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蹬:困迫木得志的意思。据《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蹭蹬穷波。注。‘蹭蹬,失势之貌。’”【评语】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儒家曲型的处,世原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因为自己眼下的处境地位木如意而丧志,木能因为时间的消磨而灰心。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者,有少年英雄,也有大器晚成。不管怎样,急于露头角就难于成气候,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急躁值得持久便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失望悲观。只有守正而待时,善于抓住机会而又怪定志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二五六、凡事随缘渐渐人无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译文】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知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而正确把握现实做好目前的事,自然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注解】随缘:佛家语,佛教认为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使身心受到感触叫缘,因其缘而发生动作称随缘。例如水因风而起,佛为众生而施教化等都叫随缘。【抨语】做事抱什么态度才能无烦恼呢?某些人一旦生活不如意就怨天尤人,悔恨过去,不满现实,梦想将来。这种人的眼光总放在对以后的憧惯上,而把握不了眼前。其实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对未来固然需要策划以至憧憬,关键还是从眼前做起。随缘打发,把握机会,从头开始,才能使过去的辉煌依旧或者让过去的失败作为教训鞭策今后。满脑子都是沮丧、懊悔和不满的念头,心不静、气不宁,六神无主,待人做事没了主张,又何谈事业。二五七、凡俗差别无须取舍大地中方墒,人企中方恰,世界中方亭,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现,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译文】天地间的万物,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感情,以及世上不断发生的事情,如果用世俗眼光去观察就会感到变幻不定头昏目眩;如果用超世俗眼光去观察事物,就会发现其本质永恒不变。可见不论对人对物或对事,只要能一本大公无私的平等态度去对待,又何必要有分别取舍呢?【注解】道眼:超乎寻常的眼光。【评用】世上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总在产生、死亡。这不是道眼俗眼所能否定得了的东西。曾子所著的《大学》一书,专谈人生哲学中修养心性的工夫,并订出一套严整的程序,告诉世人修养心性须从定字人手。因为精神稳定情绪才能均衡,情绪均衡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心得。定、静、安、虑、得成为修身养性的一个循环过程,其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否认事物在纷乱中的变化,就无须定静安虑而有所得了。所谓得就是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发现了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为人间万象、世事纷乱所迷惑,故凡俗差别,在于能否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二五八、了心悟性俗即是僧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废,息然今上。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译文】一个人能否摆脱烦恼的困扰,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只要你内心清净了无杂念介人,即使生活在屠宰场餐饮店中也觉得是一片静土。反之即使你手持一琴一鹤,而且屋里屋外花香卉奇,内心不能安静,苦恼仍然会困扰你。所以佛家说:“能摆脱尘世的困扰就等于到达真实境界,否则即使住僧院里却和俗人没什么区别。”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注解】缠脱:解脱、困扰。糟曾:康,市场。糟是酒滓。净土:佛家语,指佛国。魔障:佛家语,魔为梵语,指障害。魔障即妨害修道。【评语】世俗的烦恼,或者净土的快乐,关键在于一念。只要自己能大彻大悟,即使是置身屠宰场,也跟住在极乐将土一般。佛教史上成佛的人未必都在僧院,苦渡众生,教化世人的高僧更不可能总在净土。把这个道理引申到世俗生活,说明一个人做什么事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完善,关键是思想上是否达到标准,实际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遇到困难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进退,所以平时需要锻炼意志,关键时刻才木致松劲泄气。二五九、不弄技巧以拙为进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鸡,何号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疯气象矣。【译文】不论作学问或写文章都要用质拙的方法才有进步,尤其是修养品德必须一本求实的态度才有成就,可见“拙”字含有无穷奥义。恰如桃花源中的狗叫,阡陌间的鸡鸣,这该是一种多么淳朴的风俗。至于冷潭中所映出的月影,古树上所落下的乌鸦,表面看来充满侍情画意,实际上却显示出萧瑟凄凉的景象。【注解】淳庞:淳是朴厚。庞当充实解。寒潭:指深冷寂静的潭水,含有深冷及寂静的双重意义。【评语】古谚有“自古巧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虽然寒潭之月和古木之鸦,看似天工弄巧,实际却现出萧瑟景象。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巧者不坚,拙者永固”、“读书之乐无巧门,不在聪明只在勤”。老子有“巧为拙之奴”、“拙能制巧”的说法,也就是说明了物极必反之理,因为文章作到了极致,反而变得无话可说,“江朗才尽”,“弄巧成拙”,禅宗有句名言“悟了等于末悟”,都说明巧拙循环相对之理。做什么事都不应耍小聪明,卖弄自己的技能,尤其要拙,即质朴、手勤,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二六○、以我转物逍遥自在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译文】能以我为中心来操纵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觉得高兴,失败了也不至于忧愁,因为广阔无边的天地到处都可悠游自在;以物为中心而受物欲所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时心中固然产生怨恨,处于顺境时却又产生不舍之心,些许小事便使身心受到困扰。【注解】以我转物:以我为中心去推动和运用一切事物,即我为万物的主宰。转,支配。以物役我:以物为中心,而我受物质的控制。缠缚:束缚、困扰。【评语】在一定条件下,以我为中心,由我的精神力量主宰一定的时间空间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万物为我所用,失去了一物可另取一物,失败了一事可另创一事,海阔天空无忧无虑。反之以物为中心的人就易恩得患失,对任何事胸襟都本够开朗,结果弄得事事局促,处处龌龊,守财奴就是典型。比如写字、作画、习文、著书,这些精神领域的活动都需要以我为主宰的精神来把握,才能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二六一、卓智多人洞烛机先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译文】一个人只有在生过病之后才能体会出健康的可贵,遭遇变乱之后才会思念太平的幸福,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有远见的智慧:能预先知道侥幸获得的幸福是灾祸的根源,既爱惜生命而又能明白有生必有死之理,才算是超越凡人的真知卓见。【注解】蚤智:蚤与早同,蚤智是先见之明。幸福:此处幸有非分而得到的意思,幸福是指侥幸得到的幸福。【评语】一个人的智慧在于其洞察力,即事先充当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要善于总结得失而下充当事后诸葛。一叶落知天下秋,“福今祸所依,祸今福所伏”,说明了对事物要有先见之明,不能糊糊涂涂做人,浑浑噩噩混世。把生与死的道理看破,把成与败的因果看清,才能渍洒于世。二六二、功夫若深铁棒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译文】把绳索当锯子魔擦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久就可贯通坚石,同理作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道细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离枝蔓而掉落,同理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注解】水滴:据汉·枚乘《谏吴王书》:“泰山之流穿石,殚极之便断干,水非钻石,索非锯木,渐摩之使然。”水到渠成:渠,人工挖掘的水道。水到渠成是比喻作事听其自然。据《冬余序录》:“东破与人书,闲及生事不济,轴自解日:‘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一任天机,完全听凭天赋的悟性。【评语】治学治家做事业有两条基本原则要遵循:一是要善于等待机会,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强求,不能一贼而就的思想;二是要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水平,机会来了,就没有条件去把握。积累就得勤学。历史上勤学苦炼的事太多了,头悬粱、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传说李白少年求学,遇一老人在磨铁棒,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奇怪地问原因,老人很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圳铁棒磨成针。李白由此得到启发。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人们更加熟悉。这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二六三、落叶蕴牙生机含杀草木才零落,例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子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生,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译文】花草树木刚刚凋谢,下一代新芽已经从根部长出,节气刚演变成寒冬季节,温暖的阳春就行将到来。当万物到了飘零枯萎季节,暗中却隐藏阎绵延不绝的蓬勃生机。在这种生生不息之中,可以看出天地的好生之德。【注解】零落:枯萎谢。萌颖:萌是草木的芽,颖是草木的小苞。凝寒:极度寒冷。阳气:指春天和暖的气候。飞灰:中国古时置葭木灰于筒中,到冬至之时一阳来复,其灰自然飞去,用来定时序。【评语】常言道“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天地方物就是如此生生不息。生死循环,相替而出。万物还没有诞生,然而生机已经孕育其内了。明白这样一个循环的规律,就足以知晓、行事的法则。万物在落枯萎之中尚存有生生不息之机,我们对事物就不该徒重外表形式,做事更木应以一时的成败定结局。事物总在变化之中,一个人要善于思考与研究事物的变化,善于抓住和把握变化的机遇,而不必因一时一事的失误止步不前。二六四、不可徒劳不能太闲人么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干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办不可不耽风月之趣。【译文】一个人整天太闲,一切杂念就会在暗中悄悄出现;整天奔波劳碌不堪,又会使人丧失纯真的本性。所以大凡一个有才德的君子,既不愿使身心过度疲劳,也不愿整天沉迷在声色犬马的享乐中。【注解】别念:杂念、邪念。真性:指心的真实天性,也就是本然之性。抱:保持。耽:迷恋。【评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业的理解,不想做一点事,只想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种寄生虫生活的人少之又少,这种像植物人一样的人是难以生存的。人木可能什么也不做,反过来,人们都有一种生活体验,觉得长久无所事事则是很痛苦的。但是也不可以过于劳碌,否则就等于给自己当奴隶牛马,而丧失了人生应有的乐趣。这种既不可不闲。又不可太忙的生活原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劳逸结合。凡是与自己情趣、追求无关的事可以放一放,闲一闲;凡是原则和、和自己追求有关的事就要紧一紧,不停手地去做。一张一弛,才能忙闲结合。二六五、顺逆一视欣戚两忘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保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译文】就母亲来说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积蓄金钱却又容易引起盗匪的窥探,可见值得高兴的事都附带有危险。贫穷可以逼使人勤俭,疾病可使人学会保养身体的方法,可见任何值得忧虑的事也都伴随着欢乐。所以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总能把福和祸一视同仁,也就自然忘掉有兴和悲伤了。【达用】镪:古时用来贯串钱币的绳索。此处作金银的代称。戚:忧伤。【评语】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福可寸以转为祸,忧可能转为喜。老子关于福祸的名言“祸兮福所依,福今祸所伏”最有代表性,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喜忧祸福中之所以不动心,是因为他明确地认识了这个道理,年以他在失败中总能寻找成功的因素,在成功时总能思虑危险的成份”在喜悦中总能注意探求不利因素。二六六、月盈则亏履满者戒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粒漫,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译文】赏花卉以含苞待放时为最美,喝洒以喝到略带醉章为适宜。这种花半开和酒半醉含有权高妙的境界。反之花己盛开酒已烂醉,那不但大煞风景而且也活受罪。所以事业已经到、颠峰阶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这两句记的真义。【注解】烂漫:花朵绽放。酥酶:形容烂醉如泥的样子。【评语】做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这些虽然是出于天理循环,实际上也是处事的盈亏之道。事业达于一半时,一切皆是生机向上的状态,那时足以品味成功的喜悦;事业达于顶峰时,就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就像喝酒喝到烂醉如泥,就会使畅饮变成受罪。有些人就上演了使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往往事业初创时大家小心谨慎。而到成功之时,不仅骄奢之心来了,夺权争利之事也多了。所以每个欲有作为的人都应记住“月盈则志,履满者戒”的道理。二六七、把握本质卷舒自在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郑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译文】人生本来就像一场木偶戏,只要你能把控制木偶活动的线掌握好,那你的一生就会进退自如去就随便,丝毫不受他人或外物的操纵,能做到这些你就可以超然置身干尘世之外。【注解】傀儡:原是一个木头做的假人,由真人躲在幕后用线来操纵其动作。卷舒:伸缩。提掇:牵引上下。【评语】做事要注意发现规律,就具体事而言应发现其窍门,得窍则一通百通,就像看病对症下药一样。做人要善于发现优势、特长,看清本质,就可以使自己遇事进退自如,不受他人控制。人贵自知,处世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事要看,是否可行,以做到卷舒自在。二六八、身在局中心在局外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译文】波浪滔天时,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而站在船外的人却吓得胆破心寒:公共场合有人放肆谩骂在座的人,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反而会把站在席外的人吓得目瞪口呆。所以君子即使被某件事卷入旋涡中,但是心智却要抱着超然物外的态度。【注解】兼天:滔天,形容波浪极大。骂坐:漫骂同席的人。《史记·田粉传》:“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咋舌:惊吓得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评语】一个人做事就怕迷惑于事中却不自知,这样可能会把谬误当趔,把错误当正确。而要超然干事外,超脱于尘世,除了要有自身的高尚修养与较好素质,还要学会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了解实际情况,所谓当局迷而旁观清,偏听信而兼听明。人处于事中不仅易迷且往往被其势所左右,变得激情磅礴,不能理智思考,冷静处之。故处事应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二六九、万事皆缘随遇而安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人不得矣。【译文】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顺其自然发展,一切不可勉强;儒家主张凡事都要按照本分去作,不可妄贪身外之事。这“随缘素位”四个字是为人处事的秘诀,就像是渡过大海的浮囊。因为人生的路途是那么遥远涉茫,假如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必然会引起很多忧愁烦恼;反之假如凡事都能安于现实环境,也会处处悠然自得。【注解】随缘:佛家语,佛都以外界事物的来临,使身心受其感触叫缘,应缘而起的动作叫随缘。即听其自然不如勉强。素位:指本身应作的事,而不羡慕身外的事。例如《中庸》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世路茫茫:世路指人世间一切行支及经历的情态。茫茫当遥远解。【评语】人不应听从命运的安排,把自己的一生付诸天意。不能因为自己天生于贫困便安于贫困,天生子恶境便安于恶境,逆来顺受。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凭自己的主观努力一意孤行,不论怎样也无法达成自己的意愿。儒家所主张“素位”,就是君子坚守本位而不妄贪其他权势,要满足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这和佛家所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是相通的。一个安于现实的人,能快乐度过一生;反之一个不满于现实环境的人,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只会害己而害人。这里万事随缘,随遇而安,应从积极意义来理解。从处事角度来看。凡事不可强求,有些事在现有条件下行不通,就有待待时机的必要,就需要安于现状而不是心慌意乱。凡事强求而不遵循事物的基本规律就难行得通。蒙养篇二七○、脱俗成名超凡人圣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入圣境。【译文】做人并不是非要懂得多少高深的大道理,一定要做大事业才行,只在能摆脱世俗就可脐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别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宁静心情,也就可以超凡入圣。【注解】圣:道德文章都达到最高境界,据《管子·内业》篇:“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俗情:世俗之人追逐利欲的意念。物累:心为外物所牵累,也就是心遭受物欲损害。圣境:至高境界。【评语】摆脱物欲世俗的困扰,追求一种自我心理平衡,是孔子推崇颜回道德的地方,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笆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所谓“一革食,一瓢饮”,就是过日常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颜回虽然过着低水准的生活,但是自得其乐,丝毫木受外界物欲的困扰。反之,人们为了追求生活享受,忽视精神价值,就会就成一个俗不可耐的物欲奴隶。人本要变成物欲的奴隶,虽说不能像古人说的那样成圣,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用神追求和向上的思想境界。颜回自得其乐木只在于超凡脱俗,更在于他有自己的志向,有坚强的意志,使他的精神总是充实的。二七一、修德忘名读书深心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干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吟咏风雅,定不深心。【译文】求取学问一定要集中精神,专心致志于研究,如果立志修德却又留意功名利禄,必然木会取得真实的造诣,如果读书不重视学术上的讨论,只把兴致寄托在吟咏诗词等风雅事上,那一定不会深入进天取得心得。【注解】收拾精神:指收拾散漫不能集中的意志。事功:事业并归一路:指合并在一个方面,也就是专心研究学问。实诣:实在造诣。兴,兴致。吟咏风雅:吟咏也作咏育,涤指作诗歌时的低声,朗诵,据《诗经·关唯》序:“吟咏性情。疏:‘动声日吟,长言日咏。’”风雅:风流儒雅。因此,后世以此比喻诗文。【评语】历来做学问讲究个勤字,勤中苦,苦中乐,本来就没捷径可寻,所谓。读书之乐无窍门,不在聪明只在勤”、有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课堂上所学只是师傅领进了门,要想有高深造指全靠自己下苦功。读书只知道吟风弄月讲求风雅,寻章摘句不务实学不求甚解也不深圳,这种人永远不可能求到真才实学。修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索质,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能真正进步。二七二、恶人读书适以济恶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颖盗粮矣。【译文】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全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善行好事就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名言佳句就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资助武器给贼子,接济粮食给强盗。【注解】心地干净:心性洁白无疵。心地是心田、在心中藏有善恶种籽、随缘兹长。朱子有:“有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的说法。窃以济私: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假以覆短:借佳句名言掩饰自己的过失。藉寇兵而责盗粮:李斯“《谏逐客书》中有“此所谓藉寇兵而资盗粮者也”。兵,武器。赍,付与。【评语】现在讲求的德才兼备和这个道理恐怕有相通的地方。一个心地纯洁品德高尚的人力了学问,可以洁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社会人类有所贡献。,一个心术不止的人行了学问,却好比如虎添翼,他会利用学问去作各种危害人的事,例如现代人所说的“经济犯罪”和“智慧犯罪”等等,就属于这种心术不正之人的具体表现。因为这些小人会以自己的学问件为武器,在社会上无恶不作。有的以君子的姿态好话说尽却坏事做绝,有的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祸国殃民的勾当,所以做学问不能以一个“勤”字了得,还必须立身正才行。现在一些人花着国家紧张的外汇出洋留学。可一但学业有成,便黄鹤不返;更不要说一些人会以所学夹害人了。故古人讲立身修性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用现在的话讲,做学问的同时,还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行;有学问的人未必就是利于社会、益于大众的人,要看学问在什么人的手里,要看其品德如何。三一四、守正安分远祸之道趋炎队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谈亦最长。【译文】攀附权贵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为此所招来的祸患是凄惨而又快速的;能安贫乐道栖守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此所得到的平安生活时间很久趣味也浓。【注解】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评语】历史上依附于权贵的奸佞之辈,一时荣华富贵作威作福,但他们所依附的权贵本身就如一座冰山,转眼之间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祸灭全族,人们谁还会记住这些人呢?只有那些不贪名利不趋炎附势的人,每天过着自由恬淡的生活,才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远祸而快乐,冷眼看世界。历史往往是“唯是隐者留其名,”那和奸佞小人们所追逐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三一五、闲云为友风月为家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译文】在满是松树的山涧旁边,拿着手杖一个人很悠闲的散步,这时从山谷中浮起一片云雾,笼罩在自己所穿的破旧长袍上,在简陋的竹窗之下读书,疲倦了就枕着书呼呼大睡,等一觉醒来寒月浸凉了自己的毛毡。【注解】衲:和尚穿的衣服,此处指宽大的长袍。毡:用毛所制的毡子。【评语】松与竹,隐士高人所称羡之物:云与书,文人墨客不可须离之物。“松涧边携杖独行,竹窗下枕书高卧”的句子,内容充满了老年无为的人生观,诗情画意,闲云野鹤,潇洒舒坦,优哉可羡。但一个有为的现代人