半是负面的,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好人,那么你就会不断地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你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可能是善良、强壮、有权力、富有、美丽、受人欢迎等等。这些都是最肤浅的自我形象,而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其中,最普遍的意识层次都是聚焦于这些肤浅形象的。  我们通常会认同我们的自我形象,认为这些形象就是自己,这种对身份的认同便是执著的源头。我们不断地为自己的形象或自我实践而奋斗,不断地想要保证它,让这个形象永恒不变,这才是我们真正执著的东西。自我形象会被各种的执著所喂养,从你的耳环到你的朋友,从你的兴趣、好恶到你的概念和感觉,或是你的人生哲学,任何时刻你所专注的对象都会助长你的自我形象。我们这里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就是要反过来消解掉这些自我形象。所谓的消解指的就是认清自我形象根本是不存在的。消解掉某种身份认同,便是去认清你并不是它,而你在这个形象上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模式也不是你。你认为缺少了这些东西你就不存在了,缺少了这些概念、事物、执著,你就不再是你了。  因此,第一种层次的执著总是伴随着第一种层次的身份认同。它跟你的身份证有关。你的自我形象越大,你拥有的"卡"就越多。假如一个人想要改变自我的形象,他就会去申请另一个种类的卡。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你的重要性时常取决于皮夹里卡的数量或种类。没有卡,你哪儿也进不去。在银行里,你所有的卡都可以证明你是有些价值的,而这种现象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意识,整个文化都受到它的影响。只有当我们认清这样的心态时,才有消弭它的机会,譬如只要你一发现:"喔,我认为这就是我。"便要立刻检查:"这真的是我吗?"如此才能把你所认同的身份变得透明一点。你的诚实和理解可以消融这些自我形象,如同真相一旦被看到,假相自然会消解掉一样。任何一种形象有了改变时,你都会有自由的感觉。你的心中会出现我们所谓的空间。  当空间出现时,你的心里是没有任何画面和界限的。但自我形象一定有界限,一种攸关自己的画面。空间则会抹掉你的界限,抹掉你驾驶执照上的照片等等。你将不再从"卡"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当你不再抱持着自我意象时,空间就出现了。这便是第一个层次的空无。  外在的自我形象不能为我这个人下定义  下一个层次的执著是源自于我们对身体所抱持的意象。其实在最深的层次上,你的自我形象就是基于你的身体形象的。我所谓的"身体形象"包括了你的身材、你对自己身材的感觉、对整个身体的感觉、对身体器官及其运作的感觉。当你放掉外在的持卡人身份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认同的是身体形象,你会去感觉自己,注意自己的外表,并且认为跟自己更接近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美,你会喜欢自己;如果觉得不美,就会讨厌自己。你不断地衡量自己是胖是瘦,嘴长得好看但鼻子不怎么对劲等等。这些私密的感觉非常重要,"我的阴茎够不够大?""我的胸部够不够大?""我想要一个胸部丰满的女友。""我要去健身,让我的身材结实一点。"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对身体形象的考量,其他的自我形象也是基于这个核心的自我形象之上。肉体的自我形象所以会出现,不只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身材有所考量,同时也有你对身体的知觉运作以及与其互动关系的考量。  假设你深入到身体或身体形象的层次,你会发现你所抱持的身体形象并不是正确的。大部分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身体,很多貌美的女人并不认为自己美丽。这种错误的自我形象制造出各种不正常的心态:我要变得更美一点,我要这样的发型,要拥有某种类型的朋友,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穿最时髦的衣服等等。从最根本上看来,这些都是对身体形象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形象,因为它攸关我们的身份认同。  了解你的身体形象,认清你无意识里的身体形象,再拿这些形象和你真正的模样对比一下,就能更正你对自己的误解了。这么做同时能减少执著,因为执著就是从这份误解里产生的。而这又会带来下一个层次的空无,我们称之为高密度空无。因为身体和自我对比之下是密度较高的,而感觉上也是如此。因此,另一个层次的空无会出现,而它能理解我们的身体形象,进而抹除或更正这个形象,也能减少我们对身体形象的执著,现在我们终于认清我并不是我的身体形象。起先我们解放的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外在的自我形象,然后我们又解放了我们外在的身体形象。  了解你和身体的关系,以及对它的执著  接下来一层的身份认同就是我所谓的内在身体形象,或是与形象无关的对身体的认同感。内在的身体形象是这个层次的身份认同的核心,这时我们认同的是身体实际上的感觉,它会形成我们的身体形象和自我形象。身体内部的知觉--它带给你的感觉不论冷或热、粗钝或柔细、愉悦或痛苦、流畅或僵固、紧张或放松--都会形成一种身份认同。  这份内在的身体形象会制造出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对肉体存在的执著,你必须认清这也不是你真实的身份。这个阶段必须超越的是身体内部的感觉所带给你的自我形象,这份自我形象又更私密一些。到了某个阶段你就会发现,你误以为执著于身体才能拥有它,以为你需要一些紧张和压力,才能真的感觉到身体的存在。如果完全放松,你会觉得身体快要飘走了,所以你必须抓着它不放!这种紧抓着不放的倾向就是压力,但如果深入于这份压力和紧张,你就能感受到执著是什么,它便是地狱。  所以你必须了解你和身体之间的关系,认清你是如何在认同你的身体,而这份认同又如何造成了你对身体的执著。你以为你的身体就是你,终此一生你都执著于它,因此你从未放松过。这个层次的身份认同,包含了所有对肉体愉悦感的正向执著及负向执著,其中包含了性快感、身体接触的快感、活动的快感、静止的快感,以及所有对愉悦感的执著或是对缺乏愉悦感的执著。对身体的执著还包括了肉体所带给你的意义,以及你认为它能够带给你的快乐、慰藉和安全感。这些感觉都没什么错,但问题是,执著于它们一定会制造出一份误解,而这份误解感觉起来就像是地狱和极大的挫败。我并不是说你不该渴求这些快感,我的重点是,对它们的执著将无可避免地造成痛苦。若想从这份执著之中解脱出来,你必须释放你对各种享乐的执著,也就是摆脱对物质现象的执著。这份执著并不是头脑里的意象,而是直接的知觉,直接的感受。  放下对身体的执著,死亡空无就会出现  这份认同感是非常私密的,你一直都跟它生活在一起,而且一向认为它就是你。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它带给你的其实是一种慰藉。一旦认清这份认同感的真相,它同样也会消解掉,因为它并不比你驾照上的照片更真实。这份了悟会带来新的空间感,一种对新一层的空无的觉知,我们称之为"死亡空无"。到了这个阶段你一定会经历死亡。这种状态很像是肉体的死亡,你会真的脱离跟肉身的联结。  死亡是一种深黑的空无,当然,死亡空无是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体认到的。你不需要等到肉体死亡,只需放下对身体的执著就对了。你将会发现真正的死亡是什么,你会认清你根本不是你的身体,然后你对身体的执著就不见了。你会明白不再跟肉身联结的滋味是什么。自我了悟如果进展到这个层次,就算真的面临死亡,也会清楚地觉知你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因为你的意识仍然健在,只是肉身不见了。然后你就会明白死亡也只是一个转化过程。然而这件事可以在正常的生活中发生,只要你不再执著于肉体上的身份认同。一旦明白你的身份并不是你的身体,下一层的空无就会出现。  每一个层次的身份认同的消融,都会带来不同的空无体验,不同层次的空寂感。一旦了知我们对身体的执著,所有的执著都会开始消解,因为你终于知道它并不是你,你知道没有它你也会存在。这时你对它的需求已经不见了,而会导致对身体执著的恐惧和欲望也跟着消失了。对身体的执著一旦被看透,你就会体认到死亡。你终于明白你既不是这些形象,也不是这些感觉。你终于发现本体才是你的真我。这便是死亡与再生的整个过程。《西藏生死书》里是这么说的:如果在死亡的过程中你都能保持觉知,那么自我了悟就会发生,你会因此而觉察到你真正的身份是什么。  我执是我们最顽强的一种执著  你必须通过死亡经验才能认清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什么,然后它又会反过来揭露你虚假的身份--这个被大部分人称为"我"的东西。如果你问一个人:"你的自我是什么?"他通常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层次来回答你。假如这个人是处在最肤浅的层次,他就会把那个持卡者的身份称为"我";如果他是处在身体形象的层次,他就会把那个形象称为"我";假设他对身体的感知是更深一层的,他就会把这些身体的知觉称为"我";其他还有许多层次。如果你对"我是谁"这个问题追根究底,将会发现这所有的身份都不是你。为了体悟这一点,你必须认清你真正的身份,如此才能有个对比。然后我们才会直接体认到更微细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我们称之为pea。每一个人都有pea,心理学文献把这个词解释为"自我的身份认同",灵修文献则称之为"我执"。  我们刚才所描述的死亡经验或是对肉体身份认同的消解,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的死亡,自我的死亡是更深的一种状态。或许你已经知道你并不是你的身体,但是却仍然拥有自我意识。你现在执著的是你的内心经验,而这些经验是跟肉体脱离的。你现在执著的是心理上的认同感、心理上的虚构、你所有的思想和感觉,这便是其他所有身份感的源头。一切的自我形象、身体形象以及对肉体的认同,全都是从这个核心产生出来的活动,这便是所谓的"我执"。  所以当人们死亡时,并不一定能解脱他们的人格或是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即使他们能带着觉知进入死亡,还是无法摆脱心智建构、意识上的实存感。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死亡之前体认到没有身体的自我。一旦认清你并不是自己的身体,你就可能会看见你的自我,并且认出人格的核心是什么。只要你说"我正在做这个","我要那个",你就是在执著于你的自我,而这便是我们最深的执著。这份执著一直都存在着,在这份执著之上还有其他的执著,而它们是同时并存的。最深的执著往往是最强悍的,我们通常察觉不到它们,因为我们只看得到那些我们允许自己看到的执著。不过,对自我的认同,这个所谓的"我",仍然不是真正的你。你会发现在真我和假我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而这会帮助你认清真正的你是什么,假的你是什么,你的人格又是什么。  我们的内在工作会利用真我来揭露假我,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一种危险:我们可能会抓住真我不放。佛法一向都不谈真我这件事,因为它看到了其中的危机。它主张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真我,对真我的信念很可能会加强或固化你的自我,因此我们必须消解掉所有的身份感,不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总是会执著于一种身份感,因为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中心点,而任何一种对身份的执著,即使是对真我的体悟,都会变成虚假的身份。  宇宙意识便是界限的消除  接下来会出现另一个层次的空无,亦即身份感的彻底消失。你已经认清对身份的认同就是地狱和挫败,到了这个阶段你会更清楚、更明白地看见地狱,你会感觉自己就像被火烧一样。越是执著于那个身份,我们就越感到炽热难挨。接下来自我或身份感将会完全消失,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寂灭、熄灭或不存在,这是更进一步的空无。不但是你的身体不见了,就连你的身份认同、你的自我都不见了。  唯一能使我们重新回到合一境界的方法,就是容许你所有的身份消失掉。自我独立存在的身份感必须消解掉,即使是本体这么真实的身份也要消解掉。对本体的执著也会让你有界分感,因为只要有执著都会制造出界限。所有的界限都必须消失,而且只有当所有的身份感都不见了,界限才会完全消失。当这一切全都消失了,你才能看见你跟最原初的意识是没有分别的。其实存在的只有一个意识,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宇宙意识。处在宇宙意识的层次,你终于体认到界限的消失便是真正的融合,因此你就是"大一"。如果还存在着任何身份感,"大一"境界就不会出现。你或许已经可以觉知到宇宙意识,但如果尚未消融于其中,仍旧会对它产生执著。如果个人的身份感和界限全都消失了,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你一直想要的正是这融入于大一的境界。融入意味着失去自己,不再执著于任何东西。你必须彻底失去自己,包括你所有的欲望和渴求。  当自我的活动熄灭之后,自然会出现宇宙意识或是我们宇宙性的身份。这时我们的自我虽然消失了,不过执著可能还存在。我们已经消融了执著、恐惧和欲望的根源,但执著本身或执著的活动,还是会在没有中心点的情况之下存在。你还是可能对自己宇宙性的身份生起非常微细的执著,在感觉上,它甚至不像是一种执著。这时你可能会经验到"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宇宙性身份,可是如果你只想要这个东西,仍然会有偏好和执著。虽然你的身份如同宇宙之海一样的浩瀚无际,可是其中仍然有些微的身份感。在人格或根本的层次上,所有的身份感虽然已经消失,但宇宙性的身份感仍然存在。  最终要消融的执著,是对存在或不存在的依恋  现在我们需要另一个层次的空无来消解掉最后的执著。但是我们不需要造作什么,只要认清和理解这份对宇宙意识--我们最真实的本质--的执著就够了。它虽然是你最真实的本质,但执著的活动永远会制造出界分和痛苦,不论你执著的对象是好是坏。如同我们已经描述过的各种执著一样,你现在也不需要做任何事,其实也不能做任何事,你只能试着去领悟。真正的领悟自然会带来更深一层的空寂,也就是最彻底最完整的空无。这时你已经没有任何执著了,因为可以执著的对象全都不见了。外在形象、身体形象、肉体的实存感、人格、本体、"神"、存在或不存在,这些感觉全都不见了。  你很难想象得出这种状态,其实我所说的许多事都是很难想象的。这里面的重点并不在你所执著的对象,而是要了解执著本身。虽然你对人格的认同已经消失,你还是可能执著于你宇宙性的身份。  或者你可以称这种情况为自我已经消失,但人格仍然存在。你可以说人格这时已经变成了无限量的宇宙性人格,而这就是你最后的一层身份。  但如果你不认同你的宇宙性身份,那又是什么东西在认同或不认同呢?只要你可以不认同某个经验,就不可能是终极解脱。即便是不认同某个东西,你还是执著于它,因为你仍然有个对象,一个会造成你认同或不认同的对象。只要还残存着一丝一毫的认同感,你都可能会有执著。在这个层次上,宇宙意识和彻底空无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勾勒出了宗教的有神论和非有神论。有神论相信有一个上帝,非有神论则主张自性本空。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层次比较高,然而这并不是孰高孰低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宇宙意识或宇宙性的本质,亦即体悟到自我身份感消失之后的本体,其实就是彻底的空无。存在或不存在只是实相不同的两极罢了。存在达到圆满便是爱,便是彻底的空无。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因此最后必须要消融掉的执著,就是对存在或不存在这两种状态的依恋。  单纯地觉察而不停顿,就能带来对终极解脱的了知  最后,一切的身份都会融入于浩瀚无边的空无中,而它会消解掉所有的身份感--不论是大是小,真实的或不真实。你再也没有任何身份可以认同了。所有的客体全都不见了,即使是无碍无边的客体也找不到了。这巨大的空无或彻底的空寂乃是解脱必要的条件,因为它能消解掉执著。它本身就是解脱,除此之外别无解脱了。当然,伴随着解脱而来的正是你想要的一切东西。当宇宙意识、你真实的身份、个人性的本质全都消解掉之后,本体所有的面向就会出现,而又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经验它。它只是单纯地存在着。这种宇宙性的临在就像是在天堂一般,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天堂,甚至是宗教所谓的"神"或"造物主"的一种临在。在这里我们必须认清,为这个状态命名也是一种执著的活动,因此"实相"可以被视为"神"或宇宙性的临在,或是这两者的结合。  简而言之,内在工作的过程就是在探索你自己的身份,探索每一个层次的身份以及你对它的执著。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灵修的方法里最有力的工具便是问自己:"我是谁?"而且要持续不断地问下去。当"我是谁"被提出来之后,就要参究一番,然后继续问"我是谁",直到那个会问问题的自我消失为止。但这并不意味你在刻意造作或驱策什么,你不需要有任何造作活动,只需要了解心中的真相是什么。任何想要造作的欲求都是一种执著。若是能即时觉察当下的真相,不论那真相是什么,而同时又没有任何渴望或不渴望的反应,那么空寂就会出现。  因此,你从一开始就要抱持这样的态度:单纯地觉察而不停顿下来,就是能带来终极解脱的一份了知。其实觉知这个工具的本身便是终极解脱--一种客观的觉察和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某一种境界,但是我认为只有一种方法能帮我们达到真正的终极解脱,这个方法就是单纯的理解、了知或觉察。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涉及刻意的造作,其中必定暗示着一个能够造作的存有或身份感。自我虽然能帮助你达到一些目的,甚至能帮你进展到相当程度,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它必须消失。  第五章 "无望"之教诲  每当你发现自己在认同某一部分而排斥另一个部分,你就已经落入了自我或人格的局限中。拒绝自己某部分的经验,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企图得到快乐,就是一种不快乐的态度,因为期望和排斥正是不幸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你们有些人已经尝到和体认到内在工作的滋味,并且已经认清我们的教诲确实有效。虽然如此,这也只是教诲的某个面向罢了。通过教诲你虽然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解脱的路,但解脱仍然会迷惑你。只要你还是渴望它,你就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快乐。  这真是进退两难。你来到这里,想对治自己的心理问题,你得到了某些理解,也发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这会带给你一份强大的希望以及你所渴望的内在力量,于是你的欲望就变得更强烈了:"我真的渴望登入本体,真的想得到解脱。"但不论处于任何一个层次或阶段,欲望本身都是你和解脱之间的障碍。  我所说的"你确实有解脱的可能性",并不意味你的渴望越强烈,解脱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真正的意图是不想增加你对它的欲望,然而要制止这份欲望是很困难的事。你越是发现一个方法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欲求就越强烈,而且离解脱就越来越远。或许最无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你会从一开始就放弃它!  这虽然是很难认清的一件事,但确实是最单纯也最根本的攸关心识的真相:只要你渴望解脱、渴求快乐,它们势必会迷惑住你。  你所渴望的若非眼前的真相,心就会开始争战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如果渴望快乐和解脱就无法拥有它们,那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毕竟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得到快乐和解脱啊!"  请你检视当下这一刻的经验。当下这一刻,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事?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发现,一方面你看到了心中所发生的事,另一方面你并不想接受那个正在发生的事,对不对?  你心中有某个部分接受了事实,但另一部分却说:"我要一个有别于真相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你被分成了两半?你跟自己是冲突矛盾的?你跟自己产生了对立?与真相对立的那个部分可能充满着美妙的灵修知识与概念:"我渴望我的本体,我想得到解脱。"然而这些想法是不是等于在说:"另一半的我真是令人作呕,谁想要它啊?我想摆脱掉它,我想通过了解它而让它消失。"  这便是所谓的"心灵上的唯物倾向",一种二元对立的分裂观点。你的心分成了两半,其中的一半不喜欢另一半,它渴求的是另一样东西,这样你如何能得到统合、快乐、和谐及解脱呢?你的内心一直在打仗,你的行为全都是从冲突之中产生的,这样如何能得到疗愈?内心怎么可能祥和呢?  这是你所经验到的每一个当下之中,最明显与最根本的真相。不论你想要的是什么,不论你想变得更富有、更美丽、更解脱、更快乐、更不害怕,你都是在跟自己作对。只要你所渴望的那个东西不是眼前的真相,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争战和分裂。假设你的内在工作是根据这种对立的态度而进行的,你的分裂将会更严重。  有人会说:"这个世界的战争实在太多了,如何才能拥有和平呢?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武力,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战事发生。"就是这种态度制造出了更多的界分、更多的对立。以暴制暴怎么可能有效呢?你能以对抗的方式来制止心中的争战吗?这么做只是在强化心中的斗争、冲突以及二元对立性。重点并不在你认为你想要什么,或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真正的问题是出在那些抗拒、渴求及渴望的心理活动,内容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悲痛而渴望的是快乐,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恐惧而渴望的是解脱,或者你正在经验解脱而你很怕失去它。你可能正在体验某种美好的感觉而想抓住它,不想让它产生任何变化。  这些全都是相同的心理活动,里面都有二元对立与挣扎。这些全都不是祥和,也不是解脱。我所说的这一切并没有任何玄秘色彩,你只要观察一下自己的经验,就会看到这些现象。  排斥的态度只会令你心中的冲突更严重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